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本质特征范文

2024-06-28

科学发展观本质特征范文第1篇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核心理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具有历史继承性、现实发展性、时代创新性等特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特征,是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认识的基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关键词: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形成特征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理论,是指导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这一发展理论的形成具有历史继承性、现实发展性、时代创新性等特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特征,是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认识的基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一、历史继承性

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十分重视发展问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发展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社会发展思想和理论。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的发展资源,继承了党的发展思想。

(一)毛泽东:以统筹兼顾为主要特征的“赶超”发展观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从与发达国家相比较的角度指出了发展的重要性,形成了“赶超”发展观。毛泽东指出:“我国是个大国,但不是富国,也不是强国。再有五六十年,我们应该赶过美国,这是一种责任。”在毛泽东“赶超”发展思想指导下,1958年5月,党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路线。毛泽东在强调“赶超”发展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发展中的统筹兼顾,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统筹发展思路。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他系统阐述了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关系。此外,毛泽东还制定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等一系列统筹兼顾的发展方针。在毛泽东统筹兼顾的“赶超”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建立起了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把一个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建设成了一个初步繁荣的新中国。

(二)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观。首先,邓小平把“生产力”、“经济建设”作为发展的核心内容,反复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与此同时,邓小平把全面、协调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贯要求。他指出:“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但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注意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在邓小平发展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三)江泽民:以创新为动力的可持续发展观

20世纪后期,江泽民站在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高度,始终把发展与执政党建设、发展与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紧密结合。一方面,他强调要加快发展,我们才能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他又把发展目标从经济社会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领域,提出发展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此外,江泽民还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矛盾动力和邓小平改革动力的思想,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力倡导全党和全社会发扬创新精神,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推动国家的各项工作创造性地向前发展,把创新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核心动力,为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增添了新的动力源。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2003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表述。这一发展观,继承了我党的发展理论,吸收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统筹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科学的发展理论的代代相传、一脉相承。

二、现实发展性

理论的发展扎根于实践之中。进入新世纪,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改革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明显。科学发展观适应变化的实际,依据发展的新阶段特征,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发展理论。

(一)深化了发展本质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具有三层涵义:第一,强调发展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而不是“物”,明确了发展与“人”的关系;第二,强调“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明确了“人”是指最广大人民,而不是少数人;第三,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如果说毛泽东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内容,江泽民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其发展观都包含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成分,科学发展观则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本质,用新的语言进一步概括和深化了我们党对发展本质的认识,确认了人是发展的最高目的。

(二)强化了发展要义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指出发展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强化了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系统化了发展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包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它强调的是处理好“中心”与“全面”的关系,解决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发展进步的问题。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它强调的是处理好“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解决发展的均衡和协调的问题。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它强调的是处理好“当前”与“未来”的关系,解决长期的不间断的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针对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而提出的解决办法途径,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党在新世纪对发展内涵的深化和对发展要求的系统化。

(四)具体化了发展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人和自然的发展。具体来说,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就是要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使世界上的各种生产要素在中国土地上实现最佳的结合,完善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统筹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要纠正和克服以牺牲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而求得发展的片面倾向,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营造优美、洁净、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时代创新性

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时代,科学判断国际局势、准确把握历史方位,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治国理政、内政外交等方面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创新了党的发展理论。

(一)创新了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党的根本执政理念,这一执政理念的提出,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这一执政理念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辩证统一”上。第一,在认识上,发展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主体是指现实的人,客体是指自然和社会环境。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第二,在实践上,总结历史经验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实践经验,同时,它又着力解决我国当前和今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第三,在过程上,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统一。我国要在今后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集中力量,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代价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又要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把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辩证统一起来。

(二)创新了发展关系

毛泽东时代,主要的发展关系是正确处理两类矛盾和社会主义建设上的“十大关系”;邓小平时代,主要的发展关系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江泽民时代,主要的发展关系是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中的“十二大”关系;新世纪新阶段,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的发展关系,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的政绩观、正确的人才观、唯物的群众观之间的重大关系。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丰富,是我们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三)创新了发展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发展体系。科学发展观是以发展为主题的理论创新体系。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形成了包括指导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展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发展内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发展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手段(统筹兼顾)、发展方式(加快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更大决心深化改革开放等)、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中国、和谐周边、和谐世界)等层次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以发展观为主线的实践创新体系。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树立、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构建起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体系中,科学发展观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其他方面是这个理论体系中的子系统,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M].人民出版社,1999.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

3、侯远长.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发展思想一脉相承[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社科部。作者为该单位副教授)

科学发展观本质特征范文第2篇

2、陶瓷绘画与陶瓷装饰的关系探讨

3、论普通高校开展舞蹈教育的必要性

4、高职院校语文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5、在高中教学中盛开美育之花

6、关于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

7、0.618完美我们的课堂

8、论高职院校美术设计对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

9、文化生产: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

10、林非的散文审美鉴赏批评理论观

11、高校素质教育审美思维培养的现状、意义及路向

12、中职学校普及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及其策略

13、我国建筑外部照明艺术的现状研究

14、浅谈流行音乐的艺术社会功能

15、美术学专业素描教学改革研究

16、艺术史的交错与边界扩展(一)

17、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学校教育之思考

18、流行文艺作品进行曲艺改编的可行性探讨

1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可成为基础教育的软肋

20、画作《格尔尼卡》折射出的现代性危机及其出路探讨

21、文艺的人民化与人民的文艺化

22、创新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下的本科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

23、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24、人口普查中“两员”借调浅析等

25、艺术传播的大众化趋势

26、浅谈大学生舞蹈欣赏能力的培养

27、培养语文素质,服务职业生涯

28、浅析高中美术教育的意义

29、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影响

30、例谈比较鉴赏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的有效应用

31、浅谈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鉴赏能力

32、文艺批评的比较方法论

33、舞蹈创作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

34、中国艺术学的学科建设与文献特征

35、人文素质教育融入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探析

36、试论杨恩寰的“艺术本性”学说

37、日本地域性社会教育的定位及特质

38、试论中国古代文论“玩味说”对文学翻译的解释力

39、王朝闻美学理论的系统透视

40、核心素养培养与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之路

41、浅谈人类思维实质的艺术显现特征在现代艺术中的体现

42、一个戏剧工作者在实践中发出的呼吁

43、历史新情境图文题探究

44、新时期中国摄影艺术的科学发展观

45、充分运用历史图片,激活高中历史教学

46、当代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路径与价值引导

47、谈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与特点

48、从逻辑的角度看文体的划分

49、构建“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

科学发展观本质特征范文第3篇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政党政治是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和文明程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最早起源于英国, 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19世纪30年代产业革命以后, 正式形成英国议会制的两党政治。随着近代国家民主政治和政党的发展, 政党政治已成为世界各地普遍的政治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在阶级基础上产生的, 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列宁和毛泽东则进一步指出, 现代政党是阶级的领导者。

尤其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无产阶级政党后, 无产阶级政党在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增强。在资本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都表现为阶级矛盾, 而阶级矛盾又是以政党之间的矛盾来体现的。不仅资产阶级的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和不同派别之间的博弈集中表现为资产阶级各个不同政党之间的博弈, 而且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也集中表现为无产阶级政党同资产阶级政党之间的斗争。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的本质是资产阶级通过代表其利益的政党来执掌国家政权, 除通过一党独揽政权这种形式外, 比较典型的是建立两党制或多党制, 由两个或多个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在社会主义国家, 无产阶级政党处于执政地位, 政党政治表现为无产阶级政党对国家政权和社会团体实行政治领导。在中国存在多党派的情况下, 表现为共产党对参政的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与合作共事、相互监督的新型政党关系和政党制度。由此可见, 政党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权几乎都是通过政党来组织实施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必然也要通过政党来组织和完成。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是符合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 是以争取、维护无产阶级利益, 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政治组织。它是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斗争的一定阶段上出现的, 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 是工人阶级中最忠诚、最有觉悟的部分, 是工人阶级的核心、先锋队和战斗指挥部, 是工人阶级实现其伟大历史使命的先进部队。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 能够制定和坚持正确的政治纲领, 带领群众前进。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 无产阶级是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阶级, 是实现人类解放的领导阶级, 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夺取政权,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政党因为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拥有先进的理论并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因此有资格有能力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消灭资本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也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者。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是符合中国发展实际需要的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诞生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近代以来经历了多次革命, 在多次选择之后, 中国人民历史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 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由此进入社会主义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中间经历了一定曲折的探索,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创立并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 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创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具有了自身鲜明的特征, 才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保障。没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就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 更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在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通过法制建设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强, 通过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这一论断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是符合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 也是中国实际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

参考文献

科学发展观本质特征范文第4篇

仲裁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是一项古老的纠纷解决机制, “仲裁的产生早于诉讼”一说可谓是深入人心。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诠释来看, 这样的论述无疑是有其哲学基础的。恩格斯就曾指出,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同国家相比, 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所产生的纠纷, 无疑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 其必定是先于国家而存在的。因此, 以“定分止争”为目的的仲裁, 其形成与发展自然也就早于以国家为基本依托的诉讼制度了。

在通常情况下, 仲裁结果不会给社会或他人造成影响, 社会公权力亦不应介入到这种对于自我权益的处置安排中去。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逐, 当事方往往会通过规避事前合意的仲裁程序或仲裁结果, 来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此时, 国家强制力的介入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纵观文明世界各国, 以司法程序确保仲裁合意及仲裁结果的可执行性, 是仲裁有别有其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主要特征, 这亦使得诉讼具有了准司法性的特征。由此, 契约性 (合意自决) 1与准司法性便成为现代仲裁制度的理论基石。

但应当指出的是, 契约性与准司法性只是论述了仲裁制度的特征, 或仲裁制度的本质特征, 其并未揭示仲裁制度的本质。而在揭示仲裁制度本质之前, 对于诸如“仲裁为什么会存在”、“仲裁为何会以如此之形式存在”及“仲裁今后会怎么样”等一系列问题, 就无法给予合乎逻辑的回答了。笔者看来, 仲裁的本质应该是历史性的, 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 有着不同的内涵。现代意义上 (或至少在国家形成之后) 仲裁制度的本质是为公权力所承认和保障的、公权力对于私权力在司法领域的有限让渡。

二、仲裁制度存在的必然性及其限制性

“仲裁为什么会存在”, 或者说为什么公权力会在司法领域向私权力进行让渡呢?笔者以为, 这还是在于公权力对“公序良俗”之敬畏。一方面, 如前文所述, “仲裁的产生早于诉讼”, 其在民间有着相当的基础及认同;另一方面, 只要当事人之间就纠纷解决达成自决合意, 如一方以自身利益目的计而对之予以规避, 则此类做法无疑与“禁止反言”2这一原则相悖。由此可见, 现代仲裁制度的存在 (或曰“公权力在司法领域对私权力的让渡”) , 是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的必然需要。

至于为什么公权力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让渡, 究其缘由, 公权力自身的特性是这一现象的根本之所在。众所周知, 诉讼是一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司法制度紧密相连的司法权, 是国家对内行使管理, 对外行使主权的关键因素。司法权能否被社会所认同, 往往是衡量该统治者是否具有合法统治基础的依据。如舜之所以能确立天子的地位, 是由于“狱讼者不之丹硃而之舜……舜曰‘天也’, 夫而後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是为帝舜。”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 ;而启之所以能过建立夏朝, 也是因为“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 (《孟子·万章上》) 。可见, 对于司法权的垄断, 是统治者得以行使统治权的必然需求。如果公权力在司法领域进行了完全的让渡, 那马克思所说的“专政”与“压迫”就无从谈起了。因此, 仲裁制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局限性, 是公权力自身存在的必然要求。

三、从仲裁本质看其今后之发展

如前所述, 仲裁的本质是历史性的, 在人类社会的不同阶段, 有着不同的内涵与表现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为了迎合投资者的需要, 众多的主权者在司法领域向私权力进行了让渡。最为典型的, 莫过于阿联酋在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内所采取的措施。为了成为向纽约、伦敦、香港靠齐的国际金融中心, 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创建了自己的民事和商业法律法规, 并已制定出一整套金融服务法律及独立的司法体系, 争议者甚至可以据此自行指定适用法律及法官, 其实质是将仲裁模式替代了传统的司法。而一些特殊国家, 比如朝鲜, 为了吸引外来投资, 至少在其《外商投资法》中, 也是允许通过第三国仲裁机构来解决与外商投资相关的争议纠纷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公权力向私权力在各个领域进行让渡的空间必将不断地加大。体现在仲裁领域, 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 可被仲裁的事项将不断扩大。但在这一大趋势下, 仍有一些事项, 是不具备可仲裁性的。此种缘由, 概因公权力存在之故。虽然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 随着阶级消亡, 国家将不复存在。但人类社会的内生特质, 决定了在可预见的未来, 公权力都不可能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也就昭示了仲裁永远都不可能像其诞生之初那样, 彻底取代以公权力为本质特征的诉讼制度。

四、仲裁制度在中国的发展与前瞻———从仲裁本质的视角

一直以来, 我国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前进。从本质上说, 社会主义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属性, 而这一属性, 也使我国的仲裁制度, 走出了同西方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

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 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发展初期, 往往呈现出高度组织化的态势。公权力作为计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其决策与行为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并对每一个个体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在这一态势下, 私权力几乎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与空间。即使在某些领域存在着名义上公权力向私权力的让渡, 但这种让渡的实质, 是公权力借私权力之名, 行使相应的职能, 其本质还是公权力的。以我国为例, 我国的《仲裁法》在其颁布之初, 便将仲裁深深地烙上了行政化的色彩。所以, 我国的仲裁组织如想更好地走向世界, 或者希望建立像西方国家一样的仲裁中心, 那么去行政化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基于国家的根本属性, 社会主义国家的仲裁制度, 实质上是诉讼制度的异化。如以中立的眼光来看, 这样的做法本无所谓好坏, 但不可否认的是, 如是之安排, 毕竟与传统意义上仲裁的本质存在着一定差距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往往会对纯国内仲裁与涉外仲裁采取不同的规则。比如中国的《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条对涉外仲裁进行了规定;而朝鲜更是专门制定了《涉外经济仲裁法》。同时, 在开城工业园区, 朝鲜还同韩国一同构建了专门的开城商事仲裁委, 其仲裁委员, 由韩朝双方人员共同担任。这样的做法, 往往给予了外国投资者较之本国国民更多的选择权, 公权力在实质上对外国的私权力进行了让渡, 这也是为何改革开放之初, 众多“超国民待遇”在我国存在之根本原因。

应当指出的是, 即使是再封闭的国家, 只要其参与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 那么随着该国在国际经济经贸活动中参与度的不断增加, 公权力对私权力的让渡也会逐步增大。在这种背景下, 如果继续施行内外有别的政策体系, 那么该政策体系将会为本国人士所诟病。因此, 一个考虑周全的政府, 肯定会摒弃开放之初所采用的、制定特殊优惠政策的做法, 而将着力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 逐步推进内外一致的政策。由此, 笔者认为, 随着今后中国仲裁制度的演进, 仲裁的“内外之分”在大趋势上将逐渐消除而非相反。

鉴于本届政府“以开放倒逼改革”的决心, 随着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 国内公权力在各个领域向私权力进行让渡的幅度必将不断加大, 而仲裁领域亦会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的仲裁制度将同各国通行的仲裁制度及理念逐步接近, 并在此基础上, 为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作为一项古老的纠纷解决机制, 仲裁的本质是公权力在司法领域向私权力的让渡。由于这一本质的存在, 仲裁制度的适用范围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但亦基于这一本质, 在公权力彻底退出人类社会之前, 仲裁制度亦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均得以适用。

关键词:仲裁本质,公权力,诉讼

注释

11有学者将民间性视为仲裁的本质 (见胡康生在2004年8月31日纪念仲裁法颁布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首先, 笔者认为“民间性”应为仲裁的特征或本质特征;其次, 在本文中, “契约性”系对“合意自决”之概括, 而“自决”已排除公权力之介入, 故民间性亦已包含于契约性之中, 故本文不再对“民间性”予以单独论述.

上一篇:科学教案皮球真有趣范文下一篇:快速提取住房公积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