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税论文范文

2023-09-16

农业税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税的取消,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此,在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税取消以后给农民收入、乡镇财政收入和农村信用体系方面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从乡镇债务问题的解决,农业贷款保险等几个方面入手,从信用体系、财务体系等方面系统解决农村金融问题。

关键词:农业税;农村金融;乡镇债务;农业贷款保险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从此,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皇粮国赋”成为历史,我国农村进入后农业税时代。农业税的取消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使得农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农村金融部门的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乡村两级财政收入的减少,使乡镇、村组所欠的金融债务难以化解,原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如何发展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

从农村金融自身运营的角度看,农村金融业务的特殊性质、农村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的缺陷、经营管理手段的滞后,以及不良资产的历史遗留等等,使得农村金融内部形成潜在的、长期的金融风险。以农业银行为首的四大国有银行,为了化解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强化自我约束,追求按规模经济和利润最大化,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改革中开始大量减少农村业务,并大规模撤出农村和农业。即使是涉农较深,曾经对农村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农业银行,为了改善自身的经营绩效,也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把工作重心投向了城市。而国家明确定义在农村领域的农村合作金融,也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农村合作基金会由于缺少农民的真正参与,无法建立起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为大量行政干预和违规操作打开了方便之门,造成资金投放的风险增加,经营效益急剧下滑,在经过短暂的快速发展之后便很快陷入困境。种种情况,显示出“二元结构”下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已经受到严重危害,农村金融自身的脆弱性在不断加剧。如果在这些外部环境压力的作用下,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恶性循环,那么农村金融的本质性风险将进一步扩大,农村金融、经济的安全运行将难以保障。

二、农业税取消对于农村金融的影响

农业税的取消对于促进我国农村长远经济发展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也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但是对于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农民负担得到了减轻,收入相应增加,为农村金融机构扩充资金实力提供了储源。取消农业税是农民之福,农业税的取消对农民起了非常大的激励作用,相当于降低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的实际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农村金融的资金供给。

2.农业产业调整加快,为农村金融发展注入活力。(1)农业特产税取消有利于农民自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2)农业税改革促进了乡村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刺激地方政府快速实现从行政管理型向经济服务型转变,地方政府可以科学地依托农村,依靠农民,围绕农业搞好产业调整服务。同时也产生了新型的干群关系。取消农业税改变了农民和政府原有的关系,农民和乡镇政府形成新的一种关系,使乡镇政府的工作行为逐步得到规范,同时也减轻了基层干部的工作压力,消除了群众的抵触情绪,乡村干部可以从繁杂的收税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为农民增收服务。推动乡村财政改革和机构改革,有利于农村生产生活的稳定。

3.由于财政收入的减少,乡镇、村组债务难以落实。农业税收入实际上是乡村两级的财力,减免农业税,实际上是减少了乡村两级的财政收入,虽然国家采取了转移支付的办法解决,但还存在一定的缺口。同时由于取消农业税,其他伴生收费也无法收取。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中,相当一部分主要用于生产性支出、公益性支出、管理费用、上缴税金、基础设施建设等。其形态主要表现为村委会直接贷款、村办企业贷款、以村级干部名义为村委会借款。农村金融债务大多已经很难落实,形成不良债务。其中,已经落实的债务有的也仅是通过起诉或催收单签字的形式落实,实际已经落实的债务数远低于50%。

4.社会信用环境的建设受阻。目前,村组织的运转主要靠一事一议收入。以湖南沙溪镇为例,该地区有21个村,总农业人口为1.5万,按一事一议人均20元的标准收取,全镇可收取费用约30万元,按21个村算,每个村政务运转的可用资金为1.5万元不到,连村干部的工资都无法保证。村级组织因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而运转困难。农村信用社借助乡村力量推行的小额农户贷款和创建“信用村”等工作,将缺乏强力支持。

5.公务员欠款难收。取消农业税后,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撤乡并镇、精简机构、分流工作人员,直接导致公务员欠款无法追回。

三、具体应对策略

面对取消农业税以后农村金融面临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加强农村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适宜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体系。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交易行为一个重要的风险来源于交易主体,尤其贷款方信用引起的违约问题。如果贷款方或者金融服务的提供方不讲诚信,则可能会导致交易对方的利益在道德风险发生的情况下蒙受损失,但是交易对方可能不会等到损失发生才进行事后追偿,其可能通过增加其他附加条款提高可能违约方的交易成本以弥补可能的预期损失。这样的交易将进一步抑制农村金融市场资金的充分及时利用。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包括诚信数据库、诚信奖励与惩罚体系、追偿制度等完整的诚信体系。

建立适宜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体系,构建适合农业企业发展的小型金融机构,形成以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为辅的金融体系。

2.理性处置乡镇、村组金融债务。针对不同情况,须以自行化解为主,坚持“谁举债、谁还债”和先易后难的原则,对各类债务在严格审核确认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化解。其途径主要有:

(1)减息减债。农村因借、贷形成的债务,在认定核实本金基数和利息基数后,重新界定利息。界定后的利息统称资金占用费,按照农村信用社同期同档存款利率计核资金占用费率与相应资金占用费额。同时,实行费额挂账,逐年还本,禁止高利息或息转本。

(2)变现资产,清偿抵债。凡有负债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其闲置资产(包括乡、村集体企业在内)进行登记、评估,转让经营权或公开拍卖,所得收入用于还债。

(3)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资源资本化偿债:包括对五荒地、承包地、林地、果园的使用权实行招标承包、延长承包期、拍卖等办法偿债。资产资本化偿债:包括拍卖生产性资产还债,租赁或转让水利设施、中小水库闲置的固定资产经评估批准后用于偿债。调整产业结构,强壮龙头企业,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债务负担。

(4)清理核销呆坏账。农村债权债务形成原因复杂,仅靠集体经济组织自身化解难度很大,需要在全镇、全区乃至全市、全国范围内统筹解决。建议尽快出台化解乡村债务的政策法规,采取各级财政适当补助、核减、划转等具体措施化解乡村两级不良债务。经认定确已无法收回的,形成专题材料,通过一定的程序经逐级审批后进行核销。

(5)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国家应对村组债务和基层组织运转经费进行转移支付,由财政化解一部分因承担政策性任务而举的债。由于目前的债务主要是过去“普九”达标、办集体企业和为完成税费而举债,因此,在债务化解上,按照“谁的孩子谁抱走”的办法,凡是因国家政策(如“普九”达标)造成的负债,应由国家负责化解,清偿村组多年的积欠。

3.创新金融服务农村的手段。商业银行大举从农村和县城撤销营业网点态势必须遏止。如今农村金融机构部分职能弱化,而新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尚未建立,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支农金融体系已不能满足多层次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金融部门和地方政府必须注意当前金融支农存在的问题,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形成农业信贷资金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以最大限度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承担起支持三农的义务。采取联户担保贷款的形式,积极推广大额农户贷款,解决农户大规模生产的资金需要。农村信用社应积极转变思路,适时扩大贷款权限,增加贷款限额,推出信贷新品种,提供更优质的信贷服务,满足农村经济发展之需。根据农业生产的周期,合理确定贷款发放期限。提升服务农村结算科技水平,实现省辖通存通兑。配合财政手段建立一套优惠政策,以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贷款的形式向产业化经营注入资金。

4.建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保险制度。建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发放。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社会条件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贷款保险模式。其一,行业协会模式——农村金融机构自主设立行业性、区域性保险基金。如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联合其他各类农村金融机构通过类似上缴存款准备金方式强制各机构缴纳一定比例的贷款准备金,形成资金池,并通过招标方式确立区域性的基金管理公司,在资金的运作上采取以安全性为主、以赢利性为辅的方式。当被保险机构发生保险范围内贷款无法收回或其他既定损失情况下按损失金额的一定比例或全额直接从资金池拨付予以补偿。其二,政府机构主导模式——以市级银行中心支行和银监局为核心通过强制上缴贷款准备金的方式设立资金池。具体资金运作上与前一种方式基本一致,只是在资金管理上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方式,招标管理、自行运作或通过指定机构运作等。

5.引导民间资金的流向,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对民间资金的管理制度,由“体制外流动”向“体制内控制”转变,探索建立互助基金会的形式归集民间资金。

6.积极解决乡镇分流干部的去路,扶持其创业,解决取消农业税后对社会的阵痛。对乡镇分流人员采取财政扶持、提供优惠贷款等形式解决其出路,增强其还贷能力。

[责任编辑张凌]

农业税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市场处于萎缩状态,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政府力量的支持,政府补贴缺位。因此,有必要明确财政补贴的必要性,了解我国农业保险补贴的困境,以探寻我国农业保险补贴的出路。这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农业保险;政府;财政补贴

1 我国农业保险补贴必要性

1.1 农业风险的特殊性

农业具有“靠天吃饭”的性质,这使得其成为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弱质产业。而和其他可保风险相比,农业风险具有高度集中性的特征,如极易导致损失波及面广、损失程度极其严重等。Miranda 和 Glauber(1997)曾利用统计模拟模型计算出美国最大10家农业保险人和一般保险人的赔款支出变异系数百分数,得出结论:一般保险人的加权平均变异系数百分数为 8.6%,而农业保险人则为 84%,农业保险人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差不多达到一般保险人的 10倍左右。在农业保险中,若缺少支持及其他补偿机制,而是将其损失全部转嫁给商业保险公司,其高赔付率与商业保险追逐利润的目标显然相悖,保险人将难以承受而退出市场。

1.2 农业保险属准公共产品

“与一般私人物品相比较,农业保险产品具有以下准公共品的基本特征:效用上的不可分割性、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上的非竞争性、生产经营上的规模性等。”准公共物品的纯私人提供由于“搭便车”行为的存在,导致私人成本过高,必然进一步导致准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这种情况下政府财政补贴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

1.3 农业保险补贴是符合WTO规则的绿箱政策

WTO协议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自然灾害保险和农民收入相关的农业保险称作“绿箱”政策,不予限制,不像其他的财政补贴手段那样容易引发贸易争端。所以世界上大部分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主要采用农业保险手段对农业进行支持。

2 我国农业保险补贴的矛盾与困境

2.1 政府财政对农业保险补贴力度不足

我国虽然不能像美国那样每年给予30亿美元的农作物保险补贴,但是在发展农业保险过程中仅仅采用免征营业税而财政不给农业保险任何补贴的方法显然是不行的。有数据表明,1998—2000年,我国平均每年政策性补贴支出817.35 亿元,相当于农业保费补贴的 7 倍,其中粮棉油价格补贴平均每年支出 605.36 亿元,相当于农业保费补贴数量的 5倍。可见,我国的财政补贴仍注重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而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却不足。

2.2 农业保险补贴的标准难以确定

从国外做法来看,由于各国及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及风险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故其补贴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补贴水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我国农业保险的补贴不可能实行统一的标准。特别是西部地区,无论其经济实力还是自然条件都远不及东部地区,因此,如何确定一个较为科学的补贴标准,在政府能够负担、农民愿意参与、保险公司同意承保这三个条件之间寻求一个均衡点,还没有解决。

2.3 政府补贴的效率不高

政府对农作物给予保费补贴,是为了增加农民的付费能力,从而提高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但是实际上农作物保险的参与率不仅取决于保费补贴率的高低,还与农民对风险的偏好、农民可以利用的风险管理工具、农业保险计划是否具有强制性等有关。美国从 1980年到2000年曾两次提升对保费的补贴率,但是农民的参与率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参与率得不到提高,农民保险风险得不到有效的分散,政府的补贴自然是一个低效率的行为。以2005 年为例,我国保险业保费总收入达到 4927 亿元,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 7.3亿元,仅占总保费收入的0.148%,保费收入已从侧面说明了我国农业保险对农户是缺乏吸引力的,农民的参与程度低。另外,农业保险补贴并不能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政府的保费补贴虽然提高了农民的付费能力,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资料来区分不同农民的风险,可能会使农户故意将资源转向高风险的项目配置,放弃预防风险的努力。保险公司也可能由于政府给予经营管理费用补贴,而降低了保险公司的风险责任,这都是农业保险补贴低效率的体现。

2.4 制度保障没有到位

农业保险是有别于商业保险的,而我国现行《保险法》只适用于商业保险,至今我国的农业保险规范仍处于缺位状态。农业保险的性质、组织形式、政策支持方式,特别是政府对保险费的补贴额和补贴费等都没有相应的法律来规范和调整。而美国各个阶段农业保险补贴率均有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障。相比之下,显然我国的农业保险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

3 完善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的基本思路

3.1 以各项政策作为保证

农业保险补贴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政策为保障,努力营造有利于农业保险补贴发展的制度环境。比如,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进程,把农业保险补贴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给政府及农业保险的经营机构以法律政策的保障。既要保证国家农业保险补贴方案的顺利完成,又要切实保障广大的参保户真正享受到农业保险补贴带来的实惠。同时对于农业保险补贴的方式及保费补贴的水平也应以法律的形式给予保障,除了有法律的规范外还要有相关政策的支持,比如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

3.2 建立相关扶持机制

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发展农业保险补贴的投入机制和约束机制,规定国家财政支农的增长比例,国家及地方政府分担农业保险补贴费用的比例,努力构建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应设立财政专项的补贴基金,专门用于农业保险补贴。在信贷方面,政府要制定优惠的融资政策,实行信贷资金向参保农户的倾斜,同时发展农业保单抵押政策。推行农业保单抵押制度就是提高农民投保积极性的一项辅助制度。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可用农业保单作抵押;对农民来说,买一份保险,在获得保险保障的同时,也可同时获得信用担保,解决发展农业生产中的资金需求问题。

3.3 建设服务推动机制

服务推动是政府主导农业保险补贴的又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为保险公司及参保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是降低信息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是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重要原因。为此,政府既要帮助农业保险机构掌握保险对象的有关信息,又要为投保的农户提供有关农业保险的信息资料,帮助参保的农户选择合适的农业保险方式。同时通过信息服务使农户了解国家农业保险补贴的政策,特别是使农民了解农业保险到底能给其带来什么好处和利益,增强农民的投保意识及投保积极性。二是提供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既是指对参保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物技术的引进、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又是指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提供技术服务,其主要是帮助农业保险的经营机构选择合理农业保险补贴方式以及确定合理的农业保险补贴标准。三是提供专业人才。农业保险补贴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的从事农业保险工作的人才,这就需要国家及地方政府重视农业保险人才的培养。

[作者简介]王韧(1978—),女,湖南平江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风险管理与保险。

农业税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农业结构的形成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和农业比较效益、农民收入预期的影响。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不仅需要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而且要探索和建立一种有效的经营机制引导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以不断促进农业结构优化。文章拟就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及相关问题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产业结构;农业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

农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农业结构的调整是调整农业各部门、农村各产业之间及其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整,使农业生产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既要搞好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又要搞好加工业、运销业等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既要保持农产品生产的一定规模,又要提高农产品质量;既要搞好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又要搞活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销售。这种调整不是适应性的,而是战略性的。从长远看,实行这种农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单靠行政手段不行,必须建立健全一种与农业经营主体和市场需求变化相联系的经营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去带动和引导,才能逐步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结构逐步进行改善。从大的方面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从1949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结构调整。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和“以粮为纲”方针指导下进行的。农业生产按政府指令安排,实行计划种植。所以,偏重种植业和粮食的单一结构,虽有一定的微调,但基本变化不大。单一的农业结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2)从1978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农业结构调整。由于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和农产品购销体制的改革,加之实行“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农业结构开始由单一种植业向农、林、牧、副、渔并举转变。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粮食在种植业中的比重都有所下降,农民收成有所增加。但是,由于计划体制的影响还远未消除,加上行政手段的驱使,农业结构调整趋同性很强,使农产品出现“卖难”,区域性结构矛盾突出,农村加工业、运输业发展缓慢。(3)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现在的农业结构调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产品购销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成效较大,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下降,粮食、棉花面积进一步调减,养殖业、乡镇企业有较快发展,农业结构有较大改善。但市场机制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仍没有充分发挥。一些地方农业发展仍以追求增加产品数量为主,品种结构单一,优质农产品少,加工转化率仍然很低,农产品销售不畅,库存积压严重,农业整体效益低,农民收入增幅减缓。

从整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农业结构调整,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市场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看,农业结构长期积累的矛盾并未根本解决,农业结构与市场消费、农民增收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1)农产品质量不完全适应消费多样化的需求,多数农产品处于阶段性、结构性供过于求;(2)农民不能有效地进入市场,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迷;(3)农产品加工转化滞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增幅减缓;(4)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一些地方生态环境受到破坏;(5)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等等。应该看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农业结构不合理。这是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事实证明,以往的几次农业结构调整是有成效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除了历史的和政策的局限性原因外,主要有以下几点:(1)缺乏市场引导,结构调整趋同性强,你调我也调,你种什么我种什么,形成“重复建设”,致使农业生产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脱节、错位;(2)一些地方以行政手段干预较多,往往使农业结构调整脱离本地的优势和市场需求,盲目性很大;(3)注重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但农产品加工业、营销业发展缓慢;(4)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预期不好,农业生产者不知调什么、种什么、结构调整的目标不明确,缺乏调整结构的积极性和预见性。

以上分析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资源的重拳组合,不能只靠行政手段,而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紧密结合。这就迫切需要一种经营机制,充当生产、加工、销售与市场结合的载体和带动、引导力量。那么,什么经营机制能把生产、加工、销售与市场联为一体,并使三者互相促进呢?那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公司带农户,是引导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这种经营机制,通过利益纽带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把农业生产结构、农村产业结构的高速与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有机地联结起来,并使三者相辅相承,互为促进,顺应了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尤其应该看到,市场对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更高。只调生产结构,而以农产品为主的加工业和营销业发展不起来,农业比较效益就不能提高,农产品销售就困难;有了加工业和运输业,而没有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农产品加工业和营销业也难以巩固和发展。这说明,农业生产结构、农村产业结构以及市场需求结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决不只是单纯解决种什么、养什么、种多少、养多少的问题。也不是某个环节的局部性调整,而是要把数量与质量、生产与加工和销售通盘考虑,进行多环节的全局性的调整。通过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而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连着市场,龙身连着加工和销售,龙尾连着农产品生产基地,具有引导和扶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开展深度加工、拓宽销售市场的功能,不失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种重要动力机制。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也就是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产结构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调整结构,为龙头企业提供所需要的农产品;龙头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需求,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市场、技术、资金支持,提升农业结构调整的水平。

1.对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市场引导。结构调整的目的是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所以,调整农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瞄准市场需求。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户数众多,经营分散,尤其需要加强结构调整的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生产与市场连结的桥梁,成为向农民传递市场信息的重要渠道。一是向农产品生产者及时反馈市场信号。龙头企业外接市场,了解市场需求,能够把握市场变化。为获得适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及时向农产品生产基地传递信息,以此引导农民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和生产规模。二是为农产品生产者开辟销售渠道。市场销售既可以引导结构调整,又可以促进结构优化。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农产品有了稳定畅通的销路。这样,就发挥了主导产业优势,巩固和提高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市场牵动龙头,龙头引导基地,基地带动农户,合理确定农产品生产基地主导产业和布局,把农业结构高速引导到依靠市场配置农业资源上来。

2.对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农业结构高速的过程,也是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过程。只有加快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才能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成了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的重要载体,开辟了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新途径。一是为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服务。龙头企业采取提供良种,推广栽培、植保、储藏技术等措施,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为农村培养科技人员。龙头企业重视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科技进步,聘请专家开展培训,现场传授知识,提高农民和科技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农业结构调整奠定基础。三是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紧密结合。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应用,提高了技术集约化程度。农业科技人员进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解决一些生产和加工领域的实际问题,强化了科技应用力度。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既为农业科技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又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持。

3.对农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就是农业技术、资金、资源等要素的重组。资金投入不足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制约因素。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随着龙头企业实力的增强,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就成为可能。一是让利于农,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投入能力。龙头结成利益共同体,把部分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返还给农民。农民改变了单纯出售初级农产品的地位,并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增加了收入,增强了结构调整的投入能力。二是反哺农业,直接增加农产品基地投入。龙头企业为了扩大再生产,获得高产优质农产品,积极增加农产品生产投入,推广农业技术,修建仓库、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三是解决贫困户资金困难。一些龙头企业拿出一部分资金,解决贫困户购买化肥、农药、种子资金不足的问题,扶持农业生产。这些情况表明,由于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业比较效益,创造了更高的农业利润率,从而增强了带动农业发展的经济实力。“利益共享”的机制又驱动了龙头企业拿出相应资金,支持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4.对农业结构调整具有提升作用。随着农业发展和国内外市场变化,农业结构调整必须不断地提高层次和水平,以解决深层次问题,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向新的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机制,其重大作用不仅在于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而且还在于通过一体化经营,把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到新的水平。一是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一般来说,龙头企业根据市场多样化需求,确定加工和营销的农产品。不同的龙头企业加工或营销粮食、水果、蔬菜、畜产品等不同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对农产品需求的这种多样性,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二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一般龙头企业具有从事加工、销售、储藏、运输等多种类型。一种类型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村一种产业。多样类型的龙头企业,带动了农村加工业、运输业、营销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共同发展,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状况,使农村产业出现多门类重组的新格局。三是促进了农业区域化、专业化。为满足加工和销售需要,龙头企业对农产品收购时间集中、需求弹性大、质量要求高,一般都成批量收购。每个龙头企业往往只收购某一种特定的且符合质量标准的农产品。这种需求和经营特征,决定了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适应龙头企业的需要,必须实行单一品种规模化种养,从而促进了农业结构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方向发展。可见,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从某个单一部门或产业向多部门、多产业发育和重组转变,进而逐步实现由量的变化向质的提高飞跃。

三、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随着其自身的逐步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当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就要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广“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1.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功能的强弱,关键在于龙头企业实力的强弱。龙头企业经营实力强,对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作用就大。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龙头企业要在税收、信贷、出口等方面给以扶持。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不断增强它们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支持能力。应选择一些经济实力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为主的乡镇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行列,充当龙头企业,发挥它们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引导和支持作用。要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类型的龙头企业的发展,防止重复建设,以合理的龙头企业结构带动农业结构的组合和优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利于农业各部门、各产业均衡发展,形成科学的农业区域结构。

2.支持大型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按政策规定收购自用粮。这是促进粮食品种结构调整和区域化生产的重要措施。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稳定的粮食购销关系。一些大型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经省级政府批准,可以到农村收购自用粮。建立这种稳定的购销关系,既可以促进粮食销售,又可以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发展适销对路的粮食生产。一些大型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经批准后,成批量地收购一些自用粮食品种,可以带动粮食的区域化、专业化种植,促进农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3.采取“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提倡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同农户签订订单,这样可以将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表现为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种、规模等的具体要求,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信息和导向。农民按照订单的约定来安排农产品生产,可以使生产结构更适应市场需求结构,从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发挥比较优势,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加强“合同”和订单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履约率。

4.合理确定主导产业,优化农产品基地生产结构。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后,要发挥市场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搞好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结构调整,要根据市场和龙头企业需要,合理确定主导产业,优化品种结构。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促进农业科技在农产品基地的普及和推广。要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科技水平,依靠科技带动品种结构、品质结构调整。要加强农产品基地的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搞好储藏、保鲜、运输、供电、通讯等设施建设,以保证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需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要健全市场网络,开辟农产品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销售环境。

5.运用利益机制调动农户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农户是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主体,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的经营主体。只有正确处理农户与龙头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户才能按照市场和龙头企业的要求,积极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公司带农户,重要的是要靠利益纽带去带动。因此,企业要逐步与农户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一是对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要按订单或“合同”收购,合理定价,以质论价,决不要压级压价,限收拒收。二是要让利于农民,反哺农业。要把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拿出一部分,返还给农民和农业。这样,农民才能把龙头企业当成自己的企业,安排好农产品生产,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三是龙头企业对“合同”订购的农产品要制定合理的保护价格。对于由于市场变化和不测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龙头企业应与农民共同承担,以稳定农产品基地的结构和布局。

[参考文献]

[1]杜海燕.中国农村工业化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2.

[2]贺翀.加快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机制[J].理论前沿,2006,(6):37-38.

[3]黄山松.构建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机制[J].农村经济,2006,(1):14-17.

[4]龚仰军.产业结构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5]胡荣涛.产业结构与地区利益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6]林善浪.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7]徐勇.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2006,(1):3-8.

[8]于新匣.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选择与产业组织创新[J].中国物价,2007,(12):51-54.

[9]朱道华.农业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0]周艳波,翟印礼,董鸿鹏.统筹城乡要素配置与转移的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6,(1):18-20.

[责任编辑:袁春艳]

农业税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农业旅游注重生态消费和生态保护的协调,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觉醒,观光农业旅游日益成为人们返璞归真,放松身心的时尚选择。本文从生态旅游及生态理念的溯源入手,着重分析了生态意识在农业旅游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将生态意识贯彻其中。

[关键词] 农业旅游生态旅游 生态意识

当城市化进程步步挺进,人们尽情享受着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带来的硕果时,却发现赖以生存的环境中,大气、水质、土壤、噪音等各种污染正在肆虐横行。人们对日渐消失的原生美日益向往,“走向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活动,正是顺应了这一心理要求。生态意识在旅游活动中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一、生态旅游及其生态意识的缘起

可持续发展理论这一思潮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兴起,成为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核心可概括为:生态环境持续是基础、经济水平持续是条件、人地关系协调是关键、人类社会持续是目的。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旅游业努力寻找着旅游领域的可持续性,生态旅游的出现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具体化于旅游领域。吕永龙教授认为: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人类建立了生态旅游的发展哲学,生态旅游通过减轻环境压力来平衡经济利益,通过保持旅游区景观资源和和文化的完整性实现代际间的利益共享和公平性。马乃喜教授也从宏观可持续发展角度论证了生态旅游是人类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总得来说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反过来说,生态旅游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是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指人类为了发展,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时应遵循生态学规律,开发和利用的程度限制在自然生存环境承受力范围内,维护自然系统的正常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生态过程。一种崭新的理念——生态理念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旅游活动乃至生活的各个层面。它包含着人类对于自身作用于自然环境行为的价值反思与评判,它深刻的涉及到人类对于自身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生态价值理念决定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态度,并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

二、农业旅游的生态属性

农业旅游属于生态旅游的范畴,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以生态旅游为主题,为游客提供新的活动空间和体验生活的场所,突出了城乡差异和地域文化。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乡村旅游,也有别于一般的以原始自然风光为主的绿色之旅,而是将传统和现代的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农业生活、农村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文化生態旅游类型。观光农业旅游多分布在城乡结合地带,具有以城市为核心,呈同心圆或扇形分布的空间结构,这样的地域是城市巨大的生态屏障和空气调节器,这片距离都市人最近的“自然带”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开展农业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表现在:

1.就资源的利用而言,观光农业主张采用无公害的、新型的能源和资源以及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新技术、新设备,如建立立体生态农业、采用无土栽培和滴灌技术等。

2.就旅游商品而言,观光农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等,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前来参观。

3.农业旅游的参与特性可使游人体验现代农业的乐趣,了解农业知识,增加阅历。

4.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从而改善旅游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展使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和实施,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在农业旅游中贯彻生态意识

以绿色休闲为主题的观光农业旅游注重生态消费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如何保护和营造生态环境就应作为观光农业旅游成功与否的价值判断标准。

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生态旅游最终目标是协调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然而旅游开发不当就会大大干扰这个问题,甚至带来强烈的反作用,所以应该将生态理念时时处处贯彻在农业观光旅游的开发过程中。

1.开发时要杜绝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无论是主体设计,还是配套的服务设施建设,都要避免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造成破坏。

2.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观光农业实际上是由农业的发展延伸而来的,因此其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展观光农业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突出农业生产发展的区域特色。这样才能展示当地独特的生态景观,而不是矫揉造作的模仿。应当在原有农业景观与当地特有农耕文化的基础上适当进行人为开发,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条件,增加旅趣。

3.应该注重强化环境教育普及自然知识,通过宣传引导的方式另游人自觉对景区内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增强其生态意识。生态意识归结到底还是要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只有从思想意识上改变人们对待环境和自然的观念,培养一种“生态良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总之,通过营造城郊独特的田园生态氛围,挖掘深厚的乡村民俗文化内涵,追求生态,文化,高科技结合的现代观光农业旅游符合人们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构想,将生态意识积极地贯彻到农业旅游的各个环节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理念的更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和提高,一种蕴涵深刻生态意识的崭新的农业旅游必将显现出无穷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崔海珍 郝永冰:浅谈观光农业的兴起发展和前景展望.青海农林科技.2003,(2)

[2]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03.3

[3]蒋三庚:旅游策划.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9

农业税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农业技术培训与农业生产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关系到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农业部门应重视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基于此,对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农业技术培训;技术培训体系;农业部门

农民属于生产者,其农业技术水平关系到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而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工作,是提升农业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对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分析意义重大。

1 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现状

提升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主要目的。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前,农业技术培训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设置了以下3点目标。1)培养职业农民。基于农业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素质和技术能力,促使其成为具备高素质和高技能水平的职业农民。2)培训带头人。基于农业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大学生村官和党员干部,促使其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引领广大农民走向致富之路。3)组建专家团队。与相关院校和企业合作,构建以农业技术骨干为主体的专家团队,并定期深入基层,促进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

2 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尚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5方面。

2.1 农业技术培训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各地区拥有大量的农业技术培训机构,且种类繁多,再加上管理部门较多,致使资源利用效率十分低下,各个培训机构很难进行分工合作,具体表现为工作重叠现象严重、职责无法统一等,影响了工作开展效果,而且当前的培训内容很难与农民实际需求相吻合,降低了培训的有效性。此外,农业技术培训工作还缺少连续性,在培训工作结束后,培训机构不会进行后续的跟踪指导,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深入调研。还有一些培训机构在设置培训目标之前,没有考虑当地具体情况,设置的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均不满足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还可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2.2 宣传力度不强,农民缺少积极性

农业技术培训是一项惠民工程,需要得到农民的认可和支持,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多数农民对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认知不全,究其原因主要是培训机构不重视宣传,致使农业技术培训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微乎其微,导致农民无法正确认识农业技术培训,缺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效果,再加上受训范围较小,当地农业生产并未出现较大改观。

2.3 培训对象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大多数农民的学历为小学和初中,文化素质较低,且文化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对于现代农业技术的理解和认知不统一,学习能力以及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最终会影响培训效果[1]。

2.4 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知识更新速度滞后于产业发展速度

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知识更新速度滞后于产业布局发展速度,具体表现为一些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对新技术的了解和认知程度不深,新技术成果难以大范围推广和应用;基层农业技术人员难以起到带头作用,还有部分示范户在接受培训后,并未在第一时间内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

2.5 培训人员专业水平低

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农业技术培训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稍显不足,在培训过程中,很难采取有效的培训手段,影响了培训效果和质量。与此同时,培训人员市场调研次数偏少,没有充分了解农民的需求,影响了培训效果。

3 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改进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影响了农业技术培训的成效。基于此,提出以下5点改进措施。

3.1 立足于实际,以问题为导向

农业技术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农民技术水平,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因此,农业培训机构应该在培训工作开始之前,深入基层,做好市场调研,立足于实际,了解农民的需求,并合理设置培训目标。比如培训机构可以组织培训人员到基层进行现场操作演示,并辅以理论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农民真正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此外,还应整合农业技术培训资源。现阶段,农业技术培训工作有多种开展方式,但取得的效果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有效整合培训资源十分关键。在农业技术应用前,培训工作不可或缺,这是保证农业技术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培训人员需要分析农业技术培训资源,并从中挖掘特色资源,立足于实际,探索与当地需求相契合的特色培训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农业技术培训体系[2]。

3.2 加大宣传力度

农业技术培训工作要想取得成效,做好宣传工作十分重要。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宣传范围,增强其影响力,使社会全体公众都鼓励并支持农业技术培训工作。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提高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训工作结束后,要总结工作经验,借鉴优秀的培训工作模式,以强化培训工作的效果。此外,在信息化时代下,应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和社交平台宣传农业技术培训工作,为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落实创造有利条件。

3.3 创新农业技术培训方法,发挥乡土专家的作用

培训机构应该加强与当地乡土专家的联系,以了解民意,掌握农民的诉求。同时,针对农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应对农业技术进行简化,并采取便于农民接受的培训方式,加深农民对农业技术的了解,如可以聘请当地的乡土专家对农民进行培训。此外,还要基于当地的实际情况,明确农民的需求,并让乡土专家起到带头作用。这样一来,农民就会在乡土专家的带领下,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农业技术培训效果也会得到强化。

3.4 对农业技术培训工作进行有效管理

在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农业部门是主导者,但农业部门却很少对培训工作进行有效管理,致使培训工作没有取得较好效果。因此,农业部门应该制定规范的培训流程,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培训机构能够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培训工作[3]。

3.5 构建专业的农业技术培训师资队伍

在农业技术培训工作中,培训教师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专业能力关系到培训效果。为此,有关部门应该重视优质农业技术培训师资队伍的构建,以促进培训效果和质量的提升。具体可从以下2方面着手进行。

1)创新培训方法。应不断延伸培训地点,让农民可以在多个地点接受培训,比如田间、培训基地等等,在培训过程中,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统一。2)为确保培训内容的全面性和新颖性,培训教师应该对培训内容进行优化和完善,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4 结语

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有助于促進农业的发展,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农业技术培训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采取立足于实际并以问题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农业技术培训方法、对农业技术培训工作进行有效管理、构建专业的农业技术培训师资队伍,促使农业技术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杨晓晖,彭杨,吴述云,等.浅析加强农业技术培训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14):176.

[2] 薛利民,吉双龙.韩城市农林技术培训工作现状及对策建议[J].农技服务,2017,34(6):167.

[3] 沃东辉.浅谈农业技术培训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6(3):40-41.

(责任编辑:刘昀)

农业税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当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可持续利用为主的生态农业大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农业生产综述和农业环境综述,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基于环境保护原则,在农业生产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对策等从几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关系;生产;农业;自然;生态环境

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大气、水和土壤对农业生产来说既是资源又是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条件良好,农业生产就发展;生态环境条件恶劣,耕地环境质量就不断下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正遭受著各种因素的损坏,足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各种人为或非人为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它具有较大的范围性和扩张性,在全世界各地都存在生态环境问题;就其影响程度而言,它具有非常深刻的严重性,而且时间跨度较大,具有弹性伸展;环境问题涉及到的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或者间接对人类有潜在的威胁,这里包括:大气质量恶化、水资源的溃乏和污染、森林草原植被遭受破坏、野生的和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减少,.土壤沙化,.耕地面积减少、废弃物和噪声污染、核污染等重大环境问题。看似单方面的问题,其实却是纵横联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自然生态环境中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不仅影响农业生产产品的种类,也能够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依附性。在目前农业生产对自然生态环境有利的方面体现在三点:一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在相对贫瘠的土地上进行耕种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地施用农家肥等可以改良土壤土质,顺应了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二是人们通过种植农作物等促进物种的改良,使得物种得以优化,促进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三是通过人为灌溉系统的修建,能够改变河流的流向,一方面使得河流不再泛滥,另一个方面起到了均衡自然生态环境可利用资源的作用。

农业生产的主体是人类,因而农业生产不是自然界中无意识的生产活动,不可避免地掺合一些人为的因素在内,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伤害,具体表现在:一是为了获取农业生产耕地,采用极端的方法进行土地的开发和耕作,如滥砍滥伐森林扩大耕地面积;二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可能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植物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对动物存在捕杀的行为,这对自然的生态平衡产生巨大的影响;三是在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为了提高产品的产出使用了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非自然界的化学合成物,会对植物环境、水资源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们现在都在觉醒;“拯救环境、拯救家园”已经不再是一个口号;在全球化经济推动的同时,人们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措施进行着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国际会议上,多次探讨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各个国家都达成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识,区域之间的合作极度广泛;全球化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化的统一协调和治理,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只是局限于某一个地域或者地区采取有效的措施远远不够,只有协调起来,在共同发展的前提之下,携手并进才有可能使得绿色家园得到有效的保护。我们知道,在任何一个国家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就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所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主宰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就提出“农业现代化”这个口号,历经30多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国家农业基础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也赢得了广泛关注。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将农业构筑成国家经济发展现代化、科学化的坚强堡垒,需要我们思考众多的问题,这里面关键就是如何在维护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保证生态系统不遭受破坏。农业资源、农业生产与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要想营造“双赢”的局面,就必须加大农业基础建设与生态系统环境协调性的研究工作,从政策上、技术上予以对农业环境保护的工作支持,从而减少在农业生产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农业生产活动对于环境有力的改善作用,从而使得人类生存的环境与生活的质量得到充分的保障。1992年我国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着重强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关系,制定了了我国新世纪环境与发展的策略,由此对合理利用、保护与改善自然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予了外部条件的充分保障。

基于环境保护原则我国在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较,我们国家的农业整体运作水平并不高,这首先体现在农业科技水平技术含量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产生的结果就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产出,与当前国内改革开放时期其他各个行业快速发展显然还有滞后的情况;这是由于我国农业长期走的是低技术组合基础上依靠高物质投入来支撑的格局,这种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矛盾不仅对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结果产生影响,也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定伤害,造成了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同时,日益被破坏的环境因素如: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等农业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污染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不可再生资源的流失等等都是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对策目前,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膨胀,我国农业的发展任务极其艰巨,与之相联系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面临严峻的形势:一要促进粮食增产,确保中国十几亿人口的食物生产量和储量;二要保证粮食食品的安全,维护人民身体的健康;三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使得在有限的生态资源环境下,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性,以及农业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四要在农业产业结构方面进行不断的调整,找出农业生产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和制约的因素,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掠夺自然资源、追求短期利益为前提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那种只顾眼前没有持续发展前瞻性的思路和想法,都会给我们国家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性带来不确定因素。我们要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有效的措施,具体可在国内人口的规模与数量的控制、农业生态环境的意识思想教育、基本的农业产业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的关系上清醒的认识,同时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的监测,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管理机制;并且协同农业有关技术部门,在生态农业研究、开发、建设的项目上达成有效的共识,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将生态农业产业结构搭建起来,并强调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使得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有效降低非自然物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五是淘汰旧的农业产品结构,对现有污染环境的项目和活动进行约束和整治;通过技术革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有效控制农业自身污染源。

21世纪是中华民族振兴的世纪,不仅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也要紧紧围绕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主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实时的评价和认真的研究。只有对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深刻有效的认识,才能有助于我们整体国民经济全面健康地发展。

上一篇:中医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审批制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