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泥娃娃范文

2023-10-24

大班泥娃娃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1、尝试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在比较6和7的分合方法过程中,发现数字越大分合的方法就越多。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初步知道6以内数的组成。

(材料准备)泥娃娃操作包人手一份、数字卡片若干、分合符号等

教学重点:理解数字越大分合的方法就越多。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的方法,知道6与7的不同分法

教学过程:

一、好玩的泥娃娃:复习6的组成

“在今天上课之前我先来和大家玩一个游戏好不好”(泥娃娃)

“现在请你们—边拍手边和我泥娃娃的一家的游戏:现在这里一共有6个泥娃娃,泥娃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姐姐和妹妹,比如我说:‘我有2个泥娃娃?’那你们就要说‘你缺4个泥娃娃。’听懂了吗?”

(听懂了)

“现在我先来请一个小朋友和我来玩玩看噢,有谁愿意上来先玩?”

“我有3个泥娃娃?”

(你缺3个泥娃娃)

“她说的对不对呀”

·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若干次。

小结:这个就是数泥娃娃家人的游戏,当我们数泥娃娃一家有几人的时候,我先说的泥娃娃数量和后面说的泥娃娃的数量加起来都要等于6,不能多也不能少。

二、泥娃娃分家家

1、看娃娃(集体)

·提问:“现在,请你们仔细的观察桌子上的泥娃娃们,他们看上去都一样吗?”

(不一样)

“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有的泥娃娃头上有帽子的)„„

“那么右边那栏的数字有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会出现分合符号?”

(最上面的数字7是代表总数,下面的数字加起来要等于上面的7)

“非常棒!那么最下面有一行小小的数字从1到7请你们猜猜它们又是什么意思呢?”

(给我们照样子看的)

·小结:原来在这张纸上的那么多泥娃娃有四种不同的特征,请你用彩色的水彩笔将特征一样的圈在一起,不一样特征的泥娃娃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圈起来,右边的数字,最上面的数字7是代表总数,下面的数字加起来要等于上面的7,最下面有一行小小的数字从1到7是给还不会写数字的小朋友可以照着样子学习写数字的。

2、操作(人手一份材料)

·独立操作:“现在就请你们根据泥娃娃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将自己分类的方法进行记录。”

教师观察与指导幼儿实际操作

·分享:“我请**先上来分享他的分法,看看大家和她一样吗?” 交流自己分合的方法,教师将幼儿分类种类一一展示。

·小结:原来6有5种分法,7有6种分合方法。(解决难点)

·比一比:

7、

6、5那种分合方法多,那种分合方法少。(解决重点)

“请你们想一想,

7、

6、5哪种分合的方法最多,哪种最少”

(7最多,5最少)

·小结:原来每个数字的分合方法的数量就是这个数字减一,比如7的分合方法有6种,那么6就有5种,5就有4种,以此类推。

三、我是泥娃娃

1、分组扮演泥娃娃

·分组:“请小朋友们7个人一组,找好朋友了手拉手站在原地不动,杨老师就看到你们准备好了

·讨论:“请你们每个小组都轻轻的讨论一下,共同商量一个特征来表达你们小组扮演的泥娃娃”(提醒幼儿要轻轻的,不能把自己小组的特征告诉其他小组)

2、游戏:我演你猜

·提问:“现在请准备好小组先上来表演泥娃娃的特征,让下面的孩子们猜,谁愿意先上来呀?”

·小结:原来这个游戏也有小窍门的,你们表演的泥娃娃动作特征越是明显,那么下面的小朋友就很快能够猜出来是几个不同的泥娃娃了

四、延伸

大班泥娃娃范文第2篇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教师要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寻找突破口,主动地、创造地处理教材,寓教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自主、自发的气氛中感悟和理解音乐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在欣赏《泥娃娃》一课中,从玩下功夫,让孩子把自己带来的橡皮泥辨别他们的颜色,然后想想看橡皮泥的玩法,除了用动词"捏"还可以用什么?充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令我惊奇的是他们开始摔泥,锤泥,切泥,揉泥……答案多得你都反应不过来,泥的可变性与柔软性被挖掘的淋漓尽致,用他们的一句话说:"要玩谁不会!"见到孩子们很快就进入状态,我就出示了×-××××××××××××节奏,看看谁编的动词好,节奏新的没人比,我绘声绘色,边撮边说,先来做个

接着欣赏《泥娃娃》,因为早已耳熟能详,很快就会哼唱,加上刚才创作出的十几条节奏,为歌曲拍手伴奏,孩子们惊奇的发现自己是优秀的,找到了许多乐趣,他们的创造意识开始萌生,当全体同学都喜欢用你想出的节奏拍手时,是不是特有成就感。放着音乐,利用起身边的小物体,如笔等,又快又好的做出各种形态的泥娃娃,不一定要像,可形态却要多,两边歌曲结束后,大家互相欣赏,有的是"S"型,有的是"T"型……简单、滑稽、可爱,最后,让孩子们边唱歌边摇头,把自己当作泥娃娃,8拍后定成一个泥娃娃的造型,感受音乐,表现好的同学还可以8拍离开位子走动后,定住,加入舞蹈造型的练习,更是笑料百出,可今天你是"丑小鸭",明天就一定会变成"白天鹅"。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孩子们在音乐中陶醉、创作才是最可贵的。

教师从学生的创作、演唱、表演、实践活动中,发现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使音乐学习形成良性的循环。音乐是美的,游戏是快乐的,让孩子们在美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创造更美的音乐奇迹!

大班泥娃娃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1、尝试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在比较6和7的分合方法过程中,发现数字越大分合的方法就越多。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初步知道6以内数的组成。

(材料准备)泥娃娃操作包人手一份、数字卡片若干、分合符号等

教学重点:理解数字越大分合的方法就越多。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的方法,知道6与7的不同分法

教学过程:

一、好玩的泥娃娃:复习6的组成

“在今天上课之前我先来和大家玩一个游戏好不好”(泥娃娃)

“现在请你们—边拍手边和我泥娃娃的一家的游戏:现在这里一共有6个泥娃娃,泥娃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姐姐和妹妹,比如我说:‘我有2个泥娃娃?’那你们就要说‘你缺4个泥娃娃。’听懂了吗?”

(听懂了)

“现在我先来请一个小朋友和我来玩玩看噢,有谁愿意上来先玩?”

“我有3个泥娃娃?”

(你缺3个泥娃娃)

“她说的对不对呀”

·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若干次。

小结:这个就是数泥娃娃家人的游戏,当我们数泥娃娃一家有几人的时候,我先说的泥娃娃数量和后面说的泥娃娃的数量加起来都要等于6,不能多也不能少。

二、泥娃娃分家家

1、看娃娃(集体)

·提问:“现在,请你们仔细的观察桌子上的泥娃娃们,他们看上去都一样吗?”

(不一样)

“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有的泥娃娃头上有帽子的)„„

“那么右边那栏的数字有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会出现分合符号?”

(最上面的数字7是代表总数,下面的数字加起来要等于上面的7)

“非常棒!那么最下面有一行小小的数字从1到7请你们猜猜它们又是什么意思呢?”

(给我们照样子看的)

·小结:原来在这张纸上的那么多泥娃娃有四种不同的特征,请你用彩色的水彩笔将特征一样的圈在一起,不一样特征的泥娃娃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圈起来,右边的数字,最上面的数字7是代表总数,下面的数字加起来要等于上面的7,最下面有一行小小的数字从1到7是给还不会写数字的小朋友可以照着样子学习写数字的。

2、操作(人手一份材料)

·独立操作:“现在就请你们根据泥娃娃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将自己分类的方法进行记录。”

教师观察与指导幼儿实际操作

·分享:“我请**先上来分享他的分法,看看大家和她一样吗?” 交流自己分合的方法,教师将幼儿分类种类一一展示。

·小结:原来6有5种分法,7有6种分合方法。(解决难点)

·比一比:

7、

6、5那种分合方法多,那种分合方法少。(解决重点)

“请你们想一想,

7、

6、5哪种分合的方法最多,哪种最少”

(7最多,5最少)

·小结:原来每个数字的分合方法的数量就是这个数字减一,比如7的分合方法有6种,那么6就有5种,5就有4种,以此类推。

三、我是泥娃娃

1、分组扮演泥娃娃

·分组:“请小朋友们7个人一组,找好朋友了手拉手站在原地不动,杨老师就看到你们准备好了

·讨论:“请你们每个小组都轻轻的讨论一下,共同商量一个特征来表达你们小组扮演的泥娃娃”(提醒幼儿要轻轻的,不能把自己小组的特征告诉其他小组)

2、游戏:我演你猜

·提问:“现在请准备好小组先上来表演泥娃娃的特征,让下面的孩子们猜,谁愿意先上来呀?”

·小结:原来这个游戏也有小窍门的,你们表演的泥娃娃动作特征越是明显,那么下面的小朋友就很快能够猜出来是几个不同的泥娃娃了

四、延伸

大班泥娃娃范文第4篇

《乌塔》这篇课文,作者去罗马旅游,然后在罗马的青年旅馆看到了一个小姑娘,然后在小姑娘和作者愉快的交谈中,作者了解到这个小姑娘名字叫乌塔,乌塔在利用暑假的时间来游览欧洲,作者也了解到乌塔用3年的时间里帮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利用周末陪小朋友玩来咱下了旅游所需的金钱。

我想到了乌塔利用3年的时间精心策划了本次旅游,说明乌塔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作者把自己与乌塔对比,“筋疲力尽”“睡得正香”充分的表现了乌塔的时间安排的非常好。我想到了中国的大部分家长对孩子都充分的利用了一句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而外国的家长们从小就让孩子学会自己生活,互相尊重对方的利益。还有大部分像乌塔这么大年龄的人根本连家中的门槛也迈不过去。而乌塔却已经游览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还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得去希腊。还有乌塔的主动和人聊天,主动提出问题,反驳别人的话,这主动交流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而自强自立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

上一篇:边缘性人格范文下一篇:地理教学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