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著作研读心得体会范文

2024-08-02

经典著作研读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为全面深入推进读书实践工程,持续促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根据平度市教体局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具体实际,特制定“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读书实践工程实施方案。

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打造书香校园,特制定本教师读书活动计划:

指导思想:

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重点,以营造浓郁书香校园文化氛围为目的,在学校形成读书热潮。引导广大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逐步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为学校建设增添活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读书活动,转变教育理念,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进行成人教育创新,努力使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

2.通过读书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水平,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不断适应现代成人教育发展的需要。

3.通过读书活动,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

4.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营造书香校园,创建学习型学校。 5.通过读书活动,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丰富教师的内心世界,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

具体措施:

一、成立组织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抓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主任、教科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师“读书-实践-反思-演讲”活动领导小组,以加强对教师读书活动的组织领导。

二、读书内容 必读书目:

为便于教师学习,结合我校实际,要求全体教师必读教体局推荐的阅读的内容:

1.名人传记。名人成长历程里的动人故事对教师的学习和生活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2.教育理论书籍。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提高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不断调整教育实践,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

3.学科专业书籍。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通过读书更新专业知识,引进时代的活水,从而保证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4.现代科技书籍。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认识,读这些书有助于教师了解现代人的心理、感悟现代生活,开拓教师的视野。

5.美学、文学、史学和哲学书籍。通过阅读,思考人生,积淀精神文化,寻求心灵家园,提高生命质量。

三、读书形式 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形式,保证教师每天半小时读书时间。要求教师及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并结合《常规教学要求细则》,将教师读书学习情况纳入其考核。具体要求:

1、从有利教师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个人自学为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书目,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教育教学反思、教育教学论文等。

2、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生发展和学生需求这个中心,边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边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

四、读书交流活动

1、4月份和11月份学校举行校内读书交流会活动。各学科教师谈读书学习的体会、感受或交流反思文章。要求全体教师全员参与,每位教师都要有发言材料,并不少于1500字。学校领导谈开展读书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反思成功与不足,提出更好的想法和建议,以促进学校文化整体提高。

2、5月份和11月份教师读书交流会期间,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谈如何上好一节阅读课的做法和体会并安排一名语文教师作一节观摩课。

3、年末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读书-实践-反思-演讲”评选活动,及时整理读书体会文章。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局举办有关活动。

五、总结归档

经典著作研读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经典 感悟先贤――读...

研读经典

感悟先贤――读《<论语>十则》

北京丰台二中

李婷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亓东军

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材分析

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在这个多少有些浮躁的时代,我始终认为我们的学生缺少的不是娱乐,而是严肃;缺少的不是对超女快男的关注和膜拜,而是对古代先贤的敬畏和仰视;缺少的不是对韩流的趋之若鹜,而是对传统文化的骄傲与自豪。让学生静下心来读读经典正是对他们灵魂的洗礼,所以高中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模块,的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语》是先哲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必须掌握一定的研读方法才能从中受益。因此,我这节课定位在研读方法上。《论语》语录体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像其他文章那样具有比较完整的结构和严密的逻辑,但是作为一部著作它又的确是有它的内在逻辑联系的,所以《<论语>十则》比较适合小专题式教学模式:寻找每一则之间的联系,在一个专题的统领下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二、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在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再加上他们在初中时也学过七则《论语》,因此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并不算困难。但是对《< 论语>十则》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显然是不够的,作为选修课应该注重学生思考的广度与深度,所以如何将看似没有联系的内容进行整合使得学生对孔门师徒的思想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是选修课应该考虑的问题。

综合以上考虑,本节课的 教学目的有两个:

1.理解《论语》中“学”、“志”的基本内涵。

2.了解儒家治学、立志的基本思想,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以及孔门师徒的开阔胸怀。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分别是:

理解《论语》中“学”、“志”的基本内涵。

辨析注解以文解文、补充材料前后参照的研读方法。

三、教学方法的选定

根据重、难点的设定,制定教学方法如下: 1.学生阅读《<论语>十则》 2.围绕注释,进行探讨

3.回顾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4.联系现实,学以致用。

教案

研读经典

感悟先贤

――读《<论语>十则》教学目标

1.理解《论语》中“学”、“志”的基本内涵。

2.了解儒家治学、立志的基本思想,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以及孔门师徒的开阔胸怀。教学重点

理解《论语》中“学”、“志”的基本内涵。教学难点

辨析注解以文解文、借助材料前后参照的研读方法。技术准备

多媒体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导入

二进入新课

研读“学”

研读“志”

三布置作业

上节课我们完成了对《<论语>十则》字词的疏通,对十则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孔子,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主张与追求在有生之年未能经世致用,斗转星移,世人还在叹惋,年复一年;他的智慧与思想却超越了时空,时至今日,后人仍在学习,孜孜不倦?? 没有《庄子》的汪洋恣肆,不似《孟子》的犀利雄辩,《论语》呈现给我们的是语约义丰的只言片语,是耐人寻味的人生哲学。

本节课我们将运用一些方法对《<论语>十则》进行深入的研读,以此来认识真实的孔子,来汲取人生的智慧。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认为《十则》的内容主要涉及哪几个方面?

预想:“治学”、“修身”、“立志”。

(一)治学

师:哪几则和“治学”有关?

师:读完这三则,请同学们思考在孔子看来什么样的人是好学之人?

预想:

1、这个人首先是一个君子。

2、这个人对吃住没有太多的要求。

3、他得勤快地做事,说话要谨慎。

4、他主动地靠近那些有道德的人来修正自己的言行。 师:我注意到你说这个人做事要(),还有不同的理解吗? 预想:课下另一注释。

师:其实对这个问题不仅我们的看法不一致,专家也有不同的注解。大家看看专家对“敏”的不同解释,请同学们出声读。

幻灯:

做事勤勉,说话慎重。(《<论语>今读》) 敏疾地做事,谨慎地说话。《<论语>新解》) 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论语>译著》)

师:归纳一下专家注释代表的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敏是勤勉,第二种认为是敏疾,第三种认为勤劳,敏捷二者兼有。

师:现在请前后四个同学一起探讨一下,你认同哪种解释,说说你的理由。

师:某某同学你认同哪种解释?说说你的理由。

师:大家对“敏”的理解多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我们试试从文本中是否可以找到答案。 预想:慎。 师:从慎怎么推?

预:慎和敏相对,它们意思相反。慎是慎重的意思,敏就是敏捷。

师:方法非常巧妙,从慎来反推敏。慎是慎重的意思这一点没有分歧,慎重是说人做事的态度,那么敏捷和勤快哪个是说做事态度的呢? 预想:勤快。

文化经典距离我们时间久远,阅读时难免遇到理解障碍,专家的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但是由于注家太多分歧在所难免,这时候需要我们认真辨析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辨析注释时,我们可以利用文言文的特点来获得正确的认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发现,一句话往往前后关照,互为解释,所以我们可以借助这一特点来以文解文。

师:现在我们明确了一个不讲究吃住,多做事,少说话,见贤思齐的君子是好学之人。

师:如果用三好学生“德智体”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他”符合哪一项?

预想:德。

师:看来第一则中所说的好学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好学是不一样的,它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好德”。好学即好德,在这里学的内容就是道德实践,好学就是注重品德修养、道德实践。

师:我们知道了第一则中“学”的内涵,在初中我们学过《论语》中的这样两则

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师:比较第一则中的“学”与这两则中的“学”内涵是否一致。

预想:通过比较发现第一则中的“学”和这两则中的“学”是不一样的,第一则中的学是道德实践,这两则中的“学”是学习书本知识,它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意思相近。

师:孔门弟子除了要学习书本知识,还有进行各种道德方面的实践,哪种学是孔子所强调的呢? 预想:道德实践

师:这是大家的猜测,这个猜测对不对呢,我们在看看《论语》中的相关论述。 幻灯:自己出声读。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师:正如大家猜测的那样,与书本知识相比较,孔子更强调道德实践。

借助补充材料,通过知识的勾连和前后参照,我们对学的认识更深入了。

师:以上所探讨的孔子的治学思想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预想:先学做人再做学问。

(二)立志

师:除了“治学”,十则还谈到了两个重要的问题就是 “立志”和“修身”。 师:十则中哪一则是谈立志的。 预想:第四则。

师:请大家齐读第四则。 师:请一位同学翻译第四则。

师:你的解释与课下注释一致,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大家可能首先会接受课下注释,现在我给大家提供另外一种解释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哪个更好。 幻灯: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我的志向是)老人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少年人得到关怀。(课下注释) (我的志向是)老人使他们安逸,朋友使他们相互信任,少年人使他们得到关怀。 预想:第二种好。

师: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它们的句式结构相同。如果第一个之指代老者,第三个之指代少者,第二个之应该指代的是朋友。一个句子中我们可以利用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文解文,相同句式的句子我们可以利用对应关系以文解文。

师:请大家以四人为一组,回顾刚才我们总结的方法,立足文本,结合补充材料,研读“志”。完成探究材料上的思考题。

1. 第四则中子路的志与孔子的志有何异同? 2. 结合材料一和《侍坐》谈谈,孔子的志指什么?

材料二

(曾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思考题:

1、

孔子之志和子路之志有何异同?

2、

《论语》中的“志”指的是什么,给出你的结论。 师:孔子之志与子路之志有何异同?

预想:子路之志和孔子之志都是将他人的感受,他人的幸福为着眼点。

师:子路之志与孔子之志的不同点在哪里?

预想:子路之志是他个人修身的目标而孔子之志涉及到了对老人、朋友、晚辈是他的社会理想。

师:大家认为孔子之志是他的社会理想,能不能用补充材料来印证你们的观点?

师:请同学们出声读一下曾点的志向,曾点的志向也就是孔子之志。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师:多找几位同学读,同学评判谁读得好。 师:谈谈你在朗读时的感受。 预想:身心非常愉悦,悠然自得。

师:你设想一下这样一幅图景应该出现在一个怎样的社会? 预想:应该出现在一个安定和平的社会。

师:至此我们是否可以将孔子之志完整地呈现出来?请同学们组织一下语言,将你的答案写在探究材料上。

预想:孔子之志是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安定祥和的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没有战火硝烟,没有妻离子散,没有颠沛流离,没有饥寒交迫,每个人都能闲适淡然地游玩歌咏,享受明媚的春色,无论他是老者还是少者都可以在太平盛世惬意地生活。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多么远大的志向。孔子之志让我们看到得是古代先贤的博大胸襟与济世情怀。

师:孔子的志向是一种社会理想,学生的志向主要是个人修身的目标和自己在政治方面的理想,你认为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预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服务的。提高道德修养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济世安民, 而且也正是在济世安民的事业中才能成就圆满的道德人格。

师:第四则中老师和学生的的志向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预想:要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既要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用知识武装自己,又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尽己所能为社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师:对“志”的研读我们同样立足于文本,甄别注释,结合材料前后勾联。

《<论语>十则》中论及最多的是修身,而儒家修身的最高境界是达到仁,仁是儒家的重要思想,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也是对孔子“天下归仁”思想的生动诠释。请同学们在课下研读第九则,深入理解“仁“的内涵。

结束语:在世界日益关注儒家文化的今天,对其进行传承,将其发扬光大是每位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够运用今天的方法继续你对<<论语>>的研读,继续你与先哲的对话。

学生朗读

理解概括

发现问题 深度思考

方法总结

方法总结

问题归纳

温故知新

个性解读

发现问题 深度思考

小组探讨 合作交流

温故知新

问题归纳

个性解读

板书设计

辨析注解 以文解文

借助材料 前后参照

治学

敏捷

勤快 道德实践文献知识立志

经典著作研读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一) 夯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的内在要求

近几年以来, 我国高度重视思想教育还把大量的目光转向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 旨在利用思政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为社会培养接班人。目前, 中国大部分高校都会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始的课程并且是大班授课, 使得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也能受到思想的升华、道德的进步、政治素养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 有关于经典著作理论内容讲授甚少, 因此即使是在这种仅有的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中, 专业类别不同的大学生党员们对于经典著作理论内容的学习水平也参差不齐, 无法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凝聚着理论的精华与著作家的灵魂, 攻读经典著作能够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起始脉络, 深入探究基本的原理知识, 发扬经典著作家的真理精神。因此, 通过学习使得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党员获得另一种掌握基本原理知识的有效途径。在研读过程中进行感悟与思考, 进而外化为行动之力, 良好地运用科学方法论解决实际生活难题。

(二) 提升学生党员马克思理论素养的必然要求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保持过硬的政治本领, 对党和国家忠诚的大学生党员, 应当提升学习经典著作的自觉能动性, 提高经典著作阅读效率与数量, 丰富自身的知识框架。

大学生党员在研读经典著作的海洋中, 不仅能够学习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 还能够领略到经典著作家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战斗力。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著作, 是因为其以独特的方式和方法回答了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 因而它的经典魅力也是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质。

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为国家和党的前进指明了方向, 成为一种不可撼动的主导力量。党员们只有追本溯源认真研读经典著作, 才能够全面学习到基本理论知识, 外化为行动之力, 实现从内而外的理论素养的提升。

(三) 运用科学方法论进行社会实践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 这几部分有着很强的逻辑关系, 彼此依存、彼此支撑形成完整的一个理论体系。其中哲学这部分是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 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 认识自然、人类与社会发展的规律并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作为一名党员更要用科学的思维意识和工作方法为人民服务, 比如为身边的学生服务、为周围的弱势群体服务, 来实现自身价值。

经典著作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 承载着哲学理论的发展轨迹, 揭示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入经典著作的理论世界中, 扎实学好基本理论知识, 进而能够结合社会实际情况, 将其落实到实践当中去, 检验理论的真理性与可行性。认真阅读经典著作, 是将理论内容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的必要途径。

(四) 与时俱进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客观需要

每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都有这个时代独有的特色, 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 都会赋予经典著作内容新的色彩。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胸怀, 吸纳各种优秀思想观念, 伴随历史与社会的变化而更新完善, 形成更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因此, 作为凝聚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经典著作同样也存在永葆生机的研读价值。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站在发展的立场上, 紧跟时代和社会的步伐并不断地进行着创新。正是凭借着这种态度, 列宁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同样, 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深入地融入中国实际并具有中国特色,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会迸发出全新的活力。只有始终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经典著作, 我们方可抓准与时俱进的理论价值, 进而为我党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

二、大学生党员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

学习经典著作理论内容, 能够为大学生党员进行理论探索与创新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研读经典可以深入经典作家的灵魂世界, 发现他们的思想轨迹和理论精髓。感悟经典作家的创新精神与革命精神, 能够激发大学生党员们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动力因子, 丰富经典著作的时代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实现的第一次飞跃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社会发展处于探索阶段。共产党人们秉持着“摸着石头过河”的信念, 结合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逐渐开辟出了适合中国发展的基本模式, 这是一次伟大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毋庸置疑, 经典著作所传达的真理内容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学习经典著作掌握经典内容, 是大学生党员们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思想轨迹的必要路径。经典著作中饱含着从实践角度出发去科学运用真理的过程, 这无不体现着伟大的务实与创新精神。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印证了实践出真知的重要哲理。这些经典著作内容都彰显出我们必须立足于当前社会实践基础上, 与时俱进创造符合时代和历史发展要求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弘扬我们新生代大学生党员的科学创新精神。

(二) 有利于保持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在艰苦卓绝的社会现实环境中, 中国共产党人们秉着追求民族自由与解放的崇高信念, 团结领导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 打败侵略中国的法西斯创造新中国, 这彰显出共产党人凭借强大的信念力量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的抗争。学习《共产党宣言》能够使我们充分了解到什么是共产主义, 加深我们对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目标的深刻认同。阅读经典著作, 能够使大学生党员们感悟到经典作家的革命理想信念, 从而能够始终坚定中国共产党崇高的政治信仰。

党中央一再强调, 我国的党员领导干部们应当加强阅读经典著作的广泛度, 从书中学习经典著作家的智慧精神, 更好地运用到具体的实干工作当中。作为未来领导干部储备军的青年学生党员们更应当从夯实理论知识的根基做起, 认真学习经典著作, 经受经典著作理论的洗礼, 面对外在的压力与考验, 始终用理性的思辨方式去积极应对各种复杂的困难与阻碍。

(三) 有利于提高党员的辩证思维能力

当前, 大学生党员正处于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当中, 各种复杂交织的社会思潮紧紧环绕在我们周围, 对大学生们时刻进行着潜移默化地感染与熏陶。

唯物辩证法的系统学习, 教会我们用一分为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去。

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学生中的特殊榜样, 应当保持理性思维, 以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 自觉抵制消极思想和不良观念的渗透。通过学习经典著作这一必要途径, 能够提升大学生党员们辩证思维方式, 有意识地正确辨别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观念。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能够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 使得大学生党员在面对各种华丽的言论主张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牢固坚定我党的政治信仰,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我们自身行为规范, 始终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终将实现。

(四) 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来, 这一思想观念正在慢慢渗透到我国公民的日常生活当中, 日渐对我们的各种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在我国的现代化文明建设当中, 构建核心价值观体系已成为一项必要完成的光荣使命。伴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随之而来的是各国思想文化的广泛渗入, 在思想文化进行交流融合的过程中, 滋生出了许多消极、颓废的不良思想。这种状况说明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方面, 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正在日趋减弱。

而占据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思想, 应当保持强劲的风头引领社会大众的主流价值思想。宣传与发扬核心价值观思想能够引领精神文明新风尚, 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积极鼓励大学生党员们学习经典著作, 将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能够凭借这一综合素质优秀的先进群体, 为我国的主流价值观思想做好宣传工作, 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中起到积极的表率作用。

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之作, 而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与发展。让核心价值思想落地生根, 积极倡导大学生党员阅读经典著作尤为必要, 促进其领悟经典真理, 提升科学实践力。

摘要:对于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现状和发展动态要有精、准、快的掌控能力, 这样才能掌控好党员们正确的政治方向, 指引青年大学生们坚定跟随党的步伐, 从而提升大学生党员们团结一致的向心力。我们党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 并用这种理论来武装我们的头脑, 为我们的思想道路指明方向, 引领大学生党员们形成规范的行为。大学生党员一定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领悟其精深内涵、掌握讲述的内在规律、参悟其理论的现实意义, 从而提升党员们的理论素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大学生党员,经典著作研读

参考文献

[1] 朱喜坤.为什么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 (3) .

[2]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经典著作研读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摘 要:西方国家非常重视课堂管理,因而课堂教学非常高效。基本一代一路的文化交流背景,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展开高职院留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研究,具有实际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而引导教学往有益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留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

随着“一帶一路”精神的贯彻,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各大高校相继开设来华留学生汉语课程。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17 年来华留学生人数为20多人,其中留学生分别来自中,南亚。2018年春季新招留学生20多人,2018年秋季新招留学生40多人,分别来自东,中,南亚。

1.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堂问题行为解释为课堂中的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 in classroom),指的是妨碍课堂教学一一学习过程的行为。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开展。哲学、社会学、生态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其研究思路和成果间接或直接地影响了课堂管理的研究,例如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方法、课堂中师生关系的改善途径、课堂环境的布置等等、问题的研究,都借鉴了这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丰富并完善了课堂管理的理论基础,从而使课堂管理研究更加具有时代发展的意义。

由于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及对外汉语学科发展的影响,针对对外汉语课堂管理进行专题研究起步较晚,到了本世纪初才开始相应的论文研究。因此,关于对外汉语课堂管理的参考文献并不很多,近十年来,此类文献才逐渐多了起来。2000年之后,更多学者关注到课堂管理对教学效果的重大影响,逐渐将课堂管理作为专门课题进行研究。如2002年刘家访的《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此外,夏明菊的《也谈菲律宾华校华语课堂的有效管理》(2005)、吕志红《美国中小学课堂管理研究》(2006)、西里《泰国初中汉语课堂管理研究》(2012)和高明明《澳大利亚中学汉语课堂管理研究》(2013)几篇文章中,作者都是以一个城市的几所学校为典型例,主要列举了海外中小学课堂管理案例,对海外当地中小学汉语课堂管理问题进行了剖析。

2.研究问题

本课题收集了国内外有关课堂管理、问题行为的著作、期刊以及学位论文,并仔细研读,整理出其研究成果和发展脉络,作为研究我院目前留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问题包括:(1)使用问卷,调查留学生汉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行为;(2)使用文献,研究课堂问题行为成因;(3)使用文献,研究课堂管理策略。结合教师干预行为,注意原则和主客体因素,其次是在内容上注意学生行为,心理,管理的同时考虑到态度、方法等因素根据原因对应解决问题,强化激励体制。

3.研究意义

实际上,老师们应该注意,对外汉语课堂与传统的中国课堂有很大的不同。对外国留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是课堂管理的一部分,首先需要了解影响因素是什么,然后再来进行课堂管理。而且课堂管理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它能促进和完善教学环节。课堂管理包括对课堂人际关系、课堂纪律管理和课堂环境管理等方面。课堂人际关系的管理指:对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管理。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集体氛围、促进同伴间友好相处等。课堂纪律管理指:规整课堂行为、制定与实施课堂准则、应对学生的问题行为等活动。课堂环境管理指:对课堂中教学环境的管理,包括物理环境和也理环境。在教育实践中,课堂管理是教师非常关心且头疼的问题。在实际的课堂中,我们能够发现,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基础条件不相上下时,发展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在解释这种情况时,人们常常将问题归为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却忽略了由于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拙劣而对学生聪明才智的扼杀。一些课堂管理行为拙劣的教师,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反而使他们遭受打击、体验失败,甚至导致学生理想的幻灭。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课堂管理方式和策略,是影响学生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良好的课堂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

4.结语

课题针对留学生问题课堂行为,以学生-教师-课堂元素出发,推广有效课堂管理策略,完善留学生课堂管理方法,从而促进有效课堂推进。本课题在高职院校范围内具有问题普遍针对性,因而具有普遍推广性,且为高职院推进留学生专业继续学习提供基础性的支持。

在充实的观察材料基础上,教师针对留学生汉语课堂中问题行为的成因以及教师对问题行为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学生问题行为的管理方法及效果,提出课堂管理的具体策略,归纳总结适用于不同类型问题的有效管理方法,为汉语教师完善课堂管理提供方法借鉴,同时也为汉语教师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指出方向。

【基金项目】:2018年度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高职院留学生汉语课堂问题行为调查和对策研究”。(2018C16)

参考文献

[1]刘家访.课堂管理中纪律的问题与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

[2]刘玲.课堂问题行为处理不当的归因及对策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8.1

[3]徐彩华、程伟民.对外汉语教师自我教学效能感研究初探[J].汉语学习,2007.2

[4]黄晓颖.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组织管理艺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4

作者简介:吴聪(1983-),女,四川广元,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学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育研究。

经典著作研读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一、多样化与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作为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个性化,不搞填平补充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

《课标》里“数与代数”中贯穿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是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提出来的。例如某一种题目,只要求笔算,另一种题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只有一种思路(当然,学生如有其他思路也不限制),这样很容易忽略个别差异,遏止了学生的创造性,何况有不少题目本来就可以有多种算法的。可以说,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在计算教学中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应该明确“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是有区别的。“一题多解”是面向个体,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遇到同一道题可有多种思路

多种解法,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多样化”是面向群体的,每人可以用自己最喜欢或最能理解的一种算法,同时在群体多样化时,通过交流、评价可以吸取或改变自己原有的算法。因此,在教学中不应该也不能要求学生对同一题说出几种算法,否则只是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如果在计算课上,讨论一道计算题,出现了10种、20多种的算法,教师还一个劲儿地给予鼓励,临下课时,只简单地说了一句:“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其结果是班上思维迟缓的一些学困生确是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产生了干扰。这种情况是不是我们鼓励的个性化呢?我认为不然。数学是讲“优化”的算法,“优化”的含意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诚然,在多种算法中,有的并不见得有优劣之分。但是,一般情况下,总有个最基本、最一般或最佳的算法。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比较、去评价,并使大家掌握那些公认的更好、更一般的算法,以便举一反

三、闻一知百,否则就失去了教育的功能。算法多样化绝非是越“多”越好,切忌一些无价值的重复。总之,一切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

二、生活化与数学化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新课程改革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孩子们感到数学有趣、有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也是数学课改的最大亮点。

数学,对儿童来说,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把数学教学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新教材的编排,有的通过调查商品标价引入小数乘法,调查父母月工资的收入计算多位数加减,测量足球场的面积并以其为参照物,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有的结合新课内容介绍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有的复习课也已不只停留在“查缺补漏,知识系统化”上,开始着力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体尝到数学应用的价值。但是,我们该不该有这样的疑惑:“数学问题是不是都必须从儿童的生活实际提出?”“教三角形内角和怎样从生活实际引入?”“循环小数又怎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应该看到,儿童的数学学习是一种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来自两个方面,有来自数学外部的(即现实的生活实际),也有来自数学内部的。无论来自外部或内部,只要能造成学生的认知矛盾,都能引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就会出现发展,都是有价值的。前面提到的“三角形内角和”,如果采用由旧引新的方法(设问:正方形有几个内角?四个内角和是多少度?长方形呢?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大小是不固定的,有没有规律呢?)三言两语,就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看问题必须全面,不能绝对化。教学是科学,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当前,数学教学注重应用,既讲来源,又谈用处,大大地克服了过去“掐头去尾烧中段”脱离实际的倾向,成效是明显的。但必须认清,

我们反对的是只“烧中段”,而不是不要“烧中段”,我们反对的是过度的形式化,而不是不要形式化,数学的形式化是数学固有的特点。我们既要注重应用、返璞归真的一面,又要注重抽象概括、形式推理的一面,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问题,提炼出数学模型,利用其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所以,重要的数学概念、规律应加以概括,常见的数量关系(如速度、时间、路程等)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仍要揭示,在重视直觉思维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形象思维和初步的逻辑思维,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探索与发现

学习方式一般说来,可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两种。

发现学习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己独立探索和发现其结论。这种学习方式(亦称发现法)是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J.S布鲁纳提倡的,并流传欧美,这种方式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如问题研究法、探索法等,实质均基本相同。布鲁纳认为,在人类全部生活中,人的最大特点是会发现问题。他把学生视为“发现者”,甚至像科学家那样去发现,教师不给任何启发和帮助。创导者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探索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传入中国时,我国教育家将“发现法”引申为“引导发现法”,主张在必要时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一点“引导”,与布鲁纳的“纯发现法”有些区别。教学实践折射出这样一个道理,外国的先进经验或理论的引入,必须本

土化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我国目前强调的“自主探索”与“发现学习”亦基本相同。

美国另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D.P.奥苏伯尔针对20世纪60年代许多人以为讲授必然会导致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的片面看法,在创造性地吸取了J.P.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认知观点后,首先对学习进行了两个维度的不同分类。根据学习的深度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根据学习的方式分为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他不像布鲁纳那样只强调发现学习,认为学习可以分为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而后者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奥苏伯尔的见解对我们研究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有启发的。

小学生学习数学,首先要掌握前人积累的数学基础知识(往往以符号形式表示),学生必须积极思考,理解每个符号、式子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才能真正内化成自己的认识。如果学习中仅仅记住这些符号的代表组合,例如,只知道读作“三分之二”,却不明其意,这就是机械学习。一般的数学学习都是有意义的学习,当然不排斥个别的机械学习,如背乘法口诀,这种熟记只有助于记忆,并不表明推导其结果的过程,而且机械学习也只是辅助性的学习。

数学学习中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指学习内容已以定论形式展示出来,不需要学生去独立发现,只要学生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检索与新知识具有实质性联系的固定点,使之相互作用,实行新知识意义上的同化,从而扩大或改组认知结构。例如,“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本身就是一种规定,学生在原有已掌握的加、减、乘、除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

“先乘除后加减”直接计算,便可接受这一知识。

目前我国提倡的探索学习则不同。这种学习方式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探索发现某些数量关系和图形特征。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求法时,学生用各种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纸片,通过剪拼、割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分析割补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从而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底×高”。

就以上两种学习方式的功能比较而言:探索学习比较开放,它更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强调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直觉思维和创新潜能的培养和发挥,但是费时较多,何况数学学习,不必要也不可能由学生处处去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但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习课题对原认知结构具有潜在的意义(即有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二是学生具有积极学习的心向。如果两个条件俱全,同样可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也是有效的;如果缺少其中一个条件,就容易造成死记硬背。 由此可见,两种主要学习方式都很重要,各有利弊,各司其职,不可偏废。而且有时在同一节课内,两种方式兼而有之、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我认为,新一轮课改中反复强调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改变学习方式”等,主要是针对过去过分沉湎于接受学习而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情况而提出的,绝不意味着反对接受学习。教学中,教师应全面而综合地从教学内容、要求、对象等各因素进行考虑,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确保学

习的有效性。那种提倡一种又去否定另一种学习方式“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做法和说法,不仅不符合教学实践,而且对课改的深入发展是有害无益的。

自主探索是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索,要处理好自主和引导、放和收、过程和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面对挑战性的问题,估计学生通过努力能够探索求得的,就应大胆放开,放要放得真心、实在,收要收得及时、自然。应该看到,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收效极微,失去了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剩下的主体性往往也是苍白无力的。

四、应用数学的意识

这个提法是以前大纲所没有的,这几年颇为流行,未见专门的说明。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新旧教材中,都配备有所谓的应用题,有许多内容已经很陈旧,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结合实际重新编写应用题只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本人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学习

方法、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就要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早日成为新课改中合格的、成熟的数学教师。

重视问题解决是各国和各地区数学课程目标一个显著的特点。美国NCTM数学课程标准(1998)把“问题解决”作为目标之一,而且把“具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台湾地区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之一是“数学课程强调数学解决问题活动。”对此有两个具体要求:(1)数学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先将问题变成可以用数或图形呈现的形态,做出一些个案,然后以归纳的方式或演绎的方式,把个案的解法形成一个数学模式。这样的解决问题历程在数学课程内应一再出现,使儿童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觉中学到。(2)当学生在数学课程内习惯于面对非常规问题进行解题活动时,他就养成了主动思考的习惯。在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时这种能力会帮助他调整适应,使他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优良公民。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旨在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内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荷兰数学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视问题解决。韩国的数学课程重视吸收当代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新成果,重视数学应用,提倡数学问题解决,引入开放性问题(实际问题、非常规问题等),把问题解决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新课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感觉自己收获颇多,同时也深感自己研究的课题很具有实际意义。重视问题解决已成为世界各国数学课程改革共同发展的趋势,我国也不例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国家的富强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学习,掌握和创造性的应用,学生必须学以致用,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创造性的活动,“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美国匈牙利著名数学家乔治·波利亚曾提到:“对学生灌注有益的思维习惯和常识也许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但一个数学教师假如他在这方面取得了成绩,那么他就真正地为了他的学生们(无论他们以后是做什么工作的)做了好事。能为那些70%的在以后生活中不用科技数学的学生做好事当然是件最有意义的事情。”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指出,波利亚在这里不是降低了数学的重要性,而恰恰相反,表明了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对于个人乃至整个民族、整个人类的重要性,即数学对于人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创新思维和创造才能(就整个民族或人类而言,就是理性精神)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中学数学的教学要能够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在数学问题的探究中,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的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的解题策略。所以我们在数学教育中应当突出问题解决教学,突出思维方法的学习和训练。

建构主义理论同样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就数学学习而言,应当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小组合作探索,尝试各式各样的数学问题,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换言之,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分析问

经典著作研读心得体会范文第6篇

1明确研读教材的目的

研读教材的目的,就是要全面掌握教材内容,并针对教学内容和学情,对教材中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处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效果。一是通过研读教材,才能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正确、深人地研读教材,教师才能根据教材的要求及其在单元、整册教材中的地位,认真揣摩编排意图,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特点,使预设的教学目标更加科学合理。二是通过研读教材,才能全面掌握教学内容。教材,是许多专家学者经过认真编写,长期论证,最后发行的。教师只有深入细致的研读教材,才能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才能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才能驾轻就熟、有的放矢的实施教学。三是通过研读教材,才能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深入研读教材,明确“教什么”,教师才可能围绕着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科学设计教学方法,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讲授、提问等教学方式的优化整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2把握研读教材的角度

研读教材的角度,就是指以谁的视角来解读教材,从语文文教学而言,无外乎从教师本身、从学生层面以及从旁观者或者者说普通人的角度来剖析教材。

2.1 从学生的角度研读教材

有这样一句话:“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和教师的阅读所得是不同的,而且,小学生尤其重直觉感受和感性体验。因此,教师要拥有一双孩子的眼睛,在研读教材的时候,不妨换一个角度,站在学生的视角进行解读,想一想:如果让我的学生来读,他们会怎样理解?哪些地方可能难懂? 他们会提出哪些问题? 如果理解不正确、不到位,我应该怎样去引导? 这样,能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把握学生阅读文本时的兴奋点,分析学生学习时的疑难所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方能更好地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有利于课堂上及时、有效地引导和调控。

2.2 从教师的角度研读教材

站在教师的视角研读教材,就是要从教材编写者的编排意意图出发,从教学的角度解读文本,思考“教什么”与“怎么教”的的问题。

一是要搞清楚教材中有什么。这要求教师能无遗漏地读取取教材所呈现的所有信息,不论是文字,或是插图;不论是正文,还是图画、课后题,甚至课文中的“泡泡”提示……每一处信息,都不容忽视,教学中都应恰当地运用。

二是要明白教材编写的目的。这要求教师深人揣摩教材编写者的编排意图,充分设想文本应着力发挥哪一方面的功能,以便使教学有的放矢。要通过通览教材,从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整组教材的编排特点,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去思考作者表达这一情感的方法。在教学时,就要着力引导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去感受这一情感,把读书与表达、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是要清楚教师要教给学生什么。明确“教什么”, 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把准教学重难点,定准教学着眼点、训练点。教师必须深人领会教材思想, 准确洞察作者的写作背景和表达的主题,并对教材的结构、语言了然于心,对教学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确定教学内容。

四是要设计教学方法。通过研读教材, 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要认真思考“怎样教”,科学设计教学方法。在研读教材时,要仔细品味,把握文章脉络,挖掘那些便于学生理解感悟教材的“点”,想象如何使学生体会感悟文章的内涵,进而找准教学的重点,并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思考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2.3 从普通读者的角度研读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以记叙文、童话、诗歌等体裁为主,篇幅虽短,但语言优美,其中不乏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在进行教材研读之初,不妨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和教学的任务,以从容的心态,从普通读者的角度,徜徉于文字海洋,以教材为媒介,用心与作者“对话”,从而了解课文相应的背景、主要内容、主题思想以及写作特点,获取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因为只有当教师深人教材,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才能把握文本的意义及实质性的重点内容, 才能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从而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

3找准研读教材的重点

研读教材的过程,就是带着教学目标潜心会文,感受语言的魅力,捕捉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确立教学的思路。那么,我们应该抓住教材的哪些要素作为研读的重点呢?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文 章标 题

题目是课文的眼睛,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研读教材的着落点。抓住题目,步步深人,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将相和》一课,由课题之“和”,可推测曾经有过“不和”,抓住“不和”到“和”,深人研读教材 ,可使教学 设计清晰 ,课程目标 得到整合。

3.2 文章体裁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主要有小说、诗歌、散文、寓言、童话、神话等体裁。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表达风格,教学中的策略自然也有所不同。

3.3 结构

所谓结构,也就是文章段落之间的谋篇布局、句子之间的段式结构。从结构上,可以感受到作者布局谋篇上的独具匠心。譬如《桂林山水》中描写山水的段落,结构相似,都采用“_的_真啊, _得_”的句式概括特点,而后再描述;《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则含有因果、并列、总分等多种句群结构。

3.4 文章语言

文章是由语言构成。研读教材,不应该只停留在感悟思想内容的层面上,而是要更加关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学习和积累,一些关键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都不容忽视。好的语言,往往能传递作者独特的感受,展现作者不凡的表现力。如《桥》,文章内容简短,语言凝练。作者运用短语来渲染情势危急,如“像泼。像倒。”两句话,四个字,非常个性化地写出雨下得猛,下得急。文中人物的语言也同样是简短的,如“桥窄! 排成一队,不要挤! 党员排在后边! ”简短有力的话语体现出老汉坚毅果敢的性格特征。这些,都值得反复朗读,深人品味。

3.5 文章写法

人们常说:“写法决定教法。”小学语文课文采用了许多写作方法,从表达方法上说,有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从表现手法上说,有想象、联想、类比、象征、对比等;从修辞手法上说,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比如,《西门豹》中反语的运用,《富饶的西沙群岛》中夸张地写道:“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再见了,亲人》最突出的则是第二人称的表达。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方法,必须引起教师的充分关注。教师一定要有“咬文嚼字”的意识,去体会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和修饰文字的,多关注文章的形式而不是内容,因为“写什么”人人看得见,而“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却容易“视而不见”。

3.6 文章创作的背景

上一篇:机关安全工作责任制度范文下一篇:加法交换律的教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