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监测广播电视论文范文

2024-07-14

无线监测广播电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习惯、渠道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现有通信技术的固有缺陷已成为其继续发展的障碍。在当前网络整合的传输、接入层面上不仅要关注固定用户的接入,同时也要关注移动用户、手持终端的接入。从广电自身利益来看,只有用户接入终端种类的最大化,才能使广播电视的受众群体规模最大化,广播电视的产业影响力、效益才会最大化。而这些都要靠通信技术的发展来实现。在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推动下,通过技术的不断整合,给广播电视的传输、终端覆盖带来变革和机遇。

关键词:无线通信技术;广播电视;卫星通信;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习惯、渠道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现有通信技术的固有缺陷已成为其继续发展的障碍。在当前网络整合的传输、接入层面上不仅要关注固定用户的接入,同时也要关注移动用户、手持终端的接入。从广电自身利益来看,只有用户接入终端种类的最大化,才能使广播电视的受众群体规模最大化,广播电视的产业影响力、效益才会最大化。而这些都要靠通信技术的发展来实现。在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推动下,通过技术的不断整合,给广播电视的传输、终端覆盖带来变革和机遇。某种意义上来说,传输技术的互联互通是技术发展的必然。

从3G阶段过渡至4G阶段的技术差异及其关键技术中看出在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作为特殊通信方式的卫星通信在传输技术融合中所扮演的角色需要做出技术上的改进,基于全IP系统中,卫星通信网与多种地面业务传输网的相互连通,相互融合是卫星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

无线通信技术已进入3G通信技术时代,卫星通信的特点决定它作为一种通信方式在整个3G系统中可发挥着与地面IMT系统相互补充的作用。针对我国地域特点及人口分布特点来说,采用卫星通信可大大提高覆盖面积,尤其能为偏远地区提供远程服务及高速接入等多媒体业务有着更为典型的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传统的通信领域不仅在技术方面产生了巨大的进步,而且由于较早的经历了市场化洗礼,其市场法规和制度以及竞争策略都发生了变革。传统意义上的电信业务是指语音通信,随着带宽和增值业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促进了固定电话、互联网、电视“三网合一”的发展,甚至形成了“四网合一”(即在“三网”基础上增加移动电话业务。)为此从传输角度来看,各内容业务提供者必须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迎接整个通信领域的连通性的到来。

到目前为止,作为通信领域的热点为行业,3G各种标准和规范已达成协议并已进入商用,然而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缺乏全球统一标准;3G所采用的语音交换架仍承袭了第二代(2G)的电路交换;由于采用同频的码分复用,传输信号受到多用户干扰,CDMA难以达到很高的通信速率等。针对以上各种缺点,4G移动网络的根本任务是能够接收、获取到终端的呼叫,建立其最有效的通信路径,并对其进行实时的定位和跟踪。在移动通信过程中,移动网络还要保持良好的无缝连接能力,保证数据传输的高质量、高速率。4G移动网络将基于多层蜂窝结构,通过多个无线接口,由多个业务提供者和众多网络运营者提供多媒体业务,形成一个公共的、灵活的、可扩展的平台。

基于卫星的空间段通信部分和日益完善的地面段通信部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复杂混合体系结构。地面段相关技术的发展必将使空间段与地面段的空中接口问题成为下一步研究的关键内容。目前,一般用于下行链路的基于OFDM技术的接入方式、用于上行链路的SC—FDMAR技术均是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较好的新型多址方式,也是LTE中所采用的接入方式,这对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技术提出新的要求。随着地面通信技术的发展,端到端系统的演进,要使卫星通信保持竞争力,则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通信环境,对端到端卫星通信基础设施进行技术改进,将以下需求为目标:(1)不同区域上灵活的资源分配;(2)在固定和移动情况下,终端用户具有更高的带宽容量;(3)直连性,在不同的区域之间配置星型互联;(4)对端到端设施部分,提供混合通信业务模式,实现定位和观测数据的能力;(5)适应业务多样化的需求而增加卫星通信系统的容量;(6)为了保证空间通信网络具有永久、实时和高速数据链路,需要卫星具有中继功能。

同时,卫星传输为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的业务需求,应把重点集中在改进用户端的传输特性上,使之在所有卫星系统所可能采用的频带上应用,比如S、L、C、X、ku、ka和光波段。而改进的关键是要能提供比现有系统所能提供的更小、更完整、更友好的用户终端,并提供具有固定用户可比的数据速率。

对于在c和ku频段上的FSS和广播卫星通信业务,将集中在减少广播站、反馈系统和用户终端的多媒体平台和交互终端以及ku和ka频段的DVS-S2、DVB-RCS系统的宽带业务用户终端的开销上。利用多颗卫星同频段和不同频段于同一轨道工作,以提高空间段服务的可靠性和传输容量,能增加卫星的竞争力。对有效载荷进行有效改进,比如天线、星上数字技术、卫星再配置能力,行波管放大器等的改进,以及数据中继性能改进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从卫星设施的网络看,将大力改进网关性能,尤其应集中于传输和接收过程中更高的处理能力和减小开销上。

对于在L和S波段上的移动业务,须使下一代移动终端既能用于地面骨干网通信,也能同时用于卫星骨干网通信,把研究重点放在地面中继和卫星节点间互相结合的问题上。现有的通信技术正在融合到下一代移动网络中,在这一趋势下,IP技术继续在移动网络中处于主流地位。对于全IP技术,全IP无线技术将越来越移动化,卫星通信网与多种地面业务传输网的相互连通,将成为地面业务传输网不可的缺少的补充和延伸,并与地面通信网联合组成全球无缝覆盖的海陆空天一体化通信网,这一点在广播电视中尤为重要。卫星通信产业与其他传统技术或3G/4G技术相互融合将成为卫星通信发展趋势,如何在现有卫星系统中更加合理有效地采用3G/4G的相关核心技术是将来必须解决的问题。

无线监测广播电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为了能够提高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安全水平,深入地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监测网网络的安全性;接着,分析了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结构;最后,提出了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系统安全性对策。

关键词:广播电视监测网安全

广播电视监测可以经过比较客观的测量以及主观的评价全面地体现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水准以及效果的过程。它能够提高广播电视的传播水平,确保广大用户能够正常地观看电视节目或听电台广播,意义重大,是广播电视事业中非常关键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广播电视的监测任务持续增多,同时网络规模也持续扩大,监测网的烦琐性以及风险性越来越大,业务的增长对网络性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另外,目前我国的电子破坏以及犯罪都在不断地增多,很多国内外敌对势力已经开始利用高科技技术进行反动行动,广电监测网络作为广播电视行业安全保护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自身也承受着不断增加的被攻击威胁。

1 监测网网络的安全分析

目前,广播电视监测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缺少健全的网络安全体系

广播电视监测网建设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监测系统的建成往往需要经过几次的规模扩展,软件不断迭代开发。同时,系统的不断扩展造成系统的安全需求不断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系统采用的开发技术,组网方式可能也不相同。这种分步实施带来系统的异构性不断增加,给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困难,造成监测网系统缺乏完整的安全体系,使得安全体系的建设往往滞后于监测系统本身的建设。

(2)复杂的系统分布威胁安全

监测网系统具有节点分布广、地理位置分散,通信方式多种多样的特点,多种安全产品分布在系统的不同位置,跨地域甚至跨国部署,使得对网络安全状况的集中控制和管理变得困难,同时多种通信方式并存造成数据传输环境不同,相应的安全处理方式不同,导致数据安全的复杂性升高。分布式系统的复杂性使得安全对策的考虑很难面面俱到,局域网内部、远程传输、远程站点方面均有不同的安全需求。

(3)IP网络自身存在安全缺陷

监测网系统是一个基于IP的网络,采用的TCP/IP协议族软件,本身存在安全漏洞。网络协议的开放性和系统的通用性带来了目标的可访问性、行为可知和攻击工具易用性。如在应用层,由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的漏洞可导致被攻击与破坏,在网络层和传输层,主要有拒绝服务攻击和数据窃听的风险,而在硬件设备与数据链路层,主要的威胁是设备的破坏等。

(4)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广播电视监测网发展迅速,规模和网络产生了非常大的扩张,但在系统建设、保证网络系统安全运行和信息保密的问题上,目前仍然缺少统一的安全标准、全面的管理机制以及法规条例。系统管理不仅仅是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系统软件的管理。

2 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主要系统结构

遥控监测站系统:该系统通常情况下包括广播电视监测数据信息的采集记录,主要功能是能够收集本地的广播电视信号,并且监测其质量信息,另外,可以通过网络有效地将监测数据返回。

网络传输系统:利用广播电视干线网SDH的2M传输通道和网络监测连接中心将不同地区的监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相连,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广播电视监测网。

3 提高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系统安全性的措施

(1)合理地进行网络资源规划

通过实际的网络运行能够看到,合理、彻底的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规划对网络实施安全保护以及实现网络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地确保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系统可以具有较好的运行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否则,虽然很轻微的小毛病也会导致网络系统的安全事故。所以,在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系统构建起初应该合理地、彻底地进行网络资源的规划,设计出有效的IP布置方式、有效地进行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设计,并且针对不同的资源采取统一的编码,从而能够真正地确保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2)实施有效的广播电视广播电视网络系统设备安全设置

对于那些在网络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安全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必须进行有效地管理,合理地进行相关布置,应当及时地关闭不用的设备,设置相应的口令或密码,可以采取能够有效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认证或授权,并且升级BIOS,对数据包类型进行限制等方式。

(3)进行必要的备份

为了能够使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能够持续地稳定运行,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针对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系统的关键局域网系统硬件采取了双机热备的设计方式,对应用、文件和数据库服务器,以及磁盘阵列、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使用了双机并行的策略和负载均衡的手段进行操作,从而可以保证任何一点产生了相应的故障,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系统都能够迅速地转换到热备硬件上,从而能够有效地完成操作程序,并且不能减少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确保不能由于某一点发生故障而干扰全部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

(4)切实提高网络系统中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操作系统存在着已经被察觉或还没有被察觉的系统安全问题,操作系统中的很多安全问题最终的原因是因为操作系统的管理不够健全而引起的。例如,在进行密码设置的时候,不能及时地进行周期性修改,在进行NFS、www服务器配置的时候不够合理等,主要的应对策略是能够及时地设置密码、进行权限的限制,并且进行合理的服务器布置:完善操作系统,建立合理的安全升级制度,同时及时地下载和安装相关补丁软件。

(5)设置有效的防火墙系统

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系统一般情况下是由若干个安全域构成的,这种组成方式主要是由于网络系统的分布特点决定的,必须进行有效的防火墙设置,对一些主要端口采取封闭操作,对全部的操作记录信息,对所有的安全域边界采取访问控制策略。采取防火墙完成网络系统内不同网络间的隔离以及访问限制,从而能够完成公开服务器的安全保护任务,并且能够限制远程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相应的安全认证,并且能够实现对专线资源的流量管理,防止外来攻击,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进行合理的布置和管理是使防火墙能够准确发挥自身功能的关键。针对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系统,通常情况下是由若干个局域网组成的,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分级设置和集中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火墙的设置,针对一些监测网网络系统,只包括了一个局域网,这时候可以将防火墙设置于监测网网络系统的入口,从而完成对网络系统通讯的监管。

(6)进行有效地病毒预防

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系统具有点多面广的特征,在运行时能够全面地进行病毒防护,可以采取多层预防,集中监控的方式进行系统的防毒工作,在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系统内部安装不同级别的防毒系统,主网络对子级网络进行及时的病毒监控,同时能够及时地进行系统的升级。应该确立有效的系统防毒策略,这样就可以极大地减轻网络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可以确保整个网络中所有计算机具有相同的病毒防御能力。

参考文獻

[1] 马柱,孙武明,魏朝辉.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概述.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02,4.

[2] 葛秀慧.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无线监测广播电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随着广播电视在兵团发展过程中日渐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对其研究也应更加深入。本文主要从兵团广播电视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期捋清脉络,为兵团广电事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兵团 广播电视事业 发展史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广播电视作为科技产物在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其影响也日益深入,建立了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密切联系。因此,通过对兵团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史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全面、系统地了解兵团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而且对认识其在兵团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不无裨益。

一、兵团广播发展史

20世纪50年代,硬纸或铁皮制作的喊话筒,可以算是兵团最早的广播雏形。一般认为,1953年,农一师在阿克苏城区建立的有线广播站标志着兵团广播事业的诞生。之后,各团场逐步建立广播室,团、连大都利用电话线传送广播节目。

到1955年底,全兵团初具规模的有线广播站(室)已有35个。随后,兵团各农牧团场掀起兴办广播的高潮,大多数农牧团场和工矿企业纷纷兴办起有线广播,有的还形成团、营、连三级广播网。到60年代中期,兵团已建成有线广播站(室)259个。至此,兵团初步建立起全兵团范围内的收听网。有线广播成为当时兵团最主要的宣传工具和文化娱乐形式。成为职工群众了解外部信息的重要渠道。

“文化大革命”期间,兵团的广播事业受到挫折,已初具规模的有线广播站网遭到破坏。

1981年兵团体制恢复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年间,兵团广播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3年经国家批准,兵团第一家广播电台——石河子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成立。随后农一师的阿拉尔广播电台开播。农场有线广播站(室)也陆续得到恢复与创建,到1985年底,全兵团新建成团场(厂)广播站(室)202个,95%的农牧团场都有了广播站。

由于广播专线耗资大、维修难、管理跟不上,破坏现象严重。完好开通率较低,80年代后期,兵团广播建设进入重点发展调频广播时期,许多师(局)、团场白手起家,自筹资金。艰苦奋斗,办起了团场(厂)调频广播站。到1995年,全兵团建成团场调频广播站43座。

广播设备也逐步更新。进入20世纪90年代,兵团广播节目的录制和播出开始向自动化、数字化过渡。农八师石河子人民广播电台采用数字录音采访机、录音机,提高了采访和节目制作质量:开发出“文艺节目计算机管理系统”,运用电脑管理文艺节目,提高了编辑水平。1994年5月1日,石河子人民广播电台率先实现了直播,推出了以“板块节日、热线电话、主持人直播”为要素,符合广播规律和特点的节目形式,改变了广播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促进了兵团广播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方面的改革。兵团广播节目传输技术在20年间逐渐从无线技术发展到电缆、光缆、数字化传输技术。1998年,石河子人民广播电台在新疆首家采用MD录音设备,使播控系统模拟信号传播节目上升为数字信号传播。到2005年底,全兵团拥有有线广播电视站188座,团场调频广播站92座,师(局)广播电台2座,全兵团广播覆盖率达92.3%。

二、兵团电视发展史

兵团电视事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1年2月1日,石河子电视录像转播台正式开播:1985年3月16日该台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为石河子电视台。这是兵团系统第一家电视台,标志着兵团电视事业的起步。随后,农一师、农六师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相继建成阿拉尔电视台和五家渠电视台。同时,各师(局)、团场也普遍加快了转播设施的建设。自兵团电视台1993年成立到1998年底,全兵团建成电视录转台104座。农二师二十九团于1986年兴建起卫星地面接收站。成为兵团第一个采用接收卫星电视传递节目的农牧团场。到1995年底,兵团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155座。目前。数字式录音机、录像机、摄像机、编辑机已在许多台站投入使用,接收数字卫星信号基本普及。经过20年建设,兵团电视业已完成从差转、录转、卫星收转到开路发射、有线电视入户等形式的递进和更新。

兵团有线电视事业发展迅猛。1993年10月1日,农八师石河子市建成兵团第一个有线广播电视系统,接着兵团有线电视台、农二师、农五师、农六师、农七师有线电视台相继建成。到1995年末,兵团已建成师级有线广播电视台5座,团级有线广播电视台(站)130座,兵团团场以上机关所在地相继实现了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大部分连队已经和正在实现有线电视入户,兵团职工群众收看到的电视节目数量最多的达到50套(民汉节目)。1997年5月,兵团有线电视台与自治区有线电视台实现光缆联网,可收视人口增加到60万左右。1999年,农八师石河子市建成有线电视宽带多媒体试验网,开通了试验点互联,可视电话、网上电话、数据传输和国际互联网(因特网)接入,成为新疆首家建成开通的多媒体综合服务网络。到2005年底,兵团建成有线电视台11座,微波传输台4座。一个由卫星收转、开路发射、微波传输、光缆连接、电缆八户、广播电视并举的传输覆盖网络已在兵团基本形成,全兵团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6.1%。

三、兵团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广播电视事业呈现由基层团场向师市、兵团的逆向发展过程。

50年代,兵团广播事业开始起步,60年代初步建立了团场为单位,以有线广播为主导的广播收听网络。文革中广播设备破坏流失严重,部分广播设备成为派性斗争的宣传工具。直到1970年后才逐步恢复。1977年12月31日,石河子试验台建成开播。1983年8月1日,在原试验台和市人民广播站的基础上石河子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建立。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和酝酿,兵团第一个广播电台建立起来。1993年12月,阿拉尔人民广播电台建立。此时兵团广播事业无线广播讯号系统传输网络的架构基本确立。

电视的发展也是从师市、团场开始的。1981年2月1日,石河子电视录转台开播。1985年3月16日,石河子电视台批准成立。1986年7月16日石河子电视台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从此不再录播新疆电视台节目,广大观众可以看到当日中央台新闻。这一时期,各团场纷纷建立电视插转台和转播台,形成以师市为中心的电视传输网络。直到兵团有线电视台1993年成立,兵团、师市、团场三级传播网络才初步形成。

2 基础薄弱,但稳步发展,技术不断改进,广播电视覆盖率逐年提高。

起步最早的石河子人民广播电台从建台至今,技术装备发生了质的变化。建台伊始,使用的是电唱机、薄膜唱片、老式602录音机和仅有的几台盒式录音机及653、635

型开盘录音机。1985年,电唱机、602、653型录音机被淘汰,代之以635、636型开盘录音机。1995年以后,635、636型开盘机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逐步被MD激光录音机取代。到1998年,电台已拥有20多台激光录音机。形成了制作、播出、传送一条龙的MD流水线。1999年底,计算机进入电台新闻宣传阵地,开始在新闻采编播中发挥作用。2001年7月,电台建立了由18个分站组成的数字音频工作站。至此。石河子人民广播电台完全实现了写稿、编稿、审稿、节目录制、节目播出、节目转播的全电脑数字化管理流程,实现了全员无笔化办公。

1985年,兵团电视人开始用电视艺术表现兵团。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当时节目生产能力有限。在发展过程中,石河子电视台摄像机从建台以来的DXC-1200单管机、VO-4800背包机更新为性能较好的DXC537-CCD三管机和VO-8800背包机:录像机从VO-2860发展到VO-9850,使低带走向高带:字幕机从苹果机到6401到索贝8800。兵团电视台2005年一次性购置了包括DVCPRO 25/50/P2产品在内近60套摄录设备,并进行了E-Net2直播一体化网络改造,为兵团电视台今后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随着西部大开发“西新工程”、“连连通”工程的实施,兵团各农牧团场广播电视的覆盖率逐年稳步提高。从1998年的83.1%、87.2%提高到2005年的92.3%、96.1%目前已达到或超过国内平均水平。(截至2000年底,我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2.1%和93.4%)。

3 初步建立了以兵团电视台为核心的传播网络,为集团化作战奠定了基础。

兵团有线电视台成立以来。在短短的十几年里,从最初的电视录制中心发展到今天计划单列的电视播出机构。节目每天播出20小时以上,覆盖乌鲁木齐市区和兵团14个师、170多个农牧团场。截至2006年底,兵团有7个师和近百个团场实现了广播电视全师、全团或大部分单位联网,兵团有线电视入户率目前已达到60%左右。

从2000年开始。兵团电视台树立了“大电视”的理念,从节目资源、网络传输、公众传播上创新合作。逐步形成兵团的“电视航母”,建立起兵团、师、团场三级体系的电视媒体网络。兵团电视媒体坚持以团场有线网络为基础,团、连相连,以师电视台为依托,采用有线、无线并举,加快师、团联网,最终以地面有线、空中卫星方式完成兵团和师的联网,克服了小台小站、各自为阵的问题,从缺乏实力、没有合力、竞争无力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实现大联合、大合作,应对挑战,参与竞争。

改革开放以来,兵团的广播电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也应看到,兵团的广播电视媒体分布在新疆各地,兵团广电媒体在新疆电台、电视台,乌鲁木齐市电台、电视台等电视媒体的夹缝中生存发展,各师又在新疆各地、州广播电视媒体的夹缝中生存发展。在全国众多频道和本地频道共生共长的空间里,兵团广电媒体要突显公众传播的优势,并最终在中国电视业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还任重而道远。

无线监测广播电视论文范文第4篇

为什么会在当下提出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县级媒体当前存在着什么问题,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非常有必要考察我國县级媒体发展历程,也就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历史渊源。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县级媒体发展的历史,就是“治散治滥”的历史,“一放就滥、一管就困”贯穿始终,即使是如今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也可能遇到一放就滥的问题,治理整顿迫在眉睫。

我国县级媒体的第一个发展高潮是上世纪50年代,大量县级报纸应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动员需要而创刊,1956年底,仅浙江省就有县报75家,除海岛县,几乎县县有报。①但三年困难时期,县报陆续停刊。

一、广电的治散治滥

县级媒体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1983年3月,为迅速提高广电覆盖面,当时的广播电视部召开了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时任部长吴冷西提出,两级办电视的政策已不适应形势,凡具备条件的省辖市、县也可开办广播电视台,除转播中央和省台电视节目外,可播出自办节目。②后来的中共中央37号文件明确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广电体制,县级广播电视台数量迅速增加。从无到有,1985年,县级电视台就有了61座,全国电视台从1980年的29座,到1991年的543座,增量主要就是地市县电视台。县级电视台风起云涌,但“一放就滥”,很快就出现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闲置、内耗的现象。

1995年,国家开始全面停批县级台建设,1995年5月,广电部下发《关于对各级无线和有线广播电台、电视台进行检查的通知》,整顿非法批台、建台、乱播滥放现象。1997年8月,广电部又发通知要求:同一县(市)设立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及有线电视台必须合并为一个播出实体。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意见的通知》,主要内容:一是网台分离;二是电视与广播、有线与无线合并;三是四级广电停办;四是公共频道将取代县级电视台的自办节目,只留一定时段供县级电视台播出本地新闻和专题节目。2001年,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快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有效整合的实施细则》,要求采取措施加快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形成垂直的广播电视网络运营新格局。③

2002年7月1日起,省级电视公共频道统一开播,县级电视台的自办电视频道取消,主要职能改为转播中央、省和市级电视台节目。这将县级台逼到一个非常边缘的境地,甚至其所肩负的意识形态功能也被弱化,这一功能被中央、省市台的有线网络所取代。但县级广播电视台依然在艰难中发展,2007 年底,全国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587座,其中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916座,约占全国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74.1%。④

二、2003年县市报治理整顿

报纸方面则要窘迫得多。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邓小平南巡谈话精神鼓舞下,县市报掀起了“复刊”“创刊”的高潮,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实际上是县级媒体发展的第三个高潮。在谈话发表当年,县市报数目发展到200多家;1993年达300多家;1994年460多家。到本世纪初,比如浙江省,又一次实现了除海岛县,县县有报纸的盛况。最火爆时,仅2000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就给浙江省新批了8家县级日报公开刊号。跟县级广播电视台类似,县级报纸也是一放就滥,“四级办报”,全国出现了1000多份县级报纸,当然有些没有国内统一刊号;一个村委会要定中央、省、市、县四份党报,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呼吁下,报纸的治散治滥被提上议事日程。

2003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下发,要求:“县(市、旗)和城市区不再办报刊,已经办的要停办。对个别影响大、有一定规模的县市报,可由省级党报或地市级党报进行有偿兼并,或改为地市级党报的县市版。”7月23日,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县报刊号保留的具体标准,即:“对人口在50万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在1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30亿元以上的县(市、旗)所办报纸,年广告收入在400万元以上的,经严格评估论证后,可由省级党报或地市级党报进行有偿兼并,或改办为地市级党报的县市版。”⑤

2003年的报刊治理整顿终结了四级办党报的历史,2003年6月共有1000多份县报,其中,309家有全国公开刊号;整顿之后,2003年7-12月,258家具有全国统一刊号的县报被注销。51家县市报⑥的刊号予以保留,其中包括6家“我党解放前创办”、4家少数民族自治县报纸,以及41家经营状况较好、拥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县报刊号被保留;分别由省级或地市级党报进行有偿兼并,不再归为党报序列。

三、满足县级传播需求的县级媒体突围

经过两次治理整顿,全国县级党委政府手头所掌握的传播工具与阵地就变得极其缺乏。调研中,我们感受到,各县对一个自己拥有自主权的媒体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强制性地关停并转,并不能够扼杀住这样的媒体需求;相反却让这种需求变得更加强烈。

在公共频道体制下,县级党委政府所诟病的是拥有广播电视台,需要财政投入的同时,却没有完全话语权。这样不适应基层需求的改革一般都难以持续,加上县级电视台与公共频道争夺播出时段,以及公共频道定位上的摇摆,后来除了如安徽这样的少数几家公共频道,大部分公共频道基本上名存实亡,都成了省级各频道的垫底,在尴尬中艰难度日;而拥有足够需求的县级电视台依然在曲折中繁荣如初。

为满足传播需求,大量以“今日”为开头的没有统一刊号的县级报纸也开始涌现。县市报不减反增,以浙江省为例,2003年治理整顿前共有57家县报,其中27家拥有国内统一刊号。整顿注销了11家县报刊号,保留16家,后又变通增加了两家,共18家县报有刊号。但据调查,目前浙江省有刊号无刊号的县报共65家,实际上比2003年整顿之前还增加了8家,也就是说,浙江省现在基本上每个县都办有报纸。而在其他省份的县报也大都相继恢复,或者更名,赠送订阅,没有广告许可证。

四、新媒体成县级舆论格局最大变量

世纪之交,新媒体的崛起,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渠道匮乏的县级媒体提供了绝好的拓展机会。只要内容有足够吸引力,县级媒体就有了突破区划限制的可能。从电子版、手机报,到之后的两微一端、短视频。

1999年1月1日,《绍兴县报》就开办了电子版。1999年9月29日,《萧山日报》网络版成为第一家日更的县报网络版。2005年11月,《今日德清》创办了县级手机报。随后,各县纷纷开办手机报,顶峰时期,浙江全省有60多家县级手机报,几乎都是收费阅读,直到2016年左右,很多县又停办了手机报。2016年,浙江省几乎所有县级报纸都开通了多媒体数字报。

基本上所有的新媒体形态,县级媒体都有涉及。据调查,县级媒体中有60%的拥有三种以上的媒介形态;在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第三方平台开通了官方账号的有45.1%的县;有579个县拥有新闻客户端,覆盖率达30.96%;占比达87.54%的县,共计1637个县开办了微信公众号。⑦一些县还与社会公司一起合作建设新媒体,比如2016年,江苏常州金坛区广播电视台和金坛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常州江东现代传媒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创办的金坛网微信公众号在全国2851个县中排名第六,已囊括网站、电台、电视等多个公众号。

目前县级舆论格局的最大变量是地方自媒体,包括政务媒体和个人自媒体。县级移动、电信、联通及局以上部门、一些社会团体、企业、个体都利用新媒体搭建自己的自媒体平台。一些县甚至出现了地方自媒体内容矩阵公司,联盟了百个城市,这些自媒体分食了县域体制内媒体的内容流量与广告资源。加上大型互联网公司最近几年的流量下沉策略,都给县级媒体传播格局带来巨大影响。2014 年以来的微博用户月活超过4亿,2018年快手用户日活过亿,这些用户大部分是来自县级的小镇青年。⑧由于体制机制的束缚,这些大平台账号中,县级媒体的影响力远比不上那些自媒体。宣传部门的同志反映,这些自媒体中的谣言、软文、色情、暴力等负面内容成为影响县级舆论生态的重要因子,严重干扰了舆论良性格局的建构。避免这些流量下沉的自媒体影响,成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五、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机遇

为满足县级传播需求,应对新兴媒体冲击,坚守基层舆论阵地,打通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应势而生。2018年8月21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⑨

实际上,在中央顶层设计之前,为应对县级媒体所存在的问题,很多县已较早开始了改革尝试。县级融媒体中心也是建立在大量基层试点之上的顶层设计,满足基层的切实需求。

一些县先以建立县级新闻中心的名义来满足县级传播需求。比如,杭州建德市的县报刊号在2003年报刊治理整顿中被注销,后经多次研究,决定成立建德新闻传媒中心,建设建德新闻网站(网页),由网站出版免费发行的《今日建德》,经费由市政府补贴;同时,市区部分街面广告,由传媒中心负责经营,以弥补经费缺口。2005年,这一经营模式不仅很快在浙江省推广开来,还吸引来江苏、山东等省县级传媒学习取经。

一般新闻传媒中心也是汇聚当地媒体资源的聚合平台,由县委领导,各县宣传部主管,是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成为当前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前身。

县级媒体合并为一家的尝试也较早开始。贵州瓮安县2008年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合并为一家媒体。早在2011年,长兴传媒集团就由原来的长兴县委报道组、长兴政府网、长兴宣传信息中心、长兴广播电视台四个单位整合组建而成,包括广电、报纸、网站、新媒体等各种媒介形态。2016年9月,江西的宁都、寻乌、崇义三县的全媒体中心同步举行揭牌仪式。

2018年开始,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基层试点开始在一些地方推进,2018年2月,浙江青田电视台与青田侨报社合并成立了青田传媒集团。2018年4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大河网与安阳县联合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2018年7月6日,湖南日报社与浏阳联合建设的浏阳融媒体中心挂牌;同日,在陕西延安富县举行了陕西省县级党委政府集中宣传平台上线仪式;7月6日,四川省市县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会在达州市召开;7月21日,北京海淀区融媒体中心挂牌;9月7日,内蒙古首家县级融媒体中心——东胜区融媒体中心挂牌运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后,全国掀起了县级媒体发展的第四个高潮——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

融媒体中心建设对于县级媒体而言,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借势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春风,可以在体制机制、资金资源、场地人员、编制机构等县级媒体以往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上获得改革动力与支持,迎来县级媒体的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县级媒体传播“四力”,达成“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目标。

注释:

①洪佳士.县市报发展40年.中国报业40年[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②④李洁琼.县级电视台生存与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9.

③2001广播电影电视工作要点.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2).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2002.

⑤陈国权.县市报整顿十年观察[J].中国记者,2013(3):73-76.

⑥2003年底,治理整顿之后留存下来的51 家县市报:浙江《诸暨日报》《乐清日报》《绍兴县报》《上虞日报》《海宁日报》《东阳日报》《永康日报》《瑞安日报》《温岭日报》《萧山日报》《富阳日报》《鄞州日报》《余姚日报》《奉化日报》《慈溪日报》《义乌商报》《城乡导报》(由原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余杭日报》借用杭州市《城乡导报》的刊号成立)、《兰江导报》(由原《兰溪日报》借用浙江省《金华日报》的子报《浙中科技报》的刊号成立);江苏《张家港日报》《宜兴日报》《武进日报》《东台日报》《昆山日报》《海门日报》《靖江日报》《江阴日报》《太仓日报》《常熟日报》《丹阳日报》《吴江日报》;广东《珠江商报》《珠江时报》《宝安日报》《增城日報》《番禺日报》;山东《寿光日报》《滕州日报》;江西《修水报》《瑞金报》;山西《太谷报》;湖南《浏阳日报》;福建《石狮日报》;辽宁《蒙古贞日报》《喀左县报》;河北《定州日报》;重庆《酉阳报》;湖北《仙桃日报》《天门日报》《潜江日报》;新疆《库尔勒晚报》《察布查尔报》(根据相关材料汇编)。

⑦谢新洲、黄杨.我国县级融媒体建设的现状与问题[J].中国记者,2018(10):53-56.

⑧沈阳、闫佳琦.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思考[J].中国出版,2018(22):20-24.

⑨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2/content5315723.htm

作者简介:陈国权,《中国记者》杂志值班主编,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主任编辑

编辑:徐 峰

无线监测广播电视论文范文第5篇

如 何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有效的监测和可量化的管理已成为各个有线电视播出和监测部门普遍关心的问题。数字电视包含了更多与传统模拟信号所截然不同的新技术,播出信号指标的优劣对于远端接收质量的影响更大。另外,数字电视播出后势必带来节目数量的大大增加,在数字电视播出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模拟信号依然照常播发。这给播出监测工作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应用传统的电视屏幕进行人工监视已经十分困难。对此,本文就数字电视信号的监测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的逐步深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广电局和广电网络公司都在积极的构建自己的数字电视平台。数字电视的迅速普及为我国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对传统的电视编播体制提出了挑战。特别是有线电视播出和监测部门,处于体制变革和技术更新的最前沿,能否顺利完成模拟播出到数字播出的转换,是关系到数字电视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有效的监测和可量化的管理就成为各个有线电视播出和监测部门普遍关心的问题。

数字电视播出和模拟信号有诸多不同,首先,播出设备的复杂程度大大提高了,使得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变得相对困难。其次,数字电视包含了更多与传统模拟信号所截然不同的新技术,播出信号指标的优劣对于远端接收质量的影响更大、更无法预知,而且,对数字信号的评估指标和模拟信号也不尽相同。另外,数字电视播出后势必带来节目数量的大大增加,不仅如此,在数字电视播出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模拟信号依然照常播发。所有这些,都给播出监测工作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应用传统的屏、墙进行人工监视已经十分困难。对此,本文就数字电视信号的监测进行粗浅的探讨。

数字电视信号的监测主要是对数字电视码流的监测。数字码流根据其来源可分为:编码器输出TS流、数字卫星接收机输出TS流、多协议适配器输出TS流、复用器输出TS流、独立加扰器输出TS流、其它TS流、及QAM调制后经解调恢复的TS流。对于数字的码流分析,主要有码流协议、码流结构、SI表格信息分析、EPG节目指南、TR101290实时测试、码率测试、时钟PCR分析、QAM分析等。数字电视码流监测包括监测TR 101-290定义的三个优

先级的内容以及TS流的基本结构信息、带宽码率、PSI/SI信息、PCR分析和语法分析等。

TR 101-290定义的三个优先级

DVB系统测量标准之一TR 101-290定义的三个优先级,是数字电视码流监测的一项主要内容。通过这三个优先级的监测,可以检验被监测的码流是否符合MPEG-2和DVB标准。这三个优先级都包含许多不同的参数。TR 101-290三个优先级的监测包括三个优先级下的所有参数。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监测一个或几个参数,能够实时检测哪一个优先级下哪一个参数出现错误和错误的个数。特别是对于连续计数错误、传输字节错误、PCR抖动错误、PCR传输间隔错误,还应该通过监测系统获取其出现错误的PID号和包序号,以便进一步分析数字信号的错误信息与接收图像质量的对应关系。

1、TR 101-290的第一优先级

(1)同步错误(TS Sync Loss)

同步错误是衡量传输流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传输流失去同步,表明传输过程中有一部分数据丢失,将直接影响解码后画面的质量。严重的同步丢失现象则表明传输中断,同步字节出现错误。

(2)同步字节错误(Sync Byte Error)

同步字节错误和同步错误的区别在于传输数据包长为188字节或204字节,但同步字头的标准值为0×47,当出现同步字节错误时,同步字头的值为其他数值,表明在传输过程中部分数据出现错误,可能导致接收时出现马赛克,严重时导致解码器解不出信号。

(3)包识别丢失(PID Missing)

检测数据流中各套电视节目的图像/声音数据是否正确。PID丢失,将导致该套节目无法正确解码。

(4)节目相关表(PAT)错误

PAT在DVB标准中用于指示当前节目及其在数据流中的位置。PAT丢失,将导致解码器无法搜索到相应的节目包,使得接收端收不到图像。如果PAT超时,则解码器工作时间延长。

(5)节目对照表(PMT)错误

PMT在DVB标准中用于指示该套节目视/音频数据在传输流中的位置。某一套节目的PMT丢失,将导致解码器找不到该套节目视/音频数据,使得接收端收不到图像或声音。PMT传输超时,将影响解码器切换节目时间。

(6)连续计数错误(Cont Count Error)

对于每一套节目的视/音频数据包而言,连续计数错误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传输流包头连续计数不正确,表明当前传输流有丢包、错包、包重叠等现象,将导致解码器不能正确解码,图像出现马赛克等现象。

2、TR 101-290的第二优先级

(1)数据传输错误(Transport Error)

TS包数据在复用/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包头标识位置被置为1,表明包已损坏,通过监测TS包的错误,可以监测码流是否连续及稳定。

(2)循环冗余校验(CRC)

节目专用信息(PSI)和服务信息(SI)出现错误,可以由CRC计算出来,以指明该包是否可用。PAT、PMT出现连续错误,将影响解码器对某一节目的正确解码。

(3)节目参考时钟间隔错误(PCR Discount)

PCR用于恢复27MHz系统时钟,每40ms传输一个。PCR间隔错误,将导致接收端的时钟抖动或漂移,影响画面显示时间。

(4)节目参考时钟抖动错误(PCR Jitter Error)

PCR抖动将影响接收端系统时钟的正确恢复,解码时会出现马赛克现象,严重时不能正常显示图像。

(5)播出时间标记(PTS)错误

在DVB标准中规定PTS每700ms传输一次,PTS传输超时将影响图像正确显示。

3、TR 101-290的第三优先级

(1)网络信息表(NIT)错误

NIT标识错误或传输超时,会导致解码器无法正确显示网络状态信息。

(2)业务描述表(SDT)错误

SDT标识错误或传输超时,会导致解码器无法正确显示信道节目的信息。

(3)每路信息表(EIT)错误

EIT标识错误或传输超时,会导致解码器无法正确显示每套节目的相关服务信息。

此外,还有业务信息重复错误(SI Repletion Error)、缓冲器错误(Buffer Error)、运行状态表错误(RST Error)、TDT错误(TDT Error)、空缓冲器错误(Empty Buffer Error)和数据延迟错误(Data Delay Error)。

使用比较先进的监测设备,甚至可以检测NIT、SDT、EIT中具体错误的根源,例如NIT_Actual_Error、NIT_Other_Error、SDT_Actual_Error、SDT_Other_Error、EIT_Actual_Error、EIT_Other_Error、EIT_PF_Error等。相对而言,第三优先级相关数据的错误对接收端的解码及其图像质量产生的影响较小,因而一些监测设备对第三优先级中一些参数不做检测,或在监测设置上可以取消对其检测,例如缓冲器错误、空缓冲器错误和数据延迟错误。

在数字电视系统中选择上述参数作为监测对象是十分必要的。其中第一、第二优先级中的参数直接关系到TS码流能否被正确解码,以及解码后节目图像和伴音的效果。这三个优先级是数字电视质量的客观技术指标,但它们不能直接用于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这是数字电视监测与模拟电视监测的重要区别之一。

TS流的基本结构信息

TS流的基本结构信息监测包括TS流的信息构成、TS包的包长、PSI/SI表的传输间隔、传输流的ID、PID的数量、网络ID和网络名称。

TS流的信息构成是指整个TS流所包含的节目数量、每个节目的节目号和节目名称、节目是否被加密等信息。其实,这些信息都是从PSI/SI中提取的简单信息。节目数量可以靠分析PMT表的数量而获得;节目号就是Service_ID的值,并且应该和复用器、EPG上的配置相对应;节目名称来自SDT表下对应子表Service_Descrip-

tor下的字段Service_Name;而节目是否被加密可以通过CAT表和EMM、ECM确定。因为PSI/SI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建议单独分出来,在需要的时候再进行细致的分析。

对于一个有众多节目来源的播出前端来说,能够掌握传输流的ID、PID的数量、网络ID和网络名称是非常重要的。

带宽码率监测

带宽码率监测包括整个TS流总码率的最小值、最大值、有效值、当前值、TS流中每路节目的码率和所占带宽的比率、PSI/SI中每个表的码率、空包率和其它数据的码率。

监测TS流的总码率,可以防止TS流瞬间超过带宽而影响传输和接收,同时也为一个通道的节目规划设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监测TS流中每路节目的码率,可以掌握每路节目的播出状况。尤其是在统计复用的情况下,当不同优先级别的节目因瞬间码率过高而使预先设置的总带宽溢出时,可能会为了保证优先级高的节目的效果而强行对优先级低的节目降码率,结果影响优先级低的节目在接收端的效果。这些都可以通过监测TS流的节目码率而及时掌握和处理。

PSI/SI分析

数字电视业务信息由PSI和SI两部分构成。PSI是MPEG-2规定的,它由PAT、PMT、CAT和NIT 4个表构成,其中PAT、PMT表最为重要。SI是DVB标准规定的,它由BAT、SDT、EIT、RST、TDT、TOT、ST、SIT和DIT 9个表构成,其中BAT、SDT、EIT和TDT是强制性的。PSI/SI由“表”和“描述符”构成。表是PSI/SI的基本结构,针对特定用途,PSI/SI中规定了一系列表来实现它;表由变量和描述符组成。描述符提供了更多的描述功能。

1、节目关联表(PAT)———针对复用的每一路业务,提供相应的PMT的位置(TS包的包标识符的值)和NIT的位置。

2、节目映射表(PMT)———标识并指示组成每路业务的流的位置,及每路业务的节目时钟参考(PCR)字段的位置。

3、条件接收表(CAT)———提供复用流中条件接收系统的有关信息。这些信息属于专用数据,并依赖于条件接收系统。当有EMM时,它还包括EMM流的位置。

4、网络信息表(NIT)———提供有关物理网络的信息。

5、业务群关联表(BAT)———提供业务群相关的信息,包括业务群的名称及每个业务群中的业务列表。

6、业务描述表(SDT)———包含描述系统中业务的数据,例如业务名称、业务提供者等。

7、事件信息表(EIT)———包含与事件或节目相关的数据,例如事件名称、起始时间、持续时间等。不同的描述符用于不同类型的事件信息的传输,例如不同的业务类型。

8、时间和日期表(TDT)———给出与当前时间和日期相关的信息。由于这些信息更新频繁,所以需要使用一个单独的表。

分析PSI/SI,可以了解被监测的TS流的复用结构、每个PMT表的PID、每路节目PCR的PID、视/音频的PID、SDT和EIT的详细信息。如果被监测的是加密的TS流,还可以通过分析PSI/SI获取相关加密信息。

PCR监测

1、PCR分析

一般的监测系统在TR 101-290第二优先级中,只是给出PCR的错误个数和出错PCR的PID,并把PCR的具体分析作为一个单独的模块。PCR分析包括PCR的精度分析和PCR的间隔分析。

2、PCR的精度

PCR的错误范围是由允许偏离正确PCR值的最大值确定的,称为PCR精度。通常PCR的精度设置为±500ns。

3、PCR的间隔

指两个连续的PCR之间最大的间隔时间,DVB的默认值是40ms,MEPG-2的默认值是100ms。

PCR的精度和间隔的设置会直接影响TR 101-290第二优先级中对PCR的监测,因此必须严格遵循TR 101-290的标准,不要随意修改这两项设置。

随着数字电视服务项目的增多,如多通道音频、图文电视和数据广播等,不能仅凭电视墙来监测其播出内容。这是因为数字电视信号质量的劣化没有渐变过程,在“可见损伤”尚未出现时,就已经没有了置信度。所以只有靠预警和实时置信监测才可保证图像质量。特别是数字电视系统集成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从前端到后端,无论哪个环节出了差错,都将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为了迅速有效地找出故障源,解决问题,缩短系统集成时间,需要使用码流分析仪。码流分析仪可对MPEG-2码流传输质量进行监测、故障诊断和隔离,是数字电视播出和传输系统的眼睛。码流分析仪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标鉴别级工具,它对应于以实时与非实时、固定点与非固定点随机检测,兼有判别性测试作用;另一类是指标鉴定级工具,它能对流测试中任何参数变异进行鉴定,并能对外围测量环境进行辅助鉴定,直至进行自动化码流监测与监控。如泽华源公司的SPA-11P码流分析仪,是一款功能强大、轻巧便捷的MPEG2/DVB码流处理设备。该设备采用目前最先进的嵌入式系统结构,使用高性能RISC CPU、大容量动态存储器和Linux操作系统,完全凭借强大的硬件处理能力对TS流进行全面解析。对计算机性能的依赖低,能够配合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和服务器等各类计算机工作,并且可以连接到网络上进行远程访问和控制。具有配置灵活,运行稳定,使用方便和性价比高的特点。该款码流分析仪在原有的码流录入、播发、分析等功能基础上增加了RF信号分析的数字电视网络检测功能(星座图、S/N、MER、BER、EVM、载波功率、电平等)和数据广播分析功能,另外还增加了TS文件语法分析、原始数据查看以及数据导出功能。

数字电视信号的监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对播出质量和稳定性进行可靠保障,才能保证数字电视系统的正常运行。

无线监测广播电视论文范文第6篇

1.1下位机系统的设计

1.1.1温湿度测试系统

采用温湿度传感器SHT10测量播种的温湿度情况,采用CMOSenstechnology微过程技术,可靠性较强且能保持较高稳定性。由能隙式测温元件和电容式聚合体测湿元件组成,并与A/D转换器以及数字接口2-wire单芯片结合。

1.1.2种子粒数的测量原理

选用光电开关测量播种粒数。利用被检测物体对红外束的遮光或反射,由同步回路选通而检测物体的有无,其检测特体不限于金属,对非金属所有物体均可检测。产品具有体积小、精度高、检测距离远、防水、防腐蚀、抗光和电磁干扰等特点。其外围接线图如图3所示。

1.1.3播种深度的测量

选择超声波测距模块HC-SRO4测量播种深度,其可提供2~400cm的非接触式距离感测,测量精度可达3mm。模块包括超声波发射器、接收器与控制电。

1.1.4拖拉机和播种机转速的测量

拖拉机和播种机转速由霍尔元件测量。霍尔传路。感器是对磁敏感的传感元件,从外形看为3端器件,具有与三极管相似的外形。工作时只需接电源和地,采用OC门输出,具有较宽的工作电压,使用非常方便。

1.2上位机系统设计

1.2.1无线模块的选择

传感器节点采用Zigbee射频收发芯片CC2530,它是一款单芯片,也就是把负责解调无线通讯信号与51单片机内核集成在一起的芯片。CC2530是个真正的用于IEEE802.15.4,ZigBee和RF4CE应用的片上系统(SoC)解决方案,集成了RF收发器、8051MCU、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8-KBRAM和许多其它强大功能,能够以非常低的总材料成本建立强大的网络节点。

1.2.2单片机选型与电路

本系统选择PIC16F877A单片机作为数据处理器件,它是美国Microchip公司生产的8位单片机产品。在上位机中,单片机与CC2530无线模块进行数据通信,并对播种的温湿度状况、播种深度、播种粒数、拖拉机和播种机的转速等数据进行处理,由液晶模块进行适时显示。其主电路接线图如图7所示。无线模块接收下位机中的播种机相关参数信息,输入单片机进行处理后,由液晶显示模块适时显示。

1.3液晶显示模块及其接线图

本文选择CH240128B液晶显示模块,其系列点阵绘图型液晶显示模块(LCM)采用240×128点阵液晶显示屏(LCD)与低功耗LED背光组成。

2系统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要完成的内容包括:检测记录播种管通过的种子粒数;检测播种机的播种深度;记录播种时间,并计算播种速度;控制程序运行;显示检测的数据;计算播种机转速和滑移率,建立通信网络。

2.1无线数据传输流程图

系统上电以后,由协调器设备建立网络,播种参数传感器设备加入网络后,周期性地向协调设备发送传感器测得数据,网络启动后,CC2530模块需要在网络允许加入后才可接收数据。

2.2传感器节点流程图

在扫描过程中发现协调器以后,允许其加入网络,进行绑定,读取由温湿度传感器、光电开关、超声波传感器及霍尔元件测得的数据,并且进行上位机与下位机C2530模块的通信;然后数据进入单片机PIC16F877A进行处理,由CH240128进行适时显示。

3结论

1)采用PIC16F877A单片机和无线模块CC2530为核心控制单元,设计了播种质量检测系统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可适时采集播种数据并能够进行传输与显示。

2)硬件包括单片机控制单元、电源、传感器和显示器等。其中,温湿度传感器监测播种大气环境,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种子下落情况,霍尔检测播种机前进速度,超声波测距模块检测播种深度。系统可以检测整个播种机的实际播种状况,并进行无线通讯。

上一篇:环保税制会计核算论文范文下一篇:色彩运用网页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