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与审美问题范文

2023-09-20

艺术哲学与审美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哲学 中国文化艺术 中国哲学

“哲学”属于西方话语,但在近一百多年的中西文化对话中,它已经成为对我们的精神活动进行描述的文化框架。实际上我们已经在存在的意义上承认并接受了“哲学”。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中,“哲学”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式,是对我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意义进行反思,并以“发问”为主要特征的精神批判活动。这是从历史中搜寻的对于哲学的具有普泛性的规定,以此把握人类各种共同体的精神文化活动的意义,是有广泛可理解性的一种精神文化观察视阈。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活动并不是绝对纯粹的,而是与各种文化紧密相连。

自晚清学者黄遵宪把“哲学”这个词从日本介绍到中国,哲学就逐步附着于西方的科学与民主而成为我们的精神文化框架。与文化上的“古今”、“中西”之对话主题相适应,在哲学上形成了一个寻找属于中国哲学的文化运动,这个运动当以上世纪初到三十年代胡适、冯友兰等在中国哲学史研究和哲学创作上所做的工作为代表。其中,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册,是以西方哲学立场优先为特征的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开山与扛鼎之作,而以熊十力的《新唯识论》,贺麟的《新心学》,以及现代新儒家等接着中国传统哲学讲的,则属于中国哲学的创作。在这些学院派哲学创作之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以实用理性的姿态进行了以马克思命名的哲学创作,叫做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等著作在中国哲学的创作中享有独特的地位。解放以后李泽厚在哲学体系上的探索工作也应属于中国哲学的创作。应该说,一百年多年中国哲学的创作史,就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以西方的哲学文化框架(这种框架可能是实用主义的、实证主义的、生命哲学的,也可能是马克思主义的)重新释解、改造中国本土文化,构造适应当代社会生活场景需要的“新”哲学的过程。不管这些哲学是否能成为公认的体系,这种创作中国哲学的过程构成了中国近代到当代的风景。

第一,“当代中国哲学”的话语离不开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与文化的主题。无论是从近代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的历史来看,还是从中国近代哲学本身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哲学自从成为中国的本土话语,便与中国的历史命运的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千年来形成的以儒释道为精神内核的中国传统文化;“五四”以来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近代以来以文明或野蛮的各种路径进入中国的西方文化。这些文化在我们的精神寻觅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对话。其中,有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有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西方文化的对话,还有已经融入我们政治、精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对话。这种“对话”就是“当代中国哲学”的话题域。第二,就哲学本身的发展来讲,中、西哲学不同的演化路径为我们提供了“哲学之述”与“哲学之作”的历史与经验。在哲学的思考方法与叙述方法上,既要汲取科学理性的问题意识,在哲学之“追问”中依人类的思维逻辑去构造合乎理性的解释系统,又要在“形而上”的“根源意识”中寻找人类所拥有的终极情感。

一个民族、时代、社会的艺术,必然与这个民族、时代、社会的哲学相联系。哲学是民族、时代、社会的自我意识,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表现出深刻的哲学观念,它不仅是民族性格、时代精神、社会思潮等的产物,而且能动地参与形成民族性格、时代精神、和社会理想,是民族、时代、社会的代表。我们很难设想,如果没有艺术和哲学,我们到哪里去找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艺术高度的表现性、抽象性和写意性,通过中国哲学来研究中国艺术,通过中国艺术所表现的哲学精神,来源于它同哲学的自觉联系。用哲学精神来理解它的形式,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儒家强调“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道家主张任从自然才能得天真。它们之间的矛盾,常常表现为历史和人的矛盾,政治和艺术的矛盾,社会与自然的矛盾。从美学的角度来说,前者是美学上的几何学,质朴、浑厚而秩序井然;后者是美学上的色彩学,空灵、生动而无拘无束。前者的象征是钟鼎,它沉重、具体而可以依靠;后者的象征是山林,它烟雨空濛而去留无迹。从表面上看来,二者是互相对立和互相排斥的,但是在最深的根源上,它们又都为同一种忧患意识即人的自觉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正如历史和人,政治和艺术,以及社会和自然都有其同一的根源,儒家和道家也都是同一种忧思意识即人的自觉的两种不同的表现。那种早已在《周易》、《诗经》和各种文献中不息地跃动着的忧患意识,不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且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这是中国哲学的特殊性,也是中国艺术、中国美学的许多特殊性的总根源。所以在中国,艺术创作的动力核心是作为主体的人类精神,它先达到意识水平,然后沉入无意识之中,不断积聚起来,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触动发而为激情,发而为灵感,表现为艺术。但是这种内在的动力,却又力图与外间世界相统一。例如,它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统一(“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追求人与自然、即“人道”与“天道”的统一(“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者,天地之和也。”)。这种统一,作为艺术表现的内容,也就是情感与理智的统一,即所谓“以理节情”。把“以理节情”作为音乐创作和一切艺术创作的一条原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独到的地方。

用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这一切特征都是时代的产物。明清以来,随着市民社会的兴起,随着小说、戏曲和重彩画、人物画的兴起,雕塑也开始世俗化,敦煌清代的塑像和云南纬竹寺五百罗汉,就流露出前所未有的市井气,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精神需要寻找新的表现形式。这个形式是什么,是另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不过可以肯定,不论这个形式是什么样的,都必然要表现我们传统的民族精神。所以市井气,也像六朝宫体的浮艳,终必不能构成中国艺术的特点。每一个民族、每一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不同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的文明,并且这个文明可以通过符号信号、语言文字和劳动产品的使用,而被学到和被传播,因而具有一种超生物的、历史的遗传性。正因为如此,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明的独特性才能够在漫长的历史行程中保存下来和得到发展,而渗透到这个民族的个性深处,表现在这个民族各项活动的各个方面,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这种靠拢的趋势,也同哲学的发展趋势相一致。西方的自然哲学正在走向与东方思想有许多显著类似的方向,这不仅是由于自然科学发展,而且是由于社会科学的发展。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人们困于近视的和无情的实用主义、意志逐渐崩溃,道德逐渐堕落,由于精神生活找不到出路而彷徨无所依归,纷纷把视线转向伟大的东方。他们需要一种信仰,不是对外在神抵的信仰,而是对自己的信仰。他们需要一种伟大的人格理想与和谐的伦理结构,来维持前进的力量。愈来愈多的学者们指出,只有中国精神文明的伟大和谐,才是未来世界的希望。有人预言,中国的精神文明,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的主导。他们甚至宣称,如果不是这样,人类的前途就将十分渺茫。不论这种说法有多少根据,起码艺术上和美学上的表现论在西方的兴起,同这种倾向是一致的。明乎此,我们应该对祖国文明的伟大价值有充分自觉的认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为了创造这样高度的精神文明,经历了漫长的、黑暗的年代,付出了沉重的、看不见的代价。但是我们可以相信,这绝不是历史的非生产性的开支。“何期百炼钢,化作绕指柔”,它不仅已经成为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的脊梁,而且愈来愈成为世界文明的希望。

艺术哲学与审美问题范文第2篇

摘 要:中国的古典园林源远流长,本文主要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空间与美学之间的联系展开,具体分析传统园林的造园布局以及空间中的形、神、气的统一,目的在于把握传统与创新的源流关系,吸取精华,大胆创新,使现代人的生活空间和环境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并且在满足现代人多种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创造出与自然界更为协调的建筑空间艺术。

关键词:古典园林;空间;美学;意境

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形成了以“有假为真,苑自天开”的美学思想,从而在具体形式上体现出本乎自然、超越自然的天然图画形式。与西方古典园林不同,中国古典园林虽不是纯粹的建筑,但却融合了一切建筑手法在内的高级艺术形态。任何设计观念都离不开一定的美学原则,而美学思想又建立在深刻的世界观——哲学的基础上。在西方,以数为原则的几何审美观占有重要地位,在这种“唯理”思想的支配下,西方园林追求的是人工美或几何美,认为人工的美高于自然的美,因此,西方园林的风格为规则式几何园林,在园林建设上,它强调轴线、对称,注重空间比例关系。而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天然美,它本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把自然美和人工美高度融合的产物,进而达到情感、精神上的升华,形成风格独特的中国写意山水园。造成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两者对意境态度的差别。也就是说,西方园林主要注重形式美,而对意境的追求才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核心。画家作画讲究“胸有丘壑,意在笔先”,这一画理同样适用于造园艺术。这里的“意”,一方面指造园之初就应该对园林的总体构架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指要对园林各景物融入一定情感,营构一种意境,空间随着意境的变化,可放可收,可大可小。

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是一种空间艺术,造园之初便非常讲究总体布局。《园冶·立基》中论述道:“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先乎取景,妙在朝南。”也就是说,造园过程中,确定主要景物在园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再把其他景物纳入园中,而不是毫无次序地一次把所有的景物塞入园中。如: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它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拙政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远香堂为中部主体建筑,围绕远香堂,东部叠黄石假山,山势一直延伸到远香堂南,堂东北山顶处建绣绮亭,堂西设倚玉轩,堂北凿一水池,临池设观景平台。站在堂中环观四周,四面景物尽收眼帘,仿佛在画中一般。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中国的古典园林运用小中见大、明暗开合、敞闭自如等空间对比手法,欲扬先抑,突破空间的局限性,使空间富于变化,力求达到“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神奇境界,创作出“咫尺山林,多方胜景”的艺术空间。也就是将具有明显差异的两个空间安排在一起,通过对比作用而突出各自的特点。例如把大、小悬殊的两个空间放在一起,当由小空间进入大空间时,借助小空间的对比、衬托,大空间将给人以更大的幻觉。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为了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多采用欲扬先抑的方法来组织空间序列,即在进入园中主要景区或空间之前,有意识地安排若干小空间,从而达到突出园内主要景区的作用。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面积大都很小,如:苏州留园仅20000平米 。为了求得意境的深远,留园的入口部分巧妙地运用了分隔、明暗变化,同时又相互连通,使空间显得格外深远。比如,苏州拙政园占地5200平米,共分为东中西3个景区,中部作为全园的精华之所在,其中又包括许多景区和院落,如见山楼与池水平桥,由廊桥柳荫环绕,组成一个既与外界有所分隔,又使内外相互穿插的空间;花厅玉兰堂紧靠住宅,自成一个封闭的院落,院内广植玉兰,并沿南墙筑花台,使建筑与自然结合得自然贴切;廊桥小飞虹与水阁小沧浪横跨水上,与周围亭廊组成水院;枇杷园和海棠春坞分别用云墙和花墙分隔,各成小院,成为园中之园。正如陈从周在《园韵》中所说:“园林空间越分隔,感到越大,越有变化,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的空间,因此大园包小园,即基此理”。园林与建筑空间,隔则深,敞则浅。中国古典园林分隔空间的手法很多,妙在利用山池、花木、廊桥、厅堂,而少用围墙。正如《园冶》之所谓“花间隐榭,水际安亭”,“围墙隐约于蔓间,架屋蜿蜒于木末”。通过游廊,将景点组织起来,延伸了空间,步移景异,给人以境界迭出之感。在组织水面景观中,桥起着点缀水面景色,分隔空间,增加风景层次,引导游赏路线等作用。廊桥在园林中应用较少,拙政园的“小飞虹”廊桥是运用得颇为成功的佳例。假山叠石可以遮挡人们的视线,增加景象层次,扩大景深。如拙政园进入腰门后的湖石假山,犹如屏障使人们不能一眼看到全园景色,从此绕过去,便进入主景区,显得豁然开朗。运用隔景手法划分景区,不但把不同意境的景物分隔开来,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体味某一意境,而且使游人在不同的景区间穿行时,感到别有洞天。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古典园林在强调分隔、划分景区时,并没有忽视彼此之间的联系。园林中大量设置完全透空的门洞、窗口,从而使被分隔的空间相互连通。门洞、漏窗构图多为自然式图案。固然这些图案本身有其形式美,但更重要的是透过门洞、漏窗可以使人产生极其深远乃至不可穷尽的感觉。沧浪亭漏窗门洞共有108式,其中环山89式,园内复廊一面邻河,一面环园内假山,人行廊内,借助廊墙上的漏窗,园内的山林和园外的流水互为呼应;漫步廊外,眼前是潺潺流水,透过漏窗,园内的山林若隐若现。正如陈从周在《中国园林谈丛》中所说:“园外一笔,妙手得,对此之运用,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园林艺术首先是空间艺术。在造园过程中,如果只是把山水、植物、建筑等诸多造景要素散布于园林中,而不注重由诸多要素结合而成的园林空间的围敞闭合,那么就如同在画廊中看画一样,各幅画面都是分立的,而不能给人以整体的感受。要使游人真正融入统一的园林景象中去,必须创造丰富多变而又不失为有机整体的园林空间。园林作为可居、可游、可赏的所在,不仅在于其空间的实用性,更在于其艺术的统一性。

由此可见,中国的古典园林是对空间整体设计的建筑艺术,它持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来源于蕴含在空间中的形、神、气的统一。它创造的是一个能与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的建筑群体空间环境,体现出中国古代哲人与造园师对空间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三维的静态空间,而是在园林中加入了四维的时间和五维的心理时空,在空间的引申和时间的延续中与人的感情意趣产生交流,从而获得整体的空间艺术形象。它所体现的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建筑立面的外观,而是一个群体的空间艺术。与古人遗留下的建筑艺术相比,我们今天的园林设计缺少的正是这种对空间意境的理解和把握。单个的亭、廊往往被片段的使用,成为代表园林形象的一个标志符,而外来文化的侵入,以及对传统文化生吞活剥式的搬用,更是产生了许多不中不洋的环境垃圾。因此,在深刻理解传统建筑艺术成就的真正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应结合今天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实践中把握传统与创新的源流关系,吸取精华,大胆创新,使现代人的生活空间和环境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并且在满足现代人多种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创造出与自然界更为协调的建筑空间艺术。

参考文献:

[1]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 顾小玲.景观设计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215.

[3]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97132.

[4] 胡捷.中国园林建筑的美学价值[J].浙江科技学报,2003,15(1):2426.

[5] 封云.亭台楼阁——古典园林的建筑之美[J].华中建筑,1998(11).

[6] 庄逸苏,潘云鹤.论大学园林[J].建筑学报,2003.

作者简介:李永燕(1975—),女,湖北武汉人,湖北美术学院艺术硕士在读,现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攻方向是服装设计与制作,公开发表论文10多篇,从事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十几年,主要讲授服装设计、时装画、服饰图案等课程。

艺术哲学与审美问题范文第3篇

[摘要]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指高职院校的校园人在高职教育理念导向下,在特定的高职教育活动中所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建设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高职教育的兴起,新型的适应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校园文化急需建设。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办法。那么,究竟什么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我们又该如何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呢?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换言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实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在学校出现时,它便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产生并且存在于“文化世界”中了。从理论上讲,校园文化产生的基本条件决定了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用不同的校园文化。一般说来,校园文化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群体、共同的文化意识和物质载体。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它所拥有的群体、共同的文化意识和物质载体总会与其他类型的高等学校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就业导向的办学理念、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价值取向、“一教两证”的教育制度、企业仿真的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以及“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等等,就具有高职院校的个性特色。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人在高职教育理念导向下,在特定的高职教育活动中,就会逐步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界就是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简称为高职校园文化,这种文化是涵盖高职院校的全体成员为实

现高职教育的各项职能而开展的各种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创造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集合。

二、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具有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

(一)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学校所拥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文化产品、道德准则等精神形态的文化氛围,是学校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加强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三风”建设

所谓“三风”就是指校风、学风和教风。首先,要加强校风建设。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良好的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最好体现。校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们要注意校风养成的特点,从一点一滴培养起,持之以恒,反复强化。首先要孕育校风,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正确认识校风对学校和校园文化发展的作用,通过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用精神力量来为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服务,更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其次,要加强学风建设。学风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树立良好学习风气进行有计划和有系统的实践活动并有针对性地通过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外在行为方式达到端正學习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学习动力教育。高职院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入学的那天起,就有失落感,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前途渺茫,没有明确的理想与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因此要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自信教育、专业教育、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内在成才意识,激发个体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分析来自就业、竞争的压力,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成才的信心,热爱所学专业,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要加强教风建设。加强教风建设时我们应注意首先建立民主性教学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重视集体作用,关注个体特点,用民主方式讨论和解决问题,教师不应该以权威自居,不应滥施惩罚而应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其次,必须强调树立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是“教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2.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加强社团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社团的重要地位。高职院校应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学生社团存在的积极意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保障社团运作和发展的专项经费,社团发展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确保社团在学校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健康成长发展。其次要引导社团发展方向。应引导社团坚持走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之路,要强调社团活动的思想性、突出时代性、注重层次性、倡导主体开明、内涵深刻、格调高雅的活动。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正常进行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所在。校园文化建设旨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求学与做人的环境,而在求学与做人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是学生的主要模仿对象。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终身的影响。

(二)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作为生源情况复杂的高职院校,制度文化更显得尤其重要。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一要建立健全制度,在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强化激励机制。二是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出台前,可根据师生的实际思想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舆论引导制度出台后,则要大力宣传建立制度的目的和意义等,组织师生学习制度规定的具体内容,甚至还要详细解释。通过舆论宣传,扩大教育效果,有意识地进行正面引导,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并最终成为制度的执行者和传播者。三是要认真组织实施,规章制度一经建立,就要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应力求做到“从严”、“求细”和“与人为善”。

(三)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的校园文化,它往往会发挥规范与制约的育人作用。在校园物质环境的营造中高职院校应注意在“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指导下,做到校园建筑的使用和审美的有机结合,力求教学与生活设施相对完善,兼顾校园环境中软、硬件工程的共同发展,以实现学校的各种建筑和设施布局合理,融实用性、艺术性和教育性于一体,使人从中获得方便,受到感染和熏陶,得到启迪,为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发挥奠定基础。高职院校在继承和发扬各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经验的同时,需注意在校园的设计和布局中应将象征学院特有的价值观、审美情趣、行为导向的文化内涵融入其中,在色调、造型和组合的交融中,让人油然感悟到一种理念、一种特质和一种精神。

参考文献:

[1]管清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新形势下的思考》,《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 03期.

[2]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8页.

艺术哲学与审美问题范文第4篇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审美特征与审美教育功能

审美活动离不开审美对象即审美客体。而日常当人们说到美的时候, 所想到大都是秀美的自然景色、凄美的悲剧人生、优美的音乐、舞蹈、绘画、建筑以及壮美的历史篇章和英雄业绩……基本上不会或极少会想到哲学。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哲学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和审美特征, 哲学的美根本不同于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 甚至不同于道德美。正因如此“……我们绝不能用哲学不存在别的这些‘美’来否认哲学自身的‘美’……就主要方面而言, 艺术美在意境, 科学美在逻辑, 哲学则美在思想。”与自然美、科学美、艺术美和道德美相比较, 哲学的美是更为深刻的美、是更需要用心灵来体验的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三大科学的概括总结以及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是揭示宇宙人生发展规律和前途的大智慧, 大智慧所具有的美自然是最高层次的美。诸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不懈追问, 使其具有了精神境界的博大之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智慧的热爱、对宇宙万物追本溯源、穷究会通的思考和高度概括, 使其具有了科学理论的抽象之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以及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而敢于直面时代、反映时代的勇气和毅力, 使之具有了思想方法的创造之美。

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着非同一般的美, 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 这就决定了高校的审美教育不光只存在于美学、文学、艺术、历史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而且也与哲学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能在真与美、善与美、智与美之间架起一座由此达彼的桥梁, 使学生一方面通过领悟和反思获得真理, 激发他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真理与智慧的热爱和追求;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学习、思考、消化、欣赏来体验思想探索的快乐, 品尝逻辑思辨的审美享受, 以达到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教化人的高雅情趣的目的。可见, 无论从大智慧所拥有的高层次的审美价值来说, 还是从哲学教学所培养的高品位的审美素养来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都是高校审美教育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途径

(1) 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审美要素, 充分展示智慧之学的博大、哲学发展史的壮丽和哲学家的思想魅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美所特有的抽象性、深刻性和内隐性特征使得人们难以直接通过感官而感受到, 而且对于没有经过哲学训练和哲学思想探索的学生来说, 哲学及其思维方式的高雅和美感以及其中体现出来的快乐也是难以想象的。因此, 哲学教学要有效的渗透审美教育, 就必须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审美要素并得以充分的展示。笔者认为哲学理论的博大精深、哲学发展史的波澜壮阔、哲学家的人格与思想魅力等都是极好的审美要素。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哲学史和哲学家的人生经历等相关资料, 把理论内涵的阐述与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进程、重大意义和思维方式等内容的展开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其严密的逻辑、深邃的思想、高度的智慧令人赞叹;其空前的规模和广泛深刻的影响令人瞩目。在史与论结合中, 不仅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避免了单调、枯燥和照本宣科,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哲学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理论的热情,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哲学修养。

(2) 精心创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审美意境, 积极营造活跃的思想氛围和理趣结合的课堂情境。哲学是抽象思维, 哲学教师首先要注意概念的准确性和阐述哲理的逻辑性。然而趣味性和生动性也是同样不能忽视的。哲学教师必须掌握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并善于灵活运用,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的内在美充分呈现出来。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艺术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艺术, 能使哲理的表达具有情趣性, 把复杂深隽的哲理讲的通俗易懂、风趣幽默。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恰当的反映思想内容, 要清晰流畅、生动优美、妙语连珠、富于感情, 必要时还可运用朗诵和讲演等表达方式。其次, 娴熟自如的教学组织设计艺术, 能让课堂教学过程具有情趣性, 使课堂教学始终呈现出自然流畅、水到渠成般的动态美。这就要求教师既要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以引发兴趣, 又要设计发人深省的问题以引发思考, 还要设计回味无穷的结尾以引发反思。教学流程的环环相扣、自然衔接、巧妙过度, 使五十分钟的时间不再漫长, 也使学生不仅感受了哲学美, 而且还欣赏了教学美。再次, 多媒体教育艺术, 能令课堂教学手段具有情趣性, 让抽象的哲学美在形象化的载体中得以充分的、淋漓尽致的展示。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生动的图片、奇妙的幻灯;珍贵的录音以及精彩纪录片和经典影视剧等, 可以产生立体的、全方位的、具有冲击力的视听效果, 从而让学生在为教学内容而感到震撼的同时, 也被其表现形式上的新颖生动所感染。

此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隽秀的板书美、优雅的教态美、真挚的情感美和高尚的人格美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可以借助名言警句、神话传说、诗歌成语、名人轶事、笑林趣谈等喜闻乐见的形象思维来帮助学生领悟哲理;可以运用热点话题点评、时事动态解析、组织课堂讨论和辩论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哲学教师要抱着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来实施和探索这项工作, 使审美化的哲学教学在实现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 以及形成感受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由于审美教育相对薄弱, 大学生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明显不足, 高校的审美教育亟待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蕴含的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教育功能, 使其在审美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审美要素、精心创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审美意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审美特征,审美教育,哲学教学,渗透,途径

参考文献

[1] 谢维营.哲学的魅力[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2.

[2] 阳作华.哲理与情趣[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1.

上一篇:入园工作要点范文下一篇:材料加工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