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药剂学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工业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及制剂的理论、生产制备技术和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是药物制剂专业及其他药学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对工业药剂学的课程教学改革作了一些探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其成为适应我国药学事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药学人才。

关键词:工业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工业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基本内容包括药物剂型、药物制备、材料、质量检查等,并涉及粉体学、流变学、机械科学等多学科知识。所以在本课程的授课教学中需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优化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目前在国内工业药剂学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就是所谓的LBL- Lecture Based Learning。即以教师讲课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课上全程灌输知识的一种教育模式。对于初学工业药剂学的学生来说,课程内容确实显得抽象枯燥,所以很难记住课程要点,或是出现记住又容易忘等问题。很多同学都是在临近期末考试前两周,匆匆忙忙对老师所强调的重点知识死记硬背,只求考试及格。而且考试结束后,知识遗忘率很高。不过,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部分高校的工业药剂学教学都采用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增加了讲授的知识量,而且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笔者根据工业药剂学的课程特点,同时借鉴已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学改革经验,在工业药剂学的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改革,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内容改革

随着现代药品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药品行业的市场不断涌现出新剂型、新工艺、新设备等,因此,工业药剂学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删减过时的陈旧内容,补充新的知识,从而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满足该行业的实际需要。如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如纳米粒等新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产业化情况,并加强对制剂先进设备的介绍。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对药物前沿的科研生产知识进行介绍,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药物行业的新进展,掌握该行业的新动态,从而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后的生产实践。

二、教学方法改革

1.对比教学法。工业药剂学涉及多学科的综合知识,而且由于课程介绍的药物剂型种类繁多,制备方法及质量检测各不相同,所以学生大多感觉这类课程比较枯燥,并易混淆知识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对比教学法,即总结各剂型在制备、质检等方面的异同,从而使学生获得清晰、明确的概念,便于记忆和区分,提高学习效果。如讲授“液体制剂质量要求”时,既要指出液体制剂共有的质量要求,如有效成分准确、稳定、久储不变;制剂应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等,又要比较均相液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对外观澄明度的要求及对分散程度的要求。从而帮助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2.“出错”教学法。“出错”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故意设置一些容易出现错误结果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这些错误,通过分析出错原因,改进操作方法,直至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如在片剂的制备实验中,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实验小组,预先设置质量合格片剂的实验操作条件和发生松片、裂片、黏冲等问题的实验操作条件,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有制备片剂不合格的小组,从而使学生积极思考实验失败的原因,加之教师适当进行指导,由学生调整实验操作条件,最终成功制备出合格的片剂。通过设计故意让学生“出错”的实验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和理解,还能激发学生自我思考、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3.幽默教学法。幽默是一种艺术,也是教师讲课运用的强有力策略,因为它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知识阐述得盎然有趣,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所以在工业药剂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幽默教学法”,即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融入知识,带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述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相关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联想:“同学们都不喜欢吃药,但我们又不可避免地会生病,那怎样减少用药量而不影响治疗效果呢?今天给大家讲述的缓控释制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种困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

4.案例教学法。工业药剂学由于其学科信息容量大的特点,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较多。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在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比如涉及新剂型的章节都介绍目前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初步应用效果,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让学生不仅学到丰富的学科知识,还能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为方便学生掌握知识点,还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在讲述注射剂车间的设计要求及生产管理时,可以给学生展示相关企业的注射剂车间图片,辅助讲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拓视野。

5.举办相关比赛法——以“药品包装设计大赛”为例。药学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就业中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更多一些,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学习理论课之外,还应举办相关比赛,进一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这里以举办药品包装设计大赛为例。通过举办药品包装设计大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亲自动手设计的机会,还培养了学生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比赛前期,学生通过查阅、了解药品包装的相关知识,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比赛过程中,学生除了充分展现自己的设计才能和创新思想,还可以学会相互合作与沟通的技巧,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赛过后,通过思考并总结比赛中的优缺点,进一步积累自己的实战经验,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举办与本课程相关的各类比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寓教于乐,培养良好的学风。

6.“仿真生产线”实训教学法。目前高校的综合实训少有在合作企业展开的时候,因为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毕竟学生进入企业,由于缺少实际生产经验,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麻烦,如是否会导致交叉污染等。所以高校的综合实训多是在药剂实验室进行,药剂实验室虽拥有压片机、硬度仪等设备,可以完成相关制剂单元操作,但缺乏GMP药厂的布局设计及环境条件,学生仍无法体验实际的生产环境。为密切联系药企生产实际,深化教学理论内容,高校可尝试建立“模拟药厂”,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要求,模拟正规药厂的布局建设,指导学生进行模拟生产操作,训练学生的综合实训能力,使学生熟悉掌握药厂制备工艺、操作方法及质量控制要点,为今后进入企业进行实际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7.利用网络资源教学。在如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利用网络资源实施教学已成为流行趋势,也是实现学生开放性、个性化学习的有效途径。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校已基本普及,此外,还可以给学生挑选一些其他高校的精品公开课辅助学习。还有一些模拟药厂生产流程的学习网站,如“药剂在线”网站,此网站设有辅料库、设备库、药物库等,学生可自主选择药物以及合适的辅料和设备进行处方设计,并通过网站的评分系统对结果进行评分。因此,学生便可综合利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加之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更加高效地探索学习,并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8.“悬念”教学法。多年的学习生涯,使得学生容易对照本宣科的教学产生厌倦心理,所以教师如何把枯燥抽象的知识阐述地生动直观是十分重要的。“悬念”教学法源于“疑而生趣”的好奇心,所以在工业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精心设计悬念,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渴求知识的过程,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用“悬念”教学法,来激发同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激发其对知识的渴求欲,积极思考问题并认真听课,掌握知识。

9.“讲座”辅助教学。另外,可根据实际情况聘请一些企业人士或专家教授来给同学做本行业的讲座,介绍企业的行业发展动态及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并与行业的实际发展接轨。如我院之前就邀请了大连美罗药业的代表及大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人士来给我院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做讲座,引起了同学的强烈反响,并对该行业有了新的认识,可谓受益匪浅。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目前在国内的工业药剂学教学中,多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即大多以试卷上的分数为标准,因此导致了很多学生“临时抱佛脚”、“上课抄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的错误学习方法,这难以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专业水平。所以如何做到科学规范地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建议是:课程综合成绩由理论考试成绩、实验考核成绩、课堂讨论情况、课后自由选题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具体的分值分配视情况而定。这种成绩评定体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联系起来,也能督促同学重视平时的学习表现,而不是依靠期末突击来确保通过考试,此外,也促进了校园良好学风的形成。

四、结语

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学方法的研究亦是永无止境的,需要广大教学人员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去完善,上述内容仅仅是笔者在工业药剂学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学改革和实践总结的一些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氛围。综上所述,工业药剂学的教育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其学习的综合能力。此外,适当邀请企业资深人士给学生做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的新动态,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安排学生到药厂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实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最终成为国家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优秀药学复合人才。

药剂学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为了探讨中职药剂专业“实用药剂学”课程建设的思路,采用书面问卷与访谈调研的方法,对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2012、2013两届药剂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访谈10余家药品生产及经营企业相关人员。通过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掌握了学校药剂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与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实用药剂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课程建设;调查分析;岗位能力;实用药剂学

作者简介:孙琍,女,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高级教师、主管药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药学专业课程教学、医药物流。

一、调研背景

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明确规定,中职药剂专业培养方向为药品调剂、药品营销及药品物流,[1]主要面向临床以及医药商业和药品生产企业从事药品调剂、采购、储存、物流管理、销售、咨询等活动。这一规定为学校中职药剂专业的办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中职药剂专业是省级示范专业,经过近20年的专业建设与发展,为南京及周边地区医药企业输送了大批高质量实用型药剂人才。而“实用药剂学”作为药剂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中职课程应凸显中职教育的特色,与公共基础课程相比较,更突出的是职业和岗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指导下,有必要基于药剂专业学生毕业就业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学校药剂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及能力要求,并立足南京经济发展,对现有“实用药剂学”课程标准进行修改和调整。通过界定“实用药剂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从而制定适合学校药剂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应中职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教学内容,培养适应现代医药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资料和方法

(一)调研基本思路

通过对学校药剂专业学生就业去向、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等进行调研,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人才需求及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药剂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岗位能力,从而使课程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相适应,凸显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同时,结合本专业学生从业现状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群的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把握岗位对专业和课程的需求,构建适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用药剂学”课程教学体系,探索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和新方案。

(二)调研对象与方法

1.对学校2012、2013届南京地区药剂专业学生进行书面问卷调研。采用学生用调研问卷,共发放问卷92份,回收92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97.83%。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学校药剂专业学生对应的就业岗位、岗位能力要求等课程教学相关信息。

2.对南京地区的10余家药厂、药店进行访谈。采用用人单位访谈问卷,调查对象为药厂、药店等用人单位的生产及经营人员。通过访谈易亨制药、海王星辰等11家药厂及连锁药店和门店,获得了用人单位对岗位能力的要求等相关信息。

三、调研结果

(一)学校药剂专业学生主要就业情况(仅列前三)

在回收的90份有效问卷中,学生分布的单位类型主要为:制药企业(30人,占33.33%),社会药房(28人,占31.11%),医药公司(26人,占28.89%)。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为:药品生产与管理(37人,占41.11%),药店经营(28人,占31.11%),医药物流(14人,占15.56%)。主要岗位为:制剂生产与检验(26人,占28.89%),药品零售(23人,占25.56%),医药商品营销(14人,占15.56%)。

(二)学生对岗位能力及素质要求的认知(可多选)

学生认为,岗位对自身素质及能力要求为:专业技术(39人,占43.33%),职业道德与责任心(35人,占38.89%),语言表达(31人,占3444%),压力承受(28人,占31.11%),沟通(25人,占27.78%),组织协调(21人,占2333%),计算机操作(19人,占21.11%)。

(三)企业认为药剂专业学生最缺乏的综合素质(仅列前四项,可多选)

通过访谈,11家药企认为,药剂专业学生最缺乏的综合素质如下: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11家,占100%),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9家,占8182%),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7家,占6364%),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7家,占6364%)。

(四)企业在挑选中职毕业生时最看中的素质(仅列前四项,可多选)

通过访谈,11家药企认为,他们在挑选中职生时最看中的综合能力及素质为:专业知识和技能(11家,占100%),人文素养(10家,占9091%),健康的身体和心理(9家,占8182%),文化基础知识(5家,占45.45%)。

四、讨论

(一)药剂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去向与学习内容分析

通过调研可以看出,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药剂专业学生主要集中在生产、经营两个方向就业,在药品生产与管理、药品零售等岗位从事药品生产、销售等工作,其对应的职业标准分别为药物制剂工和医药商品购销员。对于“实用药剂学”课程,其涉及的教学内容应包括制剂生产、处方调配、配伍变化与合理用药等。

(二)用人单位的需求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药企认为药剂专业学生最缺乏的是敬业精神与工作热情、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等;而在挑选中职毕业生时,他们最看中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是人文素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最后是文化基础知识。因此,“实用药剂学”课程必须凸显专业技能训练,并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成才与成人,二者不可偏废。

(三)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相关岗位对本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基本应用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2.专业核心能力。除具备药物制剂生产与调配的基本应用能力外,还应具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与控制、药品采购贮存与养护、合理用药咨询与指导等专业核心能力。同时,药品销售等岗位要求具备医药商品购销员等相关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而制剂生产等岗位对药物制剂工等相关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未作要求,因此,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学生毕业时应取得医药商品购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

3.专业拓展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对异常情况的处理等应变能力的要求较高。

4.职业道德与责任心。

5.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主要包括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

目前,用人单位用工越来越趋于理性,他们主要看重能力而非仅仅看学历,因此,药剂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内容必须及时更新,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由于学生主要在药品生产和零售岗位就业,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药物制剂工和医药商品购销员,所以,“实用药剂学”课程标准应以这两个工种的职业标准为参考。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制剂生产、处方调剂与合理用药等知识与技能,同时,要关注学生职业道德及专业素养的形成。

五、对课程建设的启示

调研发现,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岗位能力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岗位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等三个方面,这些问题已成为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也必将决定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前途。因此,“实用药剂学”课程建设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首先,要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使所培养的人才与就业及岗位需求相结合。

其次,要适应生产经营实际对技能的要求,紧贴岗位开发工学结合核心课程,根据岗位技能与素质的要求,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以产品为载体,将工作过程所需要的技术与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资格、行业标准与职业素质融于一体,构建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2]

第三,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开发虚拟项目、虚拟车间、虚拟工艺和虚拟实验,增强理论教学效果,营造职业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第四,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改方向,力求做到三个衔接:一是课程标准与市场需求相衔接,教学内容和要求与岗位知识相对应;二是调整教学内容,使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相衔接;三是专业能力培养与岗位能力培训相衔接,应参照岗位现场的操作标准规程,进行课程建设,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3]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的通知[Z].教育部文件,教职成2010[4]号.

[2]吴丽华,聂莉萍.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标准与核心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开发——以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2):170-172.

[3]李苹苹,宁爱兵.52名在校男护生现状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3):129-130.

[责任编辑盛艳]

药剂学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复合课堂教学模式对高职学院药剂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应用实践效果。方法:以人体解剖生理学为教学内容,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针对2019级药剂学1班40名学生实施教学,采用复合课堂教学模式针对2019级药剂2班40名学生实施教学,统计两组学生测量动脉血压、心音听诊及理论知识测试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教学后复合课堂教学组学生测量动脉血压、心音听诊及理论知识测试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P<0.05);教学后复合课堂教学组学生教学模式满意度、自主学习提升度、团队协作提升度、语言表达提升度及理论知识理解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P<0.05)。结论:针对高职学院药剂学专业学生实施复合课堂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学生各项目测试成绩,对其课堂满意度改善亦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复合课堂教学模式;满意度

[文献标识码]A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临床医学概论、病理学及药理学等课程学习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广泛、理论性强、体量大的特点,与此同时具备实践性强、逻辑推理性强等性质[1]。在课堂教学中不但应该保证学生对人体结构形成深刻的认识,还应该在认识的基础上保证学生对其生理功能特性稳定掌握。本研究针对高职学院药剂学专业学生实施复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测试其测动脉血压、心音听诊及理论知识、课堂满意度问卷探讨其教学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针对2019级药剂学1班40名学生实施教学,复合课堂教学组采用复合课堂教学模式针对2019级药剂2班40名学生实施教学,其中传统教学组中男24人,女16人,平均入学成绩(564.45±23.56)分;复合课堂教学组中男22人,女18人,平均入学成绩(563.28±25.72)分。比较两组人员性别及平均入学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复合课堂教学组:采用复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具体步骤:1课前准备:提前一周在蓝墨云班课上推送实验操作视频,提前向学生发布课前检测题和小组任务。把实验组项目分为8组,其中1~4组练习心音听诊操作要领和理论知识,4~8组练习测定动脉血压操作示范和理论知识,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视频、实验指导制作完成PPT,要求学生提前传送已经制作完毕的PPT至指定邮箱,对未达到PPT要求的文章退回重修。学生经过小组意见达成一致后,共同完成各自任务,与此同时也一起完成测试。2课中实施:随机挑选一个小组进行讲课,要求小组依据组内制作的PPT实施宣讲汇报,主讲同学和组内成员针对实践操作环节进行配合演示,将学生的操作过程运用投屏软件实时传送至投影屏,老师与其他学生进行观看、讨论与学习,针对表现优异者予以嘉奖鼓励,在讲课结束后老师对课程进行总结点评,并对课程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延伸。在课堂中发布实验任务,要求学生完成放置听诊器胸件在测量血压时的位置、听诊顺序、心音听诊部位等。3结果考核:于上课前后检测学生测量动脉血压、心音听诊分数并统计纳入期末成绩。课堂结束后采用闭卷方式检验学生学习成果。

1.3评判标准1测试两组学生测量动脉血压、心音听诊及理论知识测试。2于教学后向两组学生发放课堂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教学模式满意度、自主学习提升度、团队协作提升度、语言表达提升度及理论知识理解度等5项,每项分为满意/帮助、不满意/不帮助等两个选项。

1.4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以[Mean±SD]表示计数资料,当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教学前后两组学生测试成绩统计分析比较教学后复合课堂教学组学生测量动脉血压、心音听诊及理论知识测试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P<0.05),见表1。

2.2教学后两组学生课堂满意度问卷调查比较教学后复合课堂教学组学生教学模式满意度、自主学习提升度、团队协作提升度、语言表达提升度及理论知识理解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P<0.05),见表1。

3结果

作为现代医学主干课程之一的人体解剖生理学兼具连接病理学与解剖学桥梁的任务,学习该课程对其基础知识理论掌握要求程度较高,然其内容较为抽象,学习期间易产生枯燥乏味情绪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2]。因此:针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学模式对于促进其学习尤为关键。本研究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施复合课堂教学模式,复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比上课前后测试成绩,表现了学生能够将学习从课堂上延伸至课外,打破了空間和时间对学习的限制,加强学生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提高学生在日常时间中的学习效率[3]。与此同时,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积极地调动学生开展交流、协作资料,不但能够完成课堂教学的目的,也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感,通过考学结合的方式使得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规划、学习指导及学习督促顺利完成。

综上所述:针对高职学院药剂学专业学生实施复合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课堂师生关系和谐程度,加强学生对课堂基础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夏卉芳.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研究[J].中国校医,2020,34(09):718-720.

[2]方彭华,申璐,张真稳.复合课堂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校医,2020,34(09):636+721+683.

[3]杨雅敏,章洁.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9(51):260-261.

药剂学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定位

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常规固体制剂、液体制剂的工艺设计、生产技术、工艺环节质量标准、制剂设备使用与维护等核心职业能力。

2.培养目标

(1)知识培养目标是理解各种常用剂型的定义、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质量要求;理解粉碎、过筛与混合、制粒、灭菌、固液分离、干燥等单元操作;理解各种常用辅料的性质、用途基本知识等;了解药剂的稳定性、有效性与安全性等基本知识。

(2)能力培养目标是掌握散剂、片剂、颗粒剂、硬胶囊剂等常规剂型的制备技术;基本具有制备注射剂的制备技术;会正确使用和维护制剂常用设备;能进行一般制剂工艺设计;能查阅药典等工具书,解决实际工作中常见的简单问题。

(3)素质培养目标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爱岗敬业、实事求是的观念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与习惯,终身的自学能力;团队合作的职业素质;勇敢的创新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

3.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通过岗位群技能要求分析,将本门课程内容设计成生产基本单元操作、口服固体制剂生产技术、液体制剂生产技术、药物制剂生产相关知识共四大模块,共60学时,其中有20学时为实验学时,在石家庄和平制药厂中进行,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之比为1︰2。

(二)教材及相关资料

采用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工业药剂学》和自编的《药物制剂技术实训教程》分别作为理论和实训教材。课程组老师不断对理论、实训教材进行课程开发,为各实训项目编写了教学标准、学习评价标准和教学指导书。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一)教学设计

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石家庄和平制药厂(为通过国家GMP认证的制药企业,独立法人资格)进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校企合一的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改革由原来的理论为主转为以实训为主,并按药厂各类剂型实际生产流程,以项目导向为线索,将主要教学内容划分为口服固体制剂生产技术、液体类制剂生产技术、其他制剂生产技术、药剂生产新技术等实训模块。

2.教学地点改革由原来的以教室为主转变为以实训基地、实际生产现场为主、教室为辅。

3.授课教师改革由原来以校内教师为主转变为校内专职教师主讲理论,校外兼职教师和有实践经历的专职教师共同进行实训教学。

4.教学方式改革由原来教师主讲操作转变为任务驱动式教学,即教师给任务,学生查资料,提解决方案,师生探讨并在实训基地进行工艺验证,通过对产品的质量分析反馈原方案的优劣,拟出新方案,再次实训,循环进行,直至熟练。

5.充分利用和平制药厂“校企合一”优势,学生的周六、周日、寒暑假等业余时间可方便进厂参观练习,部分优秀者甚至直接成为药厂的兼职员工。

(二)教学方法

1.采取了多媒体教学形式。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制备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传达生产知识。可以传输大量信息,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学效果较好。

由灌输式教学改为启发、参与式教学。在每节课堂上争取让每一个学生有参与和讨论的机会。比如,当多媒体屏幕上出现一个设备结构图时,先让学生自己根据设备结构推测设备运行原理,适用场合甚至优缺点。随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再进行针对性讲授。

作业不再布置单纯的思考题或计算题,而是提出实际生产中应用性、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动脑筋、查资料去解决,取得较好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循环实训。《工业药剂学》的实训在石家庄和平制药厂进行。实训方案如下:教师根据实际生产项目向学生提出要求,引导学生提出项目方案,实习指导小组审评方案后,在全真生产环境中实施方案,根据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修正方案,再由学生对生产项目进行记录总结,最后学生交书面实践报告。

3.微观教学。将正确的生产操作过程用录像机拍摄下来,放给学生反复观看;将生产中易出现的错误操作拍成录像供学生分析、思考、对比。

4.案例分析。把生产中生产的不合格产品给学生分析,从原辅料选择、工艺流程、生产参数控制等方面对产品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

5.利用网络教学环境。学校建有校园网,校内网络平台教学资源有教学大纲、实践和理论教案、课件、各实训模块习题、实训与实验指导等。学生可在网上与教师讨论问题。

三、教学队伍建设

(一)课程教师团队建设

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教学能力强、熟悉药剂生产领域、掌握过硬剂型生产技术、乐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教学团队。师德师风好,事业心强,治学严谨。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多层次培训;教师到企业锻炼,从而了解社会需求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更新变化,并及时纳入教学内容。同时从工厂、企业调入了有实践经验、胜任教师工作的同志,充实本课程的教学力量;聘请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师团队。

(二)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课程组专兼职教师共10人,全部参加理论和实践教学。专职教师4人全部为双师型教师,其中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有2人。兼职教师6人为来自企业的工程师、高级技师,都具有多年生产经验,专业素质高。

课程组的教师年龄20~30岁1人,30~40岁4人,40~50岁3人,50岁以上2人,年龄结构合理,形成了一支充满朝气的梯队,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

四、实践教学

(一)实践教学条件

1.院内实践教学基地。2004年学校投资100多万元建设制药专业中试车间,按照“教学、实用、安全、规范”四大原则进行安装设计,购置了各种先进设备,全部按照工作要求安装,是一个小型化的生产车间,实现了院校与企业工厂的“零距离”接触,为学生生产实习、课程实习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校内教学平台。经专家论证在同类院校中达国内领先水平。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石家庄华鑫制药有限公司;石家庄制药集团;石家庄和平制药厂;河北健民药业有限公司。

(二)实践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通过对药品生产全过程各岗位操作的全真练习,掌握药品企业生产的要求,为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符合工作要求打下良好基础。

2.教学设计思想和做法。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及岗位群要求的实际能力为依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做法是:编写实训教材,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在考试试题和作业中增加生产实践的内容,使学生通过对生产的实际案例分析及解决增强对制剂生产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了解;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设计各种剂型的生产过程,设计岗位标准操作规范和生产记录,增强了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课程中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实验室和实训车间与生产企业合作项目,做到工学结合。

3.教学内容(见表1)

五、教学效果

1.校内督导组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等校内外专家从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课程开发、工学结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毕业生质量等方面都给予较高的评价。

2.学生评教。近三年根据学院教务处组织的学生评教结果,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对主讲教师评教,分数均在90分以上。

3.具有实境育人的职场氛围,学生实践效果很好。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按既定工艺进行产品生产,进行常用制剂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

药剂学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根据中药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过程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对中药药剂学课程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并在药学系中药专业2013级、2014级、2015级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中药专业 中药药剂学课程 整体教学设计

随着教育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各高职院校的共识。在这一背景下,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积极进行了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根据专业调研结果确定了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课程体系构建等一系列指导性原则。中药药剂学作为专业必修课程要解决如何通过本课程目标的达成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中药药剂学进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势在必行。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是通过对单门课程作出全局性设计与实施计划,即对课程的整体目标、整体结构、教学进程等整体设计与安排,在这个层面上对一门课程的教学进行整体优化。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药专业中药药剂学课程组的教师们集思广益,从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课程目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课程内容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课程进度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案等方面,制定了《中药药剂学整体教学设计》方案,此方案在中药专业2013级、2014级、2015级5个班的中药药剂学课程中实施,在学生中获得较好反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中药制剂的制备生产、质量控制及设计研发等方面的理论,为学生从事中药制剂的生产、质量管理、药品零售、用药指导等职业岗位,提供足够的知识与技能;为学生将来获取“中药固体制剂工”“中药士”“执业药师(中药)”等职业资格证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就是預期的课程结果,即期望学生学习某门课程后,在知识、技能、态度方面达到什么状态。通过认真分析职业岗位(群)能力,并以此作为专业课程目标的重要依据,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三个维度确定中药药剂学课程目标。

(一)能力目标

1.能熟练运用中药典型制剂的制备与操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要求,生产出合格的常用中药制剂。

2.具有安全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

3.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制剂生产技术、质量控制相关问题的能力。

4.具体一定的解决药品在流通、使用中与剂型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熟悉常用辅料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3.熟悉中药制剂生产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安全操作等知识。

4.了解本学科的新剂型、新技术、新发展。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药品质量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

2.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3.具有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课程内容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1.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和岗位的工作内容为依据。

2.以中药固体制剂工、中药士(师)和执业药师(中药)的职业资格考试标准为依据,将职业资格考试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标准对接。

(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1.职业领域:中药制剂生产企业、社会药房、医疗机构中药房。

2.工作岗位:制剂生产与管理、药品调剂与管理、用药指导、中药库管理、零售服务。

3.典型工作任务:中药预处理、提取、浓缩与分离;固体制剂生产;液体制剂生产;灭菌制剂生产;半固体制剂生产;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处方审查、调配;调剂质量管理;用药咨询、不良反应收集;药品入库验收、药品存放管理、药品分类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整合和组织安排

本课程不仅与中药专业的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有衔接与联系,而且与临床医疗用药实践和工业化生产实践密切联系,是衔接中医与中药的纽带,包括中药制剂和中药调剂两部分,侧重于中药制剂这部分。

1.本课程是理实一体的课程,总学时110学时,其中理论60学时,实训50学时,分别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授课。理论课教学内容选取、整合和组织的依据是:(1)满足相关职业岗位所需;(2)满足职业资格考试所需;(3)兼顾前、后续课程。实训课教学内容选取和组织是以常见中药制剂生产岗位工作内容为主线、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设计,如大山楂丸的制备、连翘片的制备。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为七大模块:(1)通用模块;(2)中药传统制剂;(3)中药液体制剂;(4)中药灭菌制剂;(5)中药固体制剂;(6)中药半固体制剂及其他制剂;(7)拓展模块。

每个模块分为若干个教学内容,每个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学完后能够掌握相应剂型的生产工艺、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通过一个模块的学习,能够归纳总结出常用制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四、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第一堂课的课堂设计

整个课程的第一堂课,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有个鲜明印象,对课程的进行充满兴趣和期待。因此,我们在第一堂课摒弃传统的“绪论”,按照新的理念进行了精心设计——用大约20分钟对中药药剂学进行“说课”,说课内容分别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教法和学法、课程考核等主要方面呈现中药药剂学的总体结构和要求。

(二)教学方法设计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综合性强、知识量大、内容庞杂的特点。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即通常所说的LBL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可采用PBL和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解答问题为驱动力,围绕某一专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如运用LBL教学讲述基础理论,将PBL教学运用于解决具体制剂的处方分析、重点或难点问题。

案例教学法源于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法,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进行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从实际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际的特点,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景中,展开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它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中引入“欣弗事件”“鱼腥草注射液事件”等案例。

实训课的教学方法主要运用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法,模拟与工作场景相似的实训环境,学生分别扮演生产操作人员、复核人、QA人员等完成设定的工作任务(教学任务)。

(三)课程考核设计

考核即是学生达成目标的检验,考核设计要突出能力考核的要求。在笔试考核中融入计算能力、分析能力等题型及试题,同时把平时的作业考核、课堂上的答问考核、出勤管理考核等纳入课程考核之内,对学生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具体设计如下:第三学期为考查科,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笔试考试成绩×60%;第四学期为考试科,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笔试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课堂练习成绩、出勤、操作考,各占适当比例。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组成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五、课程教学效果

课程组在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药专业2013级、2014级、2015级学生中进行了中药药剂学课程问卷调研,问卷内容涉及职业知识与技能、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诸方面。2013级中药班人数为97人,收回问卷95份;2014级中药班人数为62人,收回问卷62份;2015级中药班人数为70人,收回问卷70份。调研结果统计归纳如下表所示。

从调研结果看,实施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后,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满意度较高,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实用性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较受学生欢迎,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都得到了培养与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对中药药剂学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探索和实践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前我们还缺少用人企业对學生在教改后职业适应能力等方面反馈的信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要深入用人企业,进一步深化和调整课程内容,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能就业、就好业提供知识与技能、职业素质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张炳盛,黄敏琪.中药药剂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

[3]高志宏.论高职教育课程目标开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4]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邢蓉,陈根德,等.药剂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药事,2010(10)

[6]李向荣,孙晓译,李杰.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化工,2015(44)

(责编 卢 雯)

药剂学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从事药学工作能力的高低。通过对高职高专药剂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专任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培养五个方面进行改革,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特色的药学高职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高专;药剂学;教学改革;体会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它是药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即涉及面广,多学科交叉;内容庞杂、易懂但难掌握;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同等重要;与实际生产联系紧密。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从事药学工作的能力高低。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它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产业第一线,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高职高专药剂学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如何对药剂学的教学进行改革,培养出既能符合市场需求又具有特色的药学高职人才,需要每位高职药学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索。笔者与药剂教研室其他老师一道,通过几年的高职高专药剂学教学实践,对药剂学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现总结如下:

一、更新理念、理清思路,着力对药剂学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使其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

我校是2006年升格为本科的教学型高等院校的,高职教育已进行了十几年,至今仍是我校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的办学定位是:立足陕西、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故我校高职高专药剂学课程体系设计的理念是:以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为宗旨,为陕西省及西部地区基层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尤其具备药学行业基层岗位的实践能力的技能实用型人才。设计思路是:在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实践教学,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在药剂学课程体系安排上,我们在开设药剂学课程之前先开设制剂技术与设备,专门针对药剂学中会用到的单元操作及单元操作所涉及到的设备作详细讲解,然后开设药剂学,之后是临床药物治疗学,主要对制剂的临床应用作讲授,最后开设新药设计(考查课)。课程体系中的这些课程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有效地实现了课程的先后连贯和课程体系的整体统一,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校药剂学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该课程体系在近几轮教学过程中得到应用,已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改革高职高专药剂学的教学内容,注重职业技能和知识的实用性

药剂学是药学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将药物转化成在临床上有良好应用的药品,在药物研究及其成果转化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特别注重职业技能及知识的实用性,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为1∶1。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我们对药剂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

1.理论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和用人单位的反馈,高职高专药剂学理论教学内容的选取是够用即可,故对药学大专生教学的总要求为:掌握药剂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药物制剂制备技术,了解制药设备的使用,具备与药剂有关的基本技能。具体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是:重点讲解药厂常用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混悬剂、乳剂、注射剂、滴眼剂、散剂、颗粒剂、软膏剂、栓剂等的特点、制备理论与制备方法,同时对溶解理论和表面活性剂等基本理论也要重点讲解。对新剂型及其它剂型如气雾剂、膜剂、丸剂与滴丸剂等剂型的特点与制备方法以及药剂制备常用辅料、附加剂及溶剂的特点及应用采用一般性讲解。而对国内药厂很少生产的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经皮吸收制剂以及粉体学、药用高分子等一带而过即可。

2.实践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我校药剂学实践教学内容选取原则是:侧重职业性、技能性、实用性和适用性,实践教学内容大致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观察、称量、测定、经典制剂制备、设备操作等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如:实验课中的验证性实验、校内岗前培训);二是以提出和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解释实验结果并应用到新的环境中、交流探索结果等为主的实践教学(如:实验课中的综合性实验、实习单位带教实习等多种形式);三是以设计实验、调研并安全实施等为主的探索(如:实验课中的设计性实验、带教实习等多种形式);四是以观摩、调研、参与制剂生产为主的培训(如:参观药厂、药厂实践、药房实践等)。通过大量的实验实训环节,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成为来之能用的基层药学人员,并为将来的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①理论课:66学时,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进行。②实验课:60学时。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相关章节的理论课之后进行,先学理论后做实验,教、学、做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③实训实习20周左右。在最后一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一般先进行校内岗前培训,然后到医院制剂室、药厂等单位实习。

三、对高职高专药剂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

众所周知,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采用讲授式,具有条理性强、信息量大的优势,但存在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参与性的弊端,可作如下改革:

1.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要让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互换,让学生走上讲台扮演老师的角色。其次,采用启发式讲授,这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所必需的。再次,引导学生自学,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节省讲授时间以突出教学重点,攻克教学难点的需要。最后,采用提问式教学,有针对的进行课堂提问,既可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归纳提炼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利用网络资源,运用图片、动画及录像等进行多媒体教学。高职高专药剂学中制药原理及制药机械抽象枯燥,只凭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和简单的原理图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动画以及录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直观生动的学习内容又可使学生一目了然,降低了学习难度,知识掌握也更扎实。另外,在做信息技术与本学科的整合时,专业课教师需要组建自己的多媒体素材库。通过网上搜集、日常积累以及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拍摄,采集视频素材或抓取计算机操作界面等方法,动态演示制剂生产车间的生产、制剂设备的操作和制剂的制备等过程。比如在讲解片剂时,压片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剂设备,用一段录像动态地演示压片机的工作情况,不仅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压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压片的过程,而且对于与片剂相关的内容也能得到很好的理解。

四、加强药剂学实践教学,积极实施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践教学。高职院校药剂学实践教学要突出药剂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包括:①药物制剂调配、制备和质量评定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培养;②制剂配制和生产常用仪器设备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方法能力的培养;③实验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作风,以及独立总结实验资料能力的培养。为此,可以考虑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施行:

1.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和实习实训环境。药剂实验室为我校重点实验室,学校加大了对药剂实验室的投入。目前药剂实验室的使用面积约1000平方米,分普通制剂室、固体制剂室、大输液灌装室、生物药剂实验室、制剂检测室,拥有多种制剂设备和检测设备,这些实验设备能够满足高职高专药剂学实验教学需要。在不断加大校内实验室投资力度的同时,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探索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目前,我校先后与制药企业、省市各药检所、多家医药公司及高校研究院所合作并建立了28个实习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还联合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高职药学类专业的学生进行医药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鉴定工作。学生经过参加培训和考试,考核合格的将取得药物制剂工、药物检验工等6种职业资格鉴定证书,实现毕业持“双证”(毕业证+职业资格鉴定证书),毕业即可上岗。这种做法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与肯定。

2.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药剂学实践教学。我校高职高专药剂学实践教学形式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前者有实验课、岗前培训、技能大赛等形式;后者则以药厂、药检所和医院药剂科等用人单位为依托,结合学生就业意愿,进行为期5个月左右的实习。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实际工作。

五、加强高职高专药剂学专任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因此专任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教师应遵守职业道德;其次,高校专业教师必须具有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及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保持知识结构的与时俱进;最后,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专业能力是衡量高校教师专业素质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因此,高职高专药剂学专业教师最好是“双师”型教师,即:同时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执业药师证)。

以上是我在高职高专药剂学教学改革中的几点体会,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社会对高职人才要求的变化,高职高专药剂学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大家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周光姣,等.高职药剂学的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0,(10):32-33.

[2]肖峰,吴壮.现代高校教师素质浅析[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7):83.

上一篇:行政程序法论文范文下一篇:金融学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