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管理会计论文范文

2024-07-15

新环境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态文明与环境管理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之后,文章从价值内涵、经济内涵和技术内涵三个角度,对生态文明视角下环境管理的实质分析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管理;实质内涵

1生态文明与环境管理的内涵简介

人们从远古走向现代,不同的社会形态下都有不同的管理制度,而且越是发达的文明形态,越注重对环境的改变,力求使环境的类型和水平更适合不同社会形态以及人们的生存需要。环境管理,是指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为达到预期环境目标而进行的一项综合性活动。环境管理的目的在于为了提高环境质量,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其他动植物、微生物的生存空间更为良好。但是长久以来,我们的环境管理开展更多的还是侧重经济效益,一些地方还存在政绩工程的现象。也就是没有真正把社会发展中有关环境管理部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协调,导致环境管理不能有效融入社会可持续发展之中[1]。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社会都开始把目光从简单粗放的物质文明建设逐步的转向系统集约的生态文明建设。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本文拟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入手,探讨环境管理的实质,旨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更为深刻系统的认识环境管理工作,并将环境管理工作有机的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

2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管理之间的关系探析

在环境管理方面,我们过去一直很少注意如何更好的使环境管理融入生态理念。实际上,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管理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只有二者真正有机融合以后,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管理的导向。环境管理工作应该服务于社会文明建设,而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环境管理工作也要最大限度的服从于生态文明建设;第二,环境管理是生态文明得以实现的重要工具。生态文明的实现,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未达到高度发达的时期,人类综合素质没有达到足够高的程度时,仍然需要有一定的制度和工具来进行约束和指导,才能实现一种文明的建设。生态文明也不例外,需要有环境管理中若干细化的措施作为工具进行指导,才能使生态文明稳步的得以实现;第三,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管理共同承载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简单来说,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而环境管理涉及经济、社会、政治、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目的就是使人与生活环境和谐发展,制度与社会紧密吻合[2]。显然,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管理的核心目的是不谋而合的,都是要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社会可持续的发展。

3 生态文明视角下环境管理的实质分析

3.1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管理的价值内涵

生态文明在现阶段,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驾齐驱的,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使人类文明更好的延续,并且是在一种更为协调的环境中延续。比如过去,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我们的城市管理部门往往会整治街道,进行绿化。而在对城市进行绿化建设的时候,我们可能更多的还是强调如何使城市绿起来,或者过分的追求视觉效果,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城市的绿化对城市环境的贡献应如何反映,如何使绿化工作的视觉效果与生态效果相协调[3]。这就是没有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环境管理建设之中。而在新时期,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下,绿化工作普遍在通过调整树种的搭配,改变栽植的时间和地点,不仅是绿化能满足于城市的美化,还能起到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诸多功能,这就是更好的使绿化与生态理念相融合,体现环境管理价值的地方。

3.2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

经济发展,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是社会发展的中心。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生态环境生产力为根本动力,以人类社会良性循环发展为根本宗旨,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生模式。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不相互违背,并且生态文明建设越发的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指导思想。而在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中,由于技术、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的制约,总是把经济发展凌驾于环境保护之上,导致环境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牺牲品”。新时期,环境管理的目的已经逐渐的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导向,很多项目都是环境工作一票否决制,即环境不达标,一切活动都不能进行。在这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又是与环境管理相吻合的,共同指引了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为此,我国的环境管理应围绕经济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环境服务的需求与收入的关系和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政策与规制三大主题,最大程度地缩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随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环境状况恶化的周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4]。

3.3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内涵

环境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生态系统综合管理。在环境管理中,应当处理好产业生态关系、城乡生态关系、上下游生态关系和地区间生态关系等四大基本生态关系,这是环境管理的技术目标。而在产同的环境管理中,我们没有过多的重视环境管理中如何协调以上四大基本关系,往往是\"单打独斗\"的就是论事去管理,没有脱离开环境管理狭隘的认识。随着人们意识形态的转变,在环境管理中,不断的通过提高环境管理的科技含量,完善技术手段,通过更为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引领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比如在环境管理中,如何通过协调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使城市发展不在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而且要通过合理的布局,使农村、城市实现一体化发展,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管理共同的内涵。对此,从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5]。这实际上也是在对过去几十年经济发展的一种高度总结基础上,对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内涵更为全面而科学的解释。

4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必然会越来越多的与环境管理相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更为深入的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二者有机联系的桥梁,已经越来越重要。为此,相关学者和政府管理部门,还需要更多的进行协调和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下,更好的完善环境管理的内涵,使之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低碳高效,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新兴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加布鲁斯·米切尔. 资源与环境管理[M]. 蔡运龙,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2]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新意解读[EB/OL].

[3] 侯芳芳. 绿色环保意识的趋向[J].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11,34(1).

[4] 周训芳,吴晓芙. 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实质内涵[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

[5] 试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八大关系[EB/OL].

收稿日期:2013-6-2

作者简介:马晴(1969-),女,内蒙呼市,大学本科,就职于呼和浩特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从事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

新环境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识字教学 生活实践 阅读 多媒体

内容提纲:识字教学是基础之基础,山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还存在一些误区,应该把识字教学和山区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以切实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识字教学是基础之基础。识字教学的这种基础性地位早已得到了语文界同仁的普遍认同。《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并且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本文谨就山区小学低年级开展识字教学的基本因素谈谈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识字教学的地位和价值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表达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好语文及其它学科的基础。识字教学的改革直接决定着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改革,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其他学科的教学。因此,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识字教学既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入门功夫,必须高度重视,同时在儿童认知、思维、心理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首先,识字教学具有独特的思维启迪作用。;挖掘、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创新火花在识字过程中时时闪烁,是提高识字兴趣、识字质量十分有效的手段。反之,学生生动活泼的识字过程,也是思维训练与提高的绝妙途径。 “人生识字聪明始”,这句淳朴的古语形象揭示这个道理。

其次,识字教学也是审美教育的独特渠道。;汉字,是世界上唯一集形、音、义于一体的字理文字,倘能循其規律识字,则会情趣横生, 趣味无穷。中国的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它源于象形文字,它凝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审美情趣,在汉字中凝结了中华文化在里面,识字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去挖掘汉字所固有的趣味因素,对汉字做出富有想象和合乎逻辑的表述,让学生在对汉字美的感受中学习汉字。汉字的造型独特优美,汉字的内涵极富魅力,是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

再次,识字教学不是孤立进行的教学内容,而是与听说读写互相结合,对提高儿童认知能力的和人文素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山区小学识字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贫困山区在教改进程中,常常比发达地区慢半拍。受落后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山区小学识字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一)一是教法陈旧,学生靠反复机械练习识字,教学效率低。(二)二是忽视识字教学的思维价值,不注意运用儿童思维发展规律;(三)三是不重视识字教学与阅读的关系,阅读滞后,阅读量小,识字教学的理解巩固环节薄弱;(四)四是写字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对学生的书写指导不到位,学生的书写水平与大纲要求的“正确、端正、整洁”的写字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五)五是识字教学中不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策略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六)六是不突出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没有与推广普通话结合起来。
三、山区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一)让识字与山区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山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应当紧密结合山区农村生活实际。山区自然物产丰富,山区孩子接触自然界的事物较多。在识字教学中,积极利用山区孩子已有的见闻感受和生活经验,抓住汉字字音、字意、字形与山区事物的相似点或联系,来指导学生识字,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记忆,增强对汉字的理解。“学习即生活”,这个朴素的真理对于识字教学同样适用。教师要有意识的促成和促进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识字,联系生活,为识字创设生活场景,营造识字氛围。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创设识字环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上的名字都表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作业本,扩大识字量。还可通过“每天收集一个字”“每日一句话”“每周一首古诗”等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认识新字,同时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这样,识字教学会变得很容易。

(二)与阅读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提前阅读,促进学生最大量地阅读,这要依赖于扎实有效的识字教学。只有在低年级完成足够量的识字教学任务,到了中高年级学生才能痛痛快快地读书,大量地进行课内外阅读,甚至自由地去读《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已成为小学语文界的共识。新教材加大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任务,同时把写字作为低年级学生重要的基本功,加强了低年级写字教学。

反过来,大量的阅读,对识字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一方面表现为巩固已有的识字,另一方面表现为提前认知汉字。许多阅读较早的孩子都在教材学习之前,提前掌握了一些常用汉字。

我们都知道,识字的最重要途径是阅读。当儿童识字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会有阅读的愿望和阅读的冲动。这时我们要及时抓住机遇,机智、有效地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和热情,鼓励阅读,并且指导他们怎样去阅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重视了解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本,及时向学生推荐,鼓励学生多购买课外书,并相互借阅。通过大量自由、自主的阅读,学生的识字就自然而然地得以巩固,教师应对识得的字多、词汇量大、知识面宽的学生,热情表扬、激励,在班级中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三)与电教结合起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近年来,广大山区农村中小学普遍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教改拓宽了渠道。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无疑为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创设了良好条件。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在识字教学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优势:

1、一是它的运用是基于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集中学生学习汉字的注意力、提高记忆效率和记忆效果、促成对字意的理解等方面大有可为。通过多彩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利用动画效果,可以诱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精美的画面、美妙的配乐朗诵,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在学习中,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可以提高记忆效率和记忆效果。由于多媒体同时提供了图形、声音、语言,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同时使用,是知识信息从感觉通道输入记忆系统,因而能提高學习效率。运用课件进行识字教学,可将汉字进行零件和部件的分别演化,亦可将汉字进行零件和部件的顺序演示,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汉字的字型,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和效率。在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时,可利用实物图片进行字形匹配,特别是象形字的教学例如“火”字的教学,在课件上可展示一堆火燃烧的画面,这使得汉字的笔画结构与生动鲜明的表象联系起来,进一步巩固了联想记忆。在利用图片教学时,可使汉字抽象的定义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来提高记忆的效果和效率。

2、二是它可以弥补教师示范技能的不足,使教学演示更形象准确。教师的示范技能对于识字教学有重要的影响。教师示范技能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识字效果的质量。山区小学语文教师基本示范技能水平不是很高,尤其是普通话和三笔字。而普通话和粉笔字对识字教学至关重要。由于多媒体的运用中,采用了声音导入机制,因此可以利用计算机声音来代替老师的读音,这对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地方口音浓重山区更有意义。在利用粉笔进行板书时,教师的字体端正与否,笔画笔顺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写字。因为学生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在自己没有主见时,一般视老师为权威,特别是少数低年级学生,所以用计算机代替示范技能水平略差的教师将有助于提高整个识字教学的教学质量。 三是

3、提高课堂效率。

虽然整个多媒体教学设计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但对于40分钟的课堂教学而言,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识字教学具有容量大、使用方便的特点,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首先,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代替部分老师用手写手画的内容,教师可利用预先选好的实物图片来进行直观教学;若教师用传统的手画法进行教学所要花费的时间肯定比计算机操作所花多许多倍,效果也不可同日而语。其次,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学生记忆的效率,加快了学生学习生字的速度,因而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更多的知识。再次,由于多媒体网络的建设,教师可以通过搜索等形式找到急需的教学材料,也从而提高了整堂课的效率。总之利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效率更高,促进了学生的有效的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材是师生之间唯一的媒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多媒体也成为师生之间的媒介之一。然而就这一种师生关系中,教师的部分职能亦可以由多媒体来代替,即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对话来完成学习。

(四)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标教学大纲的要求,小学生必须学会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在低年级就要掌握2000个左右。如何培养低年级的识字能力,巩固提高识字效果,一直都是教学工作者需要探索的问题。近几年来,有许多新的识字方法涌现出来。如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意识字、部件识字等。这些识字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根据众多教师多年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探索、实践和分析表明,识字教学的难点在于遗忘率高,一些学生往往学了后面的生字,忘了前面学过的生字,复习前面的生字,又忘了后面的生字。反反复复,识字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因此,深刻的第一印象、准确的理解认知、科学的巩固记忆是识字教学要解决的关键环节。

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在正常状态下,人对字词的记忆一般是领先短时记忆来完成的。识字教学中,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识字方法,并结合学生实际加以创新,以加深学生识字的第一印象,并形成较准确的认知和理解。常用的方法有:游戏方法(“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词赏画”、“读文找字”、“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等);象形法(认识独体字和最常见的偏旁);熟字加偏旁识字(利用字的分与合);生活中识字(如:利用广告、牌匾、对联、姓名、报纸等等);奇特联想识字法(简笔画、图片、讲故事、会意法、比喻法、引伸法、反推法);联系语境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分析字义识字(如:休、尘、众);比较识字法(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像,字义却相差很远的字,可以用比较法学习);猜谜语识字;顺口溜识字;归类识字(如:相同的拼音、相同的偏旁、相同的结构、反义词等);熟字带生字法(用学过的熟字加一部分或去一部分变成一个新字);动作演示法;突出重点法(抓住字的易错部位进行合乎情理的解释,强化印象); 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字、记字,自主识字(在课外生活中识字:制作自己识字本或识字袋。)并加以评比。

有了较深刻的第一印象之后,如何巩固记忆是考验识字效果的重要环节。心理学家指出:短时记忆如果经过反复重现或进一步加工,就会转为长时记忆。遗忘规律是从快到慢过渡的,多年实践证明,遗忘是有规律的,而记忆也是有规律的。循环记忆识字教学法是破解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各个周期和单元循环,加上期中、期末系统化的复习加深。

另外,识字教学要突出三个方面的教学:1、一是强化朗读指导,一定要指导小孩子学会读书,读好书。2、二是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查字典能力和自学生字的意识。3、三是加强写字教学,扎实抓好写字指导与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的第一条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一要求在识字写字教学中体现的最为直接,一个人将来不管干什么工作,一辈子都要写字,写好字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现在很多成年人写的字都是“火柴棒”体,许多开票的小姐写的字十分糟糕,医生写出的字像天书,这与我们的小学识字写字教学有很大关系。现在小学生写字是机械抄写的多,怎样写好字指导的少,老师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反复抄写,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默写这个字,把默写作为写字的唯一目的,把低年级写字教学的要求看成了可有可无的要求,写字教学成为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针对这种时弊,在低年级需要加强写字教学。对于这个问题最成功的经验是:引进书法课程,培养写字能力。中国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使用范围的承认。写字教学可以陶冶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开设书法课,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和运笔规律,使所写的字匀称美观。教师可以采取书法欣赏、书法竞赛等富有情趣的方法,来激发学生训练写字技能的热情。

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呢?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需要为全面、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更多、更好的尝试。但不管探索和尝试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山区农村生活实际和这个时代的特色就会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让我们为提高山区识字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新环境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开始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许多初中班主任对这一变化无法很好的适应,在管理工作中暴露出了众多问题,影响了自身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这些问题需要得到纠正,保证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

一、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作用

1、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初中学生的平均年龄在13-14岁,在这一时期,他们开始拥有自己的想法,希望对世界进行深刻的了解,对于某些问题也拥有了全新的认识,因此,在这一阶段的学生需要接受正确的引导,对某些事物进行正确的认识,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与世界,更好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班主任是接触学生最多的教师,他们对学生有着最为深入的了解,明白学生的想法,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首先,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教学工作,可以在学习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思想工作,知晓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保证学生思想的正确性[1]。

2、调节学生、家长关系。初中学生开始拥有自己的想法、追求自己的个性,很容易与家长在思想观念上产生冲突,家长的管教也会激起初中学生的叛逆心理,让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出现裂痕,影响学生的学习与健康成长。班主任可以起到调节学生、家长关系的作用。初中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因此他们与班主任相处时间较长,班主任对于学生的了解也更为深入,很多学生家长通过班主任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班主任需要告知家长实情,如果学生表现较好,那么应该给予鼓励,如果学生表现不如人意,那么也应该劝慰家长,让家长对学生保持信心。如果学生与家长因某件事发生冲突,班主任需要进行调节,保证问题可以合理的解决,让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

二、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理论水平不足。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班主任的思想观念、管理方法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及时更新自己的工作观念与工作方式,提升管理工作的效果,让每个初中学生能够接受良好的管理,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应根据时代以及教育改革的需求而不断变化,在新的时代形成属于自己的管理工作模式。但是现阶段,我国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理论水平有着明显的欠缺,很多初中班主任对新课程标准缺乏正确的认识与理解,不了解其中的具体内容,自身在管理工作上的理论水平没有及时得到提升,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教师无法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在新时代形成较为独特的管理工作模式,让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缺陷。

2、管理方式错误。由于初中班主任自身对新课程标准缺乏正确的认识,不了解教育改革的深刻内涵,仍旧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自身理论水平存在较多缺陷,因此在管理工作中暴露出较多问题,错误的管理方式便是其中最为直接的体现。很多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过程中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认识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不正确的认识学生、评估学生,在某些工作上过于独断,管理工作无法通过民主方法进行开展。于注重学生成绩,没有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将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不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对学生的管理以数落、批评为主,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引起学生的叛逆心理,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

3、忽视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广泛存在于我国初中学生身上,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诸多行为也是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但是很多初中班主任不重视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了解初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即使知道某些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也无法为初中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导致情况愈演愈烈,造成恶性循环。初中学生直接面对来自中考的压力,新课改的进行让学生面临更多的中考科目,初中学生面临着日趋繁重的学习任务。很多初中班主任不了解当前学生承受的压力,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学生的要求,他们提出高要求的初衷是好的,希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过多的压力容易让学生在心理上出现较多问题,学生的学习无法取得想象中的效果,错误的管理方式更是加剧了心理问题带来不良影响,让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包含较多问题[2]。

三、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

1、提升初中班主任理论水平。初中班主任应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接受新型教育思想的洗礼,对自己原有的教学理论进行更新,不断的提升自身理论水平,让自己的管理理论能够适应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进行更加优良的管理,提升自身教育水平与管理水平。校方需要对初中班主任进行培训,要求初中班主任对新课程标准以及新课改内容进行学习,并且了解管理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每隔一段时间开展一次研究交流活动,让初中班主任能够就学生管理、班级管理交流经验。将培训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进行结合,使初中班主任真正领会到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与新课改意义,充实初中班主任的理论知识,提升初中班主任的理论水平,让初中班主任能够掌握更多类型的管理方法,提升自身工作质量。

2、改变原有管理方式。初中班主任需要了解初中学生的特点,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式,保证自身管理工作的效果。初中生还处于成长阶段,心理、生理还没有发育成熟,但是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而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初中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注重方式方法,首先,初中班主任需要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为初中学生树立榜样。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他们的言行能够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初中班主任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让自身对初中学生产生正面影响。其次,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根据学生情况制定管理方法,对原有的管理方法进行改变,敢于对新型管理方法进行实践,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在新课程标准下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

3、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初中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自身因素影响而产生心理问题,这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會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在心理问题的作用下,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与逆反心理,这对初中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同时,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应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果某个学生出现异常情况,班主任应时刻保持关注,找出导致学生存在异常的原因,以心理辅导的方式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教师的关爱,让心理辅导成为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提升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肖娇. 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 中国校外教育,2016,(19):32.

[2] 闫智锋.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优化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6,(08):130.

新环境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新课程语文倡导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完善、健全、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是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评价应保证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应纳入语文学习全过程,应促进语文教学和教师的发展,应利于建立多元化、多样性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评价

文献标志码:A

当前,基础教育语文教学评价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一、评价应保证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造就听、说、读、写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强调学生综合素质、人文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

语文课程的评价体系怎样切实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首先,应明确如何考查和评价学生的全面素质问题。在美国,中学生升大学不只是凭一次性测试,还需要有三位权威人士的推荐信、在校学习成绩、SAT或ACT的成绩、个人作文(说明自己的特点和志向)。这些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人品、秉性、智力、潜能等,而不仅限于学科成绩。美国许多大学垂青那些全面发展的具有领导能力的乐于奉献社会的人才,而鄙视书呆子,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因此,无论对学生个人或对校领导和教师的评价不能仅看学科成绩,更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语文倡导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完整人格的人。语文课程目标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提出情感态度,即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爱国情怀、国际视野等,这些涉及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如果说上个世纪末,基础教育语文课改突出了语言的工具性——语言的交际使用,那么,新世纪课改又凸显了语言教学的人文性,这符合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的需要。有人说得好,“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背离人类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就会产生巨大的消极力量。越是科技的高度发展,越是需要科学素养与人文案养的并重培养,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合一”。既然如此,人文精神便应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也应通过评价落实到学生的身上。其实,以教科书为核心的课程资源(包括配合教科书的评价手册)提供了大量渗透着思想情感教育的语言材料,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学生的素质当然不只是人文素养,还有很重要的方面,即学习能力。学生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终身学习能力,语文教学应起排头兵的作用。学习能力应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的能力,这与把学习能力限于智力范畴的传统观念有根本的不同。有了积极的态度就比较容易发生兴趣,有助于发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会善于发现、探究、质疑、判断、分析、批判直至解决问题。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从教学内容、结构、编排,到课文、练习、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力求满足课程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而评价体系也需保证实现这项目标。

二、评价应纳入语文学习全过程

评价纳入学习过程,可以成为优化学习过程的促进剂。传统的评价观局限于语文的考查和测试,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改进语文教学。现代评价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终身学习的能力,当然不能仅靠考查和测试来评价。评价要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习是终身的活动,评价也伴随终身。不断自觉地或自主地了解自己的进步,评定成绩,发现优势和不足,就会有“自知之明”,明确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直接起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的作用。在教学的各个步骤中及时做出反馈会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教学过程中的评价通过肯定成绩,给学生以成功感,可促进和激励学生发展尚待开发的能力,也就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认识不足,恢复自信,提高学习能力,变弱势为强势。为了有效地促进学习,评价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语文教学中尤为突出,由于学生的背景、基础和秉性不同,出现差异是难免的,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尊重、关爱和帮助。这就要求评价角度、方式、手段多样化,以适应不同个性学生的需要。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最常用的还有诊断性的测验,这种测验经常紧密配合教学,检查教学效果。其形式灵活多样,一般随堂进行,时间可长可短;有时为当堂巩固性检测,有时为单元或阶段检测。传统的小测验往往形式单一,多为单项知识点测试。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基础教育语文教学评价试验项目设计了一套评价系统,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重在培养学习能力。中学生评价手册提供了大量听、说、读、写微技能系统训练的材料,其中有专项和综合训练与评价,还有任务型活动的评价材料。这一试验项目的目标是“自主求知、自主行动、群体合作、探究问题、体验生存、体验生长、独立创新、反思自律”。这一套从小学到高中的评价手册为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评价开创了一个范例,起到了促进学习的作用。

三、评价应促进语文教学和教师的发展

1.改变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的现象,以评价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师的发展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以评价“结果”为目的,过分重视中考、高考,把过多的时间用于考试题型的训练。教师守着教科书、教辅和考试资料,强行向学生灌输与考试相关的知识,自己也无暇读书、学习和开展科学研究,因此难以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久而久之,不少教师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萎缩,语文教学仅限于所教的课本知识,教学方法呆板,思路封闭,课堂沉闷,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其结果即使一部分学生的考分高了,所付出的代价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也阻滞了教师的发展。这是绝对不可取的,这与我们基础教育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我们的民族要复兴,就必须具有创新的精神,要培养创新精神就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语文教学尤其重要。因此,应加强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淡化终结性评价。

2.改变只注重单项评价的现象,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

传统的教师评价是自上而下的考核,往往注重的是教师某一方面的表现,最常见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无形中学生的考试分数成了考核教师的量化硬指标。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教学实践不仅丰富多彩,充满探究和创造性,而且富有个性特点。同时,教学工作的成绩是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非一朝一夕能见分晓的,仅靠一两次单项评价难免会出偏差。因此,教师的评价应以自我评价为主,在尊重教师的个性心理、职业素养、教学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基础上进行全面评价,这样才会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现实中,有不少年青教师对教学改革满怀热情,大胆试验新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考试成绩提高不明显。如果教学得法而成绩不佳,就需要研究测试的方法是否得当。教学与评价脱节,就会出现问题。解决的办法不外乎有两种:加强测试题的综合性、交际性、语境化;加强教学中的双基训练。遗憾的是,单项评价对这些年青教师的试验常持否定的态度,结果必然会挫伤教师的创新的积极性。

3.改变应试背景下的竞争机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建课程文化

传统的评价搞甄别,“分数排队”,不关心教师的发展,常影响教师间、教师与领导间的团结和协作。学生被分成三六九等,他们的多元智能、个性差异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也会造成部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紧张。现代评价体系重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新的学习方式主张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相结合,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策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师的角色有时要由指导者变为合作者。教师“知识权威”的地位在下降,但咨询、顾问、点拨的作用在增强。同样的,教师问、教师与领导之间也可以建立民主、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现在面对语文新课程的挑战,各学校的教师和领导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克服困难,共享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共建课程文化。

四、建立多元化、多样性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语文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融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为了建立开放和宽松的评价氛围,需要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关注,并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自我评价要求学生进行反思,肯定自己的进步、成绩与问题。新课程语文教材都设计了学生自评的项目,有表格或评价表。要作自我评价,须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每个学生自评的同时,还要为同伴的课堂表现写评语,主要写优点和改进建议。这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关心和帮助,也可以全面地、公正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在传统评价中通常体现为教师给学生写评语。现在,教师要指导和管理学生自评和互评,同学生一起反思,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确定改进语文教与学的目标。除了写评语,教师还可采用日常记录、日志、评价表、座谈等评价形式。家长评价也很重要,因为家长最了解学生,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的材料应让家长定期阅读,并做出反馈。而且,如今亲子学习相当普遍,家长采用记录、日记或周记、交谈等形式参与评价,定会加强家长和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形式多样化首先体现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上,既关注语文学习的结果,又关注语文学习的过程。目前要强调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故又称作表现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评价还可给学生创设平台,让他们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技能,进行比较、归纳、反思,鼓励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知识。形成性评价的全面性和综合性较强,可采用的形式很多,除上述自评、互评等外,还有学习活动评比、作业评定、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平时测验、周记等。一般采用描述性评价(定性分析)、等级评定或评分等评价记录方式。

总之,基础教育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正处于改革创新的阶段。这不是一个“破旧出新”的过程,而是继承原有的合理的部分,加以发扬或改造,并增加新的内容,使评价体系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过程。

[责任编辑:徐光宗]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新环境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认清新经济对企业统计管理的挑战,明确企业统计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企业统计管理手法的创新,认真反思企业统计管理工作的弊端,这样才能使企业统计管理与时俱进,蓬勃发展。

关键词:新经济;企业统计管理;管理手法创新

新经济(newoeonomy)一词最初起源于美国,进入21世纪,新经济一词被广泛使用。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管理存在着问题和挑战,同时在管理手法上也要与时俱进,那么及时的对企业统计管理进行思考和反醒,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经济对企业统计管理的挑战

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全新概念,引起全世界的重视。新经济的到来,对我们现有的工作与思维方式等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新经济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的新的经济模式,必将全面影响企业统计的各个领域,要求人们以创新的理念,重新诊释企业统计,深刻领悟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统计以提供信息为目标,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作为新经济时代核心—创新体系是一个从国际到国内、从市场到企业、从科技到产品、从管理到营销等全方位的整体概念。新经济要求企业统计与创新经济相适应,要求企业统计确立新的思路,提出新的对策,要在统计观念、制度、管理体制、理论上实现变革与创新。

二、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领导不重视

当前,企业生产经营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只重视财务指标,而忽视统计工作,认为统计只是算数、填表,将实际生产的运行结果抄写下来,在汇总上报,是为宏观服务的,对本企业用处不大,因而不重视企业统计工作,出现了统计部门和岗位常被撤消或合并,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统计基础工作明显减弱,从而限制了企业统计作用的正常发挥。

2.企业统计的服务主体错位

进入市场经济,随着政企分开,企业已成为独立的统计实体。但是企业统计工作从总体上仍没有突破“统计=报表”的传统模式,企业统计职能也没有从报告型统计转变为经营管理型统计,仍然成为专门服务于上级和国家统计资料的收集的上报者,其统计的内容不能体现企业自身的管理需要,缺乏对企业经营进行深入分析的主动性。事实上,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要求企业统计尽快建立适应本企业的统计行为方式,从而满足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需求。

3.企业统计方法单一

目前,企业的统计只注重内部数据的收集整理属于事后统计,统计工作是一种报表型的运作方式。统计分析只是对统计数据的简单说明,缺乏对企业外部市场及竞争对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难以从动态上评价、分析、监督和预测市场及竞争对手的运行过程和状态,使企业不能有效把握整个市场的宏观状况,不能使管理者获得科学、可靠的统计信息,并据此对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规划、控制与调整。

4.缺乏高素质的统计人员

统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专业人员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但目前企业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统计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表现在统计人员缺乏综合分析能力,只会做那些规定模式的重复工作法制观念淡薄,政策水平低;职业道德水平低,弄虚作假现象普遍存在;知识单一,复合型人才少,尤其是统计自动化人才缺乏,统计工作仍处于手工阶段。统计人员素质低大大影响了统计的质量和效率。

5.统计指标不完全合理

目前,统计指标体系基本上局限于产值、产量、成本消耗等生产性指标,基本上属于生产型管理模式是以满足国家和上级布置的统计报表为目的的,而与企业管理与决策需求不相适应,反映企业外部环境和竞争者的统计指标也比较少,从而造成企业统计的现有指标体系与管理、决策需求相脱节。

三、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管理手法的创新

明确了挑战和问题后,就要具备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应体现现代化的创新意识,实现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创新,以增强企业统计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企业统计管理信息的采集、处理以及分析方法和手段都面临着变革与创新。

1.统计调查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新经济环境下,由于企业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多变性,企业要想及时捕捉各种有效信息,应建立以抽样调查为主的统计调查体系,在采集企业内部信息时,凡是没必要采用全面调查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全面调查的,均宜采用抽样调查,在采集企业外部初级信息时必须完全采用抽样调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对信息的记录、保存和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企业统计调查作为经济信息的收集过程,必将受到这种高科技所带来的影响。调查手段开始使用信息技术采集数据,如开发互联网调查,使资料的取得越来越多地通过电子网络来进行。建立统计调查网络平台,在系统内进行高效的统计数据信息传输,在系统外能与社会网络有效对接

2.统计整理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新经济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给统计整理手段带来巨大的变革,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统计功能取代手工统计加工整理工作,实现统计信息加工整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在高频率、快节奏、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统计要想很好地满足社会对其信息的需求,除了进行及时、准确、完整的统计调查外,还必须进行快速、科学、有效的统计加工和整理。因此,我们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与统计加工整理相结合,建立企业数据库系统,以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基本统计功能取代手工统计加工整理工作。这样,才能使企业统计管理工作更加顺畅的进行,同时不会面临老化的问题。

四、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管理的思考

通过上文相关的分析,得出了以下思考:

1.拓展企业统计服务内涵

企业统计工作过去以企业内部信息为主,其统计内容主要是劳动成果的核算、资金存量与流量核算以及投入产出的分析等内容,其作用只是对企业内部活动的描述,对外部环境缺乏必要的认识,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要直接面向市场,以便按照市场取向对生产、经营的具体要素及时进行调整,企业统计的全部活动、统计分析与预测都要围绕企业的行政方针进行,都要满足企业的利益,使得企业统计真正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在围绕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统计服务的内涵。

2.企业统计应改变统计的内容,提供正确和有效的信息

新经济环境下要求企业放眼于整个市场,积极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增加企业外部环境统计,基于此,企业统计的信息要纵横双向兼顾,一方面立足企业全局,把企业统计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按企业信息流程建立企业内部统计信息系统,形成企业内部网络;另一方面,改进企业经营需要,建立外部信息联系,形成横向网络,保证外部信息来源。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则要求企业统计以新的理念扩大视野、放宽口径,以大统计、大信息量为宗旨,积极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

3.不断提高统计方法和改进统计手段

新经济环境下,特别强调资料的时效性。因此,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应体现统计信息化和现代的改革意识,以增强企业统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统计的过程含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大环节,也是与政府的经济信息打交道的过程,因此,企业统计信息的采集、处理以及分析方法和手段面临着改革。传统的企业统计加工整理是将采集的信息分门别类的设置统计台帐加以汇总,现代信息技术给统计整理手段带来巨大变革,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统计功能取代手工统计加工整理工作,实现统计信息加工整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总之,应尽快实现企业信息、采集、处理的自动化,实现统计信息纵向和横向流动的自动化,大力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从而提高统计效率和统计信息利用率。

总之,对企业管理进行有效的思考,对于加快企业统计工作的运行,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五、结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管理程度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加强统计信息管理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建立起开放的、基于标准的统计资源统一应用平台,实现科学地、经济地获取、保存、加工、传输和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从而必须加强企业的统计信息管理。

新环境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2014年MOOC在中国全面爆发,自此在线学习已成为继续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今后,在线教学将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和远程教育不可或缺的资源。信息技术发展和更新的速度极快,传统教材出版明显滞后于新的信息技术,因此出现了信息技术课程在线出版系统。信息技术课程在线出版系统是一种创新交互式出版系统,支持线上实时出版教材和书本,以章节为单位,读者可以选择任意章节进行学习。文章在此出版系统上,继续设计教学模块,提供一种新的以教材为基础的在线教学平台,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其内容实时丰富,并具有交互性,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在线出版;在线教学;设计

一、引言

随着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也越来越重视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出来,而传统教材编制与出版周期长、时效差,内容存在缺乏普适性以及有效的互动实践等问题,教师和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教材进行教学和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在线出版系统是为了解决传统教材存在的问题而设计和开发的一个系统平台。在此以教材為基础的系统上进行教学,则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教学资源的问题,丰富教学,使教学更高效。

本研究以传统教材出版模式转变到基于网络的新型教材出版模式为契机,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标的要求和特点,以在线出版系统为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在线教材的优势,将“互联网+”、人工智能、SPOC教学模式融入到教学平台中。设计与研究此教学平台的核心理念是实现以实时更新教材为基础的在线教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课程在线教学现状

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已有数年之久,与各类在线教学平台也有初步的结合,鉴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信息技术课程学生接触到的在线教学质量千差万别,学生个体学习效果良莠不齐。

陆续有高校相关专业研究生投入到对信息技术在线教学方法的研究中来。研究者刘凯利借助微课技术,将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微课化,使之更加符合锦州四中信息技术课程学生认知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李畅等将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际应用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水平;毛晓娟等构建了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项目教学流程,发展与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创客项目,为学生提供虚实融合的信息技术环境,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创造力等。

类似在线教学平台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较以往的教学平台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方面效果显著,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这些研究没有考虑到对在岗信息技术教师水平的提升,以至于这些实验性课程在现有师资力量条件下推行普及困难重重。

三、在线出版系统的教学应用优势

在线出版系统上进行教学应用有多方面的优势,具体如下。

(1)教学资源丰富:以往只是提供一个平台供教师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师需要花大量精力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编辑教学内容。在此平台上教学资源以教材为基础,有助于教师解决将书本教材电子化的大量工作,平台上有可供教师选择的大量可用的多元化、多样化电子教材。

(2)教学个性化:平台支持教材选择的最小颗粒度为章节内容,教师根据教学需求或自己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选择和组合不同教材的章节;还可以利用平台上便捷的功能上传和编写自己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个性化。

(3)内容交互式:在线出版系统上的教材与传统的教科书相比,其内容会包含更多的问题、动画、互动工具、自动分级的作业,能使教学和学习更高效。学生往往能够在做中学会知识与技能。

(4)教材的实时更新: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加上传统出版周期长,流程烦琐,往往拿到一本教材时,发现技术已更新。此平台上教材实时更新,以章节为单位快速迭代发布,解决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的问题,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选择同步更新教材,也可保持原有教材内容;学生则可以学习到最新的技术。

(5)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教师信息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部每年都会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信息技术的特性导致增加了培训难度,借助此平台可以提高效率,教师可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继续学习,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教学平台的需求分析

本文设计的教学平台基于在线教材出版系统,主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教学和学习模块,并记录数据、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以便后续设计学习分析模块时使用;为管理部门提供一个教学监督的功能,同时也为教师提升个人信息技术能力提供一个平台。本平台总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基于在线教材出版系统的教材实时更新功能有助于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既可进行教师提升也可促进学生学习,有一定的体制机制保障,提供透明的教学过程便于教学监管,最终形成一个教育教、学、管、评统一门户。本平台按功能需求分析包含教学模块、学习模块、共享评价模块、交互模块和后台管理。

1.教学模块需求分析

教学模块主要由教师或教师培训方使用,对教学起到引领的作用,教师登录平台后,可以建立自己的班级,建立班级后生成唯一的班级号,供学生查找加入班级,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管理,依据学生的水平为学生分班,然后为不同的班级进行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可以选择平台上已经发布的教材,对教材进行内容的挑选和组合,单位为章节,可以选择多个教材中的章节内容,也可以随意组织章节的顺序,删除章节,最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地发布作业和测试等。教学模块需求分析如图2所示。

2.学习模块需求分析

学习模块主要由学习者使用,年龄不限,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挑选教材或教材章节进行学习,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班级号加入班级进行学习,由于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交互式动画、作业等,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大致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可以查看教材列表、章节列表,输入班级号加入班级,在班级中可以查看课程内容,进行交互,参与在线讨论,完成作业,得到反馈。学生可打印自己“选购”的教材。通过分析模块,学生可以得到推荐教材,个人根据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选择是否加入班级进行学习。平台中的所有用户均可以是学习者。学习者需求分析如图3所示。

3.共享评价模块需求分析

共享评价模块是平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共享评价教学内容或教学过程,可以了解教学的情况,从而判断教学质量、成效及不足。教师或学生在使用教材教学或学习过程中,可以对教学内容或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或分享,评价形式可以有打分、填写意见、评语,评价的颗粒度可以小到某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分享则可以在平台内部进行,也可以通过社交平台进行分享,同样可以分享一整门课程或具体到某一特定的内容,后台则会记录分享信息,作为最后评比教学的一个依据或参考。

4.交互模块需求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内容,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对学生做到实时和阶段性的评价,面对评价结果教师需阶段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在线出版系统中已有交互式模块,其主要体现在创新型的教材中,教材一改传统教材只有文字、图画等媒介模式,其增加了在线编程、动画交互、在线答题、在线讨论等交互模块,这些交互式工具能够实时给学习者反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习者能够在做中学,更快地掌握和习得所学的信息技术。基于此系统的教学平台利用这种交互式教材可以满足信息技术课程的新课标,教师也可以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根据教材增加这些交互模块,使用在线答题的作业功能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级提供。

5.后台管理模块需求分析

后台管理模块主要由各级各类的管理者使用,有系统管理者、学校管理者、教研管理者。系统管理者为平台的管理员,拥有最高级别的权限,可以为用户赋予权限、管理用户、管理数据、导出数据;学校管理者为学校相关管理员,可以查看本校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导出各项统计数据、管理本校师生、管理本校教材;教研管理者可以查看教学的整个过程,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管和一定的干预。

6.性能需求分析

由于此系统面向用户较广,且不同事务的同时在线人数有不同的需求,有响应时间的要求、存储容量的要求和数据安全的要求。响应时间的需求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平均响应时间均在1秒之内,尤其对其内部的交互式模块,用户使用在线编程提交代码进行编译、输入数据测试、对比输出数据等一系列操作,基本在1秒之内完成,比起手动的要高效。使用在线答题也需要判题速度快、效率高,在多并发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有序、高效地评测出结果。存储容量上,需要能满足所需,且能够方便和实时地扩容。安全性上一方面要防止他人非法登录系统,破坏数据的安全性,要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以5种不同的用户身份加以区分权限,防止了其他用户对系统网站信息的随意处理。在交互模块,也可以采用一定措施,防止他们入侵系统。最后,要有一定的灾难恢复功能,例如用户在使用平台进行教学内容组织和编写过程中,若用户没有及时保存,而产生断电或系统崩溃,系统能自动保存数据。

五、教学平台的整体架构设计

1.平台的逻辑架构

教学平台前端使用Backbone和Angular框架,后端使用Django框架MVC经典体系结构,将前后端分开,采用接口的方式传输数据,从整体逻辑上将系统划分为应用层、表现层、数据层和基础设施层,各层次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构成完整的整体架构。平台的逻辑架构如图4所示。应用层顾名思义是直接面对用户,用户直接在此层上进行操作和使用系统,因此在这一层中应注重UI的设计,为不同的用户设计不同的页面模式,用户的体验直接反映到对平台的评价;平台层为用户层提供了基础,这一层为前端对接后台提供了基础的支持和数据的传输,因此这一层需要良好的设计便于系统的整体开发和扩展;数据层为平台层提供数据服务,该层实现了数据模型和数据对象持久化,并提供对数据库的底层访问,便于后續持续集成分析平台;基础设施层则为整个平台提供了硬件基础,这一层需要根据平台的性能需求提供合适的硬件,为了节省硬件开销,也需要对系统做出优化性能的处理,平台的安全至关重要,在这一层中网络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分为内网和外网,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物理和逻辑隔离。除此之外,贯穿着四个层次的还有标准规范体系和系统安全。

2.平台的应用架构

教学平台依托在线出版系统,在资源中选取教材,组合教材进行教学或学习,相关管理者可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也依据相关数据对教学优秀者进行奖励。最后根据出版平台和教学平台数据可设计大数据平台,在其上进行学习分析、教学分析、教材分析等应用。其应用架构如图5所示。

根据图5,教学平台最重要的使用者包含教学者和学习者,即教学和学习是教学平台中最突出的功能,其他功能的设计则是更好地为教学和学习服务。如图6所示,教学平台包含了教学学习和教学评价,教学学习跟踪学习过程,对学习进行及时的反馈和阶段性的评价,最后依据学习过程进行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调整;教学评价则是跟踪教学过程,根据评价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学习和教学评价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密不可分的关系。

六、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课程在线出版系统基础上进行教学平台的设计,可增加教学平台的智能化与便捷性,资源与教学本为一体,深度融合,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跟踪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一方面可促进教材的优质化与快速迭代,另一方面可提高教学质量。文中设计了以实时更新教材为基础的在线教学平台,能够方便地选择教材和章节来进行教学或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由于教材的官方性和准确性,为学生在网络上随处可见的学习资源中节约了搜索时间。与此同时,还可提高教师的专业化能力。

此教学平台的设计将内容服务、教学服务与学习服务融为一体,对提高教材质量、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运武,周静,杨曼.新兴技术如何变革高等教育——《2014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深层次解读[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4):343-349.

[2]刘凯利.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策略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7.

[3]李畅.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8.

[4]毛晓娟.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项目教学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8.

[5]刘向永.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概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5).

[6]何诏薇.基于在线协作平台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

[7]李丽娟.任务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6):98.

[8]钟石根,沈苑,雷志忠等.基于物联网技术在线打印出版模式的研究[J].编辑之友, 2016(12):19-22.

(编辑:王天鹏)

上一篇:互联网营销传播论文范文下一篇:特许经营合同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