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项目的管理范文

2023-09-19

工程管理项目的管理范文第1篇

[来源:本站 | 作者:原创 | 日期:2010年9月1日 | 浏览775 次] 字体:[大 中 小]

首先,《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发布实施,经历了极其艰苦和复杂的过程,有人称之为“十年磨一剑”。 《行政许可法》 从1996年开始着手研究起草到2003年8月27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历时7年。而投资体制的改革的工作,实际上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从1979年就已经逐步开始。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投资体制的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朱镕基就任总理之初,就把它列入其任期内的五项改革中的第二位。之后,经过多方努力和反复论证,直到温家宝任总理之后的2003年12月,国务院才通过了《决定》。但尽管如此,直到八个月之后才得以公布。可见这项改革影响之大、困难之大、意义之大!

《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进行了规范。在通常情况下,行使设定的机关不得行使实施权,行使实施权的机关不应具有设定权。在这一方面的作用,关键是将行政许可的设定权与实施权给予了严格分离。同时对政府实施行政许可的范围和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经过批准的,哪些不要经过批准,都有了重大的改革。

投资体制的改革,主要在于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进而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来源多渠道、投资决策多层次、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格局,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颁布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投资体制奠定了基础。

《决定》明确指出,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最终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就是要改革政府对企业投资的管理制度, 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 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进一步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营造各类投资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各类资本要素的合理流动。第一次明确规定,变审批制为核准制和登记备案制。

第二,实行核准制是投资体制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

核准制与审批制比较,相同之处是,依然要通过相当的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核批准。但主要在审核的范围、审核的角度、审核的内容、审核的程序四个方面存在着重大的区别:

1、审核的范围不同

需要核准的项目是指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重大项目和限制类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需要核准的项目,由国务院发布项目目录予以界定。核准的主体是政府投资主管部门。

2、审核的角度不同。

在审批制之下,政府既从社会管理者的角度又从投资所有者的角度,来对企业的投资项目进行审核;在核准制的情况下,政府只是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审核企业的投资项目,主要是

1、外部性、公共性,

2、宏观性、战略性,

3、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综合性三个方面进行审核。

3、审核的内容不同。 在核准制下审核的主要是,“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的内容,而对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产品技术方案等方面的内容,由企业自主进行。

4、审核的程序不同。在过去实行审批制的情况下,企业投资项目一般要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或者叫《预科研》即立项审批,然后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和《开工报告》等政府的审批环节。而在核准制的情况下,政府只审核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申请报告》一个环节。

根据《目录》规定,燃煤火电厂,包括燃煤的热电厂,是属于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即国家发改委核准的项目。临汾热电项目即属此列。 第三,《项目核准申请报告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审批制时期上报的必备材料和审查的对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不仅包括项目的厂址选择、工程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市场前景、盈利能力等内容,还包括了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相关的准入条件等内容。投资体制改革之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企业自主投资决策的需要,其内容和深度可由企业根据决策需要和项目情况相应确定。这些内容都应该是企业自主投资决策的内部事项。并且在核准制情况下不需要投资主管部门审批。

在核准制情况下,上报和审批的对象是《项目核准申请报告书》。对《项目核准申请报告书》的编制要求,一是对编制单位的资质要求。二是对内容的要求。编制的内容中肯定会涉及企业以及项目的相关内容,但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相比,有着根本的不同。

其中最主要的不同,是从以“技术经济论证”为主 转变为以“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综合论证”为主。按照核准制的要求,国家核准机关对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的审核,重点是属于国家应该关注的事项,即从项目建设所引发的外部性、公共性问题等方面进行审核。所以编写项目申请报告时,应针对政府公共管理的要求,对拟建项目从规划布局、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节能、征地移民、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为投资主管部门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核准提供依据。至于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产品技术方案等内容,就不再是项目申请报告中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的内容。

2007年5月,国家发改委以发改投资[2007]1169号文,发布了《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2008年第37号公告,公布了《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编写大纲》。以上两个文件就是项目核准申请报告编写的依据,和核准评估的依据。

第四,必须提供的的支持性文件。

《核准申请报告书》是递交到国家发改委的最终材料,包括对项目的论证说明和相关的支持性文件。核准的程序决定了前期工作的阶段性安排,核准的内容决定了编制《核准申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通俗地说,做前期就是跑项目、跑批文。根据《决定》以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等配套文件对核准内容的要求,对论证的问题需要有相应的支持性文件予以说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各种批文、协议、承诺以及有关附件、附图及附表等。对这些支持性文件的要求,从审批制还是核准制方面看,差别不大。只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某项内容的细节方面有不同。比如,以前对煤源的提供只需要承诺文件,现在还要求提供煤矿的各种证照和手续。

必须取得的支持性文件中,最主要的有环评、土地、水土保持、城市规划、上网协议,以及水、煤的来源、灰渣的处理利用等。其中环评是一票否决,并且历时最长,内容最广,涵盖了以上提到的各项主要内容。用工程术语来说,应成为整个前期工作网络进度的关键路径。 第五,关于“路条”

前已述及,项目核准的程序在国家发改委的层面上,只有对《核准申请报告书》审核的一个环节。但在实际的项目操作过程中,根据规定做各种评价报告、获取相关支持性文件的时间和费用不是一笔小数字。如果最终不能获得核准,那整个前期工作的投入就会造成浪费。因此,人们想到了审批制时期的“立项”。如果先立项,立项之后再全面深入地开展前期工作,把核准一步通过,变成了两步走。在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之前,对项目来一个“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或通知。这样一来,所谓“路条”就诞生了。与此同时,诸如环评单位等从事各种评价的单位,他们的工作也都要等项目单位拿到路条以后才会开始。无论在《决定》还是在之后的正式的文件上,没有对路条的定义,也没有对拿到路条的条件和程序有明确的要求。在正式的材料里不用路条这个词,但在项目的核准过程中,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也是一个必须经过的程序。笔者无意对此做评价,只是想说明在项目核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获取路条的这个工作,做在其他工作的前面。否则会影响整个项目的前期工作的进展。 第六,关于项目核准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工程管理项目的管理范文第2篇

【摘 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的时代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分界愈发模糊,导致传统工程项目管理逐渐不能适应新时期项目管理的需求。因此,文章以和谐管理理论视角为切入点,从哲学角度阐释了和谐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和谐理论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旨在为工程管理开辟新的研究思路,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关键词】和谐管理;理论视角;项目管理

一、和谐管理概念论述

和谐管理是和谐理论管理理论相互结合的具体表现形式。结合和谐系统的定义可知,通过各子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和谐状态,来实现整体系统的和谐。因此,和谐管理主要是为实现在不断变动的环境条件下,以和谐为基础,以优化及消减手段为各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和谐管理重在处理好特定环境条件下,人与物之间所产生的组织问题。所以,可总结出和谐管理的最终目标为:在复杂的内外管理环境条件下,针对各类不确定因素及管理弊端,所提出的一种具有预见性、解释性、精确性及实践性的管理办法。

二、工程项目管理中和谐的哲学意义

结合和谐理论定义可知,在完整社会系统中,工程项目属于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组成工程项目的各二级子系统密切相关。因此,文章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探讨和谐在工程管理中的哲学内涵。

宏观层面的和谐既是系统和谐的最高状态,也系统整体中最大的和谐,其表现形式主要涉及如下几方面:第一,工程项目管理中各类子系统要素与社会层面各类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第二,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各管径、子系统以及系统之间的相互和谐;第三,工程项目管理中人类后代之间的相互和谐;第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社会影响因素、地理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的和谐。

中观层面的和谐是组成整体系统和谐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既要在多样性目标的影响下,确保各子系统元素之间的均衡,又要考虑整体目标的和谐。

微观层面和谐是最为基础的层面,它详细表现的是工程项目内部各二级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实现人与物的和谐、感性认知层面的和谐以及基础和谐是微观层面和谐的总体目标,并以此目标为基础,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高效性。如:施工方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定、施工规定等严格进行,以此确保施工过程的经济、安全性;设计方必须综合考虑地理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人文因素等严格按照建设方要求开展设计工作,以确保图纸使用的可靠性。

三、工程项目管理中和谐体系的构建以及应用分析

(一)工程管理中和谐體系的构建

1、和谐在工程管理中的主题辨识

从工程项目决策、实施及后期运营来看,即从工程项目的全部生命周期来看,工程项目管理是在不断变换的内外环境下,针对项目各二级要素的交互作用所进行的改进实践活动。鉴于此,和谐在工程管理中的主题便可被阐释为:在相应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下,工程项目子系统中的人与物要素在活动阶段所形成的问题,即:工程项目建设在某种条件下,通过对自身状态以及外部环境进行不断的信息整合、加工、判断等,所提炼出的特定时期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它是对特定时期内工程项目所开展活动的重点中心内容的阐述。

2、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和”则与“谐”则分析

依照和谐管理理论内容可知,在工程项目管理阶段,人所发挥的能动作用与和谐理论中的“和”相互对应,其规则是与人相关的主张或者规律。工程项目中所提出的优化设计内容则属于和谐管理中“谐”的内容,其规则是与优化设计相关联的各类规律或者机理。且两者分别对应“和则工具库”与“谐”则工具库,前者主要涉及合同管理、组织行为管理、组织协调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后者主要涉及质量控制、优化方法、成本核算方法以及网络分析法等方面的内容,和则与谐则分别围绕不同层次的和谐主题发挥作用。

和谐理论中,可将和理解为组成工程项目各子系统中人为因素所发挥的积极促进作用,实现这一环节的关键需要营造出良好的活动环境氛围,使人依靠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和谐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其中,和则所发挥的积极促进作用表现为:第一,能够对人为影响因素进行限制,比如责任到人、诚信等;第二,能够使工程实践活动中的人明确自身职责;第三,能够通过合作、竞争等方式,规避工程项目管理中出现的冲突问题,使各二级子系统之间得以均衡发展。谐则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为:第一,能够使工程管理过程中各物之间的关系得到正确处理;第二,能够增强工程项目各子系统中的物要素与人要素间的约束机制,强化人对管理结果的引导作用;第三,能够实现工程管理过程控制的最优化。

(二)和谐理念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1、在和谐理念引导下加快工程项目管理观念创新

在工程管理中融入和谐理念内容,结合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逐步转变企业员工思想观念,实现企业内部员工的和谐发展。从施工人员到建筑企业高层管理者都需要明确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并在实践活动中加以验证。只有全面完成制度管理创新,才能确保企业内部每位工作者明确自身责任,在共同目标任务的驱使下,分工合作,和谐相处。

2、在和谐理念下加强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和谐理论视角下,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是技术因素,将它与企业管理与生产经营方式相互结合能够有效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在和谐理念引导下,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时,也需要结合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产品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详细的生产工艺流程,再决定采用何种研发方式。而工程项目管理同样需要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管理创新改革,并以此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确保按时完工,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3、和谐管理理念下,强化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创新

在和谐理念引导下,强化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创新能够使得企业组织机构的功用得到最大化发挥。合同期是工程项目的周期时间,它包括工程决策、工程实施以及工程后期维护等,由此可见,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方面的创新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建筑企业各投资主体可以采用资产经营责任制的方式,对产权做名曲划分,建立必要的产权关系。同时,强化企业法人的主体地位,严格依照财产情况确定法人地位,确保项目管理部门能够独立承担必要的责任。

4、和谐管理理念下,加大组织机构管理创新力度

和谐管理的基础内容是组织机构,而组织机构的创新也需遵循和谐管理的相关原则,使企业项目管理部门明确施工过程中所掌控的权责内容。目前,大部分企业工程管理项目部门并未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互衔接,权责散乱且缺少必要的约束机制。通常来讲,建筑企业会同时对多个项目开展施工,员工、项目、企业之间的协调性必要存在问题。所以,在实际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加强对企业组织机构的创新改革能够极为有效地充分发挥各建设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降低人为因素对工程管理产生的不良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受社会及自身系统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愈发明显,在工程管理中引入和谐理念,能够极为有效地提高工程管理效率,而和谐理念优越性的充分展现,更能有利于实现建筑企业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宏伟,雷涛.和谐管理理论视角下的工程项目管理分析[J].广东科技,2013,(10)

[2]邱星萍,张龙,宗恒恒.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谐主题优化控制[J].项目管理技术,2012,(05)

[3]曹春辉,葛京.工程项目管理中应对不确定性的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1,(11)

工程管理项目的管理范文第3篇

当前我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企业在项目管理深层次的改革下功夫不够, 没有更好发挥项目经理作用;二是企业与项目管理之间定位错乱。企业本来是以提高利润为中心, 项目管理则是以降低成本为中心;三是工程施工的成本核算不尽合理和科学。工程项目的成本没有真正做到“量价分离、成本细分、对比控制、审核到位”, 成本核算还有差距;四是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企业没有真正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来保证工程合同管理的科学性。正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建设工程部门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模式, 制定规范的项目管理流程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影响工程项目的效益。过去的管理模式弱点和缺陷, 就变得日益突出。因此, 由公司、管理部门和施工队共同组成的项目管理部门, 应该全面负责施工生产、质量监控、安全保障、关系协调及经济核算工作。其经营管理的目标为在安全、优质、高效完工的前提下实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 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流程。项目管理流程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结合公司实际, 建立规范化的作业程序, 并以文件的形式发布执行, 使得各项目管理都能按统一规范科学合理的流程进行项目施工与管理。

2 把项目经理的任用作为项目管理的“龙头”来抓

从实践来看, 不同的项目管理班子, 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结果影响很大。要把选好项目经理, 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龙头”来抓。项目经理应从受过正规培训、具有注册建造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中选拔;再次, 要坚持精干高效, 结构合理、“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原则, 做到对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弹性化, 对项目部管理层人员要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阶段的要求, 在各项目之间合理组合和有效流动。

3 把项目评估、合同签订作为对项目经理管理的基础

实行目标评估、项目经理负责制是堵塞项目效益流失的第一道关口。为加强项目的评估与成本的测算,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提高认识, 建立健全和完善项目评估与成本测算;二要加强评估、测算的组织机构建设。明确职责, 充分发挥成本核算部门的作用;三要依法签定项目经理“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 用合同来约束项目经理的管理行为;四要认真进行项目运行中的监督、检查、指导和考核。

4 把抓生产要素管理作为项目经理的日常功课

项目施工需要组织好、管理好很多生产要素, 如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技术管理、资金管理等。

4.1 把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

建立劳动力整体优化、实现劳动力供给与项目需求最佳组合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 对劳动力的分配和流向做出整体安排, 保证劳动力与项目需求的总体平衡。并定期跟踪检查, 进行有效地监控和及时调整, 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4.2 把材料管理作为扩大项目利润的重要环节

施工项目所需的主要材料和大宗材料按照有关规定 (一般采取招标形式) 有物资管理部门具体实施, 应确保供应质量和材料质量。同时应有项目管理部门参入监督实施。

4.3 把机械设备管理作为项目施工的保障

项目所需机械设备可从企业自有机械设备调配, 或租赁, 或购买, 提供给项目管理部门使用。项目管理部门应采取技术、经济、组织、合同等具体措施来保证施工机械设备合理使用, 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用养结合, 以此来降低项目的机械使用成本。

4.4 把规范技术管理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技术管理不仅是完成工程施工的必要条件, 技术管理创新也与技术创新一样,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项目管理部门的技术管理应执行国家技术政策和企业的技术管理制度。项目管理部门也可根据项目的特殊情况, 自行制定特殊的技术管理制度, 并报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审批。

4.5 把细化资金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命脉

一是项目资金管理首先应保证工程施工的需要, 保证资金链条的运转流畅。因此项目管理部门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眼睛向外:及时回收工程款。这不仅能保证项目资金的正常使用, 减少财务成本, 还能防止因工程款的拖欠造成企业更大的经济损失。

5 把深化责任成本管理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

5.1 切实转变观念, 强化成本意识

一是要树立“企业管理以项目管理为中心, 项目管理以企业成本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二是要树立“增收节支增产节约”和挖潜增效的观念;三是要树立责任、成本、效益意识, 营造企业整体重视、项目管理部门全员参入施工生产全过程控制成本费用的良好氛围。

5.2 建立健全项目责任成本集约化管理体系

体系应包括责任、策划、控制、核算和分析评价五方面的内容:一要明确成本费用发生的项目部门 (到施工队) 和岗位应负的成本效益责任, 使成本与经济活动紧密挂钩;二要分时段对成本发生进行预测、决策、计划、预算等方面的策划, 指定费用管理标准;三要综合运用强制或弹性纠纷手段, 围绕增效及时发现和解决偏离管理标准的问题;四要及时收集和正确处理成本会计信息, 以期改善管理, 降低成本, 增加效益;五要按期进行成本偏差和效益责任的分析评价, 严格业绩考核和奖惩兑现。

5.3 堵住“四个漏洞”, 实行“六项制度”

即:堵住工程分包、材料采用、设备采供质价对比招标制、购置设备开支计划审批制、管理费用开支定额制、主办会计委派制和项目经理对资金回收清欠终身负责制, 杜绝项目资金沉淀和挪用。

6 把激励约束机制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保证

施工企业要想保证项目生产经营的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 必须发挥企业管理层调控和服务的两大职能, 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调控机制。为此, 应着重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制度。要在管理办法可行、组织制度健全、任务责任明确的基础上, 重点抓好在建、竣工、分包项目的专项审计工作。二是全面推行项目考核制度。要根据“项目管理目标管理责任书”, 做好项目年度和终结考核工作。真正形成企业与项目之间的经济责任监督与执行关系, 以保证项目高质量、高效益地运行。

摘要:本文论述了工程项目管理在企业施工中的重要性及当前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着重论述了针对项目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使之真正形成企业与项目之间的经济责任监督与执行关系。以保证项目高质量、高效益的运行。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2004.

[2] 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教材公路分册.2005.

工程管理项目的管理范文第4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而计划管理则是有助于设立各种具体目标,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减少重复和浪费,为很好的履行其他管理职能奠定基础。项目计划编制与执行的好坏往往决定项目的成败。一个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是很复杂的,它既涵盖了施工的组织和控制,同时也包括企业管理,而且在施工中,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如果没有先进的管理,是不可能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的这也就突出体现了计划管理的重要性。只有从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开始,按照工程承包合同的规定,设计文件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不可预计等因素影响,制定合理的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计划,以此来指导并检查具体的施工活动,认真做好计划管理,是保证达到预期目标必不可少的方法,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

2.1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原则

工程项目是一次性的,目标明确,因此编制进度计划必须合理有据;均衡、科学的安排。而计划本身是具有多变性的,因此编制进度计划必须充分考虑计划的可行性留有余地。项目中一般工程要受重点工程的制约,附属工程受主体工程的制约,单位工程计划受项目总进度计划的制约,因此编制进度计划必须要突出重点。首先,要满足工程承包合同工期的规定。其次是施工组织设计。然后是项目设计图纸资料,图纸交付的日期决定相应部位的施工时间。最后就是人力、物力等资源的供应。除此外就是要考虑项目很多动态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编制计划之前,收集相关类似项目的施工的实际资料,认真分析,整理,要做到统筹兼顾全面考虑,为编制进度计划做好准备。

2.2 项目进度计划分类

项目进度计划就是如何充分发挥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控制施工的过程。根据控制时间的长短来分,划分为总进度计划和阶段性计划。总进度计划是控制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根据施工合同,进度目标,工期定额、施工部署与主要施工方案等编制。阶段性计划包括项目的单位工程进度计划、项目的年、季度、月进度计划等,阶段性计划主要依据项目的总进度计划、主要施工方案、资源供应能力、施工条件等编制。而这些计划表达方式有文字说明和图表形式,文字说明适合各阶段的施工任务及要完成的形象进度;图表形式能够形象简洁的表述施工进度安排。根据现在项目进度计划管理的模式,最常用的就是横道图和网络计划,两者是结合使用的,这样可以先用网络计划进行时间分析,确定关键工序,进行调整优化,然后绘制横道计划来指导现场施工。

2.3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程序

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实际是一个项目的实施性进度计划,它是直接用于组织施工作业的计划,是反映某段时间内将进行的主要施工作业名称、实物工程量、工作持续时间、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名称及数量等。同时它还能反映各施工作业相应的日历天的安排,以及各施工作业的施工顺序。

下面举例说明工程的网络计划编制:某公司中标的一项工程,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定额及合同工期等相关资料,将工程项目划分具体的施工工序,估算每道工序完成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工作持续时间,对进度计划做出定量分析。

将工程项目分解结果、工作持续时间及施工顺序如表1。

根据表1中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和组织逻辑画制网络图1。

在网络图1的基础上加上时间横坐标,就制成了进度计划中常用的时标网络图如图2。在时标网络图中,每项工作的箭线长度在时间坐标轴上的水平投影长度就是各工作持续时间,工作的时差用波形线表示,虚工作的时差也用波形线表示。按照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绘出时标网络图2。

由图2时标网络图可以清晰的看到各项工作的安排,并且能够找到项目施工的关键线路为①—③—④—⑥,也就是说关键线路上的工作都必须严格按规定要求完成,否则会影响整个施工计划工期。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后,要进一步验证计划的可行性。编制的进度计划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才能有利于控制。而判断的依据就是资源计划用量与实际可能的投入量对比。如果计划量不超过实际拥有量,计划可行,反之,要进行调整。

3 项目进度计划的优化

项目进度网络计划可行并不代表是最优计划,网络计划的优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施工工期,资源投入和成本消耗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那么合理的进度计划体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工作面的合理安排、有利于提高建设质量、有利于文明施工和有利于合理地缩短建设周期。也就是只有合理调整施工工序,利用关键工序的时间,调整工期使资源成本消耗最小,不断改变初始计划,才能取得最优项目进度计划。

3.1 项目进度计划的工期优化

项目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按照合同工期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因此工期调整使是取得优化计划的首要,也就是时间上进行优化。要调整工期,调整的必须是关键线路上的工作,通过调整各项工作顺序来缩短工期。这就需要认真组织施工方案,将顺序作业改为搭接施工。即顺序进行的工作,相邻工作之间在紧前工作未全部完成时其紧后工作就可以开始施工的,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将顺序工作划分成若干流水段来组织流水作业,以缩短相应的工期。在前道工作还还未完成时就插入后道工作,前后工作可以在不同的流水段上进行平行作业,在施工工作面允许的条件下,流水段分得越细,相邻工作开始的时间间隔越小,施工的总工期越短。因为每道工序在流水段上施工时间不完全相同,那么选择合理的流水顺序就可以缩短工期。

3.2 项目进度计划的资源优化

项目的进度计划受资源的影响,因此优化的同时也要考虑资源的均衡。项目初期,对拟投入工程项目的人力、物力、机械等是有限额的,要使每天使用资源量都相差不大,没有明显的波动,处于平均数上下,这就表示资源量是平均的,也就保证在整个计划中投入的人力、物力等都能充分发挥效率,相应得提高了经济效益。为了资源消耗均衡,可以调非关键工作的人力和物力到关键工作上去来达到缩短关键工作持续时间的目的。比如:两项平行进行的工作B和C,工作B为非关键工作,完成B工作需要2天,C为关键工作,完成C工作需要5天,而规定的工期为4天,这就要求加快关键工作C,将工期缩短为4天。那么如何缩短工期?这时就可以将工作B上的部分人员调到工作C去施工,可以适当的延长工作B的持续时间;也可以就工作B的人力物力调到工作C施工,然后工作C完成之后再开始工作B施工,这样都可以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使关键工作C的持续时间缩短为4天从而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项目进度计划的优化主要是关键线路的压缩,但是压缩完之后,原来的次关键线路就可能成为新的关键线路,这就要求我们压缩工期的时候,应该选择那些既是关键工作又是次关键线路上的工作来压缩,这样能使关键线路和次关键线路同时缩短。

为了缩短工期,也可以选择增加额外资源投入的方法,即在关键工作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机械,或者投入一次性的费用,但这往往使得项目的直接成本增加所以在保证合同工期的前提下一般不建议用此方法优化工期。

4 项目进度计划的执行、检查和调整

4.1 项目进度计划的执行和检查

项目进度计划是非常严肃的,编制完成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进度计划是用来指导施工活动的,也就是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依据。要想实现计划目标,在执行、检查过程中必须抓好下面几点。

(1)根据进度计划,细化施工现场安排合理配备工、料、机等各项资源,保证施工进度、施工方案、安全质量等各方面要求的落实。

(2)签订劳务承包合同并下达作业指导书,按计划目标在劳务承包合同中明确工期及相互承担的责、权、利。然后对项目进度计划做出详细的交底,全面展开实施计划。要明确各项计划的任务、目标、施工方案和措施,组织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认真分析,使他们能够协调一致,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3)跟踪检查,收集实际进度数据,并将实际数据与进度计划对比,分析计划的执行清况。对进度计划产生偏差的,要采取及时的纠正措施或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4)进度计划的检查主要是工程量完成情况、工作时间情况及资源使用情况。将检查后的情况写出进度分析报告,及时上报,以此来综合评定目前施工的状况、对工程项目的影响情况及对进度的预测。

在前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根据工程的时标网络图能够清楚的知道各项工作的顺序及持续时间和预算费用等,如果就此例,当工程进行到第9天时,A、B、C工作已经完成,D工作完成了2天,E工作完成了3天,那么工程项目是否能如期完工呢?我们先绘制工程的实际进度前锋线,并计算累计完成的投资预算额为:

12+10+8+12×0.5+16×0.6=45.6万元

而计划完成投资预算为:

1 2+10+8+12+16×0.8=54.8万元

实际完成的投资比计划少:54.8-45.6=9.2万元

图3中点划线即为工程实际进度前锋线,从图中可以看出,D、E工作均未完成计划,D工作延误2天,以为D工作在关键线路上,故使项目工期延长2天,E工作延误1天,但该工作存在1天的总时差,正好与延误的时间一样,故不会使项目工期延长。

根据检查的结果,我们预期工期会延误2天,这样就会增加工程成本:12×0.5+16×0.2=9.2万元。为了保证按期完成工程项目,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进行进度计划调整。只有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形成进度控制的最新依据,才能保证达到计划的预期目标。

4.2 项目进度计划的调整

项目进度计划调整的原则和方法与进度计划优化相同。调整的是工程剩余工程量、工作起止时间、工作关系调整、资源调整等。一般可以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来达到目的。选择可缩短持续时间的关键工作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对工程质量和安全影响不大的工作;资源充足的工作;所需费用增加最少的工作。对于上例中我们采用工期固定—资源均衡调整、工期成本调整。为使保证工期14天不变,在第9天检查完后,应立即组织调整进度计划。因为D工作的延误使得其后续F工作的正常进展。因为这两项都是关键工作,故必须要进行压缩来保证工期。调派人员共同进行工作D和工作F,并且合理平衡资源保证供应,这样将工作D和工作F压缩2天,才能达到计划的工期目标。

5 结语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管理是是施工管理的最关键环节,其过程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过程。计划管理就是经过不断的目标分析和论证、编制进度计划、定期跟踪进度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分析采取纠偏措施以及调整进度计划的动态循环。因此施工计划的合理衔接、执行检查和调整才能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摘要: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管理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通过对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检查、协调,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实现最优工期,创造工程项目的最佳经济效益。计划管理是施工企业为有序高效完成施工生产目标,控制施工进度的主要手段。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管理的任务就是根据工程施工合同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条件,运用科学的管理,采用合理的措施,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组织均衡施工,进行不断优化,来保证企业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收益这一最终经营目标。

工程管理项目的管理范文第5篇

近几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土木工程也随之兴起, 更加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任何一个土木工程开发项目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也可以带给企业很大的利润, 每一个土木工程开发项目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最大程度的利润, 在土木工程企业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 每一环都是紧密相扣的,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导致此项目的开发失败。在土木工程的项目开发过程中, 成本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成本的控制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所获得的利润问题, 因此, 在项目开发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到成本问题。在土木工程项目开发的前期, 要根据选择的地方, 建筑的面积以及项目的融资都要进行详细的预算, 以保证成本的控制。

二.基于项目实践的土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的要点

土木工程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支柱, 它的发展关系到每一个人, 土木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对施工企业, 还是业主单位, 土木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都十分重要, 基于项目实践的土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的要点有:在投资的决策阶段控制成本, 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竣工结算阶段控制成本。

(1) 投资的决策阶段

投资的决策阶段是土木工程开发项目的前期工作, 首先, 要通过调查国内外饿的市场, 来了解顾客的需求, 进而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状况进行预测, 在通过领导讨论看投资该项目有没有市场, 了解该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如何, 该企业有没有优势可以更大程度的赚取利益。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 企业优势等方面的基础上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

在前期工作中, 成本的控制还要考虑建设的标准水平, 建设的标准水平应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 来根据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标准来确定建设标准。建设标准的考虑在房地产的项目开发中显得很重要, 根据不同地区, 不同规模, 不同等级以及不同的消费者群体, 确定交涉应购买那种材料, 确定应建设哪种房屋, 是普通的建筑, 还是豪华的建筑, 还是普通的豪宅, 还是豪华的豪宅。是适用于人们享受的住房, 还是适用于做销售的经济适用房。

(2) 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设计阶段的成本考虑以及管理问题是必须的一个方面, 在进行项目投资之前要对成本进行预算, 确定次项目应融资的金额是多少。在成本的管理控制上, 应提倡并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每一个土木工程项目的投资项目都面临一定的风险, 而这些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只能通过一些渠道将风险降低, 限额设计就是降低风险的措施, 限额设计师按照批准的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 在进行预算时要根据所提供的报告, 在报告的基础上进行限额预算, 以保证风险降到最低。在土木工程项目企业中还应设立审查部门, 对报告进行严格的审查, 避免一些遗漏, 导致不必要的造价浪费。

(3) 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更要注意成本的控制, 施工阶段也是房地产企业的一个重要阶段, 也是风险存在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控制工程成本开发阶段的单位的工作人员要时刻提高警惕, 注意监工, 要多看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以及现场的施工的实际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 如果自己不能很确定的情况下, 不能盲目做定论, 要谦虚请教, 向专业人员和专业的工程师进行咨询和学习, 相关工作人员要调查市场上的建筑材料价格, 客观的看待建筑材料价格这一问题, 在某一时间段市场上的材料价格较高, 有可能在购买材料后, 它的价格在原价上降低,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的风险。这是在房地产企业中, 随时都存在的一个问题, 也会影响房地产的项目的开发。在工程建设中, 工程的材料费占工程总成本的一半以上, 因此, 材料费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的此项目工程的总成本, 随意, 在购买材料之前, 要建立价格信息网络, 保持信息畅通, 随时了解市场上材料的价格。

(4)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方法

竣工结算是一项工程的最后一步, 竣工结算阶段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审查, 确保工程的安全性。相关人员在进行审查时要通情达理, 要考虑实际的情况, 由于施工条件的不同, 在施工的过程中有稍微的调整, 因此, 可能和施工图纸有一些细微的不同, 并不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在遇到这种情况时, 就要客观合理的审查, 不要过于苛刻, 同时, 不要恶意压价, 在审核时, 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来对待这件事, 在审核时要认真仔细, 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认真, 对于一些工程质量问题要实事求是, 对于竣工时工钱核算也要仔细认真的核算, 有验收单, 并且验收单中要注明有关问题, 在竣工结算时要进行相应的抵扣。竣工结算也是土木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竣工能够按原计划来完成, 则会对整个土木工程带来一定的效益, 如果不能够按原计划完成, 则不利于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结算, 因此,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显得至关重要, 需要相关负责人做好相关工作。

三, 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土木工程企业的开发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随之而来的土木工程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大, 对应着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对于房地产来说, 开发项目的全过程控制在整个土木工程开发项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本的管理贯穿房地产项目的始终, 现阶段, 由于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还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水平, 更好的对房地产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 有利于土木工程行业的进步, 保证房地产企业的科学合理的长远发展。

摘要:在土木工程项目的企业中, 房地产的项目开发是至关重要的, 它是土木工程项目成本的重要开发项目, 土木工程加强项目全过程的成本控制能够有效的发展我国的房地产企业, 在项目开发运作的时候, 加强成本的预算, 能够促进土木工程项目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项目实践,土木工程,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 周巍.土木工程开发项目造价控制与成本管理研究[J].特区经济.2012 (05)

[2] 郑谦.论房地产项目开发中的成本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 (09)

工程管理项目的管理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工程项目中对成本管理与合同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成本的管理和合同的管理能够决定着一个工程项目管理的好坏,这两者存在着互相联系,相辅相。在对合同的管理中需要具有成本的概念,要能够有效地控制好成本;同样,在对成本的管理过程中也要规范地制定合同并根据合同的要求对成本进行合理管理,能够规范地制定有利于对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在工程项目挂壁管理工作中一定既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也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让这二者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水平提高。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相互促进

引言:所谓工程项目管理实际就是通过这个项目所有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运用各种管理的方式对整个工程的所有资源、材料、人员、设备进行合理的计划、配置、组合、实施,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目前,各个工程项目的规模逐渐变得越来越大,工程管理架构也开始变得复杂,一个庞大的工程会涉及到成本、合同、安全、质量等多方面,于是就有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在这之中,最关键的就是成本管理和合同管理。

一、合同管理中的成本概念

合同当中所规定的价格将会直接决定着成体工程施工的成本价格,因此在合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全程都有成本的概念,在合同管理进行到每一个环节都将成本的概念融入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开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要注意对于成本的控制。在工程开始前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要运用高超的技巧尽可能地将成本做好控制,保证整个工程完成后有达到预期的收益,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施工企业要注意针对合同项目尽可能进行索赔,已达到增加收益的目的。

1、签订合同中控制好成本的方法对项目材料的采购,施工企业要学会多家进行比对,可以充分利用招投标的方式,提前制定好可以接受的控制价,通过多家投标企业进行价格竞争和比对选取价格较低的一方。一是运用好调查审价法,在签订合同之前,施工企业专业人员要根据所要签订的项目对整个建筑市场以及材料市场进行充分的实地调研,获取足够的价格方面的数据,然后要与对方就价格问题开启正式谈判,对价格进行严格审核,通过这种方法尽可能地压低价格;二是成本明细法,在合同谈判过程中让对方将成本的价格进行分解明细,把材料、人工、机械设备等各项逐项进行价格审查,经过审查之后将每一项的价格报给对方,然后将我方审查后的价格与市场价格进行比对,共同确定合同总价;三是内部调整法,在总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合理的对内部项目的价格进行灵活调整,先进行施工的项目报价可以适当提高,留给后施工的项目一定的应急金额,后进行施工的项目价格可以适当降低,以维持总价不变,也可以对预估到可能会增加工程量的项目提高报价,对预估工程量可能会减少的项目报价适当降低。

2、针对合同进行索赔,提高施工收益是指当合同的一方单方面出现违约对另一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时受损失方向违约方提出的经济补偿的一种方式。目前来看索赔也成为了一些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获得收益的一种常见方式,因此合同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对合同了如指掌,一是可以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索赔,通过寻找合同签订时一些不正确或者不合理的修改进行索赔;二是在合同之外寻求索赔,这种方式适用于在合同规定的条款之内找不到不合理的点但是根据相关法律对合同的规定能够找到相应的索赔依据;三是人道主义索赔,这种索赔方式一般是由于施工企业承受了巨大损失的前提下仍然将工程项目建成得非常好,甲方对项目非常满意,基于长远考虑对施工企业进行索赔。

一般索赔都是有足够的依据,例如甲方没有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地提供设计图纸,或者是没有按合同规定时间付款导致工程管理方出现损失,一般这种将会作为索赔的有力依据。

二、成本管理中的合同规范制定

成本管理是指在满足工程合同的交付时间以及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开展工程施工建设所需要的所有费用,并且通过一定的协调、计划,尽可能地将费用进行降低的一种管理工作,成本管理工作的好壞将直接决定着施工企业获得的利益,可以说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其它部分都是为了制约盲目降低成本而存在,因此成本管理对工程项目管理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合同管理是指在国家相关法律对合同的约束之下,合作的甲乙双方经过初步谈判到签订合同再到履行合同、结束合同的全过程合同管理主要包含着对合同履行的管理,出现合同变动的管理以及依据合同进行索赔的管理。如果合同管理能够合理规范,就能够有效地维护好甲乙双方的关系,提高双方各自负责工作的效率,共同促进整个项目又快又好地交付使用。

1、合同规范制定的必要性。在目前的经济背景之下,一些的经济交易的往来都要依据合同来进行,项目的各个环节的变动都会影响到成本的变动,因此,在履行合同的过程实质就是履行成本和控制成本的过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就是要以合同为根本,一些其他的附属合同都要听从于总体合同的规定要求之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将成本进行合理地控制,所以,以规范合同为中心的成本管理意义重大,所有各类合同的签订都要满足成本管理的要求,强化对合同的规范制定,也就能够强化对于成本的管理。

2、合同规范制定的措施。一是要注意合同条款的签订环节,无论是要做好对于合同的管理,还是出于对成本的控制做好成本的管理,都必须要将合同规范标准的签订,确定好合同的各项要求。成本管理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整体工程施工过程所需要的花费进行精确的估算,而在估算结果出来之前不能急于签订各项合同,一旦将采购合同、劳务派遣合同、租赁合同、加工合同签订完成,就表明各项合同的价格已经基本确定,就很难对成本进行降低,因此,在合同签订环节要极为注意,只有将各项成本控制好之后再进行合同的签订;二是要注意合同的履约环节,履行合同实质上就是对工程施工全程的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因此要根据所签订的各项合同中所规定的成本价格进行详细施工计划方案的制定,研究施工过程中能够降低成本的有效切入点,并且合同规定的成本履约责任落实到项目管理工作的每一个人,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其他人员各负其责,共同将施工过程的成本严格落实好,尽可能地为企业争取利益;三是完善合同监督机制,以竣工验收结果为导向,反向对合同履行的情况进行倒推监督,对合同履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考察,发现问题及时追责到人,确保项目履行过程中无违约行为。

结束语:综上所述,能够看到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对成本的管理与对合同的管理同等重要,这其中的一项如果做得不完善,将会直接影响到另一方的工作成效,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效果,导致成本的大幅提高,甚至会出现违约行为,导致施工企业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因此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工作中要尤为注意这两点。也正是基于此,本文对工程项目管理中对成本的管理与对合同的管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给建筑施工企业以启发,帮助其能够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增加企业收益,保持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中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龙银辉,张丽巧.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风险管理的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20):99-100.

[2]张艳芳.全面预算管理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1(03):153-154.

[3]杨正旋.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21(01):222+224.

[4]罗为.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交通财会,2020(06):39-43.

[5]刘宗果.分析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与合同管理[J].居舍,2018(23):175.

上一篇:家居建材团购活动范文下一篇:花生的作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