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19

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要:为进一步推动农村体育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缩短城乡体育教育差距,实现城乡体育教育一体化快速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对绥化地区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策略进行深刻分析,为省内外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绥化地区;农村体育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

1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省绥化地区农村体育教育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加快绥化地区农村体育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绥化市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学者对绥化地区农村体育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的研究范围比较狭窄,涉及面不广,只能在个别文章中有所提及,在现状、制约因素、发展策略等方面比较“缺乏”,非常有必要设立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国外因城乡一体化程度比较高。就绥化市新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研究未见有成型的学术观点与专门的论著,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依凭现有的学术资源,对绥化市新农村体育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以弥补这方面的研究“缺憾”。这有利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农村体育政策,推动绥化地区农村体育教育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为绥化地区新农村体育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有利于提高绥化地区农村体育教育水平,拓展研究空间,也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选择

主要以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村体育教育为研究对象。

2.2 方法选择

通过查阅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村学校体育、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农村群众体育健身、农村体育人口等相关资料,获取文献资料基础数据;根据研究内容实地调研绥化地区所辖各农村、相关政府网站,了解掌握农村体育发展的基本状况,并运用比较归纳、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归纳、统计,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3 结果分析

3.1绥化地区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

首先,人的因素:绥化市正在努力改善农村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缺失问题。但是,相对于百万人口的农村来说,目前培养的体育人力资源在质量和数量上并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制约了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水平。此外,绥化市农村人口分布格局也存在着差异,在距离城镇边缘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普遍良好,农村的体育参与意识也比较高。与城市人口的体育参与意识差距较小,而相对于距离城镇较远且是贫困县(例如明水、望奎、青冈)的乡村,由于经济状况、资源环境、场地设施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村人口体育参与意识相对淡薄,体育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与城镇之间的差距明显较大。其次,物的因素:根据2014年4月下旬,绥化市体育局对全市10个县(市、区)开展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的反馈数据可知,目前各市县部分乡村存在场地器械面积不准确、数量不足、质量较差,不能满足当前农村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群众健身的实际需要等问题,并已经成为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大部分乡村也存在体育场地设施缺乏专业维护人员、维修保养不及时、部分器械存在安全隐患、不能科学合理使用等问题,与城镇存在较大差距,使农村体育教育环境不容乐观,严重影响了农村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再次,财的因素:资金投入是制约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绥化市各市县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改善农村体育基础设施,但是从整体上看,资金用途比较单一,用于改善体育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明显较多。而用于培训体育人力资源、改善体育教师待遇、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建设体育文化活动站和乡村体育俱乐部、开展体育扶持共建等专项经费较少,这就使全面开展农村体育教育活动受到了限制。最后,制的因素: 目前,绥化市农村体育组织管理力度相对薄弱,大部分乡村没有体育管理机构,而组织机构比较健全的主要存在于乡村中小学,这使农村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缺乏必要的组织与管理,教育活动缺乏科学性,存在盲目性。也给国家体育政策的学习、宣传与实施带来了困难,使农村人口对于国家体育政策导向不了解,逐渐形成边缘化的趋势。

3.2 绥化地区农村体育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3.2.1 人才培养

绥化市各级乡镇政府应积极注重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管理员、体育教师等方面的农村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引进、培训与开发,使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城镇均衡协调发展。特别是要针对贫困县农村体育教育的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出专门政策,采用专人负责的态度,对人力资源教育能力、管理能力、指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宣传能力进行专门培训,这能够提高贫困地区农村体育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缩短城乡之间体育人力资源的差距,实现均衡一体化发展。

3.2.2健身俱乐部

在农村构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目的就是根据目前农村体育人口分布及类别,改善教育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规范管理,引入、传授与普及体育健身项目,转变观念,增强健身意识。

3.2.3社会支撑

目前,体育教育资源最丰富、最先进的主要集中在各级各类学校。因此,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资源优势,农村体育教育可以依托地方学校丰富的教学、训练、科研、人力等资源,在农村体育场地设计开发、高校体育社团服务农村体育、农民体育知识技能培训、农村体育竞赛训练、体育社会指导员等方面为农村体育教育发展提供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与此同时,也可以利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支撑,例如体育健身机构、体育职业技能机构、科研机构、体育企业等力量,为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咨询、募捐和筹划等服务,提高农村体育教育发展宣传面和支撑面,拉动城乡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速度。

3.2.4少数民族体育

目前,绥化市农村可以根据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挖掘、整理、继承与发展农村现存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利用传统节假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实施民族体育文化教育,使农村成为少数民族体育教育的实践基地。这不仅继承发扬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而且也使广大农村人深入了解民族体育文化的历史渊源,进行民族文化教育。

3.2.5扶持共建

绥化市体育行政部门应该积极走出去,利用省外发达的乡村与绥化市乡村进行联合扶持共建,实行优势互补,互相借鉴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经验,在体育人才、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健身指导、体育产品,基本经验与管理模式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对接扶持共建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绥化市农村体育教育水平和质量,缩短城乡差距,而且还能够使我国农村体育教育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3.2.6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教育

绥化市欠发达地区主要指所辖范围内的贫困县(包括明水、青冈、望奎、兰西)内的乡村,由于各种因素的困扰,使其体育教育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其他县市的农村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加快绥化市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步伐,实现农村网络信息化,利用网络媒体开展体育法制、价值观、欣赏、保健等体育知识教育。在资源、环境、人才、资金等领域推动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速度,缩短城乡体育教育差距。

3.2.7体育经费

资金是推动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在面对当前农村体育教育发展资金短缺的现实情况下,绥化市乡村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采用政府投入与社会融资的方式,也可以积极联络社会名流、企业、公司等实行募捐,拓展体育教育经费渠道,聚集社会各界闲散资金,为发展农村体育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王金玉. 黑龙江省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供给问题及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2]张小民,李杰. 辽宁省农村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3]王晓林.新农村体育发展实证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2).

[4]马为民.现代远程教育要关注农村体育教育事业[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4).

[5]耿海燕.新时期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探讨——基于河北省的调查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12).

编辑∕高 伟

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农村;“文+农”特色小镇;经济发展;研究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引领下,带领全国人民踏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和方向,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最终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七十一年的艰苦奋斗,到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摆脱贫困。历经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让“耕者有其田”,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恢复国民经济贡献巨大;农业合作化发展,改变了生产资料非公有制,完成了由农民个体所有制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再到人民公社,从挫折中积累经验,为未来农业发展奠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大发展五个阶段,从建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神话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的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成就辉煌仍要砥砺前行。

目前相关国家新政如云,新机遇与新挑战摆在面前,洞悉大势综观全局静水深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者,可谓又逢天时、地利、人和。中国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跌宕莫测,国内经济又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相互影响。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农业大国,人民生计为重,稳健持续奔小康为重,因而新农村建设涉及国本,新农村建设势必要符合国家乡村振兴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创新发展。

一、制约乡村振兴的“瓶颈”因素

纵观新中国农业发展,历经了以平均地权为切入点激励农民的革命意识,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还权让利为切入点激励农民的改革意识,赢得了经济体制转型的成功;现在应以赋权增能为切入点激励农民的创新意识,去赢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胜利[3]。综上,未来农业发展,激发调动广大“农民”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

本文所指“农民”,不仅是传统农业劳动者,也包括围绕新农村建设,服务于“三农”的回乡大学生、复转军人和各类专业人才等。

从表面上看,制约乡村振兴的主要因素是巨大的城乡差异导致人才流失、乡村农业粗放式生产、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教科文卫滞后、农耕文化失根、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低、农民人居环境差等。

其实不然,因实际涉农层面局限性,所以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和现实存在的假象,换个角度来看真相各地区千差万别,深层次因素更尚未可知,岂能断言。新农村建设,如同人身体不适,需要解决,追求其未来健康“不病”的问题。现实社会却因把“健康”与“治病”混淆视听,仅用西医的方法应急罢了“治标不治本”,自然无果,还需探究“同病异因”之理。

当前,乡村振兴国策新政齐备,如何以多维视角因势利导“赋权”,因地制宜客观求实“增能”,构建属地新农村创新发展之路才是正道。

下面概述发展过程中主要的“瓶颈”:

(一)对“三农”认识狭隘和急功近利

现实经济社会中,特别是具体“三农”相关或从业者,无论基层政府、机构单位和农业公司等,大多过于主观以自身角度构想农事,局限在“事”本身,把关乎当地社会环境资源市场的问题,本位化为自身的利益得失,所以没有预期结果,只是昙花一现,这就是狭隘和急功近利所致。

其根源在于,农事必须从“三农”角度而为,多维视角看具体农事,首先认清“势”,包括大政方针、区域地缘和自然资源等;再找准“市”,主要是精准定位,布局业态、确定国际化或是国内市场等远景;最后确定怎样做事,完成技术、产能、产业链和产能出口等问题。而不是,自以为老大,想怎样干就任性做。当然,这些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志同道合的专业团队,更需要辩证的思维和精准的解决办法。

(二)对属地新农村建设定位不明

通常新农村建设,只要符合当地政府的规划前提,大多基于投资人的主观想法而确定。少有建设定位,自然成功无望或不能持久。即便有,定位也不能主观臆想,首先要依据自然资源和社会历史延续所赋予,据此再精准定位,这是根本。

在经济全球化和数字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趋势下,世界各国时空距离变得越来越“小”,高效与变数,交融和复杂交织在一起瞬息万变,难于取舍。

因而,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世界眼光审时度势创新定位。笔者认为,可从地缘战略、区域经济、产业链、行业趋势四个角度,实现精准定位。

1、地缘战略

从自然资源发展的角度,小镇发展与地缘关系不大,但从国际经济环境和全国经济战略安全发展角度,就涉及到政治经济地缘战略布局问题,要长远持续稳健发展必须依据地缘战略来定位,这是第一步。

2、区域经济

在全球经济波浪式发展的情况下,立足国内城镇一体化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尤为重要,正是乡村振兴发展下的第二步曲。

比如,陕西佛坪大熊貓国家公园(秦岭)特色小镇,以地域文化、历史遗产、自然风光、特色建筑等独特资源为依托,通过挖掘、融合、转化和创新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文化内涵,打造生态体验、环境教育和科普游憩等多元民俗与山珍产能输出小镇,拉动属地经济整体发展。

当然,特色小镇所处的区域经济环境往往是多重的,比如地处西湖的云栖小镇[4],围绕新产业布局,既可以是信息经济产业主导,也可以是休闲旅游、养生养老、特色文化、特色农业、特色手工艺等,拥有多种选择。

3、产业链

在地缘战略定位与区域经济定位基础上,产业链定位是特色小镇定位的第三步曲。笔者认为,合理的产业链定位需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资源战略要素,二是以主产业构建集群产业链体系。

(1)资源战略要素。深入发掘“一村一品、一镇一牌、全县强力打造“龙头”产业品牌的资源战略发展思维。构建“满足城乡各自需求的供需产能通路和服务系统”。

(2)以主产业构建集群产业链体系。在“龙头”产业品牌资源战略发展基础上,延伸和孵化各类地方经济产能等,引进科技创新,提高附加值等,带动当地和周边社会经济整体发展。

4、行业趋势

行业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是眼光视野问题,判断失准可能步履维艰发展缓慢或徒劳无功或全盘皆输。

以上述三步曲定位行业趋势,为第四步曲。从行业预测的角度,甄别筛选发展具有良好前景、潜力的朝阳产业,并指导行业的创新方向和转型升级,融合前三部曲,最终构成一个科学、合理、完整的特色小镇定位战略。

比如:智慧农业国内潜在市场[5],2015年规模已达137.42亿元;2017年增长至175.73亿元;2018年突破200亿元,达到了203.06亿元,增长趋势强劲。

二、“文+农”破解“瓶颈”

为什么“文+农”破解“瓶颈”?

“文化”,本身具有广泛传播性。独特性在于发掘体验价值、感受价值和使用价值等,内生无限育人乐趣和力量。

“文化”又是一种能变成习惯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最终结果是形成了一群人的集体意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融于生活常态过程。因而生生不息,自然发展永续,比如祖国各地春节习俗、节庆、婚庆和餐饮文化等。

人人明白,在生存权得到解决以后,精神诉求自然排在第一位,而且欲望强烈无止境。而精神表达就蕴含文化内涵,拥有无处不在取之不尽的力量和价值源泉。

中國文化上下5000年,各地富有独特的历史、内容和故事,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宝藏,关键在于策划设计为启发、感动和受用的文化品牌产品或项目,发掘其无限力量和使用价值,这就是本人研究和悟道的成果。

(一)“文”

此“文”,不是在重复文史符号,而是基于属地文脉,提炼升华富有认同感的文化元素和原型,专业策划设计成为品牌文化产品或不同业态项目,目的是帮助今人、服务今人解决各自的需求,由此构建其文化产业链体系和服务系统。

更重要的是,本人认为,现实社会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过于笼统模糊,分不清楚辩不明文化、文化人、文化项目或文化事业,自然一知半解浮在水面游离,抓不住文化生生不息的灵魂属性。所以,文化力量和源泉不在,只表达了躯壳业态步履维艰难以为继。

其实,现实社会文化表达大多是学术文化、知识文化、娱乐文化、商业文化等,特别是城市文化表达基本上与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关系不大,有些已经偏离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正轨。

目前,大中城市的改造与发展建设,让遗存文化根脉已面目全非,高速运转的市场化节奏,更让绝大多数人无暇参与传统文化,现代化商业建筑群比比皆是,传统文化阵地被无端侵占,空间所剩无几,因而世风日下。

岂不知,只有传统文化具有普世价值和无限内生力量而生生不息……此刻笔者疾呼,传统文化弘扬需要其哺育的环境沃土,比如文化根脉承传、众多文化参与者和文化表达空间场所等,而能满足这些环境条件的目前只有乡村集镇可为。

原因在于,乡村集镇自古以来就延续着诸多文化民俗、节庆、商业街区、集市等习惯,拥有传统文化表达的空间和众多参与者,广大农民农闲时,有充足的参与时间,民间文化艺人广泛等,周边山好水好人更好,风景宜人适宜休闲游乐。

(二)“农”

“农”指,基于以人为本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思想为前提,构建智慧生态科学三农数字经济于一体的独特闭循环农业产业链体系和服务系统。

实践证明:“三农”发展必须与新农村规划定位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属地社会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确定纲举目张的“龙头”经济产业集群,形成榫卯万物互联的区域专业产业链分工体系。其前提,首先要理清与“三农”密切相关的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第三主体的排序和相互关系。否则,无法搭建成本、价值、管理、经营和服务等完善的产业结构、运营和分配体系,导致不确定和不可控因素过多,主观能动性动力不足,缺乏归属感和粘性,未来预期只能“听天由命”没有结果。

“农事”当以农民为第一主体,让其首先得到尊重,并保障应有价值,自然保证了“物”源品质;其次应以消费者为第二主体,满足“上帝”的需求,确保“物”有所值,实现消费买单;其他加权在一起为第三主体,旨在分别为第一主体、第二主体服务至上,形成智慧生态科学三农数字经济于一体的独特闭循环农业产业链体系和快速便捷服务平台系统。一句话:让农民“种”得踏实,消费者“吃”得放心,如此良性循环,“三农”稳健持续发展指日可待。

(三)“文+农”

“文+农”的有机融和,不仅是1+1的经济体量增加,更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结合双丰收的保障,将激发当地社会经济整体复苏;百姓收入倍增,并影响和带动周边更广阔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三、“文+农”的现实意义

“文+农”的核心在于为构建国人向往的美丽生活乐园;生态之美的休憩田园;民族记忆的历史故园注入灵魂和力量,延绵永续生生不息,让多元属地产能输出涌流。推进乡村振兴,让广大农民收入倍增并富起来,又让传统文化复兴发达。让国人在体验感受中,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人人可以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重新认识和了解中国。

四、“文+农”特色小镇之星火燎原

“文+农”特色小镇,将呈现参与人员辈出、形式多元异彩、造血功能丰富、经济动力强劲、市场消费旺盛、内生发展永续、区域经济整体拉动、共同脱贫创富确定无疑的生态发展形态。

基于以上综述,笔者坚信:“文+农”特色小镇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文+农”特色小镇=人文经济+精准定位+合理规划+产业集群思维=成功发展。可以预见,“文+农”之星火燎原,势必助推民富国强,为伟大祖国强盛添砖加瓦,有助于地方百姓和游人文化自觉和自信的提升。

本文旨在为中国“文+农”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种普适性、框架性的参考,一种战略性的思考方式,一种可发展的方向性指导。除此之外,对已落地的特色小镇,也可参照本文所提出的理念和要素,进行对比,为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及时查漏补缺。

(西安美术学院校级课题:新农村特色小镇的规划发展理论研究,项目代号:2019XK008)

参考文献

[1] 《十八大报告》,2012年11月8日。

[2] 《十九大报告》,2017年10月18日。

[3]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李周研究员》,2019年10月21日。

[4] 京钟雁:《特色小镇专辑七|云栖小镇:中国科技创新新生态 》,载《人民日报》,2017年3月7日。

[5]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智慧农业趋势前瞻与产业链投资战略分析报告》,2019年5月30日。

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关于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3、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4、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等提供845种可供书目

5、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目标的发展倾向

6、山东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分析及对策①

7、习近平发展实体经济理论研究

8、我国两次体育场地普查情况的比较分析

9、2010年亚运会篮球比赛门票定价的理论分析

10、省运会对扬州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研究

11、高校体育资源开发、共享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12、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论人类社会体育功能的演化

14、浅析影响体育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个体因素——知识资源

15、武汉市城市圈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效率提升路径研究

16、浅析新形势下体育研究生就业现状与应对方案

17、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分析与对策探究

18、体育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进展(综述)

19、2001—2010年我国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被引频次统计分析

20、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简评

21、新时期体育产业发展与“共享经济”理念的融合发展研究

22、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同质化及特色化发展

23、论我国体育产业的重新分类

24、辽宁大连:聚力体育产业,打造体育名城

25、中国文化经济的新时代

26、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27、大学生体育锻炼情景下运动承诺理论模型的检验

28、陕西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政策的初步研究

29、校企融合背景下体育职业院校“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探究

30、李小鹏 每一寸希望都不虚妄

31、多重制度逻辑视域下中国职业体育组织高质量发展困境与协调思路

32、我国目前高中学生升学路径分析

33、真相:毛泽东史实80问等137则

34、北京高校艺体生身体自我现状调查分析

35、美国运动员商业活动发展现状评析

36、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综述与前景展望

37、我国体育观众研究的几点管见

38、张剑能把足协关进笼子里吗

39、浅议我国体育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排除策略

40、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41、“后奥运”的体育之路

42、“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俄语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43、我国体育产业价值链整合及其策略探讨

44、对体育学科分类的分析与调整建议

45、海南自贸区(港)赛马运动与马产业发展的

46、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

47、2022年冬奥会背景下北京建成一流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策略研究

48、体育强国背景下重庆市中小学开展射击项目的重要影响

49、我国体育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要:体育新课程改革为我国农村体育教育教学送来了春天的雨露,又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也对我们广大的农村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从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管理问题及课堂中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行为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研究入手,寻求改变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现状方式方法。

关键词:农村学校 体育教学 转变 创造性

0 引言

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无疑对实现《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发展的总目标至关重要,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然而,目前对于大部分的基层农村学校来说,由于受农村旧的思想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教育中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仍较为普遍,部分主管领导思想上对学校体育的模糊认识,工作中的消极态度,以及农村体育教师特殊、艰苦的工作环境,都是长期以来一直困绕农村体育教训发展的重要问题。

1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学校体育资源贫乏,分配极不平衡 我国地域辽阔,城乡间与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决定了农村体育资源的短缺和贫乏,特别是在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方面,城市与农村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城市的一些学校可以利用社会赞助、学生自购器材改善办学条件,改善场地设施建设,而农村学校很难做到,即使部分学生有能力购买,但场地等硬件设施的限制只能最终成为泡影。作为农村体育,课堂上只要能提供一定数量的篮球、足球,对学生来说,就一定是“理想课堂”了。除了球类,大部分运动项目都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更不要说培养什么技术技能了。同时,在农村仍然存在着相当数量的“一校一师”现象。在大部分农村学校中,除了语、数、外等课程之外,体育及音乐、美术等课程都很难按要求开设,这些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1.2 大班教学问题严重,导致部分体育项目无法开展 经济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使得现在的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思想决不仅仅只停留在解决温饱奔小康水平之上,他们觉得身体才是真正的本钱,特别是在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农村学校,每班超过60人的班级仍然十分普遍,大班体育教学的问题已经成为很普遍的问题。场地的短缺,器械的贫乏师资的不足,使得农村许多学校的班级学生人数大大超过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由于体育教学对场地、器材的依赖远远超过其他课程的教学,因而,这个问题对体育教学的影响也比其他课程更为严重,这对体育课的组织、安全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1.3 学校领导班子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发展 在农村学校,领导仍然存在传统的重主轻副的思想。重智育轻体育的模式,直接限制了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在领导心目中,只有语数外等文化课程,至于体育在不影响主课的前提条件下,仅仅是对学生紧张学习生活的一种调节和放松,再加上体育活动本身特有的规模大、范围广的特点,使得大部分体育活动无从搞起。即使搞活动也仅仅是趋于形式,至于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已经无关紧要了,这在某些程度上,已经大大的歪曲了体育活动的性质,贬低了体育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1.4 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阻碍了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

在农村体育课堂中,穿皮鞋西服进课堂的体育教师大有人在。粗鲁的教学语言,草率的教学态度,草草了事的示范动作,“放羊式”的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师的身份截然不符。教学只为了应付检查,即使教出来的东西也大部分仅仅是为了作秀,即所谓的“小大人”。同时,教学方法呆板、滞后,教学思想陈旧、落后,停滞不前等等方面都将是农村体育教学中面临的又一大重要难题。

2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对策

2.1 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把农村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充分认识到农村学校体育的价值具有终身效益,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对农村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村学校学生体育具有社会功能和价值意义的教育,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心理定势,几十年之后,他们将分布在社会的各条战线,这对增强整个社会体育意识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意义是深远的,是一项迫切的教育任务和长远之计。

2.2 加强农村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注意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具体措施是:学校挤一点,上级拨一点,学生适当筹一点,争取社会赞助一点,从几个方面解决;土法上马,土洋结合,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自制为主,提供教学和业余训练的必备条件。

2.3 优化农村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2.3.1 感化关系,融入主体 反思过去的教学观念与认识,为新课改下,体育教学提供新的定向,变组织者为参与者,以前不是说老师要像父母一样关心,爱护学生。我想现在要改为老师要像他们的朋友与他们打成一片。只有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了,关系融洽了,才能培养与引导学生学习体育,参与体育锻炼,特别是我们农村学校,学生认为老师至高无上,特别对我们体育老师,他们更不敢与我们接近。这样对于在新课标下体育课是很不利的,我们体育教师应主动地与学生接触,用我们特有的高尚情操、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朴实的语言,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互动和交往,没有上下之分,尊卑之别,因为我们都是体育的参与者、锻炼者,记得在去年的第9周星期四的一节过障碍游戏课里,我用自己的方法过了一遍后,学生们都赞叹不已,并且抢着要我去帮他们,我就乘机利用这点,对他们说:“看你们哪组过障碍的方法多又快,做的比我还要好,我就去哪组。”结果他们两组想了很多方法,一个比一个好、快,因为他们对我已没有了戒备之心了,到最后两组同学变成要跟我比了,这节课就这样完满地达到了目的。平时还要倾听他们的心声,如对事情的看法,心理话,以及对体育课的看法和建议,这对提高、改进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他们来自农村,农村到处都是体育的素材。经过对4个班的60位学生的调查,97%的学生对老师参与他们中去的体育课很有兴趣,上课也很轻松,所以感化师生间的关系,教学中融入到学生这一主体中去,是上好课的一个先决条件。

2.3.2 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习动机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人人从情感上、行动上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人人健康发展,把固定化的知识、技能转化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如把一些运动技能淡化到学生平日的生活中去,用他们身边的事来更好地去掌握运动技能和围绕运动技能的教与学去实现其他领域的目标,以达到健康第一之目的。如教师在安排投掷内容时,可让学生想象平时抛秧时的情景来进行练习。学生的学习动机一下被调动起来,教育学生劳动的美德,练习投掷来学习抛秧这一劳动。如平日学生玩的踩脚游戏,可用于教学生跨步这一技能,用尝试教学让学生体会游戏的意义,用上课的跨步练习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和难度性等等。农村有许许多多的生活都可用于体育课教学的素材,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我们农村小学有着特有的优势。

2.3.3 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难的教学内容,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深浅适当,难易适度,并且要求教学内容必须是学生经过一定努力所能掌握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水平较差的学生也能跟上教学要求,这样使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满足感的体验,推动着学习。教学方法也要适当,新奇的刺激是引起兴趣的有效方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富于变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可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有利于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2.3.4 利用竞赛因素,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 体育教材中的各项体育活动项目本身就含有竞赛的特点。适当采用竞赛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利用竞争心理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农村到处都是竞赛的情景,田野里农民丰收、播种、搬运、劳动,树林里小动物们的追跑等等,无不蕴藏着竞赛的形式,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可采用这些来组织学生进行竞赛,让学生亲自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乐趣,以此达到学习的目的。游戏和竞赛以其特有的趣味性和竞争性本身就很受学生的喜爱,加之他们求知欲望之盛,求胜心切,喜欢鼓励和表扬,又贴近他们的生活,利用竞赛因素来调动学生学习参与体育学习不免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在设计竞赛教学时,还应做到情境的创设与目标的确立。如做一个接力游戏时,我们可创设几个农民在搬运稻谷,以此创设割、打、搬的劳动情景,这不但达到了接力游戏的目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他们在快乐的劳动中,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了我们的体育学习中,从而达到“课伊始,趣已生,课已尽,趣犹存”的境界。

2.4 体育工作列入学校全面工作的评估条件,克服单纯以升学评价学校的不良倾向,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乡、村、联中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2.5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2.5.1 动员鼓励优秀体育教师到农村学校去任教,不断充实农村体育教育队伍,增加数量,提高质量,积蓄后备力量。

2.5.2 建立县、乡、村三级辅导站,定时定点辅导,建立乡村联系点制度,努力提高农村体育教师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2.5.3 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们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等,提高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美学、音乐、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就能从各个学科体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融化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2.5.4 关心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生活,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使用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总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作为我们这些农村体育教师,必须正视现实,因陋而简,不断的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以培养合格人才为己任,进而赢得社会的认可。同时,对于学校决策者来说必须转化观念,加大体育投资力度,摆正体育学科的位置,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新世纪的人才而共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季浏.新课程标准解读本[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6.

[2]国家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3]许微芳.新课标下加快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体育教学.2007.3.

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1 新农村建设应与农村体育发展相结合

1.1 新农村建设将为农村体育的大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求, 即基本生活资料需求, 包括吃、穿、住、用等;安全需求, 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护 (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 的需求等;社交需求:包括归属意识、友谊、爱情等;尊重需求, 包括自我发展和实现。马斯洛还认为, 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 人类才会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 人民在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但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 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还比较低, 一此致偏僻边远山区甚至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这种经济状况下, 很多农民整天忙于生计, 没有心思从事体育。中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并明确了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拓展农民创收渠道, 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 加强扶贫开发工作, 这将极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只有在农民基本的生活资料需求得到满足, 再不为一日三餐和柴米油盐发愁时候, 才会考虑体育这一更深层次需求的满足。此外,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科技含量, 也将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使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 有较多时间参与体育。

1.2 新农村建设将促进体育硬件设施的改善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广大农村就一直是体育设施投资的薄弱环节。2004年是我国的“农村体育年”,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体育设施的投入, 初步改善了农村体育的设施状况。新农村建设是对农村的全面建设, 其中就包括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而农村体育设施匮乏则是阻碍农村体育发展的重大障碍。要发展农村体育, 推动实施农民健身工程, 开展文体活动, 就必须打破这一障碍。自国家作出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以来, 各地体育部门已经意识到增加农村体育硬件设施的意义, 正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改善农村体育硬件条件。相信经过若干年的努力, 城乡在体育硬件设施上的落差将逐步缩小。

此外, 新农村建设使农村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将社会各界对体育的关注由城市分流到农村, 农村体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有利于拓宽农村体育发民用工业的资金来源, 改善农村体育发展的条件。

1.3 农村体育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增强体质是体育的首要功能, 大力发展农村体育, 将大大增强农民的健康素质, 使他们能更加精力充沛地投身到生产活动中去,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过去不少农民由于缺乏必要锻炼, 体质弱, 在看病吃药上花了不少钱, 有的甚至因此而返贫。从这一意义上讲, 发展农村体育, 增强农民体质, 也是防止农民因病返贫的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体育活动的过程同量也是体育产品的消费过程, 发展农村体育, 使农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将极大膨胀体育产品的消费群体, 促进农村体育市场的繁荣和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 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农村体育可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体育既有物质文明的属性, 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属性, 但主要表现为精神文明的属性。体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内在和外在的必然联系,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对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 弘扬积极健康、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都是具有重要作用。所以, 发展农村体育将大大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同时, 发展体育可以使农闲时节无事可做的农民多一个休闲娱乐的方式, 把他们从无聊中解脱出来, 使他们远离打牌赌博、封建迷信甚至聚众闹事等不健康、不合法的行为, 对维护农村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2 发展农村体育必须以硬件建设为基础

2.1 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为农民健身活动提供物质保障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上前我国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匮乏, 农村群众体育投入严重不足。据调查我国现有70余万个各类体育场馆, 其中占国土面积16.5%和人口的39%左右的城镇, 占全部体育场馆比重的79.8%, 而占国土占全部体育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在我国西部农村, 52.9%的村子虽有篮球场 (基本上是村子小学的) 但场地不标准, 高低不平, 坑坑洼洼, 篮球架大部分残缺不全, 而47.1%的村子连一块篮球场也没有, 其它场地就不用说了。

发展农村体育当前最重要、最最迫切的工作是解决农村群众体育场地器材匮乏问题。首先各级领导要重视体育设施建设, 把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农村建设规划, 努力按照国家规定标准配置农村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其次, 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投入, 在确保专款专用的同时可采取“各级政府拔一点、涉农资金捆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包扶单位帮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让一点”的融资模式拓宽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资渠道;第三, 要大力挖掘和盘活现有社会体育资源, 采取体育产业化、社会化方式、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设施;第四, 要以小城镇为依托, 建立农村体育中心, 同量更要因地制宜开辟乡村天然体育健身场地, 为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和农民健身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2.2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健全农村体育组织网络

开展农村体育活动, 必须建立健全农村体育组织网络。2001至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龙头, 村民委员会为基础, 农民体协为纽带”。各级体育部门要会同各级文化部门、农业部门, 依托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 加快文体站 (中心) 、农民体育协的建设, 同时, 开展乡镇单项体育协会和健身指导站的建设, 形成县、乡、镇体育组织网络。充分发挥农民体育协会、农民体育俱乐部、体育辅导让等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 以乡镇文体站为中心, 以农村体育活动的积极分子为骨干力量, 加强对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 经常性地开展农村社区体育活动。

3 发展体育要注重农村人才的培养

3.1 加强农村体育骨干的培养, 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水平和效果

由于农村社区居民众多、人员分散, 需求多样化, 仅靠乡、镇、社区少数体育专职人员开展活动是不现实的。因此, 体育行政部门应有计划地帮助农村社区培养足够数量和一定质量的社会体育骨干和积极分子, 将乡镇企业职工、退伍军人、乡村干部、教师、学生或一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或有文化、体育发展思路的文体专业人员作为培养对象, 以确保农村地区以经常性地开展体育活动。农村体育骨干的任务是宣传体育, 组织体育活动, 提高广大农民体育健身意识, 倡导、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组织农民体育锻炼并分类进行指导, 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水平和效果。

3.2 发挥体育志愿者的作用, 加快培训农村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

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建立一支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技术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引导农民科学锻炼。我国在目前体育社会指导员严重不足, 农村更是少之又少的情况下, 可借助中小学的力量, 体育教师和学生体育骨干为主组成一批体育志愿者, 为农民健身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 如条件允许, 可选派一些有较高素质, 一定能力的人员到高校去参加培训、学习, 回来后担负起发展农村体育的重任。同时, 当前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紧张的实际情况, 积极引导他们到基层开展农村体育工作, 也可吸纳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体育工作。

4 发展农村体育要以地方性体育项目为主

4.1 以科学健身为基础, 打造特色地方性体育项目

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 本着小型、多样、文明、节俭的原则, 积极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条件相适应的群众体育活动。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集多样性、参与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农村体育竞赛体制。民间体育有强烈的乡土文化气息和鲜明的农村特点, 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普遍的观赏性和和悠久的传承性。《苏秦列传》记载了一系列如武术、舞龙、舞狮、赛龙舟、斗牛、斗鸡、摔跤、放风筝、围棋、象棋、踏青等区域性、民族性体育项目和体育民俗。在新历史条件下, 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条件, 主要开展那些对器材要求不高、简单易学、但于推广的体育活动, 农忙时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小型、多样、分散、简要的体育活动, 或者不开展。农闲时可以开展规模较大的体育活动。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农闲时期的各种节日, 这是开展大规模农村体育活动的最佳时机。通过组织生动活泼的农民体育竞赛, 每年形成几个体育高潮, 使文体活动逐渐成为农民节日休闲的主要方式。

4.2 积极开发农村野外体育项目, 形成地方体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局面

现代社会, 体育参与的场所出现了新的趋向, 由室内、室外向野外延伸, 野外体育逐渐盛行。我国农村蕴藏着在丰富的户外运动资源, 这是我国农村群众体育的“天然运动场”。一些新兴体育项目如登山、高山险走、攀岩、山野马拉松、漂流、滑雪、划船、冲浪、野营、沙滩排球等大都需要在天然的环境中开展。我们要结合这些体育项目的开展, 开发这些运动场所,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一方面体育产业可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 增加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 经济增长又可解决体育经费的不足, 提高农民的体育活动的可能性、泛性和积极性, 从而形成体育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支撑体育运动的良性互动局面。

5 发展农村体育要注重农民的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5.1 加强体育文化宣传, 提高农民的体育意识

当前农民体育发展的最大障碍便是大多数农民缺乏体育意识。由于从事体力劳动的特殊性, 如何认识体力劳动与体育的互补关系, 使他们具有体育意识是发展农村体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努力增强体育意识, 应该从农民的心理感受出发, 从传统文化对农民的影响出发, 加强对农民内在的体育意识培养, 加大对“全民健身工程”的宣传, 从根本人提升农民的体育意识, 树立“花钱买健康”、“少吃药, 多流汗”的新型体育观。

5.2 加大对农民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指导, 提高农民的体育能力

积极发挥广大体育骨干和社会指导员的作用, 指导农民科学健身的同时, 使农民能够逐步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组织部门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让农民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体育活动, 获取更多的知识, 逐渐提高体育能力。

5.3 坚持经常性原则, 倡导终身体育

进行体育锻炼, 要坚持,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三天打渔, 两天晒网”是不可能把身体练得结实强健的。毛泽东早在《体育之研究》这篇文章中就提到, 运动应当注意的最重要的事项有三条, 其中第一条就是要有恒心。如果有两个人, 对于运动这件事一个是时做时不做, 一个始终不懈怠, 那就是无效和有效的分别, 运动如果有恒心, 第一能产生兴趣, 第二能得到快乐。兴趣和快乐是有区别的, 兴趣是运动的开始, 快乐是运动终结。

6 结语

总之, 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农村农民体育事业落后的面貌, 使东部和中西部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 当务之急是借中央政府新农村建设的政策, 搞好我们的经济建设。同时, 加大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力度, 引导广大农村农民和积极性、主动性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体育工作, 尽快改变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农民体育落后现状, 以确保西部农村广大农民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针对大西部地区农民体育问题, 在积极响应中央政府建设新农村政策的同时,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体育发展相结合, 大力加强经济建设, 提高农民的经济实力, 培养农民的体育意识, 才能尽快改变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体育的落后现状, 才能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关键词:西部,农村,体育,思考

参考文献

[1] 马谋超.广告心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7:28.

[2] 冯艳丽, 王亚男.新农村与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J].《甘肃农业》编辑部, 2007, 3 (8) :28~32.

[3] 卢元镇.为农民健身做点实事[N].中国体育报, 2006-4-5 (5) .

[4] 国家统计局, 中国西部统计年签[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311~325.

[5] 赵建峰, 孟林盛.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民族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7 (1) :32.

[6] 周雨普.新时期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向[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17 (1) :5~7.

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 要: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的调查,认为目前校园体育文化在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等方面远不能满足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针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层面、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本身等几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进一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加速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进程。

关键词: 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体育物质文化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实施对策

Key words:modern school sports culture;sports material culture;sports energetic culture;sports system culture measures.

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取得了很大成就。学校体育场馆不断翻新,器材渐趋完善,学校体育经费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体育活动内容、形式日益丰富,这在一定层面上说明各界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作为学校体育的主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到底如何呢?学生的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道德、体育价值观又如何呢?教育部公布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表明,学生的主要身体素质和机能指标较20年前,有较大幅度下降,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超过70%[1],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识模糊,缺乏体育道德和体育情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不强。还有许多人将体育作为教育的附加内容,是智育、德育之后的附加部分,这些现象与学校体育现代化要求不吻合,也与党中央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相悖。如何克服、改变这种局面呢?笔者认为[2]体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给予高度重视 ,《决定》强调“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 ,是中华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应该从建设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入手,丰富体育文化内涵,加快其现代化进程,使校园体育文化为学生健康服务,为和谐校园文化服务。

1 校园体育文化内涵

体育文化是人类关于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涵盖了人类的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物质条件等。 体育文化既是一种行为文化、审美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化。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现代体育文化已成为现代主流文化的具体文化,对道德和法律规范之外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行为的调节、控制和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3]。它能使不同价值观、道德观的人,甚至是不同意识形态的人汇集到一个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体育价值观之下,实现社会矛盾的缓冲和协调,是一种和谐文化。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3种渠道。其中,校园体育文化是深受年轻学生喜爱的重要文化内容,它已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在强调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今天,校园文化的作用是巨大而无可替代的,对学生的身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4]。

特定的环境创造出特定的文化,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的交叉、融合,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亚文化[5]。不同的研究者对校园体育文化内涵阐述不尽相同,但其核心是相同的。笔者认为校园体育文化的真正内涵是追求体育与人文精神的结合,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体育道德,形成和谐的社会价值观念,达到精神、理想、道德、知识、人格、身体的协调和统一,引导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

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人是主导因素,只有凸显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标的人本体育理念[6],才能发掘、丰富体育文化内涵,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校园体育文化就无从谈起;因此,只有紧紧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学校体育自身发展规律,才能不断地丰富、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内涵,构建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体系。

2 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

因为本文为国家课题“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建构的理论和实施对策”的研究成果之一,重在探求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实施对策,有关校园体育文化的理论建构已做专门研究,在其他核心期刊发表,所以本文只作简要叙述。

2.1 调查对象和方法

2.1.1 调查对象

抽取江苏苏北、苏中、苏南3个地区的20所学校(中学13所、高校7所),以各校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状况为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本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CNKI知网数字图书馆网络检索,查阅有关校园体育文化的文献资料,并查阅涉及本课题研究领域的文化学、教育学、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美学等方面的书籍资料若干。

专家咨询法:就本研究涉及的有关问题向相关专家请教并进行深入探讨,为最终获得建设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对策提供权威意见支持。

问卷调查法:本课题设计学生和体育教师问卷,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认识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江苏省苏北、苏中、苏南3个地区的中学、高校学生和体育教师。经过专家效度检验后,由本课题的3名成员到各个区发放问卷。发放学生问卷4 000份,体育教师132份,其中学生有效问卷回收3 504份,有效率为87.6%,包括男生2 344人,女生1 160人。体育教师有效问卷回收116份,有效率为87.9%。在学生问卷中,中学回收问卷为1 973份,占56.3%,高校回收问卷为1 531份,占43.7%;在教师问卷中,中学教师78份,占59.1%,大学教师54份,占40.9%。

问卷的效度检验:省内12位学校体育专家对问卷作了效度检验,评价结果为有效(见表1),并具有较高效度。

问卷信度检验:本研究采用小范围“问卷重测法”,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逐人逐条求其相关系数(R),问卷所有答案同一对象2次填写结果间的相关系数为0.84,问卷信度符合调查要求。

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问卷和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

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2.1 校园体育文化物质文化建设调查:缺乏坚实的物质支撑或不能有效利用

从表2中可以看到,多数学校的体育场馆和体育器材建设配套以及服务不尽如人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分析看,高校的场馆、设施建设情况要明显好于中小学,苏南明显好于苏北,城市明显好于农村。

从表3中可以看到,师生对学校体育教材内容和体育图书馆资料配备的满意度都不高。从表4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部分学校没有体育雕塑和定期布置体育宣传栏,这说明现代校园既缺乏一定的固有体育文化载体,也缺少流动的文化氛围。

2.2.2 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调查:尚没有形成制度化的格局

从表5、表6中可以发现,很多学校基本具备国家下发的成文制度,但多数学校并没有根据自身的现状建立更具有针对性的制度,以保障学校体育工作更好地开展。例如体育教师工作守则、运动员守则、校园体育文明规范这些国家没有明文规定的制度,很多学校就没有规章建制。学校体育传统活动的开展仍以运动会、单项运动比赛等为主,而体育文化节、 体育表演、体育知识竞赛、体育摄影等文化氛围浓郁的活动则开展得很少;特色体育和传统体育在大多数学校中还没有形成;学校对体育活动的资金投入不够,体育活动缺乏组织,缺乏计划性,没有将体育活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轨道中。即使有些学校开展一些体育活动,但也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3.2.3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调查:体育精神凝练不足,无法满足师生的需求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体育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表层的意义上,至于体育对人造成的深层次的影响,则了解甚少,许多师生对体育文化价值认识模糊。

从表8可以看到,大部分师生认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可以体现集体主义荣誉感、公平竞争、社会责任感以及组织纪律性,对于功利主义大部分师生认为不能充分体现。

由表9可知,江苏省大部分的学校体育目标还未形成制度化,即使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制度的执行也常常被打了折扣,且制定的规划也不完全符合实际。

经调查发现能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占到33.2%,仍有2/3左右的学生还没有体育锻炼的自主性,经常观看体育节目的学生只占27.8%。这些数据表明学生积极活动的心态仍然没有被调动起来,中学生有可能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没时间观看体育节目。学生大都没有形成积极主动的运动习惯,还没有形成带有普遍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并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行为。

从表10可以看出,超过1/2的学生是愿意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这与上述自觉锻炼的调查相比,又是不完全吻合的,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于课外体育锻炼是有兴趣的,但要达到自觉去锻炼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

总体来看,大多数师生的体育观念都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表层的意义上,至于体育对人造成的深层次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大部分师生认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可以体现集体主义荣誉感、公平竞争、社会责任感以及组织纪律性,对于功利主义大部分师生认为不能充分体现。说明江苏省学校师生在参与体育运动中确实提高了良好的体育道德水平,这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结果。大部分的学校体育文化活动还未形成制度化,即使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制度的执行也常常被打了折扣,且制定的规划也不完全符合实际。在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是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但自觉去锻炼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一方面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驱使学生不自觉地参与体育活动,另一方面由于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及其他活动挤压了锻炼的空间;场地设施不足,无人组织或组织活动单调等因素也是制约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3 实施对策

针对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学校体育工作者应积极呼吁,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支持学校体育工作及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学校体育的核心是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便是实现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过程[7]。下面从5个层面来谈如何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快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推进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进程。

3.1 社会层面

3.1.1 摒弃对体育的偏见,认清体育的真正价值

体育界专家、新闻界以及教育界应大力宣扬体育“塑人育心”的本质功能,使广大民众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体育对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摆脱长期以来重文轻武的片面思想,认清体育的真正价值。

3.1.2 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营造体育氛围

全社会要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逐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形成崇尚健身、热爱运动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使大众体育与学校体育贯通,实现资源共享。

3.2 教育主管部门层面

3.2.1 深入调查研究,寻求体育裨益升学、就业途径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通过深入和细致的调查分析,努力解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与学生升学就业之间的矛盾,寻求正确的途径,使得学生在不影响升学就业甚至有所帮助的前提下,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3.2.2 制定方针政策,采取奖惩措施,确保学校体育工作正常、有序发展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一系列详细具体的方针政策,积极整合学校体育工作,从各个方面有效地指导学校体育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专家督导制和学校体育情况公示制,定期明查和暗查学校体育工作。对在体育工作方面成效卓著的学校,给予资金奖励和政策倾斜。可在新闻媒体宣传先进学校,展示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对体育工作不作为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确保学校体育工作正常、有序发展。

3.3 学校领导层面

3.3.1 在政策和物质上给予充分保障

学校体育部门要做好体育政策的上传下达工作,主动汇报工作,加强与领导的沟通与交流,加深领导对学校体育了解和认识,争取领导的理解和支持。领导应根据有关政策逐步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和体育师资的培养力度,确保体育硬件保障,为学校体育更好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3.2 利用各种途径,提高体育认识,营造文化氛围

学校体育部门要经常提供有价值的体育文献给学校领导阅读,使领导了解学校体育发展的概况和前沿动态,拓宽领导的体育视野,提高其对体育的认识。学校领导特别是主管领导应主动参加多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学术等活动,加强与兄弟院校交流,观摩各类体育活动,通过参与体育,了解体育,感悟体育,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3.3.3 深入教学一线,听取教师建议,采取相应对策

学校领导应深入教学一线,主动与教师交流,听取体育教师的建议和意见,了解学校体育发展的动态以及实际困难,及时制定政策和方针,有效解决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创造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学校的政策保障不仅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其内涵建设主体内容。

3.4 体育教师层面

3.4.1 完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

体育教师是实施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主导者,体育部门以及教师应该主动协助学校领导,制订切实可行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学文件和教师档案,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也应保存归档,将教学活动、教研活动、学术活动、群体竞赛、课外活动、俱乐部活动、场馆开放等制度化、规范化,并保证其严格实施,有效进行,逐步使这些规章制度为教师和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自觉认可的活动,为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

3.4.2 合理利用固有资源,大力开发自然资源

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利用固有资源,提高使用率,使体育场馆和设施能够合理有序地运行。同时,我们也应该大力开发自然资源,校园里的草地、树木等,校园外的河流、山川等都可以作为体育活动场所。校内外资源一体化,固有和自然资源一体化,可以极大地丰富体育物质条件,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支持。

3.4.3 加强自身素质修养

体育教师要有计划地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拓宽自己的业务范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另外,体育教师在教学之余,还应该完成相应的教科研工作,多出科研成果。

3.4.4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宣传力度

体育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发挥特长,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在课内外宣传体育文化,例如举办体育知识讲座,举行体育沙龙,举行体育知识竞赛等体育文化活动,使更多的同学和教师充分了解体育,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3.4.5 在课堂和课外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要利用多种媒介和手段,培养学生公平竞争、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例如:用体育明星的事迹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在教学中,人为增加运动强度,提高意志品质;开设拓展和野外求生项目,训练学生生存能力。使学生在感悟体育文化的同时,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道德情操,体育精神也是体育文化的主要内涵。

3.4.6 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体育教师应该努力创造快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发展个性,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乐趣,同时,适当培养学生的耐挫折能力,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思想。

3.4.7 开放校园体育文化场所,促进校园、社会、家庭体育互动

体育教师应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将校园体育文化与群众体育、社区体育和竞技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进行学生与教工的友谊比赛,走进社区举办趣味比赛,邀请社区来学校进行秧歌、抖嗡等项目的表演,促进校园、社会、家庭体育文化互动,使校园、社会和家庭融为一体,构建一个和谐的体育大环境。

3.4.8 开展特色项目,展示学校优势和亮点

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项目。特色项目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体现在课外活动中,也可以体现在运动队建设中,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学校体育风采。

3.5 学生层面

学生是实施现代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体育文化是通过学生的体育行为和表现而展示出来的,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关心体育,使之成为自觉的行为,是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能否形成关键环节。从学生层面来说,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要求学生较熟练地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其终身体育服务,使其将来能够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第二,要求学生不仅要参加校内体育活动,还要积极参加校外体育活动,感受校内外体育文化的魅力;第三,创造条件使学生了解体育动态,观摩体育赛事,参与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第四,充实学生的体育知识,加强体育素养,提高其对体育的认识,真正使学生热爱体育、参与体育、关注体育、享受体育。4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校园体育文化在学校体育中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校园体育文化源自于学校体育又高于学校体育,要认清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和内涵,避免对校园体育文化曲解和模糊的认识。用“人”作为主线,将体育物质、制度、意识串联起来,使得体育物质、制度、意识有了附着点,使之更贴近于人,贴近于现实,不至于成为空洞的文化和泛义的文化[8]。发展学校体育的核心是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便是实现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过程。笔者从社会层面、教育主管部门层面、学校领导层面、体育教师层面、学生自身等5个层面谈如何采取措施,加快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推进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进程,使校园体育文化真正地为培养人才服务,为建设教育现代化服务。

参考文献:

[1]许嘉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J].求是,2004(18):28-3.

[2]周学荣.关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确立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17.

[3]周涛,于华,杨青茏,试论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意识[J].体育与科学,2004,25(6):40-41.

[4]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6.

[5]沈芝萍.校园体育文化的理性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2(4):72-73.

[6]杨德银.龚德贵.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学刊,2001(5):87-88.

[7]王艳云.左成.探析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31-32.

[8]刘勇,胡建忠,周健生.校园体育文化本质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7):125.

上一篇:生物教学方面的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