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

2024-07-15

日语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1日语泛读教学的现状

虽然泛读课是日语专业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但是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泛读课存在着教材选择不合适,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泛读的教学效果。

1.1 教材的选择较为单一

目前国内高校使用的泛读教材, 大多数内容都相对滞后。文章的难度没有合适的梯度,有的文章太过简单,起不到学习与训练的作用,而有的文章新单词和新语法太多,难度太大,会打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材的选材比较单一,大多倾向于日本文化与日本文学,而对日本政治经济以及社科类知识涉及较少。

1.2 教学方法单一

在教学方法上, 大多数教师依然搬照精读的教学模式,首先讲解单词与语法,然后翻译文章,最后完成课后练习。这样不但没有体现泛读的特点, 反而把泛读变成了精读的简化版,造成了泛读课既不“泛”也不“精”的尴尬局面。

2日语泛读教学的探索

2.1 教 材的选择

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极其重要的。首先,难度要适中,过难和过易都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其次,文章的选材方面,涉及面要广,包含各种题材,尤其是日本历史文化、日本政治经济、以及一些当下热点话题。再次,题材要多样化,如说明文、议论文以及杂文等等。教材选择得当,将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牢固的基础。

2.2 教 学方法

有了合适的教材, 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

2.2.1 文 化 、背景的导入

要学好一门语言, 深入地了解其文化背景是非常必要的。在阅读的时候,经常会有学生碰到这样的情况,每个单词和语法点都查清楚了,可是依然不明白句子的意义,或者读不懂作者的意图,这就是文化学习缺失所导致的。在泛读课上,导入文化及背景,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进入文章之前,导入该文章的作者生平事迹,当时的时代背景等等。在讲解词汇以及短语的时候,结合日本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以及宗教信仰,适时地向学生导入相关文化知识。

2.2.2 阅 读技巧

泛读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泛读课一周只有2课时,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依靠完成大量的阅读来提高阅读能力是不现实的,所以课堂上可以重点教授阅读技巧,鼓励学生课后利用阅读技巧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

首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许多学生在阅读时有很多不良习惯,如一碰到生词立刻查阅字典,习惯把句子翻译成汉语后理解。这样不仅影响阅读的速度,而且不能很好地适应日语的语言习惯。如果生词不影响对全文大意的把握,应该跳过该词继续阅读,如果有必要知道该词意思,可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测。其次,实现从句子向文章的把握。很多学生阅读泛读文章时,仍然像精读课那样逐句深挖,从而忽略了文章的整体性。泛读课更注重把握文章的整体性,实现“泛泛”而读。

2.2.3 思辨能力

除了阅读能力,思辨能力也是泛读课培养的目标之一。阅读前,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限时阅读文章,既能训练阅读速度,又能有针对性地迅速抓住文章重点。笔者认为,一篇文章阅读三遍比较合适。第一遍,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第二遍,不是很明白的地方再认真细读一遍,完成课后问答。碰到长难句,迅速找出长难句的主干,并正确划出相应的修饰成分,培养分析句子的能力。第三遍,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文章的结构,按文章内容分段,并总结大意。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思辨能力。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赏析作者优美的修辞手法等等。

2.2.4 课 堂模式

传统的泛读课,大多继承了精读课的课堂模式,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 泛读课上要加强师生互动,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上来,而不是枯燥地跟着老师翻译一遍文章。另外,教师可以借助各种教学辅助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如图片,实物等等。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泛读课的课时很少,那么留一些课外作业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布置一些阅读任务并要求学生提交读后感等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结语

泛读课是日语专业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笔者通过自己的实际经验, 从中感受到现在日语泛读教学中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选择适当的教材,以及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都为提高泛读课的教学效果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当然,由于笔者的能力有限,还有很多没有发现和解决的问题。泛读课还在处在漫长的探索道路上, 笔者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依然会不遗余力地探索日语泛读教学。

摘要:日语泛读是日语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虽然很多教师都明白泛读课的重要性,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不管是从教材的挑选,还是从教学方法,都存在问题。本文基于这些问题,对日语泛读教学进行探索。

日语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我国具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伴随着全球化发展的逐渐推进,各国之间的文化有了非常密切、频繁的交流,汉文化对于国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我国来说,在很早之前文化就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与其他各国之间形成了密切的交流,而在这过程当中,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更加的深远。发展至今,日语的许多语言文化当中都能够找到汉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当中,许多的专家与学者针对汉语言的文化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同时也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关键词:汉语;日语语言文化;影响;对比意义

引言:

针对日本文化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联系非常的密切,日本有许多的文化都会与中国文化有着非常类似的地方,对于我国文化的吸收同样也是日本文化发展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在所有的文化发展过程当中,语言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明显的。伴随着世界各个国家的交往日益的频繁,日本所吸收的中国语言文化当中的净化往往都会作为日语语言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基础,同时在吸收国外一些国家语言文化的情况之下,也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日语文化内容。

一、汉语对日语语言发音方面带来的影响

在日语当中,汉字发音对其影响非常的深远。由于我国历史在不断的进行发展,我国自身在汉语言发音方面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有着不一样的变化,同样,汉语言文化的进一步变化与发展也会对日本语言的发音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具体的汉语言当中,主要表现两方面的形式,首先,是直接可以按照汉语言当中的发音,另外一种就是针对汉语言发音基础之上进行改进,形成非常特殊的语言发音方式。除此之外,日语的汉语发音过程当中,虽然似乎依据汉语发音来进行模仿的,但是由于我国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汉语的发音并不是一直的,所以就目前来看,日语当中的汉语发音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中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吴音,这就是我国最早流入到日本当中的一种汉语言发音的表现形式。第二种就是汉音,历史上和日本交流最多的就是隋唐时期,伴随着隋唐文化的逐渐发展,汉语言文化在日本当中也有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这一发展历史阶段,进入到日本的汉语言发音方式就被称之为汉音,汉音主要就是隋唐时期我国北方地区的发音,第三则是唐音,唐音主要是在宋朝之后逐渐流入到日本地区的,这个时候流入日本的发音方式也主要是当时我国南方地区所表现出来的发音方式。

二、汉语文字对表达含义带来的重要影响

汉语言拥有者五千多年悠久的发展历史,其表现非常的丰富,在许多的历史发展阶段,汉语言表面文字完全一样,但是在表达的意思上却有着不一样的内容。汉语言在进行表达的过程当中往往具有非常大的技巧性的特点,在许多的发展阶段,都需要依据具体的语言才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汉语言的表达含义。由于日本在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受到汉语带来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汉语言表达的过程当中,日语当中的一些不同的句式和语言都会受到汉语所带来的表达上的影响,在日语当中越来越简化的句式结构,尽可能淡化语言所展现出来的逻辑性,进而不断增强语言当中所展现出来的情感表达。

三、汉语对日语的书写格式所带来的不同影响

在日语文化表现当中,在针对书信进行书写的时候,也会采用一定的礼貌用语,这不仅仅被称之为是一种特殊的书写习惯,同时也是书信当中展现情感最具体的一种特殊的方式。日本的语言文化当中所展现出来的具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在针对日本的调查过程当中也可以发现,日本的信电表达方式语言在汉语当中的表达方式都有着非常多的相同点,在信电的封面,我们所书写的一些非常详细的邮编地址或者是收件人等等,这些都是汉文化日本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内容。汉语言对日本语言文化的影响也是非常的深远,伴随着现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逐渐取到了书信以及信电在人类生活当中的重要的地位,但是汉语言针对日本文化所带来的影响依旧非常的巨大,不仅仅在日语的书写方式上会产生变化,汉语言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也已经逐渐融入到日本人們的日常生活过程当中,由于汉文化对日本文化所带来的深远的影响,所以,日本的许多的学者也都非常沉浸在研究中国文化当中,这也促使我国的文化传播更加的丰富。

结论:

综上所述,日本的文化发展深受汉文化所带来的影响,伴随着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一些主流文化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演变,我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一直都没有中断过,并且伴随着两国之间的进一步交流和沟通,汉文化也在不断的对日本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除此之外,汉语也逐渐成为了日语发展过程当中值得借鉴的重要的对象,并且针对日语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注重对日本文化的分析与研究,特别是针对日语文化发展以及演变,对于进一步了解日本历史,了解日本精神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发展意义,这也是两国之间不断发展和推进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汉语与日语的相互影响研究[J]. 胡杰,刘晓飞.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05)

[2]汉日语中副词的意义分类与比较[J]. 鲁畅.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3]浅谈汉语对日语语言文化的影响及其对比意义[J]. 邵寒梅. 语文建设. 2013(36)

[4]浅析汉语对日语语言文化的影响及其对比意义[J]. 穆牧.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01)

[5]散议汉语对日语语言文化的影响及其对比意义[J]. 张敏伶.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2(S1)

[6]汉、日语言中“反义词”的对比──以“反义词”的作用为中心[J]. 赵晶华.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1(03)

[7]汉语对日语语言文化的影响研究[J]. 邓圆. 语文建设. 2015(26)

[8]浅谈日语语言特征及其对私小说产生的影响[J]. 孙苗.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12)

[9]汉语对日语语言的文化影响分析[J]. 于之润. 北方文学. 2020(12)

作者简介:郑奇荣(2000.2.7),性别:男,民族:汉 籍贯(福建省泉州市),单位(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文学与社会科学系)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日本文化

日语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学日语教学;发展之困

大学外语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促进意义。大学英语在我国大学外语教学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亦是大部分非外语专业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性课程之一,以至于产生大学外语几乎等同于大学英语的印象。虽然除了英语外,高考还有日语、俄语等小语种的考生,但由于学习人数极少,进入高校后的修读学生数量远远无法与大学英语学生数量相比;此外拒绝日语考生报考的高校无须开设大学日语课程;故此,大学日语在大学外语教学中被边缘化。

一 大学日语的教学现状

烟台大学每年新入学的日语考生人数较少,故而大学日语的课程一直由日语专业教师兼任,且由于小班授课教学,教师可以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学生日语基础不均衡的现象并不会对课程整体进展造成明显影响。笔者自2009年以来一直承担本校大学日语的教学工作,对我校修读大学日语学生的人数、生源、高中日语学习状况做了调研后发现:近几年大学日语学生数量增加明显;山东生源的大一新生都是从高中阶段才开始学习日语;高考高分与实际能力不高的矛盾。此外,大学日语是大学外语的组成部分,在学生数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大学日语学生数量与其他大学外语语种的学生数量此消彼长,也会影响到学校对教学资源的配置。

(一)学生数量增长明显

烟台大学开设大学日语课程已近20年,尽管每年入学新生数量极少,一直按部就班地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开设大学日语课程。自开设课程以来,我校大学学生数量一般保持在5人左右,从未超过10人。最近几年,大学日语学生数量与以前相比增长明显,2016级13人,2017级人数15人;2018级15人;2019级人数骤然翻倍增长,人数突破50人。由此可见近年来我校大学日语学生人数增长明显,尤其近两年成倍数递增,笔者认为今年人数激增绝非偶然现象。

通过对本校历年大学日语学生数量的分析,结合近几年本校日语系毕业生去很多高中教授日语的就业趋向,笔者认为烟台大学大学日语学生数量仍会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首先,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日本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国家,中日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其次,汉语与日语同属汉字文化圈,日语中的大量汉字易于给学生有易于入门的印象;再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要求,高中才开设日语课,所以高考难度比英语低,英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完全可以重新学习新的语种;以上诸种因素是造成高考日语考生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基础外语教育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高中外语教学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同时,如何应对激增的学生人数也成为高等院校大学日语教学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高考高分数与实际水平低的不均衡性

笔者结合实际调查发现,大学日语学生高考前的日语学习总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初中开始修读日语且从未学习过英语,这种学生大都来自东北地区,比如来自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学生;另一种情况是高中阶段为了提高高考成绩,主动放弃英语学习,零基础开始修读日语。从高考成绩上看这两种学生的成绩没有很大差异,高中开始学习日语的学生高考成绩大都在120分以上,其中不乏140分以上的高分,但是这两类学生在课堂表现上差异极大。

高中弃英语学日语的学生不仅是烟台大学大学日语学生的主体,也是人数呈现明显增长的最主要的来源。这些学生并非一入高中就开始学习日语,大部分学生从高一下学期放弃英语开始日语的学习,也有少部分从高二开始,甚至也有极少数学生从高二下学期才开始学习日语。据笔者对本校历届大学日语学生生源地的调查显示,这些学生大多来自山东本省,早期大都集中在菏泽、聊城和莒县等地,近几年,生源地却呈现明显扩大的趋势,几乎涵盖了整个山东省。

一直学习日语的学生基础扎实,语音、语调大都没有明显问题;高中开始学习日语的同学发音、语法、词汇量积累方面明显不如前者,这种两类学生水平的差异给大学日语教学带来困扰,教材难易和课堂教学内容很难协调。近几年学生数量激增,且几乎全部是高中阶段才开始学习日语的学生,原来学生日语水平的不均衡性的矛盾已经转换成学生高考高分与实际语言能力不相匹配的矛盾。据笔者对本校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日语的学生大都是高中放弃英语,改学日语,主要目的是提高高考成绩,应付高考是学习日语最直接的目的。由于学习时间短,目标明确,学习任务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注重刷题,这就造成学生缺少发音、朗读练习,不注意语感的培养;学习基础不牢固。

根据大学日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学日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听说和翻译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日语的能力,高等教育阶段公共外语的培养目标就是加强学生外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毋庸置疑,这个培养目标是建立在学生基础扎实,具有良好的语言基础之上。显然,高中阶段的突击猛进式学习为大学日语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留下诸多障碍,这也是目前大学日语教学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学生高分数低能力,日语基础薄弱,學习时常的差异导致学生能力不均衡;这些对我校大学日语教学在师资配置、课程设置、教材选择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二 大学日语教学发展面临的问题

大学外语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大学外语的教学“不能把学生浪费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和考核上”,而是要培养学生通过外语的学习加深对该国文化的理解,从基本的语言技能教育转换成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素养教育。由于我校大学日语的学生大都是高中阶段开始学习日语,学习时间较短,无论是时间还是语言基础,都远远无法与大学英语学生相比。这些学生放弃学得不太好的英语,改学日语,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高考外语成绩。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老师教学的中心和重心也清晰明确,这种典型的应试型教学和学习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高分低能,高考日语的优异成绩并不意味着学生日语达到与之相应的水平,同时也为大学阶段的日语学习带来诸多问题。

首先,缺乏语音训练。发音是外语学习的基础,是初级学习阶段重要内容之一,反复练习和大量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条件。笔者所在学校大学日语的学生大都是高一下学期,甚至高二下学期开始学习日语,由于学习时间短,任务重,高中阶段的老师注重对学生语法、词汇、阅读等应试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语音、语调的训练明显不够,更何谈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对学生语感方面的培养就更无从谈起。这就导致学生初学时不注重发音,语音、语调普遍不准;此外日语中汉字会有助于对语句意思的把握,学生不记日语汉字读音也能领会意思,很多学生就干脆跟着感觉走,把很多训读的单词直接按照音读去读,最终导致大学阶段日语学习乏味、吃力,逐渐失去学习日语的兴趣。

其次,语法基础不扎实、系统。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的课程设置说明,初中阶段日语为选修课,进入高中阶段学生选为高考外语后加强学习强度,但是实际上大多学生都是进入高中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觉得英语太差会拖累高考,不得已才开始学习日语。他们不仅要学完高中阶段的内容,还需要先补学完初中阶段的内容,学习时间短,内容多,强度大,还要应对高考,很多学校都是急忙赶完进度,然后通过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语法能力,学生为了应试做题,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掌握的语法知识是碎片化的,缺乏系统性。

再次,日语听说能力有待加强。外语的学习除了词汇、语法、阅读能力的培养之外,也需要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虽说高考日语试卷亦有听力能力的测试,且分值高达三十分,据笔者教授的历届学生反映,日语高考听力试题极其简单,大部分学生都自认为可以拿到满分。而且,大部分学生高中阶段并没有系统的听力训练,仅是有针对性地题海战术,而日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几近于零。

最后,教材选择混杂。由于高中开设日语课程的时间不统一,各高中很难按部就班地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中的要求选用教材。笔者对本校17级、18级、19级学生的调查显示,高中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日语》(人教版)以及内部自编教材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人教版《日语》课本;其次是《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有极个别开课早的学校学习了《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级)》上册的部分内容;还有极少数高中把课程委托给校外培训机构。由于高考日语的难度系数低于英语,高中使用的教材并没有对高考本身造成直接影响,但是使用《日语》(人教版)教材的学生基础扎实,日语能力明显高于使用其他教材的学生。

大学日语课程是学习与教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困难。首先,大学日语教学工作大多由日语专业老师兼任,上课时间大都是周末。随着学生数量的激增,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这既不符合教学基本规律,又使得”任课老师“长期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需要教学管理方面考虑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近年來,我国高校大学日语学生数量的增长明显,对师资的配置、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都提出更多的挑战。但是就目前大学日语学生的实际状况来看,我国大学日语教学远远落后于体系完备的大学英语教育,不得不仍旧停留在语言技能的培养上。应对这些挑战不仅需要高校合理配置大学外语教学资源,教师转换教学思维,持续加强教学改革,也需要高学日语教学从学生长远发展出发,加强学生基础学习阶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枫,吴诗玉.大学英语教学通识化转向的“逻各斯”[J].外语电化教学,2013(1).

[2]李宵翔.信息化教育与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挑战与对策[J].中国外语,2019(11).

(责任编辑: 王义祥)

日语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学生在实际运用日语进行交际时,会出现发音、词汇以及语法并没有错误但跨文化交际不能顺利进行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忽略了非语言交际的作用。本文通过非语言交际的概述对中日文化中非语言交际进行分析,论述非语言交际的作用,以期对日语跨文化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日语跨文化教学

人类交际形式多种多样,语言交际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很多非语言交际手段支撑着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发挥传递信息的作用,但不易察觉。中日关系的接触导致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不断发展,各种日语培训机构大量出现,可见民众对日语的热衷。在高校中日语教学由来已久,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注重词汇语法与语音的教学,忽视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容易产生误会。跨文化的非语言交际教学在日语专业的教学中有其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跨文化交际与非语言交际概述

跨文化交际的实现依赖于现代科学的进步,在交通、通讯领域的技术革新缩短了国家与地区间的距离,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际频繁,实现了横跨众多学科的文化交流。跨文化交际学始于上世纪,研究文化、交际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问题等,跨文化教学也在此基础上兴起。

非语言交际涵盖于跨文化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语言交际先于语言交际出现,是人类最原始的交际手段。关于非语言交际的定义中外学者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可以发现非语言交际的一些特点:非语言交际以非口头与非书面的形式进行信息的传递与接受,传达的信息在一定交际情境与交际环境内有效,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常常同时进行,但可以单独完成消息的传递。非语言交际的分类中外学者存有差别,国内学者毕继万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一书中将其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与环境语,这种划分方法影响力较大,本文也以这种划分方法为依据展开论述。

二、日本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

(一)体态语。体态语是人在交际活动中身体局部或全身做出的各种表情与肢体动作,是人的本能反应或者刻意行为。比如人的基本动作姿势或者礼仪性质的举动,受文化环境差异的影响,同一动作在不同文化意识形态下的人看来意义有所区别。

一些象征性的动作可以代替语言交际,比如日本人食指交叉传达人与人冲突的信息,中国人会理解为数字十;日本人将手掌置于脖子之下表示解雇,中国人会理解为杀头;说明性动作经常与语言交际配合来说明语义,日本人将小指钩在一起表示庄严神圣的承诺,中国人则见于小孩之间的许诺;通过面部表情或者身体部位的动作可以有效传达信息,在中国将竖起的手指放在头部两侧象征牛的肢体动作,在日本人看来是表示某人在生气;一些调节性质的动作,比如暗示讲话者继续或者停止的动作在两国也有所差别,中国人示意讲话者继续常常报以微笑,但在日本人看来微笑是一种不易理解的交际方式;在交际中会有适应性动作发生,比如尴尬时的挠头动作起掩饰作用,日本人的微笑既可以表示赞同,也可以表示反对,中国人有时会感到无法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要了解两国文化的差异性,避免引起误会。

(二)副语言。副语言是伴随语言交际而发出的没有确定意义的声音,借助音质、音量、音高、语调、语速等起到对语言的伴随、打断或临时代替语言的作用,比如沉默、话轮转接与其他非语言声音等,副语言又被称为类语言或者伴随语言。体态语与副语言属于非语言方式。

沉默在日本人的交际中表示不把自己的态度加入到交际过程中,在交谈中日本人常常发出「はい」的声音表示自己一直专注于交谈并让讲话者继续,中国人在别人讲话的时候发出声音会被当作不礼貌的行为,中国人用非语言声音表示说话的停顿,在同样的情形下日本人发出「あのう」、「ええ」、「あっ」、「えっ」、「ふ む」、「うん」等声音可能表示话语的轮接;对于公众场合中咳嗽与打喷嚏等行为中国人不会致歉,而日本人则要在道歉的基础上主动离开;中国人在吃面条时发出吮吸的声音会被认为没有礼貌,在日本人眼里则表示面条很美味,有赞美的意思,属于礼貌的行为。

(三)客体语。客体语是人借助物质客体展示使用者的个人特质与文化特征,起到交际作用。包括着装、艺术品、化妆品等装饰品与实用物品,这些物品既包含实用性,又有交际的功能。

日本男人穿西服,女人穿和服,国家对西服与和服穿着有较强的场合限制,相对而言中国人穿着比较随便;在一些交际礼仪中日本人也比中国人要求严格,比如在别人的名片上书写或者折叠名片等;对于送礼的习俗两国也存在较大差别,中国人一般会在频繁的推辞与坚持后才接受礼物,也不让收礼的人知道礼物的价格,而日本人则在礼品店里挑选好礼物后精致包装,在收礼者能确定礼品的价格并以此为依据回赠礼品。

(四)环境语。环境语也可以理解为客体语,环境语与客体语属于非语言手段。人与地理环境或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环境语包括声音、颜色、时空、信号、建筑等,包含了非语言交际信息,能展示交际者的文化特性。

就两国的时间观念而言,日本人有严格精确化的时间安排,中国人则相对随意。日本人按时赴约,不会早到,中国人则觉得早到更有礼貌;日本人在公众场合一般不会有身体接触,而中国人为了表示亲密有高频率的接触;日本人不愿意与陌生人有长时间的身体接触,因而不搭乘过于拥挤的交通设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会用报纸等加以遮挡,避免与异性身体有接触,中国人则爱热闹,对于拥挤的环境具有较高的忍耐力;聚会宴饮中现代中国人崇尚“左尊右卑”,日本文化则认为“右尊左卑”。

三、日语跨文化教学中引入非语言交际需要注意的问题

明确非语言交际在日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将非语言教学引入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重视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意识;教师要加强跨文化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的理论学习,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理论知识丰富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将中日文化之间的差异性通过课堂谈论,课下搜集资料等形式进行对比研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为学生直观展示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与交际行为,在直观感受的过程中进行归纳总结,潜移默化中加深对非语言交际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与日本人直接交流,在实践中注意日语的非语言交际方式,提升学生的日语交际水平。

四、结语

学生学习日语,并非只是为了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本身的学习,而是为了提升实际语言交际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语言教学与非语言交际教学二者缺一不可,在教学活动中适度加入人文内涵,介绍日本的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等,帮助学生从非语言交际中学习日本文化,在对日本文化有进一步了解的同时加强对语言的领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日语跨文化交际水平。

参考文献:

[1]潘娜,周金坤.论高校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03).

[2]孟霞.文化因素在日语教学中的作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20) .

[3]刘凤霞.跨文化交际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

日语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1) 以直接获得快感 (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 为主要目的。

(2) 主体参与互动。主体参与互动是指主体动作、语言、表情等变化与获得快感的刺激方式及刺激程度有直接联系。

游戏是受学生欢迎的活动, 把游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不但能为日语学习创造真实的富于交际性的语言环境, 能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 还能满足学生旺盛的学习欲望,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游戏活动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 唤起学生情感共鸣, 在不断地启发诱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 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学生的个性也在游戏中得到尊重。面对学生, 我们应永远充满信任和期待, 以爱的春风绽放每一朵春蕾, 用信任的目光开启每一个心灵的宝库, 使创新教育在日语课堂上得到真正的体现。

然而教学游戏并非只为娱乐而生, 而是一个严肃的人类自发活动, 怀有生存技能培训和智力培养的目标。我们可以在一节课中学生处于思维低谷的时候发挥游戏的作用, 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学生最喜欢的游戏, 使游戏恰到好处。教学游戏最终的目的是辅助教学, 因此游戏的设计必须是为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服务。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才智, 创新高质量的教学游戏。既然是游戏, 应让学生乐于接受, 乐于参与。

因此, 导语简练生动, 交待游戏名和任务明确, 规则简洁概括, 易于记忆和遵守。比较复杂的游戏要采取教师讲解示范或学生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形式要多变, 以免学生厌烦。教学游戏可以包罗万象, 小到假名、单词、短语, 长至句子、短文、课本剧;从组织形式来说, 可以有个人、两人、小组和集体的形式。但从训练学生的角度来说, 游戏顾及学生的面越宽越好, 不要一、两个人做, 其他人仅当观众, 使一些平常不爱说、不喜欢动的学生得不到机会。游戏经常有如下几种活动形式:比速度、比反应、比强记、比观察、比想象、比思维;有听、说、读、写各种形式, 有分有合, 使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

教师应不断收集游戏, 设计、翻新游戏, 可以借鉴一些电视娱乐节目的游戏形式。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喜欢的小游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完全可以让他们参与到游戏的设计中来。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像我所带的一个班级,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尤其高, 所设计的游戏活动“单词首尾接龙”受到其它班的一致好评。也使得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一举多得, 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 教学游戏的开发, 关键在于教师本人能利用智慧, 充分挖掘各种可用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中玩又中用的教学游戏。语言知识本身是具有魅力的, 希望我们能运用更好的教学游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它的魅力。

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经应用过的日语教学小游戏, 效果不错, 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个在规定时间内猜单词的游戏, 这个游戏可由一人描述一人猜, 也可以一人描述多人猜, 也可将学生编成每组10人的两个组, 在两组中间比赛, 看哪一组猜对的单词多。出题者根据新课所学或所涉及单词出一组单词, 猜的人根据描述的人给出的描述做出判断, 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尽可能多的单词。描述的人如果在描述的时候提到单词中的起决定意义的假名或汉字就算违规, 遇到无法描述的单词可以有三次跳过的机会。

当然游戏的目的性原则确定了游戏应该为完成某个教学任务服务, 不是随随便便找个游戏, 为了游戏而游戏。教师应当将游戏和本次教学的内容联系起来, 将游戏自然过度到正常的课堂教学。通常这样的游戏笔者一般是在单词讲解之后测试学生掌握情况的时候进行的。

这个游戏还可以拓展成“几个特征”的游戏。

出题人按事先准备好的内容依次读出所要猜测的人或物的几个典型特征, 顺序要依次由泛泛到具体。答题人根据给出的特征, 可以在读的过程中举手叫停, 说出自己猜到的答案, 直到猜对为止。这类游戏一般是在导入新课的时候用到。

在『農夫と蛇』这一课中笔者就用到了这个游戏。几个特征设置如下:

これは伝統的な寓言物語です。

動物と人間との関係に関するのです。

冬に発生したのです。

人の本性悪い動物に対する同情心は自分に災いを招くだけです。

这个游戏再继续拓展可以变成10个问题的游戏。

笔者在讲自我介绍这部分内容前设计了一个小游戏:クラスメイトの推测其步骤如下:

要求任意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写一个人的名字。然后老师来猜。老师提出一些描述人的问题, 学生只需要回答はい或者いいえ就可以。就算老师早就知道答案, 也应该将自我介绍的常见问题都涉及到。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学到了他们应掌握的知识, 比老师单纯的一句句地教学生要强许多。常用问题如下:

男あるいは女ですか? (性別)

華家鎮の出身地ですか? (出身地)

お父さんは学校の先生ですか? (家族)

背が高いですか? (身長)

眼鏡をかけていますか? (特徴)

髪が長いですか? (特徴)

目が大きいですか? (特徴)

ハンサムあるいはきれいですか? (見かけ)

スポツがすきですか? (趣味)

当老师猜出来以后, 就进入到了实质性的教学当中。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会感染每一个人。在这样热烈的教学环境中还会有人要睡觉吗?

摘要:游戏是受学生欢迎的活动, 把游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不但能为日语学习创造真实的富于交际性的语言环境, 能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 还能满足学生旺盛的学习欲望,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游戏活动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 唤起学生情感共鸣, 在不断地启发诱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 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学生的个性在游戏中也得到尊重。但教学游戏最终的目的是辅助教学, 因此游戏的设计必须是为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服务, 这就要求我们要发挥才智, 创新高质量的教学游戏。

关键词:日语课堂,教学游戏,兴趣,创新,合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日语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日语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翻译 文字词汇 思维习惯 民族文化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on Japanese in Japanese Translation

LI Yan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aise, Guangxi 533000)

Key words translation; word vocabulary; thinking habits; national culture

日本与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在语言文字方面,日语充分吸收的汉语文字精华,两种语言有着跟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相处之处,但汉语与日语的语言特征又有着很大的区别,汉语属于孤立语,依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语法关系,语序相对固定。而日语属于粘着语,通过助词确定句子成分、句子含义,语序相对灵活。在翻译中,汉语对日语有大的影响,有好的影响同时也有坏的影响,本文从文字词汇、思维习惯、民族文化等方面浅谈在翻译中汉语对日语的影响。

1 汉语文字、词汇对日语翻译的影响

1.1 日语文字由来

据史料记载,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前日本没有文字,直到我国汉字传入日本,日本才有了文字。汉字传入日本后,不仅成为了记录史实的文字,也是一般学者用以写作的文字,成为当时日本唯一的正式文字。《古事记》是日本古代第一部史书,书中有1507个汉字,《日本书纪》是日本第二部史书,书中有3513 个汉字,[1]根据《古事记》、《日本书纪》等记载,于应神天皇十六年,《论语》、《千字文》等汉文书籍,伴随着冶金、纺织、农耕等汉文化传播到日本,由此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汉字文化区。经过几世纪的发展、完善直到7 世纪汉字才正式成为日本的文字。汉字传入日本后,不仅促进了日本古代文化的进步,同时也促成了日本人借用汉字草体创造了平假名和借用汉字楷体的偏旁部首创造了片假名。虽在1866年,一些日本文字改革者主张废除汉字,但至今近150年汉字仍未在日文中废除,日本政府还规定了1945字为常用汉字。因此可见,汉语对日语文字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1.2 汉语文字、词汇对日语学习正迁移

当汉语的某些特征与日语的某些特征相似或者完全一致时,就会产生正迁移的积极作用。因为汉字传人日本是在汉朝以后,所以可以说日本人最早接触到的汉字字体大部分是與现代汉字字体同形。日文里很多的词汇与汉语词汇是同形同义词的,如:

(1)描述自然现象的名词:春、夏、秋、冬、天气、风、雨、雪、霜、雷、梅雨、台风;(2)描述事物的名词:山、水、温泉、公园、学校、食堂、银行、船、广告、音乐;(3)方位名词:东、西、南、北、中、前、后、左、右;(4)地点专有名词:中国、日本、北京、东京、上海、西安、广岛、京都、名古屋、奈良;(5)动植物名称:虎、犬、鱼、猫、鸟、松、梅、竹、花;(6)家庭称谓名词:父、母、兄、弟、姐、妹;(7)固有名词:京剧、故宫、太极拳、歌舞伎、富士山、柔道、相扑;(8)生活物品名词:电话、杂志、椅子、眼镜、伞、车、寿司、茶、红茶、绿茶;(9)身体部位词汇:目、鼻、耳、齿、舌、手、口、肩、胸、腹、唇、发、腰等这些词汇对日语学习产生了正迁移作用,给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和优势。可以说汉语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日语的学习,所以在翻译中要积极发挥母语优势,提高其对日语汉字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1.3 汉语文字、词汇对日语学习负迁移

当汉语与日语的差异微妙时,而学习者仍旧依赖母语的特征来做出错误的判断时,往往产生负迁移作用。如:“娘 、丈夫、人参、手纸、汽车、看病、亲友、兄弟”这些词与汉语的意思大相径庭,若不加以重视,直接套用汉语思维,在翻译时很可能曲解作者的原意,如日语中的“丈夫”,对于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第一反应就是中文里“妻称夫为丈夫”的意思,但日文里是“坚固、结实、健壮、健康”的意思,两者一对比就发现意思迥然不同,若平日里不够重视,很容易出现笑话。

例:「発明王エジソンは小学校に3ヶ月しか行っていない。自分も進学しないでヘドロを研究しよう」と決心し、図書館に通って勉強し、何十種類もの薬品をそろえ、濃度と組み合わせを変えながら木材のかすやヘドロに混ぜる研究に没頭した。[2]

有汉字的地方,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基本上可以很轻松翻译出来,但有两处会被汉语误导,吃闭门羹,第一处是“勉強”,从汉语的角度来看,是“难为情”的意思,可日语里是“学习”的意思;第二处是“没頭”,汉语字面意思是“没有脑袋”,正確的日文意思是“埋头苦干”。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有些词汇形同但意思天壤之别。所以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时,要刻苦专研、严谨笃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汉语思维习惯对日语翻译的影响

2.1 语序的困扰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思维转换活动。在翻译中,若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日语表达,会发现翻译出来的句子不通顺,难以理解中心意思。最明显的差异是汉语里句子主干顺序是“主谓宾”,而日语是“主宾谓”的顺序,因此在翻译时,不能受母语定势思维,要灵活调整语序,以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清晰转达语言内涵。

例:私は日本語を勉強しています。

这句话的正确翻译是:我正在学习日语。若按照中文思维表达方式,直接按字面语序翻译就会出现:“我日语学习正在。”翻译后,完全不知所云,没有达到翻译的最终效果。

再例:何をしますか。

抗战片里常有这么一句滑稽幽默的台词:“你什么的干活?”经常有人有声有色地模仿,并乐在其中,没学过日语的人,一笑而过。学过日语的人,知道这是个病句,只因日语的语言思维表达与汉语表达有区别,日语是“主宾谓”结构,而主语很多时候又会省略掉,所以根据汉语的思维逻辑,正确翻译是:“你是干什么的?”

2.2 助词的困扰

日语是粘着语,依靠助词或助动词的粘着来表示每个单词在句中的意思,因此要想学好日语,掌握助词和助动词的用法是极其重要的。日语常见助词有:“は、を、か、の、で、も、と、へ、に、が、から、まで”,每一个助词都有各自的用途,且每一个助词有好几种甚至十多种用途。

如:“に”的用法就有十六种之多:(1)表存在的场所:机の下に猫がいます;(2)表动作的时间:今朝7時に起きました;(3)表动作的到达点:自動車に荷物を載せる;(4)表变化的结果:氷が解けて水になる;(5)表动作的目的:昼ご飯を食べに行く;(6)表动作的对象:両親に電話を掛ける;(7)表比例、分配的基准:週に1回デパートへ行く; (8)表比较评价的基准:私の大学は駅に近いです;(9)表原因:家屋が強い風に倒れた;(10)表理由:お土産に衣類を買った;(11)表并列、添加:いつも青い上着に赤いネクタイという格好をしている;(12)构成主语、表示对主语的敬意、或对主语有某项能力:私にはこの本が簡単だ;(13)表示被动句中施动者:子供が犬に咬まれた;(14)表使役对象:学生に本を読ませる;(15)表对动作的强调(动词连用型+に+同一动词):待ちに待った夏休みがやっと来た;(16)表语气缓和(用言+に+同一用言):痛いには痛いが、我慢するしかない。

由此可见,日语助词的用法是丰富的、灵活的,日语语言思维跟汉语语言思维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翻译时切记不能忽略助词的意义,或只单纯记忆一种用途而忽略其他的意义用途,而凭汉语独立语思维去猜测、揣摩句子意思。助词是日语区别汉语的一个显著特征,所以助词的用法和意义的掌握是学习日语的重中之重。

2.3 暧昧语的困扰

日本人说话含蓄、委婉、謙和,喜欢绕圈子;而中国人说话直爽,清晰表明态度。学过日语的人都知道, 日语表达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暧昧。暧昧的语言反映了日本人崇尚“和谐之美、不完全之美、朦胧暧昧余韵之美”。[3]日本人不论说话还是写文章,甚至在正式的场合、文件当中,都使用让人模糊、似是而非的暧昧表达。对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翻译时很困扰,拿捏不了尺寸,很难翻译出日本人的内心情感。这种暧昧表达与历史、社会文化、人文情怀、审美观念等息息相关,日本人很重视这种暧昧表达方式,被认为是最美的最优秀的语言。日本人甚至在学术论文中也用「であろう」等推量、不确定的表达口吻,虽备受国际争议,但日本人仍然坚持着这样的表达方式,足以显示暧昧语的魅力,可以说暧昧语是国民文化,根深蒂固,所以在翻译日语时,要特别重视这样的语言表达思维差异,同时也要尊重对方的语言表达特征。

例:(1)あした、雨が降るかもしれません;(2)あの人は教授でしょう;(3)もう八时になったから、先生もまもなく来るだろう。

句子中“かもしれません、でしょう、だろう”是最典型的暧昧语,用推断的、不确定的语言表达方式来避免武断,有尊重他人之意,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日本人使用这种暧昧的表达方式是为了避免伤害他人。

3 民族文化对日语翻译的影响

语言不仅是符号,也是文化载体,受社会习俗、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与制约,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中日文化交流中,由于文化差异,时常出现一些误解甚至冲突。不同的民族孕育不同的文化,中日两国就是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形成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日本是一个典型的海洋文化和岛国文化国家。很多词汇与海洋和鱼类相关。而中国属于大陆文化,很多词汇都有着大陆文化的印记。

如中国人用“挥金如土”这个成语来形容“人花钱慷慨或挥霍无度”,而日本人会说“湯を飲んでみたいな”,大致翻译出中文就是说“像喝水似的”。如脚掌或脚趾上角质层增生而形成的肉刺,中国人形象地称为“鸡眼”,这是因为大陆文化以农牧为主;而日本是海洋文化,接触鱼较多,故称之为「鱼目」。[4]不同国度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不同,所孕育的文化、语言也有差异,在翻译时,要注意中日文化差异,提高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从事翻译工作。

4 结语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翻译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作为译者,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技能,还应深入了解语言文化的方方面面,克服文化障碍与差异,以达到两种语言更好的交流。

基金项目:右江民族医学院2016年度校级科研项目(一般项目yy2016sk012)

参考文献

[1] 王力.汉语对日语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Vol.21(5):3-28.

[2] 李虹.小议日汉翻译中的几个难点[J].文教资料,2011(3):34-35.

[3] 殷二永.日语暧昧语表达分析[J].考试周刊,2010(54):137-138.

[4] 薄红昕,李惠.跨文化交际语义传递对日语翻译的影响[J].语文建设,2016(12):77-78.

上一篇:工程招投标审计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的性质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