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探究范文

2023-09-21

初中科学探究范文第1篇

1 什么是探究性教学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将学生的探究行为定义为“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初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最旺盛的阶段, 无论是基础好的学生还是基础较差的学生, 驱动他们探究未知的内心动力是一样的。他们的探究欲望越强烈, 主动探索的主观能动性就越强。探究性教学就是要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 采用生动活泼, 富有启发、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 学习科学技能, 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在初中科学课程中推行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激发学生自发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手实践能力, 达到争做“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学习科学、维护科学、运用科学、推动科学”的现代人的目的。

2 探究性教学实践

美国探究教育专家萨奇曼认为, 只要有一个能集中学生注意的焦点, 学生享有探索的自由, 还有一个丰富的容易引起反应的环境, 学生都能开展探究活动。初中科学探究性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从而引发学生好奇心, 提高探究教学的实效。

3 提出问题

事实上, 发现问题的过程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因为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是发现问题获得证据或数据的源泉。问题的来源可以是生活实例、实验演示、故事陈述、思维定势等。教师应多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让学生体会发现的快乐。发现问题后, 不要急于用实验去检验, 更不能直接说出答案,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让学生大胆提出与科学学有关的问题。经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后, 课堂充满了疑问, 这些问题可能比较零碎, 也有的问题可能在本节课涉及不到或者无法解决。此时, 教师应综合各式各样的问题之后, 略加筛选归纳, 然后正式提出和本课有关的若干问题, 以进入下一个环节。例如研究压强问题时, 提出问题的过程可以如下:设置问题情境——取相同压力产生不同效果的事实, 分析归纳——不同接触面积情况下产生效果是不一样的, 提问——如何描述这种现象? (用什么语言来描述) 等。

4 实验检验

问题提出后, 就要想方设法去检验它, 用实证性材料去推翻或支持问题假设, 这是探究性教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必须在科学课中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检验的机会。在检验和推理阶段, 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模式, 创设条件使学习者积极参与假设检验的设计, 进行实验观察、控制条件、记录现象, 或作社会性调查或作资料实证性研究, 教师要适时引导协作与交流、反思, 增强情感体验, 调控探究进程, 强化成功欲望。要避免在问题检验过程中把设想等同于规律的偏向。问题有时需要反复验证, 没有充分的事实, 不要轻易接受或推翻原假设, 以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例如, 在九年级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 可分析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木板表面、玻璃表面滑动的距离, 找出小车运动的发展趋势:表面越光滑, 小车运动越远。进而推广到理想状态:当表面非常光滑时, 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从而导出牛顿第一定律是水到渠成。

5 结果讨论

学生在实验研究过程中, 同组实验者之间己经进行了内部的讨论和小范围的交流, 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扩大交流的范围, 例如在组与组之间、全班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都可以展开更为广泛的交流。在交流的活动中达到“切磋”的目的, 实现思维的碰撞。交流过程中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这些对巩固实验过程和概念规律的理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参加讨论时要以肯定、鼓励为主, 利用课件配合讲解有关难度较大的内容, 并小结观察的方法。如, 观察要细心, 要有目的, 要按一定的顺序, 要动用多种感官, 要做观察记录, 可以借助仪器等。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让学生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发挥各自的创新精神, 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

在科学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设计, 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激励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 应当鼓励学生敢想敢做, 允许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 允许学生犯合理性的错误, 给他们一个想象的思维空间, 让他们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才能培养他们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探究活动是学生与环境相互的建构过程, 对学习环境的要求很高, 尤其是对心理环境的要求高。首先要消除专制的教育气氛, 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改变把教师、教材当成“真理”, 学生只能唯师命是听、唯教材是从、唯考试是行等现象, 还学生以自由;尊重学生发言权、建议权。其次, 允许学生对教师、对教材质疑问难, 给予学生思考的自由, 发扬学术自由精神。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求异思维, 激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姿态对教师做出科学性的批评, 形成师生相互交流、其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现代型“师生场”。再次, 有些初中的学生由于年龄、性格的特点, 具有好奇心理, 酷爱“胡思乱想”。如果教师处理好, 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6 评价总结

科学探究的教学评价, 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 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 最终实现科学课程能力目标, 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其实, 学生们很想把自己设计脚产品雏广给别人, 得到其他师生的评价。有的小组动手实验能力较弱, 思维相对滞后, 更想知道别人是怎么完成实验探究的, 是不是还有比自己更好的方法。总之, 学生都有被评价的需要。此时, 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点, 适时地让学生把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体会以及实验后得到的结论相互交流、讨论。让学生自评、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甚至请校外专家来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同于传统的评价, 一改单纯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排队的做法, 势必引起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和评价时机全程化。

7 课外实践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内容能够提供给学生作为探究性学习的素材,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科学知识, 并为学生进行科学实践提供可能的帮助。可以利用初中科学教材中安排的大量“家庭小实验”、“实验习题”。这些“小实验”操作比较简单, 而且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此外, 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 充分利用包括学校的实验室在内的资源, 为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提供平台, 这也是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较好方法。

8 结语

科学探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是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探究的设计模式跟教学的硬软件密切相关, 直接影响实际教学效果。如何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下及时有效地教给学生探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实践和学习中不断地探索总结, 加以完善, 才能带领学生真正进入科学探究的神圣殿堂。

摘要:在初中科学课程中推行探究性教学有其必然性。文章首先对探究性教学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在教学实践中应主要把握好提出问题、实验检验、结果讨论、总结评价和课外实践五个环节。

关键词:初中科学,科学探究,教学

参考文献

[1] 李森, 于泽元.对探究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 2002 (2) .

[2] 廖伯琴.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实施[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初中科学探究范文第2篇

1 创设科学探究情境培养科学探究动机

科学探究动机是驱使人们直接从事科学探索和研究活动的内在驱动力。科学探究动机能诱发出学生主体的科学探究精神, 推动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探究活动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而科学探究动机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形成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激发出他们求新、求收获、求发展的科学探究动机。因此, 要激发学生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探究性动机, 教师就必须在创设教学情境上下功夫: (1) 以问题为核心, 创设实验情境。教师创设实验情境必须以实验为载体, 紧扣问题, 把问题尽可能设计成富有探究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在教学“液体的压强”实验时, 设计出: (1) 保持压强计金属盒在烧杯里的水中的深度不变, 使橡皮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 让学生观察压强值 (以液面高度差的毫米为单位) 是否相同, 并提出为什么? (2) 改变金属盒的深度, 如先移至8cm深处, 再移至10cm深处, 让学生观察压强值的变化, 问压强值有什么不同?要求说明原因。 (3) 将烧杯中的水换为盐水, 问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 盐水与水的压强值是否相同?并说出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当这些问题呈现给学生时, 一下子就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在紧张的思维冲突中都想探个究竟, 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探究学习动机。 (2) 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和语言描述, 向学生提供模拟性的实体情境。例如在教学《平面镜成像》时, 我依据教学需求, 借助多媒体, 利用Photoshop7.1工具软件对所选的平面镜成像图片进行加工, 接着利用Office 2007 Power Point软件把这些图片制成可随机链接的幻灯片, 并附上一系列启发性的提问, 使学生在观察中能积极思考。然后选取多媒体演示教学模式, 把制作的课件和电子教案的演示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 使教学内容变得特别形象、直观、新颖这不仅有利于充分展示平面镜成像的形态结构, 让平面镜成像的轮廓一下子跃然于学生脑海, 而且使学生从直观感受中燃起了探寻平面镜成像原理的热情。此时, 我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说:“幻灯片中的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想探个究境吗?”在我的启发下, 渴望探寻平面镜成像的学生们一下子就沉入到了科学探究的学习活动之中。

2 教会科学探究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技能

技能是形成能力的重要条件。因此,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必须重视学生对科学探究技能的掌握。而学生科学探究技能的发展又是以一定的学习方法为基础的。为此, 教师应加强科学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会学”, 才能有效提高其科学探究技能。具体上, 物理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掌握科学探究学习方法须做到:一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如学会分解学习目标、管理学习时间、理解学习内容、调控学习时的情绪, 善于作笔记、列提纲、作小结、画示意图、尝试回忆等。当学生掌握好这些学习方法时, 学生不仅可以减少对教师的依赖, 而且能有序而行, 比如他们熟练地采用一读 (在读的过程中感知教学内容) 、二思 (在感知基础上思考) 、三写 (经深入思考后在学习内容中圈圈点点, 记下疑难和感受) 、四用 (运用知识的迁移, 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的方法策略, 就能从质疑问难中找出问题, 确立科学探究的学习目标, 明白学习时如何入手, 懂得先做什么, 再做什么, 最后做什么;然后能紧紧围绕科学探究目标, 进行主动探究和思考, 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综合中进行意义建构, 形成他们各自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策略, 并有效解决问题。二是要帮助学生掌握观察法、实验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假设方法和数学方法等具体的物理学方法。教师组织教学过程注重实施知识教学与物理学方法教育的良好结合, 就会使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 在教学二力平衡时, 教师在上课之初可直接先让学生猜想作用于同一个物体的两个力取得平衡的条件和因素有哪些。猜想是探索性实验的前提, 学生可能会想到:作用于同一个物体的两个力的大小、方向, 这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作用点在哪, 这两个力作用的物体的结构、形状、大小等。然后再让学生考虑这么多的因素怎么研究, 有没有主次之分, 哪些是主要因素, 哪些是次要因素, 次要因素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忽略等等。当还剩下“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时, 再让学生考虑这三个因素对作用于同一个物体的两个力的影响及取得平衡的条件展开思考, 并提出控制力的变量进行探索。这样模拟科学家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体会与学习物理学方法, 可使学生熟悉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操作技能, 增强其独立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 推动合作学习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当代任何一项科研成果无不凝聚着众多人的心血, 突显出集体智慧和合作精神。要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教学中必须重视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通过合作学习, 不仅能创造出一种相互切磋、启发的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形成彼此共同分享探究学习成果的局面, 而且能让学生进一步克服骄傲自满和自我封闭, 促进他们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在解决问题上依靠集体智慧, 集思广益, 充分发挥创造精神, 学会从提出解决问题的众多方案中选择出最佳方案, 把学习中的科学探究不断引向深入, 提高科学探究效率, 使学生个体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提升。因此, 教师要有意识地推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比如在教学物理《物体浮沉条件》时, 给出三组分别为已调好的盐水, 放入鸡蛋之后, 出现漂浮、沉底、悬浮三种状态, 请学生解释分析其中的原因。接着提出:如何让漂浮的鸡蛋沉底, 沉底的鸡蛋悬浮, 悬浮的鸡蛋漂浮?并让学生分为五人一个合作小组, 各抒己见, 提出各种方案。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对出现的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分别要求解释。然后, 组织各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研讨他们的科学探究成果。通过交流、研讨, 学生从中深化了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浮沉条件的理解, 形成了正确的认知, 提高了他们对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中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一是要创设科学探究情境, 培养科学探究动机;二是要教会科学探究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技能;三是要推动合作学习, 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科学探究动机,科学探究技能,合作学习,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小夜.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Z].淮阴师范学院教育论坛, 2008, 4.

初中科学探究范文第3篇

【摘要】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素质教育已经深入国民心中,其教学理念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时,锻炼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探究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基于此,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科学探究的重大意义,多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

【关键词】科学探究 小学科学 教学运用

科学探究即学生用来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思想、理解科学家如何研究自然界的各种活动[1]。目前,我国的小学科学教学提倡采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应用到小学科学中,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运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用科学探究架起知识和学生理解之间的桥梁,确保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树立科学探究观念,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1.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应用小学科学教学,科学探究教学法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那么教师再好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发挥实效,更不用提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了。小学科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发现教学生活实例,亲近教学自然案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例如,在开展《遗传与变异》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生活常见的动物——猫,来开展教学。教师在PPT教学课件上,展示一窝小猫,猫妈妈是白色的,五只小猫中两只是白色的,剩下的三只都是橘黄色的花猫,那么猫爸爸是什么颜色?通过小猫的颜色,依据动物的遗传规律,推断出猫爸爸应该是橘黄色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适当的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遗传与变异》教学时,也可以采用实地参观动物园中老虎一家、豹子一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加深学生对“遗传”知识的理解。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小学科学教学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大胆的质疑,帮助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小学生年龄小,见识不足,他们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有疑问,同时,在学习中,学生也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为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培养提供思想基础。

笔者在教学中就遇到这种情况,笔者在教授学生“生物伙伴是如何相互合作的?”知识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实际生活的观察:哪些昆虫可以帮助传播花粉。学生一般都会得出蝴蝶、蜜蜂的答案,但是笔者的一个学生在观察中得出苍蝇也会帮助传播花粉。课堂教学时,学生听到他的观察结果,哄堂大笑。笔者立即打断教学过程,鼓励该学生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让其它学生思考“苍蝇”真的能帮助花粉传播吗?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笔者引入了一小节教学视频,里面包含蝶类、蜂类、蛾类、蝇类等昆虫传播花粉的过程,学生认识到“蝇类”确实可以帮助花粉传播。这位学生受到笔者的鼓励,在以后的教学中,观察事物就更仔细、认真,其他同学受到他的激励,也更喜欢从多方面观察事物。

学生的质疑精神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法的重要目标,教师在回答学生质疑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精神,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效果。

3.借助有效的實验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又一重大内容,教师借助有效的教学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的途径,制定问题解决的计划,实验问题解决的方法,得出问题的结果的整个过程,就是一种科学探究的过程,再也没有比实验更能有效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养成的教学内容了。

例如,在开展“水滴里的生物”一课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实验:将收集好的一些实验用水放置在课桌上,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这些水滴里有没有其他东西呢?学生看着干净的水,一般都会认为什么都没有。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设计教学假设——水滴里是没有生物存在的。根据这一假设,教师设计如下实验环节:“我们肉眼观察到水滴里是没有生物的,通过前面的教学我们知道肉眼观察是有局限的,今天我们就借用科学的手段——显微镜来观察水滴里的世界吧。”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水滴里有很多微生物,学生在教学实验中得出与假设不符的教学结果——水滴里有生物存在。在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断得到强化。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教学法的最好土壤。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的趣味性、实践性,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养成学生的科学实验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成长发展。

总而言之,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的比较广泛,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科学教师在运用科学探究法的时候,一定要借助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借助有效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进而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明辉.科学探究的内涵及其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教育科学研究.2011.07:59.

初中科学探究范文第4篇

1.[单选]即便是优秀传统文化,也是良莠并存、鱼龙混杂,一概囫囵吞下去,就要担心消极东西的不良作用。就传统读物而言,它们之中的许多内容不仅与现代理念格格不入,而且属于糟粕,青少年还没有辨别的意识,倘若填鸭式的灌输,反而可能影响青少年的判断能力,甚至无所适从。这说明( ) A.要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C.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抵制外来文化 D.我们要全盘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2.[单选]2017年8月13日,央视少儿频道“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网络直播在上虞区曹娥街道中华孝德园和中国孝德馆举行。“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始于2013年,这一项目已成为中央电视台“最美”系列中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活动之一。“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 ) A.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B.属于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C.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 D.是我省加强经济建设的体现

3.[单选]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提高,孔子和他代表的儒家文化正在走向全球。当地时间8月18日,2017年拉丁美洲孔子学院联席会议在秘鲁天主教大学举行。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 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开展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播,推动中华文化主导世界 B.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最优秀、最独特、最具有影响力 C.文化是沟通的纽带,能够增进理解,清除任何危机 D.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4.[多选]2017年8月17日至20日,2017全国砖雕文化传承与创新峰会暨全国砖雕传统手工技艺大赛在临夏青韵砖雕艺术产业园举行,来自徽派、晋派、广派、苏派等砖雕艺术流派的代表及74名砖雕工匠汇集一堂,比拼传统砖雕手工技艺,共商砖雕产业发展。开展此活动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A.对我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的影响 B.是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感的需要 C.是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前提 D.有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多选]2017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正式推荐海上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古泉州(刺桐)史迹”将有望成为我国第53项世界遗产。“古泉州(刺桐)史迹”有望成为我国第53项世界遗产的信心源自于( )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我国尊重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D.世界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6.[多选]要减少下面漫画中的行为,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

A.加强全体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 B.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C.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D.加强法制宣传,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

7.[简答题]古丝绸之路既是一条通商互信之路、经济合作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文明对话之路。

昭君出塞,向我们传递了民族和谐相处之道;苏武牧羊,沉淀在中华民族心里的是对祖国的忠贞;边塞诗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宗教建筑,开阔了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的眼界……漫漫丝路,文墨四溢。满载着中华文化的丝绸路,向西延伸,与欧亚文化交汇融合,催生了合作、平等、互利、共赢的时代精神。

(1)读完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感悟?

当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应重视文化的力量。注重文化交流,才能为沿线国家深层次合作奠定基石。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加强“五通”的构想中,民心相通是最需下功夫推动的一个。要加强沿线国家的“硬件”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的支持,必须加强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加强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意义的认识。

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文化内涵,一方面,要通过文化传承、修复等方式,保护好已有的丝路文化遗存;另一方面,要通过大力创新,为一些古老的文化地标赋予新的内涵,增添新的文化魅力。同时,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在促进交流与沟通中的作用,打造线上线下交流的新平台。

(3)从发展先进文化的角度,说说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A 2.B [解析]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推选活动属于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种活动,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

3.D 4.ABCD [解析] 四个选项都是对传统文化作用的正确表述。 5.AC 6.ABCD 7.(1)①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②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③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④中华文化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

(2)①有利于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②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③有利于各国文化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④有利于沿线各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初中科学探究范文第5篇

摘要:今日许多学者不满足于科学的统一,而试图使人类文化大统一。这种尝试是有其内在理由和依据的。因为自然或世界、人的文化活动体系或人性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人类各种各样的知识学科和文化门类,在创造时刻或达到成熟阶段,其统一性就明显地呈露出来。学者构想和设计的大统一途径有诠释学,弱化自然科学的定律、因果性等概念,发挥哲学的连通和综合功能,审美等。

关键词:文化;大统一;统一的依据和途径

科学统一大都是就自然科学的统一而言的,当然也不时超出这个范围。这是诸多学者一直讨论的问题,也是逻辑经验论者的奋斗目标。现今,许多学者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宏伟的理想,企图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乃至全部人类知识或文化都统一起来,清除所有学科的藩篱,弥合所有文化的分裂,从而走向真正的人类文化大统一。

威尔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人类的行为由物理因果性事件组成,那么为什么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不能与自然科学相互契合呢?从这种契合中它们怎么不会受益呢?他从历史的视角做了考察:人类历史的进程与物质的历史进程之间,无论在星体中还是在生命的多样性方面,并没有根本的区分。天文学、地质学和进化生物学是原先历史上不同的学科与自然科学中其他学科结合的例子。在知识的综合中,哲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哲学使思想的力量和连续性经过几个世纪之后仍然富有活力。伊利英和卡林金立足于以人为中心立场,认为在“接近”人的意义上,所有科学都是人文的,都是在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仅就它们或迟或早在人的实践中被使用而言,它们的结果具有价值。在这种意义上,自然的、社会的、技术的和人文的科学都是关于人的科学(science of man)。西博格则径直指出,在科学和技术界与艺术和文学界之间造成的障碍是人为的,在某种程度上,这只不过是通过我们的词语和行动造成的障碍,我们能够通过新的视野和态度来消除它们。这些障碍部分地是我们需要方便地分类和编目我们的观念和活动的结果。虽然科学今日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无孔不入和蒸蒸日上的影响,但是在过得有价值的未来世界需要的交叉学科文明中,则不能够存在任何截然分明的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划分。他认为:

科学毕竟是人的努力,它不会独立于人而存在。我们必须不要忘记,在整个历史中,科学迄今与其说使人“减少人性”,还不如说使人“有人性”。

珀尔曼也赞同“人的科学”这一概念,他从不同文化传统的起源、相互关联以及与人的关系诸方面详细地进行了论述。科学传统、文学传统和社会传统这三个文化传统是人纺织的衣服的部件,这些部件反过来又装饰他和塑造他。这些文化装饰是相互作用的框架。也就是说,人创造了他的传统,传统反过来又影响他。文学的、科学的和社会的这三种文化传统在人与他们的环境构成和相互作用中具有共同的起源。例如,科学坚决要求观念的共同证据,并诉诸人们共同具有的感觉,而艺术本身则基于人的器官、印象和洞察方面的个体差异。但是,科学和艺术都是人的产物,科学的共同证据和艺术的个体差异都基于刻画人的特点的神经系统、心智和感官。人从自然进化而来,科学、文学和政体从人进化而来。如果人是自然的有意识的部分且与自然的其余部分在日常生活、科学、艺术、音乐或社会理论中相互作用,那么人的这些文化产物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因为它们相互关联,它们在自身的发展中,也在人的发展中相互影响和反映。人的科学确实在该词的最充分的意义上被需要,也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的人们相互接近地工作。通过共同的努力,人的科学是可能的。没有专门化,我们是肤浅的;投有展望,我们是暂时的。但是,专门化和展望、分析和综合,对于受过教育的人都是必需的。像自然的其余部分一样,在我们之内没有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或社会学的人为隔离。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科学结合在一起,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米泽斯(R.von Mises)考虑了科学和其他表面上是非科学的学问和文化分支之间的关系,这些分支是形而上学、诗歌和视觉艺术。他通过仔细地分析,表明这一切比所设想的有更多的共同之处。虽然他并不否认形而上学和科学之间有差异,但是却认为它们的目的和问题往往是相同的或相似的。他说,形而上学的特点能够被概括为“处于其开端的科学”,它是原始科学的一种类型,诗歌在其某些形式中是形而上学的一种类型。当它是神话学的时候,它是形而上学,它与形而上学具有的科学有关。就诗歌的另外的形式而言,这些形式也与能够清楚陈述的科学有关。因此,叙事的诗,包括小说,都具有接近物理学中的思想实验地位的“逻辑的地位”:所做出的假定与经验不矛盾,在思想中构造的事件的链环也与经验、与已承认的假定一致。虽然诗的其他形式在语言和另外的常规与叙事诗不同,但是任何一类诗歌的创造者都不变地报告了可观察的现象之间的活生生的相互关系的经验。因而,诗的题材与科学的题材并非无关,尽管它使用的语言是十分不同的。即便是抒情诗,乍看起来与科学完全隔绝,但是它的交流基于知识和源于经验的情感。

这些学者的看法尽管并未成为现实,但绝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有其理由或依据的。坚持某种本体论的还原论的观点的马斯洛发现,道德与精神问题也属于自然王国,是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与自然王国相对立的王国。珀尔曼的考察和分析更为具体和详尽。他提出,科学大统一的基础可以在下述三个命题中窥见。一是人的存在可以在亚原子的、化学的、物理的、生理的、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水平上适应世界中变化的能量机制。二是在各种水平上的活动是相互关联的。在一个水平上的活动变化影响其他水平的活动。三是人的微观宇宙的内部活动、相互作用和变化,能够借助在各种组织水平,包括社会文化水平之内和之间的基本定律来理解,常常能够预言。这三个命题可以通过如下概括而增强。第一,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与我们周围的其他客体一样,具有相同的电基础,服从相同的亚原子的、电的定律。第二,身体在其运动、温度调节和感觉器官中,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的动力的和物理的关系而被装备起来,它服从普适的力学、热力学、光学和声学定律。第三,身体通过它自己的构成成分、细胞活动以消化、呼吸和腺系统,为它自己的需要完成化学转化。第四,具有其特殊功能的细胞、组织、神经系统和大脑,为人的有机体的健康形成复杂的活动整体。第五,与上述各种活动有关的生物的、神经病学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机制,制约着人的存在和社会及其环境的追求目标的相互作用机制,这一切反过来又受到那些相互作用的影响。因此,正如萨顿所说:

把自然研究和同人的研究对立起来是最愚蠢

的事了,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中我们都必须同基本的:元论——人与自然——打交道。对人来说,还有什么事物能比人更有意义?然而,同其他人以及他们的共同背景自然界隔离开来的单个人是不存在的。自然界总是存在而且无所不在;把人从自然界孤立出来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自然的研究必然是由人研究的。尽管这种研究是客观的,并且科学家试图使它尽可能地客观,但是它仍然是以人类的经验和价值观来观察和解释一切的。个人的癖好能够而且必须被排除,但是人类的天性不可能被消除。科学不过是自然界以人为镜的反映。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始终是在研究人,因为我们只能通过人的大脑才能理解自然。然而,我们同样也可以说我们一直是在研究自然,因为没有自然我们无法理解人。无论我们是研究人的历史还是研究自然的历史,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人。我们无法摆脱人,即使我们想这样做也不可能。科学的和谐是由于自然的和谐,特殊地说是由于人类思想的和谐。要得到真实的图像,不仅自然必须是真实的,而且作为镜子的人也必须是真实的。

不仅自然或世界是一个整体,而且人的文化活动体系或人性也是一个不可割裂有机整体,人为地肢解它们只能导致无或无意义。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讲得很有道理:如果有什么关于人的本性或“本质”的定义的话,那么这种定义只能被理解为一种功能性的定义,而不是一种实体性的定义。我们不能以任何构成人的形而上学本质的内在原则来给人下定义;我们也不能用可以靠经验的观察来确定的天生能力或本能来给人下定义。人的突出特征,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体系,规定和制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周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因此,一种“人的哲学”一定是这样一种哲学:它能使我们洞见这些人类活动各自的基本结构,同时又能使我们把这些活动理解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语言、艺术、神话、宗教绝不是互不相干的任意创造,它们是被一个共同的纽带结合在一起的。也许正是出于类似的考虑,丹麦哲学家海因强调:

所有问题,一旦我们肢解了它们,砍掉我们想砍掉的部分使其适合我们任意定下的特定框框,那么它们就会失去意义。要使一个问题有意义,你必须把人类全部知识同一切活动都考虑进去。

例如,在近代的开端,近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第一次进入了争辩的场所。对关于人的一般理论的探究,从此是以经验的观察和普遍的逻辑原理为根据了。这种新的科学精神第一先决条件就是,拆掉一切至今把人类世界与自然的其他部分分离开来的人为的栅栏。为了研究人类事务的秩序,我们就必须从研究宇宙的秩序开始。而且这种宇宙的秩序现在是以全新的面目出现,新的宇宙学——哥白尼著作中提出的日心说体系——是新人类学的惟一可靠的科学基础。反过来,对自然的研究何尝没有受到对人的研究成果和其他文化的启示呢?韦克斯勒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科学观念(模型、假设)是在根植于科学家的历史时代中的文化框架内发展起来的。在科学概念中存在着文化风格和传统。”林德伯格也断言:科学思想与其他知识体系——哲学、宗教、政治、文学等——关系密切;“科学理论也是文化的产物;而文化在形成科学方法和科学理论的内容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历史研究揭示得格外清晰”。

许多学者洞察到,人类各种各样的知识学科和文化门类,尽管在表面上有诸多差异,但是在处于创造时刻或达到成熟阶段,其统一性就明显地呈露出来。塔利斯注意到,在最高的水平上,艺术和科学会聚。自然的数学化是一种灵感和工具,毕竟西方数学开始是作为用音乐术语诠释物质的方式和聆听天球音乐的方式。而且,过去的艺术是伟大的刺激物,可能在实践上有益于人类的成就的刺激物。在人的意识尝试越过对他的生命的禁忌和把日常的白昼转化为显圣的神灵时,艺术和科学二者是人类意识的伟大冒险。在最高水平上,手段王国在那里被归入,两种文化合二而一。B·巴伯则大胆地预言:自然秩序观念在19世纪的广泛流行,迎来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多产时期。类似的人类秩序若在20世纪出现,必将逐渐地显示出,社会科学在预见与控制人类事务方面是比“常识”更强的手段,从而对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有益的影响。这样一来,“社会科学由于其成就为自己赢得支持,并反过来由于这些成就而加强了对人类秩序观念的信仰。我们也可能逐渐地认识到,人类世界并不比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更武断,更变幻莫测或更莫名其妙。只有社会科学和它的姐妹自然科学都走向成年,科学才能真正达到完全成熟的水平”。

科学和艺术或者广而言之科学和人文在创造的时刻——不管是创造者的原始创造还是鉴赏者的继续再创造——都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即创造者灵感突发,想象张扬,自然和人合二为一。布罗诺乌斯基言之有理:

科学发现、艺术作品都是对潜藏的相似性的探索,宁可说是潜藏的相似性的爆炸。发现者或艺术家在它们之中呈现出自然的两个方面,并把它们融合为一。这是创造行为,独创性的思想就诞生在其中,它在独创性的科学和独创性的艺术中是同一行为。但是,它并非因之就是写诗的人和做发现的人的垄断。相反地,我相信,这种创造行为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惟有它才能把意义给予鉴赏行为。诗或发现存在于两个想像时刻:像创造时刻那么多的鉴赏时刻。当明喻带着我们回溯并同时说服我们时,当我们发现图画中的并置是奇特的和引起好奇心时,当理论同时是新颖的和令人信服时,我们不仅仅对某个他人的工作点头称许,我们重新演出创造性的行动,我们自己再次做发现。归根结底,在我们也俘获它,在我们也为我们自己做出它们之前,不存在统一的相似性。

卡西尔眼力好像更为深邃一些,他从赫拉克利特的“对立造成和谐”的箴言中受到启发,针对人类文化的不同形式,提出对立面的斗争导致统一的思想——这也许是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展现。

为了达到人类文化大统一的宏大目标,学者构想和设计了各种统一途径。诠释学不失为一种值得考虑的选择,因为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在诠释学上具有统一性。实际上,这主要通过自然科学借鉴人文学科常用的诠释方法(这在自然科学中是比较薄弱的或受到忽视的),促进自然科学向人文学科靠拢,从而达到二者的沟通和融合。罗蒂指出,自然对象和事实与人类社会行为和实践一样是有意义的,自然科学的经验材料不可避免地具有理论负荷,自然科学的理论与人类的旨趣、目标和价值密切相关。因此,二者在诠释学的基础上可以统一起来。谢廷娜(K.cetina)认为,自然科学的对象和事实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对象和事实具有相似的地位:是建构的而不是描述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都具有社会条件、背景特征和符号的解释的性质等基础,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同样应该具有相应的诠释学。赫西

(M.Hesse)通过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的转换,阐明了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在诠释学意义上的统一性。这些发生在自然科学上的转换是:从质料和理论可分,事实客观独立,转向质料和理论不可分,事实根据诠释组织;从理论是在假设一演绎基础上产生意义的说明,转向假设一演绎图式是事实被看到的方式,不是与自然做外部比较的模式;从经验法则的关系是外在的,转向是内在的,因为所谓事实是由理论所阐释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从语言精确,意义单一,转向语言难免也是隐喻的和不精确的,形式化语言曲解了科学阐释自然的方式;从意义与事实分开,理论的意义依赖于与外在事实的一致,转向意义由理论决定,意义依靠理论上的融贯一致。这五个转向使人文学科的一些要素和规范渗透到自然科学,从而明显地拉近了二者之间的距离或减少了某些隔阂。这些学者以及其他科学哲学家对自然科学的最新分析表明,自然科学具有与人文学科相近的特征和诠释学上的统一性。其一,自然科学的对象是主体构成的,而不是发现的,它们的存在取决于科学实践、科学语言和科学共同体。因此,必须放弃对自然科学的绝对性理解,以及科学的进步是向实在的真实描述逐步逼近的实在论观念。其二,各种自然科学都是在语义领域或传统中构成的,它们与日常生活和科学实践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自然科学也具有社会建构的特征,解释的意义域不可能被背景化。其三,自然科学像所有认识活动一样,是受特殊的人类旨趣引导的,这些旨趣尽管是社会地和历史地建构的,但却是普遍的。其四,自然科学也具有“筹划的”特征。诠释学的价值就是克服和消除所有知识形式之间的假的区别。当然,这并不否认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差异,如方法、标准或规则、理论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也不否认在诠释程度上有所不同,但是这一切并不构成二者在诠释学意义上有本质区别。

我基本赞同上述几位作者的说法和总结,不过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在诠释学基础上的统一,只有在对自然科学的某些貌似“冷峻”、“严厉”的面孔淡化的情况下才是合情合理的。倘若走极端,抛弃自然科学严格的检验手段和评价标准,取消它的数量化和精密性的特色,把诠释学方法和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不分青红皂白地强加于自然科学,这不仅有害于自然科学,对其他学科或文化门类也没有什么好处。行之有效的途径也许是,在科学和非科学之间,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创造条件让它们经常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促使它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最终达到统一的目标。

与我们的主张合拍,也与诠释学的统一途径类似的是,可以通过弱化自然科学的定律、因果性等概念——这在自然科学中早已进行了,如几率概念和不确定性原理的引入——以及提升社会科学的概括和预言能力,使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靠近并沟通起来。陶伯正是这样考虑问题的:社会科学的实证论议事日程不再被普遍接受了,取而代之的是,被修正的社会科学如何基于它们自己的普遍规律发现的概念作为中心的理论关注持续下来。一个战略是把这样的探究由科学说明的连续统担当,在那里来自在自然科学中所采纳的比较松弛的定律观可以满足。这种论证路线往往导致赞同下述建议:需要一种新的类型的科学,于是这作为许多纲领的宽松的理论基础起作用,而这些纲领甚至不去试图给它们的努力披上科学合法性的外衣。正像有些学者提议的,社会科学家必须寻找新的描述标准,这些标准服从于把现象还原为简化的定律。社会科学的问题是,把似乎是社会现象的自然呈现的东西变为可以更好地被分析的新的词汇表。削弱因果律标准为预言社会行为提供了空间。人及其文化根本地和可归并地是自然界的延伸:人没有特殊的质,不值得特殊的地位。

发挥哲学的连通和综合功能,也是一种值得效法的人类文化大统一途径。卡西尔曾意味深长地说过,人类文化分为各种不同的活动,它们沿着不同的路线进展,追求不同的目的。如果我们使自己满足于注视这些活动的结果——神话的创作、宗教的仪式与教义、艺术的作品、科学的理论——那么把它们归结为一个公分母似乎就是不可能的。但是,哲学的综合则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东西。在这里,我们寻求的不是结果的统一性而是活动的统一性;不是产品的统一性而是创造过程的统一性。如果“人性”这个词意谓什么东西的话,那么它就意谓着,尽管在它的各种形式中存在着一切的差别和对立,然而这些形式都是在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他进而指出:

对于人类文化事实的这样一种组织I作,已经在各种特殊科学——语言学、神话与宗教的比较研究、艺术史——中开始了。所有这些科学都在努力追求某些原则,追求确定的范畴,以图借助这种原则和范畴把宗教现象、艺术现象、语言现象纳入到一个系统的秩序中去。要是没有这种由诸科学本身早已从事的综合工作,哲学就会没有出发点。然而另一方面,哲学不能就此止步。它必须努力获得一种更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神话想象、宗教仪式、艺术作品的无限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现象之中,哲学思维揭示出所有这些创造物据以联结在一起的一种普遍功能的统一性。神话、宗教、艺术、语言,甚至科学,现在都被看成是同一主旋律的众多变奏,而哲学的任务正是要使这种主旋律成为听得见的和听得懂的。

事实上,在人类理智勃发的幼年和童年时期,哲学曾经是囊括人类所有知识的母体或统帅人类全部文化的旗帜;在当今人类理智的青年和壮年时期,哲学完全应当,而且能够发挥类似的连通和综合作用,只不过是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采取新的方式罢了。这就是,在承认各种学科或文化门类的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追求它们的活动和创造过程的统一性,追求它们的目标和普遍功能的统一性。

审美也可以作为人类文化大统一的途径。歌德认为,诗人的眼睛在寻求自然的真实设计时可以服务于科学:“无论在哪里,也许任何人都会同意,能够把科学和诗统一起来。他们忘记了科学源于诗,他们没有看到,当事物变化时,二者能够再次作为朋友在较高的水准上相遇。”在这种意义上,审美可以重新整合经验决定性的官能。简言之,审美维度可以是桥梁,把作为科学的客观的东西与作为人性的主观的东西统一起来。科学家正像诗人一样,凭借相同的作为他的经验的主要组分的审美源泉。布罗诺乌斯基在提到柯尔律治论美时说:

柯尔律治在试图定义美时,总是返回到一个深刻的思想,即科学和诗都共同追求我们经验的多样性的统一。他说:诗是“多样性中的统一”。科学无非是追求发现自然界的杂乱的多样性中的统一,或者更严格地讲,我们经验的多样性中的统一。诗、绘画、艺术是同样的追求,用柯尔律治的话来讲,追求多样性中的统一。每一个都以它自己的方式寻求人的经验的多样性下的相似性。

人类文化大统一的伟大蓝图有可能最终大致达成吗?威尔逊对成功充满信心。他看到,随着20世纪的结束,自然科学关注的焦点已经从寻找新的基本法则转向进行新的综合,以便理解复杂系统;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将这种综合叫做“整体论”。其目标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研究宇宙的起源、气候的历史、细胞的功能、生态系统的形成以及思维的物质基础等。在这些研究中想要取得最大的成就,策略就是构建一种可以覆盖多个组织层次的、连贯的因果解释。所以细胞生物学家关注分子的集合,认知心理学家关注神经细胞聚合在一起的作用模式。一旦有意外的情况发生,也便于理解。并没有什么原因能够说明,使用同样的策略就不能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结合起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差别体现在问题的数量上,而不在解决问题的原则上。研究人类状况是自然科学最重要的前沿。反之,自然科学所揭示出的物质世界又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最重要的前沿。可以将契合论点概括如下:两个前沿是相同的。他乐观地表示,如果这个世界真是以有助于知识契合的途径运行的,那么文化事业最终将变成科学,这里指的是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创造性的艺术。在21世纪,这些领域将变成两大知识分支。到时候科学将继续分化出不同的学科,这一过程已经深入开展,有的部分已经结合,而且继续结合到生物学中,还有一些已经与人文学科融合起来。社会科学的一些学科仍将存在,但是与原先的形式有根本的不同。在人文学科中,从哲学、历史,到道德依据、比较宗教和对艺术的解释,都将会与科学的关系更近,而且会和科学部分地融合起来。

(责任编辑 曾毅生)

初中科学探究范文第6篇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纯应试教育已转到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上来,旧的科学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逐渐被现代科学教学观念所取代。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

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创新的能力。

一 、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是小学科学学科的基础,是科学教学的基础,是不可替代的学习方法,是创新的基础。因此,作为新世纪的科学教师应该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做好学生实验,鼓励并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合理布置研究性课题。作为一名教师还要勇于创新,

根据教学需要和学校具体情况,大胆尝试科学实验改革,为在科学教学中实现课程标准的学生培养目标服务。

学生在实验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教师担心学生会出问题啦,结果可能与答案不符而急忙去帮助、指导。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去试试看”,给他们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去“七搞八搞”,“真刀实枪地搞科学”。当然,也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我们之所以让学生这样“放羊式”的探究活动,并不是因为这样就能把学生培养成科学家,而主要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A:自主探究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在自己有“创意”的实验中能获得无穷的乐趣。 B: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是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 C:自主探究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交流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这些合作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会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的艺术,学会正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 长期以来,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往往是理论知识的“副产品”,基本上处于“照方抓药”、“验证前人已经得到的结果”的状况,操作也基本停留在“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规范上。这样的实验仅仅为了达到学科教学目标而进行实验,教师心中没有课程意识,没有把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这样的实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科学中的问题,更不利于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因而改革实验势在必行。

教育、创造教育、个性教育。其目标都包含一个共同点:培养创新人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依照新课标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纠正一些学生不爱动手、喜欢背实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科学探究。

二、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1.转变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传统的实验教学强调讲清原理,演示好实验,尽管也注意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训练的重点也是放在学生能否看清实验现象,能否明白实验原理,实验的难点在何处等等。站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看,科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不应只是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既要强调实验在训练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更要强调实验在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这也是科学实验教学所要达到的更高目标。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指出,自主性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实验准备,自拟实验步骤,搞清实验原理;独立操作实验仪器,完成实验观察任务;独立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分析推证实验结果;独立想办法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一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不停地动手、动脑,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改演示实验为协同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因为可见度不够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使看不清楚的学生失去了兴趣和热情。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适应《新课标》实施合作学习,注重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应最大限度地将教师单独操作的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参与操作的协同实验,或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合作共同完成,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参加观察、实验活动,直接感知各种自然事物。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4、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思维有机结合,尽可能的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

传统学生实验多半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参与,我们的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有效类比的周密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形成的,既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训练,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5、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节约用纸范文下一篇:我是小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