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金融学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学术型硕士需要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当前我国金融学硕士教学模式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导致学生质量与社会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了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采用问题导向的专题教学法,强化综合科研创新素质,以及重视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等具体改革方案,以提高我国金融学硕士的综合科研素质与竞争能力。

为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培养更多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自2009年起教育部启动研究生扩招政策,国家培养的人才也越来越多。教育部要求学术型硕士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然而,由于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金融学学术型硕士的科研成果与金融学科前沿的差距明显,科研成果原创性较低,多数毕业生并不具备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继续读博深造的比例也较低。在此背景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对《中级实证公司金融》课程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教学改革探索,以解决当前研究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
为金融学学硕开设《中级实证公司金融》课程的背景

教师主导型的本科式课堂不适合研究生教学模式

研究生与本科生教学存在较大区别:第一,研究生大多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上更要注重学生的深度参与。第二,本科生基础相同,可选择统一教材按教案授课。但研究生背景各异,单一的教材难以兼顾学生的多元化需求。选择基础教材导致本专业研究生产生学习倦怠,学习兴趣与获得感较低;选择前沿教材导致跨专业研究生望而却步,学习压力过大并失去学习信心。第三,研究生更强调学术前沿知识的传授,这对教师个人科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研究生与本科生需求的差异,“固定教材、大班制、教师主导型”的本科课堂难以满足研究生教学的要求。

部分课程资源难以满足学术型研究生的学习诉求

科学研究需要具备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术型硕士的培养需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纯理论的课程资源与现实脱节,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未及时更新的知识体系难以兼顾学术前沿问题,容易误导研究生对现实的理解;聚焦知识传授的课堂忽略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掌握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基于此,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对教学模式和课程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忽略研究生综合科研素质与学术道德规范的培养

学术型研究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严谨的逻辑思辨能力,能够有创造性地提出研究问题与解决方案;需要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能够动手解决提出的科研问题;需要拥有较好的学术交流能力,在国内外会议上与同行学者进行思维碰撞。然而,金融专业学术型硕士的综合科研能力难以达到以上要求,同时,研究生论文抄袭、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也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导师与学校声誉。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研究生教学模式忽略了对综合科研素质的培养,将科研能力与学术道德的培养统统交给导师。随着导师指导的学生数量显著增加,花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全面训练其综合科研素质并严格监管学术道德规范问题。
《中级公司金融》课程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对策与方案

兼顾跨专业学术型硕士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

《中级实证公司金融》是我院学术型研究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32学时,2学分,开设在研究生一年级的下半学期,旨在尽早向学生介绍本领域最前沿的实证研究方法与重要研究话题。该课程的实证研究方法以财经类专业本科生的《计量经济学》为基础,授课从线性回归的基本逻辑出发,依次介绍实证研究中处理内生性的前沿方法,包括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法、断点回归法、倾向得分匹配法等。课程设置兼顾本专业与跨专业研究生:对本科階段系统修读过《计量经济学》的本专业研究生,基于参考教材《基本无害的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着指南》,重点掌握处理内生性的前沿实证方法;对于跨专业研究生,基于参考教材《计量经济学》,重点掌握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多元化的教材选择与兼顾不同背景学生的教学内容,有助于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增强学习兴趣与知识获得感。

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专题式教学方案

本课程每周4课时,以专题形式介绍实证公司金融领域的前沿研究问题与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涉及五个具体专题:

专题一:有效市场理论与事件研究法。有效市场理论是理解金融体系的基石,基于该理论,事件研究法在研究公司盈余宣告、股票分红、并购等公司行为以及监管政策的经济后果中具有广泛应用,是分析各类公司金融问题的基础工具。

专题二:行为公司金融理论与线性回归法。突破理性经济人分析框架,基于有限套利假说和社会人假说的行为金融学为解释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作为专题一的有效补充,可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现实问题,并选取行为公司金融论文回顾线性回归这一基础计量工具。

专题三:兼并收购理论与双重差分法。并购一直是国际资本市场进行公司控制权转移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公司治理的完善,并购市场不断升温。本专题针对现实并购案例,抽象出并购相关理论,并选取经典论文讨论实证研究中控制内生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双重差分法。

专题四:公司董事会与工具变量法。本专题针对董事会这种典型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讨论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独立性以及董事会各类特征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并选取代表性论文讨论实证研究中控制内生性的重要方法之二,工具变量法。

专题五:机构投资者与断点回归法。本专题针对机构投资者这种公司外部治理机制,讨论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正面与负面影响,选取代表性论文讨论实证研究中控制内生性的重要方法之三,断点回归法。

上述专题涵盖了实证公司金融的重要研究话题与实证分析工具,问题导向的教学设计更能够调动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专题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在相对集中的授课时间内,传递核心理论与前沿方法,帮助学生迅速了解各个领域的前沿问题;并辅助以大量论文等自学资料,鼓励学生就感兴趣的领域自发进行深度研究。

强化研究生综合科研素质,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采用以下措施培养研究生的思辨能力、动手能力、学术写作能力与学术交流能力。① 分专题选择该领域最新的工作论文,要求学生以审稿人身份对改论文进行点评。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论文,还必须主动思考论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② 针对各个专题讲解的实证方法,要求学生利用统计软件Stata完成一个小论文,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动手能力。③ 在日常教学中强化逻辑思维的训练,且期末考核以提交原创性工作论文为主要考核形式,能够锻炼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④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PT进行论文汇报,在课堂模拟国内外学术会议场景,以训练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

完善研究生考核体系,重视学术道德规范教育

由于我国大多数高校尚未开设专门的科研诚信与科研规范课程,一年级研究生与导师沟通交流有限,学生大多缺乏对科研规范的深入理解和认识,不清楚“合理引用”与“剽窃抄袭”之间的界限,对“一稿多投”、“篡改数据”、“虚假署名”、“不当评价”等违反学术道德的不端行为缺乏清晰的认识。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利用国内外典型案例强化学术道德规范的教育,使研究生能够在学术生涯起步阶段掌握科研工作的规范,确立严谨治学的品格,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并建立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高质量的学术成果需要长时间的潜心研究,而研究过程本身才是学者终生追求的目标。

[本文系国家自科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200221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722020JCG025)研究成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金融学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以推进国际金融学教学改革,实现培养卓越金融人才目标为背景,紧密结合CDIO教育理念和金融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在系统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现行的教学资源、方法进行整合,提出了以学生为导向、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双向驱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关键词] CDIO;国际金融学;教学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143

1 引 言

随着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对能够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制定相关金融规则的卓越金融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作为金融学专业重要学科基础课的国际金融学,如何在教学中凸显实践性、开放性和国际性色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性,是摆在所有任课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一个以工程项目为主导,以情境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自2005年被引进中国后,在许多高校尤其是工科专业得到推广,并取得了很好地成效。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以抽象的工程能力需求作为执行教育工作的标准,强调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培养,它不仅适用于工科类专业,也理应适用于经济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在于如何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运用于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构建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双层项目为导向,以情境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拉近课堂教学与国际金融领域最新发展的距离,在巩固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加强推理能力、个人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关系以及在国际金融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运行金融创新的能力,达到培养新经济环境下卓越金融人才的要求。

2 当前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目标不明确

任何一个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都必须回答两个问题,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综合国内外金融学科的发展与演变,金融人才培养目标从传统的以宏观金融分析、政策管理者为主,向掌握现代金融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和规则制定转变。然而调研发现,虽然国内大多数学校在制定国际金融学的教学大纲时都强调了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应用型金融人才为主要目标,但并没有明确为达到这个目标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养,以及该目标为专业毕业要求提供哪些支撑。导致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依然以传统宏观金融理论为主,出现理论教学与现实金融发展态势脱节、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手段不科学等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

2.2 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教学方法注重金融经典理论的传授,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只是作为补充,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所选案例也大多来自西方国家,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觉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面对实际问题也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而对于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等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依然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不够规范。相关知识点,学生只能做到感知性认识,而不能将其真正运用于实际操作中。

2.3 反馈机制不健全

判断一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依靠健全的反馈机制,包括课程考核机制和课程评估机制。在考核方式方面,大多数学校依然以闭卷考试模式为主,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了解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很难避免应试教育下的共性问题: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创新意识难以得到体现。学生打分评价系统则流于形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反馈机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授课效果。

3 基于CDIO模式的国际金融学教学改革框架

CDIO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将社会需求放在首位,从专业毕业需求入手,以构思、设计到实施、运作这四个工程项目环节为载体,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理论学习到实践体验,实现对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培养目标。因此,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国际金融学教学改革,也应该从明确教学目标入手,优化教学大纲,丰富教学设计与实施手段,并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详见图1。

4 国际金融学教学改革实施

4.1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在CDIO的教学理念下,国际金融学的教学目标,更加强调相关理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通过搭建国际金融体系的知识框架,使学生熟悉国际金融环境及其发展趋势,掌握相关国际金融理论、方法和工具,并具备一定的在国际金融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和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

4.2 设计教学内容和模式

明确课程各部分内容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贡献,包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需要培养的素质,可以获得的能力及需要达到的程度等(如表1所示)。

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兼顾国际金融学的一般原理与实践问题,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以外汇交易为例,虽然这部分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为主,但在进行外汇交易之前,交易者必须掌握与汇率或者其他被交易产品变动相关的知识点,包括汇率决定理论、国际金融市场交易规则、金融风险管理等内容,同时也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即它不仅包括了前期理论知识点的储备,操作技巧的学习,也包括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4.3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层次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设定,决定了国际金融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通过多种先进教学资源与手段的科学结合拉近课堂教学与国际金融领域最新发展的距离,在巩固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

4.3.1 以项目为驱动,讲解相关理论知识

针对经典国际金融理论的教学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理论与现实的联系。采取项目驱动法,在课堂教学前先设计好一些问题(可以是案例、新闻或者视频),从这些问题入手,引出对相关理论的讲解。教法上重视重要理论、制度和政策的演进。最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回答这些问题,拉近经典理论与现实问题之间的距离,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3.2 依托模拟交易,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针对外汇交易等实务内容,在讲授必备的知识点后,依托外汇模拟交易网站,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获取外汇行情、在线进行时价交易;通过模拟资金分配、盈亏计算、排行评价等外汇交易环境,使学生在一定压力条件下进行综合实战训练,掌握外汇交易实际操作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压力承受能力和正确投资理念;通过撰写投资分析报告,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金融市场和外汇交易的理解。同时将外汇模拟交易和学生课外竞赛、实习等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学习的深度,提高探索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3.3 采取小组讨论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国际金融热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针对一些国际金融热点问题(如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国际化等),可采取课堂讲解加小组讨论或微课方式。即由授课老师先将相关问题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进行系统讲解,然后布置讨论内容,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最后由老师对讨论结果进行评述的过程。从而锻炼学生收集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4 建立完善的课程反馈体系

CDIO是一个产品导向的教育指导原则,它对运作的细节没有硬性规范,因此,要确保国际金融学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就必须树立“教学质量就是生命线”的意识。结合CDIO教学理念的执行标准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构建系统、科学和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对目标、制度、方法等每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监控。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创建多元化综合的课程考核模式。除试卷这种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水平的传统模式外,增加外汇投资报告以考察学生对外汇交易的操作能力;增加金融热点分析考察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加课堂小组讨论考察学生团队合作与分析能力,从而形成多元化、立体式的考核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通过学习是否掌握或达到了课程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2)建立课程评估机制。一个完善的课程评估机制至少应该包括过程反馈与评估、结果反馈与评估和社会反馈与评估三个方面。其中:过程反馈机制,即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事先将采取的教学手段和希望达到的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根据实施效果对教学方法进行及时调整。结果反馈机制,即发挥系、课题组、教师和学生的四级监控功能,通过定期召开研讨会、收集反馈意见等方式确保教学效果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目标。社会反馈机制,即毕业生和专家事后反馈系统。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利用互联网和第三方调查机构定期收集相关信息,将有助于课程组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调整教学目标,设计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内容。

5 结 语

CDIO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目前主要用在专业课程体系以及一些工科类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中,在经济类课程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缺乏经验,如何在国际金融学教学改革中凸显CDIO核心,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国际金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拥有较强的操作能力与分析能力,兼备自学、应用和创造能力,今后需要再逐步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等.CDIO在中国(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24-40.

[2]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等.CDIO在中国(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34-45.

[3]陈辉,母丽华,倪岚,孙璐.基于CDIO保险精算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经济师,2014(12):249-250.

[4]陈正勇.“2012年卓越金融人才培养论坛”综述[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2(6):97-100.

金融学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与某些岗位空缺并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培养计划与培养目标错位,实践教学力度不够,导致培养出的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章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上是职业岗位教育,按社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以该岗位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来设置课程,根据“必须够用”的原则进行教学和实训。由于一个职业岗位所涉及的内容往往涉及几个学科,自然不可能全面掌握这些学科的理论体系,而是围绕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来决定取舍。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直接适应某一岗位工作的能力,毕业后能马上顶岗工作。在专业教学中,不再单纯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及实用性。岗位或职业技术需要什么知识和能力,就上什么课,就进行什么样的技能训练。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则着眼于培养岗位工作能力,将技能强化训练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上,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与训练结合,常常是边教边做,边做边学,教学与实践的比重往往达到1∶1左右。可见,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沿袭计划经济时期教育体制的弊端,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根深蒂固,管理缺乏实效性,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不少问题,造成培养出的学生实操性差,不能适应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反差。本文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理,提高认识等方面提出对策性建议。

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根深蒂固

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大都是高中毕业生。这些学生在中学阶段基本上都是进行基础理论课学习,接受的是基础理论教育。受多年学习习惯的影响,他们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也缺乏思想准备,其观念中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而高职院校的广大教师受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教育体制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更是根深蒂固。他们的思维定式和行为习惯就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种认识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形成强大反差,按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软硬件设施薄弱

突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实习、社会调查等,是一个复杂的独立的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要求配备足够的软硬件设施。但许多高职院校由于起步晚,受资金、场地的限制,没有综合性实验大楼,即使有也很小,而且实验设备陈旧落后,管理不严,缺乏系统管理,很难满足不断扩大了的学生实验实训的需要。即使有些高职院校有一定的资金,但由于实践教学设备利用率比较低,维护成本高,投资效果不明显,因而很多高职院校不愿投资太多去建实验室、实训场地,处于一种初始的状况。软件很少而且陈旧,不利于老师及时传授新的知识和解决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实习基地是学校联系社会与企业的桥梁,有些高职院校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但由于学生数量太多,校外实习基地显得微不足道。此外,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不配套、产学研结合差等,这些实践教学基本条件的欠缺都使得实践教学很难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三)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文件准备不充分

实践教学是一个独立的教学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求配备足够的软硬件设施,更要求有充分的实践教学材料,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材、实践教学计划等。这些教学材料是引领学生实验、实训、实习和社会调查的纲领性文件,只有科学完备的教学材料准备,并形成体系,才能使学生的实践教学落到实处。但许多高职院校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和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根本没有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更没有实践教材。即使有些高职院校有,也不科学、不完备,更不形成体系,甚至有流于形式的倾向。

(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学时偏少,理论教学学时偏多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与普通高等院校没有区别,区别只是在于培养的目标、培养的宗旨、办学特点不同,高职教育更强调应用性、实操性和针对性,客观上要求强化实践教学。但我国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是普通高等院校教学计划的“压缩饼干”,总体上是理论学时偏多,实践学时偏少。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学时在25%左右,最大不超过30%,有的仅有15%左右。实践教学学时偏少,学生实践的时间和强度不够,学生得不到“身临其境”的动手操作实践机会,只能“纸上谈兵”,教学效果不理想,实践能力的培养必然落空。

(五)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匮乏

高职院校的教师不单纯要求有较高的理论修养,更要求有实践操作技能,是真正的“双师型”人才。但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80%以上是从学校门到学校门,他们理论知识渊博,但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实践教学薄弱。如会计专业教师不能到企业作会计,国贸专业教师不能到外贸公司作业务,金融专业的教师不懂银行的业务,没有投资经历。这样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强化实践教学的措施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构建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按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与目标的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很强的应用能力。能力一部分可以由知识转化而来,但是更主要的是通过实践教学加以培养。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教师要把“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观念转移到“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轨道上来,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实践教学的建设和研究中。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是一个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实验、实训、实习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由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再到综合技术运用、创新能力训练的递进式、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就是,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完善校内模拟实验室,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完善实践教学文件,购置实践教学软件,增强专业见习与毕业实习的效果,学生自主联系单位与学院推荐相结合。

1.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高职院校必须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在人力、物力、财力相对有限的条件下,要合理进行实验室建设的规划与建设。同时,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优化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特别是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整体水平。制订相关措施,促进实验室资源整合和共享,提高实验室设备利用率。进一步扩大实验室开放的内容和时间,建立健全开放实验室项目立项和管理,完善开放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2.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首先,高职院校应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工作岗位特点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应用型技术训练的主阵地,是以专业常规性技术及重复性或熟练性技术训练为主的场地。搞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可为学生学习和掌握实用技术提供基本的保障,使技术训练的机会增多。学生通过实训基地锻炼,动手能力明显增强。其次,高职院校要积极走出去和企业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毕业后求职或从业进行热身训练和能力强化。校内实训基地由于受到场地、实习时间等限制,并不完全具备生产实践的功能,开辟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弥补校内空缺。主要形式是校企联合、校产联合或称之为产、学、研结合。这样既利用了企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解决了教学资源的不足,又使学生在企业里完成了实践教学任务,深切体会到社会职业岗位上的艰辛、责任和工作内涵。既达到学习目的也培养了爱岗敬业精神,增长了组织管理能力。实践基地每年都会接纳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工作,在那里,学生增长了知识,巩固了技能,磨炼了意志,增强了就业、创业的能力。

3.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技能规范的要求,完善由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论文)、专业实习实训、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结合各专业特点,按照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要求,完善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材、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目的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形成以实践教学大纲为统领,以实践教材建设和实践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实验室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实践教学软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保证的相互配套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4.购置实践教学软件。根据专业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必须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多元化的能够为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充分保障的实践教学软件,强调教学软件的实用性、仿真性和先进性。使学生借助教学软件实训平台学到真实本领。如会计实训软件的操作使用、EXCEL操作和使用,学生能掌握使用EXCEL动态图表的操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企业财务信息电算化仿真案例实践,电算化审计等,并注意引入企业综合管理(ERP)的理念。之所以把Excel的操作和使用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是因为Excel在我国普及率非常高,用Excel可以较灵活地实现商品化会计软件开发中的编程功能,而且可以直接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如进行工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等项目的一般核算等。这一点非常实际也很实用,在对很多毕业生的回访中得到证实。

5.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高职院校应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变“以教师讲授为核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把创新教育渗透于各个教学过程,引导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高职院校教师要灵活运用符合学生群体能力和知识特征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行按就业取向和学习基础分类教学,鼓励工学结合教学、分层次递进式教学。所谓工学结合就是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合作,邀请用人单位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定向培养、订单教育,使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具有双重身分,既是在校生,也是实习单位的试用员工。对于暂不招聘新员工的实习单位,也尽可能将实习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使实习生真正成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而不是企业的“包袱”。同时,通过学校教师参与企业内训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所谓分层次递进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先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操作方法,为走上真实的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进行模拟市场操作,在校内生产性、服务性实习场所进行实习,如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在校内开设的餐厅实习,为校内的老师和学生服务,将自己所学到的服务技能和服务理念,在具体的服务中加以运用和提升,为真正走向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进行真实市场操作,就是让学生走出校门,面向社会从事生产、销售和服务等经营活动,使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接受磨练,这为学生毕业离校,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技能和心理基础。

此外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计划、组织、运行和质量管理,明确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形成“双轮互动”;整合现有资源,搭建相关专业的综合实验实训平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二)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的实际,结合市场人才需求趋势,理论教学应以必须够用为度,大量缩短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课学时,三年制专科实践教学环节总学时数不低于教学计划总学时的50%。如,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贸易理论主要讲贸易政策,其他方面可以略讲,30课时就可以,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基础课均设30学时,节省的课时用到实践教学上。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

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主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建设思路。请进来就是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邀请一些实际工作部门富有经验的业务骨干担任客座教师,并按学院的操作规程和教学规律进教室给学生授课;走出去就是高职院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派一部分年轻教师到实际工作部门全职实践、实习和培训,并对其实践效果进行考核评价。通过各种途径,使广大教师能够了解现代市场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同时锻炼他们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设好独具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刘军.高校如何开展电子商务实践教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3):23-25.

[2] 李晓勤.新课程理念下实践教学的目标探索[J].技术物理教学,2008,(4):36-38.

[3] 张龙.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合格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5,(1):45-47.

[4] 张省,王丽娟,孙长勇.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12):58-60.

[5] 杨明.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刻不容缓[J].物流管理,2006,(9)47-51.

[6] 李欣.国内外物流教育现状对比与解决方案[J].物流管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7,(1):30-32.

[7] 郑克俊,迟青梅.外向型3PL企业物流人才培养的“反求”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7,(2):51-53.

[8] 刘欣苗.《数据结构》教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38-41.

[9] 金文.仿真实训系统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8):27-29.

[10] 王晓云.浅淡中职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8):34-37.

[11] 朱柏清.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8-31.

Thinking of Technology College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LIN Gui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as applied talent;practical teaching

金融学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应用文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扩大和更新,种类急剧增加。学术交流、职业发展、经济交往等各类社会活动都需要相应的应用文支撑。与此同时,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却显得滞后和迟缓。拟在分析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对策和建议,加强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与发展,以期使应用文写作课程走出困境,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李艳爽(1978-),女,河北唐山人,北京联合大学人文社科部,讲师。(北京 100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2014年北京联合大学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一门接近社会生活,内容繁杂,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但课堂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封闭、僵化、沉闷的状态中,不能很好地体现课程自身价值和满足社会需求。所以充分发挥应用文写作课程的作用,积极探讨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把脉应用文写作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系统研究应用文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科学高效地进行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刻不容缓。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开设应用文课程已经将近15年的时间,15年来,应用文写作课程同样面临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共性问题。近两年来,任课教师从教师、学生、学科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展开调整和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2013年12月初,为了了解当前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现状和改革成效,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意见和想法,对联合大学商务学院2013级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专业专升本177名学生就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教材使用以及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深切体会,分析探讨了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效。

一、当前应用文写作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性质模糊,教学环境封闭

首先,长期以来,对于什么是应用文,什么是应用文课程,什么是应用文课程的立科之本存在争论,由此造成教师认识模糊,理念不清。其次,应用文课程独立性较强,前后续课程的衔接不够紧凑和连贯,因此很多教学工作多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开展,眼界狭小,不能主动和专业课程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再次,应用文课程究竟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也存在很大争论,多年来,应用文写作长期以来在公共课与专业课的罅隙中尴尬生存和发展;应用文课程教学安排随心所欲,专业课学时紧张情况下就会压缩或取消应用文课程的开设。

2.教材实用性不强,缺乏经典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但当前教材质量良莠不齐,落后于教学要求。笔者几年的教学中,不断为学生选择更出色的教材,但即便精心选择,仍然有72%学生对教材的总体感觉一般。教材缺乏时代感和时效性,内容往往过分偏重理论描述,而忽视了写作教材的实用性、时效性,编辑模式僵硬呆板,也缺乏质量较高、贴近学生生活的范文和针对性强的练习。调查显示,认为范文时效性不强的学生占47%,44%的学生认为教师给出的范文更有针对性。同时,很多现有应用写作教材不仅选编范文少,而且只选了范文,却没有编写针对“写”的阅读指导或评析;有的教材虽对入编范文作了评析,但一般也只流于简单空泛的评语式评判,而很少从文章主旨、思路、结构、组材、语言和表达等方面做出具体深入的解读。

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方法研究不足

大多数教师缺乏社会实践。许多教师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在党政机关或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验,有些应用文文种根本没有接触过,应用文写作中经常涉及到的相关专业知识不熟悉,讲课时显得捉襟见肘,只能敷衍了事。许多写作教师主要研究和讲述写作理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如同空中楼阁,对于如何引领学生了解应用文、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以及培养应用文写作的思维习惯成为纸上谈兵,不能较好地将自己的写作经验转化为学生的写作经验,最终的结果就是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解写作原理和技巧,平淡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4.学生写作基础较差,思想认识偏颇

首先,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应用文写作基础较差、缺乏写作兴趣的问题。有6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一般,23%的学生认为不太好。其次,对应用文写作重视和了解程度不够。在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前,71%的学生对应用文写作有点了解,19%的学生了解很少,这就影响学生深刻认识应用文的社会价值和学习效果。再次,从学校环境来讲,外语四六级的考试压力,以及高数等课程的全校統考,学生将精力放在外语、高数以及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应用文写作课程自然沦落成为凑学分的课程。调查显示,关于学校的写作风气,只有5%的学生认为好,而有60%的学生认为一般或较差。另外,在现代生活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写作因此变得宽松和多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觉得课堂上的写作教学指导可有可无,在需要提交作业时可以在强大的网络信息中寻找帮助。长此以往,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技巧不能得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依然处在较低的水平上。

二、解决应用文写作课程问题的对策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内容相对枯燥的课程,而“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合课程建设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转变理念,调整思路,通过对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讨,改变应用写作课程的先天劣势,促进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良性发展。

1.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认知心理,突破传统的“我说你听”的教学观念,让“枯燥”的应用写作课“鲜活”起来,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培养写作能力,激发学生乐学、善学、巧学的积极心态。在教学过程中,以下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传统阅读法。现代信息理论认为:“读”是信息的输入、储存与积累,“写”是信息的输出、释放与应用;没有信息的输入、储存与积累,信息的输出、释放与应用便无法进行。所以,“读”是“写”的前提与基础,“读”得越多,对于“写”便越有益。针对应用文写作教学重写作轻阅读的状况,回归中国传统的写作习得方式,加强阅读。例如,毕业论文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从进入大学开始,论文就在学生的各类作业、科技大赛中显现。但是,学生往往为了完成作业而临时抱佛脚,对论文的内容实质以及论文的写作特性并不掌握。所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论文资料,并介绍高水平的期刊杂志或网站,不给学生作业压力,只要求学生对所阅读的论文进行简单标注和勾画。学生通过阅读论文理解其深层文意和思路,领悟写作技法,包括结构、材料、语言的安排和选择等。从阅读开始的写作,为学生首先打开了一扇充满智慧和希望的大门,这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而且减少了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学生从阅读中提高思维能力、文字能力,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自然也越来越浓厚。

(2)情境教学法。调查显示60%的学生希望老师采用情境教学法。所謂“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各种不同文体,联系生活实际,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学生在实际生活和今后工作中将会遇到或可能会遇到的需要运用应用文体来表达的较典型的具体情况,进行应用文的“仿真”训练,以促使学生由“机械写作”向“本能写作”转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假设和预测,设置一定情境,将实例穿插进来,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在实战中写作应用文。例如:设计“就业招聘会文种写作”情境模块。学生分别扮演公司招聘人员和应聘人员。学生分组情况在开学初已经固定,每组根据抽签确定身份。应聘人员完成简历、求职信的写作;而招聘人员则要查找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定小组讨论流程。两组人员进行15分钟的现场模拟,教师和部分学生参观照相,招聘人员最后对应聘人员进行分析评价,教师最后对全体成员进行点评。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们的情绪高涨,态度认真,既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调能力,也为他们在不久的将来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每一模块中,学生可以邀请教师参加小组演练、讨论和写作,教师则要与学生共同点评各小组完成的作品,让学生参与到教与评的过程中。情境教学变生硬呆板的文体知识讲授为生动具体的角色发言,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在情境活动中分担角色,体验生活,和老师亲密交流,从写作过程中体验到一种愉悦和享受,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3)实践教学法。91%的学生认为老师的写作练习量和模拟实训内容适量和适当。这样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说明学生对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视,调查还显示72%的学生希望老师采用实践教学法。写作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它源于生活,也要融入生活。尤其是应用文写作更要取材于实际,为现实服务。实践教学法就是让应用文写作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中,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通过对具体可感的实物的认知和体悟,让学生写出实用性、真实性强的文章,这样将大大增强应用文写作的张力,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例如,主题班会为实践教学提供了用武之地。老师事先让各组学生完成主题班会策划方案以及主持词、演讲稿等文件,然后遴选较好的方案和稿件并付诸实施。在主题班会中各组进行会议记录,在活动结束之后,完成会议纪要和活动总结,学生在整个班会从筹划到开展到后期总结的过程中紧张而又高效地完成各项实践工作,对这样寓教于乐的写作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写作质量也明显提高。

在情景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的使用过程中,团队合作贯穿课程的始终,既能减轻学生的工作量,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85%的学生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和练习,同时更希望老师也参与其中。当然,也有11%的学生认为团队写作工作量不均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设计更为合理的团队合作计划和考核标准,更要求同学们在课程中秉持良好的品德,诚实、自信、勤奋、勇于承担责任。

2.加强精品教材的编写和修订

积极进行教材建设,编写理论与实践并重、贴近学生特点的精品教材。教材的编写应充分体现应用文的理论深度和科学性。清楚地认识到写作教材不是简单的写作要求和技巧的展现,而是要在教材中建构写作的思维模式、逻辑框架,科学地引导学生有效、高效地写作。

教材的编写要适应当前社会变化和学生实际。虽然应用文文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办公信息化和网络化日益普遍,应用文文体也相应出现一些变化。应用文教材也要及时反映这些变化,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更接近现实社会,能够学习到洋溢着时代特色的语言,接触到最新鲜的事实,掌握新的文种及新的写作方法。范文的选择是应用文写作教材质量的决定因素,要精心选择规范、实用、新颖的范文,从文章主旨、思路、结构、选材、语言和表达等方面作出具体深入的阐释。在体例的编排设计上合理地调整理论知识与写作实训的比例,对写作理论的阐述和文体知识的介绍部分应适当的进行缩减;写作实训部分则应加大比重,其设计既要切合实际,又要生动有趣。

3.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尤其对于应用文写作教师,在备课中调整教学内容,掌握大量资料,与时俱进至关重要。首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慎重而大胆地选择最恰当的内容,比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与金融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显然不能一样,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工作的需要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然后再具体准备每一堂课。其次,对教学内容的调整还应不断求新求变,剔除实用性不强和使用频率不高的文种,增加适应大学生实际需要和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实用文体。再者,大多数教材都缺少足够的实训题,教师应开动脑筋甚至打通人脉,从实际应用领域中找到具有典型性的正反例子,供学生模仿或者借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尽快树立学科意识,加强学术研究,承担应用文写作学科发展的责任。教师要注重提高实际写作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或挂职锻炼;有意识地增强政治、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的补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聘请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文职专家到学校给学生做专题讲座。这些专家既为学生们带来了企事业单位最新最有用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也用自身鲜活而真实的实践经验弥补了专职教师的局限和不足,令学生受益终身。

在学校学科建设不断增强、专业设置不断调整的发展大潮中,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生存在专业课与公共课的罅隙中的课程不断遭到诟病。但是在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环境中,应用文以其自身独特的属性日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面对当前的形势,开设课程的学校和任课教师,有责任正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先天不足,积极投身到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中,开拓思维,不断创新,打破僵化、沉闷的教学传统,真正实现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具有较强写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丽清.应用文写作七环节项目教学法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13,(2).

[2]彭海河.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仍需以“读”为先导[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9).

[3]王恩全.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改革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9).

[4]周颖斌.财经应用写作的情境仿真教学探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

(责任编辑:王意琴)

金融学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以经管类专业中的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结合实例探讨了高等数学如何为专业教学服务。

关键词:高等数学;专业教学;服务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经济类专业主要培养服务于对外开放、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外向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的高级经贸人才。高等数学是经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高等数学学习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其专业课的学习,也会间接影响到将来的工作能力和文化素养。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考虑高等数学如何为专业教学服务,这是数学教师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2 高等数学为专业教学服务的途径

2.1 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经管类专业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因此,要求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数学教学使用的教材是统一编写的,缺乏针对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根据所教专业,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调整,使高等数学课程所教内容更贴近专业的需要。对不同专业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融专业知识于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2 阅读相关专业书籍,了解专业知识

作为经管类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师应该阅读一些与经管类有关的书籍,了解经管类专业在哪些方面需要用高等数学的知识来解决,以及怎样运用这些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在运用高等数学知识建立经济学中某些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时,要向学生解释、分析一些经济现象。只有把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和原理,搞明白,弄清楚,给学生解释清楚其中的经济学概念,并引领他们进行恰当的经济分析,建立起合适的数学模型,进而再去进行模型求解。

2.3 课堂教学中,结合专业选取实例

对于经管类专业来说,高等数学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今后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因为高等数学是公共基础课,一般都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既在专业课之前学习,所以很多刚入校的大一新生都不太了解为什么要学习高等数学,学习高等数学究竟有什么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专业选取实例,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习高等数学,将来在专业课学习中,如何运用等等。专业不同,选取例子的侧重点不同。

(1)如果所任课班级为金融学专业,在介绍积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中,可以选取以下实例。

(2)如果所任课班级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介绍导数的应用时,一定要详细介绍导数在经济学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中的应用。并告诉学生将来在专业课西方经济学中会更详细的研究,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学习高等数学的必要性。也就不觉得学习起来那么枯燥了。并选下面两个实例,使得学生更深入理解这部分内容如何应用,怎样应用。

实例2:设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80-0.1x(P是价格,x是需求量),成本函数为C=5000+20x(元)。①试求边际利润函数L′(x),并分别求x=150和x=400时的边际利润。②求需求量x为多少时, 其利润最大?

需求弹性为负, 说明商品价格P上涨1%时, 商品需求量Q将减少1.39%。

(2)当商品价格P=10(元)时, η(10)≈-1.39×10=13.9, 这表示价格P=10(元)时, 价格上涨1%, 商品的需求量将减少13.9%。若价格降低1%, 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13.9%。

(3)如果所任课班级市场营销专业,在介绍积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时,则重点介绍积分在广告策略方面的应用,与其专业相贴近。选取以下实例,使市场营销的学生能更好的领悟学习高等数学的意义。

实例4:某出口公司每月销售额是1000000美元, 平均利润是销售额的10%。根据公司以往的经验, 广告宣传期间月销售额的变化率近似地服从增长曲线1000000e0.02t( t以月为单位)公司现在需要决定是否举行一次类似的总成本为130000美元的广告活动。按惯例, 对于超过100000美元的广告活动, 如果新增销售额产生的利润超过广告投资的10%, 则决定做广告。试问该公司按惯例是否应该做此广告。

3 结语

当高等数学教师针对不同专业,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选取与专业相关的实例,既能让学生理解并巩固所学到的高等数学的知识,又能促进今后专业课的学习,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 吴赣昌.微积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

[2]章文燕.物流工程与管理[J].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研究,2011,(3).

[3]孟祥明.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高等数学教学与经济学教学相结合,2010,(3).

金融学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传统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理论分歧

行为金融学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金融学理论,他是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金融学的不足之处。行为金融学是一种独立的学科体系,它不仅需要经济学和数学的学科知识作为支持,还融合了心理学学科知识、生物学学科知识以及行为学学科知识和社会学学科知识等。传统金融学和理论金融学具有很大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理论基础、决策的风险分析法以及决策模型。

一、传统金融学和理论金融学在理论基础方面的巨大差异

传统金融学是金融学发展早期阶段的一种金融理论,这种金融学理论是以理想化的市场条件为基础的,整个理论围绕着“有效市场假说”开展,并将资产的市场价格作为分析市场资产投资的重要信息依据。根据传统金融学的观点,每一个资本投资者在资本投资活动当中都是一个理性的人,做出的所有投资决策也是理性的决策,每一种投资行为都能够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在传统金融学看来,每一个资本投资者都在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投资,并且每一次资本投资行为都在试图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效果。因此,传统金融学理论是比较理想化的理论形式。著名金融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施莱佛(Shleifer)认为“有效市场假设”理论应该具备以下三种主要的市场假设条件:首先是金融投资者必须是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投资面前必须保持理性的思考,并且能够作出理性的决策。其次,投资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这种随机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投资者的不理性行为得以抵消,使投资活动能够在整体上保持理性。最后,即使一部分投资者出现了不理性的投资行为,但是在市场变化当中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而重新回归到理性投资当中,因为在投资市场当中,资本价格的变化会迫使投资者从非理性当中醒悟过来。

与传统金融理论理解不同的是,行为金融学并不认为市场投资行为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纯理性行为,行为金融学认为:市场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投资者本人的影响,但是投资者本人并不是一个完全理性的人,投资者本人由于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会出现心理或者生理上的波动,这些都会影响投资者对投资行为的决策。行为金融学主要是针对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从而能够对市场投资变化进行深刻地理解。市场具有很大的变化,往往会使投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通常情况下,这种变化与波动也是瞬息万变的,来不及让投资决策者进行详细的调查,只能依靠投资者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来做出决策,因此,资本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投资者来实现的。除此之外,市场资本投资也并非完全按照投资规则进行,一些时候,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交易内幕,当然,这些都是投资者无法准确获知的消息,而投资者只能依靠公开的信息进行决策。根据金融市场的运转规律,通常情况下,金融行为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指的是“非财富最大化行为”,在现实的投资当中,由于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一些投资者在投资活动当中有时候并不是把利润作为最大目标,在这种投资目标的指引下,这些投资者可能会做出一些看起来是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另一个方面则指的是“系统性的心理错误”,由于各方面认知偏差的影响,投资者的心理活动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这就会导致投资者在决策的时候出现偏差。

综上所述,传统金融学的理论基础是将投资者看作是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即使出现各种偏差,但是投资者的最终行为在整体上也依旧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则并不认为投资者的行为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理性行为,而行为金融学则是建立在此基础上对投资行为的差异进行研究的。

二、行为金融学是对传统金融学进行的挑战

传统金融学的理论基础是理性的投资行为,投资者往往会从以下两个方面对理性投资进行研究:首先是“贝叶斯”理性规则,这种理性规则的主要内容是指主观概率更新规则,具体是指在投资者获取投资信息之前,投资者自己会有一个先验概率,当投资者接受到信息之后,投资者需要按照“贝叶斯”理性规则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并对自己之前得出的先验概率进行修正,最后再得出理性决策。其次是“期望效用最大化”理论,具体指的是,当投资者通过“贝叶斯”理论得出后验概率之后,投资者利用函数对信息进行计算,并根据自己的期望,对资源进行合理重组和优化配置,通过投资来达到自己的期望目标。

但是在发展过程当中,金融学家也开始对理性人假设提出了三个主要的疑点。首先,在投资当中,投资者往往会选择一个投资参考点对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但是投资参考点往往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当中的,因此,在投资当中,投资者需要对投资参考点的变化进行分析。其次,每一名投资者都会在投资活动当中积累一定的投资经验,投资者在投资当中首先考虑到的通常会是自己的经验,而不是“贝叶斯”法则。最后,金融市场具有很大的复杂性,投资者获取的各种信息可能是真实的市场信息,也可能是一些虚假信息,这些都会对“理性人假设”提出挑战。

在金融市场,投资者的个人因素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投资者个人的原因也是投资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行为金融学的观点,认知偏差具体指的是投资者的行为和投资决策经典理论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他们分别是投资者面对投资风险时的一种态度、投资者自身的心理素质水平、投资者过度乐观的态度或者是过度悲观的态度。在投资活动当中,投资者主要是为了规避风险,避免经济损失,而并不是投资者本身对风险存在厌恶。在关系到人们自身的收益状况时,投资者往往会出现对风险的厌恶,反之,当风险关系到投资者的损失时,投资者往往会表现出对风险的爱好。其次,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一些人天生比较乐观,而另一些人则比较悲观,这些都会影响投资者对投资的判断和决策。

金融投资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金融市场往往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投资者,不同投资者之间会出现相互影响的现象,从而使投资市场出现一些非理性的偏差行为,在金融学当中通常会将这种行为称之为“群体行为”。但是,在传统金融学理论看来,虽然金融市场会出现一些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但是这些非理性行为会出现相互抵消,从而使金融市场能够在整体上保持理性。与传统金融学不同的是,行为金融学则并不认为非理性投资行为是一种随机行为,受这种观点的影响,行为金融学认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之间并不会出现抵消。

有效市场假说是传统金融学当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传统金融学认为在有效市场的影响下,市场价格是资本内在价值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样的资本必须依据自身固有的价值进行交易,不能够出现不同的价格,然而,与传统金融学的理论观点不同的是,在现实的交易当中,资本可以在不同的市场当中按照不同的价格进行出售,行为金融学正是看到了金融市场的这一特点,并对金融市场的这一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有限套利”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了价格对信息的错误反应所表现出来的非理性行为原因。除此之外,噪声交易也是导致市场非理性的主要原因。

三、投资决策模型方面出现的分歧

在传统金融学当中主要包括了两种金融决策模式,这两种模式分别为有期权定理论模型以及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模型。除此之外,行为金融学投资决策模型则包括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具有很大的区别,行为资产定价模型没有将投资者看成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理性人。根据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将投资者分为两种主要的种类,他们分别是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两种主要的情况。在具体的资本投资活动当中,信息投资者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理性投资者,在交易当中会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开展,他们能够在投资决策当中始终保持理性,并不会受到各种各样认知信息的影响,他们的出发点是如何将资本通过配置获得最大利润的。与信息交易者不同的是,噪声交易者并不会在具体的交易活动当中严格遵守资本资产定价模式,他们通常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甚至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认知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容易会做出各种各样的非理性决策。当然,在金融市场的现实运转当中,这两种不同类别的交易者会在交易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最终决定金融市场的资本价格。如果金融市场里面的交易者多为信息认知型的交易者,那么金融市场将会表现出很大的效率,当然,当噪声交易者成为了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时,整个金融市场将会表现出比较低下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在市场行为模型当中,行为金融学中还出现了两种比较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模型,他们分别是DHS理论模型和BSV模型。最后,市场理论模型还包括有统一理论模型和羊群理论模型这两种模型类别。

四、结语

在经济学当中,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也是经济理论学说的理论基础。由于理论基础的不同,目前主要有两种最基本的金融理论,他们分别是传统金融学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行为金融学理论是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完善,他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区别。

参考文献:

[1]赵晶.解析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分歧[J].学习与探索,2014(10).

[2]丁志国,徐德财,赵晶等.由理想市场到现实交易:现代金融学理论假设的演进[J].当代经济研究,2013(10).

[3]柳维芳.基于双拐点预期理论的资产组合选择问题[J].生产力研究,2014(03).

[4]李源,李杰.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行为分析及策略建议——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3(12).

[5]郎镐.行为金融学在我国市场上的应用探析[J].时代金融(中旬),2015(01).

[6]任元江.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投资效率探析[J].城市地理,2014(18).

[7]沈玉星.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与公司理财——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4).

[8]付杰.行为金融学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应用[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4(12).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古浪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上一篇:药剂学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知识价值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