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范文

2024-09-22

电子政务范文第1篇

第1章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概述

例1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通过《电子商务示范法》的时间是在【】A.1996年B.1998年C.2001年D.2003年【分析】电子商务交易的一个特点是跨国性,但至今还没有一部国际通行的实施有效的电子商务法律。虽然,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1996年和2001年分别通过了《电子商务示范法》和《电子签字示范法》,但是这两部由联合国颁布的法律只是对电子商务交易作了一些原则上和程序上的规定,没办法解决实际纠纷,仅为各国电子商务立法提供了一个范本。2005年,我国颁布了《电子签名法》,这只是规范化的条文,对现实的具体行为没能起到太多的约束作用。【答案】A

例2在对电子商务的各种理解中,利用网络实现所有商务活动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指的是【】A.EB;B.EC;C.EDI;D.ERP【分析】本题解题关键是对“EB”和“EC”的理解,二者都是电子商务的英文缩写,“EB”指的是所有商务活动业务流程的电子化;“EC”利用电子化手段进行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商务活动。由此可见,“EB”是广义的,“EC”是狭义的,教材中主要研究的是广义的电子商务。【答案】A

第2章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技术基础

例l解决了信息的完整性和信息发送方的不可抵赖性问题的是【】A.加密技术B.数字摘要技术C.数字签名技术D.认证技术【分析】加密技术是隐藏信息内容,使非法用户无法获得真实的信息内容;数字摘要技术解决了信息的完整性问题;数字签名技术保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信息完整性和信息发送方的不可抵赖性;认证技术为了保证电子商务各交易主体进行身份认证。【答案】C

例2相比C/S结构,B/S结构具有以下特点【】A.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B.成本降低且有更多的选择c.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D.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较为透明E.以上叙述都正确【分析】教材介绍了C/S结构和B/S结构,对于电子商务来说B/S结构更重要。“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较为透明”属于C/S结构特点。【答案】ABC例3因特网、内联网和外联网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从业务范围看,因特网的最广,外联网次之,内联网最小B.从提供信息的内容上看,因特网信息量最大,内联网最少C.从操作权限看,因特网最低,外联网最高D.从服务的对象看,外联网是企业内部员工,内联网是贸易伙伴E.从操作权限看,因特网最低,内部网最高【分析】选项中c和D是错误的,正确的叙述应该是“从操作权限看,因特网最低,内部网最高;从服务的对象看,内联网是企业内部员工,外联网是贸易伙伴”。【答案】ABE

第3章电子商务的框架、功能与模式

例1传统零售企业进军BtoC电子商务核心优势有【】A.丰富的商品品类和有保障的商品品质B.商品销售的定价权C.网点布局面广,供应链管理较成熟D.可以根据顾客需要定制商品E.仓储及配送体系相对完善【分析】传统零售企业进军BtoC电子商务

第5章电子商务与物流

例1物流管理发展的过程是【】A.从分散管理,到整合物料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再到全部整合形成产品配送管理B.从分散管理,到整合物料管理和产品配送管理,再到全部整合形成供应链管理C.从产品配送管理,到整合物料管理和分散管理,再到全部整合形成供应链管理D.从整合物料管理,分散管理到和产品配送管理,再到全部整合形成供应链管理【分析】物流发展过程是从l960年的分散管理,到l980年的整合物料管理和产品配送管理,到2000年实现了全部整合形成供应链管理。【答案】B

例2在电子商务物流技术应用中,在途库存商品跟踪和管理的应用技术是【】A.条码B.射频识别C.GIS;D.GPS【分析】此题注意条码与射频技术的区别:条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商业、物流等各商品流通领域,数据输入速度快、准确度高、可靠性强、所需费用较低。射频识别技术主要适用于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场合,尤其是在要求频繁改变数据内容的场合更加适用,所需费用比条码高。【答案】A例3ERP的核心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A.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B.同步工程、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的思想C.实现计划与事后控制的思想D.实现计划与事中控制E.实现计划与事前控制的思想系统体现了实现计划与“事中”控想。ERP系统的计划体系、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计划、销售计划、利润讨划、财人力资源计划等,而这价值控制功能已经完全集成到中,ERP系统通过定义与事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保证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一致性。事中控制就是达到同实时性。显然C和E是错误的。【答

第8章电子政务管理理念

例1为了实现电子政务的“以公众为取向”的原则,应采取的措施为:【】A.推行政府对社会服务的承诺制度B.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行政中去C.巩固“金字塔式”的层级体制D.变等级为参与和协作E.以上都正确【分析】“以公众为取向”的公共行政改革使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僚体制受到了普遍的质疑,民主行政开始成为公共行政改革的基本价值实现公共行政的“公众取向”建民主行政的运行机制,一系列强的措施得到了采纳。这些表现为:推行政府对社会服;通过公众选择将竞争机制共行政中去;改革“金字塔式”的层级体制,变等级为参与和协些改革在推动行政机制创共参与、服务社会大众等方面成效。这种竞争性、主动性和神是行政系统和公共管理活动生命争力的重要源泉。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电子政务,实现了信息在更大范围的分享,使得“以公众取向”的公共行政理念得到了更彻底的贯彻。【答案】ABD 例2关于电子政务的叙述,正确的是【】A.必须基于解决政府领导和审批的实际问题B.必须运用先进的政务理念改造现有政务组织、模式和流程c.获取政务管理创新成果D.提高政务绩效和服务品质E.以上叙述都正确【分析】“基于解决政府领导和审批的实际问题”是典型的传统政务理念,电子政务发展必须基于解决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实际问题,必须运用先进的政务理念改造现有政务组织、模式和流程,从而获取政务管理创新成果,提高政务绩效和服务品质,实现政务重建的战略目标。【答案】BCD

第9章公务处理和公共服务电子化

例1消除目前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信息孤岛”现象,需要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具备——功能。【】A.具备网络通信功能B.具有强大的文档处理功能c.具备多种共享方式和强大共享功能D.支持协同工作和移动办公【分析】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信息孤岛”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一些部门单独建设的网络系统水平低,应用服务领域窄,不能互联互通,形成了一个个相互隔绝;此外由于部门之间的权力和利益等因素导致人为的信息隔绝。电子政务最初没有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政府电子化信息资源不足,并且还被分隔在一个个相对封闭的信息系统中,使电子政务系统无法发挥综合效益,影响着电子政务向纵深发展。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实现信息共享。只有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工作。【答案】c

例2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我国政府机关电子化公文处理系统大致类型有【】A.公文拟制电子化公文处理系统B.政府机关内部公文流转电子化公文处理系统C.政府机关系统之间公文传输电子化公文处理系统D.政府与企业之间公文传输电子化公文处理系

台”或“商务平台”,由此,我们可以从一道题演变出四道题。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答案】综合平台

第4章电子支付

例1有关电子支票的支付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在内容、外观、支付流程上与传统支票截然不同B.较好地支持了BtoB电子商务市场c.更加安全可靠、更易于流通D.将因特网连入金融支付和银行清算网络E.以上叙述都正确【分析】电子支票就是传统纸质支票的电子版。它包含了和纸质支票一样的信息,如支票号、收款人姓名、签发人账号、支票金额、签发日期、开户行名称等,具有和纸质支票一样的支付结算功能。因此,易于被用户理解和接受。【答案】BCD(尸舯)

例2有关智能卡在网络支付中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使电子商务中的交易变得简便易行B.只能存放单一电子货币,网络支付灵活c.减少了现金处理的支出,保密性能更强D.必须安装一套比较昂贵的软硬件设施E.以上叙述都正确【分析】智能卡在网络支付中不但减少了现金处理的支出以及被欺诈问题出现的可能性,而且还提供优良的保密性能,可存放多种电子货币,网络支付灵活。【答案】ACD

系统。而从企业角度设计渠道是传统企业过去常采用的一种设计思路,这显然不适合网络环境。【答案】BCD

第7章电子政务的结构与模式

例1简述电子政务的技术结构。【答案】电子政务的技术结构主要从技术平台的逻辑关系方面加以划分,主要包括基础平台(网

第10章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流程设计与优化 统E.政府与公民之间公文传输电子化公文处理系统【分析】现阶段我国政府机关的电子化公文处理系统大致有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各有侧重,分别以公文拟制电子化为特色,以机关内部公文流转电子化为特色和以政府机关系统之间公文传输电子化为特色。【答案】ABC

络平台、信息资源平台)和应用平台。此外,

还包括整个系统的维护管理体系、保证电例1企业业绩有显著的增长、极大的飞跃。子政务安全运行的安全体系和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

例2简述我国电子政务面临的挑战。【答案】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虽然迎来了良好的历史机遇,但面临的挑战也必须正确对待。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1)重复性建设的挑战。电子政务的建设主要以部门或地域为单位进行建设,没有统一的建设指导思想,也缺乏广泛一致的规划与协作,导致电子政务系统之问异构现象严重。(2)盲目性建设的挑战。自2002年国家出台了有关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后,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电子政务建设热潮这种热潮导致许多电子政务项目的盲目上马。(3)系统升级的挑战。从2006年电子政务投资热点来看,硬件设备更新换代、原有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系统建设后的运营维护是最近几年的重点。(4)系统应用的效果和效益。电子政务系统投入使用后,效果如何,效益如何,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信息资源是否能够有效地管理,能否被各级政府部门充分地利用,这些都是当前电子政务系统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这是业务流程重组的——特征。【】A.“根本性”B.“彻底性”C.“巨大改善”D.“流程”【分析】这四个选项是BPR的核心特征,考生应注意认真区分。“根本性”思考,关注的是企业核心问题;“彻底性”再设计,创造发明全新的完成工作的方法,对企业进行重新构造;“巨大改善”,就是重组要使企业业绩有显著的增长;“流程”,横贯企业各个部门的整体的流程再造和全面优化。【答案】c

例2人们摒弃部门利益、个人利益思想,建立全流程绩效思想,为全流程负责。这是流t程管理模式的哪个特点?【】A.组织结构优化B.注重过程的效率和控制c.突出管理的服务本质D.建立新型的内部关系【分析】流程管理将所有的业务、管理活动都视为一个动态的持续不间断的流程,要求人们以全流程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各种问题,在流程管理模式下,事务流程管理者严密地控制起来,对每节,都规定了时间、质量标准一个参与者都要对后工序负责工序都对前工序有着监督破部门之间的界限,建立全思想,为全流程负责。【答案】D“头脑风暴法”讨论者正确的做法是【】A.议题限制范围内B.引导大家只提为存在的问题c.一开始就讨论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D.将每个人所提成一个清晰的问题列表E.每一步好文档记录【分析】头脑风暴法是BPR原则时最成功的方法,可以帮助重组团队创立一些新的思想,找到流程分析与优化重组的步骤与方法。在讨论会上,组织者需要注意会议初期引导大家只提自己认为存在的问题,不用讨论其合理性,不用讨论原因和解决方法。这样才能达到头脑风暴的效果。在没有弄清问题之前,就讨论问题形成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显然是不对的。【答案】ABDE

第11章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管理

例1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做好——的规划。【】A.符合政府基本使命B.具有政府工作方式创新性C.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规划D.符合领导个人喜好E.迎合社会最新潮流【分析】电子政务系统的发展与建设具有影响面广、互通性强、安全要求独特、投入高、风险大、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做好符合政府基本使命、具有政府工作方式创新性、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规划,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答案】ABC

例2电子政务规划要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是【】A.重“电子”轻“政务”B.转变政府职能C.以服务为本、信息咨询为主D.管制、权威和高度集中E.权力有限、接受监督【分析】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因此电子政务系统的规划必须有正确的方向,必须为发展提出阶段性目标、阶段性规划。可以将转变政府职能作为规划的目标,把以管制、权威和高度集中为特征的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转变为以服务为本、信息咨询为主、调控和监控为辅、权力有限、接受监督的政府。在电子政务发展的建设比例规划中,要避免重“电子”而轻“政务”的倾向,规划中技术适应于应用,着重规划政务应用能办的开发,降低技术价值衰竭速度,延长技术适用周期,是基本的规划准则。【答案】BCE例3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建成以后,应该具有的特性有【】A.能提供完全协同的应用环境和信息交互B.是一个先进和封闭式的技术平台C.有严密的安全体系和权限设置D.门户网站能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E.供的服务应高度灵活和可定制【分析】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建成以后应是一个开放式的技术平台。【答案】ACDE

ABD

是传统企业基于现有业务模式的一个延

伸,是将实体延伸至网络的电子商务模式,第6章电子商务的应用 主要有四大核心优势。丰富的品类和 有保障的商品品质体现出优势;商品销售的定价权体优势;网点布局面广,成熟和仓储及配送体系相对现出渠道网点优势;此外还顾客群体优势。“根据顾客商品”是传统生产企业进军BtoC【答案】ABCE 例2网站后台的工作的是【】AB.客户订单的处理C.客户D.客户查看商品信息E.统计报表【分析】电子商务网站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前台的主要功能是发布商务信息,接受客户需求。后台行使网站管理的职能,主要功能是处理和满足客户需求。后台系统负责商品管理、客户订单的处理、信息更新、客户信息管理、统计报表的功能。后台系统应该同已有的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相连接,便于完成订单处理、库存管理、财务数据更新等任务。“客户查看商品信息”显然属于前台的工作。【答案】ABCE例3从我国BtoB电子商务平台的现状来看,主要分为信息平台、商务平台和——。【分析】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举一反三,这是一道填空题。但是这种题目也可以转换成多项选择题,也可以扩展,这次考的是“综合平台”,下次可能就考“信息平

电子政务范文第2篇

答:是指政府机构为了使社会公众更好、更快、更多、更省地享受政府公共服务,充分应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呼叫中心、电话、信息家电、移动通信等各种途径向社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政府公共服务。

2.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有哪些特点?

答:(1)随时随地提供服务 (2)以公众需求为导向 (3)集成化 (4)智能化 (5)个性化 (6)自助化

3.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优劣评价有哪些指标?

答: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完备度;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整合度;电子化公共服务可使用度;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可持续度。

4.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实施目标是什么?

回答要点:(1)为公众提供高水平的政府服务。(2)促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3)增加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和渠道,提高政府决策与管理水平。

5. 政府电子化采购的意义。6.与传统的政府采购相比,政府电子化采购有哪些独有的价值?

1.降低政府采购成本2.提高政府采购效率3.优化政府采购管理4.促进政府廉政建设5.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7.政府公共服务与商业服务相比有何不同特点? 答:1)非营利性;2)垄断性;3)普遍性;4)特定性

8.政府信息资源整合指的是怎样一个过程?依次分哪几个层次?

答:政府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在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对分散在不同层次和机构的政府信息资源进行有机的集成,实现相互渗透、高度协同和有效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政府信息资源价值的过程。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从低级到高级进行划分,可以分成四个层次:(1)基础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2)基本单位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3)重点业务系统的政府信息资源整合;(4)全方位的政府信息资源整合。

9.政府信息资源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1)政府部门为履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职责而采集、加工、使用的信息资源;(2)政府部门在业务过程中产生和生成的信息资源;(3)由政府投资建设的信息资源以及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的信息资源。

10.政府信息公开的含义是什么?

答:是指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派出机构以及其他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按照规定的标准、程序、形式和时限,将本机关、本单位办理政务和社会事务活动事项,利用信息载体予以公开,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其所控制的信息,并接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这样一种制度。

11.政府信息公开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1.公开原则;2.权力原则;(3)利益均衡原则;(4)不收费原则;(5)自由使用原则;(6)救济原则。

12. 什么是政府流程重组?

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对政府的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重新设计,从而使政府的行政效率、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质量、政府运作成本和政府服务的能力与水平等方面的业绩有根本性的提高。

13. 简答政府流程重组的原则。

答:(1)政府业务流程的设计必须以服务对象为中心;(2)政府组织的设计必须以流程为中心;(3)要用系统的观点注重整体流程最优化;(4)充分发挥个人和团队相结合的作用。

14.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的主要思路。

答:(1)创造有利于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的环境;(2)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资源整合规划;(3)逐步完善政府信息资源基础数据库;(4)加快建设面向公众的政府信息门户;(5)促进政府与社会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6)推动信息

资源的商业化开发和利用;(7)引导公众合理应用和消费信息资源。

15.发展电子政务,将会对政府产生哪些主要影响?

1)改进和优化政府组织;2)重组公共管理;3)提升政府管理的效率4)提高政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等。

16.电子政务的发展对政府提出的哪些新要求?

(1)追求精简高效;(2)走向透明和开放;(3)注重服务;(4)推动创新。

17.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

答:1.政府机构存在形式;2.政务处理方式;3.办理时间4.政府组织结构5.政府管理方式;6.政务生效标志;(7)政务处理程序;(8)政府工作重心 ;(9)政府主要议事方式;(10)政府决策参与范围

18.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一般有哪几个步骤?

答:共四项步骤:(1)实现政府内部管理电子化;(2)推进政府网站的建设与管理;(3)建立电子化的政府管理系统;(4)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推进电子政务的实施。

19.电子政务实施应处理好那些关系。

答:正确处理统一领导和部门利益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市场行为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电子政务规划和实施计划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新建项目和原有资源整合的关系;正确处理加强监管和改善服务的关系;正确处理电子政务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电子政务建设与信息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系统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20.电子政务实施要坚持哪些原则?

答: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2、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建设;3一把手重视和群众参与相结合;4分步实施,以点带面;5实用为主,适度超前;

21.电子政务规划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1)背景分析;(2)目标和任务分析;(3)实施方案分析;(4)实施保障分析;5.评估与改进分析。

22. 电子政务监理的内容有哪些?

答:电子政务监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控两管一协调”,即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协调管理。

23.电子政务监理的原则有哪些?

答:(1)委托原则;(2)独立公正原则;(3)依法原则;(4)回避原则;(5)保密原则。

24.电子政务监理包含哪些程序?

答:(1)组建电子政务项目监理机构;(2)编制监理计划;(3)编制工程阶段监理细则;(4)实施监理;(5)参与工程验收并签署监理意见;(6)向业主提交完整的最终监理档案资料。

25. 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一般分为哪四类,请简单阐述?

答:共有四类,即(1)G to C模式;(2)G to B模式;(3)G to G模式;(4)G to E模式。

26.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分几个层次,有哪些标准?

答:分一个总体标准和五个分标准两个层次;五个分标准分别是:(1)网络基础设施标准;(2)应用支撑标准;(3)应用标准;(4)信息安全标准;(5)电子政务管理标准。

27.影响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电子政务范文第3篇

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几千年来形成的信息传递方式、人际间的沟通方式,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和政府的运作方式。

药监部门推行电子政务的实质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为社会提供规范、透明、高效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务的应用将有利于节约药监部门工作流程的费用,提高投入产出比,使药监管理工作流程中的计划、监督和控制更有效率,能够达到充分利用过程中的人、财、物资源。药监电子政务也能够促使领导人员借助决策辅助系统(DSS),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正确性。药监电子政务还有助于医药监管部门向公众提供所从事的公共活动更多的细节,有助于增强药监部门领导对他们的决策和活动的责任心。药监政府网站的建立使医药监管部门有了向公众传达信息的良好渠道。另一方面,药监电子政务可以增加公众对药政决策和活动的参与程度,加速药监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反馈速度。通过查阅药监政府网上数据库,可使公众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有助于医药企业更好地了解国家政策和市场动态,更为医药研究院所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来源以开展深入研究。

药监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1999年10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了第一次信息工作会议,会后明确提出了药监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制定了总体规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制定了主要工作任务。三年来,医药电子政务逐渐从处于可有可无的从属地位的辅助工具演化为必不可少的主要工作手段,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药品监管电子政务起步顺利。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在行政办公、药品注册、医疗器械注册、药品广告监管、药品检验、中药保护品种审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中初步建成,运行良好;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许可证换发、药品地方标准整顿等专项工作中,发挥了特殊重要作用,促进了监管水平的提升。以国家药品监管局政府网站为主,直属单位、地方药监部门网站为必要补充,药监系统已经在国际互联网上开辟了新的对外“窗口”。

前不久国家药品监管局上网公布的大型“基础数据库”,13万多条基础数据,为群众、相关部门以及基层药监部门辨别假劣药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依据,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欢迎。天津市药品监管局目前已建设16个数据库,拥有数据19047条,通过电子政务系统网上办公的业务事项达564件,使办理程序进一步规范,办理时限大幅度缩减,工作人员行政行为得到了有效监督。同时,区县分局也全面展开了电子政务建设。例如,塘沽分局建设完成了“药品经营与使用单位药品目录数据库”,数据库包括了辖区近200家药品经营与使用单位的9000多个药品品种,执法人员可通过数据库快速查询到相关药品信息,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同时也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药品抽验工作提供了依据,加强了日常监督管理。

药监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陷阱分析

认识观念上的误区

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药监部门的计算机化,在硬件设施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却不重视软件的开发,也不重视业务流程的重组,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结果一些药监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种是简单的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药监部门的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致使医药信息资源无法真正做到资源共享。特别是有些信息并非因为商业机密而无法查阅,恰恰是药监政府信息化不到位所致。无形中给医药研究人员的深入研究设置了障碍。

实践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历史上几乎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都是以理论上的突破为基础和先导的。药监电子政务建设同样遵循这一规律。如果我们能够在大规模上马药监电子政务工程之前,对与其相关的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预测和研究,那么我们就会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发展方向,对于电子政务的负面影响也就能及早预防,防患于未然。然而,我们对于药监电子政务的研究已经明显的滞后于药监电子政务实践。在这种情况下,药监电子政务实践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也就成为必然。

技术标准上的条块分割

目前,电子政务的建设主要有两种推进方式:一种是系统内自上而下的纵向推动;一种则是地区内的横向推动。这两种推进过程如果能够相互协调,那么从理论上讲,则可以大大加速我国政府信息化的进程。但是,如果两者之间缺乏协调,那么最终就会产生严重的兼容性问题。电子政务的目的之一是实现跨系统和跨地区的信息沟通,从而打破盲区,使政府系统能够掌握更全面和更充分的信息。因此技术标准上的条块分割是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所面临的最大问题。随着各系统和各地区的电子政务系统陆续的建成,不同技术标准之间的冲突就会全面体现出来。因此,药监电子政务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就要注意与其他电子政务系统建立标准的兼容性,坚持统筹规划,统一协调,分步实施,杜绝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无目的、无应用、无效益的信息化

药监电子政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药监部门的工作效率,但是药监电子政务系统的建造、维护和升级都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现在一些地方药监部门对药监电子政务的认识陷入了误区,不管有没有实施条件,能不能产生实际效果,就一哄而起,结果是大笔的资金投入与低效的产出形成鲜明对比。在建设药监电子政务系统的时候,应当本着实用第一、量入为出的原则,并在实施之前进行认真细致的可行性论证,以确定最适合自己的软硬件配置方案。

药监电子政务发展对策

充分认识药监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电子政务的发展

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项事业的成败,发展药监电子政务同样如此。通过发展药监电子政务来提高药监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药监部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之一。一套好的药监电子政务发展战略应当具备以下特点:首先,目标本身应当明确无误易于理解,它不应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应当是一个可以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和认同的概念。其次,这套战略必须相对具体,它不仅提出一个奋斗目标,而且还要说明如何才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再次,战略目标应当是可衡量的,否则,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在向目标迈进,以及自己目前究竟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大胆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电子政务的经验,重点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实施药监电子政务的硬件基础

发达国家的经验是政府和私营企业、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分工负责,共同建设药监基础信息结构,为信息社会的药监电子政务建立基础框,为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的大多数居民和医药企业提供廉价的接入服务,为药监电子政务的开展和药监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指定发展规划,明确阶段目标,避免盲目建设

规划之所以重要,是药监电子政务作为政务活动和信息技术的结合点,其发展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还涉及到药监部门的工作程序、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等方面的调整和协调。虽然我们在药监电子政务的其他方面(如硬件平台、应用软件的选择上)可以搞市场经济,由各厂商自由开发,公平竞争,但是在技术标准的问题上必须搞“计划经济”。

加强对药监队伍网络知识的培训,实现高效率的药监部门管理和服务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网络的技术先进性只能由高素质的人来实现。药监部门上网之后,药政工作的透明度增强,减少了许多人为因素造成的工作不便,同时也要求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素质。从整体上看,药政工作人员是一个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但也不可否认,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药监机关的一些工作人员甚至一些部门领导的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他们不断更新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提高政策业务水平,还要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网络应用水平、适应网络环境下工作的要求。因此,面对药监信息化的挑战,要加强药监人员的培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扩充他们的知识存量和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既懂管理,又熟悉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信息化技术队伍,为药监系统信息化工作的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总之,药监政务电子化和信息化具有跨世纪的历史重任,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药监电子政务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电子政务范文第4篇

移动电子政务是电子政务的一部分,是传统电子政务结合移动通信平台的产物。借鉴电子政务的定义,移动电子政务是指借助移动通信数据服务而进行的政务活动,也就是说政府应用移动通信数据技术实现管理、服务两项职能。为了同传统网络技术所支持的电子政务区分,这里所说的移动通信数据服务技术是指普通手机、智能手机、PDA等移动终端利用SMS、WAP、GPRS、EDGE、CDMA1X和3G等技术传输数据。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移动电子政务的几个支撑技术,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信息服务)、GPRS(Gerneral Packer Radio Service, 通用无线分组业务)、CDMA1X、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基于位置服务)。

SMS是指手机之间或电脑与手机之间通过信令频道传输信息的一种服务。SMS并不占用独立频道,所以信息传输可以在移动通信网络上与语音、数据和传真服务同时进行。GPRS、CDMA1X以及3G技术,都可以用于传输数据。3G的网络建设和终端购买投资成本较高,短期内还主要得依靠GPRS以及CDMA。LBS是指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在地理信息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包括车辆监控、特定区域警报信息。

同传统电子政务类似,移动电子政务也可以用于政府部门对政府部门(G2G)、政府对政府公务员(G2E)、政府对企业(G2B)以及政府对公民(G2C)。这一分类同传统意义电子政务没有差别。从信息传输的方向看,移动电子政务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信息发布、信息采集以及信息交互。

1、信息发布:在G2C、G2B方面,包括政府各种日常信息以及紧急信息的通知,例如护照办理信息、纳税信息以及灾害预警信息。2003年SARS期间,面对一个影响非常恶劣的谣言,香港政府向当地居民发送短信予以解释,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一事件,使得香港成为全世界第一个采用短消息大范围发送通告的地方政府。G2E方面,政府可以利用OA系统集成短信息服务,向政府各部门和政府公务员发送会议通知、待处理文件通知和任务安排等信息,这是当前中国各地政府在移动电子政务探索方面应用最广的一种类型,黑龙江省政府在2005年就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了针对政府各部门和政府公务员的电子公文接收、网上会议通知接收和OA系统待处理文件的短信息提醒。

2、信息采集:例如政府利用短信息进行的各种调查,也包括公民在遇到市政设施破损时给政府发短信提醒。信息采集也可用于监控,例如应用于交通、环保、水文、气象、供电、供水、管道天然气、煤气供应等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对各类现场采集后的数据进行实时传送,使有关部门及时掌握城市整体运作动态。

3、信息交互:例如经常需要现场办公的执法部门、市政部门利用GPRS查询车辆信息、公民信息或者地下管网信息。也可用于查询公共汽车、航班的实时信息。

从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在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分析,移动电子政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传统电子政务的补充,一种是完全以移动通信技术为核心的全新应用。前者,例如我国香港地区政府网站有针对WAP格式的版本,杭州市市民信箱可用短信访问,这些系统,利用移动通信的功能模块是原有系统的一个扩充,对原有系统影响较小,投资少,更容易实现,大部分早期建设的移动电子政务系统属于这一范畴。后者,其代表包括市政基础设施GPRS监控系统、黑龙江省的煤矿瓦斯监控系统等,这些系统充分利用了移动通信系统的优势。

黑龙江省政府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系统的建设始于2004年,先后采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通信技术实现了远程办公。黑龙江省电子政务网省级中心平台通过专线分别与黑龙江移动的GPRS核心接入平台和黑龙江联通的CDMA核心接入平台相连。以CDMA为例介绍如下:

从下面的网络结构图可以看出,移动办公系统使用者既可以访问公网,又可以访问省政府内部办公网。同传统电子政务系统比较,移动电子政务系统在信息安全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线数据通道的安全以及终端设备的安全问题。那么如何保证信息安全?又如何对访问政府内部办公网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呢?黑龙江省在移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手段。

1、黑龙江联通的CDMA核心接入平台至黑龙江省电子政务网中心平台采用专线直连的方式,保证物理上与互联网隔离。

2、在黑龙江联通公司和黑龙江省电子政务网的路由之间建立L2TP隧道并单独分配专用的VPN,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L2TP隧道传输能够使有访问权限的终端者通过加密传输方式进入政府内部办公网络,与公网隔离,使内部网络不易受到来自公网的不良攻击。

3、为黑龙江省政府移动终端用户设置特殊的VPN属性,可以防止其他的终端用户访问此VPN,联通公司CDMA核心网及行业应用防火墙、接入路由器全部采用内部IP地址,根据黑龙江省政府提供的内部IP地址段为移动终端分配IP地址,外部网络无法访问。

4、在黑龙江省电子政务网中心平台设置认证服务器,做用户认证,移动用户终端通过用户名和密码向认证服务器

要求验证,认证服务器负责接收用户的验证请求,完成验证,并把建立连接所需的配置信息返回给移动用户终端,严格限制非法用户访问黑龙江省政府内部网络。

5、采用将用户的用户名、CDMA上网卡、手机三者绑定的办法,为每个用户提供用户名与手机卡唯一识别标识IMSI号码的绑定功能,有效防止用户不慎丢失上网卡所造成的安全隐患。

6、利用黑龙江省电子政务网中心平台的CA认证中心与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了以下突出的功能:一是统一的身份验证。移动用户在使用政府内部各应用时,必须使用自己拥有的数字证书(数字证书的存储介质拟采用USB Key),通过验证后方可使用。同时将不需要记住各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软件系统将根据数字证书来判断使用人员和权限。二是数据传输过程中加密。利用CA中心的功能,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利用加密通道,利用128位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拥有数字证书的双方才能进行数据解密,实现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三是数据的防篡改。利用电子身份认证技术,在数据传输接收完成后,利用解密算法,对数据内容进行验证,以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恶意篡改。四是数字签名。在应用系统的部分模块内加入数字签名技术,实现电子数字签名。

移动电子政务作为传统电子政务的扩展,随着3G业务的推出,将来还可以同无线城域网、瘦客户端(指的是在客户端-服务器网络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无需应用程序的计算机终端)、移动互联网、普适计算(使用任意设备和任意网络、在任意时间都能获得相当质量的计算服务)、3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等应用进行更深入的融合。移动电子政务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针对政府工作的特点进行流程重组,对于政府以及公共部门而言,同移动运营商共同探讨,充分借鉴已有的成功案例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政务信息化管理服务中心)

电子政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电子政务;信息化;发展现状;经验和启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已从成熟的商务应用发展到公共行政管理应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一方面,政府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另一方面,政府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者。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把我国政府再造成一个高效率、低成本、透明、廉洁、公正、规范、注重公共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政府,以提升我国政府的国际竞争力。

1电子政务及其模式

电子政务(E-government)也称电子政府或虚拟政府,原意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个“虚拟政府”,从而使民众能随时随地地享受各类政府服务。电子政务于20世纪9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对于电子政务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所谓的电子政务,即以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为目标,实现中央政府(各地方政府)与个人、企业之间互相交流的电子化与网络化。电子政务是信息化在政府中的广泛应用,与电子商务一样,政务的信息化必定促进政府管理的创新,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办事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同时电子政务建设可以推动公民政治参与和政治现代化的发展。

从电子政务的定义可知电子政务主体主要有3个,即:政府、企业和个人。因此,政府的业务活动也主要围绕着这3个行为主体展开,主要有以下3种模式。

⑴ 政府对政府(G2G)

政府对政府(Government to Government)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不同地区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G2G模式下对行政效率的提高不仅是局部性的,也是整体性的。因为政府内部的电子政务不仅包括政府机构内部的业务和处理,还包括政府机构之间,即从中央到地方的纵向垂直结构与各部门之间的横向平行结构的业务流程。

⑵政府对企业(G2B)

电子政务不但促使政府内部的行政效率提高,还为政府与企业之间搭建了桥梁,方便了政府与企业之间处理公共事务、进行业务与信息交换。政府对企业(Government to Business)的电子政务,是政府与企业的电子政务活动,包括政府通过计算机网络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和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为政府提供商品、服务以及进言献策等。

⑶政府对公民(G2C)

政府对公民(Government to Citizen)的电子政务是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互动。政府通过电子网络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包括教育、培训、就业、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法律援助和身份认证等。居民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给政府提意见和建议,进行参政和议政。

2电子政务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信息化的发展过程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各领域的信息化都具有相似的发展过程。信息化的范围逐步由办公室发展到整个部门、整个行业,最终到整个社会融为一体。政府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样,也经历了办公自动化、行业内部信息化到电子政务的过程。从广义上来讲,整个政府信息化的过程也是电子政务的发展的过程,它主要分为以下3个阶段。

⑴电子政务起步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是基于局域网或系统内部广域网的信息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架构。这个阶段是政府部门系统内部的信息化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强调的是管理的理念。为了适应信息化发展,政府内部必须要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手段。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对政府业务工作进行重组,打破部门的界限,去除多余的重复的环节。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最旱可追溯到20 世纪80年代的政府机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在OA实施的过程中,政府内部建立了各种信息办公网络,中央40多个部委先后建立了信息中心,为后来的电子政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1993年12月,中央政府主导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三金工程(金桥、金关、金卡)正式启动。“三金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也是我国电子政务的雏形,它的提出对个人、企业和政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⑵电子政务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是基于Internet的信息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架构。这个阶段强调的是服务的理念,基于Internet的服务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十分便利。也可以说从这个阶段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务。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起步尽管比较晚,但发展的非常快。1998年11月,我国国家信息产业部开始在全国启动“政府上网工程”,并将1999年定为“政府上网年”。到2004年底,中央国家机关基本上网,建成门户网站90多个,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建立的公众网站总数量已突破2万个,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可谓是如火如荼,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⑶智能电子政务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的特点是知识的发现和辅助决策。众所周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政府部门搜集的数据不断增多,在这些海量的数据背后,含有丰富的知识。借助于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中挖掘出很多有用的信息,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给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更高层次的信息服务。所谓政务智能,就是政府为提高事务处理的协调性与有效性以及重大决策的科学性与延续性,利用信息技术而构建的用于政务部门之间协同业务与协同决策的信息系统,即政务智能系统。政务智能化是电子政务未来的发展趋势。

3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分析

3.1我国电子政务基础比较薄弱

我国信息基础设施落后,计算机普及率低,应用基础差,总体信息化水平低,目前还在进行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完成的办公自动化建设。信息资源电子化程度不高,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发展也很不平衡。我国信息基础设施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据《2002年中国信息年鉴》,2001年美国1 000人当中就有622.5人拥有计算机。到2002年4月,美国的互联网用户达到16 575万,占人口总数的59.1%。加拿大目前是全球联网率最高的国家,全国主要城市均有高速数据网联通,互联网地理覆盖率达100%,75%的加拿大人和83%的中小型企业使用互联网,家庭电话拥有率达98.4%,位居世界第一。而据2006年1月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的上网人数为11 10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8.5%,上网计算机总数为4 950万台。由以上数据可知我国社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很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发展。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政府信息化的推进,必须建立在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之上。政府信息化很难孤立地进行,离开企业、社会乃至个人信息化,政府信息化就将失去基础。

3.2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

在经历了起步阶段后,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已经在办公自动化、网络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虽然我国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很稳定,但是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据时代财富科技公司发布的《中国电子政务研究报告》表明,中国目前的电子政务率为22.6%。这项指标是在对196个政府网站的内容功能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电子政务的指标体系得到的。该指标体系包括政府机关的基本信息,政府网站的信息内容和用户服务项目,网上政务的重要功能,以及电子政务的推广应用4个方面共计30项评价指标。在被调查的196个政府网站中,可以正常浏览的为172个,有效浏览率为87.8%。在可以正常浏览的网站中,只有7.6%的政府网站具有1项或者1项以上的政府表格下载功能,可以实现网上提交申请的网站只有6.4%,而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查看处理的政府网站只有23%。尽管具有网上投诉、网上举报功能的政府网站为18.6%,但对于网上投诉具有反馈或者回复查询功能的政府网站只有2.2%。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电子政务还处在由第一阶段逐步向第二阶段迈进的过程,还没有真正地进入到电子政务发展阶段。

3.3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是肯定的。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多方面的基础相对较为薄弱,无论从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还是从政府改革与经济社会信息化的需要来看,有很多理论、实践问题需要分析研究,也有很多实际困难需要面对和解决。在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认识不清

我国电子政务还处在起步的阶段,还没有完全进入发展的阶段。只有认清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电子政务的建设。电子政务的发展不可能是跨越式的发展,如果信息化程度上不去,电子政务不可能进入到真正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政府系统内部实现信息化,进行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政府流程的重组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其次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

⑵电子政务发展因地域而相差悬殊

电子政务的目标是通过Internet为广大的企业和个人提供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服务。然而我国的管理模式决定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不平衡。根据2006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上网情况存在较明显的地区差异。首先,城乡之间网民数量及网民普及率差异巨大。我国城市网民大约有

9 168.6万人,城市网民普及率为16.9%;而同期乡村网民1 931.4万人,网民普及率仅为2.6%。其次,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很大。东部不仅在网民数量上占到了全国网民数的半数以上,在IPV4、域名数和网站数方面也遥遥领先于中西部。东部IPV4数占全国总量的62.4%,东部域名数和网站数分别占到了全国总量的78.5%和79.9%。中、西部互联网发展则基本持平。信息化程度的差异决定了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

⑶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远未到位

目前我国的政府管理运作体制及机制,多数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确立起来的。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如机构设置不合理,政府各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审批过多、过滥,办事没有严格的程序,行政流程不合理,透明度低、暗箱操作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推动电子政务高效运作的一个重要障碍。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迅速实现电子政务要求的“一站式”、“一体化”服务确实还存在很大的困难。

⑷电子政务发展缺乏整体性规划和统一性标准

在电子政务发展中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一些国家,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中央政府加强统一规划和组织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部署电子政务的发展。目前,由于我国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上缺乏总体规划,前期系统咨询论证不够充分,实践中更关注某一单一管理功能的实现,注重单元技术和短期效益,“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造成了电子政务中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问题,使电子政务发展陷入“诸侯割据”的局面。再者,由于电子政务标准滞后,即统一标淮的出台速度跟不上电子政务建设步伐以及标准过多,在某种程度上也促成了信息孤岛的形成和泛滥。既给国家造成大量的浪费,也给政府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被动。

4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

⑴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是电子政务发展的保障

一定程度的社会信息化水平,是建立电子政府的前提和基础。以英国为例,为给电子政府创造良好的支撑环境,英国政府大力推动社会信息化,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计划,到2002年英国所有中小学和图书馆都将接入Internet,这项耗资超过10亿英镑的工程将使英国的年轻一代都能掌握信息技术。政府还在全国设立了1 000个新的信息技术培训中心,总投入约2.52亿英镑。为帮助广大中小企业赶上信息化浪潮,政府计划投资6 000万英镑帮助中小企业上网,并将帮助其培训管理人才,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技术投资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

⑵以公众为中心,大力创新政府服务

研究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规划、报告可以清楚看到,“以公众为中心”是其制定电子政务战略的重要出发点。美国2002电子政务战略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过去以政府机构为中心的做法已经制约政府生产力的提高,限制为公民服务的能力”,必须代之以“以公众为中心”的新模式。联合国2000年《从全球角度检视电子政务》的报告中,以公众为中心发展的程度视为衡量电子政务成熟度的标尺。联合国的调查显示,电子政务越成功的国家也就是对公众服务越重视的国家。

⑶要建立专门的电子政务实施机构

美国国会在1996年通过了“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法案”,该法案除了对政府信息化的许多问题有详细的规定之外,还确定了设立“首席信息官和首席信息官办公室”制度,除了任命“美国国家首席信息官”外,各部委都有自己的”首席信息官”和办公室,并由首席信息官组成“联邦信息委员会”作为政府信息化的管理和协调机构,从而从组织上保证政府信息化不但有专人管理,而且是在统一的管理和协调之下完成。加拿大的电子政务战略计划由国家财政部长负责全权实施,并由国家总理亲自挂帅领导,还建立了高规格的信息主管办公室,制订一整套如信息、项目审批管理等工作程序,并将电子政府的建设资金列入每年的政府预算。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应当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设立专门的实施机构来负责电子政务的规划和建设。

⑷电子政务的效益前景可观

尽管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但从长远看,电子政务将极大地降低政府公共事务管理成本,减少公众和企业政务咨询成本。据美国环保署计算,如果将一些环保资料送上网络,就不必再像以前那样通过邮局发送,一年可节省大约500万美元。另外,电子政务极大地提升了政府的服务效率和行政效率。电子政务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政府机构部门林立、条块分割、等级森严的壁垒,使各级政府的各个部门拥有了相对统一的服务平台。公众在这个电子服务平台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一体化的政府,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原来要数天甚至数月才能完成的事务,政府也可以每天24小时,每周7天向公众提供政府的各种服务。同时,政府机构内部也通过电子平台加快行政事务运转,从而大大提高了政府服务的透明度和行政效率。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给企业与公众提供有偿服务来增加收益,特别是随着电子政务的智能化,电子政务将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而我国社会信息化基础薄弱以及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必须加大投入,推进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否则电子政务将是一个空架子,达不到服务广大公众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高瞻.世界电子政府现状[J].国际资料信息,2002,(3):18-23.

[2] 汪玉凯.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及评价[J].新视野,2003,(3):41-43.

电子政务范文第6篇

因此,顺应全球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和我国推进电子政务的要求,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是我局今后电子政务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

民政部门作为主管有关社会行政事务的政府组成部门,行使着国家管理的多重要职能,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民政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决定着民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决定着民政事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影响着民政部门在管理国家有关社会行政事务中作用的发挥。顺应时代湖流,满足全国民政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快民政电子政务的建设步伐是民政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我局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与问题

我局以促进部门职能转变、提高部门行政效能为重点,大力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

1、基础网络与硬件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至今为止,我局内、外网及政府专网已建成,办公人员计算机已全面到位,内、专网的安全物理隔离设备已安装,两台防火墙已安装应用。两台应用服务器也上架正为后期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与硬件打好了基础,

2、部门业务应用也上了个新的台阶,从没有网络业务系统到民政网络业务管理系统已全面开始启用,和社保、就业实现信息共享。业务数据基础库已基本形成。

3、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进一步发展, 本部门OA系统已投入使用,实现了内部工作效率提高和工作方式的转变。

4、视频终端系统配置及视频会议室布置完成,实现全省民政系统的远程会议。

5、电子政务规章制度不断健全。我局已下发了民政局网络运行管理条例、业务系统操作规范、网站维护条例,逐步保障人员的操作规范及信息安全。为电子政力的其它规章制度打好了基础。

6、正版网络版杀素软件的实施应用,有力地保护了计算机信息及系统的安全。

7、社区96345服务信息工程,已经推广应用,为百姓提供非常方便、快捷的服务。

但是,我局的由于电子政务还处在初期阶段,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业务系统利用率不高,部分业务功能还待完善,信息化业务应用需要形成和提出比较慢,全局人员信息化应用水平还待提高,应用系统开发商支持力度不够。

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结合民政工作的具体特点,统一规划、分级实施、试点先行、分期实施,讲求实效,注重应用,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结合我局信息化应用当前实际,全面推进行政信息化建设。

1、统一规划、分级建设。民政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为确保系统发挥整体效益,将由部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遵照标准,分级负载,协同建设。

2、试点先行、分期实施。由于我局信息化起步晚,信息化应用水平还不高,应按步骤,分批次实施,先试点,掌握经验,后推广应用。

3、讲求实效、注重应用。民政业务范围宽,涵盖面广,信息化工作不能贪快,要求实效,以当前得点民政工作为突破口,以应用促发展,以点带面,循序渐进。

4、面向社会、服务公众。民政工作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民政信息化建设必须以面向社会为基础,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促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二)总体目标

在未来的3年时间内构建我局管理型和服务型两大电子政务平台,管理型平台是民政广域网,该平台将覆盖市、区、街道一级民政部门,平台上将构建通用

民政业务通用应用软件。服务型平台是在因特网上建立部门门户,提供信息查询,办事指南,信访及网上行政审批等政务平台。

三、工作重点和措施

进一步完善外内网和局域网安全,构建应用服务器平台、建立完善以因特网为基础的民政业务的VPN网络,规划与建立各部门级基础信息库,建设部门政务公开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启用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逐步完善现有民政业务系统及其它急需的开发的业务系统,加大部门人员信息知识的培训工作,建立完善信息化保障体制。

(一)网络安全完善、构建服务器应用服务平台

对现在防火墙进行深入研究加以应用,增加入侵检测系统,安装正版网络杀毒软件,保证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和计算存储信息的安全。

所有服务器必须安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并及时进行更新和升级。对于重要文件的访问控制应设置严格的权限,保证重要文件的安全,安装部门级数据库管理系统。

(二)建设民政业务的VPN网络

实当前实际区、乡(镇)街道已接入因特网,不在增加大量投资的情况下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建立通过因特网进行安全通信的VPN网络。实现整个地区的民政VPN,为电子政务做好基础网络平台。

(三)规划与建立各民政业务基础信息库

业务基础信息库是各业务应用系统的基础部分,它的建立为今后的业务应用与各业务系统的整合及数据交换及决策系统起到关键作用。业务基础信息库应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从面形成我部门、全市、全省、全国数据库系统互连。

(四)建设部门政务公开信息服务门户网站

门户网站作为我门直接对外的服务形象窗口,应作为重点建设,建设好后应明确工作分工,以保证信息等数据的及时更新,门户网站建设主要内容有每日民政,政务公开,政策法规,热点政务,民政风采,表格下载,服务机构,办事指南,行政许可公告,民政信访。

(五)启用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

部门内部OA系统已准备投入使用,内容为公文流转、文件传输、会议管理、论坛管理、学习交流,还建立短信平台方便人员通知和办事调度。基本实现了公文传送和公文交换的无纸化,提高了办事效率,转变工作方式。

(六)逐步完善现有民政业务系统及其它业务系统

我局已开发的现有业务系统利用不高,业务功能还不够齐全,需要通过不断的使用来完善现有业务需求及功能,整合业务处室之间数据交换与共享及与其它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实现高利用。根据民政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发急需的业务应用系统。

(七)加大部门人员信息知识的培训工作

加大部门人员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培训。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机关信息网络的快速普及,政务信息化的工作会越来越多,部门的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维护都需要专门的岗位和人员。要配备专(兼)职的信息员,负责政务信息化的日常工作。同时,要高度重视对部门人员的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培训,把能否掌握信息网络应用技能,作为引进、聘用、考核、提拔干部的重要条件之一,争取在近几年部门人员都能适应开展电子政务、电子公务的需要。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运用信息网络知识,为加快机关信息网络应用技术的普及,带好头,引好路。

(八)建立完善信息化保障体制

1、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加强信息化的组织与领导。进一步健全局信息化工作组织建设,组建信息中心,明确职能,充实人员,使其担负起我局信息化工作的规划,指导和实施的任务。为加强组织与领导,要把民政信息工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程摆上议程日程,局主要领导将亲自过问,领导和协调民政信息化建设工作。

2、力争将民政信息化建设列入当地政府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同时拓宽融资渠道,多方筹措资金电子政务是技术和资金密切集合的工程,需要必要的资金作保证。一方面积极争取将信息化建设和日常维护运行列入市政府财政预算,另一方面广泛吸收社会投资,并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上一篇:seo职场范文下一篇:词语分类1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