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影像技术论文范文

2023-09-16

放射影像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全国高压电网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西电东送、电力远距离传输、电网跨越省份、地区多以及电网穿越地形复杂,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架空送电线路测量必须实现更高的发展。传统的测量方法与现代化电力施工要求已经出现了不相称的现状。空间影像测量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采集到传统测量方法没有办法采集的图像数据,另一方面其可以实现对空间数据坐标的采集。空间影像测量技术的应用加快了测量效率,节约了时间,为项目的审核及决策提供方便。

【关键词】空间影像技术架空送电测量

【中圖分类号】TM752

东部城市是我国经济高发区,用电危机一直威胁着这些地区的用电安全。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批特高压线路的建设在缓解东部用电高峰城市电力危机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特高压线路建设难度大,而且建设工程相当复杂。其具备的特点是高压电线跨越地形复杂且数量繁多、电线档距长、铁塔高等。特高压线路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经济发达、工业发达的地区进行长途输电,确保其用电安全。然而,对于传统的测量技术而言,这些新的要求已经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所以现代化的空间影像测量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迫在眉睫。

一、传统的电力测量技术

何谓传统的电力测量?其方式主要是通过采用基于悬高测量方法的平视法测量方式来解决对架空送电线路测量点的测量。对净空距离以及导线弛度的测量是统的电力测量的重难点。

所谓悬高法,它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对难接近点的三维坐标的测量,比如:铁架横担、架空导线等。悬高法作为间接测量方式的一种,其主要用于测量非接触点的三维坐标。但是悬高法测量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悬高点的精确度被棱镜以及悬高点铅锤度限制,换句话说就是只有棱镜与悬高点处于同一条竖直的铅锤线上,悬高点三维坐标的精度才能得到保证。下面是一个具体的数据分析:

当棱镜与悬高点的垂角被设定为450时,水平距离上10厘米的误差导致的高程误差达到10厘米;如果棱镜与悬高点的垂直角被设定为600时,水平距离上10厘米的误差导致的高程误差达到17厘米。

二、空间影像测量技术

(一)空间影像测量技术

所谓空间影像测量技术,它是指待测物体的各个点的坐标位置,通过借助于待测物体的影像对待测物体的三维几何坐标,以及空间位置来加以确定。它是一种符合现代化测量要求的技术。相对于传统摄影测量方法,空间影像测量技术存在很多的不同点:空间影像测量技术加入了全站仪光学测量的相关功能,该作用在于对待测物体特征的采集以及对待测物体影像测量数据的采集,通过上述数据以及物体特征的采集进而实现对待测物体影像各方位元素的收集以及从全方位纠正待测物体,最终实现测量的高效率以及高精度。但是传统测绘技术与三维扫描相结合的Trimble VX空间测站仪也能够采集到“一站式”空间影像数据。

(二)矢量照片

空间影像技术能够采集到矢量照片。VX空间测站仪具有矢量CCD传感器,该传感器同测距以及测角传感器处于同一轴线上。CCD传感器能够对矢量数码相片进行高效采集、凭借VX实现待测物体的常规测量,从而收集到被测物体的相关矢量影像。同一般数码相片相比较,该相片被标有具体的精确坐标,方便了对该坐标点的准确测量。内业对矢量照片的数字化处理,能够得出被测物体的三维影像数据信息;采集被测物体全方位矢量影像数据,能够得出被测物体的3600矢量照片。

(三)点云扫描

所谓点云扫描,它是指对选定的区域进行有序的扫描测量。VX空间测量仪能够快速、精确、自动地收集目标物体和目标区域的表面坐标,即点云。点云涵盖了待测物体的点三维坐标数据,实现有效采集大量的繁杂三维坐标,从而实现后期三维建模处理对大量数据的需要。矢量影像数据与数字滤波处理后的点云数据可以实现纹理叠加,从而纠正了摄影存在的不足。三维建模可以被传人至CAD或者3DMax进行深入处理,从而得到预期的效果。

三、空间影像测量与电力施工测量的密切联系

空间影像测量技术是非接触式野外测量方式的一种,它的优点在于针对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高效处理。空间测站仪主要是从矢量照片、长距离棱镜反射测量、点云扫描以及外业数据采集等各方面实现了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效率的最大化提高。

(一)业内资料和矢量照片

依据相关部门对特高压电力施工规范的要求:基铁塔的施工涉及的任何一个环节均要对其进行拍照存档。关于特高压电力施工的拍照存档作业,其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要精确、清晰地记录下特高压线路的实际情况更是存在难度。但是如果将VX技术应用于特高压电力施工的拍摄中,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VX拍摄出的矢量数码相片不仅可以记录下电力施工实际画面,而且还可以对照片涉及到的测量物进行三维几何测量,从而实现更多相关数据的收集。

VX拍摄的矢量数码相片附带着拍摄物的实际三维坐标,该信息方便了对铁塔的相应位置进行分组和编号,从而为内业资料的整合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测量物的点云数据与VX拍摄的矢量数码照片相结合,可以方便将铁塔线路与铁塔的实际三维目标模型化。关于对电力施工质量的检查以及施工效率的计算,其直观性和形象化可以借助于对电力施工不同阶段记录下来的三维模型数据的对比分析加以实现。尤其是针对某些施工工程的细节问题,其图像以及几何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可以依据对比分析施工不同进度的三维模型数据加以复核。

(二)外业采集数据、点云扫描以及测量长距离无棱镜反射

被测物体的点云扫描能够实现对被测物体三维点位数据的高效率采集,然后被测物体的三维点位数据与矢量数码照片相结合,最终实现三维建模的高精确度。空间影像测量具备的长距离无棱镜反射测量功能可以实现户外测量作业次数最大化地减少,从而方便了测量工作人员在某一个测量站便可以完成对绝大多数测量点的测量任务。无反射测量方法属于非接触式直接测量方式的一种,它被运用于电力施工的测量中的作用在于:在对被测量物的导线尺度测量以及交叉跨越测量作业时,无反射测量方法允许基点测量作业中不采用棱镜,而且可以对导线的至低点以及至高点的三维坐标进行直接测量。以此同时,长度为800米的长距离五棱镜反射测量也实现了对大部分架空送电线路的测量要求。

四、总结

空间影像测量技术能够实现在测量架空送电线路外、内业作业时的高工作效率。空间影像信息以及三维测量数据的全方位、多角度采集的意义在于:丰富了现有的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成果;在工程质量以及工程资料的核查方面,空间影像测量技术为其提供了更为充足的事实依据以及理论基础。加强对高空影像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确保特高压线路施工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这为我国电力工程的建设以及东部电力资源匮乏地区的用电安全提供了保障。这也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永平,兰孝奇,石杏喜.架空送电线路测量作业方法及其注意事项[J].城市勘测,2008,(3)

[2]谢任林.GPS结合全站仪在架空送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0,(10)

[3]徐华山.CASS 7.0在架空送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J].宿州学院学报,2010,25(8)

[4]张健,石克勤,万爱华.架空送电线路测量中的几个问题[A].2004年重力学与固体潮学术研讨会暨祝贺许厚泽院士70寿辰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

[5]彭盛.空间影像技术在架空送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6)

[6]杨王芳.天宝空间影像技术在架空送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2.(3)

放射影像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全息影像技术 数字媒体 艺术设计 影响

现如今,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可谓是十分迅猛,各种各样的新型技术都直接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之中,借助于新型技术展开学习与工作,人们整个活动可谓是变得十分便捷,人们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较多的乐趣与体验。全息影像技术作为现如今时代不断发展与进步下的产物,也开始不断的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之中,而且应用效果也十分理想,尤其是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过程中,借助于这一技术能够让其整个设计质量和效果得以提升,进而也就能够更好地展示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效果。

一、全息影像技术相关概述

全息影像这一技术的英文全称是Holgraphicimage,全息这一词最开始楚竹与希腊文字,而其所表示的含义就是“全部的信息”。从原则上来分析的话,全息影像技术每一部分都能够很好地将原有的完整图像有效地展示出来,另外,全息图还很好地记录了物体的振幅、外形分布、相位以及亮度等信息,所以观众即使没有借助于立体眼睛,亦或是一些其它的观影辅助设备来进行观看的话,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看到三维立体影像。全息影像技术发展历史主要有4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1948年,是全息技术的萌芽时期,在这一阶段匈牙利学者提出了全息摄影术成像概念,同时还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全息影像,这一举动从某些方面来说就标志着全息技术的诞生。在这一阶段制,使用者在应用这一技术的时候,会用到汞灯来制作全息图像,可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汞灯光源相干性等限制,促使全息影像技术发展遇到了一定的瓶颈。在时间不斷推移下我国六十年代,而在之后因为相较于之前有了发展,所以激光器的出现在某些方面来说,直接提升了全息技术光源应用相干性,并且有学者还在研究中发明出了离轴全息术。而这一技术一经出现就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因为这一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全息图的成像质量,让这一项技术直接步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全息影像技术艺术特征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全息影像技术可谓是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也正是身处在这种环境之下,我国世界上也引领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即全息影像艺术,这一门艺术在相关学者不断研究与完善下也受到了确立,全息技术也因其自身所独有的魅力,而深受群众喜爱,给群众带来了较为震撼的审美体验。为了能够更好地全息影像技术进行分析,笔者也就其艺术特征进行了如下概述:

1.全息影像美学特征

全息影像技术从某些方面来说是一项可以将现实与虚拟这两个本身对立面的东西有效连接在一起的媒介工具,这从某些方面来说也直接暗示着人类与虚拟世界互动的亲密性,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促使这一项技术目前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灵感来源,可是设计工作本就是按照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所以具有一定的感性美。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全息技术的设计人员,也开始意识到在进行艺术品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其外观与内涵,同时也需要很好地考虑观众之间也如何进行有效的互动,做好感性美的塑造,毕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其具备意识到艺术品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和观众形成有效的互动,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然后在创作过程中重视感性美的塑造。全息影像技术除了上述美学特征之外,还包含了意识美,全息影像技术之中所存在的艺术,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深入于意识,借助于这一技术能够让整个心灵活动得到释放和表达,一旦艺术能够有效地融入到全息技术之中,可以与自然、虚拟与现实之间也就能够获得一定的平衡,这也是全息影像所存在的美学特征。

2.全息影像设计特征

设计这一项工作,本身就是借助于现实应用基础而进行的艺术创造,全息影像的存在从某些方面来说本身就为这一门艺术设计提供了较为广泛的使用范围。全息影像在应用到设计之中的时候,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实用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全息影像技术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最开始的全息摄影就在不断发展,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开始从之前的一直发展延伸到电视、电影、舞台设计、展览、文物资料等各个方面,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得以发展。著名奢侈品牌BURBERRY创意总监就在北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时装秀,在秀台之上行走的并不是真实的模特,反而是一幅幅模特全息图像,而这就是全息影像技术在服装设计领域之中的具体应用,也很好地展示出了全息影像设计应用性。此外,全息影像设计特征除了应用性之外,创造性也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创新与创造可谓是设计领域发展的灵魂与核心,一件作品若是失去了创造就失去了其本身具有的价值,而全息影像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本身就是设计手段的具体创新,再加上应用中的互动性与虚拟性也很好地实现了创新,所以创造性也是其特点之一。最后,市场性则是全息影像设计的第三个特征,因为设计最终的目的还是面向消费者与市场,所以自然也会受到市场规律等多方面的影响。

3.全息影像数字媒体特征

如果对我国传媒发展历史进行回顾,我们就能发现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传播媒介发展也十分的迅猛,群众传播行为也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了越发自由的趋势与表现,数字变革以及发展可谓是真正成为了促使新媒体成为了现如今这个时代背景中的主流传播媒介。传统媒体具有的传播特征就是单向性,将其和新媒体进行对比,我们就能够发现新媒体有效地进行数字化与集成化管理,并且艺术元素之间也就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良好的互动与整合,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会促使其传播平台变得越发的深受关注喜爱。全息影像与数字媒体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显著,因为两者从某些方面来分析的话,是都存在交互性与大中型特征的。另外,从某些方面而言,都有很好地将美的创造与接收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全新的媒体环境下,群众受到的影像是十分显著的,其能够参与到其中,也能够真正实现感官上的完美体验,最终出现了一种十分幸运的审美特征,也正是在这种审美特征之下才能促使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得以更为良好的发展。

三、全息影像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全息影像这一项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具有高纵深感、信息记录完整、清晰度较高等特征,将其有效地应用到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之中,就能有效地改变传统影像艺术之中声光电的局限性,让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给人的逼真感与空间感得以有效提升。为了更好地分析全息影像技术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所造成的重要影响,笔者也就其应用进行了如下分析:

1.全息影像技术在摄影之中的应用

全息摄影主要指的是将来源于被摄物体的光信息完整的记录下来,之后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再将其有效展示出来的一种广博技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我们能够发现很多国家馆内都有应用全息摄影技术,以白俄罗斯为例,其在收藏的文物保管之中,就曾经将将乌克兰国家博物馆之中所存在的物品借助于全息影像技术进行了展示,这种方式不仅有效避免了文物直接运输的不安全性以及费用,还能让观众在展览上直观地看到远在他国的珍贵文物,可谓是一举多得。由此可见,全息影像技术在摄影之中的应用也是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应用的具体表现,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该技术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所造成的影响。

2.全息影像技术在影视之中的应用

全息影视最开始是诞生于全息摄影发展之中,其主要指的是借助于全息影像方式来对影视作品进行制作与再现,而观众则可以在不佩戴任何辅助设备的环境下,直接观看到立体影响。全息影像在电影之中的应用可谓是十分早,早在1976年苏联电影之中就曾经出现过,早期全息电影技术相对而言十分的复杂,摆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激光有时还会对演员造成伤害,可是在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之后,全息影视也曾经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和使用,在步入数字全息时代之后,全息影像技术所受到的关注度更高,特别是物体设计以及T台展示的时候,发现他们已经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

3.基于全息技术下的数字三维立体电影

回顾之前的电影历史,我们能够发现,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三维立体电影,并且还在好莱坞获得了较高的票房,只不过那个时候是基于偏光原理的三維立体电影,从现如今来对电影进行分析,我们能够发现技术在使用的时候存在的问题还是十分显著的,因为若想要观看这一部电影,观众是一定要佩戴上特殊偏光眼镜的,而且在佩戴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视觉疲劳;再加上这一部影片在拍摄、制作周期、后期制作等方面耗费的时间都十分漫长,所以整个消耗也十分大,并且还尚未实现最初的预期。但是在全息影像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三维立体电影也在新的技术支持下得到了新生与发展,将其与全息技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就能改变传统电影一定要佩戴偏光眼镜的繁琐性,因为全息技术的存在能够让整个物象观感变得更加的真实,观看者能够从中感受到越发的逼真、自然。在这些电影之中除了3D动画片之外,真人的 3D动作电影以及纪录片也是十分常见的类型,而整部电影不管是从拍摄到后期,亦或是电影的放映都深受全息影像技术所影响,在促使传统电影制作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与改革。例如,装有双镜头的双光栅数字摄影机就是全息影像技术下的产物,能够让整个拍摄过程变得更加的简化;另外,全息影像技术Autodesk Maya等技术在后期制作之中的使用,也让整个后期制作变得更加的简化且方便,在全息影像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全息3D也就是现如今十分常见的现象,也是发展的重要趋势。

4.经典艺术中的全息影像

回顾我国经典艺术发展史,我们能够发现我国在2009年的北京,进行了一次世界经典艺术多媒体互动展出,作品领域则涉及到了雕塑、绘画等多方面,像是《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都是较为典型的景点艺术。但是艺术作品和之前的不同之处,就是其能够毫不失真的将经典艺术有效呈现出来,同时还能将全息影像技术、3D技术、语音互动技术等多项技术都有效的融入到经典艺术之中,这也促使经典艺术因此而获得了全新的生命力,变得更加的灵活且生动。例如,在展会上我们能够看见两米多高的维纳斯女神赫然呈现在殿堂之中,而这些都是借助于全息影像技术而实现的,若我们想要拥抱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全息影像技术的存在,让世界经典艺术作品也得到了发展,不再只以一种形式存在于世,反而还能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于世,这不仅能够对经典艺术进行有效保护和修复,还能让其进入到群众生活,让不同国家的群众也能进行艺术交流与互动,真正实现大众艺术这一目的。总之,全息影像技术的存在,让艺术作品创造也提供了一种真实的虚拟之感,在这一环境下进行创作,经典艺术作品的情感以及思想也能虚拟地呈现出来,这样观看者就能身心都很好地沉浸在其中,所以从这一点来分析的话,全息作品之中能够投射出较为良好的内在艺术光芒,因为其能够让艺术作品内涵得到有效呈现,设计人员在进行艺术作品创作的时候,不仅要借助于全息技术来呈现出艺术作品的生命力,还需要将其与艺术思想有效融合在一起,只有做到这样才能让整个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将全息影像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价值有效发挥出来。

5.虚拟现实的全息广告艺术

虚拟现实技术也是全息影像技术中的重要技术,这一技术进入我国时间不长,可是在美国开始应用到广告艺术领域中的时间十分的早,是1999年,应用的领域则是Ford汽车展览会。在这一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借助于这一技术来为汽车公司制作出了一个汽车模型的全息图,这一全息图是借助于计算全息,同时以光聚合物来作为感光材料而实现的广告艺术,其整个长有16英尺、高度则有4英尺,具有较大是视角以及真实的彩色。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种设计就是全息技术与数字媒体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而制作出来的艺术精品,在进行广告设计与宣传的时候,设计人员若能够将全息技术有效应用到其中,就能起到较为良好的广告艺术突破效果,幻想一下,假设展示室、展示橱窗是真实的,可是里面的展示物品却是虚拟的,只不过是操作人员将3D投影机中的幻灯片进行了更换,这个时候整个广告的全息场景也就能够因此而发生变化。相较于传统的广告图像而言,全息三维立体广告图像,能够为广告接受人员提供一个更大的视角进行观察,进一步提高整个广告的视觉冲击力,让其更好地吸引群众目光。借助于全息立体成像系统还能创新广告呈现方式,因为应用这一个系统,广告在呈现的时候就能将还尚未上市或者是正在开发的产品呈现出来,像是飞机、汽车、游艇等体积较为庞大的商品,相关人员也可以借助于这一技术来进行直观的呈现,这样就能让整个展品更加贴近消费群体,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商品,同时促进消费群体对于产品的真实感受与性能,最大程度提高消费者消费欲望,进而最大化全息影响技术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所造成的影响。

四、全息影像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发展

1.全息影像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发展前景

全息影像技术的出现,从某些方面来说直接促使数字媒体艺术设计领域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了有效开拓,真正为群众构建出了一个真实的虚拟世界。例如,群众对于走上另一个星球都有着一定的兴趣,可是借助于全息影像技术,在游戏过程中也能直接看到突然出现的怪物等等。全息影像技术的出现可谓是直接满足了群众的幻想以及追求。其次,全息影像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领域之中的应用,也促使设计领域开始从平面转向立体、由二维转向三维。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三维化可谓是其今后发展的大势所趋,毕竟追求更加逼真且完整的体验才是设计的关键,在平面设计软件PS与二维动画团建FLASH之中也增加了模拟3D功能模块,这个时候数字媒体也就不得不正视全息影像技术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所造成的重要影响。总之,全息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让其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使用,除了数字媒体设计领域之外,还可以将其应用到其它学科之中,所以在应用过程中最好是结合需求来进行合理应用。

2.全息影像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发展阻碍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有提到全息影像技术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所造成的重要影响,但是其实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也有可能会遭遇一些阻碍与瓶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一项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有受到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就存在缺少技术的现象,而且网速相比较于其他光纤与光纤的话,其所呈现出的高举率就好比是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缺少因为技术。在上述分析中我们提到了技术的欠缺,这一原因促使很多全息影像技术对于光线和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实现。其次,全息影像制作成本虽然普遍都较低,但是大多数尖端且先进的技术主要还是由发达国家所把握的,造价可谓是十分高,这也制约了其发展。

结语

全息影像技术是现代科学不断发展下的产物,对于我们思维以及潜能等多方面都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身处在这种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也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较为直接的影响,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而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全息影像技术得以发展,本文则是对这一技术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所造成的重要影响着手进行了应用于发展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数字媒体艺术设计领域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鹏.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特征及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7(16).

[2]李秋道.浅谈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J].科技经济导刊,2017(21).

[3]田俊.当代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特征对传统媒体艺术设计的影响[J].工业设计,2016(8).

[4]李晓林.全息影像技术对舞台设计艺术发展的影响[J].戏剧之家,2014(13).

[5]秦娜.全息術与数字媒体艺术融合的探析[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0(1).

放射影像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临床醫学、护理专业、放射医学、开展意愿

引言

随着诊疗工作的快速发展趋势,影像检查设备五花八门。 X射线三维成像、放射性同位素成像、CT、PET-CT、MRI、超声等各种影像检查和治疗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疗实践活动,并不断被众多医务工作者和医生所掌握.患者识别。然而,两者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人类文明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根据科研数据和信息研究,医疗设备的电磁波辐射已成为现阶段我国人体电磁波辐射的最大来源。研究表明,随着个人辐射剂量的增加,体内发生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也在增加。作为即将从事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学从业人员,对电磁波辐射的看法和认识,也将危及诊疗企业的辐射防护工作。临床医学和影像诊断技术专业的学生由于未来工作的需要,将有更高的机会接触到电磁波辐射。为掌握临床医学电磁波辐射专业知识,小编对临床医学和影像诊断两个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华南大学培养计划,随机抽取2017级临床医学、麻醉医学、影像医学技术和2018级护理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511份,回收511份问卷的合理使用率. 100%。其中,男生177人,女生334人。

1.2方法

设计制作了一份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放射学的掌握情况、认知能力和从事放射学的意愿。首先向学员介绍放射科,然后发放问卷,学员回收并录入数据信息。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 3.1双轨系统记录数据信息,然后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测量数据以比率或组成比显示,X2测试在各组中是优选的。 P <0.05被认为是统计学上显着的差异。同时,一些数据信息使用描述性统计。

2.结果

2.1 学生对核辐射的了解情况

10人(2.0%)表示掌握好,70人(13.7%)表示掌握好,320人(62.6%)表示一般,111人(21.7%)表示不掌握不明白。 455人(89.0%)认为辐射、核威慑、核恐怖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46人(9.0%)表示辐射、核威慑、核恐怖离自己很远,不需要太在意; 8 人(1.6%))表现出对辐射、核威慑和核恐怖的真正无知。 404人(79.1%)认为加强对辐射的掌握,实施安全防护可以预防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89人(17.4%)认为损失不可避免; 15 人(2.9%)表示他们不了解辐射对身体的影响。造成的伤害。

2.2 学生对放射医学认知情况

445人(87.1%)表示了解放射医学,65人(12.7%)表示从未听说过放射医学。 339人(66.3%)认为放射学和医学影像学的差异很大,3人(0.6%)认为没有差异,60人(11.7%)表示不知道差异。 346人(67.7%)认为宣传和规划不足,该领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途径少,影响其参与放射学专业知识。放射科学员的认知能力性别差异不显着(X2=2.139,P=0.710),见表1。

2.3 学生对虚拟仿真

81人(15.9%)掌握了华南大学综合核医学教育的特点,278人(54.4%)表示掌握水平一般,152人(29.7%)表示不了解。学生对放射学的兴趣与其对核应急立体模拟练习的兴趣和对课堂教学特点的掌握程度成正比,如表2和表3所示。80人(15.7%)表示考虑过未来从业人员放射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425人(83.2%)表示未考虑。 327人(64.0%)认为有必要加强放射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162人(31.7%)认为重要性中等,18人(3.5%)认为没有必要。

2.4 学生对开展放射医学的意向

若南华大学开设放射医学技术专业,426人(83.4%)表示愿意接受,77人(15.1%)表示不易接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4.505,P=0.002)。临床医学、麻醉学、影像学、医学护理四个技术专业的学生对南大的放射分子生物学、放射微生物学、放射毒理学、核医学和基础辐射防护等课程有不同的选择。见表4。

3讨论

随着核电站的发展趋势和国防安全现代化建设,核电紧急安全事故、核超自然事件和核战争危害经常增加,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大气污染伴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肿瘤。逐渐上升,提醒放射医学的未来发展在当前形势下显得至关重要。国际知名辐射防护权威专家VE TTER教授曾强调:“医务人员必须接受辐射源安全教育培训,树立安全操作规程的理念,着眼于减少直接辐射使用的最佳控制标准在课堂教学和实践中。”。

本研究数据显示,学生对辐射的掌握程度不高,部分学生觉得辐射离日常生活很远,这与其他专家学者的分析结果一致。关于现阶段华南大学开设的放射学相关课程的内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自己的选择。学生们期待通过学习培训提高放射学专业知识,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变专业知识结构,也可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地从事卫生服务工作。现阶段,仅有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吉林大学、包头医学院等少数高校开设了本科生放射医学技术专业。申请过程的成功进一步证明了放射技术专业化的必要性。根据这项科学研究,作者还从学生的角度把握了危及放射医学技术专业发展的相关因素,这一结果可以为愿意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提供??一定的理论来源。例如,基础辐射防护和核医学在临床医学、麻醉学、影像学和护理学的学生中被广泛接受,这表明放射学不仅限于几个技术专业,可以在多个技术专业之间共享。此外,以多种方式宣传和规划放射学专业知识,为学员开展核应急3D模拟演练,无疑是推动放射学发展趋势的好方法。

创作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学生普遍反对,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放射医学课程的基础建设。至关重要的是,这也将成为未来讨论的主要研究点。在“双一流”基础建设环境下,区域高校要建设一批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课程,完成高校创建一大批高素质、高素质的具有专业特色的技术人才。在学业压力重重的形势下,学生们依然对高校开设放射技术专业充满期待。这种情况为核医学融合课程的发展带来了突破。

结论

随着核电和国防现代化的发展,核电站突发事故、核恐怖事件和核战争威胁频繁增多,而工业的发展及环境污染伴随的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也逐年升高,提示放射医学的发展在当今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要建设一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特色学科,以实现高校培养更多高水平、高素质专业特色人才的重要目标。学生在学业负担重的情况下,仍然希望学校开设放射医学专业,这一现象为核医结合特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参考文献:

【1】 黄波,龙颖,肖方竹,等.放射医学创新性与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建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7)∶61-6 2.

【2】 屈卫卫,闫思齐.具有国际化创新能力的放射医学本科生培养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5 0);158-1 59.

【3】 封琼,王敬东.提高放射医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几点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7)∶4 4-45.

放射影像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数字动画中数字绘画的特性分析数字动画是指主要采用数字手段制作并以数字方式传播的动画。数字动画离不开数字绘画。数字绘画是指利用计算机绘画软件和数位板、光笔等来绘制画面。数字动画中的数字绘画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桌面(架上)绘画,也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的数字绘画。对其特性进行全面、细致、合理的分析,并因势利导,科学实践,便能深刻认识其专业性所在。于动画开发者而言,可以大大提升动画作品开发的品质和效率;于动画教育者来说,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将其独立分科,专设课程,更有助于正确培养现代动画专业人才。

独特的绘画技巧既然都是数字绘画,数字动画中数字绘画也具有一般数字绘画的共性,具有区别于传统桌面(架上)绘画的特性。数字绘画与传统意义上的桌面(架上)绘画在技巧上的区别是很大的。许多在桌面上很规范的画法,在计算机绘画中就可能变得不规范。以桌面绘画技巧替代数字绘画是不科学的,不利于数字绘画特长的发挥,会直接降低最终画面的可视性及结果获取的效率。数字画面生成的原理决定着数字绘画技巧的独特性。从这个角度,可将当前数字绘画软件分为两类,即像素绘画和矢量绘画。像素绘画是通过非常细小的像素点排列产生图像的,它细致地模拟现实世界中的任何景象。这类软件的典型代表是PhotoShop和Painter。其中Painter能模拟现实中各种画笔、画布、颜料的,画家在其环境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套用传统意义上的桌面绘画技巧,充分享受“画”的感觉。即便如此,其间仍然包含着许多实用、常常出奇制胜的技巧,如笔刷的定义,滤镜的使用,蒙版的制作,层的划分及其混合,等等。这些都是非数字环境下闻所未闻的东西。它们让画者体验“涂绘”的同时,扮演起“调度各种道具展示无尽神奇的”魔术师。它们构成了新工具最具革命性的功能板块,值得后学者认真挖掘、总结。

如果说像素绘画还能使传统桌面绘画者找到自信的话,那么数字环境下另一种似乎更具普及性的绘画即矢量绘画一定会使其感觉茫然。这种绘画表面上看是人在绘画,实际上是人在调用软件内部绘图代指令并由软件实时绘制图形的。这类软件的典型代表有:Illustrator、CorelDraw、Flash,等等。它们很难如同像素绘画那么细致地表现对象,如果直接套用桌面绘画技巧效果不会很好,效率也会非常低。实际上,这种努力与矢量绘画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企图获得传统桌面绘画的肌理、笔触、颜色,只能成倍增加矢量软件的计算量而不能达到目的,甚至是弄巧成拙。这时的勾线填色,有着与传统桌面绘画截然不同的技巧。数字绘画的技巧与传统桌面绘画的技巧最大区别是:后者是直奔“妙笔生花”的目标,强调苦练、修行;后者却不仅要让画面出彩,还要尽可能降低创作的难度,让创作者轻松地完成每一幅作品。这种特点恰恰是动画制作者所梦寐以求的。动画是建立在一定量(通常都很大)的画面基础上,画面产生的速度如果跟不上,是完不成动画的。这也就是过去为何搞动画的人少,动画作品相对较少的缘故。如今因为有了数字绘画,数字动画便顿时风靡起来,可见数字动画的威力。

无限制的修改传统桌面绘画修改的机会也是有的,但是很受限制。如过度擦拭会弄破画布或画纸,反复涂抹,画面会弄脏,等等。在数字绘画中,却不存在这些问题。但凡需要,便可以无限制进行。这对艺术表现的充分发挥大大开拓了了心理空间。创作者无需小心翼翼,只管做各种的尝试,直到真实的效果与理想的创意完全一致为止。数字动画后期的逻辑合成为画面元素的无限次修改提供了可能性。因为逻辑合成元素主要是临时从外部载入的,而且随时可替换已有合成元素,这样,外部元素的生成、加工与动画后期合成处理可以分离开来同时进行。数字条件下,动画制作阶段界限的模糊化,使得数字动画中的数字绘画具有阶段多重性。

任意的复制传统桌面绘画中,妙手偶得的情形是存在的,但偶然获得同样效果的机率非常低。而在数字绘画中,只要画者愿意,可以将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绘制的效果做无限次的复制。而且,这种复制不只是简单的数据拷贝,还可以渗透到绘画过程,即可以记录当前的绘画过程,以后可以重复这些过程,自动绘制出新的画面。动画画面的渐变性或无动作的镜头画面的存在为画面的复制提供了机会。数字动画是基于帧的,一帧即一幅画,动作的连续性决定着前后帧画面内容的相似、渐变性。所以,在二维数字动画制作中,可以将某一帧进行复制,然后利用数字绘画技术,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便有可能获得下一帧需要的画面,而不必完全重画,如果是没有动作的镜头,则完全可以复制(当然可以利用合成技术直接延续),如此可以大大节省工作量。

绘制过程可程式化及精确的色彩指定传统桌面绘画也有程式化,如中国画,从起初的构图布局到后来具体的“勾、皴、点、染”,都有自己的诸多程式。这种程式是技巧和艺术的提炼,是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蕴含着很高的艺术魅力,后人几乎不必在绘画技巧上劳神,只需遴选出合适的内容来填满画面就可以创作出精彩动人的作品。数字绘画不仅可以仿效桌面绘画实现这种程式化,它还能将这些程式数据库化,使得画面的营造变成实实在在的图像符号的组合,从而使画面的获得变得更加容易。这在大规模、批量制作某同类风格、题材的动画片时,非常格外有意义。可以最大程度上压缩动画画面绘制的周期,节约动画制作成本。大千世界的缤纷色彩,进入计算机以后便统统数据化了,不同的颜色(包括色相、明度、饱和度)对应着不同的数据,相同的颜色对应着相同的数据。这种对应是绝对精确的。所以,如果利用数字方法填色,尤其是采用平涂时,无论是用原色还是复色,完全可以避免出现色彩偏差。不像传统桌面绘画,完全依赖经验,即使经验丰富也很容易出现前后颜色的偏差(尤其是使用复色)。动画画面的连续性特点给画面精确表现提出了严格要求。动画画面需要做到前后统一,保持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这在三维动画制作来说,可能问题不大,但对二维动画来讲,对前后帧的画面绘制提出了严格要求:形和色要一致。

绘画为动画做准备动画是由一幅幅画构成的,数字方法中对应的是一帧帧画面。这些画面大多数并不是在中期一次性绘制完成的,而是在后期合成时由好几层叠加、混合而获得的。这是效果的需要,也是分工的需要。由于数字绘画与数字合成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所以在数字绘画时根据最终动画画面的合成需要进行合理分层的做法存在可行性,也显得非常必要。实践证明,恰当而的绘画分层将为后面动画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大提升动画的制作效率。

在三维数字动画里,绝大多数对象是通过数字建模来实现的,这些对象看起来是否真实,在相当程度上是取决于模型表面所贴的材质图像是否真实、生动。借助数字手段来仿效现实中某种材料的肌理,如生锈的钢铁、透明的玻璃、晶莹的钻石等,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这比纯粹的绘画方法来得快捷、有效得多。这是因为数字绘画不仅有丰富的绘画能力,更有无穷的制作功夫。我们无法想象,凭借传统桌面绘画技巧去获得同样视觉效果需要付出多么昂贵的代价!

绘画不再局限于平面和静止在三维数字动画制作中,为了获得模型的无缝贴图,或者更加直观地为模型表面绘制贴图,可以直接在相应立体对象上进行绘制,如同手工偶动画制作时直接在偶表面进行绘制一样。三维数字绘画最终可以获得一张平面图像,这样可以利用专业的绘画(图像处理)软件对其做更加细致的刻画或更进一步的效果处理。或者,对该图像做匹配性的内容变化,然后指定给具有相同拓扑结构的立体对象,立即就可以获得一个全新的模型。可见,数字立体表面绘画与手工表面绘制尽管相似,意义却有很大不同。数字绘画可以直接构建动画模型。这在以前根本想不到的事情,如今在数字环境下,却能轻松实现。目前流行的三维动画软件几乎都有专门的程序模块实现这一功能,即直接在模坯基础上进行绘画,使其表面产生凹凸起伏变化,进而获取预期的模型。这样,绘画就变成了雕塑。还有一种情形是,先绘制一幅垂直投射效果的灰度图,然后指定给某一立体表现,采用转换算法可产生相应的立体模型。当然,还有专业的三维绘画工具,如Z-Brush,绘画可以在X、Y、Z三个方向进行,最终可以获得非常细腻、生动的立体对象。

尽管数字绘画似乎已经远离传统意义的“绘”而执著于数字特色的“制”,但它绝对不会因此而丧失“画”的艺术魅力。数字绘画的技巧是将艺术家从技巧中解脱出来,免遭过去机械式的、无休止的技巧磨练,让他们的天才想象力得以任意驰骋,创作出更具欣赏性的作品。这对完全依赖想象、凭靠巨额数量画面构建作品的动画师们来说,无异已被注入了能刺激他们艺术创作灵感、使他们时刻充满活力和自信心的兴奋剂。

当今天的媒体、设计和艺术创意市场已经进入了数字化和多样化时代,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借助数字技术,以文字为中心的媒体内容正在向图像、影像和互动的方向做重大转移。如何培养出能够横跨科学和艺术领域的“两栖型”艺术设计人才,这是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中国当前的数字艺术教育提出的重要课题。

参考书目:

(1)十一郎:《动画创作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期。

(2)李晓彬:《计算机二维动画艺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期。

(3)[美]Jeremy Sutton著,诸海波译:《数字绘画艺术》,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年第5期。

(4)[美]David Franson著:《游戏美术:2D艺术与3D建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期。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放射影像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放射科;工作人员;患者;放射防护

引言:放射科已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在为医院和患者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使用X 线设备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带来一定的辐射损伤。所以放射科的放射防护问题一直是放射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国家到基层急需做好相关人员的放射防护措施。本文就将从影响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放射防护因素和相应措施进行分析讨论。

一、影响放射科放射防护问题分析

1、上级监管机构监管不到位

在实际工作中辐射监管和执法不到位的现象大量存在,特别是一些基层监管部门对自身辖区内的医疗机构使用X射线种类和数量不认真核实,对危害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监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相互推诿现象大量存在。

2、放射从业人员和患者的认知水平不足。

目前多数医院放射科从事放射工作的技师大都是大中专毕业,业务知识不够充分,理论基础不够夯实,导致在日常工作中自身和患者暴露于非必要輻射环境。多数患者特别是基层乡村地区受教育水平低,对电离辐射危害认知不足,不能很好的的规避非必要的辐射检查也是影响放射防护的重要因素。

3、X射线设备质控工作落实不到位

放射科承担着整个医院住院,门诊,体检人群的疾病检查,所以放射诊疗设备的正常运转是影响放射防护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质量控制检测,就很容易造成辐射事故影响工作人员和患者安全。

4、医疗机构内部放射防护管理混乱

由于医院领导对放射防护的不重视必然会造成放射管理混乱,放射防护流于形式,也就无法在科室内形成良好的放射防护文化,导致安全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二、降低放射科辐射安全风险建议

1、放射科工作人员方面:

目前我国已制定了较完善的医疗放射防护规章制度,卫生主管部门及医疗卫生机关都极其重视放射科的辐射安全,并采取了较完善的防护措施,能够将参与放射工作人员的吸收剂量控制在相对较低水平,为医护人员营造和谐安全的工作环境,将放射辐射危害降至最低。

(1)成立放射科防护管理小组:

医院建立专业的放射防护领导小组,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主任对科室放射防护工作进行统筹管理。诊断、DR、CT、DSA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负责各自区域设备的具体防护监测工作的。 管理小组的主要工作内容有设备的维修保养与辐射检测、 监督放射科医护人员正确佩戴个人剂量仪并按时回收和发放新的个人剂量仪、有条件的可以邀请专业的放射防护专家来医院为医护人员进行放射防护相关知识培训,按照日常工作需要制定符合本科室的放射防护操作章程。放射防护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小组会议总结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出解决措施,超出职权范围内的问题要及时上报给相关领导机构。

(2)建立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各医院放射科要根据国家发布的各项管理规定,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与紧急情况处置流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在日常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同时建立设备维护管理章程,确保有人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测就能降低放射工作人员受辐射概率。

(3)加强放射科室硬件水平

应当设置防护门和出束连锁机制,防止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忘记关闭房间内的各个门窗造成辐射外泄。对公共场所造成放射污染影响公众健康。 在未工作时间时,工作人员应将防护门打开。

2、受检者患者方面:

主要问题在于没有采用最合理最优化的检查方法, 比如有些疾病本可用DR摄像检查的临床医生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申请采用 CT进行检查, 而 CT扫描产生的辐射剂量远高于DR射线检查, 一次腹部或盆腔 CT扫描给患者施加的有效剂量约为10mSv, 相当于 500次胸片检查的受照剂量, 特别是在对婴幼儿的疾病诊断检查中,滥用 X射线检查的现象普遍存在, 因为儿童发育尚未成熟,机体对射线更为敏感, 容易产生的潜在危害也更大。

(1)加强放射科硬件设施建设

基层医院放射科硬件设施普遍落后,很多医院放射科X线机房前期建设时缺乏专业设计,患者候诊区紧邻机房大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机房墙壁、门窗已经很难达到 X 线防护标准。

(2)配备完善的受检者防护用品

在偏远基层医院应为受检者配备的防护用品几乎没有,有的地区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甚至是几家单位共用一套防护用品,有防护用品的单位医务人员也很少有告知患者如何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所以患者非检查部位是难以有专门的防护用品进行遮掩的,只能是裸检,受检者切实有效的放射防护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

(3)加强公众放射防护知识普及

据调查研究发现公众对放射防护知识普遍欠缺,特别是中老年人防护意识非常淡薄,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现象突出,有些受检者甚至主动向医生要求进行多部位X射线检查; 甚至几乎没有受检者因医生多开非必要检查部位向医院和医生提出质疑。

(4)提高医务人员放射防护意识

放射技师的防护知识水平、防护意识及习惯直接影响受检者的防护好坏。很多基层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知识水平起点较低,或接受知识的渠道较窄不能较为及时、全面、深刻地学习放射防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影响了基层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整体放射防护意识。有些甚至对有防护意识的受检者主动要求防护的行为直接忽视。认为患者接受射线照射次数不多,防不防护无所谓; 有的是认为其工作量大、没时间等。所以提高放射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迫在眉睫。

三、结语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边远地区人民群众对放射防护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我国放射防护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合理规范地使用X射线装置,利用各种防护措施,才能趋利避害,使X射线这把双刃剑更好地造福人类。

放射影像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微评价活动中,网络和影像技术与权力—知识机制生产出了一种新的在场性,它使得影像意义上的看成为微评价活动的基本样式。无所不在的看和评价所透露的是一种新的权力运作方式,主体不再被归结为传统人文科学所界定的人,而是被归结为这种权力运作的符号。相应地,作为评价活动的基本方面的主体需要发生了重构。这集中表现为主体的被看的需要以及它所引发的结构性调整和变动。当是否被看成为一个前提性的东西时,评价活动必须得到重新审查,这需要回到微评价的无所不在的看。

关键词:看;微评价;网络;影像;权力—知识

作者简介:张艳芬,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444)

主体出于自身需要而与对象属性发生复杂的关系,这种不断调整和变动的关系在评价活动中得到结构性的刻画,而事物以及我们自身在这种关系中的地位也由此得到了辨别和标识。这就意味着,当我们考察这个时代的微评价活动时,有必要在对微评价活动本身{1}展开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溯到这种关系,因为正是这种关系在这个时代所呈现出的新特征使得微评价这种独特的评价活动成为可能。而一旦我们追溯到这个新的特征,我们立即发现,它可以被归结为一种无所不在的看:这种看一方面与网络和影像技术密切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与主体需要的重构密切联系在一起。无论如何,由于这种看,一切在时间和空间中细微而隐秘的东西今天都能被看到、知晓并从而得到评价。

一、看成为微评价活动的基本样式

在目前有关评价理论的研究中,似乎还没有为微评价给出一个严格的定义,但我们认为,为了使问题得到更准确的表达和更深入的探讨,一定程度上的界定还是有必要的。我们对微评价的界定如下:微评价,作为这个时代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深度融合发展的特有产物,指个体主体借助微博、微信以及各类社交网站等微平台对由这种融合发展所重构的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在这中间,微博由于其重信息弱社交的特性而更能揭示微评价的内涵和要义,事实上,微博中的评价主体甚至通常是隐匿其社会身份的。所谓“微”评价,从表面上来看当然是由于这种评价所具有的私人性和即时性的特点,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却是由于两个方面,即一方面,微主体无所不至地把每个无论巨细的事件当作评价对象;另一方面,其评价结果经由数量庞大的微个体在瞬间获得广泛转发。不难发现,这里存在着两种无所不至,一种指向事件,另一种指向转发。这两种无所不至就其实质而言是一致的,这就是无所不在的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与传统的评价活动不同,微评价主体更多地仅只是让对象处于一种被看到的状态之中而不做过多附加的说明,但这种看本身就是评价;就这一点而言,转发同样是评价。

在这一点上,微平台上所发布的众多影像材料以及它们的庞大浏览量和转发量为我们提供了无数例证。比如,常常存在这样的情形,即微主体在网络上发布一次聚会、一个表情甚至一道菜的图片,但他们之所以选择发布这些图片而不是另一些,乃是因为他们不仅要传递他们对这些图片的看,更要传递他们对图片的态度和倾向,亦即评价,并且吁求结果。如果说这样的评价所吁求的结果会由于其过多的私人性而遭到公共层面的忽视,那么另一种情形恐怕就不会了。比如2013年8月引起舆论关注的上海法官夜总会事件,一开始就是由隐匿身份的微主体在微博上发布涉事人员影像并迅速得到大量微个体围观,这样的影像和围观当然更不是单纯的看,而是吁求着结果——即某种相应的调整和变动——的评价,司法机关随后以公共手段做出的调查、取证和裁决就是其所吁求结果的体现。这些情形都表明,看已经成为了微评价活动的基本样式。

那么,为什么看成为了微评价活动的基本样式?对于这个问题,充分发达的现代网络和影像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条件,但这些还算不上是对问题的回答。我们毋宁可以从古代儒家思想中获得某种启示,比如,在曾子所说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2}中,“视”即我们所说的“看”,这种看显然表达了一种比文字或言语更为强烈的价值判断。就此而言,看就是一种以监督或者说监视的形式出现的评价活动。而监督和监视必定涉及到权力的运作。这或许更为明显地存在于把看(如柏拉图的eidos)当作一个重要传统的西方思想里面,而福柯的考察则在某种程度上把这个传统推到了极致。在他根据其谱系学方法所做的研究中,“看”是和权力—知识机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实,福柯所使用的这三个词从其构词上来说也已经向我们暗示了它们的内在关联:我们知道,在法文里,权力是pouvoir,知识是savoir,它们共同的词根是voir,而voir的意思就是“看”。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可以说,在“看”的传统中,权力—知识机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福柯这样说道,“我们应该承认,权力制造知识(而且,也不仅仅是因为知识为权力服务,权力才鼓励知识,也不仅仅因为知识有用,权力才使用知识);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3}一方面,任何知识总是有前提的,即它总是在它的知识领域中成其为知识,比如天文学中的地心说和日心说都是知识,但它们只存在于它们的知识领域中,而且一旦它们的知识领域被消解,它们自身作为知识也就被消解了;这个作为前提的领域不是知识本身所能解决的,它可以说是一种设定,但就它的地位来说又意味着一种权力,事实上,设定本身就已经是权力的强加了。另一方面,任何权力又只能在它所建构的知识领域中运作并形成各种各样的权力关系;一旦超出这个知识领域,权力就无法获得承认,相应地,那些权力关系也就分崩离析了。简而言之,知识是权力强加的结果。而从评价论的角度来看,权力强加是出于主体的需要,即主体的需要决定了权力强加的方向、程度和手段;这就是说,就其发端而言,权力—知识机制的运作与评价活动是融在一起的。由此,我们再来分析看,就会发现,看总是有所看的看,而这个所看是在知识中成其为所看的,换言之,所看必定同时就是所知,而这个所知由于权力强加又必定主要是在评价层面上形成的知识——因为看是出于主体的需要的看,所以看之所看就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既然如此,那么看就成为了主体对于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就此而言,看是一种评价活动。

到这里,我们对看是一种评价活动给出了论证,但却还没有对前面那个问题给出全部的回答。这个回答的给出需要我们进一步对现代社会中的看以及看的技术展开分析。看是一种在场性的行为,因此,在场性的受限制必定导致看的受限制。在场性或者是身体意义上的(身体被带入现场),或者是影像意义上的(现场被带到眼前)。显然,相比较而言,身体进入现场是一种更容易受到限制的状况,因为身体的位移远远慢于影像的发布和转发,而身体进入现场的情形在现代网络和影像技术发展起来之前普遍存在,也就是说,对于那时的人们来说,尽管看一直是评价活动的一种样式,就像我们追溯到曾子那样,但是它还远不是基本样式,人们必须借助其他的样式来弥补在场的看即评价的不足,比如文字或者言语。不过,网络和影像技术之于看的意义并不止于此,也就是说,并不止于影像浏览可以让人们在瞬时达成一种在场性,而在于它重新界定了在场性。

这种新的在场性超越了以身体为基础的传统的在场性,因为后者有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而这个缺陷正是被影像技术揭露和克服的。对此,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给出了一个说明,他说,“比方在照相术里,用照相版影印的复制能够展现出那些肉眼无法捕获却能由镜头一览无遗的方面,因为镜头可以自由地调节并选择角度。不仅如此,照相复制还能借助于特写的程序,诸如放大和慢镜头捕捉到逃身于自然视线之外的影像。”{4}也就是说,身体的在场所达成的肉眼的看天然地看不到某些细微的东西,这些逃脱在外的东西只能在影像技术中被捕获。比如,高速摄像的镜头可以捕获水滴坠落溅起水花的全部细微之处:水滴坠落在水面漾起的涟漪缓慢地向四周推去,接着,一圈像花瓣似的水花从水面上升起,水花的顶端形成一颗颗晶莹的水珠,就仿佛是一顶水晶做成的皇冠。在这里,与肉眼的看相比较,不能不说人们获得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在场性与看。当然,与此同时,一种完全不同的评价活动也发生了——如果我们考虑一下体育赛事中影像技术的运用,那么这一点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在那里影像直接就是以裁判形式出现的评价。

既然网络和影像技术有着这个双重优势——即,不仅在瞬间使我们对于任何一处地方来说成为在场者,而且这个在场是一种将任何细微和隐秘的东西加以重构的在场——那么影像意义上的看成为微评价活动的基本样式几乎就是不言而喻的了。但是,本雅明的说明还需要加以进一步的阐释,因为对于我们的讨论来说,他的说明更多地是一种隐喻,尽管是意味深长的隐喻。这个阐释当然是根据权力—知识机制做出的。也就是说,网络和影像技术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因为它们所造成的无所不在的看实际上是权力—知识机制的无所不在的运作。这种无所不在透露了一个重要变化:从细微之物和细微之处来进行建构,同时这种建构并不把这些细微化约为宏大。如果我们比较一下传统的评价活动,就会清楚这一点了。比如,在传统的权威评价和民众评价{5}中,评价最终都是从宏观的方面来达成的;尽管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微观的方面,但它们作为个体是无法被回溯到的;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个体主体无从以细微的方式来建构。现在,网络和影像技术改变了这一切,它们为微主体以其细微的方式来建构创造了普遍的条件,事实上,这也正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微主体将其“自由地调节并选择角度”的镜头随时随地对向任何一个事件,同时将影像上传到网络并在那里得到浏览和转发;这个时候,我们所说的那种无所不在的看达成了,同时达成的是微主体在权力—知识机制意义上的建构以及评价。

简而言之,就权力所制造的知识而言,我们不仅以宏观的方式建构起民众评价与权威评价的知识,而且以微观的方式建构起微评价的知识,这就如同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的知识不仅来自于舆情和政令,而且来自于微主体的直接发布,尤其是它们的看的发布——事实上,后者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为既然微主体的看是无论巨细的,那么它也就并不排斥舆情与政令。与此同时,我们也越来越习惯于以这种细微的方式来建构知识。从这一点来说,政务微博的开通除去为了解舆情和发布政令等等之外,还有更为深刻的原因,这就是,知识的建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社会的任何方面都不能无视这个改变,而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这一切的结果就是,细微的方式成为了一种基本的方式,即以微主体的看来建构知识和做出评价。

二、无所不在的看与主体的微权力

由此,我们再来看现代社会中知识的普及和激增,就不会简单地认为那只是教育水平提高和学术研究深入的结果,而是发现,这正是知识建构方式发生改变的结果,与此同时,传统意义上的学识对于微主体的看和评价来说并不是帮助,也不是妨碍,而是全然无关。换言之,看和评价本身是一件比什么人在看和评价更为重要的事情,因为人的学识对于无所不在的看并没有贡献。其中的原因当然在于,知识的建构从根本上来说仅仅与权力的运作有关,特别是与权力运作在现代社会呈现出的一种新的性质有关,正是这个性质使得无所不在的看成为可能。

这个新的性质就是,与绝对君主制时代中君主以个人名义掌握权力并自上而下地运用权力不同,在现代社会中,权力不再是这种单纯的自上而下的运作,而是呈现出一种网状结构,即它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和横向的。比如,福柯在考察监督这种体现着现代规范的看的权力运作时就说,“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关系网络的作用。这个网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下而上的与横向的”{6}。由于权力运作的这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横向的性质,看不再被控制在某一个方向上,换言之,权力不再被控制在某一个位置上,因为那种关于权力单纯自上而下运作的判断正是假设权力可以在某一个位置上得到控制,并从这个位置出发来确定方向。现在,这种控制的消失使得权力关系发生了根本的调整和变动,亦即,不是说旧有权力得到了重新的分配,而是说一种完全不同的权力产生了。对于这一点,微博、微信以及社交网站所达成的微主体的无所不在的看恐怕是一个最好的说明,因为无所不在只可能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横向运作的结果,否则的话就总会有某个或某些方向是缺失的。就此而言,微主体的看和评价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新的权力的运作,它完全不同于民众评价和权威评价的权力运作。就这种权力仅仅系于微主体而言,可以把它称为微权力。

微权力层面上的评价与民众评价以及权威评价的不同,很容易被归结到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的不同。事实上,我们前面在做比较的时候,也正是从个体来入手的。但我们谨慎地避免使用“个体的人”这个表述,而是使用“个体主体”。为什么这么做呢?难道主体不是人吗?主体当然是人。但是,作为术语的人总是被界定的,在这里就是人文科学的界定,比如被界定为理性的或者政治的,等等;而微权力层面上的评价主体并不是传统人文科学所界定的人,为了避免旧有界定下的人所可能带来的歧义,我们毋宁使用“主体”而不是“人”。事实上,旧有界定下的人已经消失了,而微权力的产生与这样的人的消失处在同一个进程之中。对此,我们可以继续援引福柯的分析来加以阐释。正如J.丹纳赫等研究者所指出的,福柯的“第一个假设是,权力不属于任何个人,也不能被任何人占有……在古典时期和现代,权力的位置被清空了,权力不再属于任何人”{7}。这不仅是说,在现代社会,权力不像物那样被占有,而且是说,权力的所属也不是人。这和福柯所设想的人的消失是一致的,就像他在《词与物》的最后一句话中所写的,“人将被抹去,如同大海边沙地上的一张脸”{8}。福柯所说的这个行将消失的人正是指旧有人文科学知识建构意义上的人。他预言人的消失并视之为一件令人鼓舞的事情,他这样说道,“然而,想到人只是一个近来的发明,一个尚未具有200年的人物,一个人类知识中的简单褶痕(un simple pli),想到一旦人类知识发现一种新的形式,人就会消失,这是令人鼓舞的,并且是深切安慰的”{9}。福柯的判断道出了一个事实,即人文科学中的人总是某种知识形式的结果,而这种知识形式的消失意味着相应的人的消失。现在,微平台所展示的无所不在的看以一种现实的方式证明了福柯所预言的人的消失,因为一种新的知识形式在那里出现了。

接下来,以这里所说的人的消失为线索,我们要问的是,人的消失之后的这种微主体对于我们所考察的评价活动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的回答是,这意味着,近来所发明的那些属人的东西不再与评价相关。这些东西就其使人以人的方式成为社会存而言,其最为主要的就是与阶级分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财产。财产作为对社会的人的刻画,所揭示的乃是人的社会身份,而现在,人连同他的社会身份一起消失了。这在微评价中的表现就是,微主体不需要任何资格特别是不需要社会身份所确保的资格就可以进行看和评价。这既意味着微主体在看和评价上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也意味着它本身失去了充分的规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微主体缺乏可被传统人文科学加以规定的属性,它的存在无法归诸别的东西,而只能诉诸它在看和评价,即它就是它的看和评价。换言之,微主体成为了权力运作的一个符号。这就如同在网络平台上,微主体就是一个以网名出现的符号,这个符号所承载的主体在看和评价,但是这个符号对于传统人文科学意义上的人的属性——如年龄、性别、种族、信仰特别是财产——却没有任何刻画;而且,即便是这个符号看似有所刻画,事情也未必如此,因为众所周知这种刻画可以是虚拟的。这样一来,探问究竟是什么人隐藏在微主体这个权力符号背后就变得没有意义了,这也是我们前面把什么人在看和评价当作无关紧要之事的一个更深的原因。

就此而言,微评价也不同于传统的自我评价{10},因为自我评价所指向的自我仍然是在人的意义上而言的,不管这个自我是群体的还是个体的。而在微评价中,那个统摄着人的属性的自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在这些属性被消解为细微之物时所出现的微主体。微主体以一种跳跃的、零碎的方式使这些细微之物被我们所看到。比如,我们看到,在微平台上,年龄仿佛总可以是倒错的和逆向的,即微主体让我们所看到的年龄的变化并不总是与实际时间的流逝相一致,它可以更快或更慢,也可以停滞或倒退。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这个时候,年龄不是人的属性而是细微之物。不仅年龄如此,而且其他那些原来被视为人的属性的东西都可以如此。这种情况当然可以以网络虚拟世界来加以解释,正如人们通常所做的那样。但是,有些也许更为重要的东西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揭示。

这就是:作为权力运作符号的微主体只有在权力运作状态中才能达成自身,否则它就是无;微主体既不同于身份,也不同于自我,因为身份和自我不管处在什么状态中都由外在和内在的方面维系为一种一致的、连续的东西。就微主体的每一次达成都意味着权力的一次不同运作而言,它总是不同的东西;相应地,它的看和评价也总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微权力的运作中,一个符号的第二次出现并不表明同一个东西的继续存在,而是表明不同的东西的分别存在。而且,就这个符号两次发布的看和评价而言,即便它们之间在表面上可能有某种关联,但也并不证明后者是由前者在一个可供建构系统知识的共同基础上发展或者说延续而来的:这里没有这样的发展和延续,而只有微权力的两次分别运作,尽管这两次分别运作所涉及的事情是有关联的。

唯其如此,我们除了专注于微权力的每次运作即看和评价之外,就没有别的东西需要专注了,因为不存在别的东西。就这一点而言,微评价真正使我们专注于评价本身,而不是它们的前提或者基础。由此,网络大V现象也获得了一种解释,即,网络大V的影响力的来源不是他们的身份,而是他们每次的看和评价;而且,这一次的看和评价也不会成为下一次的前提和基础,它们只是微权力的分别运作。简而言之,所谓网络大V就是充分活跃的微权力符号。一旦微权力停止运作,那么他们就什么也不是,事实上,一些曾经的网络大V现在正处在这样的情形之中。而导致这种情形的原因也正是在于他们的看和评价,它们被错误地使用了,这归根到底是微权力的错误使用。反过来说,正因为受专注的只是微评价本身,所以更有必要认真对待它,这同时意味着认真对待无所不在的看和微权力的运作。

三、主体需要的重构与看以及被看

这种认真对待的原因还在于,权力在现代社会中的运作是复杂的,这就如同福柯所说的,“在本世纪60年代,往往把权力定义为一种遏制性的力量:根据当时流行的说法,权力就是禁止或阻止人们做某事。据我看来,权力应该比这个要复杂得多”{11}。而微权力的运作恐怕正是这里所说的复杂性的体现。微主体的看和评价所起的作用并不等于禁止或阻止,即便就这个看是监督而言,情形也是如此;不过,这也并不是说,它除此之外还有允许或提倡之类所谓肯定的、积极方面的作用,而是说,它以它的这种付诸公共可见的方式包括了各种作用的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是随着主体需要的变化而变化和生成的。比如,2014年7月11日,微博网友发布的安徽省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出席某活动的照片就是最近的一个典型案例,照片上,这位书记手持一张用废弃日历纸写成的讲稿发言,其厉行节约的作风随即受到称赞,而一天之后,同样是在这张照片上,人们发现了书记背后主席台上摆放的高档矿泉水,于是质疑之声顿时四起。在这里,这张照片当然意味着看和评价,但是它的作用即它的权力运作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或许难以预料,但却必将呈现,因为微权力的看无所不在,它认真地看、细微地看,从而无所不看,即任何所看一旦成为所看就由于被付诸公共可见而无所隐匿。事实上,只要考虑到微权力的无所不看,那么任何错误最终都是无法掩盖的。

不难发现,在上述情形中起着激发和推动作用的乃是主体的需要。而我们知道,主体需要正是评价活动的一个基本方面,即,在主体对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进行反映的过程中,主体需要作为一种内在尺度被创造地和规定地加诸外在对象,从而使得主体与客体建立起价值关系,并使得客体属性在这样一种关系中获得价值意味。对于微评价的考察之所以使我们追踪到主体需要这个基本方面,乃是因为主体的需要在现代社会发生了结构性的调整和变动,这种调整和变动成为前面所讨论的无所不在的看以及它所牵涉的权力运作的最终根源。我们说,微主体只是权力运作的一个符号,并进而认为这个符号对于人的属性没有刻画,因为它可以是虚拟的。但是,我们并不否认微主体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一直是存在着的,确切地说,一直是活跃着的,这是因为一旦它在权力中运作起来,那么至少它的一个需要得到了表达,这就是被看的需要。即便符号所刻画的东西是虚拟的,它的存在也透露了这种被看的需要,这就如同网名的别出心裁的设计传达了符号对被看的诉求和渴望。当然,符号本身的设计并不是决定性的,因为使符号或者说主体被看到的决定性因素是它的所看,也就是说,当主体的所看被看到亦即成为公共可见的东西时,它作为指向其所看的看也被看到了。比如,在上面的那个例子中,日历纸和矿泉水是主体的所看,而主体即这里的微博网友之所以被看到,就是因为它们指向的这些所看在微平台上以公共的方式被看到了。因此,主体的被看的需要归根到底诉诸它的看,它越是看就越是被看到,而这个看就是作为权力运作的评价。这不仅再次道明了看的无所不在性,而且也道出了它的另外一个方面,即无所不在的看同时意味着无所不在的被看。简而言之,主体乃是出于被看的需要而去看的,而被看在微平台上就是被围观、被关注。

从传统的看来说,这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因为一般而言,被看到是主体的主体地位遭受威胁的标志,即主体蜕化为某种存在于他人目光之下的一种像物那样惰性的、凝固的东西。这就如同萨特所说的,“通过他人的注视,我体验到自己是没于世界而被凝固的,是在危险中、是无法挽回的。但是我既不知道我是什么人,也不知道我在世界上的位置是什么,也不知道我所处的世界把哪一面转向他人”{12}。也就是说,主体完全失去自身,彻底沦为他人摆布的对象。尽管萨特对于他人的注视有着复杂的阐述,但这里所说的危险无疑透露了一种基调。危险显然不是微主体所需要的。因此,唯一的解释只可能是,在被看这件事情中,除了危险之外,还有别的东西。

对此,科耶夫在他解读黑格尔时所谈及的一个观点给予了我们重大启发。他说:“所以,人类起源学意义上的欲求不同于动物的欲求(后者所产生的是一种仅只活着并且仅只具有其生命情绪的自然存在),因为前者并不指向真实的、‘实在的’、给定的客体,而是指向他人欲求。因而,比如在男人与女人的关系中,欲求之所以是人的欲求,仅仅是因为一个人所欲求的不是身体,而是他人的欲求;是因为他想要‘拥有’或者‘同化’那被当作欲求的欲求……”{13}就科耶夫在这里所说的人并不涉及其身份而言,它更多地契合于我们所说的作为权力运作符号的主体,即不同于传统人文科学所界定的人。根据科耶夫的这个观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看之所以是主体的看,仅仅是因为一个主体要看的不是客体,而是他人的看,它想要拥有和同化被当作看的看。比如,日历纸和矿泉水作为客体,作为真实的、实在的、给定的客体,并不是主体的看真正要看的东西,真正要看的东西是他人对他的这个看的看,在这里就是,作为主体的微博网友渴望看到他人对他的评价的围观。换言之,被看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说乃是这样的,即主体需要被看是因为他在他看到自己被看时完成了权力的运作。

事实上,这种被看的需要在现代社会已经处处彰显出来,比如透明玻璃在建筑物中的广泛运用就是一个例子,它使得其中的所有一切甚至细微之处都可以被看得清清楚楚。当然,最为细微、最为即时的被看是由网络影像达成的,它把被看的需要发挥到了极致,因为它不仅不被限制于时间和地点,而且也不被限制于肉眼的看。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无比迅速地被复制和扩散,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引起围观和关注。无怪乎本雅明要说,“今天任何人都可以自认为适于上电影”{14}。我们知道,本雅明描述的这个要求在今天已经由微电影实现了,而微电影恰恰是在网络上发布的。当然,在本雅明那里,这种透过电影所表达的被看的需要得到了进一步的追踪。就像科耶夫对欲求的分析摆脱了人的身份那样,本雅明的追踪也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人的属性和身份,而是追踪到了无意识,他说,“摄影机把我们带入无意识的视觉,犹如精神分析把我领进无意识的冲动”{15}。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主体的被看的需要以及它对自己的被看的看实际上都是无意识的看,是无意识的冲动的表现。本雅明从无意识出发的阐述为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主体需要的重构给出了一个解释角度,而更为重要的是,本雅明在他的这个阐述中所着重考察的电影就其直接指涉看而言与权力的运作密切相关。其实,科耶夫所分析的欲求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在无意识层面上而言的。

这种由被看的需要所引发的主体需要的重构还表现在时间和空间的需要上。关于这一点,其实前面已经有所涉及。在高速摄像的例子中,我们看到了时间的拉长,相应地,我们也可以想象在低速摄像即延时摄像中所发生的时间的压缩;在年龄倒错和逆向的例子中,我们看到了时间在微平台上的运行方式,而这些运行方式正是主体需要的体现。不过,相比较而言,空间需要的重构可能更为重要。在前面的在场性的例子中,影像在场性对于身体在场性的取代意味着,空间不再由身体而是由影像来度量,换言之,空间的尺度不再归诸大和小,而是归诸被看到和没被看到。这样的空间才是微主体存在于其中的空间。这个重构是意味深长的,因为这种非几何学意义上的空间构成了传统生存空间的巨大挑战,也成为了微权力展开其全部复杂运作的基本场所。

主体需要的重构所反映的是主体与对象关系的根本性调整和变动,这同时也就是评价活动的根本性调整和变动。由此,我们再来看微评价,就会发现,在微评价中,传统评价活动的一切标准似乎都仍然存在,但是这种存在是以一个尺度为前提的,即被看和没被看,或者说关注和没被关注。也就是说,在微评价中,善恶对错、是非功过、好坏利弊等等之类的判断都必须以被看到为前提。这个变化是意义重大的,一方面,微平台所达成的被看使得评价活动变得前所未有的广泛和彻底、公开和透明,另一方面,被看的需要本身又有可能会成为一种遮蔽,即为了被看而被看,就像那些莫辨真伪的PS图片那样。但无论如何,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是要回到微评价的无所不在的看,这也是我们在这个时代为什么必须认真对待微评价活动的更为深刻的原因。

注 释:

{1}关于对微评价本身的分析,即对微评价主体、微评价内容以及微评价意义的分析,可参看张艳芬的“试论微文化时代的评价活动”(“第十五届全国价值哲学年会”论文,上海,2013年)。

{2}《礼记·大学》。

{3}{6}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29页,第200页。

{4}{14}{15}本雅明:《启迪》,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235页,第250页,第257页。

{5}关于民众评价和权威评价的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可参看陈新汉:《民众评价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和《权威评价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7}J.丹纳赫等:《理解福柯》,刘瑾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81页。

{8}{9}福柯:《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506页,第13页。

{10}关于自我评价的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可参看陈新汉:《自我评价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11}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7页。

{12}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337页。

{13}Kojève:“Introduction to the Reading of Hegel:Lectures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0,pp.6.

The Significance of Omnipresent Seeing to the Micro-evaluation

——An Investig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ower and Image

ZHANG Yan-fen

Key words:seeing;micro-evaluation;network;image;power-knowledge

(责任编校:文 建)

上一篇: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范文下一篇:通信电缆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