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行政执法论文范文

2024-03-18

社会管理行政执法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本内容,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对于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及意义入手,着重论述了我国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务员;职业生涯;职业生涯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不仅是帮助个人成功的手段,也是组织的关键性人力资源战略。[1]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职业生涯管理在中国逐渐盛行,但基本上都集中于企业管理。对于公共部门而言,职业生涯管理还处于萌芽阶段,有必要深入探讨和研究。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也是调动公务员工作积极性、挖掘公务员工作潜力的重要手段,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而目前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却已成为制约公务员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公务员的职业生涯管理对于整个公务员管理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公务员的职业生涯管理尚不完善,缺少有效的规划和引导,没有形成相对系统的制度体系。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公务员职业方向的模糊,职业发展信心的丧失,严重影响了公务员的积极性。具体表现在:

(一)忽视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具体环境和情况,确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通道,设计职业方案以实现职业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分个人规划和组织规划两个方面。个人规划是指员工通过对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分析,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并采取行动实现目标的过程;组织规划是组织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职业需求战略、职业变动规划和职业通道,计划和安排员工职业发展以实现组织发展和员工职业发展双重目标的过程。在个人规划方面,当前公务员普遍重视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但是却缺少必要的、理性的职业规划以及与职业目标相应的自身素质的培养。职业规划的缺失导致职业目标的混乱,甚至达成目标以后由于自身能力的欠缺而不得不放弃目标。在组织规划方面,每个政府组织都存在着职业需求、职业变动以及职业通道,但针对个人发展所进行的此类行为却有一定的模糊性,缺少必要的透明度。另外,组织忽视个人职业发展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些都对组织和个人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职业通道实现多元化,但现实实施存在困难

《国家公务员法》第14条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这一规定拓宽了公务员的职业通道,但是现实是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公务员仍然将最终的希望寄托在“晋升官阶”这一条途径上,不利于专业人员的发展。[2]另外,公务员队伍“只进不出”的现象依然残存。按照规定,只要公务员个人在工作中不出现严重违纪违规行为,该公务员就可以长期干下去。其结果是部分素质水平有限的人员占据职位,高素质人员难以进入,造成人才流失。

(三)专业化职业咨询的缺乏

职业咨询是针对职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的咨询服务。公务员职业咨询可以使公务员解除职业困惑,理清职业思路,克服职业挫折,树立职业信心。一方面当前在公务员日常工作中,主管、同事或者朋友之间常有关于职业方面的求疑解惑的咨询,但是这只是自发地、随意地进行的,还不是专业化的职业咨询。它应对不了职业发展中出现的复杂问题。另一方面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的专门职业咨询也很少。职业咨询的缺失造成公务员职业障碍的积累,克服职业挫折能力的减弱甚至职业信心的丧失,严重影响公务员职业发展的顺利进行。

(四)部分公务员职务与能力、个性素质的脱节

相应的职业岗位要求与之对应的人员素质或特性。但是在我国部分地区个别部门却出现了这种情况:任职前缺少心理测评和专门培训,上岗后能力与个性不适合此职务。有些人职务虽然上去了,但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却没有相应提高或者其个性特质与职位要求相悖。本应是技术类公务员者担任着综合管理类的领导职务;本应承担领导角色者从事着技术性工作。这种人员与职位不匹配的现象对组织的发展讲是一种障碍,对个人职业发展讲是一种扭曲。

二、成因分析

(一)“官本位”意识的残存

当代社会,依法行政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以“官本位”为主的落后行政意识依然存在。所谓“官本位”即以官为本,其实质也就是权本位,有权就有一切。“官本位”其具体表现就是以官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把获取更高的官位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3]“官本位”意识驱使部分公务员把升官作为人生目的,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官本位”重视官职,轻视技术,不利于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官本位”对于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的危害有三:其一,它导致上级忽视组织和下级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二,它使公务员以升职作为职业发展的惟一途径,从而自我封闭职业通道并轻视自身职业素质的提高;其三,它削弱了技术类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公务员“隐性收入”的存在

按照《国家公务员法》中有关的工资制度来衡量,公务员名义上的工资水平不是很高。但是部分公务员在显性低工资的同时还存在着隐性收入。比如利用权力为本部门谋取的利益、从实业单位获得的资金以及其他特殊的待遇等等。正是由于各部门获取的利益补偿不同导致了目前存在的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公务员实际收入的差距。“隐性收入”的存在使得部分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发生扭曲,他们以“保官”、“升官”作为职业发展目标,损害了组织和个人的发展。同时,“隐性收入”的存在也对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职业生涯造成了负面影响,他们转而谋求管理类职业通道,造成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失。

(三)公务员制度运行机制的不完善

由于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时间尚短,传统体制的消极因素未完全消除,导致我国公务员管理机制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一些缺陷,影响了公务员职业生涯的发展。在公务员竞争机制方面,非市场化现象的存在,人情关系网的渗透,发展上的不平衡使竞争机制难以发挥畅通职业通道的作用;在开发机制方面,开发内容与实际的脱节,开发的低效和形式化,培训教育制度的不完善使开发机制难以为公务员提供有效的职业开发,开发的储备功能弱化;在激励机制方面,激励的缺位和移位,激励的形式化使公务员积极性受挫伤,丧失职业发展动力,影响职业发展信心;在监督机制方面,法制建设的滞后,制约机制的缺失和软弱使部分公务员职业发展发生扭曲。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的强大障碍。[4]

三、路径选择

(一)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克服“官本位”意识

行政文化是公务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被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体系。行政文化是行政的灵魂,是影响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因素。行政文化能够对行政组织及其公务员的行为起导向作用,能够规范公务员的行为,协调公务员与行政系统及整个行政环境的关系。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牢固树立依法行政、廉洁行政、高效行政的意识,以执政为民作为核心理念推进行政文化创新,消除“官本位”意识等一系列行政文化建设举措对于帮助公务员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调适并重构职业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良好的行政文化对公务员职业发展起着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作用,成为现阶段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顺利进行的思想条件。行政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帮助公务员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公务员应该认识到职业发展是职业成功的必由之路,但职业发展并不仅仅意味着升职。通过工作经验积累产生并形成正确的职业锚,并据此确立合适的职位目标,才是正确的职业发展观。

(二)完善公务员廉政机制,消除“隐性收入”

廉政机制指的是政府和社会为了防止和遏制公务员的腐败行为,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调动社会各方面因素,促使权力主体和社会利益群体及个体形成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协调关系,共同遵循廉洁勤政的法律制度规范的作用过程。采取正确的战略,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廉政机制,逐步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有利于促进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的成功实施。完善的廉政机制能够消弭公务员的“隐性收入”,克服“官本位”意识,改变公务员职业发展观,从而使综合管理类公务员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都具有畅通的职业通道,实现自我职业目标。

(三)完善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员合理流动

在人事制度上,一方面,改革级别晋升规定,构建职务晋升与职级晋升的“双梯制”。由于职级与职务一样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因而有必要在进一步完善职务晋升制度的同时,实现职务晋升与职级晋升的并存。[5]这样使得不升职务的公务员也可以随职级的晋升而提高待遇,利于提高公务员的积极性,拓宽公务员职业发展空间,化解公务员职务晋升需求的无限性与政府机关领导职务有限性的矛盾。另一方面,通过完善考核、辞退、辞职制度,畅通出口,促使不称职人员的淘汰。对此,需要依据《国家公务员法》第五、六、七章以及第十三章的有关规定完善相应的公务员新陈代谢制度,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我国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残缺的现状已经严重削弱了公务员的积极性,间接影响了政府的治理效果。有效的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以及公务员个人职业目标的实现是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共同的责任和目标,尚需双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再生.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公共组织中的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张怀重.十年来官本位问题研究综述[J].河南社会科学,2003,(11).

[4]陈振明.国家公务员制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5]张再生.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管理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研究[J].Journal of US-China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5,(5).

【作者简介】丁猛猛(1982-),男,山东东营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管理行政执法论文范文第2篇

一、引言

转型时期的中国面临诸多社会问题,教育、医疗、住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热点领域不断积聚能量,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极端事件增多,消极腐败现象和恶性犯罪活动影响严重,還有一些天灾人祸给公众内心带来颠簸、震动。面临这一系列关系民生的棘手社会问题,要求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实践,创造了不少社会管理新经验。社会管理创新已成为时代特征和科学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日益呈现出系统性、开放性、复雜性的多元发展态势,这势必冲击既有的社会结构,进而导致社会无序程度增加。因此,政府必须以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正为首要目标,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出发点,这是当前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动力,也是政府主导和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与出发点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和艰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公平和差距扩大,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发展进入了“矛盾多发期”,各种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要想化解社会矛盾,“堵”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我们应当转变思路,寻根溯源,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矛盾。那么,什么才是当前社会矛盾多发的主要原因呢?笔者认为,主要是民生问题。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中,利益分化是一个普遍现象。当前,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利益分配的格局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分化,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以失地农民、进城民工、城市下岗职工、拆迁户等为代表的位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缺乏在市场中致富的机会与资源,就连自身的合法权益和生存的基础资源也屡遭侵害。

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问题,主要表现在利益分配领域之中,其根源在于自发调节机制与国家干预机制之间的失衡。这一问题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性,而是任何一个以制度为基础的现代社会都普遍具有的社会问题。问题的特殊之处在于,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来说,社会调节机制的扩张与国家调节机制的弱化和重新定位,使得国家与社会的原有关系发生了迅速的结构性改变,从而使社会正义问题在短时期内急剧凸现,呈现出一种非常规的临时状态。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这种改变是一种急剧的结构错位,它不仅在短时期内改变了社会资源的分配模式,而且由此迅速改变了原有的社会分层和利益格局,改变了原有价值观念体系中的正义理念。

在某种程度上,当前我们一切的制度建设都是围绕着上述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展开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其实是对社会增进认识的一种彰显,是挖掘社会潜力,弥补国家不足的一种表达。因此,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守“以民生为先导,以公平正义为基础”的理念,合理确定行政权的边界以及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唯有如此,才能矫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结构错位,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资源分配模式。这是当前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在动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立基于政府如何推动自身职能有效转变并以什么方式真正担负起处理社会冲突、协调、维护社会利益、保持社会稳定等管理职能。

政府的基本功能是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和每个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事务,而不是与某个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相关的事务,它体现为对公民的服务。因此,政府是以维护法定的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为天职,以追求和维护公共利益、保障个人合法权益为目标,并寻求二者的动态平衡。现代行政不再是以政府为中心的单一主体的行动,而是一项合作事业,需要其他主体的参与。政府已不再是全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生产者,而逐步转变成为实际从事公共服务的代理人的监督者、引导者。除纯粹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提供外,对其他公共行政事务,政府只负责“掌舵”,发动社会组织、企业、公民通过一定的程序广泛参与,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对公共事务的共同治理。

三、加强行政决策制度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与出路

行政决策是实现政府职能的基础。在当下,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行政决策制度,首要的就是要实现政府决策的三个转向:即从运动型决策转向制度型决策,从歧视性决策转向平等无差别性,从单中心治理模式转向政府与社会合作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保证行政决策范围“越位”的应当“退位”,决策范围“缺位”的应当“到位”。决策范围“错位”的应当“正位”。

与传统的专制政治和无序政治相比较,现代民主政治是一种程序政治。在公共生活中,以程序控制权力的恣意与专横,已被视为实现“有节度的自由、有组织的民主、有保障的人权、有制约的权威、有进取的保守”这样一种社会状态的最重要的基石。法治社会的国家权力不再是传统国家那种游离于责任与法律之外的强权,而是受到法律程序严格约束的一种力量。程序通常将国家权力运行的过程、方式和边界分解成若干个过程和环节,每一个过程和环节又有“检验标准”和期限要求,这就为权力主体的自律设计了内控装置,让它们服从自己的角色安排,依据规则行事。程序在时间和空间要素上的这些特定安排,有利于克服和防止权力运行的随意性和随机性,既使权力主体围绕着既定的轨道运行,也使权力行使过程具有可预见性。另外,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各种力量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利益冲突,这些冲突只有按照一定的程序,在平等的基础上协商、对话、讨论乃至妥协才能得到合理解决。程序可以促使人们从内心承认和接受某种具有强制力的决定,可以相对减弱个人在自作主张时所显露的那些咄咄逼人的锋芒。

在程序的导引下,虽不能保证行政机关所作出的每一项决议和法规都是正确的,但可以保证错误一旦发生,還有被迅速修正的可能。程序在使参加者都有平等表达和自由选择机会的同时,也使责任范围明确。在更积极的层面,现代程序越来越与法治、民主、自由、人权、正义等价值目标紧紧联结,不仅使可能脱羁的权力受到程序之缰的牵引,還为保卫公民神圣又脆弱的权利指引方向。

四、行政决策程序建设的具体内容

行政决策程序建设,“行政公开”与“行政参与”的程序理念必须要在程序运行中得到有效的实现,并以其为内核建立具体的正当性程序规则。对于行政决策程序的制度建构,笔者认为应以“行政参与”与“行政公开”的程序理念为基础,以信息公开、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可行性/不可行性论证、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以及事后评估等程序制度为核心,建立具体的正当性程序规则。

(一)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制度要求政府提供除保密外的公共信息,使政府信息得到高效、快速地发布和反馈。这既有利于打破政府“信息霸权”,也为决策者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了参考。同时,政府在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前进行公布,让公众广泛参与讨论后作出决策,这将使政府的决策过程暴露于阳光之下,减少权力滥用的可能,充分体现了政府决策活动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我国行政决策信息公开实践中的问题,主要在于大多数只公开政府行为的结果,而政府决策的过程及其所形成的信息,很少公开。如何对决策过程中应予公开和不公开的信息进行界定和规定,以及强化政府在其中的责任,是我国信息公开实践中应予考虑的问题。

(二)公众参与

公民参与决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意义在于:第一,以尊重民意的姿态和彰显决策的民主性来获得政策的正当性,促使行政过程的“自我合法化”。第二,获得公众对决策内容的理解和支持,增加公民对政府决策公正性的信任,减少执行中的矛盾和冲突。第三,弥补决策所需要的智慧、知识以及信息的不足,提高决策质量。第四,参与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因为它使公民具有一种对政府管理过程的参与感。

实行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需要践行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听证制度,扩大其适用范围;完善民意调查和民意反映制度,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健全利益团体表达制度,畅通参与渠道。

(三)专家咨询

建立依靠专家群体进行行政决策的咨询、论证活动的专家咨询制度,有助于提高政府决策质量,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当代西方行政决策体制呈现“谋”与“断”相对分工的特点。这种相对分工的特点为决策咨询制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不过,在肯定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在专家个体上,表现为知识和信息的有限性、观点和意见的偏颇性;在专家群体上,则通常表现为结构上的单一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意见的杂乱性,等等。对我国而言,专家咨询制度实践中所呈现出的问题,“从根本上恰好反映出专家咨询制度存在保障专家独立性机制和抑制专家知识滥用的‘双重缺位’”。因此,在专家咨询实践中,需要促进公众、专家与决策者在意见表达、信息交流和对话基础上实现有效的互动。

(四)可行性/不可行性论证

对行政决策对象的适当性、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并作出肯定、否定或修改等报告,已成为我国行政决策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可行性论证的内容比较广泛,一般包括技术可行性、政治可行性、经济和财政可行性以及行政可操作性等。另外,可行性论证当然包括不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然而,目前大多数的可行性论证往往是先立项后论证,可行性论证先入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决策的可行性分析过程就很容易变成一种意向性的支持性分析工作”。因此,对于决策内容进行论证,不能做簡单的趋同思维,而是要以逆向思维的方式,通过相反的路径,进行不可行性论证。

(五)合法性审查

《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制度。市县政府及其部门做出重大行政决策前要交由法制机构或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格的,不得做出决策。”合法性审查客观上减少了决策的主观随意性,增加了科学性,保证了决策的质量,对决策实践十分必要。

行政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应当从决策权限是否合法、决策程序是否合法、决策内容是否合法等方面进行。合法性审查的部门,应当是各级政府的法制机构。审查结论建议修改决策方案的,应作出相应修改;指出决策程序违法的,应补正相应程序或重新进行相应程序。审查结论认为决策事项违法应予废弃的,应向政府提出报告。

(六)风险评估

建立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是完善决策机制的重要一环。要控制决策风险,做到综合评估、风险可控,把行政决策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有几个核心点不容忽视:

第一,明确界定风险评估范围。凡是涉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发展规划和有较大影响的重要政策,涉及公共利益或者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行政决策,均应列入风险评估范围。

第二,明确行政决策最需要评估的事项。包括行政决策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是否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是否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是否为绝大多数群众接受,出台时机是否成熟,配套措施是否完善,所涉资金能否到位,会否引起相关行业、相邻地区、其他群体的攀比,应对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的措施是否可行有效等,都应在评估事项之列。

第三,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专家论证、公众参与、专业组织评测等相结合,通过舆情反映、问卷调查、重点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收集整理相关情况信息、意见建议,并对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加以研判论证,提出风险等级和风险防范建议。

第四,以风险评估结论作为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根据风险评估结论,需要决策的,要把握好出台时机,提前制订应急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把风险防范的责任和措施落实在决策之前,避免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

第五,建立行政决策纠错机制。决策出台后,要注意跟踪其执行情况,通过民意反映、抽查检查、跟踪反馈、评估审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决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决策执行中的偏差,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

(七)事后评估

事后评估制度针对的是行政决策的执行是否达到了决策目标、决策的实际作用、社会效应、实际结果等等,具体包括:行政决策的社会效应,即社会支持度和民众满意度;行政决策的实践结果,即结果与预期有哪些差距;行政决策的经济效益,即投入和产出之比如何。事后评估制度是进行决策纠正和再决策的依据。在我国,行政决策的事后评估制度尚未建立,在观念上也需要更新。

第一,事后评估的目的不仅仅是对决策内容的简单评价,還包括分析决策成败的原因,及时反馈调整,为新决策提供“前车之鉴”。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事后”只是相对的,对决策进行检测和评估只是意味着一个决策循环的结束,而不是整个过程的终结。

第二,决策评估的主体单一。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一般来讲,根据评估主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政府评估和民间评估。在实际进行的事后评估,基本上是政府内部对决策实施情况的考察,而民间或公众的评估基本缺失。在西方,基层执行官员和决策目标群体参与已成为决策评估的发展方向,这对于我国来讲具有借鉴意义。

(摘自《中国法学))2012年第2期。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有删节)

社会管理行政执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公正 公平行政 政府管理

社会公正是现代公共行政的价值目标

社会公正包含公平和正义两个词语。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把公平和正义的内涵综合起来,提出了关于社会公正的观念。他认为,公平正义的一般意义是:“所有社会价值—自由和机会,收入与财富、自尊的基础—都要平等地分配,除非对其中的一种价值或所有价值的一种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一个人的利益。”①也就是说,社会公正是指在公平的政治制度和社会规则之下,社会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和其他资源在全社会之间进行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包括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均等、利益的合理分配以及法律的公正无私。公平正义的理念体现在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之中。

换言之,社会公正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权利的平等。这里的权利是指公民的基本权利。权利的平等是保证社会公正的基础,也是公民实现机会平等、利益分配和社会保障公平合理的前提。

二是机会的均等。即社会必须通过法律、政策和制度,切实保证公民在教育、就业、社会管理等方面享有公平的机会, 机会公平是权利平等的体现,是实现利益分配和社会保障公平合理的途径和手段。

三是利益分配和社会保障的公平合理。即通过合理的再分配措施,调整由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所带来的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合理的利益。社会公正是维护社会群体团结的重要因子,社会不公会加剧社会各群体之间的不信任度,导致整体合法性的下降。

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行政,就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为了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维护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及公共部门施加管理的活动。如何保证公共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公共行政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其基本的价值取向所在。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其原因在于:

第一,从公共行政权力的产生来看,公共行政权力来源于人们最初的一种权利让渡,“国家的本质就存在于它身上。用一个定义来说,这就是一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个人都对他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按其认为有利于大家的和平和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②。卢梭曾指出:“公意永远是公正的,而且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③而现代制度经济学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需要,将自己权利的一部分委托给一些人,由这些人组成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人民和政府官员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政府本身并没有权力,它是受人民委托,代理人民行使权利。因此,公共行政权力是一种凝聚和体现公共意志的力量,势必要体现其公共性,追求社会公正。

第二,从公共行政权力的运行来看,政府作为公共权力行使的主体,有着鲜明的“公共”特征,其组织机构是社会全体人民的代表,其行为客体或对象体现为社会公共事务,其宗旨是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其权力的边界和行使权力的程序由宪法和相关法律明确界定。这样一来,公共行政势必要体现公共意志,追求公共利益。所以,维护社会公正是公共行政逻辑发展的应然状态。

第三,从公共行政的目标来看,“公共性”是公共行政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原点,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是公共行政的目标。一方面,公共性要求公共行政应当把有效增进有益于社会发展的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而非私人利益或特殊群体的利益和眼前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目标追求;另一方面,公共性要求公共行政应当成为社会公共利益的调节器和平衡器,公平、公正地选择、综合和分配公共利益。

公共行政的过程就是公共权力的产生、运行和发挥作用的过程,上述分析揭示:公共行政自然要以实现社会公正作为价值目标。

政府公平行政是社会公正的前提和保障

要想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目标,必然要求政府公平行政,政府公平行政是社会公正的前提和保障。公平行政是指公共主体在公共行政过程中,把公平作为最重要的指导性理念和根本性原则,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以及规约各级公共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的行为等社会治理活动,不断地协调、整合和分配公民的各项权利和各种利益,以切实保障每个社会成员有效行使平等权利,均衡实现各种社会群体和个人应该享有的合理合法的利益需求,从而构建起一个和谐、良序的公平社会环境,最终满足每个人生存和全面发展的基本需要。

政府是公共行政的核心主体。作为掌握公共行政权力、凌驾于社会之上最具有权威的公共机构,政府通过解决公共问题,维护与实现公共利益来实现自己的公共职能,这使得政府理所当然地应该是达至社会公正的主要载体,实现和维护社会公正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没有合法行使公权力的政府通过公平行政,适时建构并健全完善公平、公正的公共政策并加以有效实施,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就不易营造起来,社会公正就难以最终实现。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最富有效率的经济体制,但由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特点,其自然的发展趋势和逻辑是优胜劣汰,而社会不同群体的人们由于出身、天赋的能力、机遇、智慧等的不同,必然导致在市场竞争中所获得的机会不均等,所获得的社会财富也不同,进而实现自身权利的机会和能力也不同,由此带来社会差距。而由于市场的不完全及缺陷,更会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常常失灵,造成社会资源和利益分配不合理、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社会不公。所以,市场经济需要政府调控为补充,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采取适当的公共政策措施,弥补市场的缺点和劣势,通过再分配机制和各种保障政策,以政府公平行政纠正社会不公。也就是说,由于市场经济不完善和市场本身导致的社会不公必然需要政府公平行政来解决和实现。所以,政府公平行政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前提。而中国转型时期的国情,使得公平行政更是实现和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

当下中国正值社会转型时期,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财富有了极大增加,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群体之间利益发生分化。从整体上说,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不完全竞争和市场本身的缺陷明显存在,这使得社会各群体在权利保障、机会获取、利益分配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社会不公现象还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公平行政更能以其独特的作用保障社会公正的实现。

首先,公平行政可以为社会植入“公平”的观念,使追求社会公正的精神深入人心。中国封建传统将社会各行业分为三六九等,人们对“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天赋的权利”等现代平等思想缺乏认知,社会现代政治文化心理相对缺乏。所以,对于那些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及社会不完善造成的官民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实际存在的利益分配不合理、权利实现机会不平等不公正现象,人们尤其是官员还缺乏理性认识和深刻分析,以致于各群体之间难以达成共识,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公平行政就是要在社会大力倡导公平理念,让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深入人心,深入到社会各个方面,深入政府履行职责,为民服务当中,推动社会公正的实现,使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的生活。

其次,公平行政可以为推进社会公正提供制度基础和政策依据。社会上的人们由于天赋的能力、智慧不同,机遇各异,在获取财富及其他利益方面会有差别,正因为差异,才会有人们努力创造、努力工作,推动社会前行的动力。社会公正并不等同于人人在财富和利益上均等。在当代社会,社会成员财富和利益的差异除了天赋能力和机遇的原因外,更大的原因是社会制度和规则的不完善,是行政的不公。政府公平行政就是意味着要建立完善公平正义的政治制度,推行公平的公共政策和措施,以合理有效的行政机制最大限度地去除社会不公,保证社会公正的实现。政府公平行政为社会的良性运转提供制度基础和政策依据,从而从制度层面保障社会公正。

最后,公平行政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公平合理地分配这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来保障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基本的生存条件,实现基本的公民权利,使得社会的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推进社会公正。在当下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和政府倡导“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内涵。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必须公平行政,必须完善保障和改善涉及各种民生的制度,加快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促使社会各群体各阶层人民都能伴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而获得生活条件的改善,伴随着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而获得平等的机会和权利,最终实现社会公正。

以政府公平行政推进社会公正

在文明进步的政治社会,所有有良知的政府和执政者都应该为社会的公平正义而进行公平行政,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执政党,其领导的政府理所当然地把公平行政作为自己的行政目标和价值追求。这意味着政府必须承担和实践公平的理论价值,设计公正合理的行政体制,制定和执行有助于公平的政策措施,谋求社会成员的权利平等、机会公平和利益与资源分配的合理公正。

公平行政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处理好行政的出发点与行政效果可能背离的问题。社会公正固然是政府公平行政的出发点和目标,但光有好的意愿并不必然导致预期的效果,不合理的行政体制和不当的行政方法有时反而会造成政府行政的效果与出发点相去甚远甚至悖离。现代社会公共事务纷繁复杂,社会成员利益分化、价值多元,使得公共治理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和专业能力。因此,对现代政府公共行政而言,以传统型的领导方式或魅力型的领导方式都不能保证公共行政的出发点和行政结果的统一,这就需要政府在集中专家和民众的智慧,吸收社会各群体意见的基础上依法进行,也就是说,要不断完善行政体制,以避免公共行政出发点和结果的背离。

第二,注重行政的持续性问题。传统公共行政以“人治”为特点。人治的特征是公共行政的效果和主政者的的思想和行为密切相关,好的主政者往往可以使公共行政为社会的公正和发展起到巨大的引导作用,为社会公正提供前提和保障,而不称职的主政者则会使得公共行政对社会公正无所裨益,甚至产生负面影响。而“人治”型的公共行政往往还会造成公共行政行为由于主政者的更换而出现大的波折与反差,这对于社会公正的持续维护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公平行政必须要处理好这种行政的持续性问题,使社会公正不会因为个别领导人的变更而变化。就这点而言,公平行政必须建基于完善的制度和法律之上,必须依法行政。

第三,处理好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中国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和市场经济的不完善更在一定时期会使得社会各群体之间的矛盾显得突出,而社会各群体之间矛盾的激化和加剧,势必影响社会稳定,导致社会不公。政府作为公共行政主体,负责管理公共事务,理应以公平行政来营造社会各群体之间有序互动、有序博弈的良好和谐的关系,政府公平行政意味着政府在公共行政中应该以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依归,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社会成员,既不能被强势集团所绑架,导致社会利益和资源被特定集团垄断,也不能片面地依靠行政强力,杀富济贫,这两种情形都会引起社会不公,影响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社会失去前行的动力。

第四,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传统公共行政学以追求效率为唯一宗旨,但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社会公平。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忽视与政府的社会目的有关的价值问题,政府官员过分强调行政执行的效率和经济性,结果常常付出社会公平的代价。其实,公平和效率并不是一组对立的概念,公共行政既不能因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效率和速度而忽视社会公正,也不能因为片面注重社会公正而忽视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尽管效率问题主要由市场机制解决,公平问题主要由政府机制解决,但由于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政府必须以高效的公共行政来弥补市场的缺陷。所以,现代公共行政应该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如果社会能够较好地维护公平正义,那么影响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就会大大减少,每个社会成员的权益就会得到有效保障,就能够凝聚社会全体成员积极投身到社会建设中。

我国政府实现公平行政的路径。首先,重塑以公平为核心的现代公共行政伦理价值观。行政价值观是公共行政的灵魂,所谓以公平为核心的现代公共行政伦理价值观是指政府在行政体制的构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政府职能的履行中都必须遵循以公平为核心的伦理价值观,并通过践行这种价值观营造现代社会政治心理。在中国社会经历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差距仍然巨大的时期,政府必须对公共行政的伦理价值观进行重塑,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以公平为核心,公平与效率统一。把推行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本质和出发点,并使这种观念深入公务员的心里,践行到公共行政过程中,从而营造倡导公平正义理念,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政治心理。政府公平行政对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起着关键作用。社会主义公共行政只有维护社会公正,防止两极分化,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而这种认同是政府公共行政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基础。

其次,加强制度建设,以公平行政促进权利平等。政府公平行政首先表现为政治制度的安排和权力运作的公正性,因此,公平行政需要公平的制度基础,公平行政最终要体现为以合理的行政机制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促进社会权利平等。要以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底线公平为导向,加强公共行政的基础性制度建设。

在法律上,完善行政立法和依法行政。健全的法律体系是社会文明的法律保障,是公共行政最权威的凭依和考量的标准。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立法体系和司法制度,使公共行政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然而,“徒法不可自行”,在公共行政中,无论是哪一级政府,都必须依法行政。政府各级公务员和普通社会民众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公务员不可因其行政身份凌驾于法律之上,政府公务员不能因行政对象的地位,身份,财产等差异而对其区别对待。

在行政体制上,要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和国情优化行政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治理的效能。要制定公正合理的公共政策,关注民生,为社会提供完善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和秩序。要建立健全对公共行政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防止行政不公和权力腐败等现象的发生。

在公务员管理上,要完善现代公务员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公务员选拔的相关制度,做到公平公正,择优录取。要建立科学的公务员培训制度,打造具有公平公正理念,具有现代职业精神和高水平职业素养的公务员队伍。要完善公务员的考核和激励奖惩制度,公平公正地评估公务员的工作绩效,激发全体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公平行政。

在公民权利和参政渠道上,要把公民权利落到实处,保护公民政治地位的平等,防止社会出现等级化现象。同时,政府要努力拓宽利益表达渠道,保证社会各群体成员平等的利益表达机会,保证社会各群体利益有序博弈,使立法和公共政策能够在社会均衡地获取民意,最终保证行政公平,进而实现社会公正。

再次,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保证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机会平等和利益分配的公正。市场经济的进步性主要在于,它为人的平等自由的实现创造了现实的社会基础,平等和自由是交换价值交换的产物,正是交换价值的交换行为使人类关于平等和自由的梦想成为现实;而平等和自由又是正常的市场经济活动及其交换关系赖以形成和健康发展的前提。换句活说,市场经济既创设了平等和自由,又提出了对平等和自由的需求。社会公正就是旨在维护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和自由。因此,公平行政在经济上表现为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保证社会资源和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公正合理地分配,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公正有坚实的物质根基。

在对宏观经济进行合理调控时,政府应该在相关制度和政策上,平等对待各类不同的经济主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应该起基础性作用,政府不应该过多干预市场,只能在市场失灵时对其予以适当调控,这样才能提高市场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但同时,政府应该通过公共行政管理对市场不断进行规范,在保证国有经济支柱地位的同时使所有市场竞争参与者在市场中享有平等待遇,从而激发全体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政府要制定公平合理的市场准入规则和限制市场垄断的规则,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市场机会,促进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机会趋于平等。在对社会财富进行二次分配时,政府公平行政是要制定合理的再分配机制,通过改革财税制度、增加公共财政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既保护社会创造的活力,保护个人的合法收入,又要保障社会最弱者的基本利益,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公正。

最后,关注民生,为社会提供充足而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社会是否公平,能否实现正义,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是块试金石。如果一个社会能将其所有社会资源对一切人开放或提供平等机会,使弱势群体和其他人一样感受到起点平等、机会公平,一致认可结果公平,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公平的社会。推进社会公平和正义,需要政府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积极发展公益事业。

要想实现上述愿望,就需要政府公平行政。政府公平行政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大力发展各项民生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就是坚持所有人受教育与培训机会的平等;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一直是导致社会民众起点不公和机会不公的重要根源,政府公平行政要逐渐改革社会户籍制度,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就业资格的公平公正;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探索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围绕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待遇增长的可持续性,统筹做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等工作,加快构建统筹城乡、惠及全民、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结语

社会公正是人类永恒的道德追求,现代公共行政因其“公共性”使然而以社会公正为基本的价值诉求。公平行政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前提和保障,更是社会主义中国顺利完成现代转型,促进经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稳定,最终实现全社会人民的幸福生活的关键要素,是中国政府所必须秉承的原则和目标。在当下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政府还需要在管理理念、制度建设和政策落实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以公平行政推进社会公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分别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62页。

②③俞可平主编:《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2页,第153页。

责编/张蕾

社会管理行政执法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信息社会背景下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建立在電子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以文书档案信息资源为管理对象,做好文书档案数字化、网络化,以适应新型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详细分析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探索的方面,并提出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的新探索,对进一步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息社会;文书档案;办公室

概述

信息社会,又叫信息化社会,是指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资源为基本发展资源,以信息服务性产业为基本社会产业,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基本社会交往方式的新型社会。从信息社会的定义来看,主要涉及信息及数据的生产(包括采集、处理、存储)、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保障(保障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及安全机制)。办公室文书档案是与科技档案相对而言的各类档案统称。信息社会背景下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建立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以文书档案信息资源为管理对象,做好文书档案数字化、网络化,以适应新型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1 信息社会背景下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存在问题

信息社会,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办公室行政管理效率,也深刻地改变着办公室行政管理模式,使传统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呈现出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应给予足够重视[1 ]。从信息社会视角来看,目前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还存在:

1.1 文书档案价值评估亟待优化

信息社会背景下,文书档案的产生、应用及保障均与电子信息技术密不可分,但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注重文书档案的前端质量控制,末端利用的价值评估有待强化。重管理轻利用的现象依然突出,办公室OA系统的利用,极大提升了行政管理效率,但文书档案管理技术设备及信息系统工作运行特点与单位的发展阶段不相匹配,文书档案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滞后,因此,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文书档案利用价值评估,逐步建立并完善满足单位实际运行需要的电子文书档案检索目录,借助信息技术,使办公室文书档案信息及其蕴含的价值得以发挥,从而发挥办公室文书档案在提升行政管理效率方面的应有作用。

1.2 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薄弱

信息社会背景下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者需要较强的信息素养,不仅要掌握文书档案采集、处理及存储,还要熟练利用信息技术,将文书档案应用于改造和提升机关管理水平,并严格遵守办公室文书档案信息传输的设施及安全体制机制[2 ]。熟练掌握和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并将其与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融合起来,共同推动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朝着科学化、智能化、便捷化方向发展。

1.3 文书档案管理整体规范缺乏

信息社会,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万物互联成为现实。办公室文书档案与其他业务工作也建立了紧密联系,信息孤岛被打破。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立足于单位职能,缺乏信息社会背景下办公室文书档案整体发展规划,缺乏相应的协作运行模式,尚未建立起“全生命周期”文书档案管理运行模式。

2 信息社会背景下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改革探索

信息社会背景下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从文书档案信息生产、应用及保障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才能使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更加科学、更加系统、更具条理性。

2.1 树立系统管理理念

根据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性质,立足办公室行政管理的现实需要,一是要牢固树立系统管理理念。建立“大档案”管理模式,制定统一的文书档案管理模式、工作标准,使文书档案编制及归档要求满足办公室日常管理的现实需要。二是要切实做好系统保障。既要做好办公室日常行政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文书档案资料,还要及时将传统文书资料制成电子文档格式,并将重要电子文书档案进行备份,检索式文书档案则选择机读模式管理。三是要践行系统管理模式。在人、财、物等方面,全面打牢信息社会背景下办公室文书档案基础,即,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应坚持“专”“兼”相结合的理念,以其专职档案员管理为主,各业务部门配备1名兼职人员,协助做好文书档案收集移交;将信息社会背景下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所需经费纳入单位整体预算,给予必要保障和支持。注重信息设备的投入和使用[3 ]。如,针对重要文书档案的备份,既可选用U盘备份,也可选用磁带光盘备份,并作为文书档案存储建档介质。

2.2 推进“三全式”改革

“三全式”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是针对信息社会背景下文书档案面临的特点和实际,从文书档案的形成、归档及利用的全过程管理、全员式参与和全方位管理等理念的集中体现。

2.2.1 全过程管理。也即全生命周期文书档案管理理念,从文书制发到其归档、整理,直至最终的销毁,均应采用科学有效管理方法。信息社会对信息来源的准确性要求高,办公室文书档案归档时要统一归档方式及符号,如电子文书档案打印纸张选择,文书档案编号等,都需要严格规范运行。

2.2.2 全员式管理。办公室文书档案既来自办公室的日常行政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书资料,也包括各个部门的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书资料[4 ]。因此,既需要专职档案员负责收集、管理,也需要各个部门配备相应的兼职档案员,并动员单位人员,严格按照办公室文书档案归档标准和要求,建立责任制管理模式,将文书档案管理责任到人到岗。

3 信息社会背景下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探索

信息社会背景下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存在着诸多非传统要素影响,也需要转变档案管理理念,系统构建新形势下文书档案管理模式,不断提升文书档案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3.1 建立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全方位建立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其中,硬件方面,就是要积极采购计算机,购置数码相机,扫描仪等相关设备,既要做好新增电子文书档案的收集、归档与整理,还需要做好已经归档的纸质文书档案的信息化、数字化转化。软件方面,则需要立足信息社会背景下,电子文书档案管理特点,建立专门的档案数据库,安装专门的文书档案管理软件,将其内嵌至办公OA系统,实现文书制作与文书档案管理的同步进行,从文书档案信息加工系统、存储系统到信息查询、保密系统的搭建,建立符合信息社会建设和发展需要的专门的文书档案信息管理平台,提升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3.2 规范文书档案管理运行模式

3.2.1 建立文档检索系统。重点是要做好办公室文书档案检索系统的搭建及运行,从文书档案的查找、归档及其利用等方面,全面构建检索系统。办公室文书档案检索系统可分为一般文档检索系统、重要文档检索系统两大类,前者,检索系统需要将文书档案的名称、存储位置等条目设置完整,便于查找。而对秘密、机密等保密层级较高、价值较大、保存时限较长的文书类档案资料,应重点做好检索系统的安全,确保信息安全。

3.2.2 建立监督及抽查制度。信息社会背景下,文书档案管理的内容、载体等面临着诸多变化和要求,因此,要积极构建相应的监督及抽查制度,对普通文书档案可采取定期抽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而对重要的文书档案应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按照月、季为一个检查周期,从文书档案保管、借阅、归还等全面抽查,并将其作为档案管理者的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3.2.3 定期清理过期文档机制。信息社会背景下,信息流在不同部门之间快速流转,办公室文書档案产生的形态及存储的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文书档案归档数量的不断增加,要安排人员及时做好过期失效的普通文书档案的定期清理工作,严格按照文档清理流程做好相关审批,做到应清理尽清理,安全清理等。

3.3 提升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素养

要全方位培养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者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信息时代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一方面,要增强档案人员保密意识。加强《档案法》《保密法》的学习,充分认识到信息载体、渠道和模式下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所面临的安全形势,从而提出相应对策。另一方面,要明确档案人员职责。根据文书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需要,结合办公室文书全生命周期理念,从文书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统计、利用等各个环节,档案专职、兼职人员的职责内容,并根据文书档案密级等,赋予不同人员的阅读权限。此外,要加强业务培训,重点是要做好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5G等信息社会中办公室档案文书档案常使用的信息技术培训,不断提升从业者的综合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蓓.试论信息社会背景下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J]兰台内外,2020(10):31—32.

[2]卢鹤.信息社会背景下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分析[J]信息周刊,2020(6):193.

[3]李雪洁.信息社会背景下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J]文存阅刊,2018(17):28.

[4]李兴信.信息社会视角下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探讨[J]信息周刊,2018(26):463.

作者简介:朱玮,大学学历,临沂市发改委信用体系建设服务中心馆员,研究方向:价格监测档案管理。

社会管理行政执法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是针对包括教师、学生、行政干部、教辅及后勤人员在内的所有人员的管理,是内部管理体制的重要部分,其效率的高低关系到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本文通過对高校教育行政管理对象的分析,了解目前管理现状,并提出提高其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效率;提高

行政管理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已逐渐延伸到各学科,在高等教育领域,则是高校教育行政管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其内部管理体制也必将随着改革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如何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是各高校管理阶层需要重视的问题。

1 高校教育行政管理内容

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主要分为四大块,分别为:1、教学科研:主要为教师与学生两部分。教师是教学科研主体,学生则是接受教育对象。教师在其价值观念、道德层面等均较为成熟,对他们的管理,应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去寻找共同语言,优化沟通及管理效果。大部分学生因为没有社会经历,尚无独当一面的能力,心理不成熟,价值观念易受外界影响,实施行政管理时需要针对管理对象的具体情况去因材施政。2、行政干部:相对人数较少,但富有双重责任及身份,是本校一级命令、决策的制定者,但又是上级教育部门的管理对象。3、教辅人员:这类人员成分较复杂,数量也不多,包括教务人员,图书馆、实验室工作人员等,由工人、干部、教师等组成。4、后勤人员:比如餐饮、环境卫生等,一般属于企业化管理。由此可见,高校内部人员组成成分较复杂多样,不可能完全统实施一管理,需要根据不同的管理范围和性质的特点,进行不同对待,不断改进行政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2 当前高校教育行政管理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上也进行了不少相应的改革,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因为行政权力过大,高度集权,教育资源仍然处于统一分配状态,工作方式落后,导致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效率低下。

首先,由于高校经费主要来自中央或地方政府不同的财政拨款,几乎可以说是政府包办,权力过于集中,这就导致了其举办者、管理者及办学者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不能各负其责。而且,行政人员思想偏差,对高等教育认识不清,“官本位”思想严重,职称效力弱于行政,使一些教师一心谋“官”,影响学术、教育风气。

其次,作为传达上级指示,并负责将这些指示落于实处的高校管理层,为避免网络的书面信息可能引起不同部门负责人理解有误,日常工作中的琐碎事务仍需通过纸质文件或会议去传达,这样,为了安排时间参加各宗会议,会打乱各部门负责人原本的工作计划,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各部门上报的数据也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到行政人员工作效率。

而且,某些岗位存在配置不合理的情况,未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去定人定编,导致一些需要人的工作岗位没有足够人手,仅有的几个人负责大量繁杂的工作,效率自然不会高,而不需要多少人的岗位反而配置了不少人员,导致该岗位大部分人员整日无所事事。

3 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策略

首先,需要根据各部门具体情况,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有针对性的制定具体方案与目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将“终身制”转变为“聘任制”,建立严格的行政人员考核管理制度,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与管理条例,管理工作公开化,做到人尽其才,充分调动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需要加强行政人员的思想教育及业务培训。行政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行政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需要加强对行政人员的思想教育,充分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加强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并且,需要加强对行政人员的各项业务培训,包括行政管理、教育管理理论,管理心理学等,可以是培训班,也可以是各类讲座,以帮助行政人员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需要掌握正确的行政方法。领导需要掌控大局,突出重点的抓工作,需讲究工作的艺术性,不能僵化管理。而且,基于学校的性质,行政管理需以教学为中心来开展,以提高教学成果的取得为最总目的。在管理实施过程中,需加强现代化管理,运用网络等现代化设施,实现办公自动化,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用科技的手段去帮助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率。

4 小结

各高校需要不断发现自己在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上的实际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尝试新方法、新手段,以提高本校教育成果为目的,运用最合适的方法,提高本校教育行政工作效率,并带动本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慧武,李海云,李建军,邵慧彬.完善省市共管的市属公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2,23 (03);34—37

[2]王丽萍,张日新.高校行政管理运行现状及改革探索[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2,11(02);25 一 28

[3]郭光武,杨云,李建等.探究教育行政管理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 2013,23(06);54 一 57

[4]刘超,廖婷,范明明.探析公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几点内容[J].中国成人教育 2012,(07);61 一 63

[5]王丽萍,张日新.高校行政管理运行现状及改革探索[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c12);25—28

社会管理行政执法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产品创新是企业在现代市场环境中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产品创新管理是企业产品创新的前提与基础,是企业产品创新成功的根本保证。本文在分析现行企业管理体系产品创新管理功能不足的基础上,对企业管理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建立含产品创新管理流程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关键词]产品创新;管理体系创新

与一般工程项目相比,企业产品创新项目具有较强的复合性,即在进行现有产品正常经营管理的同时开展产品创新工作。现有产品的经营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而产品创新工作的开展是企业发展的保证,建立具有产品创新管理功能企业管理体系是企业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关键。建立企业产品创新管理体系的目的在于使企业形成一种旨在提高企业产品创新实力及产品创新管理水平的企业核心能力。如何使企业的产品创新管理和现有产品经营管理融于一体,构建含有产品创新功能的企业管理体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胡树华、李必强在《面向产品创新的管理集成》[1]一文中提出了该问题。该文认为:管理集成是企业产品创新的科学手段,现代企业产品创新是建立在产品整体概念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的复杂系统工程。从单个项目看,它表现为产品某项技术经济参数和质量的突破与提高,包括新产品的开发与老产品的改进;从整体考察,它贯穿产品构思、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全过程。

我国企业产品创新活动的管理水平普遍偏低,产品创新活动的管理能力已成为制约企业产品创新工作的重要因素。分析我国企业目前产品创新管理状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2]

1)重视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忽视产品创新活动管理。

2)重视产品创新实际工作的开展,忽视产品创新过程的管理。

3)重视个别创新管理制度的制定,忽视创新管理体系的建立。

4)重视传统管理方法的应用,忽视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

5)重视现有产品经营的投入,忽视产品创新管理的支持。

这反映了我国产品创新管理方面研究的不足。如何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进行产品创新管理集成?如何将产品创新管理与现有产品的经营融为一体?如何建立含有产品创新管理功能的企业管理体系?这些问题都有待理论研究成果的支持。

目前工业企业管理体系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3]一是职能结构型,如图1所示。

图1职能结构型工业企业管理体系示意图

这种类型的工业企业一般产品组合的广度不够,以一条或两条产品线为主导。但产品组合的深度较强,产品项目较多,产品组合的相关性很大。在管理上按照一定的职能进行分工来构建组织,对组织中的各个部门采用直线集权的形式进行管理,这种类型分工细密、任务明确、效率较高、稳定性强。

二是事业部结构型,如图2所示。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陈阳等:产品创新与企业管理体系创新

图2事业部结构型工业企业管理体系示意图

这种类型的工业企业一般产品组合的广度较广,以多条产品线为主导,但产品组合的深度较弱,产品线上的产品项目较少,产品组合的相关性较小。在管理上应将政策的制定与业务管理分开,政策管制集权化,业务经营分权化,这种类型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又有较强的灵活性。事业部中都含有不同产品线的技术、生产、营销功能。

但从这两种企业管理体系图上看不出产品创新的管理功能,产品创新在这两种企业管理体系中成了隐形的功能。从一般运行状况看,在图1中,产品创新功能基本上是定位于技术管理部门,而在图2中,产品创新功能却定位于行政管理部门。产品创新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各项功能的参与,需要企业各部门的支持,本文拟在分析产品创新管理概念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研究具有产品创新功能的工业企业管理体系。[4]

产品创新管理是企业产品创新成功的基础,运行良好的产品创新管理系统是企业产品创新成功的根本保证。产品创新管理是对产品创新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过程。而产品创新活动又经历新产品的构思、评估、设计、试制、生产、营销等整个过程。现代产品创新是全面、系统、集成的产品创新工程。产品创新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创新战略的选择、创新项目的决策、创新组织的确定、创新过程的优化、创新成本控制、创新成果的实现等。企业的产品创新涉及企业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既有设计,也有制造;既有技术的,也有管理的,还有营销等各个方面的活动。所以,对现代企业而言,产品创新管理是一个全面、综合、集成、系统的管理体系。[4]

产品创新管理体系应包括对产品创新全过程的管理、全职能管理、全周期管理和全员管理。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由于行业自身的特点不同、技术实力不同、生产条件不同、产品结构及产品特点等各个方面并不完全相同,所以,企业在制定产品创新的整体战略和管理模式时,既要考虑产品创新管理的一般原则,又要结合行业和企业的特点,制定出适宜的产品创新战略和管理模式。产品创新管理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如何结合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建立适合于我国企业特点的产品创新管理体系是有意义的研究课题。[5]

产品创新管理体系的正确设计和运行是企业产品创新顺利进行的基础。其设计应考虑以下七项基本原则。

1全局性。产品创新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全局的观点来设计产品创新管理系统。它不单是企业技术部门的工作,整个企业都应纳入考虑的范畴,如基于产品创新的营销管理系统、基于产品创新的生产管理系统和基于产品创新的技术系统等。

2相关性。产品创新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都是密切相关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支持,构成一个整体。如营销系统可提供产品创新信息源给技术系统,技术系统可提供产品创新设计和样机给生产系统,生产系统则可提供新产品给营销系统,营销系统则向市场销售新产品,而企业产品创新综合管理系统则协调各部分的工作,使之成为统一整体。[6]

3技术性。产品创新工作的中心是技术管理,要形成以技术为中心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营销管理、生产管理和综合管理都要围绕技术管理开展工作。营销部门应向技术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市场需求信息和做好新产品销售工作,综合管理部门应做好技术经济分析及各部门协凋工作,而生产部门应按质按量地完成新产品的生产工作,整个产品创新的工作围绕技术这一中心展开。[7]

4经济性。产品创新工作虽以技术为中心进行,但不能忽略经济上的因素。产品的创新工作应与经济因素相联系,要以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指导企业的产品创新工作。其投入能否合理地控制,体现了企业技术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

5风险性。企业的产品创新存在着高投入、高回报和高风险的基本特点。产品创新项目开发前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和在实施过程中做好风险控制工作是企业产品创新成功的根本保证,产品创新的风险评估是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的基本环节,是产品创新决策的前提和条件,它决定着企业产品创新发展的方向。

6互补性。互补性是指产品创新管理系统要与现有产品管理系统形成互补,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管理系统,但存在于同一个企业之中,在产品创新管理的设计中,要注意两个系统的相关性和互补性,即如何在从事现有产品经营管理的同时,能有一个集成系统在从事产品创新的管理。[8]

7长期性。在现代市场环境下,企业的产品创新工作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企业只有不断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产品创新管理工作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日常的和长期的工作。

根据产品创新管理的概念和原则,针对图1所示的职能型工业企业管理体系,笔者提出一个融产品创新管理和现有产品经营于一体的企业管理体系,如图3所示。

图3所示的含有产品创新管理功能的工业企业管理体系是按矩阵结构设计的。在现代市场环境中,产品创新管理不单是技术部门的工作,它更涉及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企业的产品创新工作需要人力资源部(人)、财务部(财)、行管部(物)、技术部(构思与设计)、制造部(生产)、营销部(信息与销售)等单位的配合与支持。本设计从各单位中抽出一个精干工作小组专门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产品创新工作,这些从属于不同部门的工作小组由本部门及企划部协调管理,企划部负责制定产品创新发展战略、项目论证和实施方案,并对产品创新项目进行风险控制和实施组织管理,企划部统一协调和指挥从属不同部门的工作小组从事系统的产品创新工作,形成一个企业产品创新工作流程。当这个产品创新流程商业化成功后,即产品创新项目顺利通过市场导入期进入市场成长期后,这个流程即转入现有产品管理流程,然后,再形成新的产品创新管理流程。即按两个流程(产品创新流程和现有产品流程)不断更新的思路来设计具有产品创新功能的现代工业企业管理体系,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市场环境中,实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良性循环、稳定增长的发展目标提供组织保障。

图3含产品创新管理功能的职能型工业企业管理体系

针对图2所示的事业部型工业企业管理体系,笔者也提出一个融产品创新管理和现有产品经营于一体的企业管理体系,如图4所示。

在图4中,可以在企业决策层的研究下选取一个市场前景不是很好的事业部作为更换对象,在保证该事业部现有产品正常运作的前提下,抽出部分技术、生产和营销人员组成相关的产品创新项目技术小组、制造小组和营销小组,属企划部和事业部双重领导,或从一个力量很强的事业部中抽出技术、制造、营销人员组建产品创新流程。当产品创新项目度过市场导入期而进入市场成长期后,即可取代原有事业部或成立新的事业部,在成长期和成熟期则完全按事业部运作,再由其他事业部形成新的产品创新流程,进行导入期的产品创新工作,实现企业经济增长点不断更新的经济增长目标。

图4含产品创新管理功能的事业部型工业企业管理体系

以上是本文提出的两种含有产品创新管理流程的工业企业管理体系理论框架,在实际应用中尚须不断丰富和完善,希望对我国企业产品创新工作的开展有所贡献。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金融市场信用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行政比例原则探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