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质量控制论文范文

2023-11-13

细菌|质量控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审计机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大力提升了审计信息化水平,实现了传统审计工作方式与手段的根本性转变,使得审计工作项目质量控制内容与形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给审计质量的控制带来了问题与挑战。因此,本文分析了审计信息化背景下审计质量控制的内涵,结合信息化环境下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更好地保障审计质量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以增强审计监督职能,提高审计质量。

[关键词] 审计信息化;审计质量;风险;控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21. 019

0 引 言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管理工作逐渐向集约化和信息化转变,企业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受信息化的重大影响变得更为多元化。目前,较低层次的经济犯罪越来越少,而更为隐蔽的高层次犯罪越来越多,违规操作的数额也变得越来越大,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信息化逐渐普及到行业各环节的形势下,只有不断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努力抢占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制高点,不断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监督水平,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才能最大化地发挥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监督的作用。

1 审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质量控制概述

审计质量控制涉及审计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是指审计机构为了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而制定的各项指导审计各实施环节的各项基本方针和策略。审计质量控制采用科学有效的组织手段和技术方法使审计工作各环节按照预定的目标和程序运作,达到预定的审计质量,提高审计项目工作水平和效率,包括计划、实施和分析反馈等一系列环节,从而保证项目的审计质量。

相对于传统的审计而言,审计质量主要通过审计质量报告来体现,审计报告的质量体现了审计项目质量;审计质量的另一层内涵指的是审计质量直接反映审计活动的好坏。总而言之,传统意义上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部门为了更好地实现审计目标,促使审计活动能够规范化、明确化展开,保障审计活动能够在满足国家审计规则的需求條件下有效开展的控制策略的统称。信息化经济环境下,审计质量控制主要是依照审计风险控制理论,实际上是对各种审计风险实行控制的策略和措施的统称,通过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确保审计项目质量。

2 审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工作实施过程的重要环节,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在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的实施方式和手段发生了重大改变,审计实施的过程与传统审计完全不同,这就造成审计质量控制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发生改变,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也相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前阶段,信息化审计环境下,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审计机构缺乏高素质的计算机审计人才。审计机构现有的审计人员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审计人员稀少,大部分审计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仅仅限于对财务审计资料的简单处理和加工阶段,即使掌握较高的信息技术的审计人员也不能完全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筛选和挖掘有价值的数据,不能分析挖掘审计对象业务系统电子数据和信息系统数据。审计部门中只有极个别的机构有专门从事审计信息化的专职机构,大部分审计机构不会专门设置从事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人员。缺乏精通审计财务知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人才严重制约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抑制审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第二,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审计人员依然受传统审计模式的影响,缺乏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大部分审计人员不愿意花费精力和时间去学习审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这就造成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欠缺,最终导致审计人员很难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工作;而有些审计人员已经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依然不能很好地将审计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只能进行低层次的运用,不能充分有效地进行信息系统数据分析。

第三,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的实施缺乏正确的工作思路。审计信息化环境下,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审计人员必须面对被审计单位大量的财务数据和复杂的业务管理系统,由于审计人员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将信息技术与审计财务知识进行有效结合,有些审计人员不能分辨信息化审计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此外,在审计工作实施过程中,有些审计人员不能灵活应对被审计单位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不会转变传统审计思路对审计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分解。

第四,缺乏计算机审计统一标准与准则,信息化审计操作流程不规范。信息化审计环境下,统一标准的计算机审计准则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标准。我国目前计算机审计的规范大部分都是一些较为笼统的原则性的标准,与现实情况的审计实施不太相符,不能有效衡量计算机审计质量和约束审计行为。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审计与传统审计模式大不相同,但由于计算机审计标准的缺失使得审计项目实施以前对应的审前调查、审计方案、审计日记以及审计底稿等仍然是沿用传统的审计流程,对信息化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数据挖掘和审计后的评估依然处于探索阶段,进而对信息化审计质量难以进行评价。

3 审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

改变审计的传统思维模式,努力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审计新形势的发展。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依靠传统的审计思维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审计发展的要求,审计工作人员必须转变审计传统的工作思维和模式,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不断加强审计人员对计算机审计知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充分了解审计信息化是审计在经济新形势下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审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质量控制的有效保障。信息化审计给每个审计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此,审计人员必须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改变工作方式,善于开拓创新,将审计质量控制作为审计工作的核心工作。

转变审计思路,引入审计质量控制的考评机制。信息化环境下,审计信息化不仅仅是依靠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实施运用,更重要的是审计各环节实施的思想和观念的转变。一方面,要加强审计信息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审计信息化不是盲从或过分依赖计算机信息技术,而是针对性地将信息技术逐渐引入到审计过程中来,让信息技术真正为审计服务;另一方面,将信息技术应用引入审计工作考评体系,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激励,适当增加信息技术在审计考评中的比重,充分调动审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鼓励审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建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将审计质量控制与风险防范措施贯穿整个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各环节的精准性和预防性。在信息化审计建设进程中,必须不断加强审计人员对审计项目实施的了解,熟悉信息化审计质量控制和风险防范点,优化审计质量控制的策略与措施,合理优化审计结构。在选择审计项目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对审计项目做好审计前调查,充分分析并挖掘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做好事后审计评估。建立审计质量控制体制,有效达成审计风险的控制,确保审计质量。审计工作人员要与审计复核工作人员严格依照审计制度开展审计工作,确保审计各环节的实施都能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将审计风险降到最小。

建立严格的审计复核机制,做好审计复核工作。一方面,审计复核是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履行的重要环节,在审计各环节做好审计人员与复核人员的职责安排,将审计与复核有效结合,最大化提升审计质量。在信息化环境下,确保审计过程中计算机审计程序的充分性、合理性和可靠性,保证审计人员能够合理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另一方面,将审计复核作为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借助审计信息化设施完善审计复核方法,推行复核制。严格按照审计相关要求,明确审计机构负责人和复核人的职责,保障审计复核的质量,及时发现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改进审计项目质量的不足之处,保障审计数据资料的可信度,提升审计质量。

主要參考文献

[1]王中华. 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研究[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6(3):50-55.

[2]张颖, 黄金花. 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 19(13):66-68.

[3]楼玉红.审计信息化发展下的审计质量控制办法浅析[J]. 消费导刊, 2016(11).

[4]丁惠璇, 陆宏. 信息化背景下的审计质量管控策略[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

[5]徐静. 浅论如何进一步深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J]. 经济, 2017(1).

细菌|质量控制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优质高效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对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市政工程的质量保证是一个综合过程,涉及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每一个环节。本文阐述了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讨论了当前市政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部分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便于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的管理。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项目质量控制

1.背景

城市改造步伐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不断地加快,我国市政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市政建设工程质量并非仅仅取决于施工环节,而是多的因素和环节综台作用的结果,如果把影响市政工程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作为变量,则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则是一组变量的函数,而并非仅仅是某个变量的函数。所以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如果没有企业自控、专业监督和社会监理等各方面的质量监控是很难保证的。随着城市市政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如何确保和控制工程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根据自己多年的工程经验结合相关理论谈谈影响市政工程质量的因素以及如何对项目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2.市政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2.1人对市政工程质量的影响

管理施工和操作人员自身素质的好坏对工程质量的作用非常之大,员工素质对工程质量影响表现为工作质量。市政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的主体都是人,其它的技术和设备只是按照人的意识去完成,因此项目的质量完全由人来决定,随着现代工程建设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先进,很少会在技术和设备上出问题,因此最终的问题就归结于相关工程人员。

2.2设备对市政工程质量的影响

现代的工程建设越来越依靠先进的工程设备了,而市政工程机械化程度尤其高。施工机械的好坏和工程人员能否有效使用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巨大的。施工机械设备一般不直接用于工程实体,因此对工程质量不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工程方案的确定中,选用先进的、可靠的、适用的、符合技术要求的设备,对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带有计量功能的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2.3材料对市政工程质量的影响

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特别是对于市政工程,材料种类少、用量大,一种材料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工程产生重大的影响。不合格的水泥是不能浇筑成合格的桥梁建筑,炒糊的沥青混凝土是无法铺成合格的路面。

2.4方法对市政工程质量的影响

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和施工组织设计直接影响工程项目进度、质量、投资。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综合考虑,力求做到技术可行而且经济合理。

2.5环境对市政工程质量的影响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管理、劳动、人文环境等。环境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复杂多变,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的施工条件,结合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同时由于市政工程自身的特殊性,外部的政治环境如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政治经济形式、政府行为对市政工程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3.市政项目的质量控制

4.1市政工程质量控制概述

建设项目的质量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也是建设项目三大控制目标的重点。工程项目质量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工程项目一般都是按照合同条件承包建设的,是在合同环境下形成的。工程项目质量的具体内涵应包括以下3方面:程项目实体质量;功能使用价值;工作质量。

4.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要求主要表现为项、目决策时的质量目标要求的工程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按其实施者不同,包括三个方面:业主方面的质量控制、政府方面的质量控制、承包商方面的质量控制。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是按照市政工程建设不卿字,经过工程建设系统各个阶段而逐步形成的,其形成的系统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市政工程项目质量形成过程

由于市政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使得通过上述过程形成的市政工程项目质量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主体的复杂性;影响质量的因素多;质量隐蔽性;质量波动大;终检局限大;质量要受投资、进度的制约。

4.3项目质量控制措施

4.3.1提高工程人员的质量意识

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一般不是一开始就很强,要逐级开展灌输,使得复杂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为之接受。对质量的认识,经过多次循环质量意识才能深入人心。质量控制按其实施者不同,包括业主方面、政府方面和承建商方面等。人是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所以人应作为控制的核心。避免人为的失误,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人的责任感和质量观,控制和保证项目的质量。

4.3.2材料及构配件的质量控制

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中之重。在工程施工中,对材料质量控制应着重于充分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合理地组织材料使用以及严把材料质量关。材料的质量控制要依据材料的质量标准,明确材料的质量性能。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对材料的质量控制,就是要检验材料是不是符合质量标准。

4.3.2坚持实行质量预防和质量控制

预防为主,就是要分析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采取预防措施,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原材料必须保质保量准时进入现场。施工前技术交底必须明确、详细,防止出现违反规定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的现象发生。质检部门要有预见性地把容易出现质量事故和质量通病的施工环节变为重点控制、检查部位。质检部门的工作重点要放在工序控制上。

结语

施工技术和管理的局限性加上市政工程的特殊性,在工程施工中及工程投入使用后,出现的许多质量问题中有些结构性及构造性的病害等已经成为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问题往往是在施工中由于操作不规范,管理松懈,以及设计方面所引起的。实施质量控制任务的监理工工程师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合同条件中有关质量控制的条款,笔者参阅相关技术后认为,如果能开发和运用质量控制信息系统辅助质量控制的话对市政工程的质量控制将会有更多帮助。

参考文献

[1]柳勇.抓好市政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几点意见[J].当代建设,2003.

[2]倪员建.关于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

[3] 倪员建.关于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

[4]郑玉怀.市政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简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细菌|质量控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当前,审计质量控制及风险防范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工作人员、管理制度、监督工作等方面。为应对这些问题,实际工作中应该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提高风险控制意识和工作人员素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工作,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防范,提高审计质量。

【关键词】审计  质量控制  风险方法  内部控制  监督

一、引言

审计是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能及时发现财务工作存在的不足,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但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受到制度、人员等因素制约,影响审计顺利进行,导致审计风险没有得到有效防范,审计质量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今后应该转变这种情况,认识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实现对审计风险的有效防范,促进审计工作质量提高。

二、审计质量控制及审计风险防范存在的不足

审计质量是审计结果达到审计目的最后有效程度,该项工作贯串审计工作全过程,受到审计部门的高度重视。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包括工作人员、管理制度等,目前在审计过程中,一些审计单位的审计质量不合格,对存在的风险没有及时处理和应对,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险控制意识淡薄

随着对审计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审计监督领域不断扩展,审计内容进一步增加,审计任务也越来越多,压力进一步增大。但一些审计部门在这样的趋势下,对审计的重视程度不足,风险控制意识淡薄,一些部门纯粹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审计,没有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日常工作中难以发现审计风险存在的领域,无法从整体上评估审计风险,制约审计质量提高。

(二)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一些审计人员思想观念落后,缺乏专业技术知识,风险控制意识不强,缺乏会计专业知识、审计专业知识,难以很好胜任审计各项工作。实际工作中往往应用会计知识解决问题,知识结构单一,陈旧,难以有效应对复杂的审计局面。或者责任心不强,难以客观公正开展审计工作,影响审计风险控制和质量提高。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

审计部门缺乏完善的审计制度,难以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进行,工作人员配备不足,没有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导致一些工作人员未能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一些工作人员风险控制意识淡薄,没有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开展审计工作,难以有效提高审计质量。

(四)现场审计及监督不到位

开展现场审计时,收集审计证据,应用审计技术开展各项业务时,缺乏科学、完整、细致的方法,搜集的资料和证据可用性不高,影响审计质量控制。另外内部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未能落实到位,对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处理和应对,难以有效控制审计风险,制约审计质量提高。

三、审计质量控制及审计风险防范的对策

为应对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为有效方法风险,笔者认为今后应该采取以下改进和防范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风险控制意识

审计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注重提高审计质量,综合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审计风险防范水平。相关领导要高度认识审计的重要性,加强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工作,为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准备条件。健全审计程序,突出重点,这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环节,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审计风险,促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工作人员要提高审计风险防范意识,以严谨的态度和作风做好各项工作,严格遵守审计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提高审计水平和审计质量。

(二)完善奖惩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建立健全的奖惩激励机制,激发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使他们严格遵循各项规范要求,最大限度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要重视审计队伍建设工作,培养高素质审计专业人才,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防范。选派技术资格强,专业能力强的工作人员从事审计工作,不断充实审计队伍。注重对审计人员的管理及培训,使他们熟练的掌握审计基本理论知识,业务流程,增强他们的审计查证能力、审计协调能力、审计表达能力,更好适应具体工作需要。健全审计质量指标体系,加强审计人员及他们工作量的考核,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审计风险。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并将其与职称晋升、待遇等联系起来,调动工作人员热情,使他们出色完成审计各项工作。

(三)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制定完善的审计质量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设置,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负责制定审计质量控制和风险防范的制度、控制流程、质量检查考评标准等,处理审计质量问题,组织审计经验交流活动等。审计质量标准应该科学合理,并严格落实到位,完善质量控制制度,并在审计过程中落实各项规定。建立审计工作责任制,明确工作人员和部门的职责,确保审计质量控制标准落实到位,当发生偏差时,应该分析偏差的原因,做好调整工作。另外审计部门还要落实内部管理及控制工作,遵循各项规定进行内部审计,实现对各种风险的防范,有效保障审计工作质量。

(四)做好现场审计工作,加强监督工作

进行现场审计时工作人员要提高责任意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走好各项工作。全面收集审计证据,综合采取审计技术措施,保证资料收集完整和可用性,为预防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奠定基础。落实内部监督管理制度,监督管理人员要履行自己的职责,遵循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审计监督,发现问题时及时处理和纠正,控制和预防审计风险,确保审计质量提高。

四、结束语

对审计单位来说,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增强审计风险防范意识是十分的重要内容。实际工作中应该认识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具体需要综合采取有效对策,从工作人员、制度、监督等方面入手,推动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审计质量,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促进各项工作水平提高,实现全面控制和防范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娟.浅议审计质量控制与审计风险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4(4),263-264.

[2]王谦明.加强审计质量控制,降低审计风险[J].财会通讯,2013(4)上,77-78.

[3]吴英文.关于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风险防范探析[J].时代金融,2014(8)下,127-128.

[4]张舒.对提高审计质量控制与防范审计风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7),213-214.

[5]王宏伟.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J].财经界,2014(3),261.

[6]侯雯婧.基于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探讨[J].铜陵学院学报,2005(3),37-39.

细菌|质量控制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测绘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1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测绘质量的强化措施

1.1构建更加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相关的测绘单位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出更加完善和系统的测绘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断将其创新和完善。在建立体系之前应该综合考虑所有影响的因素,将测绘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有效提升,并且测绘部门还要与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工作,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测量规范和标准,让测绘工程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其次还要对工程的开工与复测充分重视,编制出相关的测绘指导,让总工程师对其进行审批并存档,最后还要进一步加强日常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应该深入施工现场,科学、有效地监督测绘作业,并做好相应的内部质量审核工作,严格检查各类测绘成果,如果发现测绘结果存在问题或测绘效果不好,可以让测量人员及时进行调整与改正,以保证测绘的质量和效果。

1.2提高测绘人员综合素质

测绘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会对测绘工程的质量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甚至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一些测绘人员的专业水平仍然有所欠缺,难以适应测绘行业的高速发展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应当对测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效地加强,同时还应当对测绘人员做出积极引导,使其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培养测绘人员良好的职业精神。因此相关测绘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工作,组织相关测绘人员进行良性的技术交流,对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讨论与分析,并寻求具有针对性且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进行有效的增强。除此之外,测绘人员还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掌握测绘工作中各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将之科学有效地应用于实际测绘工作当中,全面提升测绘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测绘工程的测绘质量与测绘效果进行保证。

1.3提升测绘工程的数据检查工作

测绘工程需要进行的测绘数据检查工作主要涵盖了图像数据的录入处理、测绘属性数据的录入处理、测绘数据表现形式的核查、测绘数据完整性的检验等。正常情况下,测绘人员在对工程测绘数据开展整合处理时,会存在因工作失误造成测绘数据发生缺失的状况,因此测绘人员需要更加重视工程测绘数据录入整理工作。在整合测绘数据的属性时,测绘人员需要合理的选择测绘数据使用的表格形式,测绘数据重复率处理方式。因为工程测绘数据在被应用前,还需要进行工程测绘数据形式上的转换,测绘数据的形式转换往往需要借助编码来进行,测绘数据在开展编码处理时,比较容易发生异常情况的转换。这就意味着测绘人员需要在该过程中提高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工程测绘出现一些异常状况。

1.4做好设备仪器的检查校准工作

在实际的测绘作业当中,为了提高测绘效率与精度,往往会借助一定的设备仪器,而设备仪器是否正常运作及其精度會对测绘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在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过程当中,还应当进行测绘相关设备仪器的检查与校准工作,对设备仪器的精密度做出有效保证,尽可能减少测绘工作中的测量误差。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在正式测量之前,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之上依据测量目标对仪器设备进行选择,对其型号、精度与数量等方面的参数进行有效的确定;其次,专业技术人员对选择的设备仪器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调整,保证仪器设备各个方面的参数能够满足测绘需求;再次,还需要对测量方法进行优化选择,正确的测量方法一方面能够减少测绘工作中的重复工作,提升测绘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对测绘效果进行有效保证;最后,需要对相关测绘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防止设备仪器因长时间使用而出现老化严重的情况,通过对其的维护与保养可以提升设备仪器的使用年限。

1.5重视测绘工程监督控制工作

为了提高测绘企业对测绘工程的监督控制工作,测绘数据监督控制人员需要在进行工程测绘数据整合时,需要采用比较严格的方式进行数据监控,确保工程测绘不会出现大失误或数据误差。负责工程测绘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对工程测绘数据开展核查,然后再交由监督控制人员进行全方位数据审查,从而进一步提升工程测绘的真实性。测绘企业需要对工程测绘数据的录入上传工作提高重视程度,进而保证工程测绘过程中不会发生一些制图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提升工程测绘数据的精确性。测绘企业应该全方位的检查工程测绘装置的精确性,可以有效的保证工程测绘工作的实际效果可以合乎相关规定要求。

1.6前期准备工作应做到位

由于测绘工程的工作难度较大,且具有较高的复杂程度,所以在进行测绘工作之前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需要收集、整理与测绘对象相关的资料,并且确定测绘工作中的相关要素(比例尺、坐标系等),为了相关要素和参数的合理性有效提升,还应该积极参考招投标文件的内容,其次要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测绘技术,让数据和图像资料更加精准,也让资料的真实有效性得到保证。

1.7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加强检查验收

为了达到质量控制这一目的,需要加大对测绘工程的资金支持,加强和相关部门以及工程建设之间的合作,扩大资金渠道,不断地对自身测量技术进行科研创新。只有具备充足的资金来引进科学技术,并且加强技术人员之间的学习交流,才能为测绘工程奠定出质量控制基础。最后测绘工程的质量控制,还需要加强测绘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工作,检查验收作为测绘工程质量保证的重要步骤。具体的检查方式应该包括自查、中队检查、院级检查等方法控制测绘质量。并且验收的时候,相关的验收人员还需要具有专业素质和技术指标参数等多方面的能力,也是保证验收测绘质量的关键手段。最后测绘工程质量控制对相关的法律发挥依赖性是比较大的,相关部门人员应该加强对实际测绘工作的勘察,加大对专业人员的访谈力度,完善相关部门在设备使用过和人员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于质量控制也有着重要意义。

1.8确保记录与标识的质量

做好测绘系统中的系统控制与记录,对提升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管理的过程中对记录控制的程序文件进行科学有效的编制,确保记录标识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对保护、储存以及保存期限和处置情况的记录等提供保障,进而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可靠性与准确性。在管理中,纸质版的材料容易出现受潮遗失或者损坏的情况,因此在管理中应该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对于通过信息技术、计算机存储的信息,应该及时的进行备份处理,同时还要制定健全的保护措施,进而为方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对记录进行查询,因此,在管理中应该根据其用途对记录进行整理,并对文件的保存格式进行统一化的管理。

2结束语

测绘工程能够对项目建设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重视测绘工作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加强对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十分重要,它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促进社会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威.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测绘质量的有效措施[J].智能城市,2019,5(12):69-70.

[2]李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要素分析及对策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6(09):135+151.

细菌|质量控制论文范文第5篇

简述食品理化检验

食品理化检验含义。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要求,对食品进行相关检测。食品理化检验就是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通过设备和专业仪器对食品进行质量检测。食品理化检验的主要内容是食品的化学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营养成分种类和含量,食品包括保健食品、饮料、调味剂和动植物有关的食品。

食品理化检验相关内容。食品理化检验的主要内容有样品采集、预处理、检验检测、数据处理等。样品采集主要是通过抽检和制备的方式确认样品,抽检比例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然后对其进行保存。样品预处理就是把食品干扰性因子进行排除,确保需要检测的成分保持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状况。检验检测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成分进行确认,检测方法包括感官检查法、色谱分析法、酶分析法。数据处理就是把检测后的成分含量和种类进行整理,然后进行筛选,确认不合格样品的数量。

食品理化检验基本技术

感官检查法。感官检查法就是根据人类对食物的感觉,包括视觉、味觉和嗅觉。食物的色香味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食欲,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直观效果。所以食品必须要保证满足食品安全卫生要求的前提下,提高食品的色香味。

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就是通过不同的载体分离样品组分一种技术。根据分离原理不同,可以将色谱分析法分为离子交换色、分配色谱和吸附色谱,具体的色谱分析法是根据食品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方法,从目前的状况看色谱分析法是所有检验方法里最常用且效果最好的方法。

酶分析法。酶分析法是根据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对食品进行定量分析和物质定性。生物催化酶要求相对比较简单,对温度没有更高的要求,包括反应条件,且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4]。一般情况下,对食品检验会采用多种试剂进行分析,而酶分析具有专一性,在检验过程中,酶只会与一种物质反应,及时有很多的物质成分,酶可以更好的排除干扰物,实现高效便捷的效果。

理化检验法。

理化检验法是化学检测和物理检测技术的简称,通过利用现代专业的仪器对食品物质含量和成品进行分析研究,物理检测技术包括食品的旋光度、折光率和密度,化学检测就是对食品中的各种物质进行分析,然后比较分析检测到的数据,确认食品的质量问题。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质量控制状况

我国对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质量控制主要在实验室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上,但是实验室相关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检验质量结果,包括实验室的环境和设备,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各种因素进行严格管控,确保食品理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由于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发展,甚至是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性。我国相关部门虽然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也对食品安全检测方面进行一些投入,并加强在食品检测机构方面的建设,但是仍存在很多的问题。食品检测机构相继成立,但是在管理方面却没有加以重视,管理层彼此之间不进行交流和合作,导致食品检测存在很大的差异。且我国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存在技术不成熟现象,所以必须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为食品安全检测创造更好的条件。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质量控制策略

控制食品取样和备制。选用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时,首先就是要遵守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基本要求,在食品取样时必须要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取样并不需要对所有的食品进行取样,可以对具有代表性的食品进行取样,可以避免出现工作量繁重现象。取样时,一定要保证样品的洁净度,避免别其他物质所污染。在取样过程中,还需要确保样品的理化指标不被破坏,始终保持原有的状态,当然样品的数量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取样。在备制过程中,需要确保样品的均匀性。液体样品需要提前摇晃均匀,可溶性无盐固形物体要先震摇,然后在进行过滤,制固样品需要提前粉碎和混均后取样。

控制实验试剂。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离不开实验试剂,而试剂的质量对样品检测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必须要重视试剂的选用和保管。一般情况下化学试剂都是有保质期的,存放过程中一定要对试剂进行有效的管理。试剂溶液一般都是有比较特殊的储存要求的,比如萘胺盐酸盐溶液,储存环境必须是低温,且颜色发生变化也不能使用,需要重新调配。还有一些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的溶液,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检测,一旦不符合标准就必須要重新调配。比如高锰酸钾溶剂存在时间偏长,很容易发生氧化反应,浓度也会发生变化,会影响到检测结果。

控制分析法。分析法需要根据检测目的而选择不同的分析法,不管是选用哪种分析法都必须满足国家的规定。在对常规食品质量控制检验的情况下,一般都会采用空白试验、平行样品和加标回收率等分析方法,对样品检测质量进行控制。

控制实验环境。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对实验环境要求较高,那么就需要对实验室进行合理的规划,避免出现不同食品在检测过程中出现交叉污染和干扰现象。实验室布局需要根据检验项目、设备类型和分析要求进行合理的规划,设备一定要注重需要进行放置,并放在合适的环境内,同时检验室要时刻保持干净和整洁,包括实验室的温湿度和洁净度都要满足检验和分析的要求,确保实力理化检验技术顺序进行。

检验分析后的控制。食品理化检验后最重要的就是数据分析和检查,首先确认数据是否正确,再确认计算结果是否合理,且计算结果的相关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最后检测报告是否有签名等,从各个环节来保证食品安全检测的有效性。

理化检验技术对食品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也是检测技术人员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当下,必须要对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加以重视,针对食品安全采取有效的积极措施,避免再次发生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不断创新,严格管控食品检测,全面提高食品安全,实现社会稳定。

细菌|质量控制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城市化速度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越来越快,所以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城市道路施工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对于城市道路的施工必须要予以重视,因为城市道路在城市中所占据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城市道路施工的成败对于城市道路的质量以及其运行情况起着决定性意义,从而对整个城市的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市政道路是城市的基础性建设,关系到人们的出行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做好市政道路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可是近几年来,根据我国城市道路的施工情况来看,城市道路的质量经常出现一些问题。为此,对城市道路的施工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其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以及探讨,以此对城市道路的施工质量的提高予以借鉴。

关键词:

城市道路;质量;施工;控制

TB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质量控制是一种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达到质量标准和要求。相应的工程质量的控制就是指为了保证能够达到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的目的,从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及手段。市政道路工程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所以,搞好市政工程道路建设意义重大。但是,市政道路的施工难度较普通道路来说较大,并且其质量难以控制,这主要是因为市政道路容易受到行政干扰以及地质情况还有人气等因素影响,例如:地下管线交错复杂但工期短;施工场地比较狭窄等,除此之外,还要对还要对城市的供热、给水、雨水、污水、燃气和电力以及通讯还有绿化等因素进行综合性地考虑。工程质量主要形成于工程实施的过程,所以任何环节的疏漏都有造成质量隐患的可能性,由此看来,在施工中一定要做到质量控制,严格把关。

2 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道路施工管理和施工人员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城市道路施工中现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施工现场管理存在漏洞。作为城市道路施工的关键节点和重要环节,城市道路施工的现场管理决定着城市道路施工的成败,一旦存在漏洞就会对城市道路施工的顺利进行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必须要精确和科学以及规范。

除此之外,城市道路施工管理还与施工人员的自身修养以及技术修养有着必要的联系。由于当前城市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然而,城市道路施工人员的自身修养及其技术修养不能够适应城市道路施工的需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作业的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他们能吃苦耐劳,要求也不高,然而由于技术人员缺失,这些农民工进入到了城市道路施工的一线,但是他们缺乏专业技术训练、专业技能培训、缺乏质量安全意识、缺乏对自身权利的保护意识,也缺乏对市政工程施工工艺的掌握,对施工成本管理和控制、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施工技术和方法、施工工期管理和控制还有施工安全管理和控制没有足够的了解,从而带来的结果是城市道路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整体下降,进而使城市道路施工的科技含量大大降低。

2.2 城市道路施工中施工技术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法不到位是城市道路施工中施工技术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很多市政道路经常会出现路基填土与沟槽回填压实度达不到标准要求以及人行道的盲道口道板安装不牢固,易脱落等问题。沟槽回填的密实度对道路路基有很大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城市道路的地下部分有各种不同的管线铺设。然而,路基的强度和及其稳定性对于路面的强度以及路面的稳定性有着保障性作用。

3 对于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

3.1 道路设计中要根据城市的需求,加强快速路段的规划

城市快速路段的发展是城市交通方便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城市快速路段的建设对于提高交通出行的速度和缩短长途运行的时间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在道路的设计阶段,必须要对当地居民的实际需要予以考虑,根据城市的整体布局,科学合理地选择快速路段的设立;作为设计人员,要严格把关施工图纸的设计以及施工方案的选择,对于施工的周边环境以及工程难度予以综合考虑,选择多种方案并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最佳方案,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及利用。

3.2 提高城市道路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可通过加强其岗位技能培训,为其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经常化和常态化专业的技术技能培训,进行必要的岗位考核,上岗时必须要求持证上岗,从而使城市道路施工的技术含量以及机械化水平有所保障。如若城市道路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内得到提高,则在坚持岗位培训的同时,必须要坚持定岗定责,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自身权利保护意识以及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并且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对施工路段进行施工,严禁串岗或跨岗位作业现象,一旦发现,则对其进行严惩。

3.3 加强城市道路施工的现场管理

做好城市道路施工的现场管理,避免因不妥当的管理方式和态度对于道路施工的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则有必要对城市道路施工的现场管理规章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并且要制定科学的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所指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如:加强现场材料检查、加强现场施工中的监督检查以及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质量的监控与考核等。

(1)对于现场施工材料进行检查对于道路的施工质量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其材料的来源渠道比较多,并且材料的

种类也相当复杂,除此之外,很多材料如砂、石的来源变化频繁,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漏洞和不必要的损失,则必须对其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

(2)加强现场施工中的监督检查。为了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则有必要制定操作性强的现场监督检查措施。即:细化管理的目标,对于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的目标进行确定,与此同时,加大现场质量监督检查与管理措施。

(3)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质量的监控与考核,对施工质量的整体运行情况与关键部位的质量状况进行监督与控制。

3.4 提高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法,严格按照正确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城市道路施工的成败与科学的施工技术以及合理的施工方法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任何道路的施工都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方法的支持。为了做好城市的道路施工,必须要充分运用合适的、符合城市道路施工的实际需要的施工方法与施工技术,严格按照正确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如:挖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控制挖方路基的施工质量,则其挖方路基应当遵循其所设计的横断面和边坡坡度的要求进行开挖,不能乱挖和超挖以及欠挖,要自上而下逐层开挖。开挖时,一定要选择正确的符合实际的开挖方式,如若不然,则很有可能会导致边坡失稳或坍塌的后果(如:进行石方路堑边坡坡面进行开挖时,不允许过量爆破;进行土方开挖时亦不允许采用爆破法或掏洞取土的方法)。开挖边坡之后,为了预防边坡受到雨水的冲刷,则排水工作一定要及时。则有必要边坡修整与边坡的稳定也是施工的主要工序,为使边坡稳定,开挖层靠边坡的两侧可以采用减弱松动爆破或光面爆破的方法。

3.5 拌合场机械设备

对道路砼路面的施工质量以及基层面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其他因素还有拌合场设置和拌和机型号以及数量与功能等。拌合场的设置情况和拌合机型号、数量和搅拌功能必须能满足砼的强度和质量需要。对于沙石集料要进行分仓工作;对于要设置隔离的墙地面要硬化;对于水泥仓库一定要采取防潮措施;要有计量设备和明确的配合比,为保证砼的标号必须要采用最好的配合比,其配合比要进行试验。

4 结束语

近些年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的改进和管理水平随着各地的市政工程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有了很大的提升,不仅如此,工程质量也随之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城市道路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城市道路的好与否决定着其是否能够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需要,除此之外,其对于城市的市容的美化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道路的质量差不仅仅会使得道路的使用年限大大降低,从而使其道路维修的费用增加,除此之外,其还很有可能会导致堵塞交通以及使车辆的磨损度加大,严重时甚至可能会提高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于城市道路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设计方面的因素和建材的品质因素以及施工方面的因素等等。然而,施工质量好否又与施工人员是否有责任心是否具有好的技术素质和机械操作是否得当以及施工工艺是否正确等都有着很大的联系。总而言之,质量的好坏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要达到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的目的,则必须进一步规范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并且对工程项目实施科学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张金华.检查井在施工过程存在问题及防治措施[J].引进与咨询,2006,(12):135-139.

[2]赵庆,吴国雄,陈德玖.浅谈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原因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2):21-25.

[3]周利.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6):69-72.

上一篇:单片机电子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大学文科物理实验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