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20

旅行社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旅行社业连锁经营管理

在当今国际经济生活中一种新型的营销形式——连锁经营正以其独特的经营机制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从一产生便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的加强,连锁经营的发展也呈现为多行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趋势。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成功企业如麦当劳、肯德基都是以连锁经营形式闻名的,他们的连锁加盟企业遍布世界各地。在美国,社会零售总额中有近1/3的零售额是通过连锁经营方式实现的。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声称:连锁经营是商业零售领域中的一次革命,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经营概念,是21世纪占主流地位的商业经营模式。

一、连锁经营概述

连锁经营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店铺,以一定的形式组合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分工,并在分工的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使复杂的商业活动简单化,以获取规模效益。连锁经营包括三种形式:直营连锁、特许经营和自由连锁。

直营连锁是指连锁公司的店铺均由公司总部全资或控股开设,在总部的直接领导下统一经营。总部对各店铺实施人、财、物及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统一管理。直营连锁作为大资本运作,利用连锁组织集中管理、分散销售的特点,充分发挥了规模效应。

特许经营是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的费用。由于特许企业的存在形式具有连锁经营统一形象、统一管理等基本特征,因此也称之为特许连锁。

自由连锁也称自愿连锁,连锁公司的店铺均为独立法人,各自的资产所有权关系不变,在公司总部的指导下共同经营。各成员店使用共同的店名,与总部订阅有关购、销、宣传等方面的合同,并按合同开展经营活动。在合同规定的范围之外,各成员店可以自由活动。根据自愿原则,各成员店可自由加入连锁体系,也可自由退出。

旅行社业的连锁经营则是旅行社凭借自己的优势,以自由连锁、特许经营和直营连锁等方式组合成一个联合体,在旅行社总部的规划下各地旅行社连锁企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获取规模效益。旅行社总部对各地旅行社连锁企业拥有财产所有权和经营决策权,各地旅行社连锁企业对总部负责,受总部指挥和监督,并且在整个连锁体系中实现经营理念的统一、企业识别的统一和经营管理的统一,实现这三方面的连锁化和高度的对外统一。

二、我国旅行社引入连锁经营的前景分析

现在,跟外国的大旅行社相比,中国旅行社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规模小、网络化水平低,而且由于水平分工,导致了旅行社业的恶性竞争越演越烈,平均利润率下降。为了突破这样的尴尬局面,很多旅行社纷纷将经营的重点放在商务旅游、出境旅游和休闲旅游等利润率高的市场,并且寻求其他提高效益的渠道。由于旅行社的连锁经营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使旅行社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于是各大旅行社纷纷走上连锁经营探索的道路。那么旅行社的连锁经营发展前景如何呢?

首先,连锁经营使旅行社经营者业务迅速扩张。对旅行社经营者来说,建立一个连锁经营体系能确保它迅速、稳妥地拓展业务,他们可以不受资金的限制,迅速扩张规模,打响品牌,这就解决了我国旅行社业传统的设立分社带来的资金运作上困难。连锁经营是种效率极高的扩张方式,旅行社连锁企业在当地市场的成功开拓使旅行社经营者销售网络不断延展,可实现品牌快速占有市场,剩下的仅仅是品牌的深度开发和维护。据估计,肯德基如果全部自己投资开设它最初的2700个分店形成自己的销售网络,将需要4.5亿美元,然而通过连锁经营则轻易解决了资金难题。

其次,连锁经营给旅行社经营者带来管理创新的收益。一方面,连锁经营提高了旅行社经营者对旅行社连锁企业的控制,可防止市场的过度竞争,从而使价格保持稳定。在传统的分销模式上,中间商之间、中间商与零售商之间、零售商之间经常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矛盾,如相互挖客户、打价格战等,然而通过连锁经营则以较小代价解决了渠道冲突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分社制度中总分社之间是隶属关系,分社经理仅是作为总社的一名雇员而存在,工作没有积极性,而在连锁经营中,旅行社连锁企业是加盟店的真正主人,直接对自己的经营成绩负责,因而工作积极性较高,这就解决了在实际管理中因空间距离的存在而难度加大的问题。

再次,连锁经营可以实现经营的本地化,降低成本费用。本地化的旅行社连锁企业更熟悉当地情况,有利于协调企业与当地社会的关系,能够在旅行社经营者的支持辅导下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随着加盟者的不断增多,旅行社经营者集中采购商品的数量增多,这就能够提高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获得较高的折扣和优惠条件,从而通过共享销售队伍来降低销售成本。

三、旅行社连锁的管理对策

旅行社以总部为主干,以连锁门市为辅的经营方式,其目的就是要把旅行社构筑成一个在新旧经济交替中游刃有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竞争中有充分发言权的超级旅行社,而规模经济、品牌效应、技术壁垒将是实现这一理想的三大法宝。

1.规模经济

市场经济的一个普遍规律是:强者愈强,富者愈富。规模对大型企业而言举足轻重。目前,旅行社的业务发展战略发生了明显的转型,明前提出“向规模要效益”,从以前的效益优先转变为规模与效益同步扩张,规模优先。在旅行社全新的旅游经营体系中,旅行社连锁门市力求充分贴近并挖掘传统市场,力求聚沙成塔;而总部负责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确保规模优势的形成与巩固。批发业务与零售业务的结合,力求在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以规模效应提升旅游业务的盈利能力,实现旅游主业的规模增长。

2.品牌效应

品牌经营对提供服务性产品的旅行社企业尤其重要。知名品牌对消费者具有认同效应与示范效应,另一方面由于旅游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品牌效应有利于形成核心客户群。充分培育挖掘客户长期价值,获得其他竞争对手难以取代的竞争优势。因此,旅行社在做大规模的同时,一定要通过高水准的服务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3.技术壁垒

技术壁垒将强化超级旅行社的垄断竞争优势,导致中国旅行社业“小、散、弱、差”现状的直接原因就是行业的进入壁垒太低,尤其是技术含量过低,使得行业几乎没有技术壁垒可言。在今后的旅行社业务经营体系中可能会表现为这样一个网络化组织: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支持下,作为批发商的总部与作为零售商的连锁门市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在客流、信息流、物流(旅游供应商)充分整合基础上,随时实现资源最佳调配,提出面向各类旅游者需求的最优解决方案,从而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和内部运作效率的最优化。竞争对手除非投入足够大的力量构造自己的网络系统,否则就将面临信息、客源、产品组织等方面的巨大障碍,尤其是众多的中小旅行社,要么选择加入到网络化组织中,要么退出竞争。

因此,旅行社的连锁经营是竞争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连锁不断扩大规模,并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才有可能在今后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李静傅生生:试析中国旅行社业的连锁经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2]陈铭杰:连锁经营—旅行社业发展趋势.证券日报,2004~9~12

旅行社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要]目前我国旅行社行业如何打造与国外大型旅游企业相抗衡的民族旅行社品牌,已成为摆在旅行社经营者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分析了旅行社业品牌营销意识和策略的重要性,指出中国旅行社业现存的差距和品牌误区,并初步提出中国旅行社业品牌营销的方略和趋势。

[关键词]品牌 品牌营销战略 品牌管理 民族特色品牌

旅行社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 要 CDIO已成为近年来指导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先进教育理念,特别在工科类人才培养模式和工科类课程中得到普遍的应用。鉴于其教育理念广泛的适用性,本人将CDIO模式应用到高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设计中,探索出高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改革的新模式。

关键词 CDIO模式 旅行社经营管理 课程设计

一、CDIO教育模式与高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设计

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产业发展对创新工程人才的大量需求, 2000年起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首的世界几十所大学展开了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历经 4 年的探索和研究,得出了 CDIO 的教育理念。CDIO工程教育模式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行(Operate)4 个英文单词首写字母的组合,是“基于工程项目工作过程”和“做中学”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课程构思包括课程定位和课程思路,具体解决课程的定位问题;课程设计包括课程设计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框架结构,解决课程应该有什么的问题;课程实现包括课程内容定位、教学进程、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价,解决课程应该怎么做的问题;课程运作包括课程资源、方法手段、课程管理和课程发展,解决课程如何才能上好的问题。

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程教学改革,特别是专业的核心课程《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改革。这就需要以CDIO模式为教育理念,从课程构思环节形成对课程的指导方案和定位,从课程设计环节创新现有的课程教学计划和内容,从课程实施运作环节形成丰富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从课程运行环节作为课程教学体系修正和完善的依据,真正地将CDIO设计理念贯穿到《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

二、CDIO教育模式应用于高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构思

(一)旅游管理专业定位。

通过历年对旅游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和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90%以上的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集中在旅行社的计调、门市、销售、导游、部门经理等工作岗位。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旅行社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围绕这一专业培养目标,我们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精心设计,同时,对每一门课程又按照“工学结合”的思想进行了设计。《旅行社经营管理》这门课程就是这一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之一。

(二)课程定位。

课程性质:《旅行社经营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它是一门以众多学科为基础、专门研究旅行社经营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管理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旅行社方向的岗位能力课程。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旅行社业务运作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通过大量旅行社业务模拟活动以及各类业务实践,综合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工作态度、学习方法和社会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高层管理工作奠定持续发展基础,从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的旅行社经营管理人才。

三、CDIO教育模式应用于高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根据高职教育特点,本课程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工作过程设计,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纲,企业岗位群为目;以对接企业实际业务为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教学;以经营知识为主,管理原理为辅;以行业动态与能力培养为主,岗位导入为辅,为其他专业技能课程作铺垫。整个课程以旅行社基层业务操作与管理岗位要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紧密与行业、企业相结合,开展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实践教学。

(二)课程设计思路。

(1)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重点。

本课程紧紧抓住旅行社计调、外联、接待、市场等基本岗位和人力资源、财务等辅助岗位,明确岗位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紧密结合。

(2)以校企结合为途径强化实践教学。

本课程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导入工学结合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注重课堂讲授与行业专家讲解结合,见习与实训结合,理论分析与企业实际案例分析结合。

(3)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教学模式,实现开放性教学。

一是主讲教师到旅行社或导游服务公司实践锻炼,尤其是具有导游资格证书的教师经常带团实践,丰富教学案例。二是邀请校外行业专家和企业兼职教师举办专题讲座和实训指导。三是派学生参加省市院级各项专业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建立工学结合的实训评价机制。

根据旅行社实际,将实训与企业相关业务活动结合,请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点评和评测,建立工学结合的实训与评价机制。

四、CDIO教育模式应用于高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实现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

通过对实训基地(长沙华泰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实际业务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确立了以旅行社经营管理实务的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将教学内容分为6大工作项目,并细化为15个工作任务。具体设计思路如下:第一步根据实训基地(长沙华泰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流程; 第二步根据旅行社工作流程明确岗位必备的能力和素质;第三步根据旅行社业务岗位能力确定典型6大项目;第四步将项目任务细化为15个工作任务;第五步针对15大任务,进行模拟演练与技能训练。

项目名称 学习内容

项目一:旅行社设立 知识点 旅行社行业基本知识

《旅行社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

技能点 任务一:旅行社申报注册

任务二:旅行社部门划分

任务三:旅行社经营场所环境管理

项目二:旅行社产品设计 知识点 旅行社产品基本知识

旅行社产品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技能点 任务一:旅行社客源市场调研

任务二:旅行社产品设计

项目四:旅行社产品营销

知识点 旅行社产品定价的方法

旅行社产品促销推广的方法

旅行社产品销售的程序

技能点 任务一:旅行社产品定价

任务二:旅行社产品宣传推广

任务三:旅行社产品销售

项目五:旅行社产品运行 知识点 旅行社组团业务流程

旅行社接团业务流程

技能点 旅行社组团业务操作

旅行社接团业务操作

项目六:旅行社产品售后

知识点 旅行社业务结算基本知识

旅行社投诉处理的方法

旅行社客户关系管理的方法

技能点 任务一:旅行社业务结算

任务二:旅行社投诉处理

任务三:旅行社客户关系管理

《旅行社经营管理实务》教学内容安排表

(2)课程重点和难点。

课程重点是旅行社经营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难点是如何根据不同的顾客需求,为旅游者设计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接待服务。

(二)教学方法。

根据高职教育特征和本课程针对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坚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教学目标为中心,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做合一”, 积极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注重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五、CDIO教育模式应用于高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运行

(一)教学条件。

本课程拥有一支数量充足,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课程团队。本课程选取教育部高职高专“十一五”《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团队在教学内容选取上,通过深入旅游市场和旅行社企业调研,确定出旅行社经营管理业务流程以及各流程的工作过程,共6大项目和15个工作任务。课程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等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实现校内外师生和行业专家的资源共享。导游模拟实训室和湖南外贸职院旅行社满足校内实训的需要,9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完成顶岗实习及就业提供平台。

(二)课程优势。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比较,主要在课程设计理念、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1)紧密依托行业,依据“工学结合” 思想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一是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本课程教学目标以及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任务,安排课程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二是注重项目形式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引入,根据旅行社主要岗位技能要求设计了多个技能实训项目,培养学生岗位操作与管理能力。三是实施工学交替。与旅行社和导游服务公司进行紧密合作,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实习交替进行。

(2)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依据,序化旅行社经营管理教学内容。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即完成一家实训基地(湖南华泰旅行社)的经营管理活动素材为依据,序化教学内容,按照旅行社设立——旅行社产品开发——旅行社产品生产——旅行社产品营销——旅行社产品运行——旅行社产品售后工作的业务流程,在仿真的项目教学下,以旅行社经营管理者的身份,完成旅行社整个业务流程和所有任务(15个任务)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查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战略“CDIO”与产学合作和国际化[J].中国大学教学,2008(5).

[2]查建中.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工程教育改革战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

[3]熊晓元.CDIO模式与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09(9).

[4]陈文杰.新加坡理工学院基于CDIO模式的项目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9(35).

旅行社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 要:我国旅行社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积存了大量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根治。旨在探讨《旅行社条例》是否能够解决旅行社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条例》的具体条款提出疑问与思考。

关键词:旅行社行业问题;《旅行社条例》;疑问与思考

文献标识码:A

1 旅行社行业问题

中国旅行社行业先后经历了政治接待、民间外交、创汇外贸和产业经济等多个发展阶段。无论从经营范围、接待人数、旅行社数量还是外汇收入上来说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旅游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却在以一种粗放的、规模不经济的方式发展,并且出现了一系列市场问题,主要表现在旅行社企业之间低价恶性竞争以及“零负团费”现象充斥旅行社市场,严重危害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我国旅行社市场面临的侵害旅游者利益,不健康的价格策略,使“零负团费”等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顽疾”退出市场成为行业面临的迫切问题。本人认为低价竞争、“零负团费”等现象根源于我国旅行社行业的运作模式,图1为旅行社运作关系图,无论在每个环节上都有可能产生现如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图1旅行社运作关系图

从旅行社方面来看,各旅行社在业务上从产品开发到组团乃至接待全方位出击,并无批发、零售的主营差异。加之旅行社产品的特性和市场主体过多,面对同一目标市场开展经营的旅行社多是在低层次上展开价格竞争,而服务质量却在直线下滑。旅行社为了维持生存采取“零负团费”等低价策略,当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发生合同关系时,旅行社却未把质价不符、产品线路和具体服务标准在合同上明确说明,而基本上是含糊其辞、蒙蔽消费者。且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契约的不完全性、旅游者维权意识薄弱,违背合同的条款、利用合同漏洞的行为时有发生,致使违规行为屡禁不止,旅游合同纠纷不断。另一方面,旅行社在“零负团费”这种价格策略下,将风险转嫁给地接社和导游,要求导游垫支团款,出现了“买团卖团”的现象。

从导游方面来看,导游基本处于无工资、无福利,却有很多支出的状况,旅行社在“零负团费”的运作模式下,旅行社拉拢游客,为保证收支平衡,要求导游支付人头费,而导游从自身来讲,只能将目光投向旅游购物企业、旅游景点、增加自费项目,诱导游客购物、参加自费项目等“非常”手段来获取回扣,获取自己收入,最终危害旅游者的切身利益。

从旅游者方面来看,旅游者不能理性消费,维权意识薄弱。旅行社价值链的最底层是导游,在游客面前导游代表整个旅行社的形象,而其为保证自己的收入只能做出危害旅游者的行为,导致游客的投诉数量不断增加。

旅行社运作过程中的复杂关系,每个环节都需要改进,只有运作模式发生改变才有可能遏制旅行社市场上的诸多问题。旅行社运作方式的改变需要两方面的压力,旅行社产品是有一系列元素组合而成的,只要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产品,政府方面可以制定一系列针对上述环节的服务质量标准,让旅行社产品的服务质量可以有标准可依,也便于旅游者和政府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另一方面,旅行社要尊重游客的知情权,通过合同形式将旅游行程,购物次数,住宿用餐标准明确说明并清楚告知游客。同时,需要游客自下而上的维权意识的增强。

当然,我国旅行社投诉处理程序复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需要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成本相当高,而赔偿限额相当低,这两方面的落差也会致使游客选择放弃维权,放任侵权行径。

旅行社改变运作过程还需要动力,旅行社作为企业,是以利润为最终目的的,只有未来模式能创造更多的利润才能促使旅行社主动做出改变,使“零负团费”等低价恶性竞争现象退出市场。

2 《旅行社条例》的主要变化

《旅行社条例》相对于《旅行社管理条例》的主要亮点表现在极大地降低了旅行社的进入门槛以及加大了旅行社管理、处罚力度。这些修改是在总结我国旅行社业发展运行情况的基础上,针对行业内现存问题,为更好地适应、规范行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

针对低价竞争、零负团费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旅行社条例》专门作出了扭转旅行社低价模式的相关规定。我们按照上文的旅行社运作关系图来看《旅行社条例》相关条款,从旅行社方面来看,《旅行社条例》在旅行社经营方面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低于旅游成本的报价招徕旅游者;未经旅游者同意,旅行社不得在旅游合同约定之外提供其他有偿服务;旅行社在与旅游者签订旅游合同时,应当对旅游合同的具体内容作出真实、准确、完整的说明;对旅游合同解释有争议的,要做出有利于旅游者的解释。这些规定是从旅行社招徕旅游者即业务的第一环节进行的规定,可以从源头上遏制低价模式。另外还在合同、委托代理、导游服务等业务过程上做出了严格规定,规定旅行社与游客签订的旅游合同,由于游客投诉的主要问题就是导游增加购物次数获得回扣,因此《条例》规定必须就旅游者应当交纳的旅游费用及交纳方式、旅行社安排的购物次数和停留时间及购物场所的名称、需要旅游者另行付费的游览项目及价格等,做出明确约定。旅行社与导游之间的利益关系方面,《条例》也规定旅行社要支付给导游不低于最低标准的工资,缓和了导游与旅行社的关系,进一步可以减少导游做出有害于旅游者的行为。

从导游方面来看,《条例》规定导游不得欺骗、胁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需要另行付费的游览项目等。针对导游与旅行社之间的利害关系,规定旅行社不得要求导游接待低于成本报价的团队。从旅游者方面来看,《条例》较《管理条例》对于旅游者投诉的问题做出了更为细致明确的说明。

对于旅行社违反上述规定,《旅行社条例》做出了较《旅行社管理条例》更为严厉的惩处措施,以规范旅行社的经营运作。

可是,我们何以认为《旅行社条例》可以根除旅行社的行业问题,推动旅行社业的健康发展呢?在《条例》中规定旅行社不能以低于成本报价招徕旅游者,但是早在1996年《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六条就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低于正常成本价的价格参与竞销,难道只因为《条例》对于这种违规行为的处罚更为严厉,行业的低价运作模式就可以消除吗?除此之外,由下表我们可以看到《条例》与《管理条例》在经营和处罚方面的内容,在大多数对照点上都有涉及,也就是说在《条例》上的禁止性规定《管理条例》上也有说明,可是并没有产生效果,这不得不让人们产生疑虑——《条例》是否可以依靠这些稍显细致、惩处严厉的规定根治行业问题?

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问题,是否能够贯彻彻底也是值得探讨的。虽说《条例》较《管理条例》对于各项违规行为的惩处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说明,但是在现实的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并没有进行说明,比如说处罚的执行方是谁,处罚的具体程序等。况且旅行社产品是体验性产品,旅游产品的质量是由一系列环节构成的,而对于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是应该有具体的标准的,否则无法进行惩处,也会产生某些旅行社与政府官员勾结的现象。即使是可以明确判定旅游产品质量有问题,《条例》规定的处罚措施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的条款有出入。因此《条例》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也成为新条例的问题。

3 《条例》的实际效果

3.1 旅游产品涨价

为避免触犯《条例》,旅行社部分线路产品价格大幅涨价。如北京神舟国旅2010年1月泰国旅游线路价格为2780-4180元/人,并且承诺价格为2880元/人的线路不强制购物,但是会有自费景点,价格为600元/人。而在2009年5月前此线路报价大致为2000元/人左右甚至更低,可见旅行社产品线路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上涨。

旅行社规范旅游产品报价,合理涨价,有利于旅行社合法有序竞争,为消费者提供透明的旅游消费环境。旅行社涨价或许无法避免,但是各旅行社旅游产品报价具有差异性与竞争性,为了应对《条例》,如果旅行社结成价格联盟,谋划集体涨价,显然又会侵害旅游者的利益。

3.2 投诉数量

2009年第一季度北京市旅行社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所公示的15件质量投诉,《旅行社条例》实施后,2009年第二季度(3-5月)正式立案受理旅游者对旅行社的有效投诉15件,共涉及14家旅行社。游客集中反映的突出问题是:导游员擅自压缩旅游行程、频频增加购物次数、引导游客进入“老乡店”购买假、冒、伪、劣商品问题的9件;反映减少游览景点、导游不尽职责的2件;反映由于组、地两社导游员之间发生肢体互殴进而侵害游客权益的1件;反映出境游购物问题的2件;反映出境未成行的1件。可见《条例》开始实施投诉数量并未大幅度减少。

4 疑问与思考

4.1 与相关法的衔接

《条例》的法力效力层次偏低,一旦发生旅游合同纠纷或其他赔偿问题,会根据相关上位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裁决。因此《条例》各条款内容与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是引发问题的导火索。如上文提到的产品质量问题赔偿金问题,《条例》规定的赔偿金额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确定的金额不一致。

4.2 可操作性

《条例》一些条款过于格式化,缺乏弹性不灵活,实操性不强。法律责任一章内容,处罚力度甚至可以大于企业的注册资本,当然这可以使企业规范经营,令旅行社市场优胜劣汰,但是在我国投诉程序复杂、成本过高、监督检查方和处罚方不明的环境下,这样的处罚条款是否真的能起到预期的目的呢?

4.3 法律公平性

合理的分工体系是旅行社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分工体系下的各类旅行社的法律法规责任也不尽相同,笼统地说旅行社经营商的法律责任要大于旅行社代理商,因此,要想我国旅行社市场尽早形成合理的分工体系,《条例》应加以引导,将各类旅行社的法律法规责任区别对待。

5 结语

不可否认,《条例》修订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顽疾,可以说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有一定程度的遏制作用,但是《条例》毕竟是规则性条款,未通过市场检验就开始实施,不免会发生侵害旅游企业利益或者让不法旅游企业有机会利用条款漏洞危害旅游者的行为,因此要彻底走出行业困境,一方面需要建立起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制度化环境,另一方面,旅游企业要有自发形成合理分工体系的动力和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市场环境,杜绝危害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张晨.旅游业“柠檬市场”现象及其规避对策[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5):20-21.

[2]陶卫宁,宋成伟.我国旅行社产品市场中“柠檬”问题的成因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3):49-51.

[3]张凌云.旅游理论与实践探索文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332-343.

旅行社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 要:旅游在线营销不仅能降低成本,实现个性化服务,还能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扩大旅行社的客源市场和所占市场份额。而在线营销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性不强、单向信息交流以及交流方式的限制则严重阻碍了旅行社的发展。只有采取专业的在线营销建设及健全的营销方式,才能满足旅游者快速、便捷的在线购买愿望,进而推动旅行社在营销方面的科技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旅行社;在线营销;网络科技

0 引 言

經过多年的信息化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信息化总体水平有了长足长进,以现代信息科技为传播手段的旅游运营商不断增多,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开拓了新业态和新模式。旅游在线营销便是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为手段开展的各种旅游营销活动,目的是向潜在游客输出有价值的服务和信息。[1]在线营销是实现营销战略目标的方式之一,营销人员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创建信息和平台来开展营销活动,如建设网站、打造网络社区、借助第三方平台发布信息、创建自媒体等多种形式。众多旅行社也主动或被动卷入了在线营销的洪流,然而,旅行社还需要立足于自身的资源储备,深入思考在线营销的优势,充分发挥信息科技的智慧,来提升竞争力。

1 在线营销的优势

1.1 降低旅行社营销成本

旅行社的传统推营销方式必须依靠大量的销售人员和各地的中间商,主要借助各片区门店和传统的纸质媒体或广播电视媒体,需要投入大量的广告费用和人力成本。[2]互联网的建设和普及,丰富了信息传播方式,并不断加速信息传播的速度。旅行社只需要置办相关的电脑等硬件设施,开通对外联网,便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开展在线营销[3],无须开辟更多的实体店面,省却了更多的房屋租金、人工劳务、交通运输和办公费用;此外,旅行社与游客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联系,发布信息更加便利且影响范围更广,不用再通过中间商的介入,节约了中间商的佣金和消耗,也无须再支付高昂的传统媒体印刷广告费用;与此同时,旅行社通过互联网与游客直接交流,减少了沟通的时间成本,能够更加细致具体地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建议,减少中间环节的差错,有效提高旅行社的运作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线上消费或点评积分等活动,将顾客发展成分众传播的一部分,无形中发挥了顾客传播的效应,从另一个层面减少了旅行社的营销成本。

1.2 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互动

互联网的信息流动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一天不停歇地收发信息,传遍地球的每一个联网之地。旅行社实现了在线营销,在工作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上更加灵活,游客的消费选择也更加突破时空限制,尤其是移动互联的推进,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或实现交易互动,旅行社的营销活动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段完成,也可以在相隔很远的距离中发送,脱离时空式经营,提升了旅行社的市场时空范围。[4]曾经的面对面语言互动,已经逐渐发展为文字互动和语音互动,甚至视频互动。旅行社在开发新的产品之前,可以借助网络考察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丰富细化线路安排,优化旅游线路产品,并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与交通、住宿、娱乐和购物等多个环节的实时对接,为旅行社产品营销做好品质基础。而作为消费者的游客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根据自己的需求查找和比较信息,在旅游前与不同的旅行社进行互动,使得旅行社能够充分营销自己。在旅游活动中,旅行社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发布活动提醒和安全事项等,保证随时随地服务,并延续旅游后的服务。快捷便利的在线营销囊括了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实时服务和后续联络,能够充分发挥互动的价值,为游客提供更贴心的旅游前中后的服务,将每一个营销和消费环节的结束变成一个新的开始。

1.3 优化旅行社个性化营销服务

现代社会的人们出游次数不断增多,积累了日渐丰富的旅游经验,单一的观光式旅游已经无法满足大众需求,旅游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细分化和个性化。[5]技术工具替代劳动作业将人类从时间中解放出来,人们有了更多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和额外收入,高速铁路与公路的建设以及家用汽车的迅猛发展,都推动了旅游的自助化开展,人们出行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组团模式,人们的消费也从理性消费越来越倾向于感情消费。关注人性、了解人的个性需求,成为旅行社与游客建立新型关系的核心,也是旅行社在新时代背景下长远生存脱离不开的主题。而互联网作为一种突破时空限制的信息传输工具,它同时兼具有产品设计、渠道拓展、促销优化、在线交易、主客互动等非常强大的营销组合功能,以及市场信息分析与提供等多种功能,旅行社与游客之间的在线信息交流和双向互动,使得旅游社开展一对一营销活动成为可能,这是推进个性化营销的必然途径。为此,通过在线网络存储建立游客个人信息档案,并与游客展开更为个人化的联系,才能及时地了解旅游市场变化和游客个性化的需求,更加便捷快速地向游客提供个性化的销售和服务。

2 旅行社在线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基础设施不完善

旅行社的在线营销以时代技术发展为支撑,但落后于时代的技术更新,则必然会影响在线营销。目前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但是传输能力距离尤其是移动在线技术的发展水平还很受限,移动互联网的建设成为在线营销的一个卡口。移动数据处理能力有限,影响了在线营销的效率,如果游客在使用网络过程中没有成功或在移动网络中受到限制[8],或者不满意,很可能不会再次进入,这样无形中会失去很多潜在的消费群体。由于旅行社网站信息更新要求比较高,移动网络使用量还有很多量化限制,在进行网络建设时必须重视网站后台管理功能的开发建设,还需要专业的维护人员来进行实际操作,这样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专业人员的配备,给旅行社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和技术限定。

2.2 信息品质优化度不够

旅行社已经普遍意识到在線营销的多种优势和必然形式,目前主要通过自主建设网站或借助第三方平台开展在线营销,但是普遍存在功能单一、行业特点不突出等问题,主要是缺乏长远营销规划,对旅游行业还没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把握[6],往往模仿国内外的现成模式,界面相似、产品一样、内容雷同,甚至有的信息混乱繁杂,类目不完备,链接不完整,没有与游客很好的对接,即使有的消费者愿意尝试着在网上购买旅游产品,但是眼花缭乱的营销信息也会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另一方面,旅游在线营销虽然已经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但社会和公众尤其是老年群体对旅游在线营销接触还不完整,缺乏足够的信任感,再加上在线信息时间上的更新不足,尤其是有些第三方平台因为对游客发布信息的审核和把控不够及时与严格,信息时段混乱等,导致在线旅游信息有时候反而给游客形成误导[9],使得游客对待在线信息逐渐给予否定态度,并有损于旅游地和旅行社的整体形象。

2.3 在线营销价值挖掘不足

旅行社可以借助互联网与旅游者进行双向沟通,了解他们的出游意向和旅游需求,共同快速地完成个性化旅游产品设计,并及时获取反馈意见来更新旅游线路产品。[7]但现实情况不尽如人意,旅行社普遍重视旅游产品推广和交易实现,而对于游客旅游前的信息搜索趋势与产品个性化需求信息不够重视,对于游客旅游后的信息反馈和数据挖掘不够。甚至有些旅行社都没有自己的市场营销数据库,不重视在线营销的数据挖掘,没有充分发挥与游客的互动功能价值。缺乏系统的游客信息统计、游客消费特征分析和游客发布内容的收集、归纳、分析与反馈,导致在线旅游产品更新缓慢,互动信息没能更好地服务于整个营销规划。这种情况也反应了旅行社对旅游者信息数据积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在营销工作中没有深入挖掘在线营销的延续性价值,将游客信息统计通过数据分析应用到更长远的发展中。

2.4 相关产品延伸有限

目前的旅行社在线营销以出售线路产品为主,有些会搭配酒店,或者最多有门票、签证、租车等服务,也有一些开展在线旅游超市的经营,但是界面还很粗放,而且如驴友集结、志愿旅游、义工旅行等活动项目都没有纳入相关平台,旅游活动的周边产品如旅游装备、旅行导航、自由行导览、景区智慧化等服务还各自为阵,旅游者出游往往需要多项准备工作[8],而且有时候需要搜索旅游地的情况来做各项安排,既烦琐又容易出现漏误。旅游在线营销平台能够发挥整合功能,但是却还有很大的相关产品延伸空白,旅行社如果在精细化和拓宽化两个方向上都不能尽快调整的话,必然影响竞争和未来发展,相关产品的组合策略缺乏成为旅行社在线营销的一个盲区。

3 旅游业加强在线营销的对策

3.1 加强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

国家积极推进移动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在线营销进一步深化的大前提,在此条件背景下,旅行社要加强网络配套设施建设,除了电脑、服务器、在线办公用品等硬件配备之外,更要对在线营销功能、网站互联结构、在线产品内容、页面色彩布局等要素进行合理设计,为旅游者获取信息提供方便,通过在线平台及时向客群传递精准的、全面的、有价值的营销信息,在后台支撑和前端应用方面都做好配合。在线营销平台既要服务于游客,也要服务于旅行社管理、工作人员服务,不再仅仅是一个宣传的窗口,而是一个关联众多、内涵丰富的营销系统,是旅行社运营发展中的命脉。既要有大容量的存储,能包含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信息,又要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和数据传输速度,还要做好交易安全保障和信息维护,在这个硬件容易实现的时代,软件才是生存的根本,所以,旅行社还要善于培养或引进在线营销人才,积极参与行业对话会议,用开放的心态和环境推动软件配备的不断提升,以强劲的创新团队和优良的服务品质赢得在线营销的发展。

3.2 立足特色化营销体系

旅行社应该立足有特色的专业性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功能,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和产品延伸与合作,发挥有游客互动的能量和智慧,既要为游客提供清晰简洁明了的旅游产品,又要丰富多元化,使旅游消费者通过在线营销中心能够便捷地获得需要的产品和信息。精细化与拓宽化是旅行社在线营销的必然发展趋势,要么针对某一类产品或某一类细分市场做细做精,要么拓宽相关产品延伸。旅行社可以加强产品组合,开拓产品线路,挖掘旅游产品的价值,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VR虚拟技术,实现旅游产品数字化展示,使旅行社在线营销能发挥在线旅行的拓展功能,尤其是一些博物馆、古建筑等文化内涵深厚的旅游地的产品展示[9],应作为一个重要的产品环节。旅行社可以自主建设平台,也可以与其他旅行社和第三方合作发起专业性平台建设,以旅游超市的模式,做强做大做精营销产品体系,这是在线营销的根本依赖所在。特色既要体现在专业细分上,又要体现在产品全面和服务完备方面,逐步完善营销系统。特色除了产品的特色,还应该有特色的在线营销界面和营销服务,界面色彩风格要更亲民化、可选择化,产品链接要便利化,图文搭配要恰当舒适,并将一切设计建立在旅行社与消费者互动共同完成的基础上,达到真正出于民用于民,集民众智慧,创新并立足特色营销体系。

旅行社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 要:产品的内涵一直都是市场营销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有其丰富的内涵。。学术界曾用三个层次(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来表述产品整体概念。近年来,运用更多的是由营销学大师philip.kotler提出的产品五层次理论,在三层次理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层次,即期望产品、潜在产品。本文将根据“产品五层次理论”来包装旅游资源,丰富产品的内涵,深度挖掘未来旅游业发展的营销策划方式。

关键词:产品五层次理论 旅游经济 市场营销

绪论

目前我国旅游市场的定义是在特定的物质条件(地点和时间)下具有支付能力,购买欲望和权力的大众群体。这种意义上的旅游市场即指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通过对比国内外旅游市场,21世纪的旅游业发展势头正猛。国内的旅游发展营销策略相较国外,还比较单一,大多都停在传统的营销概念上,没有太大的创新。在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通过产品五层次理论深度挖掘可向市场宣传推广的内容。

一、我国旅游资源宣传方式

(一)病毒式营销:病毒式营销是通过利用公众的积极性和人际网络,让营销信息像病毒一样快速大范围地传播和扩散。例如很多旅行社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旅游优惠信息,通过转发得优惠的手段刺激消费者扩散消息,进而达到自己的营销目的。

(二)直复式营销:直复营销是一种为了在任何地方产生可度量的反应和(或)达成交易而使用一种或多种广告媒体的相互作用的市场营销体系。例如很多旅游景点搭建网络平台,在网上售票,不仅突破时空限制,更给消费者带去更多优惠,达到刺激旅游的目的。

(三)微博营销:微博营销是微博平台为商家或者个体创造价值实现他们需求而运用的另一种营销方式。与此相似的还有微信营销,都是以网络为媒介,在网络上搭建营销平台,通过创新式的口碑宣传达到自己的营销目的,实现营销效果,刺激消费。

任何营销策略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在今后的旅游业发展中我们不仅要整合已有的营销策略,还要不断创新营销策略,致力于壮大中国的旅游市场。

二、营销相关理论

市场营销的观点来看一个产品,不管其形态如何,我们看到的仅是产品表面的某种特征或者某种功能,与之相比,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产品的深层次的内涵。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在1976年版的《市场营销管理》著作中提出了产品的三层次概念即: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核心产品是指向顾客提供的产品的基本效用或利益,也就是顾客真正要购买的利益。所谓形式产品则是指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或目标市场对某一需求的特定满足形式,包括品质、式样、特征、商标及包装。而其附加产品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所得到的全部附加利益的总和。但它是一种有偿服务,消费者在取得的同时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即附加产品。菲利普.科特勒的这一关于产品的三层次理论,丰富了人们对产品概念的认识。

三、产品五层次理论在旅游营销策划中的具体应用

核心产品

在产品五层次理论中,核心产品是指向顾客提供的产品的基本效用或利益,也是顾客真正要购买的利益,即产品的使用价值。旅游是一个产业,一个市场,同时也是一个特殊产品。对旅游而言,旅游的核心层依然是旅游本身。人们走出家门,外出旅游,其关注的核心利益当然是旅游,是所到之处的景点是否合乎心意。

形式产品

产品五层次理论中的形式产品则是指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或目标市场对某一需求的特定满足形式,包括品质、式样、特征、商标及包装。对旅游市场而言,其形式产品则是指旅游实现的形式。旅游和一般产品不同,它本身是无形的,所以在旅游市场中对形式产品的界定和一般产品不同。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可根据本地特色赋予当地旅游独特的旅游符号。比如当地的历史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红色文化、美食等元素。

期望产品

产品五层次理论中的期望产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某一产品时,期望获得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人们走出家门,外出旅游,期望从旅游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一些需求。当今社会的人们生活在喧嚣的大都市,快速的生活和工作节奏给他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一定压力,他们需要一个空间一段时间一种舒适的方式来释放压力,寻求精神上的更大满足,事实证明,旅游绝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21世纪的人们不再仅仅要求物质生活的提高,更对精神生活的丰富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发展当地旅游业过程中,应该把游客旅游的期望纳入战略布局中,只有在满足了甚至超出了游客的旅游期望之时,旅游发展才可能走上一个更高更远的位置。

延伸产品

产品五层次理论中的延伸产品(旅游中的实体产品)顾客购买形式产品和期望产品时,附带获得的各种利益的总和。旅游市场中的延伸产品就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得到的各种满意的体验的总和。根据当地的不同特色不同条件开发出不一样的旅游延伸产品。例如利用独特枫叶符号,可以举办红叶节,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很多游客外出旅游时都喜欢带照相机摄影机拍照摄影,鉴于此,可以推出一个旅游作品展或比赛,并为其准备特色礼物,鼓励游客积极参与活动;针对具有古镇情节的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古镇文化,为其拍摄游历古镇的视频和照片,后期还可以在征得游客同意后将其作品进行整理修饰后放在网络上,这样一来不仅加大了对当地旅游的宣传力度同时也使游客或得了特别的旅游体验,对当地旅游印象深刻。

潜在产品

产品五层次理论中的潜在产品是在延伸产品层次之外,由企业提供能满足顾客潜在需求的产品层次,它主要是产品的一种增值服务。充分开发和挖掘产品的潜在空间,可以从人员要素、物资要素、消费对象、管理手段等各种因素出发,根绝实际状况最大限度地满足现有市场需求和迎合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必要时甚至可以引导或引领消费时尚。

四、结论

市场营销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能很好地运用创新的营销策略,充分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运用创新型理念,不斷完善旅游产品五层次理论的内涵,通过这一结构体系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和营销旅游产品,提高经营效率,实现旅游经济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谷慧敏.旅游市场营销(第二版)[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2012

[2]Philip Kotler.市场营销学原理(第七版)[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赵晓燕.旅游经济学[M].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4]张华容.现代旅游学[M].  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

上一篇:餐饮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统计学专业导论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