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作业探索论文范文

2024-07-15

物理作业探索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叙述了十几年来出现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两波热潮的不同诉求,根据一些高校教学质量调查描述了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看法,阐述了当下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方向。文章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学校领导和教师所要负担的责任。文章阐述了培养“两种态度、两种能力”的重要性,并认为要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入手,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启发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义感,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这里还强调了课外活动在学生成才中的重要作用。文章指出,实施“拔尖创新”和“卓越”计划要着眼于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和潜能。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教学质量;杰出人才;因材施教

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两波热潮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质量成为政府关心、社会关注和媒体热议的热门话题。每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要提到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前所未有地写入了党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以很大篇幅谈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

细察起来,热潮中还有两次大波。第一波发生在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后,持续了将近十年。这一波的背景是“扩招”使高等学校学生人数剧增,从1998年的不足800万,猛增到2006年2500万,同一时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6%迅速扩展到22%。但是,高等教育总经费的增加却十分有限,于是教育资源稀释,全国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从2000年起逐年下降(从1999年的生均2962.37元降到2005年的2237.57元),直到2006年才开始有所回升。教育投入的降低自然会遭致教学质量下降,因此,这一波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明显地带有“量的扩展以质的降低为代价”的性质。

从2006年起“扩招”的势头有所减缓,特别是从2007年起新生增速大幅缩减,生均经费上升,教学质量“滑坡”趋势得以制住,并且出现了有所回升的迹象,绝大多数高校的基本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参见教育部新世纪教学研究所2007年教学质量调查报告[1-2])。但随着中国经济崛起,2009年钱学森先生去世后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以及之后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而本土却没有出现一个诺贝尔科学奖而产生的“诺贝尔奖之问”,引发了新一波质疑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热潮。

尽管这两波热潮的重点不同,前者偏重于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特别强调中国经济的产业创新能力之缺乏,而后者则偏重于杰出人才的产出不足。不过两者都集中在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创新能力不够则是一致的。其实,如果全面分析起来,这两方面问题的根源和责任不全在于高等教育,不过政府和教育行政单位还是针对这两波社会热潮都提出和采取了若干明确的应对措施。对前者,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提出和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对后者,则从2010年起开始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对应用性人才的各种“卓越(工程师、农林人才、法律人才……)的教育培养计划”。这些“工程”和“计划”都是和财政部及相关业务部门联合出台的,说明经费投入是一个重点。它们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把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关措施分解为若干“项目”,由学校提出申请,经评审立项后配备经费支持。“本科教学工程”按提高教学质量的因素分为: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立体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双语教学、教学名师及团队等若干建设项目。这些“国家项目”经过评审,以择优支持的方式落实到学校,不仅可使学校增加经费收入,更关乎高校声誉和“面子”,因此,质量“工程”往往成为高校领导的“政绩工程”,大家趋之若鹜,踊跃申报,耗费了学校领导极大精力。而一旦项目到手,真正的建设、实施、辐射等贯彻落实工作,却常常疏于监督管理。这种国家项目分散到各个学校,对一所学校为数甚少,其辐射作用有限,学生受惠面很小。“本科教学工程”执行四五年来,从仅有的总结评价资料来看,实施效果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收益并不大[3]。“拔尖”和“卓越”计划,基本上也是采取“立项管理”方式,从学生群体中选拔出少数人用较优越的资源和条件加以特殊精心培养的。由于实施时间还很短,目前尚没有实际资料来评判其效果。

二、对当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看法

要切实回应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找出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必须针对实际情况,了解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各种具体因素。

显然,在第一波热潮中,教育投入的“稀释”是主要矛盾。1999年下半年,第一次“扩招”突然出现时,因一时招生过多,来不及修建教室,笔者曾见到一所大学的教师在操场上大课。这种情况怎么能保证教学质量!经过六七年呼吁和努力,中央和各地政府逐渐增加了经费投入,在基本稳定了招生规模之后,全国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支出逐年上涨,情况见下表[4]:

与此同时,我们也感受到那些年一方面是高校合并风起云涌,学校规模急剧扩大;另一方面,学校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实验设备的质与量都大有好转,教学条件确实普遍有所改善。然而,实验条件的扩充与学生人数比还是不足,特别是应用学科的实习、实训条件缺乏更为明显。除了看得见的硬条件以外,人力资源和软条件却并未显著改善。例如,同是从1998年到2006年,普通高校学生人数增加了两倍多(同期普通高校数目从1022所增加到了1867所),但专任教师人数却只从40.72万增加到107.6万,即增加了一倍半多些,远没有学生人数增加得多。至于高校为应对国家社会经济转型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对理念、目标和模式的研究不透,定位不准,以及管理体制、制度的种种问题和执行实施的不严不力,也是当前教学质量问题的一大原因。再加上“扩招”,科技进步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如部分本来没有上大学意愿的学生被“裹挟”进了高校,网络信息的广泛接受使用等)也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严重挑战[5]。根据新世纪教学研究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研究课题组2007年对42所各类高校的调查[1-2],对当前我国本科教育质量有下面这些看法:

“985工程大学”有最好生源,基本未受“扩招”影响,学生知识、能力结构有所改善,知识面宽,思想活跃,开拓性强,自主获取知识能力有进步,科研训练显著加强,整体教学质量良好甚至优秀。“211工程大学”是我国本科教育骨干,虽受“扩招”影响,教学资源有不同程度的“稀释”,但因有良好的教学传统和一批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年龄 < 35岁教师不到或接近一半),基本保持合格或良好的教学质量。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学生规模扩大过快,教学资源跟不上,如班级规模大,实验条件,特别是实习、实训条件差,对应用性学科专业学生,缺陷严重!

这两类高校中较普遍的问题是领导和教师热衷于提高学校整体地位和科研,精力没有放在本科教学上。一般学校中一些有较长办学历史的高校和很有特色的专业,在社会和行业中很有影响;但普遍有应用学科专业教师的实践经历少、功底不足,上课照本宣科,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随科技发展更新的问题。生师比太高(实际上接近于20:1),二三百人大班上课是普遍现象;实践训练缺乏,本应由学生动手做的实验,成为“参观”,实习、实训成为大难题。不过总体上还是可以认为,高等教育教学总体质量是合格或良好的,有些还是优秀的。

调查结论认为,现代大学生中较普遍地存在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2]:

(1)思想开放,个性张扬,但心理脆弱,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诚信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分化严重,好的很好,差的无心学习,成绩很差。

(2)学风浮躁,读书少,思考少,不扎实,不深入,不求甚解。一些学生缺乏主动性,学习目的茫然,只为应付考试,不少学生每天自学时间不到2小时。

(3)实践训练不足。除“985工程大学”和一些有特色学校与专业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薄弱。工程技术和实务应用性专业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运行操作的能力。

由此可见,这里主要还是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学风问题,学科和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中的问题还是次要的,更不要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高层次问题了。

2009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利用美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工具,对27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说明[6],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相比,我国学生的最大差距在于生师互动;而在课程认知目标及其达成方面,我国强调分析和记忆,美国则强调创新综合和运用;调查还指出,有近一半学生学习缺乏意义感。2010年,他们用同样方法对清华大学本校本科学生的学情进行了调查[7],得到的结论是:与美国同类大学相比,在很多方面清华学生表现不相上下,但在生师互动和学业挑战度上有一定差距,表现在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不足,学习志趣与意义感不强。这个结论大体上与上面新世纪教学研究所的结果符合,说明我国大学,即使像清华大学这样的一流大学,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和深度上还是不足的,这严重影响了中国大学生的创造性。

至于第二波热潮所关心的杰出人才、诺贝尔奖得主缺失的问题,其答案本来主要不应由大学来回应。因为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杰出”,基本上要看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业绩。那里是否为他们创造“杰出业绩”准备了必要的客观条件、环境和机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的任务是给人才打基础,要是环境条件具备,只是因为人的因素以至于做不出杰出的业绩,责任当然在学校。就中国情况而言,问题主要出在前者。以王选院士成才为例,要是当年没有相关领导部门的慧眼支持,没有学校领导下决心花大力气从不同学科调集科研人员进行激光照排机攻关,他的成果就会夭折。可是这样的条件和机遇在中国实在是非常难得,十分稀缺的。再拿诺贝尔奖来说,它主要是奖励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长久以来,中国人的奋斗目标是摆脱国家贫穷落后受欺凌的局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追求小康社会。这里需要的基本上是为实现国家目标所明确需要的现有技术,而不是去追求耗资巨大前景不明的基础研究成果。国家不可能给基础研究以充分的资金、条件和环境。就是说,诺贝尔奖并不是前一时期国家决策的理性诉求,出不了这个奖就非常自然。这里用得着一句老话“时势造英雄”。现在,随着国家经济好转,人民温饱问题解决,国家逐渐为基础研究创造日益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相信过不了太久,诺贝尔奖会陆陆续续到来的。当下社会要做的是,为杰出业绩的出现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做到“人尽其才”。学校要不断提高教学和研究的质量,为杰出人才的涌现夯实基础,使潜在的人才崭露头角。其实,一系列“211工程”和“985计划”就是为了这样一个目的而设置的。现在教育部出台的“拔尖”和“卓越”计划也无非是为了实现这样的设想。然而,它们总体上都是在资源和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为保障一部分学校和学生取得相对优越的条件得到较快发展而采取的“重点”工程。在教育总投资不足的条件下,不能不说这可能是一种花钱少,收益高的措施,但只能作为一种短期的权宜之计。从根本上我们还应遵循《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三、提高教学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意味着一方面必须按照胡锦涛同志在清华百年庆典讲话中所说的高等教育的几方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与文化传承与创新)普遍提高,另一方面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面向全体学生”既适应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根本目标,也符合《纲要》所要求的教育公平原则。

教育是施教者与学生的互动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本上是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资源与环境,而学生能主动享受利用这些资源和环境。学校的资源与环境条件要根据学校的定位和目标来进行规划与建造,这主要是学校举办者(大多数情况下是政府)和领导人的职责,其中当然也有教师的责任。而能否根据自己的个性特质主动地、有选择地享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与环境来发展自己,则是每个学生自己的事了。他们基本上已经成年了,有了独立自主的行为意志、权利和能力,已经不是被动地接收上一辈的教育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有选择地接受教育,发展自己。教师只扮演着指导和帮助学生进入高深学问殿堂的角色,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这里,1904年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首任“总监督”(相当于校长,此前京师大学堂的领导人称为“管学大臣”,相当于教育部长兼京师大学堂堂长)张亨嘉就职典礼上对学生的八字训词“为国求学,努力自爱”很值得玩味,它揭示了中国大学宗旨与西欧老牌大学有原则区别,以及大学学习与中小学的根本不同[8]。

但是学校领导与教师毕竟还有启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讲解、传授学习内容,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并根据学生的个体优势和特长指导学生进行适当选择,实行因材施教的责任。不过高等教育是专门教育,是按专业实施教育的,学科、专业是高校的细胞。然而,我以为,对于当代中国大学生,不管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抓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在于抓住以下两条:一是渴望知识、主动求知、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获取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尊重他人、诚信负责、珍惜资源的态度和表达交流、协调合作的能力。

我把它们叫做两种态度和两种能力[9]。有了这些,才谈得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才可能产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这些,不管科技发展多么迅速,社会变迁多么激烈,都能努力适应,从容应对;因为有了这两种态度和能力,世界上什么新的、难的东西都能自主学到。所以它们是基础,也可说是“抓手”。

抓这两条,当然不能专门为此开课,而是要把它们贯彻在学校一切教学和教育活动中,渗透到学校所有公共生活和环境中。这是关键。

从当下大学生普遍情况看,解决这“两种态度,两种能力”问题首先还得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人称为“通识教育”)入手。文化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文化”二字。文化的定义尽管很多,有点漫无边际,但我看要素就是“知识、德行和虔诚的信仰”这三样,而后者是核心,是统帅,是出发点。这种信仰实际上就是价值观、人生观,解决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意义感不足,缺乏诚信和责任感,根本上就是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这种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接受古今中外人类几千年来在哲学、历史、社会、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深入思考,感悟并领会他们所揭示的人生意义和态度。这里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不是让教师讲解一些故事,传递一些信息,进行一些说教,而是要学生自己去阅读经典,使他们置身于前贤先哲的环境去原汁原味地直接领略他们的深邃思考。只有通过深度思考,学生才能把理性思维成果凝固在自己的骨髓里,铸成牢固信仰。对于高层次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尤其如此。因此这类课程不是肤浅的“普通知识”的堆砌,而是难度很大的、深邃思维的锤炼。学生绝不可能“轻松”,教师讲解辅导也相当艰巨。因此,除了教师讲授、学生自习外,适当的小班课堂讨论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对多数高校,配备足够多的胜任教师,能开出大量这类课程目前还有相当大的困难,从社会各方面广泛延聘兼职教师是一种办法。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适当开设一些“概论”、“评介”、“赏析”,甚至“讲故事”式的课程不是完全不可,但也要引导学生“深度思维”。对于研究型大学,我建议其中起码应当有一两门这种“文化”或“通识”课程,要着重于认真的经典阅读。绝不能把这类课程变成学生轻易攒学分的课。

我要说的第二点是:作为专门教育的高等教育,学生学习的大部分还是和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这里所指的“专业”是比较广义的,包括它们的基础。尽管多数教师可能认为他们的基本职能,是把课程有关的知识、理论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使他们理解、掌握。但是,我们还是要把上述的“两种态度,两种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无数经验和生动事例告诉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坚持两则信条:一是学生的知识系统是靠他们自己构建的,而不是教师给予或传授的,教师只能提供材料和构件,授以方法;二是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只能靠自己亲身实践来获得,这里的实践包括作业、实验、实习、实训、小论文和课外实践活动等,教师在这里起着指导和辅助的作用。

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启发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义感,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通过讲解、演示、提问、督促帮助学生能够进入学问的殿堂,并给以思想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为此,教师要不断钻研高深学问,以求自己有透彻理解,力求有所发明创造,还要根据学生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了解学生,发掘学生的个体优势和潜质,在学习和成才之路上帮助他们进行选择,并以身垂范,做学生的良好榜样。

第三,学校要根据时代变迁,从世界范围内洞察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出发,精心设计培养模式与方案,包括各类不同课程的组织与分配,理论和实践课程、课内外(或第一与第二课堂)和校内外(含国际合作交流)的安排与比例,等等。要在软硬条件和管理上保证这些培养方式与环节的有效运行。现有的专业教学和大班上课的“人才批量生产”的模式,是从保障教育效率和效益出发而不得已采用的,必须兼顾人的多样性而实行“因材施教”的灵活原则。例如,学生入学后绝不能都“一个专业定终身”,应该允许和保障学生有多次多种选择的自由和机会。这里包括自由选课、转系转专业、早期参与科研等制度等,以充分发挥人的个体优势与潜能。北大曾经有一位物理专业的学生,沉迷于计算机以致专业课程多门考试不及格,几乎要被退学,但他对计算机信息处理十分精通,后来转到相关专业,解决了计算机图像处理上的一个大难题,成绩突出。不过“因材施教”绝非给每个学生设计出一条成才的康庄大道。人的个性千变万化,人的一生事业中遭遇复杂,机会瞬息万变,没有任何神仙可以给一个具体的人指出一条万无一失的成才之路来。但是,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和潜质能发挥出来,崭露头角,而不是无所作为,甚至设置障碍,以致才能萎缩、埋没。这就是我所说的为人才“开辟道路”。

第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这里不仅是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充足的图书信息资料等条件,更是一种环境和氛围,让各式各样的学生都能“英雄有用武之地”,施展本领,彰显才能,脱颖而出。我们绝不能狭隘地仅以学生课程学习的成绩优劣来“论英雄”。事实上学生毕业后事业有大贡献、大成就者很多并非当年学生时代业务学习的佼佼者,就是学术领域上也是如此。不过他们多数都在大学生活的某些方面十分活跃,显露了才华。高校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舞台,各种角色都能展示才华,经受锻炼。高校生活决非干巴巴的一些课程与实验,而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这里,学术上有各种学科门类的研究组织和讲演、讨论,学生可以用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提出问题,开展研究,参与争论;可以进入教师研究生团队从事实验和理论研究,广泛接触科技前沿;学生组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其中有学术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竞赛、社会调查、公益事业、志愿服务和文学艺术、体育运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特长施展才能,锤炼本领。它们在生师互动、生生互动中,互相学习,发展自己;在校内外交流,甚至国内外交流中学会表达交流、协作和组织的本事。事实证明,在这样一些学生自发自愿自觉的活动中,他们更能竭尽全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获得更大的长进。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10]:在一所好的大学里,学生在课堂上从老师那里学来的知识远没有从同学那里学来的多。一所国际上并不太著名,却为美国培养了几十位信息业和商界巨头,被比尔·盖茨誉为“改变世界的神奇学府”的印度理工学院所依靠的不是他们课程教学的完美,而是他们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和学生的痴迷投入[11]。这就是高校通过课外活动自发实施的“因材施教”,自然地产生未来社会所需的多样化人才的生动情景!

在这样一种生龙活虎的氛围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不难油然而生,而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毅力也将锤炼出来。为了造成这样一种氛围,特别需要提倡高校的自由思想和包容精神。然而,针对当下时弊,我们也应该特别注意克服和防止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发扬大学文化的深沉性,努力建设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这样,在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自然将会冒出各式各样的未来“尖子”人才来!

四、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开辟道路

如上所述,学校实行因材施教原则,为材质各异的大多数学生创造了不同的活动舞台,从这里自然会冒出杰出和特殊人才的萌芽来。然而,当今高校一般规模巨大,从办学效率和效益考虑出发实施按专业、分班级的人才“规模化生产”条件下,要真正实现个性化的因材施教实在是力不从心,难以保证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一些特定目标,对少数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给以适当集中和比较优越的资源进行特殊培养,以期成为未来某种类型的“杰出”人才的预备队,例如实施当下“拔尖创新”和“卓越”计划,未尝不失为一种可能是花钱少、收效高的权宜措施。但是,即使在采取这样的措施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把眼光仅仅盯住在这少数人身上,还要瞩望于全体学生。要树立人人都能成才(但不是都能成为“杰出”人才),各种各类人中都可能出杰出人才的观念。人的材质是各式各样的,成才的机遇是千变万化的,“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过去无数人才“特殊培养”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

大凡杰出人才的产生,都需要主客观条件及其互动。对于不同类型的“杰出”,条件是不同的。例如,就成为杰出科学家来说,主观条件大体上是: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强烈兴趣,锐明的科学概念和扎实基础,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一种精湛的技能(如演算推理、实验动手等),勤奋刻苦,顽强的意志、毅力和信心,对于当今大科学时代,还要有交流、合作和组织能力。客观条件首先是大环境,即时代和社会需求,其次是为完成杰出业绩所需要的资源和物质、精神条件,即小环境。光有主客观条件还不够,还需要两者之间的耦合、交集和碰撞,这就是“机遇”。

由此可见,杰出人才的成长之路是非常曲折复杂的,学校不可能保证按照“杰出”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会有杰出成就。而且,即使就主观条件而言,真正属于学校可以“教”出来的项目也不多,许多关键因素属于心理因素,这里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或“养成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举办这类“拔尖创新”或“卓越”计划应当周密设计,在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管理、跟踪调查等方面加以全面规划。我想,举办这种“计划”的出发点应该是给这少数学生以更加灵活、更多一些选择的自由和机会,让他们能更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给他们以更多学习和工作的负担,以使他们克服更艰巨的障碍与困难而得到更大的磨炼。在学生选拔上要尽量避免按照某种固定标准(如某些考试或测验的成绩)划分等级而确定“入围”与否,以免压抑、打击具备另一些特长的学生。可以对这些“特殊班”学生采取适当流动的做法,执行过程中有的学生自己就会知难而退。教学过程要尽量少用集中优质资源开小灶、吃偏饭的“重点”方式,比如以更有名望、更加资深的教授开设程度更深的同一门课的“重点课”等,而应当以增加学生独立工作的分量为主。当然,也可采取压缩课程、提前进入研究工作的特殊培养模式。这些需要根据学科的不同灵活处理。

从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的实施情况看,似乎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给这些优选出来的学生单独设班,从教学计划、内容和方式上都提供一套相对优质资源的特殊培养;另一种主要是提供指导教师(配备导师),在导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个别指导,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听课或参与讨论班和科研实践。不管用哪种模式,都要避免给学生造成被选拔出来的优越感和等级感,以为自己就是重点培养的未来“杰出人才”。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培养基础学科的研究人才,北京大学曾先后试行过理科和文科的“试验班”。其目的在于给学有余力,有志于基础科学研究的学生以早日进入该领域作贡献的机会。基本做法是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承受更大“压力”,以经受更多更重的锻炼;主要是通过多听交叉学科课程,早期投入科学研究两种方式。对于理科学生,着重加强数理基础,拓展自然科学多学科知识,对于文科学生则主要在于打通文史哲的学科界限相互选课。这样基本上不需要额外增加教学资源,而只要对试验班配备少数热爱学生、精通业务的指导教师,给学生进行选课指导和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在总结老北大培养模式基础上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大体是:例如,对于一名学生物或地学的学生,让他去跟着化学系的学生上化学课,做化学实验;跟化学甚至物理系的学生去听数学、物理课;让物理系的学生去上数学系的数学课等。这样做,不仅他们所学课程的深度和学时都超过一般学生,而且会感受到不同专业的学习要求与思维方式的不同,从而拓宽自己的科学视野。此外,还要根据情况选修一些其他专业的课程,以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三年级学生,则分配到不同教师和研究生的研究团队参与科研工作,为此二年级末前,他们就要听取本专业研究团队的工作介绍,访问各科研组,了解相关研究工作情况,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方向。因此,他们的学习负担和压力远比一般学生为重。尤其是因为课程不是专门为他们开设的,经常会遇到课时冲突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不可能为少数人更换课表,学生只能根据这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自己的能力,选择听一门课而放弃另一门,该堂课的教学内容就得通过自学来掌握,但要参加相应考试。这当然严重增加了学生负担,但相应的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和选择能力。杰出人才要做出普通人所难以企及的成就,就必然要克服比通常人大得多的障碍和难题,上帝不会把“轻松愉快”与“杰出成就”赏赐给同一个人。在学校不经受这样的磨炼与考验,就很难为未来事业铸就刚强的意志、毅力和信心。尽管“试验班”有少数学生抱怨负担过重而退出,但大多数志愿进入的学生能够胜任愉快地坚持学习,因为他们对基础科学研究真正建立了兴趣与感情,就能以苦为甜,苦中取乐,享受克服困难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而在这样的克服困难过程中,个人的优势潜能就得以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来。谁也不可能为杰出人才设计出一条“顺利成长”的道路。相反,在学校给学生以适当的克服障碍和困难的锻炼,他们就会自己去闯荡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无论采取何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的作用是关键的。教师最主要的作用在于:(1)引领学生进入科学的前沿,为此,教师本人就必须是活跃在科学前沿上的学者,与国际前沿学者保持着密切联系,洞察该学科发展的迫切问题及其解决方向,并能在学术团队里经常组织学习与讨论;无论如何,杰出的科学家往往是在从事杰出科研实践的杰出团队中锤炼出来的。(2)热爱学生,了解学生,能根据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指引学生选择学习和研究的方向。我国目前缺乏这样的名师及其团队固然已是先天不足,而教师负担繁重无暇顾及学生则是更大问题。何况现在高校规模庞大,生师比很高,即使教师有心照顾学生,由于人数过多,往往顾此失彼,很难全面照顾。须知当年叶企孙先生创办清华物理系,十年内就成为国内一流,出了一批物理学大师,他们当时规定每届招生不超过14名,再多老师就管不过来了。而现在很多学校生师比已经超过20:1,这对保证教学质量不能不说是很困难的了。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此外,“拔尖”或“杰出”人才不是一种类型、一个模样的,他们本身就是多样化的,而且是随时势而变化的。按照我们现在想象的“杰出”培养模式的目标要求,以某种固定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未必适合将来社会的需要,这里存在着巨大风险。因此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完全瞩望于拔尖人才的“重点培养”,而要更多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体优势和潜能。人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人人能尽其才智,就能为未来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源源不断地产生出多样化的“杰出人才”来!

最后要说明,本文讨论的基本上是高等教育主体——本科生教育问题。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是一个十分多元和复杂的问题,需要系统的、综合的深入探讨。造就“杰出人才”更不是高等学校单方面能做到的。但是,高校有责任为杰出人才准备好基础。我们可以为某些特定目标设计和实施一些培养“杰出”人才的特殊模式和措施,但基点仍应放在发挥全体学生的才能上。

参考文献:

[1] 新世纪教学研究所《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报告》编委会. 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报告(2008)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下转第46页)

物理作业探索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衡量师范生教育教学素质的重要标志。新课改背景下,更要注重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从生物学科角度出发,总结当前我国教育实践能力的主要培养模式,分析新课改对师范生培养的要求,为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提出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实践能力;生物;探索;改革

实践能力是在有目的地探究、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例如:科学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等。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师范生运用理论知识,从事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时所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高师院校师范生是一线教师的主力军。在新课程改革推行的环境下,中学生物学科的教育目标不再局限于向学生灌输知识,还包括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培养。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范生(生物)教育实践能力时,既要考虑到培养师范生的教学素养,还要考虑到生物专业的学科特点。本文就高师院校师范生(生物)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教育实践能力的内涵

1.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备课能力、讲课能力、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能力和学业评价能力等。并且随着科技进步,高师学生也应掌握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技能。

2.教育科研能力。在当今新一轮课程改革体制下,人们更加注重教师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正渐渐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研究型教师”,一个优秀的基础教育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3.班级管理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采取一定措施,对班级中的教育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能力。因为教师的工作多数在班级中进行的,也就要求高师学生应当具备基本的班级管理能力。

4.基于生物学科的实践能力。在生物课程设置上,除了理论教学部分,还有大量的实验教学。教师在对学生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还要具备熟练的实验技能并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当前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模式

1.课程理论教学。高师院校课程理论教学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外语、政治理论占最大比例;我国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借鉴苏联的办学模式,将系科专业与中学课程设置对口,专业课程在总课程中占最大比例。在总体课程设置中,更侧重专业课程教学,对教育实践类课程设置较少。

2.教学实践活动。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有模拟教学、教育见习、教育调查、教育实习等内容。其中,模拟教学、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为重要组成部分。模拟教学一般安排在教法课上进行,每节课安排几名学生讲课,师范生截取中学课程某一片断进行教学,任课老师根据表现给予评价;教育见习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二周时间,主要内容是教学过程的观摩,根据师范生的见习汇报,指导教师给予评价;教育实习以在实习基地试讲为主,第七学期进行5——8周时间,导师安排多是双导师制,实习内容与学校教学进展相统一,师范生实习结束后上交教学日志、实习总结等,以便指导教师进行评定、总结。

三、新课改对生物高师教育提出新挑战

1.要求生物教师具备更广的知识背景。新课改提倡开设综合课程,如“综合理科”,涉及生物、化学、物理等多个学科。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仅局限于生物学科知识,还应博通各科,融会贯通。只有拥有全面知识结构的教师,才能承担起综合课程的教学,促进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2.要求生物教师具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再只局限于讲课,教师应成为一名研究者,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尤其生物学科,更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设计课程,大胆创新。

3.要求生物教师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新课改要求,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得到广泛应用,灵活呈现教学内容的形式。这就要求生物教师需要具备运用教学媒体与教学设备教学的能力;应用互联网资源平台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熟练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准确高效灵活的讲课的能力等。

4.要求生物教师具备情感教学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应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的教学,还要关注情感目标的实施。通过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优秀品质,以实现开设生物课程的最终目标。

四、师范生(生物)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议

1.建设新型的课程体系。①明确专业课程价值取向。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从事教育实践研究的能力,即研究型教师。在专业课中减少“填鸭式”理论教学,有意识的将教学目标转变为培养师范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注重对生命珍惜和热爱的情感教育,并发展师范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②完善通识课程,提高教育实践能力,还需教师掌握多方面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通识课程方面进行改革。增加多媒体网络、相关学科专业等课程的比例,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③开设科学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在由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生物教学论组成的“老三门”课程理论体系中,加入现代教育技术、书法艺术、教师演讲等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2.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①延长实践教学的时间。当前实践教学时间较短,很难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师范生的实践教学应是一种全程的教育活动。每个年级都应开设实践教学活动,一至三年级教育见习,第四年的实践倾向于教育实习,并且将实习延长至12周。保证每名学生都参与到实践教学中。②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增加实习基地数量,是为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可靠的平台。应选择可以保证实践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学校,还应分别在大中小型城市和农村中选择不同类型的学校,以便让师范生了解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③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证。指导教师不仅要选择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校教师做第一导师,还要聘请熟悉中学生物教材、掌握课改趋势的中学教师做第二导师,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问题。④建立新型、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一套规范、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培养高技能师资的关键。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加强督导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如访谈、实地考察、抽查等,对实习报告进行评估、考核。通过这种严格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可以避免原先因监督不严导致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的现象。

综上所述,高师院校师范生(生物)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意义重大,需要紧跟新课程标准步伐,从课内与课外、知识学习与实践训练等各个层面综合设计。并且,师范生从职初期教师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仅靠高校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本文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在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做出探索,希望能为高师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吴波.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2,(01).

[2]程成,雷体南,周春阳.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与对策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02).

[3]张玲燕,李远蓉.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简述[J].教师发展,2013,(11).

[4]兰英,郗海娇.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0).

[5]刘燚,阎恩让.高师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Z1).

[6]叶叶.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实践模式的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7]刘影.高师本科生物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8]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

[9]孟娟.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课程设置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

[10]贾晓秀.论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结构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6.

[11]高英慧.新课改背景下对生物师范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2008,(16).

[12]金凤,刘杰.高师化学教学中贯穿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

[13]郑玲,刘萍.新课程下高师生物类师范生教学素质的培养[J].高校讲坛,2010,(15).

[14]冯利,于海波,唐恩辉.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现状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2).

基金项目:吉林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JLSJYZ2012Z064);吉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Jsgjy11A11)。

作者简介:周晓馥(1964—),女,吉林四平,现为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生物学教学与研究。

物理作业探索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对初中物理有效作业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以下几种作业形式:讨论型作业;史料型作业;网络型作业;操作型作业;开放型作业,并借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作业设计;讨论;操作;网络

为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作业设计方面下功夫,通过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传统初中物理作业方式显然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教学需要,更难有效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基于此种情况,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及一线初中物理教师,不约而同地在初中物理作业的设计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那么,究竟如何设计出更为有效的初中物理作业呢?本文分析探讨如下。

一、讨论型作业的设计

所谓讨论型作业是指需要学生互相讨论才能完成的作业。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得到思维的发散,可以在讨论中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

例如,执教人教版初中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型课堂作业。

关于误差,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如若我们选用更为精密的仪器进行测量就能够有效避免误差

B.我们认为两次测量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即为误差

C.通过多次测量后,取其平均值能能减小误差

D.只要我们能够按照科学流程正确做实验,误差就不会出现

作业呈现完毕后,教师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四个选项逐项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有同学认为是正确的,也有同学认为是错误的,大家争论不休。通过一段时间的讨论,最终大家一致认为C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其他三个选项的说法均错误。

讨论型作业,可以让学生对作业呈现的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可以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可以快乐、快速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二、史料型作业的设计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留下了大量史料。对于这些史料初中生大都比较感兴趣。为了进一步激发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调动初中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教师可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史料型作业让学生完成。

例如,执教人教版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时,可设计这样一道史料型作业:据史料记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名法国飞行员正在两千米高空驾机飞行。恍惚间,他发现有一个小东西贴在自己身旁一起飞翔。起初,这名飞行员以为身边的小东西是一只小虫子。好奇心促使他抓住了这个小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抓住的并不是小虫子,而是一颗子弹。

请你思考一下,为什么这名飞行员可以抓住快速飞行的子弹。

这样的作业设计极为有趣,蕴含引人注目的历史材料。通过对该段历史材料的深入分析,同学们很容易发现:飞行员之所以能够抓住子弹,原因是此时飞机的飞行速度与子弹保持一致。

对很多初中生而言,物理作業均是极为枯燥乏味的。初中物理教师结合史料设计作业,可以充分发挥史料的积极作用,激发初中生完成物理作业

兴趣。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应过于死板,应突破传统,有的放矢地设计史料型作业。

三、网络型作业的设计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已全面普及。电脑、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标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物理教师设计的作业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积极设计一些网络型作业让学生完成。

例如,执教人教版初中物理“运动的快慢”时,教师可这样设计网络型作业: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个百米比赛视频,将其传送至微信平台上。并附上这样两个问题:(1)视频中哪位运动员跑完百米所用时间最短?(2)百米比赛中是如何衡量快慢的?回家之后,同学们可利用智能手机查看作业,并利用微信留言功能答题。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同学们很容易给出这样的答案:第一个到达终点的运动员所用时间最短,百米比赛是利用所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快慢的。所用时间越短,说明跑得越快;所用时间越长,说明跑得越慢。这样的作业,并不太难。但通过这样的网络型作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对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教师应适当设计一些网络型作业让学生完成。而对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互联网、电脑及智能手机并未普及,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很难通过网络型作业达到预期成效。

四、操作型作业的设计

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初中物理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希望通过动手操作积极培养初中生的实践能力,让其在动手操作中更好地体验物理现象及物理知识的运用。为满足和体现新课程改革标准,初中物理教师还可设计一些操作型作业让学生完成。

例如,执教人教版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时,物理教师在本节课教学中设计了这样

一个操作型作业:通过学习大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课后,请大家自主设计几个小实验,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体验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这样的作业设计并不是纸质作业,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完成。有的同学用棍子敲击洗脸盆,让其发出声音;有的同学用手指敲击桌子,让其发出声音;有的同学开启家里的电风扇,让其通过转动发出声音。一系列操作过程均是极为简单的,虽然简单却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声音产生的感悟。

操作型作业的设计是有效的,物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适当设计一些操作型作业,让学生完成,这样会进一步增添他们完成物理作业的积极性。操作型作业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学生独立操作的作业,一种是由学生合作完成操作的作业。具体设计哪种操作型作业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五、开放型作业的设计

除了上述几种作业形式之外,为丰富初中物理作业,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适当设计一些开放型作业也是必要的。开放型作业无固定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回答问题。只要答案合理,我们均可认为答案正确。

例如,执教人教版初中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物理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型作业: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噪声,这些噪声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都会产生危害。请你们举例说出几种噪声,并思考一下如何控制这些噪声,并减少这些噪声的危害程度?作业布置下去后,同学们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有同学在答案中这样写道:“每天睡觉到半夜的时候,我总会被隔壁家的电视声音吵醒,第二天上课也打不起精神。多次之后,我终于敲开隔壁邻居家的门。观察后发现,他们家的电视是挂在墙上的,晚上看电视由于周围杂音极少,因此,电视声音,通过墙壁,很容易传递到我家。为解决该问题,我建议邻居将电视由挂式改为座式,让电视远离墙壁。这样做果然奏效,晚上再也听不到隔壁传来的电视声音了。”

开放型作业的设计需要教师活用教学智慧。为更好地发挥开放型作业的作用,物理教师待学生完成开放型作业后,还应积极组织大家交流、讨论自己的答案。这样的教学会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完成开放型作业的积极性。

初中物理作业的设计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初中物理教师除了可以设计上述类型的作业之外,还可设计调查型作业、游戏型作业、故事型作业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上述作业设计是有效的,但传统纸质作业的设计仍必不可少,唯有将多种作业形式综合运用,方能收到预期的成效。

(责任编辑易志毅)

物理作业探索论文范文第4篇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体相互作用以及其基本运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工具,并且已经成为各类人才所必备的基础知识。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指导思想存在的弊端,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文理分化;导致文科学生知识片面化、思维模式单一化,并且日益成为制约他们适应社会、管理决策的主要障碍。因此, 在一个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场所——高等学校,开设有特色的、受文科学生欢迎的大学文科物理课程,让人文专业的大学生在文科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有感受理性思维,接受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熏陶的机会,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由于文科物理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大学物理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文科物理的教学和时代要求,这主要是, 首先, 由于文科学生对理科课程在潜意识里存在着排斥心理并且认为物理学与其所学专业没有任何关系,直接导致文科学生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其次, 文科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差,而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要用到一部分数学知识,特别是高等数学知识,数学知识的匮乏成为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拦路虎;最后,为了检验每门课程的效果情况,一般都采取考试的形式,这成为学生最为厌烦的事情。针对上述问题,经过近几年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三方面的努力加以改进。

2 教学方法初探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早在几千年前,“先圣”孔子就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观点。如何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程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我们认为除了精彩的引入新课之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1 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优势,促进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采用动画以及教学视频的方式使教学更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1.2 融通人文精神激励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由于缺少磨练,部分呈现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状态。通过生动、鲜活、感人的人物和事件,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物理知识的教育之中,陶冶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如通过对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人、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等一批科学家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动人事例的介绍,激励学生,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生意义,端正人生态度,把自己的理想抱负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树立献身祖国建设的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

2.1.3 分组讨论结合组织讲解,提高学习效果

在所学知识点后,以生活中与此知识点相关的物理现象作为课后思考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下一次进行新课内容之前请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给大家讲解。通过这种形式,不止巩固了知识点,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

2.1.4 充分利用物理实验优势,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可以推翻理论,而理论却永远无法推翻实验。”这句话充分突出了实验的重要性。通过观摩演示实验,学生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所揭示的物理事实感到惊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心理,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促使他们去寻求答案。

2.2 克服思维方式的缺陷以及学生数学功底弱的困难

思维在学习中是很重要的,一个好的思维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物理思维的培养对一个人来说更为重要。物理思维是指具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事物(包括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等)本质属性、内部规律以及事物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和能动的反映。而针对文科生物理思维缺乏,我们除了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列提纲法、思考问题法、系统归纳法、科学探索法以及提出问题法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论文训练的方式。文科学生写科学小论文是培养物理思维进行科研训练的基础 (查文献、立意、论述) ,所以,整个学期中可以要求学生写2~3篇小论文。论文题目可以让学生自选也可以制定,这种形式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而且也是文科学生非常乐意完成的一项功课。

文科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功底弱的现象,而物理学习中或多或少要用到一部分数学知识,特别是高等数学的知识。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十分必要的重要公式和计算外,可以尽量回避繁难的数学公式的推导和计算,多采用定性和半定量的方法进行讲述,以减少知识上的拦路虎。不在计算的难度上下功夫,而是着眼于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2.3 建立多元的考核制度

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所教的次重点不同,对于文科学生,注重的是物理思想、科学思维方法、科学观点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培养,注重的是物理思想的应用。因此,文科物理教学一开始,就可以制定一套考核措施,做到教学与考核统一,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可以变单纯的卷面考核为多元的素质考核。(1)教学与考核同步进行:根据学生分组讨论情况给学生打分。(2)小论文考核。(3)试卷考核:为了突出素质训练,因此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要有所考虑。要淡化推导过程和计算,注重考察的是物理知识的应用。一般可以采用简述题的形式,体裁取自生活以及阅读中所遇到的物理现象,请学生用所学内容加以论述。

3 结语

虽然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找到了一些适合文科生的物理教学方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由于文科物理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各种教学方法还在探索之中,如何提高文科物理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大家继续不断的努力。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物理学的知识已在其他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指导思想存在着弊端, 造成文科学生物理知识匮乏, 成为他们适应社会的主要障碍。物理学虽然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并且有比较完善的教学方法, 但文科物理却是一门新兴的课程, 各种教学方法还在探索之中。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逐渐找到了一些适合文科生的物理教学方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文科物理,教学方法,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周雨青.东南大学文科物理教学改革的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0 (2) , 89~9 2.

[2] 刘丽敏, 长江, 刘晓来.大学文科物理教学探索[J].物理与工程, 2004 (14) :1, 59.

[3] 王泽良, 刘海兰, 唐宗岳.文科物理[J].物理与工程, 2001 (2) , 59~63.

物理作业探索论文范文第5篇

1 物理化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

1.1 物理化学课程的特点

物理化学课程相对于化学专业的其它二级学科而言, 具有概念多、公式多、公式使用条件严格、涉及到其它学科如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知识多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初学者感到本课程起点高、难度大, 学生从看懂教科书、听懂教授课的内容, 到用基本知识去熟练分析和解决物理化学中的实际问题之间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

物理化学中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光化学、界面化学 (催化、表面和胶体化学) 、统计热力学等各章节自成体系, 表现为强独立性;热力学和动力学又是其它部分的基础, 表现为多交叉性。许多学生经过两年的大学学习后, 到第三学年学习物理化学课程时, 不能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来调整学习方法, 还是沿用过去的学习方法, 无疑会感到物理化学的起点高、难度大, 一时无法适应。况且, 物理化学中许多结论是通过数学推导得出, 公式的应用条件是由具体的物理过程引出的, 这些条件也会在数学推导中体现出来, 要真正学好物理化学必须有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作基础。这些因素也加大了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难度。

1.2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现状

首先,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院学分制的施行, 以及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的实施, 物理化学课堂教学时数不断地压缩, 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没有作较大的调整。这样一来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感到压力较大。因此对本课程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其次, 由于招生体制的原因, 我院的学生质量与省部属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 面对这种现状,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消极对待, 降低标准与要求, 应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尽最大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 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教师需进行教学改革, 探索最佳教学方法, 尽力做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知识, 而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 物理化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是人材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 更新教学内容, 压缩课内学时, 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则是教学改革的前提, 下面是具体的做法。

2.1 精简和调整教学内容

物理化学课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常花大量课时讲解某些公式和概念的引出, 结果花了大量课时, 也脱离了实际, 真正有用的只是几个结论, 例如卡诺循环讲熵函数的引出, 统计热力学中公式推导等, 这些内容适当精简, 课堂上只讲结论, 推导留给同学课外自学;再如, 化学反应动力学章节都作不同程度的削减, 而界面化学和胶体化学进行合并讲解, 对这两章内容作了较大程度的删减和调整。

2.2 改革课程内容, 重新组织教材

物理化学是继无机、分析和有机化学课程后开设的, 为了内容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物理化学课程中有些内容与上述三门课有重复。如盖斯定律、化学平衡、能斯特方程、阿累尼乌斯方程等, 因此在教学中, 我们注意改革课程内容, 重新组织部分教材, 既要保持物理化学内容的完整性, 又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讲解, 节约课时。

2.3 充实反映学科前沿的内容,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新知识与日俱增, 这些在教材上难以及时反映和更新.为此, 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应有所取舍, 而不刻意追求课堂要求与教学内容的统一, 对学科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应向学生深入浅出地概括、简介其内容, 以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 面向未来。如学习了平衡态热力学后, 适当地介绍非平衡态热力学及其发展动态;讲宏观动力学时, 适时地介绍分子反应动力学进展;如光化学反应在动力学内容占很小比例, 常被忽略, 但光化学反应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信息科学紧密相关, 在讲课时结合日常生活介绍光化学反应的应用, 开阔学生的视野, 引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部分科研工作中来,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内容的开放还要求面向实际, 自选内容, 按需灵活施教, 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物理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 提高认识事物, 探索知识, 发散思维的能力。

另外, 开设若干高层次应用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的选修课程, 如结构化学、界面与胶体化学、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化学等, 这些课程不仅可以弥补课内学时不足, 加深学生应用与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 而且与前沿科技均有密切关系,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3 物理化学教学中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 教学方法已经由注重教法转向注重学法的研究, 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时代所学的知识, 只是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 更多的知识需要通过日积月累来自学, 所以在大学时代虽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学的学习要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

3.1 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 设计课堂结构

教师要传授知识, 但更重要的是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我们要学会严密的和循序渐进的方法, 但也要重视模糊的和跳跃式的思维。教材不需要按章节按页讲授, 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或改变前后次序进行处理。作为一本教材, 希望学生学了之后, 能知道那一类知识在框架中的位置, 以便今后深入考察和钻研;更希望通过典型章节的学习, 体会在字里行间中蕴藏的科学方法。教学一定要少而精, 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博而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根据物理化学课程的特点, 课时教学目的, 要求和具体内容, 以及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等因材施教, 设计出较高的课堂结构, 提升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3.2 加强习题课和复习课等辅导课的组织与实施

要想学好物理化学, 必须多做习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一定量的例题, 包括各种题型, 选择题、是非题、计算题、推导证明题等, 精选例题, 就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进行重点讲授。

其次, 物理化学是一门逻辑性特强的课程, 为此, 在每一章节内容讲授以前, 先让学生看目录, 使之对本章所学内容有个大概的框架, 然后在每一节、每一章都逐一总结, 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点内容、主要题型进行归纳总结, 使学生在理解各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先前建立的知识框架, 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 在学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总结归纳, 前后贯通, 针对容易混淆的公式、类似的公式, 及时地、经常地引导学生归纳比较, 加深印象。使凌乱而多的知识点变得条理化、系统化、框架化, 以便于记忆掌握。

再者, 教学中还发现综合解题时, 学生常常会把一些公式张冠李戴, 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公式的使用条件适用范围不熟悉、不重视所致。所以在总结时及具体应用时针对各公式的适用范围重点强调, 尤其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中涉及的公式, 在两章讲授完毕后, 进行综合, 列举几道综合性强的典型例题, 使学生巩固深化知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觉得深奥, 兴趣不高, 或有觉得当中学教师学物理化学没用这样的误解。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知识与应用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设问的方式及列举大量实际应用深化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学习中贴近实践, 认识到物理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并提高学习物理化学的积极性。如讲气体的临界性质时引出超临界相关知识;讲表面化学时, 可以采用设问的方式, 让学生思考人工降雨的原理, 露珠为何是圆形的, 而农药为何又可以铺展在叶面上;讲溶液时可以讲解一下人体输液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为什么选择0.9%;讲胶体时讲解卤水点豆腐的常识;讲化学动力学时, 可以问人生病吃药为何一天要分几次吃;讲解光化学相关知识可以讲温室效应;讲丁达尔现象时设问为什么交通信号设置为红色等等。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适应未来师资的素质要求, 重视教学内容和知识的延伸与迁移, 提出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模式, 转变教育教学思想, 调整教学内容, 变革课程结构, 优化教学方法, 把教育、科学、艺术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讲课时重点突出, 主次分明, 注重能力培养, 使学生上课时“不再想睡觉”、“不再急待下课”, 从感到物理化学课程“没用、难学”, 转而认为学物理化学对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很有用”, 有信心学好物理化学。

该课程教学改革是摆在我们高校教师面前的新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改革尝试, 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许多问题的认识还很肤浅, 有待于进一步认真的研究和探讨。

摘要:基于物理化学的课程特点及忻州师范学院物理化学的现状, 本文从教学思想,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等方面就如何提高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谈了一些看法, 并应用于物理化学教学实践中, 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改革

参考文献

[1] 耿向东.教师的科学思维[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0.

[2] 傅献彩, 沈殿霞, 姚天杨.物理化学 (第5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 印永嘉, 李大珍, 等.物理化学简明教程 (第3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4] 胡英, 等.物理化学 (第5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5] 万洪文, 詹正坤.物理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物理作业探索论文范文第6篇

1 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1.1 教学内容

为了满足教学大纲要求及适应课程教学总学时减少的现状, 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为了突出重点, 重点掌握与后续课程紧密相关的知识, 我们对一些内容进行了删减或保留。 (1) 对于复变函数部分, 保留大部分内容, 复变函数的概念和高等数学类似, 可以简要的讲解, 删去保角变换一章。 (2) 对于数学物理方程部分, 重点介绍用分离变量法求解三类方程 (双曲型, 抛物型, 椭圆型方程) 在各类边界条件下的定解问题, 简要介绍达朗贝尔解, 格林函数法。在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的内容上适当做些展开, 由于傅里叶变换这部分内容在电子技术, 信号处理, 光学技术等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将列举大量的应用实例来充实内容。拉普拉斯变换也是一种重要的解微分积分方程的方法, 实用性很强, 可以解很多实际的电路问题, 因此对这一部分也做了很多习题练习。对于特殊函数部分, 确保了球函数, 柱函数等重点内容的教学, 删去了厄密多项式和拉盖尔多项式。这样可以使学生节省学习时间, 熟练掌握重点部分的内容。

1.2 数学证明的删减

在数学物理方程部分, 要以介绍方法为主线[4]。在教材中精选典型例题, 通过例题讲解思路和关键步骤。对一些冗长的数学推导证明, 不做过多的讨论, 有的过程可以用物理图像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可以把有些方法的归纳任务交给学生课后自己独立完成, 例如分离变量法, 对于不同类型的方程, 不同的定解条件, 如果在课堂上给学生一步一步算来, 太耽误时间, 也会让学生生厌, 教给学生自己总结, 不但节省时间, 还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一举两得。

2 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

2.1 教学方式

注重启发式教学, 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 改变“填鸭”的方式[5], 把自己获得的知识、能力等以一种让学生易于且乐于接受的方式“填”给他们, 充分发挥填鸭式教学的积极作用, 进而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与质量。为了注重启发式教学, 我们精心备课, 将所要传授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想办法设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独立思考。同时,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鼓励自由发表意见。对有见地的学生发言给予充分肯定。对理解有失偏颇甚至理解错误的学生, 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予以鼓励, 并做正确的引导。

2.2 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

在《数学物理方法》课程的教学中, 我们对于传统的板书教学的模式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鼓励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使用。本课程主要讲解数学在物理及其他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所以它兼有数学课与物理课的特点。作为数学课其内容比较抽象, 公式繁多, 教学以数学推导为主。然而, 作为数学在物理中的应用它又与物理紧密结合。只有在教学中兼顾到这两方面, 才能真正教好这门课程。运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来讲授课程, 不仅可以传达更多更新的教学内容, 而且能够运用大量的图片影像资料来展示与该课程相关的丰富的物理现象, 从而达到数学与物理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融合, 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 在讲授分离变量法时, 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享受到严谨的数学推导过程, 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分离变量法的理解, 明确分离变量法的关键步骤所在。而在重复使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其它定解问题时, 采用多媒体课件避免了许多重复性的板书, 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此外, 通过利用Matlab或Maple等软件的图像显示功能将复杂的公式用图像表达出来, 使学生对物理现象有一个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这种多媒体课件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深受学生的欢迎。

2.3 学生登台讲课

由于我们学院物理系有师范专业的, 对于有些比较简单的章节可以让学生登台讲课, 有的学生比较活跃, 也有讲课的欲望和能力, 选择合适的内容让他们当一次教师, 对这些学生的学习会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另外, 也能给师范的同学以锻炼的机会。而对于那些畏惧数学物理方法这门课程的同学来说, 看到自己的同学都能站在讲台上讲课, 这无疑能够增强他们学好该门课程的信心。

2.4 考核方法的的改革

数学物理方法这门课, 以往的考核我们主要是通过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来评定学生成绩, 其中作业所占比重不是很大, 致使不少学生对平时学习不够重视, 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和效果。因而, 我们对考核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 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表现、作业、期中测试、期末考试组成, 平时表现包括出勤率, 课堂学习的活跃程度等等,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结语

以上是我们对《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改革建设的看法和建议, 希望能在有限的学时内运用更好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很内容, 有部分设想已经在教学中得以应用,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探索了《数学物理方法》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学生具有较深的理论知识, 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

关键词:数学物理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焦志莲.“数学物理方法”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教探索, 2007.

[2] 粱昆淼.数学物理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l998.

[3] 谷超豪, 李大潜.数学物理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 蒋然.数学物理方法教学改革中的若干想法[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9.

[5] 张建松.浅谈《数学物理方法》教学改革[J].科教研究, 2010, 23.

[6] 胡学刚, 田有先, 李玲.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科学教育, 2005.

上一篇:高精密模具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节奏感舞蹈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