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方法论文范文

2023-09-16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文献标志码:A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培养高素质及技能型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以市场发展需求的人才技能为主要方向,并且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养成及提升。与此同时,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毕业学生数量正在逐年增加,学生将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理论构思

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关系

创业创新教育是指培养当代青年学生企业家精神、创业精神,其中包含的内容以及能力较为广泛全面,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专业教育是指通过具有专业性的方式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其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各级各类的专业人才以及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公布的专业目录进行培养。新时期社会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机制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并相互作用,其中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载体,而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机制的主要发展趋势[1]。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引导以及调控专业教育的开展及发展,而在专业教育活动中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能够实现专业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发展,并且切实提高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基于生产背景分析专业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而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是新时期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基于价值取向维度分析,专业性教育机制主要以工具主义以及实用主义为主要理念,而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以人本主义及实用主义为主。因此,专业教育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2.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必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创新研究,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教育创新的内在要求。首先,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是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的内在要求。专业教育活动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环节,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知识以及技能是进行创新及创业的资本,其专业知识的掌握及专业技能的水平将决定其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其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有助于地区经济的进步发展,并改善教育结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将使教育專业离开学科本位思想,实现教育育人的素质教育。“专业+创新创业”模式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相关知识的有机结合运用,促进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及技能内化吸收。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是培养学生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最后,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当代青年大学生将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及发展形势,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有效缓解就业困难问题的重要方式及渠道,其根本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3.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目标定位

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发展的宏观环境以及微观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专业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首先,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人才的专业素质及综合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其中不仅包含专业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皆为现阶段市场发展的客观需求。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中,应通过改善区内域的发展环境以及提高福利待遇,来吸引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之中,将学科结合以及专业融合作为主要的发展手段。其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的目标设定中,应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的环境及目标相适应,继而实现教育与经济之间的互利共生[2]。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是现阶段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发展方向,传统的专业教育活动中更为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向社会发展及企业输送发展所需的人才。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活动结合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制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最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的目标定位应以培养经济内生驱动力为主,通过培养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经济内生发展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

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的原则

1.将社会发展趋势与学科专业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机制的结合过程中,应坚持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趋势与学科专业教学相结合的原则。高等教育活动中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经济的建设发展培养具有社会价值及经济效益的人才,继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并非传统的通识教育或是素质教育,其中教育内容应更加具有针对性及实效性。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之中,将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学科教育内容相结合,能够使得接受教育的人才掌握解决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将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专业学科教育相结合应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并保证教育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的结合,保证学生不仅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及志向,并且应掌握基本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后的教学模式并非放弃传统的知识传授以及理论知识讲解,而是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思维的训练以及学科内涵的领悟,构建实践式及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可以组织企业的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并促进创新创业资源的共享发展[3]。

2.将实践创新与思维创新相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并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应掌握观察、领悟、探索以及行动的能力,并通过学习及训练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强化积累。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中将实践创新与思维创新相结合,其中实践性的创新活动更多的是技术层面,而思维创新更多的是理念层面。在教学活动中实践创新离不开思维创新的指引,而思维创新活动需要通过实践创新活动进行检验。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结合中,实现实践创新与思维创新的结合发展。我国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开设了社会实践与学科专业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继而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专业化及系统化运转发展。

3.将创新创业与课程教育相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应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教育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是帮助当代青年大学生掌握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的基本途径,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结合至专业的课程之中是原则性要求。首先,可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结合至通识教育之中,借助通识课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继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技能,以及积极的创新意识和习惯,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日后创新创业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在学生的能力提升过程中,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在基础能力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将创新创业与课程教育相结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系统性以及专业性,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以及技能提升的过程中应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保证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碰撞中建立更加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创新创业思维更加系统化地发展。最后,基于创新及创业教学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思思维及创业能力,在教学环节中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创新创业的问题,并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科教学的专业特点,保证学生能够获得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创新策略

1.转变融合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创新的发展过程中,教育理念及教育目标是先导,真正推动创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活动的融合发展,需要充分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活动对于社会发展、教学活动以及学生成长的积极且重要作用。现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在与专业教学活动进行融合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发展问题,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教育工作者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创新的认识不足,因此转变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教育理念成为必然的发展要求。首先,基于区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培养人才是最为有效且长效的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拓展精神、合作意识等皆为主要的考查内容。其次,基于政府职能的发挥,政府在高等教育环节中扮演者拉动者与调控者的角色,其将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以及政策的实施影响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4]。政府提升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政策制定、政策实施以及监督管理等方式影响其他教育主体的观念及行动。最后,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创新中,高校的教育管理理念将直接影响两种教育活动的融合效果。高校的教育应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再是单纯以技术为主,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业创新精神的培养。教育工作者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此应积极地扩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范围,将教师的教学效果及积极性纳入对教师的评价活动中。

2.明确融入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创新发展之中,应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发展目标。首先,传统的高等教育活动中缺少明确的发展目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需要人才的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政府教育职能部门而言,明确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及培养标准,应加大相关政策制度的支持力度,继而有效地调整创业创新教育活动与实践发展之间的差距。基于高等教育维度进行分析,应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活动之间的结合目标,其中主要为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高本地的就业率,有效组织人才的向外流动。第二,提高人才的能力,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第三,将文化内容结合至教育活动中,继而发挥文化积极的經济效益。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创新教学过程之中,课程作为教学的基础形式以及核心内容,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转变发展的重要方式及手段。其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创新结合中应构建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实现方式主要有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为具有完整性的课程体系,以及在实践环节中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内容。

3.完善融入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创新发展之中,应不断完善融入的机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首先,高等院校应构建专业的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继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有效融合发展。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活动中缺少专门的管理部门及管理机制,在综合管理、信息处理、教师培训及创业管理等方面困难重重。因此,高校应在政府、企业的支持及帮助下,为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基本保障,继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活动的有效结合。其次,高校应完善教育评价考核机制,通过教育评价考核机制的完善,帮助教师及学生树立积极的工作态度,继而增强教育活动的效果。

4.加大投入力度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中部分院校的师资力量及教训设备建设不够完善,并且缺少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的人员及企业任职经历的教育者。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环节中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教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主要组织者及引导者,提高师资队伍的数量以及质量应从学校和教师两个维度进行分析。首先,院校方面应更多地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继而为教师以及学生提供更多企业实践的机会,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内部进行锻炼,继而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及效率。其次,高校应更多地组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培训工作,为教师的培训工作争取更多资金,促进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发展。

结束语

创业创新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具体的融合中包含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实训活动等环节,并且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的发展还将受政府政策及企业需求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培养高素质及技能型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能够有效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是促进国家现代化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范文第2篇

围绕当下的教育热点,记者摘取纲要中与高等教育相关的问题,请北京市教委政策研究与法制工作处处长熊红为读者解读《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教育与职业》:《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如何提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作了哪些部署?

熊红: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首都实现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发展目标对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以下六方面的任务和措施。一是高等学校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育人作为学校和教师的首要职责,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把创新人才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因素,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倾斜。二是深入推进“北京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教学应更加注重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三是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方向和学习进程。四是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图书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实习基地、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鼓励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学科竞赛,着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研水平。五是积极推动综合性教育教学改革,完善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学绩效监控评估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六是大力推进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健全完善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机制。建立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追踪机制。

《教育与职业》:如何进一步提高北京高等教育的水平?

熊红:为了进一步提高北京高等教育的水平,建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开放融通的首都高等教育体系,大力提升首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社会贡献能力,为国家建设和北京发展提供高端人才支撑和科技智力服务。《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发展任务。

首先,要支持和加快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多种形式为中央在京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提供支持和保障。加强重点学科、交叉学科和首都高校学科群建设,以专业和学科发展推动更多首都高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

其次,建立首都高等教育发展协调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中央院校和市属高校的沟通与合作,破除体制局限,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整合共享,联合开展学科专业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合力创造首都高等教育优势品牌。

再次,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加强对市属高校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学科专业的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市属高校合理定位、整合资源,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大学及学科。

《教育与职业》:如何推进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的改革?

熊红: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核心,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技能型人才和创新人才,是未来十年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此,《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从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等方面破除障碍,形成具有首都特色、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一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观念,努力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更加灵活开放的学习制度,探索建立高等学校学生校际转学制度;三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深化课程教材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是建立学科专业结构的动态优化机制,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五是构建合作培养、实践育人的资源平台,推进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六是建立全市统一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建立各个学段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及教学反馈系统;七是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和质量年报制度,建立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八是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教育与职业》:如何增强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熊红:高等学校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是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为了增强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高等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和科研方面的优势,坚持服务国家和首都发展建设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二是创新高等学校科研体制,创新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与集成的有效衔接。三是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四是推动科研基地发展,支持高等学校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五是鼓励北京高校与海内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著名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建设一批科研创新团队,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六是加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建设,构建北京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提高高等学校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能力。

《教育与职业》:如何提升高等学校的社会贡献力?

熊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所以,面向社会开展全方位的服务,是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社会责任。为了提升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和贡献力,《北京教育规划纲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措施。一是紧密围绕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科研攻关,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一批产业效益高、社会效益大的科技成果。三是发挥高等学校知识文化优势,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积极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高层次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普遍提高社会公众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四是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和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决策咨询,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五是鼓励师生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为促进首都经济社會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教育与职业》:如何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熊红: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民办普通高校15所,当年毕业生2.2万人,招生1.9万人,在校生7.3万人。民办教育已成为首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人民群众对多样化教育的需求。为了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并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五项措施。一是将民办教育纳入整个教育规划中统筹考虑,使之成为首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鼓励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捐资、出资兴办教育;三是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四是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市、区(县)两级政府采取专项资助、给予奖励等措施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促进民办教育有特色、高水平发展;五是依法明确各类民办学校变更和退出机制,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和监督。

《教育与职业》:如何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熊红: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更新知识、提高能力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先进的学习型城市的重要途径。关于如何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北京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以下建设任务。

第一,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鼓励行业、企业联合职业院校建立培训中心,为企业在职人员提供岗位培训,为转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第二,发展社区教育,健全社区教育体制,依托社区教育培训机构面向广大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第三,鼓励各类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社会文化教育机构面向广大市民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社会教育。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开展老年教育、妇女教育、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大力开展家长教育,普遍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第四,加大政府对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的统筹领导,健全区县、乡镇和村庄三级农村成人教育办学网络。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和农转非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第五,建设北京开放大学,形成开放的继续教育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服务。第六,健全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统筹领导体制,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创新学习制度,建立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机制,构建市民终身学习“立交桥”。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市民终身学习卡”等终身学习制度。

链接:

《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教部分

建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开放融通的首都高等教育体系,大力提升首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为国家及北京发展提供高端人才支撑和科技智力服务。

(十三)建设高水平大学。支持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多种形式为中央在京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提供支持和保障。建立首都高等教育发展协调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中央在京高校和市属高校的沟通与合作,联合开展学科专业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

全面提升市属高校办学水平。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加强对市属高校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学科专业的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市属高校科学定位,整合资源,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大学及学科。

(十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育人作为学校和教师的首要职责,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把培养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因素,推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倾斜。更加注重教学的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继续推进“北京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加大本市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鼓励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加强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和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逐步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鼓励高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试点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的选课制度。鼓励高校建设教学联盟。继续推进“北京高校科学技术与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和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建设北京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状态数据系统,形成北京高等學校教学质量监测制度。

(十五)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创新高校科研体制,完善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支持高校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鼓励高校与海内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著名企业联合建立研发基地。建设一批科研创新团队。加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建设,构建北京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六)提升社会贡献力。高校要紧密围绕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科研攻关,服务首都发展。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一批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大的科技成果。发挥知识文化优势,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积极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全面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鼓励师生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志愿服务。

摘自《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范文第3篇

1 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 而只有教师的创新, 才能培养出创新的学生。教师的创新, 应该包括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创新。为此, 教师必须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接受新知, 强化创新精神。教师本身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1 教师要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打铁要靠自身硬。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动态的教学意识, 在确定所教的内容、手段、时间及评价教学效果的办法时, 自觉与学生的经验、意向、需要、兴趣和能力水平等相吻合, 致力于研究与教学有关的问题, 博取众家之长, 并勇于创新,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 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学品牌。

1.2 教师要掌握创新教育理论, 并能运用于教学实践

教师要随时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 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要不断总结自己和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 并恰当地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从而克服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注意在实践中转化和拓展经验知识, 并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以及必要的实证材料的支持, 将经验上升为具有一般规律性的可以推广的理论知识。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巧妙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 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艺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改革教法, 不断总结, 不断创新。

1.3 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具有自我更新和创新的品质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 作为科学文化知识传播者的教师, 要掌握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不仅要成为智力资源的开发者, 而且要成为传统教育的改革者、现代化教育的开拓者, 要敢于冒险、敢于创新, 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实施创新教育, 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要树立以学生的学习为本,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思想, 给学生创设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空,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1 重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既要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 又要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此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要处处注意利用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师还要依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全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让学生真正有一个亲自思考问题的过程, 让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是功利性的, 更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求, 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综合概括问题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

2.2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如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网络教学等手段, 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 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方式转变, 使教师从单纯讲授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转变。教学实践证明,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手段。

2.3 重视学生创新个性品质的培养

培养创造性个性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 创造的本质就是多样性、差异性和非重复性。创新教育客观上要求教师淡化标准答案, 淡化统考的指挥棒作用, 允许学生按自己的理解, 用自己的思路去思考和回答问题。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 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的机会。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为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2.4 教师管理学生的方式应当充满民主的气氛

创新活动与专制的管理是不相容的。探究, 冒险, 提出新的想法, 对失败和挫折的无所畏惧, 尝试新事物后的喜悦等, 都只有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实现。创新教育中的所有这些变化, 将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弘扬与主体地位的确立。

3 实施创新教育, 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利用学生思维逐渐成熟的特点, 开展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挑战性的教学活动, 使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的勇气, 激发探索真理的兴趣。

(1) 开展一些教学论坛活动、文体活动, 建立多种学社、社团, 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 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 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锻炼其良好的观察、想象、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如搞社会调研、市场分析、进行热点追踪等。

(3) 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教育活动, 让学生消除创新神秘感, 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使自己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不断提高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交能力, 为将来从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之所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是因为它符合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这是时代赋予各级各类学校的历史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 必须站在教育改革前列, 掌握探索教育新理念, 并勇于实践, 为社会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需要的是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推进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保障。实施创新教育, 要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要在课堂教学中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教育,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铣.教师必读——教学原则新论[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1.

[2] 付永昌.浅谈创新教育质量观[J].教育探索, 2001 (9) .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范文第4篇

1 课程结构创新

应试教育认为抓学科学习才是课程突出, 抓应考科目才是抓教学, 弊病就在于忽视了创新精神的开发。改革课程结构, 首先应强调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学校诸多的功能中都应体现育人的功能。从这一点出发, 课程结构的板块化, 应成为课程结构创新的基本趋势。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特定课、实践课等都可成为课程结构创新的有效途径。因此,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课程结构, 都应以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多样性、发展性、创新性为主要方向。使其成为素质教育的创新精神的“生长点”。

2 教材创新

改革落后于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教材体系, 建立使学生认识和把握未来发展的知识体系和活动体系。教材内容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体现主体性, 发展丰富的个性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水平和需要体现针对性。同时要及时反映人类最文明成果, 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还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实践性, 便于学生的操作和活动, 培养实践能力。

3 教学方法创新

实施以创新为主题的素质教育, 除了改革课程结构外,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推陈出新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要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教是教法创新的根本宗旨。创造性从一个侧面可体现为三种能力, 即独立思考能力, 丰富想象能力, 独立动手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 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从学生的被动学习, 转变为主动学习, 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并使其学会思考, 学会创造。努力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 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 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 主动探索的基础上, 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同时, 还要积极创造条件, 加快教学手段现代化和进程, 引进先进的教学媒体手段, 注重网络, 多媒体等对课堂教学多方面的影响。

4 实践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育问题, 学校必须给学生实践的条件, 提供实践活动的广阔空间让他们勇于、勤于和乐于实践, 在活动中有效地开发创造潜能。首先, 在教学活动中多采用直观教具, 重视和改进演示实验, 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参与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其次, 通过劳动课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能力, 通过劳技课掌握某些生产工具的使用和维护技能, 了解现代化生产的一般过程, 获得现代工农业生产的知识技能。同时, 使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得到和谐发展, 还可以提高就业能力。事实说明, 劳技课有利于贯彻教劳结合的方针, 是提高学生创造实践能力的重要和必要的途径。第三,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让学生通过与社会的广泛接触, 进一步了解社会,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能力, 树立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 这是创造的强大精神支柱。有了这个支柱, 创造才能明确方向, 才会有锲而不舍的进取意识, 才能激励青年学生不畏艰辛地从事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活动, 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工程提供坚实的基础人才保证。

5 活动课创新

活动课是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和突破口, 是学生施展创造力的广阔空间。应试教育只注重课堂知识教学, 忽视学生课外活动能力的培养, 而创新教育的着眼点恰恰要通过活动课来体现。学校教育应当在开发活动课上标新立异, 要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 开设学科类、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劳技类等活动课, 让每个学生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归宿, 提供自由创造的空间, 其效果不仅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发展特性特长, 而且使创造性能力得到提高。活动是智能的摇篮, 是创造的襁褓, 是增长才干的广阔天地, 让学生形成创造型个性, 就绝不能将活动课异化为课堂教育学, 并做到校内与校外的统一, 分散与集中的统一, 科技活动与社会活动的统一, 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点燃创新意识的火花。

6 个性教育创新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开展创新教育, 就必须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强调个性教育。个性教育对教育而言, 是重视因材施教;对学生而言是鼓励各有所长、各显神通。个性差异是开发的潜能, 是创造性发展的依据。没有个性就谈不上共性, 没有个性也就难以培养创造性。所以, 教育者应当把个性作为一种创新的资源来开发, 尤其抛弃“差生”概念, 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自导和自信, 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 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所以, 只有真正认识个性品质是人的潜能所在, 是创造力的资源, 教育者才能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实施创新教育, 教育观念要创新, 教学要创新, 教材要创新, 教学方法要新, 教学方式也要创新, 使其形成一种全新的创造教育, 奏响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我们只有在创新教育上不断突破, 创新人才才能层出不穷, 中华民族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教育创新体系中, 教学体系的创新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创新, 只有突破陈旧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 构建教学创新的新体系, 才能用更加科学的创新理论指导和改革教育教学。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范文第5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当前发展素质教育就不能不谈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也是當今教育的主旋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已经刻不容缓。那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

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回归自我,展现自我。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或对症下药,或给予鼓励。不过,面对学生的失误或错误,教师要做到尊重、关心和赏识学生,绝不能讽刺挖苦,唯有如此,学生才会消除一切思想顾虑,敢于质疑,敢于发问。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一些教学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启示下去主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如讲“公民个人储蓄存款的作用”时,教师可创设下面的问题情境:①2018年,受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又一次降低存贷款利率,那么降低利息是有利于增加储蓄,还是为了减少储蓄?②在美国贸易保护注意的严重影响下,存款利息减少,对公民个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③降息对企业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启示下,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气氛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去评议、争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提高创造力。思想政治课的最大特点就是时代性强,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紧扣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丰富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对时政热点的学习和探究,围绕“提出建议”、“举例说明”、“提出对策”等方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探究活动的时代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政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与哲学,看似抽象、距生活甚远,其实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讲抽象的“辩证法”时,我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辩证现象,从而使他们了解政治中的辩证,然后让学生认真思考,热烈讨论,最后总结出:生活中的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辩证的,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发展的,新事物势必要代替旧事物等。趁机,我又问道:“旧事物要被替代,那新事物又怎么出现呢?”学生齐声回答:“创新。”当学生说到创新这个词时,我便及时出示了一张北京、济南、滨州最近三年的发展综合比较表,然后让学生根据从表中所发现的内容,制出自己家庭近三年的综合变化表。学生跃跃欲试,咨询家长,认真和家长沟通交流后,他们设计的变化表有些直观清晰、一目了然,有些图文并茂,充满了人情味。这样,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了活学活用,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大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如:组织社会调查,就是组织学生学习运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理论和观点细致地考察社会观象,以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一种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可由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调查,可由学生带着问题回家乡调查,也可由学生在校内对师生进行调查。为了加深学生对“商品、货币、价格、价值规律、所有制、市场经济“等内容的理解,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可从以下方面进行:①从1元店的经营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②从“农贸市场”、“家电产品”价格的变动说明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关系等。通过学生自选题目、制订计划、实地调查等环节的开展,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用事实材料验证所学理论的正确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高中政治学科中实施创新教育,其方法多种多样。但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找准切入点,大胆探索,敢于尝试,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善于捕捉启发学生思维的契机,注重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有意识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高职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面向应往届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社会考生招生,这意味着应届毕业生、农民工、下岗职工、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等都将获得更多的再教育机会,这一举措将推进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得到进一步发展。详细分析高职扩招为职业院校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创新发展措施,以期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让更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提高自身操作技能,获得更多优质的工作机会。

[关    键   词]  高职扩招;职业教育;变革与创新

高职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将推进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得到进一步发展,将对我国教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踏上新征程,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扩招将造就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道路。在这个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在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沉着应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双重改革与创新问题。如何更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探索更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模式,是我国广大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扩招的基本概述

高職扩招是指各级各类高职(专科)院校实施扩招计划,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实施扩招,扩招人数为100万人,2020、2021两年高职扩招200万。招生对象除了包含“应往届普通高中毕业生”,还包括“中职毕业生”和“社会考生”,如农民工、下岗职工、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等。在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化的新时代,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拓宽招生对象类别,是满足社会发展的必要措施。要进一步推进各级高职院校的招生改革,必须有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何保证教育质量。拓宽招生类别以后,就意味着各级高职院校将招收大量基础素质参差不齐的多类别学生,从年龄、学历、社会阅历、学习目标等各方面都具有较大差异性,要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课程和考核制度,必须切实推进“宽进严出”的人才培养改革措施,这也是全世界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高职院校的质量型扩招,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有效保证:(1)一定要保证使用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即用办学实力优质的院校拉动综合实力一般的高职院校,进一步提高优质职业教育的资源使用效率,加强各级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促进薄弱公办高职院校的整体改造,提升更多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2)一定要保证配备最优质的师资队伍,通过教师资源的整合,“挖潜一批”+“专项培训培育一批”+“校企合作解决一批”+“银龄讲学补充一批”+“社会力量兼职一批”的全新模式,加快补充急需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师。(3)保证教学改革,针对不同来源的学生特点,分类制订专业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采取“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教学”的组合模式,创新职业教学的组织和考核评价,同时加快各类职业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衔接,有序开展各类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全方位保障高职扩招形势下的教学质量。

二、高职院校扩招为高等职业教育创造的发展机遇

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创新是第一发展动力,人才就是第一资源。而人才不仅定于学习或从事“高精度”和“精密领军人才”,同时也包括各行各业的高技能人才。在高职院校广泛扩招的背景下,“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的高职院校将赢得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整体办学实力,获得更多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的机会和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是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内容之一。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获得蓬勃发展,在整体办学规模、教育教学质量、毕业就业率和就业起薪水平等方面均已基本达到政策目标,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主力军,成为一种高级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在这个快速发展过程中,建成了大批示范院校、骨干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创新创业高校等具有丰富经验和标杆意义的重点项目,有很大一批高职院校已经基本具备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条件。但同时,扩招一百万毕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是国家在新时代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完成这项具有巨大挑战性的战略任务至关重要,这是对高职院校承担国家战略任务能力的重要考验。在这个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勇敢承担责任,敢于行动,在出色完成教育任务的过程中,不段提升办学实力,不断提升为国家战略服务的能力。

(二)有利于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更具社会竞争力的专业特色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兼具“先进性”和“专业性”的双重归因,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优势,这是学术界的共识。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高职教育是和普通教育完全不同类型的一种教育形式,与普通教育具有相同的权重和地位。此外,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已经不再指普通教育模式,而是已经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教育。但是,中国的职业教育与建设现代经济相比,离教育强国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制度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补充,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和技能型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高职教育的质量水平、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参差不齐等。

三、高职扩招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与创新路径探析

(一)融入创新理念,重新构建高职教育“新兴”人才的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是各级教育机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搭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高职扩招的学生,在年龄阶段、知识结构、社会经历和发展愿景上存在较大差异。要保证高职扩招的教学质量,就必须结合高职扩招学生的基本学习条件和不同学习诉求,搭建更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的项目主体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重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加强职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在教学方式上,在继承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将“创新”理念融入各级教学活动中,培养社会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计划,重点培养更符合岗位实际需求的复合型技术和技能型人才。

(二)四位一体发展,探索拓展高职教育思政教育的新途径

结合高职扩招的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各级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学校”“社区”“企业”和“家庭”的合力作用,进一步创新发展,拓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构建“职业教育专业课+课程思想政治课”的大格局,在教学全过程中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通过进一步梳理每门专业课程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可以充分发挥各科专业课的作用,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功能,促进高职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教学的紧密结合,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教学成果的有效性。

(三)线上线下齐发力,搭建混合教学的高职教育“新”模式

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综合分析高职院校扩招学生的基本学业状况,在此基础上,根据年龄、专业、社会阅历等不同特点,积极探索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倡实行“弹性学习”的制度,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起点、不同目标和不同出路,形成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模式:线上自学+线下实践+线上考核+技能鉴定,这种全新的混合教学“新”模式,能够增强教学针对性。为了保证高职教育网络教学模式的顺利发展,大批高职院校建立专门的学校扩招教学管理平台,对扩招的所有学生实施个性化和专业化管理。在“集中教学”和“实际操作”的教学目标要求下,高职院校还提出了“跨线教学模式”。在工作日,学生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在线学习。在节假日或晚上,安排高素质的农民、村“两委”、在职人员等,到学校参加线下课程,给他们提供现场辅导。而退伍军人、下岗工人以及农民工,根据相关单位的具体工作性质,有效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多劳多得”的非高峰教学方式。同时,还要积极“走出去”,开展丰富多彩的“送教育下乡”和“送教育上门”等活动,拓宽接受教育的范围。另外,要深入分析扩招学生的工作及生活区域分布情况,选择有条件的合作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学场所,并为该区域的学生提供集中式面对面指导和技能培训。

(四)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路径

“百万扩招”的时代课题使广大高职院校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新模式,借助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等试点项目,与更多符合实践需求的企业实现全方位合作。针对退役士兵、下岗工人和农民工人等,注重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并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灵活开展职业技能水平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更多学生统一接受事业单位和企業的系统性职业技能培训,在专业技能上获得再成长,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并初步形成就业和创业技能,通过系统培训提高技能,让更多学生提高自身操作技能,获得更多优质的工作机会。

四、总结

高职扩招的政策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更多新机遇,也带来更多新挑战。广大高职院校应该立足实际,理性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学情,探索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百万扩招的政策为全社会提供了更多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也为更多有梦想的普通人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学习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要转变现有教学观念,优化更多教育资源,在面向全社会的人才培养上,探索更多有效途径,促进校企合作,让职业院校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教育2030行动框架》之前言、愿景、理念与原则[J].世界教育信息,2016(1):7-11.

[2]石宏武.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优化两级教学质量控制体系的挑战与对策[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9(4):62-66.

[3]郭广军,赵雄辉,钟建宁,等.新时代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8(3):77-85.

[4]张巍然.高职百万扩招后创新创业教学策略的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20(8):131,140.

◎编辑 郑晓燕

上一篇: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国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