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论文范文

2023-09-21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当今高中数学教育中,很多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能力不够强,不能很好地理解题目的思想。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无法把握题目的主导思想。本文在这里提出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其实很多数学题目都能用图形来表达,这样一来,整个题目被图形表达的更为生动形象,学生也能更清楚地了解题目的信息,为解题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这就需要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入这种数形结合来解题的思想,希望本文能给广大高中数学教师一些教学经验的借鉴。

关键词:数形结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解题能力;自主探究

由于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只注重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而不注重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导致现在许多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严重不足,学生仅仅只是跟随老师的脚步在学习,根本不能脱离老师自己去研究问题。本文探讨的数形结合解题思想是一种非常适用于高中数学学习的学习思想,掌握这种解题思想,能让学生在解题中变得事半功倍,最快地解出题目。同时,让学生掌握这种思想,还能极大地提高學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画出用来表达题目思想的图形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 引导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高中数学中,大量的知识概念和公式是最让学生头疼的地方,但是这些知识概念和公式同时也是高中数学学习中最基础的部分,要想学好数学,首先就得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概念和数学公式,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去完成解题。在过去的传统教育模式下,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背诵这些知识概念和数学公式,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不仅教学效果差,学生实际学到的知识也非常少。同时这样机械的学习方式也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学生在这样一种特别枯燥的学习方式中也会渐渐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法提高。在这时,如果老师使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那么情况就会大大改观。数学中许多的知识概念都能使用相应的图形符号来表示,用图形符号来表达知识概念,能够让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概念变得更为直观,学生也能更容易地理解与运用。同时运用图形来讲解知识,也能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每一个知识概念,并准确地记忆。比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双曲线”这一章节,许多学生对于双曲线的变化规律都不能很好的掌握。这时,如果教师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讲解,那么这一难题非常轻易就解决了。将双曲线用图形画出来,学生便能很轻易地看到双曲线的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二、 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非常的重要,积极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更为专注。由于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许多学生丧失了对于学习的兴趣,只知道跟随老师的脚步走,根本没有自己的学习意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去用图形表达题目思想,让学生自己去参与到对于一个题目的研究,这时,学生在自己动手参与研究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能大大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三、 注重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

当代我国学生的短板就在于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比较好,但是对于知识实际运用的能力特别低。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只是会解答课堂上曾经出现过的一些题型,对于一个全新的题型,我们的学生就无从下手了。这也是因为一些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当教师第一次将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入课堂教学时,很多学生可能在第一次接触时不能很好的掌握运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同时将数形结合的过程示范给学生看。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形结合这一思想,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并且熟练的运用知识。在将知识转变为图形的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会逐渐加深,并且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该怎样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就会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

四、 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解题是整个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目的,学习知识概念和数学公式这些基础知识都是为了最终一个目标完成解题。由于很多题目的思路不好把握,题目主旨不是十分明显,很多学生对于一些难题的解决能力较低。数形结合这一思想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运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将整个题目转化成图形的模式,这其中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十分明确,整个题目的思路也就显而易见,解题的方法便也信手拈来了。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题,能大大提高学生解题的效率,对于一些复杂的题目,运用数形结合这一解题思想还能帮助学生大大提高最后解题的准确性。比如这道例题“已知x23>x35,则x的范围为。”将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3得到一个新的不等式,然后将两边各看作一个函数,画出它们的图象就会很容易得到答案。

五、 总结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十分有效的。教师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能够帮助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并掌握知识概念和数学公式这些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的运用能力,并且在运用数形结合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对于题目思路的把握能力都会得到明显提升。总之,将数形结合的思想运用进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自身学习中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傅海伦.中学数学课堂落实素质培养教学改革实验设计[J].教学与管理,2001(1).

[2]刘哲.谈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师备课问题[J].教育探索,2005(1).

[3]周根龙.试论数学教学反思[J].数学教育学报,2003(1).

[4]章建跃.对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认识[J].数学教育学报,2003(3).

作者简介:许准华,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康桥学校。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第2篇

情感是生命的依托,失去了情感,历史教学将永远失去生命。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前提——尊重、平等与自由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放弃权威观念,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会消除畏惧心理,乐于参与教学过程,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释放出自己的个性,闪现出不同凡响的智慧火花。例如,在有关“鸦片战争”内容的教学中,我课前让学生按照兴趣和特长组成“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损失调查委员会”,下设政治、经济、国土资源、文物古迹四个调查小组,并以组为单位,用自己的方法去调查,等下次上课时用自己的方式呈现调查结果。在关于此内容教学的课堂上,各组通过小品、歌曲、朗诵、绘画等多种形式展现调查结果,其他同学则参与评说。在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了、说起来了、唱起来了、画起来了。平等,会产生亲和力;尊重,能够激发出创造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的历史课堂成了师生自由放飞心灵、进行“幻想旅行”的场所。

二、关键——体验、认知和感悟

学生获得思想情感的关键途径,是其作为一个真实的生命体在活生生的世界中积极地体验、认知和感悟。

1 开发课程资源,搭建体验、认知和感悟的平台。

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科书、图书等物质资源,又包括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课程实施、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以前我们普遍认为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参考书,教师的任务就是教教科书、传授课本知识。其实不然,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要积极利用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各种资源,为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服务,为学生思想情感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搭建平台。

(1)从人性的角度展示真实而鲜活的历史。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指出:“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中的体验。”真实、有情感的历史是最能够打动人心的,也是最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我们要把最能体现人性光辉的鲜活素材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认知和感悟历史,而不是用空泛的道德条目去说教、去灌输。

(2)营造特殊的情感教育环境,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正如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国历史精神》中说:“历史便是人生……历史就是我们的生命。”那么,我们生命中的真善美、假恶丑也一样要呈现在历史舞台上。在历史课堂上,教师扮演的角色仅仅是一个引路人,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学生搭好表演的舞台、建好宣泄情感的驿站,“把真善美、假恶丑的原貌摆出来,让学生看个清楚”。

(3)开发、利用文学艺术作品传递情感。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讲到文学艺术章节的内容往往只强调当时的社会背景,而忽视了其中的人文内涵。其实,文学艺术展示了人类普遍的爱。一个感情麻木的人是创作不出好作品的。在教学中理性地诠释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观,能促使学生深刻理解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炽热的人文关怀、崇高的社会理想和对艺术真谛的执着追求。把学生带入文学艺术的殿堂,使其感知具体美的事物,受到健康情感的陶冶,从而让他们有志于追求高尚与健康的生活情趣。

(4)挖掘历史和现实紧密联系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生活性。当今社会的经济、政治、民族、外交、文化、宗教等关系盘根错节,可以在历史研究中找到其渊源、联系。但教材往往枯燥、没有情节,不能触动人的心灵。因此我们教师应精心组织内容,用恰当的方式呈现,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给学生提供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社会、感悟人生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比较、理解,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优秀品德的人。

2 活动与交往——体验、认知和感悟的重要途径。

人的良好情感是在童年与少年时与自然、人们交往过程中实现的心灵沟通与思想碰撞。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是学生体验、认知和感悟的有效途径。

在探究性、合作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通过课程资源形成情感交流与对话,能增强师生对“历史”、对“他人”的认知和理解,达成学生与教师的双向发展。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以声传情、以情动情,让学生真切体验、认知和感悟历史的真谛。互动交流能激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宽容;互动交流本身就是学生思想品德、个性、合作精神等培养与形成的土壤。

3 爱国主义、人文精神、开放的世界意识——体验、认知和感悟的主要内容。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部分。因此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以及由此升华的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人生理想。历史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意识。

三、归宿——思想情感升华并内化为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思想情感对意志产生激励作用,意志品质能更好地调控自己的情感,并转化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若能如此形成良性循环,那么历史情感教育的质量就提高了,目标也达到了。历史学科的价值观教育不是告诉,而是熏陶、感染、震撼和提升,在历史的价值观启迪中修正、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信念,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此可见,思想情感教育的关键是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因为只有和学生的人格成长、行为习惯相连接,才能够触动灵魂,逐渐内化并转化为指导他们行为的准则,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才是历史教学思想情感教育的最终归宿。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创设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用心感悟和体验历史,使其思想情感升华、内化为信念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作为社会公民的素养和内涵。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第3篇

2、浅谈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

3、润物无声,悄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寄宿制艺术类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困惑探析

5、高中生青春期恋爱与性心理探讨

6、高中生日常学习中复原力的培养探究

7、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8、浅谈农村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9、探索解决高中生吃外卖问题的有效途径

10、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刍探

11、高中生考试焦虑与社会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12、人性化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3、高中班主任的柔性管理措施的分析

14、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15、高中政治教学中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路径探索

16、浅述分组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7、高中生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

18、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9、强化情感教育,拓展高中语文教学

20、高中生完美主义人格特质、自尊、学业拖延的调查研究

21、关于孝心服务文化建设的探讨

22、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研究

23、由思维发展及其特点展开对高中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探讨

24、高中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25、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6、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效性探究

27、高中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方法改革

28、基于班主任视角对学生逆反心理疏导策略研究

29、高中生消费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

30、论心理健康教育对高中生良好行为的塑造

31、探究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策略

32、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33、家庭经济因素对高中生行为动机的影响

34、论音乐教育在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影响

35、德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36、让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成长

37、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38、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39、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40、高中班主任工作中构建“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策略

4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高中生德育工作

42、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43、论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44、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学的目标

45、高中生分段式心理疏导研究

46、试析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47、新形势下民族地区高中家校合作有效性研究

48、浅谈高中生心理资本的开发策略

49、“唤醒 合作 发展”模式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实施策略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社会责任感是当今高中生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摆在所有从业人员面前的一项新课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学 高中学生 社会责任感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社会责任感为前提的的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国家发展的要求。正确引领学生意识领域,统一公民思想。也正因为学生只有具备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会在未来社会的建设中出自己的一份力。高中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建设的下一代,其社会责任感与否直接体现了国家综合素质的强弱。“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当代高中生的思想现状

当代高中生的成长阶段正处于国家思想逐步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市场和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手机、互联网、IPAD等移动终端蓬勃发展。虽然学生群体的主流思想依旧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局面,但在外界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也有一部分学生对社会产生信任危机,出现政治信仰迷茫、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精神淡化、价值观扭曲、心理脆弱、社会责任感缺失等一系列不和谐现象。这些问题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带来很大难题,教师如何在新时期如何做好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其方式方法独显重要性。笔者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基于课堂问卷发现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工作的新问题

根据问卷统计,某班级60%左右的高中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教育意义不大,30%偶的高中生认为思想政治课课堂气氛不活跃,只有10%左右的学生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对未来就业有一定帮助。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提供了更多选择。学生泡在互联网上所花费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时间。互联网始终是把双刃剑,既调动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想象力,开阔了学生眼界,也同时影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铺天盖地的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青春期特有的接受力使得学生对于好坏与否缺乏辨别,学生对国家政策方针产生一定程度误解,从而导致学生群体产生政治信仰危机。加上经济与市场全球化,文化与就业选择多样性充斥着人们的视野。新时期对高中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工作提出挑战世界多极化的规则,全球文化相互渗透融合,东西方思想激烈碰撞。国内社会组织结构也日趋多样化,物质欲望与就业形式冲击着传统高中的思政课教育。高中学生思想随之波动,追求独立性、差异性、多变性现象越发明显,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不平衡心理也致使九零后高中生群体出现价值取向的偏差。

三、基于问卷结果谈加强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措施

(一)集体与个体相结合教育

教师要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充分利用集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大限度地提升管理效率。例如,主题班会、大型活动等人员集中地就是一个不错的平台,通过公开发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教师需找出学生之间存在的普遍问题,将其立为活动主题进行公开化教育,促进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思想教育中潜意识提高。但是,针对学生群体中的少数极端分子就要对症下药,不可把全部责任归加于某一学生。教师要换位思考,找对沟通时机与对象,具体问题针对性教育,会使得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二)拓宽沟通渠道,注重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引导者,是学生全面深刻开展思政工作的中坚力量,只有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进行相互了解,才能形成有效教育。只有有效教育才能成功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工作,面对面交流无疑是师生之间最佳的沟通方式,但针对特殊情况,不方便直面交谈时就需要利用时代工具,例如QQ、微博、飞信等多样的沟通途径进行交流,回避了某些问题直面沟通的尴尬处境,及时实现了彼此间想法的准确表达。教师若能深刻的了解到学生对网络的具体使用情况,则能通过对学生内心世界的把握,更好地实现指导与帮助。

互联网拓宽了教育沟通渠道,为思政工作的展开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公开化的互联网平台难免会遭到敌对文化的侵蚀,教育机制的缺陷也容易让负面思想趁虚而入。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如何防止网络犯罪现象的出现?这项大课题需要所有师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思培.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问题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4(08):03-05.

[2]陈文玄.论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中学历史学科的关系——兼谈历史教学对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福建师范大学,2010(06):23-24.

(责编 张景贤)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第5篇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途径。伴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追求高效课堂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心愿。针对当前高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兴趣的现状,思想政治课课堂改革、追求高效已是迫在眉睫。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高中政治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效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涌现出了诸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教学模式等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典型范例,成为全国学校教学改革学习的榜样。

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高中政治课堂改革,尤其是农村高中政治课堂改革更是势在必行。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追求。下面结合自身实践简单地谈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

一、课堂选材要贴近生活,政治教学生活化,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由于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内容抽象,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政治教学一直处于困境之中。记得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浓厚兴趣呢?我认为,在政治教学中,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课程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疑难等,抛弃“假、大、空”的说教,这样才会把政治课上活、上好、上得妙趣横生。

为了落实新课标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过多种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例如,讲到价格影响生活时,让学生联系当前实际谈谈物价上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学习劳动就业问题时,可联系每年春节后各地出现的“民工荒”现象;讲到公司、企业经营时,可以预设模拟自主创业情景等,通过以上不同选材,让学生感觉到政治学科的实用性,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自主学习、自动探究,不断提高学生能力。

记得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新授课这一阶段,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导”师,不是“教”师。作为导师,应视学生为“演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提供服务,创设体验知识生成的学习氛围。

比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同学们普遍对适度消费与现实生活的不一致感到困惑,纷纷质疑:“贷款买汽车、住房等商品不是超前消费吗?”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不是国家正在提倡的吗?为了让大家释疑,我就分组让大家围绕此问题进行讨论。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并归纳如下:(1)适度消费是量入为出,不是赶时髦,盲目攀比;(2)“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必须与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收入的多少相一致等等。由此可见,通过学生自主讨论、研究和交流,让学生释疑、明理,探究、分析、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归纳梳理基础知识,释疑解惑,提升学生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大致掌握了主干知识,但也有疑难问题需要教师精讲点拨,释疑解惑。因此,我在备课时就在教材知识和社会热点结合上下功夫,考虑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做到有备无患。就“解惑”的方法而言,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师生论辩、摆事实论据、进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总的说来,要以启发、提示为主。

诚然,经过上述诸环节后所得的知识往往是感性的、零散的。因此,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合,使之上升为系统化的知识。此时,教师既要利用个人的知识优势,归纳梳理,提炼概括,勾勒出所授知识的结构;更应引导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归纳,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四、检测反馈,反思矫正

课堂检测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能力测评,可检验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策略,制订补救措施。就检测的形式来说,可以是口头检测,也可以是书面检测;甚至还可以把学生整理听课笔记作为检测形式。就检测的内容而言,既要有书本知识,更要有联系社会实际的内容,要体现多样性、典型性、时代性的特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及早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及时、主动地去追求高效教学模式,在开放互动的教学和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在充满民主气氛中,使学生受到熏陶,学会交流、分享与合作。这样才会使政治课堂教学更有活力,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高中思想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来说,我们要对它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分析,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课前要做好备课,熟悉教学内容,分析在教学中使用的案例,课堂是教学的最重要环节,要重视学生的需求,重视教学指导,课后要深刻反思,这是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案例教学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对于学生在分析问题上给予了一定的帮助,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们在遵循案例的同时,要对选择性上进行研究,让案例很好地达到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案例教学;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下,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中,教师在新形势下要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有一定的鼓励。在新课改上,教师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有实效性,能够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培养学生价值的一个阵地,在案例教学中,根据新课改要求,要能够很好地推进素质教育。能够在实际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培养,对于创新能力进行提高,这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一、 案例教学分析

(一) 高度情境性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以案例作为载体,将具有典型的生活实践模拟出来,把课本中的内容变成生动实际的情景,把课堂的感受回归到生活当中,要让学生对于案例能够触发感情,教师要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在理论与实践上要尽量缩小差距。

(二) 主体参与性

案例教学是一种生动性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的運用能够生动的将生活事件作为一个题材类型,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来参加教学的每一次活动,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可以释放思维的空间。案例教学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去,轻松愉快地去了解课文内容,把苦学变成乐学,把被动型学习转换为主动型学习。

(三) 深刻启发性

案例教学拿真实的实例支撑课本中抽象的教学理论,能够有效地克服在传统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知识灌输,学生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发散性的思维能够和抽象逻辑上的思维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有机地结合。学生也可以进入案例的角色中,去体验真实的情境,在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上,能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与良好品质。

(四) 突出的实践性

案例教学要能够把课堂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能够在学生的生活当中进行更好的融入,教会学生去体验实践的魅力,要让学生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本上的知识是一部分,在案例教学上可以让学生对于创新的思维进行开发,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

二、 案例在教学中的方法研究

(一) 精选案例

1. 注重方向性

在选择案例上要多以健康积极的教育教学材料为主要,反面意义的教育教学材料为辅助。有些是针对社会的阴暗面,这种的案例教师应减少使用,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量地讲述一些阴暗面的社会现象,学生就会在分辨是非的能力上以及分析问题上产生有欠缺,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错觉,会觉得当下的社会没有一个良好的气氛,这不利于对于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上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运用案例时要掌握正确的方向,多弘扬爱国主义事件,弘扬正气,用正确的案例去引导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做正义的公民。

2. 注重启发性

案例不仅要有实际情况的叙述,还要包含一些问题,能够让学生对于这些问题有一个正确良好的判断,能够寻求问题正确的答案,在启发学生潜能上具有推动作用。

3. 注重实践性

引导学生对于现实问题关注,要尽可能地贴近社会现实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够体现政治思想课程当中的重点特点,让学生能够始终意识到学有所用的意义,能够应用于实践生活当中,增加自主学习的能力。

4. 注重时效性

在案例的选择上不要全都是陈年旧事,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形势,把握好时代的特征,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兴趣,充满新鲜感。例如在教学中讲到对外开放,教师可以举例中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成就,利用这些时政新闻,把握学生的关注点和兴奋点,让学生在精神饱满的状态下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5. 注重趣味性

在举例的过程中应当生动有趣,能够生活化、通俗化,更好地去适应学生的接受范围。这样,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对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做到很好的示范。例如,教师在讲到《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这一课时,可以举例:2017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让学生能够感到其实看起来难懂的知识也能很有趣,在理解上能够简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6. 注重精确性

教师在对案例的举例子过程中,要说出时间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个案例是哪个地方的,要让学生能够信服,能够有一个接受的心理态度,找出真实的根据,有理可信。如在讲《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这一课时,我就采用本地的实例。有些不真实的事例会让学生对于案例的真实性怀疑,不相信老师讲的,这就不利达成教学的目的。

(二) 进行科学合理化的教学设计

1. 呈现案例,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将事先复习好的案例发放给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来投放案例,也可以在课堂上叙述一下相关案例,或者让学生们事先搜集一下相关教学中的案例,在课上进行模拟,教师再对其提出问题以及教学要求。

2. 学生思考,分析案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独立阅读教学案例,有效地浏览教材上的知识,要深入思考,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理解问题,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3. 集体交流,讨论案例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要能够合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展开多方探讨,这时,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首先,提出对于这次讨论的基本要求,其次,要建设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带领学生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以及不同观点时,引导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地分析现在社会面对的问题。组织学生在积极参与探讨的氛围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有民主意识,要以平等的身份组织这次的讨论活动,更要启发一些不爱发言紧张的学生也要参与讨论中来,开阔思维,消除自卑感,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使案例分析和交流能有效地进行。最后,教师也要创新思维,采取变通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案例上找到正确的观点,在价值观上识别正确的意义,实现良好的教育教学目的。

教师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阐述观点,在价值冲突上识别观点,进而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三、 教学中要坚持有效性

教师上一堂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就应该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状态,师生相互交流沟通的状态,在教学中要有效地使教学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上能够自主探讨与研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加强对学生的各项培养,给学生提供一个足够的交流空间,能够从学生的各方面出发,主动研究,能够有个性的发表自己对于研究观察的结果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教学上想要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目的,学生要能够把学习作为自己现阶段的主要任务,要能够快速地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也要转变对于学习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够做到真正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积极努力地去尝试新的学习方法,这都是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利君.高中政治课教学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D].汉中:陕西理工大学,2018.

[2]王岩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研究[D].洛阳:洛阳师范学院,2018.

[3]徐明.如何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汉字文化,2019(4).

[4]朱吉.旨在提高初中数学训练有效性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4).

作者简介:

连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新疆博乐市第七中学。

上一篇:高校科研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课改在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