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

2023-09-17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1篇

1 大学生人格发展和培养的基本内涵概述

人格是体格、精神气质、能力、知识、经验和品质等的统称。大学生在人格发展过程中主要表现出的特点有:一是随着年龄增长和生理逐渐成熟, 自主意识更强。二是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三是面对新环境新形势价值观和行为观念将受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更大。

人格是生来的, 并在后天的环境和实践中逐渐形成、完善起来的, 面临重要的人生转折点, 即将踏入工作岗位, 会产生各种人格冲突和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逐渐提高, 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当前大学生正是心理日渐成熟和固化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对社会和未来抱有美好的幻想, 但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创伤, 导致心理受挫、抑郁、烦躁和紧张等情绪不同程度地存在, 如果纠正或者教育引导不当将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择业观念, 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大学生人格发展, 找出影响因素, 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全面性和科学性。

2 大学生人格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

大学生人格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思维模式也没有系统构建起来, 所以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往往以自我感觉为主, 缺乏客观的全面的认识, 自我调整和改变能力偏弱, 造成很多行为与社会发展格格不入, 心态失衡比较严重, 过于自负、浮躁、自以为是的心态一旦遇到挫折就会出现失落烦躁情绪, 进而引发过激行为, 人际关系交往日益恶化。二是大局意识较弱, 团队协作能力较差。当今大学生在家庭中往往是独生子女的比较多, 所以骄纵、宠爱的生长环境使大学生在大学时期一旦受到外界冲击和影响就会影响价值判断, 个人利己思想比较重, 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较弱, 不注重团队合作。三是人际交往等方面缺乏经验, 人际关系紧张, 希望被社会认可, 被朋友关怀却不知道采取什么样的交往方式, 对于人际关系的多样性、复杂性认识不到位, 受挫能力差, 甚至会产生危害社会、报复社会或者自杀等行为。

3 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在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人的影响, 具体影响因素包括:

3.1 家庭环境及家庭教育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的第一成长和教育环境就是来自家庭, 接受父母的言传身教, 在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下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认知和行为特性, 父母对于孩子人格的形成、发展和培养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 进而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所以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示范行为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和制约作用。

3.2 学校环境和教育文化方面的影响

当学生离开父母踏入校园时, 将面临一种新的环境新的氛围和新的文化, 学校里面的规章制度和校园文化生活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影响非常重要, 学校都有独特的办学理念, 学校的校园文化、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念成为大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参考标准。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将会接受时间非常长的学校教育, 学校的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不断提高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 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更多的正确认知和体验。

3.3 人际关系方面的影响

大学时期除了进行正常的学习以外, 人际关系处理也是大学生需要面临和重视的一个问题, 大学生由于人际关系范围广, 情感交流多, 所以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 人际关系和谐才能获得更强的安全感, 并对日常学习、生活等提高信心, 所以大学生人格发展过程中人际关系方面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人际关系处理不到位或者人际关系紧张, 将会增加心理危机感和恐惧感。

3.4 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除了在大学校园学习和生活, 还要到社会上开展实习、锻炼等,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形势和社会环境, 各种正面负面信息充斥, 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大学生人格越健康越健全。反之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导致出现厌世等行为。

4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提高大学生人格发展能力和水平的具体措施

针对可能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全面制定具体措施, 具体包括:

4.1 明确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培养目标, 并落实到具体课程教育体系活动中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 对于大学生人格发展都有明确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大学阶段最重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最后一个集中教育阶段, 大学时期加强人才培养是关键, 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 文化基础知识、实践操作技能以及道德素质培养都非常重要, 因此要将人格发展和培养的理念融入到课程教学体系的方方面面, 针对学生实际和课程教学目标, 针对性设计和开发教学内容, 德育教育并重, 营造良好健康正面积极的学习环境, 进而为全面完成人格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从而为更好地就业、贡献社会, 实现自身价值做好充分。

4.2 完善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内容, 并注意方式方法

在大学生人格培育过程中, 学生的价值观念、社会观念等与自身的定位和认识会产生一定的冲突, 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进而影响对社会的认识和判断,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是最需要教育引导的时机, 教师要善于找准切入点, 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去教育、引导, 并且做好示范引导,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行为标准, 并在不断实践中固化行为, 提高综合素质。

4.3 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人格培育方面会受到来自家庭、自身、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这些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人格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和形成的, 教师除了教会学生具体的为人处事方法和价值行为准则以外, 还要进行资源整合, 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以及家庭方面的力量, 为大学生人格培养打造良好的环境, 进而尽可能将培养、发展和提升理念渗透到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人际交往、解压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才能更好地加以引导, 进而实现教育目标, 培养和造就更多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总之高校心理教育教育中大学生人格发展和培育过程中会来自多方面的影响, 只有正视这些影响因素, 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家庭、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力量, 共同为大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更多的人文关怀, 从而让他们有良好的品格、稳定正确的价值观, 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摘要: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越来越完善,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能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培养健康的人格, 促进自身素质和技能的全面发展。当前大学生人格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失衡现象,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人格发展,影响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胜男.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6, (05) :87-92.

[2] 苗军芙, 郑海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1) :23-28.

[3] 王建中.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4) :96-100.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2篇

摘 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县级政府,承载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为此,分析县级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历史轨迹、主要作用以及面临的主要困难,从而明确定位,找准着力点,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为县级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县级政府;新型城镇化;策略建议

导言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中国最大的内需,也是事关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造福百姓,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迫切形势下,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这样一个重大战略,作为县级政府,承载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研究其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把握什么样的方向,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历史作用

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力量。在中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在不同历史阶段显示出了不同的作用。一般分三个历史阶段,即政府控制城镇化阶段(1949—1978)、政府推动城镇化阶段(1979—1993)和政府引导城镇化阶段(1994年至今)。

1. 1949—1978年:政府控制城镇化。建国初期,中央实施了与农村隔离的城市工业化政策,以尽快建立起一个以重工业为支柱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完成任务只能由农业和农民承担。政府建立了一整套与之适应的政策和体制,在农村建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制度,将农村的生产、生活和城镇化置于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政府控制城镇化的主要政策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调整建镇标准控制城镇数量;二是通过户籍、就业和保障等制度限制人员流动。1958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1964年,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户口迁移政策的规定》,对人口城镇化严加控制,二元城乡格局形成了在福利、机会和风险诸方面泾渭分明的城市社会和乡村社会。三是特殊的积累机制使农村缺乏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和动力。在这一时期,政府通过对农产品统购统销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来形成一块超额利润并将其转化为工业化的资金来源。据有关专家计算,1952—1978年,由于工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和税收,农业流入工业的资金为4 852亿元,扣除财政返还农业部分,农业净流出资金3 120亿元,相当于同一时期国有企业非农固定资产原值的73.2%。农村失去了自我发展的经济支撑和能力,在人多地少、生产率低的情况下,农村长期在维持生存的边缘徘徊。

本阶段,政府依靠超经济强制对整个社会和农村城镇化实施控制,几乎是决定城镇化发展的唯一力量。导致中国农村的城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作为权宜之计的控制城镇化政策必须得到修正。

2. 1979—1993年:政府推动城镇化。从1952—1978年,农村人口比重维持在80%以上,农村人地矛盾进一步尖锐,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下降,农业的经济承受能力达到极限,难以继续支撑传统工业化发展,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城镇化建设。1979年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有计划地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加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援。这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必由之路”。1980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又确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方针”。在这些方针的指导下,政府又出台了两大政策措施来消除农村城镇化障碍。一是重新确立镇的法律地位,放宽建镇标准。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决定改革人民公社体制。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规定建立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组织,突出了镇的城市特质。到1984年10月9日前,全国有建制镇5 698个,在1983年2 730个的基础上增加了108.72%。1984年11月22日,国务院发布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的通知,该报告对1955年和196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设镇的规定作了调整,放宽了建镇标准,在新标准发布的当年,镇的数量猛增到7 184个,1986年达到10 718个,到2000年底,已经达到20 312個,增长速度惊人。二是消除部分城镇化的制度障碍。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指出:“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公安部门应准予落常住户口……”

这一阶段,在政府的推动下,长期被压抑的广大农民和农村的活力迸发出来,农村经济以前所未有之势快速发展。但由于没有具体、得力的监管措施,小城镇发展出现一哄而上的无序局面,称之为比“城市病”更严重的“农村病”。在急功近利和混乱、放任的背后,是小城镇发展机制缺失以及政府作用的错位、缺位造成的“政府失灵”。在政府不能通过自身的优化和提高来满足城镇化的对其的要求时,寻找新的机制来克服“政府失灵”势在必行。

3.1994年至今: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城镇化。党的十四大号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部分地克服“政府失灵”成为可能。1994年9月,建设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是中国第一个关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引导城镇化的开端。1995年4月,国家体改委等十一部委联合发布《中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决定依靠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选择一批小城镇,进行综合改革试点。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199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将小城镇建设提高到了“大战略”的高度。2000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被认为是“第一份由最高当局发布的、站在大战略高度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时期政府引导小城镇发展的标志性文件。它至少在两方面体现了政府在发展小城镇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根本性转变:一是政府作用由“主导”转变为“引导”。政府在城镇化中的作用不再是全面、具体的控制和干预,而是通过宏观调控来引导城镇化发展,对某些制度大幅放宽限制。以户籍制管理制度为例,《意见》明确指出:“从今年起,凡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县以下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在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不得实行歧视政策。”这一制度和其他相关制度一起,为小城镇的发展营造一个更宽松的环境。二是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过程中主导地位的确立。即由政府控制和主导的机制转向政府引导的市场机制为主。《意见》明确指出:“小城镇建设和管理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创新……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政府不再仅仅通过直接的行政干预小城镇的发展,而是让市场在商品流通、生产要素及人员流动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与传统城镇化建设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产业以及信息化为推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其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以城乡统筹为主线,促进城乡一体化;二是突出以人为本,彰显人文关怀;三是以全面协调为标准,推动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的协调发展;四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保障城镇发展的后续动力;五是因地因时制宜,探索适应不同区域特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总体来说,新型城镇化要依据“一个统领,五个重点”的原则,其中,“一个统领”即为科学发展观,“五个重点”分别为城乡统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因地因时制宜。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传统城镇化建设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吸收了传统城镇化建设的精髓,如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引导等作用,关注经济发展,为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同时摒弃了传统城镇化中忽视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之间平衡发展的缺陷。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第一,时代背景不同。传统城镇化建设产生于传统经济体制下,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经济转型为背景的。第二,侧重点不同。传统城镇化建设侧重于人口的城镇化和城镇规模及数量的扩大,而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关注城镇质量的优化,致力于经济社会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资源环境与人口之间的协调发展。第三,主体不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是多元的,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居民等,而传统城镇化建设的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第四,方式不同。传统城镇化建设采取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为主,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为辅;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则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为主,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为辅。第五,动力机制不同。传统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主要来自于工业化,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城市现代化,如服务业的发展、新型产业的创新以及信息化。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的主要困难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高,规模大,牵涉面广,系统性强,在推进过程中除了土地瓶颈的破解和户籍管理的改革这两个方面存在阻力外,还存在以下主要困难:

1.城镇规划滞后。特别是县以下镇域、镇区及各行政村,虽然大部分制定了相关规划,但由于此类规划处于宏观层面,大多没有实施详规,往往在实践中造成规划执行随意性大,存在规划同本地区资源条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口规模及城镇体系等因素吻合度不高、衔接性不强等问题,造成一些不符合城镇规划的建设出现,规划执行缺乏严肃性,重建轻管现象普遍存在。加之监管乏力,镇、村、群众之间利益交叉、重叠,协调困难。

2.基础设施落后。县以下城镇发展规模小、层次低,公厕、供水、垃圾中转、通讯、金融、商贸、医疗、教育、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偏少。道路与公共交通设施落后于生产生活需求,缺少必要的次干道系统,公路与街道功能不清,以路代街、以街代市现象十分突出;管网建设严重滞后,未实现雨污分流,未集中进行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收集,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较低的城镇化水平,造成宜居、宜农、宜商的条件不足,对外来人口、项目、资金、技术的吸引力较弱,从而对周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3.产业基础薄弱。对大部分县以下城镇而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实力偏弱,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工业企业总量过小,资源主导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企业少,经济集聚功能差,提供就业岗位少,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高居不下,不能很好地发挥经济支撑、产业带动作用;第三产业受城镇规模限制,发展较为滞后。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制约了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直接导致城镇化发展后劲不足。

4.金融支持不足。近年来,各级政府财政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的投入力度和幅度,在道路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无论建设规模还是建设质量上,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相比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城镇化建设靠政府买单的“等、靠、要”思想普遍存在,金融制度和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于城镇化发展要求。城镇化建设投资来源的单一是导致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展不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县级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主要作用

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政府的作用对这一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建国到改革前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中央政府采取了控制城镇化的政策,使农村城镇化服从于城市工业化,县级政府在体制上无力作为,客观上对中国农村城镇化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通过放宽建镇标准、就业限制和落户限制等放松管制,推动了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在政策松绑的背景下,县级政府可以主动作为,但由于缺乏具体监管措施、发展机制以及政府作用的错位、缺位,造成城镇化发展出现“政府失灵”。为寻找新的机制来克服“政府失灵”,政府的作用转向引导城镇化发展,使新时期的城镇化建设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走集约发展之路。

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下的城镇化发展机制的确立是中国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城镇化过程是各种要素在比较利益驱动下的自发配置和流动,本质上是市场化。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具有政府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市场在宏观层面存在缺陷并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另一方面,由于政府作用的惯性造成的城镇化发展对政府的依赖以及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天然优势,城镇化发展不可能在没有政府的情况下进行。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政府的职能和其能力不相称时,政府的作用可能是非常危险的。相对而言,县级政府缺乏宏观调控手段,在作用于城镇化时必须根据自己的能力保持适当的强度和范围,做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应当把自己的作用范围限定在战略制定、政策指导和制度供给等宏观方面,微观的工作要交给市场,走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下的城镇化之路。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行为重点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过去的“管理型政府”,而应把提供“广覆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作为基本职能,即“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也必然是责任政府,因此县级政府不仅应对中央政府和省、市政府负责,同时必须要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切实保护人们合法权利,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易被社会大众所忽视的群体。依据“服务型政府”的定位,新型城镇化要求县级政府充分发挥规划、指导、干预、规范的作用,及時有效地解决传统城镇化中的遗留问题,并为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1.规划作用。制定城市规划是政府引导城市合理发展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县级政府应依据地区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地质条件、人口状况、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因素,因时因地制宜,科学探索不同的城镇规划模式。当前,县级政府应依据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合理布局城镇的空间结构。

2.指导作用。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有着自身利益的相对独立的投资决策主体,县级政府一方面要依照中央和省、市政府的政策对新型城镇化过程的具体事务进行指导,另一方面,要基于本地区的实际进行有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因此它的指导作用具有双重性质。

3.干预作用。县级政府应针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流动人口利益受到侵害、资源利用不集约、城镇环境遭受破坏等社会问题,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进行干预,协调各群体、各部门之间的冲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城镇中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居民的和谐发展。

4.规范作用。县级政府不仅要积极推行自身行政改革,规范各部门的行为内容及方式,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还要通过经济、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在市场中的正当利益。

五、县级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着力点分析

在充分了解中国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历史作用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困难后,县级政府应明确定位,积极探索,找准着力点,谱写新篇章,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制定规划。规划是新型城镇建设的灵魂和重要依据。县级政府要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因地制宜,博采众长,统筹规划。一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结合各地城镇的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分析比较,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好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修编工作,按新型生态环保城市的理念来规划城镇的发展;二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据各地的经济特点和产业优势,立足当前,面向未来,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规划出相应产业功能分区,增强其吸引和辐射功能;三是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城镇规划既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又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科学预测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做到近期规划要与远景规划相结合。

2.转变观念,服务民生,增强发展活力。一是坚持“百姓得实惠,企业得效益,地方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发展理念,在坚持国家土地政策前提下,鼓励相关企业对城镇土地进行市场化运作和开发,其收益重新投入城镇建设,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加快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城镇的土地使用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出让、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原则,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与城镇建设规划相衔接,为今后城镇建设留足发展空间;三是做好“合村并镇”工作,通过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新型社区,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让农民主动到社区购房,逐步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的目标,使农民既不远离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环境,从而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

3.拓展视野,创新发展,提供产业配套。产业发展集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是城镇集聚人口的前提。城镇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壮大是城镇建设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县级政府要坚持走产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引领产业化的道路,只有产业壮大了,城镇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民进镇就业、创业,吸引更多的人进镇定居,城镇才能繁荣兴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城市化。一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以工业产业园区为龙头引领产业布局,推动污染少、就业吸纳力强的中小型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逐渐使农民脱离对土地的依赖,向城镇聚集;二是拓展农业产业化,引领农业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民逐步向产业工人过渡;三是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按城市的要求组织实施城镇交通、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垃圾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并完善城镇公用设施,健全城镇基础功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扩大城镇规模,增加城镇人口,聚人气、兴商气,繁荣城镇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四是完善城乡社会事业,注重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和教卫文体、社会福利等事业基础建设,走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4.以人为本,强化培训,扶持农民就业。新型城镇化建设本身需要大量的相关产业工人,项目后期使用和维护更需要大量的物业管理人员,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过程中,县级政府应特别注重构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体系,促进农民工职业培训平台建设,重视农民工职业引导,增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提高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的能力。

5.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拓宽融资渠道。资金短缺是城镇建设的制约因素,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更新观念,创新投资机制。采取多方参与的方法,拓宽资金渠道,建立多元的融资体制。一是鼓励企业积极调度自有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建设项目资金,对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城镇建设优惠政策要用足、用好,发挥政府投资对城镇道路、绿化、亮化工程以及环境治理等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拉动作用;三是鼓励企业自身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引进资金和项目,把相关企业投资吸引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四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不断拓宽城镇建设融资渠道,建立政府、企业、银行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通过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多种灵活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结束语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建设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承载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的县级政府,必须深刻认识自身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准确掌握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困难,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历史机遇,承担社会责任,找准着力点,再创新业绩,充分发挥凝聚、约束、导向、融合、辐射、带动和激励作用,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中实现应有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

[2] 穆光宗.小城镇发展政策的追溯与评估[J].城镇经济研究,1990,(4).(下转286页)

[3]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报告(1990—1998)[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1999.

[4] 浦善新,等.中国行政区划概论[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

[5] 罗宏翔.关于中国新时期小城镇发展政策的回顾[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6] 辜胜阻.城镇化黄金机遇 但谨防好事办歪[EB/OL].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30222/210414621858.shtml.

[7] 成思危.智慧城市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突出重点,讲求实效”[C].中国智慧城市论坛,2012:1.

[8] 方丹丹,陈博.智慧城市系统架构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2,(12).

[9] 穆光宗.小城镇发展政策的追溯与评估[J].城镇经济研究,1990,(4).

[10] 罗宏翔.关于中国新时期小城镇发展政策的回顾[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11] 马海韵,吴祖麒.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變迁——城镇化政策视角[J].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2009,(12).

[责任编辑 魏 杰]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3篇

2、探索儿童心理健康规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3、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发展人文通识教育,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5、重视游戏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6、体育教师应适时调适心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

8、如何做好营林造林工作

9、利用民间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0、浅谈有效利用田间野趣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1、亲子游戏的价值及指导策略

12、提高中学生的自我表露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13、关注“灰色”群体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4、构建自主发展德育模式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5、教研引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6、高校田径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分析

17、教育视野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18、体育游戏中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9、体育与健康课程需要发展性评价

20、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谈学校教育创新

2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22、校园足球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3、尊重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4、浅论以制度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2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6、学习科学发展观在教学中的实践

27、丰富游戏形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8、游泳训练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解析

29、浅谈有效的美术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0、创设良好环境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1、开展普通高中艺术特色教学(歌唱教学方向)以促进中学身心健康发展的实践研究

32、论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支持作用

33、倡导生物课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4、强化学校体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5、关于卫生职业院校德育的思考

36、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7、小学美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创新能力发展

38、利用建构游戏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39、如何更好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40、音乐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41、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42、多元评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3、强化幼儿园安全管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44、健康之行,利用体育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

45、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46、关注高校贫困生群体的精神家园,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7、多维视角下现代社会保障本质研究

48、户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49、艺体结合促进大班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实践研究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4篇

1 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校园是一群朝气蓬勃、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学习、生活的场所, 这些年轻人将在这个空间里度过他们的身体和思想成长中最为剧烈的时期。这个园区内的每一幢建筑、每一个雕塑、每一个花坛、每一棵树木都可能让他们驻足, 让他们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仍记忆犹新。例如, 北大学生一谈起自己美丽的校园, 就首先想起“一塔湖图”, 每个到北大的人都向往看到湖光塔影的图画。大学校园环境是师生们的露天“起居室”, 从课间休息、室外阅读, 到聚合交往、散步休息等等都与之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加活跃, 比以往的大学生更渴望人际交流, 更需要广阔的自然空间, 而这些空间很大一部分是在建筑空间以外。校园内的小树林, 林荫路, 池塘边, 往往是学生停留的地方, 或交谈, 或散步, 或静静的读书。课堂上的学习只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个方面, 校园环境对培养大学生的修养、情操、品德更是不可缺少的要素, 校园环境就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归纳起来, 良好校园环境具有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高校只有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教育才能收到预期效果。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情操, 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增强大学生的自豪感, 培养他们自尊、自信、自强的品格,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世界观。第二, 是师生心理活动和交往空间的需要。优美整洁的绿化植物, 既可以使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也可以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减少污染。一些植物散发出的芳香气味还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这些都有利于师生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第三, 是学生心理、智力发展的需要。科学研究表明, 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依赖于遗传、环境和教育三个因素, 其中环境因素对成长的影响不可忽视。心理学研究表明, 环境优美, 景色秀丽, 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可以提高15%~35%。第四, 是树立学校形象, 创建学校品牌的需要。美国康奈尔大学《1985年校园规划指导准则》中有这样一段话:“以标准来衡量, 康奈尔大学都是美国最美的校园之一, 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期望进入康奈而大学的学生们承认, 在他们选择康奈尔大学的诸多理由中, 校园环境是仅次于学术上杰出声誉的第二位的理由。”美国的哈佛、斯坦福, 中国的北大、清华, 都有着令无数学子骄傲的校园环境。由此可见, 良好的校园环境对提高学校声誉, 树立学校形象和创建学校品牌多么重要。

2 优化校园环境的内涵解读

校园环境的优化主要指在高校内部通过从严治校、从严执教, 教育职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 树立良好的校风, 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从而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心理健康教育。无, 并非没有, 而是在学生生活、学习和每一个角落里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环境方面来讲, 一个优化的校园环境氛围总是以它特有的象征性符号向学生潜在或公开地渗透着某种思想和价值标准, 这种教育力量能绕开意识障碍,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它虽然在某时某刻不一定让人直接地、完整地捕捉到, 但确实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校园环境这种“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功能是潜移默化的, 也是渐进的, 也因此有利于开发学生个性潜能,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校园环境的优化, 把校园环境的优化作为校园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他们认为整洁、明朗、幽静、舒适, 处处充满生机的优美环境, 显示出学校高雅、文明的气质。卡特勒先生在对1982年以来美国学校建筑之教育思想作了深入的探索与分析之后指出, 20世纪之后的学习的决定因素很多, 期间的关联是交错复杂的, 但学校环境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变项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所处的环境, 应该召唤他向往某种事物, 教给他某种东西”。的确, 校园是育人的场所, 环境是无声的课堂。校园环境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 是学校的校貌、校风、文化生活、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 它以“外显内隐”的行为模式, 感染着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 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学生对某种价值的追求, 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发展。因而, 学校是否针对现实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无疑是教育不可忽略的重大问题。

3 优化校园环境, 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良好的大学校园环境是培育大学生的肥沃土壤, 它既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习的效率, 又能有效地维护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并且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但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机械的, 而在于大学生对校园环境的认知、理解与评价。因此, 学校应积极创设良好校园环境,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其健康心理的形成。

3.1 优化高校物质环境, 精心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校园物质环境, 是由学校所处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自然景观等所构成的自然环境和由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宣传物、色彩与布局等融合而成的物质情境, 包括校园和校舍建筑、道路、绿化, 以及图书资料、教学科研设备、运动设施等一切物质所构成的环境。这种物质环境自然是一种环境文化, 它的作用体现出“桃李不言”的特点, 却能使学生不知不觉, 自然而然地受此感染、引导与启发。所以, 学校物质环境的设计必须强化环境育人意识, 使校园环境充满着文化色彩, 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能“讲话”。当然, 营造优良校园心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该统筹规划、精心设计, 逐步提升校园心理环境水平。

(1) 科学布局学校建筑, 奠定健康心理的教育基础。大学建筑是属于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建筑类型, 既不同于商业建筑, 也有别于观光建筑, 校园建筑及其环境应体现典雅、朴实的建筑形象和宁静、优美的学府氛围, 不应过分追求豪华和表面浮燥的东西。在建筑风格上应保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力求创造更加适合大学校园文化气息的环境。高等学校的建筑风格还要有自己的特色, 没有特色的校园, 是引不起人的深切感知, 也是最容易被人遗忘的校园。校园建筑是一种无声语言, 它表现和诠释着高校的精神, 而不是单纯的一幢幢房屋, 所以有人主张将校园建筑规划交给教育家, 而不是工程师。总之, 为了使师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变得更加愉快和富有效率就必须使校园建筑环境设计适合师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2) 从细节入手, 精心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细节入手优化校园环境, 可以充分体现一所大学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校园是青年学生探寻知识宝库的地方, 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美的熏陶的重要阵地。高校环境不仅应具有适合学习、工作需要的最基本的物质功能, 还要讲求从细节入手体现出的优美洁净。高校要因地制宜地铺设草地, 植树种花, 设置喷泉、雕塑, 修建亭阁, 使整个校园变成一座清新雅致的园林。师生置身于这种优美的环境中, 不仅能很快地消除疲劳、恢复脑力, 同时可陶冶性情, 得到美的享受, 有效地激发学习、工作热情, 提高效率。

3.2 优化高校精神环境, 强化育人功能

从学生个体角度看, 校园精神环境又是心理环境, 它是学校环境中最坚韧的物质和内核, 其体现在师生的精神面貌、校风、学风、集体舆论、校园精神、学校形象等方面。校园精神环境是校园的灵魂是学校师生认同的价值观和个性的反映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 它以自己的精神因素激励人、陶冶人、教育人。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校园精神环境会使人的精神愉快, 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帮助广大师生树立以社会主义理想和道德为核心内容、以科学态度、开拓精神、创造能力和高尚品格为目标的校园精神环境, 形成团结、和谐、融洽、民主、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环境和客观、理解、抑恶扬善的集体舆论环境, 是校园精神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校园精神环境的内容很丰富, 而关键是优化师生的心理环境, 这就要求我们:第一要加强师德建设, 培养一支德性高尚、兢兢业业为教育事业辛勤耕耘的教师队伍;第二要建立健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倡导优良的校风、学风, 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 培养学生踏实进取的学习精神;第三要加强校园氛围建设, 创设民主、合作、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环境,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3 充分发挥心理互动功能, 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1) 加强全校教职员工对校园环境的优化意识。校园环境作为隐性课程, 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挖掘, 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以这种意识去审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挖掘校园环境中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因素并不断创新, 营造最优化的心理健康环境和氛围。这是一项艰巨工作, 有赖于全体教师全体成员的参与。

(2) 避免评价标准的单一, 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如果高校提供的竞争领域过于单一, 容易造成学生自我评价标准的单一和对主体能力的片面认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让学生正确、积极的评价自己。要大力改进中学阶段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 建立多样的评价体系。同时, 也要改革课堂评价标准, 评判一堂课为好课, 不仅要看教师讲授是否精彩, 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 也要看学生是否获得心理上的愉悦。例如学生是否获得了积极的情绪体验, 是否激发了他们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兴趣等。

(3) 设计好课堂教学, 时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 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利用教学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 围绕学生来设计教学过程, 使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兴趣激发、情绪体验等有机地融为一体, 提高学习效率。其次, 教师在上课时, 各学科要结合自身特点, 巧妙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让学生不知不觉的接受心理教育, 要避免简单的说教, 形式要多样化。再次, 师生关系是学生在学校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 而课堂又是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空间, 在课堂上, 教师要用爱心去抚慰学生的心灵, 用智慧去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这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4) 对待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应充分赏识。严格要求, 就是严而有度、严而有方, 这体现出对学生的热爱。充分赏识, 就是对学生应该尊重、理解、宽容。要做到严格要求、充分赏识学生, 教师必须正确客观的评价学生, 不囿于横向比较和消极评价的思维定势, 要看到每一个学生原有的基础、努力的程度、上升的幅度。评价学生应该客观、公正, 多进行积极的鼓励性评价和肯定性评价, 不可随意给学生下消极评语。

(5) 组织开展各种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自我教育的功能。主题班会、校园文化节等活动的开展, 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 树立自信心, 实现自我价值。同时, 要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目标, 创设良好的群体氛围, 密切同学间的人际关系。还要培养学生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能力,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促进其健康心理的形成。

摘要:高校是大学生成长的一个特殊环境, 教育目的的达成, 在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创设的教育环境作用的结果。因此, 学校应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健全人格, 增强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促进其健康心理的形成。本文从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优化校园环境的内涵以及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校校园环境,心理健康,优化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M].重庆出版社, 2004.

[2] 蒲君.高校校园环境规划与建设[J].中国人文科学, 2003 (1) .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5篇

摘要:英语快速阅读使英语学习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所阅读的文字信息进行选择性提取,并在头脑中加工进行理解。本文对快速阅读概念的界定和其相关影响因素、快速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快速阅读在教学测试中的应用以及阅读障碍下的快速阅读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影响快速阅读的客观文本难度以及主观的读者因素,分析了要基于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和学习目标展开快速阅读教学,讨论了教学测试中快速阅读的处理方法及衡量指标,指出了阅读障碍下学生的阅读问题以及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阅读,快速阅读,阅读障碍

引言

随着网络传播的加快和信息的爆炸式呈现,英语快速阅读在现代英语阅读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国内外学者对英语快速阅读的定义、习得与特点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深入研究了快速阅读与语言教学、快速阅读与语言测试、以及如何解决有阅读障碍的人群的快速阅读的问题。

一、快速阅读的界定及相关影响因素

快速阅读通常是指人将阅读的文字以组,或者行等单位进行阅读,通过光学刺激,将书面文字信息在大脑中形成文字图像解析,是一种“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李恒平,何胜昔, 刘正奎,2020)。快速阅读下,人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浏览一定的文字,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略读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题大意和观点倾向(祝嫦鹤,2018)。

英语快速阅读受客观阅读文本难度的影响。文本的难度体现在文字中构成的词汇障碍、语法障碍、背景知识障碍(陈娟,孙慧聪,2014)。词汇是阅读的基础。要快速对语篇进行阅读理解,需要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涉及相关方面的知识。

阅读者的主观因素也会影响快速阅读的效果。阅读者有其各自的阅读习惯,受情绪、阅读预期、学习动机等的影响。

二、快速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快速阅读在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相应的训练。针对一定的快速阅读的目标,采取相应的快速阅读模式。

按照年龄段的不同,有学龄前儿童、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之分。对于初级阶段的以汉语为母语的儿童来说,在学习英语这样的拼音文字来说,要有大量的“听”,来“习得”以后的阅读词汇,让儿童先中国熟悉英语的语音语调,建立图像和声音的直接对应关系(盖兆泉,2015:43),使听力词汇转换为阅读词汇。

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阅读教学,学生要逐步从看图识词、指认所学词语,发展到能根据图片、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对于义务阶段的阅读词汇的要求在小学毕业时是掌握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在初中毕业时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2018)。而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学生来说,一个五岁的孩子在上学前拥有2500—5000的(听力)词汇,到了小学三年级时,美国孩子已经有了6000左右的阅读词汇量,进入自主阅读阶段(盖兆泉,2015:51)。导致以英语为母语的孩子阅读词汇量明显大于英语为非母语的孩子词汇量的根本原因在于大量的阅读。

到了高中阶段,高中生可以进行更多的快速阅读的训练。首先,读物的内容建议是近一百年内用英语写的,最好是近段时间的新闻、报纸,不一定非要是经典文学作品(葛传椝,2015:89)。其次,教师要明确快速阅读要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有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把阅读当精读,整个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等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王胜民,2014),学生也无法体验阅读的心理活动规律。此外,高中生要培养通过快速阅读中的略读来了解文章大意,通过寻读来确定关键的信息。

对于大学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来说,要通过让学生掌握相关的阅读图式,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因此,教师应积极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图式和提高元认知阅读策略意识。实验发现,以组块为单位进行整体阅读的训练,促进了被试的视觉信息加工模式由控制性向自动化转变,而任务目标、被试的强动机等内源性注意成分可能对被试信息的自动化加工过程起到了调节作用(李恒平,何胜昔, 刘正奎,2020)。在对本科生的快速阅读的策略训练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元认知策略,让他们有效的利用“背景知识”和“歧义容忍”策略(王英, 刘寅齐,2010)。

三、快速阅读在教学测试中的应用

快速阅读被看做是思想和语言的相互作用,基于读者对信息的处理和加工,要充分发挥读者的主体作用,主动解决阅读中的障碍,并且要和其他课程相结合。

在阅读测试中,读者接收、阅读、记忆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从这一点看,快速阅读必须是迅速接收信息的过程, 而不是逐词细读的过程。因此, 快速阅读时不能指词、不能摇晃、不能低声吟诵、更不能朗读。真正的快速阅读应该是眼球的敏捷活动和脑的高度集中(许德法,2006)。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例,考生应达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四级阅读所规定的二项指标。一项是在通常情况下, 阅读语言难度中等, 题材一般的文章时, 速度达到每分钟 50词。另一项是指在较短的时间里高度集中精力阅读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2一3 %的材料时,速度达到每分钟8 0一90个词,只有达到第2项指标,才能保证第一项指标的实现。其中,理解准确率均以70%为合格(贺春英,1995)。读者通过略读(Skimming)或跳跃式阅读(Skipping)了解文章大意,以篇章结构学理论为指导进行超快速的阅读, 如阅读主、副标题、段落的主题句、 结论句、文章的开头段、结论段等。读者通过核查式阅读(Scanning)快速查找某一特定信息。

快速阅读采用的题型有正误判断、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完成句子等,兼顧主客观题型。以大学四级考试为例,快速阅读部分采用正误判断、多项选择和完成句子, 题型多样,主客观题型兼顾,能有效检测考生快速阅读能力。2006年6月、12月和2007年6月采用的是正误判断和完成句子题型。2007年12月为多项选择和完成句子题型(辜向东,李志芳,张书奎,2009)。快速阅读后,学生完成习题的过程就是对已读信息加工后的呈现过程。

在快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语言障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排除:(1) 通过上下文关系;(2) 通过语义解释关系;(3) 通过生词的前后重复关系;(4) 通过词根、前缀或后缀关系;( 5) 参照印刷格式( 如副标题、斜体词、黑体词、缩进排字法或脚注等);(6) 参照目录、内容 提要、前言、后记、附录、索引或大事年纪( 表) 等;(7) 参照关联、过渡词语等(许德法,2006)。

英语为非母语的快速阅读有一定的衡量指标。基于二语习得与控制理论,在英语为非母语的读者的快速阅读的过程中,阅读的平均速度比母语的阅读平均速度要低得多(Kormos, 2006:154),其自动化程度更低,二语词汇、句法、形态和语音的知识较缺乏,需要更多的注意力资源,以及更多的自我监控(刘春燕,2015)。以二语心理词库研究为例,就语言解码过程中的知觉和理解而言, 二语或外语学习者都受到母语的重要影响, 二语学习者往往会将其母语解码策略用于二语解码活动中。同时, 无论是一语还是二语,词汇通达能力的发展都能强化学习者的语言解码能力。快速阅读有研究性、一般性、跳跃性之分。其中研究性快速阅读为慢速阅读慢速,每分钟100~130词,理解率一般为 80~90%,记住率也高。此速度适用于重要而又有难度的文章。一般性快速阅读为中速阅读,每分钟130~180词, 理解率一般为70%左右。此方法适用于日常读物,如杂志、小说等。跳跃式快速阅读为快速或超快速阅读, 每分钟 180~800词,理解率一般为20~50%,此方法适用于紧急阅读。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场合可以穿插使用兩种或三种速度, 充分发挥快速阅读的灵活性。

四、阅读障碍下的快速阅读

阅读是对书面话语即一系列文字符号的辨认与理解。文字符号作为信息输入阅读者的大脑后,阅读者获得信息, 并根据需要处理信息, 这一心理过程和思维过程的结果便是理解(刘岗,2005)。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阻碍,便形成了阅读障碍。阅读障碍分为发展性阅读障碍和生理性阅读障碍。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教育及社会文化机会,没有明显的神经或器质上的损伤,在阅读方面表现出特殊的学习困难状态(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2001)。以汉语阅读障碍为例,将同年龄正常阅读者为对照组,探讨了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视觉注意广度的发展变化,并分析视觉注意广度对朗读和默读模式下汉语流畅阅读能力的影响。根据相关的实验结果可见,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视觉注意广度缺陷,并呈现出在高年龄阶段更严重的趋势,视觉注意广度对不同组别、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汉语阅读流畅性的预测作用各有不同(刘涵隆,赵婧,2018)。此外,汉语阅读障碍儿童都存在一定的视觉拥挤效应,并且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拥挤效应均显著大于正常儿童(郭志英, 2016),需要更长的总注视时间、更多的总注视次数和向前眼跳次数,要进一步引入词边界信息,提高有阅读障碍的儿童的阅读速度。

生理性阅读障碍涉及感官能力有一定缺陷的人。快速眼动的局限在于使阅读信息在头脑中停留的时间较短,读者加工信息时间更短(Rayner, K, Pollatsek, A. 1989)。以聋人学生为例,将高阅读策略组聋人和低策略组聋人学生进行比较,高阅读策略组聋人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对阅读材料的注视次数少、眼跳距离大,而且回视次数也少,表现出更强的对阅读材料的预期推理能力。通过实验证明,聋人学生如果能够相对主动地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去预测和理解文章内容,建立对阅读材料的预期,他们的阅读速度会更快(张茂林,杜晓新,2012)。

因此,对于有阅读障碍的人群来说,在智力正常的情况下,也会有具体认知上的缺陷(Bonifacci Paola,Snowling Margaret J, 2008)。因此,在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时,更要注重读者通过对所读文章的理解还原创作的过程,支持读者通过语言平台与作者互动交流、产生共鸣,让读者发挥想像力、创造力, 利用已获取的信息、已有的知识和判断力, 批判性地释义作者意图。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有关英语快速阅读的相关文献,对快速阅读的概念和影响条件进行了总结,进一步分析了快速阅读与语言教学、快速阅读与语言测试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语言障碍下快速阅读的提高问题。本文旨在形成对英语快速阅读的正确认识,进一步提高对英语快速阅读的重视程度,打破对英语快速阅读应试的传统看法,采取更科学的方法对不同学习阶段的阅读者进行训练。本文所搜集的文献有限,希望接下来的英语快速阅读研究能够更加注重发挥学生在快速阅读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Bonifacci Paola,Snowling Margaret J. Speed of processing and reading disability: a cross-linguistic investigation of dyslexia and borderline intellectual functioning.[J]. Cognition,2008,107(3).

[2] Kormos,J.Speech Produc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2006.

[3] Rayner, K., Pollatsek, A., & Binder, K. S. (1998). Phonological codes and eye movements in reading. [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4, 476–497.

[4] 陈娟,孙慧聪.大学生英语阅读障碍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14(06):64-65.

[5] 葛传椝.葛传椝向英语学习者讲话.[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89.

[6] 辜向东,李志芳,张书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快速阅读部分内容效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0(01):258-263.

[7] 盖兆泉.做孩子最好的英语规划师:中国儿童英语习得全路线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5-51.

[8] 郭志英. (2016).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拥挤效应的研究.[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9] 贺春英.快速阅读技巧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上的运用[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5(04):73-77.

[10] 刘春燕.第二语言产出的心理语言学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38(02):54-61+160-161.

[11] 刘岗.阅读教学的纠错思维[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05):32-34.

[12] 刘涵隆,赵婧.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注意广度的发展及其对阅读流畅性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34(05):533-540.

[13] 李恒平,何胜昔,刘正奎.快速阅读训练对基于视觉定向搜索的注意力影响:ERP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0,18(01):78-84.

[14] 王胜民.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S3):150-151.

[15] 王英,刘寅齐.关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快速阅读策略运用的调查[J].山东外语教学,2010,31(04):50-56.

[16]许德法.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快速阅读训练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30):90-91.

[17] 祝嫦鹤.培养快速阅读英语媒体文章的能力——评《英语媒体时文选读》[J].新闻爱好者,2018(01):98.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GF]0018-2018.2018.

[19]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S]. 濟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0] 张茂林,杜晓新.阅读预期对不同阅读策略特点聋人大学生快速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03):41-46.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第6篇

1 创设健康的心理生活环境

1.1 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交流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是个一直 讨论的话 题 , 怎样蹲下 来呢? 不是在位置上站在和孩子相同的高度,而是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感受到孩子的想法,探触孩子的世界。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也许,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我们想不到的事情,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蹲下来,这一步很关键,因为不管孩子的想法对还是不对、有无道理,只有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能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老师和孩子之间才能更好地沟通,才能建立更亲密的师生关系,只有在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之后,才可能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

1.2 与孩子交流 ,少用命令语气 ,多用委婉建议

在和孩子说话时,注意用语。老师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常常使用命令的语气,像“你为什么不……”、“你赶快给我……”难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每当老师发现孩子欠缺的时候,可以给出一些委婉的建议,像“如果”、“不妨”、“试一试”、“或者”等。同时,还要注意不能说伤害孩子感情的话。在尊重的前提下爱孩子。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爱孩子,但不溺爱孩子。溺爱常常酿造悲剧。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爱孩子,就会有度、有节,而不会泛滥。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宝贝,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老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 ”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 ”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2创设健康有益的学习生活环境

2.1 创设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

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教室、寝室、活动室等场所的教学设施、用具的布置。幼儿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环境是幼儿能否健康成长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例如我们在各个区域中把一类的玩具贴上相同的标志,这样易于幼儿的取放及幼儿常规的培养;在自来水龙头旁边贴上洗手的图示;在盥洗室的墙壁上贴上节约用水四个字,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幼儿起床时为幼儿播放轻音乐等。

2.2 创设适宜的故事环境

《纲要》明确要求“创设一个自由 、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故事《金色的房子》的教学中,为使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地感觉,我带孩子们来到我们的小陶园中。那里有草地、有鲜花、还有一间园里为孩子们游戏提供的小房子。我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把房子的屋顶粘上金色的亮光纸,房子就变成了故事中的“红色的墙,绿色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我给孩子们提出问题:“如果你有一间这么漂亮的房子 ,会邀请你的好朋友去玩吗 ? 那你们猜一猜这间房子的小姑娘对它的朋友会怎样呢? ”孩子们带着疑问听我讲着发生在金色房子里的故事, 我边讲边让孩子们走进故事中,让他们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故事语言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跃然于眼前,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去扮演各种角色,就连平时不爱说话的欢欢都跃跃欲试。自然而然,孩子们融进了故事环境中。他们学会了分享,学会了表达,学会了交流与沟通。通过具体的环境创设, 他们亲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很快掌握了故事的内容,而且孩子们的个性和智慧得到了发展。

2.3 创设多变的区域环境

创设多变的区域环境,不仅使幼儿手、脑、口有机结合,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良好品质的培养。在废旧材料制作的“小小电视机”前,幼儿是小主持人在报节目、幼儿是小播音员在播送天气预报、幼儿是歌唱家在唱歌;穿上漂亮的蝴蝶的衣服,戴上美丽的花的头饰,幼儿是故事中的角色。故事《谁怕谁》的表演中他们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自编各种动物的动作。在故事《金鸡冠的公鸡》的表演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指偶及手偶,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孩子们愉快地合作、表演着,不仅语言能力发展了,而且交往能力也提高了。

2.4 创设与主题教学想结合的墙面环境

主题墙饰是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要素,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始终来自于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因此主题墙饰的创设要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例如,为了让幼儿更加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重要性,结合教学目标认识钟表,我们组织了“抓紧时间”的主题教学活动。并结合幼儿一日生活,组织幼儿自己讨论几点应该干什么? 根据幼儿所说的制作了钟表盘粘贴在墙饰上,幼儿按照各个作息时间绘画了不同的作品, 并将自己的作品贴到主题墙上,休息的时候几个人便会走过去,一边欣赏作品,一边说说这是几点。这样不用强加于幼儿去认识钟表,在宽松的环境中幼儿认识了钟表。

上一篇:新年到来范文下一篇:统计学教育范文