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基础论文范文

2024-07-15

和谐社会的基础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的主观印象,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及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在社会多样化发展与传媒转型语境下,五种传播渠道中的城市形象表达及其影响因素。以武汉市为个案实施的经验研究数据显示,互联网这一新兴的传播媒介已深刻嵌入城市公众的传播基础结构之中,成为其传播系统的一部分。受访者认为本地省/市的主流媒体描绘的城市形象最为正面,其次是当地社区/小区、小区邻里的人际传播、全国性的媒体,最后是互联网站/论坛,这一发现支持了本文的理论预设。

[关键词]城市形象 传播渠道 认知 因素

一、社会多样化发展与传媒转型语境下的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City image)是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塑造与保持和谐的城市形象是全国各地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形象的建构和传播不仅对城市的经济,文化产生影响,还关系到城市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对城市整体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薛敏芝,2002)。

公众心目中的城市形象很大程度上来自传媒,而传媒自身的强大功能则极大地影响着城市形象。在“传媒转型”语境下,市民日益通过各式各样的传播渠道接触各种信息,其中包括对所居住城市的各种信息。根据市民日常生活中所频繁接触的各种传播渠道的现实,本研究将其分为5个类别:全国性的媒体、当地省/市主流媒体、当地社区/小区的宣传、社区/小区的的人际传播、互联网站/论坛。由于这些媒体远远超出了传媒学术研究领域中“媒介”的概念范畴,因此本文采用“传播渠道”这一概念。

在理论上,这5种传播渠道中可能将呈现不同的城市形象。首先,全国性的媒体,由于其新闻采写不受地方政府的管制,故可能实现对地方城市形象的客观表达,而当地省/市主流媒体,则没有此种自由,其所有新闻报道无疑被纳入当地行政宣传的轨道。至于当地社区/小区的宣传,一方面是当地省市行政宣传工作的组成部分,更是当地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社区/小区的人际传播,是邻里之间社区归属感的直接体现。最后,互联网站/论坛作为新兴的传播渠道,其传播的便捷性、匿名性、自由开放等特征使得市民较为容易在其中传播有关本地城市形象的信息,可能对于本地城市形象的表达出现良莠不齐的格局,故相对于传统的传播渠道而言,公众可能会觉得网站/论坛上的城市形象较差。

另外,在当今媒介化社会中,公众可能对不同类型的传播渠道,如报纸、电视、广播、杂志、人际渠道、互联网站、论坛、博客等接触的程度、习惯等皆有不同。即使接触同样的传播渠道,人们亦有可能产生所谓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的现象。由此,在探讨公众不同传播渠道中的城市形象认知时,必须考虑到他们对使用不同传播渠道的方式。

最后,基于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公众,如性别、年龄、收入等不同的市民,可能对不同传播渠道中城市形象的感知有所不同。特别的,随着我国各地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移民在城市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移民已经占到部分城市常住人口的25%到近70%。即使同样是移民,也有移民时间长短(如早期移民和新移民)、底层移民和白领移民等的区别,因此融入城市的程度必然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形下,他们是否将对自己所接触的不同传播渠道中的城市形象感知存在差异?这也是本研究所需要探讨的问题。

鉴于上述的文献研讨和逻辑推理,本研究欲通过搜集实证性数据,具体研究如下3个问题:(1)公众通过全国性媒体、当地省市主流媒体、当地社区/小区、社区/小区的邻居,以及互联网站/论坛是否感知到不同的本地城市形象?(2)整体上看不同的公众在上述传播渠道中感知到的本地城市形象是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3)公众接触不同传播渠道的程度、对不同传播渠道中与本地城市相关内容的关注度,是否影响到他们对本地城市形象的感知?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以武汉市为个案进行的实证研究。近年来,武汉的城市流动人口不论是在规模还是频率上皆在增加、城市人群的阶层分化愈加明显、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更为彰显,城市社会发展的多样化态势在武汉体现得极为明显。此种城市发展背景为研究公众从传媒渠道中所感知的城市形象提供了便利。

调查的所有对象为居住在武汉市城区的市民,即城市的内部公众。采用问卷调查法采集经验数据。问卷中主要询问了被访者如下4个问题。其一是他们对各种传播渠道的接触频度,考察市民对报纸、电视、广播、杂志、互联网站、网络论坛和朋友/同事共7种传播渠道等的使用程度;其二是被访者对上述7种传播渠道中武汉城市相关内容的关注度;其三受访者对全国性媒体、湖北省/武汉市的媒体、当地社区/小区、社区/小区的邻居,以及互联网站/论坛共5种传播渠道中和谐武汉形象的感知;其四是受访者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个人月收入、婚姻状态、在武汉居住年限。

数据采集于2009年5月10—20日进行。调查时间为2009年5月18—28日。共得到答卷11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0份。由此,调查所得的有效问卷总数为460份。460位受访者来自居住于武汉市城区的48个不同的小区,其基本人口学信息如表1所示。

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为38.78岁(标准差为8.45),个人月收入的均值为1893元(标准差为1032)。受访者在武汉居住的平均年限为26.08年(标准差为15.08),居住在现小区的平均年限为9.74年(标准差为9.49)。

三、描述性分析

受访者对包括报纸、电视等7种传播渠道的接触频度,如表2所示,以报纸为最高(5.60),其次是电视(5.21)和朋友/同事(5.17),再次是网站(5.03)与杂志(4.69),最后是网络论坛(3.93)和广播(3.64)。显然,互联网这一新兴的传播媒介已深刻嵌入人们的传播基础结构之中,成为市民传播系统的一部分。

年龄较大的受访者,对各种传播渠道中与武汉相关的内容更为关注;同时,在武汉居住年限愈长的受访者,对传播渠道中与武汉相关内容的关注度愈高,而在控制住年龄这一变量之后,两者的这种显著相关性仍然存在。收入也与受访者对与武汉相关内容的关注度显著正相关。但在现小区居住时间长的武汉市民,却并不一定对传播渠道中武汉相关内容的关注强烈。受访者的教育程度与对传播渠道中武汉相关内容的关注度并不相关。

在整体上看,并非所有受访者对传播渠道中武汉城市形象的感知是一致的。年龄较大的受访者,认为传播渠道中的武汉形象更为和谐;但教育程度更高的人,认为传播渠道中的武汉形象更负面。这些发现仅仅是通过简单相关分析得到的,还需要在下文采用更为严格的统计方法来检验。

四、公众不同传播渠道中城市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

如表5所示:更为关注各种传播渠道中武汉城市相关内容、接触大众传播媒体更多以及个人月收入较少的受访者,认为全国性媒体、湖北省/武汉市媒体,以及互联网站/论坛上的武汉城市形象更为和谐。对传播渠道中武汉城市更为关注、接触大众传媒更多、在武汉居住时间越长的受访者,从当地社区/小区这一传播渠道感知到更和谐的武汉城市形象。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对460名武汉市民的问卷调查,发现受访者对报纸、电视、广播、杂志、人际渠道(朋友/同事)、互联网站、网络论坛7种传播渠道的接触,表现为明确的两种模式,即大众的和人际的传播渠道,而男性对大众传播渠道的接触频度更高。互联网这一新兴的传播媒介已深刻嵌入人们的传播基础结构之中,成为市民传播系统的一部分。此外,武汉市民对各种传播渠道中有关本地城市内容的关注度比较高。年龄较大的受访者,对各种传播渠道中与武汉相关的内容更为关注;同时,在武汉居住年限愈长的受访者,对传播渠道中与武汉相关内容。

更多接触大众传播渠道的受众,更容易形成对本地城市的正面形象。这可以部分用涵化研究的结论来解释:更多接触大众媒体的受众,更容易受到媒体的影响。显然,这种影响是不知不觉的。个人月收入较少的受访者,往往会认为媒体上的武汉城市形象较好,这与既有的研究并不一致。本研究对此结论的解释是,个人收入更高的市民,可能对于和谐城市形象的标准也高,由此影响到他们对各种传播渠道中城市形象的评价。

良好的城市形象离不开有效的传播。尤其是对于城市内部的公众,有关部门需要注重通过整合多种传播渠道,包括大众渠道、社区、网络以及各种人际渠道共同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本研究还发现,在当地居住时间越长的市民,认为所在社区/小区传播的城市形象愈好。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社区工作者,向城市新移民传播和谐的城市形象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Avraham,E.(2004).Media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an unfavorable city image. Cities, 21(6), 471-479.

[2]韩隽:《城市形象传播:传媒角色与路径》,《人文》2007年第2期

[3]薛敏芝:《论现代城市的形象构建与传播设计》,《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4]杨洸、陈怀林:《传媒接触对本地城市形象的影响——珠海受众调查结果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3期

(王雪莲:武汉体育学院,张明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研究受 2008年度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播基础结构与和谐武汉社区构建研究”经费支持]

和谐社会的基础论文范文第2篇

1995年6月同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并获“中国新闻一等奖”的作品《农机千里走中原》就是一例。记者在河南几个小麦主产区采访时, 看到大批农机蜂拥南来, 经与农机手交谈了解到, 是许多河北、山西等地的农民开着自家的农机到河南来收麦子。敏锐的记者意识到这种现象有重要的新闻价值, 在当时背景下所反映出的现实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农机千里走中原》这条新闻抓住了1995年夏收中出现的一个新气象, 迅速而深刻地反映出广大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渴求, 表现了在经济规律驱动下, 一批农民开始自觉地跳出小农经济圈子, 摆脱地域束缚, 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勤劳致富。具有敏锐眼力的记者, 能提出别人提不出的问题。登山遇难是个老题材, 而日本记者匹田桂一郎的《东京大学生的遇难说明了什么?》却对这个题材进行了有力的突破, 作者选择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切口”, 凌厉地剖析了一向被美化的“圣域”的内幕, 提出了发人深醒的问题, 从而被称为“划时期”的报道。从中看到该记者视野的独到性。具有慧眼的记者往往能在人们熟视无睹的事件中发现新闻。“笔力”是做文章在笔法上所表现的力量。慧眼能使记者抓住重大主题, 发现新事物苗头, 提出不寻常的问题, 而笔力则能帮助作者提炼和凝聚主题, 增强文章的特色和魅力。

1995年8月1日, 《解放日报》发表的〈忠实履行我军神圣使命〉是一篇不易出新而写出了新意的好评论。其新就新在“义正辞严”严正的措词道出了中国人民及其忠勇的军队维护祖国统一, 坚决反对台独的正义之声。评论立场鲜明, 环环相扣, 层层深入, 含义深长。每一段话都反映出作者笔力的坚实与厚重。有人说, 精品需要有大主题, 但也有另一种情况, 稿件主题虽好, 只因写作不够严谨而失去获奖机会或被降低获奖档次。第六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 《上海家化公司好气魄, 1200万元买回美佳净》就是因为写作上有不足, 评委们非常遗憾地将其从一等奖降为二等奖。还有些作品或标题不准或语言干巴枯燥或交待不清楚, 使该深挖的新闻价值没有挖掘出来。可见, 要出精品不但要具有慧眼, 还必须有笔力。美国记者克莱尔·萨夫安的特写《冰河英雄》写作技巧炉火纯青、读后久久难忘。

1982年1月12日, 美国一架波音737飞机坠入波多玛河中, 大部分乘客丧生, 少数人幸存。这篇特写讲述了乘客中——中年人舍己救人的详细情况。特写不象通常那样把事件和人物捏在一起写, 而把事件和人物分开, 两条线索齐头并进, 互相穿插配合, 并且较多地运用插叙倒叙等方法, 使人物更突出, 文章更具特色。如果作者没有熟练的写作技巧和清新的思路, 是绝对写不出那么精彩的文章的。现在新闻界的提倡新闻写作要向自由的、松散的、不拘一格的散文形式发展, 为有志革新的记者写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好新闻提供了发展空间, 也对新闻作者的笔力要求更高了。电视节目要出精品, 比报刊文章的难度还要大些, 电视新闻传播是声画合一, 视听兼容的双讯道立体信息场传播, 画面是第一位的最基本的。因而有人认为电视新闻的解说词不必求精, 只要画面形象, 生动就够了。殊不知, 电视画面也有它的局限性, 对抽象的事物和理念的阐述无能为力, 这就要借助解说词, 而解说词作为一种文学语言, 必须与画面有机结合, 相互生发、相互弥补, 相互完善, 才能在电视节目的总体构成中发挥功效。因此好的电视新闻, 必然也是解说文字水平高的新闻。

笔者认为, 要想写好一篇新闻报道, 必须选准主题, 提炼好主题, 表现好主题。主题是新闻的灵魂, 是统帅, 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只要主题抓准了, 挖掘得又比较巧妙, 文章就不难成功。怎样才能捕捉到主题和深化主题呢?高尔基说:“主题产生于生活的观察, 产生于日常生活的事实。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事实都能成为主题, 为了使平凡或是不平凡的事实成为主题, 必须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工作, 必须拔掉事实当中无用的“羽毛”, 揭示出事实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地观察生活, 从日常生活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新鲜事实, 并进行大量紧张的创造性工作。这里所说的“观察”、“选择”、“拔羽毛”、“揭灵魂”就是捕捉、提炼、深化主题的过程和方法。一个好的新鲜的主题往往是隐藏在大量新鲜的事实之中, 有时还和多种事实交织在一起, 好像夹杂在岩石中的美玉, 混在黄沙中的金粒, 没有沙里淘金、琢石取玉的精神, 深刻的主题是很难获得的。写好一篇报道, 记者不仅要善于发现主题而且还要善于提炼主题和不断地深化主题。只要主题抓得准, 挖掘得又比较深, 我们的文章就能与时代脉搏吻合起来, 它就能给人以启迪、鼓舞和信心, 就会产生好的社会效果。主题的深化和提炼, 起码应做到。

一是抓到新鲜事实之后要进行广泛的联系和比较, 只有通过横的、纵的、过去的、现在的多方面的联系和比较, 才能显示出所采访到的事实的分量和特殊的社会意义;

二是要把事实和大局结合起来, 使局部在大局中“显影”, 从而确定它应占有的位置;

三是要以小见大、大中见小, 由一束光亮见到阳光的光辉, 从太阳的光辉中找到那一束光亮。

总之, 要使新闻主题生动地体现出党的方针政策的实质, 成为实现生活的真正缩影, 就必须有一个“千淘万沥虽辛苦, 吹尽黄沙始见金”的提炼主题和深化主题的过程。

摘要:如何写出一篇好的新闻作品, 不仅要求记者要有过硬的基本功, 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对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挖掘, 选准主题, 提炼好主题, 表现好主题, 这样才能写出新闻精品。

和谐社会的基础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新时期以来的思想解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清晰的脉络和明确的成果。在新时期中共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四个重大关头,思想解放形成了三次“大潮”和若干个“次大潮”。随着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即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上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成果。

[关键词]新时期 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新时期以来的中共历史是一部思想解放不断深入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历史。由于思想解放的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逐步推进,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上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成果。

中共十五大报告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史发展、思想解放的发展和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作了一个高度凝练的概括:两个重大历史关头,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第一个宣言书是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篇讲话之前连接着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之后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共和国的发展处在重大的历史关头。当时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也就是坚持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这是错误的选择。一是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确立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这是正确的选择。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人作出的是第一种选择,不仅没有从指导思想上彻底清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而且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指导方针,“左”的理论仍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并由此揭开了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序幕。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12月13日邓小平在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会议思想解放的氛围给予充分肯定,对思想解放的意义作了深刻阐述。邓小平指出:“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进行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很成功”,“开得生动活泼”,“我们党多年以来没有开过这样的会了”。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特别强调,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还提出了改革的任务,强调“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在共和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的这篇讲话以其深刻的内容成为冲破“左”的思想禁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此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誉为中共历史上的第二次“遵义会议”。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总之,它实现了中共历史的伟大转折,是思想的一次大解放,而且继续推动着思想解放向更深层次展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思想解放是新时期思想解放的第一个“大潮”。它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起点。如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置于中共历史的宏观进程中来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下限,广义上讲可以延伸到1956年八大前后。在“以苏为鉴”思想的指导下,八大前后也经历了一次思想解放。其成果,实践层面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言,“在过渡时期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理论层面是党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第二次结合”的新任务并为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探索的成果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应该在八大前后实现交汇。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起点应该在1956年的八大前后。可惜的是,此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经受了挫折,走了弯路,两次历史性飞跃的交汇由于“左”的错误推迟了20多年,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才得以实现。具体地说,一是由此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由此开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而这样的结果又是与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第一个解放思想的宣言书,就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转折,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起点。

第二,由思想解放带来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着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整合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中国共产党人观察和解决中国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制定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工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确立实质上是一个哲学世界观问题、思想路线问题。它首先涉及的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对此,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第一个宣言书作出了正确的回答。这就为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进而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证。

按照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的说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表现为一个过程。在1978年这次“大潮”之后、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前,还有三次“次大潮”:一是80年代初起草和讨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许多问题的认识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第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宣言书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继续。它是对党的历史问题认识的一次思想大解放。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胜利结束。二是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直接层面是要制定全面改革的政策,但从指导思想来看,开始触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如邓小平所评价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

结合的政治经济学”,“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思想解放,为改革开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1987年的十三大。这次大会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思想等。它是继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之后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

伴随着思想解放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不断发展。在实践上,先是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包括对中共历史上一系列重要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拨乱反正,加上农村包产到户和沿海经济特区两大实践突破。在这个基础上召开了中共十二大。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定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的战略步骤和基本纲领。十二大以后,改革全面展开,包括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科学、教育、政治体制改革,开放从沿海经济特区扩展到众多城市和广大地区。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上的成果突出地表现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逐步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开端,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开始。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对有关指导思想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阐述的同时,初步概括了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基本点。此时,邓小平理论已有了雏形。1982年的十二大,邓小平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它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思想、核心观念和理论主题的初步形成。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表明邓小平理论中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进一步发展。十三大在理论上有五大突出贡献:一是提出了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这个主题,要求从经济、政治和文化多方面,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动力方面,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划分方面等,全面地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二是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并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三是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总结出12个基本观点,描绘出了邓小平理论的大致轮廓;四是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次飞跃的思想,指出:“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找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道路、实现第一次飞跃之后的第二次飞跃;五是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要有新的大发展的任务。思想要解放,理论要有新的大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会有新的伟大胜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解放的第二个“大潮”是以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发端的。十五大报告说:“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这段话有几个“关键词”:“重大历史关头”、“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和“新阶段”。解读清楚这几个“关键词”,有利于我们对“宣言书”重大意义的认识,有利于对党的历史发展、思想解放的历史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的整体把握。

同粉碎“四人帮”之后一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也面临着一个向何处去的问题。是西方化、自由化,像苏联、东欧国家一样“改旗易帜”,还是继续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这需要作出明确的回答和选择。这一时期,还有一部分人对改革开放产生了怀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还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之路还要不要继续走下去?是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是像有些人所主张的以反和平演变为中心,走回头路,走“左”的老路?这也需要作出回答和选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极大的困扰和阻力。在新时期以来的历史上,这又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

解放思想首先要在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上有所突破。早在1980年4月邓小平就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党在领导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作出回答的基本问题。从总体上讲,新时期的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是围绕着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展开的。随着思想解放的每一次深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深入一步。就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的背景而言,当时各种各样的疑问和争论的焦点,在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实践究竟是在发展社会主义还是在搞资本主义?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包产到户、经济特区、商品经济、初级阶段的争论和困惑,归根结底都是一个姓“社”姓“资”的问题。“南方谈话”突出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认识问题”,就是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市场经济是不是必然姓“资”而不能姓“社”?“南方谈话”引导我们党冲破了这个思想束缚。

关于“新阶段”,主要是从实践层面、从新时期中共历史发展过程讲的。十四大报告指出:“以邓小平同志的谈话和今年三月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念来看,这个“新阶段”,不仅是实践发展的新阶段,而且是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宣言书”的重大意义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一个成熟的阶段。“南方谈话”可谓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这些论述和分析,坚定了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所以,“南方谈话”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新的宣言书。邓小平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邓小平要求人们“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针对当时争论的要害问题,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姓“社”还是姓“资”,判断的标

准是“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论述和分析消除了人们的困扰,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因此,“南方谈话”又是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新的宣言书。通过这些论述和分析的展开,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得以充实和完善。

“南方谈话”思想解放的直接成果是十四大的召开。同时,十四大又是一次思想解放,是“南方谈话”思想解放的延续,还是一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推进。十四大有三大决策:一是明确提出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的新任务;二是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首次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三大决策既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又是思想解放的体现。十四大还首次提出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概念。报告说,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表明,十三大提出“要有一个新发展”已经开花结果。对于这个“主义”的内容,十四大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九个方面进行了新概括。至此,邓小平理论最终实现了“体系化”。

十四大之后,解放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程一刻也没有停止。实践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从1992年至2000年,中国经济年增长率达到10.3%。在这样长的时间里,保持这样高的增长水平,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思想上,邓小平理论的许多内容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和发展。突出的表现是1997年的十五大。

1997年初,领导我们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中国向何处去?我们党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后继的人怎样确立自己的方向,要不要继续沿着邓小平指引的道路前进?如何继续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国际上也有不少人在观察邓小平逝世后中国的走向,有些人担心,有些人则希望中国转向。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党作出明确的回答。十五大完成了这个任务。十五大宣布: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不动摇,并且要求全党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行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十五大是不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它在新时期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如何定位?学术界和理论界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层面把握:其一,指导思想层面。十五大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新概念,并对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行了深刻阐述,而且修改了党章,将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指导思想。是否要增加新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自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之后,经过十三大、十四大,到十五大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要说思想解放,这是最根本层次的思想解放,是思想解放首要的内容。用“邓小平理论”代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提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有了一个更简洁的称谓;对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新概括,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而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的最高肯定。其二,实践层面。紧紧围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十五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本的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等等。这些思想不仅使“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更加明晰,而且其本身也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其三,精神状态层面。十五大提出抓住机遇而不可失去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面对挑战和考验,迎接困难和风险,勇往直前,这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思想解放、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十五大还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不仅深刻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关于“坚持”和“发展”的正确关系,而且也是一种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必需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所以,从历史长过程看,十五大是“南方谈话”和十四大那次思想解放的继续,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它是又一个重要的历史之点(次大潮)。

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新时期中共历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从世界背景看,在新世纪我们面临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向前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新形势。从国内背景看,我们的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处在攻坚阶段、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自身情况看,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保持先进性?怎样才能巩固自身的执政基础并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怎样才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和“我自岿然不动”?一系列新的问题摆在党的面前。所以进人新世纪,中共历史的发展又处在一个重大关头。同样,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解放思想,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不断前进。

新世纪以来的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实践中,如十六大报告概括的:为贯彻十五大精神,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农业和农村工作、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制定“十五”计划、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初步建立,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等等。理论上,突出的表现是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在思想理论层面阐述新世纪以来的思想解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必须紧紧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形成和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整个过程展开。这里有几个重要的关节点:

首先是“三个代表”的提出。2000年2~6月期间,江泽民明确提出并初步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是2000年2月20日江泽民在广东省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两个代表”,没有讲“文化”问题。二是2月25日江泽民在听取广东省委的工作汇报后所作的重要讲话,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三是5~8月,先是江泽民的华东之行,进一步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强调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向全党提出了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到党的全部工作中去的号召。之后是江泽民的西北和东北之行,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主要原因。江泽民说,我今年讲了很多话,但最重要的是“三个代表”。至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初步定型,前后经历了半年时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更是一次思想的解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推进。

其次是理论形态的形成。这主要是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在新时期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这篇讲话有两大突出贡献:其一,全面深刻地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三个代表”每一个内涵都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着重回答为什么要始终代表和怎样始终代表;阐述了“三个代表”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二,“七一”讲话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状况发生的巨大变化,回答了党的建设遇到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讲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如关于党的80年基本经验的论述;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论述;关于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永葆党的先进性的论述;关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论述;关于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论述;关于中国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的论述;等等。这篇讲话从头至尾都表现和渗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方法,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和善于适应时代与实践要求不断创新的精神状态。对于“七一”讲话在新时期思想解放中的定位,著名学者龚育之有一个精辟的论述,他说:“七一讲话是进入新世纪后江泽民同志最重要的一篇讲话”,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成果和集中体现,是继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面对时代和实践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研究和解决新问题,提出和探索新结论的新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经过“七一”讲话的理论建构和展开论述,被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以此为标志,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形成第三次“大潮”。

再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五·三一”讲话),首次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提出要适应实践的发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贯彻“三个代表”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些新观点,不仅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意义,而且提出了把握和贯彻它的三个基本要素。这是对“七一”讲话的丰富和发展。

最后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地位的正式确立。这主要是2002年11月召开的十六大。“七一”讲话和“五·三一”讲话为十六大在理论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同时十六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上述两次讲话的精神,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作出了一些新的论断。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展开强调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四个方面的要求,即“四个必须”等等。这些方面的核心是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郑重地写入党章,实现党的指导理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是十六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性决策、历史性贡献。同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指导思想一样,这又是一次最根本层面的思想解放。

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同时,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推进和实践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这两大战略构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世纪的新发展。

总之,新时期以来的思想解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清晰的脉络和明确的成果。在新时期中共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四个重大历史关头,思想解放形成了三次“大潮”和若干个“次大潮”。随着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和理论两大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即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上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成果。回顾新时期中共历史发展、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新时期的中共历史完全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思想解放成了中共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和助推器。每当历史发展进入重大关头,思想解放总是起到了先导的作用。新时期的中共历史还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历史。而这又是与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

[责任编辑:张 蒙]

和谐社会的基础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应得到重视。与时俱进地开展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和谐因素,围绕“以医为荣、以仁为怀、以尊为上”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其成为合格的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精神资助 民族医学院校

民族医学院校的生源多来自老少边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较高,他们不仅要面对物质上的贫困,更要面对学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消息闭塞、学习时间久、学业任务繁重等问题,存在更为突出的精神贫困问题。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着物质和精神的“双贫困”。而学校对他们关注更多的是学生资助的社会效应,对他们的内在理想追求、身心全面发展不够重视,使学生资助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不能协调统一。因此,我们在重视解决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贫困的同时,更应关注他们的精神贫困问题。

一 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的重要意义

1.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现实的实践。关注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教育学生学会在逆境中生存,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以贫困锻炼能力、磨砺意志,消除家庭经济困难造成的消极影响,重塑健康的人格,让人格朝着有益于身心、适应社会和完善自我的方向发展,健康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2.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体系

民族医学院校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健全管理机构,完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拓宽资助渠道,形成以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为龙头,奖助学金、特困补助、缓交学费相结合的“奖、贷、助、补、缓”多元助学体系。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关怀与资助,从关心学生的物质生活水平到精神生活层面,是对物质资助的有益补充,是对以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3.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其表象是学生自身要素的不和谐,但从深层意义来说,它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和谐全面发展、家庭的和睦;关系到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它折射出的是一个社会问题。民族医学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医学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和谐社会中的一股重要建设力量,切实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加大人文关怀的力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内在需求,对新医改的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 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精神贫困问题

精神贫困是指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以致影响物质生活资料获取和精神生活需求满足的生存状态,主要反映人的追求、信念价值的理性范畴。通过座谈和访谈得知,民族医学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主要有:

1.存在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心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来自老少边区,经济窘迫、信息闭塞、文化落后的现实以及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上的差异,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出现低估自己,甚至否定自己的想法,害怕与人交往,对涉及自己的事情很敏感,存在因家庭极其困难而产生自卑的心理。但是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又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强烈的融入群体的愿望,因某些特定的问题导致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他们有获得别人支持和帮助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2.心理危机导致身心健康状况不佳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和人的全面心理状态相联系,和人的健康状况相对应的。因为贫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饮食质量和数量往往不能满足生理的正常需求,同时,现实的问题和困难时刻困扰着他们,面对现实的经济、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多重压力,以及对未来的困惑和迷茫,使他们长时间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产生了如抑郁、心慌、头痛、心悸、睡眠障碍等身心疾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学业。

3.嫉妒、逆反心理严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学业、能力、就业等方面的弱势而承受了比其他医学生更大的压力,使他们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的认识产生偏差,他们感觉自己与别人之间有着巨大的物质生活差异,要顺利完成医学学业存在很大的困难,较易产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别人的憎恨,导致极端的嫉妒心理。加之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现象的存在,这种嫉妒心理得到了强化,转而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产生了对社会的叛逆心理,表现出退学、自杀、伤人等极端行为,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三 与时俱进地开展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应与时俱进,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融入和谐的理念,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出发,积极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体系,形成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相结合的资助体系,从根本上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将资助与育人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1.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健康观念“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小康社会中“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的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过程注重人的精神需要,注重对人的关怀。民族医学院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工作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学生的和谐发展极其重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工作中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体现人性化的服务,做到资助的同时育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2.融入和谐因素

在和谐的环境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性得以唤醒和尊重,体验美好、崇高、快乐和成功,增强自尊、自信、自强,维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病患之间“厚德载物”的和谐人际关系,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形成良好个性;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倡导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理念,构建和谐的学校、班级、宿舍等育人环境,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校园氛围,创建和谐校园,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

3.围绕“以医为荣、以仁为怀、以尊为上”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环境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家园。围绕“以医为荣、以仁为怀、以尊为上”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救死扶伤”的神圣,感受集体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责任使命感,培养仁爱之心、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感,消除经济困难带来的心理影响,以平常的心态对待贫困,视贫困为个人发展的良机,关爱自己、关爱别人,尊重、珍惜生命。

缓解经济困难,并不是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全部价值所在,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精神扶助,以人为本,高扬关爱与温暖,提倡和谐与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才是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要义。

参考文献

[1]孟祥军.浅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精神资助”问题[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1):44

[2]余德华.论精神贫困[J].哲学研究,2002(12):15

[3]余德华.从UPI透视当代贫困生的精神世界[J].教育与现代化,2006(2):64

〔责任编辑:庞远燕〕

和谐社会的基础论文范文第5篇

人类一直在探索研究事故发生的原因, 至今, 事故致因理论主要包括因果连锁论、人机轨迹交叉理论以及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总之,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一般都是由于管理缺陷所导致。统计研究表明, 既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 也没有人的不安全行为, 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事故的比例仅为1.9%, 可见, 绝大多数生产安全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事故具有偶然性, 偶然性表明了相同条件下, 事故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且事故的后果差异巨大, 对偶然事件的管理不是对结果的管理, 即便几年乃至几十年没有事故发生, 不能作为系统安全的充分证据。事故还具有必然性, 必然性指出了只要存在着发生事故的条件, 事故终究要发生。这里所指的条件就是“危险”的存在, 危险无处不在, 无边无际, 但它是可以预知的。如果我们能将所有的危险进行辨识预知, 并对之逐一进行控制, 事故一定不会发生, 但这样的管理是难以实现的, 也是不科学的。因为现代生产系统是开放的宏观巨系统、是集成化的系统、是众多因素相关联的系统、是众多因素未知的系统, 危险因素不可避免的系统。只要危险存在, 事故风险就存在, 因此, 安全只能通过对危险的预知和对风险的有效控制来获得, 现代安全技术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就是危险预知和风险控制。

2 危险预知

危险指系统中存在导致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接受程度。危险因素一旦失去了控制, 事故就有发生的可能性。预知危险应针对生产经营过程的一切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 采用直观经验分析法或系统安全分析法来进行。

对于有可供参考的先例或可以借鉴以往经验的系统, 可采用直观经验分析法。即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资料, 类推、分析系统的危险;或者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 直观地判断系统的危险。如, 可供对照的相关法规标准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1986) 、《生产过程危险源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 以及《职业病目录》等等。

对于复杂的、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 应采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进行危险预知。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故树 (FTA) 、事件树 (ETA)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FMEA) 等等。

3 风险控制

风险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所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

不同大小的危险将导致不同的事故风险, 对于人们所不能接受的事故风险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 风险控制的实质就是通过技术和管理等手段消除可能失去控制的危险。现代安全管理利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思想, 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 进行科学系统的风险控制。科学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是风险评价 (或安全评价) , 对所预知的危险进行风险评价后, 对风险进行科学排序, 运用有效的资源, 发挥智慧, 努力实现以下控制目标: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处置危险和有害物, 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发生意外事故时, 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4 现代安全技术管理中的危险预知与风险控制

以现代安全技术管理方法之一的故障树分析法 (FTA) 对蒸汽锅炉缺水爆炸事故的管理分析为例, 说明危险预知与风险控制在现代安全技术管理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

故障树分析法是通过编制故障树, 即从结果到原因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逻辑树, 以及对故障树进行演绎分析, 进行逻辑运算, 来寻求导致结果事件 (即需要控制的顶上事件) 发生的原因事件及其影响的重要程度, 以便有效控制风险, 为改进系统安全性提供重要信息的一种现代安全管理方法。

蒸汽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又是比较容易发生灾害性事故的设备。由于蒸汽锅炉实际运行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 造成受压元件失效的原因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引起锅炉爆炸的主要事件有:锅炉结垢、炉壁腐蚀、缺水和超压, 现就蒸汽锅炉缺水爆炸事故进行分析。

4.1 预知危险, 分析危险因素与事故的逻辑关系

(1) 确定顶上事件。锅炉缺水事故T为需要控制的顶上事件。

(2) 锅炉缺水事故的原因分析。直接原因事件有:警报器失灵 (基本事件) 、水位下降 (系统故障事件) 、未察觉 (系统故障事件) ;各个事件用“与门”连接。继续分析原因事件的直接原因及其逻辑关系, 直至分析到基本事件为止Xi (分析过程省略) 。

(3) 绘制故障树。根据分析, 蒸汽锅炉缺水爆炸故障树见图1所示。

4.2 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最佳方案的确定

(1) 画出故障树的成功树图, 建立结构函数。

得到3个最小径集, 分别为:P1={x1}P2={x2, x3, x6, x7, x8, x9, x1 0, x1 1}, P3={x4, x5x12, x13, x14, x15, x16, x17, x18}。最小径集:每一个最小径集表示使顶上事件不发生所能采取的一种安全措施, 事故树的最小径集越多说明系统越安全。

(2) 结构重要度分析。

利用最小径集来判断结构重要度。x1是单事件的最小径集, 因此:

4.3 蒸汽锅炉缺水事故的安全技术管理结论

通过危险预知与风险控制的分析可知, 锅炉缺水故障树的最小割集有72个, 说明发生锅炉缺水事故有72种可能性;从3个最小径集可得出, 只要采取最小径集中的任何一个方案, 锅炉缺水事故就可避免, 风险控制的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案。

第一方案 (最佳方案) {x1}, 只要确保水位警报器灵敏可靠, 锅炉缺水就可预防。

第二方案 (x2, x3, x6, x7, x8, x9, x10, x11) , 为保证锅炉水位不发生异常情况, 要求给水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并且管道阀门畅通。

第三方案{x4, x5, x12, x13, x14, x15, x16, x17x18}, 水位下降后操作人员未及时发现并进行判断的一些事件, 操作人员认真履行岗位工作职责十分重要。

通过危险预知与风险评估控制, 可得出如下结论:在预知的18个危险因素中, 造成蒸汽锅炉缺水的主要原因有:水位警报器失灵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x1) , 其次是操作人员脱岗 (x4) 及排污阀门故障 (x2) , 控制好这三个关键环节, 就能预防锅炉缺水事故, 获得安全。

摘要: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是通过技术、教育及强制等手段, 融合安全文化, 针对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运用有效的资源, 发挥人们的智慧, 通过人们的努力, 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 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 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本文论述了危险预知与风险控制是现代安全技术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关键词:安全,管理,危险,预知,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 陈大为, 等.现代安全管理基础[M].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2011.

和谐社会的基础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高速公路因其高效、快捷、舒适等特点为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带来了生机和繁荣。尽管高速公路事故率比一般公路低很多,但由于高速公路行车速度快,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其后果及其社会影响都较大。本文主要分析了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中常见问题,同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监管对策。

【关键词】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对策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是以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为根本目标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十分广泛,重点是以人、车、道路、环境等四个基本要素为管理内容并协调各要素处于最佳状态。其中:人(指介入车辆的驾驶人、乘客和行人)为第一要素,是控制交通事故的关键;车(安全性、稳定性)是保证安全行车的前提;道路(道路结构、标志标线设置及相关配套设施)是安全行车的必要条件;环境(交通环境、气候环境)是诱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的交通安全管理与过去相比,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及很多规范性法律法规等,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支撑和制度保障,保证了执法部门各项工作的有效运行,对交通安全管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交通安全文明知识在全社会的普遍接受程度,社会力量的参与力度,监管部门的管理方式方法等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1.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

1.1 交通参与者(包括驾驶人、乘车人、行人等)

(1)驾驶人作为车辆运行的实际控制者,其自身具备的素养、身体条件和驾驶技术,驾驶过程中的良好心态、注意力是否集中,能否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规范操控车辆,对交通安全至关重要。据统计,由驾驶人原因导致的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占95%以上。

主观方面,安全意识淡薄,主动防范性差,存在侥幸心理。一是驾驶机动车上道前准备工作不充分。二是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驾驶车辆三是对高速公路事故引发的后果认识不足。

客观方面:一是缺乏必要的高速公路行驶经验。二是缺乏交通安全知识。

(2)乘车人方面表现在不愿主动系安全带,违反规定携带管制用品,行驶过程中乱扔东西及有影响驾驶人安全行车的言行,为图方便自愿乘坐超员车辆等。

(3)行人方面表现在两方面:违法进入高速公路行走,更有甚者横穿高速公路酿成车祸,高速公路养护、维修施工路段的养护、施工人员未按规定作业,随意走动。据统计,高速公路因行人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的比例在笔者所管辖路段为40%以上。

1.2 车辆

车辆非法改装,违反装载规定。当前,车辆技术状况已得到大幅度改善。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车胎状况、照明不良和随车工具不齐;二是对车辆进行非法改装,如货车增设腰灯影响其他车辆视线、改变车辆装载类型等;三是擅自进行超限运输等,导致车辆的制动性能和操控性明显下降。

1.3 道路隐患

路的因素主要是高速公路线形设计、道路结构与行车环境等,引发交通事故原因:

一是因客观条件在特殊路段造成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数。以重庆为例,因高速公路多分布在山区,长下坡弯道设计较多,据统计,在该路段发生的交通事故每月通常都有2至3起。同时,长隧道因视觉差造成的事故更为频繁,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车流量较大时期,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救援处置无法快速进行,往往会造成交通中断,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二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不规范。未能很好地结合实际进行设置,不管需不需要,一律按照规定设置,造成的结果就是无法满足驾驶人正确获取有效信息,未能很好地起到对车流的渠化、分道行驶及导流作用。尤其是在一些立交分道处,前后标志设置内容不一,经常会发现有驾驶人停车观看,人为造成交通安全隐患。

1.4 灾害性天氣隐患

灾害性天气是影响高速公路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原因是不良天气改变了路表状况,破坏了轮胎与地面的正常接触,影响到驾驶人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造成驾驶人对正常行车的合理判断。据统计,灾害性天气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了总数的1/4,次生事故上升明显。

1.5 职能部门管理

一是重视路内动态监管,路外宣传不到位。交通安全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全方位的管理过程,涉及人员面广、复杂,单靠交通部门一家努力是很难实现有效管理。而执法部门为突出自身实绩,一般都把有限的人力投入到路面监管工作,以求取得短期的最佳效应,导致在路外源头宣传工作走形式,不能从根本上引起全社会的共识和积极参与。

二是科技投入不足,管理手段较为单一。交通管理实践证明,车辆超(低)速行驶、疲劳驾驶、违法占道、行车间距不足、逆行、掉头倒车、不按规定变更车道等违法行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但由于上述违法行为具有瞬时特性,没有较大的科技投入,证据收集和认定即使执法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收到的效果也不理想。目前,在整治这些违法行为时,主要还是靠路面巡查和定点检查为主,执法手段较为单一,打击力度也很有限,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是社会参与力量不足,未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局面。至今为止,交通安全主管部门独家支撑局面并未安全打破,无法取得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为交通安全管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带来不小的难度。如高速公路沿线村民违法进入高速公路问题,有的是因高速公路修建后给农业生产造成困难而进行横穿,如果当地有关部门能根据其合理需求,对其住家环境进行适当调配,就可以有效避免其违法进入高速公路的行为,从而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是处罚力度相对较轻,彰显不出法律的威慑力。道路交通的大量事例和实践反复表明:90%以上的交通事故都是因交通违法而产生,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是诱发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交通违法处理过程中,当事人会觉得违法成本较低,根本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形不成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导致交通违法行为依然非常严重。

五是道路交通事故救援力量薄弱。法国曾做过统计,同样伤势的重伤员,在30分钟内获救其生存率是80%,在60分钟内获救其生存率是40%,在90分钟内获救生存率仅10%。而现实的基本情况是,当车辆在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后,从接警处置到成功救助伤员,通常都会超出最佳救助时间,很多伤员都会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在交通事故中丧命。

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监管对策

(1)强化教育,大力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素质

提高广大交通参与人的交通安全意识是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最有效的途径,执法部门应促成政府牵头,协调有关部门从正反两个方面多角度、多空间的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结合各类交通事故案例以案说法,对日常交通违法行为及时曝光。针对特殊群体人员,要根据其生理及知识接受能力特点,要开设多种不同形式的交通安全教育课程,进行系统持久地交通安全教育,切实增强全民的交通安全意思。

(2)加强隐患排查,营造和谐的交通环境

这是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在交通事故频发的路段要增设路况信息显示屏或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减速带,适时提醒过往驾驶员谨慎驾驶,注意行车安全。四是建立经常性的事故隐患排查机制,通过经常性的排查及时发现危险隐患和事故黑点,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通报有关部门限期整改,加强对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段的管控,有效预防和减少上述路段交通事故的发生。

(3)增加科技投入,加强执法工作,大力打击违法行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管理的压力会不断增强,单靠现有的执法力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只有通过加快科技投入,加强科技运用,坚持信息指导勤务方针,使警力跟着重点时段、路段走,警力跟着重点违法行为走,警力跟着恶劣天气走,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路面交通管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弥补执法力量的不足。

(4)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做好紧急救援工作

要抓好各类预案的建立、修订、模拟演练工作,真正建立起一个集伤员急救、消防、现场处置和快速勘查于一体的高效运作快速救援联动机制,确保接到事故报警后,医疗、消防、抢险等部门与现场勘查和现場清理工作有效配合、高度协调,达到及时抢救受伤人员、及时勘查现场、快速撤除现场恢复交通的目的,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5)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制定事故对策

要做好交通事故分析研判,通过事故分析找出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后,有的放矢地开展勤务纠违、交通安全宣传等各项工作,真正为勤务、宣传工作以及信息收集、信息处置工作提供指导作用,增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前瞻性。

3.结束语

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好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工作,促进经济发展,这需要执法部门的大力监管,也需要各交通参与者的大力配合,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委会编著.高速公路综合行政执法实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邵毅明.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彭金栓.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公路与汽运.2014(1):1-4.

上一篇:乡土本色社会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体验式阅读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