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阅读理解范文

2024-02-20

二年级阅读理解范文第1篇

一、口算我最棒。

4×4= 28÷4= 8÷4= 54+8= 3×9=

20-4= 18÷2= 5×6= 7×2= 36÷9=

二、我来填。

1、5和3相乘可以写成( ),也可以写成(个( )相加。

2、计算5×6和6×5时,用的口诀是( )。

,表示( ) )

3、24是4的( )倍,7的5倍是( )。

4、“求6个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列式是( ),用乘法列式是( )或( )。

5、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 )计算。

6、找规律填数

2、

4、

6、( )、( ) ②

4、

8、

12、( )、( )

45、40、

35、( )、( )

三、我是公正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 )

1、求45里面有几个9,列式为45÷9。 ( )

2、6+6可以写成6×6。 ( )

3、7个5相加和5个7相加的意思不一样。

4、加法是乘法的简便运算。 ( )

5、根据口诀“四四十六”能写出4个算式。

四、大显身手。

1、填入适当的“<”、“>”或“=”。

) )(

( 地HI:

二年级阅读理解范文第2篇

1.《荷塘月色》

1.《荷塘月色》中从整体上写荷叶的句子: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 2.运用比喻具体能写荷叶的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

3.运用比喻具体写荷花的句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 4.运用通感的手法写荷香的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5.运用比喻手法写荷波的句子: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

4.《诗经》两首

《诗经·氓》

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5.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

6.《诗经•王风》有一首诗叫《采葛》,其中有一句大家十分熟悉:“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在《氓》中,也有一句,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的语句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7.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8. 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甚至在氓变心后打骂她她仍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勤劳的女人公实在让我们不得不敬佩在诗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9.《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对爱情和婚姻充满幻想,深深地沉溺在爱情之中,也体现了她纯真、热情的一面,在文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10.婚后,当女子年老色衰,男子再也不是那个憨厚的小伙,终于露出了他凶恶的嘴脸,竟然残暴的对待女子,女主人公不仅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在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11.她自豪地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2. 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3.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4.《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诗经·采薇》

1、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的句子是(诗中用对比手法借景抒情诗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烘托作者哀伤之情的景物描写的句子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写士卒归途生活艰辛、心情低落的句子是: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4、回首往事,表现了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5直接表现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是):我心悲哀,莫知我哀。

6、《诗经·采薇》中写士兵采集野生的薇菜充饥的场面,其中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两句写了夏天刚长出来的薇菜的叶片肥嫩的样子。

7、《诗经·采薇》中写在一个雨雪纷飞的日子,戍卒终于踏上了归途,然而他们没有一丝欢愉,只感到一片悲凉。他们忧伤地想起:“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而今天呢,“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

8、《诗经·采薇》中“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这是写戍卒归途上的情形。路途是那么遥远,似乎总也走不到尽头,他忍渴耐饥,挣扎着走向故乡。在这艰难的归途上,戍卒痛定思痛,痛苦地吟唱:“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9、《诗经·采薇》中“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几句写士兵因思乡而心头烦闷,忧心如焚,好像火烧一样,而且感到饥渴难忍。还想到:“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表示我的驻地没有安定,连捎个家信也不可能。

5.《离骚》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7、《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8、《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9、《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1、《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2、《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3、《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回归的两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14、《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15、《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16、《离骚》中屈原用荷花做衣服来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17、《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 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话: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18、《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19、《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0、《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1、《离骚》中表明自己佩带芳草和玉佩,使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更加显著的两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6.《孔雀东南飞》

1、《孔雀东南飞》中“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四句,写出了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的矛盾心情。欲曙即起,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决心;严妆辞婆是她对焦母的抗议与示威;精心穿着打扮,表示了她对焦仲卿的爱,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

2、《孔雀东南飞》中“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两句,说明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懂礼仪、易相处。这同焦母的不容恰成对照。

3、《孔雀东南飞》中“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这些诗句是从头到脚,从装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表现出刘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

4、《孔雀东南飞》中运用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加上恰当的比喻,从手指、嘴唇、步态等方面写出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的诗句是: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5、尽管婆婆驱遣媳妇,但媳妇仍然谦恭、礼让,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告别婆婆是说的“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表现刘兰芝不能胜任婆婆的驱使,只好回娘家,但又记挂婆婆在家里操劳的矛盾而复杂的心情。

6、《孔雀东南飞》中写刘兰芝离开时叮嘱小姑要侍奉好婆婆,在妇女欢聚的日子不要忘记自己的诗句是: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7、《孔雀东南飞》中写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焦仲卿发誓不离开兰芝,不辜负兰芝的两句诗分别是:“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

8、《孔雀东南飞》中写焦仲卿对刘兰芝发誓不离不负,兰芝为仲卿的真挚情意所感,盼望仲卿早点接她回家的诗句是: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9、《孔雀东南飞》中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刘兰芝对焦仲卿发誓“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表现了她们对爱情的忠贞和坚强。

10、《孔雀东南飞》中“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两句,写出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告别时忧愁伤感的样子。

11、《孔雀东南飞》中“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四句,写出了刘兰芝因哥哥性格暴躁,不能随自己心意,料想前景不妙而备受煎熬的心理状态。

7.《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雅洁,情感纯洁美好的诗句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描写了一幅女子们在江中采莲,而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芳草的美好、欢乐的画面。) 《短歌行》

1、汉乐府民歌《长歌行》诗中“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

2、曹操《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几句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

3、《短歌行》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4、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几句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作者所引用的诗经原是写恋人之间的思念,那种悠长,那种亦喜亦忧,可见诗人对人才的一片深情。

5、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

6、曹操在《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几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7、曹操在《短歌行》中“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几句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亲密交往的场景: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

8、曹操在《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几句写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作者以设问的方式,曲折地为贤才指明方向。

9、曹操在《短歌行》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几句,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然后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归园田居》

1.《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2.《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3.《归园田居》中透过“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4.《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5.《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6.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8.《归园田居》中“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两句,写诗人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为了供养家小,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9.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归园田居》中,与这画面相应的诗句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8.《兰亭集序》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的句子是: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确实感到非常快乐的句子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5.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6、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不觉中老年将要到来。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7、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8.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9.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开始就点明聚会的季节、地点和事由的句子是: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10.《兰亭集序》中交代了在兰亭聚会的人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各路英才,老少皆有。11.生活中当我们对所喜欢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时,感情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随之产生。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12.《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13.每当我们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文章,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14.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9.《赤壁赋》

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7.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9.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0.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1.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3.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4.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6.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7.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8.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9.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0.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2.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3.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0.《游褒禅山记》

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3、“险以远,则至者少 ”,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6、“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 ,亦不能至也。” 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7、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8、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9、“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二年级阅读理解范文第3篇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一书在宋朝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经典。孟子思想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学习本文字句的同时,对孟子的思想体系略作剖析,这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鱼我所欲也》一文主要是议论。其论证方法,学生不易掌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那些表述其观点的语句和他常用的术语加以分析,讲深讲透,并以此来剖析他的“舍生取义”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朗读,使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气势,从而体现孟子善于论辩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孟子,导入新课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予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二、初读课文,把握关键词句,疏通文意

1.请一位同学诵读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在聆听的过程中注意发现读音、句读的差错,标记出来以便纠正。估计要正音、正句读的如下:

(1)正音(下面这些注音系课文注释以外的正音):

①不为苟得也(读wéi,动词,做,干。)

②所恶(渎Wù,动词,厌恶)

③为宫室之美(读wèi,介词,为了)

(2)正句读: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3)全体同学朗读课文一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解初步感知课文,标记出有障碍的字、词、句。

(1)虚词:

所使如使则而弗于为之非独

(2)实词:

欲苟丧蹴屑加已谓

(3)句式:.

有„„者有所„„何不„„

所„„者亦不„„乎

(4)难句点拨: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能生存,可是有些人却不采用它。

②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避免患难,可是有的人也不采用。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由此可见,人们所想望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义”),人们所厌恶的东西,

有比死更厉害的(“不义”)。

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颗心(辨别“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都有这颗心

(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

⑤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人不(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他(吃),乞丐也不

愿意接受。(注:“而”相当于“地”或“着”。)

⑥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一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呀!(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

⑦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先前有的人宁可让身体死去而不接受的东西,现在为了能够享受美好的宫室而

去接受了。

⑧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这就叫做失去了本来的良心(也就是忘了本)。

3.学生口头翻译全文,教师巡视答疑。

三、布置作业

1.朗读《鱼我所欲也》,背诵第一段。

2.在作业本上翻译第二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再读课文,分析讨论文章思路

1.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人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二、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三、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1.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

2.

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

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得出结论,使读者心悦诚服

四、讨论:《鱼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局限性?

《鱼我所欲也》的论点是“舍生取义”。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坏事来。他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为利忘义的人。这种思想显然有它的进步性。当然,孟子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糟粕,应予剔除。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

2.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重点

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难点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走近作者—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孟子受业于孔子孙子子思的门人,是儒家的重要人物。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并尊其为“亚圣”。 孟子主张“仁政”,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所著,现存7篇。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 、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学生齐读课文。

3.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调用已掌握的文言知识,也可以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交流,讨论,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4.请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并翻译句子: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②所以动心忍性

③曾益其所不能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活动二:研习课文

①设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要求学生讨论,师引导明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②设问:这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讨论交流,师引导明确。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活动三:拓展延伸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在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2. 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 正确认识“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 讲授点拨 3. 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复习

学生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激趣导入

——科学家拿着两只青蛙,把青蛙王子放进正在加热的温水中,而青蛙孙子放进了已沸腾的水中,结果? ——王子死了,孙子却逃走了。 ——这样的实验结果证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板书)

二、 初读课文,扫除朗读障碍。

1、 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 学生读后汇报朗读时应注意的字音。 舜(shùn) 畎(quǎn) 说(yuè) 鬲(gé) 敖(áo) 奚(xī) 弗(fú)|(bì) 通假字:

曾:通“增”,增加。 衡:通“横”,梗塞。 弗(bì):通“弼”,辅佐。

3、 教师播放范读磁带,提示学生注意听,动笔画出停顿标出重音。

4、 点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

5、 全班大声齐读。

三、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 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边读边译。(注意:记下不懂问题。)

2、 汇报,提出不懂之处,全班解答。教师同时引导学生归纳文言知识。 (1) 通假字(略) (2) 被动句:(发,举)

(3) 状语后置:于(从|在|给|不译)+ (介词短语) (4) 使动用法:苦、劳、饿、空乏、乱、动、忍、生、死 (5) 名词作动词:过 (6) 动词作名词:入、内

(7) 一词多义:发、于、弗、而、亡 (8) 古今异义词:所以、喻、然后

四、 品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1、 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开始地位低微,经历磨难后得到重用。

2、 成就一个人才要经历哪些磨难?

——(故天将降大人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客观因素。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主观因素。)

3、 归纳:摆事实讲道理,从个别推出一般,个人生于忧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4、 我们还认识谁是“生于忧患”? ——司马迁,孙武,毛泽东,邓小平„„

5、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6、 归纳:反面论证,国家“死于安乐”。个人“生于忧患”,反面论证,形成

正反对比论证。

7、 历史上有这样的国家吗? ——(清朝)

8、结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忍不住想读课文的同学站起来朗读,读出气势。

五、升华主题,畅谈启示。 ——在逆境中磨练自己 ——居安思危

——关心国家,肩负社会责任,要有忧患意识 „„

六、 欣赏文章写法,指导写作。 ——文章应讲究逻辑,推理层层深入

——论文可用举例论证,可用道理论证,可用对比论证

——学习孟子善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特点,使语言有气势,文章富有说服力 „„

七、 作业布置

1、 背诵课文

2、 搜集文中六个人物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展示。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

六个人物的事例(举例论证)—— 个人生于忧患(正面论证)

国家死于安乐(反面论证)

二年级阅读理解范文第4篇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春天里的发现”,内容包括《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语文园地一》,都是围绕春天来编排的。本组课文不仅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去探索春天的奥秘。《找春天》在呼唤着我们到校园、到野外去寻找春天,《古诗两首》告诉我们要用心去观察和感受春天,《笋芽儿》让我们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引起学生思考的童话故事。《语文园地一》也是一组关于春天的话题,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舞台。

【单元总体目标】

1、本单元要求会认38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不带拼音的短文,让孩子尝试着自己阅读,借助图画或其他方式认生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会说、会画、会唱春天,了解春天的特点,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

5、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去探索春天的奥秘。

【单元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融入春天,乐于观察,善于欣赏,勤于动手,善于表现。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要全面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用眼睛去看春天、用耳朵去倾听春天、用手去触摸春天,让学生去寻找春天,从而达到书本知识和生活常识的综合学习。

2、学习本单元后要使学生积累一定的关于春天的词语、会写几句关于春天的词语、能够背诵两首关于春天的古诗、能够用语言描述春天,并且能够用手中的笔画出春天。

3、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感情、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同时要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与积累结合起来。

4、引导学生在春天的大课堂里去主动学习,去寻找别人还没有发现的春天的脚

印,去探索笋芽儿长成竹子的奥秘,去想象春风、春花、春雨、春草像什么。

5、在理解本组教材时,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解读春天,解读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去阅读,去感悟,去发现。

【单元教学时间】

《找春天》

2课时

《古诗两首》

《笋芽儿》

《小鹿的玫瑰花》

《语文园地一》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3课时

1、 找春天

教学目标:

1、

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 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 信息资料: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 学生:课前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然导入:

1、谈话导入。轻轻地 ,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2、播放歌曲。(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二、自读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

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

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三、识字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四、朗读

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五、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冻”不要写成“冻”。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4、学生交流评价,互相打等级。

六、作业

1.让父母当评委,练习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今天学会了哪些字,有什么发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字词:学生自愿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把爸爸妈妈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伙伴听。

二、朗读

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

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训练。

3、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4、春天还会在哪里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拓展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想到的一些诗句。

三、背诵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借助板书背诵、看图背诵、想象情境背诵。)

四、拓展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 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 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五、写字

1、学写“野、躲、解”三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左右一样宽。重点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2、学生仿写,体会字体的美观、规范。

2、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 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板书课题) 先来学习《草》。

二、自学

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三、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 ,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 几岁,

“一岁”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

(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四、朗读

1、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五、背诵

1、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 (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六、练习

1、按要求分类。

徐 烧

荣 菜

宿

独体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七、书写

1、学习书写“枯 、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一、回顾 背诵古诗〈草〉。

二、自学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

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介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

四、朗读

1、自由读: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读: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高兴、喜悦)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失望)。

3、竞赛读: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比赛。

4、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五、背诵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

六、拓展

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七、写字

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宿——宝盖不宜太宽。

八、评价

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

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

3、 笋 芽 儿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对话,感受笋芽儿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 3. 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体会童话中蕴涵的意义。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笋芽儿、竹子的音像资料或图片;投影仪。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导入。“小时层层包

,大时节节高 ,初生当菜吃 ,长大成材料”。猜猜看这是什么?(笋)见过吗?(出示笋的图片)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2、出示画面。(出示笋芽儿、竹子的画面)认识他们吗?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她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 (板书课题)同时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二、自学

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查(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

1、正音: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按偏旁归类读—扩词读—同桌互考,全读对的同桌奖励一颗小笋。 2、展示方法:

如:猜谜:两辆车——轰;尹戴竹帽——笋

动作演示:唤/揉/扭/钻/抚/辫

3、读文: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4、质疑:自学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四、感悟

1、读一读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呼唤笋芽的段落,想象他们呼唤的语气一样吗?

2、重点指导春雨和雷公公呼唤的语气。

(1)春雨姑娘是怎样呼唤笋芽的?(声音柔和、语气亲切,有“润物无声”的感觉)谁能试着“低声呼唤”笋芽儿? 范读——指名读——评读———练读——齐读。

(2)谁来做雷公公呼唤沉睡的笋芽儿?他和春雨姑娘的语气一样吗?(声音粗重,带有鼓励)

练读——挑战读——分组读——齐读。

(3)笋芽儿苏醒时什么样?通过做动作、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揉”“伸”撒娇”“扭”“一个劲地”“钻”“等词语。

模仿读——加动作表情表演读——男女声竞赛读——评读——自愿展示读。 (4)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前四自然段。

五、写字

1、练习书写“喊、呼唤、笋芽”五个字。教师重点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三个带口字旁的字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2、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打等级。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读给大家听。

2、分组竞赛读文。

二、朗读

1轻声读课文: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看到春天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2、你能读出春天的美景吗?(指名读、齐读)师生共同感悟春光的美好。

3、仿句训练:笋芽儿还看到了什么?你还能像书上那样说几句吗?

三、想象

1、默读课文: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株健壮的竹子,你最想说什么?(可以对春雨姑娘说,也可以对雷公公说„„)

2、再读感悟: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四、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教师巡视指导。

2、班级推选表演好的小组,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五、写字

1、学习写“冈、世界、轰”四个字。教师重点指导“冈”字的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轰”字左边的“又”字捺要变成点。

2、学生练习书写,组内互相评价。根据同学的建议,把自己写不好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全班交流展示,评选“小小书法家”。

六、作业

读一篇童话故事,把故事的内容讲给同学听。

4、小鹿的玫瑰花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充分感悟黄莺和微风的话,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分角色有感情读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实物导入。教师手拿一束玫瑰花,让学生看看、闻闻:喜欢这份礼物吗?(指导“瑰”的读法,并书写“玫瑰”)关于玫瑰花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板书课题)

二、自学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玫瑰、花骨朵”的读法。

3、开展识字竞赛,看谁读得准读得快。

4、开展读课文比赛, 看谁读得通顺,没有错别字。

三、讨论

1、找出描写鹿弟弟的话,引导学生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小组合作读文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

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说玫瑰花白栽了?

(1)读课文1—2自然段,抓住小鹿精心种花的句子,引导学生想象:小鹿栽花时会想些什么?

(2)当小鹿跌伤了脚,没能看到玫瑰花开,又会想些什么? (3)此时鹿弟弟又会怎么想?体会他“惋惜”的心情。

五、朗读

1、自由读: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

2、交流读:向学习伙伴请教——自己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3、竞赛读:每组推荐一名同学读,大家评议,互相取长补短。

六、练习

结合课文情境进行写话训练:

1、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

2、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3、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七、写字

学习“弟、哥、骨、微、渐”四个字。

1、学生观察:写这几个字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微”字中间有一短横,下面的“几”字要变弯钩为提;“骨”字上边中间时横折,下面的“月”字变撇为竖。“渐”字的“车”下面变横为提,笔顺是先竖后提。

3、作业展示,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以“摘果子”的方式复习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交流

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又说玫瑰花没有白栽?

1、指名读黄莺和微风的话:练习读—分角色读—挑战读。

2、引导想象:小鹿的朋友大象拍下了花开的情景,想象一下他会对小鹿说些什么?还有哪些小动物看到了玫瑰花开,他们又会对小鹿说些什么?

3、教师小结:小鹿自己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经开在别人的心田里,别人感到快乐,小鹿自己也感到非常幸福。所以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

三、表演

1、同桌之间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在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表演,研究角色的表情和语言。教师巡视,相机进行指导。

3、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全班比赛,大家共同评选出“最佳合作奖” “最佳风采奖”和“最佳创意奖”。

四、练习

假如小鹿种的是迎春花或者别的花,黄莺和微风会怎么对小鹿说呢?请你替他写几句台词。

五、写字

学习“抽、拐、浇、终、静、躺、谢”7个字。

1、认读生字,口头组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2、学生观察后联系已有知识,教师进行迁移式书写指导:如烧—浇、躲—躺等。

3、学生书写,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语文园地一

我的发现

这是一项启发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题目中共列出了八种事物的图案,虽然排列上没有什么规律,但都是在形状上有相似之处的事物。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特点,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积累语言,进一步体验发现的乐趣。 过程:

1、观察图画,引导发现。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些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

2、根据提示,创生想象。请你把伙伴泡泡里的话补充完整(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还能换一种说法吗?(剪刀像燕子的尾巴)

你还能用这样的方法说说其他的事物吗?组内互相交流观察所得。

3、联系经验,拓展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事物之间非常相似?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如眉毛像弯弯的月牙儿,河水像一面镜子等) 日积月累

这次活动安排了“读读认认”“读读背背”“我会说”三项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读读认认”重点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自读自认生字新词;通过组词等练习分辨每组两个字在形、义方面的不同之处。“读读背背”是积累中华传统文化的春联。这四副春联用词凝练、生动,想象奇特优美,句式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品读吟诵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我会说”是通过练习描写景物特点的形容词与描写景物名词的搭配,让学生积累和练习运用语言。 读读认认

1、读:读读下面的字词,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都是用熟字加偏旁组成的新字)

2、记: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学生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3、说:给每组的两个字分别组词,然后再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 读读背背

1、读读。学生自己读对联,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教师示范对联的读法,学生感悟吟诵的语气。(注意读的节奏稍慢,上联和下联节奏要相同,以显示其对应关系。上联一般要吟得低缓一些,下联一般要诵得高而平。如,杨柳/绿/千

里,春风/暖/万家。)学生模仿读、对读、齐读、想象读。

2、背诵。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背诵对联。

3、展示。学生互相交流课外搜集的描写春天的诗句。 我会说

1、说说。读读横线后面的词语,说说横线上应该填什么?

2、评评。在组内说自己填的内容,其他同学评评。教师要启发学生说出不同的词语,只要搭配准确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一些这样的短语,读读写写。

3、练练。害羞的(

)

(

)的眼睛

(

)的笋芽儿 (

)的嗓音

(

)的世界

嫩绿的(

) 口语交际

本次交际活动的话题是《春天里的发现》。虽然话题跟一年级下册第一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相似,但本次交际的角度和表达的程度要求有很大不同。本次训练要求学生在过去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展开想象,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而且还要在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激发学生初次写话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提高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本次口语交际练习可以和本组各课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也可以与下面的“展示台”和“宽带网”结合起来进行,把搜集的资料和将要展示的作品作为口语交际的凭借,也可以把口语交际和写话的成果作为展示的内容。具体形式教师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自由选择。 交际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或整理以前有关春天的资料(文字、图片等)。

2、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过程:

1、播放歌曲《小鸟小鸟》,听后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

2、在春天里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学生结合搜集的相关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 要求:(1)可以从植物、动物、天气变化及人们的活动等方面入手。

(2)发现要“新”,尽量与众不同。

3、全班交流汇报“新发现”,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条理尽可能多的说出自己的新

发现,或者专注于某一种事物,把它说具体。如对小草的发现可以从开始探出头来说到长出嫩绿的小尖叶,从“草色遥看近却无”说到绿草如茵的景象。鼓励学生大胆把自己的联想结合自己的发现说出来。

4、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评选“最具慧眼”奖。

5、把自己的新发现整理一下写出来,教师适当提醒学生先想想写话的顺序再动笔。然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分享写话的快乐。 展示台

本次活动主要展示和交流本组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教师要根据教材中学习伙伴的提示,拓展交流和展示的形式,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平台,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1、结合本组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2、小组内交流,大家互相分享学习的收获。

3、班级交流展示,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才艺”奖。 宽带网

这是本册语文园地新开辟的一个栏目,这个网名新颖有趣,富有时代气息,旨在拓展学生学习时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它也是本组学习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主要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包括亲自观察、利用图书、电脑网络等)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过程:

1、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市花”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除了教材所举的例子,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交流其他城市的“市花”资料)

2、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交流某种“市花”的来历,或者交流“市树”的有关资料。

二年级阅读理解范文第5篇

一、二部分,回答文后问题:(甲)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乙)①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②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中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③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④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⑤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⑥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间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⑦《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的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若有所失”的无聊情绪。⑧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是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林译外国小说产生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⑨《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⑩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1.选文(甲)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部分的内容。3.选文回忆了作者幼时读书的哪些具体事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介绍。4.作者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哪些作品?5.你知道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指哪些作品吗?写出它们的作者。6.请写出你所读过的一部名著,如《水浒传》或《三国演义》中的两个故事情节。7.在作者看来,读书有什么好处?8.我为什么对外国小说产生了兴趣?读了外国小说有什么好处?9.我中年时读《红楼梦》有什么独到的体会?10.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11.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你对学习语文有了哪些新的认识?12.(乙)①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3.比较下面一组句子,哪一句好?为什么?a、我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b、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14.“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一句中“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请自己的话加以说明。阅读

三、四部分回答问题:阅读第

三、四部分,回答问题:①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惟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年无底洞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②书看多了,从中出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③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缃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1.概括选文第①②段的内容。2.在作者看来,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3.作者写到,看了精彩的《西游记》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是什么?4.文章结尾一段3个分句能不能颠倒顺序,为什么?这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怎样理解“‘读万卷书’更是我惟一的消遣”一句中“消遣”一词?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含义。7.第①段分别从 、 两个方面来向读者传授挑选、比较书的经验。而第②段总结要做到“读好书”的体会时,要牢牢抓住个 字。8.作者对书有辨别优劣的能力,会挑选、比较的实证是什么?《忆读书》复习提纲参考答案

一、

1、《冰心选集》 冰心 谢婉莹 现 女 超人 斯人独憔悴 《繁星》《春水》 《园丁集》《吉檀迦利》

2、一片冰心在玉壶 中间小谢又清发

5、抒情 叙述 叙述 描写 描写第

一、二部分〖参考答案〗

1、开篇点题,统领全文,突出作者喜欢读书的感情基调。

1、回忆幼时、少年时是如何“多读书”的往事,说明“读书好”。

3、①由一知半解到越来越读懂,越来越爱读《三国演义》 ②读文言小说《聊斋志异》及其对作文的帮助 ③爱读《水浒传》并与《荡寇志》作了比较 ④酷爱古典诗词 ⑤由读《茶花女遗事》进而对外国小说产生兴趣 ⑥十二三岁时看《红楼梦》与中年时看此书不同的感受

4、喜欢《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满江红》、《声声慢》、《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不喜欢读《荡寇志》、《精忠说岳》等。

5、《水浒传》施耐庵 《三国演义》罗贯中、《红楼梦》曹雪芹、吴承恩的《西游记》

6、《水浒传》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

7、①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种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②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③读书能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④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8、因为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祖父的《茶花女遗事》 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9、尝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10、开放题

11、开放题

12、表达了对《三国演义》的喜爱之情。

13、b句好,因为b句“咬了牙”形象地表现出作者读书的决心之大。

14、读书越多,知识积累也越多,理解能力也就越强。第

三、四部分〖参考答案〗

1、侧重谈“读好书”,以作者80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

2、故事精彩、人物生动、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

3、说明如何挑选、比较好书。

4、不能颠倒,因为它们是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排列的 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5、消遣指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来消磨时间。用这个词体现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6、读书可以开阔视野,间接地获取人生的经验。

7、古典文学 现代文艺作品 比

8、“比如说看了„„的《荡寇志》等等”篇二:忆读书阅读答案六年级 篇三:忆读书阅读答案六年级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3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不能.这个建议既照应上文冰心经历的几个片段的顺序,三者之间又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变化顺序.4 满带着真情实感的书.能陶冶人情操的书.有助于提高写作的书.能增长人们见识的书.5 爱读书,有悟性6 多读书.读好书.7 这个你自己做吧,很简单的.8 要多读书.要读好书,带有真情实感的书.读书的范围要广.9 这个你网上找得到的10这个网上也找得到的,你自己找吧!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3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不能。这个建议既照应上文冰心经历的几个片段的顺序,三者之间又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变化顺序。4 满带着真情实感的书。 能陶冶人情操的书。 有助于提高写作的书。 能增长人们见识的书。5 爱读书,有悟性 7000个汉字 2014-12-16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3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不能。这个建议既照应上文冰心经历的几个片段的顺序,三者之间又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变化顺序。4 满带着真情实感的书。 能陶冶人情操的书。 有助于提高写作的书。 能增长人们见识的书。5 爱读书,有悟性6 多读书。 读好书。7 这个你自己做吧,很简单的。8 要多读书。 要读好书,带有真情实感的书。 读书的范围要广。9 这个你网上找得到的10这个网上也找得到的,你自己找吧!! 1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3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不能。这个建议既照应上文冰心经历的几个片段的顺序,三者之间又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变化顺序。4满带着真情实感的书。 能陶冶人情操的书。 有助于提高写作的书。能增长人们见识的书。5爱读书,有悟性6多读书。 读好书。7.①那时只要我得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来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人我知道了外国的人情世故。点评:林译小说很吸引人,作品能让读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②《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点评:从不同的年纪看一本书会品味到不同的感情。作品可以使加深生活和历史知识。③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点评:任务有极其生动不同的性格,不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8.(1)要培养读书的兴趣,多读书,扩大知识面。(2)用心读书,学会品味与鉴赏。(3)读书应选好书看9.满江红·怒发冲冠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或: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0.《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应要学习在逆境中崛起,挑战困难,让我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价值。《鲁滨逊漂流记》影响:面对困难,要去积极面对,而不是退缩,让我领悟到人生的价值。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我永远感到读书时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3.不能,因为它照应了冰心所经历的几个片段,这三者之间有一个递进的关系。4.(1)要有真情实感。(2)十分质朴浅显(3)情节精彩(4)人物有个性,生动5.热爱读书,勤奋好学,能学以致用6.(1)读书时她一生中最快乐的事(... smile雨雪霏霏 2014-12-16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我永远感到读书时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3.不能,因为它照应了冰心所经历的几个片段,这三者之间有一个递进的关系。4.(1)要有真情实感。(2)十分质朴浅显(3)情节精彩(4)人物有个性,生动5.热爱读书,勤奋好学,能学以致用6.(1)读书时她一生中最快乐的事(2)让她懂得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7.①那时只要我得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来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人我知道了外国的人情世故。点评:林译小说很吸引人,作品能让读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②《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点评:从不同的年纪看一本书会品味到不同的感情。作品可以使加深生活和历史知识。③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点评:任务有极其生动不同的性格,不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8.(1)要培养读书的兴趣,多读书,扩大知识面。(2)用心读书,学会品味与鉴赏。(3)读书应选好书看。9.满江红·怒发冲冠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或: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0.《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应要学习在逆境中崛起,挑战困难,让我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价值。《鲁滨逊漂流记》影响:面对困难,要去积极面对,而不是退缩,让我领悟到人生的价值。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我永远感到读书时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3.不能,因为它照应了冰心所经历的几个片段,这三者之间有一个递进的关系。4.(1)要有真情实感。(2)十分质朴浅显(3)情节精彩(4)人物有个性,生动5.热爱读书,勤奋好学,能学以致用6.(1)读书时她一生中最快乐的事(... 2014-12-16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我永远感到读书时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3.不能,因为它照应了冰心所经历的几个片段,这三者之间有一个递进的关系。4.(1)要有真情实感。(2)十分质朴浅显(3)情节精彩(4)人物有个性,生动5.热爱读书,勤奋好学,能学以致用6.(1)读书时她一生中最快乐的事(2)让她懂得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7.①那时只要我得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来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人我知道了外国的人情世故。点评:林译小说很吸引人,作品能让读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②《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点评:从不同的年纪看一本书会品味到不同的感情。作品可以使加深生活和历史知识。③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点评:任务有极其生动不同的性格,不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8.(1)要培养读书的兴趣,多读书,扩大知识面。(2)用心读书,学会品味与鉴赏。(3)读书应选好书看。9.满江红·怒发冲冠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或: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0.《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应要学习在逆境中崛起,挑战困难,让我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价值。《鲁滨逊漂流记》影响:面对困难,要去积极面对,而不是退缩,让我领悟到人生的价值。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3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不能。这个建议既照应上文冰心经历的几个片段的顺序,三者之间又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变化顺序。4 满带着真情实感的书。 能陶冶人情操的书。 有助于提高写作的书。 能增长人们见识的书。5 爱读书,有悟性 ildy309 2014-12-16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3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不能。这个建议既照应上文冰心经历的几个片段的顺序,三者之间又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变化顺序。4 满带着真情实感的书。 能陶冶人情操的书。 有助于提高写作的书。 能增长人们见识的书。5 爱读书,有悟性6 多读书。 读好书。7.①那时只要我得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来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人我知道了外国的人情世故。点评:林译小说很吸引人,作品能让读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②《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点评:从不同的年纪看一本书会品味到不同的感情。作品可以使加深生活和历史知识。③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点评:任务有极其生动不同的性格,不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8.(1)要培养读书的兴趣,多读书,扩大知识面。(2)用心读书,学会品味与鉴赏。(3)读书应选好书看。9.满江红·怒发冲冠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或: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0.《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应要学习在逆境中崛起,挑战困难,让我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价值。《鲁滨逊漂流记》影响:面对困难,要去积极面对,而不是退缩,让我领悟到人生的价值。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3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不能。这个建议既照应上文冰心经历的几个片段的顺序,三者之间又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变化顺序。4 ·满带着真情实感的书。 能陶冶人情操的书。 有助于提高写作的书。 能增长人们见识的书。5· 爱读书,... 琉璃txt 2014-12-16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3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不能。这个建议既照应上文冰心经历的几个片段的顺序,三者之间又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变化顺序。4 ·满带着真情实感的书。 能陶冶人情操的书。 有助于提高写作的书。 能增长人们见识的书。5· 爱读书,有悟性6 ·多读书。 读好书。7.①那时只要我得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来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人我知道了外国的人情世故。点评:林译小说很吸引人,作品能让读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②《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点评:从不同的年纪看一本书会品味到不同的感情。作品可以使加深生活和历史知识。③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点评:任务有极其生动不同的性格,不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8.(1)要培养读书的兴趣,多读书,扩大知识面。(2)用心读书,学会品味与鉴赏。(3)读书应选好书看。9.满江红·怒发冲冠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或: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0这个网上也找得到的,你自己找吧!!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3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不能。这个建议既照应上文冰心经历的几个片段的顺序,三者之间又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变化顺序。4 满带着真情实感的书。 能陶冶人情操的书。 有助于提高写作的书。 能增长人们见识的书。5 爱读书,有悟性 央央1869 2014-12-15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3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不能。这个建议既照应上文冰心经历的几个片段的顺序,三者之间又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变化顺序。4 满带着真情实感的书。 能陶冶人情操的书。 有助于提高写作的书。 能增长人们见识的书。5 爱读书,有悟性6 多读书。 读好书。7 这个你自己做吧,很简单的。8 要多读书。 要读好书,带有真情实感的书。 读书的范围要广。9 这个你网上找得到的10这个网上也找得到的,你自己找吧!!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3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不能。这个建议既照应上文冰心经历的几个片段的顺序,三者之间又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变化顺序。4 满带着真情实感的书。 能陶冶人情操的书。 有助于提高写作的书。 能增长人们见识的书。5 爱读书,有悟性 1559053043 2014-12-16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3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不能。这个建议既照应上文冰心经历的几个片段的顺序,三者之间又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变化顺序。4 满带着真情实感的书。 能陶冶人情操的书。 有助于提高写作的书。 能增长人们见识的书。5 爱读书,有悟性6 多读书。 读好书。7 这个你自己做吧,很简单的。8 要多读书。 要读好书,带有真情实感的书。 读书的范围要广。9 这个你网上找得到的10这个网上也找得到的,你自己找吧!!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3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不能。这个建议既照应上文冰心经历的几个片段的顺序,三者之间又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变化顺序。4 满带着真情实感的书。 能陶冶人情操的书。 有助于提高写作的书。 能增长人们见识的书。5 爱读书,有悟性 黎约圣殿ejw8 2014-12-16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3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不能。这个建议既照应上文冰心经历的几个片段的顺序,三者之间又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变化顺序。4 满带着真情实感的书。 能陶冶人情操的书。 有助于提高写作的书。 能增长人们见识的书。5 爱读书,有悟性6 多读书。 读好书。7 这个你自己做吧,很简单的。8 要多读书。 要读好书,带有真情实感的书。 读书的范围要广。9 这个你网上找得到的10.《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应要学习在逆境中崛起,挑战困难,让我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价值。《鲁滨逊漂流记》影响:面对困难,要去积极面对,而不是退缩,让我领悟到人生的价值。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我永远感到读书时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3.不能,因为它照应了冰心所经历的几个片段,这三者之间有一个递进的关系。4.(1)要有真情实感。(2)十分质朴浅显(3)情节精彩(4)人物有个性,生动5.热爱读书,勤奋好学,能学以致用6.(1)读书时她一生中最快乐的事(... 狼在天涯zz 2014-12-16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我永远感到读书时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3.不能,因为它照应了冰心所经历的几个片段,这三者之间有一个递进的关系。4.(1)要有真情实感。(2)十分质朴浅显(3)情节精彩(4)人物有个性,生动5.热爱读书,勤奋好学,能学以致用6.(1)读书时她一生中最快乐的事(2)让她懂得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7.①那时只要我得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来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人我知道了外国的人情世故。点评:林译小说很吸引人,作品能让读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②《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点评:从不同的年纪看一本书会品味到不同的感情。作品可以使加深生活和历史知识。③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点评:任务有极其生动不同的性格,不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8.(1)要培养读书的兴趣,多读书,扩大知识面。(2)用心读书,学会品味与鉴赏。(3)读书应选好书看。9.满江红·怒发冲冠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或: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0.《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应要学习在逆境中崛起,挑战困难,让我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价值。《鲁滨逊漂流记》影响:面对困难,要去积极面对,而不是退缩,让我领悟到人生的价值。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3.不能,因为它照应了冰心所经历的几个片段,这三者之间有一个递进的关系。4.(1)要有真情实感。(2)十分质朴浅显(3)情节精彩(4)人物有个性,生动5.热爱读书,勤奋好学,能学以致用6.(1)读书时她一生中最快乐的事(2)让她懂得了做... 2014-12-15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3.不能,因为它照应了冰心所经历的几个片段,这三者之间有一个递进的关系。4.(1)要有真情实感。(2)十分质朴浅显(3)情节精彩(4)人物有个性,生动5.热爱读书,勤奋好学,能学以致用6.(1)读书时她一生中最快乐的事(2)让她懂得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7.①那时只要我得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来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人我知道了外国的人情世故。点评:林译小说很吸引人,作品能让读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②《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点评:从不同的年纪看一本书会品味到不同的感情。作品可以使加深生活和历史知识。③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点评:任务有极其生动不同的性格,不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8.(1)要培养读书的兴趣,多读书,扩大知识面。(2)用心读书,学会品味与鉴赏。(3)读书应选好书看。9.满江红·怒发冲冠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或: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0.《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应要学习在逆境中崛起,挑战困难,让我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价值。 《鲁滨逊漂流记》影响:面对困难,要去积极面对,而不是退缩,让我领悟到人生的价值。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3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不能。这个建议既照应上文冰心经历的几个片段的顺序,三者之间又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变化顺序。4 满带着真情实感的书。 能陶冶人情操的书。 有助于提高写作的书。 能增长人们见识的书。5 爱读书,有悟性 yeye_jiachen 2014-12-15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3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不能。这个建议既照应上文冰心经历的几个片段的顺序,三者之间又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变化顺序。4 满带着真情实感的书。 能陶冶人情操的书。 有助于提高写作的书。 能增长人们见识的书。5 爱读书,有悟性6 多读书。 读好书。7.①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来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人我知道了外国的人情世故。点评:林译小说很吸引人,作品能让读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②《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点评:从不同的年纪看一本书会品味到不同的感情。作品可以使加深生活和历史知识。③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点评:人物有极其生动不同的性格,不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8.(1)要培养读书的兴趣,多读书,扩大知识面。(2)用心读书,学会品味与鉴赏。(3)读书应选好书看。9.满江红·怒发冲冠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或: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0.《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应要学习在逆境中崛起,挑战困难,让我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价值。《鲁滨逊漂流记》影响:面对困难,要去积极面对,而不是退缩,让我领悟到人生的价值。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我永远感到读书时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3.不能,因为它照应了冰心所经历的几个片段,这三者之间有一个递进的关系。4.(1)要有真情实感。(2)十分质朴浅显(3)情节精彩(4)人物有个性,生动5.热爱读书,勤奋好学,能学以致用6.(1)读书时她一生中最快乐的事(... 爻ゞの坏ヤ懓 2014-12-16 1.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消遣 繁琐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我永远感到读书时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3.不能,因为它照应了冰心所经历的几个片段,这三者之间有一个递进的关系。4.(1)要有真情实感。(2)十分质朴浅显(3)情节精彩(4)人物有个性,生动5.热爱读书,勤奋好学,能学以致用6.(1)读书时她一生中最快乐的事(2)让她懂得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7.①那时只要我得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来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人我知道了外国的人情世故。点评:林译小说很吸引人,作品能让读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②《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点评:从不同的年纪看一本书会品味到不同的感情。作品可以使加深生活和历史知识。③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点评:任务有极其生动不同的性格,不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8.(1)要培养读书的兴趣,多读书,扩大知识面。(2)用心读书,学会品味与鉴赏。(3)读书应选好书看。篇四:忆读书阅读答案六年级

1津津有味一知半解索然无味消遣繁琐

2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不能.这个建议既照应上文冰心经历的几个片段的顺序,三者之间又有一个由浅到深的变化顺序. 4满带着真情实感的书.能陶冶人情操的书.有助于提高写作的书.能增长人们见识的书. 5爱读书,有悟性 6多读书.读好书. 7这个你自己做吧,很简单的. 8要多读书.要读好书,带有真情实感的书.读书的范围要广.

篇五:忆读书阅读答案六年级

参考答案:

1、落笔点题,统领全文,突出爱读书的感情基调。

2、突出表现对《三国演义》(或自选读物)的喜爱。

3、①表达出渴望和眷念之情。②形象地表现了决心之大。

4、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

5、喜欢的作品:《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满江红》、《声声慢》、《茶花女逸事》、《红楼梦》;不喜欢的作用:国文教科书、《荡寇志》、《精忠说岳》。喜欢的理由是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不喜欢的理由是没有人物个性。我不知道是不是同样的,如果是,请采纳,如果不是,那你可以写出题目来参考答案:

1、落笔点题,统领全文,突出爱读书的感情基调。

2、突出表现对《三国演义》(或自选读物)的喜爱。

3、①表达出渴望和眷念之情。②形象地表现了决心之大。

4、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

二年级阅读理解范文第6篇

一、思想和仪表

1 、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一切听从老师安排,如违反有关规章应谦虚接受批评,并做出书面检查。

2 、言谈举止要文明,不骂人、不打架、不给其他同学取绰号。 3 、平时佩戴红领巾 , 男同学不穿背心,女同学不戴首饰进教室,不留长发。

4 、放学出校门要排队。

5 、学校里不允许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学生不允许看与学习无关的杂志。

二、纪律

1 、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讲空话。 2 、 自习课上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讲空话,尽量不要在教室中来回走动, 如有损坏公物者 , 应予以赔偿。

3 、 课间时间不要在教室里大声喧哗或在教室走廊上相互追逐、推搡。

4 、 放学时间不要在学校里玩(如打球等)应立刻回家。中午时间也不允许。

三、 出勤 1 、 早上 7 : 3 0 、中午 2 : 0 0 到校。要求全体同学不迟到、不早退,如有特殊情况要向班主任请假。

2 、 学校里的任何活动(课间操、活动课)要同学及时参加,不迟到、不早退,无故不得缺席。

四、 卫生

1 、 轮到卫生者早上提前十分钟到校,由组长负责,认真打扫卫生。放学后值日同学必须打扫完了经组长同意后离校。

2 、听从劳动委员安排,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责任到人,做的不好的重做,由劳动委员和班长验收。

3 、 值日生必须保证教室内外一天整洁,由组长负责,如发现地上有废纸应及时捡掉,卫生器具必须保持整齐。

五、 学习

1 、 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不要打断老师的上课。同学之间应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2 、 作业要及时收交,不准抄袭。由各组长负责,把作业不交的同学的名单及时上报任科老师和班长。

3 、 课后要求每一位同学都学会提问,向老师或同学虚心请教。

上一篇:峨眉山金顶导游词范文下一篇:二十四节气之寒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