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史观下的高中历史论文范文

2024-07-26

文明史观下的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图示教学法有简洁、明了、系统化等优点,有助于增强学生深入了解历史,进一步自主发展历史学习。通过教学,学生掌握了图示法运用在历史学习中的方法,在知识理解、运用、系统架构、创新探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学习成效,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  图示教学  有效作用

图示教学法能够帮助高中历史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培養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要想让图示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起到积极作用,先要清楚图示教学法的概念、意义及运用特点等,进一步明确它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再结合针对性的教学课堂内容设计,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系统整理、提炼浓缩、实践运用方面进行教学调控,有效保证学生的历史学习系统化、自主化、全面化,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一、历史图示教学法的概念

图示法是将历史知识中的重点内容用简单的符号、表格、图形等展现出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图示教学法具有强大的知识归纳性能,它甚至可以将一本历史教材的知识内容压缩成几张纸的内容。图示教学法比起一般的历史教学法来讲,有更多的图示符号帮助学生区分文字,所以学生历史学习的系统性更强。图示教学会将历史知识的纲目要点进行分类,对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及基本知识进行标注。图示的应用范围很广,一堂课涉及的历史知识可以用图示体现,一个单元的历史知识也能用图示法进行教学,一本教材甚至同一类别的知识,也可以用图示教学法。这就意味着图示教学能够贯穿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个过程,并且在学生学习历史的每个阶段都具有有效作用。

二、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图示教学法能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知

历史并不只是教科书上的一段段文字,更有真实发生过、并且需要人们铭记的历史事件。所以历史的学习,更像是将过去时间里所发生过的事情,在今天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发展至今的种种不易。历史教学对学生了解中国、了解世界有很大的帮助,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很大影响。图示教学可以更加清晰地让学生了解历史进程,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正确认识,唤醒学生民族心,增强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图示是一种非常直观的信息传递工具,它可以快速地让新知识在学生脑海中形成记忆表象。然后,随着教师在课堂上对历史知识进行进一步讲解,逐渐带领学生意识走向知识深处,生成情感体验,清晰认知。最后,鼓励学生用图示法展现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图示为基础,稳固记忆知识。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学生用图示法进行学习,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当学生熟悉了图示教学法之后,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的再现能力、联想回顾能力也会不断增强。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吸收的都是知识的精华部分,既节省了学习时间,也提高了学习效率,更能撇开笼罩在知识表面的糟粕,找到知识核心。

三、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图示教学法能帮助学生减轻记忆压力

学习历史有许多知识需要记忆,并且并不是简单的知识文字记忆,记忆还要受历史时间、空间维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学生要做到准确地将历史的事件与时间和人物对应,随意给出其中两个已知条件,就能得出第三个未知结果的程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加上高中学生本身整体的学习压力和记忆压力很大,不可能光凭借死记硬背来记住历史的众多知识点。而教师运用图示教学法,能有效减轻学生的记忆压力,因为它不仅将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通过图示结构进行了简化压缩,还对知识进行了加工编码,形成了记忆网络,方便学生记忆。一般来说,知识进入到学生的大脑后,必须要通过一些思维加工。学生用自己的思维结合教师教学时对知识的讲解过程,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行记忆。而图示教学法直接完成了这个过程,学生直接可以运用图示网络进行记忆。比如史实和论点,图示教学法直接清晰地将两者的关系标注了出来。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记得快、记得牢,还能记得准、记得正确。教师不再担心学生在记忆历史知识时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学生学习的正确性大大提高。

四、运用图示教学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

图示教学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记忆知识,更能帮助学生运用知识,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学习系统。因为图示不仅能够被教师用来教学,也能被学生用来学习,精简自己的学习结构。在学习中,有许多高中学生因为在高考的压力下,无法正确判断知识点的重要性,总是想将遇到的知识点都记住。但是学习需要有取舍,将一些知识的累赘部分丢掉,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图示能帮助学生对学习“修枝”,留住重要的知识“枝条”,将没用、还耗费学生很多精力去学习的知识枝条“剪掉”。图示教学法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所给的帮助也不是让学生直接跟着精简的示图记忆知识。图示教学是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分析、运用历史知识等能力,帮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得到全面发展。图示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形成系统性,不仅是记忆系统,还有知识理解系统、知识运用系统。从图示中,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发现历史知识的一些规律变化,进行综合演绎。这种能力在高中后阶段的历史学习中,能让学生在身处历史知识海洋的情况下,快速找到知识主干,进行综合演绎,解决学习难题。

图示教学法理清了各个知识点的关系,将零乱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而这种做法更是增强了学生学习系统的灵活性,学生可以更快地向自己的学习系统中增加知识。图示教学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所以当学生遇到难题时,能够快速、有效解决。学生的学习系统也会基于图示,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历史知识自动分类,让学生的知识体系建设得更符合自我个性发展。知识图示结合知识系统,学生便能在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切入要点,简化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在学习基本教材上的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能创新学习,拓展知识,提升自我。

总而言之,图示教学法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产生了极好的教学效果,它不仅让学生通过摸索图示结构的方式快速记忆知识,减轻了学生的知识记忆压力,还让他们从图示教学中学到了精简学习的要领,提高了学习效率。图示教学法对学生理解、运用历史知识、创建高效学习系统的作用也很大,可以说,能有效帮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全面学习。

参考文献

[1]郭运生.对高中历史图示教学的探讨[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3(17):134-134.

[2]王朝明.浅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图示教学法的巧用[J].时代教育,2014(2):100-101.

文明史观下的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多媒体教学在新课程精神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但是在其使用的过程中也曾暴露出了许多影响教学效率的问题,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将多媒体应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历史教学;形象化;高效性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已有几年历史了。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一直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着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多媒体教学在新课程精神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但是在其使用的过程中也曾暴露出了许多影响教学效率的问题,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将多媒体应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拟就高中历史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多媒体的使用已是大势所趋

1,课改精神的体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通过历史必修课,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学科历史文化璀璨夺目、人文特点突出。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变化的不仅是教材的体例和结构,而且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上,要求使用更加符合学习规律的讨论与探究方法;在学生学习的目标上,更突出实现三维目标,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目标上;在评价的手段上也实现了很大的变化。

2,信息技术的优势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根据教学目标、任务的要求,把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组组面向全体学生的序列性问题,以问题的形式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可将教师的教学意图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可以创造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景;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围绕课程主题,精心选取教学内容,理清历史发展线索,设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课堂提问;可以通过上网查找相关的图、文、声、像材料,再演化为多媒体教学资源来组织课堂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

3,历史学科的需要

历史学科是一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非常广泛,多样性、大容量。多媒体教学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为我们提供大量的有效信息,使一堂课可以既丰富又精彩。

二、当前实施媒体教学的有利条件与困惑

1,便于实施的有利条件

(1)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校园网络环境的改善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近年来,中学校园计算机网络从元到有,学校的计算机软件硬件环境不断改善。一些学校的网络教室不仅可供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而且具备储存、传输学科学习资源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2)师生学习用计算机教学的兴趣和技能的提高

近年来,高中普遍开设计算机课程,使得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大大增强,掌握了上网浏览、下载文件以及在网上发布信息的方法。一些历史教师通过计算机技术培训,分别掌握了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积累了自行设计、制作课堂演示型教学课件的经验。

(3)素质教育的呼声更响

近十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的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多重任务。如果有了先进的教育技术的支持,将有助于更好地落实高中历史教学所承担的素质教育任务。

2,当前实施过程中的困惑

(1)学生认知水平与课程要求的矛盾

由于中考制度的制约,许多地区中考不考历史,或很少计入总分,或者实行开卷考试。导致升入高中的学生历史知识出现空白和盲区。而新课程的内容又有较大的难度,许多知识的专业性极强,而且在编排上又不是象以往历史傲材那样以时间为线索,而是以专题为板块,学生很难理解教材中缺乏因果联系的事件或现象。比如说:让你简述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历史背景。现在的教材将某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部分开讲述,学生是很难全面去分析的。

同时,微言大义的历史概念和晦涩难懂的历史结论,学生如读天书一般,很难提高学习兴趣,遑论理性思维。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也是教学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

另外,在学生所掌握的基础上,很难实现三维目标。比如,学生连古代的“工官”制度是什么都不知道,你让他如何去评价“工官”制度对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利弊问题呢?

(2)课件的制作与历史课的要求矛盾

在制作、使用多媒体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时,经常出现课堂上使用的是不符合内容要求的课件。有的片面地追求课件的设计效果,大量地插入图片、动画、音视频等,一味地认为“计算机就是高科技”,运用计算机教学就是“现代化教学”,课堂教学中选用媒体“舍简取繁”,把计算机多媒体当投影、幻灯使用,降低了它的存在价值和使用意义。在追求趣味性的同时,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样的课看上去热闹,实际上收获很少,学生的思维很难被激活,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也很难实现。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前设计好了上课的思路、步骤,上课时。计算机多媒体涉及到的内容必须讲,未涉及的内容不讲,全然不顾学生主体性及学生差异。教师变成了操作员、解说员,一节课像流水作业似地完成。

(3)课件的形象化与教学的有效性之间的矛盾

在高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使用媒体教学确实可以起到很好的视觉效果,能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中所不能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如:传统的讲述方式很难将“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变迁”该专题形象地再现出来,而媒体教学就能做到。比如2008年的江苏高考方案进行了改革,突出了两门选修课程的地位,很多学校就出台了:减少语数外、加大选修课程的课时量的措施。2009年高考又在去年的基础上实行了微调,紧跟着很多学校就加大了语数外课时。就拿我们历史来说,即使你说的头头是道,口若悬河,最终你做不对题目,考不出分数来,一切都是空谈。所以很多学校的历史课都在强调落实,背诵、默写成了主要的教学手段。新课程的精神也就只能在上面领导视察时,或集中演课时才展示一下,而平时却很少那样上,否则及格率就成问题了。

三、优化媒体教学的相关建议

首先:教学设计的内容需要深入分析。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设计课件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分析《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内容的详略安排以及必要的重组,进而有针对性的去制作课件,真正的实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其次:教学设计方式需要不断创新。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要能够根据教学目标、任务的要求,把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组组面向全体学生的序列性问题,以问题的形式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实现把现代教学手段、综合渗透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严格列入教学设计之中,教师只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是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和提供者。因此教师要具备随机应变能力、临场指导能力以及综合评价能力,这样教师的备课方式也相应地发生转变,由以前的备教材、备教案转变为备学生、更重要的是备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的使用需要切实有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追求感官上的刺激,应结合班情、学情等实际情况,合理地引导学生去学习。必要时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若干环节中,体现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的观念,真正地做到为学生引导,为学生服务。并且,要辅以适量的巩固练习,加以强化。做到形象化的理解和实效性的掌握完美的结合。

综上所述。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完成的许多问题,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出历史的更多面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但面对当前多媒体历史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困惑,解决的关键在于能否以教材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是否以完成《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为最终的目的。让我们再接再厉。做好一切有关高中历史教学的备课、上课和及时的反馈工作,争取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文明史观下的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人化自然、人的社会和社会机体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三个要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化自然的思想具有鲜明的生态哲学、生态文明意蕴;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强调了以人本身的发展为最高目的和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机体理论在本质上阐明了社会生成和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连续性。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构成了科学发展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人化自然,人的社会,社会机体,科学发展

学术界从哲学基础、理论依据和历史发展等层面阐释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往往偏重于“发展理论”和“发展观的历史变迁”。其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应是社会历史的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理论自觉。人化自然、人的社会和社会机体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的最坚实的理论基礎。

一、人化自然与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因此,首先需要确认的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的物质生产劳动首先体现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即人以自身的活动来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一方面,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生产生活始终依赖于自然物;另一方面,人类始终以自己的生产生活的目的和需要,即以“人的尺度”来影响、改变和作用于自然界。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就是人的无机身体。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写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1 〕 (P45 )。因此,人不是外在于自然界的异物,而是自然界的产物,必然具有自然属性。“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 〔2 〕 (P167 )

但是作为人类生活世界的自然界也不是外在于人的纯粹自然,纯粹自然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人化的自然界,即与人的生产生活发生互动影响的自然界才是属人的自然界,才是有意义的。所以马克思说:“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 〔2 〕 (P178 )。自然界不会自动地满足人类的需要,而是人类通过“专属于人类”的劳动,用“人的尺度”去作用自然界以解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 〔1 〕 (P46-47 )因此,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和中介,进入人类生活的自然界(人化自然)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2 〕 (P122 )

不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要形成有序、良性互动,“人化自然”要真正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永续基础,人类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这正如恩格斯告诫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3 〕 (P383-384 )

通过以上引述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化自然、人类要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观点和思想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当代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如何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化自然的思想无疑具有鲜明的生态哲学、生态文明的意蕴。在学习、理解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 〕 (P45 ) 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当前最为紧迫的是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不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和谐。没有生态文明,人类就没有了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前提。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 〔5 〕 (P853)“我们在抓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人文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优化,努力使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能给后人留下赞叹,而不给后人造成遗憾。” 〔6 〕 (P71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当代价值的显现,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人的社会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是以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为主体和中心的,其“终极价值”在于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考察社会历史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明确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1 〕 (P67 )“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 〔1 〕 (P73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破解唯心史观的钥匙,据此才确立起唯物史观,说明并论证了“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的统一”。

其次,把社会理解为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本身。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核心问题。与动物“集群”相比,人组成的群体之所以称为“社会”,就在于它突破了动物的物种特性,是建立在人们的现实差别基础上的人与人的统一,是有生命的个体通过实践交往活动交互作用的产物。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出发,“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 〕 (P56 )社会整体只能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创造物和对象化;同时,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也必然处于特定社会关系之中。马克思深刻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1 〕 (P1 )“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 〔7 〕 (P226 )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表示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只有现实的个人才能组成现实的社会,当然也只有在现实的社会中才能保证现实的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特别强调,“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 〔2 〕 (P122-123 )马克思的这些论述,首先强调社会并非一个抽象的实体,而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种动态关系的体系,是个人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交往形式的总和。离开个人的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根本不可能形成社会。其次,它說明了社会与个人不是相互对立的抽象两极,社会不过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二者具有内在同一性。人是社会的主体,个人是这种主体最基本的形态,个人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逻辑起点,个人的活动及其交往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全部内容。最后,以人的解放程度来衡量社会的进步程度。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价值目标,是由人的历史活动所创造的现实。历史就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再次,马克思依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把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基本历史阶段,即人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和人的自由个性。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性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即个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决定了人对自然狭隘的、严重的依赖关系,人类只有结成某种共同体才能生存下去。“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生产的基础上的生活领域,都是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 〔8 〕 (P94 )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即商品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并由此导致的自然经济转换为商品经济,个人逐渐摆脱了对特定直接共同体的隶属或依赖,获得了形式上的独立性。但是这种独立性是建立在人对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9 〕 (P104 )阶段。

最后,马克思还明确提出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或尺度是“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通常认为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或评价标准是社会生产力标准,这如列宁所讲的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10 〕 (P109 )但是从生产力的动态和主体方面,从社会进步的终极价值来看,人本身的进步或发展才是最高目的。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表达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 〕 (P297 )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突出了人在社会及其发展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强调了以人本身的发展为最高目的的价值追求,并发现了实现这一最高价值目标的现实途径。因此,它对于人类社会思考自己的命运和前途,特别是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推进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它确立了人在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其次,它指出了“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 〕(P283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11 〕 (P104 )最后,它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规定了最根本的价值目标:促进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当然,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状和基本事实来看,现阶段我们要着力进行的是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并为其根本利益而奋斗。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讲,就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2 〕 (P15 )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5 〕 (P850 )

三、社会机体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出发,通过对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考察,科学说明了社会的实践本质和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即从生产实践(生产方式)的内在结构出发去理解社会本质和剖析社会结构,把社会理解为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中,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 〔9 〕 (P220 )包括血缘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马克思在批判普鲁东时指出,研究社会不应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否则就不能科学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机体是一个不断再生和更新的过程,其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其基本结构是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社会机体的存在和更新首先需要人与自然界之间进行不间断的物质能量变换,为此就要不间断地进行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是整个社会机体的基础。精神生产就是意识、思想、观念的生产,最初直接与物质生产交织在一起,是人们之间物质生活的直接产物,尔后成为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它是社会机体维系各种关系的控制器。社会机体维持自己的存在,还必须进行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最初的物质生产就是由人自身生产的需要引起的,最初的社会关系也是在人自身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过程同时就是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 〔1 〕 (P80 )人们之间的亲属关系、伦理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正是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正是在这三种生产过程中,社会成为“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这三种生产的交互作用及其发展使得社会机体不断地复制和更新。正是在三种生产过程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机体的基本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其中,社会经济结构就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整个社会机体的根基,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社会政治结构也叫政治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它反映和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结构并和社会文化结构发生交互作用;社会文化结构即观念的上层建筑,是指哲学、宗教、艺术、道德观念和政治法律思想等社会意识及其联接方式,它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

马克思主义社会机体理论本质上阐明了在人们实践活动基础上社会生成和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连续性,它所关注的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而协调的发展。因此,社会机体思想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坚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胡锦涛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12 〕 (P15-16 )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列宁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王建军

文明史观下的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4篇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创新教学具有一定的特征, 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 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学生都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具备强大的创新潜力, 这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的挖掘这种创新,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敢于探索, 在创新历史教学的同时, 还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不能脱离历史教材, 历史教师在对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时, 要确立在保障学生能够拥有扎实的基础历史知识的前提下, 高中历史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 还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所以, 在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有效创新, 这是建立在深厚基础之上的。基础史实是最本质的内容, 一旦丧失了原有知识的积累, 学生在创新中就难以形成正确的观点, 也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 那这样的创新工作就没有实际意义了。所以, 要保证学生具备扎实的历史理论知识体系, 这是高中历史创新教学的基石, 也是必须具备的条件。由于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历史教师在实施创新教学的过程中, 还要注意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详细分析学生在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认知能力和独立活动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 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最佳教学方案。

一、高中历史教学要联系古今, 贴近生活

高中生经历了初中阶段的学习, 对历史课程有了大概了解, 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 新课标中提倡高中历史要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情况和现实生活, 让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 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学习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传承文化, 更多的是希望能够以史为鉴, 为将来的发展提供依据。高中阶段的学习本来就繁重, 如果在讲解历史知识中, 教师对学生直接说教, 空泛议论, 那学生只会感受枯燥甚至抵触。所以, 新课标指导下,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做好引导作用,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讨论中, 将历史史实的分析和生活道理融合到一起, 倾听他们对某些事件的看法, 以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形式, 展开讨论, 相比较直接说教, 这种方法更能被学生接受。历史主要是社会发展与演进的表现, 都是发生的人和事, 学生如果想要对历史知识掌握并运用, 就必须深刻认识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和性质。虽然现在我们不提倡应试教育了, 但是高考仍旧是大家重视的一次人生考核。所以, 学生除了对系统知识与概念的了解, 还要加强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在了解历史史实的基础上深化记忆, 这就需要教师以不同形式进行教学, 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 提高历史教学课堂的效率。

二、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大胆质疑

新课标的提出和发展都是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核心理念开展的, 学生是新课改的核心人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立足于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索中, 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下,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权者, 而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历史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点拨, 引导学生先树立自觉学习的正确态度, 确立阶段性的可操作目标, 然后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 有意识、有目的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同时, 有疑问才有探索, 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要敢于大胆提问质疑, 或者教师提出带有目的性的问题, 让学生能够逐步突破, 寻找答案, 这是启发学生不断思考的过程中, 也是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 教与学本身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学生有了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 才能时刻让他们保持积极努力、主动思考的最佳学习状态。

三、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 深入研究, 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 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 高中历史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标的内容和精神, 以新的教学理念带动教学工作的发展。虽然高考对师生而言非常重要, 但是不能将考试成绩作为历史的主要教学目标, 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日常教学中, 高中历史教师要详细掌握历史教材的内容, 做好学生的知识规划, 帮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当前的社会重点话题。教师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树立终身教学的思想。

摘要:新课标的提出是在我国在教育方面的突破点, 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中历史作为新课标下参与改革的重要课程之一, 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

关键词:标准教学,目标教学,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爱萍.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目标教学之我见[J].大观周刊.2011年49期。

[2] 杨龙梅.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导学.2011年07期。

[3] 吕海平.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及其转变途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上一篇:安全管理楼房建筑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大专教学模式美术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