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成功运作分析论文范文

2024-07-26

风险投资成功运作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许多创业者随意地展开筹资工作,因为他们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并且对它们的选择知之甚少。这种经验的匮乏会造成创业者对某些资本来源过于依靠,而对其他资本来源和通道利用很少。

虽然许多创业者抱着自行解决所有融资需求的想法,来创建他们的企业。但一般会发现,没有投资资本或借贷资金的企业运营,比有这些资本参与的运营更艰难。因为这个缘故,创业者需要尽可能地充分了解可得到的有关融资选择。

人际融资解决“种子资本”

企业开始运营的种子资本主要来自于创业者自己,他们的个人积蓄、抵押、退休金、信用卡等等。所有创建者都向他们的新创企业投入了血汗股权(sweatequity),这代表着创建者投入新企业的时间和努力的价值。当评估一个企业时,投资者通常对创建者的血汗股权连同他投入企业的任何有形资产赋予某些价值。

朋友和家庭对许多新企业来说,是第二种人际融资来源。这种赞助经常被称为爱心资本(love money),包括纯粹赠送、贷款或投资,但经常以不计报酬、拖延报酬或减免租金等形式出现。例如,思科公司起初在创始人博萨克、莱纳与博萨克父母共用的房屋里设立了商店。

新创企业种子资本的另一个来源被称为自力更生。自力更生(bootstrapping)利用创造性、智慧或其他可能方法获取资源,而不是从传统来源借款或筹集资本。例如,斯蒂文·乔布斯和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mak)卖掉大众箱型汽车和惠普公司的可编程计算机,筹集到1350美元,这就是苹果电脑公司最初的种子资本。

最普遍的两种增资源头

一旦初创企业的融资需要超过了个人资金、朋友和家庭以及自力更生能提供的数量,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就成了两个最遍的融资渠道。

此时,创业者必须做的最重要事情就是,正确决定公司需要什么以及最适当的融资来源。详细计划的筹资方案可增加企业成功的可能性,并能为创业者节省相当多的时间。

—、权益融资(equity financing)

权益融资意味着用企业部分所有权换取融资,通常以股票形式出现。天使投资者、私募资本、风险投资和首次公开上市这些方法,是权益融资的最常见来源。

权益融资不是贷款,不需要偿还,实际上,权益投资者成了企业的部分所有者,通过股利支付获得他们的投资回报,权益投资者一般具有三年或五年投资期,并期望通过股票买卖收回他们的资金,连同可观的资本利得。

因为包含着风险,权益投资者要求非常苛刻,他们考虑的商业计划中只有很小的比例能获得资金。权益投资者认为,具有独特商业机会、高成长潜力、明确界定的利基市场以及得到证明的管理层的企业才是理想候选者。未能适合这些标准的企业,获得权益融资就会很艰难。许多创业者不熟悉权益投资者使用的标准,当他们被风险投资家和天使投资者不断拒绝时就会变得很沮丧。他们没有资格得到风险资本或天使投资的原因,经常不是因为他们的商业建议不好,而是因为他们未能满足权益投资者通常使用的严格标准。

权益融资有三种最常见形式:

1 天使投资者(business angel)

天使投资者直接将个人资本投资于新创企业。天使投资者的原型可能是大约50岁、具有很高收入和财富、受过良好教育、作为创业者很成功,而且对企业初创过程感兴趣的人。

天使投资者很有价值,因为他们愿意进行相对小额的投资。这使仅需要5万美元的初创企业能获得权益融资,而不是多数风险投资家要求的最低100万美元投资。

但是天使投资者很难寻找。大部分天使投资者仍然不为人所知,他们通过介绍人来筛选创业者。为了找到天使投资者,创业者应该分散地利用他的熟人网络,看是否有人能给予适当引见。

有一些组织起来的天使投资者团体,如美国天使联盟(Band of Angles),这是一个拥有150位前任或现任执行官与创业者的团体,为初创企业提供建议和资本。天使联盟每个月都要集会,考虑3家初创企业。它位于硅谷地区,已运营8年多,对148家早期初创企业投资了将近1亿美元。

2 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

风险资本是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于新创企业以及有非凡成长潜力的小企业的资本。因为风险投资行业的盈利特性,也因为风险投资家过去为那些引人注目的成功企业提供过融资,如Google公司、思科系统公司、易趣网以及雅虎网站,该行业引起了极大关注。

60秒电梯陈述(elevator speech)概要

电梯陈述是对你的机会、产品创意、资格和市场的简短描述。设想一下,你走入了某座高楼的电梯,一位潜在投资者恰好在里面,你有60秒钟时间解释你的商业创意。

第一步:描述机会或需要解决的问题20秒

第二步:描述你的产品或服务如何满足机会或解决问题20秒

第三步:描述你的资格10秒

第四步:描述你的市场10秒

总计:60秒

但实际上,相对于天使投资者以及需要融资的企业而言,风险投资家仅为很少的企业提供了资本。请记住:美国这么大量的风险投资家每年仅投资大约三、四千家企业,相比而言天使投资者要为3万家企业提供融资。而且,风险投资家每年仅有大约一半资金投向新企业,其余投资则投向需要追加融资的现存企业。

风险投资家的投资偏好也非常狭窄。例如,2002年,20%的风险资本投资投向电脑软件产业。

风险投资家知道,他们正在进行有风险的投资,有些投资将不会成功。实际上,多数风险投资公司预期,大约15%-25%的投资会获得巨大成功,25%~35%的投资获得一定成功,25%~35%的投资能盈亏平衡,15%~25%的投资失败。获得巨大成功的企业,必须足以弥补盈亏平衡企业和失败造成的损失。

然而。对于合格企业来说,风险资本是权益融资的可行选择。获得风险资本融资的优点在于,风险投资家在商业界联系极其广泛,可向企业提供超出投资的许多帮助。合格企业按照与自己的发展时期相适应的阶段获取资金。风险投资家一旦投资于某家企业,随后投资就会按轮次(round)(或阶段)投入,这称为后续投资(follow-on funding)。

获得风险资本融资的重要部分是通过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过程,指的是调查潜在初创企业价值并核实商业计划书中关键声明的过程。

证明适合风险资本融资的企业,应该对那些与它们共同工作的风险投资家进行尽职调查,以确保他们与企业非常适合。创业者应该提问下列问题,并在接受风险投资公司的融资之前,仔细审查问题答案:

风险投资家拥有我们这个产业的经验吗?

他们发挥非常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管理作用呢?

谈判双方的个性特征相协调吗?

公司具有足够多“深口袋”或风险投资业内的广泛联系,以提供后续轮次的融资吗?

对于风险投资公司希望得到以交换他们投资的我方公司股权比例,他们正进行具有诚意的谈判吗?

3 企业首次公开上市(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

权益融资的另一种来源是,通过发起首次公开上市向公众出售股票。首次公开上市是企业股票面向公众的初次销售。当企业上市后,它的股票要在某个主要股票交易所挂牌交易。首次公开上市是企业重要的里程碑。

尽管企业上市有许多益处,但它是一个复杂而成本高昂的过程。首次公开上市的第一步是企业要聘请一家投资银行。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是为企业发行证券充当代理商或承购商的机构,如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投资银行担当企业的保荐人和辅导者角色,促成企业通过上市的整个过程。

二、债务融资(debtfinandng)

债务融资就是获取贷款。债务融资最普通的来源是商业银行。银行家对风险最小、适当的抵押贷款以及相对于投资回报和资本利得的报酬感兴趣。银行贷款的理想候选企业。是具有强大现金流、低负债率、已审计的财务报表、优秀管理层与健康的资产负债表的企业。对这些标准的仔细评估,说明了初创企业为何获取银行贷款很困难。多数初创企业处于它们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还不具备银行家想要的—系列特征。

债务融资包括获得贷款或出售公司债券。因为新创企业事实上不可能出售公司债券,所以我们将专注于获得贷款。

贷款有两种常见类型。第一种是单一目的贷款,借入的特定数额资金必须连本带息在规定日期归还。第二种是信贷额度,设立了借款最大限额,借款者在限额内可随意决定使用信贷。信贷额度要求定期支付利息。

相对于权益融资,获得贷款一个优点是企业所有权没有任何丧失,对多数创业者来说这是主要优点。

获得贷款也有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个缺点是贷款必须归还,这对集中精力开始运营的初创企业来说可能很困难。新创企业的前几个月内,有时可能一年或更长时间,现金都会很“紧张”。第二个缺点是贷款者经常对贷款强加严格条件,并坚持要求大量抵押物以充分保护它们的投资。即使初创企业已发起成立,贷款者仍有可能要求创业者用个人资产进行抵押作为贷款条件。

三、其他创造性来源

因为融资难以获得,尤其对初创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创业者经常使用创造性的途径获得财务资源。即使对于那些可获得融资的企业,寻找比传统资本更便宜的资本来源也是明智的。

例如,通过租赁方式获得资金,某个财产的所有者允许创业个人或企业在特定时段内使用该财产,以换取报酬。

另外还有通过政府资助(注意政府的扶植和优惠政策),以及战略伙伴融资,战略伙伴经常在帮助年轻企业获得运营资本以及完善商业模式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获得资本方青睐的重要方法

梯陈述(elevator speech)

新创企业的带头创业者应该准备电梯陈述,为什么被称为电梯陈述呢?如果一位创业者在大楼25层走入电梯,并幸运地发现某位潜在投资者也在同一电梯里,这位创业者就得用电梯从25层到底层这段时间,设法使投资者对他的商业机会感兴趣。多数电梯陈述长度为45秒至2分钟。

这是一种概述商业机会特点的简短且精心组织的陈述。

精心组织的电梯陈述可在许多场合派上用场。例如,许多将投资者与创业者聚在一起的活动。这些活动经常包括特别安排的社交和茶歇时间,目的在于允许创业者与潜在投资者交往从而寻找融资。

识别、接触出资人

创业者要深思熟虑,并识别、接触最有前景的出资人。

首先,新创企业应该认真评估它可能有资格获取的融资或资助类型。

然后,潜在银行家或投资者的名单应该汇编出来。例如,如果风险资本融资被认为很适合,做一些外勤跑腿的工作在查明可能的投资者过程中会大有裨益。新创企业应该识别出这样的风险投资公司,即它们正投资于新创企业打算竞争的产业,并会优先以该产业内的企业为目标市场。为此,你要浏览风险投资公司的网站。这些网站能显示出公司感兴趣的产业。有时,这些网站也提供公司已经资助了的企业名单。

银行家和投资者会收到许多商业计划书,大部分埋没于他们办公室的文件堆中。为了使你的商业计划书被人注意,你要寻找认识银行家或投资者的人,请他给你做引荐。

没有风险投资公司非常了解的人的支持,又没有提供专家推荐的详细介绍,来自完全陌生人的商业计划书几乎肯定不会被通过。实际上,从风险投资者的视角来看,实际情况就是如此,这会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要求:我不认识的人直接向我递交商业计划书,表示他们还没有通过创业初级阶段。

准备全面的商业计划书

吸引潜在投资者或银行家的第三项措施是,准备向投资者或银行家提供全面的商业计划书,并在必要时对商业计划作口头陈述。

风险投资成功运作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专业论文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风险分析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风险分析

摘 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过程中存在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以及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在基金发起设立和项目投资两个环节,存在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主要表现的运作风险,通过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基金契约、发挥外部监管等举措,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效控制基金的运作风险。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信息不对称;运作风险;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129-0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投资工具,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和推动高新技术发展都有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过程中存在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以及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基金运作中的风险问题一直是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运作风险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概述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私募股权投资的载体,私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向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募集资金,对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的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运作流程包括基金发起设立、项目选择与评估、目标企业投资、项目投后管理、投资退出、收益分配、基金清算等环节,其主要的经济活动包括募集和投资两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过程主要可以募集和投资来划分,因此运作风险将大致分为募集前与募集后、投资前和投资后四个阶段考察。

(二)基金运作风险的表现

在私募股权基金募集和投资中,交易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一是基金募集时,投资者难以区分基金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管理人的背景和管理才能,风险偏向高、业绩一般的基金管理人通常会夸大自己的历史业绩,对基金认购者作出过多的盈利承诺和让步,并获得投资者的认可。二是在投资项目选择时,基金管理人难以区分优质的企业与劣质的企业,企业家凭借信息优势会夸大项目企业的成长性,并获得基金管理人的认可,由此产生优质企业逐渐被驱逐出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私募股权基金在发起设立后以及在项目投资之后,会产生道德风险问题。一是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基金管理人在管理基金过程中,以最大化自身利益为导向而损害了基金投资者的利益。二是企业家的道德风险,被投企业的企业家在获得融资后,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导向而损害了基金的利益。另外,在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于项目企业之后的每个阶段,仍存在着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和再融资风险等。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风险的成因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方向的成因主要可以从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契约三方面去解释。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代理双方的期望效用函数是不同的,委托人追求的是收益最大化,代理人追求的是其工资收入、在职消费和闲暇效用最大化,从而产生委托代理双方的利益冲突。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运作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委托代理关系,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基金投资者认购基金后委托基金管理人代理基金的运作,二是基金对被投企业投资后,基金管理人委托企业经理人代理企业的管理和股权的升值。因此,存在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利益不一致的问题,也存在基金利益与被投企业企业家利益不一致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交易双方对相关信息了解程度有差异,信息具有优势者,在交易中通常处于有利地位,信息贫乏者,常处于不利地位。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运作过程中,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之间在基金募集设立和项目投资上的信息不对称,基金管理人与被投企业、企业家之间也存在企业融资和投资管理上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存在两个层次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

不完全契约是指,委托代理双方签订的代理契约不可能完全包括现在和将来发生的一切事件。契约不完全,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现实复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杂且不可预测,人们不可能把所有潜在情况都写入契约,也不可能提出详细的解决应对办法。不完全契约理论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提供的启示是,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与企业家之间不可能签订一劳永逸的最优契约,对基金的控制以及对被投企业的控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相机参与管理和决策是提高基金运作效率的一个保证。

三、控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风险的建议

(一)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风险控制机制

1.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风险控制,需要建立健全的基金运作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搭建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选择好基金治理的组织形式,明确投资者、投资决策委员会、基金管理人以及第三方监管人之间的权利和职责,制订风险管理的规划和阶段实施方案,周期性地对各级次、各投资项目、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开展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最终形成架构有利、信息有效、制衡有方、资源有力、利益均衡的基金运营和风险控制体系。同时,注重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降低不同利益主体掌握信息的不对称程度,使得基金的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能够及时了解基金运作过程中各方面的风险信息,包括财务的和非财务的、内部和外部的、定性的和定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基金进行风险控制必不可少的基础,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有助于风险及时暴露和有效控制。

2.进一步完善基金运作中的契约。虽然理论上说,一切契约都是不可能完备的,但是制定尽量完备的契约始终是控制风险需要努力的方向。完善基金运作中所有的契约,要以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出发点,力求涵盖基金所有的业务范围,包括基金持有人、管理人、托管人的权利与义务,基金募集、购买、赎回与转让,基金投资目标、范围、政策和限制,基金资产估值,信息披露,基金的费用、收益分配与税收,基金终止与清算等。对被投企业的投资协议,也要力求具体,并尽可能反映企业经营和环境的变化。在契约设计过程中,要谨慎把握关键性的合同条款,既体现对基金管理人、项目企业家的约束,也要赋予必要的激励措施,既有静态的权利与责任的划分,又要有适应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环境变化的动态的权利与责任的分摊。契约的完善,要注重对潜在不确定事件的处理,明确潜在风险和争议的处理方式。

3.基金运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外部监管的作用。发挥外部监管的作用,是解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基金运作风险的有效途径。外部力量的引入是一种双方经济关系的监督和制衡机制。通过引入基金律师、托管银行全程监控跟踪基金运作,基金会计师定期审计基金经营状况,以及聘请专家参与基金项目的投资决策,使得基金运作公正透明。引入外部力量加强基金运作风险监管,可以充分利用外部机构和个人的职业道德、市场声誉、专业经验的影响,切实发挥外部力量的特长和独立性,有效控制基金运作中的风险。

(二)加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行业管理

1.加强政策监管,严格市场准入。首先是从中国经济发展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借鉴国外在规范基金发展上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起适应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立法框架。其次是明确监管机构,划分管理职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具有资本运作的金融属性,因此,应该选择具有一定资本运作经验、长期从事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监管的证监会作为主要监管机构,同时发挥其他政府部门的协调监管职能。最后是严把市场准入关,以国家产业规划为导向,指导基金投融资行为。鉴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高风险性,要在实行核准制的基础上,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起人、管理人必须规定一定的资格条件,同时对基金投资者也要有严格的准入限制。

2.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在加强政策监管,严格市场准入的同时,尽快建立行业自律的传导渠道,实现政策监管和行业自律的互补和对接。同时,适时成立全国性的行业自律组织,发挥行业自律的统一管理协调职能。行业自律是政策监管的重要补充,在国外,行业自律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的主要形式。行业自律组织代表行业整体利益,通过建立公认的行规,维护行业整体形象,监督行业不端行为,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自律式管理。

3.实现监管信息共享,提高监管水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信息披露不公开、不充分,政策监管和行业自律性管理都有一定难度,因此,监管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要提高监管水平,就需要应加强信息沟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通,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手段,加强基金信息资源的共享,以“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为原则,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

[2] 王健.信息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6.

[3] 王俊,孟钊兰.浅谈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新[J].甘肃金融,2013,(2).

[4] 王晓鹤.试论如何加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监管[J].中国证券期货,2013,(3).

[责任编辑 吴明宇]

风险投资成功运作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张健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网上购物这一种消费方式因为其为人们带来的便利性和网上商品的普遍较低的价格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接受和追捧。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网上交易额不断上涨,也已经形成了几个知名的电商品牌。然而在电商不断发展的同时,物流行业不论是从服务上还是速度上也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开始线上线下同时发展,仓库的规模形式更加的多样化,出现了第三方、第四方、自建物流等行业,主要运用于电子商务的各个平台。下面,我们来看看不同电商企业的物流现状。 1.京东

物流:

2009年3月 ---------------成立了自有快递公司(物流配送速度和质量全面提升);

2009年至今 ---------------京东商城陆续在天津、苏州、杭州、南京、深圳、宁波、无锡、济南、厦门、武汉等40余座重点城市建立了城市配送站。为用户提供物流配送、货到付款、移动pos刷卡、上门取换件等服务;

2014年4月初 ------------在北京等城市率先推出“211限时达”配送服务,在全国实现“售后100分”服务承诺,随后手机版京东商城(m.360buy.com)也正式面世。京东商城的服务系统正在实现跨越性的升级。此外,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四地物流中心也已经扩容超过2万平方米,仓储吞吐量全面提升;

2010年5月15日 --------在上海嘉定占地200亩的京东商城“华东物流仓储中心”内,投资上千万的自动传送带已经投入使用。这是京东迄今为止最大的仓储中心,承担了一半的物流配送;

2011年 ---------------------在嘉定建成一座15万至18万平方米的超大型仓储中心,其规模将是鸟巢的8倍。 物流运作模式:

京东是采用“合作配送”,也就是物流联盟模式,利于各自的业务优势为对方互补、互利、双赢,一个稳定长期的合作会激励双方把共同利益做大,实现稳定的利润率。缺点为需要明确的合作目标和责任分配、较高的协调管理能力,更换物流伙伴比较困难。

2.淘宝

物流:

2003年5月10日 --------淘宝投资创立,选用的是“第三方物流”。 物流运作模式:

淘宝采用的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资本周转提供灵活多样的顾客服务,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与京东的自营物流相比,第三方物流不能只见诶控制物流职能;不能保证供货的准确和及时;不能保证顾客服务的质量和维护与顾客的长期关系;企业将放弃对物流专业技术的开发。第三方物流公司会通过在运输工具上喷涂他自己的标志或让公司员工穿着同一服饰等方式来提升第三方物流公司在顾客心目中的整体形象。

3.海尔

物流:

1984年 --------------------采用“自营物流”,创立于中国青岛(目前,海尔在全国建立了21个工业园,24个制造工厂,10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国员工超过7万人);

1999年 --------------------开始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商流、信息流的运作。对海尔来讲,物流是首先是使其实现三个“零”的目标,即零距离、零库存、零营运资本。 物流运作模式:

海尔物流在一级配送网区域内分拨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间配送体系。各配送中心的网络,除了能满足区域内配送外,还建立了直接送达其它配送中心的区域间配送网络,使以前的单点和线,形成星罗棋布的网,形成完善的成品分拨物流体系,备件配送体系与返回物流体系。

大批量的订单,提供“B2B,B2C的门对门”的运输配送。零散、小批量的订单,以运筹优化的优点,安排合理的配送计划,实现一线多点配送,为客户提供完善的24小时物流服务。

4.亚马逊

物流:

2000年 -----------------亚马逊成立;

2004年8月 -----------亚马逊全资收购卓越亚马逊。目前,北京的物流中心是卓越亚马逊网的在华的最大物流中心。(自建物流和与第三方物流合作) 物流运作模式:

5.戴尔

物流:

物流运作模式:

戴尔的直销模式省去了供应链条中的分销商和零售商,从而为自己的公司省下了一大笔资金。

6.沃尔玛

物流:

上世纪90年代 -----------沃尔玛物流工厂提出了新的配送理论(历史悠久)

物流运作模式:

全产业链物流;内部信息系统将物流与门店销售结合在一起;货物采购亿纳入物流管理系统 ;沃尔玛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私人运输公司

7.惠普

物流:

惠普的运营模式并不是单一的模式,而是根据客户和产品的不同将纷繁复杂的47种模式逐步统一成5种主要模式。 物流运作模式:

直销模式:将产品送到客户手中的第五种模式被称为“高速公路”。客户可以通过电话,或登入惠普的网站,订购惠普的产品。让惠普和客户直接产生互动,进行直接销售。

8.唯品会

物流:

第三方物流 物流运作模式:

运作模式与淘宝相似,“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资本周转提供灵活多样的顾客服务,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与京东的自营物流相比,第三方物流不能只见诶控制物流职能;不能保证供货的准确和及时;不能保证顾客服务的质量和维护与顾客的长期关系;企业将放弃对物流专业技术的开发。第三方物流公司会通过在运输工具上喷涂他自己的标志或让公司员工穿着同一服饰等方式来提升第三方物流公司在顾客心目中的整体形象。

结束语:通过对京东、淘宝、海尔等电商物流运作模式的了解,我们知道大多数的电商企业都是采用第三方物流这一运作模式,像京东、沃尔玛这些特殊的企业采用自建物流外,其他的都是采用第三方物流与其他物流方式并用的物流模式。

风险投资成功运作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汽车物流市场也经历着高速成长和扩张,同时,汽车生产企业面临着价格、技术、服务体系的挑战,相应的,汽车物流企业除了接受不断削减的价格,同时还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成本上涨的考验,生存环境日趋严峻。作为汽车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主体,商品车运输企业应该如何调整与应对?

汽车工业价值链分布

汽车工业价值链是一条由研发、零部件供应、整车生产(组装)、整车销售、物流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构成的供应链体系。

《哈佛商业周刊》对中国现阶段汽车行业的调查表明,价值链上的利润分布呈现中间低、两端高的状态。整机组装环节利润日趋下降,使得汽车厂商在产品价格不断下降、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逐渐向价值链两端的环节渗透,包括运输、仓储、库存控制等物流环节。

商品车运输是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是实现汽车销售的必要阶段,而且其服务水平直接影响产品销售业绩。

实证分析表明:在工业品市场,服务水平下降5%将导致现有客户的购买量下降24%。因此,物流服务在产品生产和销售中具有明显的杠杆效应。

商品车运输企业的生存环境

美国的经验表明,商品车运输企业的运行与发展对生存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近年来,美国商品车运输行业面临着人力成本不断增加、燃油价格上涨和汽车制造商业绩下滑导致发货量不足的状况。我国商品车运输企业也同样体验到巨大的生存与发展压力。

1生产设备的特殊性

商品车运输车作为企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具有许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共用性限制

商品车运输车只运送单一种类的货物,有严格的规格要求。因此,专用性强使得商品车运输车的利用率及其效率面临挑战。

(2)尺寸规格参数限制

商品车运输车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专用运输工具,但其尺寸参数与目前国家规定的超限、超载标准具有本质上的矛盾。

(3)线路运营限制

商品车运输过程中必须走高等级路面,在线路规划时增添了约束条件。

同时,在目前乃至较长时期内,用其他运输工具来替代商品车运输车很不现实。

2服务价格急剧下降

2000年以来,中国汽车利润总额逐年增加,但毛利率逐年下降,利润缩减导致其成本压力向汽车产业链其他环节释放,尤其是物流。

此外,汽车物流企业数量过多,规模过小,导致恶性价格竞争。

3运营成本持续上升

(1)油价上涨

燃油作为商品车运输企业的主要变动费用项目,价格以年均17.1%的幅度上涨,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很大冲击。

(2)罚款问题

商品车运输车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其尺寸参数基本均为超限,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罚款问题。

(3)费改税的影响

国家税务总局和保监会指出,可能于2008年3月推出费改税政策,即去掉养路费、运管费等项目,增收燃油税,必将对企业的运输成本产生影响。

4商品车运输企业对生存环境的敏感性分析

目前,商品车运输企业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税收与过路过桥费、养路费与运管费、燃油费、设备折旧与维修费、劳工与管理费、罚款。其中。罚款为不确定性因素,为不可预知项。

一般物流企业的定价机制可以理解为:运输单价=吨公里成本+吨公里成本×银行利率。此定价机制可用来考察企业总运营成本对各因素变化(生存环境)的敏感程度。经过对商品车运输企业生存环境的依赖性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中国和美国商品车运输企业生存的环境和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在美国,由于汽车制造商业绩下滑、燃油价格上涨、劳工成本增加,导致商品车运输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环境。而在中国,企业面临罚款的不确定性太高、燃油上涨压力,以及同行恶性价格竞争的问题。

商品车运输企业路往何方

在目前的生存环境下,为使汽车物流走出困境,需要政府、主机厂、商品车运输企业多方共同参与,才能寻找到有效的出路。

1国家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汽车物流企业的正常运行所具有的经济外部性表现在:(1)环境保护,包括减少对公路的损害等;(2)保障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如果汽车物流在汽车供应链中断裂。对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3)具备规模的汽车物流存在成本优势,对抑制通货膨胀具有积极作用。

2006年,美国一些汽车巨头表示,美国汽车工业很难提升和大量出口的一个因素是受阻于汽车物流。由于越来越多的汽车物流公司在利润下滑的形势下减少再投入。难以形成运输规模。导致很多廉价零部件无法运到装配线上,使整车物流不畅。

为避免我国出现这样的情况,国家应该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例如,国家开发银行针对具备实力的汽车物流企业,在优质项目上提供政策性贷款和利率倾斜,推动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扶植第三方物流企业,扩展体系内的资源集约经营能力,提高车辆匹配效率,挖掘效益空间。

2主机厂减少对区域性物流公司的依赖

目前,国内从事汽车物流运输与仓储的企业近500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具备一定实力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其发展趋势是4PL;另一类是作业能力较强的区域物流公司,目前此类公司数量众多。数量过多的汽车物流公司导致服务价格无序、恶性竞争,破坏局部供需平衡,造成局部运力供给大于需求的假象。

所谓4PL,即同时具备较强管理能力和作业能力的综合汽车物流服务供应商,除了自身资产外,能够整合和利用社会运力资源。

在当前的环境下,主机厂应给予商品车运输企业积极支持,即减少区域性物流公司的依赖,与具备实力的综合物流服务商进行战略合作,可以解决汽车物流行业资源利用率低、运输成本高、运力资源浪费、竞争力薄弱等问题。主机厂也将因此而减少交易成本,获得更为专业的服务。从汽车物流服务的回报来看,可以实现利益分配透明化,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

3商品车运输企业准确定位、内部优化与外部结盟

(1)企业定位:成为链主的4PL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通过对世界500强企业进行研究发现,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在于核心技术、规模经济、供应链管理能力、品牌、垄断资源。

在变化的环境中,企业要么“随风而动”,要么“受之而动”,要么就是“无动而亡”。当前,商品车运输企业必须进行全局性的洞察和应变,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为了应对当前的生存环境,已经具备一定品牌的汽车物流企业应明确定位为4PL,成为物流服务供应链的链主:

企业边界进行根本性调整,构建适应性商务网络;不能仅限于独善其身,还要管理好相关利益群体;在已具备一定硬件资产的基础上,重视软资产的投资和积累;依靠品牌、规模经济、专业能力引领行

业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4PL将获得大量客户资源,增强抗风险能力。

(2)运作模式:总部集权式

通过对世界物流企业前10强的考察可以发现:成功的物流企业必须具备较大的运营规模,建立有效的地区覆盖,具有强大的指挥和控制中心,兼备高水准的综合技术、财务资源和经营策略。

汽车4PL应采取总部集权式物流运作,实行业务垂直管理,即一体化经营管理模式。从实践看。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指挥中心、多个操作中心、一个利润中心,企业的组织框架、体制等形式都要与之相符。一方面,要求分部坚决服从总部,总部对分部有高度的控制力,分部在作业上作到专业化、流程标准化;另一方面,总部必须具有强大的指挥、设计、准确把握市场和风险控制能力。

(3)内部优化:突破费源匹配问题

目前,企业内部资源匹配程度不高是行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通过价格体系和成本构成分析,可以看出商品车运输企业单车单次的成本与利润基本固定,主要决定于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客户、油价、产业组织、国家政策等)。那么,在单车单次利润固定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设备的盈利潜力?

具体来说,可以建立商品车运输模型。对不同类型车辆运输成本随运行次数变化、不同类型车辆运输利润随运行次数变化,以及各路线车辆利用率、利用效率、资源对流平衡率等进行分析,将各路线划分为优质线路、次优质线路、保障性线路。对盈利水平很好、盈利水平较好,以及只高于变动费用而无法全部分摊管理和固定费用的路线,按20/80法则,制定合理的资源分配政策。

最终的目标是:在阶段时间内,①提高车辆利用率;提高运输车辆的利用次数;②提高车辆利用效率:提高重驶/空驶比率。而要较好地实现整体资源匹配,则需要在4PL模式下进行。

(4)借鉴SSI和CSI,建立LSSI体系

从2000年开始,J.D.Power亚太公司每年对中国汽车行业的SSI(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指数)和CSI(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进行调研。两个指数越来越受到各大汽车厂商的重视。也成为消费者购买汽车的重要决策因素。

SSI和CSI主要是有关顾客对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体验的指标,其中有若干因素是受汽车物流环节所影响或支撑。比如,2006年的调查表明,当汽车行业正向订单生产转型时。虽然减少了库存成本,却带来了更长的交车时间。平均交车时间为4.2天,而2005年为3.3天。结果,因交车时间太长而放弃购买某款汽车的顾客比例从2005年的7.4%上升到2006年的12.6%。

在这方面,物流供应商大有文章可作。比如,厂商为满足顾客个性化的要求并降低成本,导致交货时间过长,物流供应商可以将运输时间减到最短。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客户,4PL可以以汽车行业的满意度指标为基础,建立基于汽车物流服务的指标体系——LSSI。在SSI和CSI中,零售网络(4S店)、库存管理、交车时间、交车过程、服务后交车、便利的服务等因子,都是在设计LSSI时需考虑的重要因素。更为接近汽车厂商服务的LSSI体系,除了保障精细化的服务水平外,还可以规范行业服务,利于汽车厂商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与评价。

风险投资成功运作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产业集群是产业在空间集聚的普遍现象。在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区域,正迅速成长起许多表现出高度集聚特征、高专业化的产业群。通过对产业集聚与工业园区的关联分析,提出了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产业集群;工业园区;集群效应;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

产业集群是产业在空间集聚的普遍现象。在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区域,正迅速成长起许多表现出高度集聚特征、高专业化的产业群。这些产业群不仅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而且在增强国家竞争优势、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产业“扎堆”,这种新的资源组织方式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最重要、最具活力的因素。在这些影响之下,我国不少地方政府纷纷探索如何在所辖区域内培育和推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在此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通过征地建设工业园区的方式来发展产业集群,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只有很少地方取得了显著成功,大部分地区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关系,使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其集群效应,以促使工业园区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产业集聚与工业园区的关联分析

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二者具有明显的共同点:地理的集中性,即许多企业在某一区域聚集。然而,二者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工业园区是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实质上是在划定的区域内,精心营造一个优良的环境,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而产业集群是大量相同或相关企业与机构聚集在一地集中发展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本质差别在于特定区域内的企业和机构之间是否具有基于产业链分工与协作的产业联系。研究表明,大量企业聚集一地并不必然产生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只有当大量企业围绕关联产业和产业链形成有机的分工与协作关系时,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才会产生,而这正是集群产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奥秘所在。

1、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载体

工业园区对于产业集群的支撑表现在两大方面。首先集群形成和集群效应得以发挥的地理条件就是产业在地理上的聚集性。工业园区的建立与发展为形成集群和发挥集群效应准备了条件。其次,要使集群效应得以发挥,必须具备一些条件,比如产业配套,产业之间有着密切的物质和技术联系。工业园区领导应以区域发展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按照工业园区和集群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管理,在项目引进上考虑到产业配套和企业间的联系,通过设立中介机构和提供各种交流场所,交流机会,规范企业的竞争与合作的秩序,增加企业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设立研发机构,通过政策激励,推动企业联合技术创新。然而,并不是说工业园区中就一定会形成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的建立和发展只是为产业集群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是集群发展的有效载体。

2、工业园区发展有赖于产业集群的形成

建立工业园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引进资金、技术、发展产业,同时便于生产要素的高效集约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而国内外大量的关于企业集群的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内在反馈作用机制,客观上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从其内涵来看,其内部的协同效应和自强化机制极大提升了产业竞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的开发建设才是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的选择。产业集群是实现企业间有效协作的组织形式,是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体来说,工业园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城市区域,有着其他区域所不具备的功能和特点。工业园区作为工业企业的集聚地,为产业集群提供了有效平台,而产业集群的外溢效应又可以大大促进工业园区的发展。

二、工业园区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1、规模效应

工业园区具有形成产业集群的优越条件,工业园区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实现规模经济,各企业不需要大规模的并购,同行业或者关联产业的企业集中在工业园内,通过企业间的协作共享和专业化生产来达到规模效应。具有产业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基础投资,并利用地理位置的接近而节省相互间的物质和信息流的传递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工业园内的企业还可以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彼此有效合作,从而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单个企业的平均成本。在产业集群内部,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一起,使工业园区内部实现了规模生产。企业根据生产的需要,利用空间接近大大降低了每次交易的费用,而且使专业化强的企业生存的空间更大,更有利于扩大生产的规模,两者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的生产效率。

2、溢出效应

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产业集群已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国内理论界已形成普遍的认识,认为工业园区是形成地方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可以为企业带来正的溢出效应。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信息、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工业园区的建立,使企业向其集聚,同时共享信息、知识、技术等资源,这些资源一般是工业园区内的公共信息。而企业的私有信息也会被动地、无意识地、非自愿地向外扩散。工业园区的溢出效应主要有如下方式:一是竞争效应,工业园区内同行业的生产企业、供应商、重要顾主、支持性产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彼此间既互相竞争又互相模仿,既彼此合作又彼此嫉妒。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他们可能共有一个供应商,同一家顾主。人际间的频繁接触和交往增加了经营的“透明度”,使集群的知识传播速度达到最快。二是流动效应,工业园区的一些大型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会聘请和培训很多关联、科研和技术方面的人才。而在工业园区内劳动力在企业间是自由流动的,企业内部劳动力流动率的提高,也促进了知识、技术、信息的扩散和传播,形成知识外溢,降低了劳动力的培训成本。三是连锁效应,所谓连锁效应是指单个经济个体的外部性行为不但影响到整个行业,而且还波及到其他相关产业。由于工业园区内的企业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竞相采用新技术,从而对原材料、机器设备和其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迫使工业园区内与主产业相关联的配套产业不断采用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主产业的发展需要。这种连锁反映无形中推动了配套产业的优化升级。

三、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必然选择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京滓两大都市之间,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京津塘高速穿园区而过,距北京市区38公里、天津市区60公里,距离首都国际机场、天津国际机场和天津港行程不到1小时,具有“一小时经济圈”构成要素的典型特征。优越的区

位、便捷的交通为开发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的聚集效果分析

经过16年的发展,廊坊开发区已初步显现部分产业的聚集效应:

(1)在电子信息领域,集中了华为科技、富士康科技、特瑞胶黏、新奥软件、久智光电子、滨松光子、中电大成电子、贝斯特电子、冀雅电子、鑫谷光电、清华同方电子、捷好电子等一批生产企业。

(2)在汽车零部件领域,集中了卢卡斯伟利达廊重制动器、天合发动机零部件、柳博安利活塞环、瑞达汽车制动器、全兴工业、威意特汽车系统、上方汽车内饰、华安汽车装备、亚新科制动技术等一批生产企业。

(3)在食品加工领域,集中了好丽友食品、好丽友食乐食品、露露饮料、伊利乳品、飞鹤乳业,新瑞番茄制品、威康特食品、智爱富食品、张裕葡萄酒、日清中粮食品、多维食品、中基金米兰咖啡、中孚食品等一批生产企业。

(4)在新材料领域,集中了立邦涂料、阿克苏诺贝尔、国瑞电子、阿童木、超尔固涂料等一批生产企业。

(5)在生物科技领域,集中了国药麻醉制品、周林频谱、维尔康生物化工、美宝制药、健邦医药等一批生产企业,并将与美国麻省积极合作,发展生物科技产业。

(6)在教育科技领域,廊坊开发区规划建设了全国规模最大的东方大学城,现入住高校近40所、大学生6万人。

此外,廊坊开发区利用自身区位、人才和环境优势,积极与大连软件园合作创建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等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

2、廊坊开发区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开发区虽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也初步显现了一些产业的集聚效应,但远没有达到产业集群的水平,其产业规模偏小,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配套能力弱,集聚化水平不高。由于开发区建设初期缺乏统一规划、科学布局,没有把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作为园区的主要目标,致使现在园区内只是企业的“扎堆”,而没有形成产业链、形成产品簇的企业群。2006年,全区工业总产值139.7亿元,与天津、广州、昆山等开发区相比差距明显。开发区产业结构“小而全”,产业集中度不高。工业中现有10多个行业,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产业仅有3个,年产值在5-10亿元之间的产业有5个,主导产业不突出。而且,开发区产业配套能力弱,集聚化水平不高,开发区及周边地区内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小,产业链、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还没有形成,未形成集聚效应,造成企业的生产成本较高。由于发展初期土地开发规模和产业规划不到位,没有按照集约化开发、专业化布局的模式进行建设,区域产业整体形象不突出。

3、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对策

(1)科学规划、统一布局。廊坊开发区应重视园区产业规划和定位,利用工业园区的优势条件吸引关键性企业落户园区,逐步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把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与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结合起来,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有选择地吸引关键性企业在工业园区内落户。

(2)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集群效应。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形成竞争优势,一个重要的原由就是集群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带来了生产效益的提高。内部的精细分工已成为国际上产业集群发展成功的重要经验。因此,抓好产业链延伸完善,就是抓住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廊坊开发区应结合自身条件,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协作,通过引进资本和技术,弥补产业链的缺陷,通过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拉长和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积聚水平。充分利用廊坊市区位优势,加大引导和投入力度,合理整合各种生产要素,重点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

(3)强化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建设。加强工业园区的行业协会建设可以为工业园区企业交流搭建平台。活跃的行业协会不仅维护园内企业的利益,还打通同类企业间的联系以及与外部联系的规则,制定重要的行业标准与信息,沟通同区企业与区外伙伴的联系,将同区企业凝聚成一个整体,同时将园区与外部产业链、创新链相联接,促进企业的产业升级和内源性增长。此外,在我国大多数工业园区中,行业协会还必须发挥市场规范的效能,建立一定的行业标准或同区技术质量标准,以技术监督、质量评定和价格协调等手段,驱逐以低质量维持低价格、以低价格抢夺市场的恶性竞争,最终维护工业园区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4)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产业集群外部环境。一是优化体制环境。政府要以公共管理者的身份为企业提供公共产品、协调网络中的企业关系。工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向行业指导、行业管理与行业服务转变;主管部门的职能也应从过去的实际上只“抓大”、“抓市场”转变到服务全社会、服务中小企业上来,真正把中小企业的发展列入政府抓经济的主要工作日程,使对中小企业的引导、服务、管理有“章法”。二是优化政策环境。通过各种政策措施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对产业集群内的大企业、大集团,要用好用足政策,鼓励其做强做大;对产业集群内中小配套企业,要用好用足“全民创业”政策,鼓励其做精做优;与此同时,建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基金,扶持特色产业园区和重点产业集群发展。三是优化人文环境。大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带头打造“诚信政府”,营造全社会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风险投资成功运作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1 内资银行的优势

一是内资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誉的支持, 可以长期获得低成本的资金二是群众信誉较高;三是资金实力雄厚, 抗风险能力强;四是内资银行已拥有极为发达的国内网络系统,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每家都有上万个分支机构, 异地通汇能力强, 如此庞大的银行网络渠道体系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根本无法比拟的;五是内资银行了解国内金融市场、熟悉客户, 具有在本土经营的丰富经验, 客户资源广泛;六是具有完善的业务体系, 清算系统完备。

2 内资银行的劣势

一是体制上的劣势。内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面临着体制上的劣势, 外资银行是市场化运作, 业务操作几乎很少有来自非市场方面的强烈干扰, 完全以利润为其经营目标, 根本不承担任何政策性信贷业务, 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规模、投向、结构以及时限控制等方面都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或存在着阻力, 从而使其竞争能力大受影响。例如, 外资银行可以根据国际市场情况灵活地制定存贷款利率和各种手续费率, 报所在地人民银行备案即可;而内资银行的存款利率基本固定, 仅对贷款利率有有限的浮动权, 从而使内资银行在外汇存贷款的竞争上处于劣势;再比如外资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盈利能力、还款能力等决定可否予以贷款;而内资银行必须要严格受制于该企业是否是国家宏观调控限制的行业。

二是经验和创新上的劣势。内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面临着经验和创新上的劣势, 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大多为老牌跨国银行, 其丰富的经验优势体现在每一项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上, 而且不断调整竞争策略和竞争手段来保持这一优势, 同时外资银行还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来保持其对市场的竞争力;而内资银行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三是资金实力和赢利能力上的劣势。内资银行资金实力和赢利能力与外资银行特别与国际著名跨国银行相比都还有相当的差距, 从整体上来看, 两者还不属于同一级别的竞1争对手。差距是一把双刃剑, 承认差距的同时就是民族银行业飞速发展的契机。因此2006年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将是内资银行迅速发展的时机。

四是国际业务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内资银行中除中国银行等少数以外, 大多海外联行网点少, 国际结算往往通过总行代理, 环节多, 速度慢, 从而效率较低, 资金在途时间长加大了客户的汇率风险。

五是社会负担沉重。内资银行肩负着众多社会功能, 职工的生老病死等等统统大包大揽。国有商业银行拥有庞大的员工队伍, 恐怕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每家约有员工20万人到60万人。尽管为国家减轻了就业压力, 但如此沉重的包袱, 导致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支出巨大、效率低下。而外资银行几乎不承担任何社会负担, 这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望尘末及的。

六是在高风险中运行。内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处于高风险运行之中。这是因为:一是银行不良资产数额巨大,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以及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问题, 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高于其全部贷款10%的不良贷款。银行不良贷款的沉淀不仅造成银行赢利水平下降, 而且也使银行清尝力受到严重影响。二是银行自有资金率水平呈下降趋势。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国有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而且也大大削弱了其与外资银行竞争的能力。

3 外资银行的优、劣势

外资银行比内资银行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具体表现为: (1) 外资银行作业方法遵循的是国际惯例, 基本上不受政府干预。我国商业银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无法摆脱政府指控干预。 (2) 外资银行规模庞大, 资金实力雄厚, 资产质量优良。仅花旗集团的资产就达7000亿美元以上, 相当于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的总和。又如美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不良资产比率是0.67%, 而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无论以哪个口径计算都在它的30倍以上, 大量不良资产已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和地位受到严重损伤。 (3) 外资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灵活, 富有生机, 比较适应市场经济日益灵活多变的现实。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体制不健全, 没有形成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符合市场需要的管理制度乃在形成与完善之中。 (4) 外资银行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多年, 有着丰富的经营经验, 提供的金融服务花样多, 能较快地适应市场需要。 (5) 外资银行的软硬件设备优良, 产品的科技化程度高。 (6) 外资银行在不少领域享受超国民待遇。在上缴利税方面, 内资银行的总负担超过70%, 而外资银行的综合税率只有30%左右;在购置设备方面, 内资银行费用需从税后利润中支出且需上级部门审查批准, 而外资银行却很灵活;在业务范围, 外资银行可做外币投资业务。

外资银行除了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外, 其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总体上说内资银行的优势就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竞争中的劣势。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逐步放开到人民币业务的全面放开, 内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本文对内、外资银行在竞争中的所具有的优劣势进行简要分析。

上一篇:行政管理教育发展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审计概念内容形式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