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广播系统设计论文范文

2024-07-28

校园广播系统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学校各部门信息系统的建立, 增强了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提高了职能部门的办公效率, 有些信息系统是已经成为支撑学校业务的核心。但这些信息系统也普遍存在着以下弊端: (1) 部门系统之间缺乏总体规划。现存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很松散, 先有部门信息系统, 然后才根据业务需要来进行整合, 是一个先局部后整体的过程。 (2) 存在大量的非网络应用环境。早期建设的这些信息系统, 在当时很少甚至不考虑网络环境, 一般只允许在单机环境中运行。 (3) 局部数据环境, 部门间很难共享数据。每个信息系统都有相应的数据环境 (数据库) , 缺乏整体框架的信息化, 必然带来缺乏全局的总体考虑。

2 SOA体系逻辑设计

学校中各部门的信息系统之间存在着很多的数据交流关系, 针对各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 可以采用“中心数据库”的解决方案。采用“中心数据库”的方式来实现系统集成的具体实施方案是:校园中的各个信息系统都是独立设计, 独立运行, 高校建立信息中心, 负责将所有系统中有价值的数据提取出来, 放在中心数据库中。

对于学校来说己经有很多信息系统在运行, 并且各自已积累了大量的数据, 实施Web服务集成时, 需要注意的是, 不能抛弃己有的系统和数据, 应尽量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以达到集成的目的。具体实施时可采用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在某个应用系统之外, 将重要的业务逻辑重新设计、包装, 生成Web服务。

另一种则是直接对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改造, 利用现有的工具将其中的某些模块重新包装成Web服务, 并直接被原有的信息系统调用, 也就是说, 将原有的信息系统改造成调用Web服务的新系统, 在改造的过程中, 还可以调用己经被其他应用系统发布到UDDI中心的Web服务, 从而增强系统的功能。

(1) 用户接口层。

用户接口是应用系统与系统使用者直接打交道的地方。与传统的应用系统相比用户接口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用户接口采用模块化设计, 可以是单机版应用程序也可以是基于浏览器的Web应用程序 (目前, 这种形式使用的更多一些) , 甚至可以是使用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但是, 它们都用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使用Web服务来进行跨系统的访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重用可配置的组件和可调整的模式来减少应用系统建立和使用用户接口的复杂性。

(2) 服务控制层。

服务控制层用来处理Web服务的逻辑关系, 包括Web服务的发布与查找, Web服务的路由与更新等。当然, 这些管理都是逻辑上的管理, Web服务的自身管理是由Web服务的提供者来做的。Web服务的使用者使用该层来协调处理和集成Web服务, 使自己的系统成为完整的应用系统。系统也可以使用Web服务创建复合应用Web服务, 继续对外提供服务。

(3) 部门级服务层。

之所以说是部门级服务, 是针对内部服务而言的。因为各应用系统实现自身功能时, 也可以使用Web服务。但是这些Web服务仅仅是供本系统使用的, 不需要对外发布。我们所说的部门级服务是指某个应用系统向外提供给其它系统使用的Web服务。因为, 学校的各个应用系统都是以部门为单位建立起来的, 所以把各系统提供的服务称为部门级服务。

2.1 Web服务的调用

应用系统通过UDDI注册中心发现需要的学校信息Web服务, 并从相应的WSDL文档中解析出, leb服务的具体存放地址、调用方式和接口参数, 然后去相应的Web服务存放地址处调用Web服务:Web服务的请求调用和返回结果都是按SOAP协议进行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部分应用程序仍然可以按原来的工作方式来运行, 既可以直接通过数据库服务器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按传统的C/S模式来运行, 也可以调用安装在应用服务器上的分布式组件, 按三层结构来运行, 同时还允许一部分应用系统与外界沟通。

简要介绍调用Web服务的基本方法。

第一步, 分析WSDL文档, 通过某种途径找到一个Web服务之后, 使用者可分析其相应的WSDL文档, 以找出调用参数、返回参数和调用端口地址。由于WSDL文档是基于XML的文本文件, 具有标准的格式, 因此既可以人工分析其结构, 也可以利用相应的工具软件或通过编程的方式来加以解析。

第二步, 确定SOAP消息格式, 对Web服务的调用是通过向其发送SOAP消息来实现的。不同的Web服务其SOAP消息格式大致相同, 只是在调用参数的个数和参数名称方面有所不同, 应根据WSDL文档提供的信息来形成具体的SOAP消息。

第三步, 发送并接收SOAP消息, 将上述SOAP消息以XML HTTP协议格式发送到WSDL文档中指定的访问端口地址, 位于该端口的Web服务执行之后就会以SOAP消息的形式返回结果, 返回的SOAP消息的格式仍然由WSDL文档所规定。用户程序可以轻易地通过XMLDOM对象接收SOAP消息, 并从中取出所需信息。

2.2 安全服务设计

学校信息系统是依赖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存在的, 这就意味着系统应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由Internet的自由、开放所带来的信息安全隐患, 信息系统的安全需要从各个方面来保障。网络安全工作包括如何防止非法的攻击、未授权的访问、不良信息的流入、对内部信息资源的盗用和窃取以及对非法攻击的记录和追踪。网络攻击可能来自校园网外部, 也可能来自校园网内部。因此, 校园网络的安全策略涉及网络的拓扑结构、路由器、防火墙的设置, 涉及主机和应用服务器的安全等几个方面的工作基于PKI/CA技术, 系统设计的安全体系为数字化校园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授权服务。

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数据安全服务, 包括数据的传输, 数据的存储, 数据访问和分布式的数据存储备份等。通过SSL保证传输信道的安全;通过统一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和PKI技术等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针对不同的安全性要求, 身份认证提供多级安全认证方法, 包括用户名、口令、校园卡和数字证书等。

3 结语

现阶段SOA的发展仍然存在着标准化、安全、服务粒度、企业管理等等不足。Web服务是实现SOA最好的方式, 它的平台无关性、松耦合的特征为构建能快速适应变化的开放性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 要将面向服务的应用集成框架成熟地运用到集成开发中, 仍需要Web服务技术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在不断推进SOA架构标准化的同时, SOA在校园信息系统应用中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把ESB和Web服务整合在一起, 使系统能够更迅速地对外界变化做出反应。

摘要:SOA具有松散祸合、粗粒度、互操作性等优点, 通过采用SOA架构的设计思路, 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信息系统间的祸合, 提高可重用性, 本文Web Service技术将SOA的原则应用于校园信息系统平台, 通过对实例项目的分析, 最终提出服务接口的详细设计步骤。

关键词:SOA架构,信息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辉, 邵贝恩.用SOA和BPM组合架构实时企业[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7, 24 (6) .

校园广播系统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每年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课余时间非常富裕, 在校学生的技能分享与实现显得越来越重要, 基于android平台设计的校园技能变现移动端APP, 以学生发布专业技能为用户提供服务获得相应报酬为核心的需求社交的C2C技能/服务分享和交易的平台, 帮助更多有专业技能的同学实现技能变现, 提升课余生活质量。

二、技能变现APP的特点, 现状及发展前景

近年来, 共享经济理论以环保、高效盛行于国内外。其中就包括共享技能这一理论, 人们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所需物品的信息, 也可以将自己的技能信息发布给有需要的人。共享技能就是将你闲置的资源、技能、时间共享给有需要的人, 能够显著的改善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质量, 享受共享技能带来的方便。校园技能变现app不同于其他只用于社交或是约出去玩等的社交软件, 也不出售实体产品, 而是特长与技能。比如当你的部门需要进行素质拓展时, 你可以在app上面寻找有经验的同学, 进行预约与当面交流, 如果觉得可行便成交。此外, 如果对自身的ppt技术或是拍照技术有信心, 也可以将自己“挂”在上面, 一次分享自己的心得甚至赚取薪酬。只要你有一技之长, 都可以在业余时间出售自己的服务, 以此方便同学们的生活和提高同学们对各项技能的掌握能力。

三、技能变现APP的设计策略

(一) 设计目的

目前, 在国内校园内学生之间的社交活动、拓展活动和培训基本是通过摆摊宣传, 在成本上, 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在效率上普遍较低, 在同学间的响应度不高, 消息之间的传递相对困难, 基于android的技能变现APP可以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 提升消息的传播效率, 让发起者和参与者之间迅速建立通信, 帮助同学们拥有更好的课余生活体验, 结交更多的朋友, 将自己手中的技能分享出去获得报酬。

(二) 设计方法

技能变现APP是将学生之间的学习、生活交流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和线上聊天软件等方式中增加一种线上成团, 线下集合一起参与活动的交流方式。首先由发布者或策划团队 (由用户自发申请) 策划一个活动, 确定活动的时间地点, 在主题板块中提交审核。无论是谁, 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 或者自己的兴趣制作成一个活动的体验, 带领参与者体验活动, 但平台必须有相应审核机制保证活动的安全和质量。

四、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技能变现APP设计方法

技能变现APP是受”面包猎人“思想启发的一款app。前期需求规划与信息、交互设计——制定出一个完整的需求文档, 功能文档, 流程图, 时序图。然后进行界面交互设计、UI设计——设计出基本且完善的原型图和app基础的交互设计效果, 综合考虑可用性与用户体验。在人机操作的技巧经验基础上, 使用mockplus, Axure, photoshop等软件, 设计出完整、操作简单且美观的UI设计。在实现过程中使用了Java开发及ADT Bundle、Eclipse、MySQL等开发工具。而后使用eclipse和maven对项目进行前端和后台的编码, 将项目保存为war文件, 发布到云服务器linux的centOS系统上, 在tomcat上部署项目。

(一) 技能变现APP界面交互设计

为了使用户能够清晰, 便利的使用技能变现APP, 将APP的主要分为了6个模块:注册, 主页, 发现, 消息, 我的和+ (即发布活动) 。

用户注册:首先APP内部有存储功能, 能够查看活动和发布的一些评价心得, 同时设置了一些私人属性。所以用户要是用更快捷的使用这些功能, 就必须注册使用, 由自己的账户来存放信息, 注册时必须采用手机号注册。

主页:在顶部有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和搜索导航条, 中部是活动的重磅推荐, 本地推荐和达人推荐, 每个活动显示部分包含活动的介绍图片, 分类信息和活动名称, 点击活动可以查看活动的详细信息。

消息:在消息界面中主要提供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流, 用户的评价管理和系统通知, 在评价管理中用户可以查看自己对参加过的活动的评价和别人对自己发布活动的体验评价。

我的:在我的界面可以查看自己的个人资料, 钱包和订单中心, 可以查看自己的粉丝, 关注度和活动。

发现:在发现页面中用户可以看到自己关注的用户发布的活动和附近的活动。+ (即发布活动) :这个界面中发布者需要设置活动的名称, 活动详细信息, 图片和价格等信息, 便于希望参与活动的小伙伴对活动有详细直观的了解。

(二) 数据存储设计

技能变现APP的技能存储使用MySQL数据库, MySQL部署在云服务器的中, 云服务器采用的是linux中的centOS系统, 使用关系数据库表用于存储和组织信息的数据结构。

(三) 文件存储设计

该APP在Android手机上的主要文件存储方式使用SharedPreferences。

(四) 推荐算法设计

推荐模块主要算法是根据用户日常关注用户发布的活动, 用户爱好的活动和已经报名过的相同类型活动对用户的兴趣爱好和倾向活动做一个大致的评估, 根据评估的结果向用户推荐一些具有代表性或倾向于用户兴趣爱好的活动, 来提升活动订单的成交率, 提升活动的响应度, 为发布者和用户提供更加准确, 搞笑, 快捷的服务。

五、结语

基于Android的校园技能变现APP, 搭建起一个学生之间关于各种技能的交流媒介中心, 也可以在app里寻找校内各种专业人才。为城院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和实践交流的平台, 为学生学员提供学习的资源, 满足技术需求, 形成线上线下的技能交流学习平台。

摘要:目的:对校园技能变现这一APP的发展新方向进行研究分析, 探讨技能变现APP的交互设计方法。方法:对目前国内外存在的关于技能分享, 技能变现的APP进行归类和研究, 对此类APP的特点及其发展进行总结归纳, 并运用Android平台开发技术, 结合界面交互设计的现有研究成果, 探讨如何设计一个便利, 完善的技能变现APP。结论:总结出技能变现APP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针对其鲜明的特点和社会各层人群需要度, 基于社交关系强度理论, 探讨技能变现APP的设计策略, 并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技能变现APP的实际开发为例, 在具体的设计中将理论进行实践。

关键词:技能变现,推荐算法,Android

参考文献

[1] 刘海, 周元哲.软件项目管理实用教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校园广播系统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这里的功能设计是指详细的功能设计, 在需求分析完成后, 设计人员已经有了一个概要设计的功能描述, 但是这个并不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功能设计文档, 还需要对软件的功能进行更加详细的定义。本系统主要有下列功能模块, 如图1。

1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

在用户信息和用户权限管理方面,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采用了一套比较严格的用户信息管理办法。主要是采用三级权限分配机制, 给不同级别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 这样可以防止非法用户对学生信息的修改、删除, 保持学生信息的稳定和安全。

2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模块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是比较重要的信息管理模块,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 和社会关系信息、学习简历信息的录入、修改和删除等, 每届学生毕业以后, 需要对毕业生进行基本信息的转换, 将在校生信息转换成校友信息, 在每年新生开学的时候, 需要新生的信息导入, 并录入学生的社会关系和学习简历信息, 为学生在校信息的管理提供基本数据信息支持。

3 学生在校信息管理模块

学生在校信息管理是学生在校各项信息管理的集合。

(1) 学生学籍异动。

学生学籍信息记录了每个在校学生的学籍情况, 由于入学时学生的基础、爱好和特长不一样, 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平不一样, 那么领悟知识的能力和学生的基本素质也就不一样, 这难免存在个别学生的升降级、转院系、专业等情况, 以及学分制的建立和实施, 学籍异动管理模块具有处理学生学籍异动记录的功能。

(2) 学生奖励处分管理。

这个模块用于管理学生在校期间的奖励和处分的信息, 通过学生管理部分的信息录入和撤销, 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表现可以有一个明了的轮廓。

(3) 学生奖学金信息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实现收费上学, 学校的奖学金的发放种类较多, 奖学金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学生获得奖学金的信息, 对于学生操行评定的登记确定和学生就业的信息检索有重要的作用。

(4) 学生综合测评信息管理。

在学生交费上学的同时, 学校综合测评的范围占学生人数的60%, 为了准确地将综合测评获得学生的登记、人数统计分析准确, 并将现金通过银行支付到“一卡通”上, 要做到准确无误的数据管理。

(5) 学生上网登记信息管理。

为了让在校学生充分享受学校的丰富网络资源, 学校在学生宿舍为学生安装了校园宽带网络, 学生通过到网管中心申请开通网络以及交费的过程, 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和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

(6) 学生宿舍信息管理。

学生宿舍管理属于后勤管理的一部分, 宿舍管理信息包括学生宿舍楼栋信息、宿舍信息, 以及学生在宿舍的入住信息, 宿舍信息的准确采集, 为学校后勤人员对宿舍进行合理分配, 新生入学宿舍的合理安排, 以及学生所在宿舍信息的检索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4 学生信息检索与统计模块

学生信息检索是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开放的信息管理模块, 学生管理人员通过对学生信息检索达到查询学生信息的目的。

用户检索学生信息的方法:可以通过院系、班级来检索, 也可以通过学生生源地区、学生宿舍来检索, 还可以通过输入学生学号检索, 检索的方便性极大地提高了检索的效率。检索信息的完整, 可以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奖惩等情况。

5 系统附件

系统附件是用户和用户之间以及用户本人进行信息传送和信息记录的模块, 包括短信发送和阅读, 记事本, 通讯录, 公众论坛和单独聊天室等。这些功能的开发大大方便了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送, 权限的分级管理, 让信息的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6 系统数据备份与事件记录模块

系统数据备份和事件记录包含以下二个方面的内容。

(1) 数据备份和回复:数据备份和回复是网络数据库重要的环节, 数据库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收到黑客的骚扰和攻击, 如何在受到攻击时能照常保持数据库的稳定以及在受到攻击以后如何快速的回复数据库, 保持数据的完成和不遗失问题, 我在这方面采用的是四个办法, 一是在服务器上安装正版的操作系统, 并保持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及时更新;二是在服务器上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 拒绝和记录非法用户攻击的记录;三是利用软件ghost, 将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安装在不同的驱动器上, 在操作系统受到攻击而瘫痪的时候, 可以在20分钟以内将操作系统恢复成受到攻击以前的状态;四是采用双机备份的技术, 在另外一个服务器上安装相同的数据库, 这个数据库在设定的时间内对重要信息进行备份, 在主数据库受到攻击后能在5分钟将数据恢复完成。

(2) 用户事件记录:由于客户端的使用人数逐步增加, 目前用户人数已经达到90人, 预计在2004年可以达到300人, 这其中不包括学生通过~网页访问的人数, 为了记录用户在登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事件信息, 软件设计了事件记录器, 记录用户在管理重要事件时的时间、计算机IP和时间内容。事件记录器的应用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事件查询和非法用户的登陆。

摘要:全国已经有许多高校研究开发了各自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但是市场上面还没有一种非常灵活非常实用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本文分析了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功能设计思路。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九明, 耿国华.网络数据库角色代理安全模型[J].科技资讯, 2002 (3) .

校园广播系统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一) 数据挖掘概述

数据挖掘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核心之一, 将数据挖掘应用于节能减排中, 能够有效地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能耗问题, 推进实现社会生活与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降低生产成本[1]。数据挖掘的本质是利用分类、提取等形式完成对大规模信息的处理, 从中发现数据间的相互联系, 从而得到存在价值的知识。数据挖掘不单是几个工具的集合, 而是一个分阶段的处理过程。一个典型的数据挖掘系统包含三个步骤:数据准备、数据挖掘、模型评价。以下对一些常见方法进行介绍。 (1) 决策树:是一种常见的归纳学习, 能够从一组无规则的事例中推理出决策树的表示形式, 常用于构建或设计分类器和预测模型, 对未知数据进行分类等。决策树算法包括两个步骤: (1) 利用训练样本数据来创建决策树模型; (2) 利用模型对新数据进行分类。 (2) 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2]:是一种模仿自然界神经网络的功能和结构, 通过调内部大量人工神经元之间的相互权重, 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数学模型。 (3)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机器学习算法, 这种法法在解决有限样本、非线性、高维的模式分类等问题中表现优异, 也成为深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向。 (4) 聚类:是将数据集中的所有样本按相似度的大小进行划分, 形成多个类别的过程。常用的基于划分聚类的方法包括:K均值聚类 (K-Means) 、K中心点聚类、随机搜索聚类等。常用于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中, 其中K-Means聚类最为常见。

(二) 数据挖掘在节能领域的应用

目前数据挖掘技术在节能方面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 包括了建设、工业制造、农业能耗管理等多个领域。如沈文杰等人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实现重型装备企业工艺方案能耗预测方法[3];卢德华等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构建了一个针对建筑节能体系的综合评价[4];戴坤成等人基于PCA与RBF技术建立一个有效的建筑能耗预测模型。但是针对人员众多、耗能巨大的校园环境的校园节能减排系统却鲜有人涉足, 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二、基于数据挖掘的校园节能物联系统

本节先介绍高校校园的特点及节能减排系统的意义, 再重点介绍基于数据挖掘的校园节能减排物联系统的模型建立与更新机制, 最后以校园机房为例进行系统试验与实验数据收集验证系统的有效性。

(一) 高校校园环境与节能减排

我国高校普遍具有人员众多、耗能巨大、耗能时间分布不均等复杂的能耗应用特点, 由于能耗管理的不足, 出现了大量能耗浪费的问题。因此, 如何实现有效的能耗节约减排显得十分重要, 构建的物联网节能系统须能有效地实现课室、路灯、过滤池、喷淋灌溉等场景的节能。2.2基于数据挖掘的校园节能减排物联系统整个校园节能减排物联系统如图1所示, 分布在校园课室、机房、灌溉喷淋、路灯等场景的传感器采集电路通过无线网络接入到无线AP点, 采集的数据再汇聚到物联网应用服务器, 通过Internet传输到远端的物联网云平台数据库。我们在物联网应用服务器端使用历史控制数据进行数据挖掘算法训练, 针对各个不同场景分别建立决策树控制模型, 分别对后续采集到的实时数据进行决策响应。

此外, 为了实现决策树的动态自适应能力, 我们每1h对决策树进行更新。

(二) 系统实现与验证

按以上网络架构我们在广州某高校全面布署了具备物联网节能系统。本小节中, 我们选取耗能量最大的机房进行系统验证, 数据采集节点采用树莓派Raspi 3B+开源硬件, 操作系统为Raspbian发行版, 硬件节点布署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传感器以5分钟时间间隔采集温湿度、室内人数等数据, 经过模型后得到决策数据, 实现智能化控制。与传统人工控制进行对比, 发现实验系统的机房在用电量方面节省了35%。数据验证发现, 使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设计校园能耗点的物联网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三、总结与未来展望

本文构建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对人员众多、耗能巨大、耗能时间分布不均等特点的能耗场景实现有效的节能减排, 并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动态自适应, 保持控制系统的自学习与持续更新。我们下一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优化决策模型算法:本文的决策模型主要使用的是决策树算法, 未来将综合聚类、人工神经网络等算法优化决策模型;2) 扩大应用场景实验验证:文中仅针对能耗量最大的机房进行系统有效性验证, 后续将扩大应用场景布署, 证明系统的有效性。

摘要:数据挖掘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内容之一, 其应用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物联网节能减排方面, 数据挖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的环境下, 人员众多、耗能巨大, 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节能减排无疑成为优先选择。本文以广东某高校为例, 首先介绍了数据挖掘在节能减排方面应用的现状与问题;然后, 针对分析的问题, 我们使用决策树算法构建了一个基于数据挖掘的校园节能决策系统。经验证, 本系统能更及时、准确地根据校园环境的变化做出决策支持, 并根据历史数据实现动态自适应学习。

关键词:智慧校园,数据挖掘,决策树,传感器

参考文献

[1] Han J, Kamber M.数据范明, 孟小峰译.挖掘:概念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 王肇国, 易涵, 张为华.基于机器学习特性的数据中心能耗优化方法[J].软件学报, 2014 (7) :1432-1447.

[3] 沈文杰, 戴毅菇, 王坚.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重型装备企业工艺方案能耗预测方法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3, 26 (6) :90-92.

校园广播系统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开展“六自教育”,即自治自律、自学自省、自强自信,是在尊重价值观念、激发生命活力、促进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的系统培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锤炼优秀品格,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

关键词:“六自教育”核心素养品格提升

近年来,我校致力于构建自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与宽松民主的成长环境,旨在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学习的能力和自觉的意识。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个性成长,我校确立了“六自教育”的育人目标,着力实现学生品格提升。

一、“六自教育”的内涵

“六自教育”即自治自律、自学自省、自强自信。它遵循生命教育理念,尊重人的价值观念,关注人的生命状态,激发人的生命活力,促进人的自我发展。

“自治自律”——自治,是指自行管理或处理事务,修养自身的德行;自律,是指使遵守法纪、自我约束成为一种信仰、一种自爱、一种觉悟,塑造强大的内心。其主要指向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自主发展”层面,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的品格。

“自学自省”——自学,是指人吸收接纳事物的能力,也指在没有接受指导和教育的情况下掌握某种技能的状态;自省,是指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也就是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其主要指向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层面,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自强自信”——自信,是指在自我评价基础上的积极态度,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自强,是指自我勉励,奋发图强,修身自立,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其主要指向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社会参与”层面,以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的品格。自强自信,也与党的十九大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要坚定理论自信、文化自信高度切合。

二、“六自教育”的缘由

(一)适应新时代育人新标准的需要

我校在办学初期就提出了学生自主发展的“四自”方针,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班级自己管,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形象自己造,旨在形成“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人人都是学校管理者”的自主管理格局。但在实践推进过程中,“四自”方针没有形成学生品格养成的全覆盖,有些地方仅限于实践层面的活动而缺少精神层面的提升。特别是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的“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以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的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纠正当前家庭教育误断的需要

我们发现,影响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不尽如人意:一是学生与家长因缺少沟通,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不同的认知,没有形成优良的家庭成长环境;二是家长对学校的人才观有不同理解,家长认为文化成绩好则一切皆好,忽视了在家中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出现了高分低德的现象;三是有些家长认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是学校的事,与己无关。这些家庭教育误断的存在,成为学生成人的各种阻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三)补齐学生成长品格短板的需要

我们发现有些学生缺少自理能力,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连基本的生活秩序都难以建立;有些学生缺少自信,在学习上左顾右盼,无所适从,没有形成一以贯之的学习能力;有些学生缺少自律,在违纪违规时不以为然,是非不分,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有些学生缺少自省,在与人相处时夜郎自大,唯我独尊,不能反省自己的不足,不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最主要的是,有些学生缺少自强不息的品格,遇到挫折自怨自艾、萎靡不振,遇到难题退避三舍、推卸责任,谈到理想只会仰望星空,不能脚踏实地。

因此,学校在已有自主管理“四自”方针的基础上,由局部向整体延伸,由表层向深层拓展,由行为向精神升华,由传统向新时代转型,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六自教育”的理念,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能担当的时代新人。

三、“六自教育”的实施

(一)创新“三动”课堂范式,激发“六自教育”热情

课堂是教育的核心领域,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学生品格提升的重要载体。因此,德育课堂要从单纯的说教和灌输,向以对话交流为中心的生本课堂转变。学校在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着力开展“三动”德育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激发学生“六自教育”的欲望和热情。

1.“三动”德育课堂基本要求。

(1)教学设计体现问题驱动、探究活动、交流互动的思想。问题驱动,有助于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热情与动力,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觉;探究活动,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建构德育认知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掌握方法,解决问题,获得自信;交流互动,有利于实现师生成长历程的共享与共进,让学生在对话沟通活动中学会自省。

(2)教学过程彰显学得主动、教得生动、追求灵动的策略。学得主动,引领学生独立探究,培养自主品格;教得生动,促进课堂精彩生成,培养创新意识;追求灵动,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培养灵性生态。

(3)教学评价坚持激活心动、促进身动、引发神动的标准。激活心动,是指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心智;促进身动,是指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的实践;引发神动,是指引领学生合作学习的思想共鸣。

2.“三动”德育课堂主要流程。

(1)问题导学——教师根据德育目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动机与欲望,驱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学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德育素材或案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在自学過程中获取新感悟,并整理出疑难问题,借力于同伴和老师,形成思维清晰的自我主张。

(3)展示交流——生生合作互助,师生热烈讨论,思想激烈碰撞,观点相互交锋,展示自我风采。

(4)启发释疑——针对学生辩论中暴露的疑难问题与困惑,教师启发评析,解疑释疑,让学生从迷茫走向释然,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精讲提升——精讲到位,深化理解,帮助学生浸润德育思想,掌握德育方法,在语言和逻辑思维训练后,提高核心素养,培养全能的自我。

(6)巩固反思——分层要求,评价反思,提升能力,培养进步的自我。

3.构建全学科德育课程体系。

构建全学科德育课程体系,是通过着力挖掘各学科德育文化,融合各学科教学中的育人元素,创新开发多学科融通的德育校本教材。语文、历史、地理等科目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通过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等科目重在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和生活方式的培养;外语课则是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整合各学科的德育资源,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锤炼学生的科学品质与思维能力,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校“三动”德育课堂的创新,全学科德育体系的建立,极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六自教育”的热情,使学生在自治中修养德行,在自律中发展自我,在自学中提升自我,在自省中完善自我,从而做到自强自信,成为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人。

(二)创设德育环境,营造“六自教育”氛围

我校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组建学生自主管理网络,建设“六自教育”活动场馆,创设能够引领学生品德方向、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指导学生了解职业生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环境,营造浓烈的“六自教育”氛围。

1.组建学生自主管理网络。

在校长室的领导下,政教处、团委会指导学生会、团支部开展各项工作。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大会,每学年改选,学生会主席、副主席等各司其职,主要负责学生社团、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常规管理、社会实践等学生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定期召开团员代表大会,每学年改选团支部成员,团干部主要负责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校园广播和志愿者行动。学生校长助理直接在校长室领导下,参与学校涉及学生利益的制度的决策、校内规章制度的修改和制订,组织参与学校各项重大活动。学生在学校、年级、班级等不同管理层面上,在参与的各项活动中,均能得到自我锻炼的机会,构建起多层次、多维度、全覆盖的学生自主管理网络。

2.建设“六自教育”活动场馆。

(1)学生大讲堂。自主开展读书交流会、励志演讲会、主题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抒发真感情,传递正能量,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审美情趣,促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形成责任意识和担当品行。

(2)青春剧场。学生在青春剧场自编、自导、自演地方淮剧、语文课本剧、英语情景剧、校园心理剧等节目,传承传统文化,培养人文底蕴,涵养家国情怀。

(3)创客科学馆。学生自主开展3D打印、组装机器人、机械雕刻加工等活动,自主设计科学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利用计算机软件建模,最后完成个性化作品,让学生能够探索新技术,培养新技能,形成探究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增强劳动意识,提升问题解决和技术运用的能力。

(4)校园文化长廊。建设以“六自教育”为主题的文化长廊,对墙壁、楼道、灯箱集中布置,对教室文化、宿舍文化统一要求,展示学生作品和名人轶事,让学生能在校园里时时感受到“六自教育”的氛围,处处体会到“六自教育”的深意。

(5)心灵驿站。情绪宣泄室、音乐放松椅、抱抱人、心理测评软件、学习能力训练软件等设置齐全;安排专业心理健康教师日常辅导,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学科教师全日制值班,随时解决学生学业上的问题,帮助学生提升学业水平,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通过对学生自主管理网络的组建,活动场馆的兴建改建,设施设备的更新添置,校园文化的整体布局,学生时时刻刻能感受到自治自律的必要和自学自省的重要。“六自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度过健康、快乐、幸福、难忘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生活,进而达到自强自信的人生境界。

(三)发展学生社团,搭建“六自教育”平台

社团建设和活动是锤炼学生品格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有效方式。学校依托“明理明志,达德达行”的校训,发展内容丰富、充满鲜活力的学生社团,覆盖面广,参与度高,选择面宽。

学校在原有学生社团的基础上,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为目标,科学统筹搭建学生社团体系,主要分为人文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艺术体育类。人文科学类包括传统文学社、时事辩论社、爱心义工社、演讲社、心灵驿站等社团,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家国情怀,以形成具有高尚思想品德、责任担当意识的明达学子群;自然科学类包括3D打印社、航模制作社、机器人联盟、物理社、化学社、生物社等社团,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实践能力,以形成具有创新精神的明达学子群;艺术体育类包括书画社、篮球社、器乐社、乒羽社、足球社、健美操社、合唱队等社团,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健康生活的理念,以形成具有艺术气息、健硕体魄、志存高远的明达学子群。

社团活动自主建设、自主管理、自主活动,提升了学生自主决策的能力。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真正让学生做到自治自律、自学自省,从而达到自强自信。

(四)开发特色资源,拓展“六自教育”路径

学校着力开发有生命力的校内外“六自教育”特色资源,使其以多種渠道和方式向师生鲜活呈现,保障学生按照个人发展需求平等、充分、便利地获得各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最佳的学习方法,感悟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人生幸福。

1.开发校内特色资源。

(1)主题节日活动。由学生会牵头,学校相关部门支持配合,举办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等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主题节日活动,展示青春风采,培养兴趣爱好,充实校园生活,磨炼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传统节日活动。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民俗风情等校园文化活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红色节日活动。在建党节、国庆节等红色节日,组织开展演讲比赛、歌咏比赛、征文比赛、参观寻访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爱党爱国,培养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2.开发校外特色资源。

(1)名校研学旅行。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市西中学、南京金陵中学等省内外知名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走进名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依托高校优质资源,开展主题实践与调研活动。将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参观访问、体验感悟中,培植科学品质和创新精神。

(2)参观主题教育场馆。利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利用中国海盐博物馆、陆公祠、盐渎古镇等历史博物馆、文物展览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利用盐城市社会福利院、盐城市儿童福利院等社区,开展关爱老人、孤儿、残疾人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3)深入自然生态景区。在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盐城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盐城大纵湖风景区、东台黄海森林公园等生态资源丰富的景区建立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调研,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通过对校内外特色德育资源的开发,对“六自教育”路径的拓展,在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提升了学生自治自律的能力;在红色革命纪念场馆、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参观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学会了自学自省;走进名校,步入高校,融入社会,促进学生自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做一个品格高尚、气质高雅、素质全面的人。

“六自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在自律的前提下从自信走向自主,从自主走向自立,从自立走向自强,最终走向自如,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自主发展和溝通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以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校园广播系统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已达2491所,普通本专科在校人数已有2468万人,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其实孕育着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如果能够运用电子商务对高校的消费模式进行相应的创新与改革,无疑对我国高校消费市场的管理和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荆州长江大学为例,在现有的消费市场背景下,提出了专门针对高校消费市场的电子商务系统。

【关键词】高校市场;电子商务;消费系统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江大学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园掌上通’ APP综合服务平台”(编号:104892013303)的研究成果。

一、高校消费电子商务系统构建的意义

建立高校消费电子商务系统不仅仅是解决学生在消费时间和消费空间上的问题,还有更多实质性的目的与意义。

1.整顿校园市场经营,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如今的校园商品存在较多质量问题,校园商家的诚信也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冲击。学生自身的消费权益无法得到保障,随之而来的商家信誉问题也导致校园市场相对混乱,经营效果相对较差,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建立消费电子商务系统就是要对所有的商家进行全面管理,对不符合经营要求的商家进行强制性的整顿,对混乱的校园市场进行整理,规范经营,强化管理,建立一个绿色透明、自由安全的健康市场。

2.改变商家经营结构,协调商家学生供需。在校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构成和变化或多或少受到所在地区及学校周边经济发展情况的影响,学校周边的商家集中经营哪种商品或者提供哪些服务都会对学生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商家经营学习图书类的用品居多,那么相对来说该校学生的学习氛围就会相对浓厚;如果商家经营娱乐性质的产品或服务居多,那么学生在物质享受方面的需求就会相对较高。为了培养勤学好问、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的21世纪大学生,高校消费系统可以对校园商业的消费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增加学习资源,提供良好的高校文化环境,从校园周边环境方面去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健康生活。

3.整合利用校园资源,推动高校经济发展。在高校消费系统的构建中,能够有效地集中校园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加大校园商品及学习物资的价值与用途,起到整合与节约资源的作用。总体而言,这对于改善高校消费的经营模式,拉动高校消费的内需,提高整个高校消费经济的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消费电子商务系统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1.校园市场规模分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长江大学在校大学生有三万多人,平均生活费一般在800元左右,学生日均消费约25元。主要消费集中在餐饮、购物、娱乐三个方面,其中餐饮大约占42%的比例,包括学生日常吃饭和其他请客吃饭的消费;购物约占27%的比例,主要是衣服和鞋等服饰的消费;娱乐约占15%的比例,在平时会去一般性的娱乐场所进行消费,部分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还会外出旅游。

校园周边有300多家商店,商店数量较多,类别较为齐全,其中以餐馆、娱乐场所、服装店和超市居多,占据了整个校园市场份额的70%左右,涵盖了大学生主要的生活所需。学校后勤集团的营业也是不可小觑的,校园内部的商店和校园食堂在学生的消费中也占据了相当可观的份额。保守估计,校园后勤及周边商家的日营业额达80多万。

总体而言,长江大学的学生消费群体数量大,消费类别与层次较为显著,消费倾向多元化,消费能力较高,在需求方面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应该有效地将商家群体与学生群体进行资源上的整合,将需求与供给进行系统上面的对接,建立统一规范的商业消费模式及消费管理,促进校园经济和谐稳定的发展。

2.校园市场经营分析。现有校园商店的经营模式还是传统意义上面的店铺经营,在自己经营的商店里等待学生群体去消费,商家对于商品或者服务的定位与宣传还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一定的营销及管理经验。同时校园消费市场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高价牟利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大学生消费者都吃过这类商业欺诈的亏。校园商品存在伪劣假冒、校园商家存在诚信问题,这些非常现实的现状给大学生的自身利益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伤害,加上大学生维权意识的淡薄,所以用系统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加大力度对现有市场的整顿与整合确实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3.电子商务优势分析。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店面零售模式已经逐渐被电子商务所取代,在网上进行购物和休闲娱乐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潮流与趋势。随着大学生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钟情于网上消费,而且数额相当可观。高校的电子商务具有消费群体稳定,消费能力强,物流运送便捷和信誉度良好的特点,充分利用大量学生群体网上购物的特点,能为新型高校消费系统的构建提供非常强有力的保障。

三、高校消费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与运营

根据当代大学生在精神及物质方面的需求,以电子商务为依托,结合校园各大商家和校园后勤,在高校内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消费模式,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学生与商家,学生与后勤、学生与学生、商家与后勤三者之间的自由消费,构建一个经济实用、简便快捷、绿色文明的消费系统。

1.消费电子商务系统的平台建设。在现有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搭建消费电子商务系统的运营平台需要以下三个核心的工作系统:

(1)系统服务中心。系统服务中心是建立一体化消费系统的重枢纽,是连接三大服务群体(学生、商家、校园后勤)的核心纽带,是提供服务群体自由消费的关键平台。在这里将进行数据的计算与传递、订单的采集与确认、商品的发货与配送、资金的清算与转账,服务的完善与维护等系统性的工作。服务中心的建设是整个消费系统的重中之重,需要学校和商家的共同努力,需要技术、资金及人才方面的大力支持。

(2)系统信息传递。如何让学生、商家、校园后勤进行随时随地的信息沟通,如何确定商品订单的下达,如何使得商品或者服务准确地消费,都需要系统进行信息传递。在服务中心,可以通过四种方式让三者之间进行信息的及时传递。以消费订单的下达为例,一是通过网络,在官方网站上下订单;二是通过手机APP,大学生可以下载专门设计的手机APP进行消费;三是通过手机短信发送指令,这些指令即代表所要购买的物品编号,系统会自动进行识别;四是直接打电话下达订单,这也是最快和最方便的购物做法。

(3)系统支付方式。支付系统将采用线上与线下两种支付方式。一是通过网上银行或支付宝在网上进行在线支付,只要是系统服务中心实名认证了的商家,支付系统的安全是绝对可以保证,不会存在支付安全的漏洞;二是通过校园一卡通刷卡或现金进行支付,这种付费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商家处于弱势地位,因为订单在下达后学生未支付,商家为此付出了一定的成本,对商家造成了损失。系统将通过的实名制绑定进行一定程度的诚信等级评定,无论是对于商家还是对于学生的信誉,一旦系统的评定等级出现了信誉危机,那么商家的经营和学生的消费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限制。

2.消费电子商务系统的运营模式。整个电子商务系统的运营模式有三种,分别是B2C模式、C2C模式、C2B2C模式,三种运营模式在系统平台上同时进行,学生与商家、学生与学生之间随时都可以通过系统平台实现自由的相互交易。

(1)B2C模式。B2C模式主要用于高校学生对于校园商店、学校后勤及校外企业消费的需求。如当学生需要吃饭的时候,为了避免高峰期的拥挤和用餐时的无选择性,学生可以提前通过服务中心进行订单的下达,寻找到合适的餐饮店,然后定制自己的个性套餐,接着可以通过配送或者自取的方式进行消费。对于购物、娱乐、住宿、订票的消费服务基本如此,全部都可以通过系统服务中心以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消费。

(2)C2C模式。消费者个人之间进行独立的交易已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消费模式,如今高校市场存在无限巨大的潜力。由于大学生在消费上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已经积累了很多自身不再需要的东西,包括衣物书籍和电子产品等商品,虽然这类物品对自己而言没有了使用价值,但在别人那里可能会创造价值,大学生可以将自己不要的物品卖给别人赚取一定的费用。建立一个二手市场,或者构建一个学生自主发起的创业平台,让在校大学生出售或者交换自己不需要的物品,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节约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消费理念,建立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C2B2C模式。高校里面往往存在很多有着共同消费兴趣和意向的群体,有时单个购买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及经济困难,有共同购买意向的消费群体就可以集体向商家提出购买需求。高校消费系统可以提供这样一个集体洽谈和购买的平台,让大学生买到更加经济实惠的商品,这样更会促进高校的消费和高校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结语

高校消费市场的现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如何建立健全完善的高校消费市场,如何引导大学生在高校中正确地消费与生活,如何让我国高校的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都是非常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总而言之,立足现实高校的消费现状,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研究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新型高校消费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陶余奎,李诚.对当前在校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与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23):157-159.

[2]禹小英.当前大学生消费的新特点与高校消费教育研究——基于对长沙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J].消费经济,2010,26(5):60-63.

[3]陆丹辉,李高强,彭文兵.高校电子商务分析及构想[J].电子商务,2013,(1):72-73.

(编辑:秦俊嫄)

上一篇:高职院校口腔医学论文范文下一篇:酒店英语教学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