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范文

2024-08-12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践 灵活 参与 创意

新课程推行至今,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方面都做了很多有意的尝试,而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很多特点,分析这些特点,根据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是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的必然选择。

一、 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动手性强,更需动脑,并不是简单的照猫画虎,在很多时候需要很强的创造性思维,内涵与外延都很广,学生的学习不只在课上,教师能够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找对入门的路,但如何能够学好、用好,还要看学生自己。

应用信息技术没有既定公式。例如:创作电子作品时,学生可以用书上所给的版面布局的方式来规划网页,也可以使用表格进行网站的规划,但是,如果灵活运用层进行网页布局也是可以实现既定目标的。这些方法都要靠学生去慢慢体会,通过实践应用去发现,教师只能告诉他们经验,而这些经验如何转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还要学生慢慢通过动手去体会,所以说应用信息技术没有既定公式。

二、 针对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教师所做的教学探索

1、提升素质为根本,技术为工具,灵活处理教材 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师首先应该理解教材内容不是课程的全部,信息技术与自然学课有着很大的差异,其内容是随着科技进步不断发展的,今天你学会了C语言,明天就会出现C++和C#,今天你理解了ACCESS,明天ACCESS已经被淘汰,SQL Server与Orical被广泛应用,单纯技术的学习是跟不上时代脚步的。信息技术学科应该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让学生了解到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运用怎样的方法,

1 而该方法需要哪些技术支持,从需求出发,自己寻求解决方法的途径。因此,教材中所涉及到的软件并非是课程的重点,而是信息技术课程中完成任务的辅助工具,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思维方法才是学生们应该学习并具备的素质。

2、营造合适的课堂情景,进行导入

针对信息技术教学本身所具有的多种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课程内容设计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环境的创设自觉进入学习角色,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能够直观的感受课程目标的环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对课程内容加以理解。例如《数据库基础》关于建立数据表部分,教师可以针对实事和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做几个小型的数据库,首先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然后根据教学要求逐步进行讲解,对于难点进行示范,对于基础内容由学生探索发现,让情境引领学生兴趣,让兴趣贯穿课程始终,把学习变成乐趣。

3、作业不只留给学生

作业被教师想当然的理解为教师学生布置,学生完成用以巩固所学知识的手段,但信息技术课的作业却没有那么简单,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作业的完成也含有这样的三维目标,也需要教师的全程参与。例如:《信息技术基础》第四单元,要求学生创作电子作品,首先要规划主题,如果只是明确要求与注意事项,放手让学生自选主题,那么学生的思维大多会停留在明星、卡通、动漫、游戏、网络文学上,而制作出来的作品大多数内容来自网络,缺乏创作性,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动脑思考一个更有新意的主题。我经过思考与问卷调查为学生设定了一个“感恩”的主题,由学生分组完成,起初他们并没有想法,我就逐步提醒,步步推进,从最容易想到的父母、老师、同学到身边的一草一木,在自己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于是他们拿起相机,拍下了父母、老师、同学,校园中让他们感动、感恩的每一个瞬间,自己编写了文章,在网上搜索了一些素材,利用工具软件完成了作品的制作,由于从一开始就是自己动手进行创作,所以在使用软件整合素材时,他们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努力研究,学习技术,想把作品表现的更好,不仅学会了课程要求的知识,提高了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完成作品,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停下匆匆的步伐,

2 用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用心记录身边美好的风景。这个作品明显比其他作品出色。这与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教师的指导不仅在于技术支持,还在于引导学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4、创意方法,让教课手段多元化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总结经验、拓宽教学思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现有的教育技术经验,同时还应该创新思维、大胆实践、灵活应用,让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多元化。

(1)FTP站点收集素材

学生制作作品、完成任务需要的素材一般取自网络,但是学生上网又往往重复性的寻找资料,有时被网络上形形色色的信息所吸引,忘了该干什么,一节课下来没有获取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这对这样的情况,可以利用网络教室的服务器创建FTP站点,让每一个学生在搜寻信息,查找资料的时候不将找到的信息存在本机上,而是通过IE浏览器访问FTP站点,将信息存储在相应的文件夹中,每个学生找到的素材大都不同,这样一个年级每个班、每个学生都会找到一些素材,经过教师的整理,将其共享,成了巨大的资料库,那么学生不必每次都去网络上找素材,这些已经分类的素材可以被全年级共享,同时,教师也不必为学生上网总是浪费时间发愁。

(2)讨论区留下问题

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有些学生问到的问题很浅显,有些同学提出的问题带有建设性,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没有必要占用所有人的时间进行回答,而在课上一一作答又不太可能,学生每一节课下课的时间有限,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新的难题。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学习档案袋的讨论区的功能,单独开设一个谈论话题为“我要提问”,学生可以在这里提出自己的问题,不进教师可以进行作答,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提问,相互帮助,学生的问题如果较多,教师可以利用其他时间作答,下一节课上课的时候学生就能看到自己问题的答案了,这样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问

3 题。

(3)让学生讲课

针对学生能力不同,除了给他们不同的学习任务以外,我还创意了让学生讲课的方法让学生发挥自己不同的能力。基础强,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自告奋勇当小老师,几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备课、准备、例题演示,下边听的同学进行打分,教师进行点评,提炼重点。这样做出了让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更加认真准备,仔细消化知识,同时也能让其他学生听得更认真,找出其中的错误与漏洞,提高听课效率。当然这样做教师并不轻松,除了给讲解的学生解答问题,还要准备课上随时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进行学生讲课后的点评,进行本节课知识的总结。但是这样做良好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综上所述,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是在仔细分析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用兴趣作为课程的引领,多种渠道提高课堂效率,引发学生思考,以达到提升信息素养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案例集教学设计与教法评析》 中国地图出版社

3.《走向现代化的教学——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的探索》 天津新华中学

4.《天津普通课程改革实验培训资料(信息技术)》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5.《信息技术基础》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6.《走进新课程》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范文第2篇

一. 理想的课堂是生活化得课堂

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

教育的内容也来源于生活实践,但它不能等同于生活实践,教育黑受教育者以科学的理性,但任何科学的理性又终究离不开感性的生活实践。教育就是沟通科学理性与生活实践的桥梁。如果课堂教育离开了对生活的 理解与感悟,那么,课堂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所以,必须清醒而鲜明地认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连接起来。世新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新课程强调突破学科本位,砍掉学科内容的繁、难、偏、旧、窄,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学生活中的数理化,读生活中的语文,理解生活中的政治、经济与哲学,在生活中把握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体验与感悟道德的力量,成为能动的道德主体。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引领学生去探寻大自然的奥秘,获得合作的乐趣。生活融入甚至成为课堂教学,课堂本身就是生活,是师生的生命历程。经历、体验、探究、感悟、思考,构成了教学目标的最为重要的行为动词。

同时,回归生活的课堂教学,并不是否定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不要间接经验的教学,恰恰相反,教学回归生活,可以使既定的教材知识也生动起来,使间接经验真正转化为孩子们得直接经验,与他们更亲近。这样,教材内容和其他的间接经验才具有教育价值,才能成为人的发展价值, 为学生所吸引,所接受,所融入。

二.理想的课堂是师生心灵相通的课堂

至今,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师抱着这样的概念:上课就是不折不扣执行教案或者实现设计好的教学思路的过程。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完成教案设计的过程,教材是教学的圣经,课堂是教师演讲的舞台,教学是我将你听,教学活动主要就是教师完成知识传授而极少顾及学生情感的独角戏。

于是,在一些公开课或研究课上,上课的老师往往要上演事先准备好的精彩节目。面对自己熟悉的学生,教师笑容可掬、从容不迫、有板有眼地开始上课,师生之间以短平快的一问一答为主,一切顺着事先设计好的方案推进,教学环节丝丝相扣,衔接的天衣无缝。听课老师的视线始终集中在授课 老师的身上,全神贯注于娴熟的教学技巧表演,这时的授课老师更像一位牧羊人。 课毕,在一片掌声和赞叹中,学生们满载着标准答案走出教室。

这样的课堂教学在不知不觉中被异化了。异化为教师的精彩表演。再也不是学生生动活泼的生活过程。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呢?

只有焕发出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只有让学生在理想的活动境界中去主动自觉地体验与感悟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潜能的时空;师生共同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规定方向以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

三.理想的课堂是人性化的课堂

在新课程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不仅要面向学生的现在,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潜能如鲜花般绽放,师生之间智

慧和谐交融。这样的课堂必然面对无数的不确定性,它乐意向这些不确定性开放。一个对新课程理念融会贯通的教师明白,这些不确定性很可能具有独特的价值, 更能体现教育对不同特性受教育者学习行为的认可、理解与尊重。而且它们本身就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范文第3篇

新课程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精心设计好学生作业,把学生从过多过滥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更要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形成能力、学会合作、体验自主。因此,设计初中数学作业应突出以下几点:

一、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内容

1、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内容应注重多样性

单纯的“计算”、“应用”这类作业是一种机械劳动,长时间的练习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作业设计时应遵循多样性原则。 新授课的作业,可以要求学生预习新知识,可以做教师自编的课时作业,可选用课本习题,或教师积累的题目。当一个单元结束时,布置学生总结本章的知识规律;学期末,组织学生对本学期知识规律进行总结,形成规律表,应用起来得心应手,学生们都很喜欢,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

2、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内容要注重层次性

- 1 -

作业的层次化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充分体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分层次作业就是根据知识点的多少、思维的难易程度、知识交叉联系的程度等把作业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题,针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主要突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第二层次为基本题,针对一般学生而设计,主要突出概念的理解、基本方法的掌握和综合运用;第三层次为发展题,针对少数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主要突出概念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重要的思想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教师对各层次习题的设置的基础是教师对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主要目标和具体内容的正确理解,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的合理分析。在新授章节的作业设计中,我对各层次习题设置的标准为:第一层次习题以课本练习和练习册A组习题为主,是重在数学知识的构建和巩固的基础性训练;对第二层次习题以练习册B组习题和补充习题为主,重在数学概念理解、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第三层次以拓展型、探索型和开放性习题为主。

3、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内容应注重重现性

根据人的理解和记忆规律,只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度的重现型作业,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尤其是对于数学这种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对那些有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有目的、有计划”地重复布置。但是重现并不等同于机械的重复,教师应注意重现型作业出现的数量、频率和形式,作业的数量要适当,难易适度,让学生能完成并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重现型作业应以基础概念的理解和简单运用方面的问题为主。对前几天作业或练习反馈中效果较差的习题,应及时重现,但难度要低,并根据情况提高出现的频率。可见,作业的订正是最常见的重现型作业。

重现型作业也可以是上一章节中必须掌握的关键性问题。此类问题应出现的频率不宜过高,我一般在布置周末作业时加入适当的习题,这样可以避免加重学生的日常作业负担,进一步提高重现型作业的有效性;也可以设置一些复合性问题,既是新授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又能复习上一章节的知识,这类问题往往综合性较强,属于第

二、三层次习题。

二、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转化

1、从枯燥走向有趣——体验快乐性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内容是否新鲜、有趣。他们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有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趣味性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持续发展,以至于延伸课堂空间,使学生研究、探讨数学的潜力在课后得以充分发掘,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

2、从课堂走向实践——体现数学的生活性

“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一个重要的教育观念,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数学课作业也应将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业设计可以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学生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作业,以便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完成,更能体验成功的乐趣。所以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布置有趣的生活式作业、丰富的调查式作业、生动的操作性实践作业是有必要的。

3、从被动走向主动——体现数学的探索性

设计探索式作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模仿与记忆,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探索性的作业,可以培养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系列学习内容后,围绕学习中心,从内容、认识、技能、数学思想、思想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整理了“探究课题”,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问题的探索积极者。

4、从个体走向互动——体现数学的开放性

开放题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式多样,有文字、表格、图画、对话等,不像封闭性习题形式单一呈现,叙述呆板;又解法灵活,不单靠记忆、套模式来解题,其深受学生喜爱。同时由

于开放题的答案不唯一,解题时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法,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索,获得多种结论,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空间。

三、初中数学作业评价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我们在作业评价上要做到个性化。有必要采取与其作业形式相适应的新评价方式。

1、作业评价功能的转变——淡化甄别功能,强调促进与发展。 传统的作业评价以批改为主要方式。批改作业主要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非对即错”,“只见分数不见人”,用对错为主要依据,甄别学生的学习情况。新课程作业评价功能重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重在发展学生的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了受赏识而生存。教师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特别关注急需鼓励的中后学生,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时机,给予获得表扬的机会,随着奖励次数的增多,促进其积极行为活动的再发性。让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自信。

2、作业评价主体的转变——由“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 在传统教学中,评价是教师的“专利”,是教师“权威”的象征。学生学习情况的对与错,好与坏均是教师一“言”定音。学生处于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作业的评改者不仅仅是教师,而是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的共同体。共同参与学生作业的辅导和评改,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如:口头作业、调查作业、课题式作业、实践性作业,都需要有关人员的全体参与,共同关注;数学日记、展示性作业以学生交流、相互评价为主要方式;实验作业、游戏作业则由学生自己的经历为主要评价方式„„

3、作业评价时空的转变——由“单一化”向“多向化”发展。

传统的作业,一般是学生完成后,统一上交后批改。随着作业形式的更新,这样单一的批改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要了。对作业过程进行全程评价,对学生在不同时空、通过不同途径完成的数学作业做整体性的科学评价。突破时空限制,培养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进行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完成作业是一种数学活动,这种数学活动是课堂数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因而,我们应强调做作业的“做”,体现一种活动的过程,这种活动可以一人独立完成,也可以通过互动式的交流分组完成。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课程改革;教研

2020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工作的通知》,石家庄市被确定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石家庄市一中、石家庄外国语学校、鹿泉区第一中学被确定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

作为全国20个示范区之一,石家庄市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在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教科所、石家庄市教育局的领导下,石家庄市教科所立即着手开展普通高中学校的调研,组织力量制定研讨示范区建设的三年规划,聘请省级专家论证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大力实施校长、高中教师、高中各个学科教研员三支队伍培训,做好课程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调动各方力量,摸清建设基础

为积极稳妥推进石家庄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工作,加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组织领导,石家庄市政府成立了石家庄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以孟祥红副市长为组长,由教育、发改、财政、人社四个市直部门领导人作为成员,为全力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在政策、财政、领导管理等方面的各项工作提供保障。

2009年以来,石家庄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培植了一批普通高中的特色学校,促进学校多元化发展。“三支队伍”的课程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得到加强,普通高中普及率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呈现出:启发式教学、有意义讲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我们自创的“四环节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四环节教学”以“情境创设—自主探究—辨析研讨—反思评价”组织课堂教学,深受一线教师的认可,从问题的价值度、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指导度与目标的达成度。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从这四个方面构建了“四个维度”观察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的框架,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全市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发挥教研带动,扩大建设优势

继续加强三支队伍培训(管理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和教研队伍),市教育局9月以來实施了三支队伍培训招标,借助大学和江浙培训机构,为石家庄量身定做三支队伍培训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内部外部相结合。内部主要发挥市教科所教研员和兼职教研员队伍,加大区域教研、名师课堂、流动课堂、同课异构等活动形成立体化的、序列化的,分年级、分层次、分学科、分专题的教师培训形式,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提供了足够的人力资源。一是培养了一支教学管理干部队伍。抓好全市各普通高中学校教学校长、教研教务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等学校管理干部建设,做好课程理念、实施与管理策略的培训,为教育教学的实施做好管理层面的准备。二是培养了一支教研队伍。市(县)教研员与学校学科教研组长是课程实施的地方“专业领袖”。在解读《标准》、领悟教材、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起着领头雁的作用,形成了一支学习型的、专业化的市——县——校三级教研队伍,成为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骨干力量。三是创新培训形式。深化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明白人”工程,实施”明白人”工程全覆盖,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新课程新教材等内容的培训,使每一位普通高中教师都成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明白人”。目前已累计培训超5000人次,全市课程改革形成了教研部门“引领指导服务一体化”“市县区协同发展,不同学校特色发展”的格局,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智力支撑。四是以特级教师、学科名师等引领的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用来依托特级教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教研员工作坊,以导师制培训引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聚焦关键任务,攻坚克难

石家庄市教科所牵头,组织示范校就我市示范区建设开展专项研究,直面问题、攻坚克难,突出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组织专业团队、借力专家团队指导区域内普通高中强力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聚焦核心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注重实践研究,探索基于大单元教学的深度学习。基于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教科所明确了主要任务,聚焦一下几个关键、展开了研究和建设工作。

(一)聚焦区域课程规划

依据国家课程设置要求,结合石家庄市实际出台全市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规划,在此基础上要求各高中学校结合办学目标、学生特点和实际条件,制订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实施规划。科学均衡安排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严格按照科目设置和学分要求安排教学工作,不得增减教学科目教学时间总量。重视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融合渗透,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本领、树立热爱劳动的品质。

鼓励各学校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程、打牢学生成长共同基础的条件下,开好选择性必修课程,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鼓励各县(市、区)各学校因地制宜,组织县(市、区)域或校际课程选修、线上课程研修,探索县(市、区)域、学区学生跨校选课、教师跨校兼课的流动机制;以省级示范性高中为龙头,建立课程研究学科基地,以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多样化发展。

(二)聚焦课程组织管理

指导学校制定选课走班指南,开发课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对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置等方面的统筹力度,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率,满足学生选课走班的个性化需求,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结合河北省高考“3+1+2”方案和学校办学实际,实施大走班、中走班、小走班和基于学生选课的套餐制,满足学生选课的个性化需求。

各学校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建立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开设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职业体验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发展性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观念、正确认识自我,更好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处理好个人兴趣特长与国家、社会需要的关系,提高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用好石家庄市综合实践基地,用好石家庄市自主编写的生涯规划课程教材,给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

(三)聚焦深化教学改革

积极探索基于情境、問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索式及体验式等课堂教学,加强课题、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深度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抓住教学主阵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教学研究和指导。教学指导要落实以人为本、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以主题单元教学、深度教学为抓手,实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系列工程。

实施核心素养指向的主题单元教学。《课标》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培育。主题单元教学研究基于整体教育理论和大单元教学观,基于新课程改革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基于整体性教学与高中新教材推广使用,注重对单元主题确定、设计单元学习活动、介入真实情境与任务以及大单元教学评价的研究。学科单元教学研究充分挖掘各个知识点的价值内涵及相互联系,真正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精选不同层次实验学校,进行校本教研活动,基于学情教情,分析修改学科单元教学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

(四)聚焦考试评价改革

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建立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学业成绩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做好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考试评价。石家庄市教科所牵头,以单元教学为基础,以校际联合为途径,研制必修内容学业质量的细则,做好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单元测评,必修课程的教学质量检测,单元检测示范校联合做,推送AB试卷,A卷用于限时检测评价,B卷用于强化与查漏补缺;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检测,省级示范性高中轮流做,各校自愿参加选择做,推送基于不同学情、校情的AB卷;国家课程全市统筹做,基于课标、命制高考试题,起始年级落实基于学情的衔接教学评价,中间年级实施基于能力层次的教学评价,毕业年级做实基于高考的备考教学评价。

(五)聚集区域教研工作

建立多层次多路径的培训架构。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关键在于三支队伍的带动和引领,借力“京津冀”一体化的优势,聘请课标组及教材编写专家对“三支队伍”进行直通车式培训。依次再展开教师全员培训和跟进式、陪伴式教师培训,建立多层次多路径的培训架构。

充分发挥国家、省教研和专业机构的指导作用,发挥市、县(市、区)、校三级教研力量的作用。深入开展主题教研、校本教研、种子教师培养计划、学校联研、教研员工作坊、名师工作室、“明白人”工程、学科基地、集中与分片分组等多种形式的教研。以名师讲堂项目落实示范校对全市学科教学的引领,以名师流动课堂项目落实示范校对薄弱校的精准帮扶。薄弱校可以根据学校、学科的实际情况,实行“点餐制”教研,教研部门提供个性化、点对点的服务,实现“铺路子——搭梯子”的教研思路。

根据全市高中学校的总体发展水平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特点,制定三年研修计划,为理解新课程新教材及实施打通教研路径。借助文献研究,立足实践研究,通过行政、教研、科研等多种推进机制,让高中新课程理念落地。实施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以教研员为组长,吸纳兼职教研员,成立研究小组,研究学科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的结构与实施策略,研究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必修课程、必选修课程的监测,以研促教,以评促教,落实学科素养的教学与评价。

四、挑战与思考

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区建设对石家庄市普通高中教育和教研工作确实提出了挑战。在一些方面需要各方支持。

(一)课程方面:学校课程建设亟需优化和强化

石家庄市农村人口多,高中普及率高,学校发展差距较大。坐落在乡镇的高中学校67所,超过一半,从实际情况来看,示范性高中能够开齐开全开足国家级课程,处于乡镇的一些高中学校音美、技术等学科教师数量不足,课程开设不足。个别学校的艺术类课程对于“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课时”的要求难以满足,需要整体统筹与教师流动机制的顶层设计。

(二)评价方面:新课程实施给评价带来新挑战

在选课走班背景下,分层、分类的精细化教学要求教师对学情有更具体、更精准、富有动态性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出恰切又具激励性的评价,这关系到学生的选择、成长与发展,评价的问题不可回避。高考改革中,面对选课走班后的学业水平考试与等级性考试,走班管理、教学进度安排、难度把握、作业辅导等,都对教学评价、教学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尤其是高校招生的“两依据一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涉及到的标准、操作、结果等是新课题,成为评价工作的难题。

(三)队伍建设方面:教师队伍数量质量的双面挑战

从全市整体来看,选课走班以后,半数以上学校地理、生物学科教师数量不足,有一定缺额。一方面,需要建立县或区辖属中学之间设立师资流动机制与评价机制,以实现区域内教师的合理调配与流动。另一方面,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对教师的综合能力与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结构的变化、教学设计的创新、课程建设的要求,育人方式的转变对教师提出新挑战。

总之,我们相信挑战是暂时的,在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教科所和石家庄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我们有信心迎接挑战,并把这些挑战作为石家庄市普通高中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会合力攻关,力图将石家庄市每一所普通高中的课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校长和教师的课程理念,加强专项课题研究,加大教研、科研统领,加大经费投入,加快建设步伐,并边探索、边总结、边输出,努力将石家庄建设成一流的“双新”改革一流示范区。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范文第5篇

1注重改变英语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内心热情

1.1 多变的教学方法

(1)随机应变 ,适当删除添补 ,提前推后。“书本是死的 ,人人是活的。”所以,我们教师在教授内容时,可以适当地对教材进进行删除添补,可以把一些内容提前或推后。比如说,在学生刚接接触英语时,我们暂且不要急着让学生去学会什么单词、句子,可可以把一些有趣的活动提前。

如把“stand up, sit down”。这一环节提前,激发学生学习英英语的兴趣, 让他们觉得学英语原来是如此地有趣。再比如说添添补,在第一堂课的单词教学中就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动物、植物物的单词 , 或者可以 把下一单 元中的单 词提前教 , 如“duckk,monkey, dog”等等。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单词 ,自己编一一个小故事,主题“我的小树林”。鼓励他们利用学过的单词,自己己编小故事。

(2)在教学中常用各种方法 ,如“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戏法”等。

首先,在“Talk about it”。这一模块中,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生大胆地模仿,带表情说句子。如“I am hungry。”(可以作饥饿饿状);“I am thirty.”(可以作口渴状); 还可以鼓励学生上讲台当当“小老师”,领读句子。让他们模仿教师平时上课时的表情、动作,鼓励他们学着使用课堂用语。比如说“Stand up”“very good””,“Sit down,please”。

其次,在教单词或句子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朗读语 调 , 孩子们特 别喜欢。“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 ,“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完单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

第三,用表演法,让学习小组表演对话,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也没关系。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有说错要批评的压力。如:

——Hi, Jim. Hello, Mike ,Nice to meet you!Nice ttomeet you,too.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Jim. How are youu?Fine ,thank you. And you? I am fine ,too.

另外,在巩固新课时,笔者经常采用竞赛法,引进竞争机制,给学生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此外,笔者还常常让学生“唱英语语歌曲”、“说绕口令”、“做游戏”等。由于教学方法的多彩多姿,课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气,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体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1.2 多样的教学手段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英语时,教学手段是十分重要的。针针对小学生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形象性。应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等直观教学手段,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英语学习兴兴趣。首先,为了避免机械枯燥的复习,事先笔者让学生带好实物物apple, pear, banana…水果 ,还有学生现成的文具 ,上课了 ,笔者先出示幻灯,让学生逐一读出单词,然后再用show me___ 的句型,让学生举起所说的实物,最后进行听传实物的游戏,音乐停时,实物再谁手中,谁就要说出实物名称。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大大提高了复习效果。

其次,学生都喜欢幽默的老师。但是对于女老师来说,这似乎比较难做到。有时课堂上来个“小幽默”,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比如在教“sweet, sour, yummy, yukky”这几个单词的时候,笔者就试着请一位同学到前台表演。同时这样描述:“有一天,我们班的小朋同学回家以后,感到特别的thirsty,于是他去找water可惜water已经没有了, 这时小朋发现家里厨房还有一小瓶的“water”; 他一拿起来就喝, 哇,so yukky, 原来他喝的是味道很sour的醋。”这时 ,班里哄堂大笑 ,学生不知不觉已明白了这几个单词的意思, 甚至不需要老师教就已经掌握了这几个词。第三,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标准在哪里? 是不是说学生们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地听老师讲课,认认真真地跟老师读,一遍接一遍,到最后读了什么也不知道, 这就是我们的课堂标准吗? 当然不是。课堂就应当活跃,但是我们应当要求学生们能够做到“能动能静”。“静”指得是如果老师要开始讲课了,就要求学生立即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听课。“动”指得是回答问题要大声,讨论要积极,该活动时就活动。这就是所谓的“动静结合”。

2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良好的英语素质

2.1 日积月累化教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对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可以把句子减缩成词,就是重点词教学。当学生了解了“词”,在用词扩展成句。例如:car—This is my car. Let's—Let's go.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听说英语的训练,符合学生认知,“雪球”不知不觉中越滚越大。

2.2 动作 、表演化教学

学生的英语思维空间有很大的局限性。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 听说英语,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做到表情化、动作化。通过老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来演示说明教学内容,即以姿势说话。如教笔者用手半握拳放在耳后,同时做倾听的动作,反复几次后,只要半握拳手放在耳后,学生就心领神会。同样,以双手平摊,向上一抬,学生就知道是齐读。这样接生了教学时间,加大了学生听说英语的练习密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3 生 活 、英语化教学

学生学习英语就是缺乏英语语言环, 这就要求老师尽量用英语组织和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从学生刚接触英语开始, 笔者就开始使用英语课堂用语。日积月累,学生基本听得懂简单的课堂用语,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在课堂上营造生活中的情景,使课堂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探究新知,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范文第6篇

-------赴江苏上海著名中小学高效课堂

示范教学现场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大沟乡中心小学:陈颖莉

2014年5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央教育服务中心举办的培训会议!我们在白银市教科所领导的带领下,外出到江苏的南京、常州、南通,以及上海市四地六校考察学习。我们一行四十人,可谓是浩浩荡荡。这次外出学习,对我来说真是太难得了。通过外出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令我豁然开朗。从各位专家精彩的讲座和授课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教学改革的坚守、走 向、境界,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外出参观学习知名学校的各方面教育教学的宝贵经验的机会。虽然是仅仅十天的时间,但是在学习期间,通过对南京市行知小学、南京大学附属丁家桥小学、常州局前街小学、南通师范二附小、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的参观,课堂观摩,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办学特色、管理经验的了解,让我收获颇丰,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我一直在反思,我们西部内地的教育和东部沿海教育有着怎样的区别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怎样才能够有效的将东部沿海的先进教育理念、管理理念融合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呢?如何打造属于我们西部教育的特色呢?顿时感到肩上的压力很大,很有一种危机感,一种被改革的潮流所淘汰的危机感。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深刻理解了要真正学好一门技术是多么不容易,任何一门科学技术知识的学成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这需要不断的亲身实践,不断的总结,这时才真正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含义。更何况在当今知识更新频繁的时代,从事教师职业更应该有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意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单凭一两本书籍,不通过频繁的实践摸索,很有可能被时代所淘汰,成为时代洪流之中的牺牲品。所以我时刻告诫自己学无止境,我会始终坚持这一点。

在学习期间,我聆听了四位名校校长的讲座和听取了四位骨干教师的授课。南京市行知小学的办学模式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杨瑞清校长所作的《行知教育永不“完稿”》的精彩报告,让我感触很深,特别是他的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爱优秀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共性,爱后进学生则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技艺和耐心,不仅要懂得爱,更要会爱。要让每一位老师都拥有一个良好的“花苞心态”。要学会等待,因为迟开的花朵也许会更美丽,有了这样的心态,才能够去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潜力,理解学生的个性,包容学生的差异,激励学生的长处,提醒学生的缺点,让学生快乐中成长。的确,从事教育事业的我们,每个人都能有“花苞心态”!就好了,想想我们现处的学校,为了成绩,为了名次,要求孩子们6点多到校,然后语文早读、英语早读、品德和社会以及科学早读,到8点正式上课时,孩子们已经像机器一样运转了一个小时,儿童呀,能承受吗?可是,不这样成绩能上去吗?我们老师也不忍心,学校领导也不忍心,但是你不这样其他学校是这样,你能坐的住吗?这一切都是应试惹的祸呀。 有人说,南方的人的观念先进,注重孩子的能力培养,而我们北方人注重成绩,因为北方穷啊,穷了就只有读书是出路,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唯一检测的就是看成绩。面对种种说法,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又该如何去做呢?另外杨瑞清校长的办学模式很有特色,行知小学在30年以前是五里小学,当时只有12间破旧教室、7位教师,100多个学生的村级乡村小学,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探索,办成了拥有班级24个、学生1000多人、固定资产1600多万的省级实验小学、全国知名的农村模范小学、行知教育基地;8万多名南京市的学生和数百名国外孩子专程到这里来了解农村科技发展、体验乡村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专程到校考察。如今的行知小学,瓜果飘香,绿意盎然,荷花睡莲,美丽无比,杨瑞清说,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就是强调不能关起门来孤零零地办学校,而是要和社会、和生活紧密联系,而他的办学就完全继承了陶行知理念。南京大学附属丁家桥小学的张义宝校长做的《推进课程建设创新,建构校本问学课堂》精彩报告,让我们领略到双成教育的魅力所在,明确了让学校成为孩子一生中到过最好的地方的教育理想。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李伟平校长围绕《生命的坚守与生长》的精彩报告,让我们感受到“动眼静心,虚怀求进,倾情生命,明理践行”的精神追求,学校集团化管理以及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孩子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教师真切享受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在南通市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施建平校长也做了精彩的额报告,他们学校的教学特色是情景式教学,早在70年代,就有李吉林提倡情景式教学,情景教学分为: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绘六大类,形象、情切。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张人利的《后“茶馆式”教学─“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证研究》专题讲座,系统探讨了课堂教学中的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学方式有“书中学”、“做中学”两种方式并举,以“循环实证”实践论证。后“茶馆式”教学的基本特征有三点,一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部讲;二是课堂教学与教学评价融为一体;三是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最后张校长还就教学手段做了细致的讲解等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有的这些,让我最后真正懂得:寻求适合自己的东西,那才是真的。我也悟出:寻求适合自己的教学课堂,那才是高效的。

六所学校四位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让听的人很舒服,有一种享受的感觉,也让我有所体悟: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通过听课,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的交往状态,思维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的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师生、生生没有真正的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应当创设情景,巧妙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知识冲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的到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再现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展开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课堂,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的被关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一堂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通过四位老师的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我们要给孩子思考的时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成尚荣教授的讲座中说到:作为教师,你今天问自己三个问题了吗?一问三角形你构建了吗?二问苹果树你栽了吗?三问旧理念、旧习惯、旧方式是否断气了?做到三问,争取能使孩子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由此,我确立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1、学生管理方面: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我们所走过的学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生有礼貌,校园里到处干净整齐,这些都来源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我们将继续严抓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

2、教学方面:课堂上尽量做到:

1、将时间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占据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度要高。

2、将学习权还给学生,课堂上出现学生两两成对在一起边讲边练的场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

3、将话语权还给学生,学生说出来的才是学生的,课堂上让学生去表达,耐心的听学生回答,细心的观察学生交流,精心的指导学生互助。

4、将探究权还给学生。老师要选准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尽量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老师不要害怕时间不够用。

5、将教学权送给学生。首先是“学友”讲,如果“学友”遇到不会的问题,“师傅”就负责把“学友”教会,如果“师傅”也不会,先向其他“师傅”请教,再教会自己的“学友”,如果“师傅”们都不会,最后由老师讲解。整堂课以学生自学互助为主,以学生教学生为主。努力打造适合自己学生的高效课堂。

3、做一个少抱怨、多思考的好教师。对比各所学校,其实只要是当老师,无论在哪所学校都没有轻松的工作,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有不同思想的学生,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无论哪所学校,都离不开敬业的教师,只有面对现实,少抱怨、多思考、多理解、才能当好一名教师。

4、教育的成功源自教育细节的成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草率、粗放的校园环境无疑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伤害。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如果光停留在口头上而不体现在行动实践上,则无异于空中楼阁,如水中月、镜中花。我们所参观的这些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建筑设计布局合理,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名人画像、雕塑、格言警句随处可见,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工艺品等在细微之处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所做的努力与良苦用心,这些做法对我都是一种启发和提醒,如果我在这些方面进入了一种常态的话,那么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才能的展现无疑是一种促进。作为班主任,就要建设好自己班级的文化氛围,以此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上一篇:学雷锋年度工作方案范文下一篇:新课改下的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