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经验取向论文范文

2024-07-28

教师发展经验取向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听评课;课堂观察;新手教师;经验教师

一、教学研究中课堂观察和评课发展的历史线索

“听评课”是指教师之间在进行课堂观察后对教学进行评价的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最高频的教研活动。相关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随后逐渐发展为一种教育研究方法被大量运用。有研究将1952年教研组制度建立作为听评课研究的起始点。课堂观察在同时代产生:20世纪初期Bobbit将科学经营原理直接援用为学校课程管理的方式。受此影响,人们对于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愈发关注,对于教育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课堂观察由此发展,在不同阶段起到了多种作用。

(一)作为研究工具的课堂观察

早期课堂观察活动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心理学和人种志的研究方法开展。Bales首先将“系统化观察”引入课堂之中,在教室内观察、记录并收集学生小组合作的数据。对于课堂教学进行分析的Ned Flanders开发了课堂互动分析矩阵(FIAS),使我们可以直接对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进行即时编码与分析。随后,基于不同理论的各种课堂观察与分析技术不断涌现。然而,西方课堂观察的研究遇到了教师工会阻碍。部分教師出于错误的认识和陈旧观念,对课堂观察活动持抵触态度,课堂一度被视为教育研究的“黑箱”。

(二)视频技术与课堂观察的融合

视频技术能够保留、复制和重现大量的原始信息,是研究课堂的绝佳工具,提供了更大规模、细粒度的分析和洞察的可能。教育中大量开展利用视频进行课堂观察的研究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但早期项目都关注于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教师怎样教学。真正将视频作为课堂观察工具的大规模研究是TIMSS、LPS等。这些研究统计了大量的、系列的课堂教学,分析不同因素下不同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实践等方面的结果。研究带来一系列的课堂观察技术和课堂观察工具,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课堂的关注和教师教学的探析。

(三)作为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方法的听评课

Sherin和Van Es等人开始利用视频俱乐部形式进行听评课的活动,教师通过视频对自己和他人的教学进行反思,以此促进教师的学习。Derry提供了将视频数据应用到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之中的方法,Pea制作了DIVER课堂观察系统,观察者可以在全景环境中还原课堂中同时发生的不同事件。比尔和梅琳达基金主持的有效教学测量项目,使得项目视频也可用于教师学习与反思。

这些研究和实践将课堂观察与听评课链接起来,将纯研究取向的课堂观察发展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听评课活动植根于教师日常的教学实践,对教师教学实践提供直接的、可操作的及有针对性的帮助。也就是说,听评课活动可以提供教师亲身参与的协作形式,Joyce和Weil的早期研究也表明,在多种专业发展活动中,亲身参与和协作形式开展的活动最为有。Joyce and Showers研究表明,同僚相互听课和指导活动能够促进教师理论实践的结合,帮助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应用教学技能。

(四)作为管理与评价工具的听评课

管理与评价取向的听评课活动与上述的三种课堂观察活动相比存在较大区别,从1839年英国督学制度建立之日,此类活动就在教育系统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这种听评课的目的和教学研究相同,都是“提升学校效率”,也以课堂观察、访谈等方法为主要工具。但是作为管理的评价工具的听评课会对教师带来无形的压力,对教师的学习没有太大帮助。

(五)作为教研和教师学习的课堂观察和评课

此类活动要直接进入教师的课堂,从真实的环境中收集和处理数据。作为教师学习和教研的听评课活动各方面都更贴近教学实践。这种活动制度在我国被系统地推广,大多数学校都从制度上规定了教师每学期听评课的数量,而日本和新加坡等其他国家并没有对此类活动进行明确的规定。这有可能是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也有可能是受到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著作的影响。其著作对听课的对象、听课的频度和数量都有所规定。

二、课堂观察或听评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听评课可以在不同场景被不同的主体作为不同的研究工具使用,也可以作为专业发展活动来开展。“听评课”在一线教研中占用了大量时间,是教师学习的主要活动之一。但不少研究指出实践中的听评课活动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授课教师参与问题

为了评估、督学和考核的听评课比较容易对授课教师造成压力,使其感到焦虑不安,顾虑重重。在香港,有研究者报告了此类听评课导致了教师抗拒被观课的心态,并认为这种形式造成了教师之间相互割裂、各自为政的情形。在听评课活动最为普及的中国和日本的研究中,较少出现教师不愿意展示课堂的案例。教师往往将其作为公开课来处理,以积极态度对待听评课。然而赵雪晶的研究指出:教师虽然能够参与到听评课的活动之中,但其实际上是拒绝合作的,参与听评课中的授课教师多数是新教师、骨干教师。

(二)授课教师备课与展示方面的问题

李润洲的研究认为,授课教师在听评课活动之前,会反复试教与磨课,使多变的课堂教学过程变成严格按照程序规定好的剧本。王曼玲对教师做了调查,其中69%的教师认为听评课中的展示课是“表演课”“形象课”“作秀课”,并认为授课教师没有展示出实际教学情况。因此,这种情况下所观察到的课堂教学过程难以应用到日常授课之中。这种情况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的影响。

(三)听课教师方面的问题

有一些听课教师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参与态度消极,不认真参与的情况十分普遍。一些教师听课时将自己与授课教学剥离,不反思、无法通过听评课活动学习。教师评价中愿意发言的少,更多的教师愿意保持沉默。评价中客套话、赞美评价占多数,指出问题的少,中肯的改进建议则更少。有专家引导的听课也会出现另外一种负面情况,即大多情况下是专家观点占具主导。一线教师没有收到可操作的策略性建议,也造成了教师对该活动的不满。另外,听评课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简单、粗糙、模糊甚至主观臆断的问题几乎是所有参与过听评课的教师的共识。

目前研究中涉及的解决方案大多数给出了思辨的建议与讨论。少数研究者从组织形式上提出了实证对策,如听课前讨论,听课中明确职责,听课后反馈结果等等。很少有研究者对参与听评课的主体——教师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评价、评分以及反馈进行研究。

同时,研究指出听评课活动由于缺乏合理的组织、科学的方法与理论的支撑,难以达到应有效果。目前鲜有研究探讨其深层原因,为课堂观察制订观察量表与工具,借助理论与工具提升活动有效性。笔者认为,听评课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并不是由于教师主观原因造成的,而要归因于专家与新手之间的区别。专家听课能够利用图式观察并记忆大量的信息,能够通过这些信息对课堂进行有效分析和理解;经验教师虽然也具备一定的图式,但缺乏理论知识难以形成观点进行表达;而新手教师沉默不语,更多的是因为缺乏经验、缺少相应的图式。因此听评课中的“无思”现象可以通过一定手段进行改善。

目前,国内外鲜有人研究经验教师和新手教师在课堂观察中获取信息的区别。本研究拟在真实的课堂观察环境中,使用传统听评课工具,采用质性分析与定量处理的方法,分析新手教师与经验教师在听评课中对于授课评价的区别。为此,本研究试图探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问题1:新手与经验教师对同一节课的量化评分在(反馈评分上)是否存在差异?

问题2:更进一步,新手与经验教师对于同一节课在反馈内容上有哪些差异?差异的内容是什么?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G市T区,17所不同学校、不同教龄的26位英语教师作为被试,女性25名,男性1名,年龄在25至49岁之间。6位教师为授课教师,不参与评课活动。授课班级为T中学的6个平行班。授课内容统一选取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中英语拓展阅读》中第八章的阅读材料。

实验于2017年4月的工作日,在T中学的生物实验室开展。从上午第二节开始到下午第七节结束。20位听课教师按照教龄是否超过6年被分为经验教师组与新手教师组,新手教师共13位,经验教师7位。通过观察6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使用s中学的听评课量表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量化与质性评价,参与教师对评价方式与评价表格都较熟悉。实验前研究者对评价要求简要说明,以第1节课授课评分为基准,后面五节课的分数按基准进行增减。为避免同校教师评价异动,听课教师不对同校教师做出评价。

S中学的教学评价量表将课堂教学过程的量化评价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决策”和“教学管理”5个不同维度,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根据李克特量表规则,按1-5分进行计分,最终按不同权重汇总为总分,以此教师评分进行分析与比较。

评价完成后,对所有项目和完整的评分数据进行整合,删除不完整的评价,得到80份有效评价。对这些评价进行Cronbaeha信度分析,信度为0.75,该量表可靠性较高。

(三)实验基本假设

研究问题1的基本假设:本研究假设,在听评课的过程中,采用统一的评价量表对授课的各项指标有效量化评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研究问题2的基本假设:研究假设新手与经验教师对于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经验教师能够运用更多的理论知识解释课堂教学,而新手教师只能对观察到的部分内容进行记录和描述。

(四)质性分析

定量分析能够了解听课教师在各个维度上对于授课教师教学表现所作出的综合性评价,以及新手與经验教师在这些评价间是否存在差异,但无法解释教师做出此类判断的原因。为了解教师如何做出这些判断、基于哪些方面做出判断,本研究要求教师在量化评分后进行质性评价。

研究者使用NVivo对听评课教师的质性评价进行编码,分析听评课者所使用的教学理论知识;进一步,推测教师课堂观察的评价结果是否与教师专业知识有关,是否会出现上述综述中提到的问题。

四、研究结果

(一)量化评价结果

1.新手教师与经验教师课堂观察评价得分的T检验

下页表2为自变量在6个因变量上的统计描述结果。可以看出,5个子项的平均数(M)在3.5303.7519之间,标准差(SD)最低为0.501,最高为0.892。在教学目标方面,新手教师的评分均值高于经验教师;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决策、教学管理方面,新手教师的评分均值均低于经验教师的评分均值。将5个维度按照评价表中的权重换算为百分制,经验教师对这6位教师的评价得分为71.38分,标准差为8.50;而新手教师对这6位教师的评价得分为69.63分,标准差为10.55。

可以看出,除了教学目标方面新手与经验教师的评分标准差几乎一致外,其余几个方面新手教师的评分标准差均大于经验教师(教学内容0.81>0.54,教学方式0.71>0.67,教学决策0.78>0.64,教学管理0.68>0.50),这说明经验教师对于授课教师的评价更为一致,而新手教师对于授课教师的评分一致性低于经验教师。

通过T检验可以看出(如表3所示),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决策、教学管理得分和整体评价总分这五个方面,新手和经验教师的评分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新手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管理方面,可以做出与经验教师完全一致的评价。而教学方式维度方面,经验教师的评分显著高于新手教师,二者存在显著差距。在教学决策的维度方面,无论是经验教师,还是新手教师,都能够对教学中是否进行了合理的教学决策做出高度一致的评价。

2.授课教师得分之间的单因子方差分析

进一步讨论教师评价是否存在“随意评价、尽可能正面评价”的问题,研究者对6位不同授课教师的得分做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教学目标的F值=4.538(P=0.001<0.01);教学内容的F值=4.215(P=0.002<0.01);教学方式的F值=6.377(P=0.000<0.01);教学管理的F值=6.041(P=0.000<0.01);总分的F值=12.335(P=0.000<0.01)。表示6位教师的授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和总得分五个维度均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在教学决策维度,F值=2.256(P=0.058>0.05),即听课教师对于六位教师教学决策方面的反馈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单因子方差分析可以看出,教师们对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几个方面都能够根据实际授课情况,做出相对一致的、准确的判断,其显著性远远大于P>0.01的水平。然而在教学决策维度,听课教师对6位授课教师给出的分数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意味着教师无法区分决策优劣,继而对所有的授课都给出了类似的得分。

(二)质性评价结果

通过量化分析能够明显看出新手与经验教师评分的倾向与评价中存在的异同,但要探究“课后无反馈”,还需要进一步解析。在教师反馈和评分之后,研究者对评价进行开放式编码。正面与负面评价以形容词词性判定,合理、恰当、扎实等编码为正面评价;不够到位、缺乏等则认为是负面评价。根据20位教师的评价,最终得到542个评价编码、共112个不同维度。

由于可供评价时间短,经验教师对每一节授课均作出了100字左右的质性评价,我们用教学评价字数除以评价人数,得到经验教师评价人均字数。通过计算,经验教师对于这六节课的简要评价人均字数在95.7字到155字之间,人均评价维度在4.863010之间,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见,经验教师对于授课教师的评分与对其做出书面评价所使用的人均字数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教师对授课评分越高,就会对这节课做出越多的书面评价。评价的字数越多,所包含与涉及的评价维度越多。

新手教师方面,对于得分较高的课程,有10位新手教师进行了质性评价,而得分低的课程只有4位新手教师对其进行了质性评价。使用某节课的评价字数除以评价人数之后,得到的人均平均字数在40字到57.4字之间,人均评价维度在2.75到4.9之间,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新手教师的评分与评价字数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授课评分越高,书面评价字数越多、所包含的不同维度也就越多。与经验教师相比较,新手教师人均使用的评价字数只有经验教师的一半左右,相同情况下所涉及的维度也是经验教师的半数。

对教师课堂观察后做出的评价进行正面/负面编码后进行维度的统计,如图3所示,分析教师对每节课的教学评价。可以看出听课教师对于授课教师的评价有很大区别,研究者根据教师量化评分,将授课教师分为高、中、低三组,其中B、C教师为高得分组;D、E教师为中等得分组,而A、F教师为低得分组。

1.高得分组评价特征

本组评价中,经验教师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学评价明显区别于中等组和较低组,正面评价数量明显高于其余两组,负面评价维度数量明显低于其余两组。除此之外,评价时对于授课教师提出了改进建议,这在其他几节授课的评价中均未找到。

半数以上的经验教师使用教学法知识进行评价,比如“教师为学生学习搭建脚手架”“注重文本的知识内化”等。单从维度上比较,新手教师的评价与经验教师的评价基本相同。在优秀授课的评价中,新手与经验教师的评价重合较多,新手教师的正面评价与教学的实际情况较为契合。但新手教师提出的负面评价与实际情况不太符合,比如新手在评价中描述了“课堂教学产出部分不合理”“对于文本的理解不够深刻”“学生不活跃”等方面。

2.中等得分组评价特征

该组中经验教师评价维度数量显著少于高得分组,正面评价数量明显低于高得分组的教学,同时存在更多的負面评价。经验教师对于该教学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同样的教学行为,不同经验教师根据不同的理论与经验,可能给予完全相反的评价。

相比于高得分组,经验教师在评价此类教学时会对学科教学法内容进行一致的描述,比如“教师的阅读技能教学突出”“教师的词汇教学好”等。然而教师做出的负面评价也较为矛盾。相对于经验教师,新手教师的评价出现了更多与实际课堂教学不相符的描述,比如新手教师提出,D课堂“教师充满智慧”“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真正的真实教学”。

3.较低得分授课评价特征

在低得分的教学评价中,经验教师能够对实际授课情况做出适当的评价,而新手教师出现的问题则较为显著。经验教师倾向于将课堂活动无效的情况总结为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落实问题,而超过半数的新手教师则认为课堂中的问题是学生不活跃导致的。总体来讲,此类教学的质性评价对于新手教师比较困难。虽然新手教师能够对教学进行合理的评分,但却无法对教学问题进行完整的归因。

五、结果讨论

(一)量化分析结果讨论

根据量化得分结果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手和经验教师对于不同教师的教学评价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教师在听评课中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客观的评价。本研究中评课教师未出现“不认真听”和“随意评价”的情况,教师没有“仅作正面评价”现象,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都进行了思考,并以自己的经验衡量授课教师的教学。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这三个评价维度,新手和经验教师的评价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意味着新手教师能够准确地判断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是否合理、教学内容组织是否恰当、课堂中对学生的管理和氛围调控是否适度。在这些方面,教师仅凭自己的经验就可以做出适当的判断,一些研究指出,教师能够借鉴自己作为学习者时的经验来判断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态度。对教学方式的评价表明经验教师在观察和评价教学时所注意到的问题与新手教师不同,经验教师更偏向于注意学生是如何学的,而新手教师往往只注意授课教师教的行为。

教学决策即对教学环节设置是否清晰合理、教学是否适度有效的判断。该维度无论是新手教师还是经验教师,都有相当一致的结果,其P值甚至大于0.95。通过对六位教师授课的单因子方差分析可以看出,这六节课在其他维度和总分上的评分差异显著。由此可以推断,教学决策维度的得分一致,并不是由于授课教师在教学决策方面的表现一致造成的,而是由听课教师无法对该行为做出准确评判造成的。无论是经验教师还是新手教师,对于教学决策维度的评价都比较难以把握。可以推断,该维度得到的评价是无效的。

(二)质性分析结果讨论

教师对课堂教学能够进行合理的评分,但是不能够进行合理的评价,反映了教师对课堂观察和评价只停留在感觉和经验层面,无论是处于哪一发展阶段的教师,都能够对教学行为与学习效果做出合理的判断,以此认定这种教学是“好的教学”,这与教师在任职之前就接触过大量的优秀课程和教学案例,以及任职后经常有机会观看公开课、参与专家和同僚评课活动有关。

量化评价表明听课教师对授课教师评分的能力不受教师教龄的影响,参与教师能够对教学的几个维度进行合理、统一的评价。虽然该结果有悖于我们的研究预设,但是也可以用经验常模进行解释。对于优秀教学的判断,可以迁移为对于歌唱水平的判断,普通人只需要将观察的“感觉”与之前听到的常模进行对比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专业知识也能够判断其大概水平。实验中这一朴素的评分方法促成了有效的定量评价。

在新手教师与经验教师的质性评价字数和维度分析中,虽然观察条件完全相同,但新手教师质性评价的人均字数远低于经验教师,说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准确的描述,需要更多的领域知识。课堂观察的评价需要教师掌握教学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和学科教学法知识,除此之外还需要他们观察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将大量的教学问题在头脑中储存为图式,评价才能随时调用。我们可以发现,经验教师对每位教师平均评价了126.5个字,涉及约8个维度,而新手教师的人均字数为50.5字,涉及4个不同维度。

二者显著差异反映出教师评价课堂能力的区别,经验教师能够利用图式洞察到、回忆出更多的信息。通过处理,经验教师可以进行更为详细、更为准确的评价;相比于经验教师,新手教师虽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但是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维度上都接近经验教师的一半,表明新手教师缺乏相应图式。课堂教学过程的信息量很大,这些信息交织在一起杂乱无章,很难处理。所以听评课过程中“不愿意评价”的原因应视情况而定,可能是由于传统听评课活动没有提供活动时间,也有可能是因为教师缺乏相应的知识,不知道应该如何评价这节课所致。

对于评价内容进行仔细甄别之后可以看出,所有评价都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一些教师认为某项教学行为较好,另一些教师则认为做得较差。这是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做出的判断。教学事件无法用简单的“对”“错”来判断,而某一种行为对教学是否有正面效果也是教师的预设。在没有数据支持时以自身经验对课堂教学进行判断,对于拥有充分理论知识与图式记忆的专家来讲是可行的,但经验教师和新手教师就需要对课堂中的特定内容进行观察、比较和实验,才可以对其准确判断。仅凭自身经验进行评论,而不依靠观察数据进行观察也是教师在日常课堂观察和评课活动中较少交流、无效交流的原因之一。

六、结论

目前不少研究都对教师课堂观察与评课过程进行了讨论,但大多是从研究者自身角度提出课堂观察与评课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由此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思辨上的发展建议。少数有影响力的研究提出了听评课组织形式的重建,但鲜有研究对教师听评课的评价过程进行深度探析与讨论。本研究通过教师对于课堂观察的准实验环境,收集教师的实证数据;通过数据发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在听评课中出现的差异,以此解释教师听评课活动低效问题和教师无法从听评课活动中学习的原因,研究结论如下:

(一)新手与经验教师的量化评价基本相同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使用学校的听评课量表对于同僚的授课评价,在不同维度上呈现不同的特性。对于课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维度,二者评价没有显著差别;在“教学方式”维度,新手教师评分显著低于经验教师;而“教学决策”的评价维度,新手和经验教师给出了完全一致的评分,意味着被试无法对该维度做出合理的判断。从总体上来讲,经验与新手教师对同一节课的評分没有显著的差异,能体现教学区别,评分准确有效。

(二)新手教师与经验教师在质性评价中存在显著差别

通过质性分析发现,对于同一节课,无论是在字数上还是维度上,经验教师均2倍高于新手教师。经验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较为合理的判断和评价,而新手教师的评价则更混乱。在中等水平和较低水平的教学中,新手评价存在更多的相互矛盾,以及与事实不符的情况。这说明新手教师需要提高“听评课”活动中的“评课”所需的专业知识。

除了新手教师,经验教师对于中等得分的授课也存在评价相互矛盾的情况。该组得到的负面评价明显少于正面评价。与日常的听评课活动中“只评优点不评缺点”相似。但这并不是教师主观导致,而是由于教师缺乏相关知识,不知道应该如何评价所致。

(三)新手教师和经验教师的观察差异说明听评课过程确实存在问题

实证结果说明,简单的观察维度中新手和经验教师都能够胜任评价任务,给出合理的分数。通过经验和常模无法直接判断的维度,二者都无法合理的判断。间接证明大部分教师在不同程度上都缺乏与评价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于有效的课堂观察造成了较大障碍。

“评课”需要大量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经验教师和新手教师的评价均未达到专家的理论水平,有专家与教研员参与的时候,大多数教师都不会发言。这种有选择性的“缄默”也证明了在校本听评课活动中,需要引入专家,通过专家引领的听评课活动能够提升和促进教师的教学。

本研究通过使用统一的课堂教学,在真实的环境中,使用校本听评课量表对教师的课堂观察、评价。我们发现经验教师和新手教师对于课堂观察的评判都是基于常模的判断,教师们没有使用课堂观察工具的习惯,没有形成固定的观察视角,缺乏理论指导和专家引领。但是一些研究者提到的“教师在主观上不愿意参加听评课的活动”问题并不完全属实。听评课活动的低效率,主要是由于活动组织者缺乏听评课相关的理论知识,致使听评课中没有可依据的标准以及作为理解教学的中介——理论知识和观察工具造成的。改进课堂观察组织方法、增加讨论部分、提供合理的观察工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进听评课活动的效果。

教师发展经验取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兴趣 真情实感 积累语言 组织材料 交流评价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那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只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注重积累和评价,有计划、有步骤地严格训练,作文教学就可以获得成功。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作了以下的尝试。

一、教师要贴近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作文教学主要是难在学生缺乏写作兴趣,而且提笔之时往往不知道想要写些什么。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作文教学首先要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材料,学生有了大量的鲜活材料后,感悟到这些事、这些人、这些景我也经历过、听说过、见过,一下子茅塞顿开,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针对所写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中间如何使用过渡的语段等,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结构也会把握了,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其次,作文教学应该从生活入手,而不是枯燥地讲讲方法了事。这让我想起了五年级有一篇课文《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讲志愿军离开朝鲜时朝鲜人民送别时的情景。因课文年代久远,学生体会不到当时那种深情。于是我让学生想一想自己生活中离别亲人场面的例子,读一读相关的文章,然后教会学生如何把这些事情嫁接在这现实生活中,教给了学生摹写的方法。最后,教师还要注意命题和选材,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能力,在命题和选材上要尽量贴近他们熟悉的、易于理解、感兴趣的人和事。作文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自由发挥空间,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选择合适的题目,如:写《我的妈妈》、《难忘的一件事》等此类题目,让学生一看就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进而树立起写作信心。

二、教师在作文中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述真情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现实生活,写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让学生懂得作文的真谛就是用笔描绘生活,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境,留存生活中的美好记忆,赞扬社会的正能量,鞭挞社会不和谐因素等等。他们就会力求在作文中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进而明白只有热爱生活,勤于观察,才能找到写作的素材,才能做到说真话;只有热爱生活,善于思考,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才能准确提炼中心;只有热爱生活,体验生活,才能表达自己丰富的真情实感;只有热爱生活,乐于记录,才能提高写作的技巧,文章才会独具特色,生动感人,才会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其次,还要用深邃的目光洞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反映自己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使得文章表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灵活运用

积累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少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积累是积累的主渠道。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课内积累是重点,课外积累是基础。首先,要指导学生摘抄课内外书上的精彩片段、古诗、儿歌、名人名言等,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其次,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有感而发,坚持写日记,使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丰富的想象。再次,对完成的习作要反复推敲,认真聆听老师、同学的意见;或者读给父母听,达到入情入理,直至自己认为完美无缺。最后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对于教师所举实例要会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四、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组织材料

首先,要紧扣文题。就拿已经选好的几个材料来说吧,看看哪个材料最能表现主题,那么这个材料就成为落笔的主要方面。有了主要方面,并不等于不要次要方面。如果是那样,则作文内容就不会充实。既然要次要方面,就需要别的材料,那么别的材料就如影随形,如众星捧月般地与主要材料一起为同一主题服务。

其次,要合理布局。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行文中,把主要材料或先、或后、或中间,灵活安排,有条不紊,多而不乱。把思路理清楚,把脉络搞明白,再把次要材料适时穿插进去,然后一气呵成,顺理成章。这样,写成的文章犹如一颗树,即枝繁又叶茂,生机勃勃,引人注目。

五、重视习作的交流与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作文教学也一样,切忌教师独霸作文课堂,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的习作在课堂、课外去展现,去交流各自的作品。教师要选择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并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读,师生共同点评,并教给学生点评的方式与方法。要让学生明白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自古就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典故。修改时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句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即使作文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要用共性和个性的习作进行比较,指出优劣。教师在下评语时多在语句上下工夫,多写旁批,不要写套话,要含蓄委婉,尽量用鼓励性语言,如“你的这篇文章真实感人,行云流水,可就是那么几个词,一句不通顺的句子影响了整篇文章的表达效果,改一改就更好了!今后对习作要仔细品味,反复修改,一个缺点也不放过,老师会对你刮目相看”。这样的评语,能激励学生表达的愿望。另外,教师还要强调学生自主、合作修改,使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仔细挑选学生的作文作为范文,讲评时作为榜样去展示,这样的作文才对学生具有更好的引领作用,因为它切合学生生活,易引起共鸣,学生可望可及。在评改后,教师要把优秀作文及进步作文汇总,变成一个个铅字,为学生创作提供展示的平台,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就能激发更高的创作热情。

以上就是笔者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实践证明,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了解儿童心理,不断总结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开拓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简介:

连明(1957— ),男,籍贯甘肃甘州,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太平小学,小学高级教师,中师学历,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研究工作。

教师发展经验取向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在城市规划领域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从局部到全面、从孤立到协调、从“终极蓝图”到可持续发展的演进脉络,以期说明科学发展观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

[关键词]西方城市规划理论; 科学发展观; 学习借鉴; 批评提升

城乡规划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被认为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龙头。现代城乡规划的起源触发于工业革命后城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多种社会问题,其理论在波澜壮阔的近现代社会实践中不断修正、调整、创新,始终围绕着经济社会以及人的发展。城市规划理论本身发展变化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现代各时期人们对发展的观点态度。考察规划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从肤浅渐入深刻、从单一趋于综合、从武断走向科学的一条线索。

一、从乌托邦主义、技术决定论到公众规划理论:人本思想贯穿始终并不断深化

大约公元前1000年,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造就了古希腊人独立意识、决断性格及闲暇、优雅的生活态度。当时的城市规划和建筑中,突出的特征是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这可以说是后来整个人本主义的思想历史的发源。17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席卷欧美,随着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功能日趋复杂,布局更为混乱。加之严重的工业污染,突出的贫民窟现象,混乱的社会秩序造成城市生活质量日趋下降,居民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催生了现代城市规划。人认识到这样无序的城市建设所带来的灾难性结果,并试图提出一个合理的城市模型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改善居民生活状况。可以说自城市规划理论发展之初,对人的关怀就成为其紧扣的核心与主题。

早期的城市规划师们洞察了无序城市化的弊端,他们试图设计一个通用的结构模型,使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包含了人文关怀的主观愿望。令人遗憾的是,早期建造的一些现代派住宅区为代表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不久以后被认为过于冷酷、不近人情,而引出许多社会问题,结果有些在1970年代被炸毁。在后来的反思中,人们批评这些大师把自己奉为先知,通过现时的和眼前的情形来预判将来,这就难免与未来的实际有一定差距。而且大多进行的是物质环境实体方面的规划,缺少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考虑,并没有真正了解以及在规划中解决好各阶层人们的真实愿望与需求。

1960年代后,城市规划师开始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思考。最具代表性的是规划师作为倡导者的理论(Planners as Advocater),源于197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丹尼斯(Dan-nis,N)、戴维多夫(Davidoff,P)。其主要的观点是针对规划师过去作为城市发展的客观评价者和决策者而言的。戴维多夫主张规划师应该作为倡导者,作为政府利益、集团利益、组织利益或政策可能影响到的社区个人利益的代表,参与到政治进程中去。他认为规划师这样的角色能够使公众在民主进程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1990年代开始,一种渐渐流行的规划观点是将规划看作沟通(communicative)和协作(collaborative)的过程。这一规划理论通常称作协作式规划理论。这是城市规划师对自己的角色的再次定位。其代表人物是哈贝马斯(Habemas,J)和福柯fFoucault)等人。作为沟通式的规划,福瑞斯特(Forester),提出了一套规划师的工作方法:培育社会联系交流的网络:认真倾听;特别注意没有组织做依托者的利益;教育公民和社区组织:提供技术和政治信息;保证非专业人员得到资料和信息;鼓励社区为基础的团体对提交的方案施加压力;提高规划师自身与其他团体共同工作的技能;在协商讨论之处就加强建立社区组织自己的权威性;鼓励独立的、对以社区为基础项目的反思;预知政治、经济的压力。

在这里,我们看到人本思想始终是城市规划的核心思想,城市规划师的角色定位从以社会责任代表出现的技术专家到公共利益倡导者,再到不同利益群体间的沟通和协作者,而相对应的另一方面,作为工作客体和对象的民众是从被动接受者到行动参与者,再到独立行为的协作主体。进一步来说,城市规划对人的关照有着从生理到心理,从生存到发展,从物质到精神,从文化到政治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发展过程。

二、从“田园城市”到“全球城市”:要素关注日益广泛和全面

1960年代,系统方法、理性决策和控制论被引入到城市规划中来。1969年,麦克劳林的经典著作《系统方法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应用》的出版是一个重要标志。该书中论述的规划的标准理论已经完全超出了物质形态的设计,强调的是理性的分析、结构的控制和系统的战略。城市规划中的系统方法和理性决策过程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不能等同视之。“理性”针对的是城市规划过程。过程规划理论核心是提出了带有工具理性色彩的决策过程的城市规划“理想型”概念,要求规划师完全理性和价值中立,而且一直延伸至城市规划中的所有决策人员。“系统”则是针对规划中处于对象的实质规划理论核心:把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城镇、区域乃至整个地域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通过系统方法来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强调整体性、相关性、结构性、动态性和目的性。有学者认为系统论、理性规划方法达到了实证主义的顶峰,“科学方法”和“理性思维”成为关注重点。

197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城市规划在研究空间形态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更为重视产生人类活动各种社会制约的政治经济制度的结构主义学派等,城市空间的社会、经济、政治属性受到关注。研究发现,直至1970年代中期仍然认为城市规划是城市土地开发主要能动因素的观点在本质上是错误的,城市演变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而城市规划是同样根植于这一背景的非自治性活动,对于城市规划实践效果的解释因此必须放置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中。在此期间占据显著地位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野的研究观点认为,政府及其城市规划在本质上都依托于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并成为其组成部分。新马克思主义和新韦伯主义分别作为当时最具影响的城市空间政治经济学和行为学思潮的代表,他们把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列入城市规划的基础要素。

20世纪下半叶。世界政治经济及国际关系变化起伏,经济逐渐走向集团化、区域化、国际化,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出现并继续发展。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结构分析,包括全球化的经济结构重组和世界市场趋势的国际经济过程成为城市和区域发展的一种基本动力。萨森于1990年和1994年出版了《全球城市》和《世界经济中的城市》,

堪称城市规划领域鼓吹全球化城市的先锋。最初由格迪斯提出的世界城市和全球城市概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萨森积极地探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深远变化对城市的影响,她认为正是世界性的经济造就了城市的生活方式,从而推动了城市的发展。此时城市分析已经采取了全球的尺度,城市规划涉及的内容更为广泛和全面。

三、从终极蓝图到有机更新和精明增长:逐步形成协调与可持续理念

1933年《雅典宪章》较早地从城市规划角度提出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由于这些工作的开展,人们深刻地认识到旧建筑、旧居住区在实用、经济和艺术方面的长远价值,开始以新的观点研究旧城、旧区、旧建筑的改造问题。通过全面调查、精心规划,把旧城、旧区、旧建筑合理地利用起来,使之既适应新的需要,又能保持城市的文化特性和地方文化的延续性,从而使城市规划的观念和程序也发生相应的改变。

1977年,国际现代建筑师大会发表《马丘比丘宪章》,并声称并不是对《雅典宪章》的完全否定,而是对它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它强调世界是复杂的,摒弃了功能理性主义的思想基石,宣扬社会文化论的基本思想,强调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并不起决定作用的变量,起决定作用的是城市中各类人群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提出了混合功能区的思想。

1980—19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产业结构及全球的经济组织结构又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环境转变,生活方式转型都使得城市问题极其复杂、变幻莫测,多元思潮蓬勃兴起,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已进人更为广阔的背景之中。全球化、管制、可持续、文化等成为主导新时期规划思想的关键词。1990年代末,美国人意识到其“郊区化”发展带来的问题:低密度的城市无序蔓延,人口拥向郊区建房,“吃”掉大量农田,城市越“跑”越远,导致能耗过多、上班路程太长等城市病接踵而来。而欧洲的“紧凑发展”却令许多历史城镇保持了其紧凑而高密度的形态,并被普遍认为是居住和工作的理想环境。美国人因此取法欧洲,提出了“精明增长”(smat growth)概念。2000年,美国规划协会联合60家公共团体组成了“美国精明增长联盟”(Smart GrowthAmerica),确定精明增长的核心内容是: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密集组团,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拉近距离,减少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和使用成本。“精明增长”强调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的共同发展,强调对现有社区的改建和对现有设施的利用,强调减少交通、能源需求以及环境污染来保证生活品质,是有意识地运用城市规划这一重要工具达到节约城市资源目的的一种较为紧凑、集中、高效的发展模式。

1999年国际建协签订了《北京宪章》,在前两个宪章的基础上,强调必须分析与综合兼顾,重在“整合”,指出综合乃至整合作为新世纪的主题正悄然兴起,并提倡“兼容并包”、“和而不同”,强调用系统的思维方式来迎接未来的挑战,将技术与人文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从学习借鉴到批评提升:走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看到,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清晰地勾勒出在城市规划领域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从局部到全面、从孤立到协调、从“终极蓝图”到可持续发展的演进脉络,人本思想一以贯之。城市社会学者富,帕尔(Ray Pahl)说过,“城市应当被当做一个大舞台,认识这个舞台有助于我们认识创造这个舞台的整个社会。”在近现代西方城市舞台上演绎着的发展观念变化过程,充分说明了现在我们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

反思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走过的坎坷道路,我们发现自己并未避开西方早期发展中曾经遭遇到的陷阱,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覆辙。破坏自然、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无序发展成为前一阶段相当常见的现象。这里有发展阶段使然的客观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亦有未能注意学习西方前期发展实践经验的主观原因。我们应当树立科学发展观,虚心学习、采纳和引进世界发达国家城市规划方面先进的、成功的、成熟的制度、方法和措施,汲取前人的实践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审视自身的发展之路。

另一方面,对西方发展经验的借鉴也不能全盘接受,照搬照抄,必须创造性地消化吸收并加以应用。要加强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文化教育,提高国民特别是公务人员的理论素养和鉴别能力,消除崇洋心态,避免少数人将中国当做不成熟理论和技术的试验场,更要防止用心不良者拿过时的和不适宜的理论“忽悠”群众。要特别注意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种新型社会模式,我们的社会实践与西方国家有着完全不同的制度背景。在学习实践中,对于当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中频繁出现的诸如“国家角色”、“政府利益”等概念要慎重对待、正确把握。要意识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体制下,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的国家、政府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高度一致,不存在独立于人民利益之外的自身利益。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的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一定要准确定位,自觉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决不能被西方理论误导而去谋求部门利益或其他自身利益。要对这类理论进行深刻地批判和扬弃,取其精华,创新提升,在我们自身的制度框架下结合实际加以应用。这才是科学的学习态度,才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准确把握,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实践中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走出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本文作者:杭州市规划局西湖分局高级工程师1

责任编辑 柳波

教师发展经验取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数学;核心经验;现状与促进

在幼儿的认知学习活动过程中,数学活动是促进幼儿思维逻辑、智力等综合发展的一门重要学科.为了更好的培养和发挥幼儿数学的基本认知能力以及幼儿在数学领域核心经验的形成和发展水平提高。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将幼儿数学领域核心经验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那么既可以有助于老师明确课程的目标和重心,也能够为幼儿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采取何种路径使用何种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基于幼儿数学领域核心经验的数学教育现状得以改善,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师教学教育的核心素养。是当下幼儿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

一、幼儿数学领域核心经验的现状

1.1教师对此方面的基本认知较低

目前,国内有小部分老师既可以掌握和了解数学领域的核心经验,也可以明白在数学领域不同核心经验间所具有的交互关系[1]。也有很多教师知道,数学领域核心经验对幼儿的教学可以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这说明,国内很多老师都认为其對于数学领域核心经验的掌握程度,大部分老师还是对于数学领域的核心经验以及其互相关联并没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日常教育教学中亦未曾涉及此方面知识及技能。

1.2教师对此方面的掌握程度较低

对数学领域核心经验的了解程度方面,中国国内多数教师都可以准确评估幼儿的数学领域核心经验水平,掌握在不同教学中所凸显出的数学领域核心经验水平。但只有小部分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熟练地使用数学领域的核心经验水平[2]。这就说明,尽管国内的教师都相当了解教学环节,也都非常熟悉幼儿在不同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数学领域核心经验。但是,对于提高幼儿教师在数学领域核心经验的水平上,以及对于将此方面熟练运用于日常教学中的能力把握程度相对较低。

1.3教师对幼儿数学领域核心经验的提升途径较少

在幼儿园管理中,往往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对幼儿数学领域核心经验的了解与运用,这两个方面较关注。多是通过教研活动、活动观察记录、专项讲座个人自学等方法,来提高老师对幼儿数学领域核心经验的了解程度。但教师对这些方式的有效性看法不一。这就说明了,幼儿园采用的方法与教师个人的理解和要求之间存有差异。同时也体现出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4影响教师对幼儿数学领域核心经验掌握的因素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可以影响到老师对幼儿数学领域核心经验掌握程度的原因,大致有如下五点:第一,幼儿园的教育性质。第二,老师的年龄。第三,老师的教龄。第四,老师的学历。第五,老师的职称。首先是学校的性质。公立园所的老师和民办学校的老师,其在对于幼儿数学核心领域的理解上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其次是老师的年纪。30岁以内的老师,对于幼儿数学核心经验领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要低于三十岁以上的老师。再次是老师的教龄。教龄在五年以内的教师,其对幼儿数学核心经验的认识和掌握情况中要低于教龄在五年以上的教师。这也表明,只有教师通过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经历,才可以较好地理解与使用幼儿数学的核心经验。最后是教师的学历与教师的职称。这两点都是学历较低的教师以及职称较低的教师,在幼儿数学核心经验的认知与掌握情况上要低于学历较高的教师以及职称较高的教师。

二、幼儿数学领域核心经验的促进策略

幼儿园数学领域的教学,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幼儿在数学方面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更是是为了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能力。数学学科是幼儿自身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发展的基础与根本,但每个幼儿在这方面都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因此,在提升教师对幼儿数学领域核心领域的掌握程度中,必须让教师能够充分地理解与把握深层次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数学的过程性能力。对此,有以下三点思考措施。

首先,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这其中包括物质、制度以及人际这三个因素。在物质因素上,国内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园所的投入力度,确定相关部门的主要职责,设立多重成本分担制度。在制度因素上,各个园所应逐渐地完善相关的园所制度。制度中务必要包含教师的专业水平、研修能力以及平日的教学行为考评。以此来促进教师核心经验得到发展。

其次,增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当前教师在培训时最主要的问题是针对性较差。解决这个问题,则需各园所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应该掌握所有老师的要求,并根据教师对培训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训练。这样将能使教师培训过程变得具有针对性。第二,需要更加健全全体幼儿教师的培养教学内容体系,从而使该体系涵盖到幼儿教师在数学等教育领域核心经验的多方面。第三,丰富教师的培训方式。

最后,构建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由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会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应将多种因素进行整合,并从头进行规划。所以,需要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激励机制。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自身学科素养的成长水平。在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方面,应不断加强对教师资质的准入机制,并健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定标准。在促使老师自身素养的发展方面,教师应对幼儿学习的知识、幼儿的学习能力、各个幼儿之间的差异性等方面加以重视。这样既能使幼儿得到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己素养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若想使幼儿在数学领域核心经验的现状得以改善和提高,既必须获得园所学校的帮助,也需要对自身进行一定程度地变革和革新。这个过程相当漫长,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也必须有充分的耐性和坚持性。

参考文献

[1] 李艳艳,刘云艳. 教师掌握幼儿数学领域核心经验的现状与促进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2019(11):81-84.

[2] 陈梦圆. 数学核心经验视角下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数学提问策略探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2):196-197.

[3] 邵悦.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育生活化现状个案研究[J].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1(2):42-47.

教师发展经验取向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对文化产业做哲学审视,它具有四个显著特征,即经济文化一体化、文化资本主导化、产品文化化、产业发展人本化。

【关键词】文化产业;哲学透视;显著特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国文化产业正如春风过后的梨花,经过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的酝酿,冲破铁索羁绊,驱散凛冽寒风,于20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的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深刻反映。它准确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有许多自己的特征,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对文化产业做哲学审视,它具有四个显著特征,即经济文化一体化、文化资本主导化、产品文化化、产业发展人本化。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分析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一、经济文化一体化

二战后,人类俨然成为大自然的主宰,凭借自身的创造能力,利用先进的生产工具,从大自然中无节制地获取资源和物质财富,从而导致了经济、社会的非协调发展,带来了通货膨胀、高失业率、生态失衡、生存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日益意识到应当重新认识人与物质、自然的关系,经济的背后是文化问题,文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经济文化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是一种双向需要,经济需要文化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与创造新的境界,而文化需要物质寄托,需要在经济中实现其持续发展与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可以说,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

所谓“文化经济化”,就是将文化中的商品属性剥离出来,使文化要素成为活性因子促进经济发展,即成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经济文化化”,则是指经济文化一体化过程中,由于二者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融,经济生产的重心已经由物质领域拓展到精神的层面上,从而形成了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新质内容的经济综合体。首先,经济活动中的文化作用日益加大,这一发展趋势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新视角与新领域。其次,经济全球化使文化产业在综合国力的竞争地位日益加深,同时,文化市场也日益国际化,因为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同时也包括文化实力的较量。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竞争因素。第三,文化经济成为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这种影响将直接来自于跨国文化产业集团的文化侵蚀与文化渗透。从经济要素流动趋势来看,文化资本的全球流动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巨大作用,将成为主宰国际文化产业格局变动、世界文化市场走向、国际文化产业秩序的新生力量。例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强势国家依靠科技策动与市场化运作的竞争优势,将市场触角延伸到全球范围的各个角落,通过这一方式,一方面获得了文化领域中包括电影电视业、文化娱乐业、图书影像业、文化旅游业等在内的丰厚利润;另一方面,还获得了电脑、软件、网络、卫星传送等高科技方面的巨大优势。由此看来,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壮大不仅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财富积聚的重要途径,而且成为增强综合实力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经济文化一体化协调发展已经无可辩驳地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智力优势正在取代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文化、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

产业。

二、文化资本主导化

在土地资本、工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时期,文化要素主要依靠于其他生产要素才能完成经济系统的内在循环,所以此时的文化要素无法成为独立的经济因子参与经济系统的任何分配。如在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时期,在诸多的生产要素中,土地处于主导地位,所有的资源配置方式及内容均以农业资本为核心。在工业经济时期,生产力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要实现文化要素全球性流动的无限复制与使用还相当困难。这就是说,文化向资本的转化所需达到生产力水平还不具备,这就决定了文化向资本的转化在工业经济时期不可能发生。到了21世纪知识经济的今天,特别是信息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文化要素借助于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实现跨区域、跨国界配置与流动,实现了文化资源与文化成果的高度共享。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要素不仅从物质资本中剥离出来,在许多领域成为具有主导作用的首要要素,并且其他要素在一定条件下还依赖于文化要素,从属于文化要素。文化资源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一个国家来说,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将不再构成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势,自然资源的贫乏也不再意味着落后,关键在于对文化资源及其智力资源的拥有,文化资源越是丰厚,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就越是巨大。一个社会能否快速发展,从根本上将取决于这个社会对其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创新程度。社会的文化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越高,社会将越是繁荣。

以文化色彩和精神气质构筑商品的“高附加值”,才能真正体现产品的超一流的品位。我们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高产品的高附加值,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必须努力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变。文化资源进一步资本化,形成最具增值率的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非磨损性、不可分性、无限增值性等特征,使其与其他生产要素有着本质的不同,文化资本不再是产业发展的附属要素,而变成了主导和核心要素,文化资本已成为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之后,还必须对文化资本进行妥善的经营才能使文化资本持续高效地转化为经济利益,如绍兴咸亨集团利用鲁迅著作中的店名迅速扩张,并走出绍兴,打进了上海。

在文化资源向资本转化的同时,建立在文化基础上蕴藏于文化经济中的文化产业,克服了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足,为人类建立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提供了可能。以文化为基础的文化产业,改变了工业经济那种把物质财富的拥有看成是实现个体价值的资本与依据,相反,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以文化创造为内涵的知识作为要素,在文化产业的分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文化产业突出了精神生产者是以个体脑力劳动者与智商能量的付出来体现其生存价值,因此,拥有知识的文化产业生产者能够获得丰厚的报酬,并且可以借助于文化资本、知识资本作为要素参与入股分红,来享受文化企业的利润汇报,成为高收入群体。如享誉全球的比尔·盖茨这样集智力资源拥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为一体的超级富豪,这就是文化产业主体为什么能够获得比其他行业的生产者高得多的回报的原因。

三、产品文化化

文化产业的产品呈现文化化特征,产品文化化是指产品中精神文化取向越来越明显,或产品以越来越满足人的精神享受为主的一种趋势。随着消费者文化素质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模式必然由实用功能型消费向文化审美型消费转变。商品和服务因文化内涵、文化个性而提升其精神功能和审美价值,提升其档次和品位。文化内涵是产品和服务高附加值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只有富含文化价值的商品和服务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才能在众多的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 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赢得消费者的“货币选票”。信用、商誉、品牌、形象等文化因素构成无形资产,使文化企业在竞争中先声夺人,争得更有利的投资机会和市场地位,创造更多的商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以服装业为例,我国和意大利同为服装出口大国,意大利靠先进的服饰文化,良好的商誉和世界驰名的品牌,赚取的是高附加值。上世纪90年代初,意大利每吨服装的换汇额高出我国5.8倍。可见,文化内容和精神内涵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所在,也是实现其高附加值的重要源泉。

当今,产品的文化内容的价值比重迅速增大,而物质形式的比重正相应地下降。并出现大量的富有美感和科技含量的智能化产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新增社会财富中文化性的“软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不仅像微软公司这样的新兴产业大部分是知识密集的软产品,而且传统制造业产品的文化内涵也越来越高。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个性,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克莱斯勒汽车在质量上并不比其它品牌的汽车高出多少,但是它所代表的高贵、豪华和地位感却给它的发展赢得了无限商机。同样,原本价值700日元的女式帆布提包,如果印上一个字母“G\",便可卖到7000日元,这是因为“G”是表示由米开朗琪罗·罗西尼创造的意大利超级流行文化的符号,手提包携带者确信,自己正在进行一种可与欧洲超一流阶层相媲美的消费行动。为了这种精神文化享受,人们情愿花7000日元购买价值700日元的商品。可见,文化内涵对产业发展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如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汽车文化等,无一不通过文化价值的取向影响着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也不例外,我国是世界上的旅游大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风景点,名胜古迹,老革命根据地众多,许多有品位、有档次、有远见的旅行社,专门培训出一批具有各种文化内涵修养的导游,甚至聘请文史博士担任导游,提高旅游的文化附加值,使游客亲身体验到文化景点的历史文化氛围。这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已经成为对文化品位和文化层次需求日益提高的旅游者的新去处。从这些事例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产品文化内容和精神内涵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升作用。

当今时代,经济的飞速增长不再仅仅取决于已短缺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等有形资产,而是主要取决于智力、文化资本等无形资产,产品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将主导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文化产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

四、产业发展人本化

产业发展人本化是指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人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以人为目的、以人为中心。

西方生活方式和物质主义文化给人造成巨大的精神空洞。工业文明高扬科技理性,推崇经济主义,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导致了物质消费性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把人的多种需求简化为单一的物质需求,把物质消费水平的提高作为惟一的追求目标,从而使人成为经济动物、消费动物,日益淡漠甚至忘记了生活意义与价值的人文追求。造成人的异化与片面发展,使人成为马尔库塞所描述的“单向度的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似乎不是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是满足人们对商品货币财富追求的需要;评价经济素质高低的标准,似乎不是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满足的程度和质量,而是看GDP或GNP增长的多少。这样,经济社会以人为本的本质特点,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掩饰起来,甚至已经成为经济过程的沉淀物。因此,一个推崇人的需求的全面性的伦理选择和人文追求的世界,有赖于确立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理念和实践模式,已是不争的事实。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了。

文化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人化”,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展现的是人的生存、发展形式及发展程度。人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但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全面、本质,直接满足人的需求,是一种更加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本向度部分克服了人的异化,消解了技术与人性的长久对立,使人的视野超越物质需求转向真善美的追求、创造性价值的实现、自由的获得。伴随着非物质性需求的追求,使人自身价值的充分体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从过程来看,文化产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两个更为统一的过程。文化产业生产是建立在知识、技术和人文精神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强烈的人文属性。文化既可以作为投入,也能够被产出,人的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以及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信用文化、经济伦理等精神因素,作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价值,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共同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人对经济发展的参与不仅仅是体力劳动,不仅仅是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添加简单的劳动来创造社会财富,而是更多地通过文化创造,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具有人性特点地参与经济生产,人的能力得到更为全面、更为本质的发挥,人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人的素质和创造力得以不断地提升;使人通过“丰富的个体”的路径达到完整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价值在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好地实现。

从结果来看,文化产业发展更全面、更本质地满足人的根本需求。物质需求是人的基本需要,精神文化需求是人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之后的相对高层次的需求,是一种更能反映人的本质属性的一种需求。文化产业不仅生产物质,也生产文化;不仅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也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状态,转向以人为本,人的愿望、人的需要、人的理想,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与核心。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阶段,文化产业更能直接从人的根本需求出发,能够更加接近人的需要,更加直接为人带来福利。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更加深入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人的本质需求在经济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满足,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种人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人为本的产业。

总之,我们要关注文化产业,就不能不关注文化产业自身所特有的标志性特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任伍,赵莉.文化产业——21世纪的潜能产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2]谢植雄.文化经济与科学发展观[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

【作者简介】李莲花(1980-),女,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哲学;高静文(1947-),女,新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教师发展经验取向论文范文第6篇

内容提要:景观规划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景观规划既要考虑到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又要参考国际上有关国家和地区农村建设先进经验,使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以跨学科的视野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价值取向、指标体系、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等问题,尝试在这一领域做初步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中国

一、引言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是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自从提出建设新农村以来,很多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很多地方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比如,江西婺源等地进行良好的规划,农村建设取得很好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比如浙江省永康市的荆山夏村占用农民耕地修建别墅群,遭到村民的反对。这充分说明,新农村建设有很多新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景观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景观规划需要放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考察,但是又不能规划成和城市景观雷同的景观类型。因此,一方面,要吸取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的教训;另一方面,要积极吸收国际上乡村规划的先进经验。根据我国乡村发展实际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系统规划乡村景观,让广袤农村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生活的美好乐园、生产的安全场所。

二、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的基本目标

新农村景观规划应该设定富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目标,通过系统规划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通过系统规划,让农村景观成为能够全面反映中国乡村聚落景观特色的景观类型。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等因素,农村经济发展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中,公共财政在农村景观改造中的力量比较薄弱,乡村景观主要是依靠农民自身经济力量积累来改造,具有一定的分散性、盲目性和随意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形成符合中国乡土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景观类型,因此,农村景观规划应该整体上改变过去聚落的分散性、盲目性和随意性,在不破坏自然环境和乡土文化传统的前提下,进行适度集中、统一和多样的规划,形成富有中国乡土文化特色的农村聚落景观。

第二,通过系统规划,让农村景观成为既能和城市景观相连通,又具有显著特色的景观类型。农村景观规划将决定未来几十年上百年农村的基本面貌,新农村建设中景观规划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和城市景观的雷同。新农村建设是决定未来中国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联系和区别的重要转折点,同时,也需要放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考察。但是,城乡一体化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体化,而不应该是景观类型的一体化,如果按照规划城市发展的模式来规划农村,恐怕不是符合现实和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第三,通过系统规划,让农村景观成为具有恒久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景观类型。农村景观规划应该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因此,规划不能占用过多农田,不能破坏当地整体生态环境功能,不能影响当地居民的生存质量。规划方案应该在专家、民众共同的意愿基础上决定,做到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四,通过系统规划,让农村景观成为能够反映中国改革发展成就的国际典范。就全国来看,应该在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首先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化影响的乡村景观。选择国内部分发展条件好的乡村,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实际,进行高标准规划和高水平建设,综合体现传统乡土文化景观,形成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国家级示范区,以便更好地展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现状。

三、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

新农村建设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尤其是农民的意愿,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强制农民参与,不能变相增加农民负担,不能破坏当地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不能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笔者提出农村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

(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和必然要求。新农村景观规划,既要考虑农民的生活生产环境,又要考虑农民的文化娱乐活动,既要考虑当前农村发展,又要考虑今后的长期发展。要综合考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地提出景观规划,避免对原有景观造成破坏,避免对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构成威胁,避免单纯经济效益的取向。因此,农村景观规划要在专家论证、民众意愿调查和政府决策的共同基础上进行。

(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经济效益就是景观规划要有助于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优化地域经济结构,增强经济系统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环境效益就是要使景观规划有助于提高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质量,提高生产的便利性和生活的舒适性,满足民众对美好环境的需求。社会效益就是要让景观规划能够为将居民提供生活的舒适度、公共安全,以及其他社会公共服务,让农村景观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推动力。

(三)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适度保留和延续乡村文化景观的原则

乡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景观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文明对全球文明的贡献。新农村景观规划,要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适度保留和延续部分乡村文化景观。比如,对能够承载乡村文化历史记忆的古街道、古建筑、古民居、古寺庙等文化符号进行保护,对于那些非拆除不可的文化景观也要尽可能地进行迁移。又比如,对于一些重要的文化符号(如宗教、语言、艺术等)和文化元素进行科学保护,延续乡土文化的连续性、完整性和传承性。

(四)节约土地资源、尊重农民意愿和适度考虑经济承受能力的原则

土地资源是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尤其是农村土地,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等重大民生问题,必需切实加以严格保护。新农村景观规划中,要牢固树立土地资源是重要战略性资源的观念,争取在农村原有聚落用地中进行改造,坚持耕地占用的占补平衡,坚持尊重并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不能通过抢占耕地以及强行征地等方式来进行景观规划。要考虑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不能过高提高规划标准,更不能向农民摊派各种不合理的费用,要在调查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作出科学决策,避免一刀切的错误做法。

四、新农村景观规划的价值取向和指标体系

(一)新农村景观规划的价值取向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通过实施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景观规划,让乡村聚落彻底发生变革,让广大农村成为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先进性的样板和典范,让农村真正成为农民的幸福生活乐园,让农村景观成为展示我国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载体。为此目标,应该在规划中坚持如下价值取向。

1.坚持尊重当地自然环境基本情况,优化人地关系。农村景观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更能突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境界。尊重自然环境规律,主要是尊重自然要素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包括经度地带性规律、纬度地带性规律和垂直地带性规律以及区域特色的规律。比如,在江南水乡,要更加突出水体在景观中的价值,反应水体和民众生活生产的紧密关系;又比如,在东北山区森林边缘,应该突出林木在民众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强化林木景观元素特征。总之,让农村景观充分地反映人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式和痕迹,从而加深民众对于人类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

2.坚持适度强化乡村景观美学价值。通过各种方式来全面提升村落景观的美学价值。应该通过对当地祠堂、寺庙、牌坊、戏楼等历史文化建筑的适度保护或者开发,增强其景观美学属性和景观文化价值,成为反映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黄土高原地区可以适度开发一批传统民居——窑洞景观,在改造传统窑洞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景观元素,使其具有更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时,要规划设计一批能够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的景观,如在沿海工业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可以增加一些工业化的景观元素,突出农村地区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中的新面貌。总之,让景观美学的思想和理念贯彻在村落景观规划中。

3.坚持利用循环经济等新型发展理念来规划农村景观。农村景观规划和建设中,应该着眼于物质、信息和能量的减量化原则,重复利用原则和再循环原则,减少物质消耗而提高物质循环利用,形成区域内部自我循环,区域之间相互连通的循环型景观格局。因此,要注意区域之间景观通道的联通性,尤其是河流、公路、林带等景观通道的联通性,同时也要注意景观内部的相对封闭性,争取内部垃圾等物质能够自行处理,物质和能量等能够在内部得到高效利用。

4.坚持用区域空间结构模型等先进方法进行规划。根据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陆大道先生提出的“点一轴”理论,笔者认为,乡村景观规划应该更加突出“点”以及连接点的“通道”,而不应该大面积、全覆盖地进行景观规划,以免占用更多自然资源。从中国国情来看,由于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应该适度将人口向乡镇和行政村集中,山区人口适度向平原区集中,强化乡镇和行政村在景观“点”中的作用,将原来的平均的、对称的分布模式改变为非均衡的、非对称的分布模式,形成更加节约资源、更加美化环境全新的农村景观空间结构。

(二)新农村景观规划的指标体系

笔者认为,农村景观规划应该有能够实际反映发展水平的指标来衡量,尤其是关系到农民生产生活的指标,有必要作为景观规划的硬性指标来加以考察。在参考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指标体系来作为衡量农村景观规划水平的标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地域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不同的国家,各地需要考虑实际来确定景观规划的指标。

五、新农村景观规划的政策措施

新农村景观规划,是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础上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而对中国农村景观面貌的根本性变革。这是中国乡村发展进程中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应该举全国之力,集全民之智,统筹安排,总体规划,将中国乡村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使农村真正成为和城市景观一样的。为此,有必要进一步采取如下政策措施。

(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定有序地推进新农村景观规划

中国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农村景观规划不能追求那种不切实际的快、高、大的虚无目标,而是应该因地制宜地多元化发展。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关注并研究各地新农村建设经验,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各地规划进行指导,出台并实施《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纲要》等规范性文件,以便各地更好地执行和参考。在全国范围内,分步骤、分阶段地开展农村景观规划和建设,稳步有序地开展农村建设。总体设想是:东部发达地区应该比中西部地区更好更快地完成规划和建设,提前实现新农村景观规划目标。

(二)用好国家资金,适度筹集各类资金,奠定农村规划的经济基础

坚持发挥公共财政资金在农村景观规划中的主体性作用,在考虑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适度筹集民间资金,积极引入各类金融机构参与新农村建设,形成良好的资金来源渠道。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不同农民应该承受的适度经济比例,在自愿的基础上同农民签订有关协议;对公共资金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督,提高资金使用质量;慎重处理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民组织之间的关系,减少景观建设的经济风险。

(三)通过适度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参与新农村景观规划与建设

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要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来鼓励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比如,可以采取优先使用农村劳动力投入的政策,激发农民对系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适度提高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工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优先解决他们的最低保障等社会保障问题。

(四)增强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服务农村景观规划的能力

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形成农村景观规划建设的合力。城市建设机构及其服务单位要增加对农村景观规划的支撑力度,从选址、规划、设计和建设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的服务;要积极解决农村景观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各类现实问题,提高行政和服务效率;加强政府机构和银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等的配合,形成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

(五)制定和出台建设农村景观的土地、财税、产业等政策措施

对于具有恒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景观要实施更加优惠的土地政策,保证景观规划的土地供给;对于参加农村景观规划和建设的企业,实施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适度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其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各地方财政适度增加对农村景观规划的投入,优先保障具有恒久价值的景观建设费用。

(六)发挥各类社会力量优势,参与农村景观规划和建设

充分调动海外学者、企业家等社会资源,鼓励他们参与家乡建设;鼓励在城市工作的人员以合适的形式参加农村建设,并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实力雄厚的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要以各种形式参加农村建设,实现城市反哺农村的目标。

六、总结与讨论

新农村景观规划是改变农村面貌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根据中国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来规划和建设一批具有恒久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农村景观,是未来较长时间内农村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本文讨论的农村景观规划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价值取向和指标体系等问题,是目前农村景观规划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采取土地、财税等综合政策措施,农村景观规划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而各地能够在此过程中探索出一条适合区域特点的农村景观规划的路子。

参考文献:

[1]乔晓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制度选择:社区型企业——来自山西省龙门村的启示[J]管理世界,2007,(01).

[2]宗跃光,甄峰,景观规划模式与景观韵律学[J].生态学报,2006.26.

[3]陆玉麒-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7,21(04).

[4]陈宇,姜卫兵,观光农业园区景观规划的探析[J],江苏农业科学.

上一篇:施工项目进度比较论文范文下一篇:教师发展信息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