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论文范文

2024-04-3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的产生,简要介绍了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澳大利亚全民、全社会、全方位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模式和开放性、全面性、多样性、整合性、实践性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模式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国家之一,被誉为全球最适宜居住的国家。澳大利亚幅员辽阔,人烟稀少,植被丰富,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客观基础,但主要原因是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国策,视为立国生存之本,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方向标,建立有较完整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法律法规和严格的监督保障机制。更为重要的是构建有较完整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在全社会、全方位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宣传,从而使澳大利亚从政府到企业、机构、社区、学校及公民具有良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工作与行为以及各类活动中,形成了“人人参与、全社会参与,重环境教育实践”的特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澳大利亚人民行为的自觉。

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是这样一种发展,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经济等紧密联系,可持续发展概念与理论一经提出即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成为全球最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发展方兴未艾。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二十一世纪议程》,正式提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尤为重要的是《21世纪议程》提出:“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此,世界环境教育发生了重要转向,由以前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环境教育。1995年希腊雅典环境教育会议,重点讨论,如何将环境教育重新定向到可持续发展方向;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希腊塞萨洛尼召开了名为“环境与社会国际会议——教育和公众意识为可持续未来服务”的会议,并发表《塞萨洛尼宣言》,指出环境教育是为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二、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构建

澳大利亚政府分三个层次:联邦政府(Commo- nwealth Government)、州政府(State Government)、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根据澳大利亚联邦宪法,教育事务由各州、领地政府负责管理,联邦政府没有法律上的义务。各州、领地政府对教育的责任包括对初级和中等教育的行政管理和拨款,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行政管理和拨款。联邦政府通过联邦拨款、设立专门教育项目等手段,通过已经设立的“联邦教育培训和就业部长会议”等多个全国性教育机构等机制,介入对教育事务的管理,如负责高等教育的拨款,对学校、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补充经费,加强对土著居民、岛屿居民、移民的教育和培训,开展国与国间的合作与交流等等。除了重要的拨款功能以外,联邦政府也在促进全澳教育和培训的公平性、一致性和连续性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全球环境教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澳大利亚的环境教育是世界上发展较早也较完善的国家之一,1970年澳大利亚科学院召开教育与环境危机会议,1979年成立澳大利亚环境教育协会;1983年,澳洲联邦国家事务及环境部设立环境科,1987年,课程设置中心鼓励各州制定环境教育政策。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方向。1995年环境领土厅及环境教育协会召开全国环境教育研讨会,1999年联邦政府发布环境教育文件:今天改变明天。20世纪90年代末,《阿德莱德直言》提出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学校应全面、充分地发展所有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当学生离开学校后,能关注和理解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并形成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技能。”2000年,澳大利亚环境与遗产部又出台了《为了可持续未来的环境教育国家行动计划》,要求在整个国家水平上实施环境教育。2005年7月,即“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年)国际实施计划”的第一年,澳大利亚环境与遗产部颁布了《为了可持续未来的教育——澳大利亚学校环境教育国家声明》,为学校环境教育提供了前景、目标和实施框架。2009年4月澳大利亚政府颁布了《可持续地生活——澳大利亚政府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是澳大利亚全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其目的是使所有澳大利亚人具备可持续地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动机、行动。它为澳大利亚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了框架,并提出了四大行动策略。

新南威尔士州是澳大利亚经济、教育最发达的州,其多年来视环境为生命的价值观使其在环境教育上一直走在全国发展的前列。新南威尔士州的环境教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20世纪60年代始在州环境教育协会等的支持下,成立了许多环境教育组织以促进环境教育的发展,建立了许多环境教育中心和动物园教育中心,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环境教育的进展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小学环境教育开始日趋有序,1989年发布了新州幼儿园至12年级环境教育课程声明,要求州内所有公立学校必须使用该声明作为指导文件进行环境教育。正式把环境教育内容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中,并作为学校教育的关键领域之一。在总结这个课程政策实施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并从国内外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出发,2001年7月,教育和培训部颁布了《学校环境教育政策》,并使《政策》在实践中完全取代1989年的《环境教育课程声明》,规定各学校必须制定学校环境教育管理计划,并必须作为学校总体管理计划的一部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对学校环境教育的指导理念和具体实践进行重要改革和发展。

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是在政府主导下构建,并紧随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

三、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

在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在中小学、高校及校外教育中,是政府主导下全民、全方位的、全社会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州教育行政部门及地方政府负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制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政策,推广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项目,指导监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

在澳大利亚,各中小学在州“环境教育课程声明”政策文件指导下,制定学校环境教育管理计划,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州从学前教育阶段就开设社会与环境教育课程(SOSE),并将其作为澳大利亚八大核心学习领域之一。在小学和中学,各科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都渗透有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如将水资源、能源、生物多样性、废物处理、管理自然资源等有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融合渗透在科学、历史、地理、英语、数学、艺术等课程中。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人群设计不同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内容,提出不同要求。如幼儿园——我的小小世界天气、一年级——水的来源,二年级校园考察,三年级——种植物,四年级——设计挑战:改良节水设计,五年级——野外实地考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六年级——节能计划。地方政府通过拨款和奖励鼓励可持续性学校建设,开展可持续性学校活动,成立地方环境与可持续性学校网,培训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师资,组织学生参加州政府环保会议等等。

澳大利亚各高校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课程纳入学生必选课或选修课程中,如悉尼大学在农业、食品及自然资源学院,建筑、设计及规划学院,工程及信息学院,科学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科学历史及哲学学院等18个院系都开设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关课程,不仅在本科层次而且许多专业在研究生课程中也涉及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悉尼大学还设有可持续发展硕士学位。此外,还有麦考瑞大学、墨尔本大学、迪肯大学都设有环境与科学工程院系,都开设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关课程。在澳洲教师及科研人员开展各类项目科研,都必须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证,说明项目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对科研项目立项具有一票否决权。

四、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教学模式

1999年澳大利亚召开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发布了《今天塑造明天:为了可持续未来的环境教育》官方报告,提出了环境教育的实践性、整和性、参与性等原则,并利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整和性的学校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尤其强调学习者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在实现环境教育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2000年,澳大利亚环境与遗产部出台的《为了可持续未来的环境教育国家行动计划》,要求在整个国家水平上实施环境教育国际会议所提出的原则。在以上世界和国家环境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发现,以往的环境教育政策过于强调培养学生对自己环境的责任感,全球意识未受到重视,而且把环境教育只局限于课程教学中。为此,他们进行进一步修正,强调以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观为指导原则,更加突出环境教育目标和理念的开放性、全面性,方法途径的多样性、整合性,强化实施过程的实践性。

中小学通过校内堆肥、观察昆虫、无脊动物蚯蚓的养殖、蔬菜种植、本校的水、电用量等观察、实践、调查等实践,使学生带着问题开展调查式学习,学生教学生、孩子教孩子、成立学习探究小组、高中生带领小学生、校级合作等多种学习模式,“教给他们熟悉的事件、人们和环境”;“就力所能及的爱护环境的方式提出建议和方法,并且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校内节水、节电调研分析及建议,使学生“识别、探究、说明和讨论影响到自己及其自己所生活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各种因素”;研究“人们如何关注本地区,包括他们采取的各种行动及其有关考虑,如关于公共场所的规定、垃圾控制、物质的再利用和重复使用以便减少对于环境的影响”;学习“各个地方自然环境的性质怎样影响着人们的活动,而自然环境又怎样受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其活动的影响”;“探究和参与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计划,如社区内纸张的重复使用或者在家庭和学校节约用水”等等,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关心人类,关心社会与自然。从幼儿教育起,逐步树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世界观,要求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树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未来观,认识“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形式都通过生态系统结合为一体,并依赖生态系统得以更好的生存”、“社会就及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全世界人类都通过社会系统联系在一起,并依赖这个社会系统得以更好的生存”。要求不仅要建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更要从全球出发,考虑未来,积极采取行动,为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不断提高人们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为能力。

澳大利亚在强化学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同时,注重整和整个社会资源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行业、企业、社区、非政府组织都积极参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建设,积极投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并作为应尽职责,在每个公园、植物园、动物园、自然保护区、水处理厂以及社区都建立环境教育基地,配备相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干事,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无脊椎动物的认识、植物的识别、废品回收、雨水收集利用、社区植树、灌木林修复等实践,让人们直接参与环境保护过程,认识生物多样性,强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激发对环保的情感和责任感,使学生、青年、广大民众以实际行动广泛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如自觉参与植树、清理垃圾、拯救动物,居民房屋前后的花园和草坪,按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划和要求自我负责栽植和管护。全民、全社会、全方位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进了澳大利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全民、全社会、全方位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基本做法与成功经验给我们以启发与借鉴,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一定要坚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开展持久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增强全民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忧患意识,加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宣传和示范,强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意识、合作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生态及社会都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张华,张悦.澳大利亚环境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8):130-131.

[2] 丛立新.澳大利亚“社会与环境教育”课程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22-26.

[3] 祝怀新,李玉静.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学校环境教育的政策和实践[J].环境教育,2006,(1):41-44.

[4] 卢越,赵崴.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发展导论[J].理论观察,2009,55(1):122-1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论文范文第2篇

1.1 水务经济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在水务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有关部门对其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 加大资金的投入, 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否则很容易在建设过程中因资金不到位出现停工、延工、完成品达不到预期效果、与设计相悖等现象。

1.2 水务经济建设的管理模式有待改进

我国是水务建设还处于初级摸索阶段, 水务公司的种类也是各种各样, 这样容易导致水务集团以利益为主, 只讲效率而忽视了工程安全, 而由于政府分工不同, 没有明确的部门来对此进行监管, 导致政府的监管力度不足。[2]

1.3 水务经济建设中的水污染问题

原本我国是水资源就严重匮乏, 再加上水污染问题造成更多的水资源被浪费。而我国各个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于水污染源头的控制、对水污染的治理、净化等工作大都落实不到位, 使得大量的污水直接深入到地下。

1.4 水务经济建设中水资源的利用问题

我国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已经下达明确的指示, 强调对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但是, 由于并没有明确的要求标准, 使得水务建设单位在水资源的利用中没有限度, 水资源的作用发挥十分低下。

2 关于水务经济良性循环是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的理解

2.1 对水务经济的准确定位、定性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我国的水务经济建设涵盖了水的公益、准公益市场和完全市场三各方面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因此, 只有对水务经济做出准确的定位和定性, 才能够保障我国的水务经济实现良性发展循环。而水务经济的定性、定位不明确或不准确, 会极大地限制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延缓转变的速度, 从而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 水务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协调统一

水务经济为我国整体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水务经济发展的规律之一就是能够实现水务经济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协调、统一。除此之外, 水务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不仅仅是实现了人民群众与我国稀缺的水资源的协调和合理, 还能够使得人民群众与我国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在这一方面将, 水务经济的良性循环不仅使得我国的水资源配置更为合理, 还为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3 保证我国水务经济良性循环的策略

3.1 合理对水的价格进行调整

水,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 水资源的价格与民生密切相关。我国最近一次对水资源的改革内容明确提出:水的价格包含水资源的费用、污水处理的费用等, 不能够因为水价的过低导致水务经济建设入不敷出, 难以维持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也不能因为水价格过高, 使得人民群众用水困难。只有合理对水的价格做出规定及及时调整, 才能够实现我国水务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3.2 树立正确的水务经济建设观念

水资源作为我国人民赖以生存是基础资源,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树立正确的水务经济建设的观念, 准确对水务经济建设进行定性和定位, 才能够实现我国水务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基础。

3.3 完善对水务行业的法律法规

由于水务行业自身质量本身就参差不齐, 唯有建立、健全先关法律体系和制度, 对水务建设做出明确的要求, 才能够保障水务经济的正常发展, 才有可能使得水务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结束语

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关系着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只有做好水务建设, 实现水务经济良性循环, 才能够保障我的经济社会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关系到水务行业自身的发展问题, 更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因此, 无论是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对水务行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还是水务行业自身的自律工作都一定要落到实处。

摘要: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 我国近几年无论是在经济还是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而如果想要持续这种发展和进步, 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 水资源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发展需求。水资源不论是对于经济发展还是维持人类的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篇论文就我国水务经济的概念、关于水务经济良性循环是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的理解以及如何保证我国水务经济良性循环等方面进行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务经济,良性循环,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解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信息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如今企业对于人才的质量要求呈现出越来越严格的状态。为保障高校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获得对口工作, 高校就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水平。在新时期背景下, 市场经济的格局调整以及国外资本市场的冲击, 使得我国会计人才的能力已经无法满足企业与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输送的重要基地, 必须在这一环境下积极整改教学方向与教育内容。通过改善教学措施的方式, 保障社会经济结构的稳定。

2 新经济社会环境对国内会计界的影响

新时期背景下, 越来越多新颖的经济格局悄然出现。如电商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大大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经济状态。新经济环境下, 我国的失业率得到大大的降低,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使得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不过与之对应的是, 在这样的环境下虽然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增长, 但显然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开始出现了与经济环境相脱轨的局面。为保障我国会计人员的能力能够和国际市场衔接, 我们就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培养,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3 国内大学会计教育在新经济社会环境冲击暴露出的问题

3.1 教育理念迂腐

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变得更加明确和具体。目前国内高校会计教育注重的是研究型人才培养, 因此许多会计人才都只掌握了理论学识, 但却缺乏实践。这导致许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并不适合企业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人才作为国家发展, 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 如果高校会计教育都无法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基本需要。那么我国的经济必然会出现受阻的局面。僵化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 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会计能力与会计水平。这是国内大学会计教育和社会需求矛盾的重要原因。也是解决国内会计教学效果低迷的重要前提。

3.2 教学针对性结果较差

近年来, 我国高校教育为了补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进行了多次的大学教育扩招。这所带来的优势非常明显, 但是弊端也十分显著。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会计人才的培养方向与教学对象并不具备针对性特征, 此外高校的会计教学特色也并不显著, 因此高校大部分会计专业学生都难以适应企业与社会的需求。在扩招的同时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层次问题也逐渐凸显, 人才培养质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缺乏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必然会影响与干扰我国经济的建设。

3.3 教育定位并不准确

从高校的定位能够看出, 我国将高校教育作为了高等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不过高校的会计教学却没有摆正自身的定位位置。从高校教育的内容上来看就能够得知, 高校的会计教学内容事实上和大专, 甚至中专都存在重叠的问题。此外一些高校过多地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 而没有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必然无法应对所有的会计学习问题。

4 改善大学会计教育现状的应对措施

4.1 转变教育思想, 注重实践技能加强

过去高校会计教学一直是师本教育, 这所带来的问题非常显著。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地, 学生必然无法有效地掌握会计专业技能。此外, 教师在授课时所讲授的内容往往是自己擅长的, 忽视了学生未来发展需要, 这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达不到社会企业的要求。对此提高大学会计教育质量的首要工作便是转变教育思想, 教师应端正教学心态采用生本教育的方式开展会计教学。此外会计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这样学生才能够满足社会与企业的建设需要, 成为企业争先恐后需求的人才。

4.2 确定教学方向, 分层开展教学

为确保人才的培养方向符合社会建设的需求, 高校必须明确自身发展方向, 了解社会实际需要, 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 高水平的会计人才。突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 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体验, 这样学生的发展方向与专业知识才能够达到有效契合。当然高校教育还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隔阂, 采用分层教学方式, 注重学生的多层次技能培养, 推动高校会计教育的进一步深入。

4.3 优化教学资源, 加强校企联合

高校教育的办学初衷是为了提供给社会更多优质、高水平人才。因此高校应在学校自有教育资源基础上,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提高教学实践效果。如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 学校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水准的实习生补充人力资源。企业为高校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 用于学习会计岗位经验。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 不仅能够帮助高校了解社会所需会计人才的技能, 从而对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做针对性调整。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岗位中检验并了解自身的会计水平,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会计能力。

5 结语

会计与国民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新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冲击下, 当前国内大学教育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为满足社会与企业的人才需要, 高校就必须转换教学思想, 确定教育的方向。通过优化教学资源以及加强为校企联合等方式, 提高大学会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水平。这样大学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为企业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高水准, 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各国贸易能力与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 都对我国大学会计教育提出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要求。为满足社会各界对会计人才能力的需要, 大学会计教育必须开始新一轮的改革, 以便应对新经济社会环境对会计教育的影响和冲击。如果不做任何的教育模式调整, 必然会影响大学会计教育在社会中的口碑和地位。因此本文从当前国内大学会计在新经济环境的影响角度出发, 分析改善并提高大学会计教育质量的具体办法。希望借此能够提高国内大学会计教育质量, 推动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建设。

关键词:新经济社会环境,大学,会计教育,影响

参考文献

[1] 付晓晓.大学会计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J].经贸实践, 2017 (7) .

[2] 李方方.论新经济社会环境对大学会计教育的冲击及应对措施[J].才智, 2016 (20)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论文范文第4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題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作出新的概括,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是新中国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创新的凝炼,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结晶。特别是其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概括,更是凸显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原则的内涵,彰显了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主题的意蕴。

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先导,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升华。回顾新中国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机制、体制到制度的演进,能使我们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清晰地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学规律,是以怎样的形式被揭示出来并得到进一步发展的,进而拓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认识新视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发展。

以重新认识价值规律的作用为起点,从经济机制调整切入,着力于市场机制、市场调节和计划机制、计划调节关系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中国经济落后特别是国民经济基础极其薄弱的现状,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我国选择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集中当时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加强国家基础设施重点建设,推进国民经济体系建设。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加速推进中,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显露。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已经有针对性地指出,要用“兼顾”和“统筹”的办法,处理和解决当时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他认为,“统筹兼顾,各得其所”原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在延安的时候,就采取了这个方针。这是一个什么方针呢?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战略方针”。

按照“统筹兼顾”原则,党的八大对经济体制改革作过多方面的探索,周恩来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提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胜利,社会主义经济已经在我国占居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这就使我们有可能在适当的范围内,更好地运用价值规律,来影响那些不必要由国家统购包销的、产值不大的、品种繁多的工农业产品的生产,以满足人民多样的生活需要。” 在这里,“更好地运用价值规律”实质上就是对市场和市场机制、市场调节作用的认可。周恩来还提出了“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的改革设想。陈云也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自由市场,是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之后,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时起时伏,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思路,主要还囿于中央与地方权力配置调整的问题,没有能从根本上触动政府统得过多、市场作用趋弱的根本问题,没有能从计划和市场关系上找到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的“严重缺点”作了深刻分析,针对这一经济体制中存在的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提出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权力,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进而强调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思想。价值规律是以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为作用过程的商品经济基本规律,重视价值规律作用内在地包含了重视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1979年3月,陈云在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提纲中就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1)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的部分);(2)市场调节部分(即不作计划,只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即带有盲目性调节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要的。”针对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陈云认为:“在今后经济的调整和体制的改革中,实际上计划与市场这两种经济的比例的调整将占很大的比重。不一定计划经济部分愈增加,市场经济部分所占绝对数额就愈缩小,可能是都相应地增加。”对陈云的这些观点,邓小平不仅表示赞同,而且还从市场和计划关系上升到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视界,提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强调“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

1979年 6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通过经济改革,要逐步建立起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要以计划调节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1981年 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肯定了这一改革取向,提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强调“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决议》还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的高度提出,“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这一宝贵思想凸显了经济体制具体形式的选择,与阶段性的“创造”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阶段性的“创造”,总是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变化相关联的。据此,1981年11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应当是:在坚持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国家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和运用价值规律。”

1982年 9月,党的十二大对我国最初几年经济体制改革成就的总结中,将经济体制的基本构架概括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場调节为辅”,并提出“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一基本构架的提出及其在实践中的实施,对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配置资源方式,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核心问题,从经济体制改革突破,探索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关系,形成以体制“定位”为主要特征的逻辑过程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重要标志。《决定》明确提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决定》突破了那种把社会主义经济看作是纯粹的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形成了经济改革是经济机制、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全面改革的新理念,走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之后,我国经济改革加速推进、经济发展长足前行,与经济体制目标模式选择上的重大突破是密切相关的。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新的实践,提出了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改革思路,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利用市场调节决不等于搞资本主义,明确提出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为特征的经济体制的运行模式。“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改革模式,极大地开阔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界,引发了对这一改革模式的深入探讨。“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模式较之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模式,凸显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作为有机统一体,既不是板块式结合、也不是渗透式结合;作为有机统一体,在调节范围上,计划调节是宏观层次,市场调节是微观层次。但在理念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一提法,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性质相联系的“制度性”规定观念的束缚,也还没有对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性手段的问题作出进一步的切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说明;在改革模式选择上,还局限于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关系的框架内,还没有上升到经济体制整体关系的高度。

实践创新推进着理论创新,而理论创新也推动着实践创新。1991年春,邓小平在视察上海的谈话中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992年春,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再次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些言简意赅的阐释,从根本上区分了市场经济体制性规定与制度性规定的关系,无疑是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

马克思在对政治经济学史的研究中曾提出,经济范畴的形成大多经历了“极其艰难地把各种形式从材料上剥离下来并竭力把它们作为特有的考察对象固定下来”的过程。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关系探索的理论创新,一方面,离析市场经济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依附关系,使市场经济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定中“剥离下来”,形成具有体制性规定的一般的“抽象要素”。即如邓小平一再强调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另一方面,提出市场经济作为一般的“抽象要素”,只有在与一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结合时,才具有充分性和现实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一切生产阶段所共有的、被思维当作一般规定而确定下来的规定,是存在的,但是所谓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不过是这些抽象要素,用这些抽象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邓小平的这一理论创新,一方面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离析,形成市场经济一般范畴;另一方面又强调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与一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提出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崭新概念。

在经济制度的替代关系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赓续,而计划经济历来就具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性;在经济制度的对比关系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言的,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历来被看作具有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制度规定性。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在地包含着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性。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之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兼容性,还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并经受实践检验的理论问题。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性规定在实践和理论上还没有得到具体昭示。

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兼容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定性的必然过程。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时就指出:“在九十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从体制“建立”的定位到制度意义上“定型”的验证,需要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不断实践、艰辛探索,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完善和发展,还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总体”中不断融入和生成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性。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现代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以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见解,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作出了初步回答。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回顾这一时期的改革历程时指出:“从党的十四大以来的20多年间,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我们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新的科学定位。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可以看出,我们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这一论述,提出了党的十四大至党的十八大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特征:其一,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由党的十四大之前计划和市场关系的核心问题,转变为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核心问题;其二,这一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已经开始从“从制度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其三,这一过程“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新的科学定位”。由此得出“从理论上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进一步作出定位,这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的结论。

以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核心问题,着力推进治理结构和制度创新,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总体”上,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规定性,形成以制度“定型”为主要特征的逻辑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从“辩证法、两点论”的方法上,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关系问题作了多方的阐释,彰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规定性,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主题的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性,并不是由经济体制一般性决定的,而是由与之“结合起来”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总体”的性质所决定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总体”中,“资本”作为资本主義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核心范畴,就是这一“总体”中的“普照的光”“特殊的以太”,就是资产阶级社会中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总体”中,居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主体地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是“总体”中的“普照的光”、就是“特殊的以太”,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融入和生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定的根据和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体制一般和经济制度特殊的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为深入地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兼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定性也更为实际地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相融合,生成为市场经济的属性。这一理论趋向,深刻地体现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这就是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组成部分的概括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性规定的探讨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三个重要观点: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进行的,深受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规制和影响,同时也深刻地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本质特征的集中反映。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在根本上就是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基本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以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形成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想。这是部署所有经济工作、制定全部经济政策、推动整体经济运行要牢牢坚持的根本立场,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制度性规定,也是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使之具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属性的的根本规定。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经济体制上的实现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的过程中昭示其制度规定性的。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社会主义”这个定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之所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我们的制度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我们要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在这里,要讲“辩证法、两点论”,要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不是对立的,也不是简单地让市场作用多一些、政府作用少一些的问题,要统筹把握,要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协同发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要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的制度规定的根据所在。

再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犹如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普照的光”“特殊的以太”,改变了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性质,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赋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新的制度性规定。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结合问题上,既要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要发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既要使“看不见的手”对资源配置起到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看得见的手”作用。解决好市场和政府的这一核心问题,要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根基”,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回顾40多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从经济机制调整到经济体制“定位”、再到经济制度“定型”的演进,刻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基本路向及其具有经济制度规定性的过程;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三个方面的重要观点,是对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理论概括,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体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也是我们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理论要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及其意义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从机制到体制、再到制度探索的过程和逻辑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创新;由此形成的从计划和市場关系为核心问题,拓展为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核心问题的过程,以及从经济机制调整到经济体制“定位”,再到经济制度“定型”的过程,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渐进探索、砥砺前行的逻辑再现。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特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在这一显著优势中,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根本上体现为所有制结构上的优势和分配制度上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在经济作用过程中才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显著优势。“显著优势”中的“三位一体”,充分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最初概括中,就从整体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问题作过阐释。在这一阐释中,一是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论,认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在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时,强调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重要的制度性规定。

二是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理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理论,是新时期形成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本质特征的主要理论之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安排,要“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我们的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这一分配制度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这一分配制度实施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和具体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这一分配制度的性质,深刻地体现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过程之中,赋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制度性规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与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结合”中,才融入和生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特征和规定的。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性质,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为显著的理论创新。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主题的根据所在。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自此以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成为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主题。

1998年,在改革开放20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初实践,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经过艰辛探索而取得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改革成果”,肯定“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个崭新的创造性发展”。2008年,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的进程,提出“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主题得以彰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从“辩证法、两点论”的高度,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关系、市场和政府关系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深刻阐释,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主题的内涵。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的特点,提出市场经济体制要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具创新性的理论观点;而市场经济体制如何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具开拓性的理论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40年宝贵经验时提出:“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改革开放实践的启示在于: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扭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关键,在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上,就“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这一论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阐释的赓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主题的深化,也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概括的思想先觉。

(作者: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高天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现阶段,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下,我国旅游业相关工作得以开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旅游管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旅游业发展过程进行阐述,进一步探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旅游管理经验,旨在改善旅游管理成效,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旅游管理

引言

要想让我国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保护好自然资源,其经济管理模式必须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创新更多的适合旅游经济管理的方法,结合当地经济,协调各类经济管理,加强开发与管理的结合,逐步做好旅游经济的管理工作,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提升旅游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旅游业发展过程

1.1由政治接待向经济事业型转变的改革在这一阶段下,强调政企分开,旅游业开展企业化经营,外联权逐渐下放,以更好的适应旅游业发展,外联权之间下放至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各地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不仅如此,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得以逐步推广,大锅饭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得以推进,这就为旅游业的现代化发展创造了优良条件。

1.2自1986年到1992年十四大召开前,按照国际管理改革旅游业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在这一阶段下,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被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旅游业逐渐转向经济事业型,旅游业的深化改革方向得以明确。在管理体制方面,对成立旅游企业集团和本国饭店管理公司给予支持和鼓励,这就有助于落实旅游业行业管理,骨干企业作用得以发挥。在管理制度方面,星级饭店评定和管理制度得以建立,这就促进了旅游涉外饭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在管理技术手段方面,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得以应用,旅游业联网得以实现,现代化管理水平也明显提升。

1.3自1992年十四大召开至今,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推进旅游业改革。这一阶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得以提出,这就对旅游业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方面,需要对政府职能进行转变,对政府机构和冗员加以精简,确保与国务院要求相符合。要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法规,实现简政放权,将一二类社经营范围的限制取消,突破了旅游型体制改革,并对旅游企业股份制给予支持和鼓励,建立旅游社营业保证金制度,促进旅游业深化改革。

二、旅游管理优化措施

2.1大数据在旅游管理中的精准营销

大数据从微观角度可利用游客市场进行的细分对其实施精准营销策略。市场细分是根据旅游大数据对游客的消费偏好、行为特征、消费心理等来定位目标消费人群,并根据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选择合适的竞争优势,进而细分旅游市场。在细分旅游市场时,旅游行业相关企业可根据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选择合适的市场竞争战略,譬如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等,最终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于旅游供应中介商而言,利用大数据对游客市场进行细分后便于通过精准营销对相应的目标消费群体进行投放广告,进而培养潜在客户,同时,还可采用相应措施培养新的客户群体,提升客源市场的转换率。而对于一些较为负面的游客景区评价情况,相关管理部门可通过大数据统计出负面评价的具体内容并进行原因分析,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進而提高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

2.2大数据在旅游管理中的旅游规划及宏观调控

在传统应用方面,旅游规划专业机构可结合深度市场数据分析以及消费者需求的预测,对该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做出更为精确的分析,并给予更为客观合理的市场分析结论,而这样的市场分析可以是通过预测景区在投入市场运行时的规模需求,使景区范围能更贴合游客的需求,相关旅游企业能据此对旅游区做出更为科学的景区核心设计和运营措施,有助于企业规划跟上市场需求变化。另外,在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及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旅游规划也提出了新的规划理念,譬如“互联网与游客思维”,“大数据的应用”,“跨界合作”,“互利共赢”等新思维也加入到了旅游规划中,有的景区还为此设置了没有景区管理特征的景区,设此目的的景区的利润来源不再是依靠传统景区门票与景区本身价值,而是通过依靠全域景区的目的地形象,将利润来源拓展为以周边产品为主,结合景区本身进行服务设施的开发,这样不仅提高了景区的利润范围以及景区服务设施,还无形中增大了游客对景区的吸引力。

2.3依托资源开发,优化经济管理

通过依托资源开发来优化经济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实现旅游资源效益评价以及旅游经济资源的稳定开发。其次,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结合风景区以及附近地区的特点,实现旅游地区资源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最后,实现旅游产业经济循环背景下的产业创新,为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2.4坚持以经营旅游业为主的行业发展方向

现如今旅游业快速发展,并表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对旅游业的发展给予肯定,通过多种经营来增强旅游企业的经济收益,其应变能力也得到有效锻炼。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掌握好行业发展方向,以经营旅游业为主,促进旅游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并保证国家的旅游外汇收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旅游管理,需要依照国际管理出发办事,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保证配套措施的完善化。也就是说,要依照国际管理和我国国情出发,对配套政策措施加以科学制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旅游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结语

要想让我国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保护好自然资源,其经济管理模式必须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创新更多的适合旅游经济管理的方法,结合当地经济,协调各类经济管理,加强开发与管理的结合,逐步做好旅游经济的管理工作,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提升旅游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秋阳.关于大数据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度假旅游,2018(12):100,105.

[2]郝秀婷.关于大数据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度假旅游,2018(11):192,206.

[3]张力骅.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研究[J].品牌研究,2018(3):22-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市场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当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它是对近一个世纪以来提倡和探究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思想、道路和模式的笼统称谓。无论是市场社会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都经历了一段计划和市场不断较量,最后选择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思想有很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似的地方,当然两者也存在着差异,通过对两者的思想进行比较,以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其不断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227

市场社会主义是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讨论而形成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潮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其在西方的思想舞台上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识,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重新兴起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才引发了广泛的争论和讨论。与此同时,改革开放的浪潮在我国进行,我们对传统经济体制的探索,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不断完善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两者的比较和思考,必定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借鉴。

1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界定

市场社会主义概念是相对于美国的“市场资本主义”和苏联的“计划社会主义”而产生的,它以超越资本主义和传统的社会主义为目标,将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应用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即强调市场在其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主张公有制形式在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期待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社会公正、平等、民主等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在经济学上,市场社会主义被进行广泛的定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雷戈里和斯图尔特按照所有制、决策机制、调节机制、激励机制四个因素,认为:“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以生产资料公共所有作为特征的经济体制,决策采取分权制并对市场机制加以调节,兼用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来推动参与者实现这一体制的目标。”[1]英国索尔·艾斯特林,尤里安·勒·格兰等人则侧重于市场这个手段和社会主义的目标之间的关系,认为:“用市场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便是我们所指的市场社会主义。”[2]面对多种多样的定义界定,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把市场当作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而不具有社会制度性质,将市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本利用效率的优点与社会主义制度融合,可以促进社会的完善和发展。《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市场社会主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界定,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或模式),在这种经济体制中,生产资料公有或者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下集体智慧的结晶。面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给我们带来的严重危害和对生产力水平的阻碍,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创新发展道路,邓小平曾经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只是一种资源配置手段,与政治制度无关。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只要能够发展生产力的,都可以在实践中使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十八大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改革实践,在经济领域的一次重大的突破。

2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

21出现背景差异

市场社会主义,特别是当代的市场社会主义的各种新模式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经济背景和社会制度环境有着本质的差别。

市场社会主义处于私有制和发达市场经济制度之上,其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理论,本质在于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弥补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极分化和分配不均,实现社会公平。市场社会主义作为目前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目的是为部分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是指巨变和解体后的苏东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这里特指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型过渡到社会主义所建构的理论,因此其背景都建立在当代资本主义的背景之下。由此可见它们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并非是如何建立完善市场经济制度,而是如何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的一系列价值目标,比如关注如何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微观体制,在不问背景及效率的条件下,实现其“社会公正”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与此相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体制之上,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主张在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引入市场机制更好地配置资源,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结合的成果,是一种力图运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优势和资源配置的经济制度优势的经濟体制,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巩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且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

22经济基础差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其他经济成分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和完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它的控制上,可以有效地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于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稀缺资源和关键领域显示出其特有的地位,为更好地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保障。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充分利用市场这一“中性机制”对各种经济信号进行及时、灵活、准确的反应,提高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实现更大程度的“社会公正和平等”。

而市场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私有制之上的,有学者对它进行了精辟的概括,称其为“一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用劳动为特征的市场经济”。[3]由此可见,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制度特征。这些特征也构成了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各种理论思想所面临的制度基础。在这种制度下,竞争性市场是经济的调节者,价格在市场上自发形成,市场经济体制通过供求关系,价格机制和竞争法则运行,这些都应该是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如何克服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的严重弊端和矛盾,如何缓解资本主义经济所造成的剥削、压迫以及所导致的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分配。

23宏观调控的差异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种机制是一种整体性的资源配置方法,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并不意味着排除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涉及国家宏观经济的问题都需要国家从宏观的角度去调整、弥补和克服。社会主义是以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的,不可能通过市场经济的自我发展最终实现,必须通过宏观调控,运用政府的财政、货币和收入等措施和手段,调节社会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但是,市场社会主义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作为生产者生产什么,怎样生产都是由资本家进行调配,对于宏观调控的作用仅仅局限在解决市场带来的种种弊端,市场社会主义发展到当代,其各种理论模式对宏观调控的范围和方式都做了严格的界定,例如其明确指出政府只能通过指导性计划对某些信息失误和协调失误进行补救,再如约翰·罗默曾经说过:“必须区分两种类型的经济计划:用于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的计划和在市场还不失灵时用于取代市场的计划。”[4]不仅如此,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强调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态度不同,市场社会主义在其发展不同的阶段各种模式对于宏观调控的作用强调程度有着逐步缩减的趋势,这更体现出两者在宏观调控上认识的差异。

24根本目标不同

不同理论基础决定了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也必然存在本质区别: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致力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以西方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市场社会主义,则着眼于追求“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

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们认为,之所以将市场机制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追求更大范围内的平等和公平。这种观点主要是针对由于资本主义的自身弊端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市场社会主义的拥护者们试图通过“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些不良现象。

与此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为了追求共同富裕,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两极分化和分配不公从来就不是社会主义的要求。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穷奢极欲的挥霍而为全社会节省出大量的生产资料和产品。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富足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運用。”[5] 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明确把共同富裕作为必须坚持的两条原则之一。

除此之外,两者在分配制度的观点和理论实践结合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正是由于以上的诸多差异才让我们对两种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坚定信念。

3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的意义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市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在诸多方面都体现出各自独具特色的观点,但是两者共同追求市场机制和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以及不同的思想观点也有相互借鉴的一面,促进共同发展。有借鉴才有超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自党和理论界的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充分吸收和借鉴了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和经验教训,同样我们更可以从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各种模式中得到大量的启示。

3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早期市场社会主义在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等国家的实践中已经证明,“计划—市场二元机制”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这种两全其美的方式并不存在,只有充分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机制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比如作为市场社会主义标志性开端的“兰格模式”,其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通过强有力的计划模拟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在此模式中,只存在“一个消费品和劳动服务的真正市场。但在劳动以外没有资本货物和生产资源的市场,资本货物和劳动以外生产资源的价格因而是广义的价格,即只是为了会计目的确定的现有选择的指数”。[6]生产资料是公有的,不存在真正的市场,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中央计划局模拟市场机制来完成资源的配置规划等一系列问题。这一方式的实质其实就是在为计划经济服务的前提下,把市场机制引入社会主义经济中,但是没有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改革还是仅限于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没有根本改变。这启示我们吸取早期市场社会主义的失败教训,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的转变,也证明我国成功找到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点。

32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前文提到,市场社会主义对于公有制的态度随着理论的发展逐渐弱化,并且问题在各国的实践中逐步凸显。比如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的实践中,由于普遍弱化甚至是放弃公有制这一根本经济制度,导致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陷入了生产持续大规模滑坡,财政赤字增加,通货膨胀等。私有化导致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外资涌入国民经济命脉领域,出现大量国有资产流失。比如,匈牙利在私有化的过程中。1990年1月至1996年6月间获得了9400福林,但其中只有一半真正上缴国库,另一半都在私有化的过程中流失,由此造成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和贫富两极分化的加重,所以私有化并不必然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反而会是产生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虽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但是更强调公有制,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将它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

中国吸收借鉴市场社会主义的积极成分,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我们希望并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将取得更多喜人的成绩,我们将继续以强大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

[1]Gregory Paul R,Stuart Robert CComparative Economic System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M].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llege Div,1985

[2]索尔·埃斯特林,尤里安·勒·格兰德市场社会主义[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

[3]Schweickart David,James LawlerMarket Socialism: An Advocacy[M]//Ollman BertellMarket Socialism: The Debate Among Socialist,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1998

[4]约翰·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Lango OOn the Economic Theory of Socialism[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36,4(1)

[7]约翰·伊特威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许明月,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黄阳平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新思考[J].兰州学刊,2005(1)

[12]伯特尔·奥尔曼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者之间的争论[M].段忠桥,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13]纪军匈牙利市场社会主义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4]江春泽,张德修南斯拉夫经济[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

[15]吕薇洲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比较·借鉴[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5

[16]刘明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市场社会主义比较·借鉴·超越[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17]赵云姣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比较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1(7)

上一篇: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论文范文下一篇:央行货币政策实践研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