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研究论文范文

2024-07-15

大学德育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

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既与其他专业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方面有共性,又有自己特殊性的一面。如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学生理想信念还需坚定,价值观念有待强化,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够明确,职业规划不够清晰;艺术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较为淡薄,相对其他专业学生更追求自我价值,在待人接物、礼貌礼仪方面有待加强;艺术类学生入学时的文化课成绩,相对其他靠文化课成绩录取的学生有较大差距,但艺术专业基础相对较为扎实;艺术类学生活泼好动,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其思想行为有较大的嬉闹性、随意性、创意性;相比以文化课成绩录取的学生,艺术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较大改进空间,文化课学习方法、效率改进和提高的空间较大;艺术类学生的学业成绩、就业等的提升空间很大,其自律性和学习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认识误区

在新升本科院校中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认识,不利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一)唯专业论

由于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是以专业能力作为录取和就业的主要考查指标的,专业能力在评价中所占比重较大,因而在新升本科艺术类大学生教育中存在“专业中心主义”思想,即只要把专业学好就行,其他都是辅助选项,甚至“唯专业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到艺术类学生身上,就变相为“只学专业”“老子专业第一”,艺术类学生把时间和精力几乎都花费在专业学习上了。艺术类学生本身高中的文化基础知识就相对较差,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其在理想信念树立、意志品质培养、思维方式开拓、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方法运用、校规校纪遵守等方面有一定差距。这些差距仅靠艺术专业教育本身很难弥补和克服,而且这种缺失会像“钙的缺失”一样,始终阻碍着艺术类大学生健康成长。这种从高中开始就一条腿走到底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片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不利于艺术类大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

(二)重专业轻德育论

同样,如果只重视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学习,而对其理想信念、核心价值、意志品质、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引导不力,艺术类大学生仍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价值取向模糊、人生目标含糊、成才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果欠佳、人际关系紧张等,这样也难以达到育人的预期效果。因此,这种论调同样不利于艺术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自由主义论

这种观点鼓吹西方式的民主和自由,主张经济上私有化,在政治上推行多党制,在文化上推行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人权思想。尤其在思想引领、宿舍文化建设、日常管理、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消极言行放任自流,甚至对他们的不良表现视若无睹。这种表面上的“尊重”,实际上逃避了教师的教育、引导之责,背离了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宗旨,放任、放纵艺术类大学生眼前的不良行为,必然损害他们的长远利益。如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学业,没有得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获取资格,或因考试作弊被取消学位证获取资格等,更有甚者,由于长期纵容或疏于教育,艺术类大学生违纪违法的几率大大增加。这种只以艺术生生理年龄为依据,忽视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和社会年龄的片面做法,既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违背我国历史文化传统对教师的要求,更不符合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

(四)历史虚无主义论

這种观点以历史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用孤立、片面的方法观察、分析历史,否定历史的客观性和历史真相,否认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和连续性,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否定中国革命史和党的历史,否认历史的育人功能和主流价值观。它甚至否定与党的历史密切联系的高校辅导员制度,消极对待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团活动。这种错误的政治思潮如在高校传播,将会对艺术类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五)“自然熏陶”论

这种观点认为,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的形成,是受外在环境影响的,但外界环境的影响是自然发生的,而不能有教化、说教和灌输,要让艺术类大学生在“自然环境”的熏陶下自然而然地成长。这种论调乍一听很有道理,但是仔细思考,它脱离了我校的实际情况。某学院专科升本科,到现在才十多年,学校的整体育人环境还不完善,新校区的校园文化还相对滞后,与省内老牌高校的历史底蕴和校园文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建立在这种“自然熏陶”基础上的教育理念,对艺术类大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

(六)“嫌弃”论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类大学生入学时文化分很低,因而即使进入本科学校学习,仍然无法改变他们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也无法改变他们文化素质低的未来,甚至这种状况会一直持续下去。而做学生工作最好的办法是只简单完成上级布置的具体事务,不做深入细致的育人工作,甚至主张用专业课教师的专业优势来压制他们。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它能没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艺术类大学生的成长;更为片面的是“虚化”德育,没有意识到学生工作的根本是要抓好育人工作,核心是引导学生找准成长的方法、平台、途径,并引导学生在学习上下足功夫。虽然艺术生文化课基础起点低,但只要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们就一定能学好专业课并补足文化课的短板。

(七)极端利己主义思潮

个别教师宣扬“弱肉强食”的生存规则,厌恶诚实劳动,奉行损人利己原则。这种极端利己主义思潮,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周围师生,导致一些师生附和、仿效,丧失正确立场。90后、00后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更为注重物质利益,如果引导不力,有从利己主义发展到极端利己主义的趋势。

以上七种论调在艺术类师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是在不同的时期和社会环境下,它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程度地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效果,不利于艺术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对策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梦”的提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提出了明确的政治责任,即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中国高校大学生也都因此深深地烙上了鲜明的政治印记,每一名大学生都是“中国梦”的筑梦者、追梦者和圆梦者,并有义务把“中国梦”细化成自己的“成才梦”“就业梦”“创业梦”等。把每一名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复兴人才,也成为每一所高校所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革命者、社会主义革命实践者结为一体的学说,而不仅仅是保留在经典、在文本里的理论或学说。马克思主义不同于纯思想意义上的康德主义与黑格尔主义等学说。康德、黑格尔虽然既是思想家,又是哲学家,但不是革命家。因此,他们的思想是学说,但不是改变世界的指南。马克思既是伟大思想家又是伟大革命家,因为只有他才真正实现了自己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中的誓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我们勾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是指导中国“强起来”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同为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因背离马克思主义而亡党亡国,中国因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这样的历史对比鲜明,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并不断发展的真理。

(二)依规依法履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法定职责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继被写入党章,载入宪法,通过法定程序,使学习、宣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党员的党内义务和公民的法定义务,受到党章和宪法保护。

马克思主义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用来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120周年校庆考察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高校最鲜亮的底色,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底色,才能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色和特色。因此,在艺术类学生中,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且通过学习、宣传、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之成为每一名艺术类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把新思想落实到每一名艺术生的实际行动中,把“中国梦”细化为个人的“成才梦”“艺术梦”,通过每一个人的“成才梦”,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艺术类大学生增强理想信念,选择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核心素质的不足,提高整体素质。

(三)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辅导员工作的学科归属,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互补充,不宜用专业课教师取代辅导员

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强起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7年9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以下简称《规定》)出台。以上两个文件,主要围绕办什么样的高校、如何办高校,以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条主线,强调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规定》把“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作为辅导员首要职责,实际上明确了辅导员的核心职责。同时,根据《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学科归属。《规定》第七条第三款表明了辅导员工作的学科归属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

因此,辅导员的专业与所在院系学科专业是否一致没有必然性。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形成合力,但并非意味着专业课教师可以取代辅导员。

(四)增强艺术类大学生成長成才的精神动力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入学前的文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部分学生是中途改学艺术的。他们在进入高校之后,理想信念、人生目标不够明确,精神动力等不足,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有待改进,学习效率、效果有待提高,人际交往、社团活动等存在困惑……这些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帮助艺术类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习惯、激发成才动力,这是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要围绕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梦”等重大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远大抱负,增强为理想而顽强拼搏的精神动力,勇担历史使命,成长成才。

大学德育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回眸高等教育史,不难看出,大学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创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创新文化的发展。伴随人类创新力量的增长,大学与政府、产业界合作共同开辟了一个崭新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并于悄然中步入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大学在与社会的耦合互动之中,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日益重要,并不断实现自身的范式转换。大学文化的本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大学创新文化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根本性、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当下中国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需要从文化创新着力,通过人才培养的范式转换,充分实现现代大学的职能,让大学始终引领社会文化前进。

关键词:大学;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道关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大计的艰深命题,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思索,改革大学人才培养体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把“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作了重点强调。回眸高等教育史,不难看出,大学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创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创新文化的发展。伴随人类创新力量的增长,大学与政府、产业界合作共同开辟了一个崭新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并于悄然中步入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大学在与社会的耦合互动之中,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日益重要,并不断实现自身的范式转换。在重温高等教育史,领悟纲要精神,切实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机制在于大学的文化、氛围、理念和精神,人才是根本,创新是要义,体制是关键,文化是灵魂。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要着眼于创新,狠抓关键,重在落实。正如鲁迅所论,中国不出天才,缺的不是种子,而是土壤。大学创新文化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

一、大学创新文化:大学多元文化

发展的主导形态

大学创新文化包含三个关键词:大学、创新、文化。广义的大学,泛指各种性质、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是高等学校的总称。本文中的大学在外延上特指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只有这两类高等教育机构具备研究和传播高深知识的本质属性。创新文化是指一种以创新的价值理念、制度诉求和行为方式为核心的文化。大学之于创新文化,在限定了创新文化研究的处所和范围等外延的同时,也以其特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创新文化的内涵。当今时代,在大学多元激荡的文化环境中,大学创新文化能够成为大学文化的主导型态,上升为大学的主流文化,主要原因如下:

从外部看,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创新开始成为当今时代文化的鲜明特点和本质特征。创新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创新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创新走入文化的结果。人类社会漫漫历史长河,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和三种主导文化类型,分别是古代自然文化、近代主体文化和当代创新文化。三者的划分依据主要是由人类生产实践方式不同所决定的,反映了主客体之间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变化。在远古渔猎采集时代与农耕时代,人类的创新力相对较弱,自然客体的力量强大。人与自然形成了依附和顺应的关系,在文化上出现了崇拜自然主义的倾向,形成了以敬畏、崇拜、依附为特征的“自然文化”。自然文化时代,人类的创新力相对较弱,自然客体的力量强大。近代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掌握自然、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人的主体性力量得以充分的显现,自然界作为实践的客体成为人类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这种主体性精神贯串在近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而成为近代文化结构的表征,形成了“主体文化”(理性文化)。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社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已由过去的实物资产(土地或矿藏、机器等)逐渐转为非实物的知识,人与自然重新达到了高度统一,知识成为经济的基础,知识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对新知识的空前追逐使得创新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人类在“创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时代,人类的创新力得到空前提升,引起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受到普遍重视。

从内部看,大学在其产生、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创新机制。一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和价值理念契合了创新文化的发展要求。大学作为文化机构,是研究和传播高深知识之所,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传承已知、探求未知是大学的使命;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是大学重要的文化精神。从高等教育的历史视角来看,大学作为人类组织创新的产物,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功能独特的创新型组织或机构,自出现之日起就一直与人类的创新活动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现代大学产生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它是当时酝酿中的社会基本组织方式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的产物。公元11至13世纪,欧洲社会开始从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衰落状态中复苏,农副业和手工业普遍发展,商业和贸易日趋繁荣,新兴城市的形成激发了人们新的教育需求,推动了世界最早一批大学——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萨拉尔诺大学和法国的巴黎大学的产生。19世纪初,德国的大学提出了发展科学职能,为德国成为当时的“世界科学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明确提出了高等学校的第三项职能,即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推动了大学创新文化在全社会的广泛传播。二是大学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提供了创新文化成长的动力。大学“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汇聚了众多优秀学者和多种学科,众多学者碰撞、质疑、争论、研讨,众多学科彼此联系、交叉、渗透、综合,源源不断地创造新知识。为保障对高深知识的研究不被干扰和伤害,大学普遍建立了“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传统,这种自由和自治最大程度解放了创新的翅膀,大学变成创新活动约束最少的地方,使大学真正成为一个创造思想、体现智慧的创新机构。三是大学多元开放的文化提供了创新文化成长的良好环境。当下中国大学文化就是多元文化汇聚的中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创新文化与保守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行政文化与学科文化、功利文化与实用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常常发生着聚合、交流、碰撞、冲突和融合,呈现多元激荡的显著特征。大学不断促进探索和争鸣,激励新思想、新学术的产生,成为新知识、新文化、新技术的孵化器。

大学在出现后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大学创新文化在大学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大学自主发展的内在动

力。正如哈佛大学原校长德里克·博克所说:“现代大学是被设计来完成特殊使命的。这就是发现知识和传递知识。”它包含众多学科领域,集人类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等众多职能于一体。它有科学、民主、创新的精神理念,有开放、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有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文化积淀,为人类社会的创新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发展、壮大创新文化进程中,伴随人类创新力量的增长,大学与全社会一起共同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大学已经从农业经济社会的“象牙塔”、工业经济社会的“推动器”悄悄步入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成为21世纪社会中最前沿、最开放的组织,对于国家兴衰、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创新文化在人类发展新时代的背景中显现出更为重要的价值,它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活动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环境,表现在对培养人才、培育成果和构建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发展创新文化、引领人类未来,作为大学的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现代大学在创新文化发展中的地位无与伦比。

二、创新人才培养:大学创新

文化的核心价值

创新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创新文化培育创新人才。所谓创新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也称创新型人才、创新性人才。在对创新人才的理解上,我们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基本认识:其一,创新性是人才的基本属性之一,贯穿于人才始终,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都须具有创新性。创新人才与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的划分不是并列的。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人才”的最新定义:“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就明确提出了“创造性劳动”的要求。其二,创新人才是个相对概念。创新人才强调人才创新能力与素质,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创新人才与一般人才有着内在的同一性,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一般人才只要被激发,创新精神达到一定强度,创新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跃升为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如果进取精神消退,创新精神不足,也很容易变成保守的人。其三,创新人才是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创新和创新人才的理解都会有一些异同。当今时代是创新时代,不仅所有人才都应当是创新人才,而且对创新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要具有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突出表现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二要具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突出表现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三要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表现为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大学创新文化对创新人才培养有着根本性、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文化的本质是“化人”,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从价值属性上看,创新文化的本质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及本质的文化认知与价值追求。现代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与追求高深知识内在统一体,大学创新文化就是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和各类创新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系统,其首要职能与核心价值必然集中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上。文化,文化,根本在化。文化的本质和功能决定了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易经·贲卦》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化成”的关键词是两个:一个是“人文”,另一个是“化成”,“人文”注重的是潜移默化地教化人、熏陶人和引领人,“化成”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外在文化的内化活动。青年学生可塑性强,其思想性格、道德情操、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在形成过程之中。文化的介入和渗透、孕育和滋养,对他们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其一,大学文化把人类的未来作为自己的建设对象,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充满了对民族、对社会、对整个世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与其他文化相比,大学创新文化更加凸显执着的价值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责任使命,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其二,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所,对高深知识的探究本身就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创新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能够较好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其三,现代大学一般都保持着“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优良传统,给创新活动带来最大程度的解放和保障。其四,大学作为一个汇集智慧与创造的地方,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条件和机会,使得年轻人可以无拘无束地交流和分享创造,这种碰撞、质疑和争论中能够锤炼学生的智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学创新文化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源头活水。总之,大学创新文化以其奉献社会、推动进步的崇高使命,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价值观念,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自强不息、追求理想的精神境界,崇尚创新、团结民主的团队氛围,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学术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个体发展,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更使他们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成为他们树立崇高理想、追求远大目标的力量源泉。

三、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创新人才

培养的范式转换

“人才培养体制”的概念,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前一直很少有人使用。中国期刊网1989年以来所收录的文献期刊题录,“人才培养体制”大多被用在有关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如军事人才培养体制、公安人才培养体制、教师培养体制等。对于“人才培养体制”的确切含义,迄今尚未有人作出相对明确的表述。体制是社会活动的组织方式,是指采用什么手段把构成社会活动的各要素组织起来,使其正常运行。任何社会活动都是由各种要素构成,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社会运动。所以,体制是社会系统中各要素的体系结构及规定其间相互关系的制度。人才培养体制就是人才培养活动所涉及的各类要素、各个环节组织的安排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主要方法、手段。由于人才培养工作涉及因素众多,导致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复杂。在宏观上涉及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和各级各类学校,微观上涉及到学校内部各部门、院系和教学团体,利益群体包括学校管理者、教职员工、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程序上依次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六个学段,各学段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内容有多种组织方式,所学知识分属不同领域的不同学科专业,可以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的安排也是灵活多样。事实上,这

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实现范式转换。“从一个处于危机的范式,转变到一个常规科学的新传统能从其中产生出来的新范式,远不是一个累积过程,即远不是一个可以经由对旧范式的修改或扩展所能达到的过程。”这恰恰表明体制的改革具有必然性和革命性。

关于大学创新文化的论点,是基于大学文化应然状态的研究,属于大学文化生态的“理想模式”,与大学文化实然状态有着较大落差。目前,中国高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机制已经不完全适应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国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诸多矛盾与问题,究其源皆因大学创新文化建设出了偏差和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史学者乔尔·斯普林认为,要“将学校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作为评估学校的标准,重点考察学校对人类幸福和永恒的生活作了哪些贡献。不要把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的贡献度作为学校的评估标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实为当下中国高等教育极难破题之要务,必须统筹把握推进策略,特别需要在宏观上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整体性战略思考,从文化之根源着眼,通过对大学文化的深入剖析,从根本上理清改革思路,在现阶段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西方著名高等教育研究学者P·G-阿特巴赫从1970年代起就研究第三世界与工业化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有一个让第三世界国家振聋发聩的观点,他认为,“第三世界的大学事实上都处于受主要工业国家控制的国际学识体系的外围”。这也恰恰表明如何处理国际化与民族性的关系依然是个亟待破解的难题。但毫无疑问,更新教育理念就显得非常重要。理念属于精神文化内容,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对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有着直接影响,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关和人才观。首先要牢固确立教学的“四大地位”。充分认识加强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教学质量作为评价学校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在学校努力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经费确保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氛围。其次,要深入领会新时期人才培养的“五个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第三,要突出强调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六大特性”。一是创新性。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重点,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激活学生创新潜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造;二是综合性。改变单一知识教学,既注重专业的深度,又拓展知识的广度,既着眼能力素质的提高,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三是实践性。改变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开放性。改变比较封闭的培养方式,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博大胸怀;五是自主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造,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特长和学业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具备创新的基础素养,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协调发展;六是选择性,改变学习渠道单一、教学管理僵化的问题,为学生创造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机会。

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为重点。冷战时期美苏两国教育改革的成败得失,给新世纪的教育改革以有益的启示。这就是,“第一,必须辩正地认识和处理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的关系。第二,必须辩正地认识和处理知识传承和知识创新的关系。正确的态度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指导下传承。”受传统大学制度的制约,与国外大学相比,我国大学人才培养制度相对缺少灵活性,弹性不足,束缚和限制了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为重点,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学生个体成长需要的富有弹性、充满活力的教学制度和教学运行机制,是当前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一要积极推进学分制、弹性学制和导师制,推行主辅修制、双专业制和多项技能等级证书制,建立跨校、跨区域、跨类型的学分互认机制。二要完善学生自主成才机制。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深入推行大类招生、模块化培养、自主选择的培养模式,着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三要推进评价方式多元化。以加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导向,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考核评价手段,强化对学生的知识面、思考判断、创新思维、分析综合等能力的考查,注重考评学生的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全面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四要以加强高校教学联盟建设为重点,建立高校合作教育制度,形成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生互派、课程互选机制,推动高校联合申报和建设专业,合作培养学生,实现校际教学资源高效利用,为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提供稳定支撑,让学生在多元学科风格和校园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五要以加强校企合作为重点,密切学校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沟通联系,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走向以及技术与人才需求,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社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核心。教学改革主要涉及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一要优化课程结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积极开发建设面向学术前沿和创新实践的各类课程资源,推进课程类型多样化与课程组合方式多样化,增设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等课程模块,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二要强化实践教学。根据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和教学改革新成果,认真修订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不断更新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型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内容的比重,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三要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倡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崇尚真理、追求卓越。“教师的工作并非只是传授信息,甚至也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以陈述问题的方式介绍这些知识,把它们置于某种条件中,并把各种问题置于其未来的情景中,从而使学生能在其答案和更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四要强化质量保障。完善高校质量监控机制,加强教学

质量监控与统筹,建立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与促进体系构建教师、院系、学校三级质量保障机制,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改进和完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为着力点。现代大学制度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反映大学与政府和社会关系的治理模式、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现代大学制度是影响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一要处理好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做到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二要正确处理好大学与行业企业的关系,做到社会参与、全面合作。三要正确处理好公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做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四要正确处理好高校行政与学术的关系,做到学术主导、教授治学的发展格局。五要正确处理好学校与院系的关系,做到重心下移、激发活力。六要正确处理好学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与师生员工的关系,做到民主管理、学术自由。

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为关键。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导力量。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要下大力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教育观念、队伍结构、培养模式、人事制度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全面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能够担当创新人才培养重任的创新型教师队伍。一要以开展教学业绩考核为重点,完善教学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健全教学成果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保障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的制度和机制。二要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特别要注重更新观念、增强责任、拓展视野、提高能力,力争使广大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明显增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胆略得到明显提升,创新教育技能和创新教育艺术得到明显提高。要面向产业实际开展培训,选择若干应用型学科专业进行试点,鼓励和推进高校教师利用学术假、挂职锻炼等形式到企业、科研院所与政府等实际部门工作,将实际锻炼经历和成绩纳入教师职务晋升、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三要完善激励导向机制,建立体现创新导向的教师工作评价制度,把教师的教研、进修活动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工作绩效,作为教师业绩评价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鼓励高等学校积极探索专职与兼职教师共同发展管理模式,吸引社会部门优秀人才加盟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重点引进培养富有社会阅历与实践背景的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降低生师比,保持教师队伍建设动态高位平衡。四要推动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综合、学科交叉趋势增强,教学的开放性与多样性更加突出,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任务异常艰巨,如果再不改变过去单兵作战的局面,依然沿用“散兵游勇”的方式进行教学,就不可能在新一轮高教改革与发展中占据有利位置。高校应高度重视,结合本校办学实际与人才培养特色,学习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经验,加强校级教学团队建设,推进教学工作老中青教师相结合,发挥传帮带作用,着力构建国家、省、学校三级优秀教学团队。要以此为契机,切实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立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系统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促进教学研讨与教学经验交流,切实提高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和水平。

以建设大学创新文化为基础。制度与文化的革新是不可分割的,思想、制度、生产方式的革新同时或交替进行。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要特别注重发挥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作用。一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大力弘扬敢于创新、勇于创业、不畏艰难困苦,追求突破和超越的探索精神,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宽容人才。二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活跃学术气氛,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的学术环境,广泛聚集人才智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展学术活动,推动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激发创新思想火花,形成有利于不同学术思想、观点之间展开讨论的学术氛围。三要营造以人为本、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加强有利于开展创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创新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高创新效率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四要重视学生的创新品格培育。要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提升人才培养的创新品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追求科学真理的创新精神;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接受创新的思想方法,掌握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具有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鼓足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用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科学创新的研究作风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的创新品德、善于合作的创新禀赋和不畏挫折的创新意志。五要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大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广泛开展各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形成浓厚的创新学术氛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交流会,交流创新体验、探讨创新方式、展示创新成果。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弘扬创新文化,宣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和创新人才典型,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格培养的校园文化环境。

责任编辑:蒋永华

大学德育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大学的德育工作是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工作,本文深入的分析了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德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大学德育工作的建设要求,对社会工作方法的具体执行策略进行了完整的制定。

关键词:社会工作方法;大学;德育教育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各界对教育领域重视程度的提高,大学的德育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分析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德育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是当前很多大学德育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

二、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大学的德育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开展,并且能够在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当中形成较高水平的经验积累[1]。但是,很多大学虽然不比根据单一的业绩考核模式进行常规教学活动的推进,却依然受到很多经验不足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的大学教育机构无法在各项经验的有效累积过程中形成同新时期德育教育活动要求的适应,最终造成很多的德育工作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模式的建设要求。除此之外,要结合当前的德育工作执行要求,对后续的环境特点实施分析,并保证相关德育工作能够在功能的影响下进行教学水平的提升。这就使得很多大学教育机构迫切需要通过高效教学细节的转变适应高校德育工作的执行要求,并使后续的教育机制能够在德育工作的有效促进下实现运行水平的完善。

三、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德育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一)对新生活的适应

大学生在入学初期,必须对大学生活拥有一定的适应过程中,这就需要大学生将新生活的适应作为这一阶段学习生活的主要任务[2]。在此期间,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人员,要根据社会工作方法的要求,为学生设计更多的适应新生活的方案,并保证全部的方案具备较强的可行性,以便大学生可以充分结合德育教育推进过程中的要求进行新时期的德育工作的推进,保证全部的德育工作能够完整的适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要求。除此之外,要加强对学生接受德育工作过程中实际特点的关注,并保证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能在可操作性因素的有效影响之下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升德育教育活动在新时期的执行质量,以便所有的大学生都可以在新生活的不断适应过程中形成对生活的适应[3]。社会工作方法的教学活动还必须保证学生可以更好的通过多种渠道共同进行交流活动的开展,保证学生可以在不同教学模式的共同影响之下尽快适应新生活,提升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二)提升未来规划的科学性

大学生对未来的学习生活进行规划是影响大学生前途的重要因素,也是保证大学德育工作质量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在设计具体工作内容的过程中,对未来规划活动实施研究分析,确保所有的规划活动能够在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推广之下得到高质量的推行[4]。另外,高校的德育教育人员要加强对大学生身份转变情况的关注,并且为大学生安排较为有利的接受教育活动的机会,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指导性因素的构建,并保证所有的德育教育活动能够在相关教育活动得到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实现同社会活动的有效对接。在应用社会工作方法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德育教育活动开展方法多样性的关注,保证全部的德育教育可以利用小报告会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处置,以便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在参观机制和实习机制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实现同学习环境的对接,增强各类教学活动推进过程中的德育工作执行科学性。

(三)进入社会的思想准备

运用社会工作方法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保证大学生提前具备应对社会考验的能力。一些高校目前存在一定的德育教育有效性不足的问题,造成很多的德育教育工作难以单纯的凭借内部机制的改革实现同新时期社会需求的适应,最终造成很多的德育工作无法在运行机制的层面实现同社会各项要求的适应。还有一些高校在应对德育教育要求的过程中,仅仅可以保证相关要求能够在内部得到贯彻,并不能在社会机制改变较快的情况下迅速的适应新时期的客观环境变化特点,造成很多的德育工作难以在相关理论的有效影响之下实现教学工作的全部价值。因此,对社会工作方法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关执行策略,能够有效保证大学德育工作在新时期得到更加有效的推行。社会工作方法的设计和执行必须保证在德育教育的有效推进过程中得到优化处理,使后续的德育工作能够在已经完成基础性策略设计之后得到更加有效的推进。

四、结论

大学德育工作的推进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性工作,深入的分析大学德育工作的执行要求,并对相关德育教育的方案加以分析,能够有效保证所有的德育工作得到完整的推行。

(作者单位: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彭玉美.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渗透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方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3:65-66.

[2]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冉红芳.社会工作方法在中学德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4]罗小霞.社会工作介入初中德育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大学德育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因素,由于新媒体具有渗透性、隐匿性以及自由性等特点,因此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分析新媒体的特点以及新媒体给目前的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得出开展德育工作的路径;分别从新媒体的阵地建设、校园新媒体的文化建设、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以及让新媒体下的德育工作形成合力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德育;挑战;机遇;路径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

新媒体(New Media)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卫星等渠道及电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的媒体个性化突出,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细分的受众,可以面向个人,个人可以通过新媒体定制自己需要的新闻。人人也都可以充当信息发布者,用户可以一边看电视节目、一边播放音乐,同时还参与对节目的投票,还可以对信息进行检索。人人都可以接收信息,表现形式多样,新媒体形式多样,各种形式的表现过程比较丰富,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即时地、无限地扩展内容,从而使内容变成“活物”。信息发布实时,与广播、电视相比,只有新媒体才真正具备无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加工发布。新媒体用强大的软件和网页呈现内容,可以轻松地实现24小时在线,无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加工发布。

二、新媒体时代给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给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多元性,图片、音频、视频等新媒体技术,将为育人工作者提供更多新颖的手段,将更具吸引力的德育教育提供给大学生。利用新媒体技术总结学生特点,发现德育实践中的问题,以网络为载体,实现师生间的即时互动。同时新媒体可以迅速将结果反馈给教育者,及时获知德育工作的效果。课堂教学为主的德育教育吸引力不足,单向灌输严重,新媒体技术的加入,可以让大学生充分的交流互动。教学过程中,通过新媒体技术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主动学习德育知识。教学后期,利用新媒体平台倾听学生的内心声音,吸纳学生建议,积极改进完善。在日常信息服务上,注意引导大学生的德育价值观,利用新媒体平台与大学生交流互动,让大学生在浏览信息时接受德育教育。实现新媒体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相互结合,通过新媒体平台组织实施校园文化活动。利用大学生在新媒体领域的聚合现象,组织针对不同大学生群体的线下活动。让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能够提升个人素养,深化德育实践观念。

(二)新媒体时代给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首先,传统的德育工作都是面对面的谈心、直接的说教。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直接改变了这种工作模式。学生有问题不一定直接找辅导员沟通,更倾向于在社交平台上寻找答案和解决办法,极易导致我们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其次,新媒体时代的到來,老师和学生始终处于同一个资源平等的地位上,有些同学会受到其关注度的影响,会优于老师获取相应的资讯信息,这就导致教育者以前占有的信息优势不复存在,有些可能会出现倒转,教师的权威性在下降,教育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再次,自由开放的虚拟网络环境可以十分便利获取信息、自由发表言论,却也导致了难以追踪信息源,难以监控内容。某些信息正在颠覆学生的德育观念。因此导致大学生思想上的迷茫和价值上的困惑。最后,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夹杂着大量的消极思想,这些不良思想使得德育观念薄弱的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被迫改变,甚至导致有的大学生不能明辨是非。这类消极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工作效果。

三、新媒体时代下开展德育工作的路径

(一)积极做好阵地建设

新媒体打破原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行灌输的局势,打破时空限制,拉近线上距离,但也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与规范难度日益加大,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德育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学生在哪里,服务的阵地就要延伸到哪里;学生有着怎样的成长和信息接收规律,教育和引导就要因势创新。针对当前大学生普遍使用的微信、微博、QQ等网络工具以及抖音、B站等短视频平台,要积极建立官方的账号和平台,搭建好与学生交流、开展德育工作的载体;要发布权威信息,增强凝聚力,增加关注度;要做好网络平台的顶层设计,积极开展话题讨论,及时更新内容,避免阵地“荒废”。以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为例。学院利用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在“材化新青年”微信推文平台上推出英雄人物系列推文50篇,征集“影响我入党的人”征文;通过“材化新青年”B站平台推出“英雄人物故事演讲比赛”“红色影片配音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让他们了解这些英雄人物,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人物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让同学们的学史活动变的“活”起来,也让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抢占了新媒体的高地,让我们的思政工作也变得“活”起来。

(二)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新媒体文化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开展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学生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场域。校园新媒体的出现,逐渐成为校内外之间进行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新媒体,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以及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从而对学校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因此,从某个角度来看,利用新媒体建设校园文化非常有利于校园形象的塑造同时,新媒体在塑造校园形象的过程中也不断记录着学校发展的历程,是校园发展的深刻见证,是很宝贵的历史资料。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新媒体文化,是深化校园德育建设、优化德育环境的重要保障。要深入挖掘时代、校园、身边的道德元素,不断推进道德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在网络平台上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的学习,进一步挖掘校史、校训、校情中的道德教育元素并在网络平台中加以宣传,在学生中树立道德典范,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激励人、带动人。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学校通过微博、微信平台,让同学参与对校“十佳大学生”“优秀团干”“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学生会”等学生个人或学生团体荣誉的评选,学生参与度高;定期推出我们身边的“大牛”人物,例如湖北工业大学的“才子说”栏目。新媒体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平台,让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变得多样化,更贴近学生实际,让我们的思政工作更有成效。

(三)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表现为对信息的甄别能力、理解能力、选择能力、思辨能力。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媒介素养的培养首先需要强化学生的媒介批判意识,在批判思维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在海量信息中进行发掘梳理,主动过滤劣质信息和无效信息,从而提高媒体信息的应用效率。我们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学生们对于各类数据信息的辨别能力以及正向的传播能力。同时老师们需要深入的研究新媒体技术,更好地了解并熟悉该技术,正确的使用新媒体,引导学生,让学生们可以在网络空间中正确的归位,始终坚持真理,不能被动摇,帮助学生们树立一个正确的自律意识以及观念,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各类媒体信息,弘扬传播正能量。

(四)让新媒体下的德育工作形成合力

一直以来,大学生德育工作都是高校辅导员和思政教师的任务。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高校辅导员和思政教师唱独角戏的形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应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创新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三全育人”的要求,都充分说明了德育工作要形成合力。高校专业教师、通识课教师、行政人员、宿管人员以及后勤人员都要参与到德育工作中,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影响力。德育工作者要有新媒体意识,充分认识新媒体在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正向作用,发掘德育工作的新契机。教师要提高自身应用新媒体的能力,掌握新媒体下的语言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手段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倾听学生的心声和诉求;在微信平臺与学生互动,为学生推送更多的正能量内容;在他们感兴趣的抖音、B站等短视频平台推送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符合他们兴趣的短视频,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新媒体平台都站有一席之地,通过新媒体的应用更好地进行德育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喜闻乐见的德育工作形式敲开学生的心门,从而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作为专业教师要学会和学生交流,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对称性的信息。多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教育里面的关系结构,对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进行了重组。同时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在多媒体时代,得到信息和知识变得更加方便,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到相应的学习内容。因此现在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也在降低。传统的师生关系也被打破了,在网络上,大家可能变成陌生人,界限越来越模糊。教师就要去转变自己的身份,从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变成服务者。在教育中,要改变传统灌输式,变成互动式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中,要结合00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德育教育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内容。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给他们创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满足他们在网络上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 韩飞.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卷宗,2019(24).

[2] 李冬梅,赵静.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J].信息记录材料,2018(11).

[3] 岳建军.基础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德育实践研究[J].经济师,2019(10).

[4] 陈宏业.“三位一体”搭建新媒体下德育工作平台[J].德育研究,2014(112).

[5] 高男.网络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运用——以“以广外活动管理系统为例” [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6).

大学德育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大学生无疑经受着多重价值观的诱惑与考验。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大学生道德现状调查,主要用来了解高校在校生的道德水平,了解大学生的政治敏感性、政治信仰、道德情操、道德规范等,了解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水平,发现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高校德育实效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德育;道德认知;道德自觉

道德这个话题,最集中地揭示出人的社会性本质,标记着社会的人文精神,充分折射出每一时代人的生存方式与意义,是一个时代精神文化的升华。因此,当我们将高校德育——这一背负历史使命和时代精神的独特问题放在当今社会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时,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之调查

本研究主要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通过统计分析以展现中国高校德育的现状和问题,并分析成因。调查抽取了X高校作为样本,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96份,有效回收率99.3%,回收率符合进行统计分析的条件。

1.关于传统道德本质的理解。调查中,我们从义利观入手,探究道德的本质,以善恶观、“利他”、“损他”问题为出发点,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一传统义利观进行分析,在调查数据中显示:X大学18.2%的大学生表示完全赞同,25.1%表示基本赞同,中立的比例为23.6%,仅有18.5%与14.4%的同学表示基本不同意和不同意。这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平等、效益等原则日益发挥作用,困扰中国人几千年的“义利之辩”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重义轻利”已经不再是所有大学生心中辨别“君子”和“小人”的唯一标准,更希望是“鱼”与“熊掌”兼而得之,达到“义利”的和谐统一。

对于传统道德的态度上,关于“传统道德是束缚个性的枷锁”、“当今社会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扬传统道德而不是追求现在道德”这些观点的数据依次为有道理7.3%、4.7%;基本有道理7.3%、8.7%;中立25.7%、21.1%;基本没有道理35.2%、33.4%;没有道理22.7%、30.4%。从数据的对比可知,对摒弃传统道德的观点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居多,这说明当代大学生面临道德问题,已经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并客观对待,即抛弃了新文化革命时期对传统道德全盘否定的态度,能够适应社会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对待传统道德的扬弃。

2.关于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价值分析。当代青年被誉为“飘的一代”,大部分人不具有固定的工作岗位,职业上工作的频繁变换进而引起居住场所的不断迁徙、社会交往群体的更替,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其游离于政治之外,特别是80后、90后的大学生被普遍认为缺乏社会责任感。但是作为精英群体,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知识培训的大学生毕业后,是否真正的“政治冷漠”吗?调查数据中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仍保持着较高的社会参与积极性与热情,从78%应该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见,他们身上不仅具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而且也愿意身体力行,为国家、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90.6%的人愿意“为集体工作”,76.6%的人认同“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45.8%的人认为“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可以看出在个人意识彰显后,大学生群体也逐渐意识到集体的重要,对于集体观念,对于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内在联系,都体现出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走向成熟,既尊重集体,也尊重个人的理性境遇。

同时,也应注意到33%的大学生不赞同“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一说法,反映出在大学生群体内部也正在产生分化,目前,德育工作面对的对象更加复杂化,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那么用一个整齐划一的道德标准来对多样化的大学生进行教育会更加困难,这也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难点之一。

3.关于大学生婚恋观及性道德价值取向的解读。研究高校大学生德育价值状况,爱情、婚姻及性行为取向作为人生不可缺少的内容,能反映出不同时期一个社会道德风尚与文明水平的基本风貌。统计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主张爱情与婚姻关系的相互忠诚,认可爱情的排他性,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于情感方式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从对离婚与道德无法评价的66.3%的比例和20.2%婚外情的认同率可以看出,对“婚外情”、“婚姻家庭”,大学生们都表现了不同程度的开放性和宽容性,而对于婚前性行为取向,高校大学生的态度已经由以前的“犹抱琵琶半遮面”转变为“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从某些方面也反映出了中华民族传统观念的历史影响和当代社会道德的主流价值观,但作为引领时代潮流的亚文化群体的大学生们,仍存在一部分持“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态度的人。

4.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调查与思考。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我们当代社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作为网络的双刃剑作用也始终影响着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作为现代人的全新生活方式与精神栖息地,网络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可以超越传统社会关系制约、社会舆论束缚的交流空间与无形平台。调查中73.8%的观点否认网络并非“毫无顾忌”,66.5%不同意“网上聊天只要不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就不须恪守现实中的伦理道德”,说明了在网络世界里,大学生虽然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社会的管制,社会道德对其约束力虽然减弱,但主流大学生群体并没有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对于网络交往,持积极态度80%的比例远远超过反面态度的20%,说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在网络中有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判断,但是这一比例也反映出在道德范围之外的大学生群体的易迷失性,不得不引起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的深思。

二、当代大学生德性现状中折射出的当前德育工作问题

通过调查和比较研究发现,相对于以往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不可否认这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结果,对我们当前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我们的德育工作没有将德育对象、德育内容具体细分,德育内容相对刻板、缺乏时代特点。这是针对目前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倾向而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道德受到了挑战,人们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适应这种变迁的现代道德正在酝酿中,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对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不单单进行政治道德教育,也要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加强思想、法律、心理教育,促进德育工作均衡发展。

其次,我们目前的德育工作过于强调政治道德,忽视了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德育课程重视理论的传授,培养的是学生的道德意识,但忽视了德育的实践环节,缺乏对道德行为的监督和引导。一些学生并不能准确地把握好道德的标准,甚至在面临道德的考验时,一些学生自身也会选择与公序良俗相背离的行为,可见我们德育工作中这一环还是相对薄弱的。

最后,我们说道德是一种惯习,它的显著特征是一经形成便成为一种“前意识”,即在道德意识指导下人们的行为是自觉的,德育的过程就是将社会结构内化,并通过道德实践再生产着社会结构,从而维持社会结构稳定,即它指导人们可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道德不是一种推理式的意识形态。目前我们的德育工作缺乏养成教育机制,以致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脱节。

三、提高当代高校德育实效性的路径思考

1.优化德育建设平台。首先,学校加强投入。这种投入不仅是资金上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加强师资投入,加强和重视对德育工作者的培养,使德育工作不再寄身于专业教育中,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为学生营造一个更为专业、更为权威的德育环境。其次,德育课程教育应该体现传统性和现代性的结合,在学习传统美德时兼顾时代特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内容和讲授的方式。正如赫尔巴特所批评的“无教育的教学”,我们的德育教育应该使学生开始思考和领悟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将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相结合,这才是德育的根本目的。

2.积极迎接网络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网络的发展挑战了大学课堂作为德育主战场的权威性和唯一性,在课余生活中成为德育的一种重要力量,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首先,对网络的飞速发展影响了德育工作这一事实要辩证对待,一方面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不加甄选的信息,正面及负面的报道和宣传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视听,使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会产生迷茫、不负责任、沉溺等问题;另一方面网络本身作为一种媒介,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普及性、便捷性更全面地对每位大学生展开道德上的个别辅导,开展网络多媒体教育,紧跟时代发展,利用网络信息更新德育内容。其次,通过网络促进德育工作者的自我学习和监督,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并检验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抵御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逐渐形成德育建设和网络发展相长的局面。

3.管理与引导相结合,营造健康和谐的大学文化。《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以此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高校德育建设,必须考虑其植根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于德育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因素。首先,一个学校的制度文化不仅是成文的规定,更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对于学校的一种认同精神,体现的是为全校师生认可的道德规范、行为模式、政治认同等,它对人的道德教育作用是课堂教学所不能取代的。其次,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集体意识、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南开大学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等,都凝聚着一代又一代高校学子奋发进取的精神。最后,校园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依托,只有创造良好的物质文化条件,如,宽敞明亮的教室、设备齐全的教学设施等等,为良好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滋生和营造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美]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陆有铨,魏贤超,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6.

[2]李萍,钟明华,等.伦理的善变——十年伦理变迁的轨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1.[责任编辑 陈鹤]

大学德育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三;毕业班;班主任;德育教育

高三阶段的学生学习是非常紧张的,没有非常多的时间来接受德育教育,那么就需要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这样对于高三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意义

(一)营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

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高三阶段,学生压力是非常大的,除了通过传统的方式来降低学生的压力,还需要通过德育教育来增强学生某些方面的优秀品质。比如在高三阶段学生就需要有非常强的自律性,能够有自强心,能够在面对诱惑时坚定住自己的内心,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德育教育来不断增强学生的德育水平从而实现。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德育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充满正能量。高三学生的生活是非常紧张的,基本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进行学科复习,很少有时间能够接受系统的德育教育。但是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伴随学生的一生,所以高三阶段的德育教育应当具有持续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能够与学生进行长时间的接触,因此通过班级管理来实行德育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德育教育在高三阶段不间断,为学生升入大学做好准备。

二、高三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一)开展工作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高三阶段,班主任没有大块的时间来开展德育教育,只能够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之前,班主任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班主任需要在班级内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位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提升学习的效率,这能够给班级管理德育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高三班主任需要细化每一天的管理内容,包括每天要处理的班级事务、要开展的德育内容、开展班级管理的方式等,这种工作流程的细化能够提升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最后,高三班主任要能够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将班级的事务和德育教育内容进行充分的融合,在无声处开展德育教育,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做好表率起带头作用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其实身体和心理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在这个阶段学习是最重要的,由此他们可能会忽略了言行举止的重要性,导致德育水平下降。那么高三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够直接对学生进行批评和教育,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心态崩溃,那么教师就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好榜样,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能够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穿衣打扮进行严格要求,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能够让学生在与班主任接触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找到自己的不足指出,从而实现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笔者在进行高三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会轻声细语、慢条斯理地和学生进行谈话,让学生逐渐的地静下来,然后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从而尽量降低对高三学生状态的影响,以此来实现德育教育。

(三)制定一套符合班情的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最重要的就是班级的规章制度,但是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符合班情的管理制度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制定的管理制度应当是具有人情味的,应当尽量减少强制性的内容,否则会对学生的紧张状态产生影响,不利于学生的高三总复习。例如,笔者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会在高三开始的阶段邀请学生一同制定接下来一年的管理制度,尽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在管理制度的约束下有较强的自律性。其次,笔者在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时,会表现出超出常人的耐心和爱心,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一种温暖的感觉,有利于开展德育教育。总之,在管理的过程中制定一套符合班情的管理制度是极其重要的,不仅有利于班级管理,还能够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班级氛围对于对于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一个班级能够拥有良好的氛围时,学生就能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当中的一份子,为了能够让班级更好的发展,学生个体就需要有较强的自律性,要能够维护班级的荣誉,这对于开展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高三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已经接近成熟,其道德水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班级中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融入高三班集体中,还能够降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迷茫、无助感,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这也能够给德育教育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三年级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高三学生所面临来自于高考的压力是巨大的,他们的心理和身体都处于紧张的状态,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处处维护他们学习的状态,让他们不仅能够提升学习效果,还能够不断提升德育水平,促进高三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喻俊邦.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研究[J]. 2021(2019-7):37-37.

[2] 列炳祺. 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20, 017(003):258.

[3] 李贵.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认识与实践研究[J]. 2021(2015-10):240-.

上一篇:巧渡营销危机论文范文下一篇:精益研发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