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德育文化范文

2023-09-17

校园德育文化范文第1篇

(锦屏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贵州 黔东南)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使他们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即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两者的结合完全必要也是可能的,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德育;结合

在长期的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校德育教育经常失效或效果不好。为什么我们以往的德育会不见效呢?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把学生的所有问题都当成是思想问题,因而就只注重道德知识、道德原则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内心世界、心理负荷、情感误区等心理问题和心理特点的分析和研究,导致德育脱离学生的实际,缺乏针对性,德育效果当然就不会见效或收效甚微。因此,分清学生存在问题的实质,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排除心理障碍,让学生自觉自愿接受教育,将德育内化为自己的素质,是每位德育课教师面临的问题。因此,从学校教育实际情况出发,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结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必然趋势和有效措施。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使学生在思想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并把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列为目标之一,把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作为德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作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从而使中学生的品德结构更为完善。在中职德育中,政治教育解决

1 学生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问题,培养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教育是解决人生观、世界观问题、培养的是思想品质;道德教育是解决道德修养问题,培养的是道德品质;而心理教育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培养的是心理品质。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核心,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而良好的心理教育又是德育的保证。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等方面德育目标的实现,都必须通过人们的个体行为来体现,而良好的心理品质正是人们行为的心理动力,是中职生良好习惯形成和品德能力提高的重要条件。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巨变时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也是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的大好时机,是塑造健康心灵的最佳阶段。如果放松了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可能使中职生的心理障碍演变为心理疾病,也会使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付诸东流。无数事实说明,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德育中去,把养成教育与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结合起来,就可以调动中学生心理机制的积极性,把外部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转化为学生的“内部因素”,形成一种动力调节机制,产生积极的效果。可见,中职德育的整体成效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生的心理素质。所以,中职生完整的品德结构应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中职德育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自己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对学生进行健康思维、情感和性格的教育;德育则是以科学的理论和哲学思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又同属于“大德育”的范畴,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在教育实践中把 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将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学校的德育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思维和情感,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在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应付挫折、职业选择、不良习惯的消除等方面达到健康标准,能自我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许多心理障碍,有利于形成和发展完整的人格。两者在具体教育目标、教育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虽不相同,但在塑造一个完整的人这一总目标上是一致的。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主体目标也是一致的,都必须作用于学生主体。对一个学生来说,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其立足点都在于通过教育塑造学生,使其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由于两者教育目标的一致性,要求教育过程中都必须充分尊重 受教育的主体,其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都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素质的提高来反映,都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发展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现在的德育课课堂教学中,就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和源泉,为师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感性知识积累,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自己感悟生活体验。而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能的培养、心理的发展,大部分在这一特定的时间内完成。因此,这一时间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间。

2、德育课教材本身也蕴含了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可以充分挖掘利用。如《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中第四章“职业兴趣”,让学生了解到一个人具有良好的、稳定的兴趣,可使人奋发向上,终身受益;反之不良而持久的兴趣,终将害人害己,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兴趣,择求自己的专业。

3、在德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教师自觉地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在课堂上营造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氛围。

4、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完整实现。学校德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德育内容偏重于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德育注重满足社会需要,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需求和个人利益。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逐渐对传统道德教育产生厌倦、抵制,导致传统的道德教育难以深入人心。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注个人的心理需要,关注个人心理平衡,而且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提升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因此,学校可以在开展心理教育的同时再结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道德规范教育约束学生行为,这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有利于教育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一个人在心理上存在问题总是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强迫症状会导致一些反常规或违纪行为生成;人际关系过于敏感或敌意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和集体观念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可使教育者懂得学生是人,更是孩子,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大多属于心理问题。这样,教育者就不会把学生的违纪行为简单地归结为思想道德问题。

6、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可丰富学校德育方法,拓宽德育工作渠道,提高德育效果。传统德育一般采用知识传输型的教育模式,对受教育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教导和灌输,方法简单,学生被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地位不对等,学生容易产生抵触甚至逆反心理。针对此,教育者可把心理辅导的方法引入德育。如宣泄法、疏导法、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方法等,改变过去简单粗暴的方式,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这样,教育者不再高高在上,以朋友身份与学生交流,排解他们的忧虑和困难,使他们放下包袱;学生也比较乐意接受老师的辅导和建议,会主动向老师敞开心扉,使德育工作的实效得以提高。

3 综上所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上是相通的。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的学习、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机率有越来越高的趋势。德育除了坚持以往的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结合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三、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结合的方法和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结合,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找准最佳切入点,使两者围绕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

(一)更新德育观念,建立积极的德育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长期以来,在德育过程中,往往是说教多于启发,指责多于疏导,给人以势压人之感。偏重道德说教和自身的社会工作性价值,忽视直接为人发展服务的人文价值和平等观念,普遍存在空洞说教、知行脱节的问题。因此,德育在人们的印象中已形成一种定势:枯燥的说教,教师将固有的规范灌输给学生,使学生被动接受。这种说教、灌输和压服的态度与方法很容易造成学生逆反心理。而心理健康教育,尊重学生内在心理需求,强调教师不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和设计者,更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和发展的辅导者。德育工作者应在平等、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开展德育工作,这样,学生就减少了许多的思想顾虑,敢于敞开心扉,为接受德育教育准备了充分的内在条件。如果我们具备了一系列内在条件后再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必然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吸取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益的成份,丰富传统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在德育的内容上,要汲取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益的成分。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到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情感等方方面面,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生活实际出发的,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比较贴近学生实际。当教师在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现状的前提下,选择和充实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需要的德育内容实施教育时,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消除逆反心理,学生在接受这些德育内容时也就有了一定的认同度和主动性,不再觉得德育是死板的理论、空洞的说教,从而增强了德育的实效。

在德育的方法上,要汲取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益方法。德育的方法主要有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品德评价等方法,而心理健康教育则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会谈、心理咨询、角色扮演、沟通分析、行为矫正等方法,它所强调的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去体验,从而使学生主动求发展。而不是像传统德育那样强调理论的灌输和外在强化社会的要求。德育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中汲取一些方法作为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如借助沟通分析和心理档案来了解学生的个 4 性状况、长处、不足以及发展趋势,使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也可采用会谈等心理咨询的方法,以减少思想工作的阻力,从而为实现道德内化提供方法的支持。例如:同样是人生观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通过比较、交流不断内省,了解他人的人生观,以澄清自己的人生观。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认识到人生观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和每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存在。因此,德育工作者要增强德育实效性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同时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德育的效果。

(三)提高德育教师的教育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以情动情,形成积极、和谐的教学情境,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中,教师的真情实感会引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这种动力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感受,进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作为中职校学生,他们自卑又自尊,也会因为学习不好而焦虑。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水平出发,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和鼓励,掌握教育的时机和分寸,让学生展示才华,体验成功;适时地肯定和赞许,使学生获得满足和喜悦的心理感受,带学生走出一个个成长中的误区,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相反,过多地指责和批评,只会使学生感到沮丧无助,失去信心,产生厌学心理,远离群体和同伴,所以,教师心理健康对营造学生健康心理至关重要。同时,德育教师可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测量工具了解学生的个性及发展趋势等,在德育工作中容纳并重视个体的差异性,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做到因人制宜、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改变以往德育工作中不顾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思想意识状态和思想信息接受特点的“大一统”的做法。

2、要注重自身人格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相互模仿和重复别人的趋向。尤其是人们在人格尚未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确立,对事物不能作出正确判断和评价时,他人的影响更为显著。德育教师不仅是政治观念的指导者、道德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他们的品质人格、道德情操通过言行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其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更是体现在工作方式和方法中,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德育老师应充分地完善自我,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充分发挥人格感召和熏陶作用。

3、要切实提高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现实社会的发展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变化,对教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有些教师对学生中的某些不良的行为问题,不能明确是思想问题、道德问题,还是心理问题。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德育教师要从理论 5 知识上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通过案例分析、观摩交流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技巧。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体验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只有德育老师提高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才能能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思想问题,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区别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与心理障碍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要善于做学生家长的教育工作。要善于用社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渴求,普职学校办学条件、功能的对比,成功中职生的典型来引导中职学生家长改变观念,正确看待中职校,看到中职生的希望和前途,弃除不平衡的心态;要教育家长学会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和闪光点,客观、冷静、正确地认识孩子,善于与孩子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学会调整情绪,完善自身的心理品质。

(四)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或相互替代,而是两者在教育目标、内容、过程中的联系融通、相互渗透。因此,在教育的实践中,要注意避免出现“心育问题德育化”或“德育问题心育化”的倾向。既不能将学生的心理问题错当思想问题,全部由德育工作来解决;也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万能钥匙,过度强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甚至淡化德育的思想性和导向性。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将使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走入误区。

总之,在德育工作日益受到严重挑战的今天,急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在德育工作中吸收心理健康教育的营养,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显德育的地位与功能,促进中职生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2]、[3]

[1] 叶一舵.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 广西 广西社会科学 2002年第2期.:201-211

(2) 赵美艳. 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J]系 辽宁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5期:81-84

(3)洪敏. 心理辅导在教学中的渗透 北京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2002年第3期

(4)张丽华 . 徐素芬.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整合 上海 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11期

(5)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1月出版. 6 (6)温丽娜.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培养中职生健康人格.科教文汇.2007年10月

校园德育文化范文第2篇

摘要:百年老校南京市小西湖小学传承“普育”的办学历史,立足于普育价值的引领,从儿童出发,以“发现儿童”为思想方式,以“教育即生长”为哲学立场,以“引领儿童”为教育策略,构建了学校文化办学体系。将学校的整体文化以独特的德育交互空间、课堂学习生活、身边课程群、环境文化建设、教师文化自觉等五条路径为载体建构,以期实现以学生“享受童年”为解读方式的办学愿景。

关键词:享受童年;普育;文化建构

卢梭曾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1]童年是儿童生活的全部,一切教育都要以此为基础,从儿童的视角,以儿童生活为出发点,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然而,如今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看到的是童年的恐慌,是超越童年的忙碌,是不输在起跑线的挣扎,究其根由,人们视而不见的恰恰是“儿童”本身。正是基于对儿童成长的思虑,小西湖小学近年来的办学秉承学校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脉络,心系“普育”的办学历史向我们昭示的以“享受童年”为教育根本的愿景,这样,学校的文化选择和教育建构便有了根基与灵魂。

一、历史回溯:悠远深挚的普育情怀

小西湖小学发轫于清代,于1906年正式转身为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是南京市创办最早的小学之一。学校所在的秦淮,是古都南京十朝灿烂文化的滥觞。秦淮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百年湖小的精神依归。而跨越百年的普育堂、普育精神,以及与普育堂一脉相承的“义学”传统,则是小西湖小学办学坚实的文化根基。正是在秦淮这样一片文化的沃土上,教育的沃土上,小西湖小学传承着独特的办学精神、办学文化。

(一)颐养天下的善举(1733—1853)

历史上的小西湖小学最早可以上溯至清朝,学校的前身称之为“普育堂”,始建于雍正年间,编修于清同治年间的《江宁府重建普育堂志》清晰地记载了江宁府在秦淮修建的普育堂“原始”。雍正十一年(即1733年),两江总督赵宏恩奉世宗皇帝特诏,在江宁府南城外佟园的宅地上,建造了普育堂。普育堂的建造在当时来说是一大善举,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南京和秦淮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史上书写下浓重的一笔。

时至道光年间,唐鉴任江宁藩司,决定广办义学。虽然最终他的计划没有圆满完成,但是很显然,唐鉴兴办义学的举动已经收到了成效,此时的普育堂,从举办之初的单纯慈善机构,已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开展平民教育的任务。

(二)启教蒙童的“义学”(1865—1911)

20世纪初年,在清末新政的推动下,南京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改革旧的办学体制,逐步形成了近代教育体系。举措之一就是全力推广小学教育。

“1906年,端方任两江总督,见江宁、上元两县官办小学甚少,提出将江宁府城划为东南西北区,每区设初等小学10所,共40所,由官府筹款兴建。但这一计划并未完全实现。该年,创办了江宁振淑实业女学(现马道街小学),上元树声学堂、同仁小学、第二模范小学(现秣陵路小学)、义学(现小西湖小学)、私立津逮学堂(现长乐路小学)。”[2]

自清雍正十一年始建普育堂,至兴办义学延师以教蒙童,再到1906年正式定名“义学”,迄今逾两百年有余。期间,随普育堂发展、义学兴办而萌发的普育精神、平民教育思想在秦淮这片土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秦淮教育文化精神之精髓。

(三)萌发平民教育的幼芽(1912—1948)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据校史不完全记载,19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壬子学制,对南京市中小学进行整顿,隶属社会局的“翔鸾庙小学”改组由教育局管理,正式命名为“小西湖小学”。首任校长为吴幼之先生,吴校长带领全校教师,认真执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文件中的规定:废止小学读经科,重视小学手工科;初等小学算术科,自第三学年起,兼课珠算。一系列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教育方面的进步要求。同时学校广收当地平民百姓子弟,并吸纳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的毕业生来校执教,承担起普及文化,推动平民教育发展之重任。

(四)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1949—2013)

新中国成立前后,小西湖小学校名几经更替,最终于1970年改回“南京市小西湖小学”,使用至今。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学校始终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重视人的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教学质量受到社会的高评。近年来,学校坚持走“科研立校”之路,追求以高水平的教育科研,探索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校本模式,以科研的思维和视角办学,凸显学校的科学管理。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注重在自然与科学、人文与社会、健康与艺术等领域合理优质地实施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承担起义务基础教育的职责。

从普育堂的兴衰,到义学的后继,再到现在的学校,这样的历史画卷是大尺度的,仿佛舞台,小西湖小学就在这个舞台上不断变化自己的装束,虽历经风雨,但是却一路坚定地走来。今天,当我们回顾小西湖小学的办学历史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政府办学的印迹和思想。为什么要让历史说话?因为我们要让现在的生活获得理由。做教育更是如此,我们不但要关心怎样做,更要关心为什么要那样做。历史能给我们很多答案。

二、普育价值的童年意蕴解读

小西湖小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对教育的背景进行了深刻梳理,确定了学校的特色之处——以儿童为本位,聚焦了儿童的发展方式——优质教育发展,回归儿童的索求——儿童课程文化,从而回归到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轨道上来。这既是对儿童地位的再认识,再确立,也确定了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所在,奠定了学校的价值追求基础。

(一)回归儿童的教育发展背景

学校在普育价值的建构中,树立了科学质量观,把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由于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扩大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也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应然与必然,但义务教育的发展不能因为规模扩张而“稀释”质量。因此,学校明确了优质办学的思路:即以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核心,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办学重点,关注儿童的亲历、感悟与成长,坚持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以期实现学校办学的优质均衡发展。

在普育价值建构中的学校课程要求教师们带着一颗童心走向儿童,进而走近儿童,乃至走进儿童。这里,学校设置的课程应当是饱蘸着儿童气息、儿童文化的课程叙事方式,唯有这样的课程才能与儿童的生活与学习密切关联,才能与儿童的成长世界紧密地交织,才能真正赋予儿童真实的发展空间。在课程文化形成中,回归儿童,探寻童年的秘密,让学校的课程文化变成小孩子的样式,重新找回自己丢失了的那颗纯真的心。

(二)普育价值的校本内涵思考

在回归儿童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学校对普育价值的校本内涵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它主要可以从如下的五个方面进行解读:

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需要湖小学生有广博的见识,广泛的阅览,广阔的阅历。开放的心态,就是要敞开心扉,以积极的态度和无比的勇气去学习和面对人生中的新事物,以非凡的胆识和必胜的信心去迎接人生中的磨难与挑战。视野开阔,心态开放,面对新事物、新问题自然会拥有勇气和自信,才能有宽广的胸怀,宏观的见地。

多元的文化,核心的价值。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自然不同。湖小学生要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在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在新的文化层出不穷中,吸收、学习、包容外来文化,但必须守住本土文化的根,守住真善美这些核心价值的底线。

科技的素养,创新的思维。科技带给人类的好处越来越多,它已经深深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改变生活,湖小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科技素养,创新的思维。每一个儿童都有独特的天赋。湖小应提供儿童发现自己潜能的环境,要创造机会让儿童施展身手,做自己想做的事,培养发挥每一个儿童的创造力。

生活的回归,主动的发展。湖小的教育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社会,尽可能地为其提供丰富的资源,包括网络资源、社区资源、环境资源、课程资源等,给予其高品质发展的机会。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其主动发展。

适合的教育,鲜明的个性。湖小的教育应该是“为了每一个”的教育,是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每个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关注儿童学习与生活差异的教育,尤其向学习能力欠缺、自信心不足的弱势群体提供更优的个性化教育,是力求让每一个儿童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

普育文化经过挖掘与梳理,确定普育价值作为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自己的办学之路,其中经历了不断的思考、探索以及对教育的重新认识与自主建构,这是社会发展的应然选择,亦是普育文化的历史进步所在。

(三)普育价值中的“享受童年”诠释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对普育价值进行了爬罗剔抉,在汲取历史精髓的同时赋予其新的“享受童年”解读,以最朴实的情怀,执著坚守,用独特的教育理想解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生成新的做法,新的经验,新的理念,拓展普育的内涵。学校将“普育”价值分解为普适的教育、普及的教育、普济的教育,普育价值引领下的“享受童年”亦可从如下三个视角解读。

首先,儿童是一个未完成的人。正是因为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未完成性,才使儿童的不同发展成为一种可能,才能彰显出教育的价值与魅力。尊重儿童的这种发展可能,正是基于一种自然法则的人性追求,客观地审视儿童的每一个行为,透射出其背后的教育意义与价值,这正是每一个教育者应该做出的时代思考。这也让教育适合每一个儿童成为一种必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享受童年”,其实就是寻求普适的教育过程。

其次,儿童的成长呼唤教育公平。要想使义务教育惠及每一个儿童,能否实现教育公平,这是关键之所在。这里的教育公平主要可以理解为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方面。在小西湖小学里,为来自不同生活背景的儿童创设相同的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础要求,无论你来自何方,进入学校,每位儿童都以平等的学生身份出现在校园里,出现在课堂上,出现在活动中。教育中每个儿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可以不同,但是在机会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学校的教育理念秉承时间公开、内容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的原则,任何工作增加透明度与民主性,以期将教育公平渗透在每一项管理之中。唯有在教育公平中成长的儿童才是真正地在“享受童年”的学校生活,湖小就是要建构一种普及的教育方式,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促进儿童天性的释放,让他们自由地成长。

第三,儿童的发展是需要生命自觉的。教恰恰是为了不教,作为有意识的人道事业,当儿童的发展处于一种生命自觉的状态时,它就有了一种自我的存在、吸取、发挥和生长,生命自觉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儿童本身独有的存在方式,它在高品质的实践过程中孕育,它包含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主动的学习力、内心成长的自觉力等。教育的引领过程就是使每一个儿童发展生命自觉的过程,也是作为教师的教育者生命自觉发展的过程。还原儿童的本性和其内心自然的呼唤,顺心而长,这才是“普济教育”引领中的“享受童年”之道。

小西湖小学将普育价值理解为普及的教育、普适的教育、普济的教育,就是希望探寻学校教育适合儿童成长之路径,让教育惠及每一个儿童,让教育适合每一个儿童,让教育引领每一个儿童。在以儿童为中心的普育价值理念中构建学校“享受童年”的文化体系。

三、“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建构

“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体系又是如何建构的呢?湖小的师生们用实际的教育教学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解。在普育价值的引领中,学校从儿童出发,以“发现儿童”为思想方式,以“教育即生长”为哲学立场,以“引领儿童”为教育策略,构建“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

(一)享受童年是教育文化必然

在儿童的成长期间,文化极大地影响着儿童的成长过程。“文化影响着儿童个体生活的每个侧面,但也允许个人行为保持着一定的独特性;文化感应使得儿童得以成为特定社会文化系统的成员,儿童的成长反过来又影响着文化或社会遗产的进一步发展。”[3]儿童以他们独特的纯真的方式创造文化,在文化中有尊严地、自由地成长。文化之于儿童,应该也是一种滋养和浸润,所以说,文化是儿童最深层的存在方式。

享受童年,就是要引导儿童享受童心的可贵。教育即生长。生活就是生长,但并不是每一块生活的土壤都适合儿童生长。童年的生活必须经由一个整合、改造、提升、浓缩的过程。教育要致力于引领和提升童年生活的价值,儿童是在教育者的陪伴下享受美好的童年。教育就是要让儿童成为儿童,让儿童在当下的教育情境中享受自己的成长史。

(二)文化建构的原则和依据

“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构建提倡还给孩子一个健康、积极、快乐、幸福的童年,我们希望这样的文化氛围是由儿童内心自发生长出来的。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即以儿童为本,着眼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构建提倡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生命的体验。在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洞察学生的心灵,学生能够感受教师宽广的情怀,师生各自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真正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构建提倡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提倡一种共建、共同、共享的和谐的课程文化,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教师职业生涯所获得的快乐和幸福,重视教师观念和行为的不断变革,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最终实现以教师课程素养的提高推进学校课程文化建设。这样的课程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提供了可选择的多种机会,是一种鲜活的文化,学生是课程的建设者,调查、讨论、探索、研究这一系列的活动安排让学生自觉地走进课程。

“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构建提倡一种合作、自由、创新的实践活动文化。作为学校文化构建的一大特色,实践活动具有生成和发展的张力。强调儿童的亲身经历,要求儿童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实践活动倡导与儿童生活环境的紧密联系,注重儿童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实践活动的资源并不仅仅拘泥于校内或单纯的书本,而是和社区、社会紧密相连。这一平台的搭建要求学校不仅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教育资源,而且要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和发展。因而,其活动内容不仅仅来源于书本,更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来源于儿童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引导儿童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让儿童在童年中享受学习,享受生活,享受自由,享受成功。

(三)文化建构的路径和载体

小西湖小学的“享受童年”文化体系,将学校的整体文化以富有本土特色的德育交互空间、课堂学习生活、校本的身边课程群、环境文化建设、教师文化自觉等五条路径和载体建构,以期最终实现学校的“普育”办学价值。

道德的交互性是儿童道德生活的基本特征之一,德育的过程实质应是互动的过程。学校的“童心号”系列德育活动使儿童能够在“童心号”节日联盟中,串起童年的幸福时光;在“童心童德”大课堂中,收获成长;在“童心梦想”小社团中,开启多彩童年的旅程。无论是儿童自主性的发挥还是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都取决于儿童内部因素的参与,是认知能力作用的结果,德育依靠的就是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儿童通过对自身道德行为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觉地调整后继的道德行为,逐步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准则,从而交互地指导行为。

“童乐”课堂倡导的是一种以儿童为学习重心的“学堂”教学模式。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想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在课堂的对话中,在灵动的生成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从而享受学习中的快乐。重审教与学,学校将注重教师“善教”的管理移位到了重视学生“乐学”的引导上,努力探寻、构建出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有效课堂实践范式——“童乐课堂”。“童乐”课堂立足于真情投入、点燃快乐;巧妙导入、诱发快乐;创设情境、体验快乐;巧设作业、创造快乐的学习状态。

“身边的课程群”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创新。在学校普育文化理念和文化建设框架下,有特色地实践国家课程,有特性地执行地方课程,同时有特质地研发校本课程。借助有湖小特色的价值取向和办学理念,推动课程观的转型,创生新的课程理念,形成全新的课程文化,体现、落实和推动学校文化的发展。学校目前已成功研发并实施《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正在以此为例逐步辐射其他学科。近年来,先后展开了心智阅读、快乐英语、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等自主课程的研发工作,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背景的“身边的课程”校本课程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之中。

学校环境是无形的教育、无字的教科书。近年来,学校整体规划,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了以“普育”为重点的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同时软件紧跟,先后建设了富有湖小童趣特色的校园网站、校园一线通、校园TPF平台等网络文化,更是让校园环境文化延伸到了社会,形成家校便捷沟通的桥梁,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与互动,大大提升了学校办学的社会美誉度。

教师文化自觉能力的提升是小西湖小学教师资源开发的高级目标。我们希冀教师自觉地把社会赋予的外部目标转变成内在需要,在既有历史积淀又有时代精神的“普育文化”的浸润中,自觉地参与教育及研究教育,激发从事教育活动的创造力,使教育成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

四、拥抱童年:我们永远的梦

(一)问,思深忧远

当我们一次次追问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享受童年时,我们以为在以儿童为中心的普育价值理念中构建学校享受童年的文化体系,小西湖小学应该办成适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师学习、生活与发展的精神家园。这里充满着“家”的气息,无论你来自何方,无论你是何背景,都“一视同仁”,彼此呵护友爱、荣辱与共。这样一种文化氛围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在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在人性、心智等方面打下深深的烙印,进而升华为小西湖小学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特征。

(二)行,然后知美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传递着普育文化中“普及、普适、普济”的核心理念,引领着每一个儿童,在这份爱的滋润中,快乐无忧地成长。

每一次教研活动,教师们都用热情抒发着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用满腹的才情演绎着自己美丽的梦想。徜徉在诗意的文字中,教师在意、境、情、美、趣等方面受到熏陶,全面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充分展示新课改以来学校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扎实的基本功。

学校精神与文化建构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校园一定有教师文化蓬勃发展的舞台,一定有学生童年永不磨灭的记忆。流年的时光,轮回的经历,诗卷的气质,青春的姿态,只是校园文化的一个个侧影,当这些一个个人一点点侧影相互映照,相互凝练时,这便是学校的魂魄。

(三)梦,春暖花开

普育价值给小西湖小学涂上了最美丽的色彩!可以这样认为,普育价值是时代精神在湖小的反映,是学校办学方向和指导思想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的体现。

百年湖小,普育化人;湖小百年,普乐润心。展望未来,让普育文化积淀为学校的精神气质,让这种文化浸润学生成长的心灵,润泽蓬勃的生命,让每个生命散发弥久的馨香与芬芳,让我们拥抱童年,共同期待:梦,春暖花开!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爱弥尔[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74.

[2]徐传德.南京教育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76.

[3]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

责任编辑:丁伟红

校园德育文化范文第3篇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师生群体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达到提高学校群体素质这一根本目的,实现校园文化的德育效能。学校的校舍、校貌、自然物及各种设施是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我校把整治校园环境,建设优美校园作为工作重点,加大改造力度,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宽敞、洁净的校园,高品位的绿化,得体醒目的标语布置,让每个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却有着明确的德育导向性。此外,学校还不断完善校园文化设施、设备,更新了学校黑板报、画廊等设施,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黑板报、橱窗”更是吸引广大学生,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展示特长的好处所。每月一期,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实际。“学生作品展”展示了我校学生中不断涌现出的“小能手”们的制作、绘画、书法、习作等作品;“活动剪影”成了学生表演的舞台,留下了他们文艺演出、故事演讲、各项竞赛、游戏活动等身影;“知识之窗”向学生们介绍百科知识、人文地貌„„这些内容,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拓宽了视野,有效地提高了同学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整洁、优美富于教育性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而且可以对学生思想品德乃至个性的形成起着积极的影响。同时校园环境建设和管理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德育潜能。实践中,很多学校长都十分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利用校园建设和管理过程,培养学生讲文明、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为实施德育过程提供重要的条件,而且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营造育人环境,增强工作实效性

校园德育文化范文第4篇

校园文化中的音乐教育, 就是凭借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内容来进行审美知识和审美情趣的教育, 进行审美鉴赏和审美能力的教育, 以美辐射, 把音乐教育渗透到其它教育中去, 充分利用美育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人格培养。音乐艺术教育对人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 是其它任何教育所难以企及的, 更是无法替代的。

根据校园文化中的音乐教育的特征、功能、主要内容, 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充分运用艺术教育的特殊功能来促成青少年学生素质的提高, 使他们从音乐自娱升华到人格的完善。

1 了解音乐教育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爱国思想是国民精神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感是校园音乐文化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音乐教育以音乐作品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感染人、蕴含情意的音乐主题教育人。一首好的音乐作品, 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 能够产生巨大作用。如《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歌唱二小放牛郎》等等, 歌颂了勤劳勇敢, 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 合唱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解放战争中, 一大批优秀的革命音乐家, 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旋律优美的音乐歌曲, 如“东方红”、“绣金匾”, 教师应当有意识, 以教材内容为主, 教材以外的音乐歌曲为辅, 选择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歌曲, 从中挖掘音乐歌曲中的德育因素, 结合不同历史背景讲解歌曲中的内涵, 在备课时就要做好准备。

1.1 在唱歌活动中树立校园文化精神

唱歌活动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应当选择一些思想性较强的时代歌曲, 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和教育学生。如《歌唱祖国》、《爱我中华》等歌曲, 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健全的人格, 良好的精神风貌。

1.2 在音乐欣赏中树立校园文化精神

音乐可以组织和协调人的意志和行为, 传达交流思想和感情, 从意志道德等方面对中学生产生影响, 激起潜移默化的力量。在学校里我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 精心选择每天的晨曲、课间音乐作品供学生欣赏。实践证明, “课前一支歌”活动的深入开展, 对学生有很大的好处。有计划的选择每周一歌, 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的歌唱, 展开丰富的联想, 真正的陶醉于音乐中、歌词中, 精神得到了陶冶, 灵魂得以净化, 思想得以升华, 心情好了, 精力集中, 听课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2 运用音乐教育的功能,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音乐艺术教育融思想教育于一体。要注重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的同时, 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配合。

音乐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可给青少年学生讲述一定的关于音乐美学的知识及意义, 还可精心组织他们进行这方面的专题讨论。比如让学生拿流行歌曲与艺术歌曲进行比较, 并组织学生认真讨论, 正确引导他们。同时, 让孩子们在流行音乐大潮的冲击下, 听到从我们血脉源头传来的民族乐声。亦可播放一些像《祖国颂》这样的歌 (乐) 曲, 让他们逐渐领会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是独具个性的音乐文化。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音乐审美教育, 音乐具有审美, 陶冶情操、修养品行功能, 音乐歌曲中也有糟粕, 学生比较热衷追“星”, “星”的音乐歌曲成了他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外国的, 港、澳、台和内地“星”的音乐歌曲, 其中有些音乐旋律萎靡, 歌词消极, 有些歌词含意不清, 语句颠倒, 逻辑混乱, 重金属音乐中充满暴力倾向, “星”的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丑陋, 他们的道德操守受到人们的质疑, 学生盲目追“星”, 身心会受到负面影响, 教师应特别注重引导学生, 对音乐歌曲优劣、美丑的鉴别,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释疑音乐所塑造的形象, 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理解美、认识美, 学会鉴赏音乐美, 培养美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因势利导精心设计教学, 根据音乐教学内容, 教学生唱歌、识谱、欣赏和综合训练时, 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 选用内容健康, 旋律优美歌曲, 如:《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这些反映了学生积极向上, 互相帮助, 团结友爱的精神风貌, 还要积极营造音乐学习, 音乐欣赏的课堂氛围, 结合教材讲有关音乐的故事。

我们还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音乐创作与表演, 通过创作来表现音乐, 加深对音乐作品理解与表现。如把民族音乐用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 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在学生学会歌曲的同时, 心灵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教师不仅要注重整洁大方、自然端庄的外表形象, 更要注重内在修养——师德修养, 积累掌握扎实的知识和音乐技巧, 孔子的“善美合”应该是音乐教育的最高境界, 教好学生音乐的同时, 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这才是最重要的。

总之, 好的音乐可以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力量。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学生, 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收益, 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在校园文化中的积极作用,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成长。

摘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培养。音乐的教学目的, 不只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形态层面上的感知力、理解力和判断力, 而更重要的是基于合格人才的培养和塑造, 音乐是最富于情感的艺术, 音乐中有着丰富的德育内涵, 通过全面挖掘音乐的本体功能, 促进学生人格品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音乐,德育,渗透,教育

参考文献

[1] 潘广宇.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8.

[2] 陈礼旺.试林音乐表达情感[Z].

[3] 普通高中音乐教材大纲[M],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校园德育文化范文第5篇

[摘 要] 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体现出不同的文化气息和文化色彩,是整个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族高校在发展特色校园文化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为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论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走在时代前列,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而民族高校作为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作为浓缩了的民族大观园,其教学、研究和学校文化,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其校园文化具有特殊性。文学人类学家认为,人们所习惯的行为,受其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深入推动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与人文本,德育为先,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的可能性

民族高校校园文化既具有普通高校的共性,又因为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交汇融合,形成了特殊的民族高校校园文化。而民族高校发展特色校园文化何以成为可能,是缘于以下三个方面的缘由:

(一)民族高校的民族性有利于发展特色校园文化

民族高校的民族性特征,顾名思义就是民族高校在各方面都表现出民族性。不论是学校建筑风格,还是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成分,还是各民族同学所举办的民族活动等等,无不展现出民族高校的民族性特征。正是这些特色,民族高校为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的人才、研究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对外展示民族政策和交往、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为建设特色的物质文化提供有力的素材,加深各民族彼此的了解,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

(二)民族高校的文化多元性有利于发展特色校园文化

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这样海纳百川的一个大舞台上,充分展示各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因而在不同民族学生组成学校主题的民族高校里,表现出多种文化并存的状态。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相对合理性,因而民族高校校园文化的文化多元性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如西北民族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中维吾尔族和藏族学生占大多数,但是维吾尔族和藏族是两个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民族,维吾尔族是以信仰伊斯兰教为背景的民族,该民族在食物等方面有所禁忌,性格较为内敛;而藏族则是信仰佛教为背景的民族,性格较为豪放。维吾尔族和藏族学生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互相尊重、相处融洽,充分说明了各民族的文化背景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可以看出民族高校多元的文化形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各民族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有助于提高本民族对其他民族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了解国家的民族政策,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高校的综合性有利于发展特色校园文化

在民族高校里,不同民族的学生彼此存在各方面的差异,差异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这些差异往往会导致行为上的冲突。美国教育人类学家迪西认为,学校是促进一种符合和支持主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规范与社会目标的教育。民族高校的校园文化对不同文化的渗入不断进行着综合,使各种不同的冲突得到协调,使各种文化朝着社会主流文化趋同,同时又不失其特性。民族高校所提倡的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消除因民族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冲突,有利于增强各民族学生的集体意识,不仅对构建和谐校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更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正是基于以上缘由,民族高校发展特色校园文化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以及高校和社会所关注,并且为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提供可能。

二、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初具规模,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方面还很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当前,民族高校发展特色校园文化面临一系列挑战

第一,校园制度文化虽较为完善但缺乏人文关怀。校园制度文化是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民族高校建设制度文化,目的是为所有学生和教师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但是部分民族高校在出台各项规章制度时,没有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程度不高,缺乏民族特色,人文性体现不够。这样各民族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不能被激发和调动,制度规范不能内化为各民族师生员工自觉意识,不能很好的运行和执行,不能很好的起到规范、制约和激励作用。

第二,校园精神文化内容多样但挖掘不充分。校园精神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又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良好的精神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自我要求,实现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校园精神文化主要表现的内容众多,如观念态度、人文素养、校园产品、校园精神等等,但是部分民族院校虽然在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方面内容很多,但是每个内容所彰显的内涵并不清晰,并没有达到校园精神文化的效果,不能完全潜移默化的影响各民族师生们的观念和行为,育人功能弱化。

(二)民族高校发展特色校园文化存在一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在全球化和市场化大发展、大变革的背景下,民族高校开放程度增加,其负面的文化、社会现象等对民族高校消极影响日益加深,阻碍特色校园文化的发展。第二,民族高校教育对象大多是少数民族,部分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时并没考虑这些特殊因素,趋于与非民族院校一致,不能体现自身的特色。第三,民族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无论是在政策、经费、管理等方面,还是在人文社会学科建设尤其是政治理论课建设方面,都投入不足,导致高校稳定缺少了文化这个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针对民族高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使其民族高校能够找到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道路。

三、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的实践取向

发展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是一个很重要亦很迫切的问题,针对以上民族院校在发展特色校园文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在给予充分的认识的同时,更要结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和民族高校校园文化的实际需要,通过切实的实践取向促进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

(一)物质文化方面

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及物质基础,校园文化发展的初始阶段往往直接通过不同的物质层面表现出来。而高校的物质文化主要表现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高校景观建设和标志性文化建设等方面。民族高校作为区别于非民族高校的院校,物质文化方面具有非民族高校的一般规律,又有区别于它们的特殊性。民族高校发展特色物质文化,有助于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发挥其教育人、感染人、熏陶人的作用,调动民族大学生求真向善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滋养民族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灵,积淀人文精神,从而推动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和谐发展。

(二)精神文化方面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高校珍贵的无形资产和第一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其内容主要包括:观念态度、人文素养、校园产品、校园精神。民族高校发展学校的精神文化:首先要突出民族特性,促进民族大团结;其次着力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实现各民族文化的整合,弘扬民族精神;最后要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潜移默化的影响民族大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三)制度文化方面

积极倡导和强化民族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构建,都需要一定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民族高校作为一个文化教育单位,其管理制度带有浓厚的文化和民族气息,这样民族高校制度文化应运而生。提升民族高校的制度文化的构建,要从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开展。首先,要依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和完善学生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具有特色的管理体系。其次,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适时修改,不断完善。最后,要保持制度的公开性,严格执行加强监督。可以说,一所学校制定与执行什么样的制度,推行什么样的育人政策和管理策略,即存在着潜在的导向作用,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

(四)行为文化方面

民族高校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过程中,不仅仅要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方面着手,更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即所谓的行为文化。民族高校要千方百计的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以达到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目的,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成长,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各民族深受本民族文化艺术的熏陶,有着自己民族独特的丰富文化,要多开展各民族相关的活动,曾强其参与的欲望,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促进各民族大学生更好的发展;还有利于消除因民族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冲突。并且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体育是他们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内容,如同一本无形的教科书,借助这种形式,开创校园特色文化氛围的新形式。西北民族大学在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方面进行过许多尝试:选择一些内容积极健康和影响范围较广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展相应的庆祝活动、举办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节以及开展针对少数民族的知识竞赛等。

总之,发展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要将时代的特点和民族特色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构建出即有时代精神又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校园文化;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才能培养出更合格优秀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高占祥.论校园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2]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4]滕星,张俊豪.试论民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3).

[5]杨胜才.论民族院校独特的文化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06,(10).

作者简介:贾伟(1984-),女,汉族,河南漯河人,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德育文化范文第6篇

当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诸多问题,我们需要提高德育地位,优化德育环境,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评价机制不全,教育观念转变困难重重。学校教育唯分数论,育人观念淡化。部分教师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将“教书”和“育人”分割开来,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2 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参与体验不足。德育教学以灌输和考试为主,缺乏学生的亲身参与体验。说教代替实践,学生德育生成能力薄弱。教师开展课外实践教学的工作量繁重且效果难以评估,严重影响和制约师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3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脱离,德育资源缺乏必要整和。中小学品德教育只是整个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中的一个方面,从来不可能孤立地只存在于学校课堂教学之中。而目前的中小学品德教育却存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严重脱节的现象,没有建立一定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交流的长效机制,影响了德育资源合力的形成和发挥。

有效实施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1 改革评价机制,促进德育观念的转变。要真正使中小学德育取得实效,还是得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小学德育中唯分数论的状况,切实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转变德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探究性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2 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德育实践。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找到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引导学生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进行德育教学。

上一篇:动画电影特点范文下一篇: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