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范文

2023-09-18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范文第1篇

【摘 要】在高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模式,学生可以真正参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项目,零距离了解并掌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行业相关知识及技能,有效提高自身的真实工程设计与实施能力,促进高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项目教学模式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课程教学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过程及本质,通过构建相关的学习情境,并能在真实的实践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提出了知识的获取同样需要构建相关学习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和同学等的帮助下,通过整合各种学习资源,从而完成最终的意义建构。而项目教学模式正是以一个真实的工程项目为基础,让学生整合各种资源并完成项目来提高知识技能及专业技能。

一、项目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项目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通过构建一个实际项目,并把该项目进行分解成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并对这些小任务构建相关学习情境,学生根据构建好的学习情境分组进行分析讨论并进行任务实施,每个项目任务都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评价方式,既培养学生在整个项目任务工作过程的自主性,又达到了教学目的。项目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及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通过采用项目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并且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在项目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真实工程项目实践为中心,并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与反馈,要注意增加过程性评价的比重,减少终结性评价的作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主体,而仅仅是起到引导的作用。

项目教学模式一般分为问题提出、确定任务、实施环境、具体实施、评价反馈和拓展提高等共六个教学阶段,具体教学结构图如图1所示。

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行业从业人数为96.4万人,其中北京市为13.82万人,按照以往综合布线系统行业每年25%的增长速度,全国每年新增加就业人员为12万人,在该行业中,从事工程项目管理、销售、设计、安装施工、测试、监理、维护和服务等专业技术人才中有80%来自高职院校。因此,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网络技术专业都非常重视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课程,并且都建设了综合布线实训室,但该门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跟市场和行业联系也非常紧密,对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在刚刚接触该门课程可能就会马上失去兴趣和信心,碰到实际问题难以着手处理,为此在本门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模式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项目教学模式在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本门课程教学中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创建一个真实综合布线工程项目来开展教学,根据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的知识技能的相关要求,共设置13个实训项目,这些实训项目包括认识综合布线、认识综合布线常用标准、综合布线工程设计、综合布线常用器材和工具的使用、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施工技术、水平子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施工技术、管理间子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施工技术、垂直子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施工技术、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施工技术、建筑群和进线间子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技术、综合布线工程测试与验收、综合布线工程招投标、综合布线工程管理等,每个项目又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最后进行课程大作业即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项目综合实训。下面就几个典型实训项目进行探讨。

(一)项目一: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在综合布线工程设计项目教学中,通过把该项目分解为点数统计表编制、系统图设计、端口对应表设计、施工图设计、材料表编制、预算表编制、施工进度表编制等七个任务,学生通过这七个任务的学习和实践,了解并掌握综合布线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教师根据综合布线工程设计的分解任务分别进行准备知识和设计原则的讲解,同时对每个任务进行典型案例设计分析,然后根据真实的建筑物即学生上课所在的第四教学楼来创设七个学习任务情境,如第一个学习任务为“任务1:现场考察第四教学楼B区1楼、2楼和3楼,绘制第四教学楼B区1、2、3楼点数统计表”,并且所创建的七个学习任务情境都是前后连贯,不可分割,学生根据通过创设的七个学习情境分组按每个任务循序渐进进行现场考察、分析讨论、初步设计、深入讨论、提交设计,整个任务实施过程教师全程进行指导,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每次提交的每个任务进行点评,各组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进行分析、讨论、修改,再形成最终版提交。通过教师的全程指导及详细点评,学生对整个综合布线工程设计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独立完成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为后面的课程大作业即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项目综合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项目二: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施工技术

本项目教学主要学习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施工技术。教师简单介绍工作区子系统的基本概念、常用的材料如86型底盒及分类、安装要求,并就设计原则、设计步骤和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的讲解与讨论,最后以某生产基地研发楼一层功能布局图为例进行设计案例分析。在完成项目实训前准备工作后,教师根据工作区子系统的技术特点创设了七个学习情境,包括单人办公室、多人办公室、集体办公室、会议室、培训室、大厅、展示等七个不同场合的信息点设计学习情境。然后把学生分为七个小组,每组学生按照抽签确定的学习任务情境进行现场调查、分析讨论并进行设计,完成工作区人员数量、业务需求分析、信息点数量、安装位置、工作区材料规格和数量等相关信息的确定及方案草案的设计,并形成弱电施工详图设计,然后各组深入分析讨论、修改、补充、完善,各组间还要进行互评,指出对方的优缺点,共同促进,最终完成设计方案。最后由各组通过PPT汇报的方式讲解并展示各组的设计方案,学生对每组同学所汇报的设计方案提出意见或建议,最后老师进行总结点评,各组再根据各方面意见或建议分组进行讨论修改并形成最终的7套设计方案且符合设计要求,最后由各组同学根据他们的设计方案在综合布线实训室的实训墙上施工完成他们的设计方案。

通过这个项目实训,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感受到以前所没有的成就感,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也改变了,由原来的最终结果评价变成了过程性和总结性考核相结合,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全程跟踪指导,答疑解惑,这样对学生的整个实训过程及实训效果更加熟悉,有利于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特别是在项目实训中,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实训,都需要各组派代表进行总结,分享他们的收获及在实训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是如何解决的,通过这种相互交流和学习,能够使学生对自己学习进行反思和提高,同时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得到锻炼,有效地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此外,小组间的互评方式及教师的适度引导,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组方案优势和不足,通过互评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

(三)项目三: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技术

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技术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要求很高,因此本项目教学中,在学生分组搭配中做到人员层次搭配,即让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副组长,基础较差的学生担任各组组员,由组长和副组长细化实训任务,具体到各个组员的具体任务做什么,同时采用组员相互评价的方式,对于表现不好的组员由组长会同组员讨论决定是否继续留用该组员,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部分组员在技能操作实训时产生依赖只做观望者而不进行实训。

以这次项目的“任务2:PVC线槽成型技术实训”为例,本任务采用竞赛的方式完成,对完成又快又好的小组进行平时成绩加分奖励。该任务中把学生分了六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成两个小组,每小组2~3个人,教师先用几张典型图片介绍综合布线工程中不同施工场合的线槽布线方式,并介绍PVC线槽水平直角成型、PVC线槽非水平直角成型的基本知识,然后学生分组学习PVC线槽成型操作方法,即由每个大组的一个小组同学通过录像演示学习如何使用工具进行线槽成型操作技能(包括水平直角成型和非直角成型),另一个小组由教师进行手工演示如何进行线槽成型操技能(包括水平直角成型和非直角成型),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训,一个小组同学用手工线槽成型方式在线槽上做出水平直角成型、非直角成型(含内弯角成型、外弯角成型)效果,另一小组同学用工具线槽成型方式在线槽上做出水平直角成型、非直角成型(含内弯角成型、外弯角成型)效果,每小组至少做出两件作品,作品制作完成后的各组分别对手工制作和工具制作的作品进行对比,包括线槽成型制作时间长短、美观度等,并思考使用工具操作和手工操作的区别。教师全程进行检查指导。教师检查实训效果并进行点评,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及加分奖励,并随机抽查学生回答使用工具操作和手工操作的区别。

在本项目实训中共分解成了弯管技术实训、PVC线槽成型技术实训、水平子系统安装实训三个任务,采用层次递进的分组方式可以使项目进行过程中促进同学间互相帮助、互助协作、共同进步的良好效果。

(四)项目四:工程项目综合实训

在学生完成综合布线系统设计13个项目实训后,为使学生所掌握的综合布线系统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真实的工程项目工作环境,以学院正在建设的某一建筑物或合作企业正在施工工程项目做为真实工程项目综合实训,通过本工程项目综合实训,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所涵盖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安装施工、工程项目管理、测试验收、维护与故障诊断、规范撰写相关工程文档等工程项目内容,同时工程也涵盖了综合布线工程七大子系统的相关技术。先由学生自己分组,每组学生6~10人,然后各组学生根据给定的项目任务分别完成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经过合作企业专家、任课教师和全班同学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讨论,审定哪组设计方案更加规范合理,最后评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并根据最佳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得出大家都认可的设计方案。通过对这个设计方案进行任务分解,包括综合布线系统图、网络拓扑图、平面施工图、各端口布局图,等等。接着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一个公司,并设立对应工程项目机构,根据工程量完成人员配备,包括总经理的配备、各个项目经理的配备,每个工作区的施工由一个项目经理负责,同时配备监理部、材料部各一个,每个部门配备3~8名同学,由各项目经理分配工程项目任务,总经理及项目经理、工程监理、材料管理员等各职位都是通过竞聘方式产生。

由任课教师和合作企业专家对所有岗位聘任人员完成施工前的所有项目的训练工作后,各部门就开始进行根据各自的工程任务进行施工安装,并编制好相应的技术文档。最后由业主(由任课老师担任)、公司负责人、项目经理、工程监理、相关技术人员到现场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并审核技术文档是否齐全、规范。

在整个工程项目实施中,任课教师和合作企业专家作为技术指导全程跟进,及时指导和纠正出现的问题及不良习惯,并及时根据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结果进行过程性评价。同时任课教师和合作企业专家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技术交流,让学生列举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或容易出错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总结收获与不足,最后由任课老师和合作企业专家进行反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真正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了真实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三、实施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项目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的同时也完成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建构。在高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后,学生完成一连贯的十三个实训项目实训及综合布线工程项目综合实训后,熟练掌握整个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及实施流程,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及创新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效果。从近两年从事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相关工作的学生反馈来看,学生一到企业工作,就能马上融入公司,并能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实施,用人单位很满意。

【参考文献】

[1]吕俊玉,吴伟.VHDL语言“双层递进”项目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6)

[2]顾季峰.活用项目教学法 构建学法新体系[J].新校园:理论版,2009(4)

[3]施伟萍.多渠道开展实景化教学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5)

[4]黄梅雪,等.项目教学模式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0(8)

[5]许建豪.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5)

[6]徐斌.设思维之境 享数学之美[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7)

【作者简介】许建豪(1977- ),男,广西天等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高级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网络技术及信息检索。

(责编 黎 原)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范文第2篇

摘要: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布线相比,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经济性等多个优势。不仅能让数据、图像、语音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连接,同时也能让这些设备连接外部通信网络,也就意味着综合布线系统可以连接任何应用系统,整个过程是非常简单的,不需要使用额外的方法。减少电气故障可以实施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保护,同时还能够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就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保护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综合布线系统;电气保护

由于综合布线系统包括的传输应用比较多,比如数据、图像、语音及监控,所以是比较标准的配线系统,在和现代互联网设备的融合石呈现出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在信息时代下,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电气保护必须要加强对这一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要凸显其便于管理维护以及节省成本的优点。

一、综合布线电气保护的目的

综合布线电气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对线缆和设备的损害,电气故障发生概率的降低,也会避免对布线系统所连接设备或器件的损害。但如果系统周围存在电磁干扰源,也会让系统的运行变得紊乱,所以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都会通过屏蔽系统来抑制外在的电磁干扰。在防护过程中,如何正确选择线缆与配线设备是非常关键的工作,所以要及时了解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周遭的环境条件,当建筑物已经开始建设或者是已经建设好还没有投入使用时,需要测定周遭环境所产生的干扰厂全部,这样才能够确定合理的综合布线选型。同时还需要了解建筑物内部是否存在其他的电磁干扰源以及综合布线系统要采取何种等级类别,这些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照标准规定的各种指标,才能够选择经济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器材与设备,才能够保证防护措施的有效。如果是目前还处于改造扩建的工程,由于其基本要求基本和新建的建筑物相同,所以在现场也需要测定各种技术参数,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器材,做好有效的防护工作。

二、综合布线电器发布的注意事项

综合布线电气保护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是防止电磁干扰,一般情况下电磁干扰按照能量传播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种形式,分别是辐射干扰和传导干扰,但总体上都属于应用系统的问题。如果是辐射干扰,一般情况下会采取屏蔽技术去消除,如果是传导干扰会使用磁性滤波器去消除。但是从目前防止电磁干扰所使用到的方法可以得知,抑制这一方法不仅有效并且还是最经济的,只需要将抗EIM元器件安置最接近干扰源的区域,這可以有效避免辐射干扰的产生[1]。

三、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保护研究

(一)电气保护

无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本质,与有源系统相比,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保护工作会更简单。加强电气保护设备,可以避免室外电缆遭受雷击,所以感应电势并不会产生,自然也不会影响到电力线路的接触。电气保护一般情况下分为过压和过流保护,这两种保护的装置在安装时,基本上都会在房间或墙面的位置上。在过压保护中,综合布线系统可以选择固态保护器或者是气体放电管保护器。前者更加适用于比较低的击穿电压,电压的范围基本在60~90伏,必须要保证电路中不能出现振铃电压。固态保护器适用于60~90v的较低击穿电压,并且这一电路中不能有振铃电压,主要是将电路中朋友的过量有害电压放置到地面,整个过程并不会影响到电缆的传输。由于固态保护器是电子开关的一种,所以只要没有达到击穿电压,线路都是稳定的,但如果超过击穿电压,他会立即将过量的电压引入到地面,所以固态保护器会综合布线系统提供的保护是非常良好的。气体放电管保护器利用的是断开或放电的间隙,有效限制导体与地面之间的电压,在放电间隙内,金属电阻会产生惰性气体,如果两个金属电阻之间的电位差超过250v的交流电,这时的气体放电管保护器会伴有电弧,并且还会为导体和地面这两个电极之间提供能够导电的通路。除了这两种保护器,还有一些具体的过压保护方法,一般情况下会择优选用。比如有些情况下会使用瞬态抑制二极管,一般情况下会应用在低压电路或者关口上的过电压,能做到一定的防雷保护,具有的优势是体积小,反应速度快,寿命长等,但是这一方法也具有通流量小的缺点。再比如压敏电阻也是会使用到的一种方式,会将其运用在电源端的防雷和过压保护中,具有的优势是通流量大,这与瞬态抑制二极管不同,通流量最高可达1800v,但是压敏电阻也存在残压很高及漏电流大的缺点。半导体放电管也是过压保护的一种选择,主要是利用通信线路实现设备的过压和防雷保护,与瞬态抑制二极管类似,优点是电容现象,通流量大,但是最大的优点还是可以保护多个线路[2]。除此之外,防静电保护器也是过压保护的一种选择,一般情况下会用于芯片前端或电路接口具有漏电流小电容性低的优点,也能支持多个电路的保护,但是缺点是价格过高。以上所有的过压保护选择既有优势也有不足,具体如何选择,还需要根据电气防护的实际情况。

(二)屏蔽作用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电磁干扰与辐射是自始至终存在的,并且电缆引起的干扰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系统产生的辐射能量与发送信号的频率和电压有关,所以只有采取屏蔽措施,才能够在有干扰因素的环境下,也能保障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性能,具体来说是减少电缆本身向外辐射的能量或者是提高电缆抗外来电磁干扰的能力。若是综合布线系统周遭所处的环境具有强烈的干扰常强度,由于要遵循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所以在满足各项指标的前提下,要确保电气防护能够使用屏蔽配线设备,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进行布线,这才能有效抑制外在存在的电磁干扰。影响综合布线系统整体性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所应用系统中存在最薄弱的电缆、与之连接硬件的性能及所使用到的工艺。在这之中,系统中最薄弱的电缆主要是指插头与插座连接的部位或者是配线架及与之相连接的部位,由于这些部位会影响到系统整体性能的发挥,所以必须要采取屏蔽措施,确保电缆的屏蔽层不会产生裂缝,否则就会形成最薄弱的电缆部分。另一方面,为了真正消除系统产生的电磁干扰,除了要保证屏蔽层不会出现间断点,还必须要确保整体的传输通道能够达到360度的全程屏蔽,但实际上由于连接通道是点对点的特征,所以这种要求基本很难达到。再加上系统中的跳线和信息插口很难做到全部屏蔽,屏蔽层也会受到腐蚀或者是氧化导致的破损,所以没有一个通道能实现真正的全程屏蔽。与此同时,在面对一些低频磁场时屏蔽电缆的屏蔽层,所表现出来的屏蔽效果并不理想,并不能抵抗一些设备产生的低频干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采取屏蔽电缆的措施,也无法完全消除所带来的电磁干扰。从理论上采用屏蔽措施是能减少外界的一些干扰,但是屏蔽分为磁场屏蔽和静电屏蔽两种类型,并且屏蔽的主要原理是指屏蔽层在接地后,让这些干扰电流通过短路接触到人地,这就意味着必须要保证屏蔽能妥善的接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不能做到不仅不会消除干扰,反而还会让干扰大幅度增加。也就意味着必须要保证接地地点的正确安排,如果接近地阻过大,导致接地电位出现不均衡的状态,会在干扰电流接地后引起噪声,这时通道内某两点会产生电位差,会影响到金属屏蔽层并使其产生干扰电流,这时屏蔽层本身的作用并没有凸显,反而形成了影响系统的最大干扰源,这时的屏蔽传输通道具有的性能远远不足非屏蔽传输通道,所以为了保证屏蔽的效果,必须要确保屏蔽层正确且可靠的接地。而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干扰程度,始终保持屏蔽层的完整,除了要确保屏蔽层能够可靠的接地以外,还需要保证传输通道周遭环境的良好,远离各种干扰源。如果综合布线系统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并且所遭受的电磁干扰又很强,为了提高信息传输率,可以直接使用光缆,从而满足电磁兼容性的需求。

(三)系统接地

综合布线系统与其他有关硬件的接地,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这一系统的可靠性,抑制产生的噪声,从而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3]。这就意味着无论是从事设计的人员还是实际施工人员,在布线设计或施工之前,都必须要认真研究所有设备,尤其是那些应用系统设备具有的接地要求,还需要弄清楚地线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因为接地系统的重要性,还以为如果无法妥善处理接地系统的各类问题,也会对系统的设备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影响到系统的运行,引起系统的故障,甚至还会损害系统设备,危害到操作系统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作用的不同,综合布线系统机房和设备的接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分别是直流及交流工作接地、安全防雷及保护接地、防静电及屏蔽接地。在这之中,直流及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以及防雷接地这四种类型最好都采用同一组的接地装置,接地系统的目标是接地电流易于流动的部分,为了能够降低电位变化所引起的干扰因素带来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接地电阻越小越好,也就意味着在确定接地系统电阻值时,要以最小值为标准。若是防雷保护接地是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交流、直流工作接地和安全保护接地也要采取同一组的接地装置。与此同时,为了防止雷电击中的电压对综合布线系统或与之连接设备产生的反击,要保证防雷装置与其他接地体之间的有一定的安全距离,然而这一要求很难在工程设计中实现,比如在多层建筑中,防雷接地一般是利用主筋和基础底板主筋当做接地线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满足与其他接地体之间对安全距离的要求,所以反击还是可能会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严格确保建筑物内所有金属体以及进出管线接地的控制,要保证所有接地装置的共用和多处连接,这样可以保证防雷装置和与之接近的金属物体具有的电位尽可能一致,这可以有效预防雷电反击的问题,从而保证综合布线系统及有关设备的安全性。在建筑人口密集区或者是高层建筑的楼层配电间,都要根据国家规范的要求设置接地装置,必须要保证,所以入电缆的屏蔽层要连接到建筑物人口密集区的接地装置上,若是干线电缆屏蔽层,最好使用大于4mm2的多股铜线,并将其连接到配线间或交换间的接地装置,同时还需要确保其屏蔽层始终保持着连续的状态。多股铜线和接近母线的焊接式配线间接地的方法,之后再将焊接后的线路引到接地装置中。也可以将非屏蔽电缆敷设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内部,后者可以保持电器的畅通,只需要将其引接到接地干线上,同时要使用并联的方式,保证配线架等一些设备与接地装置相连,而不是串联[4]。

结束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综合布线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得更加完善和普及,与这有关的产品和工程,为了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所采取的措施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完善,这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在综合布线系统电气保护中,必须要保证系统具有的传输速率能满足基本需求,之后在确保系统能够向着可靠安全和维护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只有及时更新综合布线的产品,才能够真正实现系统的电气保护。

参考文献:

[1]董晓琪, 段得福.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探讨[J].  2022(9).

[2]陈东.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电气性能测试与研究[J].  2022(6).

[3]武奎. 综合布线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科学大众:科技创新, 2020(4):2.

[4]任杭. 綜合布线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6):1.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范文第3篇

摘要:以AutoCAD 2007为图形平台,利用改进的迪杰斯特拉(Dijkstra)最短路算法、AutoCAD VBA开发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对综合布线各子系统中的配线子系统路由优化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构建了路由优化系统自动生成设备材料表和工程造价报表等实用工程方法。

关键词:Dijkstra最短路算法;AutoCAD VBA;路由优化;设计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Realization about Wiring System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s

SHI Wei-zhong1, WEN Jian -jing2

(1.Shanxi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angzhi 046011, China; 2.Shanxi Engineering Vocatinal Collge, Taiyuan 30009, China)

Key words: the Dijkstra shortest path algorithm; AutoCAD VBA; route optimization; design

作为智能建筑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必备的基础设施。但发生故障导致智能系统瘫痪的根源,有70%以上是由于智能系统的布线不善[1]。当前国内综合布线的工程设计,采用AutoCAD优化网络图替代手工设计已成为趋势,但对其设计方案中器件数量的统计和各种线缆长度的测量、计算,既费力又很容易出错。因此,有必要对综合布线的配线子系统路由进行优化和研究。

1配线系统路由优化算法

针对综合布线配线子系统的路由进行优化,可分为房间内的布线和廊道内布线(即楼层配线间至房间引入点)两部分进行。其路由优化计算方法采用改进的迪杰斯特拉算法[2-3],以找出楼层配线间V1至各布线点的最短路径。

改进的迪杰斯特拉(Improved Dijkstra)最短路算法不仅可以求出图中从一个特定顶点至所有其他顶点的最短路由,且能给出经过的最短路径点,计算出各点间的最短距离。知道了各点间的最短路由及距离,就知道了各布线路由的分支情况,便于后面利用计算机对布线材料的自动统计。

2 综合布线配线子系统路由优化设计

子系统路由优化设计的重点,即从AutoCAD图中正确地读取优化网络图中需要的数据,构建优化网络图矩阵,以便进行高效率地最短路径分析计算,最后由计算机自动地进行最短路径的布线绘制。

2.1 构建优化网络图矩阵

从布线工程图中读取优化网络图中需要的数据时,计算机可以直接对各点编号,生成节点表。但在画出线缆路由前,各点是相互孤立的,计算机无法自动辨别哪些点按实际布线情况是不可能相连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因廊道内的线缆必定沿着廊道走线,在廊道内初选楼层所有接至房间内引入口处的分支点和因廊道走向形成的拐点和廊道汇合点的坐标,然后将所选取的点中将任意点的X或Y值之差小于一定范围(程序中取2.5m)内的点修正在一条直线上,接着选取最靠近起始点(楼层管理间引出点)的一点(程序中取1m)作为最终的起始点,这时只有位于同一条这类直线上的点才可能相连,从而形成了廊道内可能的布线路由。这时,计算机就能够提取到廊道内的可能布线点和这些点间的距离即优化网络图中的弧长,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点,在优化网络图的矩阵中弧长初始值为∞,由此可以将这些数据形成和构建优化网络图的矩阵。

2.2 自动绘制布线优化路径

在进行优化路径分析计算时,采用改进的迪杰斯特拉算法。该算法的网络图中的特殊点、其它点和距离参数对应于布线工程图中为:楼层配线间引出点设定为特定顶点V1,由每个房间的引出点定为必经点,廊道拐点形成廊道内可能的布线路由点。计算机从图中读取以上所有这些点(以下将所有这些点统称网络图顶点)收入集合S并作为网络图中的顶点;廊道内必须布置到的布线点(即为各房间的引入点)同时收入集合A。网络图中直接相连的顶点沿廊道形成的连线为相邻点距离,将其长度填入优化网络图矩阵对应两点的位置。然后经过改进的迪杰斯特拉算法进行廊道内布线路由优化计算。

最后计算机自动将前面生成的廊道内可能的布线路由按照优化计算结果进行修订,将优化计算结果中的节点连接,并生成廊道内的最优布线路由图,从而实现优化结果下的计算机自动布线。

3 设备材料表及工程造价报表的自动生成

3.1 自动生成设备材料表和工程造价表的方法

3.1.1 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和材料用量是计算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之一。材料用量的统计计算是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图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施工图设计过程中最繁琐和最容易出错的工作。综合布线的路由优化系统给出了计算机自动计算综合布线系统主要设备和材料用量并生成材料用量报表的程序。

计算机自动统计和计算综合布线系统主要设备和材料用量的过程,实际上是计算机从数据库的相关表中读出已经存储的必须的参数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设备或材料的用量)写入数据库的“材料用量报表”的过程。这部分程序对数据库的操作很频繁,因此采用AutoCAD VBA[4]编写。

3.1.2 信息插座及配线电缆用量的计算

1) 信息插座用量的统计计算

平面图中有关信息插座的数据已经被写入数据库的“插座信息”表中,这里统计信息插座和插座模块用量就利用表中的这些数据。统计信息插座和插座模块的用量时,只需对“插座信息”表中的记录逐行检查。将“插座信息”表中的所有数据检查完后,将累加的结果写入“材料用量报表”就完成了信息插座和插座模块的统计计算过程。

2) 配线电缆用量的计算

目前,国内综合布线工程中的配线电缆多采用非屏蔽双绞线,特殊情况下也有采用屏蔽双绞线的,本文考虑非屏蔽双绞线的用量,从指定的楼层管理间引出点开始计算线缆用量,程序中求出从该楼层管理间引出点到其他各点的线缆用量之和加上各房间内所用线缆之和即为最后应得的线缆用量总和。

对于每根配线电缆,上述计算取所在楼层配线电缆平均长度的10%作为备用部分,端接容差取6m。

由于配线子系统的配线间至每个信息插座应是一整根线缆,而且线缆以箱为单位出售,所以不能纯粹以线缆的米数计算。

通常的包装方式有305m/箱和1000m/箱。

每箱可走信息插座个数=包装长度÷平均线缆长度(F+N)/,所需订购箱数=信息插座总数÷每箱可走信息插座个数,最后将订购箱数取整,其中:

F—最远的信息插座离楼层配线间的距离

N—最近的信息插座离楼层配线间的距离

通过对主要设备和材料用量的统计,将设备和材料的单价以及相关的预算定额输入到,即可使计算机自动生成综合布线各子系统路由优化后的造价报表,原理与自动生成设备材料表原理相同。

3.2 设备材料表和工程造价表的数据库设计

设备材料表和工程造价报表的数据库具体逻辑结构设计如下:

表1为综合布线各子系统设备材料及报价表,具体如工作区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各子系统设备视具体子系统分析,如楼层配线架、线缆、光缆等相关设备。

表2为综合布线各子系统所用线缆、线缆穿管类型、穿管管径以及所用技术金属线槽规格表,视具体子系统进行分析,本文主要考虑配线子系统。

4 结论

本综合布线配线子系统路由优化系统,经校园环境综合布线工程实践应用,能快速选择出优化的布线路由,减少设计环节的工作量,显著提高设计效率。以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编写的程序为基础,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人员可根据不同工程实际的需要,进行二次开发。

参考文献:

[1] 薛颂石.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67-171.

[2] 韦鹤平.最优化技术应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71-76.

[3] He Hong,Zhu Da_ming.A New Algorithm for the Shortest Path Computation by Neural Networks on Time-dependent Networks[J].Journal of Fud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4,43(5):714-716.

[4] Scott McFarlame.AutoCAD数据库连接[M].罗阿里,卢迪,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11-215.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范文第4篇

网络的建设首先就是从最基础的网络布线开始的。而在建筑楼宇之中, 电缆是网络线号传输的载体, 也是网络的基础, 所以要保证网络的健康通畅, 首先就要保证建筑楼宇之间的布线施工的质量。我们要从既能提高质量, 又不降低施工进度的情况下, 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保证布线施工的质量, 并且通过理想的安装过程, 使得楼宇间的布线安全有效。

1 前期网络布线和前期措施

1.1 布线规划设计的合理性

由于布线要求考虑整体性以及系统性, 所以这要求我们在布线之前, 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和研究, 尽力收集有关的布线资料, 比如需要布线的建筑物的设计图纸, 布线所需要考虑的事项以及细节等, 还应该考虑布线的施工进度, 应用需求或者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内容。若是建筑物在建筑之中进行布线的话, 布线就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建筑设计要求, 建筑物对布线, 走线的具体需求来进行实施方案和实施了。比方说提出上下楼梯间走线的通道规格, 预埋一些管道等等。这些有关要求都需要在建筑物的设计图中体现出来, 以便在施工的时候就把布线的大部分前期工程完成, 以免除许多后期再施工所造成的弊端, 而且减少重复劳动, 提高工作效率, 做到合理易行。若是在已经建好的建筑物基础上, 进行室内装潢工程同步进行的综合布线的时候, 就更要根据实际观察和分析, 在掌握现有建筑物的资料以及装潢设计的情况以后, 再进行综合的布线。

1.2 布线需注意的问题

网络线禁止一线两用。不少设计者在布置网络线的时候, 为了节省费用, 常常会用一根网络线来同时连接多个设备, 比如从双绞线分出一对线来连接电话, 也有可能把两对线联结到两个网络接口的模块中, 这样虽然看似提高网络线的利用率, 其实却是一线多用的做法, 这是不可取的。而布线的时候也要严格看重施工的质量问题。对一个规模比较大型的建筑物或者通信网络系统进行布线的时候, 单靠电脑技术人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为此不少的单位都请了建筑施工人员来参与整个布线工程的施工, 而这些施工人员却大多数对于网络或者电脑的各方面知识都不太精通, 因此这些工人在具体的布线当中, 不会考虑到一些网络布线中的细节, 比如网络线与接口模块之间的连线网线与水晶头之间的连接, 或者网络线当中各电缆线的绞接等细节, 若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不及格, 或者不注重这些细节的处理的话, 将会对网络线的传输性能造成极大的影响。总的来说需要特别注意总线的接入点和各汇聚点的确定, 总线的接入点应该考虑到周围的楼宇群的分布情况以及施工的易操作性, 用来适应将来的网络拓展和升级。而各汇聚点和连接信息点的线路走向, 则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物理位置和施工难易度来确定。

1.3 设备做好防雷措施

近年来由于雷击所造成的网络设备损坏从而导致整个局域网络瘫痪的故事频频发生, 其中有自然的原因, 也有因施工时没有做好防雷措施从而造成了故障。防雷措施需要从户外布线防雷以及楼内网络设备防雷两个方面做起。而由于户外布线大多采用光缆, 电缆, 经由钢绞线引入楼内转接处, 户外布线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整座楼宇的布线安全, 因此我们必须安装必要的电气保护装置。而为了避免雷电等强电流进入楼宇, 从而破坏网络设备, 所以我们有必要安装防雷的过流保护装置, 用以保证楼内综合网络布线系统处于绝对安全的环境之中。非屏蔽双绞线在采用穿钢管或者走金属壳铺设的时候, 各个钢管或者金属桥架必须保持电气连接并且进行接地, 把接地引至大楼并且使之相应接地级。

而楼内的网络设备的防雷, 主要是在网络交接箱的地方做好防雷保护措施, 比如安装接地线, 电源部分实行防雷过压保护等等。垂直布线则应该考虑线缆的自重问题了, 要防止因为重力原因而造成的线缆接触不良。

2 综合网络布线中后期解决楼宇影响

2.1 选择屏蔽电缆和非屏蔽电缆

非屏蔽双绞线 (UTP) 电缆和锡箔双绞线 (FTP) 都是两种被认为可为铜缆结构化布线网络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而从实际出发, 选择最适当的屏蔽技术, 并且确保这些技术的正确安装和运行, 都远比两者的选择更为重要。

在安装系统的时候, 真正的问题之一就是——数据的完整性。屏蔽系统的根本目标就是防止数据受到潜在的电磁干扰 (EMI) , 如工业设施和机场或者运行关键系统的地方, 比如军事基地还有医院等等。设计精良, 安装正确的FTP布线网络无疑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非屏蔽系统上的信号完整性。然而为了有效的解决问题, 更有效率的进行工作, 屏蔽必须进行正确的接地。而事实上, 这不是很容易实现的, 接地不良的屏蔽系统实际上会比开始的时候, 提供更为差的性能水平。在最坏的时候, 可能会成为一个辐射源, 造成电流接地环路, 或者接受周围的辐射, 向相邻的数据电缆发出有害的干扰。

2.2 抗电磁干扰措施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规定, 双绞线应该穿钢管或者金属线槽铺设, 与电力导线平行铺设的时候, 间距应该大于0.5m。综合网络布线的时候, 采取抗干扰措施是必要的。在高速双绞线网布线里面, 按照现行规范采取的措施可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采取对干扰源进行屏蔽的措施, 即对所有的动力以及照明线路都采用穿钢管铺设的方式。如此一来, 网络双绞线就无需再穿钢管或者金属管来铺设, 可以从配线架整根直接分配到各个信息点, 施工也方便。这样有几大优点, 就是成本低;施工方便, 方法简单, 可操作性强;直接对污染源进行控制, 减少环境污染, 这也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3 结语

要将一个优化的综合网络布线方案完美的在建筑中实现, 就需要在布线的前期中期乃至今后发展中, 作出相应措施, 把各方面对其的影响降至最低。就算再好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如若没有好的技术工人进行施工, 没有好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质量上不过关, 没有好的团队进行施工配合, 那么楼宇对于综合网络布线的影响这个问题, 就将会一直存在。

摘要:在现代的综合网络布线, 即是指的作用于一整栋建筑物或者是建筑群之间的。为此许多布线的措施以及一些楼宇所造成的影响, 我们都必须在综合网络布线的前期着手解决, 并作出相应的措施。而在布线的同时, 也需要做到一定的措施, 比如屏蔽和非屏蔽线缆的采用, 抗电磁干扰技术应用, 对此本文作出了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综合网络布线,楼宇,影响,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 黄浩泽.计算机网络的设计[J].工程建设, 2005 (2) .

[2] 吴焕延.关于综合布线系统施工的要点说明[J].工程建设, 2009 (10) .

[3] 王协瑞.网络布线与网络构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 .

[4] 吴圣才.简析网络布线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电子商务, 2007 (1) .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范文第5篇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大厦的中枢神经系统, 它是建筑物内部的信息传输网络。其采用标准的信息配线系统, 综合了所有语音、数据、图象与监控设备, 并将各类设备终端插头插入标准的终端盒内。由于综合布线系统在建筑物内纵横交错, 它可以使交换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彼此相连, 使这些系统成为外部通信网络的一个接入网点。但综合布线系统连接的数据、网络计算机设备对雷电非常敏感, 雷电可以对这些设备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综合布线一般采用金属桥架、金属线槽和金属管套进行敷设[1]。

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子系统组成, 采用星型结构。这六个子系统是: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接入子系统。

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 (或软线) 组成, 包括装配软线、连接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 并在终端设备与I/O之间搭桥;水平布线子系统是从用户工作区连接到垂直主干线子系统的线便, 它与主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布线子系统总是在一个楼层上, 并与信息插座连接, 水平子系统由4对UTP (非屏蔽双绞线) 组成, 能支持大多数现代通信设备;干线子系统又称垂直主干线子系统, 它提供建筑物干线电缆的路由;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以及I/O组成;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有关的支撑硬件组成, 它把公共系统设备的不同设备互连起来, 该子系统还包括设备间和邻近单元如建筑物的入口区中的导线;建筑群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中电缆延伸到建筑群的另外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上, 其中包括导线电缆、光缆以及防止电缆上的脉冲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装置。

2 智能大厦综合布线系统遭受雷击的分析

2.1 雷电过压和反击电压入侵智能大厦计算机系统

目前在智能大厦防雷系统设计上, 是执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设计由避雷网 (带) , 避雷针或混合组成的接闪器, 立柱基础的钢筋网与钢屋架, 屋面板筋等构成一个整体, 避雷网通过全部立柱基础的钢筋作为接地体, 将强大的雷电流流入大地。计算机系统安置在建筑物内, 受建筑物防雷系统保护, 直击雷击中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能性非常小, 计算机设备抗直击雷能力很低, 保护设备非常昂贵, 通常不必安装防直击雷的设备, 而计算机网络必须防感应雷[3]。

感应雷可由静电感应产生, 也可由电磁感应产生, 形成感应雷电压的几率很高, 对建筑物内低压电子设备威胁巨大, 计算机网络系统及电话程控交换机的防雷重点是防止感应雷入侵。入侵计算机系统的雷电过电压过电流主要从交流供电系统耦合进入建筑物、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进入弱点系统、通过接地体地电位反击进入建筑物 (如图1) 。

此外, 现代计算机网络对雷电极为敏感, 即使几公里外的高空雷闪或对地雷闪都有可能导致这些设备的计算机CPU控制中心误动作或损坏。根据国外资料介绍0.07GS的磁感应强度可造成计算机误动作, 1.96GS的磁感应强度可造成计算机假性损坏, 2.4GS的磁感应强度可造成计算机永久性损坏。

各个子系统的配电单元及计算机网络与外界联系的信号数据线、建筑物内部较长的网络数据线, 卫星小站的高频头、天馈线应是雷击的核心。对于雷电磁场的影响, 主要是雷击大楼时雷电流在建筑物的分布直接影响到网络系统设备, 特别是对雷击敏感的计算机控制单元及数字终端设备在智能大厦的布局。合理的布局可将雷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大楼采用联合接地, 均压等电位等可有效解决地电位升高的影响, 而在大楼子系统、配电系统、UPS、弱电系统的接口处安装浪涌保护装置。

3 综合布线防雷

3.1 屏蔽布线系统

屏蔽布线系统是在普通非屏蔽布线系统的外面加上金属屏蔽层, 利用金属屏蔽层的反射、吸收和集肤效应实现防止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的功能的。屏蔽系统综合利用了双绞线的平衡原理及屏蔽层的屏蔽作用, 因此具有非常好的电磁兼容特性[2~3]。

3.2 减少电磁感应的屏蔽措施

减少电磁感应的屏蔽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电子信息系统的导电金属物、电缆屏蔽层及金属线槽 (架) 等进入框架或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时就应做等电位连接。对信息系统所处的防雷区宜进行磁场强度的衰减的计算, 然后根据计算结果采用相应的屏蔽措施。

(2) 信息系统的机房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 宜选择在大楼的低层中心部位。信息设备尽量远离建筑物的外墙结构柱子, 设置在雷电防护的最高级别 (LPZ2或LPZ3) 区域内。应根据防雷分区和信息设备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 使雷击产生的电磁场向内层层衰减。

3.3 户内外线路屏蔽

在需要保护的空间里 (如户外) 应采用屏蔽电缆, 其屏蔽层的两端要进行等电位连接, 在屏蔽层路由雷电防护区交接处也要作等电位连接。当使用含金属部件的光缆时, 在入户处应将所有金属插头、金属挡潮层以及金属加强芯等金属构件进行等电位连接。建筑物之间的互连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管道内, 金属管道的两端应电气连通并连到各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带上。管道内的电缆屏蔽层应进行等电位连接。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信电缆连通时, 应将其接地装置互相连接。当有些线路存在的公共部分为架空线路时, 入户前应埋地敷设, 在架空线路转埋地的转接处需加装SPD接地。

进行户内线路屏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凡进入建筑物的线路及全程在户内敷设的埋墙线路均套金属屏蔽层安装。

(2) 屏蔽层的搭接处, 均需进行电气跨接。如果线管厚度小, 可在连接处开一小孔, 穿螺栓夹接铜线。不同专业的线路屏蔽层, 往往彼此交错敷设。在不同专业的管路交错位置应对金属管作电气跨接。

接地干线是由总接地母线引出、连接所有接地母线的接地导线。接地干线应安装在不受物理和机械损伤的保护处, 建筑物内的水管及金属电缆屏蔽层不能作为接地干线使用。当建筑物中使用多个垂直接地干线时, 垂直接地干线之间每隔三层及顶层需用与接地干线等截面面积的绝缘导线相焊接。接地干线应为绝缘铜芯导线, 所有接地线均为铜质绝缘导线, 其横截面面积应不小于4mm2, 横截面面积应不小于16mm2。

主接地母线作为综合布线系统中接地干线及设备接地线的转折点, 其理想位置宜设在外线引入间或建筑配线间内。接地引入线、接地干线、直流配电屏接地线、外线引入间的所有接地线、电缆屏蔽层、金属管和与主接地母线处于同一配线间内的所有综合布线用的金属架均应与主接地母线进行良好焊接。主接地母线采用铜母线, 其最小尺寸为6mm×100mm, 其长度视工程实际需要而定。

接地引入线指接地母线与接地体之间的接地连接线, 宜采用40mm×4mm或50mm×5mm的镀锌扁钢。接地引入线应作绝缘防腐处理, 在其出土部位应有放机械损伤措施, 且不宜与暖气管道同沟布放。

单独设置接地体时通常采用人工接地体, 人工垂直接地体采用热镀锌角钢、钢管或圆钢, 埋于土壤中的水平接地体宜采用热镀锌扁钢或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2, 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角钢厚度不应小于5mm, 钢管的壁厚不应小于3.5mm;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与工频低压交流供电系统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与建筑物防雷系统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m。采用联合接地体时多利用建筑物基础内的钢筋网作为自然接地体, 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联合接地体。若存在两个接地体, 其接地电位差不应大于1V (有效值) 。

在雷电击于格栅形大空间屏蔽以外附近的情况下, 在LPZ1区内距屏蔽层有一安全距离ds/1=W·SF/10, SF—屏蔽系数, W—格栅形屏蔽的网格宽度;在雷电直接击在位于LPZOA区的格栅形大空间屏蔽上的情况下, 有一安全距离ds/2=W (m) 。信息设备距离屏蔽格栅不小于ds/i (I=1, 2) 。而合理布线则要注意表1所示的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缆及与干扰源的距离。

4 结语

虽然智能大厦综合布线系统雷电过电压保护是防雷要素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但由于如何减少雷害是一个整体的、全面的防雷问题, 因此只有将防雷问题从各个方面加以解决, 按照联合接地均压等电位的理论、避雷针的保护半径、浪涌电流就近疏导分流、线缆的屏蔽接地和通信电源及信号线的雷电过电压多级保护的原则正确选择雷电过电压保护器件和防雷方案, 进行整体的、综合的雷电防护, 才能有效减少雷害。

摘要:随着信息处理系统的电子化、设备的高度集成化的提高和数字技术的发展, 智能大厦综合布线纵横交错, 智能化大楼的网络系统对浪涌较为敏感, 电路的雷电承受能力进一步下降, 因而综合布线系统应具有更好的防雷性能。本文分析了雷电入侵智能大厦的方式、途径, 着重讨论了在智能大厦的综合布线系统方面如何采取防止雷害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智能大厦,防雷,综合布线系统,子系统

参考文献

[1] 徐超汉.智能化大厦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工程[M].西安: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6:2~3.

[2] 薛颂石.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12~16.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范文第6篇

(一) 网络结构文档

主要内容:网络逻辑拓扑结构图;网段关联图;网络设备配置图;IP地址分配表。

(二)网络布线文档

1.网络布线逻辑图 ;

2.网络布线工程图 ( 物理图);

3.测试报告(提供每一节点的接线图,长度、衰减、近端串扰和光纤测试数据);

4.配线架与信息插座对照表;

5.配线架与集线器接口对照表;

6.集线器与设备间的连接表;

7.光纤配线表。

(三)网络系统文档

1. 服务器文档,包括服务器硬件文档和服务器软件文档。

2. 网络设备文档。网络设备是指工作站、服务器、中继器、集线器、路由器、交换器、网桥、网卡等。

3. 网络应用软件文档。

4. 用户使用权限表。

二、综合布线工程的验收

(一)参与工程的验收人员

1. 工程双方单位的行政负责人;

2. 有关直管人员及项目主管;

3. 主要工程项目监理人员;

4. 施工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

5. 维护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

(二)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应遵循以下规定

1. 工程验收时,应按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内容进行。

2. 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安装、测试及验收必须遵守相应的技术标准、技术要求及国家标准。

3. 竣工验收项目内容和方法应按有关规范办理。

4. 施工操作规程应贯彻执行有关规范要求。

上一篇:西亚北非范文下一篇:小班新生家长会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