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设计范文

2023-09-21

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1篇

编者按:2012年8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该份统计分类是对2004年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进一步修订。它在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对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基础上形成,适应了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的新形势。《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作为国家统计标准,对文化产业的统计具有规范功能,对文化产业的生产也具有一定的引导意义,十分重要。为此,我们转发如下,供业内人士和研究工作者学习参考。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

一、目的和作用

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建立科学可行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制度,制定本分类。

2. 本分类为界定我国文化及相关单位的生产活动提供依据,为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宏观管理提供参考,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提供统一的定义和范围。

二、定义和范围

(一)定义

本分类规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

(二)范围

根据以上定义,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

1. 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

2. 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

3. 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4.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三、分类原则

(一)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为基础,根据文化及相关单位生产活动的特点,将行业分类中相关的类别重新组合,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派生分类。

(二)兼顾部门管理需要和可操作性

根据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本分类在考虑文化生产活动特点的同时,兼顾政府部门管理的需要;立足于现行的统计制度和方法,充分考虑分类的可操作性。

(三)与国际分类标准相衔接

本分类借鉴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的分类方法,在定义和覆盖范围上可与其衔接。

四、分类方法

本分类依据上述分类原则,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为五层。

第一层包括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两部分,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表示;

第二层根据管理需要和文化生产活动的自身特点分为10个大类,用“一”、“二”……“十”表示;

第三层依照文化生产活动的相近性分为50个中类,在每个大类下分别用“(一)”、“(二)”、“(三)”……表示;

第四层共有120个小类,是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具体活动类别,直接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相对应行业小类的名称和代码表示。对于含有部分文化生产活动的小类,在其名称后用“*”标出。

第五层为带“*”小类下设置的延伸层。通过在类别名称前加“-”表示,不设代码和顺序号,其包含的活动内容在表2中加以说明。

五、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表

附件1: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修订说明

一、修订的背景

2004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建立科学可行的文化产业统计,规范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国家统计局在与中宣部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并作为国家统计标准颁布实施。从实施情况看,以此分类为基础开展的统计工作为反映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对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颁布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框架-2009》的发布,文化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有必要对2004年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进行修订。

2011年9月28日,中宣部、国家统计局在北京召开了文化产业统计研讨会,有关部委同志、部分省市党委宣传部和统计局负责同志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会议认为,要适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总结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统计工作的实践经验,对现行分类进行必要调整,使其更加切合发展需要。修订工作争取2012年6月底前完成,从2012年统计年报开始正式实行。

根据会议精神,国家统计局开始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修订工作。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

本次修订在2004年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延续原有的分类原则和方法,调整了类别结构,增加了与文化生产活动相关的创意、新业态、软件设计服务等内容和部分行业小类,减少了少量不符合文化及相关产业定义的活动类别。

(一)结构的调整情况

1.2004年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第一层分为“文化服务”和“相关文化服务”两部分,本分类将第一层分为“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两部分。

2.第二层的大类由原来的9个调整为10个。具体是:

(1)合并原大类“新闻服务”和“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为“新闻出版发行服务”一个大类,包含内容略有调整;

(2)保留“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四个大类,包含内容有所调整。其中“网络文化服务”更名为“文化信息传输服务”;

(3)新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三个大类;

(4)取消原大类“其他文化服务”。将其中的广告服务移至新增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大类中,其他内容移至新增的“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大类中;

(5)将原“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两个大类修订为“文化用品的生产”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两个大类。

3.第三层的中类由24个修订为50个,第四层的小类由99个修订为120个(其中新增19个、减少5个,因执行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增加7个),带“*”的小类由17个修订为23个(其中新增11个、减少4个,因执行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减少1个)。

4.取消过渡层,在带“*”的小类下设置29个延伸层。

(二)增加和减少的内容

1.增加的内容

(1)文化创意。包括建筑设计服务(指工程勘察设计中的房屋建筑工程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和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和专业设计服务(指工业设计、时装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多媒体设计、动漫及衍生产品设计、饰物装饰设计、美术图案设计、展台设计、模型设计和其他专业设计等服务)。

(2)文化新业态。包括数字内容服务中的数字动漫制作和游戏设计制作,以及其他电信服务中的增值电信服务(文化部分)。

(3)软件设计服务。包括多媒体软件和动漫游戏软件开发。

(4)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产品的生产。主要是焰火、鞭炮产品的制造,珠宝首饰及有关物品的制造、销售,陈设艺术陶瓷制品的制造等。

(5)其他。包括文化艺术培训、本册印制、装订及印刷相关服务、幻灯及投影设备的制造和舞台照明设备的批发等。

2.减少的内容

包括旅行社、休闲健身娱乐活动、教学用模型及教具制造、其他文教办公用品制造、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和彩票活动等。

三、有关问题的说明

(一)关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定义

2004年制定的分类把文化及相关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本次修订把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定义进一步完善为“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并在范围的表述上对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从内涵)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从外延)做出解释。

根据这一定义,文化及相关产业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其中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构成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体,其他三个方面是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补充。

(二)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划分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一个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在统计分类中,行业与产业在英语中都称为“industry”。对国际上的有关分类我国一般翻译为“产业”,而我国相对应的分类叫“行业”。目前,在我国使用“产业”一词往往更强调其经营性或经营规模。

本次修订继续使用“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名称,分类涉及范围既包括了公益性单位,也包括了经营性单位,其范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规定的范围基本一致。

在制定2004年的分类时,由于文化体制改革刚刚起步,从单位的行业属性很难区分其公益性和经营性。在很多行业内部,公益性和经营性单位共存,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统计分类标志尚未确定。目前,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多数行业的公益性或经营性属性可以确定,特别是经过两次全国经济普查,使用是否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来区分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原则已经确定。因此,在本分类公布后,统计上所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本分类所覆盖的全部单位,“文化产业”仅指经营性文化单位的集合,“文化事业”仅指公益性文化单位的集合。

(三)关于不再保留三个层次划分的说明

在2004年制定分类时,为反映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情况,提出《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内容可进一步组合成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外围层和相关文化产业层。目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取得新突破,文化业态不断融合,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许多文化生产活动很难区分是核心层还是外围层,因此本次修订不再保留三个层次的划分。

(四)关于增加分类内容意见的处理

在本次修订过程中,有关方面提出了很多增加分类内容的意见。经研究,对于新生的文化业态和与文化及相关产业定义较为符合的生产活动已纳入分类,对于争议较大或目前尚把握不准的生产活动暂不纳入(如手机和微型家用计算机的制造),对于虽有部分活动与文化有关但已形成自身完整体系的生产活动不予纳入,以免削弱本分类的文化特征。按此原则,在本次修订中,凡属于农业、采矿、建筑施工、行政管理、体育、自然科学研究、国民教育、餐饮、金融、修理等生产活动和宗教活动均不纳入分类。

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2篇

我校是从事职业多年且有一定影响的一所学校,在职业教育形式大好的今天,根据《开展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指导思想,开展了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改革。

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然要突出理论与实训教学相结合,将教师的角色由讲授变为引导,将学生的角色由接受转变为主动,实现“准备——探索——共同结论”的三段式教学方法。

通过一段时间对“一体化教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我想谈谈会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

一、会计课程实施的现状

1. 我校设置的专业,多数都会设置会计课程

“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药品营销专业”“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烹饪专业”“物流专业”“交通工程”等专业中都设置《会计基础》等会计专业课程,在这些专业将来实施的过程中都会涉及到如何来预算成本、编制成本计划、控制成本的内容。

2. 近年来,由于就业单位的需要,我校根据商场、药店的需求,新开发了“会计电算化”专业

对于该专业,我们开设了会计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课程系统,还包括成本会计、财务会计及药学、商品陈列等相应课程。

3. 自2009年起,我校还开展了在校学生的创业培训教学

学校在教学中安排了对于“记账,算账”“财务分析”,并对盈利结果进行计算和展示。

二、针对不同专业的会计教学和学生的反馈,发现现有的教材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1. 对各专业教学,都以《会计基础》为教材,学生学到的知识缺乏针对性

不同专业采取统一教程授课,从科目设置到核算每一过程全面学习,导致学生学习面广而不专。

2. 教学过程与专业学习缺乏关联

学生认为该课程与自己将来从事的专业没有任何联系,将来也不会从事会计专业,学到的东西与自己从事的专业没有联系,不符合职业学生学习的“必学够用”的原则。

比如:学习某专业的学生,最需要的就是报价,报价包含哪些方面,哪些应该计入产品的成本,可以进行一些准确的估算,但对记账、做账方面的内容就没有很高的要求。

3. 从事相关专业的学生认为学习缺乏实用性,校内学习与工作实践相脱离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先讲述理论,在实习过程中也没有专业使用的凭证、账簿、报表,导致学生虽然知道但从未谋面,更谈不上熟练应用。

根据以上问题的探讨,必须对教学实施改革。

三、确立会计专业一体化建设基本原则

会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为:

1. 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

具体地说,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又兼顾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作好准备。

2. 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具有可操作性

课程实施中,充分考虑工作过程特点和教学过程特点两者的有机结合,

四、以不同行业为基础,以岗位设置为前提,进行一体化改革

1. 对于非会计专业,但需掌握会计方面知识的,应调查市场需求,确定就业岗位

以药品营销专业为例(如图1):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药品营销专业的会计学科的学习主要定位在熟悉药品代码、正确的输入、卡机的使用、票据的整理等。

以收银员的能力要求分析(如图2):

2. 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要求知识体系完整,在设计教学进程应由浅入深,使学生的发展有可持续性

我们在教学中以考取“会计资格从业证书”为核心开设课程,并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应设置:会计基础、会计法规、会计电算化、珠算等公共课程,根据企业需求设置企业知识与管理、成本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拓展课程,课程设置要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使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必须达到模块要求的相应能力,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五、对一体化教师、教材和场地的要求

1.对教师的要求

(1)为了上好一体化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更新知识。①在会计理论成熟的基础之上能达到教师讲授与实践相结合。②会计专业课教师除了加强自身专业的学习,还要学习新会计制度、会计法规、计算机操作等,更新知识结构。③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学应与行业特点结合,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教学。

(2)掌握教学方法的应用。授课过程中根据每一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地采取“头脑风暴法”“行为式引导教学方法”等教学方法,也可以有重点地选择或组合,使课堂教学达到形象生动的目的。

(3)驾驭课堂,提高综合能力

要求教师在全面了解相关课程的基础之上,有选择、有重点的备课,将教学方法融入到课题之中,提前设计,将组织、实施、监督、评价体系完整结合,实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动的结合。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以启发性教学活跃的教学气氛替代了安静的教学课堂,通过组织引导,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不仅使学生开拓了思维,还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了和谐的大氛围。

综上所述,中职会计教学改革不仅关系到中职会计专业的办学是否有发展前途,也直接关系到未来会计人才的能力和整个会计工作质量,甚至关系到我国职业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是否有发展和竞争的能力。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不断地探讨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学改革工作,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学校真本领,社会真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学元.浅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育

教学改革[J].教育论坛,2009(16).

[2]吴越.案例教学法在会计课教学中的

尝试[J].教育论坛,2007(11).

(新疆兵团高级技工学校)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3篇

摘要:我国会计改革基本经历了93年的“两则两制”、01年的统一会计制度、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三个阶段。首先总结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联系及区别,结合我国历次会计改革具体环境及会计规范自身的完善程度,分析我国会计改革的基本动因及历次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更替的原因。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改革

1 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1.1 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含义

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指出:“会计准则是以特定的经济业务(交易与事项)或特别的报表项目为对象,它详细分析各该业务或项目的特点,规定所必须引用的概念的定义,然后以确认与计量为中心并兼顾披露,对围绕该业务或项目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会计问题做出处理的规范。会计制度是以某一特定部门行业或所有部门的企业为对象,着重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使用说明和会计报表的格式及其编制加以详细规范。”

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规范的两种形式,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分析我国会计改革的动因及会计准则与制度之间的更替原因,有必要先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2 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联系

1.2.1 两者均为行政法规

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是由国家财政部门组织制定和发布实施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2.2 两者统称会计制度

广义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法律法规,而本文中所指的企业会计制度是狭义上的。各国的会计环境不同,会计制度也各有特色,一些国家只采用会计准则,而有些国家只采用会计制度,来规范各自的会计工作。

1.2.3 两者都是会计规范及标准

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均是由国家统一制定、并要求会计人员共同遵守的业务规程和行为准则。两者都是对各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依据和准绳,只不过有的标准原则一些,有的标准具体一些,但是它们都可以反映各自运用的会计政策。

 1.2.4 两者的功用和目的统一

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其目的都在于确保企业依次进行会计核算能够提供真实和完整的会计信息,为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1.3 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区别

1.3.1 规范的目标不同进而规范的内容不同

会计准则规范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确认和计量的问题,同时也规范会计主体应当披露哪些方面的信息,着重于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提供对外投资、信贷等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制度规范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记录和报告的问题,侧重于会计科目在使用上的规范和会计报表在揭示形式上的统一,以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及统计信息可比性的要求。

会计准则规范的内容主要是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进行“定性”的规定,它是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进行规范,而会计制度规范的内容则具体得多,它主要对会计记录进行规范。会计准则是对某一类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加以规定,而制度是对某一类企业或全部企业的各类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具体规定。会计准则重点是规范会计决策的过程,而会计制度是重点规范会计的行动与结果。

1.3.2 在会计规范体系中层挺不同,进而制定、修订的灵话性和稳定性程度不同

准则和制度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规范,前者,尤其是会计基木准则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制约后者。根据会计法律权威性和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层次关系作以下划分:会计法是第一层次,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第一层次,会计准则是第三层次,会计制度和财政部制定的补充规定或暂行规定是第四层次。

会计准则的制定、修订要比会计制度方便。因为一项会计准则涉及的范围通常较小,易于增加或修改,而会计制度修订存在两种困难:一是即使经济业务只有一点变动,也要修订整个会计制度;二是如果新业务涉及所有行业,则各行业的会计制度都要修订。制度及其补充规定具有应急、灵话、多变的特征,可以根据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作出临时性规定,或对原规定进行修改。而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凡需要形成准则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是带有普遍性的可以形成准则规范的内容,形成之后应当保持相对稳定。

1.3.3 适用的范围及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不同

会计准则大多适用于上市公司或股份公司的会计处理,有些也适用于其它企业;而会计制度要求除股份有限公司外,符合条件的其它企业也可执行,国有企业经批准后可执行。

采用会计准则的形式可引导会计人员从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开始考虑进一步决定怎样记录和报告;采用制度的形式,会计人员能直接使用科目进行记录,少按规定程序和格式编制报表。由于规范的详略程度不同,会计准则比会计制度要有更高的职业判断能力。

2 我国会计改革历程回顾

2.1 1993年的“两则两制”

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分别以第四号、第五号部长令发布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计准则》,于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国各类企业施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结合各行业的不同特点及管理要求,财政部分别制定了工业企业、交通运输、商品流通、金融、施工、农业企业等13个全国性、分行业的会计制度及相关财务制度,简称“两则两制”。它的发布实施,为实现我国会计核算从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换,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确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惯例初步协调的新会计模式,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一个里程碑。

2.2 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

我国于2000年12月28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并要求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其后修订了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会计准则,发布了无形资产、或有事项、借款费用、租赁、固定资产、存货和中期报告准则。2001年发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3年发布了《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2004年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在这期间又发布了一系列专业核算办法。这些会计标准的建立,为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满足众多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需求奠定了基础。

2.3 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

针对2001年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提出的新需求,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保障社会公众利益,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我国于2006年公布《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2.3.1 构建了较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

就框架结构而言,新准则由l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

则和准则应用指南三部分构成。基本涵盖了我国企业经济活动中所遇到的所有重大事项,大体能够解决我国各类企业经济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具有涵盖面宽,应用性广的特点。

2.3.2 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

国际趋同的改革目标在2006年准则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新会计准则除了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部分政府补贴的会计处理等极少数问题外,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

2.3.3 创新了会计准则内涵

2006年准则的内容包括会计要素和主要经济业务事项的确认、计量、报告,同时兼顾会计记录的要求,以准则应用指南附录的方式规定了156个会计科目及其主要账务处理,用于满足企业记账的实际需要。创造了既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近,又不完全一致,带有中国特点的准则内涵。

3 历次会计改革的原因分析

3.1 我国会计改革的基本动因分析

要分析为什么我国2001年的统一会计制度替代1993年的“两则两制”,而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又替代了2001年的统一会计制度,首先要要搞清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基本动因。

会计标准的制定必然与经济体制改革,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信息需求同步发展,并且随着需求的变化而不断修正和完善。我国的会计标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并且把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作为我国会计标准制定者的目标始终贯穿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所以当需求变化时,会计标准也应随之而变。

需求可以分为国际、国内两个方面:从国内看,促使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直接动因在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家运用会计信息以调控解决国内问题的需要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从国际看,其直接动因则在于吸引国际投资,拓展国际贸易,把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的需要。

3.2 “两则两制”并行的原因分析

3.2.1 为适应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为了提供可理解的通用会计信息,满足不同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中国会计标准制定者于1993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会计制度改革,“两则两制”的并行,奠定了会计信息向市场化需求的方向发展的基础。

3.2.2 “三步走”的改革目标

我国从1988年开始研究会计准则,1992年出台《企业会计准则》,到1993年7月1日开始实行准则与制度的并行。而在此之前,我国一直是通过制定统一会计制度来指导约束企业的会计核算。所以,限于当时只出台了基本准则,缺乏一套系统有效的具体准则,理论界对我国会计改革设计了“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基本会计准则→大行业会计制度→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办法

随着具体准则的逐步出台,过渡到第二步。

第二步:基本会计准则→大行业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办法

待具体会计准则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时,取消会计制度,过渡到第三步。

第三步: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办法

由此可以看出,财政部是以大行业会计制度作为过渡,进而向完全的会计准则模式逐步接近。

3.3 统一会计制度替代“两则两制”的原因分析

3.3.1 “两则两制”不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1993年实施的两则两制使我国会计核算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但随着八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两则两制”与我国当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国情不相适应;与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矛盾日益突出;缺乏稳健性,不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3.2 会计法律环境的变化,要求建立国家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

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9年10月31日重新修订了《会计法》。修订后的《会计法》也专门增加了关于“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并在多处提到应当以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作为衡量会计行为是否违法的标准。2000年6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该条例也在多处提到应当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来规范编制财务报告的行为。

3.3.3 改革目标由“三步走”转为“四步走”

实行“两则两制”期间,不少会计理论工作者结合部分具体准则实施后与行业会计制度双轨运行实践,重新思考准则与制度的关系与定位,独到地从其功能分工人手展开研究,指出:“会计标准的表现形式不是唯一的,会计准则与会计核算制度都只是会计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不采用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标准的表现形式并不是违背国际惯例。”“评判一国会计标准的优劣只能看其是否适应本国经济的发展。”“准则与制度并行发挥作用,符合我国会计核算制度的生长规律。”“实践证明,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不矛盾。就其最本质的方向来讲,是互为补充的,会计准则更多的侧重于确认、计量、报告等会计政策方面,会计制度则更多的侧重于会计科目、记账方向、编报程序等会计记录方面,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相结合,就能把(会计要索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四个环节很好地串联成一个整体……”正是这些认识上的深化和共识,才将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三步走”演绎成为“四步走”。即在原来的第二步之后增加新的第三步,原第三步改为第四步,即:

基本会计准则一综合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一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办法

3.4 新会计准则替代会计制度的原因分析

3.4.1 会计准则替代会计制度的必然性分析

(1)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会计制度是以规则为导向,具有强制性,因而制度应尽可能覆盖所有的经济业务。而现实的经济环境是千变万化的,制度的规定对于层出不穷的经济业务始终是“滞后”的,也就难以提供有用的会计决策信息。所以,会计准则是为投资者提供及时透明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前提和保证。

(2)国际趋同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作为国际商业语言的会计必须采用相同或相近的准则,以提供真实、公允和可比的会计信息。《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报告

2002年全球调查》中有一个调查选项就是:是否有直接采用或者是使本国准则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计划。在59个被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中,95%(有56个国家和地区)有意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3%(有2国)已经采用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92%(有54个国家和地区)表示打算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者是向其趋同,只有5%无意于接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这表明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3.4.2 会计准则替代会计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1)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完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中。特别是2003年初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进行换届以后,由中国证监会、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企业界、学术界等组成的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开始从实质上参与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咨询,从而使会计准则更具有代表性、专业性和科学性。

(2)会计准则操作性的增强。《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具体准则、具体准则指南和具体准则讲解。具体准则指南其实就是对具体准则的具体讲解,虽不如会计制度那么详细,但相对于大部分会计人员来说足以对具体准则进行理解,所以在完善准则指南的前提下,取消会计制度是可行的。

(3)政府部门的努力。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涉及面广,影响较大,因此做好相关的宣传培训和贯彻实施工作十分重要。财政部会计司提出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宣传培训及贯彻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召开的各省市财政厅会计处长座谈上,会计司就促进新会计准则的贯彻实施,提出了若干拟采用的宣传措施供与会人员讨论。另外,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达了关于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征求意见稿)》的通知,对全国50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7万多名注册会计师展开大规模的培训工作。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会使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企业会计准则,极大地提高我国整个会计队伍的素质,也为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铺平了道路。

(4)各部门协调合作,加强监督管理。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京举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财政部、审计署、国资委、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领导人在会上纷纷表示,为了保证新准则的顺利实施,各部门将协调合作,加强监督管理。另外,为了规范和加强对会计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改进对会计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服务,实现信息共享和政务公开,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由财政部会计司、监督检查局、中注协、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与信息中心五方联合组织开发财政会计行业管理系统,于2006年2月16日正式运行。这些措施为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提供了外部保证。

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4篇

会计文化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内容与显著特征,是确保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会计文化不仅在经济整体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广大会计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文化自觉是会计文化建设过程中所显示一种文化信念、文化境界、精神支柱、内在力量和价值。因此,文化自觉反映出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对自身承载的文化的一种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是对文化的重要地位、主要功能、建设规律以及发展方向的清醒认识、深刻觉悟和开拓创新,体现出一种宽广的文化境界、执著的文化追求、深刻的文化反思和强烈的社会责任。

首先,提升会计文化自觉有利于实现会计内涵的发展。会计文化是会计的灵魂和血脉,是会计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核心标志。当前,文化建设已成为会计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会计的内涵发展只有上升到文化层面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特色发展。会计文化建设的过程,既是会计主体从更新的角度、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野上推进会计发展的过程,也是会计不断凸显核算特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过程。会计文化对内可以增强会计人员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形成共同的宗旨愿景、会计理念和价值认同;对外则可提升会计主体的品位,优化会计的形象,增强社会对会计的认同度。

其次,提升会计文化自觉有利于增强会计人员的素质。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职能从单纯的记账向管理的职能发展,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各类的会计核算系统和管理系统的不断出现,使会计由原来的简单手工记账转向电脑记帐、电子管理。会计文化的不断地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以“素质”为归旨的“文化自觉”客观地成为会计价值重建不可回避的选择。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程序与方法的选择及应用实践中,应以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发展为目标,在重视会计风险处理与控制的基础上,更应重视会计人员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分析判断、综合协调、防范风险、学习创新和职业道德等素质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使会计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而这更多地要通过文化来涵养。

最后,提升会计文化自觉有利于应对当前多元文化的选择。经济体制改革,已引起了会计人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等的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又涉及到会计的理论与实务各方面。会计改革的深入发展,必然要变革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进行人为地价值引导。尤其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少数会计人员对传统文化缺少自信,而对西方文化却顶礼膜拜,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价值取向会对处于经济浪潮的会计人员在理想信念、人格塑造、道德养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影响,甚至导致思想混乱、价值转向、道德失范。会计人员越是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越需要加强会计人员文化自觉的培养。

会计文化建设的特性决定了会计文化建设容易出现虚无化、功利化、表象化和游离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会计文化建设的虚无化。尽管各单位都非常重视会计文化建设工作,但是会计文化建设的特性决定了会计文化常常是“软”性指标,因此,会计文化建设实际上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无人监管的尴尬状态。从目前一些会计主管机构对各单位会计组织的评比和排名来看,看重的是经济成果、核算状况、会计资源和其他会计条件等方面的因素,而会计文化状况和会计文化建设水平很少得到反映。相应地,从单位自身来看,单位的精力多半投入在单位组织的主体经营、重大项目建设等“硬”指标建设上,会计文化建设往往被忽视。加之,会计文化难以量化,没有统一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衡量会计文化水平建设的高低,会计主管机构很难建立起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会计主管机构在加强会计文化建设时难寻着力点,无形中虚化了会计文化建设。

第二,会计文化建设的功利化。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会计精神文化层面的功利化趋向明显。外来的高度重压,强化了会计的工具价值。市场机制的引入、社会环境的变化、价值理念的实效不适当的扩张使得功利主义价值观大行其道,都是会计功利化的原因。市场经济的软性侵蚀,诱发了会计的功利性操作。如在会计行为目标上片面地认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就是财源,盲目满足会计信息的需要;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就提供什么样的信息。所以一些会计组织及其会计人员就会投其所好,对会计信息进行调整或更改,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这样的结果不仅仅会导致会计工作变得过于功利化和工具化,而且会使会计人也变得过于功利化和工具化。

第三,会计文化建设的表象化。对会计文化本身持一种表面化的理解,忽视会计文化基本内涵建设。过分注重会计手段、会计工具、会计技术和会计环境等物质文化,缺少会计价值观、会计精神和会计心理等精神支撑和理念引导,把能形成良好的氛围、优美的环境等一些表面、具体的形式当作会计文化的象征;简单地把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和外来文化移植到会计组织当中,有助于实现会计目标,然而不能根据会计工作的具体环境和会计人员的个性发展情况来建设单位的会计文化,又会成为培养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障碍;有的注册会计事务所对自身会计定位、会计特色、文化选择和责任使命缺乏全面客观的分析与评价,会计文化没有真正体现会计理念、会计精神和价值追求等深层内涵;把制度文化片面地理解为行政文化,没有真正发掘并有效聚合成推动会计事业的强大力量。会计文化如果滞留于表层的形式必将失去其本真意义,无益于会计工作的长远发展。

第四,会计文化建设的游离化。近年来,通过凝练会计理念、加强会计制度建设、举办会计文化活动等载体,会计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显性成果,但这些显性成果还未凝聚成思想共识,成为会计人员自觉的文化追求和内心向往,成为引领会计发展的核心价值和行动战略。会计文化建设仍停留在“泛会计文化建设”模式,没有渗透到会计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层面,会计人员未能深度参与会计文化建设,不能有效渗透会计信息形成的全过程。在实践层面上不同程度存在会计文化建设与会计人才培养、会计理论研究、会计实务事务等会计主体活动相脱离,与社会文化、企业文化、诚信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相脱节,与会计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相背离的现象。

会计文化作为一种理性文化,是一种内在的自觉。建构会计文化,必须在会计文化的地位认识、人才塑造、创新推进、规律把握、主体担当和环境优化上要有高度自觉。文化自觉视域下构建我国会计文化有以下六个途径。

第一,会计文化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会计文化是会计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计的各项工作,就是贯彻特定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的文化活动。会计要增强文化自觉,把文化兴业提升到会计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从会计行业的本体属性出发,主动反思会计的文化现状与发展困境,树立抓文化就是抓会计科学发展理念,做好会计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组织规划。一方面要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层面上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入思考会计定位与文化使命,注重从会计理论、会计实务、会计环境矛盾中去思索、定位会计文化。将会计文化建设贯穿会计的各环节,内化为会计人员的会计精神、职业道德,充分发挥并体现文化引领科学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把会计文化建设作为战略规划的重中之重,把它纳入会计发展规划和议事日程,把这项工作放到和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使会计文化建设真正成为一项有规划、有目标、有措施的系统工程。把会计逐步建成文化兴业的高地,真正体现出会计应有的文化价值。

第二,会计文化人才塑造上高度自觉。尽管在参与经济管理决策的过程中,会计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与使命,但会计首要的任务是会计人才的塑造。会计不仅是通过会计核算与监督,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服务于经济管理,同时更要对会计信息提供者充满人文关切的文化熏陶。会计必须强化人才塑造的文化自觉,即会计不仅需要有较高专业技能,更要有责任与追求,把为经济管理服务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使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与能力、专业水平与业务素质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引导会计人员在思想观念、社会心理、价值准则、行为规范、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开拓创新上高度自觉。把会计人员铸造成为既有知识、有技能、有智慧,又有责任、有精神、有境界的会计文化人,同时树立“敬业爱岗”的责任自觉、“客观公正”的求实自觉、“诚实守信”的道德自觉、“技高为职”的专业自觉、“健康和谐”的环境自觉,“改革创新”的发展自觉,真正成为文化自觉的执行推动者、享受者和建设者。

第三,会计文化创新推进上高度自觉。会计文化是伴随着会计发展而不断演进的,会计文化发展存在一个基本规律,即会计文化是会计在对时代变化作出主动响应并对自身结构和功能进行适应性调整、对其他社会文化进行批判和选择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从古代结绳记事到中式单式簿记、龙门账、四脚帐,到改良中式簿记,再到西式簿记引进、会计电算化、会计网络化,会计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如影随形。并且,越是在社会转型期或者经济社会某一领域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会计文化的建设任务越艰巨,发展和创新的效果越显著,产生的社会影响也越大。会计既要完成传统使命,又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承担新的社会责任;既要坚守精神价值传统,保持自身的核心价值追求,又要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整合,推进社会文化发展。

第四,会计文化规律把握上高度自觉。会计文化是一个不断扬弃、创新、积淀的过程,会计文化特色的形成和发展需要长期的沉淀和积累。因此,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会计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效。建设思路上,凸显以“守信的品格、客观公正的意识、开放广阔的胸襟和进取创新的追求以及甘于奉献、团队协作精神”等为核心价值的精神文化;以“刚性标准、弹性过程、柔性管理”等为核心架构的制度文化;以和谐型会计环境、互补型会计团队、共享型会计资源、公共型服务平台”等为核心载体的物质文化。建设措施上,要重视建设一般意义上的会计文化,推进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协调发展,又要将社会其它文化中的优质因子融入会计文化建设之中,形成会计特色的自有文化。监督检查上,要建立健全会计文化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考核中,既要考核当前会计制度的刚性约束和引导,又要考核会计道德和精神的无形制约,使会计群体共同价值观渗透和内化为会计人员个体价值观之中,并引导、激励会计人员自觉遵守和维护会计的共同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并以此为标准检查、纠正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履行会计的各项职能。

第五,会计文化主体担当上高度自觉。实现文化自觉的关键是文化主体的自觉。会计的组织结构一般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以单位领导为代表的决策层是会计价值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要有文化的使命感,要有清晰的文化发展方略,决策层实现文化自觉,会计文化建设才有保障。以会计主管为代表的会计管理层,在会计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自身的文化素质、工作作风、思想道德对于会计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主导作用,他们的态度和行为都将对会计人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应自觉坚守在会计文化的前沿,保持先觉,主动承担,并以身作则,积极倡导以诚信为荣,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开拓创新、公正廉洁和追求卓越的理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下属,最终实现形成积极向上的会计价值观的目的。以会计人员为主体的会计执行层是会计文化自觉的实践层面,全力把握会计文化的实践发展方向,并按照文化规律去建设会计文化,自觉实施,促进会计人员完成从“服从”向“内化”的转变。

第六,会计文化环境优化上高度自觉。会计文化环境是影响和制约会计的各种文化因素的综合,必须加以有优化。从单位本位看,就需在弘扬会计精神、创新会计理念、构建会计民主、创设会计组织文化、培养会计诚信、营造会计人文情怀等方面有所想、有所动、有所为、有所效。单位领导应树立会计质量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本单位发展的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优化内外环境,打造特色的会计文化。从政府层面看,要在会计执业队伍建设、会计治理机制运用、会计活动监管作用等方面科学合理地运转。同时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表彰为会计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会计人员,促进会计人员自觉维护会计职业形象,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从社会角度看,应在会计法律规章、理论知识、先进典型、违规通报等方面加强宣传和教育,形成与和谐社会、与和谐会计相适应的会计人文环境。同时要提高公众的会计监督意识,参与对单位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增强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提升会计形象和地位。

(编辑 陈 玲)

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5篇

一、政府会计制度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差异比较

(一) 开创平行双核算模式

首先, 高校会计制度的侧重点时学校整体预算安排以及预算的执行情况, 无法对学校档期资产与收支情况进行具体的反应, 对运行成本也无法进行客观的比较, 这可能会在决策者决策时起到误导作用。而在政府会计制度中实行的是平行双核算模式, 会计核算不仅具备财务会计核算功能, 还具备有预算会计核算功能, 两种核算功能之间相互关联又存在一定的分离, 相互取长补短, 各自作用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其次, 高校通常实行的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核算的会计制度, 这种会计制度由于对高校资产与负债情况、成本费用情况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 违背了会计核算中收入与费用相匹配的原则, 已经不适应当前高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需要进入权责发生制核算。而政府会计制度中, 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并行, 其中财务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主, 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主, 有效克服了单一的收付实现制的弊端。

(二) 会计要素变化比较

由于高校会计制度与政府会计制度所执行的核算机制存在差异, 相应的会计要素也会发生变化。高校会计制度下的会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以及支付五项, 而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会计要素则分为预算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核算两个板块, 其中预算会计核算要素由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三部分组成, 财务会计核算由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部分组成。

(三) 计提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的核算差异分析

在高校会计制度中, 由于在会计核算中存在折旧虚提累计与摊销的情况, 不会确认为当期费用, 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高校真实的运营成本, 而政府会计制度则是将资产的折旧与累计直接列支, 计入费用类, 更直观地反映了资产实际情况, 将费用的支出与收入进行了相应的配比。

(四) 预算会计、财务会计双报表

会计报表改革是此次会计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在高校会计制度中, 报表的编制是根据收付现制进行的, 决算报表还需要重新整理汇集财务数据, 并且报表的真实可靠性受到财务人员数据统计准确性的影响。而政府会计制度则是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编制预算会计报表,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 以资金的运动为依据将会计数据与预算数据进行划分。

二、高校面临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衔接准备

(一) 对报表项目以及会计明细科目进行细

由于政府会计制度覆盖领域广, 更注重的是行业的宏观管理, 因此对于不同行业的经济业务的具体需求难以全面兼顾, 需要相关部门在对比政府会计制度与高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差异保留部分适合高校的报表项目, 同时对会计明细科目进行细化, 确保能够满足高校实际财会管理需求。

(二) 设计双核算账务处理具体操作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高校会计制度最直接的冲击就是如何有效开展双核算机制, 这需要高校根据自身情况提前就具体操作进行设计, 合理处理账务。一般来说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通过同一会计凭证进行双分录, 实现财务与预算双核算, 虽然遂于工作人员来说操作简单, 但是对核算的反应还不够直观;第二种是通过建立两套会计账套后分别进行会计凭证录入, 更容易提取会计数据, 业务处理更加直观, 但是对原始凭证装订归属哪一块还存在争议。

(三) 开展操作指南编制与前期准备

相关主管部门要以政府会计制度为框架, 设计适合不同高校的政府会计制度操作指南, 同时高校需要根据政府会计制度的施行需要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工作, 对高校当前的资产状况进行清查盘点于何时, 统计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 对其使用年限进行评估, 清查应收账款, 结合当前的余额表编制政府会计制度转换工作相关底稿, 设立新账。

(四) 做好前期会计制度改革培训

考虑到在高校中施行政府会计制度势在必行, 并且高校过去采用的会计制度与政府会计制度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要想实现二者之间的顺利衔接, 必然需要制定改革衔接工作进度表, 在相关主管部门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制度体系内容的基础上, 组织高校财务相关人员就操作规范中的共性问题、制度的解读研讨、实际操作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工作, 同时, 高校自身也要做好内部修炼, 对政府会计制度开展研究, 组织内部学习讨论, 为政府会计制度的顺利落地打好基础。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不断发展, 市场经济不断得到完善, 政府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身所扮演的角色, 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在各个事业单位中实行的会计核算制度所具有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凸显出来, 迫切需要进行会计制度改革。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 一场针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将从2019年1月1日起执行, 高校也被涵盖在其中。本文主要对高校现行会计制度与政府会计制度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 探究高校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会计制度改革。

关键词:高校,政府,会计制度,分析比较

参考文献

[1] 蒋莉平.政府会计准则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差异分析及建议[J].时代金融, 2017 (30) .

[2] 张月玲, 李真, 郝梓秀.《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主要创新分析与实施建议[J].财务与会计, 2016 (7) .

会计制度设计范文第6篇

由于以上五个因素的重大变化,2019年年初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就是所有财务人员面临的巨大问题,有的甚至会感到无从下手,对此在衔接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研究,以便对广大财务人员有所帮助。

一、衔接前的准备工作及流程

(一)在建账之前,首先要制定新旧制度衔接的实施方案(人员保障和业务支撑)。修订有关管理制度(内部核算依据),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存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经管类资产、坏账。开展资产清查工作,主要包括:货币资金清查、存货的清查;固定资产的清查;在建工程清查;无形资产清查;预付款清查;其他应收款清查;应付账款清查;其他应付款清查等等。(二)其次要进行清理账目,包括银行账户、各类现金、有价证券、内部往来、未入账资产。(三)编制2018年年末科目余额表和余额明细表,编制新账会计科目表,编制新旧会计科目转换余额衔接明细表,归集整理各项工作底稿(上述8项都要有工作底稿),调整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备份、系统更新、设置新账、数据衔接)。

二、按照新会计制度设置新的科目体系

单位在设立新账时要分别按照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设置会计科目,一级科目可根据需要调整。财务会计类有资产、负债、净资产类科目的明细科目设置,收入、费用类科目的明细科目设置。预算会计类有预算收入、预算支出类科目的明细科目设置。

在登记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余额和预算结余科目余额时,分别按照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登记。财务会计科目,涉及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类科目,涉及资产负债表、净资产变动、表的期初数。预算会计科目,涉及预算结余类科目,涉及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的年初数。需要注意的是:原账净资产科目与新账净资产及预算结余的关系。将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会计科目,主要要完成以下三项任务:(一)登记新账科目余额。(二)补记原末入账事项。(三)调整相关科目期初余额。

三、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过程中,由于新会计的实施与旧有的会计制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基建账和固定资产折旧方面的计算有比较明显的衔接不合理问题。例如,基建账很容易因为预付工程款归属不明确而引发计算问题。在《衔接处理》规定中明确,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基建账的预付工程款等科目,在新账中转变为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和非流动性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等科目,但是对预付工程款的实际处理,却很容易与原有的记账出现矛盾的情况。根据现行的规定,在建工程只能够包括设备投资、安装工程投资、其他投资。如果将基站数据转变为大账,并且将四大投资进入事业大账的在建工程,就很容易导致施工企业预付工程进度,无法按照实际工程项目的情况来进行记账,导致预付工程款不满足实际要求交付使用。

在资产处理方面,2018年12月31日前的基建账相关科目转变到新账,根据基站在建交付使用资产科目余额应该认定为原有会计规定交付使用,资产余额应该全部转出。基建账所形成的交付必须面临着全部转冲的问题,导致事业单位自身的资产虚增,很容易引起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出现比较大的差异,而且固定资产在交付使用之后才能够转为会计入账,最终引起账外资产。但是固定资产的建筑时间长,财务人员无法在竣工决算之前将固定资产记账,导致在新旧账处理的过程中由于程序烦琐。缺少沟通,造成固定资产无法及时入账等问题,都可能造成账面资产不符的问题,加大了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

对固定资产折旧方面也存在明显的问题,例如,折旧年限和折旧标准制定不够科学有效。按照新会计制度准则的要求,折旧方式不能够随意变更。由于不同的事业单位,对设备使用强度各不相同,这样就造成设备使用寿命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折旧年限方面也应该存在明显差异,导致设备使用频率过高,使用强度过大。其折旧年限过短,对于使用强度低的部门来说,其折旧年限应该延长。多元化资金的形成也会造成固定资产核算过于模糊,尽管记账并入了会计账,但是基建会计依然属于单独核算的部分资产也会造成固定资产核算比较模糊。

尽管目前基建账转为会计账,但是在基建账计算时依然单独核算单独建账,就造成固定资产核算多元化,如果存在介入资金构建固定资产的问题,而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没有对具体的账户体系核算方法进行规定,导致事业单位事业账核算效果不理想,还有的会出现基建账中核算,导致账户体系分离,这种分开核算的方式也无法适应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本需要。

四、财务会计科目、预算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

由于财务会计必须要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确量与确认,在《衔接办法》规定下,应该对财务会计套账的指定事项进行追溯回调。投资获得的应收利息应付利息,完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的相应金额。

在预算会计科目新旧衔接的过程中,原有的会计科目余额已经直接转移到新的财务会计账套,新账的预算会计账套必须根据平行记账的机理,保证新旧制度之间能够根据基础口径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最后确定预算会计科目的计算。

(一)“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及对应的“资金结存”科目余额的确定

1、财政拨款结余科目以及对应资金结存科目余额

在财政拨款结余科目计算时,应该将原有胀的财政补助结转科目余额分类计算,对各项转入的预算支出分析,通过将尚未支付财政资金的金额减去已支付财政资金,但没有进入预算支出的金额,根据增减后的金额重新纪委财政拨款结转科目制定科目贷方的明细。

2、“财政拨款结余”科目期初余额的结转原则

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出余额的结转原则在财政补助结余科目,结余转账的过程中,不应该直接转为收入和支出科目,否则会导致元正,财政补助结余不受核算口径的影响,为此应该按照财政补助结余科目直接登记,心有账目的科目和明细。

3、“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期初余额的确定原则

对于旧账应返还科目,如果存在余额,则必须按照财政补助结转以及财政补助结余科目的全部余额,以资金形式存在,在新账中,财政拨款结转和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必须要采取压差的方式来确定科目出余额。如果原账还有没支付的,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但已经被预算支出支付。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并没有进入预算支出的项目则已计算收入,但尚未收到非政府补助专项资金的事项,必须对原有的账目余额逐项分析。对于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期初余额的登记原则,首先要按照原有账目的事业基金进行判断,从而反映出非财政非专项资金的累计结余,尽管在新的财政制度中没有设置事业基金科目,但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也反映非财政非专项资金业务,按照《衔接办法》的规定,在新旧制度衔接时,事业单位必须将旧账的事业基金科目转变为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而新贷记账目,则应该转变为非拨款结余科目。

(二)“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及对应的“资金结存”科目余额

“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期初余额的登记原则。

按照事业单位的旧制度设置专项资金项目,其最主要的职工福利基金,主要是各季度,非财政补贴。而在新制度中通过利用专用结余科目代替专用基金科目,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必须要按照专用基金科目的余额,以非财政补贴的方式发放职工福利基金,借记新账为资金结存货币资金项目代替新账为专用结余科目。

1、专用结余与资金结存

2、经营结余与资金结存

在事业单位新老制度账目结余的过程中,应该对科目的使用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如果在2018年12月31日前,旧账的经营结余科目属于借款方,则在转换时应该按照经营结余科目的余额,转变为经营结余科目,代替为新的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

(三)编制2019年1月1日的科目余额表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财政部从2014年开始组建改革委员会,根据总预算会计制度和政府会计准则,在2017年应该深入开展政府财政报告试点编制工作,确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析体系。2019年1月1日,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实施,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研究、总结新会计制度的具体应用,使政府会计工作更加完善。

摘要:在2014年后,又通过了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制度。由于现行政府会计制度,主要采取收付实现制提供的预算收支情况报告决算目的,对政府资产负债的情况无法全方位的反应,这样就导致政府的运行成本受到严重影响,无法实现权责发生制改革要求。为了能够确保新旧会计制度之间有效衔接,必须要加强政府会计质量,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促进全面绩效管理制度的顺利实现。

上一篇:项羽之死教案范文下一篇:企业财务共享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