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教学论文范文

2024-07-14

音乐鉴赏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音乐课程中的审美教育早已成为热门话题之一。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欣赏美妙的乐曲,还要引导学生感知乐曲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以此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养成,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基于此,主要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审美能力;培养对策;新媒体;情境

众所周知,音乐教学是一种美育,在高中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要引导学生掌握歌唱方法、技巧等,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较强的音乐感知能力,并引导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我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立足该课程教学特点,尝试发挥鉴赏课程的价值,引导学生在乐曲知识理解的过程中,感知其中所蕴含的美,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具体来说,我在音乐鉴赏教学活动开展中,往往采取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运用新媒体教学,产生积极情感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活动开展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音乐教学内容的丰富,还使学生在直观的图片、场景等的观看中,对乐曲中所描绘的真实场景产生了感性的认知,有利于其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加深对乐曲内涵的认知与理解。对此,我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活动开展中,往往会立足教学所需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借助多媒体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与乐曲有关的场景,使学生在情境体验过程中感知其中所蕴含的美。以《草原放牧》教学为例,我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尝试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牧民放牧的画面。直观的画面一经播放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伴随着画面的播放,我同时播放这首乐曲,引导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作用下,分析这首乐曲的独奏乐器是什么?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音乐情绪?在这首乐曲的引导下,自己还可以联系到草原中的哪些生活情境?在音像结合下,学生不仅可以调动其已有的音乐认知能力,感知琵琶协奏的魅力,还可以在丰富想象力的作用下,产生感同身受之感,感受到草原放牧的美。

二、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情感体验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活动开展的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在乐曲欣赏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我通过对所执教班级的学生进行观察发现,环境在学生内心情感形成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在音乐鉴赏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发挥环境在听觉、视觉等方面的作用,为学生创设一个与所欣赏乐曲有关的教学情境,以此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作用下,获得丰富的内心情感体验,促进其积极情感的养成。基于此,我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活动开展中,往往会立足所欣赏的乐曲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根据乐曲所表达的内容、特点等创设一个经验情境,以此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心理,使其在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下感知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促进其情感体验的发展。以欣赏《二泉映月》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先利用网络渠道搜集了与该乐曲有关的内容,以此准确把握这首乐曲的特点。接着,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学生感情充沛地讲述阿炳悲惨的人生际遇,引导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主地走进沉郁顿挫的课堂氛围之中。然后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这首乐曲,在引子沉重的叹息声中,学生可以走进悲惨、哀怨的场景。在这样的情境体验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在故事讲解下加深对乐曲内涵的理解,还可以在自主感知下感受乐曲中所蕴含的悲惨的情感,打动其内心,为丰富其情感体验,引导其养成积极的情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提升教师审美能力,提升审美效果

教师是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活动开展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发挥其专业素养的作用,以其扎实的审美能力来感染学生,为学生组织多样的审美活动,以此使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自主获得审美感受。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一般会从更新的教学观念入手,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引导下,对高中音乐教学建立新的认知,尤其在音乐鉴赏课中树立审美意识培养认知。其次,我则会在教学活动开展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来揭示音乐中所蕴含的美感。需要注意音乐中的美感不仅体现在乐曲中,还体现在教师的内在美感上。对此,我在鉴赏课教学活动开展中,会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发现其最想要的是什么,尽最大可能将其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此才能使学生在对音乐鉴赏兴趣的驱使下,感受到乐曲的生命力。

总之,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欣赏乐曲之外,还要透过乐曲引导学生感知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以此在情感共鸣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獲得审美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牛超.让最美的音乐课润化每一颗心灵: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美育[J].中国培训,2016(6):265.

[2]霍亚丽.新课改后的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13.

编辑 李烨艳

音乐鉴赏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能力;教学策略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门极为独特的艺术。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是培育学生音乐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深刻地认识到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断探索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教学策略,才能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一)激发联想,调动学生的综合感官

众所周知,音乐与生活息息相关,许多音乐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不同的音乐素材也会带来不同的音乐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从而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共同发展,对于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精髓和内涵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1]。如在对《春天的故事》的鉴赏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相关的视频为学生播放这一作品,让学生将歌曲与画面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受到刺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了解作品的思想和内涵,还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通过培养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所要传达的信息,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接受音乐的教育和熏陶,还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不良的心理情绪,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让学生具备调节情绪的能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如在鉴赏《光荣与梦想》这一作品时,学生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还能明确自己的梦想,进而为之不断地奋斗和努力。

(三)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音乐可以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音乐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实物形态的具象性,为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音乐实践形式的创造性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所以,在音乐鉴赏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在鉴赏“鼓乐铿锵”这一节中的作品《滚核桃》时,教师可在不对作品做任何介绍的情况下,让学生聆听一段鼓演奏的音乐片段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音乐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获得创造能力的提升。

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音乐综合素养

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音乐功底和音乐素养,才能有效地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音乐鉴赏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的提升。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这样才能促进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才能有效促进高中生音乐素养的提升[2]。

(二)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所以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也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讓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音乐学习中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如教师可在课前收集有关的音乐资料和文字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给大家讲解介绍,教师做点评或者补充。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在教学评价中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这些教学方法都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3]。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以及需求出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从而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多数高中生都对流行音乐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可适当地穿插一些和教学内容有联系的优秀的流行音乐,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多元化的音乐美,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如在教学“京剧传统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融入京剧元素的流行歌曲作为导入。如《说唱脸谱》是一首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戏歌,借鉴了京剧唱腔和旋律,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中。这首歌曲也是初中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听到这首歌会有熟悉感和亲切感,也起到了复习和回顾已学知识的作用。像这样带有京剧元素的流行歌曲还有很多,如《新贵妃醉酒》《北京一夜》《三国恋》《在梅边》等,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其引入课堂,以此提高学生对京剧传统戏的欣赏兴趣。

(四)积极开展具有创意的教学活动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需要贯彻和落实新时代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具有创意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歌唱表演的创编、音乐角色表演的创编等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知[4]。

如在欣赏“鼓乐铿锵”这节以我国民间打击乐为主的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创编表现紧张不安的、兴高采烈等各种不同情绪的节奏片段。如在欣赏“丝竹相和”中的江南丝竹乐作品《中花六板》时,在给学生讲解了“放慢加花”的创作手法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用这种创作手法创编一段旋律。又如欣赏“柏辽兹”这课的《幻想交响曲》时,在反复聆听主题音乐的铺垫之后,可以让学生创编三拍子圆舞曲风格的舞步和舞蹈动作。通过让学生参与这些具有创造性的音乐教学活动,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注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积累

积累丰富的音乐作品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5]。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反复聆听学过的歌曲和音乐,只有经过反复聆听,才能延长记忆时间,做到对音乐作品的积累。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对一些重要的歌曲进行背唱,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力,也能增强音乐作品的积累效果。还可以让学生收集和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音乐作品,这样既能拓展和延伸课堂鉴赏的内容,也能让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课外音乐作品。

如教材中的“西方音乐”这块内容,大部分的课题都是以音乐家命名,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

“舒伯特”“肖邦”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和鉴赏教材中的音乐作品,还需要让学生适当了解这些作曲家其他的重要音乐作品,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这位作曲家及其创作风格。这就需要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外收集和整理有关这些作曲家的其他音乐作品,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反复聆听、记忆、整理的过程,也正是学生音乐鉴赏能力逐渐提升的过程。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培养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成为新时期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展具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积累,从而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郭艳.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20(28).

[2]路好云.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2019(17).

[3]李学舫.浅谈高中音乐课中如何培养学生鉴赏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0).

[4]李巧.浅谈高中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20).

[5]吴涛.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师版),2019(10).

【作者简介】

郑向红(1979~),女,汉族,浙江金华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音乐教育。

音乐鉴赏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研究的深入,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小学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明确生活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音乐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指出生活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音乐教育的路径,进而尝试性地探索生活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音乐教育的策略,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发挥生活教育理念的积极性作用,在有效落实对学生美育培养目标的同时,促进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音乐;生活教育;策略;教学

引言

音乐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美育的重要责任。[1]教师基于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开展小学音乐教育,既能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教育效果,又支持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生成美好情感与憧憬未来。

一、生活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音乐教育的价值

(一)构建生活化的音乐课堂

教师以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形成一种生活教育的意识,使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有利的教学资源,支持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感受音乐所具有的魅力,通过生活化的音乐课堂体会到音乐学习所带来的快乐感,感受与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二)实施生活化的音乐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支持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落实“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新课程标准。[2]生活化的小学音乐教学服务教师通过音乐课程对学生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潜移默化地培育作用,助力小学音乐教育育人功能的发挥。

二、生活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音乐教育的路径

(一)小学音乐教学课前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侧重对生活的渗透,达到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运用生活教育理念的活动效果。一方面,教师应在备课环节注重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征进行音乐教学设计,支持教师将音乐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另一方面,教师应考虑生活化小学音乐教育的具体教学方法,为有效落实小学音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手段。以小学音乐教学创编与活动教学难点为例。在备课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其中,支持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进行生活化语言组织,以有效突破音乐教学难点。

(二)小学音乐教学课中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为教师基于生活教育理念开展小学音乐教育提供途径支持。课堂教学的各个元素都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因素,从为学生打造生活化的音乐教学氛围,有效消除学生的约束感与紧张感,到创设生活化的音乐教学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再到融入生活元素的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支持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

(三)小学音乐教学课后

教师以生活为基础开展小学音乐教学课后活动,既能丰富小学音乐教学元素,做到立足学生生活拓展音乐教学内容,符合学生探索与拓展音乐知识的学习发展需求,又能使小学音乐教学活动达到校园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相统一,支持小学音乐教育课堂外多元化活动的开展,推进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感知生活能力培养目标的落实。[3]

三、生活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音乐教育的策略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倡导教育来源于生活。教学情境生活化能支持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音乐,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捕捉音乐信息,服务教师落实小学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的需求。[4]以苏教版一年级《我们一起来唱歌》音乐教学为例。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为学生创设与同伴交流互动的生活化的音乐教学情境,既能为学生的音乐学习营造理想的教学氛围,体验到音乐活动所带来的愉快心情,激发与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又支持学生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满足学生感受、欣赏、表现与创造音乐的实际需要,如即兴填词唱歌活动给予学生自我介绍的表现机会。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针对小学生理解力与学习能力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向学生实施音乐教育。如在唱歌技巧的教学中,教师以学生常会出现的打哈欠的生活经验为依托来讲解口腔开合。在对音乐强弱的认识中,教师根据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创设寻找音源的教学内容,支持学生对音乐强弱知识点的理解。对于音乐所蕴含情感元素的理解,教师则可以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激活学生的情感以向学生实施音乐教学活动。[5]一方面,教师应使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如在感受与鉴赏音乐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各种音响使学生对声音感兴趣,激活学生利用乐器模仿的内驱动力,服务学生运用乐器表现生活中声音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教师应重视音乐教学内容与学生社会生活的关联性。以苏教版二年级《一对好朋友》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动物的叫声,给予学生感受自然界和实际生活中各种声音的支持,并且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歌曲中小牛、小鸭子的叫声,使学生掌握与歌曲节奏相吻合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生活化

在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将教学设计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的音乐学习设计生活化的学习任务,支持学生对相关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针对小学音乐教学知识,教师应在构建生活化小学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挖掘教材的内涵,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使学生体验到音乐的美感。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设计,能促进学生对音乐美好的理解与把握。如依托故事类歌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支持,指导学生在把握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歌曲学习活动,落实对学生音乐理解能力、音乐欣赏水平、审美意识及其整个音乐素质的培养教育目标。

结语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开展小学音乐教育,既需要教师及时调整音乐教育教学理念,以满足生活化小学音乐教育的客观要求,又需要教师在小学音乐生活化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完善,为发挥生活教育理念对小学音乐教育的积极性影响提供支持,服务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音乐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于小琨.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育[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09).

[2]赵尔来.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21(12).

[3]王海丽.挖掘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融合音乐教学与生活——生活化实践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8(02).

[4]黃东艳.生活化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20(07).

[5]陈惠琳.“生活教育”理念指引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研究[J].北方音乐,2020(06).

音乐鉴赏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關键词:鉴赏课程;作品分析;方法创新

一、艺术作品分析与鉴赏教学的总的思路

音乐发展史的全过程所揭示的音乐美的本质和音乐审美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艺术源于生活,所有的音乐作品从美学理论上来看,其产生发展基本源于音乐模仿说,音乐情感说、音乐愉悦说、音乐形式说产生这四大观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高中音乐鉴赏课围绕音乐作品鉴赏与评价展开的课程。音乐鉴赏课以及音乐研究性学习的重点,一是音乐作品的欣赏与体验,二是音乐作品的审美与评价。(由于音乐作品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密切联系,又与相关艺术作品如美术、戏剧、舞蹈、雕塑、建筑息息相关,所以这里我们讨论作品时不再局限音乐作品,所以以下均冠以艺术作品艺术家来进行讨论。)首先必须解决如何正确的分析评价中外音乐史上的众多音乐作品的问题。那么分析评论的思路和框架是什么呢?解决好这个问题对教师和备课、讲评的意义十分的重要。

法国艺术评论家哲学家丹纳在他的著名著作《艺术哲学》提出的思路为艺术作品鉴赏分析的教学提供了思路。他的思路借鉴了生物遗传学、人类发展学、艺术哲学的基本观点。丹纳认为: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和他的生活、家庭、社会地位、阶级地位以及周围的艺术家圈子有着密切关系;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受各种要素的影响,更和特定时期的社会、政治历史重大事件、艺术潮流、社会审美追求、观众趣味密相关。从遗传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结合艺术哲学,丹纳认为,一件艺术作品就像一颗种子和植物的生长一样,需要空气、阳光、水分、温度。周围的环境对这颗种子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参阅有关艺术评论的著作,我把丹纳的观点加以归纳总结,形成了一个分析艺术品的基本框架,经检验教学效果良好。以下为分析作品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1.有关音乐知识、乐理知识及这些知识演变过程的有关情况。对关于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段、基本理论、技能技巧的特点与技法的研究是作品鉴赏研究的基础。因为艺术作品表现的基本手段与音乐作品的基本观念与风格流派的产生与演变发展的脉络是紧密相连的。

2.艺术家生平→艺术家的周围环境→艺术家所处的艺术圈子对他的影响。丹纳认为:一件艺术品和某一艺术家的作家的其他作品有着内在联系,我们还要研究他所处的艺术家圈子对他的影响,最后要对该艺术家所处流派的风格特点的分析研究。

3.还有要对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的周围环境进行分析:艺术作品往往受社会政治、科学、文化、经济、宗教、民族、风情、地理、历史的发展变化的影响。我们要研究同一时期或历史上各艺术流派对此作品的影响,梳理产生此艺术品的直接、间接原因、艺术家、作曲家的政治观点、经济地位、文化修养、婚姻及其他情况、研究具体时代的观众的审美情趣对此艺术品和艺术家艺术流派的影响。

4.我们还要研究画家、雕塑家以及指挥家、演唱演奏家对作品的诠释过程进行研究。如我们要对艺术的表现过程以及二度创作(演奏家和观众在鉴赏阶段的第二次艺术创造)进行分析,还要从历史、现实、审美、道德以及社会意义、人类文化学意义上来评价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政治历史地位等等。

5.我们还应该指导学生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角度,从艺术品与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的关系来考证艺术作品的作用地位。还要指导学生从艺术作品的演绎展示创作的角度来进行艺术实践。只有这样艺术作品的鉴赏教学才能深入人心获得最丰富的教学成果。以下是这个思路的基本框架,由于篇幅不够只能简单呈现。

二、教师的备课

1.在课题目标定位准确的前提下,备课注意十要点:

(1)教学模式的确定(大方法——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理论化的样式)。新课程就是一种崭新的课程理论模式和教学体系和教学样式;

(2)研究教材;

(3)确定教学目的与任务(课题名称);

(4)素材选择;

(5)教学活动设计(体验与创作表现);

(6)确定教学方法;

(7)作业设计;

(8)教学过程与的各个环节(逻辑关系)安排(教学程序);

(9) 评价方法;

(10)教案撰写与课件制作。

音乐教师备课要备艺术,备音乐。注重音乐课的音乐性。

音乐课的备课与其他学科的备课的区别在于音乐艺术性。要特别注意:音乐学科的备课,要重视备艺术,备音乐。注重音乐课的音乐性。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关键在于备课与上课,两者的关系如同演奏家的台下练习和台上的表演那样密切相关。

具体步骤是:

(1)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最好版本的音响资料,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根据教学内容查找有关文字资料和谱例;

(2)根据作品分析的基本框架,对作曲家及具体作品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并参考该作品的权威评价;

(3) 以欣赏者的身份反复聆听作品的音乐内涵、准确把握其情绪,并试图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音乐的形象和基本情绪,分析介绍作品;

(4) 上升到审美评价的高度、对作品进行概括评价;

(5)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 教师备课要备作品。要注意音乐素材选择的有效性。

教师要特别重视会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用音素材。要注重音乐作品选择的艺术性、准确性、新颖性、经典性。什么是好的音乐素材?

(1)音乐素材必须美。以审美为核心就是要显现音乐本身美感,使音乐教学过程成为音乐审美体验与享受的过程;

(2)音乐素材的经典性、艺术性、思想性、可听性具佳的作品,以及注意与教学目标联系的紧密性;

(3)音乐素材的稀有性、珍贵性、是难得一见、难得听到的、和欣赏者的生活经验与情感心理联系密切的、审美内涵丰富的、情景交融的;

(4)素材的准确性——素材必须与课题形成艺术性的、人文性的紧密连接和教学目标紧密联系,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平安歌、劝奶歌、呼麦)

(5)改善欣赏素材陈旧现象,作品选择范围必须扩大。二十世纪学院派、先锋派流行音乐以及丰富多彩世界音乐、大量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等都可以进入教学领域,并且可以在欣赏表现创作中活用。例:巴托克、瞿小松、勋伯格等作品的活用。

(6)艺术素材——是艺术课堂中艺术美的直接表现,因此艺术素材必须认真选择筛选、剪辑、拼贴优化,围绕课题形成某种系统。音乐以及相关的图片视频素材是构成音乐美的重要因素,素材的艺术性与内容的准确性具有决定性意义。要注意欣赏视觉化现象。

3.对教学对象的认识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刚升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从思维特点来分析,该年龄段的学生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形式向抽象思维为主的形式的过渡阶段。其特点为:形象或表象逐步让位于概念,但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反映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他们经常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以童话小说或电视剧的内容,以情节与形象来描绘音乐,对富于哲理的交响乐作品也是如此。他们对于以模仿论而创作的描写性音乐和愉悦论而创作的游戏性音乐易于接受,而对以情感论和形式论及丰富社会生活为基础而创作的富于哲理、音乐内涵丰富的交响乐作品则难以领悟。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年时期,随着年龄增长,身心发育基本成熟,经过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思维能力增强,已进入抽象逻辑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反映在音乐欣赏教学上,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从教师那里了解具体答案和现成的结论,随着欣赏能力的提高,希望教师讲解作品时留有思维和想象的余地,他们更希望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对音乐作品他们乐于谈自己的感想和体验,有时甚至能发表令人惊叹的议论,同时也出现对某些音乐作品和作曲家们的偏爱,对世界音乐经典之作即便可能出现欣赏时的困难,也乐于尝试甚至自己去查找资料。高中学生阅读广泛,情感世界丰富,他们富于同情心正义感,对爱情主题的作品已有自己的认识,对美好事物和人类崇高理想充满渴望,想象力丰富同时充满激情,但是由于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有时还有局限性,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帮助。

三、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讲解

“音乐开始在语言的尽头”,“音乐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但是作为教师,还必须对我们的学生“讲”音乐,这也是音乐欣赏课讲解的困难所在。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讲什么和怎样讲。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音乐作品和作曲家的分析介绍必须全面客观,所介绍的内容必须确有根据并有助于欣赏者对作品的理解;

(2) 能够由学生自己通过预习和讨论得出结论的作品,就应该尽量提供空间交给学生进行探索,以培养学生分析作品感受作品的能力。

(3)对可能引起听赏障碍的音乐术语或学生未掌握了解的音乐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时,必须注意和音乐结合,从感性到理性;

(4)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音乐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采用聆听为主,感受体验在先,学生探索研究,教师学生讨论点评的方式进行。在课堂上,教师一方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去调动学生听赏音乐的欲望,创造听赏特定音乐作品所需的心境。例如对某作曲家伟大人格和辉煌成就的赞美所引起的崇拜,对音乐作品中的人物或作曲家不幸身世的介绍所引发的同情、对异国情调神奇景像的描绘,甚至使欣赏者出现角色转换的状态,恍惚间和作曲家融为一体,产生共鸣,达到欣赏音乐的最佳状态;一方面教师应该采用不加先期作品介紹的方式,组织学生先聆听聆听音乐,然后各自谈自己的直觉体验。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以后将大量听到的没有任何说明的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与分析理解能力。

(5)要防止对号入座式的对音乐具体而详尽的解释,因为任何具体的文字(语言)解释都会产生音乐欣赏时艺术想象的限定性,更应避免的是教师对音乐作品还未理解就去硬作生硬解释,结果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发展。在多年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我对此深有感触。音乐所表达的最富魅力、最富感染力的东西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音乐艺术只能用音乐的方式进行——聆听体验加表现——才是音乐本身的东西。这也是肖邦反对他人解释自己作品的原因之一。

四、高中音乐鉴赏教学采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结合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我采用了如下教法。

1.对比法

对比是艺术创作、艺术表现的重要原则,白色与黑色放在一起,白的更白,黑的更黑,两者经过比较,各自特色更加鲜明。音乐也是如此,强与弱、快与慢、高与低,把彼此截然不同的因素放在一起讲,能较好地效果,在音乐作品中,音色的对比、音量的对比以及情绪的对比、形象的对比、曲式结构中的不同性质的音乐对比处处可见,ABA三段体ABACA回旋曲式中,都存在着音乐诸因素的丰富对比,例如比才的“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第四段“钟声”就可称之为对比手法的典范,A段中欢快钟声的主题所暗示的婚礼喜庆的场面,B段中新嫁娘薇叶特柔美纯情同时满怀忧郁痛苦的心情,形成同一时空不同人物的复杂情感的对比,作曲家利用对比法表现不同情感不同形象,欣赏者也借助对比去领悟音乐。

2.改变法

对初等水平的欣赏者,采用改变原音乐作品中的某些要素,使其基本音乐形象出现变化,从而让学生领悟音乐表现手法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例如,用钢琴演奏某一乐器(最好是学生熟悉的作品),然后改变音区,或逐渐上移或下移,或改变速度,加速或减慢,音量上也相应变化,最终导致音乐形象的明显改变,同时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描述感受。这种方法对于音乐基本要素的讲解,形象生动,效果较好。现在已经有了多种音乐鉴赏和创造表现方面的应用软件,利用这些软件多功能进行教学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讲解讨论法

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当某些特定的音色(某乐器的音色)、特定的节奏或音乐形象出现时,为了使学生及时将某些概念和具体声音相互联系,教师应该及时插话提示(一般稍提前一点或同步进行)。例如对音乐作品段落变化,主题形象或乐器音色的变更的提示。除此之外,教师的讲评在作品欣赏前和作品欣赏后都可进行,有时教师可以只提问题,让学生听赏作品后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欣赏效果好,又能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参与性。

4.利用艺术综合课程的课程理念,进行作品分析,采用影像视频、DVD设备加强音乐作品讲解的形象性、直观性,可以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直接感受,可以产生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古典艺术是受希腊罗马艺术的影响产生的,巴洛克音乐则受到尼德兰绘画、意大利、法国的雕塑与文学作品的影响。音乐和视觉艺术相互影响的情况还有许多,我利用印象派的绘画作品讲解德彪西的音乐,用希腊式建筑的平衡对称讲解音乐艺术中的曲式关系,取得较好效果。

5.对鉴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与革新

(1)高中艺术鉴赏课的教学可以将鉴赏教学与创造教学进行连接。为創造表现而聆听,为模仿借鉴而鉴赏,可以使音乐的创造表现与音乐艺术的欣赏教学形成内省外放的互动关系,形成发展创造力的环境。在明确创造表现任务的前提下,通过聆听作品感受音乐艺术之美,可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创作兴趣,培养学生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创造性人格,建立起音乐的创造表现所需要的情感与创造欲望。从创造表现的角度进行音乐艺术创作表现技术层面的分析与聆听,通过模仿与借鉴,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启发与灵感,使学生最终成为真正的聆听者、审美欣赏者和音乐艺术的创造者。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欣赏和表现、创作教学活动中灵活进行。

(2)音乐美术等学科都是以艺术实践为主要特征进行的课程。音乐必须唱、奏、聆听;美术必须观赏、画、做,进行实际操作。总之:在创造表现的过程中,在观赏聆听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获得艺术创造表现的愉快!鉴赏课程应该和创造教学相结合。这是新课程标准特别主张的理念,也是艺术学科学习,获得技能技巧,发展创造表现能力的必然途径。

(3)我们结合创造表现模块的教学,将必修课与研究性学习、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紧密结合。设计多媒体艺术作品创作比赛、书画摄影比赛、合唱比赛、戏剧舞蹈演出等多种艺术项目,使学生在艺术创作表现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艺术能力创作能力。

五、有关考试方法的尝试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和直觉理解力,使学生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方面取得均衡发展,在系统的大量选听分析中国和世界范围内各种风格流派的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形成对音乐艺术的整体认识和较强的审美评价能力。通过艺术了解生活、认识世界。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在音乐欣赏课的考核方法上进行尝试并制定了具体办法:

高中音乐欣赏选修课的考核,应着重于学生对实际音乐作品的评价能力和对所学音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考试可采用以下多种方法进行:

(1)第一学期结束时,学生应以音乐评论短文的形式,采用开卷考试方式分析评价音乐作品。

(2)本课程结束时,学生应对未听过、教师未曾分析、介绍过的音乐作品,采用写论文的方式进行分析评论。同时通过音响鉴别和笔试的方法分别对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试,以音乐素质测试、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和对不熟悉作品的评价水平为最终成绩。

(3)从音乐艺术的特点来看,聆听是感受体验,创造表现则是外放。将创造表现与聆听体验结合起来,使音乐鉴赏与音乐实践类活动相辅相成,将体验感受与创造表现融为一体这样才能赋予学生真正意义的音乐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

我们改革鉴赏课为鉴赏创作一体化课程,使之变为创作课,学生可以借鉴鉴赏课的意念,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进行表现。最后考试形式多样化,既可以是艺术评论的论文,也可以是一个多媒体音乐作品,还可以是一个DVD的小电影作品。怎样考试,考什么,可以由学生与老师协商。

以上是我校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改实践的情况汇报,恳请各位同行及专家帮助和指导。我们将借这次研讨会的机会,向兄弟学校学习,进一步钻研教育理论,使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研究取得更大成绩。

音乐鉴赏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第一部分 各地民间音乐音乐与人生

4.柴可夫斯基,俄国作曲家。代表作有: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1812年序曲》, 5.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6.音乐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等。 二.多彩的民歌

1.民歌具有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变异性等特点。 2.民歌的体裁有:劳动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山歌(花儿、信天游)、小调、儿歌、风俗歌等。 3.蒙古民歌代表体裁:长调 《牧歌》《辽阔的草原》,短调《嘎达梅林》《黑坎肩》 西藏音乐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三大类。 各民族代表乐器:藏族 扎木聂; 蒙古 马头琴;

维吾尔族 冬不拉、弹布尔、手鼓

四、京剧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 2.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

3.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程砚秋。 4.四大行当:生(老生、小生、武生等)、旦(青衣、正旦、花旦、刀马旦等)、净(花脸)、丑(文丑武丑)。 5.京剧的唱腔:分为二黄和西皮两种。二6.京剧的板式:指唱腔的板眼结构形式。有以下形式:一板一眼(相当于2/4拍);一板三眼(4/4拍);一板无眼(相当于1/4拍);无板无眼(称为散板)。 7.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分为“文场”和“武场”两部分。文场为唱腔伴奏,为管弦乐部分;武场配合身段表演,为打击乐部分。

8.古典京剧的代表曲目:《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京剧《霸王别姬》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贵妃醉酒》选段)。

五、亚非音乐

3.代表作品:教材相关曲目

4.非洲音乐的特点:高度发展、复杂多变、强烈奔放的节奏。

6.特色乐器:

亚洲:印度的西塔尔,

非洲:马林巴琴、拇指钢琴姆比拉、鼓及各种敲击乐器。

七、拉丁美洲音乐

2.代表曲目:教材相关曲目

3.拉丁美洲音乐大体上可分为:印第安人音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以黑人为中心的非洲—美洲音乐三个类型。

音乐鉴赏复习材料

第一部分 西方音乐流派

一.巴罗克时期 (1600——1750)

1.音乐特点:作品大都宏伟壮观充满活力,以复杂沉重的复调音乐为主。 2.代表人:

巴赫 、亨德尔:代表作<<水上音乐>> 、维瓦尔蒂等 二.维也纳古典乐派 (1750——1810)

1音乐特点:崇尚理性,形式严谨,以简洁明快的主调音乐为主 。. 2代表人

贝多芬 海顿 莫扎特

三.浪漫主义音乐 (1820-1910)

1.音乐特点:从主观的角度感受事物,强调个人主观情感的表达。

3.艺术歌曲: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唱曲,有精心编配的钢琴正谱伴奏,对演唱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五.印象乐派

1.音乐特点:突出瞬间的主观印象,重视和声配器色彩。 2.代表人:德彪西

3.作品: 交响素描《大海》;歌剧《佩利亚斯兰与梅丽桑德》;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 钢琴曲《意象》《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六.表现主义音乐

1.音乐特点:表现内心苦闷,孤独,恐惧,绝望等情绪 2.代表人:勋伯格(奥地利), 中国音乐部分 一.古琴音乐

1.古琴形制:七弦,十三徽 2.代表曲目:《高山》《流水》《阳春》《白雪》 3.赏析 《流水》:曲式:“起,承,转,合”结构 谱源于《神奇秘谱》;此曲伴“航行者”太空船遨游太空 二.古代歌曲

1.发展历程:诗经,楚词,乐府,绝律诗,词,曲等不同发展阶段。 2.代表作品:《阳关三叠》《扬州慢》 三. 学堂乐歌 1.定义:“学堂乐歌”是我国清末民初新型学校教育改革的具体产物之一,最初是“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于1898年5月向光绪上书:“请开学校折”中提出的。以李叔同沈心工为代表的 一批有识之士在学校里开设乐歌课所唱歌曲统称为学堂乐歌。

2.主要内容及代表作品: A、 “富国强兵”、以抵御列强欺凌的爱国主义,代表性的歌曲有:《何日醒》《黄河》 B、 积极宣传和推行“军国民教育“的,代表性的歌曲有:《体操-兵操》等; C、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反封建”民主精神。代表作:《勉女权》《女子体操》《缠足苦》 ;E、 鼓吹学习新文化、推动民主思想的,代表性歌曲有:《运动会》、《电报》、《文明婚》等; F、 结合学校生活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的思想教育和热爱生活的教育的,如:《勉学》《春游》《送别》 四..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 1.聂耳:作曲家,云南人。民乐合奏:《金蛇狂舞》《翠湖春晓》歌曲:《卖报歌》《新女性》 《码头工人》《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梅娘曲》

2.冼星海:作曲家,广东人。 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生产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 《黄河颂》, 第三乐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四乐章 《黄水谣》, 第五乐章 《河边对口曲》, 第六乐章《 黄河怨》, 第七乐章 《保卫黄河》,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六.歌剧:

1.歌剧是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和舞台美术等艺术要素,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演唱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等。 2.中国新歌剧代表作:(六部) 1马可《小二黑结婚》《白毛女》 2梁寒光《赤叶河》 3 羊鸣《江姐》 4罗宗贤《刘胡兰》 5 张敬安《洪湖赤卫队》 6 石夫《阿依古丽》 七.新中国的音乐家及其作品 . 陆祖龙 合唱《祖国永远是春天》《一束山茶花》独唱曲《娄山关》《心中的玫瑰》《长城永在我心上》 吕其明 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秦咏诚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我为祖国献石油》 施光南 歌曲《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歌剧《伤逝》 彭修文 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花好月圆》《丰收锣鼓》《瑶族舞曲》《乱云飞》 郭文景 交响序曲《御风万里;》歌剧《狂人日记》《夜宴》;交响合唱《蜀道难》;交响诗《川崖悬葬》; 协奏曲《愁空山》;室内乐《戏》《甲骨文》《社火》 谷建芬 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声与微笑》《烛光里的妈妈》《那就是我》 赵季平 歌曲《好汉歌》。为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笑傲江湖》电影《大话西游》《霸王别姬》等配乐。 印青 歌曲《走进新时代》《 凝聚》《西部放歌 》《永远跟你走 》音乐剧《迷人的港湾 》舞剧《妈祖 》 三宝 歌曲《 你是这样的人》电影乐《一个都不能少 》《 我的父亲母亲》 刘炽 歌曲《祖国颂 》《我的祖国 》《 让我们荡起双桨》《英雄赞歌 》 乔羽 (词作家,被称为“词坛泰斗”) 作品有《 思念》《 让我们荡起双桨》《难忘今宵》《 爱我中华》《我的祖国 》《祖国颂 》

八.补充

音乐家及其称号

1巴赫(音乐之父、复调大师。) 2海顿(交响乐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 3(乐圣) 4.莫扎特(音乐神童) 5舒伯特(艺术歌曲之王) 6李斯特(钢琴之王)

7.肖邦(钢琴诗人) 8帕格尼尼(小提琴之王) 9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

10.格林卡(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11。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爵士乐之父)12。冼星海(人民音乐家) 13.德国“三B作曲家”是指(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 其他

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孟加拉被称为“音乐之邦”。 实践考查部分(50分)

一、 歌唱:能参与各种演唱形式(独唱、齐唱、合唱、重唱、组合演唱等)的排练和表演。

二、 演奏:能参与各种演唱形式(独奏、齐奏、合奏、重奏等)的排练和表演。

三、 音乐与戏剧表演:

1.配乐朗诵散文、诗词、寓言、童话等文学作品。

2.能模仿表演有代表性的中国戏曲唱段、中外歌剧选段、小品选段等。

3.能以演员、配乐、创编等身份参与一次实践表演(可以是小品、课本剧、影视剧、话剧、音乐剧、戏曲等)

四、 音乐与舞蹈:能参与各种舞蹈形式(毒物、群舞)的学习与表演,能即兴创编舞蹈并表演。

五、 创作:为歌词谱曲,为旋律配简易伴奏。

音乐鉴赏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一、古筝音乐鉴赏内涵

鉴赏是高于欣赏的一种审美活动, 它要求有更高的感悟层次, 甚至是有所启发。音乐鉴赏是一种听觉的鉴赏, 通过耳朵来感受音乐, 感受其中的艺术, 并且能延伸到其他感官, 产生更加强烈的共鸣。所以音乐鉴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审美活动, 过程复杂, 感官复杂, 同时作用方面和显示意义也是复杂的。

古筝音乐鉴赏自然是对古筝音乐的一种审美活动, 对古筝形式美的感知, 从弹奏者抚琴的姿势, 到神态, 到眼神和表情等;从古筝的音色、节奏, 甚至是激荡的氛围等。其鉴赏内涵要求加入情感, 产生情感的深入体验, 并且能有所联想, 有所活动, 更有所创造。将不同的创造性思维集合在一起, 通过有规律, 有顺序的欣赏和心理活动使之更加有实践价值。通过对古筝音乐的鉴赏, 要感受古筝独特的美, 更要有触动心灵的感觉。

作为古筝的弹奏者, 首先便是要学会鉴赏古筝音乐, 分辨其弹奏方式, 品味其弹奏优劣等。只有懂得欣赏, 才懂得展示;只有懂得展示, 才懂得交流;只有懂得交流, 才会有所进步。这就是古筝音乐鉴赏的内涵, 无论是对普通的听者, 还是对古筝音乐的弹奏者和学习者, 这都是必须的, 当然后者的水平要求更高一些, 方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和创新, 继承古筝音乐文化, 传递中国传统艺术。

二、古筝音乐鉴赏的具体方法

1、具有古筝音乐鉴赏的情境

这里的情境指心境和环境, 因为古筝音乐鉴赏是一个主动欣赏的过程, 如果内心不具有这种主动性, 又如何能融入到古筝音乐当中, 甚至是产生鉴赏情感和评价内容呢?而且即便是对古筝一窍不懂得人, 有时候也能品味古筝, 这是因为他有鉴赏的欲望, 便能从内心去感知, 虽不知乐理知识, 但是能从自己的情感角度进行分析。所以要想更好的理解、鉴赏古筝音乐, 需要先学会倾听。要主动体验音乐, 这样才能有所感受, 用聆听代替听, 其效果要更加突出。另外一个情境便是环境, 指听音乐的一种身处环境, 如果过于嘈杂, 定是无法好好投入其中的, 很容易分散注意力, 其鉴赏水平和感受会大大降低。因此要有一个好的心境, 好的环境, 潜心品味, 才是古筝鉴赏第一步。

2、注意听觉听力的培养

从古筝鉴赏的角度来说, 这是一个“听”的过程, 自然要依赖于听觉, 所以一个好的听觉非常有必要, 没有听觉便不可能存在鉴赏。古筝的表演对象是广大群众, 确切来说是他们的耳朵, 所以要了解自己的消费者, 尊重他们的耳朵。因此在古筝鉴赏时, 需要一个好的音响, 这是物质基础, 否则是无法给予耳朵好的音乐感受的。而作为音乐鉴赏者, 则要准备这样的物质基础, 认识到音响感知是鉴赏音乐的基础, 是不能够马虎的。另外, 培养听觉和听力, 还需要日常的练习, 辨别音色, 并且多听一些古筝音乐, 增加乐感, 日积月累, 会有听觉上的很大进步, 这是软性条件。

3、鉴赏要深入内涵

古筝音乐鉴赏, 不是你听出是古筝弹奏的就可以了, 这是太过初级的要求。鉴赏需要深刻感悟筝曲的意境, 体会其美感, 并且深入了解深邃的内涵。再者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古筝弹奏者形式美的感知, 更要从其技艺, 甚至情感方面入手, 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音乐品味。而对于弹奏者来说, 便是要求提高自身弹奏外在之外, 还要注意自己对乐曲的把握, 将情感注入轻重, 在筝曲的意境和深邃度上下功夫, 给观众更加真切的感动。

4、鉴赏要注意意境联系

鉴赏自然不能只是对音乐外在的赏析, 而是要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 联系自身, 产生更美的意境。在鉴赏古筝音乐时, 要通过自己的理解来明白弹奏曲目的高低起伏, 紧急缓慢, 更透过表面来体会情感, 感受作品本省的意境和内涵, 加深品味层次。

总之, 古筝音乐鉴赏需要把握内涵, 直击作品身处, 更感受抽象的情感, 与自身产生共鸣, 唯此鉴赏, 才能品味真挚, 体会到古筝音乐的美好。

摘要:古筝是比较古老的乐器之一, 它的音色比较特别, 具有很强的辨认性, 适合雅俗共赏, 受众较广。而且古筝算是民族乐器, 古往今来有音乐大家演奏其乐曲, 不仅提高了自身弹奏古筝的水平, 更提升了音乐方面的造诣, 展现出良好音乐展示力。古筝音乐的鉴赏需要从其内涵入手, 了解古筝的历史和文化, 倾听其中的脉络跳动, 才能更好的品味作品, 感受筝乐之美。本文笔者从古筝音乐鉴赏的内涵出发, 浅谈具体的鉴赏办法。

关键词:古筝,音乐鉴赏,内涵,方法,情感

参考文献

[1] 柳青.论在古筝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方法[J].黄河之声, 2013 (12)

[2] 顾硕.浅谈古琴、古筝的文化内涵与雅俗音乐的审美并存[J].音乐创作, 2013 (12)

上一篇:语文教育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高职班级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