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传播关系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23

新闻媒体传播关系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一、新闻细节描写与报纸传播效果的关系分析

正如之前所说, 新闻细节描写对传播效果有正反两面的作用, 读者通过阅读新闻来了解“事实”, 不同的细节描写会有不同的引导。通过新闻细节描写最终可以实现新闻作品的社会价值, 即满足读者阅读需求也同时传递新闻背后的内涵意义, 通过报纸传递积极正能量, 这才是正面的新闻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向广大读者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确保新闻细节的真实与准确, 这不仅仅是出于对读者负责, 也是积极促进报纸广泛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如果是虚假的新闻报道, 就会导致消息失真而且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违反新闻的基本原则。比如微博热搜的“老人被骗鸟巢领钱”“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湘潭县妇幼保健院产妇死亡事件”等新闻, 后来调查, 皆被发现是虚构的, 严重违反事实。以上虚假新闻, 皆是因为记者或者编辑没有从真实的新闻细节描写出发, 未切实掌握新闻报道的第一核心, 所以造成错误和虚假新闻的传播。虚假新闻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一些不良报社为了经济效益, 甘愿违反新闻报道的原则去虚构新闻, 假新闻不但剥夺群众对新闻事实的知情权, 误导读者的判断, 直接引发错误的社会舆论。假新闻被揭发, 读者将怀疑纸媒的公信力, 导致读者心中纸媒的地位的降低。

二、如何正确对待新闻细节描写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 选择呼应主题, 揭示真相的细节描写

任何新闻报道的描写无非是为了突出主题, 尤其是细节描写。著名记者马利根说:“只有灵动的细节描写才可以通过文字的表达进入人的内心传递情感”。记者与采访对象将心比心, 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 再根据事实去描绘采访对象。“4月份刚来临, 寒冷的冬季脱掉外套, 东北大地显露春意。在这片黑土地生活的农民朋友们开始了春天的播种。选择稻种、采买肥料……用心在土地上栽种希望。这是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啊”这段环境描写体现了在绥化市永安满族镇勤劳质朴的农民的辛劳和对丰收的渴望[1]。这鲜明的衬托了三百多户农民被假肥料欺骗的新闻报道, 通过对希望与绝望的对比, 勤劳的农民与狡诈的骗子的对比。让读者更加深刻的了解新闻, 引起社会关注, 对后续问题的解决起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 新闻细节描写应做到客观真实

为了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 让捏造事实的新闻细节描写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后经查出造假会让报纸失去公信力, 从而失去读者的信任。所有新闻报道中的细节描写理应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 这也是采写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具有说服力的作品都是依靠客观真实的新闻细节描写, 这会让读者易于接受。比如, 曾有一篇报道荒山引来“凤凰”的新闻, 报道首先对荒山的周围情况进行细节描写, 突出荒山与“凤凰”之间的差距, 引发读者阅读兴趣。之后详细分析荒山的开发项目、项目引入及成果展示, 向读者进行解释, 这种细节描写会更好帮助读者了解荒山变得繁荣的秘密[2]。所以, 客观真实且吸引读者阅读的细节描写, 应多多应用在新闻报道中。

(三) 新闻细节描写要表达出深刻内涵

新闻报道除了应做到客观真实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事件背后的深刻内涵也要同样传达出来。报道新闻时为了表达出事件新闻的背后意义, 从新闻描写的细节着手, 对要报道的事件进行抓取, 抓住事件新闻的核心思想, 抓住相应的新闻细节。这对记者来说需要其具有极高的新闻敏感度。抓住正确的细节, 仍要注意新闻细节在全篇报道中的比重, 单纯追求细节描写会使新闻报道的结构出现偏差, 很可能造成篇幅过长, 读者抓不住报道的中心, 细节描写一定要起到神来之笔, 锦上添花的作用。每个报社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新闻细节的描写也应该各具特色。新闻报道以人为本, 记者还通过新闻报道来表达观点和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新闻细节也会与时俱进, 通过遵循新闻报道的传播规律和原则, 合理应用新闻细节描写, 督促报纸媒体行业的不断前行。

三、结论

归根到底, 新闻媒体人要走群众路线。深入群众, 深入生活, 随时记挂人民的冷暖, 如此这般才能发现好题材, 写出客观、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只有这样的细节才会打动读者。正确认识细节描写和新闻传播效果的联系, 方能透过新闻报道表达深刻的内涵, 一切从事实出发, 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 用小的新闻细节反映大的社会价值。同时做到推陈出新, 不断开拓, 勇于尝试更加生动写实细腻的新闻细节描写, 从而提升报纸媒体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摘要:现在随着手机电脑等互联网媒体的兴起, 传统媒体, 如报纸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传播环境, 传统媒体必须不断提升自己, 增强自身竞争力, 才可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通过分析新闻细节描写与新闻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 对报纸日后的发展提供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报纸,新闻细节描写,新闻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 冷冬梅.浅谈细节描写在报纸新闻中的重要性[J].活力, 2011 (11) :225.

新闻媒体传播关系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收稿日期:2011-08-19

作者简介:林涵(1943—),女,上海市人,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科学。

童兵(1942—),男,浙江绍兴市人,特聘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理论。

摘要: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表现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为新闻传播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成功的新闻传播保障着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其一,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并重的理念与方针;其二,全民环境意识的强化和社会生态文明风尚的建构。环境新闻工作者肩负重大的社会使命,应有更好的科学意识和知识准备;应有良好的守法意识和法律修养;应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把握全局的能力。

关键词:新闻传播;生态环境;环境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

文献标识码:A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奉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新闻传媒对大众普遍关注的涉及环境状况、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环境信息的公开传播,是环境新闻工作者重要的社会责任。

一、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

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新闻传播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优化,而在另一些特定的条件下,新闻传播也可以导致生态环境的衰败和破坏。这是从新闻传播活动社会功能的角度说的。如果从新闻传播对于生态环境,或者从生态环境对于新闻传播互动的角度讨论,那么这二者又有一种互为依存、互为影响的关系。简言之,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为新闻传播提供雄厚的物质条件,成功的新闻传播能够保障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先来讨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新闻传播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西方新闻界有一种“经验之谈”:最大的坏事是最好的新闻。无论从突发事件同民众的相关性——同民众利害关系重大的新闻事件被公开报道之后,其新闻价值也大;还是从民众的求异心理需求——民众对不同寻常的事件往往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的角度来考察,这种经验之谈都不乏其理由。因此,在中国,在我们四周,如果发生了严重的环境事件,发生了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危害的事件,新闻界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应该力求在第一时间,并且力求从事件现场向民众推出这些严重事件的第一手报道。一般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环境新闻记者对于所在地的环境事件或环境问题力求首发报道,是环境新闻记者的使命。

但是,第一,在民众日常的生产劳作和社会生活中,一般不会发生太多涉及环境问题的事件,尤其是严重的环境事件。正常情况下,生态环境的运行和变迁,总是在常态下进行的。第二,记者的目光,不能总是盯着可能发生的严重突发事件。记者的注意力,主要应该关注常态下生态环境的存在、运作和变迁。因此,良好的、健康的生态环境总是环境新闻记者常处的工作环境和获取新闻信息的来源。事实也证明,日常生态环境完全可以为新闻记者提供充分的新闻信息资源。

新闻是变动信息的及时传播,没有变动就没有新闻。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有序和有效的管理之下,总在发生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环境新闻记者依靠日常构建的信息获取渠道,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和相当的空间里,以不太高的成本获得生态环境生存状态、测试数据、变动发展的信息,及时报告给社会和公众。他们的作品在社会和民众中传播之后,社会和民众对这些新闻报道的反响,对新闻传媒的评价,对记者及其作品的满意度等大量的反馈信息,也可以通过以往建立的渠道及时流传回记者与传媒。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正是这些源源不断的反馈信息,不仅使环境新闻传媒及时了解已有传播的效果,而且能够据此设计和改进后续报道的内容,准确地把握改进的力度。

环境学家将环境问题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类。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造成,如地震、洪水、干旱、滑坡等灾害。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所引起。它又可细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两种。环境污染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和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生态环境破坏指生态环境由于人为的直接作用遭致破坏,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导致森林植被破坏、草原沙化等生态环境破坏。所有这些情况与现象,都为环境新闻传播提供了内容广泛的信息资源。

接着要讨论的是,成功的新闻传播保障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

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新闻传播对社会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无数生态事件和生态环境由于媒介进入而发生转变的事实,对此已经作出了完全肯定的回答。当然,传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新闻传播的方向一定要正确,信息发布的数量要适宜。换言之,只有方向正确、数量精当的新闻传播,才能保障和支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月

第11卷第6期林涵,等: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及环境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人类曾经吃够了由于信息传播方向错误或信息流量失当所造成的生态环境衰败的苦头。“大跃进”中,为达到不切实际的冒进指标,新闻传媒鼓动城乡乱砍滥伐,大建“土高炉”,为“1 070万吨钢铁”而不惜破坏生态环境。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不少地区为了GDP“两位数递增”和领导干部的“政绩工程”,破坏城市绿地大力开发房地产,乡村过度放牧致使土壤荒漠化,沿海不少地方盲目引进污染产业,使河流、大气、土壤等被严重破坏。出现这样令人痛心的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同当地及全国的新闻传媒片面鼓吹、错误引导不无关系。相反,新闻传媒的环境传播如果方向正确,信息数量到位,则不仅可以动员人民群众起来反对和防止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政策、决策、行为,而且能够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地保护环境,保护家园,使污染得到扼制,使生态环境得到良性发展。

新闻传媒保障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有许多手段和方法。首先是设置议程,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吸引政府和民众关注可能危及生态环境的某些政策、决策、举措,提高警觉和加强防范。而对于有利于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的政策、决策、举措,传媒则通过议程设置加以提倡、推介、支持。通过这种扶正祛邪的新闻宣传,使一个国家、地区、社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目标、有规划、有举措,破坏生态环境的人与事则能及时受到揭露和抨击。

其次,新闻传媒可以针对某个有代表性的环境问题或环境事件,作为典型加以剖析和评论,力求在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下,在民众积极参与下,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认真解决。通过这样的典型解剖,张扬正气,压制邪气,造成一种人人保护生态环境的好风气。同时通过这类老大难问题的破解,增强生态保护的信心,提升媒介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新闻传媒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应该充当耳目和喉舌、先锋和勇士。

再次,新闻传媒可以有计划、有重点地推介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本国一些省市和部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决策、经验和教训,为本国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破解环境事件和环境问题,提供目标、样板和做法,推动环保部门的管理工作。

此外,新闻传媒对于广大民众和政府工作人员有着教化和劝服的作用,可以在他们中间传播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经验,通过批评分析有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落后观念和不良习惯,使他们提高认识,克服陋习,积极投身环保事业。新闻传媒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推广绿色产业、绿色工程、绿色产品等方面还可以发挥商业营销的作用。

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既存在着机理上的必然性与可操作性,又各自受到特定条件的限制。我们的目的是寻求和发挥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规律与机制,防范与克服由于不尊重规律和机制所带来的危害与影响。

二、实现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条件

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良性互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长期实践经验表明,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并重的理念和方针,是最重要的前提。

如何摆正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使两者和谐平衡齐头并进,中国是在得到教训之后才开始有正确认识的。我们前面提到,1958年全国开展全民大炼钢铁运动的时候,从主要领导人到一般干部的头脑里,基本上没有环境保护的观念。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这种经济发展依然是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的,城乡不少地区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兼顾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及环境的全面提升,必须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方针,被突出地提到党和政府以及亿万人民群众面前。

强调经济快速发展,不能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是目前全球通用的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具有综合性强和简便易行的优点。但是,这一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不能全面反映实际的社会福利水平,更不能代替生态环境变化等一系列相关指标。因此,我们“要以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看待国内生产总值,防止任何片面性和绝对化。要把加强经济发展,建立在优化建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①。

但是,在改革开放30余年中,尤其是最初一段时间,不少地区和部门片面追求GDP指标的增长。有的强调“穷则思变”,认为有了GDP就有了一切。有的认为先把GDP搞上去,以后再抓社会建设和文化发展。有的追求高指标大发展,认为GDP是硬指标,其他则是软指标。他们见项目就上,有投资就引进,不顾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在这种片面的经济发展观指导下,几十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快速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沙尘暴、污浊的空气、年年爆发的蓝藻、暴雪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频频发生,近几年越来越严重的地质灾害,使中国面临着一些世界上最严峻的环境挑战。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里,中国占了一半,同时有300余个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据报道,中国每年死于呼吸道感染的人多达40万,这其中,空气污染是致病的直接原因。在被检测的500个城市中,超过一半出现酸雨。197条河流中只有不到一半可以用作饮用、游泳或养殖。七大水系中的五个被归为重度污染。从这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以牺牲环境而实现的经济高速发展,是不可取的。现在我们执政的理念和政府行政的目标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的全面进步;在GDP上去的同时,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这种新的理念和目标下开展新闻传播,就有了明确的方针和全面衡量新闻传播成效的评价标准。

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实现良性互动,全民环境意识的强化和社会生态文明风尚的建构是又一个重要条件。

环境意识是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保护这个生态环境的认知程度,以及为保护环境不断调整经济社会行为、协调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自觉性。如果把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视作人类的绿色家园,那么认知和爱护这个家园,以及为保护这个家园不受损害而积极努力的自觉性,就是一个人的环境意识。新闻传媒对于培育民众的环境意识,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通过细水长流的环境新闻传播,不断地连续地告诉民众所处的生态环境的状况及其变动,使他们逐渐养成关心自己家园的习惯,把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自觉地同生态环境的质量联系在一起。

第二,通过对有代表性的环境问题的剖析,使民众及时知晓自己周边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及原因,激发他们参与变革的热情,自觉地投身保护绿色家园的活动。

第三,通过对相关生态环境管理文件的学习和解读,使民众正确掌握环境传播政策和方针,主动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和工作。

第四,通过介绍世界发达国家成功保护生态环境的经验和方法,使民众不断提升建设和管理好绿色家园的水平。

第五,通过对破坏生态环境事件及行为主体的监督与批评,提倡保护绿色家园的正气,抨击破坏生态环境的邪气。

第六,通过动员和组织民众参加绿化家园、治理环境污染的各项活动,支持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培育民众的环境意识,培养环保骨干,张扬环保舆论,落实环保规划。

民众有了自觉的环境意识,就可以能动地推进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环境意识是这种互动作用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深藏于亿万民众内心之中。

良好的生态文明风尚,也是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良性互动的一个条件。生态文明首先是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完全同自然环境融成一体,才会像珍爱自己生命那样珍爱自然环境。其次,生态文明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即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自己的使命,厉行节约,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第三,生态文明也是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它注重可持续经济发展,追求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致力于提升民众的环境意识。上述三个方面结合起来构成了生态文明风尚。一个社会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风尚,有助于形成关注传媒、参与传媒、使用传媒的新闻文化氛围。所以,一个社会能够高扬生态文明风尚,民众普遍具有自觉的环境意识,是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

三、环境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我们对环境新闻的界定是:通过新闻媒介对公众关注的涉及环境状况、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环境信息的公开传播。在中国,经过20多年沿革与发展,环境新闻显示出若干变化的趋势,主要有:

第一,环境新闻所展示的报道面,由狭隘的小环境走向大环境,由单纯的环境传播走向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环境新闻的内容,从原来的环境卫生、废水废气废渣的三废治理,逐渐扩大到整个环境生态系统,由原来的工业污染治理发展到环境政策、环境与经济、环境与法治、环境与科技、环境与社会及至今天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环境新闻的报道风格,由以揭露与曝光污染事件、污染现象的报道为主,发展到既有对污染的揭露,又有对优美环境的赞扬。大量的环境新闻既充分揭示了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加快污染治理、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的迫切要求。

第三,环境新闻的报道方式,由单个或少数媒体发展到多媒体,由新闻传媒单兵作战发展到新闻舆论监督同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环境新闻通过多媒体协同作战,不仅监督有关部门加快治理进程,更有力地促进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实现我国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这种新闻传媒新变化的态势下,环境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也就更为重大,更为艰巨。

环境新闻工作者首先是新闻专业工作者,所以他们首先要承担一般新闻工作者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几十年来环境新闻的发展表明,环境新闻工作者除了承担一般新闻工作者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还应承担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社会责任。这首先是由环境传播所担负的神圣使命和环境新闻的特点决定的,其次也是由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决定的。此外还是由环境新闻工作者所承担的要尽快提升民众的环境意识这个任务决定的。因此,他们必须具备专门的素质与修养:

第一,环境新闻工作者应有更好的科学意识和知识准备。环境新闻涉及包括环境科学在内的各方面知识,环境新闻工作者应该是知识型、学者型的新闻专业工作者,在科学知识方面应有全面的涉猎和准备。对环境问题的分析和对环境事件的解读,这些知识尤为重要,如稍有不当,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引发新闻官司,给当事人和新闻传媒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环境新闻工作者应有良好的守法意识和法律修养。环境新闻常常涉及环境问题、环境事件的披露与分析,而后者又常常同主管部门的渎职行为有直接关系,对这些问题与事件的调查报道可能会引发媒体同主管部门、企业或个人的利益冲突。环境新闻工作者担负着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任务。因此,他们应该懂得法,掌握法,用法律作武器,具备强烈的依法办事的意识,具有比较全面的法律修养。此外,环境记者同相关当事人相处的时候,更应谨慎小心,严格律己,决不能被对方收买,守不住法律底线。

第三,环境新闻工作者应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把握全局的能力。有学者认为,环境新闻可以说是一种危机新闻。因此,做好环境新闻,必须具备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除了来自记者关心生态环境健康、心系天下百姓的社会责任感外,还来自记者敏锐的发现环境问题的能力,善于透过蛛丝马迹,发现矛盾和疑点,预测环境问题对公众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威胁,预测环境问题背后复杂的利益冲突。

很多环境问题可能会陷入选择的两难困境。特别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两难处境更加尖锐。比如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发展矿业与矿山污染、地方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恶化。在环境问题带来的两难选择中,受众所希望得到的,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信息,而且更希望获得清晰深入的分析和积极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环境新闻要求记者有很强的把握全局的眼光和能力。

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奈特环境新闻学中心主任詹姆斯•戴特金一次在中国记协演讲时,提供了一个国际调查机构的统计资料,在接受调查的2万多名媒体受众中,92%的人表示对环境题材的新闻感兴趣,这个比例仅次于对犯罪题材和地方新闻的兴趣。调查还显示,受众对环境新闻的关注度呈增长趋势。据每年开展的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统计,中国受众对环境新闻同样表示出深厚的兴趣。因此,环境新闻工作者一定要不断地增强社会责任感,克服各种困难,为亿万受众提供不断改进的、高质量的环境新闻,为保护中华民族的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注释:

① 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Interaction Between News & Communication and Eth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nd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Environment News Reporters

LIN Han1, TONG Bing2

(1.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China;2.School of Journalism,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Key words:news & communication;ecological environment;environment news reporter;social responsibility

(责任编辑刘传红)

新闻媒体传播关系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2008年年底,在媒体传播行业发生了一件大事。新浪成功收购最大的户外楼宇广告霸主——分众传媒,两个巨头之间的优势互补将使新浪加速成长为一个强势的新媒体大亨。

在互联网时代,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日趋差异化、多元化和个性化,导致了新兴媒体也出现了差异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媒体多元化使得信息分流严重,跨媒体的整合传播成为发展的必然。

整合传播的定义

传播译自英语Communication,源自拉丁语Communis(community),直译为人类传递或交流消息、观点、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

整合传播是指运用多种媒体手段传播同一个新闻事件的传播方式,延伸来说,围绕一个企业公关事件运用常规媒体传播手段以及非常规媒体传播手段的传播方式都称为整合传播。例如,围绕一项公关策划活动,除了运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常规媒体传播手段,还运用手机、会议、沙龙等非常规媒体传播手段。这就是现代的整合传播概念。

其中的两个关键因素就是多种多样的媒体传播方式与对这些方式的整合,满足这两点才能称为整合传播。整合传播的三驾马车

纵观大众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从印刷媒体时代到电子媒体时代再到如今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媒体时代,传播技术一直推动着传播形态的变化。正如美国传播学家丹契斯·麦奎尔认为:“真正的‘传播革命’所要求的,不只是讯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或者受众注意力在不同媒介之间分布上的变迁,其最直接的驱动力,一如既往,是技术。”因此技术是整合传播这种新型媒体传播形态产生的第一驱动力。但同时,技术只是一个支持力,为整合传播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究竟什么驱动了整合传播的产生?还要从受众消费需求、新闻传播机构、市场商家等方面去寻求答案。

当今社会正经历着一场信息技术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信息技术就像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一样重要,它带动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信息、资讯、娱乐等媒体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只有通过整合传播,才能满足受众的信息消费需求,因此驱动整合传播的第一架马车是传媒受众的信息宿求。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媒体的传播手段、传播规律、传播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受众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信息接收方式,而是想更方便、更快捷、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地自主地享受各种信息服务。同时,受众也希望参与到内容的制作、信息的传播等信息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显然,任何一个独立的、孤立的媒体都无法满足受众这些内在的需求。因此,时代呼唤媒体间的整合传播。

随着受众对于信息宿求的改变,新闻传播机构要满足受众的需求,必须不断自我改变,与其他媒体融合,充分借鉴与运用其他媒体的传播方式与手段,因此驱动整合传播的第二架马车是新闻传播机构的需要。例如,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借鉴新媒体的互动特性,而不再是依循原始的电视传播规律。许多电视娱乐节目通过手机媒体现场连线的方式与观众互动;一些现场访谈节目通过网络媒体与网友互动;而朝闻天下与第一时间等读报节目整合了传统纸媒的内容,形成与报纸的互动。同时,网络媒体等新媒体也在整合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例如视频类网站将广播节目、电视节目搬上了互联网,通过点击收听、收看;2008年奥运会时,手机媒体也实现通过终端收看奥运赛事。

伴随着受众改变的还有商家与企业的策划宣传,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获得更加广泛的关注,仅仅依靠单一媒体的传播效果是做不到的,只有利用多种媒体传播手段进行传播,才能增强信息的分量,吸引更多的眼球。因此驱动整合传播的第三架马车就是市场驱动。通过整合传播,不仅能为客户提供丰富的媒体形式,更能为客户提供灵活多变的组合投放方式,使媒体的产品和服务更加高效和人性化,最终实现1+1大于2的整合效应。

整合传播时代到来

以互联网的兴起为标志,在此之前的媒体传播时代称为传统媒体时代或单媒体时代,其标志是各个媒体根据其自身的传播规律、读者接受方式等进行传播,彼此间相互独立。

同时,这期间也已经存在整合传播的早期雏形,例如,国庆35周年,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种媒体都在传播同一个新闻事件,不过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各个媒体之间还是彼此独立的,但从某种意义上却又反映了早期媒体整合传播的宿求。

在互联网兴起之后的媒体传播时代称为新媒体时代或多媒体时代,其标志是各个媒体在传播中既有分工又有融合,媒体间相互不再彼此独立。这反映在几个方面:

手段的融合——新媒体善用的是互动手段,而现在的传统媒体正在越来越多的借鉴新媒体的互动手段,例如交通广播电台在广播节目中已经融合了新媒体的短信方式进行互动;电视台的节目也融合了新媒体的网络方式进行互动。网络媒体同时也在融合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例如视频网站、网络电台等。

效果的融合——针对同一事件,所有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都在同时报道,报道的效果逐渐呈现出融合的趋势。例如,“两会”报道。中文国际频道牵头,与《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央视国际、人民网、国际在线、种新网及新浪网强强联手,形成电视、广播、纸媒体、通讯社、网络媒体优势对接的超强组合。中文国际频道与合作伙伴共享选题和稿件,协调发稿步骤,以形成互相呼应的舆论场。央视国际网、人民网、国际在线和中国新闻网大量采用CCTV-4“两会”报道的新闻和《中国焦点2007》的视频及文字,形成二度传播的声势。最终使得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这一事件的报道效果上是一致的。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竞争不仅仅是在各自传播的内容差异性上寻求突破,更主要的是将内容生产放置在多媒体渠道中,进行内容和渠道的有效整合,通过整合信息的传播方式提升受众体验、满足受众在新媒体时代的多元化信息消费需求与习惯。整合传播的时代已经到来。

整合传播时代网络媒体的发展

网络媒体具有诸多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与特点,包括海量信息、时效优势、打破地域、互动^生强、多媒体化等,这些都是网络媒体的突出优势。同时,网络媒体也存在一些劣势,包括缺乏权威性、缺乏影响力等。那么在整合传播时代,网络媒体必须扬长避短,依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整合运用各种媒体变现形式,实现新时期的战略发展。

报网互动。任何一个媒体由于一些自身特性所决定,都会有优缺点,需要与不同媒体合作才能取得最优的传播效果。网络作为新一代崛起的媒体,传播力已越来越被国家、社会及媒体关注。报网互动不仅提升了网媒的权威性,同时也拓展了纸媒的传播渠道,塑造立体的传播模式,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赢。美国网上最大的报纸品牌《纽约时报》已经拥有1600万注册用户,《纽约时报》网络版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彰显活力,除了150余年创立的品牌影响力外,该报管理者的网络运营思路和网络版自身的特色也是网站取得骄人成绩的重要原因。

网网互动。在整合传播时代,不仅要实现与传统纸媒的互动,同样也要注重与其他网络媒体的互动,例如新浪、搜狐等综合类门户网站。现在网络媒体之间已经越来越重视彼此的互动,以合作媒体等形式出现的网网互动已经越来越多,成为大势所趋。通过网网互动,可以相比提升网站自身的影响力。

多媒体互动。既然在多媒体传播时代,网络媒体拥有互动性强与多媒体化的优势,就要充分利用,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PLASH等手段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与传统媒体形成差异化,多样化的报道形式可以避免受众的审美疲劳,同时,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信息获取需求。

新闻媒体传播关系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马克思、恩格思、列宁、毛泽东等革命领袖的有关论述,以及1982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这些无不说明:我们强调网络新闻传播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元素之一——“双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题中应有之义。

一、新时期“双为”面临的新挑战

近35年来,我党党员队伍力量壮大,经济实力、财力大大提高,科技手段大大丰富;但新时期也给我们谈“双为”提出了主观努力和客观环境方面的新挑战。有些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对共产党与人民群众间的鱼水关系缺乏切身感受,片面强调“专家治国”,把百姓单纯视为管理学上的对象。有些干部对普通人民缺乏感情,更缺乏处埋基层复杂事务的能力。隐者,如前几年“效率”与“公平”孰重孰轻的争议;显者,如近年来,规模可观的上访人群经常出现,时有耳闻的群体事件多地发生……其部分原因都在于此。“双为”的主观努力确实不够。再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各类生产要素纷纷打破单位、地域、城乡、所有制的界限,在竞争,在流动,在分化,这既增添了社会活力,又加剧了人民内部矛盾。面对多样、多元、多变的利益格局,“双为”的客观环境确实不容乐观。

当今社会,市场、科技、传媒三者互动。传媒应在主观努力和客观环境方面更加有效助力“双为”。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集团化、产业化浪潮中,一方面提高了效率,壮大了实力,另一方面也因强调经济效益而存在高端化、城市化、富人化的现象,基层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及其他弱势群体被边缘化了。几乎与传统媒体集团化、产业化同步,新兴媒体——网络蜂起。“现在,我国互联网网民将近6亿人,手机网民有4.6亿人,其中微博用户达3亿人。”这些八中,多数是基层群众,即所谓“草根网民”。这些人传播的信息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有利于媒体坚持“双为”方向的。

二、从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看

较之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网络新闻传播的容量更大、速度更快、内容更新、形式更活、覆盖面更广、针对性更强。正因为“容量更大”,网络新闻传播就不可能只顾及高端、城市、富人,而必然要顾及低端(基层)、乡村、穷人(弱势群体)。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之一决定了它为当今社会大多数人服务。具体到今日中国而言,即“双为”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网络新闻传播在媒体与受众之间建立起了民主、平等、共享的关系。这也是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之一。一方面有这种“关系”存在,另一方面党和政府在推动有关机构和人员发挥这种“关系”的积极作用,所谓“走网上群众路线”,让传统的群众工作方法从“面对面”(相关人员当向交谈)转向“键对键”(相关人员用键盘在网上交流)。我们所说的“双为”随之出现了新气象:

——过去无效的,现在有效。如:我国网民和在国外华人用网络反击西方某些媒体对西藏拉萨“3·14”事件的歪曲报道。

——过去不合时宜的,现在势在必行,如:“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网上信息公开带给人们的思考。

——过去不可逾越的,现在自然突破。如:赵振晌、孙志刚案件促成有关新旧法规的立废……

重提这些例证,也许能进一步从整体上回答我们所说的“网络新闻传播须‘双为’必要且可能”。

三、从网络新闻传播的隐忧看

在我国近6亿网民中,有相当一部分网络化生存、网络化生活成为常态。其中一些志趣相投、利益相关者不分地区和行业,更不分岗位和家庭,在网上组成一个个带有一定标识的社会群体(即网上说的“群”“圈子”),随时随地联系互动,讨论现实问题,评划中外社会,影响公共事务,干预突发事件,重塑媒体格局,改变舆论生态。在博窖、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蜂起的今天,谁还能否认网络已成为兼具信息发布功能、舆论传播功能、社会动员功能的聚合器呢?谁还能否认网络新闻传播在挑战现行社会管理模式、冲击现实社会秩序方面大有隐忧甚至会带来舆论引导危机、信息安全危机呢?即便仅论应对“隐忧”,即仅探时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如何把其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把其消极作用限制到最小,答案之一也是讲“双为”方向。不强调这一点,网络新闻传播就难免仅重视为网上的“群”棚“圈”服务,而漠视为包括这一“社会群体”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

新闻媒体传播关系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新媒体已经成为社会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但一些网络新闻会出现虚假现象,为保证网络新闻的积极能量,我们需要在网络新闻的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鉴于此,本文对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正能量传播范式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正能量传播

引言

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决定了网络新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新闻在积极能量传递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媒体人需要认识到在网络新闻中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性,有效促进积极能量的传播,进而促进我们社会精神的进步文明。

一、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正能量传播的优势

1.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播符号学研究者约翰·费斯克提出:意义可以在传播中得到建构。新媒体时代的正能量网络新闻报道的意义,在于通过传达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性评判,实现旗帜鲜明地引导正面的价值取向。结合当前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环境,媒体行业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各类正能量网络新闻,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显著作用。2018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调查实验室主办、微博智库承办的“微聚正能量·新媒体正能量传播”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呼吁新闻媒体行业,新媒体时代要以“新”的角度去传播正能量,还要主动以“变”的精神应对正能量传播,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同时还要从“细”的角度,提升网络管理水平。当前,媒体行业充分运用新媒体媒介,借助新媒体将正能量进行有效传播。例如,《央视新闻》借助抖音短视频平台,已发布多部视频作品,其粉丝数量有数百万人,获赞数量也达到1000多万,其中正能量新闻占绝大多数。许多主流媒体都进驻了当前较受人们欢迎的新媒体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积极引导舆论,为用户建立了人们需求的美好网络环境。

1.2突破正能量传播格局和时空限制

现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取得的进步非常可观,而各类新媒体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在此环境下,利用该平台传播网络新闻正能量也变得更为快速与便捷。微信、微博、QQ、网络论坛、各类短视频平台等都成为网络新闻正能量传播的阵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用户可以通过多元化新媒体媒介迅速阅读并传播信息,可以较好地满足不同受众的诉求。而于新闻而言,其重复性、综合性及移动性的特点,使得受众可以更好地依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新闻信息。在新媒体时代,广大网民成为新闻生产的主体,这一环境中的网络新闻正能量传播,真正体现了多元化与个性化的特征。网民不仅是正能量网络新闻的接受者,同时也是正能量网络新闻的传播者,使网络新闻正能量传播的格局得到深化拓展。与此同时,新媒体还使得网络新闻正能量传播的时空不再受到限制,网民可以通过多元化新媒体媒介,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发布及传播正能量新闻,促使正能量新闻传播更为全面化、动态化,真正实现传播渠道和方式多元化。

二、网络新闻正能量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2.1存在假性新聞

新闻出版的基本要求是,必须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但目前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新闻更新速度非常快。每天要查阅大量的新闻资料,稍微疏忽,缺乏理论依据,缺乏真实性的新闻就会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这导致网络新闻可以不被公众认可,使人们的情感信心严重受损,久而久之,会导致群众对公共网络新闻产生极大的排斥心理,不再相信真理、善、美。

2.2在传播正能量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负能量

积极能源新闻将受到公众的肯定和给予一定的赞扬,但也有很多负面的声音,因为少数网络新闻机构在积极能源新闻报道中出现过多和负面的评论,这是不健康和不积极的网络环境。

三、网络新闻传播正能量的有效途径探讨

3.1坚持正确、真实的传播原则

为博取眼球,提高点击率,不少网络新闻沦为“标题党”,以夸张的标题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其内容却充满了大量无营养或虚假,甚至负面信息价值。对于这些内容,受众一开始可能会感兴趣,他们对这些网站的内容失去了信心,并减少了注意力。因此,各种平台在传播网络新闻时,首先必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以这一价值为新闻观点、内容审查标准,以社会诚信为优先目的为了避免负面信息的出现。其次,要遵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尽可能在报道中还原真实性,杜绝虚假新闻,提高网络新闻在受众中的公信力,减少虚假新闻的负面影响。

3.2精选报道题材以突出传播效果

网络媒体需要将传媒的道德性放在首位,以公共利益为标准,使其网站通过公众流动,在社会上产生积极的影响。每个网站都能充分挖掘先进典型,定期设置正面报道,使报道内容符合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为了满足网络日益重要的价值,各类网站必须关注选定主题,关注热点事件,尽可能键入当地资源,突出地方属性,加强当地网民对这个消息的由衷感受,引起共鸣。

3.3应完善传播正能量的监督引导机制

为了确保网络新闻传播正能量,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在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督管理的同时,监督网络媒体本身,即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监督,对网络不良信息进行清除,同时提高网络新闻发布的门槛,制定相应的监控政策和奖惩政策。加强对网络新闻审计,正确引导舆论,对网络暴力、网络偏差现象给予相应处罚,促使网络新闻在健康的传播环境中传递正能量的信息。

结束语

网络新闻是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形成的新型新闻传播形式,也是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新闻传播形式一旦出现,即迅速针对广大受众的视野,对舆论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了网络平台,新闻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到世界各端,只要有网络覆盖,人们就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访问各种新闻,了解各地发生的热点事件,并同时产生相应的反馈、舆论信息。随着网络平台的使用,新闻传播越来越高效、便捷,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王秀英.网络新闻正能量传播探讨[J].电视指南,2018(10):254+266.

[2]潘严.对网络“正能量假新闻”负面社会效应的思考[J].科技传播,2018,10(05):117-118.

[3]邱洋.网络新闻正能量传播失范研究[D].郑州大学,2017.

[4]刘新.浅析网络新闻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性[J].西部广播电视,2017(12):60.

[5]谷玉.新媒体时代我国网络新闻的正能量传播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7.

新闻媒体传播关系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针对网络新闻宣传管理方面的缺失,分析了网络新闻宣传面临的新闻来源途径、采编队伍素质、法规体制、环境保障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分析提出了网络新闻宣传管理要在资源整合、出台法律法规、加强队伍建设、舆论引导、加大投入等方面采取相应的途径和对篡。

关键词:网络新闻 新闻宣传 网络管理 对策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网络新闻则是指各种机构和个人在互联网上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功能对最新发生、发现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相比,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其传播方便、快捷、互动、无限的特点。拓展了人们获取信息、相互交流、认识世界的手段和视野。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是新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和载体,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宣传的生命,网络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网络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网络新闻宣传与管理方面存在的某些缺失,会给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带来很多消极影响。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努力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使互联网站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要加强重点网站建设,搞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建立正确的网络新闻舆论宣传导向和管理好网络新闻是摆在各级党委和媒体之间现实而又迫在眉睫的问题。

网络新闻宣传管理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工作和重点新闻宣传网站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中央及地方新闻宣传网站的发展建设加快,新闻信息量大量增多,内容更加丰富,新闻的时效性和言论的引导性加强,形成了大批有特色的栏目和交互频道,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轨道,创造并积累了办好新闻宣传网站和开展网上新闻宣传的有益经验,为广大受众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需求内容。新华网、人民网、大河网、红网等中央和地方的重点新闻宣传网站已经成为国内广大群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来源,成为国外人士了解中国和地方的有效渠道和窗口。

中央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和宣传主管部门把互联网作为政治思想工作的新阵地和对外宣传的新渠道,对互联网新闻宣传和事业建设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与时俱进,加大支持力度。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加强网络管理,监督规范网络行为,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规定》等一批法律法规,将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工作纳人法制化轨道,进行依法建设和依法管理。“文明上网、文明办网、大兴网络文明之风”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各个行业有很好的反响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些都为我国互联网新闻宣传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从而大大推动了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和互联网事业的发展。

网络新闻宣传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互联网为新闻宣传提供了十分广阔的舞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普及率达到22.6%,网民规模较2007年增长8800万,年增长率为41.9%。随着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媒体越来越关注。但网络媒体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相应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值得关注。

新闻来源途径广泛干扰新闻传播秩序。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的特征,这为假新闻、有害信息的传播带来可乘之机。由于一些人群的价值观念的缺失,为吸引受众,不惜编造、杜撰一些虚假信息。给社会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如“5·12\"汶川地震,给人民群众和国家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然而。就在这个举国上下抗震救灾的时候,一些人却在网上借机故意制作、散播谣言,甚至借赈灾之名进行诈骗,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的恐慌,也给慈善人士群体带来无辜的心理伤害。

通过分析网络新闻所呈现的样本发现,网络新闻来源的途径大致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网友直接来稿,二是其他网络媒体来稿,三是个人博客或论坛言论,四是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新闻媒体来稿。除传统媒体来稿真实性程度较高外,网友、网络媒体来稿新闻的可靠性、真实性都值得质疑和过滤的,需要“把关人”来认真审核、调查和落实新闻事件的真与假。网络新闻来源途径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正常的新闻传播途径和秩序。假新闻、垃圾新闻的充斥现象不时发生,很容易造成社会舆论的分散。这些既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和公民的个人利益。

网络新闻工作者采编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网络新闻传播仍处于拷贝借鉴阶段。在网络媒体中做采编工作的人员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记者,缺乏专业新闻知识,不时造成了目前网络新闻质量差、没有深度的局面。网络新闻采编工作者有时对新闻选材随意性较大,缺乏政策性和原则性;有时拟制和编辑的新闻标题和新闻内容严重不符,纯粹是为了吸引网民受众的眼球。不时有违反新闻职业道德,为提高新闻的点击率和产生轰动效应不惜制造假新闻,搞“有偿新闻”和甘当“网络推手”现象的发生。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形象,败坏了新闻工作者的声誉。

网络新闻法规和体制亟待规范和完善。互联网发展十分迅速,有关互联网的法律和法规虽有多部出台,但这些明显滞后于互联网的发展步伐和速度,目前网络新闻方面还存在宣传和管理法规不健全,法规层次低,严重制约了网络新闻的管理,解决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时往往需要援引其他法律法规。网络新闻的宣传管理体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报纸、广播、电视和期刊等传统新闻媒体有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具体负责指导和管理,而网络新闻的管理目前还存在有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和现象,有的地方在党委宣传部门设立专一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建立网络管理机构和网络宣传机构;有的则是建立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作为议事协调机构。来加强网络新闻的宣传与管理;有的则是通过网络文化协会以行业自律形式引导大家健康有序发展:有的则是设立网络新闻宣传管理办公室。这种多样化的体制,不利于协调和统一。会给宣传管理带来诸多不便,达不到宣传管理的理想效果。

网络新闻管理的环境保障存在薄弱环节。由于上网场所、网络带宽、上网费用等客观因素限制,网络媒体获取新闻的代价高于其他媒体,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忽视了受众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培养的接受方式的惯性,大多数网站的新闻报道页面编排单调、呆板。既缺乏报纸的人性化设计,又不如电视主持人娓娓道来显得亲切直观,这样必然缺少新闻吸引力,使网络新闻宣传的实效欠缺。对网络建设的投入,如软件和硬件设施等方面仍然资金缺乏,面临着窘境。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省份的新闻网站面临的来自资金紧缺方面的

困扰,严重制约着他们的日常运营,甚至影响着他们的生存和发展。

加强网络新闻宣传的管理途径与对策

网络新闻是党的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重点或权威新闻网站是我们党宣传思想工作新的平台,在信息化社会日益发达的今天,担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任。因此,切实加强网络新闻管理,建立正确的网络新闻宣传导向迫在眉睫,十分重要。

加强资源整合。做大做强主流网媒。主流新闻网站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发挥着示范、标杆的效应。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对正确引导舆论发挥着积极引导、辨明事实真相等重要作用。网络新闻媒体要不断创新机制、做大做强,要用活品牌资源、政府资源、社会资源,超越单一的新闻内容提供模式,跨领域资源整合。要重点支持重点报业集团推进报网融合。大力扶持重点、主流新闻网站建设,特别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省级重点新闻网站,通过重点、主流新闻网站的发展壮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的发生,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宣传和先进文化传播的强势。

立法出台举措,规范管理传播秩序。管理、规范是互联网新闻宣传发展的前提。2000年以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规章,使互联网新闻发布得到了进一步规范,既有力地引导了舆论,又满足了人民大众要求及时、迅速、全面、准确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网络新闻稿件真实性,并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杜绝各种违禁和违规稿件的出现。调研立法出台新的网络新闻管理法规,较为具体地从各方面规范互联网新闻管理工作。规范网络新闻归口管理部门和机制,建立自上而下的统一的宣传管理机构,净化网络传播环境。加强网络新闻管理,坚持开展网站违规登载新闻现象的清理整顿,对违规网站责令整改和行政处罚。采取网站媒体的“内容管理”、“网评制度”等多种评价方法来控制新闻质量,试行网络新闻进入退出制度,对网络新闻进行管理评价,提高网络信息的汇编质量。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业务能力。加强队伍建设,引进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激发编辑的创新意识,培养政治强、纪律严、业务精、作风正的网络新闻宣传队伍,提高网络媒体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加大网络新闻从业人员队伍的新闻业务、新闻知识、新闻职业道德修养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的教育培养和培训力度,充实专业知识和提升新闻业务能力,试行网络新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升准入门槛,加强职业道德内涵。增强对网络“信息源”的把关意识,对网络信息源从多个角度、渠道进行证实和调查,确保新闻真实性;对电子邮件、博客、论坛等网络信息,在尽量进行补充采访的同时,建立通讯员自我约束机制,包括向他们声明。一旦发现其发布假信息,采取封杀措施等。《学会运用网络新闻传播规律。利用音视频、图片、文字、动漫等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吸引网民,增强网络新闻的服务性、网上正面宣传的权威性,在传播先进文化,引导国内舆论,展示中国形象中的功能、效用和潜力。

建立网评队伍。营造舆论引导强势。针对网络信息纷繁芜杂,网上舆论争夺激烈的情况,网络新闻宣传管理机构应考虑建立网络新闻评论工作管理制度,加强网络舆情的研判和网络评论的技巧业务培训,通过参与到论坛、贴吧和各网站,与错误言论进行正面交锋,对敏感问题和疑惑问题“改堵为疏”。利用网络新闻中报道的重要事件、典型事件和重要活动,在网上主动开展正确引导,开展专题网络新闻宣传报道,对典型人物进行评论,形成网上宣传强势,增强网上的正面声音。出台网络新闻评论员具体政策,对网络评论员的素质要求、工作内容、激励方式等进行规范约束;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对网络评论员的培训和奖励,调动网络新闻评论队伍的积极性。建立网络新闻义务监督员队伍。监督互联网站的登载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表明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新闻报道权威、客观、公正和及时的网络媒体形象。

加大投入力度,创新网媒发展机制。互联网已成为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媒体,同时,也成为人们了解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网络新闻媒体必须加大投入力度,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对于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解除工作人员后顾之忧。配备完善、功能强大的设备,提高网络媒体的传播能力。另一方面,新闻网站要发展,必须学会自己挣钱,学会经营、管理,必须市场化、产业化。网站要靠经营运作赢来发展之源,不能光做“烧钱的机器”。要创新经营管理机制,探索适合网络自身发展规律的经营管理方式,用资本运作带动市场经营,为网站发展积累资本,进一步做大做强网站资源,为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按照高标准建设要求,扩大覆盖面,提高影响力,成为功能强大的网上正面新闻舆论中心、可持续发展的高科技新闻传媒、传播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对外宣传的新渠道,有条件的还可以争取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网络媒体集团,真正发挥网络媒体的功能和强效。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下一篇:合法权益法律保护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