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高中地理论文范文

2024-07-15

生活化高中地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初中地理是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初级阶段,要求学生对地理的基础内容有充分深入的理解,摆脱传统死记硬背的生硬教学模式。同时此阶段是学生学习观和学习习惯成型阶段,初中地理课堂必需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端正地理学习习惯,为日后深入学习,全面掌握地理知识作铺垫。生活化教学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常用教学方法,通过生活案例生动地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地理知识,理顺学习思维,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育效率。通过研究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应用方法,可以为打造地理高效课堂提供指导。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学习地理知识,既需要牢牢记忆理论知识,又需要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对庞大的地理知识融会贯通。生活无处不地理,小至天气变化,大至学生居住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到处蕴含地理知识。初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由于社会阅历和经验不足,对理论知识难以理解,而生活化教学则利用学生常见的生活事件联系地理理论,提升学生的理解力。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让学生挖掘地理的趣味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地理,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参与度。

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并不只是为了提高地理考试成绩,教育部门在新课改中提出过,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要将地理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平时的生活中,还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直观的学习记忆,有利于初中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初中学生由于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地理考试在中考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地理学科一直是学生和教师所重点关注的学科。教师和家长也很重视学生在地理考试中的成绩。由于家长和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在初中地理考试中的成绩,这样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据调查显示,在初中学习阶段,地理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由于考试的壓力以及家长和教师的过分关注,学生需要长时间反复的学习同一门功课。长时间下来,会使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产生疲劳心理,还会影响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一旦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失去积极性,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被课堂学习和补课所占据,初中学生几乎没有闲暇时间,初中生长时间的进行学习和补课,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一旦学生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有所下降,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初中学生由于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二.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社会热点和学生兴趣点作为生活化教学的载体

生活化教学应用的目的之一是提升学生对地理课堂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社会热点和学生兴趣点,以个人兴趣带动学生对地理课堂的兴趣。例如在南方地理课堂可以借助台风的例子分析台风的成因,北方地理课堂则可以通过寒潮来打开地理学生的学习思路,引发学生思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初中学生的兴趣广泛甚至全球化延伸,例如日本富士山、非洲大裂谷等,以著名的自然风貌经典为教学载体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延伸,让学生主动思考。

(2)实现翻转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

翻转课堂是指颠倒教师和学生的主次地位,将课堂教育转到课外学习,让学生主动在课外探究地理知识。初中地理教师可提倡学生课外留意生活,挖掘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例如植物向阳生长可以判断方位,从水流方向能够判断地质高低等,以此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初中地理课堂用于对学生生活化的案例作总结,补充学生片面知识,端正学生的错误理解,用学生自己挖掘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创设贯穿整堂课的生活化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一定的教学工具创设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和分析初中地理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创设贯穿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4)运用多媒体教学,拓宽生活实例和学生见识

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提升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效率。借助网络的便利性和素材的丰富性,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通俗易懂的生活化素材。例如英国贝尔·格里尔斯的《荒野求生》冒险类节目,通过播放贝尔野外求生的过程中利用到地理知识的片段,能够让学生加深记忆。例如贝尔通过地质和植被情况寻找水源和食物等,让学生在好奇心和惊叹感的驱使下探寻地理知识的兴趣。

结束语:初中地理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是教学体制改革下的重要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认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改进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中的应用[J].刘学.中国校外教育.2015(16):104.

[2] 实现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朱文亚.新课程(中学).2014(12):142.

[3] 汲生活之源,绽课堂之花——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思考[J].吴鹏.考试周刊.2014(73):125.

[4] 陈慈颖.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探讨——以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季风气候显著》一节为例[J].才智.2011(25):161-163.

(作者单位:安徽省望江县实验学校开发区分校)

生活化高中地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地理课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地理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到不枯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利用地理图像教学可以做到这一点。本文主要探讨地理图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地理图 像高中地理 教学 运用

对于高中地理部分,其图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为分布图,有明显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差异的图像,包括政区、地形图、河流分布图、农业分布图、工业分布图、交通、资源分布图、人口民族分布图等,这种图像在高中地理所占的比重最大。第二类是表示地理事项发展变化过程和特点的图像,如气温实现发展变化过程的特点的图像,如气温曲线图、江水柱状图、人口增长统计图、地球运动图等。第三类为景观图、漫画图,另外还有统计图、剖面图、扇形图等。

那么,怎样阅读理解不同类型图像给我们的信息呢?这是地理图像教学的重要环节。心理学认为: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地理思维能力是高中地理学科能力的核心。通过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许多丰富的地理知识,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地理观察、地理记忆和地理想象能力,进一步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

1 图像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1)通过分布图的教学,使学生熟练运用地图这个工具,研究分析地理事项,从而达到牢固掌握地理知识的目的。地理分布在高中地理新教材中数量是最多的,他们用不同的符号、颜色在地图上表示出各类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学生“看”和“析”。“看”,首先强调分布图的名称。其次是熟悉图例,图例是图像内容的语言,它可使学生明确图上的符号、代号、注记和比例关系等内容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另外还要辨别方位。最后按照教学内容的要求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去观察手中的图册或挂图,然后结合地图用语言描述出来。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读图能力进一步得到培养。

“析”,学生在观察获得的地理信息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学会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的联系,并将所获得的信息通过大脑进行思维加工和处理,以达到明晰一些与地理事项有关的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如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教学中,让学生仔细阅读植被分布图,了解植被的空间分布特点,然后置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通过观察内蒙古的轮廓、地理位置,联系学过的有关知识,得出结论:自东向西,离海的距离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所以植被的分布自东向西为:森林、草原、荒漠。

(2)运用曲线图和柱状图,培养学生辩证的发展观,使学生掌握地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这两种图像主要是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首先找出一年中气温最高月份和最低月份及其数值。其次,从图上读出气温最高月份及其数值。其次,从图上读出气温最高月份与气温最低月份相差的数值。最后,利用所学知识和已知条件,判断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如十几个地点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可在上述一般了解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几个点气温分布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做出判断和结论。柱状图类似曲线图,因为柱状图可以看做是曲线图的变形或简化。例如:读北京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首先让学生找出一月份气温最低,并且低于零度,以此判断北京处在温带;七月份气温最高接近30€癈 ,再观察降水也集中在七八月份,由此判断本地雨热同期;再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学生就可以判断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3)运用景观图,使学生对地理知识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景观图是表示各种自然、人文或经济景物的照片或画面(包括彩色照片、画片和黑白素描画片)。它能把学生难以见到的地理景观生动形象地显现在面前,由于地理环境的广袤性和复杂性,有许多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学生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例如:生活在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学生,难以直接感知热带沙漠、戈壁的景观,因而不易理解风沙地貌的特点和成因;而内陆地区的学生又难以直接感知大海的景象,因而不因理解潮汐、洋流等海洋方面的知识。这些单靠口讲和地图是难以形成地理事物的观念和概念的。这是若借用课本景观图,展示不同地区的景观特色,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直观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打下了基础。

2 把识图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识图是地理教学的一种手段,一定要与课堂的教学环节紧紧相扣,随时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其劳逸结合,达到预想的效果。

2.1利用精彩的引导吸引学生

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导入一定要精彩,最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不时带给学生惊喜,让其提高学习的热情。例如,常规的教学是教师说教引入,可以用一些有趣的例子,但多媒体引入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用学生熟悉的电影,动画等新颖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这种引入方式的效果更为显著,学生整堂课的学习热情更高,也增加了一些现代气息。

2.2注意知识的关联环环相扣

如何做到一节课下来学生都能紧跟,一定要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在讲授过程中,注重各知识点的关联性,多方联系,建立思维线索,起到环环相扣的作用,目的是使思路顺畅,易于理解。同时好的知识也要通过各种启发,引导手段让学生吸收理解。因此,让学生思潮起伏是一个维持其兴趣,保持其学习热情,培养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方法。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能够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有很多,如:讲授法,启发法,直观法,逻辑法,复习法,考核法等,重要的是如何灵活、准确地加以运用以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2.3灵活多变,活学活用

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拘于某一种定势,要灵活多变,可以在教学中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课堂上尽可能解决学生的一些合理要求,并对不合理意见做以纠正。例如,可以根据学生争论的话题,随堂设置一些小型议论,让其各抒己见,探索结果等,但不要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这种灵活多变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热情,努力把知识转变为自身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质。

总之,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像系统,其操作程序、思路和方法各个不同,作为教师不但要灵活运用地理图像系统教学,保证充分体现地理课堂教学的“地理性”,而且要引导学生读懂地图语言,开展全方位地理图像思维能力的形成训练。这样,以图激趣,以图启智,以图感美,以图育德,才能进一步提高初高中生运用地理图像系统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文.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1.

[2] 刘晓童,郭英兵.新课程下情感因素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艺术,2006.1.

[3] 李广水.试论地理课堂教学的评课艺术[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3.10.

生活化高中地理论文范文第3篇

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活动联系起来。营造“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生活化”的探究式提问,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精心设计“生活化”的教学过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只是教与学的工具,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要把生活引进课堂教学,教师除了自身解读教材外,还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组织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这样的课堂场景有利于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专注投入,更能使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社会生活中的新闻热点和重大事件、国内外地理趣闻以及发生在身边的生活趣事等都是可以采用的材料。例如,5·12汶川地震、日全食、中东战事与资源的关系、大小颠倒的孪生姐妹与日界线等,都可以与相关的地理教学内容相结合。

二、创设“生活化”的探究式问题,突破教学难点、重点

在地理课程中,有一些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如果仅是教师单纯地讲解,往往显得很枯燥,学生也难真正理解掌握。如果教师能够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按照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设计系列问题将学生已有的经验类比延伸、层层深入,便能使学生从具体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入手,较好地化解教学中的难点。人教版必修1的自然地理部分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和难点,若能突破这些重点和难点,将对学生信心的树立有很重要的影响。如在第一单元《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中,笔者通过设计连云港、上海、北京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测定、三地太阳能热水器仰角的调整、为充分采光三地楼间距的计算等探究性活动,变枯燥为有趣,变抽象为具体。

三、进行“生活化”的技能训练,做到学以致用

地理基本技能是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所必需的一种能力,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地理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地理基本技能的训练也可以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述来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体现了“动中有学”“玩中有学”的思想。在复习地图知识时,笔者对学生进行了绘图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将自己所在的学校绘成一幅地图,要求让别人能够通过看图了解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操场的分布。几分钟后,他们画的图是五花八门,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还有美术写生图。笔者把学生画的图一一展示给他们,并分别给予一些肯定的评价,同时指出每一幅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向他们讲解绘图的基本要素和绘图时应注意的问题。要求学生听了讲解后再重新绘出比较规范的校舍分布图。这样借助学生自己的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此让他们体验挫折、享受成功。没有让他们死记硬背绘图的基本要素,而是让他们绘过两幅图之后,关于地图的基本知识,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够熟记于心、运用自如了。

四、多渠道渗透“生活化”的地理知识,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

1.利用现代化的大众传媒,发掘课外教学资源。

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不只蕴藏在地理课本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生活渠道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如订阅各种与地理有关的报刊杂志,用活、用好学校的图书馆。有条件的可以正确引导学生上网,从网上及时、大量地获取有关地理知识。电视节目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地理资源。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开心辞典》《幸运52》《探索与发现》《人与自然》等,都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地理知识。

教学必须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本知识向生活知识拓展,使教学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这也正符合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如果放弃身边丰富的教学资源而照本宣科,那应该是舍本逐末,必然达不到“有用”。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寻求多种支持,也是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许多家长到过“新马泰”、韩国、欧洲旅游,教师在征得家长的同意后,把他们请进课堂,讲述或展示(如照片)他们的所见所闻。这样比教师依据地图和课本直接讲授更具有说服力。

2.开展实践活动。

应用是学习的目的,是靠实践来完成的,学校教育必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把课本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在实践中的用处,从而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如:通过开展“环保生活大行动”的承诺签名活动,通过阅读著名环保人士廖小义的文章《另一种生活是可能的》,让他们认识到一般人对环境保护也可以做很多事。

总之,以生活的理念进行地理教学,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更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G]

生活化高中地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高中教师在对學生进行地理教学时,要通过泰宁县的乡土地理,坚持做到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巩固地理知识,提升高中学生学习能力这几大关键方面,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乡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在当今社会中,许多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地理的研究和探讨,对地理的探究不仅能够在社会发展的方面起到推动的作用,而且在地质监测方面也起到关键作用。

一、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不断改革发展的当下,培养高中学生心中的地理核心素养是指:让高中学生完全理解探索地理的重要性,以及对地理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的问题和应用到的方法。高中是学生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时期,为培养出我国地理领域高端人才必须保证学生在高中阶段养成较完善的地理核心素养。泰宁县处于西北的山区领域,地理结构复杂同时拥有较复杂的地域文化,这就为地理老师提供了较好的案例,为了培养高中学生完善的地理核心素养,可以通过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方法。

例如,地理老师在给高中学生上地理课的时候可以针对泰宁县具备的气候条件对学生进行普及,比如,泰宁县的降水量较大,富有的大多都是河流地貌,地理老师在给高中学生讲到“河流地貌的发育”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当今拥有的多媒体设备给高中学生播放有关泰宁县的河流的小视频。通过为高中生播放视频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应为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学生通过观看小视频能够缓解压力,提高他们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还会产生自豪感,让他们意识到中国地理的壮观。等观看视频结束之后,地理老师可以提出一个让学生进行探讨的问题,比如“视频上急促流淌的河流是怎样形成的?”,老师通过提出问题让高中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终各小组解释出小组观点。通过小组讨论能够提高论点的准确性同时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同学感情,最终还能够提高中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

二、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

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更会令人刻骨铭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也是如此,老师在课堂上只是以口头的形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不能够足以帮助高中学生学好地理这门学科的,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老师应当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过程中,加强课堂自主探究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应当提升地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保证学生能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学习,让高中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得到感悟真正的理解 地理知识内涵的真谛。通过将泰宁县乡土的例子引入到高中地理课堂中,能够保住学生从实际除法对地理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开拓学生的地理思维逻辑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帮助高中的学生通过课上学习到的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关于地理的问题。

例如,在高中地理知识面中,关于“锋面”的模块是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那么作为高中地理老师应当改变教学方法,比如,在给高中学生讲述到“锋面与天气”的时候,由于学生对其概念难以理解,老师可以课前让学生们针对泰宁县最近几天的天气变化,并且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关于泰宁县天气变化折线图,并且保证能够用准确的专业术语进行讲解,在课上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学生关于“锋面与天气”难点的讲解,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多观察学生的神态,加以判断学生能否真正明白,通过加强地理老师和学生们的沟通,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地理老师在讲述到“处于地理方向考虑,在河流上构建大坝是否合理?”,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们提供泰宁县的金溪相关资料,让学生们对此进行探讨,这样能够降低地理老师讲课的难度,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并且有效的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更有利于开拓高中学生的地理思维。

三、巩固地理知识,提升高中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需要不断巩固的,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显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之后前几天是最需要进行巩固复习的,关于地理知识的学习,设计到地理的知识一般较抽象化,高中地理更是如此,高中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可能不能完全知识的含义,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很容易忘记,那么老师应当对高中生进行地理方面的训练,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同时完成对知识的巩固,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地理老师将有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知识全部讲解完毕之后,可以通过让学生做相关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比如,“请各位学生讲述一下关于泰宁县的地理环境以及它的整体性”,学生通过对这道题的分析能够了解到泰宁县的乡土地理知识,同时还能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进行复习,加深地理知识在高中学生心中的印象。地理老师在关于“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讲解完毕之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一场谈论会,谈论的中心点是“泰宁县的周围环境对周边的区域的发展的影响”,学生进行课上讨论,能够帮助学生回忆老师在课上给他们讲解有关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知识点,提高他们的学习和沟通的能力,通过对泰宁县乡土知识的普及,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打造全方面性的人才。

综上所述,在现代高中地理教学的大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时,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加强他们自身的地理素养,以此在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让学生的高中地理学习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  郭华娟.地理课堂教学方式探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肖伟波,杨自娟.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26):10.

生活化高中地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比较法能够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很有帮助,对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思维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根据作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地理课堂对比教学方法。

【关键词】比较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高中地理课上的教学方式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教学实践证明:将比较法融入到高中地理的学习当中去,通过相似知识点之间的比较,从而发现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很有帮助,对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思维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根据作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地理课堂对比教学方法。

一、通过概念比较,强化学生理解

在高中的地理课本中有一些学生理解比较困难以及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天气”“气候”这两个词语,看似相似,而且在教材中也没有给出这两个词语的准确解释,这就使得学生在使用这两个词的时候,容易出现概念不清的低级错误,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将这一类看似相似、容易混淆的概念单独拎出来,着重讲解,并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一类概念,并能够正确的使用。

二、通过图形比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利用图片教学,能够使得知识点更加形象具体,让学生对某一种地理现象的理解更加深刻。在地理课堂上,老师可以制作课件借助教师中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与所讲知识点相关的一些图表,使得这些与地理有关的现象能够更加形象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调动起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比如,在讲解到农业的有关的知识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利用书中给出的插图“泰国湄南河水稻种植图”与“澳大利亚牧场的水稻种植图”,让学生将两张图就行对比,通过对比中发现不同类型的农业种植方式,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也强化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当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学,通过给学生播放与不同农业种植类型的小视频,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改善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也可以强学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本节课结束以前,老师还要对本节课上学生的思考和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并给出教学上的结论:澳大利亚畜牧与发展的优势归结于亚热带草原气候的地理位置因素。然而,通过这些直观的图片或者视频的演示,能够让学生根据澳大利亚以及湄南河的地理形态等进行详细的对比,还可以结合相关的气候、水文等因素进行思考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同类事物的比较,进行深入分析

在地理教学中,讲解了一定的课程章节以后,教学要能够将这些所讲过知识进行宏观的规划,将类型相似的知识点或者相关的地理现象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以及深入的分析。在这种横向比较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点有效的结合起来的同时,还能够更加清晰的看到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异同之处,同时将这些发现与学习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相讨论,进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隐形和理解,提升了学习的质量。比如,在间隔开“北美大陆东岸温带气候”这一章节的时候,让学生与之前所讲过的“亚欧大陆东岸温带气候”进行比较分析,在经过自己的思考之后,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同时在交流的同时还要进行总结,在他讨论结束以后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最后,综合各小组的意见以及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得出结论:对于北美大陆而言,由于其不太明显的热力性质,而使得该区域的季风气候特征不明显,然而这与亚欧大陆东岸的气候特征存在差异,因此认为北美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将前后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衔接对比,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巩固和掌握。

四、通过不同专题之间的比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宏观理解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进行知识复习的时候,采用专题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能够再战一定的高度,高屋建瓴的看待所学过的知识点,能够加深学深对宏观知识框架脉络的掌握,使得所学知识的更加的条理和系统。比如,在讲到复习“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的地理形态”时,可以让学生制作一张表格,分条目将这三个大洲的地形特征写好,然后在进行对比分析,找到三者之间的异同之处,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对于北美洲,由于东部为低缓的高低,中部为平原,而西部为山脉,所以认为其地形为纵列带式的;而对于南美洲而言,东部为平原,中部为高原,而西部为山脉;大洋洲的地形则是其附近的大雨分布较多,且面面小,平均海拔高度为七大洲中最低。这样的专题比较,将同类型的知识点放在一起对比,能够提升学习对所学知识认识的高度,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框架,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宏观理解。

五、通过综合比较,帮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将综合比较运用于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综合比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能够所学的知识结构认识更加清晰明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和水平。比如在讲解“农业类型”这一章节结束之后,老师可以要求根据所讲的知识,对商品谷物农业、畜牧业以及混合农业进行对比,并且从气候、地理形态、水文等方面来分析,这样的综合知识比较。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同时通过这种综合性的比较练习,让整个“农业类型”的知识体系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知识脉络的梳理大有裨益。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驱动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方式在进行积极发展和变化,而教学实践证明,将对比法引入到地理课堂是提高课堂灵活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这种教学方法,并且在教學实际中,将其有效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朱菁.运用地理比较法实施有效高中地理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3:31.

[2]庄楚金.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地理教育,2012,9:52-53.

[3]舒心.比较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4.

生活化高中地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知识;生活;课堂教学

一、地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地理学是关于地球与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地理学作为一个学科可以粗略分为两个较小的领域:人文地理学及自然地理学。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要与自然环境打交道,人类要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自然环境反过来又要对人类的生活带来各方面的影响。人类社会中的人口、文化、经济、人类的交往都离不开地理知识。所以生活中时时有地理,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

二、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在教学引入中的运用

地理课堂导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显得非常关键。好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习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为新课教学起到较好的铺垫作用。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过程顺利开展,为提高教学质量上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地理有关的实物导入新课的学习,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运用,这里举几个例子:

(1)从“谈天气”导入天气的教学。通过与同学们谈论“今天的天气”,引导同学们畅所欲言,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活跃了气氛,调动了课堂积极性,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类似的还有“气温”“降水”的学习。

(2)用实物引入课堂教学。比如“地球仪”“地图”这些章节的学习,都可以利用展示这些生活中的物品从而引入课堂教学,讲“等高线”时通过等高线模型引入课堂教学等都是较好的方法。

(3)通过新闻、实事等视频或报纸(最好是视频)引入新课。比如在学习“中东地区”时,通过电视或者网络点播关于中东地区的热点新闻,引导学生思考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使学生对这一地区产生积极了解的欲望。类似的例子还比如从希腊债务危机引入欧元区再引入欧盟的学习等等。

2、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在新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地理知识,也可以把它和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更能理解知识点。这种运用在教材里也重点进行了体现,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补充。常见的也举几个例子:

(1)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材中在讲到亚洲的自然环境时,通过插图介绍了东南亚民居、南亚孟加拉民居、北亚民居、西亚民居等等。在中国地理中介绍了四大地理区域代表性的民居,碉房、蒙古包、窑洞、高脚屋等,无一不反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这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当地传统民居特点,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也是乡土地理教育教学的一个内容。

(2)自然灾害。当今世界,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各类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几乎每天都有报道。在学习到相关地理知识时,结合新闻报道,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危机意识都是很有好处的。比如“东方之星”沉船事件这一热点事件中涉及到的自然灾害如暴雨、龙卷风。又比如汶川大地震、三峡水库库区的滑坡等。这样的例子只需要教师多关心新闻和时事,就不难发现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事例。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影响本地的主要自然灾害,以及在灾害来临时应该采取哪些必要的避灾措施等等,做到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不排除个别学生深入研究了解的可能,为培养优秀学生播下火种。

(3)日常生活与地理。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地理的关系密切,除去民居前面已经说过以外,服饰的传统布料(丝绸、棉布、皮)、款式(如藏袍),主食的构成,交通工具的选择等都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出门在外,气象知识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

(4)以加深对其他学科的理解。比如:诗词中的地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生物中的地理-----物种的分布,音乐中的地理----长江之歌歌词,体育中的地理----NBA球队名称缘由,经济中的地理------人民币图案,军事中的地理-----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其他不胜枚举。

3、在课后巩固反思中的运用

在学生的课后巩固中,可以利用地理知识,设计一些情境分析,把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假设选择野外宿营地,应该如何选择,要考虑哪些地理上的影响因素?设计一次旅游过程,包括旅游路线的选择,随身物品的携带(比如到青藏高原需要准备防晒霜、墨镜、急救药品等等),并考虑旅途注意事项等。并思考这样选择的原因。

三、学好地理知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地理知识能够解答我们生活中的很多自然现象,因此,学好地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使人类更好地生活。学好地理,了解地理知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规划生活,甚至在灾难来临时临危不乱,可以更从容地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学好地理是为为了生活,为了更好地生活。

(上接第232页)方法的参透。

总之,小学数学复习课要真正上好、上出实效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在实际中摸索,根据本班实际,因材施教,灵活选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复习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既发展智力,又提高能力,使复习课真正提高教学效率,获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窦春梅.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基本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6)

[2] 鲍华锋.多媒体教学下的数学复习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4)

[3] 张苗苗.古韵新味——浅析数学复习课的新观点[J].学周刊.2011(31)

[4] 张 伟.浅谈多姿多彩的数学复习课[J].才智.2013(19)

上一篇:数学新理念转变论文范文下一篇:诗史王夫之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