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论文范文

2024-09-13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笔者以北京市延庆区开展的农村老年教育实践调查为依据,对农村老年教育的现实必要性、老年群体特征、教育认知、师资及教育内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区域农村老年教育在认识高度、课程开发、师资建设、组织管理、跟踪评价上提出了建议及对策,以期为北京远郊农村老年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农村老年教育;现状;分析;建议

目前,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形势下,北京老年教育尤其是农村老年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制约了首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首都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理念相矛盾。国内外理论和实践证明:结合区域老年群体所需,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老年教育,实现积极老龄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

一、当前开展老年教育的现实必要性

(一)开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当前人口发展状况的必然选择

老龄化在中国当务之急是有效应对挑战。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以上时,这个国家或地区就开始进入老龄社会了”。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显示: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6 78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 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净增加999万,增长6‰。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年度老年人口增长率高于自然人口增长率,人口老龄化加速且形势严峻。综观我国老龄化过程,呈现出规模庞大、速度增快、城乡倒置突出、地区非平衡发展、未富先老等特征。为此,为老龄群体提供各种所需的教育资源就成为国家和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开展老年教育势在必行。

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2014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1 333.4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96.7万人,占总人口的22.3%;男性老年人口142.7万人,占48.1%,女性老年人口154万人,占51.9%;60—79岁245.1万人,占82.6%。北京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延庆区是京郊农业大区,常住人口31.7万,2014年延庆区老年人口达到5.7万人,较2013年增加0.5万人,占总人口的19.7%,接近5个远郊区平均值20.3%和北京市平均值22.3%,其中60—69岁3.2万人,占老年人口的56.1%,接近5个远郊区平均值56.3%高于北京市平均值53.9%。区农业户口老年人口3.9万人,占老年总人口的68.9%,高于5个远郊区平均值57.7%,远高于北京市平均值19.6%。事实说明,延庆区是农村老龄人口大区,开展农村老年教育在远郊区具有代表性。

(二)初步具备了开展农村老年教育的理论、法律依据和实践基础

1理论基础

随着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毕生发展观、人力资源理论、终身教育理论、权利理论、福利理论、社会参与理论、以人为本理论等老年教育理论相继产生,每种理论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各有所长。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重,为此,当前老年教育整体更侧重于以人为本理论,当然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其他老年教育理论也应并重。各种老年教育理论为北京远郊农村老年教育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北京远郊农村老年教育无论遵从哪种教育理论都有其合理性。

2法律、政策基础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总则第十一条规定“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996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确认“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国际老龄行动计划2002》指出“提升发展中国家老年人的谋生能力和发达国家老年人的生存发展能力”“继续教育和培训对于确保个人和国家的生产力都是绝对必要的”。2002年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政治宣言提出“老年人的潜力是未来发展的强有力基础。社会依靠老年人的技能、经验和智慧,不但能首先改善他们自己的条件,而且还能积极参与全社会条件的改善”。《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提出“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将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点任务”。《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将老年教育“夕阳圆梦”工程作为十大工程之一。可以说,开展农村老年教育的政策、法律保障初步具备。

3实践基础

2013年,延庆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如何突出区域示范项目,面向城乡居民开展更具特色的教育培训活动,成为区域社区教育的重点话题。2014年下半年,区社区教育中心启动了老年教育服务向农村延伸项目,依托中心师资及社会志愿者队伍,开展了老年教育向农村延伸系列活动,在偏远的大庄科乡沙塘沟村和井庄镇北地村开展了以医疗健康教育、法律教育、文艺教育下乡为主要形式的老年教育试点工作,此项活动受到了区政府的重视和试点乡镇干部、村民的认可,并成为2015年度教育惠民工程之一。随着教育延伸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在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已在4个乡镇4个行政村常态开展,在5个行政村扩大试点开展。

二、北京远郊农村老年教育调查分析

为了区域农村老年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笔者对教育实践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对4个乡镇老年群体状况进行了数据统计,在3个试点共下发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75份,有效问卷122份。通过数据统计及问卷分析发现当前農村老年教育特征明显。

(一)北京远郊农村老年群体特征

1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女性老年群体比例略高于男性老年群体

笔者依据老年教育试验点分布实际,分别对试验点所在4个乡镇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数据采集与分析,结果如下:试点乡镇村庄数(97个)占全区总村庄数(376个)的25.8%;实验点(4个)占试点乡镇村总数的4.1%,占总村庄数的1.06%;试点乡镇人口(38 536人)占乡村人口(16.0万)的24.09%;试点村人口(4 047人)占试点乡镇总人口的10.5%,占农村总人口2.53%;试点村老年人887人,占试点村总人口的21.92%,占试点乡镇老年总人口(9 818)的9.03%,占调查区域总人口的2.3%。数据说明调查具有代表性,可以反映区域老年人口整体状况。从数量看,试点乡镇老年人口占试点乡镇总人口的25.48%,试点村老年人口比例达到21.91%。这说明延庆区农村老龄化已经相当严重;从性别看,男性(4 772人)占老年人口(9 818人)的48.6%,女性(5 046)占老年人口(9 818人)的51.4%,女性老年人口略多于男性老年人口。

2低中龄老年人为主的人口结构特征明显

依据区域实际,结合国内国际划分标准,笔者把60—70岁老年人称为低龄老年人,71—80岁老年人称为中龄老年人,81岁以上老年人称为高龄老年人。调查数据显示:低龄老年人口(5 716人)占试点乡镇老年人口的58.22%;中龄老年人(2 814人)占试点乡镇老年人口的28.66%;高龄老年人口占试点乡镇老年人口的13.12%。总体上延庆区老年人口以低中龄老年人口为主,占86.88%;低龄老年占半数以上,延庆区农村老龄化速度加快,但老龄程度较低,利于开展活动、技能类教育培训,老年教育空间广阔。

3受农村条件影响,整体文化水平偏低

调查数据显示,文盲人数(413人)占试点乡镇老年人口的4.2%;小学文化人数(8 512人)占试点乡镇老年人口的86.7%;初中文化人数(790人)占试点乡镇老年人口的8.05%,由于试点村大部分处于深山区,老年人口文化水平低于试点乡镇平均水平。数据表明:延庆区农村老年群体普遍文化水平偏低,以小学文化水平为主,这与延庆所处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这也决定了开展老年教育活动应该低起点、慢节奏,培训内容通俗易懂。

4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调查数据显示,农村老年群体总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般占43.44%,较差占13.11%,二者合计达56.55%,这与农村生活条件总体落后相关,适于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养老。

5受生存条件影响,经济状况一般

调查数据显示,经济状况一般占68.85%,较差占13.11%,二者合计达81.96%,这与社会对老年群体地位的认识、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及农村经济条件相关。这也表明,农村老年教育开展要坚持低成本、公益性原则;农村老年教育更应侧重通过教育培训,改善经济条件,提升生活质量。

6在城镇化背景下,老年群体是家庭生活的主体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农村老年群体依身体健康状况不同,大多数还是家庭中主要劳动力成员,参与田间劳动、家务管理的占65.58%;依家境条件不同,老年人还是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的占21.31%。这表明,当前的农村人口结构严重失衡,低龄老年群体依旧是农村家庭生活的主体,对这一群体开展实用技能、隔代教育等教育培训,能够提升农村整体生活质量。

综上分析,延庆区农村老年群体具有以下特征:发展形式上规模大、发展速度快;经济上条件普遍偏差;整体健康状况不乐观;文化水平整体偏低;以低中龄老年群体为主;是农村生产与家庭生活的主要承担者;女性老年群体比例略高的特征。它具有老年群体的普遍特征又具有自身特征,需要在老年教育工作中加以区别对待。

(二)北京远郊农村老年群体对教育活动的认知分析

笔者通过对4个试点村的122份有效问卷分析发现,农村老年群体对教育活动的认知体现出以下特点:

1医疗健康教育活动深受欢迎,其他教育活动提升空间巨大

试点村老年人口对已参加教育活动较满意选项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农村老年群体对医疗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是最高的占64.75%,这反映出医疗健康教育结合了老年群体需求,教育活动方式、方法、内容深受欢迎,其他活动项目(大秧歌培训18.85%、健身操培训18.03%、合唱练习培训13.93%、法律宣传培训13.93%)还需结合需求实际,在教育方式、方法、内容上加以改进,有提升空间。

2对现行的教育活动态度满意度高,应持之以恒

群众满意度是教育实践活动成功与否的试金石。试点村老年人口对教育活动态度调查数据统计显示,试点村干部、群众对教育实践的满意度达到91.8%,这说明试点村老年群体接受并认可了农村老年教育实践活动。高满意度反映出教育实践对于农村老年群体来说还是新鲜事物,新事物更能引起老年群体兴趣,同时也证明农村老年群体对教育的渴望,农村老年教育实践空间广阔,前途无限,老年教育向农村延伸是社区教育发展的正确选择,应持之以恒。

3教育实践活动不同程度满足了教育需求,老年教育作用初显

试点村老年人口对教育活动作用认识调查数据统计显示:一年半的农村老年教育实践活动不同程度地提升了老年群体生活质量。主要体现在愉悦了身心、参与意识增强(49.18%);丰富了文化生活(38.52%);一定程度滿足教育需求(31.15%);学到了知识技能,开阔了眼界(13.11%)上。这说明:教育实践活动能够丰富老年生活,以健康、休闲为主的活动型实践形式应是服务实践的重要形式。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所占比例不高说明教育实践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结合老年群体所需和新农村建设实际。

4老年群体教育需求具有多样性,教育活动开展空间巨大

(图1)反映出老年群体教育需求具有多样性,对心理健康、隔代教育、厨艺知识培训、民俗接待服务需求较高。老年教育侧重于身体健康教育,对心理健康、隔代教育新的老年群体问题关注不够,当前的教育活动内容还存在面小路窄、系列化不够问题。农村老年教育应重点提升老年人生活掌控能力、 适应变化能力、社会服务能力。

综上分析, 延庆区农村老年群体对教育服务总体是满意的,尤其是医疗健康教育活动深受欢迎,教育实践活动不同程度地提升了老年群体生活质量和认知水平,农村老年教育活动效果初显。农村老年群体受自身生活条件、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有着广泛的教育需求,心理健康、隔代教育、厨艺知识培训、民俗接待培训等是当前主要教育培训需求。

(三)北京远郊农村老年教育实践师资状况及授课内容分析

1教育实践师资状况分析

延庆区的农村老年教育实践师资队伍主要由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社区教育优秀学员、医疗服务志愿者(区医院大夫)、法律服务志愿者(区司法局)、艺术服务志愿者(区域文艺名人)五部分组成,截至目前共有35名专兼职教师深入农村,直接走进农村老年教育课堂。从人员结构看以区域医疗专家、社区教育专职老师、行业内的业务能手和乡土文艺骨干为主。延庆农村老年教育实践活动由最初社区教育中心自发组织,3位专任教师送教下乡,到现在已经发展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区医院志愿服务队、司法志愿服务队、综合志愿服务队,多行业、多层次广泛参与态势。由于教育实践队伍的不断壮大,使得农村老年教育实践活动整体水平提升,农村老年教育更具专业性、公益性。35位专兼职教师平均年龄42岁,通过效果反馈可以看出,农村老年教育在师资配置上应以中老年教师为主,这样有利于代际沟通,利于教育活动开展。

2教育服务授课内容分析

自2014年底活动开展以来,总授课达到206节(每半天2节),教育實践重视农村老年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文艺、法律、医疗健康教育,还根据农村季节变化,在老年群体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冬季预防煤气中毒、春季防火宣传等,做到急老年群体所急、想老年群体所想,活动接地气。从教育内容看,侧重于健康、休闲类,作为区域农村老年教育实践,还应围绕区域定位,紧跟时代宣传,围绕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筹办、2022年冬奥会承办、生态区建设、北京画廊建设、文明城市建设、家乡美等主题教育展开,使区域特色教育更为突出。

教育内容及师资构成同时反映出,延庆区农村老年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农村老年教育方面还没有形成系列教材,也没有形成系列课程;在课程开发上,还停留在有什么讲什么的阶段,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多元化教育需求;教育活动中法律教育由于“维稳”等因素,未能全面展开。从事农村老年教育实践师资队伍由于构成复杂且大多属在职人员,组织管理还处于松散状态,影响了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三、开展农村老年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对试验点老年群体特征及教育需求、教育实践认知分析,笔者认为农村老年教育就是在乡镇、村范围内开展的,以老年人为主体的,旨在满足其教育需求,保障其受教育权利,增强其生存发展能力,推进其社会参与和全面发展,并最终实现老年人与家庭、镇村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为老服务活动。基于这样认识,今后在开展农村老年教育实践中要做好以下方面:

(一)转换认识,积极老龄化教育是今后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

1要将老年人作为一种待挖掘的隐性财富、化解社会危机的重要力量来看待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老年人身体健康、身心愉悦之后的教育怎么办,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积极老龄化是指老年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的过程。按照这一标准我们应该将老年人作为一种待挖掘的隐性财富来看待,老年教育更应该侧重于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的培养,在教育价值取向上应由被动的健康“消费者”向积极主动的财富(尤其是精神财富)创造者(老有所为)转向,通过教育不断提升老年人文化水平,把老年人作为社会人力资本进行开发。通过教育增强能力,让老年人融入社会发展,为社会创造一定的财富来缓解资源供给紧张的矛盾,最终实现积极老龄化。

2要总结经验,推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

综观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延庆区老年教育向农村延伸实践活动,不难看出我国老年教育在价值取向上主要以福利性的丰富老年生活为主;在教育模式上属政府投资办学的行政型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以活动为主,突出健身、休闲活动等内容,在活动目的上突出老年群体动起来,更多是为了社会稳定。北京远郊农村老年教育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在农村老年教育发展上还需立足长远,从积极老龄化视角研究问题、开展活动,推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

3通过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不断明确区域老年教育办学思路是当务之急

区域教育管理、组织者在农村老年教育宣传上应在坚持教育公平基础上将农村老年教育作为社会应有的福利加以对待,树立积极老龄化教育观,把老年教育作为完善人生过程的必由之路加以倡导。依据农村老年群体所处整体大环境及老年教育现状,在当前更应该坚持政府主导的低成本、讲实惠、分步骤的农村老年教育办学思路。

(二)研发老年教育服务系列课程,为教育服务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提供智力支持

1.基于需求,着眼将来

美国教育学家霍华德.耶拉.麦克拉斯基说“老年教育除了满足老年人的兴趣爱好需要外,有必要研究老年人的深层需求,使老年人最终认识到他们意识到的需要和没有意识到的需求通过老年教育都将会得到满足”。为此我们应不断丰富现有课程,去粗取精,扩大优势课程(如医疗健康类)影响力,同时在教育需求基础上的,考虑农村老年群体适应社会变革、自我发展等需求,开发对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生活的调整、适应与参与教育及生命超越教育课程,不断完善终身教育课程体系。

2立足现状,讲求实效

依据延庆区农村老年群体经济条件普遍偏差、文化水平整体偏低、是农村生产与家庭生活的主要承担者、女性老年群体比例略高的特征,在课程设置上按水平层次可分为普通班、中级班、高级班;按内容可分为文娱课、技能课、心理课、生命超越课。在教学安排上要遵循老年人身体退行性规律,从群体成就动机相对较低、更注重从学习中获得愉快情绪体验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要迎合他们的心理,减少焦虑情绪,创造温馨的学习环境。为此在目标要求上要低起点、慢节奏;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语调、放大字体;在场地选择上要把学习场所安排在居住区附近;在教育形式上要突出多样性,侧重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积极活跃,强调集体性和协作性;在实效性上依据农村老年群体增收致富需求,结合文化旅游盛行实际,开设地域文化课程,尝试老年教育与参与式旅游的结合,实现老年群体价值。

3丰富形式,形成体系

课程是把学员与教师结合在一起的载体,课程的好坏关系到教育服务实践自身的存亡。农村老年教育实践活动是延庆社区教育深入农村基层的重要一步,是落实区域终身教育的重要举措,我们应深刻总结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工作教训,基于老年群体教育需求做好学习需求的调研、分析与归类,把满足需求和引导需求结合起来。做好服务内容模块化和系列化设计,研发区域特色老年教育课程,并逐步形成本土化老年教育课程体系,为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提供智力支持。

(三)有针对性地强化教育实践师资队伍培训,使之成为老年教育的行家里手

结合教育实践师资队伍构成及教育教学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师资队伍培训成为当务之急。一是组织非教育系统志愿者开展组织教学技能培训,提高教育质量;二是引导教育实践志愿者积极研究农村老年群体,结合老年人身体退行性规律和老年群体成就动机相对较低,更注重从学习中获得愉快情绪的体验特点,把创设课堂教学、实践体验、服务社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开展老年教育服务实践活动;三是开展老年教育精品课程评比与推广,树立教育实践典型,以点带面提升队伍整体水平;四是挖掘低龄老年学习骨干,多渠道、多形式培育低龄老年学习骨干队伍,发挥低龄骨干队伍在老年教育中的作用,以老养老。

(四)构建可行的农村老年教育组织管理体系

延庆区农村老年群体由于地理及历史原因普遍青少年时代没有接受正规系统教育,人生中大部分时段从事简单的农耕劳作,导致他们对于接受再教育期望点不高,不想参与学习活动。受政策体制限制,当前农村老年人个体参与产业生产经营活动很难受法律支持和保护,只有在社会治理体系下,政府与教育部门协同才有可能实现老年事业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在资源供给侧改革中,社会资源与社会荣誉倾向农村老年群体,提升老年人地位与尊严有利于促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

农村老年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落实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需要充分发挥区域教育主管单位的统筹协调能力。利用现有资源,盘活现有资源,整合域内乡镇医疗、法律、教育资源,动员更多的域内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加强服务实践沟通机制建设,让农村老年群体有组织化地动起来,让实验成果在城乡之间实现“造血功能”;顺应“互联网+”的时代潮流,让更多的农村老年人享受教育,逐步形成区、乡镇、村三级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教育职能部门大力配合局面。逐步实现由机构导向组织向学员导向组织转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持续开展下去,让农村老年群体真正受益,真正有幸福获得感。

(五)建立老年教育跟踪评价机制,不断汲取成功经验,为区域老年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跟踪评价是检验工作成效和后续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结合辖区内不断变化的老年教育需求,进行教育实践跟踪评价是老年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的必然要求。延庆区农村老年教育实践是区域社区教育拓展的有效尝试,持续有效开展农村老年教育需要组织实践者强化教学组织过程,重视教育实践跟踪评价机制建设,加强区域农村老年教育实践状况研究,找出教育实践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总结提炼实践经验,对今后区域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献言献策。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农村老年群体是区域宝贵的人力资源和精神财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区域社区教育发展的契机,老年教育向农村延伸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延庆县统计局,北京市延庆县经济社会调查队.北京市延庆县统计年鉴(2013)[Z].2015.

[2]張铁道,张晓.老年教育的现状与发展需求调研报告:以北京市为例[J].老龄科学研究,2015,3(5).

[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最新修正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Z].1995.

[5]马德里国际老龄行动计划2002[Z].

[6]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Z].

[7]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Z].

[8]罗悦庭.积极老龄化下老年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9]王英.中外老年教育比较研究[J].学术论坛,2009(1).

[10]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2014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R].2015.

Research Analysis and Thinking on Education for the

Aged in Rural Areas of Exurban Beijing

——as an Example of Yanqing District

YAN Huaipin

(Yanqing District Community Education Center of Beijing Municipality, Beijing 102100, China)

【Key words】education for the aged in rural areas; status quo; analysis; suggestion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具体分析了三个阶段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历史背景、重要政策法规、实践措施、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意义,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政策支持。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

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人类的生活是生活在时间的深度上的,现在的行动的发生不仅在预示将来,而且也根据了过去。如果你随意忽视过去,不去思考甚或损伤过去,那么你就妨碍自己在现在去采取有理智的行动。”课程是教育的“心脏”,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课程改革水平的高低。本文试图实事求是地研究、反思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历程,探索农村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以期对当今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的策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演进

(一)恢复发展时期(1978—1984)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后,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经过一系列的拨乱反正,以适应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1981年颁发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这两个教学计划的突出特点是:逐步消除文革课程中的消极影响因素,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强行推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现了课程的权威性和基础性,表现为课程门类齐全,课程实施重新恢复到侧重“双基”的道路上,尤其是首次明确了外语科目的开设和要求,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这两个计划的规定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课程门类多,学生的学业负担比较重;同时,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必修课程,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对农村学生来说,这些弊病体现得更为充分和具体,有必要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进行特别的调整和规范。

针对上述文件存在与农村不相适应的现实,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上,要突出“农村教育要为农村服务”的宗旨;在课程实施上,建议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切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根据灵活的办学形式选择课程,教学应讲究质量,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各类小学的教学内容都要注意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多数教师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高年级应适当增加农村应用知识和技能的内容。

不难发现,该文件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内容上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主权,使课程与农村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找到有效的结合点,增强课程的适切性。更加有效地为农村服务,为农业的发展服务。

(二)探索实践时期(1985—1997)

1985—1997年,全国各地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性和适切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使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呈现出一段曲折的历程。

在课程管理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开始确立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使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拥有了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部分权利。1985年5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7年我国农村教育开始了以“主要为当地建设服务,兼顾升学”为指导原则,进行了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分级管理体制确定后,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增加课程适切性提供了体制保障。

在教材编审上,1985年1月,教育部颁布《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规定把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和审查分开。1986年9月,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和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向审定制的转变,这是我国教材建设史上的重大变革。1988年国家教委印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24个学科教学大纲(初审稿),并且在全国成立了8个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委员会,提倡各地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多样化,编写适应当地农村中小学需要的教材。教材的编审分离和选用制度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与农村实际之间建立适切性提供了现实的桥梁。

1992年,国家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在课程结构上改变了过去以学科课程为主的模式,提出中小学课程由学科类和活动类两部分组成,增加了适量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并在初中毕业年级安排适量的选修课,将课程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对外语、数学等学科实现分级目标要求,安排乡土教材的教学时间等。这一文件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规定了地方在课程设置方面前所未有的自主性,既调动了地方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也强化了农村基础教育为农村、农业服务的功能;其次,它更加贴近了农村学生的实际,为农村学生实现个性的自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1989年5月,国家教委组织的有规模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为摸索建立与当地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课程方面,“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开发课程资源,为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提供了新的天地,也为今后全国范围内更大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全面展开时期(1998-)

1998年12月,教育部在长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振兴计划》,确定了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方向,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蓝图,拉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明确提出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注重农村教育与农村需要的结合,指出应该“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使农村教育切实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它提出,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明确指出:“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调整和

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当年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国家级实验区的中小学开始实验。到2004年秋季,新课程实验扩大到全国2576个县(市、区)。根据教育部部署,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将全面进入新课程,2007年全国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至此,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经验

1 营造有利于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良好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从最开始规定农村基础教育课程要结合实际,到某些课程可以自主设置,到乡土教材的出现,到教材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最后落实到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个过程既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逐渐实现适切性的过程,也是走向科学、保证落实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保驾护航的过程。在今后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应积极认真落实农村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有创造性的予以发挥,积累经验,为全面实现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累经验。

2 基础性和适切性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是基础教育,其次才可能注意到其农村性。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必须考虑如何保证基础性、全面性、发展性。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适切性,表现在对农村实际状况的适切性、对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适切性、对农村学生发展的适切性。在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拨乱反正之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行政部门就把如何体现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适切性放到了关注的焦点上,并进行了一系列点面结合的探索实践,注重在课程结构中加强与农村实际相关的乡土课程、劳动技术课程,加强对于难以升学的农村学生的职业技术类课程,突出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尤其是1992年以后,地方课程的出现使课程改革的弹性更加突出,既调动了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又使课程进一步突出和明确了与当地结合的特色。

但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在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然遇到了诸多的抗阻因素,如:教育观念滞后、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同感不够、广大农村的中小学师资普遍存在质量偏低的问题、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的短缺、教师缺乏有针对性的专业发展培训、农村学生对新课程的不适应、农村家长对新课程的不理解,等等。为了使课程改革在广大农村地区更为顺利深入推进,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要分析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表明,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情况更复杂,涉及的因素更多。未来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应当是整体的、全方位的改革策略。

1 准确定位,建立具有农村特点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农村教育最大的“困境”在于其目标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解决的根本办法就是重新认识农村教育、重新构建农村的教育体系。

建立具有农村特点的中小学课程目标体系,应当根据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国家的一般性的目标要求具体化、多样化;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基础性、发展性、时代性和差异性。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应当有地方特点,小学、初中和高中等不同学段要有阶段性的目标,以体现发展程度的差别,同一阶段的课程目标中还应当区分最低要求和较高要求等不同层次,以便于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施教。

2 发掘资源,改善课程发展环境,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进行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当有计划地突出农村教育的地位,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课程改革经费保障机制;要积极筹划资金,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加快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教学设备添置、教育资源开发;要树立城乡整体的教育观念,加强城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把城乡教育纳入统一的教育发展规划;要确立基础教育的基准,保证农村基础教育所有学校的人员、经费、校舍、图书等基本条件,保证基础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明确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完善地方课程,建立校本课程。也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3 扩大改革成果,提高评价机制的改革实效

对农村学校来说,应自主确定发展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学校评估。对于农村教师来说,以教师现有水平为基础,确立个性化的发展目标,逐步建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对农村学生来说,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通过改革考试形式、采取多种非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促进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提高其对学习的兴趣。

通过这种评价体系,每一学校、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现有基础,形成适合自己的评价标准和努力方向,通过评价使每个人、每所学校在已有的基础之上获得更大的发展,向着各自的目标前进。这是课程改革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4 加大力度,多渠道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

当前制约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是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大投入,为教师学习提供平台。加强农村学校互联网建设和图书室建设,为农村教师提高自我素质开辟途径、提供机会。

加强校本培训和教研力度,促使教师个体与教师整体素质共同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应通过结对帮扶、自由组合、群体共享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摸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发展和自身发展的独特道路。

建立教师发展长效机制,提升教师生命意识。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长效机制主要在于教师素质的内在提升,这一提升并不单是教学技术的提高和教学知识的丰富,更多的是要形成较强的生命意识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即将教育教学作为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教师应该主动追求这种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不断的探索、思考和创造去提高自身素质和生命质量。这一长效机制的核心是建立学习型学校、构建和谐校园。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的重要举措。陕西省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着投入不足、缺乏对农村劳动者职业道德教育、终身教育意识等都很淡薄等问题。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建立“政府买单、企业订单、学校出单”机制,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采取入学方式的“多元化”等措施。

关键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劳动力转移;政府统筹;体制改革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陕西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能否正确处理好“三农”问题对于其向经济强省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又有着特殊意义。

一、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1.加快陕西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的重要举措。陕西作为一个经济大省,2006年的总人口数为3735万人,农村人口为2725万人,占总人口的73 %,其中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为1449.61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3.2%,农村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然而根据陕西省统计局统计显示,陕西省农村适龄人口中,接受大学教育的占1.23%,接受高中教育的占12.06%,接受各级教育的总体水平依然较低,一半以上的人口只接受了基础教育,三分之一强的人口未完成基础教育,大量的人口未接受高中及以上的教育,劳动适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高于8年,不足初中毕业的水平。就业人口中,文化结构仍然偏低。根据陕西省统计局统计显示,2004年陕西省农村就业人口中,接受各级教育数据可以看出他们的科技素质水平较低,制约创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农民不仅文化素质较低,而且普遍缺乏职业技能,2006年农村就业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仅占2.1%,绝大多数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接受能力不高,不能有效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有些新技术,由于农民科技素质不高、掌握不了技术要领而难以全面推广,新技术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掘。在2006年1449.61万人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948.41万人留在农村从事农、林、牧、渔等生产活动,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占适龄人口比例大约为34.6,占农村人口比例仅为18.4%。而且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人口中有41.2%的人从事建筑和矿山开采等较少技术含量的危险性大的粗重体力劳动。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转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促进陕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陕西农村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依旧为传统的结构类型。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年轻有技能、有特长的劳动者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主要是种植农作物或从事林牧渔业,所以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仍然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根据表1数据显示,农村就业人口的就业结构近年来没有显著变化,2006年农村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占65.42%,依然是陕西农村就业最主要的行业;第二产业占14.24%,第三产业占20.33%。

在农村就业人员第一产业占主体的传统格局中,而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转换滞后,并大大偏离于其他国家的普遍情况。从世界各国情况看,绝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一般高于其产值比。根据表2可以看出,较国外无论是第三产业就业比还是产值比,陕西都比较落后,说明其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转换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非农就业结构偏差的重要原因。而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普遍不足,比例偏低,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而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有许多具有一技之长、综合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作为坚强的后盾,只有这样三产才能够有效地发展起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就业空间的扩张,农村劳动力能否实现在非农领域的充分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本身的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高低。换言之,足够的人力资本是获取充分就业岗位的必要前提。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变这种现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已迫在眉睫。

3.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有利于活跃农村经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速农产品的流通和农业高新技术的传播与应用,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化的进程;有利于打破城乡阻隔和农工商业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优势的发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二、当前陕西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观念落后。当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农村职业教育观念缺乏成熟的认识。首先,传统的重工轻农、重商轻农等思想依然侵蚀着农村劳动者的头脑,进而使农村劳动者甚至农业教育部门和各级机构都缺乏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热情。据一份对苏北某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70%的人认为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密切联系;对于将来子女接受的教育类型,选择职业教育的仅10%。由此可知,人们缺乏对农村职业教育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2.政府的有效供给不足,支持力度不够。在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供给体系中,政府性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供给一直发挥着主体作用。但受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增收和农民增收缓慢、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提高、农业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以及加入WTO后给农业带来挑战等因素的制约,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在财政资金拨付方面“吃饭财政”难以为农村职业教育“供血”,目前苏北地区一半以上的县是“吃饭财政”,还有一些县保“吃饭”都难,更难以关注农村职业教育;在内容方面,过分强调农业技术的培训,对非农职业技术的培训则组织不力;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技术保障环节的疏漏和管理环节的缺陷,造成项目的失败或产品的严重积压,挫伤了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这些都是影响政府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供给效果的重要因素。

3.现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制存在严重缺陷。目前大多数职业技术学校都实行统一学年制,固定入学时间,固定毕业时间,这种僵化的单一学时严重脱离农村和求学农民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教育目标单一,只强调劳动者农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缺乏对农村劳动者职业道德、思想品德的教育;另外农村劳动者相应的身心健康意识、终身教育意识等都很淡薄,加之教育目标缺乏培养受教育者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的层面,从而导致农村劳动者虽然接受职业教育,仍然无法适应农村经济改革和农业现代化提出的挑战。同时教育内容陈旧,脱离了农村产业结构实际,无视农村现代化发展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落后,也直接影响学习效率以及科学研究的发展。

三、解决陕西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问题的对策

1.树立全面、正确、科学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价值观。推动21世纪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全面的农村职业教育价值观,以促进农村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为奋斗目标。农村现代化有4层含义:一是农业的现代化;二是农村产业结构的现代化;三是农村城市化、工业化和劳动智能化;四是农民素质的现代化。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它需要人们具有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完整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以及独立获得新知识的能力。现代农民既需要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以谋生,也应学会学习,具备对新知识的理解力、消化力和运用能力。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应当是多元的、全面的,不能只为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服务,还要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服务;既要培养大批专业实用技术人才和生产经营第一线上的合格劳动者,也要追求农民科学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使他们具有开拓意识、创新精神、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终身教育理念,不断推动自身的现代化,从而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

2.通过立法和政策保证农村教育发展。美、日、法、英等国都非常重视农村教育立法通过立法保证农业教育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改革和完善农业教育体系,造就和培养大批农业技术人才,这些国家的农业教育发展较迅速,是与颁布和实施一系列农业教育法令密切相关的。1917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的《史密斯——休法案》规定,在公立学校中必须开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英国政府规定:凡年满18岁的农民从业前都必须接受为期1年的技术培训并获得相当于中学程度的合格证书;日本从明治时代起就制定法令大力扶助和发展中等农业教育;法国政府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颁布了一些有效的农业教育法令,特别是1960年8月2日的法令,该法令确定了农业教育的方针、教学改革的步骤和措施,使法国的农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培训条件总纲》和培训规章等规定要获得企业(农场)经营权,就须经过正规的职业教育取得“农业师傅”证书;丹规定要买到30公顷以上的农用地,必须是通过基础教育、技术教育、管理教育三个阶段的学习后并取绿皮证书者,有绿证者还可以享受政府给予地价10%的利息补助,并能获得欧洲共同市场有关环境护的经济补助。

我国迄今还没有专门的农村教育法,但是陕西省不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率先制定本省的地方性的农村职业教育法规,作为陕西农村职业教育的法律保障。

3.加强政府统筹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与职业院校的协调发展。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投资、招生、就业、办学自主权等方面,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的调节,而要强化政府行为,建立有效的政策保护体系,以确保农村职业院校的生源。采取的方式主要包括:第一,利用各种媒体对社会进行宣传,正确引导;第二,采取一些政策性措施,加强对农科专业的重视,如对这些专业的学生实行学费补贴或创业贷款贴息以及保证其优先就业等等;第三,加大对这些专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对这些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师资水平第四,改善办学条件等,从而提高农村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转移培训,也是农村职业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既是个体行为,更是政府的职责,农民的教育培训应纳入政府行为。国家《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指出:“农民工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和统筹作用,建立“政府买单、企业订单、学校出单”机制。政府应根据培训总体规划和地方财力情况,调整农业资金支出结构,加大对地方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移民、外经等部门培训经费的统筹力度,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打捆用于补助农民交纳培训费。为了使财政专项补贴能够让参加培训的农民直接受益,可采取发放培训“代金券”方式,培训单位凭培训名册和票券存根,到财政部门直接报账或领取培训补助金。

4.深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制的改革。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农村劳动力,它必须首先面对农村市场,建议采取入学方式的“多元化”,一方面实行完全注册入学,另一方面对于优秀农业劳动者和农村基层优秀干部实行部分免试入学,对于求知欲强的农民实行单独组织考试,单独录取的方式等等。课程的设置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不同劳动力的需求确定,进而促进职教资源的合理配置。并随着科技进步,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调整职业教育结构,提高初中阶段分流的力度,抓紧抓好初级职业教育。要组织学生进行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职前培训,使学生掌握一二项致富本领,通过所学知识找到就业门路。提高农村职教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的灵活性,根据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办新专业,各校要突出办学特色,校际间形成专业互补,增强辐射功能,使学生在校边学习、边实践、边致富,把所学知识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构建产学研相结合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有利于专业教学的改革,它可以架设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开辟获取各类信息的新渠道,了解产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和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从而有效指导教学改革;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它能够使专业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参与课题开发与研讨,不仅拓宽了知识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锻炼和培养了课题的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的同时,从事产业科研活动,在现实的产业环境中,接触真正的产品。真刀实枪地参与研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造过程,容易激发其成就感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弥补日常经费之不足,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白南生,宋洪远. 回乡,还是进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朱礼龙,刘朝臣.农村职业教育供给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4,(22).

[3]刘欣,孙金燕.劳动力转移培训系统与保障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4.(16).

[4]陈天仁,构建产学研相结合平台,强化农业职业技术教育[J].甘肃农业,2003,(3).

[5] 梅争利,国外农村教育发展的几点经验[J],陕西教育,2007,(10).

[责任编辑:陈合营]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想要切实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和经济投入的同时, 还要依靠农民的奋发图强, 提升我国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 强调科技兴农、科技创收。农业生产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 但是在数千年农耕文化的影响下, 我国农民观念陈旧、思想保守, 对科学技术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因此, 我国政府要加大教育力度, 对农民开展专业教育, 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科学知识。将教育作为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促进广大农民朋友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农业知识, 促进我国农业健康以及快速的发展。

2 实现农业结构调整

在现阶段, 实现农业结构优化调整,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关键途径。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其产业机构决定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同时, 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前提下, 农业市场呈现买方态势, 买方对农业产品的需求逐渐向高品质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而当前的农业结构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开始出现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的情况, 进而对农民的经济收入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 只有结合市场需求调整农业机构, 才能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体质量, 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实现农户增收创收。

3 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

经过相关调查显示, 我国农业发展已经不具备充足的增长空间, 而在当前的农村地区, 农业依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依然拥有8亿, 其中4亿为农业劳动力, 但是耕地只有1.33亿hm2, 人均耕地占有率不足0.13hm2, 在农业资源十分有限的前提下, 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农村人口。同时, 受到农业资源的限制, 农产品的价格和产量也难以获得显著提升, 在农村地区实现就地脱贫比较困难。因此, 实现农村人口转移, 加速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建设进程, 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证明, 城市化程度越高, 其当地人均收入也越高, 例如上海市, 其城市化程度长期位列我国首位, 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名列前茅, 而西藏地区城市化程度全国最低, 当地的农民经济收入也长期垫底。

4 转化以及推广农科成果

新时期下,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 科技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发展以及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其在现代农业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但是当前, 我国农业的科技程度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农户更加习惯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大量的农科成果没有获得有效应用和推广, 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提升。从影响农业科技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为缺乏资金, 首先, 实现农业科技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基础设施建设, 如果缺少资金都难以有效开展;其次, 我国在缺少农业成果转化以及推广经验的前提下, 想要摆脱传统农业生产思维的制约, 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因此, 我国要给予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以资金支持, 通过提升农科成果转化率, 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振兴, 而加速农科进步, 是我国农业现代化以及科技化的重要途径。

5 建设农产品品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 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和必然选择, 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当前, 我国农产品尚未形成统一的品牌, 品牌影响力小, 同一类型产品的品牌存在相互拆台和相互掣肘的情况, 导致品牌难以做强做大。同时, 由于当前我国农业企业规模较小, 而多家企业没有形成合作关系, 都是各自建立各自的品牌, 不仅无法促进品牌的发展, 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财力。因此, 当地政府要利用当地农业的主打产品, 建设农产品品牌, 提升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 例如山东苹果、吉林大米以及新疆葡萄等, 通过地域优势产品, 将品牌做强做大, 赢得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可。同时, 农产品还要摆脱以往的粗加工模式, 要积极拓展精加工、深加工路线, 以品牌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想要实现农村经济的蓬勃以及持续发展, 需要从多个途径和渠道进行尝试和探索, 实现农业、农民以及农村的共同发展, 为我国经济的腾飞提供新助力。

摘要:在我国建国初期, 经济建设更加倾斜于城市,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 导致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差距不断加大, 在新时期下, 虽然我国对农村经济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相比较城市依然发展缓慢。在此背景下, 本文主要针对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提出几点建议, 希望给予我国相关部门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建议,分析

参考文献

[1] 里白.促进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访国家行政学院丁德章教授[J].经济师, 2003 (04) :6-7.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一、“互联网+”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影响

(一) “互联网+三农”的模式

“三农”问题向来都是重中之重。“互联网+农业”创新了农业的发展模式, 拓宽了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互联网+农村”则加强了农村之间的相互联系, 形成了规模效应;“互联网+农民”则将农民推到了经济发展的前沿, 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执行者。由此可见, “互联网+三农”的模式将极大程度上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局面, 深刻改变农村面貌。

“三农”问题与互联网的融合是新时代下必然会迈进的一步。目前, 农村日益建起来的农产品特色馆等, 逐渐形成了品牌化运作, 将极大改善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 商业生态下的“互联网+”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与使用日渐神话, 电子商务企业与线下零售逐渐融合。在这一情境下, 农村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的手段, 更好地满足了一些需求。随着农村基础建设的日渐完善, 许多电子商务企业将业务延伸至农村, 并开始建设起与农产品相关的生态网络系统。逐渐地, 农村电子商务的商业形态将会形成。

二、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现状

毋庸置疑的是, 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深入农村。目前电子商务在农村运作良好, 一些基本流程业已具备, 统一采购、包装、物流以及相关的售后服务相对齐全。并且, 农村电子商务的优势也逐渐展现出来, 它可以很好的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 通过互联网进行农产品销售, 既改善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又加大了农产品的销售数量, 对于农村和农民而言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随着政府的加大投入和电子商务企业的资金与技术支持, 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已经逐渐形成了规模性发展。比如河北省清河县形成的羊绒产品生产加工地, 清河县目前依据地理优势和专业技术, 加之当地政府的支持, 已经建立了电子商务服务区。这一产业链的发展引发了更多的传统企业和电子商业企业的入驻, 这样的良性循环使得清河县电子商务产业不断壮大, 成了这里的支柱性产业。

另外一方面, 也要注意到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平衡性, 这一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地域方面, 很明显可以看到内陆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远远不如沿海地区。当下, 沿海的电子商务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但是内陆许多农村的电子商务依然是零散的、不成规模的, 这便造成了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要想极力扭转这一现状也是极为不易的事。但是无论如何, 区域不平衡性的问题也应当被纳入决策者的考虑范畴内。

三、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地理条件的严重限制

农村由于地理条件不便, 给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尽管有些地区的农村并不存在这个问题, 但是综合来看, 大多数地方的农村依然条件不变, 尤其是内陆的许多农村, 环抱在群山之中, 与外界接触颇少。虽然互联网能解决这些偏僻地区农村的信息问题, 但是更为麻烦的却是物流配送的问题, 高额的配送费将拖垮这些偏僻农村的电子商务。而这些偏僻的农村往往以农作物为主, 他们不能对此进行加工, 只是当做初级的原料售卖, 如此便造成利润微薄, 因而物流配送这些问题将直接决定偏僻农村的生死存亡。

(二) 没有完善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互联网+”于2015年提出, 如今已经三年有余, 但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却良莠不齐。这是因为各个农村由于本身状况不同而面临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不足。目前, 虽然很多地方已经出台关于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 但这些政策往往以鼓励为主, 也就是说政策只是倡导农村电子商务, 但是并未提供政策支持, 这样的支持应该是建立在资金支持之上的。当下的一个现状是很多地方政府只喊口号, 却没有实际行为。另外一方面, 电子商务企业明显更注重经济效益而不注重社会效益, 因而企业把资金都投资在了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农村, 这无疑更加拉大了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

(三) 农村互联网的普及性差

尽管目前许多农村已经普及互联网, 但是总体看来农村互联网的普及依然是滞后的, 而且与城镇之间仍然存在有较大差距。并且农村本来没有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 所以这加大了农村互联网的普及难度。越是偏僻的农村越是难以普及, 不仅是因为互联网普及需要较高的费用, 更是因为农民对于互联网的热情不高。一个现状是现在留在农村的大多数都是老人与孩子, 老人由于年龄较大难得互联网要领, 孩子又不能独挑大梁, 这些现实因素都加大了互联网普及的难度。

(四) 农民文化素质低

农民对于网络的掌握程度远远不够, 他们本身对于电子支付存有较大戒心, 因而电子商务一方面在他们眼里可能就像洪水猛兽。农民往往学习能力不强, 很难适应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不足, 根本就无法认识到互联网背后巨大的经济效益。农民问题成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障碍。农民自身的局限性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 但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又不能不依靠农民。这一两难的困境就决定了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五) 传统农业升级困难

许多农村以种植农作物为主, 随着农作物种植的各方面成本逐渐上升, 农作物的利润越来越少。并且传统农业以家庭为单位, 事实上是一种小农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进程, 因而有必要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种植。但是, 目前在农村仍然是以家庭为主承包经营, 这便造成了利润的不断减小。农民自身事实上成了集约化、规模化的阻碍者。所以传统农业升级改造的困难是多方面的。

四、农村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 加大对偏僻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偏僻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对应到电子商务上表现为两点, 一是网络问题, 而是物流问题。针对网络问题, 应当为农村拉网, 使得农村的信息资源和城市同步;针对物流问题, 应当着重修缮农村山路, 建设比较良好的公路, 为物流提供便利。这两个问题都应当由当地政府着手解决。政府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前提, 如果忽略了这个前提,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处在被动的局面。一个糟糕的公共基础建设可能给电子商务带来诸多限制, 比如在网络稳定性和物流速度这些至关重要的方面, 都可能对农村电子商务造成致命打击。因而, 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

(二) 当地政府加大资金支持

当地政府在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过程中, 应当拿出实际行动, 以资金支持当地电子商务发展。另外, 当地政府可以和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沟通, 通过优惠政策引进电子商务企业为当地投资, 并且从中得到电子商务企业的人才为当地农民进行培训。

政府应该深刻认识到电子商务可能是扶贫攻坚的重要利器, 所以应当把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看成重中之重。早在2017年, 中央就下达文件要求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并且之后多次三令五申, 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十分重视, 因而当地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指示把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落在实处, 为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大开方便之门, 加大资金支持。

(三) 普及互联网

可以围绕在当地设立的电子商务中心, 加大对互联网的普及。一方面是要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 另外一方面则是要对农民进行互联网知识培训, 教会农民对互联网的使用以及提高农民对互联网蕴含的巨大经济效益的认识。

由于农民对于新生代事物接受程度缓慢, 所以普及互联网的过程无疑是缓慢的。要想做到好的普及, 不只是给农村拉上网线就行, 更要教会农民对互联网的使用。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 但是这个过程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农民能够熟练掌握使用互联网, 农村电子商务才有立足之地。

(四)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政府应当设立公共的培训机构, 供农民进行再学习, 以便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对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应该是多层次的提高, 不应当仅仅限于互联网知识, 还应当提高农民的商业有关知识以及服务意识。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可能在多方面制约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这不仅可能影响到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壮大与推广, 也可能影响到农村电子商务的消费者的体验。一旦这两方面做的不好, 俺么农村电子商务将面临一个极为被动的局面, 也有可能因此搁浅。所以, 切实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极为重要的事, 决不能走过场, 简单地培训一下就草草了事。对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可以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解, 比如可以专门培养服务意识, 专门培养商业知识, 万万不能搞大杂烩。

(五) 推进传统农业升级改造

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应当围绕“集约化”进行改造, 也就是说把农民的地收起来统一经营种植, 最大程度上提高农民的收益。这种“集约化”的经营模式目前面临的最大的两个阻碍是农民的抵触情绪和土地的改造难度。前者是因为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 抱残守缺造成的;后者则是由于农村土地有极大一部分地势崎岖, 加大了土地改造的难度。所以推进传统农业升级既要让农民认识到农业升级的优势, 也要因地制宜, 做到对土地最好的改造使用。

五、结语

总而言之, 农村电子商务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尽管其中暴露出许多问题, 但是笔者依然相信农村电子商务将拥有美好的未来。现在要做的是, 尽快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 健全农村电子商务体系的建设。农村电子商务, 将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方式,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

摘要:本文立足于“互联网+”的背景, 深入研究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其中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 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期冀能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三农”

参考文献

[1] 李发林.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J].管理观察, 2018 (27) :80-82+85.

[2] 张鸿, 刘修征.“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路径探析——以陕西省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 (05) :324-328.

[3] 穆燕鸿, 王杜春, 迟凤敏.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农村电子商务影响因素分析——以黑龙江省15个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 2016 (08) :106-118.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在高起点上实现新发展,面临的挑战之大、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收入爬坡过坎实现翻番的目标,必须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激发产业链、价值链的分解、重构和功能升级,形成新业态、新组织方式、新商业模式和新经营机制等,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配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注重四个方面:

一是纵向延伸,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链条。目前,我国农业产加销连接不够紧密,仍未形成高效完整的产业链条。农产品加工业起步晚、基础差、技术装备落后、加工转化率低,特别是农产品产地预冷、烘干、储藏等初加工发展滞后,产后损失严重。农产品流通方式落后,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现代营销方式应用不普遍,运输流通成本高、损失大。农业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品牌意识欠缺,大路货多、精品少,效益不高。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就是要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在纵向上推行产加销一体化,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城市和乡村、现代工业和农业的有效联结,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重点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主产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支持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通过一系列积极行动,健全完善农业的产业链、就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效益。

二是横向拓展,挖掘农业价值创造潜力。农业除了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等基本功能,还有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这一鲜明特点在大国表现得尤为突出。我国地域辽阔,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丰富且有特色。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观光休闲、农耕体验等需求日益增加,为拓展农业功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近些年,许多地方依靠独特的自然资源、产业特色、历史文化等,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带动了一方经济,富裕了一方百姓,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新亮点。今后,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农业非传统功能的挖掘,最大程度地提升农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要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扶持农民发展休闲旅游业合作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通过支持和引导,培育发展一批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业态新产业,农村的绿水青山将会变成农民的“金山银山”。

三是深度融合,提升农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产业融合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它能够引发产业功能、形态、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重大变化。我国探索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产业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产业融合水平还不高,产业结构简单化现象比较普遍,产业各主体各环节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为了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要高度重视促进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将农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提高产业发展的统一性、协调性。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化;着眼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统筹考虑产业布局与环境保护,将产业与生态有机结合起来;创新体制机制,采取政策扶持、PPP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各方主体投入农业、加强合作的积极性;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提高产业融合的规模效应;利用互联网平台,促进产业之间的线上融合,增进经济效率。要通过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共同努力,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让农业焕发勃勃生机,成为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

上一篇:游戏教学高校足球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经济媒介产业运作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