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范文

2023-09-20

工程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企业发展也需要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国针对于目前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又推出了新的企业审计准则,这个新的审计准则,无疑又是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而如何能够通过新审计准则的要点和特点与审计工作良好的衔接,从而帮助企业对日常的经营管理进行进一步的规范,进而帮助企业有效的规避风险,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关键词:审计准则;企业审计;审计工作

随着我们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也在不断的进步,这对我们企业的发展来说,企业的审计工作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辅佐、监督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因此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起审计工作。针对于我国目前刚刚出台的新审计准则来说,保障了企业的发展,管理其发展,使其更加规范化,为企业的日常经营以及发展提供一个最为有效的保障措施,增强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新的审计准则能够有助于企业对自身的经营做到进一步经营,有助于企业完善自身的发展规划,同时还能够为国家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一、新审计准则的特点

1 完善了审计准则的构架体系

我国新审计准则的出台,这是对我国会计行业准则以及其执行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和进一步扩展,同时也是将大力推进审计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将对会计行业行形成全新的规范,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等等。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于这些性质不同、经营方式不同的企业来说,则需要对自身的审计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同时还需要与新准则进行结合。通过将新的审计准则与新的会计准则的相互衔接,对我国经济管理构架体系进一步完善,并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1)新审计准则对会计行业的规范。对于最新出台的审计准则,对相关的会计工作的影响以及该行业的标准也做出了进一步的规范。这些对于行业体系的规范,得到了进一步的完整和充实,更加具有规范性和真实性,这也将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构成一定的指导性,尤其是其中的审计报告,对于企业的会计工作以及日常经营情况来说,也具有十分积极和重要的影响。

(2)审计工作对会计行业的信息指导。我国目前的审计准则也在不断的完善,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对于我国会计行业的影响意义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的,而我国目前的会计行业的工作也主要是依附于企业的内部协调以及管理而存在的。针对于目前会计行业的情况,会计报表随着我国企业经营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同时也随着我国审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也得到了不断的规范以及完善。

2 进一步强化了风险的审计理念

审计准则的完善,新审计准则的出台,对于企业经营风险的测量以及控制有了进一步的指导作用,这也对传统的审计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更新和完善。

(1)新审计准则对于企业风险的测量。对于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经常会出现的经营风险,在新审计准则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监控以及规避的导向作用。针对于企业日常的经营中,风险以及风险的控制措施、风险语境能力具有全新的改善。从整体的层次上来说,审计环境、审计准则以及审计的改变都会对于企业的风险预警具有十分重要的提示作用。

(2)新审计准则中心向企业风险评估风险转移。通过对会计行业的现状、监管力度、法律环境以及其他不可预测等其他影响因素,企业的经营风险也是越来越难以预测,越来越大,针对于新出台的审计准则,其核心的内容也就是为了针对于那些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进而通过正确的分析方法帮助企业强化管理措施,使企业的整体风险进行转移,从而降低对企业的管理以及发展的威胁。

(3)要对重大会计事项进行披露。对于最新出台的审计准则,将以往的颞部经营错误、审计风险以及投资失利等进行审计报表的披露,进而为企业的债权人以及投资者的相关利益进行更好的保障。

(4)进一步扩展了审计证据的内涵。审计证据通常情况下都是企业想要进行外部搜集的扩展证据,在企业进行审计风险的评估时,外部的环境变化以及影响对于企业的取证也是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的。通过出台的新审计准则,将审计的证据不断的增加和扩大,同时也将账户、往来以及交易等全部都纳入到可以提供证据的基本方面,这也让企业的整体审计风险控制有了更进一步和更深一步的确立。

3 进一步体现了国际的趋同性要求

新审计准则在不断的向国家审计准则的标准靠拢,在不断的磨合中逐渐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逐渐的与国际进行接轨,同时其所有的条款以及规章制度也与我国市场要求越来越一致。这也正是我国企业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走出国门的发展方向。新审计准则的出台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也标志着我国将与国际的通体资质进行接轨。

二、新审计准则对于企业审计工作风险防范的措施

1 新审计准则对于企业风险的审查

新的审计准则中使用了分析性的检测方法,同时通过特定的比率以及计算方式方法,针对于企业目前的资金、资产、经营等变动情况进行计算,在进行审计的报告以及检测的同时,也利用同种方式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进行把握,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的检测,进而采用适当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规避,当所出现的风险不可避免的时候,就将所有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由于我国当前一些企业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大多都是由会计师事务所中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核和出具的,因此针对于会计师的审计性质以及责任都会出现一定的错误、失真以及漏洞等,也就难以对其审计质量进行评判,并且让审计质量的确实性也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在当企业遭遇到了较为严重的风险时,当然也就无法获得幸免。因此,就要求我们会计行业在进行具体的审计工作时,要对新款的审计准则进行不断的参考,坚决禁止出现舞弊等行为。

2 新审计准则对审计程序进行了进一步的拟定

对于企业的审计工作以及风险评估工作,新的审计准则都开展了更加深入以及更加确实的审计程序,进而通过参入企业的风险评估程序,让更多的徇私舞弊随着企业新的审计程序的采用而消除,进而将整个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整个企业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表面的保障工作。在较为有限的条件以及时间的前提下,提高整个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以及处理风险的能力。

3 新审计准则全面达成报表的程序

通过企业当前资金既定的运行程序情况来看,企业的财务报表项目对于其所从事的经济项目活动具有十分重要且实质性的审核性质,其中就包括:(1)现金的盘点;(2)存货的管理;(3)损失的计量;(4)计提减值准备;(5)应收账款的处理;(6)固定资产的盘查;(7)累计折旧的核算;(8)纳税调整;(9)成本与费用的归集等。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不论企业将其风险评估防御系统做的如何的完善和稳妥,都不可能将企业的经营风险转化为零,也就是说企业不可能完全不产生风险,这也就是要求企业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能够对整个审查程序进行认真的对待,对其实质性去进行正确的看待,然后将整个审计工作进行有效和全篇的展开和深入,进而让整个审计工作的影响和监督能够辐射到企业的每个工作环节当中去。

三、小结

通过上文当中的分析,对新审计准则的内容的本质以及其特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同时还要结合我国企业真实的审计工作进行展开,进而全面的利用新出台的审计准则将企业的管理以及日常经营工作进行有效的开展。进而提高企业有意识防范风险的能力,让企业能够通过利用新审计准则,监理并完善有效抵御风险以及规避风险的方式和方法。同时通过利用新审计准则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会计规范以及会计报表,从而提升企业审计工作的水平,提升企业经营能力,促进企业快速的发展和成长。

工程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范文第2篇

新审计准则发布前,我国审计机关事实上审计质量控制有明确的要求,但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架构却没有得到比较统一的认定。随着新审计准则的发布实施,明确构建国家审计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应是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举措。

质量控制体系是指对质量控制产生作用的一系列组成要素。一般质量控制体系是由质量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内容)、控制方法、控制责任、控制执行情况评估等要素组成。根据质量控制理论的一般要求和新审计准则的规定,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应该由以下要素组成。

(一)审计质量控制主体。审计质量控制主体是实施审计质量控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组织机构就是各级审计机关、内部业务部门、法规审理部门和其派出机构。人员包括审计组组长和成员、审计业务部门负责人、审理机构负责人和审理人员、总审计师和审计机关负责人。

(二)审计质量控制客体。审计质量控制客体就是审计质量控制的直接对象。根据我国审计机关的实际,审计质量控制客体主要包括“资质、流程、证据、记录、方法、判断、文件、系统”等八个方面。

“资质”即审计机关内各个层次执行审计业务的审计人员所必备的资格条件。包括审计人员的学历、专业知识、任职年限、道德素质、执业能力等。

“流程”即从审计准备、实施,到报告、整改落实等各个阶段的作业步骤和经办手续。

“证据”即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收集的用来证明审计目标实现情况的各类信息载体。包括直接证据和佐证证据、纸质证据和电子证据、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财务证据和业务证据、实物证据和影像证据等。

“记录”即审计人员在执行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各类情况、工作痕迹、判断结果等方面的记载。包括调查了解记录、审计工作底稿、重要管理事项记录等。

“方法”即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手段。包括审计取证方法、审计抽样方法、统计方法、经济活动分析方法、重要性水平计算方法等。

“判断”即审计人员针对审计目标实现情况作出的各种职业断定。包括重要性判断、真实性判断、合法性判断、效益性判断、综合性判断等。具体体现在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载体上的审计评价意见、违法违规的定性、有关情况的结论等。

“文件”即审计机关作出的各种结论性信息的业务公文。包括审计报告、审计调查报告、审计专题报告、审计综合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审计信息、审计简报等。

“系统”即从2004年开始由国家审计署在“金审工程”建设中组织开发设计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简称AO)。该系统将审计程序和审计管理要素融入其中,是当前审计人员广泛使用的审计项目作业平台,也是审计机关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审计项目管理的工具。由于该系统已经成为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必经之路”,因此,必然成为审计质量控制新的“热点”。

以上八个审计质量控制“对象”的状态如何,基本左右了审计机关审计质量的优劣程度,因而成为审计质量控制的重点。

(三)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审计质量控制标准是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对审计质量进行控制所采用的各类依据。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由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准则和审计操作指南。以及其他规范审计人员行为的单位内部规范性文件中规定的审计人员任职标准、审计职业道德标准、审计程序标准、审计作业标准、审计判断标准、审计文件(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标准、审计结果公布标准、审计整改检查标准、审计责任标准等组成。

(四)审计质量控制方法。审计质量控制方法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质量控制所运用的具体手段和措施,主要包括“计划、授权、审核、复核、审理、审定”等形式。

“计划”即审计机关通过计划制定的手段实施的审计质量控制活动。这里的“计划”主要包括审计工作计划、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实施方案等。

“授权”即审计机关各个层级负责人和审计人员依据本岗位所授予的职权行使的审计质量控制活动。根据审计法律法规和审计机关授权,审计组组长拥有编制实施审计实施方案权、审计业务部门负责人拥有编制实施审计工作方案权、审计机关负责人拥有批准审计工作方案权、审计人员拥有收集审计证据权、审计机关负责人拥有批准查询被审计单位银行账户权等。未经授权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审核”即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与核对的手段实施的审计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审计组组长对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进行的审核。

“复核”即审计业务部门通过再次审核的手段实施的审计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审计业务部门对审计组报送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以及其他有关审计事项的材料进行的复核。

“审理”即审计机关的法规审理部门通过审查和处理的手段实施的审计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审理机构和审理人员以审计实施方案为基础,对审计实施的过程及结果进行审查并提出审理意见。

“审定”即审计机关通过审查决定的手段实施的审计质量控制活动。一般是审计机关以召开审计业务会议形式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进行审定,也可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授权,由审计机关其他负责人审定。

(五)审计质量控制执行情况评估。审计质量评估是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成员,是在审计过程结束后,由专门人员以检验审计质量控制的实际成效为目的,通过对审计质量的回顾,作出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审计质量的意见的一系列活动。审计质量评估是审计质量控制的事后性方法,它虽然不能发挥以上实时性控制方法的作用,但也是审计质量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通过持续性的审计质量评估,确保审计质量得到连续不断地关注,促进与审计质量有关的人员其质量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六)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是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保证要素,是各级审计机关规制审计质量的重要文件,是有关审计质量控制方针、目标、原则、要求和具体规定的文字载体,是审计质量控制规范化、法制化、经常化的体现。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作为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中的“软件”,为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控制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基本路径和内容,为审计业务人员开展审计质量控制提供了具体依据和操作步骤,为审计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审计质量评估提供了系列评判标准。

(七)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现场审计实施系统不仅是审计人员现场作业的平台,还为审计项目管理搭建了平台,把国家审计准则对审计程序的要求设置为系统的操作和控制模板,同时结合审计人员身份的不同,分别给予“读”或“写”的权限,实现了现场审计质量的初步控制,并通过该系统与审计管理系统(OA)的交互功能,在实现了审计组与所在部门、与分管局领导之间信息传递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审计项目从审计前到审中直至审后的审计全过程质量的“网”上后台监控。随着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在全国审计机关系统的广泛运用和进一步完善升级,该系统将成为审计质量“硬”控制的必备工具。

以上七个要素基本构成了目前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二、新审计准则视角下审计质量控制的路径

根据新审计准则的规定,依据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架构和要求,审计质量控制可以形成以下几条路径。

(一)程序路径。即通过审计程序的设定和实施,确保审计人员的行为按照即定的步骤和顺序进行,进而确保审计质量各个环节的质量目标的实现。通常包括审前程序控制(如编制科学合理、可行的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实施方案等)、审中程序控制(按审计实施方案实施、取得合格的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核、业务部门内部复核等)和审后程序控制(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理、审定,审计质量检查和评估等)三个部分。

(二)人员路径。审计人员是审计质量的“制造者”,因此,合格的审计人员是审计质量合格的前提和保证。人员路径一方面是指审计机关通过新审计准则对各个层次和环节审计人员的任职资格、上岗条件等方面的设定、准入、退出和监管,建立并实施全面控制审计人员自身“质量”的机制,确保用合格的审计人员上岗执行审计业务。另一方面是指所有执行审计业务的人员,包括各个层次的领导,都是审计质量的“保证人”,审计质量控制“人人有责”。通过对审计人员的岗位职责、责任追究的设定和监管,确保审计人员按照各自职责切实承担起审计质量保证人的责任。

(三)文件路径。即通过对审计活动中产生的所有文件(如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实施方案、审计通知书、审计组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审计机关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审计结果公告等)的种类、格式、基本内容、专业术语等的设定和规范运行,确保反映审计监督活动和审计人员行为情况的文件和文字符合质量要求。

(四)技术路径。即通过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内设的审计质量控制机制,将审计质量控制点镶嵌在审计项目管理功能里,利用审计人员身份、授权、批准、复核、审定等控制方法,做到不相容职务得到分离,各个层级的审计人员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按照一定的权限,在“网”上履行审计质量控制责任,确保审计程序完整地进行,限制“绕过”关键控制点行为的发生。

(五)责任路径。即通过确定和落实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实施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公文等方面承担的质量责任,确保审计人员尽职尽责、保质保量地完成审计任务。

以上审计质量控制路径属于“硬”控制范畴,与审计项目的开展同步进行并伴随着始终,对控制审计质量直接产生作用。以下审计质量控制路径属于“软”控制范畴,重在培育审计质量控制的内部环境,对审计质量的提高起到间接的促进作用。

(六)考评路径。即通过开展对一定时期审计质量的检查、评估、评优等活动,对已完成的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进行检验,总结审计质量好的经验,找出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今后改进和完善审计质量控制的建议。对考核结果运用正负激励机制,奖优罚劣。

(七)制度路径。即将规范审计人员行为的制度的制定、执行和检查作为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一方面根据审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挥审计功能作用的需要等,及时完善和健全审计作业层次的“规章制度”,为开展审计质量控制创造前提条件。另一方面狠抓审计作业环节有关制度规定的执行力,强化制度对审计人员行为的约束力。再有,通过审计质量评估活动,检查审计规章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纠正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另一方面对原则性比较强的条款作出更加细化的解释说明,切实起到以制度控制审计质量的作用。

(八)环境路径。即通过审计法治化建设,明确审计机关对审计质量的方针、目标和要求,明确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建设的任务,在计划开展审计质量年活动,借鉴国外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控制的经验,编制符合中国国情的《审计操作指南》、《审计质量手册》等,营造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体制氛围、制度氛围、文化氛围,使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和管理成为各级审计机关的“大气候”,在审计机关形成人人都讲审计质量、人人都是审计质量员的“风气”。

三、新审计准则视角下加强审计质量管理的构想

审计质量管理是包括审计质量控制在内的一系列活动,是审计机关为确保审计质量而实施的领导、计划、控制、评估、考核、规制等过程和行为。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审计质量管理是对审计质量控制活动的升华。新审计准则是审计机关加强审计质量管理的最新制度依据,也为审计质量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依据新审计准则有关审计质量控制的理念,笔者对新时期审计机关加强审计质量有以下一些构想:

(一)进一步加快审计法制化建设的步伐。审计法制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各项审计规章制度。而新审计准则确定的任务之一,恰恰也是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新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二者不谋而合。按照新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建设要围绕审计质量责任、审计职业道德、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业务执行、审计质量监控等方面和内容进行,最终形成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体系。

(二)着力推进审计项目审理工作。建立和推进审计项目审理机制是新审计准则的明确规定,也是审计机关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新举措。目前影响审计质量的原因有许多,其中较为重要原因的是一些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办事,主要体现在不能完全按照是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目标、审计重点执行审计业务,审计实施方案落实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随意性,另外,审计复核工作关注形式规范较多,关注实质规范不够,重结果质量控制,轻过程质量控制。为此,各级审计机关要根据审计署的部署积极开展和推进审计项目审理工作,把审计实质性规范执行情况作为审计质量控制的重点。

(三)着手编制《审计质量手册》。审计质量管理是审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管理系统下的子系统。尽管新审计准则为审计机关审计质量和具体管理提供了总的依据和标准,但审计质量管理需要一系列完整的架构设计和具体的管理谋略,其作用不仅仅是一部审计准则所能代替的。为此,可以借鉴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原美国审计署)编制《审计质量控制手册》的做法,结合我国各级审计机关成立20多年开展审计质量管理的实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着手编制适合我国国情和审计机关实际情况的《审计质量手册》,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开展审计监督日益增长的审计质量管理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新审计准则的补充。初步设想,《审计质量手册》的架构可以包括:审计质量的定义、审计质量控制的原则、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组成及其职责、审计质量控制环节和关键点、审计复核与审计项目审理、审计质量检查和评估、审计质量责任问责等。

(四)进一步完善审计质量管理体制和机制。审计机关审计质量管理体制是全面负责和实施审计质量管理活动的组织机构,一般是在审计质量控制主体的基础上所构建。新审计准则明确了审计质量控制主体,也基本确立了审计质量管理体制。初步考虑,进一步完善审计质量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基本任务是,明确各级审计机关审计质量管理领导机构,制定审计质量管理规划,推动审计法制化建设,健全审计质量检查、评估、评比和激励机制等。(作者单位:天津市审计局)

工程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范文第3篇

摘要:2006年颁布的中国新审计准则给注册会计师职业带来革新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新审计准则对审计民事责任判定之影响的讨论。本文从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入手。分析了审计准则对审计民事责任判定的各项影响因素,以期为这方面的研究抛砖引玉。

关键词:审计准则;民事责任判定;影响

2006年2月25日,中国财政部发布了包括审计准则在内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新审计准则”),标志着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全面接轨。为保持与国际审计准则动态、持续的实质趋同,根据近年国际审计准则的变化和修订,2010年11月1日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新审计准则,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新审计准则不仅反映了注册会计师职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也引起了各界关于审计准则对审计民事责任判定之影响的再次讨论。

审计准则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诉讼的司法实践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司法实践直接促成了审计准则的产生,审计准则在注册会计师职业与法律界和社会公众的种种分歧和交锋中发展。时至今日,审计准则对司法实践的参考作用越来越明确,这已经成为注册会计师职业与法律界的共识,并在2007年6月15日开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6·15若干规定》)中得到加强。

审计准则在司法实践中发挥应有的影响和作用,才能帮助注册会计师更好地规避法律风险。要正确认识审计准则对司法实践的影响,首先要了解审计准则对审计民事责任判定的影响因素,本文就此做一些探讨,以期为这方面的研究抛砖引玉。

审计准则作为职业规则,为司法实践所接受的程度,首先体现在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上。

一、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意味着司法实践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审计准则,审计准则作为注册会计师职业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可以说,注册会计师职业和法律界都十分关注这个问题,因为,审计准则能否作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判定的依据,直接影响着注册会计师职业在法律诉讼中的话语权、进而影响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判定,以及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知识权威。

我国1993年《注册会计师法》第35条规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法拟订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规则,报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后施行”,由此可见,在我国,审计准则的法律渊源为行政规章,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

而《6·15若干规定》以司法解释的形式首次确认了审计准则在审计法律责任判定中的法律地位。《6·15若干规定》第4条明确了注册会计师承担赔偿责任采用“过错”归责原则,第4条第2款则确认了审计准则在过错认定中的作用——“会计师事务所在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与该事件相关的执业准则、规则以及审计工作底稿等”,第6条将“未依据执业准则、规则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列为注册会计师执业。过失”的认定标准之一。同时,第7条还规定了“免责”条款,如果注册会计师“已经遵守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并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但仍未能发现被审计的会计资料错误”,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可以说,《6·15若干规定》的出台解决了法律界与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若干分歧,为审计法律诉讼提供了很好的指引,总体而言对注册会计师职业利大于弊。

目前,世界各国均普遍确立了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在我国尤其明确,但审计准则要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其他影响因素

1.期望差距

期望差距(Expectation Gap),是指社会公众期望注册会计师职业扮演的角色与注册会计师职业自己的认知及专业能力之间存在的差距。期望差距伴随着注册会计师职业成长的始终,是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直接社会根源。

作为分担资本市场风险机制之一的注册会计师职业,其职业使命是降低资本市场风险、保护投资者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社会公众期望注册会计师在担任财务报表鉴证者的角色时,能够提供绝对保证,以降低甚至消除自己的投资风险;而受制于审计的局限性,注册会计师只能提供合理保证。这种期望差距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财务舞弊丑闻的爆发而加剧,导致与注册会计师相关的法律诉讼源源不断,增加了诉讼成本和社会成本。

另外,由于审计活动的专业性较强,社会公众往往不具备对其执业质量进行评判的知识技能,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目的、功能、局限性等方面也常常存在误解或不切实际的期望。

在司法实践的早期,这种期望差距甚至形成了“深口袋理论”,即当被审计单位出现财务困难或破产时,社会公众和法律界都倾向于要求有支付能力的注册会计师承担赔偿责任,而不论注册会计师是否存在过错、过错大小如何,这一理论体现了法律牺牲公平追求效率的价值平衡。

期望差距的存在,是导致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直接社会根源,而造成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制度根源则是注册会计师职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独立性的先天缺失。

2.制度根源

注册会计师职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制度安排,目的是合理配置资本市场的风险、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这样的职业使命是社会公众期望差距产生的制度基础。但是,这一制度安排在独立性上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作为一种职业,注册会计师职业也存在着自身的职业利益,要让一个商业组织承担完全的公众责任,本身就不符合逻辑,职业使命要求的公共利益和职业自身经济利益的冲突在所难免,注册会计师职业一边要以客观独立公正的中立者形象完成职业使命,一边要与被审计单位讨价还价、计算着审计的成本和效益,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既然注册会计师职业这一制度安排存在先天不足,公共利益和职业利益的冲突始终存在,那么公共利益和职业利益是否是不可调和的?是什么在影响着注册会计师对公共利益和职业利益的平衡和选择?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考察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外部环境。

3.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决定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进而影响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外部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法制环境等。具体而言,市场经济、资本市场和法律法规的发育程度,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否,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诚信状况,监管水平的高低,直接构成了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外部环境,影响着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可以说是荣辱与共。

当外部环境良好有序,尤其是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诚信时,公共利益与职业利益的冲突最小,注册会计师追逐职业利益并不必然损害公共利益,承担法律责任的可能性小。反之,公共利益与职业利益的冲突在所难免。但注册会计师对职业利益的追逐受到外部监管环境和违规成本的制约,当外部监管环境较宽松、违规成本较低时,注册会计师倾向于压缩审计成本、追逐职业利益;反之,注册会计师则会增加审

计成本以规避审计风险,并通过增加审计收费的方式寻求公共利益与职业利益的新平衡,这种成本最终将通过被审计单位转嫁给整个社会。

外部环境影响着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作为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的审计准则,不能不反映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另外,对公共利益和职业利益的平衡,也需要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的指引。注册会计师职业和审计准则只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职业使命,才能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权威,在司法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4.审计活动的特点和专业性

审计准则之所以能够被司法实践所接受,是由审计活动的特点和专业性决定的。审计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学科,是一个需要运用大量专业知识和专业判断的过程,有着特定的审计程序和审计要求,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较高,需要由进行过专门训练、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遵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审计。司法人员往往不具备审计知识,在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进行判定的过程中,若不采用审计准则作为其执业质量的判断标准,则无从认定注册会计师的过错程度,从而无法判定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审计活动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是由被审计对象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活动日趋复杂、屡有创新,作为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报表和指导财务报表编制的会计规则也就日趋复杂,进而要求以对财务报表发表鉴证意见为目标的审计活动提高专业技能、改进审计技术、修订审计准则,以应对被审计对象的复杂化。

5.审计准则的遵循情况

审计准则是否能切实发挥作用,被社会公众和法律界所接受,关键还在于其是否得到了有效遵循。执行良好的审计准则不仅有助于提高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也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职业形象和知识权威的建立,从而在司法实践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司法实践中,相当一部分与注册会计师相关的法律诉讼表明注册会计师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体现在未能严格地遵守审计准则,甚至与被审计单位通同舞弊,这其中固然有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原因,但执业环境恶化造成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审计准则超前造成执业客观不能等因素也严重影响着审计准则的执行效果。但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别无选择,只能直面现状。

6.法律界对审计活动的认知

注册会计师凭借审计准则建立的知识权威要得到外界的承认,尤其是社会公众和法律界的认可,才能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而“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问题不仅是一个事实问题,更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责任畸轻、过苛主要是一种主观判断”,所以,提高法律界对审计活动的认知水平从而影响其价值判断至关重要。

审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则,往往难于为外界所了解,法律界往往不具备对其执业质量进行评判的知识技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律界对其的研究兴趣,越不研究就越不了解,越不了解就越没兴趣,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在现实中的情况就是,目前法律界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研究文献仍然很少,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大多是由注册会计师职业进行的。在早期的司法实践中,法律界出于保护公共利益和价值平衡的考虑,在不了解审计活动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不利于注册会计师的判决。而且,法律界对一些影响责任判定的关键概念的不同看法,如审计报告的真实与虚假之争,也影响着司法实践。面对法律界在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判定中的主导权和强势地位,如何进一步提升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如何与法律界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值得注册会计师职业考虑的问题。

三、结语

各国的审计准则均随着市场经济和法制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不断修订、完善和趋同之中,各个时期的审计准则都带着其时其地的市场经济和法制环境的烙印,反映了市场经济和法制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在考虑审计准则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判定之影响时,还应考虑其时其地的市场经济情况和法制环境,才能做出正确的判定。

分析审计准则对司法实践的影响因素,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审计准则对司法实践的影响和作用,进而致力于改善这些影响因素,提高审计准则的质量和法律地位,改善审计准则的运行环境,让审计准则更好地发挥其双重甚至多重作用,重塑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在法律诉讼中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10[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李若山

周勤业主编: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5]刘燕: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公众利益与职业利益的平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佚名:中国独立审计侵权责任之法理分析[EB/OL],云南大学生,http://paper.yndxs.com/kuaiji/sj/20061 2/20215.html,2006-12-15

工程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由对案例的分析为出发点,对国际上审计风险准则的发展和我国审计风险准则的创新进行了简要介绍,探讨了在审计中如何以风险评估应对舞弊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一、典型舞弊案例简析

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典型案件的分析发现,最大的审计风险来源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失败。而经营失败往往导致管理层舞弊,由此导致审计失败。

案例1:2001年的安然事件是近年来震惊国际资本市场的重大案件。安然公司的破产导致了作为世界“五大”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终结,并引发了全球性的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危机和一系列重大变革的出台。其原因在于公司虚假经营、虚构利润、隐瞒亏损。例如,利用“特别目的实体”高估利润、低估负债;通过空挂应收票据,高估资产和股东权益;通过合伙企业操纵利润;利用合伙企业网络组织自我交易,隐藏巨额亏损。

案例2:2001年的银广厦案件是我国近年来影响最大的案件之一。其直接原因是银广厦天津公司捏造虚假经营引起的。公司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其中,1999年为1.78亿元,2000年为5.67亿元。由此,银广厦风光多时的业绩神话被连续两年半亏损的事实所取代。银广厦事发之后,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相关注册会计师被吊销执业资格,并受到法律惩处。

案例3:2002年6月25日,世界通信公司财务真相被揭露,涉嫌虚报巨额利润。经调查,2001年到2002年第一季度,公司凭空捏造出38.52亿美元利润。在真相被报的次日,世界通信股票价格由鼎盛时期的60多美元降到9美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民事欺诈的罪名将其告上法庭。

不可否认,在上述案例中,涉案的会计师事务所大多负有普通过失、重大过失或欺诈等责任。但是,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出现审计失败而承担风险的直接原因并不是事务所本身,而是被审计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出现了问题,因此被审计公司利用虚构业务、虚增收入、夸大利润、隐瞒亏损和负债、虚增资产和股东权益等手段进行舞弊,并且这种舞弊是由管理层策划并执行的“一条龙造假”,可以轻易绕过内部控制的约束。近年来,资本市场上有很多重大的财务丑闻属于管理层舞弊。“一条龙造假”一般能做到证证相符、账务处理正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交易的实质性测试失灵。如果是员工舞弊,内控导向的实质性测试可能有效,但对管理舞弊往往无效。如果注册会计师不注重从宏观层面把握财务风险,而是直接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的测试,容易产生审计失败,因为企业管理层的舞弊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内部控制是失效的。正是基于这种管理舞弊,注册会计师需要把视角放在企业内部的监管之外,放在企业的目标、战略和相关的经营风险方面,审计时要跳出账簿、跳出内控,根据现代财务舞弊的特点进入以查找管理舞弊为核心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二、国际上审计风险准则的发展

随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理论研究与实务中的运用日趋成熟,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以及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审计准则制定机构都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的审计风险相关准则。

新的国际审计准则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英国、美国和加拿大成立联合工作小组,进行了调查审计方法的发展、探讨审计风险模型是否仍然适当、在这三个国家开展调查研究等工作,最终在2000年5月向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提交报告,从而将风险准则提上了议事日程;第二阶段是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与美国联合风险评估工作组进行的相关工作,这时的制度环境发展的新情况是美国成立审计有效性小组,对2001年-2002年的会计失败进行调研,并提出新的监管规则(美国萨班斯法案);第三个阶段是三项新准则于2002年10月开始征求意见,2003年10月发布并自2004年12月15日起生效。

新国际审计准则修订了审计风险模型,而不是规定一种新的方法,但相关内容有大量的改变与发展,更多地体现了风险评估导向的审计理念。例如,国际审计准则315款规定,审计人员必须先了解企业及其所处的经营环境,包括内控,以充分确认和评估由于错误和舞弊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并据此设计和实施后续审计程序。这一条款使基于经营风险分析的风险导向审计的各部分制度化,成为一个循环递推的过程,并提倡使用交叉查证。其他国家的准则修订也突出了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例如,美国审计准则(SAS)第100号关于舞弊内容的主要变化包括:增加了风险评估程序,包括向负责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人员进行查询;舞弊引起的重要错报风险是一项重大风险,应该得到相应的处理;需要对发现舞弊风险的控制的设计进行评估,并确定控制是否得到实施;收入确认应该一直被视为一种舞弊风险;注册会计师对舞弊风险的反应增强;关注管理层舞弊;管理层越权控制的风险一直是一项由舞弊引起的重要错报风险;需要额外的文件记录。

三、我国审计风险准则的创新

根据行业面临风险的特点以及国际审计准则的新进展,我国对审计准则体系中涉及审计风险的项目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的审计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借鉴国际审计风险准则的基础上,新的审计准则体系制定、完善了审计风险的相关准则,体现了基于风险分析、评估的审计理念。

我国制定审计风险准则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修订审计风险模型,强调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我国的审计风险准则着力解决了以下问题:一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二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三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识别和评估的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挂钩;四是要求注册会计师针对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实施实质性测试;五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关键程序形成审计工作记录,以保证执业质量,明确执业责任。

四、以风险评估应对舞弊

所谓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指审计应将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系统分析和评价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始终,编写单独的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状况分析报告,并以此作为出发点,作为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制定审计计划的重要依据。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始终将了解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作为审计工作的首要内容,并不断分析其对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影响。在编写审计报告时要充分考虑已实施的审计程序实施是否了解公司的实际状况,是否需要追加审计程序;然后,根据其实际状况分析其对审计意见的影响,使审计过程成为以分析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状况为轴线的一个不断克服和降低审计风险的过程。职业判断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石。

根据对有关事务所的调研,笔者认为,在风险评估程序方面,在审计过程中考虑舞弊风险主要应包括五个步骤。

(一)审计业务小组的讨论

包括:讨论容易发生财务报表舞弊的可能性;审计小组成员应撇开对管理层和公司治理方的诚实性和正直性的信任;与未参加讨论的小组成员进行沟通。

(二)取得为识别舞弊风险所需要的信息

包括:询问管理层、公司治理方(例如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以及其他人;考虑所取得的信息是否显示了一项或几项舞弊风险因素的存在;考虑不寻常的或非预期的关系;考虑其他信息。

(三)识别和评估舞弊风险

包括:在财务报表层面和认定层面进行识别与评估;将风险与认定层面可能发生的错误联系起来;考虑风险的规模和概率;确定是否所有的评定风险都是舞弊引起的重大风险(即可能导致重要错报的风险);如果存在重大风险,则评估公司相关控制的设计,并确定其是否得到实施。

(四)对评估结果采取应对措施

包括:确定对会计报表层次上的整体反应;设计并执行对交易、账户层次认定的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包括与管理层越权控制相关的认定,评估所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在工作底稿中加以记录。

(五)评价审计证据

包括:考虑在审计结束或接近审计结束时执行的分析性复核是否显示出先前未识别出的欺诈风险;考虑一项已识别的错报是否可能存在欺诈;如果是,考虑该项错报与审计的其他部分的关系,特别是管理当局陈述的可靠性。

风险导向审计对注册会计师职责的总体要求是:审计的计划和实施应该可以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要错报,不管错报是由舞弊引起的还是由错误引起的。具体包括: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审计的计划和实施应该可以将审计风险降低至一个可接受的水平;考虑管理层越权控制的可能性;应该认识到发现错误的有效审计程序不一定适合于由舞弊引起的重要错报风险的情形。其中,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怀疑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当发现舞弊或舞弊的可能性时,注册会计师应采取的行动主要有:向管理当局以及公司治理方报告;考虑与监管和执行机构沟通;考虑解除业务约定。

工程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范文第5篇

摘要:会计国际趋同化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会计趋同是一个国际协调过程,其实质是利益之争,各国都要参与其中。中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中应以积极的态度求同存异,积极促进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对策

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概念

在讨论会计准则趋同时,我们首先应明确两个概念:会计准则;趋同。

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专业技术标准;是资本市场的一种重要游戏规则;是国家经济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生活甚至国际经济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改组后的IASC正式提出了“趋同”(Convergence)的概念。趋同意指趋近同一,也就是一体化,即在世界不同的司法管辖区,相同的经济交易事项都应该使用同一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准则趋同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实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原则和方法来处理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制定高质量、可理解和可实施的全球性会计准则,并促使这些准则得到“严格运用”,促使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并得到高质量的解决。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的现状

会计信息作为公共信息资源和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其相互可比、真实公允,对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际趋同化已成不一种必然的趋势。从全球会计趋同情况看,各国和地区大都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模式。许多国家已经同意在2007年1月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作为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标准。全球超过104个国家目前要求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允许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有与国际财务标准趋同的规划。2005年11月中国政府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签署了联合声明,确认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2006年2月,中国财政部发布了1项会计基本准则和38项会计具体准则,10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完善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既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实质趋同,又适应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向国际趋同迈出了一大步。中国坚持的趋同原则,即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方向,是进步;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并非是一字一句地完全等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彼此间互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需要一个过程和不懈的追求。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会计准则建设始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过去长期效仿前苏联的会计体系,这个体系是为国企向中央规划部门报告而设计的。直到1992年,为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在世界银行的帮助下中国开始转向西方会计体系,制订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中国会计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换,实现了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初步协调。从2005年开始,中国在总结会计改革经验基础上,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建成了现行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确认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市场经济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会计准则发展必须顺时应势、创新趋同。

(一)会计准则在实质上实现了国际趋同化,缩小了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距

新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政府主导下得到了有效实施,一方面促进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改进信息系统,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形象,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为实现中国会计准则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等效奠定了基础。会计信息作为公共信息资源和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其相互可比、真实公允,对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会计准则的平稳有效实施,不仅服务于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且是为会计服务于世界经济及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做贡献。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提升了会计信息可信度,为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提供条件

会计标准差异的存在对中国企业真正走向世界形成了相当大的障碍。纵观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促使中国经济更快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快速发展的中国企业强烈希望能加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希望能从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在国际资本流动的过程中,不仅资本的供需双方需要了解彼此的财务状况、满足各自需求,而且国际证券监管机构为实施有效监管,也需要按照国际标准,严格审核跨国公司的财务报告。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公司按照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可以减少跨国发行证券的上市成本,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发展,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率,促进中国企业的国际经贸交流活动的发展

随着各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迫切需要有一套公认、一致、科学的会计标准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确保生成公开透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因为会计信息已成为国际市场主体达成市场交易的重要媒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市场交易质量的高低,会计准则的趋同可消除不同会计实务生成信息的商业语言障碍,不同地域的企业可顺利地交流信息,评估客户的实力,促进资金有效流动,避免无效投资和资源浪费,促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中国国际贸易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企业国际经贸交流和投融资活动的发展。

(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护中国企业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

为了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中国对原有的财务报告披露要求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显著改进,从而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对会计信息披露时间、空间、范围、内容等的全面系统规定,将大大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有效维护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从而推动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健全。

三、中国应当如何应对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化

积极推动中国会计准则向国际准则趋同,既是提高中国会计信息质量和信息透明度的有效方式,也是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现实要求。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的依赖,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必须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作为准则制定的重要参数,减少“语言”的障碍,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面对国际趋同的新形势,中国应如何推动会计准则向国际准则趋同。

第一,加强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沟通协调。趋同并非是简单地、单向地与国际准则保持一致,而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各国、各地区或者区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借鉴和相互认可。中国作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基金会受托人和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这为中国逐步介入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事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我们应当积极利用这些国际论坛,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获得更多国家的信任与支持,从而逐步确立中国会计的应有地位;加强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沟通、拓展与合作,提高中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影响力,从而有助于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建设及其趋同工作。

第二,尽可能消除与国际准则差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应当是发达国家或者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会计准则,而应当考虑新兴市场经济或者转型经济国家的特殊情况。要尽快完善中国的准则体系,而不是刻意强调自己的“特色”。会计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属性,超越了会计国家特色,我们要按照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顺应会计标准国际趋同的要求,加快会计准则趋同步伐,对现行的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进行修订和补充,与国际准则步调一致。

第三,克服趋同进程中的各项障碍和困难。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对中国而言,环境因素是趋同进程中面临的最大障碍。中国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有其特定的法律基础、经济环境和文化特色,如果不考虑其自身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背景的差异,对国际会计准则不加区别的完全认可,则趋同也可能给国家带来诸多弊端。目前中国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各种要素市场有待发展、会计监管体系和运行机制尚需健全和完善、会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速中国会计的国际趋同进程,需要中国会计行业创新思维、开拓进取,顺应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要求,进行探索和创新。

第四,会计准则趋同是第一步,等效才是真正目标。等效就是具有同等效力。会计准则等效是指中国企业在那些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或地区上市,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不进行调整,即使调整也只对个别项目做出说明或者编制极少项目的调节表毋须再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全面转换。等效还涉及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按照等效的审计准则出具的审计报告也应当是认可的。中国会计准则实现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等效,有利于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有利于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强、做大。尽管中国的会计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但要完成与世界主要经济基础体会计准则的等效,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

第五,中国的会计职业界应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尚存在差异,比如: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等。因此,中国会计准则距离最终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尚有一段距离,与一些国家相比我们还没有表明一个明确的全面接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时间表。这其实也反映出另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会计标准的制订者还在如何平衡“国际标准”与“中国特色”之间徘徊。会计理论工作者应积极开展理论研究,从理论上找到解决差异的途径,为中国消除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差异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卢侠巍.中国会计理论与实践热点[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王建新.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3、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4、王军.关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实施的若干问题[M].人民出版社,2007.

5、刘玉廷.关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几个具体问题[M].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翟彪,空军航空大学;李丽新,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范文第6篇

审计报告是审计过程和结果的主要传递途径,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 国际上对提高审计报告信息含量、提高审计报告决策有用性的呼声逐渐强烈。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 (IAASB) 、国际证券组织委员会 (IOSCO) 、英国财务报告理事会 (FRC) 、欧洲联盟委员会 (EC) 、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 (PCAOB) 先后进行了审计报告变革研究。

2 新审计准则

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于2015年1月15日颁布了新的审计报告系列准则, 这些准则适用于会计期间截至2016年12月15日或之后的财务报告审计。

我国财政部于2016年12月23日发布了新审计报告准则, 同时废止原11项审计准则。新审计报告准则采取分批、分步骤实施的方案:对于A+H股公司审计报告, 于2017年1月1日起执行, 对于沪深交易所交易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于2018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

与原审计报告准则相比, 本次准则修订的最大变化在于上市实体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中将增加关键审计事项部分, 由此增加审计报告的信息量, 从而使审计更透明, 审计报告更具相关性和信息价值。

3 关键审计事项

新审计准则是这样定义关键审计事项的:关键审计事项, 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在审计实务中, 如何确定关键审计事项成为审计难点和重点。一般来说, 确定关键审计事项, 需要遵循如下决策框架:

关键审计事项应当来自于“与治理层沟通过的事项”, 将与治理层沟通过的事项作为确定关键审计事项的起点, 选出在执行审计工作时重点关注过的事项, 并在这些“重点关注过的事项”中选出最为重要的事项, 作为关键审计事项。如下图, 显示了确定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框架。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可能有若干重点关注问题, 如何确定关键审计事项呢?以下考虑因素可能会帮助注册会计师进行思考:

(1)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领域或识别出的特别风险。注册会计师可以与治理层沟通, 计划如何应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领域和识别出的特别风险。这些领域往往需要投放更多的审计资源予以应对。

(2) 财务报表中涉及重大管理层判断的领域。审计中具有较高判断性的领域可能包括长期资产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油气资产和商誉等) 减值、金融资产减值、流动资产 (应收账款、存货等) 减值、收入确认、公允价值的评估等。这些事项结果的不确定性较高, 固有风险也较高, 并且可能同时需要管理层的专家和注册会计师的专家的参与。因此,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点关注过的事项时需要特别考虑该方面。从银行类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中来看, 这类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最多。例如几乎所有银行类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中, 几乎都有“贷款减值准备”以及“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两项关键审计事项。

(3) 审计中的重大交易或事项。这一类事项可能与已执行审计工作相关但可能不被要求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的事项。例如, 在2016和2017年度中国工商银行的审计报告中, 注册会计师都将“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技术系统和控制”作为关键审计事项, 详细描述了针对信息技术系统的审计方案。这样的关键审计事项无疑体现出注册会计师对业务、系统和财务报告流程的深入理解。

4 以银行上市公司为例

基于此, 2017年度银行类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中是这样确定关键审计事项的:

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确定三项关键审计事项;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常熟银行两项关键审计事项;工商银行四项关键审计事项。工商银行比其他银行多出了一项: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技术系统和控制。

以浦发银行为例, 确定了以下三项关键审计事项:

(1) 贷款减值准备。注册会计师重点关注该领域是因为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占浦发银行总资产账面价值的50.57%, 贷款减值准备的评估涉及重大会计估计及判断。特别关注的领域包括:减值贷款的及时识别, 个别方式评估时对减值贷款未来现金流量预测;组合方式评估中适用的模型、假设和参数的选择, 这些假设和参数包括历史损失、损失识别期间、行业风险、地域风险和宏观经济环境。

(2) 结构化主体合并评估。注册会计师重点关注结构化主体合并评估的原因是结构化主体数量较多, 且判断结构化主体是否需要合并涉及重大判断, 包括对结构化主体相关活动进行决策的权力、从结构化主体中获得的可变回报以及浦发银行影响从结构化主体中获取可变回报的能力。

(3) 首次采用新金融工具准则影响评估的披露。财政部2017年修订的新金融工具准则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浦发银行有关首次采用新金融工具准则的预期影响评估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流程, 涉及重大的管理层判断和解读, 因此将其作为关键审计事项。

为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关键审计事项,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中逐项描述每一关键审计事项, 并同时说明 (1) 该事项被认定为审计中最为重要的事项之一, 因为被确定为关键审计事项的原因。上文中浦发银行确定了三项关键审计事项, 实际审计报告中对于关键审计事项的描述还要更加详细。 (2) 该事项在审计中是如何应对的。这部分内容要更加详细和有针对性, 包括审计应对措施或审计方法中, 与该事项最为相关或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最有针对性的方面;对已实施审计程序的简要概述;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对该事项做出的主要看法等。

浦发银行审计报告中详细提及了关键事项的具体应对措施及实施的主要审计程序。概括而言,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了解、评价和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设计及执行有效性, 主要有:与贷款减值准备评估和计算相关的内部控制;管理层确保管理或投资结构化主体清单完整性相关的内部控制、以及管理层对评价是否合并结构化主体相关的内部控制;与会计政策和模型方法论的选择及审批相关的内部控制。

采用抽样方式检查相关贷款信息;抽样检查浦发银行管理或投资的结构化主体支持文件, 评估浦发银行对结构化主体是否构成控制;抽样检查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关键数据录入, 以评估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执行了重新计算、和专家讨论的方式, 评估管理层在使用模型、选择参数时做出的判断和假设的合理性。

总之, 通过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 能够增加审计报告信息含量及沟通价值, 提高审计报告的决策相关性和有用性。

摘要:财政部于2016年12月23日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准则。新审计报告准则于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新审计报告准则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关键审计事项部分, 本文结合部分银行类上市公司2017年度审计报告, 分析了新审计报告中如何确定和应对关键审计事项。

关键词:审计报告,审计准则,关键事项,银行类上市公司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Z].财会[2016]24号.

上一篇:六年级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幼儿园中班学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