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艺术论文题目范文

2023-09-23

播音与主持艺术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传媒行业的兴起,许多综合性大学纷纷下设传媒学院,但有些大学的传媒学院并未开设播音主持专业,而只保留了播音主持的课程。本文首先对非播音主持专业背景下依然要开设播音主持课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非播音主持专业里的播音主持课程的教与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如:教学内容不懂取舍,大小课比例安排略显失控,作业布置与评估缺乏科学标准,部分学生缺乏清晰学习目标,掌握不好学习方法等;最后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非播音主持专业;播音主持课程;教与学

一、非播音主持专业背景下开设播音主持课程的原因

随着传媒行业的兴起,许多综合性大学纷纷下设传媒学院,但是有些大学的传媒学院并未开设播音主持专业,而只保留了播音主持的课程。下面我们具体分析这种做法的原因。

1.不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原因

(1)播音主持专业就业难。根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每年有2~3万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但媒体能提供的播音主持相关岗位不过几百个[1]。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们要么转向了媒体的编辑、后期制作、摄像等其他岗位,要么彻底的改行离开了播音主持专业。如果他们毕业之后没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的工作.那么播音主持专业的专业性如何体现,这个专业未来将如何立足和发展?在官方及民间的一些难就业专业的统计中,播音主持专业也屡屡见榜,专业开设收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2)播音主持专业师资匮乏。播音主持人才本来就凤毛麟角,从事播音主持教学的科班出身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很大一部分老师都是临近学科的。我国拥有播音主持专业博士点的仅中国传媒大学一所高校,能为高校播音主持教学提供具有一定教学和理论研究能力的机构少之又少。没有强大的师资后盾,开设高质量的播音主持专业谈何容易?

2.保留播音主持课程的原因

(1)播音主持技能在传媒行业运用广泛。当今社会是一个新媒体、自媒体和融媒体交互的时代,播音主持技能可施展的空间和舞台更多,播音主持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例如,目前火热流行的网络直播、自电台等等,就广泛运用到了播音主持技能。良莠不齐的水平层次更凸显出了播音主持相关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2)播音主持课程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干预是十分积极的。播音主持的相关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训练,这些课程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各个行业都需要的,具有沟通、表达与协调能力的口语传播专业人才。具备杰出沟通能力的口语传播人才各行各业都欢迎。服务业、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其实都对这样的人才求贤若渴。

(3)播音主持课程能使整个传媒学科课程设置丰富化和合理化。在没有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传媒学院里,学生除了传媒学科的课程外,语言类的课程基本只有普通话、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不过这些语言类的课程大多理论性较强,普通话实践性较强,但偏重语音标准,训练层面比较单一。适当开设播音主持课程,能够综合调用前期所学的语言学知识和普通话技能,并且将训练层面全面打开,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如前所述,播音主持技能在当今社会运用广泛,开设相关课程也是颇为合理的。

二、非播音主持专业背景下播音主持课程的教与学所存在的问题

应该来说,出于对上述原因的考虑,非播音主持专业背景下播音主持课程的教与学的思路和方法应该是很清晰的。然而,我们发现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无论是老师教,还是学生学,却都存在诸多问题。

1.“教”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不懂取舍。大部分非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学习播音主持并不是为了当专业的播音员或主持人,而是为了毕业后更好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对非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进行播音主持教学如果将所有的专业内容不加取舍就全盘教授,就只能让学生走马观花、不知所云,况且,即使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也不是在校期间都能全面消化所学内容。

(2)大小课比例安排略显失控。具体体现为:理论大课过多或一股脑弄成没有理论基础的联欢会式小课教学。理论大课过多会让学生失去实践锻炼的机会;而理论讲解不足或没有理论大课则会使小课教学沦为噱头,热闹之后,学生实无所得。

(3)作业布置与评估缺乏科学标准。很多时候,我们在布置作业时是比较随意的,包括对作业形式、作业次数等缺乏设计感,更缺乏针对非专业学生在该课程作业方面的批改和评估标准

2.“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清晰学习目标。非播音主持专业的播音主持课堂中,学生最容易产生迷茫,认为自己以后又不当播音员、主持人,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学这门呢?这个迷茫如果不能有效驱散,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都将会非常消极被动。

(2)有些同学目标是清晰的,但是由于没掌握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存在畏难情绪。

(3)个别同学存在自我放弃的“旁观者”心态。

三、具体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非播音主持专业背景下播音主持课程的教与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尝试用以下办法加以解决。

1.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和前期相关课程内容

我们可以对学生学习需求做一个全面摸底,从而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而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我们的非播音主持专业的播音主持课程的教学核心是基本技能教学。播音主持课的基本技能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声音清晰自然、内容条理清楚地播读稿件和进行无稿表达[2]。

同时,我们也十分有必要在了解的过程中,充分反思一下传媒学科课程设置细节的合理性,比如普通话、汉语通识、非编软件学习以及播音主持课的安排顺序等等。

2.教学重难点通盘考虑,将难点分散到其他相关学科中

非播音主持专业背景下播音主持的课程一般会将播音主持专业的几大专业可能合揉到一个学期的一门课程中。在一个学期要讲完专业学生四年学完的内容,肯定是不可能的,而且讲得太多,难点过于拥挤,进度过于加快,会让这门课程的教学难易度失调。但是有些知识点不讲又有碍正常教学。这时,不妨将一些难点通篇考虑,分散至其他相关学科中。比如,在普通话教学中,就不仅仅要讲语音的基本知识,而且也可以提前讲解一些播音发声的基础知识。

3.坚持大课为小课服务、小课是对大课的深入和巩固的原则,避免出现两张皮的脱节现象

进度上,可以采取大小课间隔法,不要先把大课上完再上小课,或者干脆将大课压缩至泛泛而谈的程度。没有理论指导的小课,会将课程变成一种联欢会,学生只顾自娱自乐却无多大进步和收获。

同时,还要重视小课的点评。以理论开始,以理论结束,让学生形成理性分析自己播音主持表现的习惯。

4.作业布置也和课堂教学密切相关,并制定规范的评估标准

在制定非播音主持专业背景下播音主持课程的教学大纲时,也应该特别注意到这门艺术类课程的评估标准。这个评估标准不仅应该有考试评估标准,还应该涵盖平时的作业评估标准。

现在的新媒体时代,老师们经常会让学生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自电台、映客等新兴平台提交作业,形式固然与时俱进,但是这也增加了作业评估的难度。

在评估标准方面,我们建议可以采用教师教材所提出的“官方标准”和网络平台点击率所代表的“受众标准”相结合的方法,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并且最重要的是“受众标准”也会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播音主持艺术最真实的初衷。

除此之外,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方法:“对学生的作业质量的评价我们更倾向于由一线的播音员、主持人(实践导师)来进行点评,适时了解一线的人才需求,充实丰富教学环节与内容。[1]”

5.上好第一节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第一节课的课堂上,学生是怀揣着各式各样的心态走进教室的,教师应该把握宝贵的第一课,帮助各种心态的学生找准自己的学习目标。

有播音主持发展潜能或兴趣的学生,要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学习目标可以确立为——以专业的高度要求自己,掌握正确的播音主持基本技能。

无播音主持发展潜能或兴趣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以播音主持课程为契机,努力提升自己的普通话口语表达技能、人际沟通水平以及仪容仪表的优雅美观度。

6.多采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可视化强的形象化教学方法,将专业术语解释透彻,多方面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

比如,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就可以请利用歌曲欣赏与视唱的方式让学生明白。

7.采用小组教学的方法,尽量让不同性格、不同擅长点的每一位同学都有其适应的“小组职责岗位”

小组沟通的理论来源于西方口语传播学, 小组沟通的目的是小组成员的才智、能动性在组内得以发挥, 以利于小组共同目标的圆满完成[3]。

比如:课程开始不久就可以采用自我介绍、表格调查等摸底方式,弄清楚每位同学的特点,然后采取自愿分组和教师调控的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分工合理的小组,每组5到6位学生,今后的课堂任务将采用个人单独任务和小组分工任务相结合的方式。每次任务必须上交明确的人员职责安排表。通过这种方法帮助消灭一小部分学生“旁观者心态”。

四、结 语

非播音主持专业背景下开设播音主持课程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此过程中的教与学确实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课堂中的主导,教师应该领先一步对这些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尝试有效解决,这样才可以带领学生进入一个优质高效的课堂。以上是我们对非播音主持专业背景下播音主持课程的教与学的初步探索,欢迎各位同仁参与交流并指正。

参考文献:

[1] 谭力.口语传播视野下播音主持专业基础技能课教学的优化与实践——以钦州学院为例[J].理论观察,2013(10).

[2] 戴朝阳.浅论非播音主持专业的播音主持课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1).

[3] 冯夏.口语传播学视域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12).

[责任编辑:传馨]

播音与主持艺术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 要 后现代教育理念是在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影响下产生的,后现代教育倡导创新和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以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关联性为重点,强调教育的差异性和多变性,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后现代 教育理念 播音主持 教学改革

Key words postmoder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radio host; teaching reform

1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播音主持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播音学、新闻传播学、哲学美学、语言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播音主持专业在我国发展迅速,目前全国有一百三十多所高等院校都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著名院校如上海戏剧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并且专业就业率较好,已经成为未来就业领域的热点。

2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后现代主义”最早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随后传播至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断发展完善,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影响。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思潮,怀疑、否定是其思想特征,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其冲击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亦不例外,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对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看,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不是单一的,而是需要多样性和差异性,这对于丰富教育理论具有重要作用。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希望课程体系是开放的、多元的,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批判能力和鉴赏能力。

广播电视是一种广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传播媒介,对现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广播电视人才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在这种形势下,许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设立电子商务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已经超过130多所,这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其中也涌现出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就业率不甚理想,充分认识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推进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方法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3 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对专业培养目标存在错误认识

播音主持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教学理论研究还不太成熟。当前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稀缺成为重要阻碍。政府日益认识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性,并制定了整体的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规划。高等院校作为培养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却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存在错误认识。在教学工作中存在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重理论轻实践,显然不能达到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人才实践能力不强一直是我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错误认识,导致并没有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专门人才放在教学首位。

3.2 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高等院校正在不断增多,播音主持专业作为新兴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与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对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全国高等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实际情况看,普遍存在教学形式单单一的问题。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教学应该如何进行,许多高等院校也很迷茫。绝大部分的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都以教材为主,并且局限于课堂。甚至在有的高等院校,从学生入学直到毕业都没有去媒体企业实习过。虽然课堂教学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很重要,但单纯的课堂教学效果显然不强,创新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形式,进行多样化教学刻不容缓。

3.3 课程设置不科学

课程问题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课程问题主要是指以什么样的形式实施教育目标,播音主持专业课程的安排,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当前,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如实践课程教学不足、忽视专业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课程内容陈旧等。在课程体系中重视专业理论教学是对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基本要求。但是播音主持专业要求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其课程体系亦必须重视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只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

4 以后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改革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具体策略

4.1 充分认识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培育人格、建构人生意义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教育应将如何实现人生的多方面价值和意义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满足市场的需求。熟练掌握播音主持基础知识并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是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应当具备的素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是一个广泛的综合性研究客体,更好地明确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需要我们了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特点。研究高等院校管理教学的学者们都对一项观点表示赞同,那就是高等院校教学是以培养人才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根本任务,学生应用能力的强弱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这实质上也是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的要求。培养符合国家文化产业建设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满足市场的需求是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认识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提高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工作者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形成充分认识,加强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

4.2 积极创新教学形式

后现代主义是反对普遍性和同一性的教育,提倡多元性,其认为,个体的差异应得到充分重视,教育应当做到开放化、多元化,具有能动性。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是一项综合性教学活动,创新教学形式,实现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多样化是提升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诚然,理论知识教学对播音主持专业至关重要,但过度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则会适得其反。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形式的创新是极具意义的一项变革。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并能不局限于一种或两种教学方式,实际上对于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管理模式上要不断研究更新,保证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创新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形式是一项需要通过不断努力的艰巨任务。教学工作者应当在教学工作中做到融会贯通,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统一。如将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方法结合,运用录音、录像教材来辅助理论知识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之能够熟练掌握播音主持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另外,要积极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将其作为播音主持专业创新教学的一种基础教学方式进行推广,社会实践能力是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另外,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不能局限于校内,教学工作者应当以提升人才社会实践能力为目的,多开设户外社会实践学习活动,如帮助学生到媒体公司实践、对市内具有代表性的播音电台进行走访、采访重大会议等,让学生深入广播电视活动的一线,提高学生的认知,并让学生写下工作心得,作为作业上交老师,教师通过学生作业总结教学工作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3 完善课程设置

现代课程以元叙事为基础,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则不同,其不但重视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历史性,还要求重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播音主持专业综合性强,课程设置关乎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等院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完善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在这方面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重视育人,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其要求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以学生为中心。其次,打好基础。当前时代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很难立足于社会,播音主持专业日新月异,加快了播音主持专业行业内职业流动,这无疑会增加学生就业压力。在课程设置上重视播音主持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打牢基础,提高学生个人能力,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第三,提高课程综合性。播音主持专业在设置专业课上要以市场需求为根据,同时又要做好与其他专业之间的渗透,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第四,保持课程先进性。当前社会发展迅速,播音主持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汲取先进的技能和方法,并做好新课程开发。第五,强化实践。实践能力培养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应加大播音主持专业课的实训课时,以播音主持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需要为根据,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实践课程,如对重大会议进行新闻采访,编写新闻稿件、去电台实习等。第六,结构灵活。即要实现理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市场需求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应切实做到以上六点,以培养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5 结语

改革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加强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改革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播音专业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理论基础作为指引。后现代教育理念是一种成熟的教育理念,播音主持教学工作者应当积极从中汲取经验,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卫中.后现代教育理念对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启示[J].电影评介,2008.15:80,82.

[2] 刘丽娟.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策略探究[J].新闻知识,2013.9:69,78.

[3] 温晓文.浅析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J].电子制作,2014.17:202.

[4] 王子昕.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J].品牌(下半月),2014.12:130.

播音与主持艺术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 要:科技以及时代的进步为当代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条件,社会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文化艺术和理念上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播音主持艺术已经具备的成熟的发展条件,而从另一方面讲这种环境也为艺术创作的多元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播音主持艺术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各个要素都得到了优化。这种优化还需要播音主持艺术内部的推动。文章便针对播音主持艺术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前其发展趋向以及如何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面对播音主持艺术未来的发展展开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播音主持 发展 应对措施

科技的进步以及技术的提高对于广播电视传播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传统工具的更新,为传播条件以及传播媒体和传播方式的革新、改善提供了基础条件。这也是信息传播逐步向着全球化、数字化以及产业化、市场化、集团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于此同时,受众也不再同之前一样,其需求开始变得多元化,要求的沟通交互性也相对较强。

1 发展趋向

播音主持艺术研究以及其发展研究必须从基本矛盾入手,紧抓其运动规律,并从其产生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多角度、多方面的将其形态表述出来。

(1)在播音主持的发展中,传、受是其生存的根本也是其发展的基础。传和受是其创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只有把握住这种矛盾的基本规律,才能够牢牢抓住播音主持发展的基础规律。传和受从人类开始发展便已经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现代媒体是传和受的主要环境基础。

(2)播音员同主持人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步模糊。当前社会的发展使得媒体对于人才的要求需要具有综合性的素养,不但能够担任广播的播音员,同时在必要的条件下能够作为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因而主持人同播音员之间的界限逐步的在缩小。归根结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播音主持艺术在创作时的基本矛盾造成,无论是播音员还是主持人,其最终的都可以归结为传播主体或者传播者,并且对未来进行展望,而这种活动以及创作开始逐步的趋于一致。

(3)部分主持人已经脱离媒体,制播分离或者已经出现了部分分离现象。

(4)播音员、主持人职业化程度加强。越是传播技术的现代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管理的产业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运作的市场化,越是要求规范化。播音员以及主持人必须对自身的专业素养予以提高,以此适应高水平以及高要求的媒体要求。只有职业化的高水平,才能在未来的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中具有适应力、竞争力和生命力。

(5)当前需要专业水平较高的主持人以及播音员,并在其管理程度以及制度化程度上要求也相对较高。制播分离制度下,很多主持人以及播音员都已经不在媒体中工作,而在社会中谋求发展。媒体对于主持人的要求以需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制定一个标准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得专业人员可以公平竞争,这就使得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出能宏观管理的法规法纪,规范播音主持行业行为。

(6)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会更高,适应力会更强,种类会更多,个性会更鲜明。创新是当前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方向,因而要求工作人员在这一内容上具有更高的水平。

(7)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属性呈多质性,播音主持艺术学科的知识构成呈复合型。其创作既有再造性,也有创造性,是再造和创造的统一。

(8)创作所需要的知识以及技术和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创作主体功能性增加,围绕播这一核心,创作者需要兼顾采访以及编辑。在节目中,广播形式和电视形式都开始受到重视,并且对创作主体有了更多的能力要求。从工作性质上进行分析,播音主持并没有过多的改变,但是其创造性开始在新环境、新时代中不断的加以显现。

(9)播音主持创作发生了多层次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依照节目需要在画面、稿件、音乐以及音响等方面的转变。节目中创造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们也开始具有自我意识。但是必须注意到是,在节目创作中,各种素材的依据地位依旧同之前一样。

(10)受众的要求提升。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新时期本身的综合素养都有所提高,因而对于美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加之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开始变得多元化,通过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信息传播方式想着交互式形式转变,不但在分类上更加的完善详细,同时获取以及反馈也更加便利,呈现出了很强的选择性以及主动性。但是受众已然采用了物理—生物—心理这一接受规律。并且民族审美心理并未发生转变,受众地位也没有改变。

2 应对措施

在21世纪的初期,我们已经看到了未来播音的样态特征,如前面所概括的:“变与不变的统一”。那些“变的因素”,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同时又给我们提供了机遇和新的领域;那些“不变的因素”,为我们积累了经验,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运用这些经验的新的挑战。可见,面向未来,迎面而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在不断地解决新的课题中发展和前进。

在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实践中,创作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里提出挑战主要是针对创作主体而言。迎接挑战,就是要求创作主体能够做到适应、优化和统一,即主动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优化内部要素的构成,使“变”与“不变”的因素在播音创作中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在新的天地里获得更大的发展。

在时代的科技、经济、政治、文化促进传媒的发展和变革中,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主体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更新观念,扩充现代知识结构,增强掌握和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和工具的能力,提高语言功力和语言表达水平。因为越是与机器结合,越要求语言的准确规范,提高运用变化了的创作素材进行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能力,进一步树立为受众服务意识,满足受众更高的信息需求和审美追求。广播电视以及各个电台,无论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其播音员都受到当前科技以及传媒技术的推动,站在了一个平台上,这就是当前播音主持业界竞争激烈的原因,而这种情况却为波音主持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艺术创作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因而便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主持人以及播音员。他们主业是播音,以节目作为单元,不但能够播音还能够做主持人主持节目,不但能做广播播音员,同时也能胜任电视主持工作,另外也在采访、编辑以及节目制作上具有一定的能力,是综合素养较高的播音主持工作者、创造者。

3 結语

未来播音主持业的发展必然会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作为播音主持工作者,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虽然有声语言的传播仍旧是当前播音主持的主要发展,但是创作也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波音主持因数最基本的矛盾也随着发展想着多元化的方向变化。播音主持工作者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为创作出更好的节目提供基础,统一变与不变,将播音主持艺术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张卉.波音主持艺术专业发展及面临的现状分析[J].大众文艺,2014(8).

[2] 黄杰.从“模因论”看地方普通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J].大众文艺,2012(17).

[3] 马林.传媒事业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趋势与环境分析[J].大众文艺,2013(18).

播音与主持艺术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1 有针对性教学:打好声、韵、调语音基本功

语音是普通话口语表达的“硬件”。普通话语音主要受声母、韵母、调值三方面的影响。它们彼此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 都直接影响到语音的面貌, 造成发音错误、发音不够圆满等, 所以提高普通话水平必须要从声、韵、调基础发音训练开始。

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大多数学生来说, 尽管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语音基础, 但又由于方言区不同而或多或少带一些个人的语音缺陷, 如有的学生易出“尖音”、“齿间音”;有的学生“前后鼻音”分不清楚;有的学生语音调值有偏差等, 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教学, 来打好普通话语音基本功。

1.1 理论结合实践, 掌握正确发音要领

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语音不仅要求规范, 还要具有美感, 包括唇齿舌运用得灵活有力;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准确到位;发音咬字不含混、不脱漏、不吃字等。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扎实地抓好普通话基础发音理论教学, 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在理论指导下, 准确读好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 并把握普通话的音变规律。也就是说, 一定要从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韵母舌位、唇形、动程, 声调调型、调值, 音变形式规则等最基础的一招一式扎扎实实做起, 每个音素的发音都要准确、到家,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自己的语音偏差, 学成最纯正、最标准的普通话语音。

1.2 找出方言差异, 突破语音重难点

不同地区的方言有着不同的特点, 与普通话的差异和关系也不同。如山东、辽宁地区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上有差异, 四川、重庆等地的普通话训练难点是前后鼻音及轻重格式等。因此, 了解学生的生源, 分析其语音形成条件背景, 结合各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难点音的练习, 往往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值得特别注意的是, 最难纠正的往往不是那些方言和普通话截然不同的地方, 如把舌尖前阻z、c、s发成了舌尖后阻zh、ch、sh, 舌面声母j、q、x发成了舌尖前音, 把前鼻音韵母in、en发成了后鼻音ing、eng等。因为区别明显, 记忆和纠正相对也并不特别困难。难的是那些和普通话发音大体相近或相似而差别细微的音。如某些方言中的阴平调调型与普通话相同, 但调值偏低;后鼻韵母儿化时元音不鼻化;四川方言中的轻重格式等等。这些细微的差别如果长时间引不起注意, 便会遗患无穷。

2 分阶段性教学:从“字音”走向“说话”, 应循序渐进

就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对普通话的运用水平来说, 可按照从低到高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单独读字音、词语时, 语音正确;第二阶段是读文章时, 语音正确;第三阶段是以最放松的状态说话时, 语音也正确。教学中, 最容易忽视的是第二、第三阶段的训练。因为学生在经过大量的字词训练后, 常常会误认为自己的语音没什么毛病。然而一旦进入文章朗读或说话环节, 一旦注意力集中在语言表达上, 大量的语音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事实上, 只有在日常说话时也拥有规范、标准的语音, 我们才算完成了学习普通话的最终目标。所以要实现从“字音”到“说话”的“质”的飞跃, 必须在声韵调学习之后, 通过听、读文章来巩固字音、培养语感、营造语境, 并达到一定“量”的积累。

2.1 巩固字音

巩固字音的方法有很多, 如用普通话朗诵绕口令、古诗词、现代诗歌与散文等。具体做法是:在最放松的状态下朗读文章, 朗读时想着语意不要考虑语音问题, 同时用录音设备把这段朗读录下来。然后进行听辩练习, 即边听录音便自查语音问题, 听到一个读错音的词就把它写在本子上, 把这些曾读错的词用正确读音读过十几遍后, 再把它还原到原文中去。这里介绍一种“句子放大法”还原。如在“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这个句子中, 倘若“间”的调值不对、“现”发成了尖音, 就把“转眼间”、“出现”两个词拿出来单练, 用正确的读音说几遍后, 再逐渐增加成分, 从“天边出现了”到“转眼间天边出现了”到“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这种在句子中、篇目中巩固字音的好处在于单独练习词组和句子时, 不会影响语言的表达。而在表达时, 由于前面刚刚正过音, 所以不用担心语音出错, 可把精力集中在稿件的内容上。长期坚持, 当正确的读法累计达到一定的“量”时, 便会产生“质”的改变——改掉了原来的错误的语言习惯。

2.2 培养语感

教学中,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并以语感训练为中心, 分阶段有重点地训练语流中的音变、语速、节奏、停顿等。而大量读文章, 就是模仿语调、感知语势、积累语感的过程。有的学生在读文章时由于偏重于字词的读音准确, 无法顾及文章内容的表达, 从而出现了“念字”、“读词”等现象, 把文章拆解得支离破碎。可见, 只有在理解、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播音创作, 才能“感知于心—形之于声—及之于众”, 为用普通话自然流利地“说话”, 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当朗读不是“见字出声”, 而是变成一种表达时, 语音面貌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强化提高, 同时获得普通话的语感。

2.3 营造语境

有些学生课下喜欢使用方言, 殊不知, 当用惯方言说话的人一旦改用普通话表达时, 需要花相当大的精力注意发音的准确, 还要搜寻与方言表达相对应的普通话词汇和句式, 所以往往不能集中注意于说话的思路和内容, 甚至思维也会受到一些影响。要想熟练地运用普通话交流, 使普通话语音自如到一种无意识状态, 营造普通话语境至关重要。首先, 只说普通话, 不用本地方言。第二, 多听普通话广播、电视新闻等节目, 或名家播送的诗词和散文作品, 用这些声音来充斥耳朵, 培养语感。第三, 丰富口语表达的训练内容, 如通过讲故事、演讲、辩论等活动, 增强普通话口语的表现能力。实践证明, 营造语境是普通话学习的重要一环。

总之, 普通话语音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只有经过这样由简到繁、由浅入深, 有重点、有针对性、循序渐进的严格训练, 播音专业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才会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达到播音员主持人的上岗要求, 并为我国普通话的普及与推广做出贡献。

摘要:播音员与主持人的普通话语音对全社会来讲, 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向导作用、传播作用、审美作用。本文结合播音员与主持人的普通话上岗要求——语音规范兼具有美感, 对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语音教学方法作了一番总结与探讨。

播音与主持艺术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1 播音与主持语言的艺术性和规定的创造性

作为语言艺术的播音有声语言, 它的艺术性和创造性是显而易见的。

它一方面在于播音与主持人那纯正的标准的普通话语音、圆润动听的嗓音、字正腔圆富于美感的发音与真情实感语言色彩变化多样的语言表达。可以说优秀的播音与主持人就其声音与语音本身就有其丰富的美感。

另一方面, 它的艺术性和创造性还在于它能够用有声语言表达出丰富的节目内涵, 甚至表达出稿件作者、节目编排者所意料之外的弦外之音, 使稿件节目增色、锦上添花, 使听众观众获得一般稿件所达不到的审美愉悦和感受。

播音有声语言的艺术性创造性是受稿件节目的新闻性和艺术性规定和制约的, 这又是播音与主持创造性的特点所在。因此播音与主持人应该努力在这种制约性和规定性中去寻求创造。那种认为稿件和节目限制了播音与主持人创造性的发挥, 试图在稿件和节目之外去表现的观点和做法, 是错误的。离开了稿件节目编排意图的随心所欲的所谓编辑意图, 实际上已经偏离了正确的播音与主持创作道路。

2 构建新时代播音与主持意境的艺术美感

言为心声, 语言的表达, 不仅可以实现交流的目的, 表现出个人对于客体世界以及对于主体世界的认识, 同时, 又可以通过不同特色的语言, 呈现出自身的个性与认识世界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的语言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电视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一样, 都是语言工作者。主持人通过语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 与受众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为了使传播交流达到准确、方便和高效, 主持人的语言要做到规范、纯正, 这是对节目主持人的基本要求。主持人的语言风格, 是体现主持人个性特点的最为突出的方面。一个节目的基调是由节目的性质、内容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它是节目各部分的思想感情的总和, 体现着节目思想感染力的整体。节目主持入贵在运用语言确定节目基调, 渲染主题, 准确地表现出节目“思想感情的总和”

2.1 表述语言的艺术美感

播音与主持人是一种以语言为主要表述方式的职业。由于播音与主持人作为传播角色具有独特性, 播音与主持人的语言较之其他大众传播者常用的语言有很大不同。播音与主持人传播是一种人际传播, 播音与主持人的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对白式的人际传播语言, 而且, 主持人的语言又是作为播音与主持人的个人语言出现的, 因此, 必须具有明显的个性化色彩。

富有文化感的语言表述, 具有纯朴厚重、气度雍容见长的特点。播音与主持人的这类语言表述常常蕴含着浓郁的书卷气, 语气温和、委婉, 富有磁性, 以对知识的把握, 昭显出自己学识的深厚和知识的魅力。在这类语言中, 时常不乏对遣词造句的不露痕迹的追求, 以及对于词汇的造型和形象化的关注, 使语言表达的流程体现出一定的韵律美和节奏感。而在语言的表述过程之中, 又间或融入象征、拟人、双关、比喻等修辞艺术手法, 更能体现播音与主持人的智慧与才华。

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表述, 可以突出其温馨、娴雅、恬静、可亲的特色。播音与主持人一般不对语言做过多的雕饰, 不使人感到智慧与才气的外露, 而是在一种平和与自由的气氛中让观众体味到平等对话的愉悦。这种表述方式, 一般呈现出清新淡雅、洒脱清纯、活泼明丽的气息, 往往能够使人感受到播音与主持人的亲切和平易, 从而享受对话的自由和交流的畅快。

富有幽默感的语言风格, 则时常体现出风趣、诙谐的语言特色。播音与主持这类节目, 往往最能够反映出播音与主持人的机敏与才智, 其语言的主要特点, 即时常以巧妙的比附、善意的嘲讽、欲扬故抑、旁敲侧击等语言的技巧来赢得受众惬意的欢笑以及对困惑的化解。有经验的主持人往往以巧妙、机智的语言, 时而将复杂、艰涩的问题转化为轻松、有趣的对话, 时而把受众从沉重和压抑的境地引导到和谐的、充满谐趣的氛围, 从而有效调动节目嘉宾和观众参与节目的兴趣。

2.2 形态语言的艺术美感

播音与主持人的形态往往与节目的风格息息相关, 是观众理解节目内容、记住播音与主持人最直观的依据。播音与主持人的形态语言包括主持人的相貌、服饰、表情、体态等。在主持人参与的这种类似人际传播的大众传播中, 形态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量不容忽视。研究表明, 在有两个人传播的局面中, 有一半以上的含义是通过形态语言传播的。在播音与主持人的传播活动中, 虽然播音与主持人更多地是借助有声语言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 但形态语言也时时都在对有声语言所传递的信息进行着必不可少的补充、强调、解释和说明。有了这些形态语言, 播音与主持人所传播的内容及其传播意图就可以更加清晰地到达受众心里, 并在受众充分注意和理解的基础上提高传播效果。播音与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注意对形态语言的运用, 如借助适当的服饰、道具、手势、动作等等, 甚至还能起到消除紧张、展现主持人潇洒风度和气质的作用。

2.3 情感语言的艺术美感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情合者听”, 这里所说的情就是感情这一类的心理活动。就播音与主持人而言, 便是播音与主持人的真情、热情、激情以及对传播对象的一往情深。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真诚是吸引他人的核心品质, 对人们印象的产生有着强烈的影响, 是人们产生喜欢态度的基础。而说到激情, 人际交往的经验则准确地告诉我们:对一切人和事缺乏激情和坦诚的人, 人们不会对他存有激情, 更不要说对他产生喜欢的心理感受。如果主持人的心理不能与受众的心理产生共鸣, 主持人自己先不能感动自己, 或自己不为传播内容感动的话, 又岂能期待受众与主持人产生心理共鸣。

3 结语

播音主持人与受众交流的主要手段是“说话”。播音与主持人不能把播音与主持节目时的“说话”看作平常事, 而应视为一种艺术去执著地追求。作为一名主持人应该不断探索, 不断创新,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 最终创立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

摘要:播音与主持工作从其根本性质来说, 是新闻性质的工作。它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即是创造性的有声语言艺术。本文就构建新时代播音与主持意境的艺术美感谈谈笔者个人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播音,主持,艺术美感

参考文献

播音与主持艺术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要:播音主持艺术作为典型的应用专业,地方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时要充分结合地方应用人才的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打造服务于地方市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本文结合某地方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进行案例分析,为如何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提供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播音主持

一、背景与目标

播音主持艺术是一个建立在哲学美学、新闻与传播学、文学艺术、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基础上的特殊专业,随着媒体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编采播全能型人才将在全媒体时代越来越受重视,这些都要求我们的学生掌握播音主持艺术的技巧、培养运用有声语言的能力。

播音主持不是简单地念字出声,而是有声语言的再创造。不经过系统的教学,同学们很难掌握播音主持传播的规律。在播音语体理论中,其实包括宣读式、朗读式、讲解式、谈话式等四种样式,这四种样式都有多种样态,却并无孰优孰劣之分,只有是否运用恰当之别。所以,我们要从主持人的语言传播艺术、节目制作和策划等方面系统培养学生的语言功力和播音主持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播音创作的感受、播音心理素质、主持人素质魅力与个性风格等课程的讲授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课程与教学

鉴于播音主持艺术是培养采编播一体的专业技术人才,围绕这个具体目标,学院采用了多种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具体包括播音主持艺术概论、播音创作与实践、播音语音与发声、新闻播音、新闻采访与策划、广播节目播音、广播节目策划、电视节目播音等内容。整个培养体系涵盖播音、主持、节目策划、采访与编辑等内容,既有较强的理论储备,也有较多的实践训练,具备较强的综合性。

具体课程中,理论课以年级为单位,统一教学。但是实训课以小组为单位,每组12人左右,由专任教师负责管理,每个小组有专属的微格教室,学生可在教室里自由使用包括摄像机、话筒、提词器等专业采编设备。在实践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充分使用这些应用设备,让学生在充分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实训实践。

三、实习与比赛

学生的教学效果如何检验?课堂表现和课程成绩的永远不够的,播音主持艺术作为应用型专业,重点是培养服务于地方市场的应用型人才。市场是检验教学质量的一块试金石,在服务地方市场时,人才是否获得市场认可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比如黄山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的播音主持艺术生,她们的专业技能就能获得地方市场的认可。一部分学生直接搭建了服务于周边县市区的婚礼司仪主持平台,囊括了三区四县的所有婚礼主持项目,在周边的婚礼主持上,经常能看到学生的身影。而且在平台反馈中,也能看到很多市民对于司仪专业度的认可和喜爱。学生在服务地方市场婚庆需要的同时,也通过自己的技能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除了作为婚庆司仪的身份,也有很多大学生被当地各大艺术教育培训机构招聘去当兼职教师,从少儿口才教育到升学艺考培训,学生们活跃在当地的各大教育机构,获得了好评。不仅如此,为了想用号召,学生会利用业余时间直播带货。由于黄山地区有比较丰富的资源,包括黄山风景区的自然资源以及周边县镇村的茶叶资源,还有应季水果等。在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情况下,学生会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结合时事热点,帮助农户带货。

比赛也是重要的教学检验手段,通过将教师和学生目标绑定,让教师职称、学生毕业设计和比赛成果相绑定,让双方目标一致,在比赛中验证教学效果。关于播音主持的比赛也有很多,包括配音、主持人大赛以及广告大赛等。学生在比赛中运用了自己的技能,获得了成长。

四、教师责任制的实训室

课堂的教学是有限的,不管是教学时间、教学内容都是有限的,但播音主持专业技能的提升需要大量的练习和训练。为了解决课程训练时长的不足,学院花费巨资设立了大量的工作室。以典型代表艺术团为例,艺术团旗下有多个小组,包括配音、主持、礼仪、茶艺、相声等。艺术团的活动不仅局限在校内的大小晚会,也会和黎阳IN像这一旅游景点的大戏台保持常年合作关系。不仅如此,各地政府机关的晚会和表演,也会通过艺术团的人员进行合作。由于当地只有一所大学,所以在事业企业单位的演出和主持就基本由艺术团进行合作演出。

艺术团有专业的训练教室和设备,并且由专任老师全权管理。可自由使用全院大小设备设施,不管是机器的借用还是设备的使用,都通过专业实训室的老师负责。这种教师责任制的管理方式给予了教师很大的管理自由,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在实训室得到锻炼和成长。专业教师责任制也能让教师及时针对课堂查漏补缺,对学生进行课下的专业训练。

这种艺术团的多样性也给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专业实训室,有的学生声音条件较佳,但是形象方面可能有所不足,所以选择去广播台进行播音,独立策划自己的播音主持节目。而有的学生临场应变力强,形象与声音都具备一定优势,所以选择在电视台工作室锻炼。而每个工作室都会有新媒体平台,这也给很多只想做幕后策劃的学生很多的空间。在这种采编播一系列都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地做到了从实践中学习,实践出真知。

五、素质与修养

播音主持艺术是一门应用型的专业,站在宣传岗位的风口,在人才培养上要注意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思想不端正会带来很大的问题。所以,一方面,学生必修思政相关课程;另一方面,通过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学生的技能要学以致用,在用中学。由于黄山市周边很多乡村学校,为了扶持乡村教育,培养对社会有责任感的大学生,学院与周边乡镇中小学进行深度合作,常年派学生去课堂教授当地学生媒介知识、普通话语音等,提升了周边乡镇学校的媒介素养和媒介意识。

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专业教师一直强调“功夫在课外”。面向市场的应用型专业,地方型的大学院校,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打造服务当地优势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000(009):54-56.

[2]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000 (001):7-10.

[3]陈小虎,刘化君,曲华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5):58-60.

[4]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 000(006):164-167.

[5]庞永师,林昭雄,陈德豪,等.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2):151-154.

作者简介

周庆(199202),女,汉,湖南岳阳,教师/助教,文学硕士,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传播学。

上一篇:西药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民警执法权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