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英语教育论文范文

2024-05-07

传统文化英语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严重影响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一种障碍。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育具有自己的教学及文化特征,教学水平总体而言大大落后于发达地区。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外语教学文化缺失现状及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策略方面进行论述,深入探讨民族地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建构的特征及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规律。

关键词:民族文化缺失;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一、引言

最早提出“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的是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他认为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即“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严重影响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障碍,由此引起了学界的关注[1]。许多外语教育学者针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张为民、朱红梅采用测试法证明了大多数受试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本民族的文化;魏宏君在《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研究述评》中认为应强化学生母语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目的语文化的导入,更要加强母语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以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显而易见,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已经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一种障碍。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民族地区大学生外语教学问题现状,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方面进行相关论述。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

国外学者对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已有过一些论述,Kim(1991)、Gudykunst(1992)认为,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诸方面的适应能力(adaptability)。[2]Fantini从多个侧面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描述,帮助我们认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其中4个层面:(知识(knowledge);态度(positive attitudes);技能(skills)和意识(awareness)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所在。[3]

张红玲(2007)在借鉴Samovar& Porter(1995)、Byram(1997)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态度层面、知识层面和行为层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态度层面的首要目标是增强自我意识,认识民族中心主义思想和成见的存在,清除偏见。[3]知识层面的首要内容是积累本民族文化和外国文化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异同。而行为层面的内容包括经常反思本民族文化,反思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杨盈、庄恩平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全球意识应包含对自身、本族文化和异族文化感知的跨文化意识,和对本族文化和异族文化进行比较、归纳异同的跨文化思维及能力。因此,了解异国交际文化知识的同时亦要重视对本民族文化体系的学习,是一名合格的跨文化交际者所应具备的素养。正所谓“知己知彼”,对本民族的文化知识的了解无疑能帮助人们理解异族文化。[4]由此我们认为,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方面。因为一个对本民族文化都一无所知的人,无法对本民族文化和外国文化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异同,更谈不上建立文化自我意识,在跨文化交际中持恰当的态度并有效地自我展示。而缺乏民族自我文化的交际,只能是不平等的一边倒的跨文化交际。鉴于此,本文将从跨文化意识层面、知识层面及行为层面对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三、民族地区大学外语教学文化缺失现状

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及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都做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其中就包括传承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多的是强调对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价值取向、审美观点、道德理念、世界观、人生观等的学习,强调掌握英语的交际能力,而忽略了对外传播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功能及能力培养。

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学,既有全国普通教育的共性,又具有受地区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习俗等因素影响的特性,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教育、生活环境和语言思维模式,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具有其独特性及复杂性。而传承并传播民族本土文化又是这类高校当仁不让的职责,这就给新时期下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现实的民族地区外语教学给我们呈现的是严峻的态势。笔者在《壮语文化表达现状及态度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十一个问题并对本院150名学生展开调查,得出了以下数据:(1)对壮族文化的兴趣(49%的学生比较有兴趣;30%的学生兴趣不大;14%的学生有浓厚兴趣;7%的学生不感兴趣)。(2)对外语表达壮族文化的态度(43%较有兴趣;41%的学生兴趣不大;10%的学生有浓厚兴趣;6%的学生不感兴趣)。(3)外语表达壮族文化的能力(62%的学生不太熟悉;33%的学生不了解;5%的学生比较熟悉;0%的学生很熟悉)。(4)课堂补充壮族文化(72%学生认为不太多;16%的学生认为比较多;12%的学生认为没有;0%的学生认为经常)。(5)课堂介绍壮族传统文化的途径(50%与相关的外国文化对比教学;30%结合教材;15%其他;5%单独教学)。(6)外语教材涉及壮族文化的信息(60%认为很少;22%认为一般;18%认为没有)。(7)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壮族文化知识(59%比较重要;32%认为不太重要;5%认为很重要;4%认为不重要)。(8)學生与外国人交际的频率(83%觉得不太多;12%觉得比较多;1%经常;4%没有)。(9)与外国人交际产生困难的原因(51%认为外语知识及能力低;43%认为文化知识缺乏导致交流不畅;6%认为其他原因)。(10)获取相关壮族文化的外语资料途径(60%来自有关书籍、报刊、杂志;30%来自网络;7%来自电视、广播;3%来自其他)。(11)教学过程中适合的壮族文化介绍方式(50%的学生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开设第二课堂;24%为讲解词汇、展示文化意蕴;22%为外国文化与壮族文化现象对比;4%情景对话)。

从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中我们发现,对壮族文化关注及对外语表达壮族文化持肯定态度的学生人数几乎是一半对一半;而对于用外语表达壮族文化的能力则普遍缺乏;大部分学生比较认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获取壮族文化,然而现实中外语教材涉及壮族文化的信息太少,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极少涉及壮族文化,学生只能从非常有限的书籍、报刊、杂志及互联网上获取相关知识。有一半的学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对壮族文化最好的介绍形式是开设第二课堂。然而,比较突出的现实问题是,民族地区因为长期处在经济落后、物质生活水平较低的环境中,其英语教学相对于东中部地区来说,各方面条件都相差甚远,如对外交际的环境与频率较少,缺乏跨文化交流的语言运用环境,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缺乏在实践中反思的土壤,等等;同时,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如学生生源质量不高、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模式还相对比较单一及网络自主学习和教学资源不足等。这些无疑成为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客观因素。

四、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1.提高自我文化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跨文化意识是人们对自身、本族文化和异族文化的感知。也就是说认识自己是跨文化交流的首要前提和基础。外语教学中突显的民族文化缺失现象是自我文化意识缺乏的表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其首要前提应该是文化的自觉,要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如若对自己民族文化不明就里或一知半解,就无法在多元文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及在与他国文化的交流中拥有话语权。所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该是跨文化意识即态度层面的问题。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文化是中国多元文化的一部分。桂西地区处于中国东盟贸易区和泛北部湾开发区的特殊边疆地理和经济位置,承担着在跨文化交流中对外树立中国形象的重任。然而,身处民族地区的壮族学生不清楚壮族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及其发展方向,对壮族文化缺乏整体的有历史纵深度的感知。[5]壮族祖先来自何处?壮族文化的根在哪里?许多壮族学生对此没有认知,甚是茫然。除了一年一度的壮族“三月三”歌节及壮族祖先“布洛陀”,大部分壮族学生对壮族灿烂的文化,如花山崖壁画、壮族铜鼓等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对本民族的文化缺乏认同,更谈不上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向外宣传瑰丽丰富的壮族文化了。因此,作为壮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外语教学,应该自觉承担起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民族文化的认同、传承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从意识出发,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2.加强民族本土文化的积累,培养文化传承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构建的知识层面的首要内容是,在积累本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异同。因此,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应该秉承“和而不同”的理念。“和”意味着全球化,而“不同”指民族/本土文化的个性和独特性,指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在此语境下的“对话”预设着平等和差异。平等“对话”应该是以“倾听”导引的“对话”。不是放弃自我而是立足于自身文化,开阔视野、扩大共识,是在不失去自己群体文化取向基础上的个人、性别、地区、宗教、民族、国家、区域以及国际等不同文化层面上的互动互惠、超越异同、扩大共识、延伸自我、扩大文化认同。[6]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不同文化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生于斯,长于斯”的壮族文化,是由不同区域的本土文化所构成的我国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历史悠久、瑰丽多姿。针对外语教材涉及壮族文化的信息太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极少涉及壮族文化的现实,有必要充分利用本土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贯穿于日常的英语教学,将壮英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并领会本土文化和本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让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中得以培育,对民族自我文化有认同,而非妄自菲薄。[7]从而对优秀的民族本土文化进行自觉而积极地积累,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深入认识了解,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文化身份并以此而自豪。[8]最终实现真正的“input”和“output”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3.结合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创设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途径。态度和知识上的目标只有转换成行为技能才具有实际意义,只停留在认知和情感层面上的目标顶多只达到了扩大知识面和转变了态度的目的,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全面提高毫无意义可言。[9]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语言知识比较丰富但用语失误和文化性问题严重。而由于地域问题,民族地区相对落后地区较为封闭,对外交流的窗口比较有限,所以民族地区英语师生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体验的机会相对而言少之又少,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敏感性和交际能力相对较弱。虽然外语教学不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唯一途径,但外语教学对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着巨大潜力和优势。[9]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将本土文化元素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如何在有限的现实条件中创设更多的实践活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同时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学面临的新课题。可以尝试在原有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民族文化选修课程的设置。教学上充分利用本地区历史悠久的、灿烂的民族文化资源,并整合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采用情景式、渗透式等方法,在教学中加强民族文化的渗透。在外语课堂中建构“外语语言基础教学—中西文化教学—本土文化教学”的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三向文化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利用桂西地区处于中国东盟贸易区和泛北部湾开发区的特殊边疆地理和经济位置的优势,结合地区实际,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虚拟的专业学习环境,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习得民族特色文化及经验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习得、传承并弘扬民族文化的能力。从而实现“在实践中锻炼人,在锻炼中培养人”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

五、结语

随着文化全球化、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崭新的中国形象开始重新树立在新世纪的国际化平台上。中共中央强调“……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传承是文化自觉的重要内容。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育界近几年提出来的教学目标,而文化传承是跨文化教学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是新时期对外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密切相关;外语教学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培养也应遵循此方向。从跨文化交际出发,以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民族地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建构的特征及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规律,对拓宽民族地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视域,丰富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内容,创新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模式,提供可行性依据及改革思路,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2]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7):19.

[3]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68-73.

[4]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語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4(15-17).

[5]杨丽萍.从文化认知、文化自信到民族认同的转化与整合——壮族认同教育新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6(26).

[6]贾玉新.文化全球化与跨文化对话:全球视野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9.

[7]彭清.民族地区地方院校英语教育本土文化输入[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1(56-57).

[8]彭晓燕.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11(112).

[9]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3-121.

传统文化英语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基于社会英语培训机构蓬勃繁荣的现象出发,分析社会英语培训中教学模式的特色和优势并对照和反思占据主导地位的学校英语教育模式之缺陷与不足。继而从社会英语教学的理念中借鉴有益元素提出推动学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社会英语培训学校英语教育改革

1 英语教学现状研究综述

总体看来,我国外语教育的成就是巨大的,历史上和当前社会上尤其在外交和翻译领域涌现出大批精英外语人才。“但是,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外语教育和全民外语普及教育,虽然也取得了不可抹杀的成绩,但总体来说,投入和收益严重不成比例”(束定芳 8)。

2 从四类社会英语培训模式侧视学校英语教学模式的不足

社会英语培训模式种类繁多,按照学校规模,设有家教,一对一,小班和大班模式;按教育对象级别,设有幼儿,少儿,小学,中学,大学,成人,企业培训模式等;按教学内容和功能,设有实用英语,考试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经贸英语等。但是本文基于将社会与学校教学模式对比参照的初衷,因此在此仅选取典型的适宜与学校模式相比的模式,而不考虑特殊社会需求的课程模式。

2.1 精品小班课型模式

精品小班课型模式主要以上课班级容量之小为特色,学员可灵活选取上课时间和成员,享有充分的自由学习空间和英语学习氛围及资源,恰恰满足了学校所难以全面覆盖的个体需求。

2.2 一对一教学模式

一对一教学模式是近期逐渐兴起的一种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独特英语教学模式。传统在于其融合了最原始的英语课外辅导形式,即家教,的师生一对一独立教学本质;现代在于其融入了办公化的商业组织机构形式,将“家教”资源与学生生源有机整合配置并采用顾问服务、办公化的独立间教学环境、营销、品牌建设等一系列商务化元素。

2.3 外教授课模式

外教授课模式其实更多是融合在了小班授课或一对一课型中的模式。外教广泛来源于英美国家、欧洲非洲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海归华人华侨等。英语课程设置和中教的教法仍旧停留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对本土环境的需求则只能通过社会培训中外教资源的消费来实现。

2.4 考试培训机构

除了留学考试如TOEFL, GRE等在社会上的广泛流行以应对日益升温的留学热外,四六级、高考、考研等国内大型英语考试的专项培训也是遍地开花。这些专业考试培训项目直接的辅助了学校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3 社会教学为学校教育模式改进提供的借鉴

3.1 区别对待英语学习要求—因需求而要求

社会英语办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满足不同学者的个体需求,而与之相对的学校教育在这方面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缺陷。笔者的建议之一即以学生的不同需求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要求:非因社会的需求而对所有学习者一刀切的统一要求,而改革为因学生个体的需求而自我要求的要求。

3.2 保障英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教师服务者的角色转换

社会英语教学的另一突出优势是其教师服务性质使得学生上升为学习过程中真正的主体,而非传统课堂中被填鸭的客体。而这一优势也为学校教师的角色调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3 推进英语教师教育培训——教师是改革的核心

社会英语教育机构其核心保障就是师资力量以及教师的管理机制。社会培训机构与学校在教师方面最大的不同就是公司聘任制和商业化的教师管理机制。社会教师与学校中大多有编制,享有终身职业保证和福利的正式教师形成鲜明对照,也因而增多了培训、监督与评估、进修、竞争和激励的机制。

4 结语

学校英语教育和社会英语培训因各自的性质而形成了主辅相承的地位。二者在社会大众英语需求的市场中扮演着各有优势无法相互取代的角色。社会英语培训是主体学校的有力和必要补充,在以各种方式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和不足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的改进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传统文化英语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英美文化结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与教学实践相融合,反思英美文化在教学中的缺失状况,就此提出几点教学与英美文化的融合建议,让两者在相辅相成中,共同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育 英美文化 缺失 反思与再认识

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学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英语成为教学活动的必修课程,教学形式也由单纯的英语学习转变为探索英语教学背后的内容,因而教学中,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性,所以深入英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有重要作用。

一、英语教育中缺失英美文化得表现

1.不了解英美文化。英美即为英国和美国,但是目前我国教育中英美文化有所缺失,所以学生不了解英国和美国国家概况,很多知识的获取方式都是通过书本或者网络,但是知识来源不够全面和客观,所以对文化理解也不是很深刻。例如英国和美国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等方面的概况,还有美国国旗上面五十颗星星的来历,还有英国的地理状况以及岛屿构成形式,以及行政划分范围等内容,学生通过资料或者网络只能泛泛了解,不能深入了解,由于文化代表着国家的发展历史,因而为了更好的學习英语,这些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有所了解。

2.缺乏历史知识认识。一个国家的发展,文化占据重要地位,由于国家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国家的灵魂,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大国,很多大国还有这自己的文化传承,例如英国的绅士文化相较于美国就深厚很多,由于英国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很多文化已经成为当地民众的习惯,传承在他们思想中,融入到他们血液内,就泰塔尼克号为例,在危难面前,英国的很多绅士将求生的希望留给了妇女和儿童,这与阶级无关,更多的是体现出英伦文化中的贵族精神,荣辱不惊。因此文化能够涉及的范围极光,当学生能够了解文化的渠道无外乎电影、电视和网络,但是这类文化获取形式缺乏逻辑性,不能真实而客观的反应出文化实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英语驾驭能力,要系统的了解英美文化,比如,英美国家的缩写UN、UK、US等,很多学生还不能清楚的分辨出来,究其原因是由于知识了解不全面。另外,学生在缺失英美历史文化的前提下,观看电影只能是看其表面,不能由表及里。由此学生不能了解影片的创造内涵,不清楚英美的幽默或者礼仪,从而不能看到影片的价值,导致很多学生抱怨,影评比较高的英美电影,自己看着感觉很一般,其实是英美文化积累不够,引发理解层次偏低,因而不能体会电影出电影的文化内涵。

3.缺乏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的契合点。语言可以称之为文化的载体,因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教育者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两者的密切关系,反而将语言看成了解文化的重要工具,分离语言和文化,导致语言缺失应用价值。其实语言和文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甚至在课堂上,文化是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点。

二、教育中英美文化缺失反思

英美文化引入英语教育中,需要从教师这一关键点入手,让教师全方面的接触英语,给教师创造更多出国深造和培训的机会,由于教师是知识的传达者,如果传达者的英美文化知识缺失,那么学生也会缺失,当教师能真正有机会身临其境的感受英美文化后,井把这种感受和实际见闻传达给学生,才能让学生了解到全面客观的英美文化。或者可以运用引入外教的教学形式,加强教学中的文化掌握能力,学生与外教交流时,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能看到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会寻找突破点找到彼此之间的异同,对提升学生的英美文化素养有积极意义。

英美文化引入英语教学时,必然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由于学生从小接触的就是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中的含蓄和西方文化中的直接是有矛盾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很难适应,这也会产生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教师面对这一现状需要做到积极引导,给学生提供比较有价值的内容,教师可以就剖析东西方文化不同为入手点,让学生清楚的看到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中国文化中如果长辈夸奖,中国人会表示谦虚,明确说明自己目前还达不到被表扬的程度,很多方面还有待加强,但是如果西方人被长辈表扬,那么会大方的接受,然后送上感谢。这两者的不同充分表现出东方和西方的不同,东方更愿意收敛自己,所以东方人给人神秘之感,但是西方人更愿意显露自己,因而西方人给人热情之感。教学中通过这种揭露方式,展示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也鼓励学生自己探究英美文化。

三、结语

总之,英美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所以在语言和文化上面联系紧密。目前人们越来越高标准的要求英语类人才。由于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跨文化交际人才,但交际不仅要有语言交际更要有文化交际。为此,引入英美文化显得至关重要,不仅需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更要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丰富学生的生活,让英语教学价值真正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黄榆婷.高职英语教育英美文化缺失现象的反思[J].歌海.2008(06):34-35.

[2]杨晓旭.对高职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意识缺失的反思及措施[D].广西师范大学.2015(06):77-78.

作者信息 :王一然(1996.12.07-),女,汉族,吉林农安 人,本科,研究专业:英语翻译。

传统文化英语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英语专业;英语专业教学

当今经济全球化毋庸置疑,世界各国在各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各国交往中起到的桥梁作用不言而喻。在新时代下,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既需要提升他们的英语语言知识水平又要加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但传统英语专业教学中对其重视度不够,因此培养英专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更符合现代化的教育要求,能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

吴为善、严慧仙在《跨文化交际概论》中指出,“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这一概念强调交流者需要有来自于不同文化圈的差异。文化圈既包含思维习惯、价值观、生活方式还包括人际交往。其中人际交往是跨文化交际中最容易引起矛盾与冲突的部分,因此人际交往的学习也是跨文化交际学习的重中之重。

跨文化交际不仅是文化之间的交际,也是技能方面的交际,其中就包括理解并得体运用另一种文化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语言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与基础,但非语言交际能力也不可忽视,在朱迪C·皮尔逊看来,“7%的情绪信息由语言传递,其余的93%要靠非语言手段来传递。”非语言交际能力对语言交际行为起着很好的辅助作用,特别是在交际有障碍时往往不可替代,它包括副语言,如沉默,话题转换;体态语,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客体语,如皮肤颜色的修饰,身体异味的掩饰、衣着、化妆等;环境语,如空间信息,身体距离等。交际者只有将文化与技能的融合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跨文化交际者。

二、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分析

在大学中,专四专八标准化考试的通过率仍是评价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标准。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老师注重对语言知识的传授,甚至是做题技巧的研究反而忽视了语言知识所依托的文化背景;而学生为了通过考试取得高分更是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做题,追求标准答案。造成老师以讲授应试为主,文化知识讲授为辅,导致学生文化知识不全面且交际能力没有得到实际的培养。

有一些学校意识到中国英语教师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后,希望通过外教授课来改进,但往往不尽如人意。例如:在我国英语课上,外教表现很随意,他们或坐在桌子上进行授课,或一边嚼口香糖一边上课。在课堂教学中,外教与中教相反,其往往将讲解量减少到最少,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观点并推选学生代表上台发言,课后让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为下次课堂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对此很多学生无法适应,并不能完成外教所布置的课后作业,有的甚至认为外教课堂毫无意义,外教未尽其职。这是因为在传统课堂中,中教是严肃的,学生尊师重道,习惯于老师教授而不是自己掌握课堂时间。

造成上述多种教学现状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中教仍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忽视了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教学,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也没有意识到外教在课堂中注重培养思辨能力、创新性、自主学习能力等课堂文化;另一方面学校没有对教师关于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具体授课内容提出规范性要求,由此造成中教不教授文化知识,外教随意教授的现象。

三、英专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改进措施

从实施教育主体和接受教育群体来看可以分为学校、老师和学生三个方面,那么改进英专跨文化教学即可着重从这三方入手。

(一)学校倡导文化教学,导入文化教育

文体学专家王佐良教授在《翻译:思考与试笔》中表示,“他(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词,他面对的是两大片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否薄弱也反映在他们对一门语言有没有实质性的了解。保证英专学生专业考试的高通过率不应视为英语教学的唯一目的,学校应倡导学生习得知识的多元化,承担起构建一座沟通母语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桥梁。要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一项任务,重视英语文化教学,以文化知识为起点,文化意识为桥梁,文化理解为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将文化内容纳入教学之中,让学生能真正了解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与魅力。

(二)老师开拓多种教学方式,输入跨文化知识

面对更高的文化教学要求,老师就要开拓多种的文化教学方式。直接教授文化知识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书本往往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可以结合教材资料,充分挖掘知识点与背景文化之间的联系为学生进行讲解,例如:单词的由来、神话故事与西方宗教文化、风土人情、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等等,由此激发学生,使其乐于参与课堂文化学习。老师也可借助多媒体来播放西方影片、歌曲等展现现代西方人的生活状态,使学生对异域文化的了解不止停留在过往或是书本,而是能将古代西方文化與当下现代文化、书本中的和现实的相贯通。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进行运用也是加深对西方文化了解的一种重要方式,老师可以利用课下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例如:排演外国文化剧、诵读外国文学作品、就中西某一方面文化差异展开探讨与学习,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对中外文化差异的认识。

(三)英专学生主动参与跨文化学习,接受跨文化知识

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应主动利用多渠道学习和接受跨文化知识。英专学生应该意识到英语的学习不只是简单的背诵单词、句型和语法,文化素养的提升在人才的培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包括要有清晰的跨文化意识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满足新时代对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为此英专学生课堂内、外要加强学习,可以运用互联网进行线上选择性的学习国内、外课程,比较本国与外国文化的异同加深理解。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要善于利用外教资源,主动与老师交流不仅学到地道的语音、表达,更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不同的社会文化。外教可以作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更加直接的展现中西文化差异,学生也可对于不理解的文化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从而培养跨文化素养。

四、结语

语言的习得是为了加强文化之间的沟通,面对东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生活方式上都显现出明显的差别,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技能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部分,除了语言知识外,学生应该对外国文化有很好的了解,并能在恰当的场合运用适宜的交际策略进行跨文化交际。这就要求学校、老师、学生在“教”与“学”两方面共同探讨、积极改进,从而培养出一批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姚丽,姚烨.英汉文化差异下的英语教学探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3]葛瑞红.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分析[J].安徽文学,2016,(06):145-146.

[4]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5]石英.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1):72-75.

[6]张树光.大学英语教学和文化背景知识输入[J].赤峰学院学报,2014,(10):212-213.

[7]颜宝琴.从中西茶文化差异的角度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思考.探索,2016,(06):259-260.

[8]马春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素养培养[J].英语广场,2015,(12):108-109.

传统文化英语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从目前大学外语文化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外语教育中本土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及其原因,认为外语教学中应重视人文精神的教育,提出加强本土文化认同感,并试就大学外语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外语教育;中国文化;培养

随着近年来我国外语教育教学的蓬勃发展,外语的重要性被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外语教育也呈现出喜人成果。从最初单纯强调语言形式的教学,逐渐认识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再到认识到文化因素以及跨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教育作为外语教育的重要内容已经得到外语界广泛的认同。但存在的问题是,文化教育基本上被片面的理解成目的语文化的导入,过分强调目的语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本土语文化的缺失。这就从根本上制约着外语教育教学的提高。

一、大学外语文化教育产生的现状及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现状

我国大部分地区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外语,直到博士阶段,而汉语的学习主要截止到高中阶段,大学的语文课基本上是装饰性的选修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当今中国的外语学习者几乎无人不知莎士比亚、狄更斯,而对孔孟、老庄了解甚少;津津乐道圣诞节、情人节,却对端午节、重阳节知之甚少。笔者了解到,有相当部分的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对中国的历史地理知识竟然一无所知,更谈不上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了。很多学生面对充满中华文化好奇的外国人不能得心应手的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在做英汉翻译时,由于汉语词汇与文化的贫乏捉襟见肘。如把“an old man”翻译成“一个老男人”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在英美文化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母语文化的重视,盲目地崇拜西方文化,在缺乏深厚的母语文化底蕴下,急功近利地去学习外语,无异于舍本逐末,其结果是两种语言和文化都一知半解。再者,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在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上,接触的基本上都是外语材料,重视英语文化的熏陶导致中国文化的淡化、人文素养的下降。教育界的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存在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有的学者甚至大声疾呼:“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正处于失落的状态”。中国高校人文精神教育不同程度的弱化,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

(二)产生问题主要原因

1、外部环境的影响

由于市场化、国际化的影响,为了在短期内培养出懂外语的专业技术人才,大学学科专业分的太细,过分强调外语的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认为“与国际接轨”就是全盘学习外来文化,从而丢弃了本土文化。其次,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建立了话语霸权,中国传统文化处于被动仿效地位,“西方文化的话语霸权在如此这般的中西跨文化语境中也不断建起了一种不平的‘师生’关系。”其实,建立在西方价值观基础上的所谓的普世价值,具有相对性,并不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我们决不能奉行简单的“拿来主义”。

2、本土文化教育使命感模糊

目前,大学外语教学已经认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文化因素是制约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但是,把跨文化交际单一地理解成目的语文化的学习,认为汉语文化是自己的母语文化,已经了解,不用学习的错误思想依然存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这里讲的“用英语交流信息”不能片面理解成用英语表达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而应理解成双方的信息交流。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外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目的语文化和本土语文化并重的学习。跨文化交际是在了解双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的。长期以来,外语教学内容的设置和课程的安排上一直未将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很多外语教师自身缺乏自觉的人文意识,课堂教学注重语言知识及技能的讲授,不能引导学生培养独立的知识构建能力、研究创新能力以及职业思维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育中应注重中国文化的培养

(一)大学英语教育的目的

我国学者王道俊、扈中平指出:教育目的实质上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的素质的预期结果,它是教育活动主体对客观现实(包括社会现实和人的现实)对人的素质发展的需要和可能的认识与对人的素质发展的价值选择的统一。英语教育也不例外,不仅要培养扎实的英语基础、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交流、从事相关工作,还应重视人文主义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摒弃实用性的外语教育理念,克服物欲化、功利化的倾向。

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费孝通先生说:“文化的生和死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它有它自己的基因,也就是它的种子……种子就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这种能延续下去的种子,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文化也是一样,如果要是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文化自觉是外语学习的文化根基,外语教育中应在介绍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保持“文化自觉”,传播中国文化。其实,外语教育和本土语文化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如王佐良、许国璋等大家,不仅是英语教学的权威,还有着很深的汉语文学造诣和人文精神境界。

(二)中国文化培养的重要性

文化问题本质上就是人文素养、人文精神问题。中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儒家文化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倡导天人合一、世界大同,以综合见长的思维方式以及兼容并蓄的深厚思想,在推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儒家文化在促进世界跨文化交流都起着积极的作用。G.A.Yep认为,文化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身份,是在特定的社会、地理、文化和政治环境中对自我的认同,它能够给予个人自我归属感。所以中国学生需了解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保持本土文化,不能丢弃自己的文化“身份证”。

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不仅是文化输入,也是文化输出。中国学生要在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学会用英语来表述中国文化,把中华文明介绍给世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富强,一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其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大学外语教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唯有重视人文精神教育,大学外语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大学外语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几点建议

“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人文精神具有追求真、善、美,超越实用理性和当前功利之上,关注人自身、体现人的需

要和理想这三个特点。要在外语教育教学中真正实现目的语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兼容并蓄并非易事,本文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改善课程设置等方面探讨大学外语教育中进行双语文化学习的途径。

1、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首先应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外语教育应与人文教育相互结合,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因为外语教育是一门人文学科,不是纯粹的工具课程。外语教育不能成为培养熟练技能的机器,而要把培养和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放在首要位置,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正如许国璋先生所说:“我教学生从来不以教会学生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而是教会怎样做人。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因此,外语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也可以说,文化自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一种具体体现。”只有让人文精神贯穿大学外语教育的始终,才能让学生增进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抵御西方文化扩张,传承中华文化血脉,进行文化比较,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与目的语文化共存。

2、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要提高作为主导因素的教师的人文素养,使教师本身具有良好的人文意识,建立一支具有优秀人文精神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对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加以剖析,把人才塑造成大写的人,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3、改善课程、教材设置

目前,多数院校开设的大学语文、中国文化等课程大多是公共课、选修课,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课程来对待,根本达不到培育学生中国文化内涵的要求。可以多开设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增加母语文化的含量,加大对中国文化的考查力度。在教材的选材上尽可能融入汉语成分,同时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典型性、得体性、简洁性和规范性,注意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结合。

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中,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因素将在未来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语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目的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也要注意母语文化的维护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是先辈传承下来的精神遗产,是对外交流中取之不尽的源泉。因此,在大学外语教育中加强母语文化的培养,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是每一个外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陈新夏.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1).

[2]王才勇.跨文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J].社会科学(沪),2004,(3).

[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王道俊,扈中平.教育学原理[M].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5]赵成.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内涵问题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家,2004,(9).

[6]赵成.人文精神的内涵研究及其意义[J].学术论坛,2005,(5).

传统文化英语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内容摘要】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大氛围下,对于我国的高中教育来说,其英语文学教学面临的挑战日趋加大,也存在很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各学校需要在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摒弃“经院式”授课模式,借鉴西方国家文学教学的成果,指点高中学生自我构建外国文学知识系统,重点培养其思维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实现英语文学教学的突破性改革,最大化体现高中英语文学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国际化 高中英语文学教学 改革

在当前国际化的背景下,怎么样有效的改革英语专业文学教学,从而充分将其优势力量发挥出来,为时代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是诸多学者和英语专业文学教育工作者积极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西方国家文学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

1.重视文学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对于文学教学来说,其研究和透析文化密不可分,在十四世纪的时候,英文中就出现了Literature这个单词,有着经过阅读获取到的高雅知识之含义。在法文和拉丁文中也有着较为接近的词源,大都有着相同的含义。可追溯的最早词源为拉丁文lit-tera——意指letter(字母)①。这就意味着,从14世纪开始,英国的文学教学就注重文化的融入程度。因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就是文学,也是人们内心情感充分表达与对一定时期和地域进行再现的一类社会生活。

“文化折射”理论——由皮尔·布狄厄在其《文化生产场》一书中最先提出。他指出,在文学里的反映上,社会现象不会直接的发生,需要经过文学场而进行相应的折射。对于文学来说,其历史以及特征等能够组成一个文学场,而对于其场外的现象来说,需要经过其折射才能在场内反映出来,而在反映的时候,场外的现象也会因为文学场的存在还伴随一定的转换和变形,所以说,对于社会现象来说,不论是被反映的,还是反映的,都不会一模一样②。因此,中国高中阶段英语文学教学只能以中国人的灵魂去教授西方的文学,我们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必然会异于西方国家文学教学的研究。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化研究热开始遍及整个世界,影响力辐射至全部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文学教学研究也在其中。在1963年的时候,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了,其创建人为查德·霍加特,创建目的是为了对文化形式、实践等和社会及其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应的研究③。八十年代后期,英国的文化研究思路与文学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传到了美国,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与丰富,随后对西方各国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基于文学的层面对文学教学进行研究,就是将文学看成文化大系统的一个分支进行理解,不是仅仅将其作为背景或者基础,而是基于系统论的相关原则,从文化整体出发,对文学教学进行把握,将文学的本质以及功能充分体现出来。

2.理性认识文学教学中的翻译因素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认为的外国文学教学可以看成是翻译的外国文学教学,学生一般阅读到的以及教师讲授出的外国文学作品一般都是翻译为中文的外国文学作品,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

意大利梅雷加利指出,对于翻译来说,其首先可以归属于语言范畴,而最终又属于文学区域,因而,翻译行为有着语际性的本质。其是基于自然语言层面形成个各个地域中的人类的桥梁,也是自然语言较为特殊的一类研究对象,而且还是比较文学中处于前列地位的研究对象④。意大利的外国文学教学中一方面将外国文学看作翻译文学来教授,注意翻译文学的特征、价值以及其局限性;另一方面,又经常性的把译本和原著进行对比,考查译本中有无增删、更改或者是杜撰,两种文本间有何异同,其间是否出现错讹,分析何种原因导致种种偏差并产生何种结果。他们认为,这样才能将文学翻译在文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及缺陷挖掘出来,进而更好的改革外国文学教学。

外国文学教学并非等于翻译文学教学,但是外国文学的教学当中必然涉及翻译文学教学。由于不同的语言及其文化之间的差异,任何翻译都会于某些地方存在一定程度上原作品不具备的作用与意义。理性地对待外国文学教学中翻译教学的作用,合理利用其“创造”与“叛逆”之处,学生才得以辨析、欣赏不同语言文学中的独特韵味与魅力。

二、我国高中英语文学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中国,关于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起始于2003年,主干课程有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英美诗歌/戏剧等,通过英美文学教学,可以对学生语言训练、交际能力等基本功进行培养,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批判的继承西方文化,对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有着一定的作用。

1.我国高中英语文学教学现状

现今国内高中英语的英美文学教学并未充分发挥其作用。一方面,对语言技能的过分关注导致英语教学界忽视社会文化语境中学生交际能力和文化素质的养成,加之市场经济大潮与西方快餐文化的冲击,当今普通高中学生的英语人文素养弱化,综合能力下降,远不能达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另一方面,英美文学课程在相当一部分普通高中被边缘化,许多教师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采取“经院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英美文学失去兴趣,仅仅将其视作获取学分的手段,修完课程后依然不具备欣赏、理解英美文学的基本水平,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增强了。

2.我国高中英语文学教学现状形成的原因

首先,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为适应高考的需要,过分强调只是的“实用”性,重“语言”轻“文学”,导致英美文学类课程被边缘化;其次,普通高中的学生文学基础知识较为欠缺,视野不够广阔,主动学习能力较弱,学生普遍感到英美文学不容易学;相当数量的学生对文学课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不清,或者未能较好地掌握学习英美文学的方法,学习有较大的盲目性。

还有的学生认为英美文学,尤其是一些古典文学作品离现实太远,学习热情不高。此外,英美文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够灵活多样,未能与国际接轨,教学手段单一,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说,有着和当前不一致的期望,其学习状况和需求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当前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还和国际水平差一段距离,不能较好的结合培养能力/素质以及国内外的教学模式。

三、我国高中英语文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英语文学教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学课程属于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阅读下,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也有利于他们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学及文化。”专业课程教学是面向全球化,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21世纪的英语人才应具备国际化的视野、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独立提出见解以及创新的能力。其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但由于我国高中英美文学教学长期实行传统的“经院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国际文学教学发展的变化趋势,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多年来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而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也是长期困扰学生的难题。

2.英语文学教学改革是体现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和教育部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精神内涵,经过反复国内专家的调研以及深入论证,应当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围绕国际要求以及高中英美文学教学改革开展行动研究,探索如何把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贯彻到英美文学教学之中,使这些课程体现并达到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基于建构主义的层面来看,对于学习来说,其是一项较为主动积极的,和情境密切相连的自主操作活动,而学习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引下,学生将自身知识体系充分调动并和当前信息内容充分结合将知识重新进行构建的过程。据此,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的期望与要求,对他们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作用甚微。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如果我们将学生看成认知的主体和主动的建构者,将传统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就可以把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在丰富的具体任务中充分融合,将近似真实的社会文化语境营造出来,让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交际能力充分实现,将英美文学的内涵和价值充分把握,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研究能力开发出来,对其人文精神进行培育。同时,在主动体验、探究英美文学丰富的语言形式、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情节的过程中,学生将在心智上逐步成熟,逐渐具备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种种复杂局面的能力,从而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尽快地适应并服务社会。

国内英美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无论是针对英美文学教学现状和现存问题的调查分析,或者是涉及英美文学的教学策略和内容,都亟需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全面而系统的国际化的研究,尤其是如何通过包括英美文学在内的文学类课程加强对高校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如何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对英语文学教学的改革研究将对解决英美文学教学的现存问题,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起到较好的作用。另外,还能推进英语各科课程的改革进度,使得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教学实践的加强和学生的培养质量。

四、我国高中英语文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1.课程设置合理化

创设基于普通高中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层次化,课时分配合理化。突破文学课程的传统模式,按照国际化的教学要求,设立英美文学“入门课程+主干课程+拓展课程”的多层课程结构,重视基础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和对文学知识的积累,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从而有效解决文学课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日益被“边缘化”的问题,为英语课程体系面向全球化的改革提供借鉴。

在课程设置上,将英美文学课程层次化、系统化,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学的源流,熟悉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提高学生文化综合素质,为以后开设英美文学专业课提供重要的背景知识。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和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为文学主干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英美文学发生、发展和流变的历程,同时结合各时期主要文学现象和流派,对具体作品进行创作思想、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分析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学概论、英美戏剧、英美诗歌为文学拓展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在课时布局上,针对学生普遍反映高年级阶段学习时间紧,内容密度大的问题,突破了文学课程局限于高年级(3年级)的传统模式,将一部分课程延伸到低年级的基础教学中。譬如,在1-2年级开设圣经故事、西方文化入门、英美电影赏析等,旨在从入学之始便培育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使他们具备文学学习的基础知识,为高年级的深入学习搭建一个为较扎实宽阔的平台。

2.创设国际化新型教学模式

对于英美文学新型教学模式来说,要对文学教学的延续性进行强调,将一些相关课程在低年级的基础教学中就进行延伸,如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其的学习兴趣,让其从一开始就具备文学基础,也为学生深入高年级搭建了坚实的基础力量;其次,这一模式将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依据建构主义思想,推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重点探讨如何借助启发式、体验式、交互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把人才培养目标贯彻到一系列具体任务之中,辅之以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在主动加工、吸收和内化新信息的任务活动过程之中去探究经典文学作品所蕴涵的人类文明精髓、体验其中的深邃哲理、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建构人生目标与道德价值观念。

这种面向国际化的教学模式坚持能力与素质培养并重的原则,辨证把握语言技能训练、专业知识传授和综合素质培养三者之间、以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之间的关系,不仅向学生传授了学科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英语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全球化意识以及人文素养和思想素质。再次,国内此前的英美文学教学研究多集中于微观层面,从事英语专业文学教学研究的学者应当从英美文学教学的整体出发、以解决英美文学系列课程现存问题为目的而开展系统性的行动研究。更重要的是,本研究将英美文学教学置于更为宏观的层面,把具体课程与教育的终极目标、与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多样性的国际化要求紧密结合。

将把学生作为主体力量,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基础的国际化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设计出来,可以将经典文学的相关学习在丰富多样的课内外具体任务中充分融入,要和动态立体的综合多媒体手段充分结合起来,重视训练英语语言技能和培养综合能力的融合,并且动态的修整这个模式,从而及时的解决当前英美文学教学中伴随的问题。

将丰富多元化的全球化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创建出来,并且将学生的多种能力也在这一评价体系中纳入进来,从而在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紧密结合的方式下,确保把学生作为主体力量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实践的成效。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把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相结合,促使学生在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语言交际能力的习得,开发其国际化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研究能力,培育良好的人文素养、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的全球化进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注释】

① 雷蒙·威廉斯 著;刘建基 译. 关键词[M]. 北京:三联书店,2005:268.

② 特瑞·伊格尔顿 著;方杰 译. 文化的观念[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0.

③ 曾艳兵. 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J]. 外国文学研究,2006(2):162.

④ 谢天振.《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台北:业强出版社,1994:160.

【参考文献】

[1] 崔少元. 全球化与文学教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探微[J]. 外语教学,2000(3).

[2] 郑克鲁. 外国文学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3] 张玉霞. 关于外国文学教学的思考[J]. 文学教育,2007(1).

[4] 纽曼、约翰·亨利 著;何曙荣 译. 大学的理想(节本)[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道路客运企业安全论文范文下一篇:私营工业企业投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