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论文范文

2024-05-01

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论文范文第1篇

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 高考也好, 新课程也好, 教育科研也好, 中国学生在实验技能上、创新能力上与外国学生相比有差距也好都在说明着一件事:我们必须要加强对物理实验的教学, 以此带动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 分析能力, 创新能力这也是每个中学物理教师非常清楚而且认为是非常迫切的事情。但就像讲授法是我们这个世纪被批评最多的却仍然是在实际中被应用最多的教学方法一样, 中学物理教师 (包括笔者本人) 依然在有意无意中强化着现成的规律与概念, 强化解题技巧, 实验教学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并没有相应的得到加强。我们面前的每一个问题都让我们束手无策。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可以坐在那里等, 等到所有的条件都成熟了我们才动手。

二、影响物理实验教学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 高考从指挥棒的角度给物理实验教学以方向, 考物理实验其实就是考背功、计算能力

近些年, 高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高考从“指挥棒”的角度给出了物理教育改革的方向, 越来越多的联系实际, 越来越多的注重能力, 但这种改革的方向如何恰到好处地落在教学实际中仍然令许多师生困惑。高考仍然是理论考, 哪怕是考实验, 也是落在白纸黑字上。我们只能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讲解题目、批改作业、强化概念上。在我们的学生当中, 日后真正能获得成功的, 可能还是那些学习并非最冒尖的学生。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感觉在实验室不如在教室, 做实验不如题目灵验的错觉。

(二) 物理实验设备的落后也成为实验教学的一大障碍

显然, 在改革阶段, 在新课改实行之后, 原来的物理实验设备已严重滞后于现在的发展模式, 比如打点计时器, 很多学校都只有较陈旧的电磁打点计时器, 而想让学生了解另外种类的电火花计时器, 再如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数字传感器。就需重新购置器材, 而这是需要经费的, 条件稍差的学校是很困难的。这些都会成为制约学生实验发展的重大障碍。

(三) 实验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难点

不管是真实地在物理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操作, 还是在各类考试中以笔试形式出现的实验题, 结果总不太令人满意。高一课堂上演示过, 在实验室操作过, 在无数次的单元测试前复习过, 考后讲解过, 高三专题复习过, 无数次又讲解演示……就是常规的实验, 高考时还是会出很多差错, 丢三拉四, 得分率很低。有些教师只好使出“讲实验, 背实验”的下策——但近几年的高考表明:这招的效果也越来越不好了。

(四) 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不高制约着实验教学的发展

在当前的物理教学实际中, 由于升学压力, 大量的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代替了新奇有趣的物理实验, 学生 (和教师) 被迫通过大量的习题, 来进行机械的学习记忆。进入高中, 物理更抽象了, 更难了, 对数学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实验能力要求更高了。当然, 对我们物理教师来说, 我们觉得物理更美了, 更能体现学习能力了。但这种物理的和谐、对称、美感, 并不是初学物理的人很容易就能体会到并进而成为一种学习的动力, 使学习进入有序化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学习兴趣, 或者“兴趣”仅仅是因为物理是高考的必考科目, 为了在高考中有一个理想的成绩而强提兴趣, 那一定是功利的而不是自觉的, 是暂时的而不是终身的··学生的物理学习可能也就是一块敲门砖而已, 甚至连门也敲不开。

三、新课改下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 重视演示实验,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没有演示实验的课, 不算是一堂成功的物理课。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 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 使学生感受倍深。我们都知道:“百闻不如一见, 百看不如一做”这个道理。因此,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 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 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 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将它搬上“讲台”, 进行演示。演示的形式不能仅仅是“教师演, 学生看”, 还应该是“教师导, 学生演”, 即边学边实验。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二) 上好学生实验探究课,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要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教学效果, 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 手、眼、脑、口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 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 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 如在学生身上引起的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的变化。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 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知识, 则会印象更加深刻, 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 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阵地, 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

由于人的个性差异, 一些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实验, 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欲, 很多想法都想付诸实施;而另有一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 有时想自己试着做实验, 又怕周围的同学讥笑。因此让学生常到实验室, 既可以给学生施展身手创造动手的机会, 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提供锻炼自己, 提高实验能力的场所。实行的办法可以采取教师指导的形式, 或根据兴趣爱好组织专题研究和探讨, 落实新课程中“以人为本”的原则, 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或复习已学实验的操作, 将能增进学习物理的兴趣, 有益他们动手能力的增强, 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 加大实验教学力度, 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只有通过训练有素的实验教学, 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而这种能力正是日后成为合格劳动者所必需的劳动技能素质的基础, 同时将能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山中学)

摘要:本文试图就新课改形势下物理实验教学, 结合本校开展的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试验, 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假设。

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我国在现阶段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改革,目的就是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因此在新课程物理教学中,身为一线的物理教师,必须大力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

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历经多年的教育教学探索,《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发现在周围的许多教师中,由于教学思想上的惯性,残留在部分教师头脑中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思想不能立即消除,仍然妨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具体反映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做、并且有条件做的许多重要实验,因嫌麻烦而被人为取消,或者只在“黑板上做实验”,造成学生“听实验、背实验”。这样做的严重后果是,造就大量高分低能、缺乏创造性和开拓精神的学生。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而创新是能力的灵魂,我国在现阶段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改革,目的就是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因此在新课程物理教学中,身为一线的物理教师,必须大力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那么,在新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勇于质疑

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中学物理教学理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所以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或认为“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怀疑;勇于向旧的传统和权威挑战。做到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评。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实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只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促进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光的传播”教学时,先让学生猜想:“光的传播路线怎样”“你平时能看见光在空气中传播吗”“怎样才能看见光在空气中传播”。尽管学生立即就会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测,有些是意料之中的,有些是意料之外的,不管学生的猜测结果是否符合教师的意图,教师都不要过早地给予肯定或否定,而要把结果交给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例如:在进行沪科版九年级上学期的“欧姆定律”时,先让学生猜想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电流和电阻在让学生动手实验。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了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表测电路两端的电压,这里让学生自己用实验来探究出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以及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欧姆定律的内容。

通过这种设疑、释疑的实验活动,不断激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模拟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让学生逐步掌握探索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即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树立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二、把一些传统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大胆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科学地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建立起“引导→探索→实验→掌握”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进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我们周围的导线,从材料上看,有的材料是铜,有的材料铝。从粗细上看有的要粗,有的细。从长度上看,有的长有的短,让学生猜想,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设计实验,探究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最后让学生讨论在这个实验中用的是什么方法,这样学生知道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由于教师具有较高的实验技能,再加课前的充分准备,实验结果一般能达到预期目标,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迷信权威”的思想,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果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教师只在旁边作一些必要的指导,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由于学生参差不齐的知识水平及实验技能,实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与结论不相符合的结果,极易引起学生对教材结论的“怀疑”。在进取心的驱使下,为了确信自己的实验结果,他们必定会反复多次地进行实验,只有当自己经过反复多次地进行实验验证后,才会消除怀疑心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各种自主探索实验。

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因为长时间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物理学成绩十分关注,因此会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的物理学习体验,导致学生难以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物理实验学习中,甚至很难自主进行物理实验学习,只能形式化地进行物理知识学习,这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与发展十分不利。基于此,为令学生真正学习好物理学知识,对教师来说,需就物理实验角度开展教学活动,以此帮助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本文重点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实验教学法的实际效用与措施。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初中物理教学;作用

一、将教材作为实验手段

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过程中,需依照教材内容进行实验课堂设计工作,密切联系实验大纲的重点内容开展讲解活动,切忌随意拓展超出初中教学大纲的范围,但是对于初中和高中的衔接之时,教师的讲解是十分必要的。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知识之时,教师需利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分阶段的对学生进行初中物理知识的教学。教师不可一开始就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对物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举例说明,在进行力知识教学时,教师需明确对初中与高中有关力的学习的分寸,合理设计适宜初中生的物理实验课堂,由此也可促使学生明确掌握与理解教学大纲的相关知识,促使学生迅速完成教学的相关目标,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率水平。基于此,在开展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活动中,需依照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开展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将学生物理实验素养逐渐培养起来,帮助学生物理实验创造良好基础,促使学生在之后的物理生涯中获得更多专业知识成果。依照初中教学大纲的物理实验教学,促使学生轻松掌握更多的初中物理实验知识,继而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二、开展引导式课堂教学活动

物理实验的教学活动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而非教师对学生的实验引导。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需重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适当减少教师的主观性指导,令学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保持一种摸索式学习的态度,促使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对实验的思考开展对应实验,明确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困难,继而更好掌握物理实验相关知识。

举例说明,在电阻测量的相关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上有关实验的内容,依照以往学习的知识,开展自我摸索式的学习。之后为学生分配实验需要的各种实验器械,令学生利用自己的方式测量电阻。摸索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客观指导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鼓励学生学习各种问题,令学生时刻保持对物理实验的强烈的求知欲望,继而促使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得到提升,继而促使物理实验的教学达到一种更高的水平。摸索式教学的价值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化,适当弱化教师的随堂指导,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给予良好的教学策略。摸索式教学方式十分有助增强学生在物理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顺畅开展下去。

三、完善实验器材检修,保证物理实验顺利进行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校需将学生物理教学重视起来,合理设置专项物理器材购置资金,利用这一方式帮助学生创造优良物理实验室,聘请专业人才,将专业物理实验器材投入到物理实验教学中去。与此同时,学校需配备专业实验器材检查员,课后检查相关器材,令学生对自己的实验行为进行合理规范,避免出现私自破坏实验器材的问题,促使实验器材的实际使用年限得到最大限度提升,同时令学生更加珍惜这些实验器材,继而开展规范化的实验操作与物理实验学习活动。一方面,从学校角度提供强有力的实验器材,促使教师物理实验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令所有学生都能开展实验操作,亲身感受实验现场与其中规律,持续提升学生物理实验学习效果与物理实验能力,推动学生物理学习的长远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教师需将对学生的实验安全讲解工作重视起来,令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操作进行客观规范,不可随便触碰实验相关物品,令学生在当今的教学器材的影响之下,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热情充分激发出来,充分掌握各种物理知识,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与学习水准。

四、结合课后作业与实验

通过结合课后作业和实验,帮助学生有效巩固课堂上需要掌握的知识。课后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学生在课后学习的过程中,可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回忆,发挥课堂知识作用解决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基于此,结合实验教学法和课后作业,课堂实验只是做一部分内容,其他的内容都需要自己完成,因此对自己不负责的内容学生也会感到比较陌生,基于此,教师可将学生不熟悉的内容设置为物理作业,令学生依照自己上课学习到的知识去完成,要求学生依照实验现场默写出来,因此促使学生加强对课堂实验知识与过程的印象。

结语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法是一种十分先进和科学的教学模式,将其使用到初中物理教学的价值和应用也非常高,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将学生的合作意識充分培养起来。

参考文献

[1]孙建.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运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5):64.

[2]吴国成.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9(03):31+46.

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物理课程是获取现代自然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大学物理更是学习理工科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内容,并为大学生学习其它课程提供至关重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本文根据自身对大学物理教学的实践探索,总结积累的教学经验,对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对策提供建议。

【关键词】大学物理 教学质量 提高策略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高等教学的基础必修课程,不仅对后续课程提供基础的服务的职能,对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创新能力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大学课程教学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大学物理具有较强的知识性特点,且知识覆盖面比较广泛,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学课时又相对较少,致使产生部分学生厌学物理课程的现象。此外,大学物理教师没有注重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效结合起来,利用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1]。针对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这种情况,为大学物理教师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如何引起大学生对物理基础课程的兴趣,提高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推动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进程,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基于此,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注重教与学互动式教学的有效结合

当前我国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地位的形式,对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体现较弱。将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互动式教学实质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沟通,通过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转变了教师“一言堂”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在讨论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教学目标的完成。

大学物理教师开展实际教学时,可以给出一两道计算或讨论问题,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善于鼓励答案新颖独到的学生,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念。此外,学生要积极提出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或存在的问题,与教师共同讨论,促进共同进步。因此,开展教与学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增强课堂活跃的教学氛围,同时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发挥教与学双方的最佳状态,进而提升教学效果的质量。

2.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

大学物理不仅包括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还需要通过实验的配套教学进行支撑辅助,但大部分高校主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延后实验课程的教学课时,没有对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不能体现理论指导实验、实验巩固理论的相互促进的作用,致使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脱节现象。因此,要改善传统的分离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模式,进行同时理论与实验教学,以充分发挥二者相互结合的有效作用,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例如,大学物理教师在讲完理论知识后,可以开展相应的教学实验,学生在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上,自主进行动手实践,在实验过程中,不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巩固教学知识,还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了锻炼。如果物理教师只是单纯的讲授理论知识,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容易形成枯燥无趣的课堂氛围,影响教学效果的质量。总之,教师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后开展实验课程,或者在一节课堂中同时进行理论与实验的教学,将理论联系实际二者有效结合,有利于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调动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氛围,更有利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

3.注重板书式教学与现代化技术的有效结合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也随之不断提高,促进了多媒体教学的普遍应用,并在教学方式上产生一定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多利用图像、动画的形式进行教学,以色彩丰富、精美的图形动画式的展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可以更清楚直观的获取知识信息[2]。但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多媒体教学中每一个页面的教学内容有限,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了解全部界面的内容,翻页速度快,学生没有充足思考的时间,不利于牢固掌握教学知识。而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過程中边讲边写,对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进行板书讲解,并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决定教学进程的速度,有利于保证学生的充分理解。但传统板书式教学的课堂氛围比较枯燥,不易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学进程的速度较慢。因此,将传统板书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是改善教学方式的必然趋势。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式的手段,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例如,物理教学中的恒定磁场、电力学等内容含有很多复杂的定理公式,选择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板书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吸收效果。对于电磁感应、光学等图像较多的教学内容,选择多媒体教学的模式,利用图像帮助学生理解名词含义。采用板书式教学讲解物理概念、推导定理公式,采用多媒体教学讲解物理图形、复杂现象,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达到传统板书教学与现代化技术的有效结合。

4.注重利用网络资源对教学进行有效辅助

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网络资源具备公开化的特点,各行各业都在享用公共开放的信息成果,自然也包括教学领域,计算机网络中具有大量的物理学术的教学资源,并且随时都可以方便获取这些信息。大学物理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网络资源,实时关注相关的学术问题,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资源整合,扩展物理的理论知识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学生则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子图书馆查询需要的课程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大学课程学习的课时有限,师生大多通过课堂教学机会进行交流,网络资源就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进行相互交流的平台。以网络形式建立一个答疑解惑体系的平台,教师可以定时上传课程提要,让学生提前预习即将学习的课程内容,归纳总结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或者教师可以不定时的上传课外思考习题,以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3]。通过网络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学习思维,加强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促进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5.注重物理课程内容与物理应用的有效结合

物理的应用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一些物理现象,大学物理教师开展实际教学时,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重要作用,并可以利用所学物理知识的原理,去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例如,学生在生活中看见的避雷针,可以想到教师在讲解带电导体的教学内容时,解释过尖端发电的原理,从而知道避雷针的工作原理。

总而言之,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需要教师持续不断的进行探讨研究,希望本人的建议可以对其它教师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大学物理课程是一个全方面、全系统的教育课程,如何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工作内容,需要师生的共同配合努力,不断积极探索改善教学的方法,以到达良好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立.大学物理教学中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4,(9).

[2]张蓓,刘伟霞.浅谈大学物理教学方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

[3]方恺,杨丽佳,蔡天芳,王璟,包雷.美国物理教育研究进展[J].大学物理,2010,(7).

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物理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在物理知识和物理问题的分析过程中慢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思维品质,包括敏捷性、独创性、批判性、深刻性和灵活性,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物理思维品质的培养。本文就基于物理思维品质的高一物理教学策略进行探析,旨在为高一物理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物理思维品质;高一;物理教学

引言:在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更倾向于物理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而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不仅要注重物理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思维发展,要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当成重要的教学内容。物理思维品质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物理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非常高,教师可以从物理思维品质培养角度来开展物理教学,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一、高一学生物理思维品质的现状及原因

高一学生的物理思维品质在不同的维度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缺陷,对于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习惯了初中物理学习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相比,有着更高的台阶,知识难度更大,学生学习起来感到非常吃力,这就是由于学生的物理思维品质存在这样一定的缺陷导致的。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对于各种物理事物的认识容易停留在表层,以往没有接触物理思维深刻性方面的训练,导致学生面对一些具有深度和难度的物理问题时,常常不知道该怎样来解决和思考[1]。

初中物理知识更多以记忆为主,并且物理习题和物理方法也比较单一,这是导致学生物理思维品质缺陷存在的重要因素,会导致学生在物理思维灵活性方面出现缺陷。另外,初中物理实验更多以验证性为主,学生基本都是按照教师的安排来完成步骤,自主实验的机会和平台比较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非常大,学生自己对问题的思考不够深入,这就会导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不利,导致学生的思维品质出现缺陷。在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基本都是被动接受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少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更不要说是新颖性和独特性的想法,这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独创性发展极为不利[2]。

二、基于物理思维品质的高一物理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重视知识引入,培养思维品质的独创性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物理概念的教學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独创性。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以往的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直接给出物理概念,而物理概念具有抽象性,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教师要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来引入合适的物理情景,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感性的物理材料和形象的物理事物,并引导学生来观察、感受和体悟,从感性的材料和形象的物理事物中找到共同的特点,然后进行分析和归纳,最终得到物理概念。教师创设物理情景时可以创设鲜明并且新颖的情景,比如生活情景、物理事实、物理实验以及生活现象等,引导学生来主动构建知识,让学生自己来归纳和分析,就能够让学生深入把握物理概念的内涵,并形成思维品质的独创性。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自主构建物理概念时,如果建构的物理概念不规范或者不完整,教师要注重引导,进行有效的补充。比如在学习“质点”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景,比如运动员短跑比赛、地球公转、学生骑自行车从家里到学校等,然后在具体的情景下引导学生来找出事物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构建质点的概念,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独创性。

2.抓住物理规律的核心本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深刻性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以往的高中物理规律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达和理解,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掌握物理规律的本质,所以不能灵活应用物理规律来解题,这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也非常不利。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来对物理规律的本质进行剖析,在剖析物理规律本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深刻性。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来对物理规律的表面含义进行分析,要细致到每一个词语,理清每一个词语的意思;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来归纳整理物理规律的不同表达形式,包括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达、函数图像表达和公式表达等,要形成完整的表述系统,全方位认识物理规律;接着,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来剖析物理规律的内涵,比如了解物理规律的建立方法,规律的事实依据以及规律的适用范围等,最后再启发学生从整体上来全面认识物理规律。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来分析比较物理规律和相关的物理知识,尤其是要把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本质区别和内在的联系,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本质,这样才能形成深刻的物理思维品质。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来把握牛顿第一定律的文字表达中的每一个词语的含义,包括总、保持、一切物体、外力、直到、改变、为止等,对牛顿第一定律形成深刻认识,然后从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建立的事实依据和建立的研究方法等来引导学生全面认知,并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定律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深刻性。

3.反思实验方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批判性

实验教学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以往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一般会给出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然后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来完成实验,虽然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有所帮助,但是却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批判性发展不利,学生难以形成科学的实验方案和思维[3]。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来对实验方案进行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批评性。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实验会受到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的影响,教师要鼓励学生用批判的眼光来对实验方案进行审视和反洗,要不断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不断调整和改进,这样才能将实验误差控制在最小,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比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对于学生确定的实验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来反思,比如是否设计了平衡摩擦力的环节,是否思考了实验原理的严谨性,细绳和木板是否平行等,引导学生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实验方案和步骤,并发展学生的思维批判性。

三、结语

高中物理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实验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批判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等,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并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廖国勋.注重科学方法教育,提升物理思维品质[J].教师,2020, 000(006):86-87.

[2]安金凤.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研究[J].科学咨询,2018,000(047):18-18.

[3]孙 华.运用立体思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策略[J].人文之友,2019,000(019):213.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 266700)

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论文范文第6篇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在广大一线教师的努力下,我们的教育已经逐步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广大教师教学理念在变,教学方式、方法在变,由过去的注重学生的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过去的单纯讲解转变为方式多样的课堂探究。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成为一种新的课堂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也给中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注入了极大的活力。

一:可以有效地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能否学好物理,兴趣是关键。因此,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是学习物理的关键,物理知识有好多内容显得较为抽象,但是通过计算机可以有效地进行情景设置,变抽象为直观演示。如:在学习声现象和物质的构成时,我通过计算机分别播放了一个声波ppt课件和原子的构成的flash课件,利用计算机媒体的视觉刺激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轻松地克服了难点。

二: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远距离授课

现代的网络媒体已经涵盖了校园,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远距离授课已经成为了现实。有些知识内容,如果限于当地的条件不能很好地进行或者完成时,我们可以借助网络资源进行远距离授课。远距离授课的特点在于师生可以完整地参与异地的教师的授课过程。远距离授课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借助新的教学方式,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好的掌握和了解,同时还可以起到拓展学生视野,启发学生多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教师了解一些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补充和提高。

三:能够模拟实验,使实验情景再现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受条件所限无法进行实验的地区或学校,计算机媒体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利用计算机可以给课堂搭建一个演示实验的平台,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模拟实验过程,也可以通过动画演示讲解实验,或者直接利用网络资源展示实验。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实现反复播放或者有针对性的进行片段播放,这些操作可以让学生捕捉到在实际操作中某些转瞬即逝的,不易观察的细节或现象,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分析。

三:提高课堂效率,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

多媒体课件由于能容纳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且操作方便迅速,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新课改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注重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体现这些理念的教育教学方式首先就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这正是多媒体教学的便利所在。例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的实验教学中我采用了媒体和实验相结合的办法,由于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地要复习到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和一些试验规程,如果这些都进行一一讲解,肯定要占用大量时间,然而利用媒体投影展示,就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从而使学生有机会在完成课题实验的前提下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样的课堂设计,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成为了课堂的主题,有机会把握并分配自己的时间,获得独立探究的机会,一方面可以培养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的实验设计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作风和细致的观察习惯,培养并形成透过表象发现本质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标志着教学现代化的目标开始逐步变为现实,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且要努力发挥它的最大作用。诚然,计算机多媒体的确有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它也并非无所不能,我们的教学也不能过度地依赖于它。要明白物理实验最终目的不光是通过探究去验证已有的结论,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能因为计算机教学的方便而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能过度依赖于现代媒体违背了实验的初衷。我们既要利用计算机技术为教学服务,还要大胆探索,总结出一条既要发挥计算机媒体的优点,又能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驾驭实验操作的能力,更好地为物理教学的创新服务,为物理知识的普及和运用服务。

上一篇:贸易保护主义形成论文范文下一篇:我国刑法立法探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