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课程范文

2023-12-07

创新教育课程范文第1篇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解析入手,给出30个教学设计案例的详细分析,旨在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参考。新的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和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变化。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新课程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只有教师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了解具体的设计与操作,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才能使新课程得以落实。我有以下体会:

一、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

二、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切实做到了以人为本,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写作能力等放在了首位,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一特点在教学设计中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计上,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最后在作业设计时再加以巩固。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从头至尾都把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重中之重。

三 、教给学生方法。

教给学生方法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又一大亮点,在学一些典型文体的文章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远远重于教给学生文本知识。

四、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在课堂设计环节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采用了多种多样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融入了课堂,做了课堂的主人。

五、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创新教育课程范文第2篇

摘 要:香港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是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重要方式。香港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的特点表现为:以香港支柱产业为导向设置课程类别;多样化的学习层次与授课方式;非本地课程合作办学主体与模式灵活多元;行政立法监管机制完备;实施分类管理与外部质量保障;采取激励措施推动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落地。另一方面,香港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一是规模发展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二是非本地办学主体来源地过于集中;三是引进世界名校课程资源力度不足;四是办学质量有待进一步监控与提高。面对国家进一步加快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局面,香港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应兼顾规模发展与结构调整、国际化与国家化、质量保障与培育优质、依法治理与自主办学四个层面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香港;注册课程;豁免课程

2020年12月国家教育部联合广东省政府发布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旨在通过内地与港澳高等教育合作,建成世界领先水平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国际教育示范区[1],服务大湾区及“一带一路”经济社会繁荣发展。香港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应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努力融入国家发展大局。[2]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明确了教育对外开放对于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作用,而香港非本地课程是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重要方式,应以此搭建香港高等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桥梁。

一、香港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的特点

香港高等教育体系提供的课程有两类,分别是本地专上课程和非本地高等及专业教育课程(Non-local Higher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urses,以下簡称非本地课程①)。非本地课程是指在香港本地举办的颁发非香港本地高等学术资格或专业资格的课程,包括“讲授课堂、导修课堂、讲座、小组讨论、教导、分发资料或材料或以上元素的任何组合的教育课程”。[3]香港非本地课程有注册课程和获豁免注册课程两种类型。获豁免注册课程(以下简称豁免课程)是由香港11所本地高校②与非本地高校举办的非本地课程,如香港科技大学与纽约大学合作举办的全球金融理学硕士课程、香港树仁大学与北京大学合作举办的法律学士课程;注册课程是指11所本地高校以外的本地机构/专业团体与非本地机构/专业团体合作或由非本地机构/专业团体单独举办的非本地课程,如由香港警察学院与剑桥大学合作举办的应用犯罪学和警察管理硕士课程、由英国新特兰大学单独举办的教育学研究生证书课程。截止2020年12月31日,香港的非本地课程共有1096个,其中注册课程405个(37%),豁免注册课程691个(67%)③。

(一)以香港支柱产业为导向设置课程类别

当前香港的四大支柱行业有金融服务业、旅游业、贸易及物流业、专业及工商业支援服务业,六项极具竞争优势的产业分别为医疗、教育、环保、创新科技、检测认证服务和文化及创意。香港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体制有着紧密的依存关系,为适应经济发展,香港高校的专业设置及结构会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4]香港非本地课程类别设置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香港非本地课程分为工商管理、科学及技术、人文及社会科学、教育及语文、通识教育五类,这些课程包含的专业与目前香港的支柱行业及极具竞争力的产业对应紧密(见表1)。据统计,非本地课程中工商管理类课程数量最多(占373%),其次是科学及技术(占3004%)、人文及社会科学(占278%)。注册课程中,工商管理课程164个(约占注册课程的4049%),科学及技术课程129个(占3185%),人文及社会科学课程92个(占2271%),通识教育、教育及语文课程20个(占494%);豁免课程中,工商管理课程245个(约占豁免课程总数的3546%),人文及社会科学课程213个(占3082%),科学及技术课程200个(2894%),通识教育、教育及语文课程33个(478%)。从课程比例与对应产业上也可以侧面看出,非本地课程类别设置与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次地位,如金融业在香港支柱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二)学习层次与授课方式适应多样化需求

香港社会一直崇尚终身学习,愈来愈多市民积极提高学历以改善职业前途、增进知识、或纯粹为享受学习的乐趣。[5]为此,香港教育部门尽可能地为学习者提供可以满足他们多样化学习需求的非本地课程。为满足高层次人才需求,香港非本地课程还着重引进研究生层次的课程。

香港非本地课程涵盖了中学后所有级别的学习层次,包括文凭课程、证书课程、副学士学历课程、学士学历学位课程、硕士学历学位课程、研究生文凭课程、研究生证书课程、荣誉学士课程、荣誉硕士课程、高等教育文凭课程、高等教育证书课程。据统计,非本地课程副学士学位及其他文凭/证书课程167个(占15%),学士学位课程400个(占36%),硕士学位课程264个(占24%),研究生证书课程237个(占22%),博士学位课程28个(占3%)(见图1)。2011年11 月,香港政府提出高等教育界要建立学分累积及转移制度,确保不同级别的课程和不同院校的同级课程互相衔接,同时提出应将国际化纳入课程设计。[6]非本地课程覆盖的学习层次广,并纳入本地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打通了职前职后持续进修的路径,为建设终身学习社会的愿景打下了良好基础。此外,在所有学历资格层次中,研究生课程占比高达49%。一方面,体现了香港市民对高层次学历需求显著;另一方面,根据《展望香港教育体系》报告中提到“高等教育界应与非本地院校发展多个共同出资和聘任人员的国际中心,以发展汇合亚洲及西方观点的高质素研究及研究生课程”[7],体现了香港教育部门对于高素质、高层次人才有较高层次的需求。

香港非本地课程的授课方式主要有面授、远程学习或远程学习兼面授,教学活动包括实地考察、讲座、实践工作、实验实践、研讨会、小组工作、个人研究、与教授对话、阅读和使用原始资料以及撰写论文等。其中,非本地注册课程以面授方式为主(占681%);豁免课程则以远程学习兼面授(占515%)或面授为主(占479%),不设仅使用远程学习的授课模式(详见表2)。以面授为主的授课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质量,灵活的授课方式满足了不同学习与工作状态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丰富的教学活动能适应不同的学习内容,使学习效果更显著。

(三)非本地课程合作办学主体与模式多元

香港非本地课程办学主体有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机构/专业团体、高等院校。具体而言,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包括香港教育局、教资会(下设研资局及质素保证局)、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简称评审局)等;教育机构/专业团体包括香港职业训练局、专业团体、教育集团等;本地高等院校主要包括由教资会资助的11所本地高校及自负盈亏的自资专上院校,非本地高等院校包括非本地公办与私立院校。这些办学主体性质多样,有盈利性、公益性、公共性等,由此形成了灵活多元的合作办学模式。

香港非本地豁免课程的合作方均为境外高等院校,形成了传统的“大学+大学”合作模式。非本地注册课程的办学形式更为新颖,办学主体有教育公司/集团、大学与学院、私人、教育/培训中心、协会/联盟、职业训练局等,主要有私人、私人专业团体、政府资助、政府资助专业团体、注册慈善团体、专业团体等六类,形成了“专业团体+盈利机构模式”(如美国宝石协会与香港GIA有限公司合作“宝石学研究生文凭”),“大学+专业团体模式”(如北京体育大学与香港体育学院有限公司合作“运动训练教育学士学位课程”)、“大学+非盈利机构模式”(如伯明翰城市大学与香港职业训练局合作“室内建筑与设计文学士(荣誉)课程”)等办学模式。此外,非本地注册课程还可以由非本地非本地机构/专业团体独立开设课程,如非本地注册课程中有32个课程是由6个非本地主办者独立开办。灵活多样的办学合作模式不仅能在不同性质的办学主体中激发出新的合作火花,使课程类别、授课方式等不断得以创新发展,而且能在教育资金供给不足、教育体制不同等阻碍非本地课程发展的情况下,解决辦学资金来源、克服体制机制等问题。

(四)非本地课程行政立法监管机制完备

香港以其完备的法律体系保证依法治港,使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发展水平,体现了法治社会的优越性。非本地课程的注册、运营与管理也同样被纳入香港法律体系。为防止不符合注册准则的非本地课程在香港招收学生,保障香港消费者的利益,香港立法机关于1996年通过了《非本地高等及专业教育(规管)条例》(简称《规管条例》),并经历了多次修改,形成了以《规管条例》(第493章,共42条)为中心并附之配套实施的《非本地高等及专业教育(上诉委员会)规则》(第493章a,共12条)、《非本地高等及专业教育(规管)规则》(第493章b,共7条)的法律监管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对非本地高等或专业教育的限制、处长权力及注册纪录册的使用、豁免注册的条件、注册课程的要求、注册课程办学者的权利与义务、上诉程序等。[8]《规管条例》每隔几年都会根据出现的新问题而进行修订,立法机关最近一次更新是在2014年。

在非本地课程行政合法性问题上,《规管条例》规定非本地机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非本地课程所达至的水平及质素,非本地院校为颁授非本地专上资历的课程申请注册时,须确保课程符合指定准则,申请才会获批。[9]根据条例规定,非本地课程注册处处长将申请课程的资料提交评审局或具有一定评审资格的组织/机构进行资质评审,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注册条件,并决定是否给予注册资格。《规管条例》表明,非本地课程的注册准则既保证课程质量及颁授资格与所属国质量水平和认可程度相当,又具有所属国权威性和代表性。[10]

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香港提供的海外高等教育课程数目迅速增加,海外机构在香港举办非本地课程的质量水平参差不齐,香港本地消费者对海外机构在香港举办课程的投诉越来越多。[11]为保障本地学生的利益,防止非本地机构/专业团体在香港举办不合标准的非本地课程被推销,并维护香港教育学术专业标准的国际声誉,《规管条例》对非本地课程的广告、营销和教育服务作了限制。《规管条例》规定,任何人“用意在引致他人报读并非获豁免课程或经注册课程的受规管课程的任何广告”,或对非本地课程“作出虚假描述或对该课程的性质、目的或质素或该课程所声称令学员获颁授的资格相当可能有所误导的任何广告,均属犯罪,一经定罪,可处第4级罚款及监禁2年”。该条法律对于打击虚假招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非本地课程注册处在行政程序上也对注册或豁免课程的质量进行持续监管:一是要求非本地课程办学者每年提交年度周期报告,内含非本地课程所属国家的评审机构重新发出的核实文件,周期报告需在办公地点公开并供公众查阅,受公众监督;二是定期抽查纸质(如报纸)或电子(如网页)的非本地课程广告,确保关于课程公开招生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可见,香港非本地课程的立法非常注重过程性监管。

(五)实施课程分类管理与外部质量保障

香港非本地课程通过学术及职业资格评审局(简称评审局)实施分类管理。其一,政府对本地11所高校办学质量具有较高的信任程度,他们具有一套完善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因此非本地豁免课程全部采取自行评审,经评审局检查相关资料便可在资历名册上登记。其二,对非本地注册课程的要求更为复杂,课程除了通过内部保障体系进行自主监测外,还需接受由评审局指导的外部质量监控。评审局对非本地注册课程的评审内容包括课程提供者机构资质、财务可行性、所提供的非本地课程达到香港资历框架标准、人力资源管理等。非本地课程分类管理一方面减轻了评审局每年的课程审核负担;另一方面由于程序简化,调动了本地高等院校举办非本地课程的积极性。

非本地课程质量保障主要依靠评审局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仅在行政上完成注册程序只能说明其具备非本地课程属国家的学历认证水平,并不意味着能够获得本地机构或用人单位认可,只有通过香港学术及职业资格评审局(简称评审局)的课程评审才能在资历名册登记,才能真正成为被香港就业市场认可的课程。非本地课程办学主体可就其已注册或获豁免的非本地课程寻求评审局的本地认可。根据《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条例》(第592章),经评审局评审认可的非本地课程享有与本地认可课程相似的地位,其资历已在资历架构中获认可,并可列入资历名册。[12]

对非本地课程的评审不能取代《规管条例》的注册或获豁免注册程序要求,评审结果亦不会影响课程之注册或获豁免注册地位。但是,自2008年5月起所有非本地课程必须先被载入资历名册,取得资历名册登记号码,才可以申请注册成为持续进修基金可获发还款项课程。即报读上述获得已通过评审并载入资历名册非本地课程的全日制学生可以申请香港政府的“专上学生资助计划”和“专上学生免入息审查贷款计划”,获得由持续进修基金发还的部分自资课程攻读费用。[13]行政层面的注册要求与质量保证要求相对独立,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非本地课程质量监控的客观、公平、高效,也给予香港市民较大的选择自由度;另一方面资历名册是学生选择课程的主要依據,因此也成为非本地课程办学主体为争夺教育市场而主动申请课程评审的动力。

(六)采用激励措施推动非本地课程落地

为进一步吸引非本地院校来香港办学,香港政府早于2002年推出“批地计划”,向非盈利自资专上院校提供用于为全日制经本地评审课程办学而兴建专用校舍的土地。“批地计划”后经修订,政府提出除批地政策外,还为非本地院校提供空置校舍,以象征式租金租予院校,用以开办全日制经本地评审的自资专上课程。香港立法会也于2013年在《有关香港发展为区域教育枢纽的技术性优化措施》提出了吸引非本地院校在香港办学的政策(如准许内地、澳门及台湾学生来港修读非本地课程)[14]。此外,教资会设立了一项名为“教资会集体助学金学生活动基金”的配套拨款计划。一些大学利用该基金资助学生参与国际化项目,另一些则用该基金寻求与海外大学合作办学的机会。[15]据统计,香港非本地注册课程有184个为政府资助项目(占注册课程总数454%);豁免课程679个为政府资助项目(占豁免课程总数983%)。激励政策大大减少了自资非本地院校来港的办学成本,成为支持自资专上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政府对学生的资助也增加了非本地课程办学市场的机会,从而提高非本地机构/专业团体到香港办学的吸引力。

二、香港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的问题

香港非本地课程有其优势与特色,在课程设置多样化、办学模式多元化、法律体系完备性、实施分类管理、过程性质量监控、优化激励政策等方面可为内地中外合作办学借鉴与学习。但其办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少问题也需引起香港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注意。

(一)规模发展不能满足香港社会需要

根据2009年数据显示,香港地区的非本地课程共有1242 项,豁免课程有829 项,注册课程有413 项[16],这一数据比2020年非本地课程总数多146项;从非本地课程修读人数上看,从2009年的389万人下降到2019年的352万人,下降了95%[17](见图2)。经过十年的发展,香港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数量与修读人数不增反降。据香港立法会秘书处2019年度《数据透视》指出,教资会资助第一年学士学位课程的学额多年来一直维持15万个学士学位课程学额,未能满足中学毕业生的需求;预计在2022年教资会资助学士学位课程短缺学额为2200个;公币资助副学位课程短缺学额为1800个[18]。一边是由于香港本地教育资源限制而导致本地学额短缺;另一边则是引进的非本地课程规模缩减,形成了香港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可见,非本地课程作为香港本地课程的补充并未更多地满足社会需要。

(二)非本地办学主体来源地过于集中

在非本地办学主体国家分布上,香港本地机构多与发达国家/地区的非本地办学主体合作,分布在14个国家/地区。具体而言,非本地办学主体中占绝大多数的是英国(占8167%),其次是澳大利亚(757%)、美国(447%)和中国内地(356%)(详见表3)。其中,豁免课程的非本地办学主体集中在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和中国内地及台湾等8个国家/地区,而注册课程的非本地办学主体零星分布于欧洲、大洋洲、北美洲、亚洲的13个国家/地区。总的看来,非本地课程办学主体来源国过度集中于英国,这有历史方面的原因,表现出香港高等教育深受英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在非本地办学主体区域分布上,非本地办学主体中仅有斯里兰卡及马来西亚两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提供7个非本地课程,占总数的064%;香港与中国内地合作的非本地课程仅39个,其中注册课程19个,豁免课程20个,占非本地课程总数的356%;与广东省高校合作的非本地课程仅7个,占与内地合作课程总数的179%。可见,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与贸易中心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在举办非本地课程时并不注重选择区域合作伙伴,为区域与国家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不足。

总体而言,香港非本地课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内地(尤其是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非本地课程过少,高等教育服务重要发展战略区域意识不强。尽管教资会曾在《展望香港高等教育体系》报告指出,与中国内地的合作不被看作是国际化的一部分,因为香港本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是在香港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背景下,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策略应作出与时俱进的回应与调整。

(三)引进世界名校课程资源力度不足

香港教资会在《展望香港高等教育体系》报告提出引入国际知名的学府可以令本地体系得益的建议,指出“我们坚信,随便邀请声誉相对较低的非本地院校到本地设校,是严重的错误”。但从统计数据中看,这一建议并未得到实施。香港非本地课程中的非本地办学机构仅114%为世界名校。其中,在非本地注册课程的49个非本地办学机构中,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大学仅3所(包括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沃里克大学),共举办13个课程,占注册课程总数的32%;豁免课程的74个非本地办学机构中,QS排名前100的大学有11所(如北京大学、纽约大学、墨尔本大学、沃里克大学、南威尔士大学等),共举办36个课程,占豁免课程总数的52%。总体而言,非本地课程中引进国际名校课程资源数量偏少,市场吸引力不足,也不利于其对本地国际化的辐射作用。

(四)办学质量有待进一步监控与提高

一方面,非本地课程纳入香港资历名册的数量较少。香港资历名册上的课程代表着具有香港政府认可的权威性,也是质量保证的重要标志。截止2020年12月,在资历名册登记的香港本地课程6940个;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有116个[19],仅占资历名册课程总数的14%,占非本地课程总数的1058%。尽管获得行政上许可的非本地课程具有一定的质量可信度,但是实行了十多年的资历名册登记制度并未推动更多的非本地课程主动登记资历名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选择报读非本地课程的意向性。

另一方面,非本地课程办学被投诉数量较多。据香港申诉专員公署的统计,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非本地课程注册处共收到87 宗有关非本地课程的投诉,其中2宗涉嫌在广告中作出虚假陈述;52宗是关于对评分、课堂及考试安排、导师态度、处理投诉等事项。[20]因此,尽管行政注册与质量保障相对独立的机制给予了非本地办学主体较大的办学自主权,但目前非本地课程没有统一的招生信息与监管平台,报读学生掌握的信息不充分,导致一些非法招生机构有机可乘。

三、对香港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的反思

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应处理好四大基本关系,即规模和质量的关系、全局和重点的关系、关键和核心的关系、发展和安全的关系。[21]这里认为,在香港的经济、社会及教育背景下,非本地课程全局和重点的关系是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关系;关键和核心的关系是保质与培优的关系;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是自主与法治的关系。因此,针对上述提到非本地课程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香港非本地课程应兼顾以下四大关系的协调发展。

(一)兼顾规模发展与结构调整的协调发展

香港非本地课程虽然在类别设置上适应了当前支柱产业的发展,但是规模发展与学习层次结构未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首先要统筹香港本地与非本地高等教育规模的协调发展。政府应对非本地课程的招生名额、资助分配、学位层次分配等作出统筹规划;适度超前扩充香港本地高等教育学额,增加对修读非本地课程学生的资助;探索更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吸引非本地机构/专业团体到香港举办,放宽非本地学生来港修读非本地课程的限制。

其次,面向香港及区域开设特定专业的非本地课程。为提高非本地高等教育的服务能力与吸引力,应对课程进行与时俱进的结构调整。一是为配合本地与非本地学生及雇主的需求调整非本地高等教育课程的层次结构,继续扩充学士学位及以上层次(尤其是博士层次)的课程学额;二是根据香港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化以及香港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国际定位调整非本地课程类别,引进世界前沿科技、新兴交叉学科等特定领域的课程,为香港发展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人才支撑。

(二)兼顾课程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协调发展

香港高等教育深受英国模式的影响,既为香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带来优势,也为香港高等教育为国家服务的国家化进程带来一定的阻碍。国际化是高等教育面向世界的基本要求,国家化则是高等教育服务本地的根本要求,因此两者缺一不可,要平衡发展。

一方面,香港非本地课程应优先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内地(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力度,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撑;鼓励更多本地高校参与举办非本地高等教育,让更多本地学生获得国际化学习经历,提高他们的国际化素质;向特定区域非本地学生提供来港修读非本地课程的资助,提升香港成为区域教育枢纽的潜力。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在于院校间的招生竞争,而在于使学生成为关注世界事务的未来领袖及全球公民,促进国际合作及其持续发展。[22]因此,除了应为香港本地及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还应高瞻远瞩,进一步扩大办学主体在全球的覆盖范围,邀请全球范围内的办学者来开港办学,开设更多元化的“全球课程”。

(三)兼顾质量保障与培育优质的协调发展

香港非本地课程有较为完备的质量保障体系,但其仅保证了基本质量水平,而开办高水平非本地课程才真正体现香港高等教育的实力,因此保质与培优同样重要。因此,首先要进一步完善非本地课程各个办学环节的质量保障机制。搭建非本地课程信息监管平台,做到非本地课程招生信息公开、透明;推进非本地课程登记纳入香港资历名册的进程,定期发布非本地课程检讨报告,使非本地课程与本地课程质量保障具有同样的效度。其次,推进世界一流水平的非本地课程建设。扩大与国际名校资源的合作深度,帮助香港建立更广泛的国际学术网络、获得世界领先水平的知识与技术;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开设高水平、高层次的非本地课程,增强香港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四)兼顾依法治理与自主办学的协调发展

香港非本地课程具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作为依法办学的依据,也有较为宽松的院校自主权,这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承。有节制地下放办学自主权既能保证高等教育办学秩序的稳定发展,又能保持办学者的办学激情与活力。而法治是香港非本地高等教育良性有序发展的根本保障,办学自主权则是保证非本地高等教育有活力地发展的关键保障。因此,首先要继续完善非本地课程相关法律条例,根据定期检讨报告及时更新以应对新出现的问题,并提供实施意见;加大非本地高等教育招生市场的整顿力度,规范非本地课程各个环节的办学行为。其次,在继续下放办学自主的同时适度收紧部分办学权力。一方面,有利于教授治学、科学研究的权力应继续保持下放权限,以促进非本地课程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在涉及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办学权力应适当收紧,如政府应保留对非本地课程教材的审查权。

注释:

①这里的课程主要指专业,与中国内地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相称。

②11所本地高校包括:香港城市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大学。

③关于非本地课程的数据均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专上教育非本地高等及专业课程,已注册课程[EB/OL].(2020-12-31)[2021-01-20].https://www.edb.gov.hk/sc/edu-system/postsecondary/non-local-higher-professional-edu/course/registered-course.html;已获豁免注册课程[EB/OL].(2020-12-31)[2021-01-20].https://www.edb.gov.hk/sc/edu-system/postsecondary/non-local-higher-professional-edu/course/exempted-course.html统计而得。

参考文献:

[1]南方日报.粤港澳大湾区将打造高等教育国际示范区[EB/OL].(2020-12-09)[2021-04-20].http://gd.people.com.cn/n2/2020/1209/c123932-34463791.html.

[2]蒋凯,王涛利.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国香港高等教育发展前景分析[J].教育研究,2020,41(12):86-97.

[3]非本地高等及专业教育(规管)条例(第493章)[EB/OL].(2021-02-04)[2021-04-20].https://www.elegislation.gov.hk/hk/cap493.

[4]刘晖.香港高等教育发展评述及对我们的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6):8-10.

[5]香港教育局.非本地高等教育及专业教育课程介绍[EB/OL].(2016-11-30)[2021-04-20].https://www.edb.gov.hk/sc/edu-system/postsecondary/non-local-higher-professional-edu/introduction.html.

[6]夏雪艳,黄磊.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研究:以国际化内容为维度的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7,30(2):67-71.

[7]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展望香港高等教育体系: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报告[EB/OL].(2021-02-4)[2021-04-20].https://www.ugc.edu.hk/chs/ugc/about/publications/report/her2010/her2010.html.

[8]电子版香港法例.非本地高等及专业敎育(规管)条例[EB/OL].(2021-02-25).[2021-04-20].https://www.elegislation.gov.hk/hk/cap493.

[9]并行發展促进多元:检讨自资专上教育专责小组报告(2018年)[EB/OL].(2018-12-01)[2021-02-04].https://www.cspe.edu.hk/resources/pdf/sc/TF%20review%20report_SC.pdf.

[10]香港教育局.非本地高等及专业教育课程常见问题[EB/OL].(2021-02-04)[2021-04-20].https://www.edb.gov.hk/tc/edu-system/postsecondary/non-local-higher-professional-edu/faq/index.html.

[11]TERRY EVANS and KAREN TREGENZA.The Regulation of Nonlocal Tertiary Courses in Hong Kong[C].Crossing borders:New Frontier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Fremantle,WA,2001:13.

[12]香港教育局.给课程提供者的信息[EB /OL].(2021-03-15)[2021-04-20].https://www.edb.gov.hk/en/edu-system/postsecondary/non-local-higher-professional-edu/info-for-course-providers/index.html.

[13]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非本地课程评审[EB/OL].(2021-02-04)[2021-04-20].https://www.hkcaavq.edu.hk/zh/services/accreditation/non-local-learning-programmes.

[14]香港立法会.有关香港发展为区域教育枢纽的技术性优化措施[EB/OL].(2021-02-04)[2021-04-20].https://www.legco.gov.hk/yr07-08/chinese/panels/mp/papers/mp1018cb2-40-1-c.pdf.

[15]ANAND VYAS.A Polic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Hong Kong:Motivation,Advancement and Development[J].Journal of Asian Public Policy,2018(11):46-66.

[16]林金辉,翁海霞.香港地区非本地课程的发展及其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45-47.

[17]香港统计年刊(2020年版)[EB/OL].(2021-02-04)[2021-04-20].https://www.statistics.gov.hk/pub/B10101232020AN20B0100.pdf.

[18]立法会秘书处.数据透视:公币资助的高等教育[EB/OL].(2019-01-23)[2021-04-20].https://www.legco.gov.hk/research-publications/chinese/1819issh16-publicly-funded-higher-education-20190123-c.pdf.

[19]资历框架统计数据[EB/OL].(2020-12-31)[2021-04-20].https://www.hkqr.gov.hk/HKQRPRD/web/hkqr-tc/about/Statistics/MonthlyFacts_Figures/.

[20]申诉专员公署.主动调查报告:教育局对提供非本地高等及专业教育课程的机构之监管[EB/OL].(2017-03-09)[2021-04-20].https://ofomb.ombudsman.hk/abc/files/DI407_ES_SC-9_3_2017.pdf.

[21]中国教育报.林金辉:未来5年,中外合作办学要处理好四大基本关系[EB/OL].(2021-03-31)[2021-04-20].https://news.eol.cn/xueshu/hui/202103/t20210311_2083569.shtml.

[22]HAIGH M.Internationalisation,Planetary Citizenship and Higher Education[J].Compare,2008(8):427-440.

(责任编辑 赖佳)

收稿日期:2021-05-19

作者简介:杨心,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港澳研究中心在读博士生,阳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李盛兵(通讯作者),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华南师范大学港澳研究中心、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510600)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2020年度一般课题“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高等教育示范区政策支持體系研究”(批准号BIA200192);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评估研究”(2019GXJK134);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高校青年教师高等教育学重点课题“高等教育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模式与机制研究”(19GYB001);浙江省哲学社会规划重点项目“高等教育支撑浙江大湾区的比较研究”(22NDJC022J)的成果之一。

创新教育课程范文第3篇

1 教学内容的创新

1.1 教学内容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的原则, 将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职业教育《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内容改革, 一方面要贯彻“必需和够用”的原则, 即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突出机械设计主题, 即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从业能力, 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于是, 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1) 删减过时的、重复的内容以及过深的、不必要的理论推导和证明。高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 其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 决定了没有必要对定理、公式、理论分析等的来龙去脉等进行分析, 而应着重弄清基本概念、掌握机械分析的基本方法, 注重如何运用这些定理、公式、方法等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因此, 对一些过时的、重复的内容以及过深的、不必要的理论推导和证明都应予以删除, 以便学生集中精力掌握这些定理、公式、方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 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 结合相关专业培养目标整改教学内容。由于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 所安排的课程和教学要求也不相同, 可将与其相关的工程力学、液压传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等教学内容与本课程进行整合。因此《机械设计基础》课应根据各个专业专业课的学习情况, 以及从业岗位的要求和学生终身学习的要求整改教学内容。

(3) 注重内容的融会贯通。本课程的内容应自成体系并有其规律性, 同时完善设计所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各部分内容要有其特性和共性, 增加基本设计方法和实践性内容, 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且多样化的设计方法, 是培养机械设计能力的根本保证, 也是实施终身教育、发展和创造的基础。

1.2 教学内容的衔接, 进行相应的调整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都要进行课程设计, 在讲授完“工程力学”、“机械原理”部分之后, 开始讲授“机械零件”部分之前, 就提前将课程设计的题目布置给学生。这样教师讲授“机械零件”部分时就按设计的内容和步骤进行讲解, 讲解前布置相关内容的作业 (如电机的选择与动力参数的分配、带传动、齿轮传动、轴的强度计算与设计, 轴承的选择和键的选择与强度校核, 还有联轴器的选择和校核等) , 学生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在听, 学习的目标明确了, 上课的内容是为课程设计服务的, 因此学生上课有了兴趣, 就会主动去学、去思考, 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另外由于时间充足, 就只给出设计要求, 而不给定具体的设计方案, 由学生根据设计要求自定设计方案, 这样给学生留出了自由发挥的空间, 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将课程设计的计算内容放在本课程的教学中, 作为课后的作业, 促使学生主动有目的学习。同时教师在日常授课期间, 适时批改学生的作业, 及时发现学生设计计算中的错误并督促他们改正与完善。采用这种方法, 使得大部分工作都是在课后时间完成的, 这样有利于消化和吸收知识。周期长, 教师和学生有很多的交流和沟通机会, 学生遇到问题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教师也可以慢慢地指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书本资料以及网络资料和学生一起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提高学生发现、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模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多数课程目前还是在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即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主导性、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种教学模式, 看似合理, 实际上没有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应用知识、拓宽知识面和创新能力的机会。这对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非常不利。《机械设计基础》属于技术基础课程, 比其它基础课程更接近工程实际, 与专业课相比, 又具有更宽广的研究面和适应性, 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 还需学会综合运用其它课程知识。针对课程的这一特征, 通过“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能够积主动积极地学习并掌握课程知识以及能够应用知识。

3 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工作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 这就是“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以能力培养为理念, 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改变课堂教学方法, 不要把所有的知识都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讲解中, 应避免把各章节的内容分割开来、孤立地学习, 避免脱离实际地生搬硬套书本知识;应注重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并将其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以收到举一反三效果, 这样更易于学生掌握巩固知识。教师要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 寻找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观念、新事物, 不断开发学生的机械创新思路。

4 教学手段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 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手段是关键。教学, 教是外因, 学是内因, 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 教师教得再“好”也是徒劳, 优化教学手段, 使“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 我们的教学手段方面已经从实物、模型、录像等方式, 逐渐向多媒体教学课件、校内外实训基地、网络课堂等方向发展。采用现场教学、课堂讨论、理实一体化、做学合一及综合能力训练等教学手段相结合, 形象直观。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讲平面连杆机构类型时, 改变过去罗列式的教学方法, 以铰链四杆机构基本机构为引子, 从创新的角度去讲各种变异方法, 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和思路变异出各种常用的机构, 同时, 用大量的工程实例让学生对生产和生活中的机械装置和机构有了更广泛的认识, 开阔了眼界,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有其固有的特点, 学生必须自己动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学习的一些原理知识, 掌握一些机构的特点。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 要想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在原有教学教具、模型的基础上, 还必须建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室, 将相关的机械模型、实物配置齐全, 使学生在听完理论教学知识, 立刻观察模型、实物, 同时进一步亲自动手进行拆装, 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了现场操作的体验, 帮助学生消化理解知识,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有利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 考核方式的创新

本课程常用的考核方式为学生课程考试成绩或者平时作业成绩+考试成绩综合核定。而且考试内容一般不允许超出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学生从读书以来, 这种教学模式几乎成为一种定势, 教师认为理所当然, 学生则是习以为常。但《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这样传统的考核方式制约了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因此, 为了更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将课程知识应用于实践, 并通过实践巩固课程知识, 考核方式改为设计产品和课程考试, 学生自愿进行选择。选择产品设计的同学要根据知识点内容设计产品, 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 进一步理解、吸收和消化知识;另外学生在构思设计对象的过程中, 必须充分发挥其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由此培养他们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而选择课程考试的同学, 还是要做课后习题, 以消化和吸收知识。凡选择设计产品作为考核方式的学生无需参加考试, 但上课时几乎没有缺席者, 而且听课注意力非常高。在缺少制作产品所需材料、场地和设备的情况下, 为了展示和表达设计作品, 学生还必须自学三维建模软件。因此, 从另一个角度看, 这种考核方式, 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设计能力 (由于进行产品设计的工作量比较大,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规定几个人自愿组合组成一个设计小组) 以及交流能力 (选择产品设计的同学会在一起相互交流、沟通和学习软件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 这样, 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以及团队精神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6 结语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它综合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属材料、公差配合、机械加工工艺等知识, 对教师授课要求较高。只有在授课时根据不同的内容, 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的创新教育来谈这门课程的教学, 从而寻找研究和创造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来适应高职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机械设计基础,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 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 柴鹏飞, 王晨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3] 庞兴华.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4] 黄颈枝, 程时甘.机械分析应用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创新教育课程范文第4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了吉林省各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客观需求和迫在眉睫的重要目标。它既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又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

创新创业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2015年在我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后大面积在吉林省推广。如何在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创新创业教育并实施真正的创业,这对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要提高创新能力,这对各高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急切地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以适应国内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态势,为此,我国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然而,实现真正的创业创新,要依靠各高校着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事业,开展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创业能力。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既要包创业实务和技能的培训,也要包括创业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养成。

(二)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意义

据教育部发布,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且不容乐观。高校是人才储备的源泉,培养复合型和高素质的人才成为吉林省各高校在人才培养设置时首要考虑的问题。一个优秀的毕业生,一定是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端正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因此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定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从而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置课程质量不高

吉林省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上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缺少成熟的教育理念和完善的课程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很多高校都是以理论为主穿插一些案例进行授课,而实践实训环节偏少,教学的效果一般。

(二)缺乏专业的师资教学团队

吉林省各高校目前的做法是很多一线教师同时兼任创新创业教师,而这样的老师理论教学能力比较强,创新创业能力比较弱,即使有个别老师有行业工作经历,但是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无法满足创新创业课程对讲课老师学术、学识、经历等多方面的要求。

(三)所学专业与创新创业课程相脱节

吉林省各高校现在是为了创新创业而机械开设的相关课程,并没有结合学生的本专业开展系统化的教育模式,因此很难将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谈不上让学生自己体会摸索出创新创业所学专业的结合点如何有机融合。

三、对策和建议

(一)优化创新创业课程

吉林省各高校应根据创新创业课程本身的特点,针对不同专业和年级开设创新创业选修课,设置多层次、实践性,一体化的课程。不断开展针对所有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最好能根据学校自身的特色优势专业编写《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及就业指导》课程的专门教材。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背景下对于教学手段的改革,不断增加相应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体会到浸入式教学的相关元素中。必要时,可以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或者已经毕业的创新创业小有成就的校友回校讲座。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想合理配置师资结构,必须考虑到年龄、学历、职称等匹配,而且要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和交流。吉林省各高校应该聘请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走进课堂,现身说法,和师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不断实现师资队伍的完备化和专业化。

(三)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实施细化分层

吉林省各高校应该根据各自教学特点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重视学时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层层递进,逐步加推,做到创业课程目标的阶梯式设置。将创业课程设置的模块化组合和创业方案设计的小组化合作,才可以给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适合且有效的学习内容。

摘要:在“双创”的热潮下,各高校都加大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育,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也日益被关注。文章论述了吉林省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背景与意义,同时对其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解决思路和建议,以促使吉林省高校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教育部,2012.

[2] 杨羽,杨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轻工科技,2017.

[3] 王红雨,闫广芬.师生认知视野下的高校创业课程体系:问题描述与改进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6(03):72-79.

[4] 徐利明.关于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7(11):37-38.

创新教育课程范文第5篇

一、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课堂的设置与人才能否更好地进行培养是有着直接关系的,同时,课程体系作为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当中,需要将课堂的教学资源整合到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创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型创新创业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由此可见,旅游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对于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发展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教师发挥表率作用

一般来说,与旅游管理有所接触之后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人就是专业的老师,所以,教师自身的创业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创新创业能力都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必须认识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对工作具有一定的热爱度,在日常生活以及教学的过程当中体现出自身所具备的创新创业意识,为学生做好表率,成为学生的榜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影响当中具备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从教育的平台方面我们可以将教育课堂分为两个教育课堂,也就是第一教育课堂以及第二教育课堂。在第一教学课堂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首先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实际进行授课的过程当中将课程当中的东西高效的传输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同时,课堂当中的教学内容还可以直接录制成为可见,发送到互联网上,让学生在网络上也能够进行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还应该将旅游管理当中存在的真实例子加入到课堂当中,以此来保证学生在学习完课堂内容之后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引导学生产生创业的想法。从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教学来看,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比较好的网络课程资源,例如一些旅游规划以及旅游案例等等,并且在让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带着疑问让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在课堂当中应该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则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加强教学资料的丰富程度,不能生硬的讲解课本当中的知识,应该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得到充分的培养。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参加一些旅游管理方面的活动,在实际活动当中发现自己的优点,提高自身对于旅游管理方面的兴趣,提高学生旅游创业的能力。

(四)加强校企合作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应该举行相应的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走入到旅游企业当中进行参观,真正的了解到和接触到旅游服务以及旅游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能够更加细致的观察在社会当中旅游管理工作者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同时,高校还应该与旅游企业之间形成合作关系,邀请旅游企业当中的一些较为专业的人员到高校进行旅游管理方面知识的宣传以及设立讲座,让学生能够对旅游创新创业的教育变得更加具体化以及细致化,能够自觉地培养自身创新创业的意识以及技能。除此之外,高校与企业之间形成合作的关系,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进入到企业当中进行实习,真正接触到施工工作进行学习,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也能够直接从高校当中吸取大量的优质人才,有效地提高旅游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对于企业以及高校学生来说都有着一定的好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发展,旅游管理行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一直以来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旅游管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成为了学生教育过程当中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进行提高,教师应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明确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对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同时,高校与企业之间还应该形成合作的关系,保证能够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真正的接触到旅游企业,在了解旅游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高创业意识,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当中, 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 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了国家所提出的明确要求。对与高校学生来说,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对于学生日后生活以及工作水平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与创业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 高校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 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全面进行发展。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打好创业的基础, 而创业的平台更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 我们必须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 这不仅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而迫切需求, 更是提高旅游专业学生质量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尚大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 2015 (8) :86-90.

创新教育课程范文第6篇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高等职业教育也在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变化,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 教学的理念是为专业服务, 为岗位能力服务。这样就向高职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提出了一个问题, 如何进行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 以适应教育教学的改革。

在以往的高职教育中三年学制的专科, 工科类专业数学课程的学时一般在110~130学时, 经济管理类专业数学课程的学时一般在90学时, 一般分两个学期授课。教学内容以高等数学为主, 根据专业需要有一小部分工程数学, 总体来说是本科数学课程的压缩版, 与专业脱节, 缺乏实用性, 学生不愿意学。目前由于高职教育强调为岗位能力服务, 增强实训环节的教学, 减少数学教学学时, 这就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究竟高职教育中数学课程应该怎样设置, 内容应如何选取, 才能达到高职教育对数学的要求。

2 高职教育中数学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

数学课程是高职教育中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与工具课, 已渗透到工程、经济、管理、金融、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 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特殊的重要地位。它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方法, 而且也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 自学能力, 熟练的运算能力,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等数学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迫切要求高等数学教育工作者尝试与探索教学创新。为此高等数学课程如何打破以往的除了压缩学时就是减少内容, 仅限于形式上改革的框架, 我们对高等数学教育试进行了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2.1 教学体系的创新

将高职教育中数学教育分成三个阶段:

(1) 素质教育。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应具备的数学知识, 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对全校新生施以高等数学的素质教育:主要内容为一元微积分, 希望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 能使学生基本掌握:对高等数学内容的基本了解;掌握一元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公式, ;掌握一元微积分的基本运算;了解高等数学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中的一些应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专业教育。为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努力贯彻国家教委提出的“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

数学教学目标是为专业教育服务, 为岗位能力服务。加强和专业教研室的沟通与联系, 积极开展数学课与专业课教学的有效合作。对各系进行走访、听取各专业提出对数学课程的要求, 适当调整数学课程的内容, 按各专业需求设置工程数学教学内容。

(3) 能力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运用数学工具与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素质”为宗旨, 加强对学生使用计算机实现数学运算、数学建模、工程仿真与模拟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打破单一的理论教学加课后作业传统教学模式, 整个教学环节将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数学模型与工程应用、实训软件与技能培训融为一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改变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课程实践教学中应用工程实例、数学分析案例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教学的重点不是具体的方法和结果, 而在于分析问题的思路、创造性的思考, 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求解模型及解决工程领域知经济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交替进行, 以后续课程中的问题和工程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 充分利用实践基地这个实训场地, 使教、学、实践成为一体化教学。

(1) 采用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在讲数学基础知识时, 采用交互式教学模式。教学应体现个体上的差异, 注意开发学生潜在能力, 发展个体优势, 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近些年来由于高校按大学科招生, 许多专业的学生都是文理兼容, 这样事必给数学这个对基础要求较强的课程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在新生入学后, 按入学及测试的数学成绩, 分教学班为A、B、C, 按教学班进行安排教学内容, 然后根据不同的数学基础进行分层次教学。这样就可以滿足不同需求群体对数学的要求, 也可以保证教学的效果。

(3)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原本精英教育已逐步进入了大众化教育, 学生的文化基础也发生着变化, 那么传统的教学方法己不能适应于当前的教育要求, 新兴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给了我们探讨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启示采用多媒体教学, 网络教学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因特网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 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我们建立了专门的“工科应用数学”网站, 供学生自学。

(4) 团队研究的教学模式。在减少数学学时, 同时对数学应用能力要求更高的前题下, 我们采用团队研究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由数学教师及学生组成课题组, 针对实训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讲解, 使学生从中提高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数学建模的课程学习及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奠定了基础。

(5) 可持续发展教育。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基本为最基层的工作一线, 有一部分同学对这种现状不十分满足, 还有再继续受教育的欲望, 想专升本、本科函授或3+2教育, 但由于目前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对数学的系统性和难易程度都有不同的削减, 如仅以正常的数学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去应对继续教育的考试, 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 为使这部分同学能在三年的学校学习中获得最大的知识量, 滿足他们的需求, 开设适应专升本, 3+2或本科函授的高等数学考试的课程为选修课, 使这部分同学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 能顺利的获得再受教育机会。

3 结语

目前高职教育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公共基础课如何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教学。我们需进一步探索我国高职教育中数学教育的意义、作用及其教学模式, 吸收国际上其他国家高职教育的经验, 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要求, 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中数学教学的新模式。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职教育中数学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折, 对高职教育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提出了三阶段教学体系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同时也提出了高职教育中数学教育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数学课程,创新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周永务, 杜雪樵, 黄有度.关于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些思考与体会[J].大学数学, 2003, 4.

[2] 朱金寿.工科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交通高教研究, 2002 (3) .

[3] 李静.浅谈工科数学教学改革[J].教学研究, 27 (6) .

上一篇:产品开发方面范文下一篇:创新企业融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