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范文

2024-02-20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范文第1篇

一、精心选择合作素材

合作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所以, 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作为合作教学的素材。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中, 我们要精心地选择合作素材, 尤其是一些实践性、开放性、操作性较强的素材, 这些素材有利于教师进行设计, 教师要充分掌握所选择的合作素材, 并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分析研究, 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 有效利用素材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 解决复杂难懂的数学问题。比如, 教师在对轴对称图形进行讲解时, 可提前要求学生准备好纸张和剪刀, 并向学生展示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图画, 比如蝴蝶, 然后通过分组, 让学生通过和小组同学的合作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小组成员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 更加深刻地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 并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让学生在娱乐的氛围中轻松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二、合理分配小组

合作学习的模式除了要精心选择合作素材外, 还需要合理地分配小组成员, 才能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所以, 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 让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能力, 使得分组后的教学效果有所提升。在小组分配时, 教师要注意做好协调工作, 让每个小组的总体水平比较相似, 并适时地帮助小组成员处理矛盾, 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鼓励, 而且每个小组中男女比例的搭配要适当, 凝造学生之间的合作氛围, 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分工,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任务中来, 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 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 给予及时的指导。

三、正确把握合作时机

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式, 但并不是处处都要采取该模式进行教学, 教师要正确把握合作的时机, 否则会适得其反, 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那么, 什么时候才是正确的合作时机呢?教师要明确小组学习是需要学生主动进行探索知识的, 那么在教材的选材上就要注意分清重点难点, 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共同讨论, 更有助于小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 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合理创造学习情境。比如, 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知识点时, 可以先问学生哪些物品属于三角形, 通过学生的回答, 掌握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初步认识, 并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教师也可以通过分发小木棒, 让学生们进行摆放, 根据小木棒长短的不同构建出不同的三角形, 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讲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 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

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完成后, 教师要对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一般小组评价时我们都采用共同评价的方式, 也就是说评价的对象是以一个小组为单位, 而不是个人, 评价原则以鼓励为主, 小组完成的任务达到标准后, 小组成员均会获得奖励, 这种鼓励机制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同时使得小组成员更加团结, 合作意识更加强烈,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满足学生自身的好胜心理, 促其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在小组成员的共同荣誉中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

总之,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在运用该教学模式时, 要充分掌握合作学习的内涵与优势, 明确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 精心设计合作教材, 合理运用合作的教学模式, 科学地分配学习小组, 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和思考, 使得学生在小组交流中掌握数学知识。同时, 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向主动的学习, 在小组的共同合作过程中, 发挥自己的优势, 查缺补漏, 此外, 教师还应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 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数学, 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摘要:目前,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 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受到教育部极大的重视。那么, 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是值得我们深究的问题。对此, 本文先从小学数学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与优势进行分析, 并结合笔者课堂教学经验, 提出小学数学合作教学的策略, 以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教学,教学模式,策略,实践

参考文献

[1] 李艳杰.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观察与思考[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2, (7) .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范文第2篇

实践与综合应用以独立的内容领域进入小学课堂,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课程标准》中目标结构体系的一个特色。这一领域的设置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之间的联系,促使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以交织在一起的形式出现,使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必须的学习内容和必备的数学素养。它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经历一些具有研究和探索价值的题材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实践与综合应用”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这一领域的教学是边实践边思考,尽管还有许多的困惑,但也有了些许的体会。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体会。

一、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应以教材为线索,适当挖掘和提炼

实施课改以来,各种版本的数学教材都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课,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以课本提供的内容为载体,善于沟通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巧妙地设计实践活动内容,让其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体会到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应用意识。

1、用好教材提供的专题。

人教版教材在每一册都专门设置了两个实践活动,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三个知识领域中加以延伸。如一年级下册的“小小商店”、二年级上册的“看一看、摆一摆”、四年级上册的“你寄过贺卡吗?”但是上这样的课,往往需要准备很多的教具、学具,而且不作为考试的内容,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就产生了教与不教都没有关系的思想。其实这种想法违背了教材的编写意图,虽然每一册教材只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其意义在于通过它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对数学和数学教育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每册教材编入的两个实践活动,我们教师要认真创设情境,精心安排活动内容,准备教学具,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实践探索的乐趣,综合应用的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教材在《认识人民币》后安排了“小小商店”实践活动,我在教学时是这样设计的:课前让学生自备各种商品,有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等,让他们自己制作价签,贴在准备的物品上,带进课堂中,把教室模拟成“小小商店”,小学生推荐出“售货员”的人选,其余的学生做“顾客”。此外还让学生了解社会中有哪些促销手段,在“小小商店”中进行展示。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售

货员”极力“推销”自己的“商品”, “顾客”争先购买。上这样的一节课,需要我们

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加深认识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更

可贵的是加强了综合能力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

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事实上,即使以专题形式呈现的内容,教材也只是提供了数学活动的基本线

索,教师要有主动处理教材的意识。如,二下的“剪一剪”、三下的“掷一掷”等,

主题明确,线索清晰,所需的材料也不复杂,课堂实施就比较容易;而二上的“看

一看,摆一摆”,四下的“小小营养师”虽主题明确,但涉及的数学知识不够明朗,

课堂实施就比较困难。因此,对于那些主题笼统、脉络不清、素材缺乏内在联系

的专题,更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创造性,要结合本校和本地的实际加以利用和再

开发。

2、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实践素材

结合平时教学,把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改编和延伸,深入挖掘教材所蕴含的生

活实践素材,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

生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真实感受。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同学生熟悉的生

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如:一年级“认识图形”后,教

材在练习中安排了拼图案的习题,我认为可以设计一节相应的“拼图案”的实践活

动。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学具搭一搭、摆一摆、看一看、比一比谁摆的物体

多。接着让学生按4人小组进行比赛。学生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气氛中利用学具

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物体加以想象,拼出图案。最后让学生按小组

汇报。拼了哪几种图案?为什么喜欢?同学们边操作,边思考,边合作交流。大

大激发了他们的乐学情趣,即培养了实践能力,又得到美的熏陶。

3、提炼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素材

“实践与综合应用”不像“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三大领

域的学习内容都有自己固有的逻辑系统和预选的“知识”,所以它的内容是开

放的,内容不完全受数学教材内容的限制,它可以是学生所学三大领域知识

的综合应用,也可以整合其它各学科的知识,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现象,研

究生活中的现象或者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等。因此,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

开发者,应根据这一特点,从生活事例、学生学习生成的资源,以及学校与

区域的特色资源中提炼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

活实际,调查了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使课外

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如,在

一、二年级可以开展以下实践活动:班级

里的数学、家庭变化与数学、图形在生活中的妙用、一元钱的价值、我学当

家理财、珍惜时间……

从小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不仅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社会交

往能力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

勇气和信心,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本身

的魅力。

二、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过程要重视探究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本质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进行实践与综合应用,对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因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应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

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突出学生学

习的主本性,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1、动手操作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

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我们在教

学过程中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充分让学生自主、独立地活动。例如,在《掷

一掷》教学中,安排了两次动手操作。首先我先安排了师生活动,让学生根

据自己的喜欢选择一组数,产生游戏的双方(

5、

6、

7、

8、9和

1、

2、

3、

4、

10、

11、12),老师加入到少数人的一方;接着安排了学生活动,在学

生四人小组活动的过程中,给了学生充分活动的时间,而且让每个学生都动

手参与,让学生经历猜想、尝试、验证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的思考。这里,学

生通过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学生体会数

学的作用,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自主探索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而不是机械的、程

序化的、模仿性的。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

学生独立参与、主动实践。如上面提到的《掷一掷》教学中,学生通过动手

实践、自主探索,对“可能性”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有限次实验的结果上,而

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逐渐明白了选择了五个数但赢的机会更多的原因。

3、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认识的发展。为了保证实

践活动的实效性,实践活动通常采用的是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小组合

作学习要求组员分工合作,如上面提到的《掷一掷》教学中,四人小组一人

抛骰子,一人计算,一人记录,一人监督;在交流互动时,学会倾听、善于

吸纳,善于辨析,让每个成员都有发表见解,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教

师在参与交流与探讨的过程中,要努力成为一个倾听者,观察他们的表现,

引领他们深入探究和体验,保证活动有效进行。

三、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活动形式力求丰富多彩

“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主要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尝试解决具有现实意义和一定开放度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课程特点,不断拓展活动形式,提高活动的实效性,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让活动流于形式。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可以采取课内、课外以及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数学小调查

数学小调查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调查专题,主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并作出决策的学习活动。例如:“怎样打电话省钱”,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咨询等手段了解话费里的数学问题,然后帮爸爸妈妈算一算,怎样打电话省钱。当然,每次开展调查活动,在准备阶段教师应与学生共同讨论调查的主题、调查的步骤以及调查的方法。这样,一旦学生开展调查,他们就会有序地进行活动。

2、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认识和解决某一数学问题为目的,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的学习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具体包括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和实验研究等。

例如:组织学生跟踪调查连续两周的家庭用水量的情况,研究用水费用的计算方法,组织学生探讨节约用水的策略,并向全班家长发出“节约用水倡议书”。具体如下:

(1)调查你家里两周的用水量情况(查看水表),统计你家里平均每天的用水量。

(2)从你家的用水情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3)调查水对地球(包括对人类)的益处。

(4)在家里,如何节约用水?

(5)设计一两句节约用水的宣传标语。

(6)围绕以上调查和统计,请写成一篇以“水”为题材的数学小论文。

有些小课题由于问题的难度和知识的综合应用程度大,学生独立研究有困难,可以有若干同学相互合作完成,或教师参与并帮助解决。

3、方案小设计

方案小设计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某一项活动方案,学生经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整体策划、表达设计、回答质疑等过程的学习活动。方案小设计可以包括统筹安排、优化设计、旅游设计等。

例如:学生学完《两位数乘法》后,教师可假设一个“旅游中的数学问题”专题,设计一个外出秋游的租车方案。四年级6个班360名同学乘车去游玩。包车有两种选择方式: 大车有42座,每辆200元,小车有18座,每辆90元,怎样租车最经济合算?这一活动内容,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后,会得出多种不同的包车方案,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得到最佳方案,既渗透了合理安排和最优化的思想,又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的乐趣。

4、数学小游戏

数学活动可以以数学小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抽象的数量观念、空间观念与儿童具体形象的思维活动之间需要有适宜的中介桥梁将它们联系起来,游戏活动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新课程数学教材中已经包含了大量游戏的成份。特别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数学小游戏是一种非常适宜的方式,随时都可以进行。

例如:位置游戏: 2人一组,每人准备一个棋子,放在20×20格的方格纸左下角(0,0)处,轮流掷骰子,每次掷出两枚骰子,一枚上的点数是向右方横走的步数,另一枚上的点数是向上方竖走的步数,谁先到达右上角的终点(20,20)谁就赢。每走到一个新的位置,用一个数对把它记录下来。

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用“数学眼光”去“考察”、去“探究”、去“设计”、去“创作”、去“想象”、去“体验”,不仅使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而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开展“实践与综合应用”,其意义不在于他们的研究结果有多么准确和有多大的社会价值,而在于他们在亲身经历中体会到数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知识,在于他们在综合应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升思维的品质,在于他们拥有了这样一个体验。所以 “实践与综合应用” 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智力、情感、态度、个性、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与其他领域相比,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评价更强调过程性评价。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活动过程

中的参与程度,包括是否积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乐于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是否有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能够不回避遇到的困难等。二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活动水平,包括能否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方法描述具体问题,是否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找到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否理解他人的思路,并在与同伴交流中获益;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是否能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有哪些,是否有独特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范文第3篇

一、 设综合实践课程的意义

我们已深刻认识到,培养人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增强国际竞争力,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

综合实践课程能很好地解决这一核心问题。它能够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从实践中获得了各自的收获与体会,让学生学得的各种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得到升华。

综合实践专任教师与其他指导教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深刻的感悟,逐步形成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学校管理、实践研究也随之有了新的转变。我校地处农村乡镇,许多学生来自农村或家长原先为农家子弟。学校教师也大多居住、生活在当地。学校是一所保留着农村气息的现代化初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化,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尤其是参与教科研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得到转变与优化。家长、社会对学校评价较高。这些都为家庭、学校、社会结合,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结合我校实际,在广泛征询专家意见,并虚心吸收家长建议,调查学生喜好的前提下,制定我校初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二、 课程目标:

根据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中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结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把目标设定为:

1、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使学生具有团结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4、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 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包括:第一学期是数学家、数学史知识的了解;第二学期是发现、欣赏数学中的美。

1、数学家知识:从电视、广播、报刊、书籍和网络分类搜集、整理并储存和提取信息,

对著名数学家有大概的了解。

2、数学史知识:主要由教师用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

3、发现、欣赏数学中的美:分专题研究:数字中的美,图形中的美。学习围绕某一专题,进行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的方法;学习研究方案的制订、研究报告的撰写和研究成果的交流。

四、 课程实施:

1、 课时:

保证每周一个课时的活动总量,在每周三下午的备课组集体备课会上,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并听取其他教师,班主任的看法,鼓励其他教师,班主任参与其中;并以书面的形式告知家长,听取家长意见,争取家长的参与支持,也有利于校外活动的安全保障。

2、课型:

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型、知识普及型、实践活动型、专题研讨型、成果交流型等。

3、师资: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

(1)综合实践活动专任教师:

组长:魏光明男中学高级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组员:杨建忠 男中学一级初一年级组长

冯敏女中学二级

管燕玲 女中学三级班主任

奚文亚女中学三级

徐宏男中学三级

(2)智囊团构成: 卞卫平男中学高级副校长

储建国 男中学高级 教导主任

杨天雄男中学一级总务主任

庄桃燕女中学一级团委书记

王琴女中学一级 少先队辅导员

钱叶兰女中学一级美术专任老师

江宇男中学三级信息技术专任老师

五、 课程评价:

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起着对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诸方面发展变化的评估作用。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评价活动中教师更要优先思考的是评价是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是否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并行,是否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它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每一学习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一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1、对学生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学生、教师、家长都可以作为评价者,评价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是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以学生自身作为评价主体的一种评价方式,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设计了一张学生自我评价表。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对于自身获得的学习结果、思考方式、生活方式、心理变化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促进自身向好的方向发展。

(2)他人评价

评价表式的评价、档案袋的评价都是以学生的角度出发,体现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和过程,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同学、教师、家长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

2、对教师评价重过程,由学校行政和学生、家长评价三部分合成。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工作相当复杂和琐碎,指导的空间又相当广泛,参与的教师与其他志愿人员又多。仅局限于核定一定的工作量并不能体现这一门新课程的意义,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强调这是一次挑战与机遇,鼓励教师主动应对,发扬奉献精神与探索精神。除对专任教师核定每周一课时的工作量外,我们采取期中、期末工作考核的办法对指导教师实施单项考核,考核指标等同于学科考核。

最后,学校行政、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力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者、生成者,共同担当着开发课程、完善课程、形成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此,对课程的评价也应注重过程,评价更多的体现为服务、保障、沟通、引导与激励。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范文第4篇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请大家先观察下列生活中一些现象(多媒体演示),再回答问题:

(1)一位外地教师问小王裘村中学在什么位置?小王告诉他从裘村汽车站出发,往东走1000米,再往北走50米,就是裘村中学。

(2)张师傅来教室替女儿拿学习用品,邬老师告诉他:你女儿坐在第三列第五行。

3)一艘渔船在汪洋大海中发出求救信号,我海军快艇立即在A处测出该渔船在北偏东45度,距A点27海里处。

(4)中央气象台报告:2003年5月29日8时,第4号热带风暴“莲花”的中心位置在北纬22.1度,东经125.8度。 问题1:

这些现象有何共同特点? 从这些现象中你能发现些什么? (让学生思考三分钟,允许相互讨论)

2、合作研讨,探索新知 生1:这些现象都是讲“定位”。

生2:两个有序实数对可以确定一点的位置。 生3:有多种确定位置的方法。

3、理性概括,纳入系统

师:好!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定位问题,需要用数学去解决。

我们知道确定直线上一点的位置的方法是建立适当的数轴(参照系),怎样确定平面上一点的位置?我们先来思考下面的问题:

问题2:

现象(1)提供了“定位”的一种方法,能否将其数学化? 生4:以裘村汽车站为原点,以正东方向为正方向,以50米长为一个单位长度建立数轴(x轴),再以x轴上表示20的点为原点,以正北方向为正方向,以50米长为一个单位长度建立数轴(y轴),则y轴上表示1的点就是表示裘村中学。 生5:两条数轴的原点可以重合。

师:好!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组成的图形就是确定平面上一点位置的一种参照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揭示课题),此后教师结合图形介绍:坐标系、原点、坐标平面、象限等概念及点的坐标特征(突出“有序”)。

4、指导应用,深化认识

师:现在我们应用直角坐标系来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1) 已知点求坐标

问题3:

写出图中A、C、D、E、F、G各点的坐标(图略)。

先让学生个别学习(允许相互讨论),再进行合作交流。(讨论结果略) (2)已知坐标描点

问题4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下列各点:

A、(4,3);

B、(2,-3); C、(0-4,-1);

D、(2,-2);

E、(2,0);

F、(0,-3); G、(1/2,-3/4);

O、(0,0);

先让学生个别学习(允许相互讨论),同时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再进行合作交流。(讨论结果略)

5、纵横拓展,鼓励创新

师:我们从上述两个问题中可以概括了这样一个结论:平面上的点与有序数对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现在请大家再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5 观察直角坐标平面,回答下列问题? ①各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有何特征?

②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有特征:

③象限中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有何特征?

④横坐标或纵坐标相等的点有何特征?

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讨论结果略)

问题6 请你举出尽可能多的生活中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例子? 生6: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记录一天中温度变化情况、

生7: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记录一天中股票涨跌情况。 生8: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描述图像上某一点的位置。

6、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1)本课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

具体问题(现象)抽象概括

图形化 解释应用 解决具体问题(现象) (2)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现实问题 数学化 数学问题 数学方法 数学问题的解 还原说明 现实问题的解。

(3)数学和自然和社会有密切联系,我们碰到实际问题要善于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看到数学式子或图形要善于给它赋于不同的现实意义。 (4)我们已经知道确定平面上一点的位置的方法有多种,请你提供尽可能多的方法确定汪洋大海中发现求救信号的遇险船只。(供课外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范文第5篇

摘 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是21世纪教育的基本目标。把枯燥的知识融入自主的活动中,数学实践活动就是通过活动加深和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能使学生“学以致用,然后知不足”,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描述、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进学生不断探求新知的欲望,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实践活动;数学;生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我们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且在内容标准上专门设置“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领域,提出具体的学习内容与要求。下面是本人对数学实践活动的理解和实施过程中的做法。

一、活动前——关于数学实践活动的理解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

学生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专题。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因此,我认为数学实践活动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2.与实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确定的总体目标中是平等的、互补的,但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与价值

数学实践活动,它不是某一数学知识学习的辅助或深化,而是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这些知识互相结合并综合运用。

(1)把知识与行动互相转化,促进理解

数学实践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可对生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加以描述。学生也可以从事某项任务,经历设计、实施和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教室里、书本上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行动不仅为学习进行反思和调节,又能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把学习与生活统一,体验价值

数学实践活动,以学生生活为背景,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认识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并分析和解决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分析这种认识与解决问题的活动,其实质是学生学会学习与学会生活的统一。学习与生活的统一,使学生体验学习的价值、学习的成功,增加学生对学好数学的信心。

(3)感受生活是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

数学实践活动,学生走出教室,走进他们生活的家庭、社区、社会和自然界,把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和事例、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一个一个的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把学生学习数学,从书本知识这一狭隘的思路上解脱出来,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是他们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

3.强调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与生活间的联系

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都来自学生身边那些真实的生活例子,使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身边处处有数学”。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年、月、日”这一单元的相关知识后,我设计了“生日快乐”这一课,学生用谜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生日,让其他同学猜一猜。如“我的生日在国庆节的后5天”“我的生日在一年的倒数第3天”“我的生日跟劳动节是同一天”等,最后还进行了全班同学生日的统计工作,“看看哪个月份出生的同学最多,哪些出生在大月,哪些出生在小月,有没有哪个同学4年才能过上一次生日。”学生在这一课当中,真切地知道自己的生日原来还存在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再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实践

运用。

二、活动中——关于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数学实践活动课要尽可能做到方法要“活”,组织形式能“动”。因此,我认为,数学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创新性、趣味性、渗透性、实践性、灵活性等特点。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数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觉得是很枯燥的,要想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在教学中有创新、有新意,如果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使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

效果。

2.在课前或活动开始时教师应该做好活动的引导

在设计一个数学实践活动之前,必须要明确这一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活动,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哪一项及哪一级水平。在设计活动时就要紧紧围绕这一个目标,使活动的针对性强,内容集中,以便于组织教学,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达到教师想要收到的学习效果。

3.在实践活动进行中要适当加以组织和指导

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某些情况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或者遇到许多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必须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通过观察和适时地提问,收集反馈信息,要找出相应的对策加以组织和指导。这样才能保证活动顺利进行,为教学服务。因此要在安排任务时关注学困生,让活动更有实效。

4.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地进行反馈、渗透和拓展

实践活动由于具有灵活性,在活动中随时会与预设的目标、

结果有所偏差,因此及时的反馈、总结显得非常重要。这时,应当采用适当的启发策略,让学生在他们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出规律或结论,促进学生知识的升华,并适当渗透和拓展相关的知识。

三、活动后——关于数学实践活动的思考

数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研究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加强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通过实践活动的实施,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1.数学实践活动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数学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主动创新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

2.数学实践活动应该注重“活动过程”

实践活动倡导“让学生去经历”,强调学生活动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活动过程”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活动结束时所获得的某种成果,更体现了在活动过程中一些易于被人们所忽视的东西。

3.数学实践活动中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解放学生的头脑、眼睛、嘴巴,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边玩边学。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没有既定的形式,也没有既定的内容。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收获和体验。与传统的课堂相比,这种玩出来的数学课堂怎么会不吸引学生呢?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毓秀小学)

编辑 鲁翠红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范文第6篇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教学扎根于生活实践,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致力于引导学生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掌握考纲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之外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解决现实生活所遇到的数学难题,学以致用,既巩固加深了课本知识,又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高年级

近几年小学数学在新课改中增设了“实践与综合应用”板块,此举更加显现出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实践教学的应用有助于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思考性,这也是实践教学的特点,而要实践小学数学教学,灌溉数学教育之花则必须要掌握其特点,并将其投入实践运用。

一、综合实践的特点和优势

教师对实践教学方法特点的充分掌握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明确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实践教学主要有三个特点:实践性、独立性、综合性。

(一)数学实践教学的实践性

数学教学的实践性体现在,学生可以把近乎所有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数学算式或者公式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使数学学习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例如,在教授学生“克”、“千克”等较为抽象的重量单位时,就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跟随父母去到超市或者农贸市场进行交易,更加直观的了解上述重量单位的定义。

(二)数学实践教学的独特性

数学教学独特性的体现,不同于其他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数学作为形式科学而独立存在,具有鲜明的独特性,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在其他所学的综合学科中把数学知识提取出来,再将其投入现实生活的运用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独特魅力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数学实践教学的综合性

数学教学的综合性体现在:数学与其他各学科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数学教学不可脱离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分割开来。学生如若在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及时与教师沟通,教师通过灵活运用已掌握的教学方法,发现核心问题的所在,进而利用数学教学的综合性特点来解决学生问题。例如,当学生在理解某一具体数学概念存在困难时,可以采取综合的思维方式,跳出囹圄,从别的角度出发重新理解这一概念。

二、实践教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将实践教学方法发挥到极致,是近些年来数学教育界热议的话题。然要达到上述要求,离不开教师对数学教学课程的精心设计和对实践教学方法的充分掌握,将其过程展开来具體阐述,即分为下面三步。

(一)引导思考方向,讨论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然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即便处于中高年级,其具备独立思考和辩证思考能力的条件仍有所欠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指点,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深入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最后养成独立自主、积极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的习惯。

但与此同时,着重强调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应适度,例如在教授学生认识立体几何时,要尽量寻找一些可以让学生有动手实践机会的道具如橡皮泥等提高教学效果,也可带领学生到户外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几何,适度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在学生讨论时点拨一下讨论的方向和思路,以达到探究的目的。切记不要因为贪图加快教学课程速度而为学生安排好一切,此举只会挫伤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打击学生的学习热爱。

二、立足生活实际,构造情境

结合实践教学的综合性特点,在开始数学教学之前,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周围的生活现象,发现其中所蕴藏的数学知识,构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带入课堂,使之为课堂服务。

例如,在学习“圆锥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近似圆锥的物体有哪些,如圣诞树、铅笔头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拿出一个圆锥模型,提问:结合我们之前所学的知识,要怎样才能得出这个圆锥体的面积?然后在课堂上留出时间给学生讨论,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求出圆锥体的面积,是学生有参与感,沉浸式学习数学,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构造教学情境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掌握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学习方式。

三、结合生活实际,灵活运用

小学阶段所有科目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中,解决现实问题,数学也不例外。因此,数学实际教学应更加注重其实践性,要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应局限于教授学生教材上的知识和帮学学生解决课本上的理论问题,而应将教学目光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帮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难题,提高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

课堂上,教师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为学生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的切入口,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之更加贴近生活。例如,在学习“两位数的乘法”时,当学生熟悉了课本上的例题后,安排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下任务:一天中学生在家与学校之间需往返四次,通过记录一次的步行时间来推算学生一星期内花在上下学路上的步行总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数学学习不再枯燥无趣,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建立对学习数学的信心。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实践教学方式致力于学生的全方位、高素质发展,将其运用到小学数学中,将使小学数学重新焕发生机,绽放教育之花。

参考文献

[1]范志敬. 实践小学数学教学灌溉数学教育之花[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四).: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513-514.

[2]张永杰.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J].名师在线,2020(19):27-28.

[3]施一梅.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61.

[4]梅增霞.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80.

[5]侯健.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96.

上一篇:学校食堂检查方案范文下一篇:小学数学教育论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