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院农学论文范文

2023-11-15

工学院农学论文范文第1篇

1“师生双向选择”的背景

北京农学院基础教学部现有数学、物理、化学、体育4个教研室,专任教师38人。其中体育课自2007年开始实行了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身体情况自主选课。现有数学教研室教师11人,物理教研室教师3人,化学教研室教师8人。基础教学部的教师面向全校8个院系20多个专业授课。在多年的基础课教学中,分配哪些教师到哪些院系授课一直存在着矛盾。有的教师年轻、职称低、教学经验少,有的教师年龄大、职称高、教学经验丰富,有的班级学风好、纪律好、好管理,有的班级学风差、纪律差、不好管理,由基础教学部一刀切地将教师分配到各个院系,造成了教师不满意、学生有怨言的局面。在此情况下,为了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优化配置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加强师生之间的优化组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基础教学部自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起在全校范围内与各院系开展了“师生双向选择”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活动。

2“师生双向选择”的内涵与操作

所谓“师生双向选择”,是指一方面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质量、业务能力等因素选择自己满意的教师,另一方面,教师也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组织纪律和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等因素选择自己的授课对象。具体操作方式是,基础教学部在每学期开学初向各院系发出“基础教学部与各院系师生双向选择”征求意向表。意向表将基础教学部数学、物理和化学教研室在本学期承担的课程和任课教师的年龄、职称、能够讲授的课程面向各院系公布(见表1),各院系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院系的教学要求,确定适合本院系各门课程任课教师的选择意向(见表2)。

基础教学部在学生选择教师的意向基础上,征求教师的意见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希望授课的专业和班级。

3“师生双向选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3.1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农业院校的基础课以满足各农科专业的需要为基本任务,具有服务的属性。以往的教学中对基础课关注过少,片面地强调专业发展教育。然而,一年级新生接触的基本上全部是基础课,如果学生在基础课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将产生重要的意义。能够选择到自己喜欢的教师,学生学习起来更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为了选择到自己喜欢的教师,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学风、班风、系风有良好的纪律,这样才有可能得到任课教师的欣赏选择为该班授课。

3.2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

由于基础课的教学主要为专业发展服务,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定位,缺少成就感,“教好教坏一个样”,于是容易养成得过且过的思想。如果让学生选择教师,那些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势必更受到学生的青睐,反之,那些教学不够认真、业务能力较差的教师自然得不到学生的喜爱。如果被学生选择的机会少了,势必会给工作不认真的教师造成压力,从而就会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另一方面,那些教学认真、业务能力较高的的教师被选择的机会增多了,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和班级,也能增强教师的工作热情。而对于那些极端不负责任、不能胜任的教师则没有任何可乘之机,如果教师没有任何院系的学生选择,只能退出教师岗位。

3.3 有利于基础课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

在“师生双向选择”中,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农科专业,相对固定,能更好地将自己的教学、科研与专业结合起来,提高教师为专业服务的能力和科研水平。教师可以根据专业需要设置教学内容,向学生讲明基础课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的联系及应用前景,讲课时列举本专业的例证,考试时适当增加与本专业相联系的考试内容,从而达到基础课更好地与专业课相融合、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

4“师生双向选择”的效果分析

4.1 教学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

基础教学部在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相继实行了“师生双向选择”,此次活动得到了全校8个系的积极响应,并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和教务处的大力支持。在第一次选择中,全部24名教师,被优先选择的为48人次。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8名教师被优先选择达28人次,45岁以上的教师被优先选择达34人次,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被优先选择为14人次。被点名拒绝者为11人次。其中,有一人被4个系点名拒绝,被另外4个系不点名拒绝。在第二次选择中,全部22名教师(第一次选择后,一名教师转岗,一名教师转为实验员),被优先选择的为45人次。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8名教师被优先选择达29人次,45岁以上的教师优先选择达33人次,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被优先选择为12人次。被点名拒绝者为3人次。

在两次“师生双向选择”中,45岁以上、尤其是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优先选择率较高,充分说明,这些老教师经过十几年、二十几年的精英教育时期的磨练,普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养成了严谨的职业习惯。他们不仅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脚踏实地、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因此,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优先选择率较低,有的甚至被点名拒绝。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工作时间短,接触的学生少,各院系学生对他们缺乏了解;(2)资历尚浅,职称较低,虽有能力,未被其他院系的学生发现;(3)缺乏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意愿和技巧,不了解学生的需求;(4)教学经验不足,业务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技巧有待提高;(5)重科研、轻教学,对教学工作责任心不强;(6)没有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

第一次“师生双向选择”中,有一名教师由于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差,被全校8个院系都拒绝了,该名教师已从教师岗位转走,为其他教师也敲响了警钟。而8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被4个以上院系优先选择,经本人同意,承担了更多的教学任务。这就使教学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通过“师生双向选择”,教师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了以后的努力方向。在第二次选择中就可以看到已经有了一些改善。例如,在第一次选择中被某系点名拒绝的教师,在第二次选择中被该系优先选择,表明了教师已经改正了缺点,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4.2 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师生双向选择”对学生成绩的影响非常明显。就学生期末考试及格率来说,在实行“师生双向选择”之前,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全校数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人次为3870,所有不及格人次为405,及格率为8 9.5%,在实行“师生双向选择”之后,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全校数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人次为3870,不及格人次下降到211,及格率提高到94.5%。因此,我校教务处等部门已将“师生双向选择”的模式推广到外语教学部等其他基础课教学部门。

5“师生双向选择”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同其他教学改革一样,“师生双向选择”模式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两次“师生双向选择”中,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逐步完善解决。第一、学生对教师缺少了解,选择时具有盲目性。尤其是大一的新生,刚入学校不久,对教师了解不够。第二、学生在选择教师时不够认真,具有随意性。甚至出现有的院系由教学秘书或领导决定,这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第三、选择的教师太少,选择面太窄,有的院系为了选到职称高资格老的教师,只选择某一位或两位教师,甚至出现有的院系非某位教师不选。基础教学部数学、物理、化学教研室共1名教授7名副教授,如果所有的院系非教授和副教授不选,基础教学部很难再让教师选择学生,“师生双向选择”也很难再进行下去。第四、有些教师对“师生双向选择”认识不够甚至有疑虑。有些教师由于担心学生不选择自己,为了得到学生的喜爱,采取不正当的方式。例如,上课时一味地迁就学生,不敢严格管理学生怕得罪学生,考试前为学生划考试重点和考试范围。这些存在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影响到以后的“师生双向选择”的进行,甚至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有(1)加快网络课程建设,使学生对教师有更多的了解。目前网络课程正在建设中,有一些课程还没有建设完。如果网络课程建设的足够完善,学生在网上就对教师有更多的了解,这样再选择教师就减少了盲目性。(2)加强与兄弟院系的沟通,使各院系对“师生双向选择”足够重视,在指导学生选择教师时更加认真负责,这样学生会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选择教师。(3)完善“师生双向选择”的制度,各院系在选择教师时选择面不能太窄,不能一味地选择职称高、资格老的教师,给青年教师创造机会。(4)加强教师对“师生双向选择”的认识,消除其疑虑情绪;利用各种机会,大力向各系推荐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的教师,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对青年教师加强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真正重视教学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活动,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加强教研室在教学研究上的核心与主导作用通过研究讨论,使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所授课程的内容、深度、目的和要求;加强课程组、督导组对教师的监督、检查与指导,确保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5)科学化考试采取试题库出题、流水判卷,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坚决制止考前划考试重点或范围的不良行为。

摘要:农业院校基础课教学中,通过“师生双向选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有利于基础课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师生双向选择”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加快网络课程建设,加强与兄弟院系的沟通,进一步完善“师生双向选择”的制度,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

关键词:基础课,师生,双向选择

参考文献

[1] 周道仁,周建军,刘建平,等.高校体育专业实施双向选择的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4).

[2] 顾成华,沈逢桂,李长庚,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双向选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91~94.

[3] 李巧林,沈逢桂,龙巨东.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60~65.

工学院农学论文范文第2篇

2018年8月31日,中山大学宣布正式成立农学院。包括中大在内,过去9个月内,全国有6家高校相继成立农学院;2017年12月13日,北京大学正式成立现代农学院;2018年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现代农业科学学院在玉泉路校区揭牌;2月27日,位于南京的河海大学宣布成立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后更名为农业工程学院);5月11日,南京大学宣布,将与南京市农业委员会合作成立南京创意农业研究院;7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以下简称中棉所)与郑州大学合作共建农学院。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多家高校皆瞄准农学这个传统老牌的学科发力,其背后原因值得探究。

为什么是农学

在这一波成立农学院的热潮中,北京大学的动作最早、酝酿时间最久。早在2013年8月,邓兴旺等人就向北京大学递交了成立现代农学院的申请报告。邓兴旺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耶鲁大学冠名终身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生物学基础研究。2014年7月,他正式回到北大工作。

身为湖南农民的儿子,邓兴旺体验了中国和美国的农村与城市生活。四种环境的对比,让他觉得国内农业的发展,离当今世界的先进水平差距还很大。他希望中国的农业能够实现现代化,让农民和大学教授一样体面。为实现这一理想,邓兴旺曾在国内尝试过创业开公司,从产业层面解决农业问题,但他很快发现企业的力量太小。他开始认识到,更好的办法或许是在国内顶尖大学成立农学院培养人才。

国科大现代农业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杨维才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刚刚于三个月前卸任国科大校长的丁仲礼,在去年10月份萌生了成立农学院的想法。

相较于其他高等院校,国科大有自己的特殊之处——中科院下设的分布全国的104个研究所向其提供教学科研与实践的支持,其中有20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内容与农业有关。在国科大成立后,这些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学院下,项目十分拥挤,成立农学院正好可以整合现有资源。因此,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牵头下,由南京土壤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华南植物园等多家单位共同筹建国科大农学院。

据一名中科院遗传所研究员透露,国科大的农学院下设专业偏重理科,涉及智能控制、导航、材料等多个方向,旨在打造“农业科技4.0”时代。

郑州大学农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聞周刊》,郑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方向,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领域。河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也是小麦和玉米的主产区,在河南唯一的一所“双一流”大学中加强农业学科建设,是面向农业主战场,面向国民经济发展的时代需要。

几位高校受访者就都提到,发展农学院有普遍的政策背景,即政府对农业越来越重视。

“我们国家面临的形势,土地的红线,水资源的红线,这都是不能突破的,粮食安全问题,从来没有面临过这么严重的问题。发展现代农业是大势所趋,是国家对这块加大投入的大势所趋。”河海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毓陵如是说。

据他介绍,河海大学原本有农业工程学院,其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水利土壤改良系,2006年成立学院,三年后又与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合并成立了水利水电学院。今年2月底,学校又根据国家需求和学科特色,重新组建成立了农业工程学院。在最近成立的这些农学院中,只有河海大学同时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本科生专业为水利工程,学校过去一直就设有这个本科专业。

而北大、国科大与郑大的农学院目前只招研究生。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邓兴旺解释说,建立一个学院,第一步要有足够的师资力量,需要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聘来足够多的老师,比如二三十名教授,这时候才能谈及本科生教育。北大现代农学院从筹建期的201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目前共有10名学生,11名教授。

虽然郑大农学院7月才揭牌成立,但实际上,学校从年初就开始部署招生工作。今年9月,郑大农学院的第一批学生——35位硕士与2位博士已经入学。此外,学院还引进了8位博士后,并整体聘入中棉所40多名研究员、副研究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教授或者副教授。

“双一流”之争

杨维才认为,最近多个大学农学院成立,农业转型期的强需求只是其背后的动因之一,更为关键的,还是“指挥棒”效应,即农学院要争取建设“双一流”学科。只有建设“双一流”,才能获得经费与资源,这会影响到未来高考生源,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2017年9月,教育部等3部委公布了“双一流”名单,标志着国内高校的发展从“985、211”时代过渡到“双一流”时期。由于“双一流”建设以5年为一个周期,眼下,没有进入到这份名单的高校还在争取入围,而已经进去的则要扩大赢面。

杨维才表示,国科大成立现代农学院的另一个驱动原因,就是为了建设“双一流”学科。根据教育部的学科划分,农学学科门类下面有9个一级学科,即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草学。在综合性大学中,很多与农业相关的研究都属于生物学。如果众高校都在生物这一个学科下评选“双一流”,竞争过于激烈;而若把研究内容划分在农学学科门类下,就有9个一级学科可以选择,竞争也会分流。

与此同时,各高校也在衡量局势,评估未来哪些学校哪些学科有可能进入“双一流”名单。一些比较大众化的专业,如计算机、物理、化学等,由于竞争院校多,有的还需要很大投入,想达到“双一流”难度很大。而农学下面一级学科多,其中一些学科目前在国内发展得并不好,这就意味着还有发展的潜力和空间。

郑州大学农学院相关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成立农学院的想法始于去年下半年,当时郑大入选了“双一流”大学。

2017年9月,郑州大学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名单,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入选一流学科。去年年底,郑州大学为此专门制定了《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内容提到,郑大要形成以6个学科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布局,而绿色高效农业学科正是其中之一。

上述负责人表示,郑州大学需要按照规划布局,结合产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来建设“双一流”。中棉所位于河南,其下属的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棉花转基因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两个平台,都位于郑州大学附近。地理位置的接近,再加上郑州大学有人才优势,中棉所有平台优势,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共建郑州大学农学院。

至于河海大学,根据今年6月发布的《河海大学学科规划——农业工程学科》,农业工程学院“争取未来5~10年, 农业工程学科在全国排名进入国内前五,国际知名度大幅提升,在农业工程 ESI 排名有较大进步,争取入选双一流学科”。

河海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毓陵介绍说,河海大学农业工程学科跟“双一流”密切相关,依托“双一流”,有助于把农业工程做大做强。他坦言,过去农业工程在别的学院,投入力度不够。如今单独建院,学校会给予更多扶持政策,包括人才引进、科学研究、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可以把农业工程作为学校科研和服务的新的学科增长点。

此外,今年年初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了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整合了水利部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陈毓陵坦言,过去学校主要对接水利部,现在机构改革后,学校考虑农业农村部跟农田水利密切相关,学校成立农业工程学院,可以加强跟农业农村部对接,争取更多经费和资源。

应避免重复建设

1949年之前,中国的农学发展模式跟当前格局相似,有农务学堂,相当于独立建制的农业院校,很多公立大学也设立农学院。

北京大学曾经也有农学院。1949年,北大农学院、清华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从各自学校中分离出来再合并,成立了北京农业大学。1952年的全国“院系调整”,对农林院校的指导意见是“以集中合并为方针, 每一大行政区办好一至三所”。这次调整之后,国内的高等农林院校全部变成独立设置的专科院校,基本上是每个省份至少一所,各行政大區再设立一所,综合性大学中不再设置农学学科与相关专业。

在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传统的农林学院纷纷改名走上了“综合性”或“多学科”的路子,还有一部分高校通过改名转型,彻底脱离了农林院校的行列。在市场经济时代,相对于炙手可热的金融、计算机、生物等专业,农林相关专业不受社会各方重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坐上了“冷板凳”。

厦门大学陈然博士在其论文中《我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发展问题研究》分析了农林院校转型原因,就指出:社会对农林院校的偏见严重,影响了优质生源,在吸引高素质师资、特别是非农林学科师资上很困难;高等农林院校长期不受重视,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这些院校主要服务于弱势产业,很多是具有公益性,回报率低,校名自带明显行业特征,就会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尽管如此,传统的农业大学仍有其发展优势。杨维才认为,因为农业大学一直处于行业内,它们跟农业系统建立了长期联系。国家对农业的科技投入自然就去了农科院等农业系统内的科研单位。如何从农业系统争取到经费,也是国科大农学院面临的挑战。

综合性大学办农学院,是否会对传统的农林院校产生竞争压力?据《中国新闻周刊》梳理,目前建立农学院的高校都在强化自己原本的传统,寻找跟已有农学教育不同的特色。

陈毓陵说,河海大学原本想把学院的名字叫做“农业科学与工程”,但农业科学包括农业种植、养殖等方面,这并不是河海大学的强项。最后学院决定,立足自己原本的特色,把名字定为“农业工程”,主要拓展方向是农业环境工程、农业生态工程。

国科大筹建农学院时,也曾想过叫“未来农业科学学院”,想表现跟普通大学的区别。杨维才认为传统农业大学和国科大农学院的方向并不一样,农业大学主是普及教育,学科门类比较多,国科大的优势在于中科院提供的多元支持,可以做农业的交叉学科,科研上侧重较为基础和长远的领域,研究的是未来农业需要的技术。

邓兴旺也提到,相较于农业大学,北大有很多学科,在农业发展上可以找到多样的资源。现在的农业开始使用智能机器,已经颠覆了传统农业的形式,这是农业大学所欠缺的,而这是北京大学的优势。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李奇教授认为,综合性高校成立农学院,这可能是一个好的发展趋势。农业应该是大学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美国有以农业和机械工程带动的学校,这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是很重要的部分。中国的综合性大学如果也能把农业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对农业发展大有裨益。

但他也认为,如果太多学校都成立农学院,会造成资源重复,所以需要地方政府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有序发展,而不是一哄而上。目前,每个省份都有农业大学,格局已经形成,综合大学有没有必要再建农学院还需要认真讨论与规划。

工学院农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导论;教学改革

专业导论是大学新生入学后需要学习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导论性课程。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内涵特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所学专业与行业的关系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使他们能够对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涯作一个规划,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近年来,在全国上下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对专业导论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授课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拟以所在的阜阳师范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意义

(一)消除学生疑虑,帮助学生了解专业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在与大一新生交谈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因听从了老师和家长的建议才选择的物流管理专业,而真正是在了解物流管理专业后自主填报志愿的学生并不多。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通过专业调剂被录取到物流管理专业的,对物流管理专业更是缺少必要的了解。以上原因导致很多学生在入学后产生一些疑虑,比如“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物流不就是干快递吗”等,甚至有些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做好了转专业的打算。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可以让学生尽快了解物流管理专业,消除疑虑,端正專业学习态度。

(二)展现专业前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是学生和家长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战略地位和支柱性产业的认识,帮助他们了解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增强学习物流专业的信心。

(三)揭示成长规律,帮助学生适应环境

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其所面临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3]。在学习上,中学里的那种封闭式学习、过度依赖教师、填鸭式被动学习和单纯追求应试成绩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开放式学习、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满足趣味性地主动学习和为成才而学习;在生活上,其生活方式也由高度依赖父母、以自我为中心的家庭生活转变为远离父母独立生活、需要顾及他人感受的集体生活。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多学生会变得无所适从。开设专业导论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大学教学管理及课堂教学的特点,掌握集体生活中与人相处之道,认识人才成长规律,尽快适应大学环境。

(四)确立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拟定规划

升入大学只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短期目标,当这一目标实现后,如果不引导学生确立一个长远的学习目标,一部分学生可能会迷失方向,最终导致学业荒废。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解读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使学生对将要开设的课程做到心中有数,为学生在确立专业学习目标、大学发展计划乃至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提供帮助。

二、专业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作为所在学院物流管理教研室的负责人,近年来一直参与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工作,总结出该课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授课形式单一

以往的专业导论课程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解结合PPT展示的传统教学形式,更多的时候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学内容随意化

由于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时数较少,一般只安排14~16学时,所以该课程很难找到合适的教材,以至于授课教师对授课内容的选择较为随意[4],有的侧重于作物流管理专业介绍,有的则侧重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介绍。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容易导致教学重难点不突出,使学生对该专业产生怀疑,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教师积极性不高

作为一门专业启蒙课程,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其涉及到的知识却十分广泛,尤其是与行业相关的一些最新数据,更需要授课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对于授课教师来说,在期末计算教学工作量时,专业导论课程的课时量只有十几个,对其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的帮助十分有限,很多教师不愿意接受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任务,即使勉强接受,在教学上也是墨守成规,不愿意尝试课程教学改革。

(四)缺少实践教学

物流管理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校在制定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时,如果笼统地将其全部设置为理论授课,则与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不符。缺少实践教学内容的专业导论课,会导致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缺少直观的认识,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改变传统授课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

为了克服单一授课形式的缺点,吸引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法[5]。比如,授课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混合式教学理念引入到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阜阳师范大学为例,学校已经建成了先进的录播教室,同时引进了 “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授课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录播教室录制教学视频,并将其连同课件、教案及学习资源等材料上传到教学平台中,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在线下教学环节,授课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专业话题,比如“你为什么选择物流管理专业”“你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物流行业相关信息的”“你认为从事物流行业的工作前景如何”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再将讨论的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授课教师再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授课形式的弊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

(二)合理设置课程教学内容

就物流管理专业而言,其专业导论课程应包含以下内容。

1.专业内涵与行业发展前景。在专业内涵方面,可以介绍与物流相关的一些概念,如物流、物流行业、物流管理、传统物流、现代物流、国际物流等,引导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特点,明确各概念所包含的基本问题及其本质。在行业发展前景方面,授课教师可以搜集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物流行业发展概况及就业前景,物流相关岗位职责要求和任职条件、薪酬待遇、升迁路径等,以打消学生的疑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学科性质及专业发展概况。首先,物流管理属于管理学门类中的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与之并列的还有物流工程、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这4个专业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各专业的相近性和交叉性,注意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其次,应介绍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介绍本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及办学成就,如师资队伍情况、专业与课程建设情况、毕业生的考研及就业情况、师生获得的各类荣誉情况及杰出校友等。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和大纲。授课教师应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向学生详细介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等内容,尤其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制定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避免学生盲目地學习。

4.大学阶段教与学的特点及学习方法。在向学生介绍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授课教师还应就大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学生管理以及对学生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剖析,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及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此外,授课教师还应结合专业特点向学生介绍适用的学习方法。物流是一个注重实操的行业,中学里那种单纯为了应对考试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学生需要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避免眼高手低。

5.专业学习规划。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好的规划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专业导论课程还应包括学生专业学习规划的内容,授课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划,为毕业后的就业、创业及继续深造打好基础。

(三)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针对专业导论课授课教师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学校层面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优先选派专业导论课教师到知名物流企业参观、交流,对承担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工作量补贴等。此外,还可以改变以往只由校内教师讲授专业导论课的做法,邀请物流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到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比如,在讲授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邀请知名物流企业或物流行业的专家走进课堂做专题讲座,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给授课教师提供了与行业和企业专家近距离交流的机会。

(四)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尽管专业导论课的课时不多,但笔者认为仍可以抽出2个课时让学生参与到专业实践中。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物流企业参观见习,以了解物流企业的运作与经营模式。通过参观企业的立体仓库、分拣流水线等物流设施,观摩叉车装卸货演示、智能分拣机器人分拣作业等物流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之形成基本的行业认知。

四、结语

专业导论课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大学时代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引导学生确立专业学习目标并制定专业学习规划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专业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采用多样化授课方式、规范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授课教师积极性以及将实践教学融入到专业导论课的教学中等手段对专业导论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谭满益.《物流管理专业导论》课程建设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12).

[2]余水妹,戴红宇.地方高校专业导论课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9(5).

[3]杜海清,朱新宁,汪弈.专业导论课教学模式及学习效果评估与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4]罗蕾.高校专业导论课教学优化探讨——以旅游管理为例[J].智库时代,2019(6).

[5]杜红,富爽,索丽敏,等.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以《通信工程导论》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2017(2).

工学院农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农学专业 改革

基金项目:地方高校农学专业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安康学院教改项目(编号:JG03209);安康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jg01514)。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大批专科院校通过合并升格为本科高校院校。这类院校很多带有以往师范专科的办学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而要实现从专科向本科的实质性转型,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本科教学的需要。农学专业作为众多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之一,面临诸如招生困难、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老化等问题。如何改革地方高校传统的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是众多本科院校涉农专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农学专业目前发展中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备兄弟院系借鉴。

目前地方本科院系农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1.新建本科院系农学专业新生报到率低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新建高校的不断增加,高考考生可选择的专业范围也越来越宽,甚至即便拿到一纸通知书对不满意的专业依然可以选择放弃。对这一问题,在新升格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表现得更加突出,而对于“冷门”专业新生报到率更低,农学专业甚至到了难以开班的程度。从安康学院2006年—2009年四年的农学招生情况来看,2006年和2008年招生人数均为30人,而两届新生报到人数分别为16人和10人,2007年和2009年停招。招生的困难造成了招生计划的浪费,办学资源闲置,学校办学声誉下降等负面影响,于是学校综合考虑对农学专业实行隔年停招。

2.传统农学专业特色优势不明显

新建本科院校中传统农学专业是由以往高职高专甚至中专农校升级而成的,形成了固有的培养模式,农学本科专业一般模仿其他院校本科的课程设置,仅讲授大田作物的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专业特色不明显,与其他院校差距较大,同时也存在与其他名牌高校农学专业同样的问题:(1) 课程体系设置单一,主要是围绕农作物生产技术,而对农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课程开设很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2)知识陈旧,教学中照本宣科仍很严重,没有把现代科研成果有效地融入教学中。(3)实践环节薄弱,学生用于理论学习的时间偏多,实际动手和操作较少,参与实际生产的机会少,进入社会后适应期长,在工作中缺乏创造性。(4)教育方法死板,以灌输式为主,考核方式单一,造成学生只注重理论的死记硬背,轻视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而作为身处以第一产业为主要经济收入地区的地方高校,农学专业还存在与当地农业生产脱离等问题,未能有效发挥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3.投入不足,实习实践条件难以满足本科教学要求

实习条件对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综合技能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安康学院为例,2006年升本建院以来,学校重点是在基础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在实验室设备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相对投入较少。在农学实验实习方面的投入平均每年约10万元,远远无法满足本科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

4.学科建设缺乏后续人才

以安康学院为例,从新建本科院校中农学专业的教师层次结构来看,虽然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比例达60%以上,但学历多为本科以下且多数为高职高级讲师转聘而来,45岁以上教师占70%以上。学院作为新升本院校虽不断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但从办学的综合效益出发,对高层次农学人才引进相对较弱,致使年青专业教师人员比例较少,教师队伍人员缺乏后继人才,已严重制约了专业的发展。搞好专业建设,离不开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能适应教学和科研需要的师资队伍。

地方院校农学专业改革的方向和实践

1.政策调整为传统专业带来发展契机

2003年—2012年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均涉及农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振兴发展农业教育,要求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因地制宜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计划。同时陕西省制订的“振兴计划”已实施了3年,为涉农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政策的支撑为我校的农学专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院系召开多次研讨会,认为利用好政策,改造好专业,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开得好,办得稳,学生能学有所长,稳定就业。

2.结合当地农业发展,正确定位专业方向

安康市是秦巴山区以农业为重要财政收入的地级市,近年来积极探索农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主大力推进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思路,通过这几年的实施成效显著。作为地方院校首要任务就是要为地方建设贡献力量,再结合好的政策支撑正确定位专业方向,改革专业,才能使传统专业焕发新的活力。根据这一思路,我们于2010年改革专业方向,确定植物工厂化生产作为农学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2010年、2011年两年的招生为30人,报到人数分别为26人和25人,报到率均超过80%以上。招生的良好局面,让我们更有信心办好专业,2012年学校下达的农学专业招生人数提高到40人。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培养出能适应当前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这是我校农学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3.改革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训练

专业方向调整后,我们同样意识到专业要有特色,必须要有不同以往的培养模式。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实行“3.5+0.5”培养模式,即7个学期校内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技能,最后一学期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农技实践和农业管理实习,近一步提高对专业工作的认识。

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学生专业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实践训练的课程设置方面作了大力的调整,以模块化形式替代以往单一的课程实习。此模块化实践训练方式将相关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开设,如植物快繁技术、工厂化育苗与无土栽培、设施栽培等理论和实验课程安排都在第6学期,实习课程植物工厂化栽培管理实习模块开设3周,使学生掌握从植物组培、育苗和栽培管理的整个技术环节,改变了以往只针对某一项进行实习,学生动手少,效果不佳等缺点,提高了实习的整体性。2010年在2008级农学专业进行了设施园艺、植物生产学的课程实习的模块化试点,实习不仅进行了实地参观、还进行了蔬菜育苗嫁接技术的训练,学生均反映提高了对专业的兴趣,实习效果好。同时学院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先后与安康市农科所、汉阴县农业局、西安植物园等相关单位建立8处实习基地,保证学生既能了解现代农业生产的方式又能亲自动手参与生产实际,达到实习应有的效果。

4.完善新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专业方向确定后,通过多次讨论和征求部分企事业单位专家意见,形成了新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此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理解掌握植物工厂化生产的相关理论和应用技术,并具有创新意识和现代理念,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在基层生产一线从事与设施农业产业有关的设施作物生产和管理、种苗规模化生产和管理、设施产品的开发和销售等相关领域的工作。在对实践课程进行模块化的改革后,对理论课程也作了大的调整,课程设置上力求精炼专业课程,弱化深奥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课程的课时比例,如将遗传学和植物育种学两门课合并为植物遗传育种,提高设施园艺、设施栽培等课程的课时量,最终建立“专业课程精,实际应用强”的课程体系。体系重点以植物工厂化栽培技术和农业园区规划管理两个方向进行课程设置,同时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开设农产品贮藏和加工等选修课,要求学生既要懂技术又要懂一线生产的管理,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现状,为以后到农村从事“村官”、“技术员”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业进行改革调整后,招生报到率的不断增加和较高的就业率使传统农学逐渐走出停办的困境,学院在人才引进、实验设备等方面也相应地增加投入给予扶持。专业改革是一系统工程,既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的人才得到社会认可,又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才能真正使传统专业更好地服务地方,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新华网,2010-06-06.

[2]张来武.以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12,(4):5-8.

[3]高贵临.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农科教育新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02,(03).

[4]叶取源.加强农学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2,(07):20-21.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安康

工学院农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研究生管理方式也日趋复杂。本文结合我校的管理经验,提出了建立学位点自身管理的模式。

[关键词] 研究生 学位点自身管理

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水平在很多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也有了大的变化,由过去的集中管理模式向分级管理模式、一级管理模式向二级管理模式到三级管理模式发展。我校在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充分发挥学位点的直接性(直接面对每个研究生个体)、中间性(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微观性(对研究生管理和培养具体事务进行处理和协调特性)特点,将学位点自身管理纳入研究生管理体系中,既提高了管理效率、保证了研究生的质量,又促进了学位点自身的建设。本文结合我校的管理经验,提出了建立学位点自身管理的模式,为推进学位点自身管理的规范化,探索和创新高校研究生管理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明确学位点的主要职能

1.研究和规范本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招生计划,考试科目。

2.制定本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审定教学大纲。

3.负责组织该学科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论文评审和答辩。

4.负责本学科的研究生教材建设。

5.负责本学科点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的上岗资格遴选的初审工作。

建立学位点管理体系

通过查阅资料、调查、专家咨询,结合对本学位点实际情况的总结,初步提出学位点自身管理的模式。学位点的管理体系由学位点负责人、学位点秘书和学位点导师组成。学位点负责人应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群众基础、富有团结奉献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强,能积极引导学位点向前发展。

确定学位点管理的工作重点

1.以导师遴选为契机,努力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导师队伍

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必须有一流的导师队伍,研究生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其质量和水平直接决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有高质量、高水平、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导师队伍。

2.以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抓好每个培养环节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提高研究生竞争能力的关键,而竞争能力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包括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选择、论文开题的审核、中期检查、论文的评阅与答辩、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多个环节, 其中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必要环节,是形成质量最关键、最重要的工序,学位论文水平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研究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独立工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加强、高水平学位论文的完成等都是通过论文过程来实现的,因此,论文过程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学位点应抓住论文开题和论文评阅答辩两个重要环节,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严把质量关,同时加强质量监管,以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3.加强研究生科研群体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研究生的培养包括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社交能力及思想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招生人数的大幅增加,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方面,而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学位点一方面通过学科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科研平台,另一方面学位点应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团结、尊重知识、崇尚创新、鼓励交流的学术氛围,而浓厚的学术氛围能够带动研究生自主地进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这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研究生经过半年至一年的课程学习,很快进入论文的实验研究阶段,研究生需要广泛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举办各种学科前沿讲座, 把外界先进的学术思想、科技理论等传播或吸收进来, 推动学术活动的开展, 在学术活动中扩大自己的视野, 增长自己的见识, 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培养自己立足于宽厚基础与学科前沿之上的创新意识。这一阶段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阶段,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交流平台,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些大学通过改革研究生的班级模式,建设研究生科研群体,初步表明是研究生管理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在研究生的班级模式中,过去研究生的班级主要是按照年级和博、硕类型划分的横向班级(或班集体),研究生群体不同于本科生群体,在过去的横向管理模式中,尽管同一年入学的学生一级学科相同,但因其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以及培养过程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所选专业分散,研究方向不同,共同学习课程的时间较短,研究生之间的了解与接触都受到较多的限制。随着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培养单位以学科点(或教研组、导师)为单位的形成纵向班级(学研集体或科研群体)。在纵向班级中虽然研究生来自不同的年级,博硕类型也不同,但却具有较为相近的研究方向、科研环境和工作要求,共同学习和生活的时间也较多。这将有助于增进学术的交流、科研活动的开展,增加师生间的相互接触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海峰. 略论高等学校基层研究生教育与管理.高教论坛,2008(1):131-133.

[2]曹丽玮. 浅谈新形势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116-117.

[3]何平. 研究生教育中的二级管理模式探讨. 当代经济,2007(9):139-140.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新疆石河子

工学院农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业院校 研究生 就业

随着我国农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农学类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但是,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的特点是劳动密集型。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导致研究生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在这样的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出来,特别是农学类研究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研究生的严峻就业形势,已经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它不仅关系到研究生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是农业院校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从分析当前研究生就业趋势入手, 浅谈农业院校农学类研究生辅导员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几点做法。

一、转变观念,树立灵活的就业观念

近年来农学类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有了较快的发展。然而,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与农学类毕业研究生的供给反差逐渐增大,研究生就业问题成为目前许多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的头等大事。几年前,农学院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各县市农科所、烟草公司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科研工作,毕业留校的机会也多。而目前只有少数博士研究生才可以有机会留校任教,很多农学专业的毕业研究生选择其他领域就业。这就需要研究生、研究生辅导员改变专业对口的传统就业观念,树立跨专业的灵活就业观念。研究生专业知识比较精深,但广度不足, 如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对市场营销等经销领域知识了解很泛,企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更不了解种子专业的相关知识。但许多工作要求有跨学科、跨专业的能力。比如种子的销售人员,既需要有种子的专业知识, 又需要有市场营销的经销知识。这就需要辅导员指导研究生有意识地学习相关学科,例如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到本校商学院充实市场营销的知识,这样的学生毕业后比起单纯有种子知识或者经销知识的学生来说更容易被种子公司选中,具有更多的就业优势。总之,农学类研究生辅导员要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有目的地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最大限度减少由于相同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而导致的恶性竞争,从而提升毕业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另外,辅导员应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类型的人才选拔考试,如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烟草专卖局招聘考试等等,以拓宽研究生的就业渠道。

二、合理定位,引导学生建立长期职业生涯规划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人员,农学类研究生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社会需求,引导学生建立长期职业生涯规划。同时,使学生明确要在事业上取得长远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不断努力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农学类研究生除了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英语运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外,还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掌握必要的应聘技巧。研究生辅导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纷繁的就业市场环境中,准确地找到职业定位。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适时地调整择业期望值,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另外,研究生辅导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比如,建议学习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有意识地学习专利法、公司法、市场营销等知识,为以后把技术转化为产品实现自主创业打下基础。

三、丰富多变,创新研究生就业指导内容

农学类研究生辅导员应正确引导研究生给予自身客观的评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新研究生就业指导的内容,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向研究生介绍当前的就业状况和就业政策。例如: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讲座、模拟招聘面试等。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开设就业指导课,专门面向毕业生介绍就业状况、撰写简历的方法等实用性强的内容。可以定期邀请政府官员、企业精英、研究生导师、农学专业的成功校友、就业指导中心的人员举办各种就业专题讲座,向研究生介绍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同行业的就业特点及其人才需求、求职的成功经验等。另外,可以请研究生导师或企业人事主管和研究生一起,组成模拟面试现场,面试结束后,由专业人士、导师对学生的面试表现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模拟招聘,研究生可以了解面试的注意事项,便于以后从容地面对求职招聘。这些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敬业意识、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合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抗挫折和承受压力的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岗位的需求。

四、高度重视,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农学类学科大多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用人单位十分看重研究生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近几年农学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去向看,有一部分毕业生进入了非本专业部门工作。因此,切实重视加强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农学类研究生辅导员应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湖南农业大学每年举办一次由全校研究生共同参与的学术活动节。通过举办各类型多场次的学术报告会,开展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评比,有利于农学类研究生扩大学科视野,巩固农学专业理论知识。在寒暑假的时间,学校有计划地组织研究生去县乡基层锻炼,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教授农户种植技术和方法。农学院也组织研究生去校外实验基地生产实习,研究生辅导员严格把好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关,督促学生按时递交社会实践报告。这些活动可以让研究生做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通过与企业、群众的接触,深入了解社会,运用专业知识,锻炼实际工作的才干,为日后就业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五、完善体系,提高研究生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

农业院校应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研究生就业指导的质量。目前,农学类导师往往指导了多个研究生,导师科研任务重,有的导师还要负责课堂教学,社会活动也较多,导师要兼顾到每一个指导研究生的就业,难度有所增大。这就要求农学类研究生辅导员要具有专业化、专职化,能担当起研究生就业指导的重任。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很多学院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是由一个主管领导负责,研究生辅导员完成具体的相关工作。当前由于诸多原因,专职辅导员带的学生量大、事务繁杂。有的学院甚至由研究生秘书兼任辅导员,加上有少数的研究生辅导员本身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思维,制约了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这就对农学类研究生辅导自身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业指导不仅需要研究生辅导员具有农学基础知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计算机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同时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人才需求预测等能力素质,最重要的是必须有把握就业环境和就业敏感点的能力。因此地方农业院校要尽量为研究生辅导员提供各种培训和深造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负责研究生就业工作的辅导员,不能把眼光局限在学生毕业时能否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和就业率指标的高低上,而应当从学生入学时开始,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指导学生合理、高效地安排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树立灵活的就业观念,建立长期的职业规划。辅导员还要创新思路,积极探索采用多样的社会实践方式,切实提高农学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要加强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培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并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农学类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魏晓娟,范德林,曲洪亮.影响林业院校研究生就业因素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林业教育,2005,(1):48-50.

[2]张洪剑.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35-36.

[3]姚春,陈雪斌,钟振国,等.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140-142.

[4]张延港,王娟.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问题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45-46.□

上一篇:智能纺织品论文范文下一篇:高职医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