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本科自我鉴定范文

2023-09-18

法学本科自我鉴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法学;毕业论文;判解模式

引言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是教育界的高呼声,近20年以来,我国始终坚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国家方针政策之外,更是推崇由单一的模板化教育转变为实质化的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理念。本科毕业论文是考验高校本科生在大学四年内学习所所获得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综合素质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发展,法学(法律类)高等教育专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由原先的部属政法类专业高等院校开设法学专业逐渐发展到地方性的众多高等院校也相继开设了法律类本科专业。本文主要通过调查地方高等院校的法学(法律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状况,对其存在的弊端进行挖掘,同时,对论文模式进行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多年在地方性高等院校法学教学中发现,大量的本科法学毕业论文存在抄袭和雷同现象。因此笔者针对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现状,随机对某地方三所高校的法学本科大四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学生对毕业论文选题不是自己对法律问题思索的结果占33.3%,毕业论文选题仅仅是任务要求的占16.7%,论文选题胡乱拼凑的有4.7%;2.有没有过抄袭(非标准内注释、引用)行为问卷中,整段文章更改语句的占21.4%,借用他人论文大纲有47.6%;3.对毕业论文撰写毫无感兴趣的占19%。4.支持改变传统毕业论文模式要求的占92.8%。通过对法学毕业生对毕业论文撰写的现状调查,笔者发现这些非政法类专业高校的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地方性高校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考核模式应当引起重视并有必要研究考核体系改革了。

笔者列举一些问卷调查结果:

1. 毕业论文结论是对现实的矛盾或者问题提出了你思考的解决办法吗?

图1

2. 你搜集的论文资料在你论文的字数中占据的比例是?

图2

3. 你对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有着兴趣吗?

4. 你支持用其他更灵活的毕业考察方式替代毕业论文吗?(如翻译文献、实习报告、团队合作等)

二、地方高等院校法学(法律类)本科毕业论文模式及有关研究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中国)全国的高等院校中拥有法学专业的有650多所,许多之前不曾设有法学专业的高校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需要重新增加法学专业,而随着大学数量增加,传统政法类大学录取人数有限等原因,选择非政法类地方高校就读法学专业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而影响他们选择取向的更多的是法治社会的熏陶以及自身对法律的认知程度。近年来随着国家依法治国的推进,选择非政法类地方高校法学专业的学生也同样越来越多,据调查统计某区域非政法类地方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增长比率逐年上升。

然而,非政法类地方高校法学专业毕业生与政法类专门高校相比,专业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不同程度地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师资队伍水平上有差距;第二,课程设置和培养体系不合理;第三,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落实不到位;第四,校园法律文化氛围不够;第五,学校法律院系与社会法律实践部门联系不足;等等原因。

非政法类地方高等院校法学(法律类)本科毕业论文在现状上主要表现为:由教师提出选题、学生搜集资料、拟定提纲撰写,这样僵化的套路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抄袭,浪费时间和精力,导致学生对高校法学教育的恶劣评价,最终导致厌学逃避。具体表现为:“学生按照选择的题目与指导老师建立了联系,在学校规定的时间与步骤范围内,与指導老师相互配合完成论文写作。但纵观法学(法律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现状:形式上看,参考文献的格式不规范,参考文献在论文正文何处,一般的学生在指导老师多次修改的情况下,方能够正确标注;参考文献与注释不区分;标点符号欠规范;错别字、论文排版、字号大小、字体及整齐度等也是常见的问题。内容上看,一般的法学(法律类)本科毕业论文有以下问题:1.不明确摘要如何概述,关键词为何不知所云;2.结构似教材,没有问题意识,常见的论文只是对命题的基本理论、或知识点做一般性梳理或介绍,无深度与创新可言;3.论证不力,缺少内在严密的逻辑性,体现在:一是从理论到理论,缺少必要的和充分的事例和数字的依据;二是引用、分析理解法律条文、法理基本原则不准确;三是材料很多,但在选材和组织材料上欠佳,缺少周密严谨的逻辑性;4.绪论和结论写作不当。有些论文的绪论,篇幅相当大,却写了一些与毕业论文没有多大关系甚至无用的话,没有很好地起到导引本论的作用;有的论文的结论也不符合写作要求;有的论文根本没有结语,有头无尾,不能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或结果。”

综上所述,针对非政法类地方高等院校法学(法律类)专业毕业论文模式的主要现状进行探究,归根结底还在于非政法类地方高等院校对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经验缺乏。若在实际教育中更注重能力的培养,而并非只是传教式的教学模式,则非政法类地方高等院校的法学(法律类)本科生不仅可以具备相当法律素质,将学习到的法律功底用于武装自己,而且现实中的许多法律问题都可以依法而解。

为此我国学者对我国法学教育展开了众多的宏观研究探索,但对法学(法律类)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如何定位和改革研究不多,目前对法学(法律类)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模式研究主要有:河北经贸大学王韬博士《司法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下的法学(法律类)本科毕业论文训练模式研究》、武汉刘晶老师的《法学(法律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答辩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哈尔滨师大梅奕敏副教授《导学模式提升法学(法律类)本科毕业设计有效性研究》西南政法大学蔡英博士《法学(法律类)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研究》等等。他们一致认为:传统的法学(法律类)本科论文写作偏重立法论角度、采纳教科书式的阐发,属于纸上谈兵式的肤浅论理。他们提出的改革模式有:1.司法适用模式。训练目标注重法律适用方法,成果形式采纳案例研判模式。2.模拟法庭式。即通过模拟法庭的再设计、角色扮演、分析自身感受和经验,阐述存在的问题和建议。3.系列化、一体化模式。笔者认为,以上三种模式具有强化实践的意识,但是有的改革模式(如系列化、一体化模式)没有根本上革除传统的学生被动式资料搜集、抄袭为主的弊端;另外模拟法庭式和本科教育教学差距太大,在本科法学学生中未必具有可行性,亦或是实践中投入巨大,现有的高校师资和设施难以胜任。只有司法适用模式在目前我国非政法类地方高等院校法学教育现状中具有实际意义,但有些操作模式仍需研究。

三、法学(法律类)本科(法律类)毕业论文案例判解模式内涵特征

案例判解模式是指法学(法律类)本科毕业生通过将自己的毕业论文与我国司法实践相结合,选择法院的判决案例作为学生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把司法适用的解释推理模式应用于法学(法律类)本科毕业论文模式中,围绕法院判决中的经典案例所涉及的法学知识而展开分析阐述,同时深入阐述案例中涉及的相关法学知识理论前沿问题,最终形成法学理论和案件实例相结合的法学知识解析和前沿探究式毕业论文。这种模式旨在探索贴近司法实际和革除传统法学(法律类)本科教育弊端的论文指导模式,旨在调动法学(法律类)本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毕业论文和其他教育教学环节紧密联系,以法律解释、司法适用为灵魂,改革传统的毕业论文体制。

案例判解模式主要包括选择案例、模拟审判、分析法律适用、相关法学知识阐述、前沿探讨等步骤。一方面,强调以具体案例为中心,要求毕业生从原告、被告、法官等多种角色的角度去审读案情,并运用法学理论去分析和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具有极强的实际性和目的性,有效避免脱离实际的倾向,真正起到能够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将案例解析与法学知识前沿相结合,突破纸上谈兵的纯粹抽象,让学生通过法院判决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其核心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模拟审判。法学教学中模拟法庭已成为提高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日常教学环节中模拟法庭的特点是是进行法律职业性训练,让学生适应角色转换。但与教学实践环节不同,在毕业论文案例判解模式中,除了法院程序之外,更重要的是实体法律内容:

1. 法律适用的视角。案例判解模式要求学生把自己分别放在原被告律师、法官的身份角度分别分析案件事实。从中发现法律适用的线索、法律适用和法律解释的难题。

2. 法律适用和逻辑推理。案例判解模式,重在对法院判决的解读,法院判决的核心部分就是对案件的法律适用和推理过程。

第二,案件法律适用总结。完成了案例的判决推理并不意味着毕业论文已经完成,学生必须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扩展性分析和总结,另一方面,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法律知识前沿,让学生更深入地提高法律实践技能与现代法律素质。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扩展性分析和总结主要有以下类型:

1. 评论型。这种类型的学生要对案件的法律适用过程进行深入解剖,结合案件事实要素详细地分析法律适用要素,并对法院判决、原被告双方对案件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最后,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缺点,总结改进,以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技能。

2. 分析型。学生深入挖掘案件中一个法律点,围绕问题,然后分析问题,结合专业深入探讨,提出解决办法,最后对涉及的法律知识考察国内外的发展方向。这种类型不仅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强调观念的创新,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思维,整体对毕业生的要求较高。

四、结束语

本科毕业论文是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衡量学科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法学(法律类)本科毕业论文模式改革和科学化、合理化,对法学(法律类)本科四年的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案例判解模式主要包括选择案例、模拟审判、分析法律适用、相关法学知识阐述、前沿探讨等步骤。一方面,强调以具体案例为中心,要求毕业生从原告、被告、法官等多种角色的角度去审读案情,并运用法学理论去分析和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具有极强的实际性和目的性,有效避免脱离实际的倾向,真正起到能够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将案例解析与法学知识前沿相结合,突破纸上谈兵的纯粹抽象,让学生通过法院判决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法学(法律類)本科毕业论文案例判解模式的提出和构建,对法学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作了尝试性的探索,也为培养新型法律人才指明了一个方向。

注释:

[1]何群.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现状的几点认识——以广州大学法学院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1.

参考文献:

[1]高泉.以司法考试为时角的法学案例教学法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2,22.

[2]刘晶.论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方式的改革——以模拟法庭为视角[J].学理论,2013,11.

[3]段书臣.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

[4]韩冰.从结果-倒推-过程-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09.

[5]赵霞.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对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作用[J].高教学刊,2015(23):103+106.

[6]李静梅,刘杰,张国印,等.衡量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6(07):106-107.

法学本科自我鉴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开放法学,多维交互,实践教学,案例教学。

法律实践是对学生法律人格、法学素养的综合训练,是实现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不但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专业能力培养,更要注重学生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的锻炼。然而,由于教学观念、办学条件、环境、教学对象、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又成为开放教育法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模式至为重要。本文以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为依据,结合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适合法学专业特点的“多维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

1 “多维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的确立及其内涵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以培养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为目标,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以此目标为引导,充分考虑远程开放教育的网络教学环境,符合法学专业、学生以及教学的特点,保证开放法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1.1理论基础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Rogers)针对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大力呼吁教育改革,并把心理咨询中“患者中心疗法”的理论推广、应用到现代教育改革实践,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自主学习理论。它是在学习者内在动机的作用下,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选定学习的内容、策略、方式、时间和地点,自己控制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物质设备条件;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评价,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调节和修正,以致学习目标的最终实现。

美国心理学教授齐莫曼(Zimmeman)认为“在实际的学习情境中,完全自主的学习和完全不自主的学习都是较少的,多数学习是介于这两者之间。”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自主学习,不是学习者完全的自主学习,而是通过教育机构提供的学习资源、设备、场所等条件,在教师指导和支持服务下的自主学习;

3)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理论。该理论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习者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针对学习者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学习目的不同,学习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各种媒体的适应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学习媒体和学习方式,将传统的学习媒体方式与现代的学习媒体和方式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使学习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1.2内涵表述

“多维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实践环节教学为特色、以教育者导学为前提、以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服务助学为基础,通过课堂内或课堂外的案例分析、模拟审判、法院旁听等活动,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该模式既体现了远程教育的特殊规律,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 突出体现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又遵循教育活动的一般规律,通过教育者导学、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助学、多元立体教学评价设计等教学要素间的交互关系。同时,该模式体现了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增强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型高等法学专业人才。

2 “多维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是一种教学思想或理论的具体化、过程化。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法学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性。实践教学,就是培养学生通过实际参与法律操作、解决实际案件和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事法学职业不仅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熟练、完善的法律业务技能、善于思辩、善于表达。

2.1讨论式案例教学法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年期后人的感知能力,如听力、视力、味觉力、肤觉力等较成年期前有所下降,机械记忆力也有所下降,但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则有所提高,且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实践教学要充分发挥成年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案例教学又称判例教学,它最早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夫兰德尔所创立。案例教学通常采用说明式和讨论式两种方式。开放法学教学倡导的是讨论式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案例教学在开放法学中的运用是一个系统化的教学过程,应该有一系列教学措施和教学支持服务系统与之相配合。首先,选择典型案例,建立平台教学案例库。案例教学本意即为典型事例的教学。选取具有典型性、真实性、疑难性、针对性、综合性强的案例上传教学平台,供学员下载学习。为了帮助学员学习,还应在网上给学员提供案例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参考资料,以及难点提示等;其次,分组讨论,撰写发言提纲。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网上BBS发表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这样,形成并营造一定的前期讨论效应。由于案件本身的复杂性,在讨论时可能会有多种观点,将观点相同或相近者分成一组,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分析讨论,力争每个人都能在小组发表意见,小组做好记录,形成本组意见;再次,集中发言、教师点评。面授辅导时由教师主持,依次由推荐的学生有选择地对每个案例进行集中发言、自由讨论,之后由面授教师点评。只要教师精心组织,学生认真准备,课堂发言通常都比较踊跃;如果教师的点评针对性强,师生通过纵横的课堂交流,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与交织,学生既开阔了专业眼界,又学会了分析、评价案例的方法;最后,课后网上延伸讨论。由于课堂讨论的时间相对有限,不少学生意犹未尽,课程主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上BBS讨论区发表自己对案例的进一步看法;甚至还有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与讨论案例有关的信息在网上转贴,从而引起“案中案”式的连环讨论。

2.2实战性模拟法庭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当成年人在负有一定责任的角色中学习时,他学习动力就更大,也就更为主动。模拟法庭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精选的典型案情,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法庭角色,通过精心准备,共同参与案件的模拟审理,以将习得的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应当指出的是,当前许多学校的模拟法庭更多的带有表演性质,不仅法官、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角色事先已经定位,而且各方将在法庭上做出的言论、乃至动作、情感表达都是事先反复演练的。针对这种表演型模拟法庭的不足,笔者认为, 现在的模拟法庭应当由表演型模拟法庭向实战性模拟法庭转变,以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真正锻炼和提高。

“模拟法庭”教学要求组织者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专业素养。为避免某一教师知识的单一和局限,专门设立法律实践活动指导小组,部署工作计划,落实模拟法庭方案。模拟法庭的运作一般分为如下步骤:案例的选择;人员的确定;材料的准备;法庭实战辩论;总结。首先,对案例的选取一般考虑时效性、专业性、疑难性、综合性的要素;其次,人员的确定采取自愿报名,自选角色,适当调整;再次,案件资料人手一份,大家分头各自熟悉案情、体会角色,各自查找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案情涉及的其他知识资料,备写案件审理所需法律文书;最后,实战抗辩,分析总结。在模拟法庭的“实战”中,学生不仅要清晰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根据诉讼过程随时出现的新情况做出反应。庭审结束后,马上请老师和专家进行现场点评,总结成败得失,为以后的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事后,再结合庭审录像,将庭审中出现的每一个细节疏漏进行讲评。由于学生自己主导整个实践过程,参与者、旁听者均对这种生动、直观、仿真的教学方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有的学生还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和思考。

2.3法庭旁听法

一位前苏联教育家曾经说道,“如果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所参与的活动,能与学生的认知兴趣相吻合,就能产生积极的作用。”组织开放学员参加法庭旁听活动,既是学员亲身参加法庭审理,感受控辩双方的你来我往,唇枪舌战的庭审程序的过程,也是学员用自己所学知识去判断是非曲直,加深法律条文、法律解释的理解领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

旁听案例的选择应遵行一定原则:首先,法庭审理程序较完整。完整的法庭审理程序,既可以为学员进行一个简单的案情回放,也可以使学员熟悉法庭审理程序;其次,要求选择能够反映社会热点并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例。在旁听过程中,要求学员做旁听记录,尤其是把双方争执内容、争执焦点记清。旁听结束后,由教师专门针对旁听内容进行案情分析、讲解,共同讨论案情焦点,分析法庭审判程序上有那些缺失,在审判方式上应有那些改进,从而指导学生进行旁听体会的写作。组织学员参加法庭旁听的这一实践形式,在整体组织程序上比较简便,可以使学员近距离接触到法庭,接触到法制的前沿,感受法学在社会上维护正义与公平的神圣地位及法学理论在法律践行中的指导作用。

3 实施“多维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的保证

3.1明确培养目标,健全管理机制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法律专门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健全管理机制。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实践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真正把实践教学环节作为保障法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并注重体现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在实践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学校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统一领导,设立对内组织和对外联系的专门机构,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做到既有学校的统一管理,又有教师的具体指导,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

3.2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多维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是“双师型”人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已经被多元化,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同时,肩负帮助学生消化相关知识、学会案件分析方法、训练实际操作能力等职责。如果教师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学生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指导或帮助。因此,从事开放教育的教师,要求一专多能:既要懂实体法、程序法、庭审规则,又要懂教学管理,具有组织、协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有自我训练、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主动性和迫切性,以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需求。

3.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

开放学习崇尚学习者主体的自主学习,但在开放学习中,师生时空分离,没有了教师对学生面对面的实时监控或权威辐射,学习变得没有监控。学校要把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放在首位。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自我监控——包括激发动机、端正态度、调动情绪、调适心态、改善方法等,往往比帮助学生解决几个具体困难或问题更具有本质的、长远的意义。教师要从以课堂教学为重心转移到更多地注意跟踪、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反馈的非智力因素的信息,促使学生自觉参加面授辅导,自主地进行个体学习,自觉地完成作业和练习,有效地开展学习小组活动。

3.4建立和培育相对稳定、规范的教学实践基地

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开放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不缺乏学习能力也不缺乏参与热情,但缺乏锻炼的机会和场所。为了满足个性化学习,保证法学实践教学的需要,建立相对稳定、规范的教学实践基地十分必要。关键是教学部门能否愿意投入财力、物力建立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或其他平台,满足实践需要;能否有效地督促、检查课程教师进入实践场所,进行实践教学。笔者建议:①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技术力量在网上建立虚拟法庭,以适应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②在学校,争取建立相对固定的“模拟法庭”并购置相应道具;③在校外确定法院或律师事务所等2~3个固定基地;④将教师投入实践所需时间,纳入计划课时,课程责任教师提前提出实践方案,由教务部门检查落实情况,并施以必要的奖惩办法,使平时实践切实落实在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李劲.论法学教育对实践能力的培养[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4,(2).

2范莹炎.远程开放教育法学实践环节模式探讨[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

3王志远.远程开放法学教育案例教学初探[J].广播电视大学报,2007,(1).

4 王秀玲.开放教育法学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的评析与思索[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

法学本科自我鉴定范文第3篇

关键词:法学教育培养目标;法学实践教学;模拟法庭;法律诊所

一、本科阶段法学教育培养目标

在本科教育阶段,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法科学生、确立怎样的教育目标是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式的前提和关键。关于法学教育目标问题,就目前有影响的学说综合而论主要有:“精英说”、“通识说”、“职业教育说”、“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二元结构说”等等。应该说近20多年来中国大陆法学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国大陆的法学教育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一方面,缺乏高端的法律人才,如缺乏国际国内经济事务上的法律人才。一个明显的例证是,有关国家经济问题的立法,扮演主要角色的往往是一些经济学家,却较少看到法学家的影子。在未来,很可能还会欠缺参与治理国家、决定对内对外政策的高端法律人才。另一面,法学教育还不能满足中国农村或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法治需要。中国是一个大国,民族众多,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因此,在追求法律统一的条件下,司法者必须尽可能使法律适应当地的情况,有效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但是现在法学院的毕业生通过现有的教学方式从法学院获得的知识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与此同时,在中国东部,特别是沿海城市,已经出现了法学毕业生相对过剩,法学院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其中原因之一也是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而被一些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从目前我国司法改革的实际状况来看,国家急需的是应用型法律人才。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认为:在本科阶段,法学教育应以培养法律实务人才为目标,即培养直接可以从事司法实践工作的,具有法律实际运用能力的法律应用型人才。理由是:

第一,社会需要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客观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是培养各种各样的熟练应用型专业人才,而不是大量的学术型人才。在任何一个国家,学术型人才终究都是少数人。法律职业多种多样,可以简单地划分为法律实务职业工作和法律理论职业工作,但从社会对法律职业的需要情况看,对法律实务职业人员的需求比对法律理论职业人员的需求数量要大得多。从现有法律职业工作人员的总量看,从事法律实务工作人员的数量远大于从事法律理论工作人员的数量。毕竟法学是世俗的学问,很多是实践性的、技术性的。一个社会不需要也不可能产生大量的法学大师,它更需要的是大量的能以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实务者。

第二,学习者的个体需要是法学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内在准则。应当看到,大部分学生选择法律作为学习专业,还是以将来从事法律实务工作为理想的。事实上大批的法学专业毕业生也的确把选择去法律实务部门工作作为就业的主要去向。

在法学教育极其发达的美国,其法律教育理念就是把法学院看作是造就律师的作坊,而不是法学家的摇篮。在美国,法学院就像是生产法律职业者的车间,法学院毕业生就像是它们的“产品”,而最终检验产品是否合格是以美国法律协会为首的法律实务界。

对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对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应用型法律人才必须具有对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进行灵活运用和操作能力。目前,从客观上看,大学法学本科教育围绕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这一目的,法学教育将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法学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出适合司法实践实际需要的法律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角度上看,在大学法学本科教学中就应始终贯穿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法学专业突破了传统的理论灌输型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环节及能力培养方面做出了种种努力和探索。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存有缺陷,相应的教学环节没有相应地形成科学体系,缺乏必要的规范,未能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难以达到其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加强法学实践教学环节的进一步思考

笔者曾撰文指出法学专业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应该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运用实践教学方式以达到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对于实践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进一步重视:

(一)强化模拟法庭训练

模拟法庭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对案件审判的模仿,是将学生控制在既有的事实框架下,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以模仿的身份扮演特定的角色,完成法庭审理的全过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作为实践性教学较有成效的方法之一而为各学校普遍采用。目前模拟法庭训练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学校并没有把模拟法庭作为一门课程予以开设。在实践中,不少教师与学生仅将其视为是一项课外活动,而且活动开展的频率极低,参加学生人数极为有限,学生为了达到表面上好的效果,庭审开始前已经有过几次排练,模拟法庭只不过是学生穿上各种制服演戏。这些作法实际上没有认识到模拟法庭训练作为一种实践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素质和专业技巧训练的重要意义。

模拟法庭应当作为教学任务以一门课程的形式开设,要有详细的课程计划,在每学期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模拟法庭的训练也不仅仅局限在法庭上的程序演练,而是对案件进行系统、全过程的训练。学生必须从教师提供的案件材料入手,经历分析实事情况,寻找适用的法律规范,形成自己的法律意见,完成相关角色的法律文书。学生应该参与案件进展的全过程,并通过亲身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案件的进程和结局。在整个模拟法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均有机会参与并实现相应角色的体验,完整地完成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人员在案件审判阶段的全部工作,这对学生法律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有效的。事后,再结合庭审录像,可以由教师或聘请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将庭审中出现的每一个细节疏漏进行讲评,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法律诊所教育

中国一些高等院校实施的法律诊所教育就是一种较好的实践教学方式。诊所法律教育是一种在法学院开设的、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去办理真实案件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在学校里有自己的办公地点,又有客户来咨询,像个诊所一样,故得此名。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了诊所法律教育。现在美国的绝大多数法学院都有这种教育,开设了这门课程。2000年中国引进了诊所法律教育,经过几年的实践,已取得一些成效。法律诊所教育是一种把法学理论知识与法律实践结合起

来教学的教育方式。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它是以办案为主。学生要在诊所里亲手处理真实的案件。在办案过程中,学生要把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的案件中,要会见当事人、证人,要出庭参加庭审,就像一个律师。其教育价值就在于,在校园里就同时把课堂教学与实际办案结合起来,受教育者既是学生又像律师,诊所既是课堂又像律师事务所。学生们在诊所里、在办案中,会自觉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养成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并逐渐培养造就一种法律职业素质。在诊所法律教育中,特别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学生的职业素质得到了提高,其中包括职业道德、知识和工作能力。在法律诊所课上,活动的主体始终是学生,而正是这些以学生为主的实战性质的教学提高了学生法律实践工作能力。

除诊所式教育外,实践课程还可以延伸至国家司法机关,甚至延伸至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的相应法律工作部门,但必须设计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保证学生的司法实践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和锻炼,而不像传统的毕业实习那样流于形式。例如,可以设计这类课程的检验和评分制度,将学生实践成绩的最终检测权交给法官、检察官。实践的方式应该是在相应部门安排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具体参与实际工作。例如,在法院,学生要起草法官的判决、裁定,参加庭审和合议;在检察院,学生可以练习公诉书的起草和出庭公诉;在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可以参加诸如起草、审议法律议案,执法检查活动等等。

参考文献

[1]郭明瑞,王福华.高等法学教育的反思与审视[N].法制日报,2001—9—2(2).

[2]王振民.略论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J].中国法学,1996,(5).

[3]霍宪丹.法律职业的特征与法学教育的二元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2002,(7).

[4]苏力.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法学,2006,(2).

[5]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6]曾宪义,张文显.中国法学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杨海坤.造作法律工匠的作坊——耶鲁法学教育观感[DB/OL].http:www.law—walker.n-et/detaill.asp?id=3197.2005-06—10.

[8]陈露.法学专业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

[9]甄贞.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诊所式法律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2,(8).

[10]王立民.诊所法律教育与学生律师职业素质的培养[DB/0L].http:www2.acla.org.cn/pg/article.php?articlelD=3199.2002—08—05.

法学本科自我鉴定范文第4篇

法学专业是我校最大和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1999年,根据教育部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调整的有关文件精神,为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我校原有的法学、经济法、国际经济法专业统一调整为法学专业。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以法学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法学专业是学校的主要专业,该专业招生人数占招生总数的60%左右。考生被我校法学专业录取后将按专业方向分至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四个学院学习。四个学院实行有统有分的教学计划,一方面通识课程和20门左右主要专业课程是统一的,占法学专业90%以上的学分,以此保证宽口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四个学院根据本院所设学科为学生开设部分专业方向课程,以便发挥各学院所长,实现法学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高级法学专门人才。学生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基础;具有较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系统地掌握法学知识和法律规定,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及国内立法信息,并能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书刊;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较强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较熟练地应用有关法律知识和法律规定办理各类法律事务,解决各类法律纠纷,并具有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总论、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总论、商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学概论、知识产权法等14门法学核心课程,以及法律逻辑学、中国法律思想史、司法口才、民法实务、环境法学、海商法、国家赔偿法、物证技术学、国际贸易法、刑事侦查学、犯罪心理学等100多门选修课程。

就业方向: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适合从事审判、检察、司法行政、律师、公安等实际工作,也可从事立法、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以及行政管理和公司、企业的法律顾问等工作。

全国五大政法大学学生可“串门”学习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西南政法大学校长、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西北政法大学校长齐聚重庆,召开了“立格联盟第三届高峰论坛”,起草了“推进法学专业标准化建设议定书”和“法学专业标准化建设指标体系”两份文本,同时签订了战略协议,“联盟”成员学生以后可“串门”学习。

在会上记者看见,五大政法大学负责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指出,为充分利用联盟成员本科教学资源和优势,联盟成员将共享一些资源。

记者看见,“立格联盟”成员间学分互认,互相承认课程学分,并对符合条件达到其要求的学生颁发辅修学位证书。同时,也将互派交换生,每年先由各联盟成员提出本校所能接受交换生的专业、人数及要求,报联盟秘书处批准,再下达到参与高校,由高校择优选派。联盟成员还将合作办学,联合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包括图书情报资料、实践教学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

此外,联盟还将建立教师互聘机制,推动联盟成员的教师资源优化配置和优势互补,鼓励和支持联盟成员优秀教师到联盟成员授课、举办学术讲座等活动。

据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介绍,由于中国法学现阶段的特殊背景,目前全国有600多所高校办有法学专业,在校学生36万多人,根据多年来法学专业就业率排名倒数的现实,制定国家统一的法学专业建设标准势在必行,也是提高法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但要为类型各异的600多所大学的法学专业制定统一的标准,并且能够有效实施,对此我们应持审慎态度。”付校长表示,在西政教务处的组织下,专家组就“推进法学专业标准化建设”经过反复走访相关政府部门,咨询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以及法律专家和实务部门工作者的意见,起草了“推进

2013年5月31日星期五 1 /

4法学专业标准化建设议定书”和“法学专业标准化建设指标体系”两个文本,具体方案将在下一步公布。(商报记者 蔡力 实习生 李青松)

又到一年毕业季 法学专业就业连续多年亮红灯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我国包括律师、法官等在内的法律工作者不足 高校人才培养体制受人诟病,应培养高等法律专业实用型人才

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生找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出炉,法学等9个专业被列为就业红牌专业,属于“失业量比较大,就业率比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治国方略,而这都需要优秀的法律人才作为支撑。但与这些不相称的是,多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接连亮起红灯。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社会人士将矛头直指高校法学院系死板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实战能力。

如何改变目前的现状?相关人士建议,应该改变以往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按照市场要求细化专业,培养运营型和技能型法律人才。

□记者郭跃华

现象篇

在郑州打工的小张每天起床都很早,因为他要到离自己租住房子很远的郑东新区上班。

小张已从郑州某政法类院校毕业3年了,现在,小张对他所学的法律专业是彻底失望了,刚毕业时豪言壮语如今也只能作罢。

上高中时,小张非常喜爱法律专业,高考报志愿时就选择了郑州一所法学院校。在大学期间,小张也清楚自己的大专学历太低,便参加了郑州大学的自考法律本科考试。

毕业时,小张的第一志愿是考公务员,最好能考入法院系统,第二志愿是做一名律师。

考公务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毕业后,小张打算先找一份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为未来打基础。

到实际找工作时,小张才发现,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大专毕业生,根本就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他在人才市场上转了很多圈后,几乎找不到招聘法律人才的企业,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企业招法务专员,却要求最低本科文凭。

毕业两个多月后,迫于生活压力,小张到商场做了一名销售人员。其间,小张也参加了3次公务员考试,但都没有进入面试。

“公务员一般都有专业限制,而法律类专业的毕业生太多了,导致竞争压力非常大。”小张说,他每次报考都发现法律类专业的报考人数最多。

小张的大学同学,除了少数考上公务员外,只有一人努力后通过了司法考试,目前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见习律师。

小邵是郑州某学校毕业的法律本科生,谈起求职之路,小邵连连叹气。

“我毕业的时候,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了考研,有近一半的人选择考公务员,当然,考上的并不算多。”小邵说。

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小邵发现,想找对口的工作,比登天还难。

“我还算是幸运的,毕业时有一个学姐介绍我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内勤,我高兴地去上班了。刚开始每月的工资是800元,后来涨到了1200元,只能勉强顾住生活费。”小邵说虽然她已经通过了司法考试,但在律师事务所待一段时间后,就再也没有做律师

的想法了。“如果没有人带,律师起步实在是太难了。”小邵说,刚入行的律师几乎接不到案子不说,每月还得给律师事务所交管理费,连自己的花销都顾不住。

目前,小邵在一家投资担保公司做客户经理,虽然与自己的专业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至少收入要比以前好一些。

“据我了解,我大学同学还坚持从事法律职业的不超过5个,很多人都已经转行了,几个想进入律师圈的都半途而废了。”小邵说,她一个同学已经研究生毕业,但还是改行做其他的了。

谈到今后的打算,小邵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今后会从事什么行业。”

近两年来,记者多次走访过人才市场,但几乎见不到哪个企业招聘专职的法务人才,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处境非常尴尬。

一家科技公司的招聘经理曾对记者说:“如果招聘一个法务人员,还不如请一个律师做兼职的法律顾问,既经济又实惠。”

记者了解到,只有大型公司才会招聘法务人才,而且要求都非常高,很多都要求研究生学历,还要求有一定实战工作经验。

记者采访过多位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跳出自己所学的专业找工作。

河南省新动力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广晓说,企业肯定追求利益最大化,招一名法务人员,肯定要考虑这名法务人员能为公司带来多大的利益,刚毕业的

大学生由于没有工作经验,企业一般不会录用。所以,法学专业毕业生前两三年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工作经验。

“企业法务人员应该是今后法学专业毕业生比较广阔的就业平台,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是,

一般情况下,企业法务人员的待遇偏低,这也是法学毕业生不愿意到企业做法务人员的原因。”朱广晓说。

河南文丰律师事务律师张灵全说,通常来说,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有四条出路:通过考公务员进入司法机关,进律师事务所当律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做法律“边缘人”(如做媒体跑法律线的记者)。

法学本科自我鉴定范文第5篇

摘 要:“互联网+”之兴起给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应与时俱进完成转型,逐步实现培养目标的分层化、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培养内容的复杂化、培养结构的均衡化,以满足信息化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律人才之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法学本科;人才培养

作為创新2.0下的互联网演化新形态,“互联网+”之兴起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掀起了革新热潮。大潮冲击着传统高等教育,也给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推动法学本科人才培养之转型已然是大势所趋,这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的分层化、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培养内容的复杂化与培养结构的均衡化。

一、培养目标的分层化

在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上,长期以来我国沿袭了大陆法系的培养模式,强调学生法学素养以及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因而,学界通常将法学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精英教育,着重于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高等院校通过系统化教育帮助学生储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养成基本的法律技能,使学生能够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进入法律职业领域,进而为社会输送能够熟练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合格人才。“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这种单一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难以满足当今法治建设对不同层面法律人才的需求,也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本科学生多样化的职业道路选择。因此,应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分层化,在多层面培养目标引导下培养多样化的法律人才,以适应“互联网+”对我国法治建设带来的革新需求。

第一,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我国宪法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该目标之实现离不开大量应用型法律人才在法治建设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建功立业。人才培养以教育为先,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便是培养人才,法学本科教育肩负着培养与输送合格法律人才的使命。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应重视应用型法律人才之培养,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学基本理论;应当沿袭传统培养模式对专门化、专业化法律人才的要求,综合提高法律人才的知识素养、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适应法律职业工作的要求,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第二,培养研究型法律人才。 “互联网+”背景下,各种新的行为、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涌现,各种人际关系的交汇更加多元,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愈加复杂化,这给依法治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指出,没有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法治实践。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对一系列新事物进行系统化研究,需要针对“互联网+”带来的新问题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进而为依法治国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撑,这都离不开法学界人士的贡献。因此,法学研究型人才是法治昌盛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对于推动依法治国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法学本科教育作为法学高等教育之起步阶段,是培养研究型法律人才的基础环节。在法学本科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对学生法理思维的培养,强化法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帮助学生知其然进而通其所以然,使学生初步具备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素养与专业功底,从而为未来开展法学理论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培养创业型法律人才。“互联网+”之出现不仅催生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新的龙头企业,而且在中国大地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法律人才也已成为创新创业浪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众多法科毕业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社会提供多样态的法律服务,满足社会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法律人才能够借助法律知识防范与规避法律风险,助力创新创业类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因而是创新创业团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法学本科教育作为法律人才的孵化器,应当重视创业型法律人才之培养,积极探索创业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方式,构建适应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就要求高校不仅应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夯实法学理论与法律知识基础,更要注重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学生毕业后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创造条件。

二、培养方式的多样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法学本科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为辅,培养方式单一、手段固化。在这种培养方式下,学生主要是从教师的讲解中被动地获取法律知识,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养成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虽然课外实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但由于课外实践之开展受地点、时间等限制性因素影响较大,加之常常缺乏必要的支撑条件,因此对学生能力之培养的效果也参差不齐。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采用与“互联网+”之兴起,这种受时空条件限制而存在的培养瓶颈正逐渐被打破,培养方式的多样化趋势已然形成。

一方面,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带来了教育技术之变革,视频公开课、慕课、微课程等在线教育方兴未艾,这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经更加多样、更加便捷,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突破了教学时间、地点固定化的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另一方面,“互联网+”能为人们公开地提供数量庞大、种类丰富的教学资源,[1]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由地查阅与利用。如中国知网等平台中浩如烟海的电子期刊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法学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学生可以通过各级人民法院的网站查询实际案例以及裁判文书,更好地了解法律的实践运用。因此,“互联网+”背景下教育领域的种种变革打通了专业学习的各种渠道,为培养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在此情况下,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推动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方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具体而言,在保留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将“互联网+”背景下O2O商业模式中的部分理念借鉴到教学中,将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有机结合,不断拓展课程的广度与深度,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就教学理念的更新而言,“互联网+”提供了多种新型教育技术,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适当地运用这些技术更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高效学习的迫切需求。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进行在线答疑与作业检查,无论是文字性描述、语音解答还是图片表达,均可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实现。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自主预习、复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得到尽快解答,不受时间、地点之局限,教师的作用也能得到充分体现。再比如,在线教育平台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可以通过点击观看国内外各高等法律院校的优质教学视频,便捷地听取不同老师、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的讲解,丰富知识储备,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惠。

就教师角色的转变来说,随着“互联网+”之兴起,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2]教师不应再沿用以往事無巨细的讲解传授方式,而是有选择性地侧重于知识重难点的梳理与答疑,将大量基础的、普通的、常识性的内容放入在线教育环节,由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教师角色之转变不仅能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同时还可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适应未来社会终身学习的实践需求。

三、培养内容的复杂化

“互联网+”之兴起使互联网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融合加快,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的革命性变化,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法律问题。比如经济领域存在网络欺诈、虚假促销、互联网支付异常等问题,这对财产安全、交易公平等造成很大威胁;在人身领域,出现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暴力等一系列侵权行为。[3]此外,互联网的普遍运用也使犯罪形态、犯罪方法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刑法、刑事诉讼法作出有针对性的变革,与之相对应,这也必然导致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内容的复杂化。

长期以来,我国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源于大陆法系国家,主要围绕教育主管部门确定的十六门核心课程展开,但“互联网+”触发的新问题是已有核心课程无法完全涵盖的。因此,必须推动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内容向复杂化转型,以应对互联网背景下社会问题多样化的现状。

一方面,应在当前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互联网+”因素。首先,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增设与互联网+有关的法律课程。“互联网+”背景下,国家已经制定众多调整不同领域新生事物的法律法规,涉及互联网安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互联网反不正当竞争、互联网知识产权等诸多领域,并且处在不断完善之中。因此教学内容也应与时俱进,将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入课堂。其次,以“互联网+”为主题,将现有法律基础课程体系打破重组。[4]这意味着从“互联网+”出发,对商法、经济法、合同法等部门法中涉及互联网新领域的内容体系进行重新组合,构建一个清晰的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法律知识框架体系,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知道如何利用法律知识解决互联网普遍运用所带来的新问题。

另一方面,应增设与“互联网+”有关的非法学类专业课程供学生选择。从实践出发,法律专业人才只有对社会现象有清晰的理解和认识,方能找到症结进而对症下药。当代社会,互联网自身具有的抽象性、全球性、隐蔽性以及互联网与传统社会形态的融合增大了运用法律解决社会问题的难度。由此出发,高等院校的法科学生应当具备理解“互联网+”背景下各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能力,具备较为娴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与较强的复杂问题解决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上大量增设与“互联网+”有关的非法学类专业课程(如互联网经济、互联网营销、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技术等)供学生选修,使学生了解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存在状态与运作机理,弥补知识技能的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四、培养结构的均衡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建设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成就斐然。然而,法学本科教育却长期停滞不前,问题众多,乃至于有学者称之为“整体上的失败”,[5]这种失败表现之一就是法学本科教育的结构性失衡,导致对社会法律人才的供给存在重要缺憾——高端合格人才“短缺”与低端普通人才“过剩”的现象并存,[6]大量毕业生既“不能满足中国法律的高端需求,同时也不能满足农村或者经济落后地区的法律需求”。[7]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是囿于培养体系、培养方法、培养内容等的雷同,国内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法学本科学生同质化现象严重,因此应当着力实现人才培养结构的均衡化。

一方面,针对法律市场差异化需求,鼓励高等院校构建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培养模式。基于转型时期的特有国情,我国法律市场需求的差异化特征极为明显。以法科学生未来就业的区域为例,大中城市人才饱和现象严重,而广大乡镇、农村,法律专业人才则较为缺乏。媒体报道显示,“截至2013年7月,全国共有174个县没有律师,其中既无律师事务所又无律师的132个,有律师事务所而无律师的42个,涉及15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此外,还有92个县(市、区)只有1名律师。”[8]尽管在司法部的干预和重视下,174个县没有律师的现象已经消失,但毫无疑问,广大乡镇、农村缺乏法律专业人才的现状不可能在短期内有实质性改观。因此,部分高等院校,特别是位于广大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高等院校,应当回应这一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修改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基层法律服务市场需求的专业法律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针对各高等院校现实情况,鼓励高等院校在基本尺度统一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特色。毋庸置疑,作为法学本科毕业生,应当较好地掌握法学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法学研究或法律实务工作的初步能力,这一尺度是衡量高等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的基本标准,不能降低或忽视。但与此同时,如前已述,我国当前法学本科教育存在严重的供给过剩现象,在严管、严控、严退的基础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出台政策,鼓励各高等院校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具有特色的行业人才。比如,外语、外贸类大学的法学院系,应当强化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通过引进英美法系法学院的教材、教师、教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本科毕业生;理工类大学的法学院系,则可结合本校特色,考虑在知识产权法、电子商务法、网络安全法、電子证据法等方面发力,培养高科技背景下的复合型法律人才;至于财经类院校、金融类院校、医学院,也应有针对性地将法学知识与财经知识、金融知识、医学知识进行嫁接,走特色法学人才的培养路径。这样,既可以避免高校之间的同质化竞争,使不同类型高等院校的法学本科教育各得其所、优势互补,也能满足当代社会专业分工细化、交叉融合趋势加快对专门法律人才的需求,实现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

总之,在“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法学本科人才之培养应当与时俱进,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结构等方面向分层化、多样化、复杂化、均衡化方向转型。唯如此,才能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合格法律人才之需求。

参考文献:

[1]曹伟.“互联网+”时代的互动式法学教育[N].光明日报,2015-10-13(014).

[2]杨爽.“互联网+”时代的大学教师角色转型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0):61-64.

[3]胡晶.“互联网+法律”若干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16(21):255.

[4]董倩.法学本科教育与“互联网+”融合教学改革探讨——以浙江某高校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6(15):175-176.

[5]方流芳.中国法学教育观察[J].比较法研究,1996(2):116.

[6]廖旺荣.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教育与职业,2013(23):111-112.

[7]苏力.法官素质与法学院的教育[J].法商研究,2004(3):61

[8]刘子阳.174个县无律师已经全部解决[N].法制日报,2014-10-18(1).

法学本科自我鉴定范文第6篇

【内容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在国际舞台上与各国的交流逐渐增多,法学教育国际化成为了当前一个非常现实的发展问题,在解决法学教育国际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时,应该先明确为什么要开展法学教育国际化,以及国际化又意欲何为。通过对法学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从多角度出发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学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为中国建设法治社会培养大量优秀人才,提升本国的竞争力。

【关 键 词】法学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余松林(2000-),男,汉族,河南平顶山人,郑州大学国际学院,2019级本科在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国内法学教育势必会走向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除了经贸、金融、投资等领域外,各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等方面法律标准日益趋同。为了缓解和消除各国不同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所导致的立法冲突和法律适用冲突,我国高等院校或者法学教育机构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能够解决多元文化环境下出现的各种法律问题的人才。

一、法学教育国际化的起源和目的

法学教育国际化由法学交流以及法律问题国际化共同演变而来。从传统角度来说,法律制度往往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所以各个高校的法学院都是具有国家特质的,相应的法学教育也具有国别性。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和政治多元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多元文化在融合过程中出现了多种问题,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问题会愈加严重。为了应对和解决上述尴尬局面,各国都需要大力培养熟悉国际法律制度、外语水平高的相关人才,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教师和学生在面对全球化发展时,应当对文化多样性有着基础的认识,站在本国法律的角度,学习和借鉴美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同样地,发展中国家的法律制度也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全球化进程也为各国带来了共性问题,例如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等等,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具有综合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法律人才。

二、法学教育国际化的内容

(一)法学教育者国际化

德国哥根廷大学成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其校董就于学校创办之初聘用多位他国优秀教师,这种做法突破了当时高等教育民族主义的阻碍,这使得哥根廷大学广受好评,并获得欧洲“第一所大学”的美称。哥根廷大学在开展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获得了好评和经验,同时也吸引了其他国家目光,被认为是教育国际化的先驱。

简单来说,国际化法学教育者就是拥有国际背景,简而言之就是这样的教育者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他们来自不用国家,或者在过去接受过国际化的教育。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教育者才能将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文化学识传递给学生。

法学教育者国际化并不是单纯地从国外引进法学教育者,也不只是将曾经接受过国际教育的执教人聘请到国内来教书育人,还应该将向他国输出我国的法学教育者,走向国际舞台,到国外的高校或者是教育机构去传播中国法律思想和法律文化,将我国的法律制度和理论传递到国际舞台上,从根本上提高中国法学教育的影响力。

(二)法学教育对象的国际化

面对多元的文化,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接受多元文化教育,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密切沟通,这就是教育对象国际化。法学教育对象的国际化,需要接受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学教育的学生,而且需要学生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和深入的交流。

让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不仅能够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能够强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和交流,这就是教学互利。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也是构成法学教育国际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法学教育资源的国际化

法律教育资源的国际化,不仅包括对他国法律教育机构的投资,还包括他国教育组织对法律教育投资。众所周知,现阶段的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投资他国法律教育机构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扩大对他国文化水平的影响。作为一种软实力,这种文化影响力将是微妙和无形的,但其影响力是持久的。同时科研资源的国际化也属于法学教育资源国际化。有实力的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到国际科研任务中去,承担部分科研任务,共享成果。

三、法学教育国际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健全的立法保障

虽然和法学教育有最直接联系的是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的传播,但是想要促进法学教育有序、良好发展必须在立法保障上下功夫。例如,德国的《法学教育改革法》保障法学教育的发展。现阶段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法学课堂上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所有课程中,法律英语课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经常被作为选修课。因为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大都不好,所以很多老师只能将该课程改为汉语课。所以我国需要改变当前状况,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应该从实际出发,合理地制定各项规则,合适的立法可以为法学教育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保持特色的同时也应注重借鉴

法学教育国际化在很多国家开展得如火如荼,过去我国一边摸索一边前进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实用了。其他国家在法学教育国际化方面已经有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和时间经验,中国可以学习和借鉴。借鉴他国的成果和经验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少走弯路,也能让我们节约更多精力和资源,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所以,相关政府、立法机关以及教育机构应该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为我国法学教育国际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四、法学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一)教育主體国际化

加强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国内高校可以按照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聘请他国优秀教育者来我国高等院校进行讲学,并派我校教师出国考察。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对于聘请的教师应该严格审查他的教育背景的真实性。

加强学生之间的国际交流。可以通过校际项目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指导学生参加国际竞赛,如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国际仲裁模拟法庭辩论赛等。

(二)教学内容国际化

第一,学生在完成本专业教学任务后可以选修国际法的内容。第二,注重知识的运用。可以根据国际金融、政治、投资等现状,设计相应的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国际法律问题。第三,开设法律英语课程,并安排考核。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和总结案例的能力,鼓励和要求学生学习多国语言,从而达到国际化要求。

(三)教育手段国际化

西方发达国家在法学教育中有两个比较成功的方法,分别是项目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国内教育者可以学习这两种方法。另外,鼓励学生创办国际法律期刊也是教育手段国际化的一个有效办法。学生在创办期刊的过程中就提高了自己调查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向全校介绍各国的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一方面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五、结语

法学教育涉及到法律人才的培养和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发展,如何开展法学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讨论和研究的课题。如果将法学教育看作是一个市场的话,那么法律人才的供给与需求总是伴随着市场的波动在不断变化。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扩张对法学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培养出国际化优秀的法律人才,这样才有利于我国法治社会的建立和现代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胜,孙佳特.浅谈法学教育的国际范儿[J].统计与管理,2016(1):186-187.

[2]甘羽柔.“一带一路”与中国法学教育的国际化[J].长江丛刊,2018(7):25-29.

[3]尚晴.中国、德国、澳大利亚法学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

[4]付凤.法学教育国际化路径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19(5):94-96.

[5]张彤.法学教育应对法律服务国际化的改革——以“欧盟经贸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7):52-54.

[6]袁晓波.法学教育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冲突与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146-147.

[7]王春业.特色化PK国际化——全球化热点下我国法学教育的冷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6):5-10.

[8]方乐坤.论我國高等法学教育的国际化嬗变和民族性特色[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5(1):94-100.

上一篇:练习题范文下一篇:社保岗位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