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战略分析选择论文范文

2024-07-26

汽车工业战略分析选择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当前时代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都愈发成熟,现代汽车故障维修质量也得到了提升。汽车电控技术发展不仅改变了我国原本现代汽车在维修管理时的效率,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人工成本。当下,汽车电控技术也是现代汽车发展中的重中之重,需要充分地利用现代科技,提高汽车在检修时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汽车电控技术 现代汽车 维修策略

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近几年我国汽车行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汽车发展的方向则向着智能化高科技方向发展。汽车电控技术是现代汽车新技术的一种核心技术,为现代汽车维修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同时也满足汽车维修时的相关需求,保障了人们的出行安全。现代汽车维修策略与传统维修策略不同,更加重视的是维修设备以及维修策略,并不是维修的工艺。

1 汽车电控技术主要内容与发展趋势

1.1 汽车电控技术主要内容

在汽车电控技术中,其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不同的系统,分别是发动机系统、控制系统。其中发动机系统包括了自检功能、车速控制以及点火控制等不同的内容。在传统的汽车中,发动机系统其关系到了汽车的整体使用效果,通过电控技术进行燃油喷射需要完善发动机在使用时的性能,减少由于汽车尾气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控制系统则包括了变速控制系统、驱动与稳定性控制、转向控制系统等。其中,变速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能源损耗,及时地将其内容写入到换挡功能中,使得调档次数不断减少,这降低了汽车在使用时的能耗。驱动与稳定性的控制,主要考虑到的则是由于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个问题,无法完全避免雨天、雪天这种自然天气。在这种自然天气下,想要确保汽车的稳定性,需要考虑到如何提高汽车的使用效果。例如,在平滑的道路上也有可能会遇到甩尾的情况,驱动与稳定性的控制就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防止汽车打滑或者与周围的、前方、后方的汽车出现交通事故。转向控制系统则能够提高汽车在转向时的性能。总而言之,汽车的电控技术,其确保汽车在使用时的安全性、稳定性更高,切实地保证其使用质量得到改善。

1.2 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想要让汽车电控技术的使用效果得到提升,应明确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现阶段汽车电控技术的使用状态进行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逐步向着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以及零件模块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当下的汽车的动力系统是由发动机系统与变速系统综合逐步形成、制动控制系统是由牵引系统与驱动系统综合形成。

由此可见,汽车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其整体呈现的是一种集成化的趋势,形成了一体化的系统,也提高了汽车在使用时的最佳使用性能。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向前发展,汽车电控技术也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其引入了智能化与网络化技术,很多汽车都已经加入了自适应系统、全球定位,能够随时随地获得天气状况、交通状况等,为驾驶员提供最佳的驾驶路线。通过对当前的网络技术进行分析,发现代汽车研发时其研发的方向是什么,其中包括了汽车中的电子网络以及数据通信、电控技术。由于市场中在不断增加汽车设备使用时的品种,汽车零件的模块化也降低了汽车维修的成本,对汽车的生产、使用、维护管理均有了更多的要求。而汽车电控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则直接决定了汽车维修发展时的整体方向。电控技术的智能化与网络化出现,促使汽车维修对象更加电子化,其所依靠的不再是传统的判断经验,或者是依靠将汽车中所有的零部件进行拆除,找到故障进行维修。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其能够通过电子信息设备找到汽车中存在的损坏部位,减少通过大量的拆除提高汽车维修的准确性。在当前现代化设备的飞速发展,维修变得更加便利,也要求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得到提升。明确在汽车越来越普及的当下,汽车行业的科技含量增加的情况下,要求汽车维修行业的科学技术含量也要一点一点的增长,才能满足这一阶段汽车故障种类的增加。选择更加先进的设备,比如说常见的有扫描仪、示波器等对汽车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修复,改变传统修理工具无法满足现代汽车维修这一问题,让智能化的、现代化的设备能够广泛能应用在维修行业,并且提高所有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能够更好地掌握各类不同的维修设备。要求在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基础之上,提高汽车维修的整体质量。

2 汽车电控技术发展中现代汽车的维修策略

2.1 提高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创新汽车诊断

随着电控技术的飞速向前发展,近几年我國汽车的机构愈发地走向技术化以及复杂化。汽车维修过程中,对维修设备的要求同样越来越高,传统的汽车维修方法在当下无法被应用,其应用效果难以得到提升。为此,智能化与自动化维修设备成为汽车维修过程中主要选择的维修方式,既可以提高现代汽车维修的效率,同时也要求所有负责维修的技术人员,其自身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汽车维修企业要对维修人员的技能素质进行培养,切实提高所有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除了常见的通过各种不同的技能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之外,汽车维修企业可以定期在企业内部或者是与行业中的其他企业开展交流会、培训活动,既可以提高维修人员的维修观念,同时也能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让维修人员了解到在面对不同车型进行维修时,维修的方式、方法有哪些改变,为客户提供更能够满意的服务。同时要求所有的汽车维修企业要定期考察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如果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则需要及时的与其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确保所有的汽车维修人员其自身的专业技都能够满足汽车维修的需求,选择奖惩模式增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特别是在现代汽车技术中,其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整体的结构更为复杂,汽车维修行业所面对的各式各样不同的故障种类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汽车检修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汽车在维护管理时的要求。为此,需要创新汽车的诊断以及使用效果,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提高汽车故障的检查质量,满足汽车维修时对智能化与科学化的需求,有效地避免在传统汽车维修过程中需要通过拆解汽车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2.2 注重维修数据的检索与应用,充分使用计算机技术

近几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在应用网络技术提高自身的发展速度,而汽车行业也同样如此。汽车行业中拥有各式各样不同的全新品牌、装备以及功能,促使汽车在使用时更加的便利,更能满足人们在日常出行时的需求,而控制系统技术在使用时其技术水平也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作为汽车维修人员无法随时随地更新的汽修知识,并且将其全都记录在大脑中,应明确汽车维修人员在实际学习时,其学习能力、记忆力有限,要求汽车维修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类不同的现代化专业技术,并且解决传统维修技术中的缺陷。现阶段汽车维修行业已经开发出了汽车维修专业的互联网平台,利用该互联网平台能够实现维修信息的整理与管理,在网上随时随地的查询相关故障资料以及功能,同时提高信息技术的整体使用效果。不仅如此,网络也同样可以开展维修培训,帮助维修管理人员随时随地购买有关汽车维修的相关资料,开展更多的服务功能。在现阶段的汽车维修过程中也越发的依赖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对所有汽车维修数据的实时检索和应用,这成为了现代汽车维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所有维修管理人员在日常维修过程使用的一种方式,更成为了现代汽车维修环节中最必要的一个环节。要求所有的维护管理人员做到随时随地掌握全新的知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和学习,基于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开展现代汽车维修策略创新。

2.3 科学应用汽车诊断仪器设备

应明确汽车电控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汽车在维修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方式,这是由于在现代汽车维修过程中依赖汽车诊断以及设备,比如说常见的汽车示波器、解码器、四轮定位仪器、动平衡仪器等故障,这故障诊断设备先进的现代化汽车故障诊断设备。将传统的维修理念逐步转化成为现代的、科学的维修理念,使得汽车维修从一门维修手艺如逐步变成了维修的技术。现代化的汽车故障诊断设备是集合了电子检测技术以及信息检测技术为一体的高技术产品,能够精准的对汽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掌握,要求技术人员除了掌握相关的方法外,还需要不断学习计算机技术与外语,更加充分的掌握与汽车维修有关的工作原理,科学地发挥出各项设备的檢测性能。

综上所述,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几年汽车的发展趋势也愈发的高科技。汽车维修行业则在这一阶段面对着非常大的挑战,如果仍旧使用传统的维修理念以及维修方式,难以满足现代汽车的发展趋势,更无法切实地与汽车维修观念相融合。为此,要求汽车维护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掌握各类不同的先进检测设备,切实的提高汽车维修时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华翔,戴鑫鸿.基于汽车电控技术发展的现代汽车维修策略[J].南方农机,2019,50(07):100.

[2]田延俊.基于汽车电控技术发展的现代汽车维修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03):54.

汽车工业战略分析选择论文范文第2篇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小企业都占各个国家企业法人总数的绝大比重,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整个GDP的一半左右。就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从公开发表的统计数据中可知,我国小企业占工业企业法人总数的近95%,其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GDP的近50%。可以看出,小企业在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何谓小企业?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是什么?2000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新近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小企业即“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这里所谓的“不对外筹集资金”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和债券”,这里所谓的“经营规模较小”则采用了原国家经贸委等于2003年2月制定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之规定。由上述可知,对小企业的定义,是从融资和经营规模两个角度进行质的规定。本文仅从融资的角度对小企业的融资财务战略的选择问题进行分析。

融资,即筹集企业所需的资本。因此,融资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提。据测算,融资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占全部经济发展的三分之二左右。按一般的分类方法,融资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其中,外源融资又包括负债融资(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贷和发行债券等)和股权融资。按小企业的规定,可供小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主要有:内源融资、负债融资(仅包括商业信用和银行信贷)、股权融资(包括合伙或股份合作制)。

由于上述几种可供小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各有利弊,因此,在研究小企业的融资财务发展战略时,需要结合小企业所处的各个生存发展阶段具体分析。

(一)小企业的初创阶段

小企业的初创发展阶段,亦即小企业的开办之时。此时,小企业可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创意,通过将这个比较好的创意转化为真正的生产经营活动,小企业将会获得较为可观的收益,甚至小企业可能发展成为中企业、大企业。然而此时,由于社会资本对小企业未来前景的认识不一,即认为小企业未来期望利润的概率分布是离散型的。这时,欲通过负债融资以支持小企业的设立是不现实的。初创阶段,小企业融资财务战略的唯一选择是股权融资,通过合伙制或股份合作制,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资本,以支撑小企业的设立,为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搭建一个资金平台。

(二)小企业的成长阶段

小企业成长阶段的特征表现为,小企业的产品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在相同或类似产品的市场份额中,小企业占有一席之地,且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此时,在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资金的支持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些资金,主要用来继续扩大再生产,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挤占更大范围的市场,击败市场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小企业此时还会有较大的广告需求,通过大规模的广告支出,激发社会对小企业产品的潜在需要。这两种需求,都是与大规模的资金支持密不可分的。因此,小企业此时融资财务战略应选择负债融资,一方面,小企业尽量争取供应商的信用,同时给予购货方较为严格的付款条件。因为此时小企业正处于生命周期的旺盛阶段,许多企业都愿意与小企业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小企业若能充分利用商业信用,则等于节约了一大笔资金。但应该注意的是,小企业使用商业信用不是无节制的,商业信用过高,必然导致较高的财务风险,财务体系是非常脆弱的,经不起外部环境异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小企业还可以通过和商业银行谈判,寻求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商业银行此时也乐于将资金注入蒸蒸日上的小企业,小企业在导入银行信贷资金的过程中,务使银行信贷资金的边际成本等于其边际收益,合理测定银行信贷资金的最佳融入点。

(三)小企业的成熟阶段

成熟阶段的特征表现为,小企业的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已经饱和,小企业已经没有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可能。此时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处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那一点,任何扩大生产经营的行为都会导致边际利润下降为负数,小企业不再对资金支持有较大规模的需求,准备退出该领域是小企业的未来战略选择。此时,小企业的融资财务战略选择是内源融资,通过折旧和未分配利润等方式,逐步收回小企业的投资,为小企业在其他领域的投资准备资金。

(四)小企业的衰退阶段

汽车工业战略分析选择论文范文第3篇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集系统化、战略化和人本化理念为一体的现代管理模式。它集体制、机制、方法于一体, 是以全员、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为核心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和策略工具, 具有全面控制和约束力。它通过责任中心的划分、目标任务的分解、分阶段资金收支和财务状况的预测等手段, 合理分配单位的人、财、物等资源, 并与相应的绩效管理配合, 来协助单位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的同时, 达到控制费用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

本文拟运用SWOT分析法来分析农业科研机构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 最后通过优势因素, 克服弱点因素, 利用机会因素, 化解威胁因素, 探索出适合农业科研机构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战略。

1 SWOT的概念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 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在企业发展中广泛应用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 (St r en g t h) 、竞争劣势 (We a k-n e ss) 、机会 (Opportunity) 、威胁 (Threat) , 前两个要素是主观的、可以控制的, 后两个要素是客观背景, 无法控制的。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 值得发扬的因素, 以及对自己不利的, 要避开的东西, 发现存在的问题, 找到解决办法, 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2 农业科研机构全面预算管理的SWOT分析

2.1 优势因素分析 (Stren gths)

1) 体制优势。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首先作为一个事业单位, 其会计核算遵从的是一般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其次由于其既是农业事业单位又属于科学事业单位, 其财务会计核算也就兼具农业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特点。这为农业科研机构全面预算管理建设提供了体制、制度保证。2) 人力资源优势。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科研队伍的建设, 这为农业科研机构全面预算管理建设在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维护、规范标预算准等方面提供了保证。3) 基础优势。尽管我国农业科研机构预算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 其预算管理的架构比较健全, 传统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体制性的矛盾不很突出, 为全面预算管理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2.2 劣势因素分析 (W e a k ne sse s)

1) 预算管理理念落后;这是普遍存在于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当中的一个状况, 一方面单位领导对预算管理不重视;另一方面, 科研事业单位成本意识普遍淡薄, 管理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阻碍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2) 预算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目前, 农业科研机构虽然也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 但基本上都是由财务部门担当这个角色, 没有专门设置编制机构和预算监督协调等机构。预算管理还基本流于形式。3) 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在绝大多数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中, 只对财政拨款部分资金编制的细致, 而对横向收入这块资金没有进行细致的测算, 缺乏应有的科学性, 造成与事业的发展不同步。4) 预算管理流程不完善:预算控制缺乏效益考评, 预算执行缺乏监督。即使分析也缺少科学的考核指标和分析方法, 很难发挥预算考核分析的作用。

2.3 机遇分析 (Opportunities)

1) 改革政策机遇: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全面深入地进行了机构体制的改革, 逐步建立起一套人员精干、运转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基础管理的首要工作内容, 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显。2) 开放借鉴机遇: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多年积累的成功的管理经验, 实行全预算管理是一单位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和有效办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全面充分地考虑预算在单位中发挥的作用,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就会在科研院所中得到广泛利用并发挥重要作用。

2.4 威胁分析 (T h r e a t s)

近年来, 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的投入逐年加大, 项目数量也在增加, 项目支持的渠道和方式也更加多样化。经费投入的增加, 一方面大大地改善了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基础条件, 另一方面, 也给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对科研经费大多数采用单一项目管理和核算模式, 这势必会产生经费来源多元化与管理核算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3 农业科研机构全面预算管理的战略选择

从以上SWOT分析看出, 农业科研机构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过程中,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优势和劣势并存, 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足。如何更好地发展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专业成为农业科研机构面临的重要战略问题。战略措施如下:

1) 更新预算管理理念, 强调预算管理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到实行预算管理是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和有效办法, 能优化财政资源配置, 强化事业单位管理。2) 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保证预算管理工作有序推进:以组织预算的实施, 领导协调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具体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和监督工作。3) 完善预算编制的机制方法, 提高预算科学性:要从编制方法和编制部门两方面做到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摒弃过去传统的增量预算法和单一的由财务部门制定预算的做法。切实扭转停留在表面的“零基预算”, 真正将零基预算贯彻到预算制定当中。4) 加强预算执行控制, 提高资金绩效性:实行预算执行信息化管理, 通过网络科技, 迅速反馈预算执行信息, 及时纠正执行偏差, 化解预算和财务风险, 保障预算顺利完成。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完善单位内控机制, 在目前对多数项目资金采取以拨代支的预算管理模式下, 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建立项目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机制尤为重要。效益评价应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审, 对项目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考核。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对资金的使用“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评价”, 实现其全程化预算管理。

摘要: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 分别从农业科研机构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外部威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科研机构,预算管理,SWOT,战略

参考文献

[1] 王红锋.浅析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管理观察, 2009.

[2] 谢海燕.浅析科研院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代商业.2007.

汽车工业战略分析选择论文范文第4篇

竞争情报一词的概念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国家, 这是竞争市场与高度集中的信息社会化的产物。医院竞争情报主要探讨的是竞争环境、对手以及策略的信息研究。竞争情报指的是有关竞争对手、竞争策略的信息研究, 这既是一种产品亦是一种过程。过程前后包括的搜集竞争对手的信息、策略情报等。

医院中的竞争情报内容涉及很广, 包含对医疗环境、医疗对象以及竞争对手、对方工作人员等诸多方面。医院的竞争情报符合着社会规范, 在搜集与研究过程中和往常的医院信息管理还有一定的差别。医院的竞争情报是医疗的信息化产物, 是一种新鲜的管理方法, 在医院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竞争情报是以情报作为研究对象的, 情报中的智能性, 使其成为当前情报研究的核心。图书院医院情报机构应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 及时发展情报服务, 为医院的决策与服务添砖加瓦, 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地位。

在20世纪60年代, 战略思想开始在商业领域范围内大规模的开展, 且战略思想还曾与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战略学科的两大重要思想。战略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点, 企业的发展与管理也在经营管理中发挥到了一个新阶段。很多企业的成功均在于战略方面, 这导致管理界将学术研究当作企业发展管理中的核心。

二、医院图书馆进行竞争情报服务的开展

(一) 竞争情报开展的优势。SWTO分析法是管理学领域常常提到的一个概念, 这个单词是由四个字母组成, 分别是机会、优势、劣势与威胁。医院图书馆作为医疗生存领域中的重要环节, 以SWTO方法能够结合性的分析医院图书馆的内外部的各种优势以及不足, 为医院竞争情报工作做出合理的分析。

医院图书馆中拥有着较为先进的设备与丰富的馆藏资源。当然, 忠实用户群体也是医院图书馆中的一大优势。医院图书馆在进行信息资源的建设中, 结合了数据库中的技术资源, 为竞争情报的整理与搜集提供了诸多便利。企业开展竞争情报的投入过大, 而医院情报部门完全可以就地取材, 节约成本, 高产出低收入, 性价比高。

医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是非常专业的工作人员, 他们拥有丰富的情报检索与搜集的经验。近年来医院范围内实施的创新性医院的建设为医院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性的人才, 医疗范围内的科研能力为医院情报学的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建议, 使得竞争的情报工作能够开展的更为专业。在网络媒体不断发展中, 竞争情报服务要想发展就必须借助网络的优势, 以多样化的手段建立网络信息库, 构建全面的竞争情报系统。当前医院图书馆中较为丰富的馆藏资源, 数字化的检索手段都是医院范围内的资源优势。

(二) 进行情报分析的不足之处。医学专业图书馆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工作, 对于图书馆的专业要求很高。图书馆员必须要掌握专业的学科知识、图书情报知识以及专业的外语知识。图书专业管理员大多缺乏医疗常识, 对于医学的信息掌握的并不充分。在医疗服务手段与服务内容的变革中, 医学馆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也面临着调整, 开展情报竞争服务必须要提高馆员的专业水平与工作素养。在长期传统的工作影响中, 图书馆的建设多数是将图书馆的保护为重点, 在图书的实用功能中打了一定的折扣。医院图书馆分为馆内的借阅、文献的复制以及各种重复的简单动作, 缺乏个性化。在电子信息化时代到来之际, 图书馆资料检索以信息单元为主, 提供了文献的加工。

(三) 展望。医院当前对科研管理以及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 而医院中的图书馆的用户群也在相应的变化中。图书馆应当以读者为需求中心, 为读者提供高质、多样化的服务。开展医院的竞争情报服务能够提升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 能够带动图书馆的业务升级, 使得图书馆的作用与地位在不断提升中。

医学专业图书馆的规模相对不大, 工作人员也比较少, 长时间地存在着经费不足的问题。医院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缺乏长久的激励机制。医院图书馆必须有效地运用好情报竞争机制, 为医院的决策提供专业的依据。

三、如何在医院图书馆进行竞争情报的分析

(一) 参与情报的搜集。医院图书馆首先应当仔细的研究各类竞争信息, 制定好切实可行的策略, 为医院的发展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加快医院图书馆的建设同时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服务器, 完成数据和资源的共享。医院图书馆中实现自动化的管理, 需要做好资源的共享, 将数据标准化。同时对于数据的采集与分类更要符合国家标准, 便于国际之间的文献联机。

数字化的图书馆使得医学图书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 而网络的导航以及信息的提供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医院的管理中, 必须要掌握好竞争对手的情况, 全面的搜集相关方面的情报。比如国内外该行业的新闻, 人才的发展, 各类设备的引进、专家的诊疗情况等等。信息的搜集作为基础的工作, 医院图书馆应该利用好现有的资源, 搜集更新了的市场行情与法律状况。

(二) 情报知识的专业培训。医院虽然具有社会公益价值, 但当前医疗市场的发展从之前设备的竞争到现在的技术服务竞争。图书馆是针对读者开放的, 业务性很强的机构, 在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后, 馆员需要加强信息网络检索以及网络知识的学习, 适应现代化的工作需要。

当前大部分的管理者对于情报的认识都不算充分, 医院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这部分人进行培训。医院针对情报培训, 逐步增强决策者的管理意识, 使得决策者在决策中利用情报。对医院职工的培训能够提高员工们的竞争意识, 使得医疗服务中能够自觉遵守行业机密。

(三) 建立情报竞争系统。医院管理范围内的计算机应用针对的是现代化的信息服务, 全面分析处理医院环境下的对手情报, 实现资源共享。医院竞争情报包含的范围比较广, 图书管理员可以对如何处信息中规整, 以合适的软件, 设计出合理的竞争结构, 进行系统的开发, 保证正常运行系统。

(四) 加强创新管理。在管理领域范围下, 创新不仅是智能, 更是管理思想中的模式变迁。图书馆要想创新就必须要得到医院重视, 意识到图书馆的角色转变, 重新树立新管理思想与意识。图书馆在管理中应当全面开放战略目标, 加大信息的开发, 加强文献的信息使用。医学管理部门与其他医学管理部门统一联合, 实施内部的优化与配置, 打破传统的部门与业务之前的关系。塑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保证医院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尽早实现。

四、结语

医院竞争情报的研究很广, 且渠道的获取较为多样化, 也有着很强的实效性。医院图书馆在进行竞争情报的服务与开展中必须要与医院别的科室相互沟通配合, 同政府单位及时沟通, 和别家医院进行战略合作。图书馆在信息情报的服务中, 可以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沟通功能, 不断地强化信息资源之间的共享。当前医学专业的图书馆需要放弃过去故步自封的传统观念, 在服务观念、服务内容上树立一个新理念, 改进信息服务技, 争取提供更多的、质量更高的信息资源。

摘要:本文概括了图书馆在医院竞争情报分析中的价值, 以管理学中的SW TO分析法研究了医院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价值, 探讨了进行情报服务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竞争情报,战略研究,图书馆情报

参考文献

[1] 樊红, 王泽文.浅论竞争情报与医院竞争[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9 (10) .

[2] 朱晓琳, 蒋萍萍, 朱瑾等.医院图书馆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SWOT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14, 27 (4) :444-446.

[3] 张莹.竞争情报在武汉市大型公立医院战略管理中应用模式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汽车工业战略分析选择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驱动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选择的演化博弈分析,明确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选择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农民工之间的演化稳定策略以及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选择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创业环境、自身条件、收益水平等方面因素的组合影响着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选择,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否进行的关键取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有效激发,优化创业环境,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创业投资融资机制是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模式并提出保障多元化投资模式运行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模式

一、引言

我国劳动力供需形势日趋严峻,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持续加速、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失业再就业现象日益突出。为保障社会总体就业水平的稳定,有效解决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部分群体就业难的问题,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李克强总理重点指出:“双创”要利用“互联网+”,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格局。同时,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在此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群体备受关注,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然而据统计,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多集中在第三产业,从创业的特征角度来看,创业内容和形式同质化较为严重,创业企业的生命周期较短,不能保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长期稳定,这就需要政府给予引导,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和指导,以期通过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因此,尝试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选择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农民工之间的演化稳定策略,并通过分析创业环境、自身条件、收益水平等影响因素作用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决策的演化过程,找出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选择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模式,以切实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开展。

二、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农民创业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基于对创业内涵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国外学者集中探讨了创业环境及创业者能力对农民创業的影响。一方面,Malecki[1],Corum[2]指出农村地理位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信息通讯技术、文化差异、农村金融环境、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等自然、社会、经济及政策环境均对农民创业激情和精神有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众多学者认为创业技能是农民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Jarkko[3],Pieter de Wolf[4]指出创业者应该具备各种创业技能,如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生产技术方面的能力。此外,农民自我效能感强弱[5]、受教育水平的高低[6]等个人特质因素,创业成本高低[7]、创业榜样的标杆作用[8]等环境因素均会对农民个人创业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影响农民创业外部环境分析框架方面,Gnyawali,Fogel[9]提出了基于政策和规程、商业与创业技能、社会经济条件、资金与非资金支持的五维度创业环境经典分析模型,并指出外部环境对初创企业的影响尤为明显;Anders Lundstrom[10]提出的MOS(Motivation Opportunity Skill)模型,以行业经济、教育、融资、政策、人文环境为切入点对创业环境进行评价,是当前创业环境的主要分析框架;Fuller Love[11]也强调环境问题是制约农民创业的根本原因,不同地区农民创业政策要根据该地区的环境条件的特点制定。由于创业环境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两个方面的特性,因此农民创业者需要具备越来越高的创业技能来适应复杂多变的创业环境。个人特质及外部创业环境因素在影响农民创业者行为决策的同时也成为创业所需的各种资源,创业者本身一般不会拥有高质量且充足的资源,因而需要从外部获取。A. Greve[12],R. Tung[13]指出社会网络是创业者获取创业资源的重要来源,并且在中国的创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J. Watson[14]通过研究发现创业者的社会网络活动对创业资源获取和创业绩效的影响呈现出倒U形的关系;G..R..Ferri[15]则认为创业者社会网络活动中具备的社会技能影响获取信息和其他资源的有效性。

国内学者关于创业环境与创业者能力的研究,主要从单一方面因素影响及两者综合作用影响两个视角进行了集中分析。张应良[16]认为政府支持、贷款难易程度等宏观环境因素对创业绩效有显著影响,魏凤等[17]指出农民创业能力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创新性、竞争性、人力资源性、坚初性、风险承受性五个维度。郭军盈[18],罗明忠等[19]研究了影响农民创业成功的因素,包括农民的心理素质、知识素质及技能素质。朱明芬[20]运用罗吉特模型对杭州农民创业行为的一般环境、家庭环境、个人素质三个方面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地域差异性、家庭人口构成及受教育水平等对农民创业活动的影响较为显著。

但从农民创业行为决策的过程来看,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更为显著,如自然环境、传统文化、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和政策支持等外部环境因素及受教育程度、创业技能、心理素质、社会资本等内在能力因素均是影响农民创业决策的重要因素,这种综合性作用影响的分析也可从创业个体、创业资源、创业网络和创业环境的角度进行探讨。郭红东[21]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先前经验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并不是仅仅表现为直接作用关系,部分作用是嵌入到认知层面来发挥中介作用的,而通过对农民进行培训促进创业警觉的提高,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祁伟宏等[22]通过构建创业者经验—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机会识别理论模型,深入探讨了创业者经验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机制。蒋剑勇[23]等研究了农民创业者的社会网络特征和社会技能对创业资源获取的作用影响,发现农民创业者的网络活动对创业资源获取的影响是正向边际递减的。

因此,激发农民的创业意愿,提高创业成功率还需要建立农民创业保障体系。蔡衍宁[24]提出以完善保障创业的法律政策、引导创业者技能修炼、提供网络服务等保障手段来提升失地农民创业的成功率。肖华芳[25]指出为农民创业者提供的多样化的创业咨询服务、完善社会信用保障体系和出台农民创业的优惠政策可以推动农民创新创业。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显示,国内外关于农民创业环境及创业者能力方面的研究已初具规模,对于两者所包含各类因素对于农民创业行为决策及创业绩效的影响的研究成果也颇具显著,国内关于农民创业素质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已逐步拓展,为后续深层次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现有研究在针对不同创业主体所面临的创业环境营造和创业者自身能力的培养以及完整创业生态系统的建立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尤其是“双创”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决策过程及保障体系的研究更是一个刚起步的新领域,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三、政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多元化投资的机理分析

1. 博弈的前提假设

(1)假设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选择过程中存在两类行为主体:地方政府与农民工,构成博弈方组合N=1,2,其中参与人1为地方政府,参与人2为农民工,两类行为主体都是完全理性的,即在给定的条件下,做出的决策都是使自己期望效用最大化。

(2)假设在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选择过程中的两类主体都存在两种行为策略,即政府的策略集为G1={支持,不支持},支持是指政府通过为农民工提供政策、资金及平台等方面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进行返乡创业,不支持则是政府不主动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针对性的扶持,不营造及改善创业环境。农民工的策略集为N2={返乡创业,不返乡创业},其策略行为的选择受创业意愿、创业收益、创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3)在不考虑双方行动顺序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与农民工的策略支付矩阵如图1所示:

其中C1表示地方政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所投入的财税成本;C2表示农民工返乡创业所投入的成本,包括资金、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投入;C3表示农民工从事其他非农活动投入的成本,如外出打工,或开展其他类型的非农经营活动;W1表示农民工从事非农活动所取得的预期收益;W2表示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时所获得的预期收益(W2>W1>C2);R表示政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的平台资源,如产品或服务推介、创业教育培训和咨询服务等;S表示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后为地区就业率提高、经济发展及政府声誉提高所带来的正效益;F表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财政支持。α为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0≤α≤1),β为在地方政府不支持的情况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0≤β≤1),n为创业的投资回收期,即创业成功所需的时间。

根据博弈行为前提假設的现实基础条件,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更高,即α>β;返乡创业的成本高于其他非农活动成本,即C2>C3;两种行为的收益均高于成本,即W2>C2,W1> C3 ;在政府支持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收益高于政府不支持下的收益,即(αW2+C1+R-nW1-C2)>(βW2-C2-nW1);政府不支持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收益低于其他非农活动收益,即(βW2-C2-nW1)<(nW1-C3)。

2. 农民工返乡创业博弈模型的构建与演化策略分析

在上述前提假设的基础上,建立2×2双矩阵博弈模型,假设参与人1即地方政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概率为y(0≤y≤1),不支持的概率为1-y;参与人2即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的概率为x(0≤x≤1),不选择返乡创业的概率为1-x。则此时的策略支付矩阵如图2所示:

具体情况如下:

(1)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或不选择返乡创业的期望收益为:

E1=xy(αW2-βW2+C1+R)+x(βW2+C3-C2-2nW1)+nW1-C3(1.1)

(2)政府选择支持或不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期望收益为:

E2=αxyS+y(F-C1)+βxS(1-y)(1.2)

根据 Malthusian 动态方程的定义,假设农民工中选择返乡创业的比例为x(0≤x≤1),地方政府选择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比例为y(0≤y≤1)。在地方政府与农民工博弈的过程中,双方决策的适应性如果比群体的平均适应性高,则该决策会成为主导发展方向。因此,该博弈下的动态方程组为:

x\"=x(1-x)[y(αW2-βW2+C1+R)+(βW2+C3-C2-2nW1)]

y\"=y(1-y)[(α-β)xS+(F-C1)](1.3)

根据演化博弈分析的相关理论,群体动态均衡点可借助雅克比矩阵的局部稳定性进行分析。

因此,动态方程组的雅比克矩阵为:

J=dx″dxdx″dydy″dxdy″dy(1.4)

根据均衡点处的特征值可知:NC1-F(α-β)S,C2+2nW1-C3-βW2αW2-βW2+C1+R点为鞍点,O(0,0)和 B(1,1)为演化稳定点,是演化稳定策略(ESS),A(0,1)和C(1,0)为不稳定点

基于上述对地方政府与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动中复制动态方程的分析,博弈双方的动态演化关系的演化路径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博弈双方动态演化最终趋向于的均衡状态取决于博弈初始时模型中农民工返乡创业策略选择概率的分布区域。如果农民工在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财税优惠政策及平台资源支持下的创业预期收益超出其他非农收益的部分不足以抵消创业的投入成本,即选择创业的预期收益在政府支持下仍不严格优于其他非农活动收益,农民工的理性选择是不返乡创业,进而影响农民工群体中更多的人趋向选择不返乡创业;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由于中央政府对农民工“双创”的财政支持是按照上一年预算拨付的,当期的执行效果不影响兑付,因此,地方政府在响应国家号召的情况下,选择的优势策略仍是支持,但(支持,不返乡创业)显然不是双方稳定的均衡策略,在中央政府因地方政府的执行效果不佳取消财政专项支持后,各地方政府的策略则趋向不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策略选择概率的初始值将分布在G1和G4区域内,动态演化博弈结果最终会稳定于(不支持,不返乡创业)的状态。如果农民工受到相对满意的外部创业环境及预期收益的驱动,将创业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返乡创业并取得成功,则会影响农民工群体中更多的人趋向选择返乡创业。同时,通过中央财政补贴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正效益对地方政府财政的反哺,农民工返乡创业策略选择概率的初始值将分布在G2和G3区域内,动态演化博弈结果最终将稳定于(支持,返乡创业)状态。

显然,第二种演化结果为理想状态,即地方政府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国内各省区中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案例的驱动下,对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产出效益的预期高于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打造等投入成本,进而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同时,农民工在良好的创业环境和返乡创业成功案例的吸引下,将返乡创业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動性返乡创业,这种演化趋向的结果也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农民工三方主体之间整体的最优均衡策略。但是,在地方政府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政府与农民工对返乡创业相关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对于农民工群体来说,是否选择进行返乡创业可能基于对内外部创业条件的非完全理性预判,局限于内部创业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者更多是衡量自身的能力和风险的偏好程度等对创业成功率的影响,而关注外部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者则会过度依靠外部创业环境,对风险的预估过于乐观;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在中央“双创”号召的背景下,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必然的选择,但针对进行创业的农民工群体,地方政府需审慎考虑自身实际情况,重视工作开展的实际效率和效果。

3.结果分析

基于上述的分析可知,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选择的决策过程更注重收益与成本的对比分析,自身创业意愿、创业风险偏好程度及外部创业环境均直接影响农民工最终行为选择的结果;地方政府由于履行政府职责的要求明显趋向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但是若存在收益与成本的严重失衡情况,地方政府会选择放弃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同时,从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农民工的博弈演化路径来看,是否返乡创业的关键因素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愿。因此,地方政府需积极营造更具吸引力和保障力的创业环境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而创业环境优化的根本落脚点则是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创业投资融资机制,可以看出,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尝试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多元化投资模式。

四、农民工返乡创业多元化投资模式的建立与运行

1.农民工返乡创业多元化投资模式的建立

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多元化投资模式是以地方政府支持创业的财政专项资金及财政补贴资金为基础,依托政府的公信力和政策调控力,引导建立直接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创业天使基金,风投基金,支持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知识技能培育的教育专项基金,创业投资平台提供风险担保的财政补贴基金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投资模式。

(1)地方政府可通过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农业农村补助项目等向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政策倾斜,建立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惠农资金为主要来源的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相关的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联合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天使基金、风投基金,形成“政府+投资机构+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合力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2)地方政府可从财政中专门拨付一笔资金,面向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开展教育培训的网络在线教育平台、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和线下教育培训机构,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进行专项培训,并对投身于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的人员给予补贴,使农民工的创业教育在政府资金的支持下形成良性循环。

(3)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的风险性相对较高,因此,要向吸引更多投资方关注农民工返乡创业并鼓励其参与其中。地方政府要在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基础上,引导保险机构参与其中,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提供风险担保,为保险机构提供财政补贴,建立其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平台提供风险担保的财政补贴基金。

2.农民工返乡创业多元化投资模式的运行

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多元化投资模式的运行主要涉及创业投资基金运作主体的治理结构、创业投资运作管理方式,以及将联合投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其有效运行的结果则是促使农民工返乡创业取得成功,为地方带来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农民工返乡创业多元化投资模式的具体的运作机理如图5所示。

五、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能够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对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选择因素组成及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农民工与地方政府在返乡创业活动中的行为选择均是在“成本—效率”目标驱使下做出的决策结果,因此,农民工自身返乡创业意愿的激发与强化,地方政府对于创业环境的营造与优化都是各自进行收益与成本对比分析后所作出的决策行为,成功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动是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情况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营造和优化更具吸引力和保障力创业环境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主导下,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及社会其他投资主体共同形成的创业基金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所需启动资本和运行资本的扶持力度,因此,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创业投资、融资机制和多元化投资模式是满足农民工返乡创业不同发展阶段资金需求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和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政策建议

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多元化投资模式的有效运行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1)适时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管理农民工返乡创业引导基金,提高基金的投资效率。地方政府应打破传统的政府委托给事业单位或国有公司进行基金运作管理的观念,逐步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共开招标遴选具有丰富经验、专业能力和运营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基金公司操作农业科技创业引导基金,并委托银行作为资金第三方托管,同时,地方政府需成立专门的对接管理机构,在提供支持服务的同时进行基金运营过程的监察,从而有效发挥市场化运作的优势,实现资金的有效回收和滚动使用。

(2)合理设定投资基金投入比例,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创业引导基金的投入限额的确定取决于区域内创业投资的发展水平,创业投资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地方政府参股投资比例则相对偏低,而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出于引导和扶持的目的,地方政府的参股投资比例相对较高。在东部沿海等发展较好的地区,政府的参股比例以保持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为宜,一般可以控制在20%~30%,而在西部等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政府的参股比例则一般会达到绝对控股的比例。此外,在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机制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地方政府可尝试由直接引导转为间接引导,通过发挥财税优惠政策对社会投资方的激励作用、借助政府信用和担保提高风险投资机构信贷和债券的杠杆融资能力、设立风险投资损失补偿基金、完善相关法律引导,建立以社会投资方为主体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最大限度发挥社会资本风投功能。

(3)细分投资组合策略,规避政府基金与关联方的利益冲突。政府创业引导基金、教育和保险专项补贴基金的运作是要以保障财政资金安全为前提的,因此,地方政府需深入分析并定位自身的投资目标,细化配套的投资组合策略,有效发挥创业引导基金、教育和保险专项补贴基金的引导和扶持作用,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更具指向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4)建立健全创业投资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强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制度基础。国家需进一步完善风险投资領域的法律体系,营造一个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的良好的法律保障环境。

参考文献:[1] MALECKI. Digital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Potentials and Pitfalls[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3(2):201 214.

[2] CORUM.The New Farmers Market:Farm Fresh Ideas for Producers [J].Managers and Communities,2001(3):272.

[3] JARKKO. Developing the Entrepreneurial Explored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and Research,2006,12(1):21 39.

[4] PIETER DE WOLF. The European Farm Entrepreneur: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Entrepreneurship and Small Business,2007,4(6):35 40.

[5] Boyd, N.G..,Vozikis G..S..The Influence if Self efficacy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nd Actions [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18(4):63 77.

[6] Fafchamps M.,Quisumbing A.R..Social Roles, Human Capital and The Intra household Division of Labor:Evidence from Pakistan [J].Oxford Economic Papers,2003,55(1):36 80.

[7] Fonseca R.,Lopez Garcia P.,Pissarides C.A..Entrepreneurship, Start up Costs and Employment [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1,45(4):692 705.

[8] Meccheri N.,Pelloni G...Rural Entrepreneurs and Institutional Assistance:An Empirical Study from Mountainous Italy[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006,18(5):371 392.

[9] D.R. Gnyawali,D.S. Fogel.Environments for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Key Dimensions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1994(18):43 62.

[10] Anders Lundstrom,Lois A..Stevenson Entrepreneurship Policy:Theory and Practice [M].Springer,2010.

[11]Fuller Love N.,Midmore P.,Thomas, D.,Henley, A..Entrepreneurship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A scenario analysis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and Research,2006,12(5):289 305.

[12]A.Greve,J.W. Salaff.Social Networks and Entrepreneurship[J].Theory and Practice,2003,28(1):1 22.

[13]R. Tung,V. Worm.Network Capitalism:The Role of Human Resources in Penetrating the China Marke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1,12(4):517 534.

[14]J.Watson.Mode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ing and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7,22(6):852 874.

[15]G. R. Ferris,G. Blickle,P. B. Schneider et al..Political Skill Construct and Criterion related Validation A two study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2008,23(7):744 771.

[16]张应良,汤莉.农民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对东部地区284个创业农民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3(4):19 24.

[17]魏凤,闫凡燕.西部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9):66 74.

[18]郭军盈.影响农民创业的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6(5):77 80.

[19]罗明忠,邹佳瑜.影响农民创业因素的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8):133 136.

[20]朱明芬.農民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杭州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0(3):25 34.

[21]郭红东,周惠珺.先前经验、创业警觉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一个中介效应模型及其启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25 26

[22]祁伟宏,张秀娥,李泽卉.创业者经验对创业机会识别影响模型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15):138 140.

[23]蒋剑勇,钱文荣,郭红东.社会网络、社会技能与农民创业资源获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96 97.

[24]蔡衍宁.我国失地农民创业保障之探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14):58 62.

[25]肖华芳.基于政府视角的农民创业环境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2(5):70 74.

[26]韩寅.创新生态视角下技术资本化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2 5.

[27]顾友仁.“后小康时代”中国农民科技素质的现状及其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50 154.

[28]朱红根,刘磊,康兰媛.创业环境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农业科技与管理,2015(1):15 25.

[29]焦爱英,郭昕霞.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农民科技创业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4):212 214.

[30]许昆鹏,任国章.农村创业榜样如何带动创业[J].农村经济,2017(11):91 95.

[31]刘婧娇.脱贫、发展、关联——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反思与展望[J].云南社会科学,2018,224(4):30 36.

Research on Multiple Investment Models for Government Supported Retuning Entrepreneurship of Migrant Workers: Based on Evolution Game Analysis

TONG Guang ji, XING C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Heilongjiang, China)

Key words: migrant workers; retuning home for entrepreneurship; investment model

CLC number:F323.6;F224.3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4 8131(2020)02-0057-09

(编辑:莫远明)

汽车工业战略分析选择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汽车工业的发展与现代社会文明的加速进展有的不可分割的关系,美国作为最早的一批汽车量产国,其社会阶层、文娱模式和经济产业三个方面受到汽车产业的大幅影响。直至如今,汽车产业仍在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汽车;女权;文娱模式;物流经济

纵观整个世界运输发展史,汽车的发明相较于其他科技而言,在影响力上无疑是巨大的。如今,汽车作为全世界最广泛被使用的交通工具,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无处不在的汽车,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辐射到家庭生活、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有学者提出,汽车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笔者认为,固然社会的进步是由多方面共同决定的,汽车作为20世纪的发明,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将会追溯到汽车在美国的发展初期,从社会阶层、文化娱乐和经济三个方面,浅探汽车这一发明在多大程度上给人类社会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20世纪20年代,第一批大批量量产车进入市场。学者艾略特(2006)在书中提到说,在这样一个去趟五公里远的杂货店需要花费三十分钟的世界里,交通方式的改善便成为了第一要务。在那之后,伴随着美国郊区的发展,汽车这一发明使人们更容易去达成一次旅行,并且这一趋势开始蔓延。自驾旅行迅速成为了一种新的旅行方式。在初期,汽车作为一种奢侈品进入人们视野,不是人人都能轻易拥有的,但是伴随着汽车工业在美国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被驶出流水线,价格也相应的降低了很多,使更多平民能够负担的起。汽车制造商为了将成本降低到了普通人能接受的水准作出了改变。正如赫斯提到的,“1900年到1920年间,美国人汽车拥有量从8000辆增长为800万辆,这一切都得益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随着美国社会汽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大,汽车也在逐渐影响着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其中之一值得重视的影响面便是美国女性的权利。关于汽车对于女权的影响,赫斯在1996年提出“1920年,模范的家庭主妇生活在城市,她们可以同时购买家庭所需物资并且接送孩子上下学;到了1960年,远郊的家庭主妇只需一辆车便可以轻易完成这一切。“口’相较于城市妇女,住在远郊的妇女通过驾驶汽车克服了步行距离带来的生活局限。同樣的,伴随着量产车的普及,美国郊区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然而越来越多的郊区生活意味着女性需要一个舒适且快捷的交通工具来满足出行需求,她们的生活将会跳出一间房屋的范围,她们也可以逃离原本仅限于家庭的工作范围,进入更多的文化生活圈。而汽车给女性带来的工作生活圈的解放也成就了现今女性权利的平等化,妇女不再局限于主持家庭内部工作的角色,她们通过与男性竞争同类型的工作来取得性别平等。综上所述,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女性权利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汽车产业在美国发展的第一个增长阶段随着每个家庭拥有一辆车结束,第二个增长阶段则达到了人均一辆车。据统计,在60年代,美国汽车登记量增加了2500万辆(赫斯,1996)。汽车工程师的制造目标也从“造出一台能跑的车“转变到”造出一台好用的车“,空调被配备到了新一代的车型上,人们不再需要担心炎热的天气,而可以在一辆汽车上呆上几个小时,空调的温度控制也被设计为了触摸按键供人们方便使用。汽车变得越来越舒适,也越来越适合旅行需求。家庭出游的方式从原来的坐火车飞机转变成了自驾游。人们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有的人想要外观更漂亮的车,有的人想要性能更优秀的车,汽车使司机感到满足,汽车成为了驾驶者乐趣的来源,而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驾驶者会因为汽车发动机的排量感到自豪,人们会和好友一同搭车甚至在车内过夜。

在这一发展阶段,汽车引起了另一个文化娱乐活动,便是汽车影院。人们会选择最近的汽车电影放映地,将车停在巨大的荧幕前去欣赏电影。汽车影院成为了年轻人们约会娱乐的主要场所,而家人聚会也可以将小吃打包进车内,在这种舒适而私密的环境下观看电影直至深夜。在2008年的一段采访录音中,有人提到当时的汽车影院是每周五晚最棒的娱乐场所,影院会给每辆车放置小型音响以便获得更棒的音质效果,对于年轻人而言没有什么比拿到驾照更棒的娱乐方式了,这些汽车影院的出现给那些拥有汽车的人增添了很多乐趣(匿名采访,2008)。在汽车产业的推动下,文化娱乐也被推动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汽车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其实是显而易见的,除去汽车产业本身带来的经济增长,更多的便是汽车带来的附属价值。除了汽车制造厂需要雇佣工人组装汽车,汽车维修厂、汽车配件销售商、汽车餐厅、司机、公路建设等等都是汽车带来的附属产业。单在美国从事汽车设备制造业的公司就业人数在1970年就已经达到一百万人,是1929年的两倍(赫斯,1996)。同时,随着汽车的产生,类似于马车和自行车这样的传统交通工具的使用量大幅降低,然而这种变革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据统计,从1915年到1930年间,美国的农场马匹数量降低了三分之一(杨,2002),马匹用量的减少使得城市街道变得更为干净,同时人们出行和物资运输的效率得到了提高。由于汽车的使用量增加,火车的使用率降低了,铁路乘客在1920-1929年间下降了40%(赫斯,1996),人们逐渐热衷于使用飞机进行长途旅行,用汽车满足短途旅行需求。火车行业逐渐重视起货物运输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货物运输的效率和价格,对整体经济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这个时代,汽车的发明比起其他任何发明更能影响社会的发展。汽车产业的发展也顺应着世界潮流,并且不断在创新。在每一年的车展上我们都能发现汽车越来越快,越来越豪华,越来越充满科技感也越来越环保。据克鲁格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道路上的汽车会达到10亿辆(1995)。汽车的发明引领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创新,汽车让女性的生活从考虑一周食材的分量转变为了晚餐去哪家餐厅,汽车的发明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不仅对于美国人,对于世界上所有人而言,汽车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将会继续影响着我们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上一篇:国内网络反腐法律基础论文范文下一篇:维护与方法计算机硬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