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2023-09-19

体育教育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作者简介:焦润艺(1985-),男,汉族,广东韶关人,医学硕士,助教,从运动医学及教育研究。

通讯作者:冯毅翀,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卫生事业管理。

摘要:10年来中医药院校积极探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分析了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平台建设和强化实践教学方面的经验,明确提出拓展招生渠道与优化生源质量、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加快奖助学金激励机制改革是培养机制创新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为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学校体育改革,2001年“体育课”正式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这就意味着体育教师除了承担体育教学任务外还应具备健康教育的能力。为此,包括成都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多所中医药院校依托自身健康教育的优势,大力兴办“医体结合”的体育教育专业。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于2005年开办体育教育专业(保健体育与健康教育方向),创办年来,在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创新性的工作,实现了自身跨越式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建院时间短、师资、生源整体水平相对不高,教 学基础设施仍不完善,也面临许多医学院校体育专业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加快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与实践也势在必行。本研究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探索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保障体系,以期为“医体结合”人才培养创建一条新途径。

1.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改革

为了彰显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医体结合”的专业特色,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总结近年来的招生、培养和就业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信息和走势,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定期修订教学计划,建设新的课程体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其具体成效如下:

1.1形成了“以体为主,医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开办以来,在创新“医体”结合专业办学模式、中医药特色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突破,初步形成了“以体为主,医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探索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分方向选修”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设运动医学、中医学概论、中医养生学、针灸学、推拿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学科基础课程后,进行分方向性选修课程教学。选修方向分为A和B两个方向:体育教育与健康方向、运动康复和保健方向。A方向体现了从事体育教师、健康课程教师的人才服务方向。B方向体现了从事保健康复行业、运动与医学交叉领域科研工作者培养方向。

1.2搭建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平台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1]。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以“强师工程”为依托,不断整合大学的中医药学科专业师资的办学力量,充分利用“医武同源”的文化传统、挖掘中医药院校宝贵的教学资源,加强“医体结合”教学团队建设。同时结合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如广东省和廣州中医药大学的“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国内外访问学者计划”等项目,搭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平台,探索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目前运动医学教学团队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团队,拥有的十万元团队建设基金主要用于骨干教师的国内外短期培训、教材编撰、网络课程建设等工作。

1.3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结合本专业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特点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一方面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另一方面加强了见习、实习的组织与管理。除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日趋完善之外,更是大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目前保持了长期稳定合作培养关系的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广州和佛山的中小学、体育技术学校、体育研究所和医院等近20个。学生在修完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后,先安排学生分组到各个教研室进行观摩、见习,然后再组织学生前往实践基地实习。学生通过见习和实习加强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加深、提高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培养了学生“医体结合”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保障体系探讨

2.1拓宽生源渠道与优化生源质量

生源质量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基础和前提[2]。专业开办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缺乏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调研发现,广东省内报考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更倾向于填报华南师范大学等院校。因此,在无法扩大省外招生的客观限制下,如何在“外塑形象”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仍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方式,建立招生宣传长效机制。如何依托学校的形象包装和对外宣传,整合学校资源,重点和有针对性的宣传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与优势,增强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招生调研工作,挖掘优秀生源地,合理分配生源比例,拓宽生源渠道,优化生源结构。

2.2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始终应该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3]。上世纪末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教育质量所面临的问题始终是学生多、师资相对短缺的矛盾,这一矛盾在体育教育等专业尤其突出。长期以来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一专多能”一步步沦陷,学生变得专项不专、所会的项目能力越来越差,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堂教学得不到保障。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从各项准备工作、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基本文件的填写、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以及整改情况、期末考试工作安排、试卷命题质量、成绩录入、学院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开课计划的安排与落实等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环环落实。同时,对照相关环节的质量标准,通过领导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多种形式,及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管理形式进行调控,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2.3加快奖助学金激励机制改革

奖助学金的评定有利于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提高成绩。但中国高校现行奖助学金评定机制中的焦点问题主要表现为分配资源的有限性和追求公平的绝对性之间的矛盾,评价的标准、条件看似科学合理,但评价的结果并不公平[4]。鉴于体育教育的专业特点,涉及更多的体育竞赛,如何全面评价优秀、公平的评定奖学金、激励先进,这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中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考虑把奖学金按照类别进行多级划分,如理论课、項目技术课划分,项目技术按项目类别、比赛级别划分,这样可以避免优势项目的奖励偏多,无法激励理论课学习、劣势项目学习等弊端;另一方面努力寻找合作企业赞助,建立校企联合资助机制,同时让作为第三方的企业参与到学生奖助学金的评定中来,使评定标准、程序更科学合理,更好的保证评定结果的公平,真正达到激励学生学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3.展望

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经过了10年的建设和发展,其办学水平和质量在有了稳步提高,在广东省教育界和国内中医药院校具备了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专业开设以来,一直坚持贯彻医体结合、凸显特色、文体并重、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要求学生在系统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掌握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方法及健康健身知识,培养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师、学校医务监督、健康教育教师、大众健身指导员等工作的体育专门人才。但鉴于中医院校开展体育教育专业的时间尚短、缺乏可直接借鉴的经验,如何加快“医体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出能够满足中国社会对既掌握体育教育、又具备健康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界面临的迫切问题。下一步的改革与创新工作应着重于学科内涵和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加强体育教育与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医学等专业的结合,并以专业认证为契机,构建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通讯作者:冯毅翀

[项目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项目号:GDJG20142135)

参考文献:

[1]魏莹莹,曾媛媛,罗秋兰,后发展地区高校教师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J],教育与职业,2013,39(778):1

[2]周文辉,李明磊,基于高校调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3,3(398):60

[3]韦军湘,韦金亮,徐锡杰,黄华生,高等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研究[J],体育科技,2008,2(29):23-25

[4]于忠海,谢亚悦,高校奖学金评定制度转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252):5-7

体育教育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摘要: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为观。它有效培养学生的积极竞争意识,努力拼搏精神,诚信交往,团队协作,遵纪守法,崇尚文明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责任心、荣誉感和正义感,能够实现自我调节、自我修正自身的不良习惯,实现学生自己健康人格的养成。

关键词:学校体育 学生 健康人格 培养

一个国家的发展与振兴,关键在教育。学校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必须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体育教育的功能,就是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培养。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言传身教,学生在运动与参与的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努力拼搏、团结协作、荣辱与共的健康性格,从而克服学生自身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爱、诚信、守法的健康人格,在快乐的环境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1健康人格的涵义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是个人的道德、思想、灵魂、行为、态度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健康人格就是人格的良好状态,是现实的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人格状态。在人格选择的目标体系中,理想人格和健康人格代表了两个不同且互相联系的层次:理想的层次和现实的层次。与理想人格相比,健康人格是更接近现实生活的实际、更接近现实人格的,是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能实际达到的目标,而理想人格在其实质上就是健康人格的最好的状态或最高的形式。健康人格中的“健康”,不仅仅是个人的生物学状态的解释,而是包括生物学和精神两个方面,还包括个人的社会交互影响的質量。健康人格的标准:就是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2学校体育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学校体育,就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行为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充分展示体育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实现它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行为、思想、品质进行良好的规范、梳理和塑造,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个性。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形成热爱科学、追求真理、严谨刻苦、敬业进取、勇于批判、大胆创新、无私奉献的人格精神,实现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消除心理危机;引导学生诚实、守法,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实现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判断、自我调控和自我反省,把学生引向自知、自尊、自爱、自强和自我完善,增强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努力拼搏,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良好行为习惯。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积极竞争、努力拼搏、诚信考试、团队协作,促进学生具有责任心、荣誉感和正义感,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充满自信,遵守法规,崇尚文明的精神品质。学生能够实现自我调节、自我修正自身的不良习惯,实现健康人格的养成。

3学校体育培养健康人格的主要体现

3.1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精神

体育竞赛中有一个重要原则,即“公平竞赛”原则。该原则所蕴含的道德价值的核心是诚实守信。具体含义是“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体育教学中的游戏及竞赛,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不畏艰难、诚实自控、拼搏奋进等优良品德;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意识。而这种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意识和经验对于最终走向社会的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重要的,他对社会规范将起到示范、改造的作用。而健康的社会也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具有社会规范、公平竞争的素质。

3.2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体育运动的最高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中国从曾经的“东亚病夫”到今天的“体育大国”,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其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运动员。例如,排球队长郎平;体操王子李宁;乒乓皇后邓亚萍;篮球国手姚明;乒乓球状元张继科等。俗话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他们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可以激励和影响学生奋发图强、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3.3学校体育培养学生善于承受挫折与压力的能力

体育运动最富竞争性,它为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机会,使他们在竞争中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竞争即是力与美的比赛,也是行为、意志品质的较量。在比赛中有胜利就有失败,让学生懂得胜利是人人向往的,失败也是难免的,生活中没有常胜将军,要有坦然面对失败的胸襟,以及从头再来的信心,挫折也是健康人格的一部分。而体育本身就是面对挫折,战胜挫折感的一种活动,体育教学中,学生克服自我、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于挑战,在一次次失败和挫折中感悟经验,超越自我。

3.4学校体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

意志是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支配自己的行动,并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过程。现在的学生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遇着困难就找父母帮忙或选择放弃,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而体育运动本身就是需要有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必须承受一定的负荷,必须学会忍耐和坚持,在一次次困难面前战胜自我,磨练意志。

3.5学校体育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具有理想素质的人才应该是审美趣味健康而高尚的人,以前的多数学生只能单方面地去理解和认识书本里所描述的美,缺少对体育美的理解和认识。体育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健与美的统一活动,体育教育不仅能促使学生体魄健康、体态匀称、姿态端正、动作矫健,这既是健康的标志,也是人体美的体现。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促使学生对体育课、体育运动产生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去发现、去感受体育运动中隐含的体育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4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途径

4.1更新思想,转变观念

曾经受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学生以文化知识学习为主,评定学生优秀与否只看文化课成绩,体育活动时间经常被挪用,甚至体育活动被认为是时间的浪费,因此造成了很多学生生长发育不良,心理压抑,严重影响其身体、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其目的就是针对长期以来我国“重脑轻体”的教育观念而采取的措施。通过体育运动能够让学生从活动中感触时代的脉搏,体验交往的情感和人际关系和谐的愉悦,开阔心胸、培养情趣。实践证明,给学生提供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机会,不仅能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乐意参加群体交往,也能使心胸狭窄的学生学会宽容,在情绪上做到自我疏导,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4.2以身示范,做学生的榜样

体育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教学过程既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观察、发现、了解教师的过程,教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直接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以平时应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以良好的师德和人格魅力、精湛的教艺、深厚的专业知识教育和启迪学生,努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与威望,以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促使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4.3营造良好环境,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内涵

良好的教育環境是培养青少年茁壮成长的重要条件,这是被实践证明的客观事实。学校应加大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投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条件,利用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各种传播手段渲染体育教育环境,努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促使学生参与、享受、欣赏体育提高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优美的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展示自我的空间,对发展学生健康人格是非常有利的。

4.4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作风和良好的个人修养。目前,学校体育活动主要是校运会和学生自发进行的体育锻炼活动,如举办校园体育文化节、体育协会、拓展运动等。体育运动中有许多项目是集体项目,每个成员要想获得比赛的胜利,不是靠个人可以完成的,必须依赖同伴的帮助,依靠团体的智慧和力量,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也有培养他们善于合作的精神,要让每个人的竞争力得以提高。

因此,要学会合作,不仅要善于与个人合作,也有善于与团体合作,这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社交能力,还能培养组织协调能力。

4.5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能够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些条件,提供一些机会,如自我管理、自律教育、自主教育等,启发学生从认知到认同,从认同再上升为行为习惯,养成自我调控、自我积累、自我完善,从而养成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满足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以有效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完善与养成。

体育教育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来源: 求是理论网作者: 朱芸芸

字号:【 大 中 小 】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党员干部一门永不结业的必修课。总书记在谈到怎么样才是好干部时特别强调:“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是不是好干部首先看这一条。”组织部门作为党员和干部的娘家,肩负着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培养好干部的重任,必须时刻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好干部队伍,为党的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注重理论学习。理想信念的坚定,源于思想认识的清醒。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首要任务就是打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基础,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历史、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一是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原著的学习。习近平同志强调,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要抓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著作的学习教育。唯有如此,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才能正确的使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立足实际,坚持学原著,努力做到学深学透,从原著中汲取营养,深化对改革、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列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二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坚持不懈用其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这一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当前,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指导学习培训工作,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贯彻落实这一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用这一理论体系加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紧密结合实际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三是突出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新形势下,针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面临的“四大危险”,要紧紧围绕树立群众观点,突出加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引导、教育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当前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认真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提升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强化党性锤炼。坚强党性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核心,加强党性锤炼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终生课题。只有党性强的干部,才能始终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

时刻靠得住信得过放得心。作为党委组织部门,必须将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锤炼、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放在培养好干部的首要位置。一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深化“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创先争优、保持党的纯洁性、“三进三促”等主题教育活动,继续推行“两有两评”工作法,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深入企业、深入社区,帮助解决农民实际困难,帮助企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组织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通过“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户”、“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等多种形式,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加强党性锻炼搭建平台。二是加强实践锻炼。选择党性意识强、想干事会干事的好干部的苗子,一方面把党员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进行锻炼,选派机关干部到重点项目建设、信访接待、招商引资、美好乡村建设、非公企业等挂职,教育、鼓励、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到基层去,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经风雨、见世面,砥砺意志品质、练就过硬作风、增长实践才干。另一方面通过管理与业务岗位的交流,经济工作部门与在党群部门工作的交流,使干部对不同部门、业务的工作都有所了解,从而增强其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干部的教育培养锻炼,把党性强、干得好的干部用起来,对不适岗的及时作出调整,营造侧重一线、注重基层的良好氛围,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三是加强典型教育。发挥正反两面典型的教育作用,以先进典型引领先进性教育,以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也是最直观的党性锻炼方式之一。大力宣传党员干部队伍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让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义荣辱观,以实际行动彰显党员干部的人格力量。针对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聆听廉政教育课、观看廉政教育片、品读廉政教育读本、参观反腐教育基地学习、举办知识测试、现身说法等形式,深入开展集中性警示教育专题活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防线,提升党员干部勤政廉政的自觉性。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健全保障体系。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是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保障,是保证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及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规范化、经常化的前提。要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体制机制建设,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一要坚持和完善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等,增强组织生活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保证组织生活的质量;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执行组织生活的各项制度,自觉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二要建立健全党员干部教育制度。研究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和选任、监督管理等工作衔接制度,建立教育、诫勉、调整等约束机制,既做到学用结合,择优而用,又让干部培训工作跟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努力营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积极探索党员干部定期培训、分级分层培训、结对帮学、多样化的干部教育培训等制度,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服务,拓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面,进一步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要不断加大对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切实加强基层党校和党员活动室等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载体和阵地建设,确保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三要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大力营造和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牢固确立党组织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全过程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全体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知识素养,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加强学

习型党组织创建,努力造就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不断提高经受“四个考验”和防止“四个危险”的能力,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保证。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反映,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新的历史形势下,只有不断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才能铸就党员干部的“金刚不坏之身”,始终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放得心,才能保证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永不变质,才能始终保持好干部始终不变的价值底色。

体育教育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使我校教师的育人素质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根据《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特制定本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当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严格遵守师德规范,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切实提高师德素养,造就一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主要任务

通过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努力实现“五个求实效”,即: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在提高教师政治素质师德素养上求实效;注重教书育人,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求实效;增强服务意识,在服务社会、服务家长、服务学生上求实效;解决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上求实效;推进我校各项工作,在促进我校“争先创优”、“争先进位”上求实效。

三、领导机构 组长:龙新民 副组长:田英才

成员:田启昌、汪德蓉

四、参加对象

我校全体在职教职员工。

五、具体要求

1.充分认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必须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师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薄弱环节。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师德建设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2.把青年教师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

要认真分析教师队伍现状,紧密联系教师思想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我校把青年教师的培养放在师德建设的首要位置,将通过座谈研讨、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考核,为他们提供舞台,引导青年教师深化对党的教育方针的理解,提高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自觉性;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他们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紧密联系自身实际表现,认真思考在新形势下当一名受人尊敬的教职工应具备哪些条件,要有自己人生格言。

3.切实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我校将坚决反对工作不思进取、敷衍塞职;坚决反对讥讽、歧视、侮辱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坚决反对指责和训斥学生家长;坚决反对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坚决反对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宴请、办私事等以教谋私的行为;坚决反对搞有偿家教;坚决反对参与赌博、迷信、色情和邪教活动;坚决反对擅自停课、缺课、离岗;坚决反对在招生、考试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

4.深入开展服务活动。

我校将努力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开展服务活动,每学期召开一次全校学生家长会,听取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与困难家庭结对帮扶,与贫困学生结对助学,真心诚意为家长学生办好事、办实事。

5.坚持联系教育工作实际。

我校将根据教育工作实际和教师队伍的现状,坚持把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活动与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结合起来,与学校的争先进位结合起来,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起来,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引导教职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工作作风,争当“为人师表的榜样、教书育人的模范、教育教学的能手、开拓创新的先锋、廉洁从教的标兵”。

6.加强师德师风制度建设。

我校因地制宜,制定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完善师德师风建设规章制度,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评估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抓住教育、制度、监督三个关键环节,努力构建符合实际的预防和惩治机制。

7.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我校要高度重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信息反馈,确定一名信息员,具体负责收集、整理、上报学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工作信息、成功经验和先进事迹。要认真做好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广泛宣传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扩大社会影响,增进社会了解,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

六、活动计划安排

3月: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

4月:组织学习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5月:青年教师思想汇报会

6月:教师人生观的讨论

8月:集中进行师德整训及师德考评

9月:签订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书

10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1月:践行科学发展观,做人民满意教师(交心得体会)

12月:开展师德师风调查活动

元月:考核评先评模

2015年3月

师德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仪表规范、举止高雅、身心健康、人格优秀;敬业爱生、乐学善思、治学严谨、技艺高超。

1、通过组织学习师德建设和教师职业道德政策法规,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做到以人为本,依法从教,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2、通过组织学习教育先进典型人物的师德风范,学习本校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增强广大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使教师热爱学生,爱岗敬业,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

3、通过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进一步促进学校师德教育的建章立制和规范办学管理,逐步建立和落实师德教育与教师个人年度工作考核、职称职务评聘等相挂钩的长效激励机制,使我校师德师风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4、 考核结果将记入教师个人档案,作为评优评先、职务评聘、年度考核、晋级加薪的重要依据。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未达到优秀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不得申评各类先进;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不合格的,年度考核为不称职,两年内不得申报高一级教师职务,校长要对其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

世昌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细则

根据《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规精神,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在学习领会《考核办法》中关于考核内容以及师德“一票否决”等相关规定后,针对学校实际,考核小组认真组织教职工讨论,初步形成本细则,将以此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考核晋级、评优、评聘的主要依据

一、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基本要求

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为重点,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目标,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完善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励广大教师力行师德规范,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师德建设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把师德建设引向深入。

目的意义:进一步深化我镇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师德水准,规范教师言行,增强集体荣誉意识,为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作贡献。

基本要求:实施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工作中要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依靠教师、服务教师,鼓励教师自省、自重、自律、自强。同时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意见,严格考核程序,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并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奖优罚劣,引导广大教师践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考核对象

在职的全体教师

三、考核内容 第一章

爱国守法

第一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第二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在思想上、言行上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第三条: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争做知法守法楷模;

第四条: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有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不得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 第二章

爱岗敬业 第五条: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

第六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勤奋工作,敬业乐业,不对本职工作敷衍塞责,不在工作时间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第七条:认真执行教学计划,自觉遵守教学规范,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第八条: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积极承担班主任等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第三章

关爱学生

第九条: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十条:关心学生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保护学生安全;

第十一条: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主动帮助和辅导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陷的学生;

第十二条:争取人人参与家访,对于服务区学生,生生都要访到,个别学生有针对性家访。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促进家校互动育人。 第四章

教书育人

第十三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因材施教,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第十四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第十五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第十六条:综合评价学生素质,客观评定学生操行,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公开排列学生的成绩名次。 第五章

为人师表

第十七条: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淡泊名利,诚实守信,谦虚谨慎,自尊自爱,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第十八条:文明执教,举止端庄,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不在课堂上使用通讯工具; 第十九条: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廉洁从教,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以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收受学生和家长财物;

第二十条:关心集体,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平等对待学生家长,维护学校和集体荣誉。 第六章

终身学习

第二十一条: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

第二十二条: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学识魅力;

第二十三条:潜心钻研业务,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扎实教育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第二十四条:勇于探索创新,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适应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考核程序和方法

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与绩效考核结合进行。

(一)考核领导小组

成立考核小组,负责师德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组成。

长:龙新民 副组长:田英才

员:田启昌、汪德蓉

(二)组织评议

考核小组组织学生、家长、教师开展师德评议。

学生(家长)评议:每学年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在学年结束前一个月内,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本班级任教教师进行家长测评及学生测评;测评结果“基本满意”、“满意”超过测评对象50%,进入与学年综评,占学年考评40%。

教师评议:每学年以年段为单位,组织教师对照师德考核内容要求进行自评、互评。 对涉及到“十条禁令”,情况属实,情节严重的,实行“一票否决”,学年师德考核为“不合格”。

(三)综合评定

每学年学校考核小组根据学生(家长)评议和教师评议情况,结合教师平时的师德表现,对每个教师作出客观评价,并提出考核等次意见。

(四)确定等次

考核拟定等次在学校范围内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确定教师师德考核等次,并在校内以适当方式公布。考核小组应向每一位被考核教师反馈考核评价意见,考核结果存入教师个人档案。

教师对师德考核结果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学校考核小组申请复核或提出申诉。

五、考核等次

(一)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优秀比例参照省市文明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二)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或因违法违纪行为受到纪律处分,或其他严重违反师德规范,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师德考核等次定为不合格:

1.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的;

2.对教学工作不认真负责,上课该讲授的内容不讲授,留到课后进行有偿家教谋取私利的;

3.以获取利益为目的,推荐、暗示学生接受有偿家教或到社会培训机构学习培训的; 4.工作日未经批准在校外社会培训机构兼职、兼课的; 5.无正当理由,拒不承担班主任工作的;

6.在招生、考试、评估考核、职称评聘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7.组织、怂恿学生考试舞弊的; 8.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影响恶劣的; 9.歧视、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0.在学校向学生宣传宗教的; 11.在学校散布反动言论,或向学生传播有害身心健康的思想和信息的; 12.组织、诱导学生参加非法组织、“黄、赌、毒”和迷信活动的; 13.擅自组织学生参加校外集会或商业性活动的;

14.以盈利为目的,向学生推销或代购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的; 15.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收受学生和家长贵重财物的;

16.擅自停课、调课或请人代课的;

17.在课堂上吸烟或酒后上课的;

18.工作时间打牌、炒股、玩游戏的; 19.因违法违纪行为受到纪律处分的;

20.其他严重违反师德规范,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六、考核结果的使用

(一)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中“职业道德”部分的评价结果,在师德考核合格的基础上(综合评价60分及以上)按不低于教师绩效考核30%的权重计入教师绩效考核结果。

(二)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表彰奖励等的重要依据。

(三)师德考核等次优秀的,绩效考核才可评为优秀等次;师德考核优秀者,可作为当年“学校师德先进个人” 表彰奖励候选人,并在职务评审、岗位聘任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四)师德考核不合格的,绩效考核应定为不合格;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当年不得晋升职务、岗位等级,不得评先评优,按有关规定除扣发“职业道德”的分值外,还要扣发当月30%的绩效工资,必要时可调整岗位。教师违反师德规范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者撤消教师资格、解聘。

教师职业道德量化考评细则

第一条爱国守法。(10分)

(一)基本要求:

1、学理论、学政策、学法规。每学期抄、撰写50页以上的政治理论学习笔记,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以上心得体会或理论文章。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服从组织,接受领导,自觉完成本职工作。

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4、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二)考核要求:达不到基本要求的,按下列规定扣除该项分值。(本条款内可累计扣分,以下同)

1、政治理论学习笔记字数不足的扣2分。没有学习心得体会或理论文章扣2分。

2、不参加集体政治理论学习的,每一次扣1分。

3、违背《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视其情节扣5—10分。 第二条爱岗敬业(20分)

(一)基本要求:

1、热爱教育事业,工作积极、认真、负责。

2、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认真备课、上课、辅导,认真批改作业。

3、不向学生发布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对学生有不良影响的言论。

4、不做对学校管理和教学有不良影响的事。

(二)考核要求:达不到基本要求的,按下列规定扣除分值。

1、敬业意识差,工作责任心不强。旷工一天扣3分,旷课一节扣1分。

2、教职工有事有病必须履行请假手续,未履行请假手续按旷工论,请假超过规定天数的,每天扣2分。

3、不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和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完不成教学任务的,视其情节扣2--5分。

4、因搞第二职业影响工作的,每发生一次扣2分。

5、不认真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备课,或教学环节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每次扣1分。课堂教学不规范,学生反映较大的扣2分。

6、向学生发布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对学生有不良影响的言论,每发现一次视其情节扣5—10分。

第三条关爱学生(15分)

(一)基本要求:

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2、关心和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3、严格要求学生,耐心教导学生,不讽刺、挖苦、侮辱、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对学生进行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5、制止伤害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

6、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二)考核要求:达不到基本要求的,按下列规定扣除该项分值。

1、排挤、歧视后进学生,每出现一人次扣1分。

2、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每出现一次的扣5分。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视其情节每次扣5—10分。

4、带领学生参加有损于身心健康活动的,每次扣2分。

5、对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制止不力,因此而造成不良影响的视其情节轻重扣5—10分。

6、因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造成后果的,每一次扣3分。

7、质量检测后三名的,分别扣5分,8分,10分。 第四条 教书育人(25分)

(一)基本要求: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2、积极参与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和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储备,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积极实施新课改,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特色和风格。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以上的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材料,完成规定的教研任务。

3、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考核要求:达不到基本要求的,按下列规定扣除该项分值:

1、不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违背教育规律,忽视德育教育,不按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学生的扣5分。

2、不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教学效果较差的扣5--10分。

3、不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撰写论文或经验材料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扣4分,少一篇扣2分。

4、不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学习,教学水平差,甚至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视其情节扣5—20分。

第五条为人师表(15分)

(一)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提高抵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侵袭的能力。

2、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3、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4、不在课堂上抽烟、使用通讯工具。

5、不擅自停课、调课、缺课,对工作不敷衍塞责。

6、同事之间要团结协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7、注意维护教师形象,不搬弄是非、拉帮结派。

8、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园。

(二)考核要求:达不到基本要求的,按下列规定扣除该条分值:

1、不从学校整体利益出发,不服从学校分配或临时性指派的工作的,每次扣5分。

2、在教职工中搬弄是非,拉帮结派,影响团结,或与其他教职工打架斗殴的,视其情节扣5—10分。

3、在校园内聚众猜拳行令、酗酒闹事或进行具有赌博性质的各种活动的,每次扣5--15分。

4、在校园内播放、收看各种不健康影视制品或向学生推荐不健康书籍的,每出现一次扣5分。

5、参加邪教、封建迷信、色情等活动的,每发现一次扣10-15分。

6、语言粗俗,打扮怪异,与教师身份不相符,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的扣2---5分。

7、暗示或怂恿学生考试舞弊,甚至发生集体舞弊行为的每人次扣10分。

8、在课堂内抽烟、使用通讯工具一次扣1分。

9、随意停课、调课,每一次扣3分。

10、酒后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每次扣3-10分 第六条 终身学习(15分)

1、崇尚科学,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养成求实务实和严谨自律的自学态度,发扬优良学风(3分)。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做到崇尚科学,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养成求实务实和严谨自律的自学态度,发扬优良作风的为优秀;在教育活动中做到崇尚科学,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养成求实务实和严谨自律的自学态度的为良好;在教育活动中做到崇尚科学,能有求实务实和严谨自律的自学态度的为合格;四项都做不到的为不合格。

2、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3分)。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为优秀;能奋发进取,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为良好;能做到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为合格;四项皆做不到的为不合格。

3、自觉参加继续教育,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结构(3分)。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能自觉参加继续教育,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结构的为优秀;继续教育能达到上级规定要求的为良好;完不成上级规定要求的不合格。

4、勤于钻研业务,积极参加教研和教育科研,提升理论修养(3分)。

5、按时参加晚办公。(3分)无辜缺一次扣1分。

教师能勤于钻研业务,积极参加教研和教育科研,提升理论修养的,所撰写的教育教学文章获奖或发表的为优秀;能完成学校规定的业务理论学习,以提高理论修养的,或能按时完成学校规定的教研任务为良好;各种业务学习活动推三拉

体育教育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自主学习能力的建立,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才会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同样如此。学生的体质、体能以及身体发育状态,往往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以及后续的学习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多方面、多角度入手,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与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简要论述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能力。

一、注重体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想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首先要做的是转换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体育锻炼时,很少会把课堂上的时间留给学生。学生往往只是跟随教师进行一下技能、技巧上的练习,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偏弱。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转变教学模式,将课堂上的时间尽量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独立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开展篮球教学时,没有用满堂灌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而是根据学生的体质、兴趣来进行合理分组,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比如,有的学生体质、体能较差,不适合篮球这种运动量很大的运动,尤其是女生对于这类运动的兴趣普遍较低。因此,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配以不同强度的训练。一般集中教学时间最多持续二十分钟,后二十五分钟则组织学生自己寻找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比如练习运球、传球、投篮等,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尝试组队进行对打。这样一节课下来,由于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学生自由的练习时间,学生对于篮球的兴趣基本处于中上水平。

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合作型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爱好,合理地进行分组。尤其是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让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比如,喜欢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的学生,可以组成一个六人兴趣小组;喜欢篮球的学生,可以组队进行对打及训练。例如,教完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之后,可以采取分组训练方式。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小组的组建,全班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的学习合作小组:一是小团体的学习兴趣小组,二是大团体的学习兴趣小组。小团体的学习兴趣小组,主要是两人或者四人的体育活动,比如羽毛球、乒乓球;大团体的学习兴趣小组,则是足球或者篮球类运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兴趣能够得到充分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

三、多开展体育活动,展现学生的体育风采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内、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也是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收获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一般来说,体育教师开展的体育活动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课内的竞技类体育活动,这种活动有很强的竞争性,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第二种是课外的拓展体育活动,这种活动一般是大型的较为正规的体育活动,竞争性由运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体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这种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水平。例如,在期中阶段,可以专门开展乒乓球班级竞赛,让体育委员进行整个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课堂氛围十分热烈,竞赛进行很顺利。学生激烈角逐,前三名同学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又如,学校每年开一次运动会,这也是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根据自己的运动特长选择合适的竞赛项目。这能让学生很好地锻炼自己的体育能力和水平,并且获得更大的展现自我的平台。

四、结束语

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体育锻炼技能,更为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自主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学会将体育锻炼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体育教师可以从兴趣激发、教学活动组织方式、体育素养提升、活动开展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注重体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给予学生自主锻炼的时间与空间;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合作型的学习模式为活动开展方式;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收获成就感与满足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陈斌.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J].教育周刊,2013(02).

[2]周翌.高年级体育的有效教学与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研论坛,2009(11).

[3]缪书岳.体育活动课中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J].教学与管理,2008(06).

体育教育培养方案范文第6篇

2015.12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精神,推动我校阳光体育运动及艺术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艺术素质,根据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开展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以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能力为宗旨,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艺术兴趣为目的,以掌握运动方法和艺术技能为根本,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促进体育、艺术课程改革,通过三~五年的努力,将我校打造成参与面广、水平较高、设施完备的体育、书画艺术特色学校,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目标:

1、构建体、艺校本课程体系。

结合我校现有书法艺术特色,将体育、音乐与美术相结合,构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融通的体育、艺术校本课程体系;

2、选择体、艺活动项目。

(1)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相适宜符合自身素质特点的体、艺活动项目,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学生体育、艺术素养修炼,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陶冶学生艺术、体育情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形成学校特色项目。传承武术艺术特色,全校学生参与练习武术操,全体学生参加,在学校大课间进行整体推进、普及。

3、建设优秀特色教师队伍。以学校体艺特色学校创建为契机,建设一支有创造性的,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教师队伍。

4、打造学校“体、艺教育”品牌。

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优化艺术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的整合。以现有学校书法艺术团为龙头,开展好书法、绘画、音乐、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体、艺特色学生,以兴趣小组带动其他学生进步,努力打造“体艺教育”品牌。

三、实施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本校的现有资源和学生状况,发挥传统项目优势开展创建活动。

2、适应性原则。开展的体育、艺术活动必须适应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特点,有利于增强体质,有利于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3、普及性的原则。广泛开展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

4、全面性原则。摆正体育、艺术课堂教学与创建体育、艺术特色学校的关系,坚持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促进学生身体协调发展,防止为创建体育、艺术特色学校而造成体育、艺术课堂教学的单一化。

5、以人为本原则。开展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坚持以育人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开展创建活动中注意加强相关体育、艺术知识和体育、艺术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体育、艺术文化氛围。

四、项目选择: 本着以生为本,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结合学生自身素质特点和学校特色师资优势,通过课程设置、活动推广,兴趣小组提高等形式创建我校体、艺特色。

五、实施步骤:特色学校创建时间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实验研究程序和进度如下:

1、准备阶段(14年12月)

(1)开展前期调研,确定学校体、艺特色项目。 (2)建立学生体、艺特色档案,落实参与教师。 (3)制定实施方案,进行人员分工,落实研究任务。 (4)开展创建宣传,学习相关理论,奠定研究基础。 (5)成立体育舞蹈研究小组,创编书法健身舞。

2、实施阶段(3月——10月)

(1)制定阶段性实施计划,落实特色创建各个环节。 (2)构建体、艺校本课程体系。

(3)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体育、艺术教育活动。

(4)落实体育大课间,推广、普及书法健身舞,形成学校特色项目。 (5)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优化体育、艺术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的整合。(6)实验教师撰写心得、体会、总结。

3、总结阶段(11月)

(1)汇总整理各阶段的成果资料,进行体育、艺术性教育成果总结汇报活动。

上一篇:描写树的成语范文下一篇:科普教育宣传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