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哲学思想中范文

2024-06-23

论语的哲学思想中范文第1篇

一、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 具体出处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中大部分“君子”指的都是道德高尚的人。

二、指的是有地位而且道德高尚的人。 具体出处:

1、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三、指的仅仅是有地位的人。 具体出处:

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2、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3、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

4、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中少部分“君子”指的仅仅是有地位的人。

四、当动词用,指的是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而努力的行动。 具体出处: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小人24次。君子小人皆有二义,其一以有无道德区分,其二则分指贵族和平民 1,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意思是君子讲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讲团结。 2,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意思是君子念念不忘道德,小人念念不忘乡土;君子关心法制,小人心系恩惠。 3,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意思是君子懂得正义,小人只讲究私利。 4,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你一定要做个有道德的儒者,千万不要做个没有道德的儒者。 5,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意思是君子事事处处时时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常常局促不安而忧愁。 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颜渊》)意思是君子会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会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正好相反。 7,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意思是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风,小人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在草上刮过,草必定向一边倒去。 8,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意思是君子讲究互相协调,而不会盲目随从;小人盲目随从,而不会讲究协调。 9,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意思事说在君子手下做事工作很容易,要讨他的喜欢却很难。不用正当的手段去讨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等到他任用人的时候,一定会按照各人的德才,使用的。在小人的手下做事和工作那就很难,要想他的喜欢倒特别容易。即使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讨他喜欢,他也会很喜欢的。等到他使唤人的时候,便会百般挑剔,求全责备。 10,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意思是君子安详舒展,而不傲慢;小人傲慢,而不安详舒展。 11,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意思是君子当中会有不仁德的人啊,而小人当中却不会有仁德的人的。 12,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意思是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3,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意思是君子定要求自己,小人只要求别人。 1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卫灵公》)意思是君子不可以用小事去考验他,却可以承当重大任务;小人你可以承当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去考验他。 15,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意思是君子惧怕三件事:惧怕天命,惧怕权贵人物,惧怕圣人的言论。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没有惧怕,亵渎权贵人物,侮慢圣人的言论。 16,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阳货》)意思是君子学习了道理便有仁爱之心,小人学习了道理便容易听使唤。 17,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意思是君子之讲勇敢而不讲正义就会造反作乱,小人只讲勇敢而不讲正义就会做盗贼。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义”就是“宜”,也就是说,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路。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就是说,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 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缮,小人则记惦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满脑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3)“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 小人则刚好相反,他是“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生活中经常会看见这样的场面:大家讨论一件事情的时候,领导的话还没说完,马上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对对对,领导说得真好,什么高屋建瓴、深谋远虑之类的溢美之词说了一大箩筐;可是到会后他转脸就会对别人说,哎,这个领导说的都是什么啊?我一点都不同意他的观点!

关于君子和小人行事的不同,孔子还有一个表述,叫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周”就是能够团结照顾到很多人,他以道义为准则与人交往,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真君子不管他有多少朋友,他都会像空气里的氧气一样,让朋友们感觉到很欢欣,感到受到照应。“比”这个字形,象两个人紧挨着站在一起,意思是说,小人喜欢结成小圈子,他不会融入大集体。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小人之所以喜欢互相勾结,是因为他的心里有鬼,想通过这种勾结谋取私利和维护既得利益。所谓“结党营私”,正是这个意思。而君子则胸怀坦荡,因为他坦然无私,所以能够平和,能够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5)“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说,同“悦”,高兴。一个君子你很容易与他相处,但是你又难以取悦他。假如你想以不正当的手段取悦他,他反而会不高兴。决不会说你给他一个小恩小惠,他就给你大开绿灯、大开后门。等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时候,他会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位子。这就叫“器之”。

小人的特点是你很容易取悦他,但是你很难与他相处。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说你给他施一点小恩小惠,帮他一个小忙,甚至你请他喝一顿酒,这个人就会很高兴了。即便你取悦他的方式是不合乎道义的,是不正当的,他也还是会很高兴。但这样的人又是很不容易共事的。你千万不要以为取得了他一时的欢心,他以后就会非常忠诚地一路给你开绿灯,虽然你费了很多力气,花了很多钱财,打通了关节,但等到他真要用人的时候,他不会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工作。而是求全责备,觉得你这儿也不够格,那儿也不达标,你以前所做的一切都算白费。他会想法刁难你,让你觉得很尴尬。所以这样的人你很难与他相处。

原文: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译文:

论语的哲学思想中范文第2篇

孔子是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仁”与“礼”的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大。《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将孔子的言语记录编纂而成,在这部蕴含着人生智慧的典籍中,我感悟最深的,便是君子之道。

君子,是《论语》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那么到底什么是君子呢?

其实,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的人格标准。将孔子对君子的言语总结一下,就会发现学习君子有几个标准。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司马牛是孔子的弟子,他曾经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算君子,孔子的回答是:“君子不忧不惧。”他又追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了吗?”孔子说:“自我反省,无所愧疚,你又有什么可忧惧的呢?”君子的这一要求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做到。在当下,人们活得常常偏离本心,这样看来,要使自己所做的的每一件事都经得起推敲琢磨,着实不易。

孔子还曾说过一句话:“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何谓不忧?一个人心怀仁义,活得仁厚,宽和,看淡种种得失,这样才是“不忧”。

何谓不惑?在我看来,这句话在现在极难做到。现在是一个繁荣的社会,正是一个繁荣的社会,才会有那么多的诱惑在左右着你。如何选择?如何取舍?我想只有明白自己真正要追求的,增强内心的选择能力,才能做到“不惑”。

何谓不惧?这是要求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勇往直前,不怕挑战。当你怀有这种力量的时候,你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个人只有做到仁、智、勇,才能减少忧、惑、惧,也只有做到了这些,他才是一个真君子。

当然,要做成君子还远远不止内省不疚与不忧,不惧,不惑,这只是几个方面。任重而道远,愿我能向此看齐。

论语的哲学思想中范文第3篇

孔子是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仁”与“礼”的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大。《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将孔子的言语记录编纂而成,在这部蕴含着人生智慧的典籍中,我感悟最深的,便是君子之道。

君子,是《论语》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那么到底什么是君子呢?

其实,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的人格标准。将孔子对君子的言语总结一下,就会发现学习君子有几个标准。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司马牛是孔子的弟子,他曾经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算君子,孔子的回答是:“君子不忧不惧。”他又追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了吗?”孔子说:“自我反省,无所愧疚,你又有什么可忧惧的呢?”君子的这一要求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做到。在当下,人们活得常常偏离本心,这样看来,要使自己所做的的每一件事都经得起推敲琢磨,着实不易。

孔子还曾说过一句话:“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何谓不忧?一个人心怀仁义,活得仁厚,宽和,看淡种种得失,这样才是“不忧”。

何谓不惑?在我看来,这句话在现在极难做到。现在是一个繁荣的社会,正是一个繁荣的社会,才会有那么多的诱惑在左右着你。如何选择?如何取舍?我想只有明白自己真正要追求的,增强内心的选择能力,才能做到“不惑”。

何谓不惧?这是要求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勇往直前,不怕挑战。当你怀有这种力量的时候,你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个人只有做到仁、智、勇,才能减少忧、惑、惧,也只有做到了这些,他才是一个真君子。

当然,要做成君子还远远不止内省不疚与不忧,不惧,不惑,这只是几个方面。任重而道远,愿我能向此看齐。

论语的哲学思想中范文第4篇

[摘 要]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内容丰富,理论颇具特色,在世界文明史中地位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其内涵包括政治与哲学的结合,关于政治主体的认识、国家与法的认识和具体的政治方略等。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民本思想、民主思想、法治精神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政治文化理論,具有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

[关 键 词]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当代价值

一、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内涵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它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政治学,而是强调政治与哲学的结合,关于政治主体的认识、国家与法的认识和具体的政治方略。

(一)政治与哲学的深度结合

儒家强调“仁政、礼治和内圣外王的政治抱负”,强调道德为政治服务,主张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去追求人生理想,最终实现政治理想,并注重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实现个人理想,正如《礼记·大学》中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儒家政治思想是一种基于德性的“入世”思想,强调基于个人高尚境界基础上的有所作为。除此之外,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等。其中,老庄思想中的“其术以虚为本,以因循为用”的政治意义远高于其哲学意义。可见,不同的哲学倡导着不同的政治思想,不同的思想都以其独特的方式与政治紧密结合。

(二)界定政治主体

政治主体,是在政治活动中有一定地位并相互发生作用的社会各阶层。政治主体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是指君、臣、民的关系。中国很早就有“爱民”“重民”和“亲民”的思想。魏晋时期,伪《古文尚书》把民本思想概括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古文尚书·五子之歌》),也就是,国家的根本是人民,人民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了。《诗经》中也有很多民本思想,如《七月》《伐檀》《硕鼠》等。周朝的统治者提出“保民”的概念,春秋时期的《左传》《论语》和《墨子》等经典中可见大量民本思想。《左传》认为:“天道远,人道迩。”“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这些思想都充分体现了统治者要“敬德保民”。孔子继承了《左传》中的民本思想,提出“仁者爱人”的原则,强调“为政以德”,认为民足则国富,民逆则政亡,直接把民本思想推向顶峰的则是孟子和荀子。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提出君主应以王道而行。荀子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强调君主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可见,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中非常注重人的社会作用。但是,传统的民本思想并非现代意义的民主思想,在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中,人民不具有公民的身份,不享有政治权利。

(三)国家与法

各家各派中都有自己对于国家与法的认识以及经邦治国之道的设想,包括礼治、法治、兼爱、无为等等,下面主要介绍礼治精神和法治精神。

礼治精神,是将礼予以加工改造,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实施推行于社会,即:以礼治精神维护社会的秩序。礼治精神强调的是一种亲和的社会关系,“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治涉及社会的各个阶层和每一个人,内容复杂。除《礼记》中记载的冠礼、婚礼、丧礼和祭礼等外,还包括男女之礼、主客之礼、少长之礼等等。而礼中,最强调孝。儒家认为,只有行孝,才会行礼。历史中,以孝廉选拔官吏,以孝教化民众。礼治精神的实施促进了当时的社会稳定和繁荣,礼乐的勃兴更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礼治精神强调的亲和政策,建立在亲情伦理之上,来自于人自身,又返利于人自身,切实可行,深入人心,提示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用乐引导人们可以做什么,最终维护社会的有序和社会的秩序。

中国传统的法治精神来源于战国时代后期的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是韩非,著有《韩非子》一书。在韩非之前,申不害、商鞅和慎到等法家也对法家学说进行了很多论述,核心思想是“循名责实,信赏必罚”,最后民众才能“威申令行”。商鞅讲的是“法”,申不害讲的是“术”,慎到讲的是“势”,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法”是君主的法令,“术”是君主驾驭群臣的权术和心术,“势”是君主的权势地位。韩非认为,“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主张重刑而少赏。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但执法的基础是民意的向背,提出“民不足,令乃辱;民苦殃,令不行”,充分体现出了民众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出发点。法家思想为后世封建统治者维护集权统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总之,中国传统各家各派的观点都充分反映了政治家和思想家对政治秩序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于国家的起源、礼、法的本质等政治命题的关注。

二、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具有民贵君轻、天下为己任、伦理为本位、高度哲理化的政治特征。这些特征贯穿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之中,影响着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思想并在当代依然具有价值意义。

(一)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民主思想,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创设了背景

1.中国传统的民主思想

“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多方》:“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中。《尚书·五子之歌》中还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说文解字》中,“民”的解释是“众萌也”,即:为众多之数;“主”的解释是“灯中火主也”,即:指名方向的人。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主”的内涵是为民做主。

从孔子的“仁政”到孟子的“民贵君轻”再到荀子的“民贵君轻”和贾谊的“民为政本”,最后发展为黄宗羲的“民主君客”,成为中国的传统政治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这些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民主种子,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社会地位的提高,具有历史唯物主义因素。因此,民本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今天我们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最终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服务。

秦汉以来,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直至清末,我国没有国家制度的民主形式。但是,我国古代时期的某些政治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谏诤制度和监察制度,即:对皇帝进行规谏批评、监察官员可以对行政人员进行弹劾。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可谓是我国谏诤制度和监察制度的发展完善期。唐朝中央设置有谏官,对皇帝进行规谏;设置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总管全国的监察工作。由此可见,谏诤制度是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在统治阶级内部发扬民主的产物,监察制度是对各级行政人员进行监督,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随着专制制度的加强,谏诤制度和监察制度也逐渐失去了其民主监督的功能。

2.汲取优秀传统民主思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國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国家的主人、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生产者和创造者,必须使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民主作为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旗帜,党的十八大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我们应当汲取传统民主思想中的智慧,发展民主政治,筑牢民主根基。

(二)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法治精神,为法治中国奠定了文化基础

1.传统文化中的法治精神

首先,以法律统一社会,注重法律规范。商鞅说过:“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韩非认为:“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可见,法是规范社会的统一标准,对所有人来讲,法是公平公正的,一视同仁的。

其次,用法律强制社会,维护法律权威。商鞅说:“人主之所以禁使者,赏罚也。”韩非认为:“夫严刑重罚者,民之所恶也,而国之所以治也。”可见,法家主张刑多赏少,轻罪重罚。“法”在名义上是赏罚并举,在实践中则是“刑”。

可以看出,法家的“法治”精神一方面是君主利用法律规范社会治理国家,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法治”巩固君主专制的统治,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但是,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发展,到了宋、元、明、清时期,法律成为“一家之法”,封建“法治”走向了尽头。

2.发扬传统法治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中国的法治思想从春秋战国出现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历程。随着西方法文化的影响和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民主法治精神取代专制法治亦然成为中国社会的主题。权大还是法大,人治还是法治,这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便有法比权大、隆礼重法以及反对以权代法,以人代法的依法治国思想。尽管封建统治者以乱法居多,但法大于权的法律至上的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公民实现自由平等的保障,是和谐社会的助力器。

因此,法治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文化的传统根基,也是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顾友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2]李程.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3]司马迁.史记·自序[M].北京:中华书局,1995.

[4]丁晓强.20世纪的文化变革:毛泽东、邓小平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论语的哲学思想中范文第5篇

理性是西方哲学的重要概念, 根源于古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和古希腊哲学, 日后形成了理性主义传统。古希腊早期哲学肩负着自然科学的功能——认识和解释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引起学者发问的是自然界中的事物及变化为何, 即本体论哲学。如巴门尼德的“存在”、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数”的原则以及作为世界根本规律的“罗格斯”, 自然哲学家将他们对于自然的理智认识形式化为客观原则, “在自然界杂多现象中, 找出一个统摄一切的原则或元素”[1]。继而, 综合不同现象的归纳思想探、索其一般性本质的分析方法逐步凝练成西方哲学中的理性概念——即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变化的一般性规律、组成或构成事物的一般性内容或结构以及人的认识和知识的一般性原则。

到希腊时期, 自然哲学的本体论研究成果被带入当时的道德哲学。从自然哲学发端的理性原则, 经苏格拉底进入了伦理学领域, 他最先把理论家的视野带回到人的生活领域, 将人的活动的原因解释为一种目的论——但是这种目的论并没有脱离理性, 即使他反对以机械观点解释人的活动的原因, 但目的作为人的活动的原因仍然要服从神的合理性的安排, “整个自然界都被安排成一个以人为目的的系统, 人则是以认识神作为其最终目的”[2]。柏拉图的“理念论”以“形式”为事物存在的本质, 并引入了灵魂概念以解决知识可能性的问题。最终, 亚里士多德将存在确立为第一哲学。我们可以“在好多意义上说一个件东西‘有’, 但是一切‘有’的东西都与一个中心点发生关系:这个中心点是一种确定的东西, 说它‘有’是毫无歧义的”[3], 在其名为“后物理学”的篇章中, 存在被表述为“某些东西, 我们说它‘有’是因为他们是实体”[3]。“实体”作为存在的指称成为抽象概念即逻辑意义上的科学知识。

自此, 以自然科学或物理学知识规定实在的思想奠定了西方哲学中理性的思想基础, 在日后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理性主义传统。理性主义基于理性概念的范畴, 在考察实在时进一步将理性的一般性发展为超越性, 这种超越性要求人们放弃直接的感觉经验, 在囊括一切感觉经验的世界之上建立一个“本质世界”, 呈现出将现实世界理想化的特征;视事物为一种理智的知识形态。

二、理性主义与其技艺观

技艺, 作为一个现代汉语的合成词, 由“技术”和“艺术”组合而成。其一“技术”的涵义同等于现代英文“technology”, 具体内涵有二:一是指与个人实践相关的技巧、技能和技法;二是在活动和行动中的方法、手法和途径。且技艺概念中的“技术”是指强调手工业活动中的人本身的技能或能力, 并不严格地与工业化之后的“技术”概念相同;其二“艺术”是直译外文“art”而来的称谓, 是近代以来对于各门类艺术和传统手工业技术的统称。在希腊时期艺术与技术概念之间不存在区分, 没有现代语意上的差别, “凡是可凭专门知识来学会的工作都叫‘艺术’, 音乐, 雕刻, 图画, 诗歌之类是‘艺术’手工业, 农业, 医药, 骑射, 烹调之类也还是‘艺术’”[1]。理性主义的技艺观秉承由自然哲学而来的理性精神, 不论是感性的活动还是理性的思考, 理性精神都要求人的活动要像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一般呈现某种规则或表达某种知识。

这种理性的精神需求和知识需求形成了理性主义的技艺观, 表现出理性主义者轻视感性世界的趋势或趣。理性主义技艺观中, 本体论的极低地位是大部分技艺被轻视的首要因素。哲学沉思作为追求理智“实在”的活动被学者所追求;技艺作为改变感性事物形式的活动, 因其沉溺于感性世界, 其所追求的不是真理而被纳入了存在地位较低的行列, 如柏拉图的“艺术模仿说”。

希腊时期的哲学家没有在技艺中区分出技术与艺术, 但当时的技艺与现代的技艺概念内涵上存在差异。理性主义以理智认识为核心, 某些现今意义上的技艺活动因其具有理性的认识功能而具有较高地位, 如音乐作为“数”的解读或体现, 使音乐具有一种理智的认识功能, 因而具有较高的地位。再者就是技艺的功能或技术所产生的社会后果。希腊时期的伦理学与道德哲学在探讨什么是好的生活这一根本问题时, 引入了目的论——即人的活动与事物的运动变化一样不仅有原因的而且是有目的的。但从物理学出发研究事物运动变化的目的是从事物内部探求原因的, 而作为教育、学习意义的手段, 技艺的目的是从外部的社会功能方面进行分析的。技艺在模仿在认识“真理”的情况下才能作为表现“美”的技艺, 此即对于善的——完满的目的追求。典型如柏拉图讨论艺术合理性的问题, 认为荷马以后的诗歌和文艺“给人的不是真理”, 对人发生“伤风败俗的影响”[1], 理性的技艺观把诗歌排除在外。

综合以上分析, 理性主义技艺观的产生和发展有如下基本因素:一是理性主义的本质世界为其技艺观打下的本体论基础;二是由理性主义本体论以及认识论决定了技艺在本体论的地位不高;三是就社会功能而言, 理性主义者认为技艺活动的目的是外在的。此间显明地揭示出一个问题, 即以目的性质为根据的标准是一种人文意义上的标准, 但是理性主义却拒斥这种人文意义, 反而认为最有意义的活动是静观真理的活动, 人的技艺活动在生活中显得不够称道。

三、近代兴起的技术哲学

近代以来, 作为西方传统主流的理性主义受到了巨大冲击, 首当其冲的便是理性概念。如以培根和休谟为代表的经验论者抨击了理性主义的普遍性、康德从理性的独断论中惊醒并反思了知识和道德的根源。近代哲学家重新审视人的问题时, 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都重新得到考察。启蒙运动作为人本思想的发端, 颠覆了理性主义的自然观, 高扬了人的自主性, “自然”不再具有传统理性主义者所言超越性的意义, 反而成为了可经人手“加工、拷问”出来的现实性。

继而, 本体论哲学所规定的感性活动重新引学者的重视。近代哲学家的探索让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技术在理性传统中的历史性缺席——“在历史中出现的技术早于科学, 但是在哲学中却一直缺席。”[7]。对于物的审视, 理性主义以内在的目的和动力为标准来区分自然物和人工物、鉴定技艺, 并因技艺所指向的目标缺乏这种内在的目的和动力而对其持贬义态度。如亚里士多德从人的活动中区分出“制造”和“行动、从事”[7]。“制造”和“从事”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目标是一个不同于制造活动的对象——制造的目的是外在的;后者却是圆满的行动本身——从事行动的目的是内在的。但是在当代, 理性原则受到冲击后, 技术和艺术各自发展并自成体系, 但其定义反而变得模糊了。由于经验的相对性对理性主义的定义方法及其有效性推论产生了冲击, 理性与经验表现出无法弥合的趋势, 大多近代哲学家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这也被理论家称之为理性主义者和人文主义者的对立。

技术作为一个新近的哲学纲领, 米切姆将其定义为“对于人的制造和使用人工物的活动的反思”[7], 技术哲学研究的范围限定于实际生活或应用的领域。有两种不同意义的研究对象:一是指向作为客体的人工物;二是指向作为主体的人。因启蒙运动后, 我们要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的生活首先不再是亚里士多德那种意义上的行动, 而是制造。相较于理性的独断构想, 生存环境的实际建构对人而言更为重要。近代以来, 科学和技术的密切结合形成了工业革命, “自然”不再具有理性主义的超越性, 而是经科学和技术活动“拷问”出来的现实性, 理性主义由“一”来规定“多”的本体结构失效了。

米切姆把技术哲学的理论根源分为两个主要传统。一者为工程学传统, 其理论者坚持的是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一者为人文主义传统, 其理论者坚持的是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其中, 前者以技术为哲学研究中的主体, 是“技术专家或工程师精心创立的一种技术的哲学 (technological philosophy) ”;后者以技术为哲学研究中的客体, “是哲学家把技术当做专门反思的主题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7]。

至今, 技术哲学已经有数十年的学科历史, 菲利普·布瑞在总结的学科发展历程时, 将技术哲学的历史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 此阶段为经典技术哲学, 以坚持人文主义传统的理论家为主, 如海德格尔、赫伯特·马尔库塞、雅克·吕埃尔等。他们认为自启蒙运动以来对于科学技术的乐观依赖是错误的, 诸多现代性问题因现代技术而起;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 这一阶段是技术哲学的理论逐步成熟后, 哲学家们对于前一阶段的理论的反思, 这一阶段呈现出技术哲学自身的转向, 认为第一阶段时期的理论家对于技术的批判是悲观主义的, 技术哲学呈现出过于广义的特征, 人文主义传统的技术哲学对技术概念的分析缺乏具体内容, 呈现出形而上学、本质主义的特征;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至今, 技术哲学经由第二阶段的反思, 将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逐渐细化:技术的定义问题不再单独地交给哲学家, 要纳入技术专家、工程师的考察;技术的目的、性质以及后果等诸多问题则应被分属于不同领域。可以说, 技术哲学最初作为应用问题被纳入哲学家的视野中是人们对于理性主义宰治人类生活的反思, 经过发展后它不仅可以作为新近的哲学纲领, 而且呈现出可以作为哲学体系出现的新的趋势。

四、以技术哲学展望理性困境的突破

技术哲学综合了多方面的维度, 从更广义的角度反思技术。不仅从形而上学问题中分析技术作为客体、过程、知识或意志等本体论思想, 还从伦理学出发, 分析技术与劳动、文化、价值和环境等问题。技术哲学能否作为对于理性主义困境的突破仍需要更多努力。对于理性这一西方哲学的传统, 还需要考察更多非理性的内容, 如意志、存在主义等非理性内容的内核仍然是符合理性逻辑的, 所以技术哲学需要纳入更多非西方传统的内容和成果。对此, 邓晓芒认为“西方哲学长久停留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感觉轮和先验论的对立, 有时候这两种观点又交织为观念论和实在论, 唯名论和唯实论, 经验论和唯理论。这类划分一直持续到今天的英美经验主义和大陆思辨哲学。”[10]我们学习西方哲学时经常忽略一个维度即“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若技术哲学仅仅在某一具体方面成为“技术哲学”, 那就不可成为哲学纲领。不仅要综合具体领域内的工程技术哲学传统和一般意义下的人文主义传统, 还需纳入更为广泛的内容和材料以进行理论上的突破。

【相关链接】

研究技术的哲学理论。以技术为研究对象, 是对哲学的技术思考。1877年德国卡普 (E.Kapp) 出版《技术哲学纲要》一书, 被认为是技术哲学的奠基人。

20世纪以来, 经历了着重研究技术的本质和技术设计、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技术的价值以及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三个阶段。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工自然的角度研究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分析技术的组成要素及其联系方式, 揭示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 探究技术发明、技术创新的方法论问题;技术在社会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

我们正在由一个发展中国家迅速走进技术时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的事实, 充分显示了我们进入技术时代的深度。为了应对技术时代的迅猛来临, 我们迫切需要有足够的思想储备与文化资源。正因为此, 作为对技术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新兴学科, 技术哲学越来越引起学界和读书界的关注。

摘要:理性思想根源于早期的自然哲学。由自然哲学而来的理性思想逐步发展为理性主义传统, 其技艺观表明理论家轻视感性世界或经验世界的态度。近代以来理论家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 引发了哲学理论的经验转向, 这种背景下技术哲学的提出即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关键词:技术,技术观,理性主义

参考文献

[1] [5][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2] 赵林, 邓晓芒.西方哲学史,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 [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7] [8][9]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10] 刘大椿.关于技术哲学的两个主要传统[J].教学与研究, 2007 (1) .

论语的哲学思想中范文第6篇

思路:历史的人或物——描写古今的盛衰之比———表达主旨。

①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

②怀古伤今——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悲叹昔盛今衰,或物是人非。感慨岁月瞬息变幻,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忧患意识。

③借古抒怀——寄托对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以古人自况,抒发豪情壮志,或自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功业未就鬓发已白。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之间相似点,相似点常见于学过的课本。)

2..咏物诗——托物言志,咏物 “不即不离”,状物“似与不似”——由形写神,物我一境——所写似物非物,意在写人——写时曲尽“物”之妙处而寄情其中。

思路:物——情

物——理。

——要抓住诗歌中所表现的“物”的主要特征(某一与诗人情感相吻合的特征)——揣摩诗中的比喻意和象征意。

①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志向情感 。

②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

③借物喻理——.劝世道德箴言

(物之特征具多面性,诗人写时“只取一瓢饮”;诗人性格、经历各异,故同咏一物,诗歌主题可能有差异。但因文化积淀,不同诗人对同一“物”的吟咏,所抒之情感也可能相同,注意诗歌具体的意境)

如王勃《咏风》“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借“风”而起兴,结句表达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要在诗坛上引领风骚的志向。

【物象象征意义举例】

松——傲霜斗雪,刚毅坚强,不畏艰难,高洁,正直、坚贞,不谄媚权贵。具有高风亮节。

梅——坚强,,高洁、超逸、傲岸,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也有以梅自喻,写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或表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虚心劲节,不随流俗、不畏风霜、刚直不阿、宁折不弯、孤高刚劲。

菊——卓尔不群,坚强、、坚贞、高洁、宁死不变节(如宋人郑思肖《寒菊》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或隐者形象。

兰花———朴实与纯真,不事雕琢,有卓尔不群、宁静之美。具有美女似的纯洁,君子似的风范,勇士似的气概。也喻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谊。

但陈子昂《感遇》(其二)咏兰:“兰若生春夏,苹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凤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首联写兰叶的茂盛,领联叙兰花兰茎的艳丽,须联述兰在秋风中遭到打击,尾联叹兰的一生劳意无人理解。诗人通过对兰的咏叹,寄予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心。

3..写景诗 ——“一切景语皆情语”

⑴写法: ①写景抒情——先写景,后直抒胸臆。

②情景交融——全诗皆写景,但融情于景,注意景物色彩,特别是注意常用的寄托某种情思的意象(景物)。

例: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对仗工整,看是句句写景,实则字字含情,情景交融。开头两句描写明媚的春景图,流露出诗人喜悦之情。后面两句“千秋”与“万里”相对,表现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浩茫心绪,卒章见底,关键词(诗眼)在“万里船”。门外所泊是来自东吴的“万里船”。可是诗人却有船行不得,有家归不了。只能倚窗见到千年不变的茫茫雪山,满眼异地风光。再回想去年官兵收复河南河北,诗人就想“青春作伴好还乡”,可是一年已过,春天又至,诗人仍然淹留他乡。于是喜悦之情随着视线的转移而消逝,代之而起的是无限思乡之情,以至心随白鹭和东吴万里船俱往故乡。最后乐景却反衬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⑵写景诗类别及其常常抒发的感情:

田园诗

原是歌咏恬静悠然情景的田园生活。如东晋陶渊明一些诗曾被称为“田园诗”代表作。某些诗人不满现实,退居乡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流露出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远离尘嚣,表现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的高洁品质。

——对于趋膻逐臭的官场生活的极大憎恶。

——隐逸田园、躬耕陇亩的喜悦、闲适的心情。

——弃官归田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安贫乐道的思想。

——表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典型的耕读生活。安贫乐道的思想。

田园诗有浓郁的人文色彩,不仅描写美丽的田园自然风光,还涉及农事方面的內容,是农业文明的产物。《现代汉语词典》“田园诗”词条解释:“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的劳动为题材的诗”因此一些田园诗也表现以下主题:

——描写农村勤劳、淳朴、安乐的生活情景。

——描写江南稻乡安静富庶的田园风光。表现盛唐时期农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和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庆丰收、与民同乐的情感 。

——对农村劳动生活的热爱之情。

——辛勤劳动,秋收时的欢快心情。

——男丁戍边,田里只有妇孺老人耕种,土地荒芜,揭露战争带给农民的深重灾害。

——反映了农村凋零残破的情景。

——闵农、怜民的思想感情。即对农民们艰苦生活的同情。对官府的赋税徭役繁重,残酷剥削农民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表示强烈的不满。

——对比农民的痛苦生活,为自己过着不劳而温饱的生活表示疚愧和自责。

——讽刺嘲笑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识的城里富贵人家。

——把农家苦与王孙乐对比,表达希望农民与王家“不饥不寒,上下一般”的美好理想。

写田园诗的主要有:晋代陶渊明,南朝的鲍照、江淹、沈约、谢脁南北朝的庾信,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有王维、盂浩然,此外唐朝诗人张籍、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李绅、元稹、姚合、温庭筠、司马札、皮日休、聂夷中、陆龟蒙、杜荀鹤、颜仁郁、可朋、韦庄、王驾等。李白、储光羲、高适、杜甫、元结、袁高、戴叔伦、韦应物、孟郊、王建、颜仁郁都留下田园诗达到佳作。

山水诗

个人心灵的写照,也是时代思潮在诗国的投影。

——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境界。表现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意愿。

——甘于淡泊、守拙归真。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冲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的胸中之景——意境。

——远离尘嚣,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

——隐逸山水的喜悦、闲适的情感。

——表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表达希望、喜悦之情,热爱大自然之情。

——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宁静平和的心境,“旷而且真”的怀抱的自然流露。

——表现自然恬淡的情趣以及掩盖不住的内心的孤清和寂寞之情。

曹操《观沧海》——汉以前唯一完整的山水诗,全诗不加作者主观抒情,只作客观描写,是汉以前所未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主要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谢脁,唐代的孟浩然、王维、李白,宋代的杨万里和范成大等。唐代诗人几乎都写有山水诗,杜甫和宋代的梅尧臣、苏东坡、王安石、陆游等大诗人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③四季图及其它风景诗

——希望、喜悦之情 ,热爱大自然之情。

——自伤迟暮,独守闺房,感伤青春易逝,佳人(良人或家人难再);或感叹物是人非,昔盛今衰;或抒发亡国之恨。

——感伤物是人非,人生短暂,报国无门,功名难就。

——怅恨离别,思念家乡。

(想象诗歌画面,融绘画欣赏技法于其中。从动静、虚实、形、声、色、点线、面对比等去欣赏构图美、形象美、色彩美和意象美,抓住诗眼挖掘深意)

4.边塞诗和战争诗:

诗文思路:塞外景物——戍边战士的情怀。

——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显示祖国河山之壮美,抒发戍边将士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之豪情。(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

——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示戍边战士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为国捐躯的决心。

——写边塞的风光或思乡怀人的情怀。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之情。

——表达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诉连年征战之苦,思乡思亲之苦。(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

——通过征夫怨妇侧面写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

5.赠别诗和悼亡诗:

两类诗共同点:

较其他类属作品,情感更为挚厚、强烈。

——古语: “悲莫悲兮生离别。”

②展现出主体意愿与严酷现实的矛盾,前者 “欲留不能,欲舍不忍”,后者 “抚存感往,物是人非”,以感情的悲剧性冲突和心灵的巨大波荡唤起读者的共鸣、同情与悲悯。

⑴送别诗:

①重团聚、怨别离,诗中除了抒发恨别之情外,往往蕴含其他思想感情:

A.建功立业的豪情

B.壮志难酬之惆怅

C.被贬之愤懑

D.忧国忧民之情.E.男女之情爱

F连年战争,有家难归之悲愤

②注意想象诗中描写的景物所蕴含之感情。

古人送别多在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或都门外。

可供作者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

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 “人化的自然”,———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

③领会诗中典故含义。(注意注解提示或联想已学过的诗歌。)

④化用前人诗文,如:

萧萧斑马、携手相看泪眼——写离别

六郡良家子、霍去病、魏大——表为国立功之志向

⑤注意细节描写。

⑥注意谐音——“柳”谐“留”,“秋”谐 “愁”,“丝”谐“思”。“晴”谐“情”, “莲”谐“怜”,爱怜,借以表达爱情。

⑵悼亡诗——多是感怀亡妻之作。从魏晋南北朝潘岳悼亡妻的三首代表作起,后人感怀亡妻的作品多沿袭之,用"悼亡"为题。——悲叹“双栖一朝只”、“比目中路析”——表达悼亡的痛楚和哀伤。

①诗中所写地点或物象:

【地点】

⑴闺阁庭院———亡妻生前所生活的空间。——“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睹物思人,黯然伤神。

【物象】苔径凉阶、弱蕙衰兰、芜闺尘窗、孤帐空床、长簟床空、室虚悲风、残灯虚座、余墨遗芳、翰墨馀迹、遗挂在壁、朗月胧胧、针线犹存————物是人非,凄寂而清冷、衰颓而黯淡。

⑵墟墓间——怅恨阴阳两分隔,表现“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的伤逝之情。

【物象】坟、墟墓、落叶、孤魂、凄凄朝露、烈烈夕风。

【其他词语】茕茕

徘徊、踟蹰、不忍、未忍

②历代著名诗人如潘岳、鲍照、韦应物、孟郊、元稹、李商隐、梅尧臣、苏轼、黄庭坚,一直到明代的于谦和清代的吴嘉纪、厉鹗等,都有悼亡诗流传。

6.乡思诗、.行旅诗、记游诗。——表现愁肠百结,思乡怀人的主题。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思路:写物象——触“物”生情——抒情。

①注意所写物象:如:黄昏、落日、枯藤、老树、昏鸦、倦鸟、流水、孤雁、鸿雁、秋雁、万里船、孤舟、浮云、杨柳、明月、残风、笛声、歌吹、鸡声、茅店、寒灯、孤影、夜雨、孤灯、风烟、家书、书札、梦、乡关、等。

②乡思诗还有写节日之乡思。如佳节、重阳、寒食。

构思上“以超极表至极”——把乡思之情推到极点之后,又往前推进,超过极点——虽有悖常规,却合情理。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书朔方》)划线句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乡思之情得到超强表现,微妙真实。

7. 咏怀诗——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也有的咏怀诗叹世道不予我生、伤夫妻离别、苦人生短暂(人生若尘露)、哀朋友遗弃,即抒发嗟生、忧时、愤世、疾俗等思想感情,如阮籍的咏怀诗。

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咏怀名作。

8. 游仙诗

——历代文人被压抑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不平则鸣的文艺成果。在浪漫的想象之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建构理想中的仙境,以寻求对现实环境的解脱。宣泄心中的愤懑不平,表达对时局的无可奈何与失望之情,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精神和离经叛道的气质。

(也有写道家求仙求长生不老的游仙诗。)

9.悯农怜民诗——讲农民劳作之苦,或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或苛捐杂税政策,表达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10.家庭生活、亲情之乐或.农家、渔家乐与苦

11. 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运用含蓄的手法,往往是同讽刺相结合在一起的。

12. 闺情诗———是以女性为主题的的描写女性心理情感的诗篇。——归结“怨”字。

①宫怨诗——反映皇宫内妇女生活的怨诗,——写皇帝喜新厌旧和封建社会红颜衰老而被遗弃的可悲结局。表达诗人对宫中广大嫔妃不能自主命运的深切同情。(如王昌龄的《春宫曲》《长信秋词》,李白《玉阶怨》,杜牧的《秋夕》,白居易《后宫词》,张祜《宫词》。)

②征妇怨——妇人独守空闺,对远在边关的良人(丈夫)的思念。良人可能是为了功名,但更多的却是被征调入边关。诗歌既有战争早日结束、良人早归的期盼,也有对战争的诅咒。亲人不得相见,无尽的思念只好寄托在梦里。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休教树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但是更可怕的是春闺梦里人已经成了无定河边骨。

③商妇怨——商人重利轻别离,留下妻子独守空房,商人妇因爱而生怨。如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于弄潮儿。”

④情人怨——担心自己命运、或抱怨自己被抛弃。也有写对爱情的向往。

13.干谒诗——为得到对方的赏识和录用而作,诗中表现自己的才华,抒发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含蓄是好的干谒诗的必备条件之一 传统的主题(思想感情):忧国伤时

建功报国

思乡怀人

生活杂感

长亭送别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

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登岳阳楼》、《阁夜》。

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李白《蜀道难》、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出塞》

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离骚》 *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石头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杜甫《咏怀古迹》、《蜀相》。

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

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白《将进酒》

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坦陈心志的告白

上一篇:旅游项目建设汇报范文下一篇:林业站长工作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