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教育发展分析论文范文

2024-07-26

行政管理教育发展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在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企业之间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强烈。为了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市场的发展变化,国有企业需要对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进行改进调整。采用合理的方式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维护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国有企业在管理上有一定的不足:管理理念的落后,管理体系也不够完善、人力资源的配置缺乏灵活性、考核制度以及工资制度相对落后、使在国企工作的人员没有干劲,遭到人才的流失。为了转变现在国有企业存在的不足,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定符合国有企业发展的考核体系,实行奖惩机制,提高人力资源在人才配置方面的灵活性,制定人才招录机制,使国有企业向更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对策

现代社会不断的发展情况下,中国的经济体制不再是单一性发展。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多种所有制企业迅速发展,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效率更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大挑战,所以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推进国有企业制度的改革,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这样才能更有效的避免人才的流失,使国有企业更好的适应现在的经济形势。

1、强化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转变管理方式

人才对于每一个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力和物质相互结合才能使企业往更好的方面进行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样能够推进国有企业结构上的改革,使国有企业能够有更高素质的人才。旧的管理体制虽然加快了企业的发展方式但在发展速度上受到限制,不利于企业的创新和体制改革。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发展方式的改变才能使企业业务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

1.2 有利于实现人才储备

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做好人力资源的吸收和引进的工作,也要做好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比较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可以为企业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人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还能避免人才的流失,减少因劳务纠纷所产生的风险,使国有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提高国有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可以提高国有企业发生变革时员工的认同感和企业发展的核心凝聚力,促进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1.3 有利于企业内部资源整合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相对,在内部部门的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国有企业的内部结构相对复杂,所以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更要做好相关的规划和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配合。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内部资源进行整合,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减少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企业发展经营的目标相结合,进而实现企业经营的目标。

2、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

2.1 管理理念落后

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在经营过程中管理理念的缺失,无法更好的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的形势。对现在的市场国有企业稍微显的无助,通过学习和摸索,积极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方式,把适合自己管理的地方运用到国有企业上来,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没有和具体的工作需要相结合,从而使工作的标准和相关的工作流程与实际的经营存在差别,人力资源的体系不健全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培训和开展工作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国有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更好的管理。

2.2 战略管理投入不足

国有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比较落后,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投入不足,导致很多国有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对不重视。当国有企业发生成本的缩减时,企业首先是对人力资源管理上减少成本,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只重视短期的效益,这样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这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而改变,没有从长远的角度来对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进行规划,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效的。

2.3 考核机制不完善

要想使企业能够稳定的发展,考核制度是必须完善起来,完善的考核体系能够激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国有企业的领导人主要是以国家任命所产生,即使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的性质以及促进了经济建设,但这种任命的方式有一定的弊端。比如领导人对该企业的发展现状不够了解,导致国有企业在人才分配以及收入分配上缺乏相应的灵活性,不能让工作人员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完善的考核机制是每一个企业所必要的。

2.4 激励机制不完善

激勵制度不完善,就会使工作人员没有干劲,感觉干好干坏都是一样的,这样对想积极干好工作的人员遭到严重的打击。不同地区不应该有一样的薪资标准,应该于当时的城市发展水平相匹配,这也造成了很多的国有企业落后于其他的企业,不能留住人才。人才的流失,会使整个企业没有活力,尤其是一些年轻骨干更倾向去其他企业。国有企业也应该有合理公平的晋升机会,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励工作人员,而且公平、公正的晋升对工作人员是一种积极的、富有成就感的激励方式,对工作人员能力的肯定。这样会有效的避免人才的流失,使企业更具有活力。

3、提升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对策

3.1 转变管理理念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可以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对企业发展提供适合的人才并对有关企业人员进行培养。重视人才的企业才能更持久的发展,人才是企业的核心力量,在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时,应该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将人才作为固定的资产,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让工作人员充分实现人生的价值。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的情况,对内部机构进行合理调整,了解工作人员的真实要求,做到责任落实到个人,相互之间不推诿,来降低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传统的企业培训的系统也不够完善,对员工的培训还是老带新的方式,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方式,所以导致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偏低,所以转变管理理念才能使企业更持久健康的发展。

3.2 深入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经济业务的发展,需要以发展的思维来看待企业整体的发展,当企业内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是都会对整个企业中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发展重视起来,利用好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有企业的经营中,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与培训,为国有企业提供符合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同时国有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在思想上进行转变,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将人力资源和企业发展的战略相结合,防止人力资源对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发展出现脱节,实现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主要位置。

3.3 完善考核机制

国有企业应与时俱进,优化完善考核机制,但不要盲目的学习其他企业的考核机制,应当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人才管理方式。应当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其他企业的人力管理经验,来完善国有企业工资合理的分配和绩效考核的制度,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要优化工作人员的晋升渠道,给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企业做到知人善用,发现人才,才能避免人才的流失。

3.4 完善奖惩机制

完善奖惩机制,鼓励员工通过合理的竞争来不断的提升自己,企业应做到奖惩分明。为企业做了一定的贡献就应该受到奖励,这样其他工作人员才能更积极的工作,发挥他们应有的才能。鼓励并且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在工作中得以施展,更好的体现他们的价值,激发企业整体的发展能力,同时企业做好奖惩制度的监督,保证落实到位。

4、结束语

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国有企业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才能更好的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撑。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完善考核和奖惩机制才能更好的留住人才,并使人才发挥他们潜在的能力,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国有企业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形势。总之,现在的企业竞争已变成人才的竞争,如何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才是企业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范姗姗.国企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思考[J].管理观察,2019(34):45-46.

[2]钱涵.新时期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2).

[3]李淑娟.新时期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其優化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7):73-74.

行政管理教育发展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高职院校把事关生存发展的竞争力放在自身应具有或所具有的校园占地面积、房产建筑、教学和实习设备等各种资产、资源的“硬实力”上,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具备生存发展竞争力最关键的要素是建立在“硬实力”基础上的“软实力”,即高职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办学融战略文化、战略思维、战略管理于一体的战略能力。

【关键词】软实力;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竞争;要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的信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个人、行政个体、企业单位、国家民族都会加强自身的文化、思维、管理建设,从而提高自身的生存发展竞争能力,保证自己能够在各个方面适应瞬息多变的多元化世界。然而如何理解文化、思维和管理建设并将之放在战略的高度上去思考和运作以提高自身的战略能力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张文木教授在其《战略能力决定国家命运》一文中就国家层面阐述了战略能力是决定命运的关键要素,并详细地解说了“国家战略能力,是战略文化、战略思维、战略管理的有机统一。战略文化是国家公民的整体政治意识,即捕捉国家生活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意识。国家公民的战略文化是国家战略思维生长的土壤。战略思维是知识群体的政治认知能力。如果说战略文化是国家战略的感性认识,那么战略思维就是由战略文化抽象出来的理性认识,战略管理是进入实践的战略思维和战略文化,它更多的是国家领袖阶层的事,战略管理能力源于战略思维能力。”其实除了国家之外,任何个人、行政个体和企业单位也都面临着“能力决定命运”的问题,高职院校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性质有别于普通教育的职业技术教育行政个体,把事关生存发展的竞争力建筑在自身应具有或所具有的校园占地面积、房产建筑、教学、图书和实习实训设备等各种资产、资源的“硬实力”上,却不重视或忽视自身文化氛围、思维认知和管理能力等“软实力”的建设,必然会走上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的误区,进而丧失生存发展的竞争能力,终被社会淘汰的绝路。实际上,具备生存发展竞争力最关键的要素是建立在“硬实力”基础上的“软实力”,即高职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办学融战略文化、战略思维、战略管理于一体的战略能力。如何摆正自身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如何在搞好“硬实力”建设的基础上认识和拥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的战略能力,是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识和尽快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教职员工国家教育的整体政治意识,建立浓厚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是提高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提高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国家教育整体政治意识,建立学校浓厚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是提高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竞争力的基本要素。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强调大力发展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实施教育并轨,优胜劣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加强。当前,国家对教育体系进行了重新洗牌,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对从属于国营大中型企业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功能的剥离已经基本完成,这为充实和加强职业技术教育高职院校从单一的行业功能向综合社会功能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企业剥离出来的行业职业技术教育高职院校和原来的社会职业技术教育高职院校实施重组、整合以强化学校机能和资源的共享。然而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却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尤其是一些刚刚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职院校,存在着师资和行管值数严重倒挂的现象,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主人翁”意识不强。所谓“校兴我荣,校衰我亡”的生存发展意识淡薄;所谓“国家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国家兴”的国家教育整体政治意识全无,学校教育战略文化氛围的形成根本无从谈起。这对高职院校为适应国家整体教育发展走向和如何提高自身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生存发展竞争力的教育战略思维提供生长的土壤形成了严重的阻碍。

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活动来解决师资和行管值数严重倒挂的现象,注重培养每一位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其具有高度的国家教育整体政治意识、职业技术教育意识与学校生存发展竞争意识,时刻捕捉国家整体教育发展走向,职业技术教育在其中的位置以随时适应国家教育形势,提高学校生存发展竞争力的意识。使得教职员工明白自己就是学校的主人翁,真正从思想上明确树立“校兴则我荣,校衰则我亡”,“国家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国家兴”的正确教育观念。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今后,职业技术教育高职院校知识资本的价值将得到更加普遍的衡量和报告。对于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上面的价值——有关高职院校在办学和教学的开放转型(传统的教育思想及办学理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和改革探索)、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联办教育、师资培养、师资交流、学生生源质量和毕业学生投放市场份额)和产学研结合(高新科学技术及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投入产出的重要绩效),将是国家、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高职院校的一项最基本的要求,这个要求对促进职业技术教育高职院校能够有效运作的“软实力”建设将是一个有机的提高。高职院校教职员工国家教育整体政治意识形成的浓厚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必然成为高职院校适应国家整体教育发展走向和如何提高自身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生存发展竞争力的教育战略思维生长的土壤。

二、明确知识精英群体定位,将教育战略文化的感性认识抽象升华为教育战略思维的理性认识,是提高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如果说提高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国家教育整体政治意识,建立学校浓厚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是提高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竞争力的基本要素;那么明确定位学校知识精英群体,加强其国家教育政治认知能力的培养,将教育战略文化的感性认识抽象升华为教育战略思维的理性认识,就是提高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然而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如何定义学校知识精英群体,如何重视、提高知识精英群体的国家教育政治认知能力的培养,如何有效地吸纳社会知识精英群体为学校生存发展献计献策,将学校教育战略文化氛围形成的感性认识抽象升华为学校战略思维的理性认识上却陷入误区。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校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精英群体,社会精英群体是学校教育的有机补充,只是将他们统一地摆在学校教职员工的个体位置上或可有可无,根本谈不上什么知识精英群体的明确定位,其国家教育政治认知能力的培养和社会资源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也就无从谈起,这样就使得学校即使拥有浓厚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的土壤,却没有将教育战略文化的感性认识抽象升华为教育战略思维的条件。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提高教职员工国家教育的整体政治意识,建立浓厚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的土壤基础上,真正认识到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的知识精英群体,是提高学校生存发展竞争力的中坚力量,并给以明确的定位,进而加强和提高教师的国家教育政治认知能力的培养。这项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要通过个人学习、个体和集体调研、教代会、校长办公会等多种组织和活动形式提供学校教育战略思维形成的条件。注重师资的“学历继续教育”和“双师型”培养;注重专业理论教师定期下现场锻炼,感受企业一线生产对知识和新型劳动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接受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继续教育,使其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走出校门,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或邀请政府教育、劳动部门的管理人员、企业人事和劳资管理人员及现场专家为专兼职教师。高职院校必须把学校教师知识精英群体与特聘社会知识精英群体紧密结合起来,将其凝注成学校具有较强的国家教育政治认知能力的强有力的知识精英群体队伍,在学校教职员工国家教育整体政治意识形成的浓厚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基础上形成统一的对国家整体教育发展走向,职业技术教育在其中的位置以随时适应国家教育形势而决定学校办学努力方向的政治认知,从而为学校领导层实施在“硬实力”建设基础上注重“软实力”建设,以“软硬”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理念、运作及其管理知识治校的战略管理打下将教育战略文化感性认识抽象、升华为教育战略思维的理性认识的良好的人文思维基础。

三、学校领导层高瞻远瞩的宏观与微观战略管理能力,是提高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竞争力的决定要素

学校战略管理是学校战略思维和战略文化的具体实施,由此说明了学校领导层具有高瞻远瞩的宏观与微观战略管理能力,是提高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竞争力的决定要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之语境下的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移,国家、社会、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有了崭新的认识,对待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理念、运作及其管理的“软实力”建设,需要像对待任何其他资产或资源等“硬实力”建设一样去建设。因此,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应当把建立在战略文化和战略思维基础上的办学理念、学校运作及其战略管理的“软实力”建设,计入学校运行适当的过程和系统,并列入其运作的各类资产及资源的资金投入产出的盈负表。

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在进行学校教育战略管理时,并不是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各类“软信息”管理的延伸。而是要把学校教育战略文化感性认识抽象、升华为教育战略思维的理性认识,并将其落实在具体的学校战略管理上。要想成为一所建立在以“硬实力”为基础上的具有很强的战略管理“软实力”,能为国家、社会提供优质劳动型职业技术人才的综合性职业技术教育高职院校,就必须拥有一个含现代通信手段,以服务器、工作站为主体的校园局域网和连接至互联网的网络设备、自动化无纸办公系统及人文管理在内的信息基础结构。因为它便于进行学校教育战略文化、教育战略思维和教育战略管理的组织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获得与输出信息基础方面,技术工具虽然重要,但关键在于掌握和使用技术工具的人。因此,学校领导层在实施教育战略管理时,要让整个学校团队内部必须形成知识就是力量的风气,必须加强人文环境的管理,人们必须具有共享知识的愿望,从而提高学校教职员工国家教育的整体政治意识,形成浓郁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进而加强和提高教师知识精英群体的国家教育政治认知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较强的教育战略思维能力。

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必须从计划经济的桎梏中挣脱出来,打破自我封闭、保守僵硬的观念,加强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以信息技术作为推动力,以学校和学校、学校和企业、学校和社会以及学校内部各个学科部门的有机结合和协调为主导来规范和强化教育战略文化氛围的形成、教育战略思维能力的建构和战略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实施形成浓郁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具备较强的教育战略思维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不能片面地去理解和阐释教育战略文化、教育战略思维和教育战略管理。因为实际的情况是,教育战略文化、教育战略思维和教育战略管理涉及广泛的活动,它们共同的主题就是使用信息,共享知识、资产和资源。而这也就意味着面对市场经济的压力和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高职院校领导层必须最充分地利用所拥有的知识、资产、资源和共享社会资源,也即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活动地实施在学校有效地形成浓郁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使得知识精英群体具备较强的教育战略思维能力,进而提高领导层的战略管理能力。

高职院校领导层在宏观战略管理能力的实施上,要以校长办公会、教代会的组织形式通过战略决议,坚决抛弃所谓追求普通教育高校办学方式的办学理念,给自己办学以“就是为国家、社会培养劳动型知识技术人才”的明确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坚决抛弃所谓“三年转型、五年定型、十年升本”的不切实际的虚妄空想;坚决抛弃不切实际的追求校园面积、房屋建筑、设备资产“高、大、空”的负债运作。在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国家、社会关怀、支持,脚踏实地搞好学校“硬实力”建设的基础上,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和短期工作计划,以与学校专业紧密相关的企业为依托,面向社会,实施专业技术相关学校之间的有机联合,扩大办学思路和水平,消灭计划经济等级观念下产生的人浮于事的怪现象,精简机构或对有关机构实施必要的转制,做到发挥人的真正作用。建立校园网络并连接互联网,充分利用网络通信媒体,建立各类数据库以加强信息检索和文件管理,把学校能够正常运转的技巧输入进去,作为学校的资源随时加以利用,形成浓郁的教育战略文化氛围。将教育战略文化感性认识抽象、升华为教育战略思维的理性认识。

高职院校领导层在微观战略管理能力的实施上,要指导、监管各职能部门开展工作。招生就业部门要做到坚决抛弃买卖生源的现象,及时研究分析、获取企业和社会市场对各类最新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动态,建立健全招生就业和职业技术人才社会追踪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及时获取中等普通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部门或社会组织输送的人才信息档案,为在校学生建立毕业信息档案并通过招生就业和职业技术人才社会追踪系统平台及时向社会传输,使社会和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生源需求、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学生培养、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学生毕业信息等学校运作动态。教学实训部门要做到专业设置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坚持系统连贯教育的长班教学和提高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的短班培训相结合;注重教学质量,认真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学生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条例;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办学,探索校内学生网上选课和学生在外实习实训时实施网络远程教育的可行性;及时了解企业对提高职业技术人才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工种的扩展需求,全方位、合理地向社会、企业全面开放或建立联合实习实训场地、职业技能鉴定。共同申请和承担职业技能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职业技能鉴定,从而保证学校在人才、人力资源开发上能够紧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科研与后勤部门要发挥职业技术教育高职院校在产学研一条龙基础上的高新科技实用研究开发的重要作用,要做到及时收集研究国内外的最新科技动态,努力争取校际、校企之间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共享,大型仪器设备基金的对等开放使用,共同申请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与投入使用,通过高新技术科研成果的拍卖或转变体制,将所属科研机构由事业型单位向企业型单位转制,努力将技术产品单一化向社会多功能化转变,使得产品科研投入与成果产出一条龙,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并向社会推广,从而保证真正做到知识、资产和资源的社会性共享。

【参考文献】

[1]张文木.战略能力决定国家命运[N].环球时报,2007-02-01(11).

【作者简介】袁星新,男,湖南株洲人,供职于衡阳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研究方向:汉语教学。

行政管理教育发展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我国社会证书考试机制改革正处于攻坚期,这种攻坚既是对以往改革成果与经验的总结与归纳,又是对现阶段改革目标与行为的调整与评价,更是对未来发展蓝图的构思与规划。而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三维对接中,突显出理论引导对社会证书考试机制改革的极其重要性与极端紧迫性。本文试图从人力资本开发、教育社会化、市场经济等等现代理论的视阈,探究我国社会证书考试机制改革内涵与外延,为我国社会证书考试的管理机制、认证机制、资源机制的改革提供必要借鉴。

关键词:社会证书考试;机制改革;理论视阈

作者简介:李斌(1974-),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网络教育;曾青云(1958-),男,江西吉水人,江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

课题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社会证书考试与学习培训协调发展研究”,主持人:郑义寅。

我国社会证书考试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改革主要是解决当时的社会证书考试规模与市场需求的矛盾问题,并没有触动最为重要的运行机制问题。进入新世纪,在我国社会证书考试发展迅速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开始浮显,考试机制改革风起云涌。而密集型机制改革部署与不断展开的改革实践昭示,我国社会证书考试以外延性发展为主导的发展思路,正逐步被以内涵性发展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所替代。这种发展思维的转型,不仅阐明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证书考试的本质关系,强调了现代学术思辩对社会证书考试机制改革实践的影响,同时也在更宽更高的界面上,促发人们从非制度化教育理论、非学校教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谐社会理论、教育公平理论、资源投入理论等等现代社会科学视阈,对社会证书考试的管理机制、认同机制、资源机制等三大改革,进行既重理论意义又重实践效果的深度反思,寻求理论与实践匹配、发现理论与实践差异,以便为社会证书教育未来关联边界变化与发展方式变迁提供认知支撑。

一、社会证书考试管理机制改革的理论溯源

我国社会证书考试管理机制改革的时代特色鲜明,面对的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广大考生的极切期盼,体现的是国家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改革创新”的科学发展观。

(一)社会证书考试管理机制改革的意识缘起

管理机制改革是我国社会证书考试改革的重中之重,与其他教育制度不同,社会证书考试并没有对管理机制进行单一性改革,构建与“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或“成人高校招生教育”相似的集权化管理机制。虽然在某些领域,比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为了理顺考试体系,通过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关社会证书考试管理机制的变革,以更好地解决自考事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矛盾问题,但考试管理机制的基本框架并没有改变。管理社会证书考试的实际运行中,多元化与行业化仍是我国社会证书考试管理机制的主要形态,例如劳动、司法、教育、人事等部门都设有专门的考试管理机构和运作机制。尽管从社会证书考试整体发展上看,这些以行业划分的专业证书考试管理机制都有可取之处,但却有分而治之和划地为牢之嫌,且带来诸如增加考生负担、发展目标冲突管理、政出多门,有限资源内耗、考试要求差异、考试行为失衡等等诸多弊端。这也意味着,在现阶段甚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多元化还将是我国社会证书考试管理机制改革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以国家考试院及各省市区考试院成立为标枳,我国社会证书考试和多元化管理机制改革表现出抻展势头。然而,面对我国社会证书考试现况,社会和学界对管理机制改革有两种不同的解读:一种理解从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为依,认为社会证书考试作为一种社会化的教育体系,其管理机制应当符合“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社会公共组织和社会其他组织两大类”的认识要求,多元化管理机制是应有之义。另一种解读,则以现代组织结构学理论为据,认为社会证书考试作为国家权威性教育体系,其权威性与命令性必须相一致,命令统一性原则有助于保持权威性的连续性,如果命令统一性遭到破坏,就可能造成管理者或被管理者的冲突或次序紊乱,而社会证书考试的多元化管理机制的存在,则与有悖于上述理念。从某种认识而言,无论是公共管理理论抑或行政学理论,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证书考试管理机制改革的本质、定位、取向等等理论性问题,更勿论对其社会实践的可操作性指导了。

(二)社会证书考试管理机制改革的学术争鸣

作为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兴起的新型教育类型,社会证书考试的发展应与终身教育理念国际风行密切相关,也是非学校化教育思潮在我国引入与推进的因果,表现了人们对制度化教育体系与“学历社会”的抵触。因而,我们在关注社会证书考试管理机制改革的争议时,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社会化教育理论发展现状。实践显示,尽管不少人都认为主流社会化教育理论已相对完善,许多结论已成社会共识,但必须强调的是,正如富尔所指出的那样“传统的公式或局部的改革,不能满足有待完成的新任务和新职责对教育的空前需要”,主流社会化教育理论虽然可以解释社会证书考试管理机制的本质与定位问题,却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证书考试管理机制的体系与结构问题,也不能解答什么样的管理机制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

上述问题还可让人回味曾经关于教育产业化与教育社会化的论争。“教育产业化”论者依据市场经济理论,认为教育尤其是成人教育,通过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在以教育成本分摊为主导的机制运行过程中,可以实现对现有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有利于学校教育的资源的流动与增长。而教育社会化论者,同样证明通过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最佳组合,充分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也能达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的结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特别关于教育经济学理论的完善,使人们认识到教育产业化虽然可能对推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甚至快速增长,但却是以将教育当成营利的行业,片面运用国有企业改制的思路来“改造”教育,忽视了教育的公共属性,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公众造成误导,并成为部分民办学校的出资者和举办者牟取利益的依据,有悖于教育的根本宗旨与责任使命,这场争论被政府叫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由此,在这场论争中,教育社会化论者胜出,教育社会化理论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包括社会证书考试发展的基本理论支撑。

(三)社会证书考试管理机制改革的理论支撑

尽管目前有关教育产业化与教育社会化的争论已告段落,但所得的结论对于社会证书考试管理机制改革并不十分切适。其主要原因是,人们还不能从教育产业化与教育社会化的争鸣中,得出从根本解释社会证书考试管理机制改革诸多难题的信息或结论,包括对它的性质与取向、体系与结构,方式与行为等等核心问题的合理注释。而社会证书考试实践表明,社会证书考试管理机制改革要符合社会发展与广大群众的需求,必须在管理体系与考试体系改革两个方面有所破题,其中“管理机构统筹化”和“考点设置城乡化”是重点与亮点。这不仅表现了社会证书考试管理机制的权威性,又体现了它的社会性,更重要的是表现了社会证书考试管理意识的增强和管理行为的强化。因而,社会证书考试还需要在更为广泛与更为深度的理论界面上,寻获相关理论支持。

目前,我国社会证书考试管理机制改革的认知基础主要是非制度化教育理论,以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概念和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概念为主要理论导向。虽然非制度化教育理论对社会证书考试现行管理机制的“坂结化”与“狭隘性”弊端有诊治功效,对其在一定范围内能降低了考试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实现的特点有彰显之实,但这些理论对于诸如,如何形成全新的与综合的社会证书考试系统和考试管理理念?如何促进现代化与社会证书考试管理机制改革相融汇?如何使社会证书考试管理机制成为一种“可以为每个人创造一种将生活的时间转变成学习、分享和养育的机会”的社会系统等等实践性问题的诠释则显得力不从心。从某种视角上甚至可以说,虽然非制度化教育理论还在发展,无论是非正规教育概念还是非学校化教育理念,至少在关于社会证书教育管理机制构建实践问题上,还存在重大理论缺撼,这也是我国社会证书考试机制改革迄今尚未有根本性的突破的深层因果。

二、社会证书考试认同机制改革的理论索引

我国社会证书考试认证机制改革势在必行。就理论意义而言,证书认证机制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包括认证标准制订、认证制度建设、认证机构布局、认证评价体系建设等很多方面,而我国社会证书认同机制的改革同样走一条特色化之路。

(一)课程互认试行的理论困惑

目前,我国社会证书考试的快速发展也突显出行业证书应用范围狭隘,社会对证书认同度不高,证书效用力较弱,应试者精神与经济负担增加问题普遍。甚至出现由于行业竞争缺乏协作和无序,导致证书的发放和使用相互排斥或互不承认等极端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开始积极探索社会证书考试认证机制改革之路。在某种意义上,推进社会学历证书考试的内部课程互认是改革的破冰之举,甚至可以说是社会证书机制改革的前导,比如在普通高等教育序列获得专科学历进行自考“专升本”,或者在普通高等教育序列获得本科学士学位进行自考“二学位”考试,自考部门以普通高等教育为参照系,也作出了可以免考一部分课程的规定,但不涉及自考与其他高等教育形式之间的课程认可。尽管此类课程互认的范围不大,但这种证书认证机制的初级改革,是在社会证书考试基本没有实行机制改革,或者更为精确的说是没有进行大层面的管理机制改革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与我国其他教育制度改革思路差异很大。

面对这样窄性一个改革思路,社会和学界仍有 很大争议。持制度化教育论者认为,从理论上来讲,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各有其侧重和特征,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法也有很大差异,彼此之间的学习课程相互替代缺乏现实基础。因而,在教育社会化和推进教育分平的环境下,构建规范化的社会证书考试体系比推进证书认证机制改革更为重要,决定社会证书考试效能的核心因素,更主要地体现在规划考试机制建设方面,学历考试课程互认对推进社会证书考试或推进社会教育公平方面的实际意义十分有限。这种观点加快构建规范化社会证书考试制度提供了支持。而持非制度化教育论者则认为,社会考试课程关系的改革,应是社会证书考试机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径,这与是社会证书考试认证机制改革的前导,更是推进教育社会化和教育公平的的前提。

相比较,争论的焦点还是认证机制建设问题,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持制度化教育观点或是持续非教育论者,都没有从理论的高度上,直面社会考试课程互认的状况进行正面诠释与解读,仅是作了些表象性阐述。更值得注意的是,非制度化教育理论作为我国社会证书考试建立与发展的基础,明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证书考试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功能等理论问题,但没有回答在多类考试与多元管理的环境下,课程互认要在怎么样的范围内或达到什么样的层度,才能达到社会证书考试认证机制改革的要求等等的实践性问题。以此相适应,这些理论上的困惑带来的是实践上的困顿,尽管社会对课程互认改革的呼声很高,广大应考者期望很大,然而此类课程互认改革之路却似乎更为“任重而道远”。

(二)证书互认推进的理论迷惘

我国社会证书考试认证机制的另一重要改革是试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之间的互认。湖北省曾在试点基础上开始推行“双证”之间的互认,即对全日制在校学生实行“一教两证”,即同时颁发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对社会人员实行“证书换文凭”,即持有一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时限不超过6年的人员,可以按照规定的办法和程序,将职业资格证书折算为学分,达到规定即可获得相应的文凭。对此学界争议颇为激烈,有人认为,“双证互认”肯定是不行的,与国家的教育体系不相符。职业教育属于函授教育体系,而学历教育则属于国民教育体系,二者之间是不能随便转换的。而且,在国内,受职业教育的人员的基础是不明确的,这对于能不能接受相应的学历教育有很大影响。在一些发达国家,职业学院是大学层次的,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员具有高中学历,在这个基础上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转换是可以实现的。另一些人则认为,职业证书代表一种职业能力,本应该是与学历相联系的。证书互认对于提高社会对职业资格的认识,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都是有帮助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和国家重视职教一样,是向国际接轨的一种表现,应该予以支持和鼓励。

深入分析就可发现上述争论的要害还是认证机制构建与创新问题。从理论层面上看,由于我国社会证书考试具有鲜明的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特征,是国家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甄别与选拔人才、培养与配置人才,以及使用人才的重要方面,那么要以何种模式、在多大范畴内推行证书互认才有实际意义,就应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有关。举凡熟悉人力资源理论与制度化教育理论的人都清楚,在制度化教育或学校教育的情境下,人力资本学者可以明晰确定,在什么情况下的证书认证是最好的人才资源安排,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进行证书互认最能提升人力资源效率,这也就成为一些省区在普通高校范围内实行课程成绩或学历文凭互认的理论依据。但在社会化教育和非学校化教育的环境下,无论现代人力资本开发理论多么完善,人们对如何推进社会证书互认并没有形成共识,尤其是在现实中,社会证书考试既不存在教科书式的充分认证条件,也不存在纯粹的社会考试情形,特别是在社会证书考试还处在“政出多门、管理多元、需求多样、层次多类”的条件下,有关社会考试证书互认的争议是没有结果的,所推行的认证举措也只具有实验意义。

(三)证书认证机制改革的理论假设

在我国社会证书考试领域中,长时期以来,人们已习惯于在正规教育或学校教育条件下的政策权威作用,几乎所有证书的层次与适用范围都是以国家政策为支撑,而不是以一种社会化的认证机制为原点。然而,非规范化教育和非学校化教育条件下,各类社会证书考试所颁发的证书效应与适用范围,并不是由国家政策法规统一规定,而是由考试主考或办考机构自行拟定,且每种证书所获路径差异巨大,所蕴涵的“含金量”相差悬殊,在此复杂情形下,要实现国家证书与机构证书之间的互认与互通,从哲学理论上是一种“现象与本质\"的差异,在经济学意义上是一种“非等价交换”的悖象,在教育学层面上则是一种对社会化教育理论的苛求,上述状况也意味着,我国社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还存在结构性盲区。

当然,也有一些学者从教育大众化理论、学习型社会理论、乃至终身教育理论对证书互认进行阐释,但这些理论只能对证书互认的意义与趋势作平面式引导,而对其在实践中的推进取向与有效行为方式的引领则爱莫能助,这种理论导向缺失的直接后果,就是我国社会证书考试认证机制建设始终停顿在理念中或纸面上,大大滞后于社会发展与民众需求。那么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理论作为社会证书考试认证机制改革的基础?这不仅是学界更是政府高度重视的命题,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广东等一些地区,正在大力开展社会证书互认的专项研究,项目的规模与规格都很高,但由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带效应,以及“投鼠忌器”的关系纠结,大多进展缓慢,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解决不了职业证书与学历证书互认的心理平衡问题,更找不到两者互认的价值均衡交接模式。

由此,笔者认为,作为社会证书考试认证机制构建与改革的基础理论,至少必须满足二个方面的要求。一要满足社会发展意义要求。即能从顶架层面上对我国社会证书考试认证机制的思想体系与实践过程进行系统梳理,对社会证书认证的本土实践进行切适的理论凝炼,充分阐释它的本质何在、个性何在、目的何在、功能何在、关系何在等核心问题,为未来社会证书认证机制发展提出理论畅想。二要满足实践行进意义。即能从底层支撑界面上,细腻解读社会证书认证机制的主体结构与时空格局、层次分部与内容要素、方式选择与行为推进、资源聚合与社会联系,并真实展现这些最具边界意义与根本意义要素的本质与现象的内在关系,为社会证书认证机制改革实践的发展提供务实性指南。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现代社会科学理论有此蕴盖,这样一来,理论创新就成为证书认证机制改革的瓶颈问题了。

三、社会证书考试资源投入机制改革的理论探索

当下,我国社会证书考的资源聚合机制改革十分紧迫。以往人们只注重学校资源在社会证书考试中的作用,忽略了社会考试资源的作用。而资源聚合机制改革就是要最大限度把社会资源转化为考试资源,从根本上解决社会证书考试存在的资源“结构性短缺”问题。

(一)资源投入政策倾向的认知挑战

社会证书考试资源机制改革的第一界面是政府层次上的政策调整。在众多相关政策中,最为关键的是制定与完善社会考试资源互动的相关政策。在社会资源层面上,包括硬件资源即各种网络教育设施、设备,软件资源即各种考试操作系统、考试应用软件和考试教学资料,以及人力资源等等,时时表现出抓襟见肘的窘况,不适应大规模社会证书考试的要求。这种状况,也反映了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政策倾向问题,即在社会证书考试的投入成本高,考试网络建设、考试平台建设、考试软件开发、考试题库建设等所需费用巨大的情形下,一些地方政府却不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社会证书考试的相关资源投入政策供给十分有限,却再三强调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把市场作为社会考试资源投入与流动的主要平台。致使人们普遍质疑,现有社会考试资源不足的状况,究竟是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够高,还是政府教育资源配置还不甚合理的结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政府资源投放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行业资源上,尽管行业社会考试资源不菲,但存在着行业资源流动壁垒,行业之间乃至行业内部重复设考的现象十分普遍,国外通行的依托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资源优势发展社会证书考试的通行做法,也因当前国内行业协会对行业部门的管理权威性不够而难以推行,行业资源闲置与浪费的情况突出。随着考试规模的扩大,人们对证书壁垒的反感持续增强,这种政策倾向已面临巨大的挑战。

面对挑战,人们也在理论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是从市场成本分摊机制理论的角度,考虑如何在高强度的社会证书考试资源需求与低强度的市场考试成本分摊之间找到平衡点,以解决资源投入与需求失衡问题,但并没有考虑到政府政策倾向对考试资源投入的导引问题,更没有考虑到可能面对的重要市场变迁甚至转型问题。比如,在市场经济运行并不充分,且市场竞争趋烈的情况下,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成本分摊机制才适宜?在市场考试资源流动日趋缓慢的压力下,应如何调整成本分摊机制模式才相适应等等。而这些要害性问题恰恰是市场成本分摊理论的软肋。

(二)资源投入体制改革的理论借鉴

社会证书考试资源投入机制改革的第二界面是资源投入体制问题,或者说是资源投入结构与布局问题。国际证书考试改革过程似乎显示,建立专业的具有合理调控职能能范围的独立机构是推进社会证书资源投入良性循环的关键。但在我国社会证书考试实践中,并没有按这样的轨迹行走,而是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考试资源聚合的道路。具而言之,就是继续完善与部门行业合作开考的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并没有采用建立职能机构或政府平台的方式,只是对现有的资源投入方式进行了某些改进。从某种意义上,这也可以说是对以往带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资源投入方式的改进。实际上,我国政府在现在行政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度的纠结中,一直在进行社会证书考试资源投入体制改革的实验,比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非学历教育考试的若干意见》等等权威性政策的密集出台,对社会考试资源投入问题多有涉及。从整体上看,尽管这些政策文献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指导,或框架性的方案,但表明了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在现行教育行政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并行下,如何构建合理的考试资源投入体制,解决考试资源聚合与流动障碍问题。

从资本理论上讲,资源投入体系构建,主要是解决资源投入中权益与义务的关系问题,包括政府与行业之间,市场与行业之间,机构与考生之间的权益与义务的冲突。杰弗里·普费弗(JeffreyPfeffer)与萨兰奇克(GeraldSalancik)的资源依赖理论认为,资源是任何社会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社会组织自己却通常不能生产这些资源,必须与它所依赖的环境中的其他组织互动。因而,组织的生存是建立在一个控制它与其它组织关系的体制基础之上。这种理念也从某种角度阐明,社会证书考试资源投入体制必须是一种能与环境进行资源交换社会机制,以便于社会证书考试能通过多样化的策略,扩展到多个领域,以避免依赖单个领域内的主导性组织交换资源。但值得关注的是,这种研究框架,不仅适用于纵向考试资源聚合投入,也适宜于横向考试资源的互动交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非学历教育考试的若干意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中国现代成人教育大学发展论坛[EB/OL].2010. http://www.ourelearning.com/qydx/.

[5]王建成.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非正式规则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08).

责任编辑 王国光

行政管理教育发展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8年年会征文的通知

教技协(2008)004号

各专业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团体会员,“十一五”课题组,各有关学校:

今年是我会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科学)国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的中期检查年,我会将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围绕着运用教育技术,促进日常教学的理论、方法、策略、实践和应用开展征文交流和研讨。本年的主题为:促进教育技术在日常教学中多层次的有效应用。

此次征集的范围和类型包括:论文、教学设计与实践案例、教育主题网站、教育叙事报告、信息化课程设计包、教学用PPT等六种类型(其中教学用PPT为首次征集)。

协会要求各组织把征文活动通知发到各课题组承担单位和基层会员单位学校,发挥广大课题组成员和教师、专家的积极性,鼓励大家踊跃参加征集活动,以促进教学改革。六种类型征文的优胜者将获得协会颁发的证书,在我会组织的学术研讨会会上发言交流,成果编入正式出版的文集,并在网上发布和交流。协会还为此次活动设立组织奖,表彰积极参加活动的协会各级组织、成绩突出的学校和课题组。

六种类型征文可组织集体报送,也可个别报送。征集截止日期:2008年9月30日,入选通知日期:10月15日。六种类型征文的评审费统一寄到: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60号093信箱岳华收,邮编:100031垂询电话:(010)66419038,66490963。六种类型征文的稿件、光盘按附件要求寄(发送)到相应地址。六种类型附件请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网站下载:www.etr.com.cn。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二○○八年四月

《21世纪全国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规划教材》征稿函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信息化环境建设都得到很大发展,信息技术有效融入日常教学中已成为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相关专业的教学还是学科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都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迫切需要,培养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具备职业化特征的学校教师和教育软件的设计和开发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并配合各大专院校建设精品教材、精品课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与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已正式启动《21世纪全国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规划教材》出版项目。希望能联合各地院校规划出一批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的优质教材并且及时出版,以提高各大专院校教学的质量。我们诚邀各校相关领导和任课教师踊跃参与,让我们共同打造一套适合21世纪教学的立体化精品教材。联系电话:010-62637789;62536522(兼传真);13501229100;E-mail:ryan_wang811@126.com。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培训系列”选题建议书目

1、《教育技术学导论》 2、《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

3、《学与教的理论与方法》 4、《教育技术管理学》

5、《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应用》 6、《音视频的采集与制作》

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8、《现代教育技术项目实践》

9、《学科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10、《教育装备学概论》

“远程开放教育与网络教学系列”选题建议书目

1、《远程教育原理与技术》 2、《网络工程技术及教育应用》

3、《网络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 4、《网络课程案例精选》

5、《网络学习环境设计》 6、《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系统》

7、《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 8、《网络学习测量与评价》

9、《远程教育成本分析与管理》 10、《远程教育管理学》

行政管理教育发展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提要]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以学生为中,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高等职业院校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有效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管理,全面质量管理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全面质量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加快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步伐,高职、高专教育的规模迅猛发展,招生总量持续增长。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数量需求,另一方面则暴露了高职、高专教育在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教学资源匮乏,办学条件不佳,尤其是一些新建的高职院校对自身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问题还缺乏明确认识,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切实保障。因此,在对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同时,建立稳定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引起了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的广泛关注。把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原理和程序引入高职教育领域,更多的是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原理和程序,建立基于学生能力基础上的教育质量监控和保证体系,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进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一、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科学内涵

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能否被社会所接受,关键因素是质量。影响毕业生质量的因素很多,它涉及学校从专业设置到毕业生工作的全过程,同时还必须从单一的毕业生质量扩展到教学的软硬件设施质量、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工作质量来认识。因此,需要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式。

1 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十二字,即:一个过程,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一个过程,即学校在不同时间内,应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学校的每项教学活动,都有一个产生、形成、实施和验证的过程。四个阶段,根据管理是一个过程的理论,美国的博士把它运用到质量管理中来,总结出“计划(plan)一执行(do)一检查(check)一处理(action)”四阶段的循环方式。八个步骤,为了解决和改进质量问题,PDCA循环中的四个阶段还可以具体划分为八个步骤。一是计划阶段: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计划,制定措施。二是执行阶段:执行计划,落实措施。三是检查阶段: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四是处理阶段:总结经验,巩固成绩,工作结果标准化;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2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

全过程指的是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优质的人才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只有保证人才“生产”全过程的工作质量,才能保证最终人才的质量。人才培养过程的基本环节大体包括:高职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一设置相应专业一制定招生计划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宣传一招生一在校教育、能力培养一毕业考核一毕业生就业一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在准确地确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要做好专业调研,开发专业,防止盲目跟风导致设置的专业不符合地方经济的人才需求,不适合市场需要,毕业生就业困难。专业设置一要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二要体现行业发展的要求,三要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是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程度作为主要衡量标准的。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则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和能力,即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因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是从社会市场调研开始的。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也要紧紧跟上市场需求,要经常进行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调查,主动与经济管理部门沟通,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对来自各方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其需求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专业的内容和重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根据有关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设置课程,紧跟技术进步的形势,密切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重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出熟练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优秀人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要素;忽视任何环节的质量管理,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所以要从传统的“事后把关”转变为“事先预防”,要从管理最终的结果变为管理过程中的各个因素。

3 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

全员参与是指教师、学生、教学辅助人员、教学管理人员以及所有为教学服务的人员的工作质量都与学校教育质量息息相关,都要参与质量管理,做到人人有责。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不能只靠领导,而必须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高职教育要贴近市场,全方位地为社会培养人才,对市场进行调研要靠教师;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可借鉴,需要靠教师去探索;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靠教师去培养。因此,高职教育质量的主体,是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共同体。学校的质量风险机制应该是全员分担的机制,人人都是质量的责任人。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认为,管理不仅是管理者的事情,全体员工都有责任有权力参与管理,管理者要设法调动起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管理当中去。只有把各个环节,每一个岗位上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质量。要从教育质量形成的各环节、各方面人手,做好预防、检查、管理、服务等工作,把学校制定的各种类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各个环节直到每个人,并建立各种规范标准,养成全体教职工重视质量、重视过程、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并及时解决的良好素质,提高全员的工作质量。

由此可见,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全程控制和全员参与,强调一切从市场出发、一切为用户服务。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既要强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也要重视市场的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和宏观政策要求进行正确定位,是高等职业院校健康发展的前提。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准确定位。高等职业院校首先要把专科层次的教育办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一流人才。二是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首先是就业教育,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二、高等职业教育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管理哲学,它是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的满意,保障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促使组织健康发展。全面质量管理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对质量追求“持续不断地改进”。高职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

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要持续不断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就必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这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客观需求。

1 全面质量管理: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高职教育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随着社会对实用技术要求的提高,其市场发展越来越广,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首先是“市场主体”间的竞争,质量决定生存;其次是来自普通高校的竞争,技术性、技能性教育在普通高校中得到重视;再次是来自民办高校的压力,目前民办高校的市场定位与高职教育基本相当。

2 全面质量管理:专业设置的客观要求

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专业是建立在“职业”与“技术”的基础上的。学校确定专业设置时,必须调查人才市场的供求差,必须了解正在形成哪些新职业和工作机会,以及掌握当前能胜任这些工作的技术人才有多少。这样,才能正确地设置专业,使它的规格要求、口径宽窄能符合社会需求。现实情况也表明,专业对路则学校兴旺,否则就衰落。所以,专业设置应有市场观念和商品意识,而市场调研正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

3 全面质量管理:实现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外合作办学必将获得进一步发展。为了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也为了提高院校身在社会上的信誉,就必须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正如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关于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世界宣言:设想与行动》中所指出的——质量还必须体现在高等教育的国际性:国际间的知识交流、互动网络、师生流动、合作研究项目等。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标准化和全面质量管理更有利于与国际接轨和提高竞争力。

三、高等职业教育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每个地(市)至少设置一所高职院校的格局。高职教育无论从学校数量还是学生人数看,均已占据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走内涵发展道路,必须采取得力的措施。

1 树立一个理念:全面质量管理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项管理改革,更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满足消费者的规定和潜在的需要”,树立起以学生为顾客的观念,从而尊重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需要,尊重用人单位的要求。根据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调整专业结构,改革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最后的落脚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这就要求全体教职工一定要深入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的知识,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做全面质量管理的宣传者和忠诚执行者,为提高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而积极工作。

2 突出一个重点: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管理队伍是决定管理水平最主要的因素。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领导重视。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管理队伍建设,要把管理队伍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二是注重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要加强管理队伍的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本功训练,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管理人员结合自身管理工作开展科学研究。要从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一定比例的管理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一批既有教学科研经历、又有较强管理工作能力,且热心管理工作的管理干部,充实到学校的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从整体上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管理能力。三是建立管理人员能进能出、能升能降的选拔评价机制。责、权、利挂钩,职、岗、贴相连,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管理队伍。

3 追求一个目标:引入ISO9000族标准

ISO9000族标准的宗旨是:让全世界都接受和使用ISO9000族标准,为所有组织提高运作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高职院校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必须从基础抓起,认真总结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贯彻实施ISO9000族标准,取得质量认证证书。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但成功地推行全丽质量管理必须达到一定的条件。对大多数高职学校来说,直接引人全面质量管理有一定的难度,而ISO9000族标准是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同样也适用于教育领域,它只要求一个组织或企业稳定组织结构、确定质量体系的要素和模式就可以贯彻实施。贯彻ISO9000族标准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之间不存在截然不同的界限,将两者结合起来,先贯彻ISO9000族标准再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效果会更好。

总之,全面质量管理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发展要求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促进内涵发展。在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跨入高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严峻困难和挑战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面对新要求,要驾驭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目标,持续不断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就必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龚益鸣.质量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贺祖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方圆标志认证中心.国家注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李志敏]

行政管理教育发展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西部高职教育对于促进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本身也受区域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区域发展政策、人口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当前二、三产业以重化工、商业贸易、交通运输、房地产、制造业等为主,西部高职教育必须适应这一产业格局,科学定位学校类型,合理调整专业设置。

关键词:西部;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方向定位

作者简介:肖泽平(1980-),男,四川泸州人,重庆旅游职业学院讲师,西南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职业教育;杨如安(1965-),男,四川巴中人,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教授,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编号:BIA120070),主持人:高宝立;全国民族教育研究重大课题“以产教融合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证研究”(编号:mjzxzd1409),主持人:杨如安。

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1]。而人的发展主要靠教育,职业教育对于促进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国家宏观政策、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经济发展状况、西部产业结构调整、西部人口结构变化、西部民族文化特点紧密相关。

一、文献回顾及分析框架

如何对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的目标准确定位,学者吴岩(2004)从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导向、目标、体系、学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2];王克勤(2006)从高职院校发展目标的定向、特色的定调、文化的定性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3];王明海等(2007)从高职院校发展的目标、类型、层次、学科(专业)水平、规模和特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4]。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王明伦(2006)提出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理念、发展资源、发展规模与质量、发展结构等7个方面[5]。在实际操作中,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2008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设置了领导作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特色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社会评价7个一级指标,涵盖22个二级指标涉及56个观测点。

在已有的学术研究基础上,根据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遵循“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理念,以人才为中心,构建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定位指标,具体包括发展方向、发展数量及结构、发展质量三个一级指标(见图1)。

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决定西部高职教育发展方向

西部高职教育发展必须深度契合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这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依据。高职专业是社会需求和教学之间的纽带,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的结合点,它的设置必须与社会产业、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和调整相适应[6],能否培养适合区域内行业企业和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关键看学校的专业设置,而专业的设置又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市场的需要来定[7]。

(一)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发展格局表现出吸纳从业人员的非均衡性

1.总体情况。重化工业泛指生产资料的生产,包括能源、机械制造、电子、化学、冶金及建筑材料等。从工业产值占全国比来看,按照每10个百分点为标准西部地区的工业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见表1),07、06、16、09这4种行业是西部地区的优势工业;152、10、32、44这4种行业次之,25、08、27、13、14、31、30、36&37、26、22这10类再次之,35、34、33、38、17、39、40&347、28、18这9种最后。但就行业全年平均从业人数而言,主要集中在06、36&37、30、44、26、31、13、32等行业中。也就是说,产值高的行业其就业吸纳能力并不一定就强。因此,西部地区以重工业为主的格局对从业人员的吸纳表现出行业非均衡性。

2.分省情况。在对西部地区各省份的工业产品产值进行排序后,名列前10的行业中按各省分布数量来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各12个、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个、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各10个、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各9个、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工业8个、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个。也就是说以上九大工业产业在西部地区分布较为广泛,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但各行业在各省工业中的分布则有所不同(见表2),如内蒙古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其工业总产值的22.01%,重庆仅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就占工业总产值的31.44%等等。

(二)以商业贸易和交通运输为中心的第三产业相伴私营企业就业为主

1.第三产业增长迅速。1994-2011年,西部第三产业产值从2754.94亿元增加到36424.54亿元,17年间增长了13.22倍。2011年底,西部地区第三产业产值总体占全国的17.77%(见图2)。而分行业来看,主要以住宿和餐饮业(占全国同行业的26.8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全国同行业的22.28%)、金融业(占全国同行业的17.28%)、批发和零售业(占全国同行业的16.88%)、房地产业(占全国同行业的11.55%)为主。

2.第三产业分行业就业人员私营企业就业为主。按分城镇单位来看,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国有部门,2011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从业占人员占城镇的66.94%;分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统计,批发和零售业具有绝对优势,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数量也比较大,占西部地区的90.18%(见表3)。

(三)以房地产与制造业为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方向,带动对相应从业人员的需求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各地固定资产投资额均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尤其是2004年是各地加速投资的一个重要分界线。就绝对值而言,从1999年的5421.30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89008.5亿元,14年间增长了16.42倍。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从1999年的348.22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1875.7亿元,增长了34倍。从分省来看,以四川、内蒙古、陕西、广西、重庆的投入量较多(见图3)。

根据中国区域统计年鉴(2013)统计数据分析,西部2012年全年固定资产总投入86287亿元,占全国的23.75%。按三次产业分开来看,第一产业投入占西部地区的3.68%,第二产业投入占西部地区的41.22%,第三产业投入占西部地区的55.1%;而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来看,投入排名前五的分别为制造业(21977.1亿元)、房地产业(20795.7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563.2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8397.1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6654.2亿元),投入占西部总投入的76.91%(见图4)。由此可见,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交通、制造、水利、公用设施、电力、热力、燃气等行业,这必然带动对相应从业人员的需求。

三、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高职教育发展方向的影响

根据《辞海》的解释,“政策”是指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和目标而规定的行为依据和准则[8]。我国的职业教育受市场影响,也受国家政策调控,政策对西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的影响较为直接。

(一)主体功能定位对西部高职发展方向的影响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于次年3月的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进行了具体部署。尤其是2007年和2012年国务院分别通过了《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和《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后者是对“十一五”规划的完善和深入,将“重点经济区、城市圈集聚发展、资源富集地区、边境口岸、少数民族地区”调整为“重点经济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区、资源富集区、沿边开放区、特殊困难地区”六大功能区域,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行动指南。特别是西部重点经济功能区的定位(见表4),为西部高职教育专业的发展圈定了范围。

从以上经济区功能定位看,国家在西部的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特色农业等产业,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就要充分考虑所在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布局,为产业及产业链服务。

(二)国家西部大开发及地方产业政策变化对高职发展方向的影响

1.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所确定的主要产业引领高职专业发展方向。不管是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还是“十二五”规划,都强调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但在产业的种类上进行了归并和扩展,并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具体而言:将“优化发展能源及化学工业”调整为“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煤炭开发与转化、石油天然气开发及加工、水电开发、风电等);“集约发展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业”调整为“优化调整资源加工产业”(钢铁、有色金属、稀土、纺织服装、非金属矿产资源诸如磷化工、钾肥及盐碱化工等);“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调整为“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发电、输变电成套装备、大型机械及轨道交通装备、石化成套装备、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航空航天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为“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扩展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银行、保险、证券、物流、信息咨询、人力资源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工程设计、服务外包、家政、养老、健身、社区服务、房地产、旅游、文化等);“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转变为“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粮油、奶制品、牛羊肉制品等)。

2.各省(市、自治区)级人民政府所确定的重点产业链及产业群主导各地高职教育专业特色发展。西部地区各地方政府依托既有优势,从顶层设计和制度层面均对重点发展产业及产业链做了明确的规划,这在各地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文本中体现。内蒙古集中在精细化工、PVC深加工、稀土应用、风电设备制造、陶瓷、硅材料、铝铜延伸加工及乳、肉、绒、玉米深加工等产业集群;广西重在发展食品、汽车、冶金、有色金属、石化、机械、电力、建材;重庆构建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化医、材料、轻纺和能源“6+1”支柱产业体系;四川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油气化工、汽车制造、饮料食品、现代中药、钒钛钢铁、能源电力、航空航天;贵州致力于煤、电、化、铝、冶金、建材等一体化联产联营的产业体系、特色装备制造业(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能矿装备和工程机械、民用航空航天、数控机床和关键基础件、新型电子元器件及电力装备、铁路车辆及备件);特色优势轻工业(烟草工业、白酒工业、民族医药、食品工业、旅游商品、林化工及造纸工业);云南发展能源产业、旅游文化产业、黑色金属产业、生物产业、烟草产业、石化产业、光电子产业、商贸流通产业、有色产业、装备制造业;西藏主要是民族特色手工业(藏毯产业、藏香产业、特色旅游商品、民族家居装饰、唐卡);陕西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电力、盐化工、航空、输变电设备、汽车、机床工具、重型装备、航天、工程机械、电子、陕北能化装备、软件、有色、冶金、医药、食品、纺织产业;甘肃发展石化化工产业(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精细化工)、冶金有色产业(镍铜钴压延产品精深加工、粉体材料、动力电池材料及金属盐化工)、装备制造产业(数控和专用机床、集成电路、中高压电器、石油钻采炼化设备、风电和光伏发电等)、医药产业(药材种植、药品制造、包装运输、药品经营等)、建材产业、轻工纺织产业(农产品加工和天然纤维纺织);青海打造金属硅和多晶硅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制造项目、以碳酸锂、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氯碱化工项目、电解铝、铅、锌冶炼产能和金属镁一体化项目、电解铜、金属锂等项目、煤基多联产项目、装备产业园建设项目和680MN大型锻压机建设项目、钢铁项目、地毯纱项目、2000万平方米机织藏毯项目、牛羊绒针织衫项目、特色浆果精深加工项目、牛羊肉精深加工项目为龙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宁夏重点发展煤炭行业、电力行业,生物发酵、羊绒、枸杞、葡萄酒、马铃薯淀粉、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以及新型纺织等地方特色产业;新疆主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石油天然气工业、炭煤电煤化工产业、矿产资源勘探、现代农牧产品加工业、纺织工业、传统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旅游业。

四、西部高职教育发展方向定位思考与建议

西部地区现有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目标,需要达成目标的人力资源。这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准确定位,建立和完善相应专业及专业群,培养适应西部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西部高职学校定位:以行业划分学校类型

关于学校的类型,我国主要仿照前苏联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学科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性质不同可分为综合类(主要是文理综合)、工业类、农业类、林业类、医药类、语言类、财经类、政法类、体育类、艺术类和其它类等12类[9]。以2013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发布具有招生资格的名单为基准,西部有273所高等职业学院(或职业技术学院)。依据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高校库的学院性质进行分类整理(见表5),综合类院校占西部地区的29.67%、师范类占2.20%、工科类占43.22%、农林类占5.86%、医药占2.56%、语言类占1.10%、财经类占6.59%、政法类占3.30%、体育类占1.10%、艺术类占4.4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工科类、综合类和财经类院校占据了西部高职近八成。但调查也反映出,定位为综合类的高职院校的学生规模、专业规模远不及普通本科院校,甚至有的院校仅三、五千人也划为综合类院校实则不妥。为此,一是在宏观上应当深入研究高职的分类问题,制定新的分类标准,对综合类高职院校应明确其主体类别;二是按三次产业类别,西部地区一产院校占5.86%、二产类院校43.22%、三产类院校50.92%。这与当前西部地区重化工、交通商贸为主的二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尽匹配,建议按行业细分,尤其是综合院校定位的调整,推动高职院校向特色专业化发展。

(二)西部高职专业目标:加强一产专业、优化二产专业、适度控制三产专业,

高职专业是社会需求和教学之间的纽带,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的结合点,它的设置必须与社会产业、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和调整相适应[10]。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3),对西部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匹配度分析(见表6):

表6反映出,西部地区的一产专业与产业匹配度过低(0.31)、二产专业匹配度偏低(0.72)、三产专业匹配度过高(1.61)。由于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工业化进程需要转型升级,城市化进程处于加速阶段,西部地区专业设置应当加强一产专业、优化二产专业、适度控制三产专业。从以上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分析,总体应按照“与主导产业配套、与关联产业耦合、与新兴产业同步”的原则,对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进行宏观调控。西部地区以重化工、商业贸易和交通运输、房地产与制造业为主,所需人才主要集中在制造大类、土建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水利大类、农林牧渔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信息大类、现代服务大类、资源与环保大类。

分省(市、自治区)来看,一产专业与产业匹配度高于西部平均水平的有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二产专业与产业匹配度高于西部平均水平的有广西、贵州、云南、甘肃、新疆;三产专业与产业匹配度高于西部平均水平的有四川、陕西、广西、青海、内蒙古、新疆。鉴于各省产业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应当以西部区域平均水平为基准进行调整专业设置。如西藏可逐步调低一产专业比重,保持二产专业比重,增加三产专业比重,与其重点发展民族特色工艺产业、旅游业相匹配;贵州也可逐步降低一产专业比重强化专业建设,增加与其建设“旅游大省”匹配的现代服务专业等等。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一项国家战略任务,而“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提升了涵盖西部9省(市、区)的对外开放水平。西部高职教育发展面临新的要求和任务,必须更加明确新时期的发展方向,为服务经济社会中释放出更多的人口红利。

参考文献:

[1]毕世杰,马春文.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4.

[2]吴岩.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中的若干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4(19)13-15.

[3]王克勤.关于高职院校发展定位的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79-81.

[4]王明海,等.高职院校发展定位的内容体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3):74-75.

[5]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评价及其指标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6(21):102-105.

[6][10]刘平娥.罗建远.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探讨[J].湖南社会科学,2006(6):117-118.

[7]曹培之,阙明坤.试论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关系[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8.

[8]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3355.

[9]雷家彬: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1:68.

责任编辑 秦红梅

上一篇:金融中心形成研究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风险投资成功运作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